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

2024-10-17

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共11篇)

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 篇1

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

尊敬的家属:

您好!您的亲友因病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全体医护人员将尽最大努力为您的亲友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请您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入住ICU的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根据卫生厅相关规定,同时为保证危重病人的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使病人能获得更好的治疗及护理,减少及其它意外事件的发生,ICU目前采用国际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工作将由专科护士完成,本重症医学科病人禁止陪护,除规定时间外,谢绝探视。

二、病人入住ICU后,您可以离开或在监护室外其它地方等候,如离开请留下联系电话,并请保持通讯通畅,陪患联系方式如有变动,请您及时通知经诊医师或护士,以确保您在接到电话通知后10分钟内赶到病房门口,逾期未到则责任自负。探视时间每日下午15:00至15:30,除经诊医生或护士特殊允许,其他时间一律谢绝探视。

三、为了便于家属了解病情,主管医生会每天向您通报一次患者病情并请您在谈话记录上签字。如果您要约见医生,请您最好约2--3位至亲一起约见医生,不接受电话咨询病情。住院患者每次只允许一位家属或亲友探视,入室要洗手,换鞋或穿上鞋套,穿上隔离衣,其余探视者在室外等候替换。严格执行ICU的消毒隔离制度。

四、危重病人在抢救期间,未经医生允许不得探视病人,以免影响抢救。

五、探视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探视期间不能触摸病人的伤口、各种管道,请勿调节或触摸各种仪器设备;不要打手机,以免干扰仪器正常运行。不要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避免探视者使用刺激性语言或行为而引起病人激动加重病情,否则后果自负。不要吃病员的食品和使用病员的用具,不得在病员床上坐卧。凡探视人员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按价赔偿。;请勿在病房吸烟、来回走动、大声喧哗以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允许为患者做治疗;不允许自行给患者吃食物;所带食物经主管医生允许方可交给护士,如家属其他时间送食物,经医生允许后,将食物送至病区门口,转交给经管护士,家属不允许入室。

六、患者病情突变或死亡时,家属进入ICU须经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意,入室时也必须更衣换鞋。

七、为避免交叉感染,请感冒、机体抵抗力低下、婴幼儿勿进入ICU;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房,传染病员一般不得探视。

八、未经ICU主管医生同意,ICU病人一律不能带入任何外购药品。经同意带入的外购药品,需附有正规购药发票。

九、有事可以按门铃告知护士或医生,如果您长时间按门铃没人应答,说明护士正在工作,请您耐心等待片刻。

十、请您为患者准备脸盆、毛巾、碗、卫生纸、尿垫、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患者的钱物、首饰等贵重物品请家属代为保管。

十一、请您按医生或护士通知的时间和要求为患者送餐及生活用品。送餐时间为每日8:00—8:30/1:00—1:30/17:00—17:30/21:00—21:30。

十二、护士在每天早9:00—9:30发“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也请您关注病房门口的每日费用总单,请您按照医院规定及时缴纳住院费用以免影响治疗。

十三、如果您有什要求和建议请与主管医师及时联系反映,我们将尽力满足。

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衷心祝您的亲友早日康复!

ICU

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 篇2

1新医改政策对于诊疗模式及重症医学科角色的重新定位

1.1 新医改政策的宏观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要求“完善合理诊疗模式, 加强区域公共卫生资源整合”, 2015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性文件, 进一步完善了分级诊疗制度。

1.2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质

引导就诊患者合理分流,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形成轻病、小病下沉在基层医院, 重病、大病上转区域医疗中心, 逐步建立“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格局。

1.3角色重新定位

新的医疗模式迫使医疗机构收治患者的疾病谱发生改变, 产生新的医疗格局, 即大型医疗机构或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疑难、急、危、重症患者逐渐增多。因此, 重症医学科将在区域医疗中心的诊疗、救治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因病情危重, 其来源必须依赖于院前转运。双向转诊的关键是“转”, 表明了院前转运这一角色的重要性, 因为它是连接上下两级医疗机构的桥梁, 其转运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双向转诊这一格局能否真正形成, 也决定着绿色生命通道能否真正形成。为了保证转得更流畅, 院前转运队伍应隶属于医务部而独立建科, 并完善救护车、转运呼吸机等急救设备配置, 提高转运人员的气管插管和车载机械通气等技术水平, 这样才能实施双向转诊, 并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

2 目前重症医学发展仍面临的问题

2.1 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障碍的存在影响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

由于政府对各级医疗机构定位和分工不清晰, 医保联网支付和信息建设不到位[4], 以及各级医院之间追求经济收益、政府投入不足和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5]、政府监督不力[6]等, 这些因素仍是目前影响彻底实施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主要障碍, 制约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

2.2 下级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上转时机滞后

下级医疗机构重症医疗救治水平局限, 加之上转时机滞后, 转入时已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导致重症救治成功率低, 回转率低, 不利于分级诊疗的良性循环和重症医学的发展。

2.3 区域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区域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自身的管理水平有限, 如部分医院存在ICU设置不合理、管理分散和混乱的现象, 对ICU的管理常由专科医生兼职管理, 无专职的重症医师独立管理, 院感问题严重;专科医生并不了解重症医学特点, 亦未受过重症医学培训, 无法将重症医学成熟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患者, 从而导致重症救治水平低, 影响了重症医学的发展。

2.4 区域医疗中心重症患者增多未引起重视

区域医疗中心重症患者增多的现象, 并未引起领导重视, 未相应增加ICU床位、设备和人员等, 最终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严重制约了重症医学的发展。

3 重症医学科发展构想

3.1 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重视以扩大其规模和强化学科自身建设

3.1.1 需考虑到重症医学科的专业特殊性

重症医学科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往往承担突发灾难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本单位疑难危重病的救治, 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保证。因此, 重症医学科重点是强调社会效益, 而非单纯考核经济收益的一个临床科室, 其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识水平和支持程度。随着本轮医改的深入, 大型医院以收治轻病、慢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科室将不断萎缩, 呈现新的医疗格局。区域医疗中心的院长应敢于打破科室之间的利益壁垒, 重新洗牌, 整合资源, 扩大ICU规模, 以满足更多重症患者转入。

3.1.2 提高自身医疗救治水平是学科发展的核心

随着重症患者数量的增多, 重症医学科需不断强化自身队伍建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重症医学科的场地、设备和人员等配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从事重症医疗的医护人员需经过重症专业培训方能上岗, 重症患者的管理采取集中救治、分层管理的原则, 即在重症医学科统一管理平台下的亚专业发展模式, 实施专人、专场地、专配置、无缝隙的管理[2], 这样才能确保救治质量。

3.1.3 保证转诊可持续性发展

各级医院受经济利益驱动, 不愿主动转出患者, 下级医院往往是迫不得已才将重症患者转入上级医院, 这无疑对重症医学构成极大的挑战。需严格按照重症管理流程和指南精心管理, 及时运用重症器官功能支持和监测技术, 如机械通气、连续血液净化技术 (CRRT) 、空肠营养术、纤支镜吸痰灌洗技术、重症超声监测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气监测和亚低温治疗等, 做到治疗个体化、集束化、系统化, 这样才能收到更高的救治成功率, 才会得到行业认可, 保证转诊的可持续性发展。

3.1.4 重症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及时回转至下级医院

当重症患者在区域医疗中心救治成功或病情稳定后, 需及时回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 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利益, 这是双向转诊的内容之一, 是良性循环的必要保证。

3.2 建立重症医学三级联盟

应尽快建立“下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大型教学医院”重症医学三级联盟, 构想如下: (1) 加强对下级医院ICU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建立信赖的伙伴关系或ICU联盟, 让重症患者在联盟内顺利流动。 (2) 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 建立区域协同信息平台, 为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业务开展提供条件[3]。 在此基础上, 建立ICU信息平台, 实现重症患者远程会诊、病例讨论和业务交流, 为重症患者双向转诊提供方便。 (3) 区域医疗中心与大型教学医院相比, 技术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应与一些大型教学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以便在需要时提供帮助, 或为患者进一步上转提供便利, 这对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抓住国家实施“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医疗改革制度的机遇, 对于区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提出两点构想, 即:扩大重症医学科规模及强化学科自身建设;建立重症医学三级联盟。此外提出了目前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障碍、下级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上转时机滞后及区域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自身的管理水平不高等均是阻碍重症医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医疗,重症医学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5.

[2]郑祥德, 周文来, 兰清.地市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院, 2014 (3) :56-57.

[3]翟运开, 孙东旭, 蔡艳岭.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中关键问题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4, 30 (8) :580-582.

[4]石应康.破题分级诊疗[J].中国医院院长, 2014, 17:84-85.

[5]刘晓溪, 陈玉文, 毕开顺.借鉴英国医疗服务体系破解我国实施双向转诊制度难题[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9A) :2926-2929.

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分析及预防 篇3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院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藥情况。结果:ICU的总体感染率为1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阴性菌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结论:我院ICU院内感染较为严重,需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感染;抗菌药物;预防

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危重症病人常常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并伴有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随着侵入性操作、呼吸机支持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普通病房明显增加[1,2]。因此,重症医学科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本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情况及趋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期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生现状,并为转型以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ICU病房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病人(包括严重多发伤、脑血管意外、中毒、休克、病理产科、外科急腹症等)共437例,其中男296例,女141例,年龄2~ 81岁,平均63. 5岁。

1.2 菌株来源与样本收集 所有菌株均来自本院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包括痰、尿、血、胸腹腔积液、手术切口分泌物和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等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所有痰标本均取自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或行纤维支气管镜,在直视下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尿标本均为留置导尿患者暂时夹闭尿管30 min后,消毒导尿管口并以无菌注射器连接留取;胸腹腔积液标本为无菌操作下直接穿刺获得;手术切口分泌物标本均为严格消毒切口皮肤后自切口穿刺获取;血标本及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置于细菌培养瓶中培养。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分离出同种菌者,如药敏结果相同则视为同一菌株,不重复记入统计范围。

1.3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标准菌株进行药敏质量控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 推荐的标准判定药敏结果[3]。

1.4 ICU医院感染的确定 入住ICU 48h后发生的感染,有感染的临床表现,或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灶,且血、痰、尿、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及局部引流物之一培养有菌株者,均诊断为医院感染。

1.5 数据分析 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总体感染率 ICU收治的437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共57例,总体感染率为13.0%。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57例次ICU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34例,腹腔感染8例,血源性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其它8例。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57例次感染病例送检痰、尿液、血液、大便、引流液等标本,培养出17种、共67株病原菌。G-菌41株,占61.2%;G+菌14株,占20.9%;真菌2株,占3.0%。分离的菌株中,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分离的G+与G-菌的耐药情况分别见表1与表2。

3讨论

ICU 易发生医院感染,其原因为环境因素、病情重且复杂、高龄、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各种留置管道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导致医院感染率居高不下[4]。任何一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它即可将环境中细菌带入机体内,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将自体细菌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内源性感染[5]。

本组资料显示ICU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我院ICU感染部位前4位为下呼吸道、血源感染、泌尿道、胃肠道,主要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雾化吸入、使用呼吸机、吸氧、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及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有关。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难以避免的应缩短留置管道时间,从而减少因侵入性操作导致的医院感染。ICU中检出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正常细菌转变为外源性菌群,成为致病性强而又耐药的菌种,且ICU 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大量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极易发生二重感染,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6]。

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微生态平衡,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特别对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的频度、缩短各种插管留置时间、定期对插管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ICU医生掌握本病区内细菌流行特点,及时送检标本,并依据药敏结果,实行循环用药——降阶梯治疗。同时要加强ICU病房环境卫生管理,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7]。

参考文献

[1]杨康, 杨莉莉, 唐方, 等.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J]. 四川医学, 2005, 26(8): 900-901.

[2]马晓化, 周敏. 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 护理管理, 2005, 11(18): 1546-1547.

[3]陈明纯, 姚展成. 危重病人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及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4): 715-716.

[4]刘壮, 段美丽, 闫东辉, 等.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1): 65-68.

[5]王辉, 孙宏莉, 宁永忠, 等. 不动杆菌属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 1): 17- 22.

[6]群英. 554株肠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8: 2506-2507.

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 篇4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不少于3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2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每日至少查房2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二、对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应及时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临时检查病人并指导诊治。

三、查房前,主管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线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具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或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病情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处理意见。住院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出上级医师的指导性意见和治疗措施(体现出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实施和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的切合实际的意见)。

四、查房内容

1、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一般每周不少于3次,查房时各级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生查房:一般每日一次,查房时应有住院医师及有关护理人员参加,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科)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一般每日至少二次查房。对所管辖病人要逐个检查。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根据病情变化,更改医嘱,对诊断不明、疗效不佳病人要重点研究,提请上级医师诊查或会诊。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每日认真做好病程记录。

4、值班医师查房:值班医师要不离监护病房岗位,不间断地巡视病人,观察病情,检查各类仪器使用情况,分析各种仪器的参数,凡遇病情突变应立即投入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接班要详细听取交班医师和护理情况的报告,接班后对重点病人(危重、新入院病人等)及时巡查(夜间巡查须有护士随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会诊。下班前做好交班记录。

5、下级医师必须尊重上级医师查房意见,如实摘要记录,并认真执行。

6、护理查房: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倾听病人对护理工作的反映,按计划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教学。

五、查房时注意事项

1、科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时,由经治医师陪同走在前面,其余人员一般按专业技术职务依次相随,队形不要过于松散,应保持肃静。进入病房后,科主任或主任医师立于患者右侧,经治医师及其上级医师位于患者左侧。责任护士长应备托盘及手电,叩诊锤,小手巾,酒精棉球,压舌板等常用查房器具,立于查房主持人的侧后方。如有院领导,来访专家或专业技术职务较高的同行参加,则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邀其靠近床边。

2、院领导查房时:全院性查房一般具有会诊和观摩性质,由院领导或院领导指派科室主任主持。机关及其它有关单位人员随同参加,以便了解病房管理情况,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查房后各项工作的落实。院领导主持查房时,科主任和护士长应陪同左右,其余人员站位同上。

3、人员就位后,由经治医师向查房主持人主动报告病历。病历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问题突出。上级医师可做简要纠正或补充,并据实回答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主持人查体或查阅有关检查结果时,经治医师,护士长应主动协助配合,保证查房工作和谐有序。

4、查视患者后,病例讨论可在病区走廊或医师办公室进行。一般先由经治医师就所查患者的病史特点,诊断,治疗及存在的问题做较系统的发言,上级医师做纠正和补充发言,其余人员应积极发表个人意见,论点鲜明,各抒己见,最后由主持人集中大家意见做总结发言。主持人的发言应对病例的诊治问题有明确态度和指示,可扼要讲授与病例有关的个人经验体会及进展情况等。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应在讨论中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经治医师应对讨论发言做完整记录。

5、所査病例的经治医师必须事先熟悉病情,准备好各项有关资料,总结提出诊治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好病情报告准备。参加人员均应做好发言准备。

6、参加査房人员要求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稳重,在病房中不得倚靠病床及围墙,病历及检查器材,X线片等要按规定放在病历车上或拿在手上,不得放在病床上。

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 篇5

1、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2)主管护士和夜班护士对当日医嘱进行查对,每周定期大核对以及重新整理一次,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瓶。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七对:对床、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领药后必须经每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导致过敏药物,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液禁忌。

3、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有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3)输血前需要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无误后方可输入。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设值班医师,可根据科室大小和床位多少等,单独或联合值班。

2、值班医师须在接班时间准时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全面负责病房的医疗工作,重危病人须在病床前交接班,交接班后,值班医师须巡视病房,特别注意检查危重病人和手术后的病人,并做病程记录。

3、主管医师须在下班前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床前交班后由值班医师签字交接。次日早晨值班医师将值班情况向主管医师交班,主管医师签字。值班医师须记录好病程记录及值班记录。

4、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病情变化的临时处理,并做病程记录。对急诊入院的病人,及时检查、书写病例,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参加急诊手术。

5、值班时遇有疑难问题时,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6、值班医师在每日病房交接班会上,汇报值班期间病人有关病情、治疗经过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7、节、假日需要填写交接班日志,重点记录危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措施。

8、值夜班的医师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要求查看病人时,须立即前往巡视。如因公必须离开时,须向值班护士和上级医师说明去向及联系方式,遇抢救时立即赶回。

9、药房、检验科、放射科、超声诊断科等科室,须根据情况安排好值班,坚守岗位,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查房制度

1、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一般在上午进行。

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遇到疑难问题应随时请示上级医师。

3、查房前经治的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如病例、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检查器材等、要报告简要病例、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问题,主任成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4、查房内容

(1)科主任、主任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例、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师查房,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名、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应,倾听病员陈诉;检查病例并纠正其中错误记录,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住院医师应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四次(上、下午各两次)危重病人视病情变化随时查房,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应急处理。除第一次系统查房外,其余三次查房要重点巡视危重、疑难、特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后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的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5、院领导以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应定期到各病区进行业务行政查房,检查了解对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6、各级医师查房,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查体、不能潦草用事,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医学问题,增强对我院的信任度。

7、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一般在上午进行。

8、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遇到疑难问题应随时请示上级医师。

9、查房前经治的住院医师要做好准备,如病例、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检查器材等、要报告简要病例、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问题,主任成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10、查房内容

(4)科主任、主任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例、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5)主治医师查房,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名、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应,倾听病员陈诉;检查病例并纠正其中错误记录,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6)住院医师查房,住院医师应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四次(上、下午各两次)危重病人视病情变化随时查房,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应急处理。除第一次系统查房外,其余三次查房要重点巡视危重、疑难、特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后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的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11、院领导以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应定期到各病区进行业务行政查房,检查了解对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12、各级医师查房,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查体、不能潦草用事,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医学问题,增强对我院的信任度。

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1、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2、医师三级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手术、门诊、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

3、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4、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教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做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即做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5、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在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

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0、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设值班医师,可根据科室大小和床位多少等,单独或联合值班。

11、值班医师须在接班时间准时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全面负责病房的医疗工作,重危病人须在病床前交接班,交接班后,值班医师须巡视病房,特别注意检查危重病人和手术后的病人,并做病程记录。

12、主管医师须在下班前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床前交班后由值班医师签字交接。次日早晨值班医师将值班情况向主管医师交班,主管医师签字。值班医师须记录好病程记录及值班记录。

13、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病情变化的临时处理,并做病程记录。对急诊入院的病人,及时检查、书写病例,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参加急诊手术。

14、值班时遇有疑难问题时,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15、值班医师在每日病房交接班会上,汇报值班期间病人有关病情、治疗经过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16、节、假日需要填写交接班日志,重点记录危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措施。

17、值夜班的医师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要求查看病人时,须立即前往巡视。如因公必须离开时,须向值班护士和上级医师说明去向及联系方式,遇抢救时立即赶回。

交接班制度 篇6

一、交班前20分钟,值班员向值长汇报设备运行状况,交班值必须对本班的工作情况作详细记录,对交接班卫生区域进行全面清扫;

二、交接班应按点交接,不得无故拖延,在未正式交接之前,交班成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三、接班人员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值班现场,按岗位进行对口交接,查阅运行记录,询问情况,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1、系统、设备运行方式;

2、设备运行状况;

3、设备检修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4、当班时间内设备故障情况及运行方式变更情况;

5、检查安全工器具、钥匙、办公设施等有无短缺或损坏,若有应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并作好记录,否则一经接班,由接班人员负全责;

6、对值班区域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不合格时,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待清扫干净后再接班,否则一经接班,由接班人员负全责;

7、调度命令及上级指示;

8、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完成情况;

9、设备异常或异动后,必须到现场进行交接,否则因交接不清发生问题,除交班人员无交代、无记录以外,均由接班人员负全责;

四、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方式、设备异动、本班操作、存在问题等情况,并和接班人员到现场查看以下内容:

1、设备重大缺陷;

2、工器具、钥匙、公用办公设施、交接班卫生区等;

3、异动后的设备;

五、交接班应做到“三交”、“五不接”:

1、三交:(1)口头交接;(2)书面交接;(3)现场交接;

2、五不接:

(1)未做好交班准备不接(如记录不清、交待不明、心中无数等);(2)在事故处理或操作过程中不接;

(3)工器具、资料不完备不接(如钥匙、公用设施、日志、两票、各种记录等);

(4)交接班卫生区域未高标准清扫不接;(5)遇有明显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不接;

六、交接班程序

交接班准备——查阅记录——询问情况——检查设备——召开班前会——按时交接班——召开班后会

七、召开班前、班后会

1、接班班长在正式交接班前的五至十分钟列队召开班前会,班长清点人员,了解接班人员精神状态,安排部署本班工作;

2、交班班长在正式交接班后列队召开班后会,总结当班值班纪律、安全文明生产情况、点评各岗位人员工作情况,布置班后其他工作及注意事项等;

八、交、接班班长双方在运行日志中签名确认后,由接班班长发出接班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九、在处理事故或进行重大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异常,应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值负责人的指挥下协助处理;接班负责人在运行日志内签字后即表明交接班工作结束,若此时发生异常和事故,应由接班人员处理;

十、交接班过程中,必须保证两台机组各有一名主值班员监盘;

十一、接班人员检查出的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交班人员应立即进行整改,对于不能整改的项目,由交班人员在日志或记录中注明,并向上级汇报;

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与控制措施 篇7

1 重视学科建设, 感染管理从病房基础配套设施做起

笔者所在科室于2013年1月搬入新病区, 在房屋设计和建设初期就考虑到重症医学科在布局要求、病房配置上达到ICU病房建筑标准, 开放床位10张, 总体使用面积649.8 m2, 设有2个单间病房, 面积各20.25 m2, 监护治疗区8张病床, 每床使用面积187.2 m2, 床间距>1 m, 辅助用房275.4 m2, 包括患者家属谈话间、医护通道第一次换鞋间、男女更衣室带卫生间、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医护值班室、医护配餐室、库房、第2次换鞋缓冲间、配液间、污物处置间、医疗设备放置间、临终关怀间。设有4个通道、医护通道患者家属通道、医疗垃圾转运通道、药物通道。整个ICU在一个独立的区域内东南西北四面采光, 通风良好, 病房内配置了先进的空气消毒净化器, 为感染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建立完善相关感染管理制度

笔者所在科室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ICU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科主任为组长, 护士长负责感染监控工作, 科内设有感控医生、感控护士, 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测项目。科室采取“人人参与医院感控管理”的方式进行院感控制, 每月科内护理质控小组进行自查, 将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召开会议集中讨论总结, 认真查找问题, 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下月工作重点并做好相关记录。由于制度健全, 职责明确, 使ICU院感控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医院感控办、护理部每月到科室进行抽查和考核, 加强了监管力度。

3 加强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每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利用晨会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手卫生的培训;定期、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 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重视对护工、保洁员感控知识培训和监督。还对其他科室进入ICU的医务人员加强解释和监督, 使他们进入ICU后能自觉遵守相关院感控制制度。在全面普及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同时, 医院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兼职感控医生、感控护士每月参加感染科质量分析会、利用晨会传达到每位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医院感染科在不同时间段, 下科室评价反馈各项目标性监测数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多重耐药患者的跟踪观察结果, 从另一个角度为科室对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4 加强ICU的消毒隔离管理

4.1 人员的管理

凡进入ICU的工作人员均按要求更换衣裤、换鞋或穿鞋套、戴好帽子口罩, 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严格洗手制度, 特别强调手的清洗与消毒, 预防患者院内感染, 尤其是同一患者多部位感染或同一病原体多部位感染,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患者与患者之间、部位与部位之间的护理前后, 均要认真洗手或用卫生手消毒。

4.2 环境管理

ICU环境应保持整洁, 定时通风换气, 确保无尘, 使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 监护区配备空气净化装置, 每日进行动态消毒2次, 1 h/次。配液间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次, 每月中旬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湿化瓶内蒸馏水、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监测一次。对不合格的监测指标及时做分析整改, 并再次监测直至合格。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单元 (一床一巾) , 消毒液拖地每日两次, 保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尘、无血迹,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4.3 消毒隔离措施

(1) 患者的安置。将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 特殊感染患者安置在单间。治疗护理过程中, 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每床配置一个听诊器, 快速手消液, 每接触患者一次立即进行洗手或手消, 控制交叉感染。 (2) 各种设备、仪器的表面, 每日早晨由加强班人员用75%酒精纱布擦拭, 经常保持其清洁。 (3) 患者转出后, 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桌、椅等, 更换床单、被褥等, 紫外线照射1 h消毒床单元。 (4)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认真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必要时戴手套。 (5) 使用人工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 如有污染随时更换, 尽量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1]。可复用管道用浓度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 min, 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后放入2%戊二醛液内消毒10 h、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 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min后, 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6) 加强患者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与观察, 深静脉置管敷料每周更换2次, 出现潮湿、松动、渗血时应立即更换。留置尿管的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2], 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不需要的尽早拔出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每天用0.5%碘伏擦洗尿道口两次, 可有效减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3], 每2周更换1次尿管, 每周更换2次尿袋[4]。 (7)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对住院较久患者, 应定期进行尿、痰、伤口分泌物及粪的细菌培养, 出现感染时, 立即行接触隔离, 挂牌提醒各位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治疗时,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8)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严防多重耐药的形成, 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尽量防止患者发生菌群失调, 有特殊流行病学意义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9) 加强对各种侵入性诊疗器械设备污染现状及消毒效果的监测, 包括对使用中消毒灭菌物品及敷料污染现状的监测与管理。 (10) 对各类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包装, 分开放置, 严格按照《医疗垃圾管理条例》执行,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 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送医疗废物暂存地统一处置。

综上所述,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 同时, 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也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积极有效治疗患者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外, 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手卫生、严格操作规程, 防止交叉感染,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了患者和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同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 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 才能行之有效杜绝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真正意义上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摘要:重症医学科 (ICU) 是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的科室之一, 采取必要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降低医院感染率, 减轻患者痛苦和医药资源的浪费, 是ICU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针对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医院和科室制订了两级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 加强了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 人人重视、参与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 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贾灵芝.实用ICU护理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105.

[2]张京利, 赵霞, 王力红, 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 :187.

[3]金凤财.0.5%碘伏预防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23) :85-86.

交接班制度 篇8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班组交接班,使生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班前会时间:夜班:00:00分;白班:8:00分;中班:16:00分。

2、接班值班长必须提前10分钟到岗,对本车间现场所有岗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确认,班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岗并做好开班前会的准备,否则视为迟到。

3、接班班组成员在交接班前严禁进入主控室动用设备器具(值班长除外),若发现一次扣1分,罚款50元。

4、交班值班长必须参加接班班组班前会,否则扣1分,罚款30元,若迟到扣0.5分,罚款20元。班前会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护品,否则扣1分,罚款50元。

5、班前会进行程序:

(1)、接班值班长整队,交班值班长必须按照军事化交接班要求列队(要有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口令)。

(2)、待整队完毕后,由交班值班长对接班人员进行点名(在点名结束时由接班值班长对出勤及代班情况进行说明,并出示有关证明材料,班前会结束后将证明材料交到值班领导手中),并对接班人员的精神状况、体能、情绪情况进行确认并交待当班生产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3)、由接班值班长对当班生产、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作交待。

1(4)、由车间值班领导作工作指示及要求;

(5)、由接班值班长进行具体详细的工作安排和要求。(6)、接班值班长整队喊口令(口令包括“立正、诚信务实、知恩图报、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在值班长发出“接班”口令后走出交接班室,进入自己所在岗位区域。

(7)、未按上述要求执行的,对责任人扣1分,罚款30元。

6、班前会过程中,任何岗位人员必须服从值班长统一指挥,不听从口令或无理取闹、交头接耳、东张西望、大声喧哗者,每次扣1分,罚款20元。

7、列队时必须按照自己的固定位置站好,未到人员位置相邻人员以右端为准自动补齐,未按此要求的,值班长必须在列队时进行纠正,否则在交接班完毕时由车间值班领导指出,对当事人罚款20元;对值班长罚款10元。

8、交接班过程中,因有事迟到者,必须喊“报告”后,待值班长发出“入列”口令时方可入列。否则对当事人扣0.5分,罚款30元。

9、接班人员到岗位后,严格按照以下内容进行交接,否则,每违反下列一项,罚款50元;即:

(1)、交公用工具、用具。主要包括:工具、用具数量及完好情况,各工具损坏或遗失要详细说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赔偿手续。

(2)、交设备运行情况。主要包括:设备开、停车时间,停车原因。若遇故障停车,则必须说明处理情况及遗留问题。(3)、各级领导工作指示要交清:正在处理和未处理的工作 2 或安排要仔细交待清楚。

(4)、交系统生产情况,本班系统生产状况、工艺指标是否在受控范围、系统工艺、设备、质量、环保,系统不正常原因及处理方法,本班进行调整的原因及其建议调整方法要交待清楚。(5)、隐患整改情况要交清,本班系统设备、安全隐患已整改的情况或未整改的原因要交待清楚。

(6)、交安全、文明生产情况要。主要包括:安全隐患及处理情况,机台及场地卫生清扫情况。对当班发现的安全隐患或为体,应及时向上汇报并处理未按要求打扫场地及机台卫生的不得交班。

10、交班者必须按规定的工艺条件交给下一个班,并创造良好的交接条件,未接班前禁止乱动设备及工艺条件(车间允许或安排的除外),违者一次扣1分,罚款50元。

11、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内容全面,妥善保管交接班本,不得撕、涂交接班本,违者一次扣1分,罚款50元。

12、接班者在交接班时间内,应认真听取交班情况介绍,详细阅读交接班记录,全面巡视检查设备及生产等状况。发现交班者未按规定交班,应及时向班长反映,待班长处理以后再接班,违者一次扣1分,罚款50元。

13、交班者不得隐瞒工艺、设备、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因交班者隐瞒而未交清楚造成的损失由交班者全额偿,造成重大设备损失的除照价赔偿外,降0.2系数使用一个月。

14、接班者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名、写同意接班后,(写同 3 意接班时必须注明是接生产或是同意接卫生,若未明确的车间一律视为接班人员对生产、卫生均同意接)交班人员方可离开岗位,接班者上岗操作,否则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违者一次扣1分,罚款50元,并按脱岗处理。

15、若在规定交班时间内无人接班,交班者在继续看好机台的同时,应及时向班(组)长反映,待班(组)长作出安排后,方可下班。在无人接班的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开本岗位, 违者一次扣1分,罚款50元,并按脱岗处理。

16、接班者同意接班,必须在交接班本上签字,签字后出现的问题均由接班者负责。

17、交接班结束后,交班值班长要组织班后会,由值班长或班长,对班中情况进行总结(含安全),未组织班后会,对值班长罚款30元,对班员罚款20元。

18、接班人员必须在班前会后15分钟内办理交接班签字手续,若因双方意见不统一未按时办理,必须立即向当班值班长及车间说明未办理的原因,否则扣1分,罚款50元。

磨矿车间

重症医学科交接班制度 篇9

1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1.1 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且多伴有并发症, 因此, 对此类患者要加以特殊照顾, 不仅要关注其身体变化, 还要关注其心理变化。要减少患者因外部环境或是身体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且有必要对重症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以助其康复。

1.1.1 增加和患者的沟通, 减少心理压力

医护人员第一次接触患者时要进行自我介绍, 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医生团队等, 树立起患者对医院治疗水平的信心。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特点, 讲明疾病的主要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手段, 让患者减少因对所患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感。积极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 为患者换洗衣物, 进行交谈时声音要轻柔, 表现出良好的耐心。同时对患者的一些口型、手势、动作有一定的了解, 明白患者想表达的意思。

1.1.2 缓解疼痛护理

重症患者一般会伴随着身体上的疼痛, 给患者造成压力。为了避免额外的压力, 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中, 一定要重视患者的自身感受, 严格操作程序进行注射、采血、气道吸引等操作, 提高操作水平, 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患者身体疼痛感。同时, 对于一些可以避免的检查要尽量避免, 根据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效采取缓解疼痛的方法, 对疼痛剧烈的患者进行药物镇痛。

1.1.3 维护患者尊严

维护患者尊严主要体现在一些护理细节上, 如在为患者进行身体特殊部位的检查、换药时, 应当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时间和次数, 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应当拿围帘和衣物进行遮挡, 以免造成患者尴尬。对一些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应给予安抚讲解, 讲解时语气应当和顺, 态度要端正, 不能伤害患者自尊心。

1.1.4 加强医护人员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意识

为使护理工作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医院应当对护士进行定期培训, 及时补充新知识,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护理技术。学习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 同时还应当加强在心理学、伦理学和一些预防保健知识的学习。

1.2 对患者家属的服务

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家属的人性化服务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内容, 患者患病后, 家属出于对患者的担心忧虑、对医疗程序不了解和对治疗期望过高等因素, 容易造成其精神上的困扰, 导致成医患纠纷。因此, 必须采取人性化服务, 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

1.2.1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加强沟通是缓解患者家属情绪的首要措施, 患者家属产生不良情绪首先是对医院和患者所患病情的不了解, 造成了患者家属心理上的恐慌;同时, 巨额的医疗费用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患者家属难免会产生焦虑等情绪。因此, 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 态度要平和, 积极为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情况和治疗情况, 减轻患者家属的忧虑感;其次是在交谈中为患者考虑, 为患者家属考虑, 让患者家属感觉到医院对患者的关心, 感觉到医院的诚意。对于存在矛盾的患者家属, 向他们讲解主要矛盾是解决患者的问题, 促进患者康复。

1.2.2 为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患者家属的人性化服务, 首先是要告知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让家属安心, 尽量回答患者家属的提问, 消除他们的疑虑。对条件允许的患者, 让家属与患者进行接触, 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护理。设立家属休息室, 让患者家属得到充分的休息, 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 护理服务效果

通过对我院5例重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服务, 患者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护理很满意, 获得了广泛好评。

3 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其服务模式是在不断的护理服务摸索中探究出来的[2]。这种服务不仅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因素, 还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 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人性化服务。在护理中始终坚持人性化的理念, 努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秀兼.人性化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5) :362-364.

岗位交接班制度 篇10

(1)交接者应做到五交:交本班安全生产情况,负荷变动情况和工艺指标执行情况;交不正常现象或事故的处理经过;交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和检修情况;交上级的指示,要求和生产注意事项;交工具器具,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等。

(2)交班者应稳定操作,为接班者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写清记录。有责任向接班者介绍本班生产及事故情况,接好本岗位的环境卫生。

(3)出现事故或不正常情况时,应认真记录、总结,详细交接,以便吸取经验教训,不得隐瞒。

(4)交班时遇到不正常情况,必须处理完毕后方可交班。若不正常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处理完毕,经交接双方协商后,写好交接记录方可交班。

(5)岗位工具及防护用具,应妥善保管、交接,外借应有记录,丢失、损坏应做好交接记录,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6)树立全局观念,下班前应尽力维持操作,设备发生一般故障,应及时处理不得推给下一班,努力为下一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后第一次分析若结果不符合指标,由交班者负责。

(7)接班者未到,交班者不得离岗,应继续坚持操作直到有人来接班后方可离岗。

(8)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岗位,要按交接班制逐项进行检查和询问,并开好班前会。并做到“五清” 对上班总的生产情况要搞清,并全面检查动静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各项工艺技术指标执行情况;运转设备及备用设备要弄清;存在问题要摸清;报表及交接班记录要看清;工具器材、消防器材、防护用品要查清。

班组交接班制度 篇11

为了加强和完善班组交接班管理制度,确保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和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现结合公司生产班组实际,特制定班组交接班管理制度。

一、交接班时间

夜班交白班为早上7:45—8:00,白班交夜班为19:45—20:00,两班轮流交接。

二、交接班制定的适用范围

所有班组和员工都要执行班组交接班制度。

三、班组交接班“八程序”规定 接班班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到岗集中。交接班班组长分别检查本班组人员出勤情况:交班班组长做好当班员工的考勤;接班班组长做好当班员工的出缺勤登记(缺勤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接班班组长检查督促班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上岗准备。

交班班组长向接班人员介绍当班生产及设备安全运行等情况。

交班和接班班员“对口”交接班(即同岗位或同工种班员交接)。

接班班员应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状况,安全措施,工具齐全,卫生整洁和有关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并如实向班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接班班员检查无异议后,交,接班班组长分别在《班组交接班记录》上签字,以示负责。接班班组长布置当班工作。交班班组长根据生产工作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召开后会。

四、班组交班时“五交清”规定

1、交工艺——当班人员应介绍当班生产工艺以及生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应对管理范围内的工艺现状负责,交班时应保持正确的工艺流程,并向接班人员告知清楚。

2、交设备——当班人员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对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状况负责,交班时应将生产工具,备品备件所处状态,数量以及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3、交卫生——当班人员应做好设备,管线,仪表,机泵仓(房),休息室等管辖区内卫生,交班时班组环境整洁清楚。

4.交工具——工具应摆放整齐,无损坏,无遗失,与接班人员清点清楚。

5.交安全——班中发生事故或存在的隐患,应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发生事故或存在隐患的原因及处理情况,采取哪些措施得以解决。

五、“十交”与“五不交”

(一)十交:

1、交本班生产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

2、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

3、交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

4、交设备润滑保养和工具数量及缺损情况。

5、交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和为下一班的准备工作。

6、交原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7、交材料使用和产品质量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8、交上级指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9、交跑冒漏情况。

10、交岗位设备整洁和区域卫生情况。

(二)五不交

1、生产不正常、事故未处理完不交。

2、设备或工艺有问题,搞不清楚不交。

3、岗位卫生未搞好不交。

4、记录不清、不齐、不准不交。

上一篇:高兴的事四年级作文四百字下一篇:周庄的惆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