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通用12篇)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生产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中耕施肥培土、机械灌溉、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六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机具检查与调整、田间作业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蔗的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6部分:植保机械
GB 10395.7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 10395.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
NY/T 1646 甘蔗深耕机械作业质量
JB/T 6275 甘蔗收获机械试验方法
JB/T 9782 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JB/T 10593 喷雾器试验方法
3 甘蔗生产机械的总体要求
3.1 机械的选择
根据蔗地的地形、田块大小、农艺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甘蔗整地、种植、中耕培土、植保、灌溉、收获等机械。
3.2 对机手和辅助人员的要求
3.2.1 机手应经过农机驾驶操作培训, 持有驾驶证, 熟悉甘蔗机械的性能特点。操作平稳, 不应快起步急刹车。驾驶员在作业时应着装适宜, 避免影响作业。应戴好防护口罩。上下机械应在停止状态。
3.2.2 机械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机械使用前、后应严格检查, 发现机件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 应及时调整或更换。维修、调整机械应在机器熄火停放平稳后进行。辅助人员需经业务培训及安全教育后方能上岗。
3.2.3 甘蔗生产机械在公路上行驶时, 不可搭乘人员。
3.3 对甘蔗生产机械的要求
3.3.1 机械安装调整后, 需进行试运行。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 整机原地空运转或整机负荷试运转。
农闲时机械应及时保养与管理, 清除泥土、锈蚀和杂草。
3.3.2 夜间作业时, 配备照明设备。
4 机械耕整地
4.1 技术要求
4.1.1 根据不同区域甘蔗种植方式、土壤条件、田块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 合理选择机械和作业工艺。
应根据具体情况搭配运用铧式犁耕翻、圆盘耙耙地、深松铲松土、旋耕机旋耕等作业方式。
4.1.2 耕作应适时。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适时灭茬, 在土壤宜耕期内耕作。
4.1.3 耕地前应结合农田的地形、土壤条件划分耕地地段, 地段的长度与宽度应便于机械操作, 并合理选择耕地方法。
4.1.4 斜坡地耕作方向应与坡向垂直, 尽可能进行水平耕作。
4.1.5 确定作业耕深, 一般在30~40cm。
4.1.6 合理使用耙地方法及耙地次数。先重耙, 破碎垡片, 后轻耙平地。重耙耙深16~20cm, 轻耙耙深10~12cm, 耙地时相邻两行间应有10~20cm的重叠量, 避免漏耙。
4.1.7 深耕深松技术宜2~3年进行一次, 甘蔗深耕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646 的要求。
4.2 机具检查与调整
4.2.1 铧式犁、旋耕机、圆盘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2.2 铧式犁应检查调整犁铧、犁壁、犁侧板等工作部件安装位置。接缝严密, 犁体上埋头螺钉与安装件表面光滑。犁尖、犁刃应保持锐利, 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
4.2.3 悬挂犁应进行入土角、耕深、正位、横向水平、纵向水平的调整。正式耕地前进行试耕调整, 对犁架水平、耕深、耕宽、正牵引进行调整, 并按要求进行限位。
4.2.4 安装旋耕刀应顺序进行, 刀口应与刀轴的转向一致。同一回转平面内, 若配置两把以上的弯刀, 应保证每把刀进距相等;调整轴向相邻弯刀的间距, 不应出现漏耕带。
4.2.5 尽量降低刀辊转速, 碎土指标应符合农业技术要求。加大切土进距或尽量减少刀辊半径使之与耕深的两倍接近。浅层旋耕与深层旋耕可采用不同直径的刀辊。
4.2.6 机械安装调整后, 应进行试运转。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 整机原地空运转或整机负荷试运转。旋耕机及旋耕联合作业机械装配后, 应在刀辊工作转速范围内进行不少于1h的空运转试验, 运动中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响声。
4.2.7 圆盘式耕作机械用调整偏角大小来改变圆盘切土、碎土、翻土性能和耕深。选择适宜偏角, 偏角不够可加配重。
4.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4.3.1 机械选择应符合3.1.1 的要求。
4.3.2 机手和辅助人员应符合3.2.1和3.2.2 的要求。
4.3.3 甘蔗整地机械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4.4 质量要求
4.4.1 地头整齐、田边耕整到位, 实际耕幅与犁耕幅一致, 耕幅误差≤5 cm, 无漏耕重耕现象。
4.4.2 犁耕深浅均匀一致, 与规定耕深误差≤±5%。犁沟平直, 犁底平整, 每50m弯曲度≤10 cm。
4.4.3 翻垡覆盖良好, 埋覆在8cm以下的植被占80 %以上, 立垡、回垡率≤3%。
4 . 4 . 4 开闭垄少, 闭垄高度≤10cm, 开垄宽度≤35cm, 深度≤10 cm。
4.4.5 整地要耙细、整平, 表面无杂物, 少重耙、无漏耙, 不得将耕翻在土壤中的肥料耙出地面。
4.4.6 实际耙深与规定耙深误差≤±1cm。耙后地表平坦, 平整度≤10cm。表土细碎、松软, 符合农艺要求。
4.4.7 旋耕机作业耕深稳定性≥85%, 植被覆盖率≥55%, 碎土率≥50%, 耕后地表平整度≤5cm。
5 机械种植
5.1 技术要求
5.1.1 种植机械的选择应符合3.1.1的要求。
5.1.2 在适播期内播种。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甘蔗优良品种适时播种。以土表10cm内, 土温达到10 ℃时为播种临界温度下限。温度低可通过覆盖地膜提早播种。
5.1.3 应选用蔗芽饱满, 芽麟新鲜、无病虫、无干瘪的健康甘蔗种苗。
5.1.4 确定适宜播种量。行距1~1.4 m时, 每667m2播种量为8000~10000芽。旱地选用3~4芽的种茎苗, 水田选用双芽种茎苗。播种时种苗应摆放均匀, 种苗间首尾相接重叠量不应超过10cm, 不应有3条以上种苗重叠摆放和50cm以上的漏播。
5.1.5 提倡宽行播种, 行距宜控制在1~1.4 m, 同一地块种植行距均匀一致, 行距偏差≤5 %。
5.1.6 播种深度以30~40 cm较为适宜。
5.1.7 施肥应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30%~40%, 基肥配比为每667m2尿素10~15kg、钙镁磷肥 (或普钙) 40kg~60kg、氯化钾 (硫酸钾) 10~20kg。基肥应施于植蔗沟底, 并与土壤充分拌匀, 腐熟有机肥用于盖种。每667m2施有机肥 (农家肥) 1000~2000kg, 施用有机肥 (农家肥) 时无机肥用量酌减。
5.1.8 覆土控制在5~10cm, 覆土后应镇压, 以增加土壤的紧密程度, 使下层水分上升, 利于发芽出苗。5.1.9 覆盖地膜, 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可采用地膜覆盖, 以提高土壤温度, 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 保证全苗壮苗, 在下种、盖土、喷施除草剂后, 用地膜覆盖植蔗沟, 不漏缺口, 避免破口, 膜见光面30% (或根据农艺要求留膜见光面) 。
5.2 机械检查与调整
5.2.1 甘蔗播种作业机械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5.2.2 播种作业前, 应对播种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状态检查调整, 确保播种机各装置连接牢固, 转动部件灵活、可靠, 润滑状况良好, 悬挂升降装置灵敏。紧固件不应松动, 机件无损坏、脱落, 甘蔗种苗切刀无崩口、卷刃、磨钝。
5.2.3 机手和辅助人员应符合3.2.1和3.2.2 的要求。
5.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5.3.1 种植机开动前应鸣喇叭, 警示车上及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播种时机器不应倒退。
5.3.2 种植机开动后, 蔗种喂入应连贯均匀。应密切查看蔗种喂入均匀度, 同时要注意覆土盖膜质量、下肥装置、砍蔗装置的工作是否正常, 确保种植达到农艺要求。若发现断膜、堵膜、堵肥、堵蔗种、喷药堵塞或开沟器碰到石头, 应及时发信号通知机手停止作业。
5.3.3 清理粘土、杂草, 加肥、加种应停车进行。
5.4 质量要求
5.4.1 机械种植应开行直, 行距一致, 行距偏差不超过±4%, 每50m弯曲度≤10cm, 行距合格率≥85 %。
5.4.2 下种、施肥均匀, 不漏播, 不重播, 甘蔗种植要达到漏播率≤5%, 伤芽率≤5%, 覆土厚度为5~10cm, 种植深度合格率≥75%, 盖膜质量合格率≥90%。
6 中耕施肥培土
6.1 技术要求
6.1.1 甘蔗中耕培土机的选择应符合3.1.1 的要求。
6.1.2 中耕培土机械在田间移动作业时, 应有良好的通过性, 减少伤苗、埋苗和对甘蔗根系损伤。
6.1.3 作业土壤的湿度适宜在15%~35 %。
6.1.4 中耕施肥培土时, 要求肥料分布均匀, 覆盖严密, 肥料裸露率不超过5%。
6.2 机械检查与调整
6.2.1 在中耕培土前, 应对培土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状态检查调整, 检查应符合3.3 的要求。
6.2.2 机手和辅助人员应符合3.2.1和3.2.2 的要求。
6.2.3 过田埂、沟、渠等障碍时应架跳板。施肥培土前, 应调整导向轮高度, 确定犁刀切入土中的深度 (以培土量适中为宜) 。
6.2.4 中耕施肥培土机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6.3 田间作业规程
6.3.1 作业前应检查机械, 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3.2 遇土质较硬的甘蔗地时, 在初次培土作业或另起一垄培土作业前, 应挂空档接合旋耕机, 在原地调好耕深后, 开始下步作业。
6.4 质量要求
6.4.1 培土高度15~20cm。
6.4.2 中耕深度10~15cm。
6.4.3 碎土率≥80 %。
6.4.4 除草率≥90 %。
6.4.5 植株伤害率控制在5 %以内。
7 机械灌溉
7.1 技术要求
7.1.1 合理选择水泵和动力机的类型、数量, 使之匹配。
7.1.2 电力供应有保证, 优先选用潜水电泵。以井为水源时应考虑对泵的要求。
7.1.3 管路及附件应本着经济、实用、安全的原则, 合理选用泵的类型、台数、大小、安装地点。
7.1.4 根据甘蔗不同生育时期根系活动层的深度和土壤含水量确定每次灌水定额。灌水定额宜小不宜大, 防止灌后遇雨灌水过量。
每次灌水定额的计算:
式中:
W — 定额灌水量, 单位为立方米每公顷 (m3/hm2) ;
q 1 — 田间最大持水量 (%) ;
q 2 — 灌前的土壤含水量 (%) ;
d — 土壤容重,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cm3) ;
h — 计划灌水土层深度, 单位为米 (m) 。
7.1.5 喷灌作业应避免在二级风以上进行, 减少水滴受风吹漂移而造成喷灌不匀或水的浪费;天气炎热时, 宜选择避开太阳直射时段, 避免高温对喷灌带来的过度水分蒸腾。
7.1.6 喷灌强度应小于或等于土壤入渗速度。畦灌要流量适中, 遇土壤干燥 (如地面开裂) , 可适量增大流量。
7.1.7 采用软管移动式灌溉时, 应在出水口加装节雨器, 不应大水量冲浇灌溉。
7.2 机械检查与调整
7.2.1 检查水泵转动是否灵活、均匀, 泵内有无杂物、碰撞。
7.2.2 检查轴承有无杂音或松紧不匀现象, 填料松紧是否适宜, 皮带松紧是否适度。检查轴承中的润滑油是否纯净, 检查并紧固各个部件螺丝。
7.2.3 清除拦污栅和进水池的杂物。检查管道有无堵塞物, 发现堵塞及时清除。
7.2.4 检查各连接处和管道有无破损漏水, 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7.2.5 新安装或检修后重新安装的离心泵, 应开机检查其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如转向相反, 应停机, 调整电动机引入导线的正负极 (两根导线位置换接即可) 。
7.2.6 加强水泵的日常维护工作, 经常擦拭机组设备, 定时更换轴承内的润滑油, 经常检查并紧固各部件螺丝, 按时进行拆卸保养。
7.2.7 水泵机组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0395.1和GB 10395.8中的规定。
7.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7.3.1 离心泵 (除自吸泵外) 启动前要先向泵内充满水或用真空泵等附属装置抽气、引水, 关闭出水管上的闸阀启动, 关闸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5min。
7.3.2 轴流泵要避免在偏离设计点的小流量下运行, 不应在零流量下启动和运行。
7.3.3 混流泵无需关阀、充水启动, 只需在橡皮轴承中加注少量润滑水即可。启动时转速应逐步升高, 直到达到额定转速。
7.3.4 水泵运行中, 操作人员要严守岗位, 加强检查, 查看各仪表工作、水泵出水量是否正常, 注意水泵的响声和振动感, 注意水泵进、出水管路是否有进气漏水地方, 随时检查轴承的温升是否正常等, 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停机检查排除。7.3.5 喷灌中发现喷头停摆时, 要迅速排除影响喷头停摆的故障。
7.4 质量要求
7.4.1 畦灌灌水均匀, 无上冲下淤或畦首水过多、畦尾灌不上等现象。
7.4.2 沟灌灌水至蔗沟深的2/3或3/4, 待畦面中间土壤湿润变色时即可排水。
7.4.3 喷灌所形成的水滴应细小、均匀地落在蔗地上。在设计风速下, 喷灌均匀度要求克里斯琴逊均匀系数Cu≥75% (行喷机Cu≥85%) 。
8 机械植保
8.1 技术要求
8.1.1 根据甘蔗不同生长期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并按标准用药量用药。
8.1.2 根据甘蔗病虫草害特点及药剂的剂型、物理性质及用量, 确定喷洒 (撒) 作业方式, 选择植保机械。植保机械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0395.1和GB 10395.6的规定。
8.1.3 植保机械在田间移动喷药时, 应有良好的通过性能, 不损伤作物。
8.1.4 植保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应严格按照有关行业规定执行。
8.2 机械检查与调整
8.2.1 新机械的安装按说明书上的图示连接顺序, 检查各部分零件是否齐全, 各接头垫圈是否完整无损, 然后连接各部件。旧机械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重点检查油路和电路, 使用多年的药液桶应查看药桶的腐蚀情况, 损坏部件要及时更换。
8.2.2 检查发动机各部分零件是否齐全, 安装是否正确、牢固可靠。新机械或封存霎时间较长的机械, 应排除发动机气缸内的机油, 然后将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油按规定比例 ( 说明书要求) 配好, 装入油箱。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 药桶有无渗漏。
8.2.3 喷粉机械使用前, 装好摇柄, 试摇数转, 查看喷粉器工作是否正常, 有无碰撞、敲击声, 风扇转动是否轻快, 风力大小是否合适, 开关盘是否活动自如等, 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加注润滑剂。
8.2.4 喷细雾机械要加强药液输送系统清洗;要定期检查喷孔尺寸, 超差要及时更换喷片。
8.2.5 喷雾机械应加清水试喷, 察看各连接处是否漏气漏水。如遇漏气漏水现象, 应重新安装, 调试正常。加水盖上的气孔应畅通, 防止药液桶内形成真空。
8.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8.3.1 配药时, 配药人员应戴胶皮手套, 应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 不应任意增加用量。禁止不戴手套拌药。
8.3.2 配药地点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和居民点, 药物应有专人看管, 防止农药丢失和被人、畜、家禽误食。
8.3.3 药粉应干燥, 无结块和杂物;装药粉时, 喷粉机开关应处在关的位置, 避免药粉进入风机造成积粉;装入的药粉量不得超过药粉箱直径的3/4, 便于空气流通。
8.3.4 配制药液并将药液装入箱内, 药液不应超过药液箱的安全水位线。配制药液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或在植保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8.3.5 喷药过程中发生堵塞时, 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 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8.3.6 喷撒农药时, 待机器各部件运行正常后, 操作人员先行走, 再打开输液 (或粉门) 开关, 同时要始终保持步行速度一致;停止喷药时, 应先关闭输液 (或粉门) 开关后再关机。
8.3.7 喷洒时注意风向。应从下风位开始, 喷雾 (粉) 方向要尽量与自然风向一致, 操作者的行走方向与风向夹角不小于45℃, 操作时喷头应置于操作者的下风位。
8.3.8 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应隔行喷。当第一个喷幅结束后, 操作者应逆风向上行走一个喷幅的距离, 再进行下一个喷幅的作业。手动或机动药械不应左右两边同时喷。
8.3.9 田间喷雾应用侧喷技术。喷管喷头距离作物高度通常为0.6m~1m, 喷口不应正对着作物, 保持适当斜角和高度, 角度大小要视自然风速大小调整。按照风速大时高度低、角度小, 风速小时高度大、角度大的原则。
8.3.10 田间施药应在风力较小时进行, 3级以上风速或风向不定时不应施药;高温季节喷撒农药宜选择上午8~10时和下午4~8的早、晚时段进行;粉剂农药应在早晨露水未干前施撒。
8.3.11 作业中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或其它故障, 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 正常后继续工作。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应竖警示标志, 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 以防人、畜中毒。
8.3.12 用药工作结束后, 要及时将药械清洗干净。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 不应随地泼洒。装过农药的空箱、瓶、袋应集中处理。
8.3.13 植保作业结束, 在收藏保管机械前, 除将油箱、药箱内残余物清除干净外, 还应全面清洗, 金属部件涂抹防锈油, 保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机器上的塑料、橡胶软件应分类保管, 不得挤压和暴晒。
8.4 质量要求
8.4.1 喷洒 (撒) 覆盖均匀, 无漏喷、重喷现象, 覆盖密度适中。
8.4.2 雾化性能良好, 雾滴直径大小适宜, 穿透、附着性能好, 药剂应能很好地粘附在作物茎叶上。
8.4.3 靶标的药剂沉积量高, 雾量分布均匀, 漂移少。
8.4.4 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无中毒事件发生。
8.4.5 植保作业质量的评定参照JB/T 10593 和JB/T 9782 中田间生产试验的规定进行。
9 机械收获
9.1 技术要求
9.1.1 收割机械作业人员应符合3.2.1 的要求。
9.1.2 新机或大修后的联合收割机, 应按说明书的要求, 加满相应牌号的燃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和冷却水。机器未加油和水之前, 禁止启动发动机。
9.1.3 新机或大修后的联合收割机应进行试运转, 保持各运动件磨合正常。新机试运转按以下四个程序进行:发动机空运转不少于15min, 原地空载试运转20~25h, 行走空载试运转20~25h, 带负荷试运转15 h。
9.1.5 收割机 (含大修后的收割机) 检查调整后, 应进行发动机无负荷运转、整机原地空运转、整机负荷试运转, 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
9.1.6 机械试运转后, 正式收获前, 应在甘蔗生长较好的地块中试割, 检验机械质量。进一步调整好机械, 使其适应大面积收获的要求。
9.1.7 提倡实行蔗叶还田, 直接粉碎还田翻埋前应补施氮肥。禁止田间焚烧蔗叶。
9.2 机械检查与调整
9.2.1 检查燃油管是否有渗漏油现象, 油箱盖是否盖紧。如遇油管破损, 应及时更换;渗油现象应及时排除, 机体表面残留的燃油和润滑油应擦拭干净。
9.2.2 在检查蓄电池时, 应严禁烟火。蓄电池装卸应按正确顺序操作:装蓄电池时, 先装正极, 再装负极;拆卸时, 先拆负极, 再拆正极。更换蓄电池时, 应更换使用说明书中指定容量的蓄电池。
9.2.3 检查电线的连接和绝缘情况, 电瓶线的搭铁线不应有松动或出现虚接触, 电路导线上不得粘有油污, 以免短路引起火灾。
9.2.4 清除发动机、消声器和皮带传动部分附近的灰尘、草屑和油污。空气滤清器保持较强的滤清、去尘能力。
9.2.5 发动机排气管应安装火星收集器, 清理积炭。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9.2.6 检查收割机的各个部分是否处在正常的技术状态, 如不符合要求, 应按说明书规范进行调整。作业前后, 注意检查各操纵手柄、制动器、行走机构、转向机构等的技术状态。
9.2.7 检查保养割刀、切割器时, 禁止用手触摸, 以免造成伤害。
9.2.8 检查保养时拆下的面板、罩盖等, 应在检查调整结束后, 按规定重新装好。
9.2.9 收割机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0395.7 的要求。
9.2.10 甘蔗剥叶机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9.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9.3.1 驾驶员应确认收割机周围无人靠近时, 并在发出警示信号后才能启动收割机。
9.3.2 收割机下田宜选择从田块的右角进入, 正确开好割道。机械作业时的行走路线应考虑卸载方便。
9.3.3 应在收割台得到安全可靠的支承 (用安全锁定部件固定或用升降锁止手柄固定后, 再垫上木块) 后, 才能在收割台下面工作。应在发动机熄火后排除故障。
9.3.4 联合收割机作业时, 发动机油门应保持额定转速位置, 注意观察仪表和信号装置, 禁止非司乘人员搭乘和攀援机械。
9.3.5 在作业中转向、倒车时, 应注意周围情况, 确保安全。
9.3.6 收割机工作时, 地面允许最大坡度随机型不同而异 (详见各类型使用说明书) 。上下坡不宜停车或停车换档。在斜坡作业必须停车时, 应先踩离合器踏板, 后踩刹车踏板, 后用斜木或可靠的石块等物体支撑 (亦可不摘档熄火) 。
9.3.7 收割机切割器堵塞时, 应在停机切断动力后进行清理, 禁止用金属工具或手直接清理。
9.3.8 收割机作业区严禁烟火, 夜间作业禁止用明火照明。
9.4 质量要求
9.4.1 适时收获, 做到先熟先收的原则。
9.4.2 整杆式和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应达到切割高度合格率≥90%, 宿根破头率≤20%, 含杂率≤5%, 损失率≤4.0%, 蔗茎合格率≥85%, 使用可靠性90%。
9.4.3 简单式甘蔗收割机, 应达到切割高度合格率≥90%, 宿根破头率≤20%, 损失率≤4.0%, 使用可靠性90%。
9.4.4 甘蔗剥叶机, 应达到含杂率≤1.5 %, 损失率≤2.0%, 蔗茎合格。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2
报告名称:2014-2018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报告编号:309335
联系电话:010-62665210 62664210(传真)
Email:service@cninfo360.com
报告链接:客户服务:本报告免费提供后续一年的数据更新服务
温馨提示:如需购买报告英文、日文等版本,请向客服咨询
正文目录
第一章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概述1
第一节产品定义1
第二节产品用途2
第三节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特点分析3
一、产品特征3
二、价格特征4
三、渠道特征6
四、购买特征9
第四节行业发展周期特征分析12
第二章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环境分析14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14
一、中国GDP分析14
三、固定资产投资17
三、城镇人员从业状况19
四、恩格尔系数分析20
五、2015-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22
第二节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6
一、产业政策分析26
二、相关产业政策影响分析29
第三节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32
一、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技术发展概况32
二、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工艺特点或流程34
三、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技术发展趋势37
第三章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分析41
第一节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分析及预测41
一、2010-2014年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分析
41二、2015-2019年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预测43
第二节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45
一、2010-2014年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分析4
5二、2015-2019年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预测47
第三节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49
一、2010-2014年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5-2019年全球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预测 49 51
1分析
析
第四章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分析54第一节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54一、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规模分析
54二、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规模预测57第二节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产能分析及预测60
一、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分析60
二、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预测62第三节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66
一、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分析66
二、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预测69第四节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7
2一、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7
2二、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预测74第五节甘蔗机械收割机进出口数据分析78
一、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进出口数据分析78
二、2015-2019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未来进出口情况预测第五章甘蔗机械收割机产业渠道分析85第一节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的需求地域分布结构85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重点区域市场消费情况 86
一、华东86
二、中南89
三、华北9
1四、西部92第三节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的经销模式95第四节渠道格局96第五节渠道形式97第六节渠道要素对比98第七节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国际化营销模式分析99第八节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生产及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100
一、国内生产企业投资运作模式100
二、国内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10
2三、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105第六章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特色厂商发展分析109第一节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特色重点企业A109
一、企业概况109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1
1三、企业成长性分析11
2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11
4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117第二节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特色重点企业B120
一、企业概况120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2
2三、企业成长性分析125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127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128
第三节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特色重点企业C131
一、企业概况131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32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134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137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139
第四节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特色重点企业D141
一、企业概况141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43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144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146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149
第五节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特色重点企业E152
一、企业概况152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54
三、企业成长性分析157
四、企业经营能力分析159
五、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分析160
第七章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相关产业分析164
第一节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产业链概述164
第二节甘蔗机械收割机X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65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需求情况分析
第三节甘蔗机械收割机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68
第四节未来几年内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分析169
第八章2010-2019年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前景展望与趋势预测171
第一节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价值分析171
一、2010-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7
1二、2010-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7
2三、2015-2019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投资收益率分析预测174
四、2010-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运营效率分析177
第二节2010-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180
一、国内强劲的经济增长对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的支撑因素分析180
二、下游行业的需求对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的推动因素分析182
三、甘蔗机械收割机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的带动因素分析185
第三节2010-2014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热点及未来投资方向分析188
196
5二、价格变化趋势190
三、用户需求结构趋势193 第四节2015-2019年国内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未来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一、市场规模预测分析196
二、市场结构预测分析198
三、市场供需情况预测201 第九章2010-2014年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战略研究205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生产要素20
5二、需求条件207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208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210
五、政府的作用213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投资机会分析216
一、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前景216
二、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热点218
三、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区域2
21四、甘蔗机械收割机行业投资吸引力分析223第三节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投资风险分析22
5一、技术风险分析22
5二、原材料风险分析227
三、政策/体制风险分析228
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230
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233第四节对甘蔗机械收割机项目的投资建议236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2010-2014年国外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分析图表:2015-2019年国外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预测图表:2010-2014年国外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分析图表:2015-2019年国外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预测图表:2010-2014年国外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图表:2015-2019年国外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预测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能预测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产量预测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预测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甘蔗机械收割机进口数据分析图表:2010-2014年进口量分析图表:2010-2014年进口额分析图表:2010-2014年到岸价分析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3
摘 要 将机械化甘蔗种植同人工甘蔗种植进行对比,重点比较分析投入成本、下种量、产量及土壤类别等。结果发现,机械化种植的投入成本要比人工种植低很多,平均单产量要比人工种植高,下种量等同于人工种植。崇左市应用机械种植甘蔗属于低投入高收入的一项种植模式,可以被大范围推广和应用,而在推广过程中一定重点调整种植时间、覆土厚度以及土壤类别等。
关键词 甘蔗;机械种植;人工种植;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233.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应用机械种植甘蔗的质量会对甘蔗实际出苗率及产量带来有利影响,为了使众多地区都可以应用机械来种植甘蔗,并将农机与农艺进行结合,江州区甘蔗推广站着重调查了应用机械进行甘蔗种植的区域,并同该时期由人工种植的甘蔗指标做了比较,下文对比较结果进行了介绍。
1 调查材料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时间以及调查区域
笔者于2015年对江州区种植甘蔗的地区进行调查,在此年4月,对甘蔗的下种量、出苗率与活芽率进行了调查。又在同年11月12-18日,对甘蔗的理论产量进行测产。
1.2 对土壤类型进行调查
随机选取了众多甘蔗种植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土壤类型,土壤类别有砂砾土、红黏土、沙壤土、砾土和黏壤土[1]。
1.3 调查方法
选取同类型土壤以及同一时期应用机械与人工两种方式种植的甘蔗进行比较。分别从人工种植以及机械种植区域按照一定面积抽取3~5个点做调查,如果选取面积比0.67 hm2大,那么便需要选取按照梅花行随机选取五个点做调查,如果调查区域面积未超出0.67 hm2,应该从对角线上随机选取三点做调查[2]。
具体调查项目包括种植费用、下种量、土壤类型和理论产量。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比较人工和机械两种种植方式的投入
应用机械种植甘蔗在劳资方面hm2/每会比人工种植节省3 786.6元。江州区应用人工方法种植甘蔗hm2/每需要投资5 170元,如果使用机械进行种植hm2/每只需要花费2 250元。江州区2015年机械种植的“双高”甘蔗面积高达54 108万hm2,节省劳资共13 290.3万元(见表1)。
2.2 比较下种量
从江州区调查区域的标准差、平均数以及变异系数和t检验数据中明显看出,应用机械进行播种hm2/每下种量是119 546.35芽,应用人工种植1 hm2下种量是121 423.23芽,机械平均下种量相比于人工平均下种量hm2/每少下1876.88芽,通过t检验,应用人工与机械2种方法进行下种,下种量没有显著差异(见表2)。
2.3 比较产量
应用机械种植甘蔗各月hm2/每平均产量约为125~148 t,均比人工种植每月产量高,全期平均产量要hm2/每要比人工之中多5.56 t。11月和12月应用机械种植会比人工种植收获更多甘蔗,11月应用机械种植hm2/每会比人工种植增收8.52 t,12月应用机械种植hm2/每会比人工种植增收9.35 t,经由方差t检验之后,发现在产量方面两种种植方式的差异非常显著[3]。
2.4 比较土壤类别
通过调查发现在壤土种较为适合进行机械种植,黏壤土中甘蔗平均出芽率是75.5%,沙壤土中甘蔗平均出芽率是71.2%。砂壤土中甘蔗平均出苗率是41.5%,与其余土壤类型进行比较,要高15%~25%;产量高达145.6 t/hm2,相比其余各种土壤1 hm2增产5.5%~38.8%。从中可以知道,机械种植甘蔗最合适的土壤为沙壤土,最不适合的是砂砾土(见图1)。
3 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可知,应用机械种植甘蔗在江州区属于低投入高收益的种植方式,应该倡导农户使用机械对甘蔗进行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下述问题加以重视。
其一,因为人工种植甘蔗通常都是应用块选和片选2种方式选择蔗种,并应用选芽和株选2种方式进行砍种;而应用机械种植甘蔗,施肥、拌种、砍种和覆土都是由机械进行的,砍种过程中不能选芽。因此,应用机械对甘蔗进行种植时,必须大田选种,这样才能够在减少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甘蔗的出苗率以及活芽率[4]。
其二,在应用机械进行种植时,操作机械的人员一定要对土壤类别进行分析,然后再调整刮板覆土的具体厚度,一般覆土厚度约为8 cm,这样出苗率才能够得到保证。
其三,对机械的功能与稳定性进行改善。例如:可以增加地膜覆盖和喷雾除草设备。此外,要大力推广与机械化相配套的农艺技术,以使机械种植变得更加完善。
其四,开设培训机构,组织机手参加,让他们可以掌握众多操作技能,以更加熟练的应用机械进行甘蔗种植。此外,还应该将国家颁布的惠民政策认真落实,进而促进机械化甘蔗种植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4 结语
通过将人工和机械2种甘蔗种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应用机械进行种植要比人工种植快速高效、省工省劳,据统计hm2/每可以节省劳资3 786.6元。比较下种量,机械和人工这两种方式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比较产量,机械种植的产量要比人工种植产量多很多。所以,江州区应该大力提倡农户应用机械种植甘蔗,以获得更高的甘蔗产量。
参考文献
[1]黄杏,陈明辉,杨丽涛,等.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甘蔗幼苗抗寒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4):6-11.
[2]高俊峰,张初,谢传奇,等.应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预测甘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8):2154-2158.
[3]何亚娟,潘学标,裴志远,等.基于SPOT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和产量估算[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5):226-231.
[4]刘桂松,郭昊淞,潘涛,等.Vis-NIR光谱模式识别结合SG平滑用于转基因甘蔗育种筛查[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10):2701-2706.
湛江甘蔗生产机械化之路 篇4
甘蔗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的22%;涉糖农民人口300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34%;平均每年产糖量150万t, 占全国的14%;地形全是15°以下坡地, 阳光、雨量充足, 适宜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 将是未来优于广西、云南省 (区) 的机械化程度最高、产糖量最集中、耕作成本最低的甘蔗糖产区。
这是关于湛江糖业的一组数字。但是这样一个蔗糖优势产区在近年来却有逐渐萎缩之势。而制约甘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机械化尤其是收获机械化问题。
近年来, 湛江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湛江农垦农机服务公司总经理胡乔说:“目前甘蔗机械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远远低于人工。以每亩地产5 t甘蔗算, 人工收获1亩甘蔗的成本大约600元, 我们机收的成本只要不到300元。根据台湾此前蔗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120元/t的人工费是这个产业的发展临界点, 一旦超过这个点整个产业就必须实现转型, 机械化就势在必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湛江就已开始探路机械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推进却异常艰难。
机械化之难, 到底难在哪里?
顶级机械水土不服
据了解, 目前湛江农垦拥有收割机械10台, 均是凯斯、迪尔这样的世界顶级机械, 这种机器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湛江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首先是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问题。在传统种植模式下, 种植行距过窄 (仅有70~90 cm) , 与收获机械轮距不吻合, 致使机具不能下地作业, 即使能下地作业, 也造成损失率大、含杂率高。因此改革目前的种植工艺, 推行适当的宽行或宽窄行种植是解决收割环节的关键问题。
行距过窄还导致了另一个问题。以凯斯4000为例, 由于机械本身重达13 t, 行走在田间对土地碾压严重, 导致来年宿根生长受损。
此外, 由于湛江地区台风频繁, 导致甘蔗倒伏现象严重, 而国外进口的机械无法适应湛江地区的这一实际情况, 使机械化收割难上加难。
除了上述原因外, 在采访中, 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均认为, 土地流转是制约甘蔗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提交给湛江市农机主管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上, 湛江农垦认为, 甘蔗地的规划及农艺水平远远达不到机械化砍蔗的技术要求, 目前用于机砍蔗的地块地面大多数不够平整, 造成收获稳定性受到影响。许多地块田间管理没有培土作业, 收获机手无法看清楚行距而压行收割, 造成甘蔗损失;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块规划面积太小, 种植长度太短, 增加收割机在地头转弯次数, 严重影响收获工效, 增大本公司的收获成本, 造成经济效益损失。
工厂环节很重要
与其他农业不同, 甘蔗生产机械化不完全是、甚至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需要协调甘蔗生产者、服务组织、制糖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技术和利益关系的一个系统工程。蔗农、服务组织、糖厂、管理部门四者之间还未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需要处理好四者间的利益关系, 关键环节是糖厂。
一位业内人士称, 迪尔、凯斯这样的顶尖设备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特别是在含杂率同样高的情况下能被接受, 这是因为当地的制糖工艺与之相匹配,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制糖工艺主要是适应人工整秆砍收方式收获的甘蔗, 如喂入切段式的甘蔗, 就需投入大量资金对糖厂进料口进行改造, 因此, 糖厂对于人工收割甘蔗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甘蔗机收的推广。此外, 糖厂一旦开榨, 就不能停工, 需要甘蔗源源不断地喂入, 直到榨季结束, 否则重新点火一次就要上百万元的成本, 而收割机在下雨天很难下地, 几乎无法机收, 糖厂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如果改变制糖工艺, 短期内的成本负担又会很重。
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乔说, 甘蔗机收的含杂率偏高和糖厂目前的制糖工艺之间不匹配是制约甘蔗机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湛江农垦采取的方式是控制机收甘蔗的数量, 每天定量收购机收蔗, 以保证蔗糖的品质。“这肯定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旦有一天没有人砍甘蔗了, 再多杂质的机收甘蔗我们也都得收。”胡乔说。而这种无奈之举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机服务公司的运营。“目前公司的10台甘蔗收获机, 理论上1台机械1 d能收500 t, 但实际上肯定达不到, 这个榨季10台机械1 d最多也就收1 000 t, 这只相当于国外1~2台机械的作业量。原因一是机械出故障售后服务不及时, 二是阴雨天气无法进行机收, 三是糖厂设定限额, 每天只收几百吨甘蔗, 而切段式机收的甘蔗要求在收获后的24 h之内必须进行加工, 所以从田头到糖厂就需配备大量的运输车辆来保证。而我们目前1台甘蔗收获机也就配有2台运输车, 运输能力也跟不上。因为配套不到位, 农民又没有晚上收获的习惯, 我们10台收获机1 d的收获量也就在1 000 t左右,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农机服务难生存
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推动, 但是目前在湛江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1台进口甘蔗收割机动辄150多万元, 机器贵是制约甘蔗机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普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来说, 这个价钱是无法承受的。而且甘蔗机械化并不是说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就能完成, 它还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胡乔说:“每台收割机要配套2~3台田间转运车, 除了挂车还需要拖拉机, 再加上油钱和司机报酬等, 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在采访当地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时我们了解到, 合作社可以为蔗农提供从机耕、机种到田间管理、中耕培土等一系列作业服务, 作业面积将近7 000亩。但是因为买不起甘蔗收获机, 机收服务成为合作社的“短腿”。合作社负责人给我们算一笔账, 1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大约160万元, 加上配套设备约70万元, 以合作社目前的收入, 至少要10多年的时间才能攒够买甘蔗收获机的钱。
由于进口机械价格高, 又无法拿到购机补贴, 所以在普及上大受影响。那么为何不买国产机械呢?据了解, 目前国产甘蔗收割机质量并不为蔗农认可。目前河南洛阳一家收割机品牌价格便宜, 据说在广西得到欢迎, 但是胡乔仍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 说一定要亲自看过、试过才能决定是否购买。
前路漫漫
“甘蔗机械化是一个系统问题, 系统的核心是收割机械化系统。但是一个系统不仅是机械的问题, 除了有好的机械, 还需要种植园区的地形地貌、地块情况等环境条件、作业方式、管理方式等很多的系统因素配合, 才能发挥机械的效能, 而这是需要时间来组织和磨合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区颖刚的这一观点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要解决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湛江市糖业协会理事长麦茂良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为湛江糖业进行呼吁, 希望能将湛江列为中国蔗糖生产主产区。他认为机械化推进会受到土地分散、地形特殊和蔗农种植习惯难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同时大规模的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蔗糖产业的机械化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曲折的过程。“短期内, 蔗糖产业是很难通过机械化自救走出低谷的。因此, 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糖业稳定发展。”麦茂良说。
由于受土地资源、技术和装备、组织和管理因素的影响, 湛江甘蔗机械化在经济上尚未能体现出系统的收益目标, 在技术上也还未达到农机农艺融合的理想产量要求, 这是甘蔗机械化整体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湛江甘蔗机械化问题, 为广东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提供思路, 2015年9月1―2日, 广东省农业厅在湛江召开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座谈会。会上,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牛宝俊在座谈会上作了讲话, 从政府职责、部门合作、推广示范等几个方面为甘蔗机械化问题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思路。
牛宝俊指出, 要准确把握广东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措施和思路。一是要加强政府引导。甘蔗生产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 工艺体系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制约因素较多、牵动群体较广。要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 需要政府着力推动、农机与农艺部门协作配合、农机服务组织和蔗糖生产企业深度参与。二是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全链条各方协作配合, 需要利用政策、经济等手段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和农民参与的联动机制, 共同解决影响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以突破甘蔗收获“瓶颈”为目标, 倒逼甘蔗生产各环节实现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作业, 探索甘蔗机械化作业服务的有效盈利模式, 实现甘蔗产业的良性发展。四是要重点要探索扶持三种类型或模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五是要落实政策, 争取财政支持。
甘蔗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篇5
甘蔗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套种技术不仅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土地产出率,还能使套种的两种作物相互作用提高单产,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投入.近年来,广西龙州县利用当地是一个天然大温室的亚热带优越气候条件及北运瓜市场需要,大力发展甘蔗套种西瓜,~累计种植面积10000hm2.
作 者:李琛 作者单位:广西龙州县经济作物站 刊 名:中国热带农业 英文刊名: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S5 关键词:甘蔗田间管理主要技术措施 篇6
关键词:甘蔗;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71
2015年横县甘蔗种植面积22万亩多,其中:宿根蔗10.18万亩,冬春植蔗11.2万亩。宿根蔗与3月底前种植的冬春植蔗出苗齐断垄少;受4月~5月中旬连续50天无有效降雨影响,蔗苗生长慢、长势差,清明节后种植的甘蔗出苗弱,断垄多。
1甘蔗施肥大培土
1.1宿根蔗
宿根蔗最大特点是“早”字,芽萌早、发根早、分蘖早、封行早、伸长早、缩尾早。现在要及时进行宿根蔗破垄大施肥大培土。大培土每亩施复合肥200公斤、尿素50~60公斤、钾肥25~30公斤、蔗乐乐或棵棵无损4~9公斤。
1.2冬春植蔗
1.2.1及时大培土对足苗的冬春植蔗和长至8张叶以上的冬春植蔗,及时进行施肥大培土。这个时期甘蔗的管理本着宁早勿迟的原则,及时施肥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要。
1.2.2重施攻茎伸长肥目前甘蔗进入生长中期,开始拔节伸长,进入发大根、抽大叶、长大茎的旺盛生长期。施肥量是决定甘蔗产量的关键因素,在该时期必须重施拔节伸长肥。结合大培土一般每亩施:复合肥150~200公斤、尿素40~60公斤、钾肥30公斤、蔗乐乐或棵棵无损4~9公斤。
1.2.3抓培土质量大培土的高度为20厘米,蔗株间不要留空隙,用碎土填满,边培土边踏实,这样有利于根的生长和防止倒伏。最好在培土前剥除蔗茎基部的枯叶和无效分蘖,使基部蔗节的根点能与土壤紧密接触。旱坡地应在培土时进行封畦筑埂,分段蓄水。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沙围田、滩涂地要注意防涝。结合大培土加深田中排水沟,疏通各级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田间积水。
2防除杂草
蔗田杂草种类繁多,对甘蔗生长特别是幼苗期、分蘖期影响最大,不注意防治会造成甘蔗严重减产。
2.1结合大培土除草
蔗田杂草出土后3叶前及时进行施肥大培土,将杂草翻埋覆盖。蔗田杂草已达3叶龄以上难翻埋覆盖时杀灭或清除再大培土。
2.2使用除草剂除草
使用芽前封闭除草剂比使用芽后除草剂效果更好。
2.2.1芽前除草剂甘蔗大培土后,一星期内(最好雨后土表湿润时)在地表喷施芽前封闭除草剂,每亩用40%莠去津胶悬剂250克混合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对水30~35公斤喷施。
2.2.2芽后除草剂杂草充分萌发出土后3叶前,应喷施有叶面处理功效的除草剂,将杂草及时杀死。叶面处理除草剂主要有:阿灭净、二甲四氯、莠灭净、敌草隆等蔗田除草剂。
3防治病虫害
3.1螟虫
甘蔗在生长中期蔗茎易被螟虫(钻心虫)为害,特别是部分宿根蔗会有中等程度发生,造成螟害节或死尾蔗,易引起风折茎和降低糖分。除在种蔗前采用水旱轮作、犁翻浸水、蔗田清园和释放寄生蜂外,要及时剥除去病叶减少虫源,改善迎风透光条件,常规的化学防治措施是结合大培土,每亩施用3%的呋喃丹3~4公斤或呋甲混合剂4~5公斤。
3.2绵蚜虫
8月~9月为成虫多发期,成虫多集中在叶片背部中脉两旁,吸食叶汁,致使蔗叶枯黄,并排泄粪便于叶上,诱发烟煤病,影响甘蔗糖分和产量。防治方法:在绵蚜虫为害处用40%乐果800~1000倍液喷雾。
3.3黑穗病
是甘蔗生长中期常见的病害,受侵染的蔗株蔗茎细长,顶端抽出黑鞭,蔗株不能成茎。目前有效化学防治方法很少,只能通过采取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预防黑穗病。田间发现病株时,最好在黑穗未抽出前拔除并集中烧毁,防止孢子扩散。
4结语
当前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根据甘蔗生长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是确保甘蔗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何静燕.宾阳县提高甘蔗产量的技术措施[J].广西热带农业,2009,(03).
[2]陈传娟.提高甘蔗产量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3,(09).
[3]雷崇华,江翠平,覃剑峰.甘蔗测土配方施肥经济效益的研究[J].广西热带农业,2010,(02).
[4]唐仕云.甘蔗伸长期不同水分处理的效应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5.
扶绥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 篇7
今年以来,该县以实施中央购机补贴政策为契机,出台优惠政策,重点引导农户或服务组织购买90马力以上拖拉机、甘蔗种植机、中耕培土机、破垄履膜机、甘蔗联合收割机、甘蔗装载机等甘蔗生产机械。利用项目资 金,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机棚机库,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同时,该县财政对购置小型甘蔗覆土盖膜种植机给予每台2000元的累加补贴,仅此项政策就兑现购机补贴205台,补贴总金额41万元。
该县注重组织代耕服务队, 深入全县11个乡镇开展甘蔗中耕培土工作;还通过建立甘蔗生产“三高”示范片,深入推广应用甘蔗中耕机械化,引导大户带动小户,大力推广甘蔗生产耕作、种植、管护全程机械化,扩大深耕深松、种植、中耕培土施肥等机械化覆盖面。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8
甘蔗是传统岭南园艺经济特色与优势作物, 是粤西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广东省推动农业发展模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很快, 2011年底全省甘蔗种植面积16.67万hm2 (250万亩, 1亩=667 m2, 下同) , 居全国第二。但全省甘蔗生产机械作业水平不高, 除机耕整地水平75%外, 其它环节机械化水平非常低。尤其是甘蔗种植、培土和收获环节机械化, 目前还处试验、示范阶段。而这些环节用工量最多, 占整个甘蔗生产用工量70%以上, 人工种植效率仅266.8~400.2 m2/人·d (0.4~0.6亩/人·d) , 人工费60~80元/667 m2;砍收0.5~0.7 t/人·d, 人工纯砍费从2006/2007年榨季40元/t提高到2010/2011年榨季的120元/t, 超过印度、巴西、古巴等甘蔗主产国成本的150%, 造成广东省甘蔗多年增产不增收。目前蔗区雇请劳工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严重制约着甘蔗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 农业部向全国印发《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办机[2011]38号) , 要求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
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能够彻底改变以往依靠人、畜力作业的落后生产方式。通过实施机械深耕深松、开行、中耕施肥培土、喷灌、收获、装载及蔗叶粉碎还田等技术, 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改善甘蔗生长条件, 提高单产, 节约农业用水和化肥、农药, 避免焚烧甘蔗叶造成污染;同时可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率和甘蔗产业市场竞争力, 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1 国内外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国外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
世界甘蔗和蔗糖主产区在巴西、印度、中国、美国、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俄罗斯, 这些国家产量占全球总产75%。美国、澳大利亚已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巴西、墨西哥、泰国等国在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率都超过50%。甘蔗机械早在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等国家开始研发, 凯斯等公司1940年将收获机投放市场, 一直引领甘蔗机械研发生产走向, 深耕、种植、培土、植保、灌溉、施肥、切断收获、蔗叶还田等机具得到推广应用, 并朝着大型联合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但国外机具动力多配备147 k W (200马力) 以上大型拖拉机, 我国进口价需百万甚至数百万元, 且投资大配件贵, 三包服务周期长, 经常影响生产, 当前难以推广。
1.2 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与趋势
多年来, 我国十分重视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解决近年来凸显的雇工难问题, 在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研究开发和推广各种适用综合机械化技术。通过多年努力, 多种机械化生产技术已趋成熟, 在生产中取得显著效果。技术成熟适用为全面实施生产机械化奠定了基础。现行技术路线见图1。
总体而言, 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导致甘蔗生产效率低、成本一直高企。而世界主要甘蔗生产国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生产成本较我国低。如泰国吨蔗生产成本为60~80元, 巴西为70~80元, 而我国则高达160~200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城镇化战略实施, 农村劳力将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 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已呈现逐年提高趋势, 如甘蔗砍收人工费用从2004年的30元/t上升到2011年的120元/t。甘蔗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长期依赖人畜力劳作必将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依靠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 发展机械化作业, 以降低甘蔗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产量。推动甘蔗生产由简单集约生产向高层次规模化和产业经营化发展, 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 广东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基础
2.1 拥有自主项目成果的甘蔗中耕培土机械化作业技术
1K-30型甘蔗中耕培土管理机是广东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甘蔗生产农艺要求,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 实施广东省农机化议案科技攻关项目, 研制开发的甘蔗生产培土、开沟及多功能管理机具。该机创新性地采用双旋耕刀轴, 功能要求为可开出倒梯形垄沟, 沟底干净, 两边与水平面夹角65~70°, 达最佳覆土保肥效果, 特别符合甘蔗培土要求;同时可更换刀具, 还可进行旋耕、犁耕、整畦、除草、覆土等作业。该机现已在番禺、湛江等地应用。
2.2 拥有自主项目成果的甘蔗切段式机械化收获技术
广东科利亚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自“十一五”以来联合攻关, 在消化、吸收日本文明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技术基础上, 研制开发出甘蔗切段式收获机, 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已有数十台样机在广西和湛江进行生产试验, 广受农民欢迎。同时广东省积极引进河南坤达、浙江三佳等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蔗收割机产品, 大力扶持徐闻通用机械厂、麻章海锋机械厂自主研发甘蔗种植机、培土机, 已有多台样机在湛江进行生产使用, 具备面上推广条件。
2.3 甘蔗机械深松耕技术已经推广应用成熟
“九五”起广东省实施农业部科技兴农项目, 在遂溪等糖蔗产区推广机械化深松耕技术, 经多年推广应用, 湛江蔗区机械深松耕率超过65%, 为甘蔗其它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打下基础。
2.4 探索建立起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模式
2005年起, 湛江大华公司购置了深耕、种植、培土、植保、灌溉、施肥、切段收获、蔗叶还田、转载运输等生产机械设备, 建立甘蔗生产服务队, 除为自有蔗场进行机械化服务外, 还为垦区及大户甘蔗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 初步探索建立起符合湛江地区种植特色的甘蔗生产机械化服务模式, 为下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培育和带动社会化服务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开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活动
本世纪以来, 广东省致力为甘蔗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 举办了现代农业装备推广演示会、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和水肥一体节水灌溉技术推介会等甘蔗生产机械化推广活动, 并在番禺等珠三角果蔗产区举办了多场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向甘蔗产区农民进行直接宣传培训, 广受农民欢迎和好评, 具备了全省面上推广的基础。
3 广东急需适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2011]38号文《关于印发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 结合实际, 广东省急需适用的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其推广技术与要求建议如下:
3.1 蔗地深耕机械化技术
用大型拖拉机配套重耙耙地或大型旋耕机或铧式犁浅耕、深松铲深松、轻耙碎土平整地, 作业深度30~45 cm, 使土壤疏松透气, 改善土壤结构。与传统浅耕种植相比, 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2倍, 土壤容重降低14%, 667 m2 (1亩) 蔗产量平均提高1 t。
3.2 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
推广开行联合种植技术模式, 采用73.5 k W (100马力) 级联合种植机, 进行开行、施肥、播种、施药、覆土、盖膜联合作业。开行深度30~35 cm, 达到甘蔗深种浅覆土 (覆土厚度5 cm) 的要求, 沟底宽20~25 cm, 沟底平整。为配合收获机械作业要求, 种植行距为1.0~1.5 m。机械开行与种植比人蓄力作业提高工效10倍以上, 有效降低单位作业成本。
3.3 甘蔗中耕培土管理机械化技术
用中拖配套中耕施肥培土机, 适应种植行距1.0~1.5 m, 要求施肥分布均匀, 覆盖严密, 肥料覆盖率在95%以上;肥料利用率从人工中耕施肥的约30%提高到45%以上。培土高度15~25 cm, 使土壤松碎透气,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强土壤保墒蓄水能力, 增强甘蔗抗倒伏能力。机械除草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引进73.5 k W (100马力) 以上功率级高地隙 (1.7 m) 中耕施肥机, 进行跨顶除草、松土、施肥、培土联合作业。
3.4 植保、喷灌机械化技术
植保采用大型宽行 (20 m以上) 植保机具, 按照农艺要求, 灌溉主要根据基地地形地貌确定, 可选择大型移动式喷灌机械进行喷灌、用固定式滴灌系统进行滴灌作业或卷盘式喷灌机。
3.5 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
引进、示范国外183.8~220.6 k W (250~300马力) 级大型收割机, 以大型收割机为主、辅以58.8~110.3 k W (80~150马力) 级中型收割机, 完成收割、剥叶、切段 (或留整秆) 、输送等机械化收获作业。切段甘蔗在24 h内压榨。用整秆式及分段式收割机进行收割, 收割适应行距1.2~1.5 m, 切割高度合格率≥90%, 宿根蔗破头率≤20%, 总损失率≤7%。收割时蔗头留低茬, 利于宿根蔗低位分蘖, 蔗芽整齐粗壮, 提高甘蔗产量。
3.6 甘蔗装载运输机械化技术
采用甘蔗装载机, 将集堆的甘蔗平稳地输送到运输车厢内的作业。甘蔗提升机可以直立提升物料, 机架小巧, 结构简单, 质量轻, 不但可以挂在汽车栏杆上工作, 而且能方便地移动工作地点。有效替代人工劳作, 解决雇工难的问题, 并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1倍以上。
3.7 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用大中拖配套蔗叶粉碎还田机将收割后蔗叶粉碎还田, 要求捡拾率≥97%, 粉碎率≥80%。适用于种植行距1.0~1.5 m, 可在宿根蔗行间进行蔗叶粉碎还田或宿根蔗更新换茬蔗叶粉碎还田作业, 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可提高甘蔗单产7%~10%。
4 推广应用适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前景与成效
4.1 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从全国大力发展蔗糖产业经济、从国内外近年来对食糖的需求来看, 蔗糖销路越来越看好。2001年11月国务院颁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提出到2010年我国人均年食糖摄入量为9 kg, 按14.3亿人口计算, 共需食糖1 280万t, 预测同期工业用糖120万t, 合计食糖需求总量为1 400万t。我国人口众多, 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食糖消费量一直居世界前列。2005年食糖消费量1 050万t, 2006年增长到1 060万t。我国食糖消费总量中, 工业消费的比重逐年增加, 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成为拉升食糖消费的主要动力。未来, 随着下游用糖工业的加快发展, 我国食糖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政策贯彻落实,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广大农户发展区域优势农经作物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2010年, 广东省主要经济作物面积超过200万hm2 (3 000万亩) , 占农作物面积近一半。在确保粮食作物稳产基础上, 甘蔗等南粤特色农作物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已形成16.67万hm2 (250万亩) 的年种植规模。农机服务产业化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最终发展方向。近年来, 通过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 我国甘蔗生产的机械开始逐步加速发展, 一些地方政府对甘蔗中耕培土、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甘蔗割铺机、剥叶机、提升机、蔗叶粉碎还田机等还有专项补贴。但广东省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尤其是种植和收获环节, 还处在试验示范推广阶段。这两环节用工量最多, 约占整个甘蔗生产过程用工量70%以上, 高昂的生产成本, 造成蔗农增产不增收。
从甘蔗生产机械装备现有水平来看, 远远不能满足甘蔗生产需要, 满足不了农民需要。如全国甘蔗机种水平要达到20%, 机收甘蔗水平要达到40%, 需分别新增加甘蔗种植机约3 000台、甘蔗收获机约7 000台, 因此, 甘蔗生产机械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市场, 问题不是市场需求不足, 而是供应不足。专家预测, 未来几年我国甘蔗机械化栽植和收获将是新的热点。随着中央扶持“三农”政策进一步落实, 甘蔗潜在的、广阔的市场将转化为现实的市场, 甘蔗生产机械化市场将会有较大发展, 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4.2 广东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效
4.2.1 直接增加经济效益
以1年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面积333.33 hm2 (5 000亩) 为计算单位, 甘蔗新增产量1 t/亩, 共增产5 000 t, 蔗农可增收140万元 (以原料蔗280元/t价格计) 。项目建设完成后, 可辐射带动面积0.67万hm2 (10万亩) , 新增产甘蔗0.5 t/667 m2, 甘蔗增产5万t, 农民可增收1 400万元。
机械作业不但提高生产率和产量, 且降低生产成本。据生产测定表明, 与传统人工作业对比, 每667 m2 (1亩) 机械深耕成本降低20元、机械开行种植降低10元、机械中耕降低成本20元、机械收获降低成本35元、机械装运降低10元、其它环节机械作业降低25元, 即每667 m2 (1亩) 综合节本增效可达120元。如推广应用333.33 hm2 (5 000亩) , 直接增效60万元。在面上推广应用, 机械化生产节本效益按试验结果70%计算, 则0.67万hm2 (10万亩) 机械化生产可降低作业成本总值为:120×10×70%=840万元。
推广适用的各环节机械作业配套动力与湛江等甘蔗主产区现有动力机械相配套, 并且大型综合复式联合作业功能强, 适应性强, 便于开展社会化服务, 也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用户购机仅从事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 可当年收回全部投资并实现长期服务盈利。
4.2.2 生态效益亦显著
机械深耕实现耕作层深、土壤破碎均匀、团粒小;培土机一次完成碎土、除草、培土、整畦和施肥作业, 利于土壤通风透气和改善土壤;尤其耕作层深, 垄形稳固、土不回沟, 肥料被土壤严密覆盖;节水灌溉通过管道、滴管完成施肥、浇灌、防治病虫害等作业;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培肥地力, 避免焚烧蔗叶产生的大气污染, 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有机肥。据测定:鲜蔗叶氮、磷、钾含量分别为0.7%、0.31%、2.2%。667 m2 (1亩) 蔗地, 约产1 t鲜蔗叶, 将蔗叶粉碎还田, 相当于施尿素7.5 kg, 钙镁磷肥10.3 kg, 氯化钾18.3 kg。试验证明, 蔗叶还田蔗地的新植蔗与未经蔗叶还田蔗地的新植蔗相比, 前者苗期高而粗壮, 产量优势在苗期就已显现出来, 应用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甘蔗单产7%~10%。
甘蔗生产机械化, 不仅符合甘蔗生长, 同时还大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挥发流失, 也保护与改善了土壤质量, 节约了水资源, 为提高土地产出率提供了生态基础, 是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打造广东特色作物品牌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举措。
5 建议
如何破解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难题 篇9
兴宾区地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常年甘蔗种植面积保有量在10万hm2左右,蔗区分布于区域内20个乡镇、7个农林场,种蔗户数近13万户,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原料蔗生产基地之一,产糖量占全广西糖量的10% 左右。2012 / 201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700万t,按照目前进厂蔗价460元 / t计算,科学种蔗将使兴宾区的农民增收7亿多元。
近年来,兴宾区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做为推进甘蔗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积极争取甘蔗生产机械化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帮助蔗农引进先进设备,使甘蔗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而且,区域内的6家制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最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线,使日榨能力达到4.35万t。
兴宾区紧紧围绕甘蔗种植、 加工,建立和推广“公司+基地+ 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新模式,拉长产业链,实施将甘蔗“吃干榨尽”的新举措,即:推广实施甘蔗制糖,蔗叶作畜牧饲料,蔗渣用于造纸,废糖蜜用于生产酒精,制糖生产的滤泥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生物肥又用于甘蔗种植这一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大大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综合效益。
二、问题与不足
(一) 甘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低。兴宾区甘蔗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零散,更有一些种植在丘陵地上,虽然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有多年,但目前问题最突出,实施难度最大的仍然是机械化收割,每年数百万吨甘蔗基本都是人工一根一根砍收的。目前兴宾区甘蔗机械收获率仅为0.1%左右,由此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根据多年来观测,甘蔗收割环节用工量约占甘蔗生产过程的50%左右,支出占甘蔗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 农机与农艺未能完全融合。表现在:(1) 传统种植习惯,兴宾区甘蔗种植行距大多在0.9~1m,许多蔗农在甘蔗管护过程中,仅注重施肥不重视培土,导致兴宾区每年因有台风过境造成甘蔗大面积倒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2) 甘蔗收割机收获的甘蔗含杂率高,特别是倒伏的甘蔗含杂率达到10%以上,而切段式甘蔗收割机须具有自卸功能的专用车辆才能将甘蔗卸入糖厂压榨输送带上,而制糖企业对建造相关配套处理设备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因此对推广机械收割甘蔗积极性不高。(3) 由于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自重在7t左右,并有自卸功能专用车在采收甘蔗时来回穿行于蔗地,压坏不少甘蔗根头,影响宿根蔗的发芽,造成来年甘蔗减产,蔗农不满,因此也限制了甘蔗收割机只能在不留宿根蔗的地块上使用。
三、对策建议
(一) 出台扶持政策,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首先,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未进入广西农机补贴目录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可探索“先使用后补贴”的办法, 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制糖企业,例如金融部门优先贷款,财政部门予以贴息,使制糖企业有充裕资金及时兑现蔗农蔗款,激发蔗农种蔗热情;三是扩大示范规模,在有条件的乡镇、 农林场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专业户或专业服务公司,并通过对甘蔗生产机械购置补贴,提高蔗农购买甘蔗生产机械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甘蔗生产系列成套机械化技术,使甘蔗生产实现机械化、 系列化、标准化、规模化。
(二) 狠抓基地建设,提高产出率。一是根据兴宾区气候条件、土壤地质条件,积极选育推广高产高糖甘蔗脱毒健康种苗, 建设高标准优质“吨糖田”;二是利用桂中土地整治契机,鼓励引导蔗农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三是进行品种改良,以新台糖22号、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03-2287等甘蔗优良品种为核心,对低产、老蔸蔗地进行改造,提高蔗地产出率。
(三)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一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并积极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糖料蔗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促进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指导服务职能, 协助有实力的糖料蔗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申请项目,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增加装备。
甘蔗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甘蔗种植,机械化,栽培技术,内涵,作用
随着甘蔗产业的加快发展, 实现机械化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甘蔗栽培机械化方面,作用更为突出。研究表明:甘蔗机械化播种,是提升甘蔗产量、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下面分别就甘蔗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甘蔗灌溉机械化技术、甘蔗中耕培土机械化技术、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宿根甘蔗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等机械化技术进行阐述。
一、甘蔗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
甘蔗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是为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孔隙度,以增强雨水渗入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表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的耕作层的一项耕作技术,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清理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或残茬上的病虫害。深耕起到了翻转土层、疏松耕层、改善深层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对提高甘蔗单产具有明显作用。由于甘蔗根系发达,入土最深的可达3~4m,一般1m左右,大部分根系集中在土表15~40cm,所以甘蔗生长需要较深的土壤。但目前我区蔗区仍以人畜力耕作为主,耕作层一般只有12~15cm,这一深度既限制了甘蔗根系的营养吸收,又使根系难以深扎,易受干旱和被风吹倒,影响了甘蔗产量的提高。 因此,要求适当深耕,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提高抗旱、抗风、抗倒伏能力。采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深耕、深松作业, 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据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试验测定,蔗地深耕深松后,土壤蓄水能力是浅耕的2倍,可使不同类型土壤透水率提高5~7倍,在1小时内可接纳250 ~400mm雨水,不形成地表径流,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天然降雨利用率。实践证明,蔗地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是实现甘蔗“高产、 高糖”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对提高我国甘蔗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蔗糖产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深松机具选择:1凿形铲式深松机,包括三铲和六铲两种机型。其结构特点是,松土铲为凿形铲,实际上是一矩形断面铲柄的延长,其下部按一定的半径弯曲,铲尖呈凿形。利用铲尖对土壤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扇形松土区来保证松土的宽度,对土壤耕层的搅动较少,深度可达到40cm以上,不翻动土层,具有松土后地表起伏不明显、土壤疏松适度、耕后沟底形成暗沟等特点。根据作业需要,深松深度可调节;2带翼铲柱式深松机。带翼铲柱式深松机具有一个高强度的铲柄,在铲柄两侧各安装有略向上翘且固定的翼铲,能够实现底土层间隔疏松、表层全面疏松。作业时,土壤表层20cm之内全面疏松,松土质量较好,作业后地表平整。
(二) 深耕机具选择:11LH型系列深耕铧式犁。采用高强度优质炮管主梁,结构紧凑,设计独特,整机刚性好,有安全保护装置,可靠性高,适用于比阻在1.2kg / cm2以下的中重质土壤深耕作业。曲拐转轴式耕幅调整装置能有效地调整犁的耕幅、重耕、漏耕、机组偏牵引等工作状态;该犁的入土、翻土性能好, 残茬覆盖率高;犁腿高,通过性好;犁耕后地表平整,没有犁沟或起垄等现象,能满足深耕翻地、精耕细作的农艺要求。2 1HLT型系列智能深耕铧式犁 。 犁头自带过载保护装置,犁壁安装有复合材料板,具有犁耕阻力小、易脱泥的特点。犁耕时碰到石头或树桩等坚硬异物时犁头可自动向后翻转,避免损坏铧犁、 犁柱,适合土层结构复杂,特别是石灰岩地区地下石头多、土层浅薄的土壤耕翻使用。3ILD系列深耕犁。该系列深耕犁是广西农机研究院近几年研制的安全深耕犁,主要用于旱坡地的甘蔗地作业。安全保护装置是该系列深耕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犁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如石块),导致阻力急剧增大到一定值时,能够迅速地翘起而避免零部件受损坏。
二、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
甘蔗种植机械包括开行犁和甘蔗联合种植机。开行犁配套大中型拖拉机使用,一般开行深度在20~30cm,达到了甘蔗深种浅覆土的高产要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使用大型 拖拉机配 套1KL-2型开行犁作业,比人畜力开行提高工效16倍,降低作业成本150元 / hm2。甘蔗联合种植机械化作业,一次可完成开沟、 施肥、斩种、消毒、摆种、覆土、压土、盖膜等工序。
甘蔗联合种植机可完成开沟、施肥、播种、施药、覆土等作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斩种式甘蔗种植机播种,用整秆甘蔗为蔗种,边砍边落种,机具结构简单,作业质量稳定,但蔗种依靠手工喂入,生产效率较低。 另一种是预斩式甘蔗种植机,用预先斩断的蔗种定量排种,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省人力,提高生产率,但机具存在结构复杂,较易发生故障,对蔗段规格要求较高,排种不够均匀等问题。
目前国内采用甘蔗种植机具较少,以斩种式甘蔗种植机为主。 按作业方式不同,甘蔗种植机械分为联合作业机械和分段作业机械 (机械开行、人工或其他机械配合作业) 两种;按下种方式不同,分为切断式和整秆式;按作业行数不同,分为单行、双行、 三行或四行。
机具选择。1开行犁。该机具与36.8~73.5k W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适用于已耕翻、旋耕平整好的蔗地开行 (沟) 作业,行距80~150cm可调。主要由机架、 犁柱、犁头、开行犁壁组成。行距通过犁柱连接机架螺栓调节, 犁头磨损后可更换。2甘蔗联合种植机。主要机型有2CZ-1型、 2CZ-2型、8120型、2CZY-2型4种甘蔗联合种植机,与大、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均为整秆喂入式,播种量可根据要求调节。适用于已耕翻、旋耕平整好的蔗地作业,可同时完成开沟、 施肥、斩种、消毒、摆种、覆土、 压土、盖膜等作业。
三、甘蔗灌溉机械化技术
灌溉机械化技术是采用喷灌、滴灌等机具进行灌溉作业的技术。机械灌溉具有作业效率高和节水的优点,可有效缓解旱灾对甘蔗生长的影响,按灌水方式不同可分为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是指利用专门的设备,将灌溉水提取加压并输送到田间,通过喷头将灌溉水喷射到空中,并使灌溉水分散成细水滴后,均匀地洒落到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技术;微灌技术是指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有压灌溉水变成细小的水滴,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叶面或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可节水、保土, 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增加甘蔗产量,提高甘蔗质量。
(一) 灌溉机械设备: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等。1固定式喷灌系统。喷灌系统包括水源、水泵、动力机、管道系统及喷头等。固定喷灌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除喷头外) 在整个灌溉季节都是固定的。动力机和水泵构成固定的泵站,干管和支管多是埋在地下,喷头装在固定的竖管上。为了提高喷头的利用率, 喷头通常在各竖管上轮流使用。 其优点是: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喷灌质量好,结合施肥和喷施农药方便;工程占地少;对地形的适应性好。其缺点是:该系统需用大量的管材,一次性投资大, 一般为15000元/hm2左右;硬管对机耕及其他农业操作有一定的妨碍。2移动式喷灌机类型。移动式喷灌机的品种规格较多,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卷盘缠绕软管的软管转盘式自动喷灌机和卷盘缠绕钢丝绳带动喷头车自走式钢索牵引卷盘式喷灌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输水管都是软管,都有一个卷盘,卷盘在喷灌机作业时靠自身喷灌的压力水驱动并缠绕软管或钢丝绳,拖带远射程喷头连续移动,进行喷洒作业。
(二)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的低压节水灌溉技术,它利用专门设计的小口径管道配合精密滴头,将水和养分准确地供给作物。这是以色列耐特菲姆在1965年发明该技术以来,应用日益广泛。它不仅节水、 节肥、省劳力,缓解用水矛盾, 还能大幅度地提高各类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由于地埋式滴灌用的输水管道大多埋于地下,不必象漫灌中占用大量耕地修建田间水渠,更不必对地形有特殊的要求,对落差在20~30m的地块也能正常使用,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及单位面积产量。
1.地埋式滴灌系统。即把滴灌毛细管铺设在耕作层内,将农作物所需要的水、肥、药直接灌到作物根系区,有利于作物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延长滴灌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大田作物耕种时滴灌毛管的铺设和回收工作,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不但能满足不同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质水源 (甚至可以用糖厂废水以及有机工业废水) 以及防治虫害、精准施肥的要求,而且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易管理、省成本的项目。地埋式滴灌系统的设计与传统滴灌设计相比,原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地下滴灌带具有抗堵塞和抗负压功能的滴头,可防止吸泥、防止作物根系生长堵塞,防止小滤网堵塞。每个支管和冲洗管都装有进排气阀,滴灌带尾部安装有冲洗管,可以经常冲洗,防止结垢堵塞。
2.地面移动式滴灌系统。利用地面滴灌,地头水柜等,投资成本低,可小规模应用。地面滴灌、微喷灌不但节水、节肥、省劳力,还能增加田间及作物小环境湿度,降低地表温度和作物小环境温度,可明显地提高作物的品质和外观,大幅度提高产量。 移动式滴灌小系统可直接将水和养分精确地输送到作物根区 (即营养灌溉)。
四、甘蔗中耕培土机械化技术
甘蔗是中耕作物,在田间管理中要求多次中耕、培土,以促进根系的发达。甘蔗中耕培土可分为小培土、中培土和大培土。 小培土在幼苗有6~7片真叶,出现分蘖时结合攻蘖肥进行;中培土在分蘖盛期,结合施壮蘖肥进行;大培土则在甘蔗生长初期进行。中耕培土除有防除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少肥料流失, 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外,可抑制后期的无效分蘖,具有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方便排灌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大培土比不培土增产25%左右。采用甘蔗中耕培土机械化作业,一次完成碎土、 除草、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机具选择。13ZFS-1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该机以手扶拖拉机为配套动力,穿行作业, 是施肥机与中耕培土机的组合机型,尾轮采用液压升降,升降迅速,利于作业及田间转移,可在甘蔗的各个生长期进行除草、施肥和培土作业,作业质量好,效率高。23ZFS-2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该机具与44~58.8k W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跨行作业,操作方便、灵活,旋耕碎土深浅可调节,可同时完成碎土、 除草、施肥和培土作业,适于甘蔗的苗期作业,作业质量好,生产效率高。33ZFP-1.2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该机与29k W以上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主要由机架、开沟犁、培土犁、施肥机构等组成,适用于甘蔗种植行距80~160cm,犁铲式碎土,乘坐式操作,一次可完成碎土、除草、 施肥和培土作业。
五、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甘蔗叶、梢中含有氮、磷、 钾、钙等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丰富的肥料资源。蔗叶粉碎还田翻耕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及保持水、肥、温、气的能力,增加有机质含量,使土质疏松,通透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少,贮存水分、养分能力增强。据测定, 鲜蔗叶(以干物计)的氮、磷、钾含量分别为0.7%、0.31%、2.2%, 每公顷蔗田约有15000kg鲜蔗叶,把蔗叶全部粉碎还田,相当于施尿素110kg、钙镁磷肥150kg、 氯化钾275kg。蔗叶粉碎还田还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提高土壤耐旱能力,是保障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蔗叶粉碎还田在不留宿根和留宿根的田块操作上有所不同。 对于前者,在碎叶后接着进行头耙,把老蔗蔸打碎耙平,然后进行深耕深松40cm以上,同时把部分碎蔗叶翻埋或搅拌到土层中,进行二次耙,把翻出表土层的大土块打碎和耙平;最后,深开植蔗沟。留宿根的田块,则在碎叶后破垄松蔸,10~14天后结合基肥把蔗叶还田。
机具选择。11GYF系列蔗叶粉碎还田机。该系列机具以中型轮式拖拉机为动力,采用三点后悬挂方式,由仿形集叶器、传动系统、机架、粉碎机构和限位装置等组成,工作幅宽分别为150cm、 200cm,适用于各种田块的蔗叶粉碎还田作业。采用独特的仿形集叶器,能将紧贴地面的蔗叶尽量收集并提升至粉碎区域粉碎,将蔗叶切碎为8~15cm长后就地抛撒于田间,碎叶率、 捡拾率高。粉碎部件采用直刀和L型刀组合的甩刀结构,切割效果好。23SY系列蔗叶粉碎还田机。该系列机具主要由变速箱、 机架、传动系统、碎叶捡拾轮和地轮组成,采用甩刀片及负压吸方式捡拾蔗叶,捡拾率高,又不损伤宿根蔸。碎叶轮的甩刀按甘蔗地垄形状布置,捡拾率高,又可保持一定的离地间隙,避免碰伤宿根蔸。甩刀为组合式结构, 拆装方便,磨损后只需更换刀片即可。34F-1.8型甘蔗叶粉碎还田机。该机由万向节、齿轮箱、 摆线针轮减速器、链条及皮带传动、机架及罩盖、粉碎刀球、捡拾器、固定刀片、行走轮等部分组成。该机与拖拉机配套悬挂作业,拖拉机动力由动力输出轴经万向节传至齿轮箱后分二路传动:一路经三角皮带传动带动粉碎刀球轴转动;另一路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后,经链条传动带动捡拾器转动。刀球轴增速后刀片获得很高的线速度,捡拾器减速后,获得合理的捡拾喂入量。机具随着拖拉机向前行进时,其捡拾器将甘蔗叶捡拾起,转动刀片将捡拾器喂入的甘蔗叶高速带入罩盖内。罩盖内装有一排固定刀片,甘蔗叶在罩内被转动刀片和固定刀片剪切 (或撕裂) 成碎片,剪切面碎片的甘蔗叶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罩盖内切线均匀抛撒到地上。
六、宿根甘蔗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
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是采用拖拉机配套破垄平茬机具,对收获后的宿根蔗进行平茬和破垄松蔸作业的技术。宿根蔗的再生壮苗一般位于宿根蔗的基部,处于土表层以下,为促使再生壮苗的生长发育,最好对土表层以上的蔗根进行平茬处理,然后再进行破垄松蔸,其作用是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地下芽迅速萌发出土,争取多发下位芽,提高发株率,增加有效茎。 宿根甘蔗通过运用破垄平茬机械进行破垄、平茬作业后,宿根甘蔗表现出产量增加,甘蔗的生产周期延长,可以大大提高甘蔗的种植效益。据自治区甘蔗研究所的试验结果,宿根蔗破垄松蔸后发株率 增加50% ~55% , 增产30%~40%,效果十分显著。留宿根的蔗地,在甘蔗收获后,及时破垄松蔸,可改善水、肥、气、 热状况,促进地下蔗芽迅速萌发出土,多发下位芽,提高发芽率,增加有效茎。据试验结果表明,及时破垄松蔸可使发芽率增加50%~55%,增产70%~86%。 该技术要求是在甘蔗收获后10~ 14天内完成破垄松蔸,利用甘蔗破垄平茬机在离蔗头8~10cm两边耕翻,然后用窄口锄锄松株间的泥土,使蔗头大部分外露。 破垄松蔸后要适时培土覆垄,覆垄时间要视土壤水份、天气情况、发株情况而定。土壤水份不足,覆垄宜早,一般在破垄后10~14天进行,覆垄前要施足有机肥和适量速效化肥作基肥,并把杀虫剂一起拌匀施下,以利于蔗芽萌发生长。
主要作业机具:甘蔗破垄平茬机36.8~44.1k W拖拉机配套甘蔗破垄平茬机,完成破垄和平茬作业,破垄平茬机可分为单独破垄和单独平茬的机型。
1机具结构及使用范围。该机主要由机架、万向节、传动箱、平茬刀盘、犁头和圆犁刀等组成。与铁牛一55、东风一50等多种型号的拖拉机悬挂联结, 适用于宿根甘蔗1.2m以上的行距使用。
甘蔗种植技术要点及应用 篇11
关键词 甘蔗种植;行业优势;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29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蔗糖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蔗糖生产是经济发展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地区是我国蔗糖原料生产的重要基地,位于全国第二大甘蔗种植地位,具有较大的甘蔗种植行业的发展前景[1]。但随着原糖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及进出口关税率的改变,我国的蔗糖产业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实现甘蔗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蔗糖产量的不断增加,应当积极开展甘蔗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国的蔗糖行业发展提供竞争力。
1 甘蔗种植行业在我国云南地区发展的优势
我国云南的甘蔗种植行业发展迅猛,在种植面积、种植产量以及蔗糖生产量各方面均占全国甘蔗种植情况的第二位,是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云南经济产值中占据重要位置。甘蔗种植行业在我国云南地区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蔗糖生产产业的不断发展,甘蔗的收购价格持续上升,相关种植人员的收入也总体上升,大大提高了云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甘蔗种植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整条产业生产链条,带动多个环节实现产业的共同发展;同时,甘蔗种植产业的迅猛发展还为当地政府的税收增加提供了条件。另外,云南地区的甘蔗种植本身具有特殊性质,可以帮助种植者提高收入,种植到收获的环节即是经济从零存整取到大笔收入的过程,可以促进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此外,甘蔗种植行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保障,这由于在进行甘蔗种植时需要投入大量劳动生产力,这就为地区人民尤其是农村人口提供了多个工作职位[2]。由此可见,在云南地区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产业是具有巨大优势与效益的。因此,应当加强该地区的甘蔗种植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2 甘蔗种植技术的要点与实际应用措施
2.1 甘蔗种植技术之全膜覆盖
在现代甘蔗技术中,全膜覆盖是一种新型技术,有利于促进甘蔗产业量的有效提高,实现该技术的推广是甘蔗种植产业实现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甘蔗种植地具有面积广阔、块状土壤多及杂草多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整治,会为之后全膜覆盖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后期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所以,相关种植工作人员应当在开展覆膜工作之前首先进行土地整理,将大块状的土壤碾碎并将地间杂草清除。之后在进行覆膜处理时,一定要确保严谨性地开展工作。在覆膜工作开展时,如果相邻膜之间的距离空隙过大,存在较多的地面裸露空间,或者是垄面不平整与垄沟深度不够的话,就会为杂草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导致有杂草与甘蔗争夺肥料和水,造成甘蔗生长受到影响。
所以在实际的覆膜工作开展时,相关操作人员应当注意垄面平整度及垄沟深度,避免在大风情况下出现地膜揭起的现象,种植人员还应当在地膜覆盖后进行细土压实操作。另外,在运用全膜覆盖进行甘蔗种植时,有全膜覆盖会造成施肥工作困难,所以一定要保证种植底肥充足,避免后期再次施肥而导致种植人力与物力的浪费。所以在全膜覆盖操作前[3]。种植人员应当严格把控肥料搭配与分量,在避免肥料浪费的同时,保证甘蔗生长的养分充足。此外,在进行全膜覆盖操作前,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即除草机的喷洒,这是不可忽视的一步操作。这是由于在人为制造甘蔗的生长环境时,也为杂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只有在采取覆膜工作操作之前用除草机喷洒,才能保证甘蔗生长过程不受到杂草影响。
2.2 甘蔗种植技术之秋蔗种植
相较于传统的春蔗种植来说,秋蔗具有更高的产量,且成熟速度更快,糖分含量更多。另外,方便在种植过程中对劳力与畜力进行合理安排,有助于实现多种农业的共同发展。此外,由于秋季种植业本身的特点,还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并减少除草工作所耗费的劳动力。所以,加强秋蔗种植的技术推广,对于该地区的甘蔗种植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进行秋蔗种植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宜的土地,最好选择早熟丛生的农作物土地,如花生、黄豆等。在土地选定之后,及时整地,将土壤与肥料充分融合,为种植工作打好基础。之后选择适宜的甘蔗苗种植时间,秋季包括3个月。但要实现种植效果的最优,云南地区应当根据自身土壤干燥的情况将种植时间选择在8-9月进行,避免出现甘蔗苗稀缺的情况。之后正式甘蔗种植,在甘蔗苗发育完好的11月上旬进行土地蔗沟的开挖以及蔗苗入地的处理。这种种植方式统称为秋育冬移种植方式[4]。在进行秋蔗种植时,种植人员应当将种植行距较之春植稍微调宽;当遭遇干旱情况时,要注意淋水浇灌。另外,为实现农业种植效率的最大化,可以实现与作物的行间套种的种植方式,但要注意株距宽度的保证并加强施肥管理工作。此外,在秋蔗生长期间,由于其本身植株高大的特点,要保证基肥用量的充足,并结合分期追肥的施肥方式,在进行基肥选择时要注意化学用肥与粪料相结合的方式。在甘蔗的生长期,还应对田间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与肥料的补充,尤其要注意在惊蛰前后与甘蔗拔节期进行及时的施肥操作。
3 结语
随着蔗糖生产需求的逐渐增大,我国甘蔗种植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向大规模是未来甘蔗种植的方向发展。为实现蔗糖生产行业的不断进步以及甘蔗种植质量与种植效率的显著提升,相关的甘蔗种植人员应当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提高,并不断更新行业现代化发展与竞争现状,实现新技术推广。例如,从实现秋季甘蔗种植,加强甘蔗全膜覆盖技术等方面来实现甘蔗种植行业的不断发展,提升甘蔗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友军,黄瑶珠,高旭华,等.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研究[J].熱带农业工程,2015(Z1):
1-6.
[2]黄育江.甘蔗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应用[J].乡村科技,2016(5):10-11.
[3]严娟,张跃彬,尹兴祥,等.云南甘蔗生产区域分布及发展策略[J].甘蔗糖业,2013(2):63-66.
[4]贾应明,丁春华,放永线,等.推行秋植甘蔗的探讨[J].中国糖料,2015(1):61-63.
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篇12
一、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
甘蔗机械化生产主要包括深耕深松、整地开行、种植、植保、施肥中耕培土、灌溉、收获等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作业,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甘蔗机械研制工作,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先后研制出整地、种植、中耕培土、灌溉、破垄、蔗叶切碎、收获等甘蔗机械,其中的一些甘蔗机械已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西作为我国蔗糖原料生产主要产区,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有效地促进了甘蔗生产机械化,为确保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自从1988年国务院把广西作为全国重点糖业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以来,广西原料蔗种植面积、产糖量已连续20多年居全国第一,蔗糖产业已成为广西一个横跨工农、惠及城乡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
由于广西地形环境的限制,超过70%的甘蔗种植地地处坡地和丘陵地带,缺乏完备的生产基础设施与机械化程度低,人畜力劳作仍是甘蔗生产的主要形式。2013年以来,广西食糖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原料蔗收购价格连年下跌,生产成本上升,蔗农种蔗效益和糖企效益双双下滑,蔗糖生产面临多年未遇的困境。要很好地解决广西制糖业对甘蔗生产环节的巨大压力,甘蔗生产机械化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因而,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二、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料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1. 广西蔗区条件差,经营规模小。
全区70%以上的甘蔗种植在干旱坡地和丘陵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地块狭小、不规则,机耕道、水利设施不配套,地头没有预留机具转弯调头位置,农机行驶困难;蔗地的特殊环境条件和种植规模过小,增加机械作业难度和生产成本,不能发挥机械作业效率高优势,影响甘蔗机械的使用,在客观上限制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2. 种植缺乏规划,品种搭配不合理。
由于绝大部分蔗户采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营模式,农事由农户各自决定,品种杂乱,熟期不一;耕作方式、耕种时间、种植规格很难做到统一,不利于机械统一耕作,机械作业效率低,达不到规模效益的效果。
3. 传统的种植方式不适应机械化要求。
传统的甘蔗种植行距70~90cm,不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的120~140cm行距。行距与配置动力机械轮距不吻合,致使机具操作不方便,增加作业困难,甚至发生伤(压)苗、毁苗等现状,影响机械化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 甘蔗品种不良的农艺特性影响了机械化作业。
抗倒能力弱的甘蔗容易倒伏,倒伏后,机械中耕培土、收获等作业困难,造成收获损失率高,影响机械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生长参差不齐、高矮差异大和弯曲的甘蔗,增加原料蔗的梢头量或切割损失,影响甘蔗收获机械化推广应用。
(二)甘蔗机械研制、开发水平低
1. 适应性差、实用性不强。
小型甘蔗生产机械适应丘陵、坡地蔗区作业,但功率小,深耕深松、整地、中耕培土等生产环节的作业质量达不到甘蔗高产栽培要求。收获机械切割器仿形性能差或没有仿形机构,割台切刀和切梢器不能随地形变化而调整切割位置,造成割茬质量差、破头率高,严重影响来年宿根蔗产量,切割生长参差不齐或弯曲或稍有倒伏的甘蔗,损失率高。分段式收获机械作业一次性完成工序少,堆集、喂入、打捆等无法机械作业,剥叶元件使用寿命短。
2. 机械收获原料蔗质量差、损失率高。
目前在广西蔗区的试验或示范结果表明,联合式机械收获剥净率低,原料蔗夹杂物多,夹杂物含量(含杂率)高达7%~10%,影响机械化收获的推广应用。
3. 机械化作业直接或间接影响甘蔗产量。
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要求宽行距种植,造成单位面积的甘蔗有效茎数减少,对某些品种、土壤类型和种植模式的甘蔗产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甘蔗机械体积大,收割造成甘蔗破头率高,撕裂严重,影响蔗蔸正常发芽,造成宿根蔗发株率低,导致甘蔗减产。
(三)蔗农科学文化水平低
我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6.71%,小学文化程度占38.03%,两者合计占44.74%。蔗农文化水平低,往往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些偏远地区甚至不知道可以用机械代替人畜力作业。大部分蔗农没有掌握科学的甘蔗种植技术,也不轻易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蔗农普遍认为密植才能保证产量,通常种植行距为60~80cm,每亩有效苗数有的高达7000多株,结果是下种多、产量低、广种薄收。窄行距也限制了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一)采取切实措施,形成规模种植
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甘蔗生产经营模式,是制约广西糖业竞争力的“瓶颈”之一。发展规模经营,既是冲破“瓶颈”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原料蔗面积,稳定蔗农的需要。当前,一是要在农民自愿、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将土地相对集中起来,让种植大户、专业户经营。走蔗糖企业+甘蔗农场,或蔗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这样,不仅解决了小规模经营农户缺少劳动力、种蔗效益低的问题,而且由于土地相对集中,可以重新规划土地,修建机耕道路和水利设施,使蔗地连片规划,为充分发挥机械化高效作业提供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引导蔗农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根据各地、各制糖企业的实际,引导农户实行统一良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从而为机械化发展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
(二)尽快制定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的支持是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基本保证。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要将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制定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重点要制定农机具购机补贴政策、大型拖拉机更新补贴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策、农业用油政策等等。三是自治区十个糖料蔗主产区农机化管理部门要按照本地区发展规划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指导本地区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三)增加财政投入,拉动蔗农购机、用机热情
财政扶持是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我区糖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加大对糖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在"第一生产车间"方面建议设立专项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的新机具购置补贴、大型拖拉机的更新补贴、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重点项目的攻关等补贴。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实现以国家引导为辅,农民购买为主的良性循环,从而加快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
(四)加大甘蔗生产农机具研制开发力度
要提高甘蔗生产机械的开发研制力度,除了要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外,当前着重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横向联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单位、推广机构要紧密联系,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生产单位的制造能力和推广机构的试验选型作用,开展农机具的开发及技术难题的攻关,在增加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性能和制造质量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提高现有机具的性能和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研制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研发水平。研制生产具有一次性完成分拣(收集)、打捆、搬运或收集、装车等工序的甘蔗机械,与割铺机、剥叶机配套使用,形成“一条龙”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促进收获机械推广应用。
(五)加强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农机化技术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突出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健全农机化技术服务功能。区、市、县、乡的农机推广机构已经完善,但各级机构均没有相应的甘蔗生产机械,因此,其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可以考虑用各级政府投入购买大型甘蔗生产机械,以完善农机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同时引导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组建甘蔗机械作业服务公司,在自己购买作业机械的同时,用一定方式将农民手中闲置的利用率低的农机具集中起来,为蔗农提供从耕整地到收获一条龙机械作业服务。充分发挥甘蔗机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效益。二是要加强对蔗农的培训。既要使农机手熟练掌握相关农机的操作使用、维修等技能,使我区广大蔗农自觉接受机械化作业工艺要求。
摘要:本文从发展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了当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对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晓鸣,莫建霖.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报,2012(10):6.
[2]黄鸣安.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12):24.
[3]刘文秀.浅谈我国糖料蔗收获质量现状及标准[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03):78.
[4]翁乾麟.关于提高广西糖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浅见[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5).
[5]陆丽.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5(3):37.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推荐阅读:
北海市甘蔗生产机械化10-12
甘蔗收获机械化06-04
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05-15
甘蔗收割机械的推广01-14
甘蔗生产10-20
甘蔗栽培技术11-08
甘蔗生产调研报告模板05-30
我爱甘蔗08-27
甘蔗螟虫07-20
甘蔗制糖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