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生产

2024-10-20

甘蔗生产(共12篇)

甘蔗生产 篇1

1 引言

木糖是木聚糖的一个组分,以多糖的形态广泛存在于植物半纤维素中,用酸或酶使木聚糖水解或降解而得的一种五碳糖。在农产品的废弃部分中(例如玉米芯、秸秆、稻草、甘蔗渣等)含量很高。据了解,在自然界迄今还未发现游离状态的木糖。木糖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甜度为蔗糖的67%。木糖与葡萄糖的化学性质相似,可以还原为相应的醇,例如木糖醇或氧化成3-羟基-戊二酸。

在我国,木糖是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原材料,已经被多个国家批准为无热量甜味剂,其应用领域广泛。①无热量甜味剂,使用于肥胖及糖尿病患者。②木糖对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有较高的增殖作用,食用木糖能改善人体的微生物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木糖与食物的配伍性很好,食物中添加少量木糖,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木糖与钙同时摄入,可以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和保留率,还能防止便秘。③木糖用于制取木糖醇后的用途更加广泛;应用于医药原料和医药中间体;适用于香精香料的制备;在轻工、化工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如染色和制革)。④由于木糖的提味效果明显,所以可用于香料和宠物饲料行业;它可以高效地引起美拉德反应,因此可用于生产食品调味剂;它的提色效果明显,可用于食品行业金褐色的着色,如黄油和面包的着色。

木糖及其深加工生产是一个新兴的工业,我国生产木糖的历史并不长,生产技术从小试、中试到试生产,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但是,受原料等因素的影响,该技术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精密pH计、电导率仪、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滤纸、手持糖量计、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三足式离心机、循环水多用真空泵、蜀牛抽滤瓶、恒温水箱、电子计价秤、旋转蒸发器、阿贝折射仪、离子交换柱子、双层玻璃结晶槽、超声波清洗器、超纯水器、无油隔膜真空泵、液相色谱仪。

2.2 实验原料与试剂

甘蔗叶(第一批次样品于甘蔗田采集后存放3个月左右,测得水分为14.52%;第二批次取较新鲜的样品,测得水分为25.43%)、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阴离子交换树脂、强阴离子交换树脂、96.5%的浓硫酸、工业烧碱、纯水、95%的工业酒精。

2.3 试验工艺流程

2.3.1 工艺流程

甘蔗叶预处理水解→酸洗水解→过滤→中和一次脱色→一次浓缩→二次脱色→一次离子交换净化→二次浓缩→二次离子交换→三次浓缩→结晶→离心→烘干干燥→成品包装。

2.3.2 试验工艺要点

(1)甘蔗叶原料的预处理选用当年收获水分含量在15%以下的干甘蔗叶。

筛选处理:原料的粉碎,将含水量≤15%的干甘蔗叶用粉碎机粉碎至叶片长度≤3 cm。

稀硫酸水溶液预处理:将已粉碎的原料投入浸泡桶中加入稀酸溶液浸泡。进行预处理的条件是水温为70℃、时间为40 min,不断搅拌,以除去胶质、果胶、灰分等。预处理完毕,放掉废水,将甘蔗叶放入水解锅,用稀酸预处理(温度为120℃),用稀酸预处理的优点是不仅温度低且还原糖损失少。

(2)酸液水解在硫酸浓度为15~20 g/L、温度为100~108℃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一次投料(甘蔗叶)350 kg (折合绝干料56 kg左右),加入浓度为1.8%的硫酸溶液400 kg,水解时间为2~3 h (从水沸后计时)。

3 结果与讨论

3.1 蔗叶水解

(1)水解过程:设定水解温度为103℃;按固液比1:6(1 kg绝干蔗叶)、1:7 (2 kg绝干蔗叶)、1:8 (25 kg绝干蔗叶)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1.8%的硫酸溶液;保温保压时间为2 h;水解结束后进行离心,离心完毕对离心机内的湿渣按固液比1:2.5添加纯水进行洗涤,结束后将水洗液和水解液混合。

(2)水解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1。

3.2 一次脱色

(1)脱色过程:加碳重量/水解液重量×100%=0.6%;脱色温度为75℃;保温时间为30 min;脱色完毕后趁热用真空抽滤瓶抽滤。

(2)一次脱色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2。

3.3 一次浓缩

(1)浓缩过程: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15 MPa;温度为75℃,旋转蒸发仪转速为20 r/min。

(2)一次浓缩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3。

3.4 二次脱色

(1)脱色过程:加碳重量/水解液重量×100%=3%;脱色温度为80℃;保温时间为30 min;脱色完毕后趁热用真空抽滤瓶抽滤。

(2)二次脱色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4。

3.5 一次离交

(1)料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柱的过程:料液先经过苯乙烯大孔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顶糖结束后,分两批次加糖进苯乙烯大孔型强阴离子交换树脂和苯乙烯大孔型弱阴离子交换树脂,最后将从强阴和弱阴离子交换树脂共同收集到的料液混合在一起,加糖进苯乙烯大孔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

(2)一次离交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5。

3.6 二次浓缩

(1)浓缩过程: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15 MPa;温度为75℃,旋转蒸发仪转速为20 r/min。

(2)一次浓缩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6。

3.7 二次离交

(1)料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柱的过程:料液加糖进苯乙烯大孔型强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收集完全后加糖进苯乙烯大孔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然后将收集到的料液进苯乙烯大孔型弱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最后将收集到的料液加糖进苯乙烯大孔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2)二次离交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7。

3.8 三次浓缩

(1)浓缩过程:先将二次离交液浓缩至折光为45%左右,然后再浓缩至80%左右;采用真空浓缩方式;调节真空度至-0.15 MPa,温度为75℃,旋转蒸发仪转速为20 r/min。

(2)二次浓缩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8。

(3)三次浓缩工序物料数据统计见表9

3.9 结晶、离心分蜜、烘干干燥

结晶过程:将上述浓缩糖浆转入玻璃结晶器中,设转速为20 r/min,温度为85℃,开启循环水系统,逐步降温运行;观察结晶器中的糖液,当起晶时,将晶种加入,养晶之后开始逐步降温,观察状态,直至放料离心。结果离心得出成品共3.85 kg,纯度为98.0%。

4 结语

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发现,利用甘蔗叶作为原料生产木糖是可行的,但是得率稍微偏低。如果蔗叶没有经过预处理,在进行水解后,料液指标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最终结晶比较困难、得率较低。具体表现为结晶过程比较困难,至40℃时,糖膏状态还是较稀,此时糖膏折光锤度为85%,结晶效果不好。原因可能有2种:一种是蔗叶没有经过预处理导致料液胶体等杂质引起的黏度较高,从而影响结晶;另一种是结晶过程中糖膏起晶状态没有控制好,没有达到规定的饱和度及折光锤度。蔗叶经过预处理后,结晶就比较容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及技术的逐渐完善和提高,人们对木糖的认识和利用也会加深,这将促进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行业产业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尤新,李明杰.木糖与木糖醇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任鸿钧.木糖醇生产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王国忠,杨佩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甘蔗生产 篇2

在甘蔗生产工作会议上讲话【1】

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在这里召开*年度全州蔗糖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州党的代会精神,认真总结*/*年度全州蔗糖工作,安排部署新一个榨季的工作任务,继续签订蔗糖生产目标考核责任书,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开拓创新,促进德宏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会上,还将兑现*/*年度全州甘蔗种植任务完成奖,表彰奖励在蔗糖生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蔗糖产业拉动全州经济运行作用明显

我们经常讲蔗糖业是我州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德宏经济的“半壁江山”。

在这里,我想简要通报一下一至八月全州的经济运行情况,让大家从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蔗糖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以来,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第八次党的代会精神,按照州委五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围绕年初州人代会审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突出重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十个确保”。

1—8月,全州国民经济呈现出较好较快发展的运行态势,表现为八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运行良好。

据统计,上半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5。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9%,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1亿元,同比增长27。6%,拉动GDP增长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9亿元,同比增长9。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上半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9。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2%,增速同比快6。6个百分点。

其中甘蔗生产完成总产值8。33亿元,同比增长28。15%。

三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重点行业拉动突出。

全州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32。7%,增速同比快22。9个百分点。

其中:制糖业完成产值13。28亿元,同比增长29。1%,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3。57亿元,增长58。6%,拉动全部工业增长5。7个百分点;水泥、石灰、石膏制造业完成产值1。75亿元,增长21。2%,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业完成产值2。15亿元,增长20。9%,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大家可以看出,制糖工业在全州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7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3。4%。

五是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全州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2。2%。

六是对外贸易增长提速,旅游业平衡发展。

全州完成进出口总额32961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6。4%。

其中:进口4623万美元,同比下降37。2%,出口28338万美元,增长35。2%;全州接待海外旅游者3。74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6。3%,旅游外汇收入915万美元,下降11%;接待国内旅游者218。18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61亿元,增长17。3%。

七是财政收支快速增长,金融运行良好。

全州累计财政总收入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8%;一般预算收入5。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4%;8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9。68亿元,比年初增长9。6%;各项贷款余额为89。3亿元,比年初增长22%。

八是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根据抽样调查,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7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

从全州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看出,蔗糖产业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蔗糖产业涉及到全州90%以上的农村人口共计70多万人。

过去的几十年中,蔗糖产业在全州农民脱贫致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榨季,全州甘蔗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甘蔗总产量达到420多万吨,蔗农种蔗收入达8亿多元,蔗农人均甘蔗收入在1000元以上,占蔗区人均总收入的40%以上。

据州蔗糖办的初步统计,*/2008榨季全州甘蔗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产量达480万吨以上,按上榨季的甘蔗收购价格计算,全州农民甘蔗现金收入将超过9亿元。

可以肯定地说,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蔗糖产业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糖工业也是德宏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全州共有4家制糖企业、13座糖厂、14条生产线,日处理甘蔗能力3。3万吨,拥有蔗糖职员工5000多人。

*/*年榨季,全州糖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28亿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拉动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预计可实现各项税收1。5亿元,尽管本年度食糖价格下滑,全州制糖业仍可实现利润1。5亿元左右,在全州工业利润中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

此外,蔗糖产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食品加工业、运输业、生产资料及贸易等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二、团结一致,齐抓共管,蔗糖工作成绩显著

回顾*/*榨季的各项工作,通过全州上下团结一致,齐抓共管,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政策的执行力上很下功夫,砍运榨秩序维护、蔗款兑付、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甘蔗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甘蔗生产成绩显著。

甘蔗生产 篇3

一、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存在问题

1.原料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省湛江市原料蔗主产区中,八成以上的土地都是小规模经营,甘蔗种植大户不多。加之蔗农按照传统方式和习惯进行生产,种植品种、种植时间、种植规格和管理方式不统一,客观上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

2.政府支持程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些发展甘蔗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实施了国家糖料基地建设、吨糖田建设、双高糖蔗、推广良种良法等,对我省蔗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也较少。农机部门不仅 “望洋兴叹”, 蔗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购机的积极性。这是当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3.甘蔗机械研发水平低,技术储备少

据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单位研制开发甘蔗机械的不多。当前我国甘蔗机械的研制开发还远不能满足甘蔗生产的需要。如:甘蔗收获是劳动强度最大、费工费时最多,需要成本最高的一道作业环节,蔗农迫切要求用机械代替人工作业。但是,能够推广应用的国产成熟的收获机械仍是千呼万唤出不来。有关科研院所信息不灵,研制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上技术力量薄弱,造成机具研制在低水平上重复。

4.蔗农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6.71% 。而蔗农文化水平更低,往往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部分蔗农没有掌握科学的甘蔗种植技术,也不轻易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如:蔗农普遍认为密植才能保证产量,通常种植行距为60~80cm,每亩有效苗数有的高达7000多株,结果是下种多、产量低、广种薄收。

5.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虽已设立到乡镇,但多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经费短缺。致使宣传手段、信息渠道、交通工具等等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据了解,由于农机推广机构基础条件极差,有的至今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推广技术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造成需要的机具无法引进推广,引进的机具没有能力宣传普及;加之农机推广队伍自身缺乏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的条件和手段,一些技术人员知识老旧,对新技术新机具了解不多,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致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缓慢,服务水平也难以提高。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要采取切实措施发展甘蔗生产规模经营,为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

广东省糖料蔗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为主的状态,是制约糖业竞争力的“瓶颈”之一。发展规模经营,既是冲破“瓶颈”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原料蔗面积,稳定蔗农的需要。当前,一是要在农民自愿、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将土地相对集中起来,让种植大户、专业户经营。走蔗糖企业+甘蔗农场,或蔗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这样,不仅解决了小规模经营农户缺少劳动力、种蔗效益低的问题,而且由于土地相对集中,可以重新规划土地,修建机耕道路和水利设施,使蔗地连片规划,为充分发挥机械化高效作业提供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引导蔗农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根据各地、各制糖企业的实际,引导农户实行统一良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从而为机械化发展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

2.尽快制定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的支持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保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无不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实现的。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要将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制定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重点要制定农机具购机补贴政策、大型拖拉机更新补贴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策、农业用油政策等等。三是糖料蔗主产区农机化管理部门要按照本地区发展规划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指导本地区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3.要增加财政投入,拉动蔗农购机、用机热情

财政扶持是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保证。国外主要产糖国的生产企业交纳的生产税或进口糖的关税,主要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用于国内糖业管理和稳定、扶持国内糖业生产。而我国对糖业生产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要提高糖业的竞争力,加大对糖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在各蔗区方面建议设立专项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的新机具购置补贴、大型拖拉机的更新补贴、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重点项目的攻关等补贴。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实现以国家引导为辅,农民购买为主的良性循环,从而加快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

4.加大甘蔗生产农机具研制开发力度

要提高国产甘蔗生产机械的开发研制力度,除了要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外,当前着重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横向联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单位、推广机构要紧密联系,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生产单位的制造能力和推广机构的试验选型作用,开展农机具的开发及技术难题的攻关,在增加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性能和制造质量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提高现有机具的性能和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研制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研发水平。

5.加强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就目前广东的现实情况看,要强化农机化技术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健全农机化技术服务功能。省、市、县、镇的农机推广机构已经完善,但各级机构均没有相应的甘蔗生产机械,因此,其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可以考虑用各级政府投入购买大型甘蔗生产机械,以完善农机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同时引导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组建甘蔗机械作业服务公司,在自己购买作业机械的同时,用一定方式将农民手中闲置的利用率低的农机具集中起来,为蔗农提供从耕整地到收获一条龙机械作业服务。充分发挥甘蔗机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效益。二是要加强对蔗农的培训。一方面要使农机手熟练掌握相关农机的操作使用、维修等技能;另一方面使我省广大蔗农自觉接受机械化作业工艺要求。为此,广大农机推广人员要肩负起推广示范和人员培训双重任务,为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湛江甘蔗生产机械化之路 篇4

甘蔗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的22%;涉糖农民人口300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34%;平均每年产糖量150万t, 占全国的14%;地形全是15°以下坡地, 阳光、雨量充足, 适宜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 将是未来优于广西、云南省 (区) 的机械化程度最高、产糖量最集中、耕作成本最低的甘蔗糖产区。

这是关于湛江糖业的一组数字。但是这样一个蔗糖优势产区在近年来却有逐渐萎缩之势。而制约甘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机械化尤其是收获机械化问题。

近年来, 湛江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湛江农垦农机服务公司总经理胡乔说:“目前甘蔗机械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远远低于人工。以每亩地产5 t甘蔗算, 人工收获1亩甘蔗的成本大约600元, 我们机收的成本只要不到300元。根据台湾此前蔗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120元/t的人工费是这个产业的发展临界点, 一旦超过这个点整个产业就必须实现转型, 机械化就势在必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湛江就已开始探路机械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推进却异常艰难。

机械化之难, 到底难在哪里?

顶级机械水土不服

据了解, 目前湛江农垦拥有收割机械10台, 均是凯斯、迪尔这样的世界顶级机械, 这种机器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湛江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首先是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问题。在传统种植模式下, 种植行距过窄 (仅有70~90 cm) , 与收获机械轮距不吻合, 致使机具不能下地作业, 即使能下地作业, 也造成损失率大、含杂率高。因此改革目前的种植工艺, 推行适当的宽行或宽窄行种植是解决收割环节的关键问题。

行距过窄还导致了另一个问题。以凯斯4000为例, 由于机械本身重达13 t, 行走在田间对土地碾压严重, 导致来年宿根生长受损。

此外, 由于湛江地区台风频繁, 导致甘蔗倒伏现象严重, 而国外进口的机械无法适应湛江地区的这一实际情况, 使机械化收割难上加难。

除了上述原因外, 在采访中, 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均认为, 土地流转是制约甘蔗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提交给湛江市农机主管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上, 湛江农垦认为, 甘蔗地的规划及农艺水平远远达不到机械化砍蔗的技术要求, 目前用于机砍蔗的地块地面大多数不够平整, 造成收获稳定性受到影响。许多地块田间管理没有培土作业, 收获机手无法看清楚行距而压行收割, 造成甘蔗损失;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块规划面积太小, 种植长度太短, 增加收割机在地头转弯次数, 严重影响收获工效, 增大本公司的收获成本, 造成经济效益损失。

工厂环节很重要

与其他农业不同, 甘蔗生产机械化不完全是、甚至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需要协调甘蔗生产者、服务组织、制糖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技术和利益关系的一个系统工程。蔗农、服务组织、糖厂、管理部门四者之间还未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需要处理好四者间的利益关系, 关键环节是糖厂。

一位业内人士称, 迪尔、凯斯这样的顶尖设备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特别是在含杂率同样高的情况下能被接受, 这是因为当地的制糖工艺与之相匹配,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制糖工艺主要是适应人工整秆砍收方式收获的甘蔗, 如喂入切段式的甘蔗, 就需投入大量资金对糖厂进料口进行改造, 因此, 糖厂对于人工收割甘蔗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甘蔗机收的推广。此外, 糖厂一旦开榨, 就不能停工, 需要甘蔗源源不断地喂入, 直到榨季结束, 否则重新点火一次就要上百万元的成本, 而收割机在下雨天很难下地, 几乎无法机收, 糖厂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如果改变制糖工艺, 短期内的成本负担又会很重。

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乔说, 甘蔗机收的含杂率偏高和糖厂目前的制糖工艺之间不匹配是制约甘蔗机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湛江农垦采取的方式是控制机收甘蔗的数量, 每天定量收购机收蔗, 以保证蔗糖的品质。“这肯定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旦有一天没有人砍甘蔗了, 再多杂质的机收甘蔗我们也都得收。”胡乔说。而这种无奈之举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机服务公司的运营。“目前公司的10台甘蔗收获机, 理论上1台机械1 d能收500 t, 但实际上肯定达不到, 这个榨季10台机械1 d最多也就收1 000 t, 这只相当于国外1~2台机械的作业量。原因一是机械出故障售后服务不及时, 二是阴雨天气无法进行机收, 三是糖厂设定限额, 每天只收几百吨甘蔗, 而切段式机收的甘蔗要求在收获后的24 h之内必须进行加工, 所以从田头到糖厂就需配备大量的运输车辆来保证。而我们目前1台甘蔗收获机也就配有2台运输车, 运输能力也跟不上。因为配套不到位, 农民又没有晚上收获的习惯, 我们10台收获机1 d的收获量也就在1 000 t左右,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农机服务难生存

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推动, 但是目前在湛江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1台进口甘蔗收割机动辄150多万元, 机器贵是制约甘蔗机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普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来说, 这个价钱是无法承受的。而且甘蔗机械化并不是说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就能完成, 它还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胡乔说:“每台收割机要配套2~3台田间转运车, 除了挂车还需要拖拉机, 再加上油钱和司机报酬等, 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在采访当地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时我们了解到, 合作社可以为蔗农提供从机耕、机种到田间管理、中耕培土等一系列作业服务, 作业面积将近7 000亩。但是因为买不起甘蔗收获机, 机收服务成为合作社的“短腿”。合作社负责人给我们算一笔账, 1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大约160万元, 加上配套设备约70万元, 以合作社目前的收入, 至少要10多年的时间才能攒够买甘蔗收获机的钱。

由于进口机械价格高, 又无法拿到购机补贴, 所以在普及上大受影响。那么为何不买国产机械呢?据了解, 目前国产甘蔗收割机质量并不为蔗农认可。目前河南洛阳一家收割机品牌价格便宜, 据说在广西得到欢迎, 但是胡乔仍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 说一定要亲自看过、试过才能决定是否购买。

前路漫漫

“甘蔗机械化是一个系统问题, 系统的核心是收割机械化系统。但是一个系统不仅是机械的问题, 除了有好的机械, 还需要种植园区的地形地貌、地块情况等环境条件、作业方式、管理方式等很多的系统因素配合, 才能发挥机械的效能, 而这是需要时间来组织和磨合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区颖刚的这一观点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要解决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湛江市糖业协会理事长麦茂良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为湛江糖业进行呼吁, 希望能将湛江列为中国蔗糖生产主产区。他认为机械化推进会受到土地分散、地形特殊和蔗农种植习惯难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同时大规模的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蔗糖产业的机械化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曲折的过程。“短期内, 蔗糖产业是很难通过机械化自救走出低谷的。因此, 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糖业稳定发展。”麦茂良说。

由于受土地资源、技术和装备、组织和管理因素的影响, 湛江甘蔗机械化在经济上尚未能体现出系统的收益目标, 在技术上也还未达到农机农艺融合的理想产量要求, 这是甘蔗机械化整体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湛江甘蔗机械化问题, 为广东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提供思路, 2015年9月1―2日, 广东省农业厅在湛江召开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座谈会。会上,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牛宝俊在座谈会上作了讲话, 从政府职责、部门合作、推广示范等几个方面为甘蔗机械化问题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思路。

牛宝俊指出, 要准确把握广东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措施和思路。一是要加强政府引导。甘蔗生产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 工艺体系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制约因素较多、牵动群体较广。要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 需要政府着力推动、农机与农艺部门协作配合、农机服务组织和蔗糖生产企业深度参与。二是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全链条各方协作配合, 需要利用政策、经济等手段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和农民参与的联动机制, 共同解决影响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以突破甘蔗收获“瓶颈”为目标, 倒逼甘蔗生产各环节实现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作业, 探索甘蔗机械化作业服务的有效盈利模式, 实现甘蔗产业的良性发展。四是要重点要探索扶持三种类型或模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五是要落实政策, 争取财政支持。

甘蔗生产 篇5

一、果蔗概述

果蔗富含维生素,口味甘美,风味独特,且有解渴、解酒、解毒、清热、利尿等功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果品之一。

我国果蔗种植历史悠久,对果蔗药用价值很早就有研究和利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蔗皆畦种„可留过春作果食;蔗甘„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小肠,消痰止咳,除胸烦热,解酒毒,止呕哕„。

现代研究证明:蔗汁可充饥解渴,有醒脑提神等功效。果蔗除向人体提供所需的糖份外,蔗茎内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达16种之多,此外还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酶等。

果蔗生长期长达8—10个月,4个月以上的生长中后期一般不施农药,这与生长期短的蔬菜和某些水果不同,故果蔗为放心水果;如果采用生物防治或前期施用高效低毒农药,果蔗则可视为绿色健康果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回归自然的追求,果蔗越来越受到群众喜爱,消费量日益增大。果蔗是单产高,经济价值也较高的农作物;果蔗上市时间长,销量大,随着不同风味果蔗新品种的育种推广和消费方式的逐渐多样化,果蔗的需求量还将增大。据调查,近年种植果蔗每亩的纯收入一般为3000—5000元,高的达8000元以上,是种植一般粮油作物的数倍,种植果蔗已成为农民增收途径之一。

收益稳当: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价格波动小。

在交通方便,有灌溉条件地区进行果蔗规模化种植,形成新兴产业,其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常年果蔗面积400多万亩,市场大。

真空包装:目前国内果蔗真空包装技术已研究成功,将果蔗削皮后切节抽真空小包装,保存期可达6个月,可在超市和饭馆销售,不仅提高了果蔗的附加值,还大大延长了销售时间,拓宽了销售渠道,夏天吃甘蔗亦成为可能,种植果蔗其收益更有保证。甜城18号茎粗大,很适合削皮切节真空包装。

二、内江果蔗生产概况

内江目前销售的果蔗一是本地种植的糖蔗代果蔗,二是从省外购进的“拔地拉”果蔗。本地果蔗大多是内江上世纪70-80年代选育的糖蔗老品种,茎小皮硬、产量低、卖相差、零售价一般0.60—1.0元/公斤,受“拔地拉”竞争,在城市中销售减少,主要在小城镇和农村销售。“拔地拉”系从国外引进的果蔗品种。我国果蔗育种始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迟,而果蔗育种周期长达十多年,随着我国“沱江红”及地方果蔗品种(有的已种植上百年)的退化,“拔地拉”在我国缺乏果蔗品种的情况下得到大发展,逐步占据了全国大中城市果蔗市场,在四川已开始销往中小城市和乡镇,据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局介绍,仅北碚一年购入的“拔地拉”就达1000多个火车皮。我国果蔗市场出现了一个外国品种打天下的奇怪现象,这不仅在果品中绝无仅有(苹果、梨、桔在全国大中城市销售的品种至少各有上百个,且大多是国内自育品种),在各类农作物中也是罕见的。

“拔地拉”属热带型品种,仅适合我国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的一部份地区种植,内江销售的“拔地拉”主要从广西、云南用火车、汽车购进。“拔地拉”刚进入四川时市场售价2.5—4.0元/公斤,比当地甘蔗贵出5-8倍,目前“拔地拉”售价仍达1.6—2.4元/公斤,比本地甘蔗贵2-3倍。一些单位和农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引进“拔地拉”种植均告失败,四川靠借、贷款和集资引进“拔地拉”种植的农户因引种失败损失最大的达100多万元。

我国南方大多省区与内江情况类似:大中城市主要销售“拔地拉”,中小城市和农村主要销售本地种植,作为低档果蔗的老糖蔗品种。北方省区“拔地拉”则占绝对统治地位。

如果能育出适合内江种植、产量高、品质和外观可与“拔地拉”竞争的果蔗品种,就可挤占“拔地拉”占据的部份市场,所产果蔗不仅供应四川、重庆,还可销往全国大中城市,改变我国高档果蔗市场品种极为单一的现状。内江市农科院引育的果蔗品种“沱江红”(华南54/11)历史上曾远销省内外。内江市农科院选育的果蔗新品种甜城18号综合性状显著优于“沱江红”,经初步推广,农民增收极为显著,售价略高于“拔地拉”或与其相当,而国内无同类果蔗品种出现,如果政府重视,措施得力,大力推广,完全可形成优势特色种植和果蔗生产的产业化。

三、种植效益分析

1、产值:

果蔗一般商品产量6—8吨/亩,高产栽培亩产可达10吨(10000公斤)以上,以批发销售价1.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6000—8000元。

2、成本:

种子费:1100—1300元,人工费:1000元,租地费:700元,肥料、农药费:500元,其它费用:200元。亩成本:3500元左右。

第二年起种植果蔗可用蔗梢和蔗蔸作种,没有购种成本,亩成本为2500元左右。

3、效益

亩纯收入:3000—5000元。

注:果蔗地还可以间作蘑菇、蔬菜、中药材等,效益更高。

四、果蔗新品种甜城18号的优点

①品质好:又甜又泡脆,口味优于从云南、广西运到内江销售的黑皮甘蔗。

②产量高:一般亩产8吨左右,高产栽培亩产超过10吨(10000公斤)。

③耐寒:2008年的低温霜雪考验没变质,在内江可立于土中安全过冬,边砍边卖,甘蔗又新鲜又不需花人工窖藏。

④种植效益高: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数倍。

⑤周期短: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多数果树3—5年投资才见效,风险大。

⑥栽培技术简单:懂农业不懂农业的一学就会。

⑦土壤要求不高:适合平坝地、干田和土层较深厚的二台土栽培。

甜城18号较黑皮果蔗“拔地拉”的优势

• 商品性更好

• 产量更高

• 抗寒性能更好

• 本地产:更新鲜、运费少、中间环节少、丢头少

• 种植效益更高

从甘蔗上起跳 篇6

6年前,由于家境贫困,初中还没有毕业的黄义成只得辍学,随父母来到深圳,在沙井摆摊贩卖甘蔗和水果。那时候,他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每天能够多赚一点钱。为了增加销售额,他经常推着小车到比较繁华的路段去叫卖。

2005年10月的一个晚上,像往常一样,黄义成把车推到一个居民小区旁。那年,他虽然已经17岁,但因营养不良,看上去却只有十四五岁的模样,路灯光把他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甘蔗,新鲜甘甜的甘蔗!”他的叫卖声稚嫩而单薄。这时,一个外国人走了过来,他瘦而高,卷曲的黄发下一张白白的脸。这是黄义成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外国人。他怯怯地问:“要买甘蔗吗?”外国人笑了笑,耸耸肩,没说什么,从黄义成的小推车上拿起一根甘蔗,学着吆喝起来:“甘蔗,新鲜甘甜的甘蔗!”见有外国人叫卖,不一会儿,一大群人都围拢过来。那一天,看热闹的人多,真正买的人少。但是,黄义成还是觉得很开心,毕竟同外国人一起做买卖还是头一次,既新鲜又好玩。没有想到,之后一连好几天,这个外国人都会准时出现在他的甘蔗摊旁,帮着叫卖。

“你为什么要帮我?”第四天,黄义成终于忍不住问道。

“不是我帮你,是你帮我,是你帮我学会了中国式叫卖。”外国人冲黄义成笑着说,“我们做个朋友吧,我叫纳什。”说着,他伸出手,与黄义成的手握在一起。就这样,他们成了朋友。后来,黄义成了解到纳什来自美国,是深圳中学和沙井中学的外教,中文说得非常棒。

成了朋友后,纳什和黄义成无话不谈。有一天,纳什拿起一根甘蔗,问黄义成:“你天天卖甘蔗,但是,你了解甘蔗吗?”

“当然了解,新鲜的大个甘蔗好卖嘛。”黄义成不以为然地回答道。

“我不是要知道这个。”纳什一脸严肃地说,“你能否告诉我,甘蔗是什么滋味?”

“当然是甜的。”黄义成指着甘蔗说,“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

“不对!”纳什摇头说,“世上没有哪一根甘蔗从头到尾都是甜的。其实,一根甘蔗有三种滋味。你看这根甘蔗,它上面这几节是甘蔗梢,就不是甜的,而是苦的;接下来的这两节虽然是甜的,不过味道很淡;下面这几节才是真正甜的。”

黄义成诧异地望着纳什。纳什接着说:“孩子,人生就像吃甘蔗,通常都是从苦的这头开始,然后越来越甜。我知道,你过去的生活很苦,就像甘蔗的前几节,但是,你应该相信,往后一定会逐渐好起来的。我相信你不会愿意总这样叫卖甘蔗,对吗?”

黄义成小声说:“我当然不想一辈子卖甘蔗,可是,我又能怎样?”

纳什说:“咀嚼甘蔗,我们才能得到它的精华。一个人也是这样的。你得给自己施加压力,才能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

“施加压力?”黄义成疑惑地望着纳什,“我该给自己施加什么压力?”

纳什说:“你还这么小,不应该辍学。我希望你能够跟着我学习,我可以负责你的食宿。我相信,如果坚持两三年,你一定会学到更多文化,找到更好的工作。”

直到这时,黄义成才真正明白纳什为什么要和他交朋友,为什么要跟他聊甘蔗的问题,其实,纳什是想帮助他而又不至于伤害他的自尊。那一刻,黄义成顿时有了非常强烈的冲动——像纳什所说的那样,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

认识决定行动,一个月后,在父母的允许下,黄义成搬进纳什的家里。从此,他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艰苦自学之旅。在纳什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进行全天候英语训练,阅读了大量英文原著,有一次,他拿到一本很厚的美国历史书,刚开始时几乎完全看不懂,可是,他硬是咬牙一边查字典一边阅读,从头到尾整整读了三遍,直到完全读懂。就这样,三年后,他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后来,在纳什的引荐下,黄义成进入美国人加西亚的国际贸易公司,并成为加西亚的得力助手。不过,无论多么繁忙,黄义成都会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阅读英文原著段落,或者观看美剧片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在加西亚的资助下,黄义成报名参加托福考试,获得了很好的成绩。2010年,他一举通过了难度巨大的GED考试。2011年6月17日,对于黄义成来说,是一个特别开心的日子。这一天,他拿到了美国驻广州总领馆的签证,获准前往美国迈阿密达德学院深造。

从街头卖蔗郎变成为留美学子,历尽艰辛的黄义成感到无比幸运和幸福。他在微博中写道:“感谢亲爱的纳什!感谢亲爱的加西亚!是他们帮助我从甘蔗上起跳,朝着美好的未来飞翔!我愿用一生的时光将他们无私的爱进行传递!”

编辑 杨逸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篇7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生产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中耕施肥培土、机械灌溉、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六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机具检查与调整、田间作业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蔗的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6部分:植保机械

GB 10395.7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 10395.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

NY/T 1646 甘蔗深耕机械作业质量

JB/T 6275 甘蔗收获机械试验方法

JB/T 9782 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

JB/T 10593 喷雾器试验方法

3 甘蔗生产机械的总体要求

3.1 机械的选择

根据蔗地的地形、田块大小、农艺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甘蔗整地、种植、中耕培土、植保、灌溉、收获等机械。

3.2 对机手和辅助人员的要求

3.2.1 机手应经过农机驾驶操作培训, 持有驾驶证, 熟悉甘蔗机械的性能特点。操作平稳, 不应快起步急刹车。驾驶员在作业时应着装适宜, 避免影响作业。应戴好防护口罩。上下机械应在停止状态。

3.2.2 机械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机械使用前、后应严格检查, 发现机件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 应及时调整或更换。维修、调整机械应在机器熄火停放平稳后进行。辅助人员需经业务培训及安全教育后方能上岗。

3.2.3 甘蔗生产机械在公路上行驶时, 不可搭乘人员。

3.3 对甘蔗生产机械的要求

3.3.1 机械安装调整后, 需进行试运行。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 整机原地空运转或整机负荷试运转。

农闲时机械应及时保养与管理, 清除泥土、锈蚀和杂草。

3.3.2 夜间作业时, 配备照明设备。

4 机械耕整地

4.1 技术要求

4.1.1 根据不同区域甘蔗种植方式、土壤条件、田块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 合理选择机械和作业工艺。

应根据具体情况搭配运用铧式犁耕翻、圆盘耙耙地、深松铲松土、旋耕机旋耕等作业方式。

4.1.2 耕作应适时。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适时灭茬, 在土壤宜耕期内耕作。

4.1.3 耕地前应结合农田的地形、土壤条件划分耕地地段, 地段的长度与宽度应便于机械操作, 并合理选择耕地方法。

4.1.4 斜坡地耕作方向应与坡向垂直, 尽可能进行水平耕作。

4.1.5 确定作业耕深, 一般在30~40cm。

4.1.6 合理使用耙地方法及耙地次数。先重耙, 破碎垡片, 后轻耙平地。重耙耙深16~20cm, 轻耙耙深10~12cm, 耙地时相邻两行间应有10~20cm的重叠量, 避免漏耙。

4.1.7 深耕深松技术宜2~3年进行一次, 甘蔗深耕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646 的要求。

4.2 机具检查与调整

4.2.1 铧式犁、旋耕机、圆盘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2.2 铧式犁应检查调整犁铧、犁壁、犁侧板等工作部件安装位置。接缝严密, 犁体上埋头螺钉与安装件表面光滑。犁尖、犁刃应保持锐利, 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

4.2.3 悬挂犁应进行入土角、耕深、正位、横向水平、纵向水平的调整。正式耕地前进行试耕调整, 对犁架水平、耕深、耕宽、正牵引进行调整, 并按要求进行限位。

4.2.4 安装旋耕刀应顺序进行, 刀口应与刀轴的转向一致。同一回转平面内, 若配置两把以上的弯刀, 应保证每把刀进距相等;调整轴向相邻弯刀的间距, 不应出现漏耕带。

4.2.5 尽量降低刀辊转速, 碎土指标应符合农业技术要求。加大切土进距或尽量减少刀辊半径使之与耕深的两倍接近。浅层旋耕与深层旋耕可采用不同直径的刀辊。

4.2.6 机械安装调整后, 应进行试运转。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 整机原地空运转或整机负荷试运转。旋耕机及旋耕联合作业机械装配后, 应在刀辊工作转速范围内进行不少于1h的空运转试验, 运动中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响声。

4.2.7 圆盘式耕作机械用调整偏角大小来改变圆盘切土、碎土、翻土性能和耕深。选择适宜偏角, 偏角不够可加配重。

4.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4.3.1 机械选择应符合3.1.1 的要求。

4.3.2 机手和辅助人员应符合3.2.1和3.2.2 的要求。

4.3.3 甘蔗整地机械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4.4 质量要求

4.4.1 地头整齐、田边耕整到位, 实际耕幅与犁耕幅一致, 耕幅误差≤5 cm, 无漏耕重耕现象。

4.4.2 犁耕深浅均匀一致, 与规定耕深误差≤±5%。犁沟平直, 犁底平整, 每50m弯曲度≤10 cm。

4.4.3 翻垡覆盖良好, 埋覆在8cm以下的植被占80 %以上, 立垡、回垡率≤3%。

4 . 4 . 4 开闭垄少, 闭垄高度≤10cm, 开垄宽度≤35cm, 深度≤10 cm。

4.4.5 整地要耙细、整平, 表面无杂物, 少重耙、无漏耙, 不得将耕翻在土壤中的肥料耙出地面。

4.4.6 实际耙深与规定耙深误差≤±1cm。耙后地表平坦, 平整度≤10cm。表土细碎、松软, 符合农艺要求。

4.4.7 旋耕机作业耕深稳定性≥85%, 植被覆盖率≥55%, 碎土率≥50%, 耕后地表平整度≤5cm。

5 机械种植

5.1 技术要求

5.1.1 种植机械的选择应符合3.1.1的要求。

5.1.2 在适播期内播种。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甘蔗优良品种适时播种。以土表10cm内, 土温达到10 ℃时为播种临界温度下限。温度低可通过覆盖地膜提早播种。

5.1.3 应选用蔗芽饱满, 芽麟新鲜、无病虫、无干瘪的健康甘蔗种苗。

5.1.4 确定适宜播种量。行距1~1.4 m时, 每667m2播种量为8000~10000芽。旱地选用3~4芽的种茎苗, 水田选用双芽种茎苗。播种时种苗应摆放均匀, 种苗间首尾相接重叠量不应超过10cm, 不应有3条以上种苗重叠摆放和50cm以上的漏播。

5.1.5 提倡宽行播种, 行距宜控制在1~1.4 m, 同一地块种植行距均匀一致, 行距偏差≤5 %。

5.1.6 播种深度以30~40 cm较为适宜。

5.1.7 施肥应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30%~40%, 基肥配比为每667m2尿素10~15kg、钙镁磷肥 (或普钙) 40kg~60kg、氯化钾 (硫酸钾) 10~20kg。基肥应施于植蔗沟底, 并与土壤充分拌匀, 腐熟有机肥用于盖种。每667m2施有机肥 (农家肥) 1000~2000kg, 施用有机肥 (农家肥) 时无机肥用量酌减。

5.1.8 覆土控制在5~10cm, 覆土后应镇压, 以增加土壤的紧密程度, 使下层水分上升, 利于发芽出苗。5.1.9 覆盖地膜, 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可采用地膜覆盖, 以提高土壤温度, 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 保证全苗壮苗, 在下种、盖土、喷施除草剂后, 用地膜覆盖植蔗沟, 不漏缺口, 避免破口, 膜见光面30% (或根据农艺要求留膜见光面) 。

5.2 机械检查与调整

5.2.1 甘蔗播种作业机械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5.2.2 播种作业前, 应对播种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状态检查调整, 确保播种机各装置连接牢固, 转动部件灵活、可靠, 润滑状况良好, 悬挂升降装置灵敏。紧固件不应松动, 机件无损坏、脱落, 甘蔗种苗切刀无崩口、卷刃、磨钝。

5.2.3 机手和辅助人员应符合3.2.1和3.2.2 的要求。

5.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5.3.1 种植机开动前应鸣喇叭, 警示车上及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播种时机器不应倒退。

5.3.2 种植机开动后, 蔗种喂入应连贯均匀。应密切查看蔗种喂入均匀度, 同时要注意覆土盖膜质量、下肥装置、砍蔗装置的工作是否正常, 确保种植达到农艺要求。若发现断膜、堵膜、堵肥、堵蔗种、喷药堵塞或开沟器碰到石头, 应及时发信号通知机手停止作业。

5.3.3 清理粘土、杂草, 加肥、加种应停车进行。

5.4 质量要求

5.4.1 机械种植应开行直, 行距一致, 行距偏差不超过±4%, 每50m弯曲度≤10cm, 行距合格率≥85 %。

5.4.2 下种、施肥均匀, 不漏播, 不重播, 甘蔗种植要达到漏播率≤5%, 伤芽率≤5%, 覆土厚度为5~10cm, 种植深度合格率≥75%, 盖膜质量合格率≥90%。

6 中耕施肥培土

6.1 技术要求

6.1.1 甘蔗中耕培土机的选择应符合3.1.1 的要求。

6.1.2 中耕培土机械在田间移动作业时, 应有良好的通过性, 减少伤苗、埋苗和对甘蔗根系损伤。

6.1.3 作业土壤的湿度适宜在15%~35 %。

6.1.4 中耕施肥培土时, 要求肥料分布均匀, 覆盖严密, 肥料裸露率不超过5%。

6.2 机械检查与调整

6.2.1 在中耕培土前, 应对培土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状态检查调整, 检查应符合3.3 的要求。

6.2.2 机手和辅助人员应符合3.2.1和3.2.2 的要求。

6.2.3 过田埂、沟、渠等障碍时应架跳板。施肥培土前, 应调整导向轮高度, 确定犁刀切入土中的深度 (以培土量适中为宜) 。

6.2.4 中耕施肥培土机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6.3 田间作业规程

6.3.1 作业前应检查机械, 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3.2 遇土质较硬的甘蔗地时, 在初次培土作业或另起一垄培土作业前, 应挂空档接合旋耕机, 在原地调好耕深后, 开始下步作业。

6.4 质量要求

6.4.1 培土高度15~20cm。

6.4.2 中耕深度10~15cm。

6.4.3 碎土率≥80 %。

6.4.4 除草率≥90 %。

6.4.5 植株伤害率控制在5 %以内。

7 机械灌溉

7.1 技术要求

7.1.1 合理选择水泵和动力机的类型、数量, 使之匹配。

7.1.2 电力供应有保证, 优先选用潜水电泵。以井为水源时应考虑对泵的要求。

7.1.3 管路及附件应本着经济、实用、安全的原则, 合理选用泵的类型、台数、大小、安装地点。

7.1.4 根据甘蔗不同生育时期根系活动层的深度和土壤含水量确定每次灌水定额。灌水定额宜小不宜大, 防止灌后遇雨灌水过量。

每次灌水定额的计算:

式中:

W — 定额灌水量, 单位为立方米每公顷 (m3/hm2) ;

q 1 — 田间最大持水量 (%) ;

q 2 — 灌前的土壤含水量 (%) ;

d — 土壤容重,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cm3) ;

h — 计划灌水土层深度, 单位为米 (m) 。

7.1.5 喷灌作业应避免在二级风以上进行, 减少水滴受风吹漂移而造成喷灌不匀或水的浪费;天气炎热时, 宜选择避开太阳直射时段, 避免高温对喷灌带来的过度水分蒸腾。

7.1.6 喷灌强度应小于或等于土壤入渗速度。畦灌要流量适中, 遇土壤干燥 (如地面开裂) , 可适量增大流量。

7.1.7 采用软管移动式灌溉时, 应在出水口加装节雨器, 不应大水量冲浇灌溉。

7.2 机械检查与调整

7.2.1 检查水泵转动是否灵活、均匀, 泵内有无杂物、碰撞。

7.2.2 检查轴承有无杂音或松紧不匀现象, 填料松紧是否适宜, 皮带松紧是否适度。检查轴承中的润滑油是否纯净, 检查并紧固各个部件螺丝。

7.2.3 清除拦污栅和进水池的杂物。检查管道有无堵塞物, 发现堵塞及时清除。

7.2.4 检查各连接处和管道有无破损漏水, 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7.2.5 新安装或检修后重新安装的离心泵, 应开机检查其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如转向相反, 应停机, 调整电动机引入导线的正负极 (两根导线位置换接即可) 。

7.2.6 加强水泵的日常维护工作, 经常擦拭机组设备, 定时更换轴承内的润滑油, 经常检查并紧固各部件螺丝, 按时进行拆卸保养。

7.2.7 水泵机组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0395.1和GB 10395.8中的规定。

7.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7.3.1 离心泵 (除自吸泵外) 启动前要先向泵内充满水或用真空泵等附属装置抽气、引水, 关闭出水管上的闸阀启动, 关闸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5min。

7.3.2 轴流泵要避免在偏离设计点的小流量下运行, 不应在零流量下启动和运行。

7.3.3 混流泵无需关阀、充水启动, 只需在橡皮轴承中加注少量润滑水即可。启动时转速应逐步升高, 直到达到额定转速。

7.3.4 水泵运行中, 操作人员要严守岗位, 加强检查, 查看各仪表工作、水泵出水量是否正常, 注意水泵的响声和振动感, 注意水泵进、出水管路是否有进气漏水地方, 随时检查轴承的温升是否正常等, 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停机检查排除。7.3.5 喷灌中发现喷头停摆时, 要迅速排除影响喷头停摆的故障。

7.4 质量要求

7.4.1 畦灌灌水均匀, 无上冲下淤或畦首水过多、畦尾灌不上等现象。

7.4.2 沟灌灌水至蔗沟深的2/3或3/4, 待畦面中间土壤湿润变色时即可排水。

7.4.3 喷灌所形成的水滴应细小、均匀地落在蔗地上。在设计风速下, 喷灌均匀度要求克里斯琴逊均匀系数Cu≥75% (行喷机Cu≥85%) 。

8 机械植保

8.1 技术要求

8.1.1 根据甘蔗不同生长期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并按标准用药量用药。

8.1.2 根据甘蔗病虫草害特点及药剂的剂型、物理性质及用量, 确定喷洒 (撒) 作业方式, 选择植保机械。植保机械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0395.1和GB 10395.6的规定。

8.1.3 植保机械在田间移动喷药时, 应有良好的通过性能, 不损伤作物。

8.1.4 植保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应严格按照有关行业规定执行。

8.2 机械检查与调整

8.2.1 新机械的安装按说明书上的图示连接顺序, 检查各部分零件是否齐全, 各接头垫圈是否完整无损, 然后连接各部件。旧机械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重点检查油路和电路, 使用多年的药液桶应查看药桶的腐蚀情况, 损坏部件要及时更换。

8.2.2 检查发动机各部分零件是否齐全, 安装是否正确、牢固可靠。新机械或封存霎时间较长的机械, 应排除发动机气缸内的机油, 然后将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油按规定比例 ( 说明书要求) 配好, 装入油箱。仔细检查药械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 药桶有无渗漏。

8.2.3 喷粉机械使用前, 装好摇柄, 试摇数转, 查看喷粉器工作是否正常, 有无碰撞、敲击声, 风扇转动是否轻快, 风力大小是否合适, 开关盘是否活动自如等, 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加注润滑剂。

8.2.4 喷细雾机械要加强药液输送系统清洗;要定期检查喷孔尺寸, 超差要及时更换喷片。

8.2.5 喷雾机械应加清水试喷, 察看各连接处是否漏气漏水。如遇漏气漏水现象, 应重新安装, 调试正常。加水盖上的气孔应畅通, 防止药液桶内形成真空。

8.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8.3.1 配药时, 配药人员应戴胶皮手套, 应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 不应任意增加用量。禁止不戴手套拌药。

8.3.2 配药地点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和居民点, 药物应有专人看管, 防止农药丢失和被人、畜、家禽误食。

8.3.3 药粉应干燥, 无结块和杂物;装药粉时, 喷粉机开关应处在关的位置, 避免药粉进入风机造成积粉;装入的药粉量不得超过药粉箱直径的3/4, 便于空气流通。

8.3.4 配制药液并将药液装入箱内, 药液不应超过药液箱的安全水位线。配制药液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或在植保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8.3.5 喷药过程中发生堵塞时, 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 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8.3.6 喷撒农药时, 待机器各部件运行正常后, 操作人员先行走, 再打开输液 (或粉门) 开关, 同时要始终保持步行速度一致;停止喷药时, 应先关闭输液 (或粉门) 开关后再关机。

8.3.7 喷洒时注意风向。应从下风位开始, 喷雾 (粉) 方向要尽量与自然风向一致, 操作者的行走方向与风向夹角不小于45℃, 操作时喷头应置于操作者的下风位。

8.3.8 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应隔行喷。当第一个喷幅结束后, 操作者应逆风向上行走一个喷幅的距离, 再进行下一个喷幅的作业。手动或机动药械不应左右两边同时喷。

8.3.9 田间喷雾应用侧喷技术。喷管喷头距离作物高度通常为0.6m~1m, 喷口不应正对着作物, 保持适当斜角和高度, 角度大小要视自然风速大小调整。按照风速大时高度低、角度小, 风速小时高度大、角度大的原则。

8.3.10 田间施药应在风力较小时进行, 3级以上风速或风向不定时不应施药;高温季节喷撒农药宜选择上午8~10时和下午4~8的早、晚时段进行;粉剂农药应在早晨露水未干前施撒。

8.3.11 作业中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或其它故障, 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 正常后继续工作。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应竖警示标志, 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 以防人、畜中毒。

8.3.12 用药工作结束后, 要及时将药械清洗干净。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 不应随地泼洒。装过农药的空箱、瓶、袋应集中处理。

8.3.13 植保作业结束, 在收藏保管机械前, 除将油箱、药箱内残余物清除干净外, 还应全面清洗, 金属部件涂抹防锈油, 保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机器上的塑料、橡胶软件应分类保管, 不得挤压和暴晒。

8.4 质量要求

8.4.1 喷洒 (撒) 覆盖均匀, 无漏喷、重喷现象, 覆盖密度适中。

8.4.2 雾化性能良好, 雾滴直径大小适宜, 穿透、附着性能好, 药剂应能很好地粘附在作物茎叶上。

8.4.3 靶标的药剂沉积量高, 雾量分布均匀, 漂移少。

8.4.4 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无中毒事件发生。

8.4.5 植保作业质量的评定参照JB/T 10593 和JB/T 9782 中田间生产试验的规定进行。

9 机械收获

9.1 技术要求

9.1.1 收割机械作业人员应符合3.2.1 的要求。

9.1.2 新机或大修后的联合收割机, 应按说明书的要求, 加满相应牌号的燃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和冷却水。机器未加油和水之前, 禁止启动发动机。

9.1.3 新机或大修后的联合收割机应进行试运转, 保持各运动件磨合正常。新机试运转按以下四个程序进行:发动机空运转不少于15min, 原地空载试运转20~25h, 行走空载试运转20~25h, 带负荷试运转15 h。

9.1.5 收割机 (含大修后的收割机) 检查调整后, 应进行发动机无负荷运转、整机原地空运转、整机负荷试运转, 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

9.1.6 机械试运转后, 正式收获前, 应在甘蔗生长较好的地块中试割, 检验机械质量。进一步调整好机械, 使其适应大面积收获的要求。

9.1.7 提倡实行蔗叶还田, 直接粉碎还田翻埋前应补施氮肥。禁止田间焚烧蔗叶。

9.2 机械检查与调整

9.2.1 检查燃油管是否有渗漏油现象, 油箱盖是否盖紧。如遇油管破损, 应及时更换;渗油现象应及时排除, 机体表面残留的燃油和润滑油应擦拭干净。

9.2.2 在检查蓄电池时, 应严禁烟火。蓄电池装卸应按正确顺序操作:装蓄电池时, 先装正极, 再装负极;拆卸时, 先拆负极, 再拆正极。更换蓄电池时, 应更换使用说明书中指定容量的蓄电池。

9.2.3 检查电线的连接和绝缘情况, 电瓶线的搭铁线不应有松动或出现虚接触, 电路导线上不得粘有油污, 以免短路引起火灾。

9.2.4 清除发动机、消声器和皮带传动部分附近的灰尘、草屑和油污。空气滤清器保持较强的滤清、去尘能力。

9.2.5 发动机排气管应安装火星收集器, 清理积炭。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9.2.6 检查收割机的各个部分是否处在正常的技术状态, 如不符合要求, 应按说明书规范进行调整。作业前后, 注意检查各操纵手柄、制动器、行走机构、转向机构等的技术状态。

9.2.7 检查保养割刀、切割器时, 禁止用手触摸, 以免造成伤害。

9.2.8 检查保养时拆下的面板、罩盖等, 应在检查调整结束后, 按规定重新装好。

9.2.9 收割机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0395.7 的要求。

9.2.10 甘蔗剥叶机应符合3.3.1、3.3.2 和3.3.3 的要求。

9.3 田间作业操作规程

9.3.1 驾驶员应确认收割机周围无人靠近时, 并在发出警示信号后才能启动收割机。

9.3.2 收割机下田宜选择从田块的右角进入, 正确开好割道。机械作业时的行走路线应考虑卸载方便。

9.3.3 应在收割台得到安全可靠的支承 (用安全锁定部件固定或用升降锁止手柄固定后, 再垫上木块) 后, 才能在收割台下面工作。应在发动机熄火后排除故障。

9.3.4 联合收割机作业时, 发动机油门应保持额定转速位置, 注意观察仪表和信号装置, 禁止非司乘人员搭乘和攀援机械。

9.3.5 在作业中转向、倒车时, 应注意周围情况, 确保安全。

9.3.6 收割机工作时, 地面允许最大坡度随机型不同而异 (详见各类型使用说明书) 。上下坡不宜停车或停车换档。在斜坡作业必须停车时, 应先踩离合器踏板, 后踩刹车踏板, 后用斜木或可靠的石块等物体支撑 (亦可不摘档熄火) 。

9.3.7 收割机切割器堵塞时, 应在停机切断动力后进行清理, 禁止用金属工具或手直接清理。

9.3.8 收割机作业区严禁烟火, 夜间作业禁止用明火照明。

9.4 质量要求

9.4.1 适时收获, 做到先熟先收的原则。

9.4.2 整杆式和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应达到切割高度合格率≥90%, 宿根破头率≤20%, 含杂率≤5%, 损失率≤4.0%, 蔗茎合格率≥85%, 使用可靠性90%。

9.4.3 简单式甘蔗收割机, 应达到切割高度合格率≥90%, 宿根破头率≤20%, 损失率≤4.0%, 使用可靠性90%。

硅肥对甘蔗生产性状的影响 篇8

关键词:硅肥,甘蔗,产量,生产性状

硅作为许多作物的基本营养元素, 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人们对硅这种营养元素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 缺硅、补硅、喜硅作物增施硅肥, 已成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2,3,4]。而现有的耕作土壤中硅的含量极低, 很难满足各种作物对硅的要求。试验证明, 缺硅土壤施硅可使作物增产5%~10%。硅与多种营养元素存在交互作用, 如施硅可使土壤中磷酸根的吸附量减少, 解吸量增加;硅、钾矿物元素都有促进植株吸收养分及提高抗病性的作用;硅元素还可提高作物的耐氮性能, 促进氮的同化, 使植株茎叶的含氮量减少, 而上部含氮量增加, 有利于果实中蛋白质的形成[5,6,7]。氮与硅是甘蔗等作物大量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 研究硅肥的作用, 对甘蔗生产中合理施用氮、硅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吉安县凤凰镇车头村委杨家坊自然村进行, 试验地土质为沙质土壤, 土壤肥力中上, 排灌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16.13 g/kg, 全氮1.52 g/kg, 碱解氮85.1 mg/kg, 速效磷30.6 mg/kg, 速效钾86.1 mg/kg, 有效硅100.6 mg/kg, 前茬作物为水稻。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施硅肥 (含有效硅25%、钙35%, 以及少量的过磷酸钙、锌、硼、镁、锰等) 1 200 kg/hm2和不施硅肥2个处理。试验地选出苗整齐的新植蔗田和宿根蔗田各1块, 将每块田一分为二, 一边施硅肥, 一边不施硅肥。氮、磷、钾肥的施用按农户常规用量进行施用。施肥分2次进行, 第1次为苗期, 第2次为伸长期, 施用量各为50%, 与氮、磷、钾肥同时开沟施入, 然后覆土, 经常观察甘蔗植株的虫害发生情况。其他田间管理与当地相同。

1.3 田间测产和含糖量测定

采用“5点法”取样测产, 折算出单株重和产量、单株高、单株直径。室内用仪器测出甘蔗的含糖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硅肥对甘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调查发现, 无论是新植蔗还是宿根蔗, 施用硅肥的处理中, 植株叶片挺立, 光合作用强, 收获期茎杆粗, 水分多, 色相好。可见, 施用硅肥可延缓植株衰老, 增加植株叶片质量, 从而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 促进甘蔗增产, 改善品质。

硅能改善植株体内的通气组织, 增强根系的氧化能力。如不注意水浆管理, 甘蔗根系常因根际土壤中低价铁、锰等还原性物质过多而造成黑根多, 发育不良。通过施硅, 可增强根系的氧化能力, 减轻还原性物质的危害。

2.2 施用硅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所有硅肥处理小区增产增值均达到显著水平, 且随着施硅肥量增加相对应产量也有所增加。因此, 可以认为硅肥对甘蔗增产是可信的。而且施用硅肥后多数产值均比不施硅肥高, 说明施用硅肥能增加甘蔗的产值也是可信、科学的。

新植蔗田中, 施硅肥的甘蔗株数比不施硅肥多1.0株/m2, 直径和株高都比不施硅肥的要高, 产量增加46.0 t/hm2, 增幅达30.59%;宿根蔗田中, 施硅肥的甘蔗株数比不施硅肥多3.0株/m2, 直径和株高也都比不施硅肥的要高, 单株要更重, 产量增加46.8 t/hm2, 增幅达37.32%。

进行各地试验的同质检验, 发现各小区施用硅肥增产都非常显著, 其中宿根蔗施用硅肥增产稍多。可见, 甘蔗硅肥的施用量与甘蔗的产量成正相关关系。

2.3 施用硅肥对甘蔗含糖量和抗性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甘蔗施用硅肥比不施用硅肥的增产幅度大, 含糖量提高, 其中新蔗含糖量提高8.76%, 宿根蔗含糖量提高6.04%。调查发现, 施用硅肥处理的病虫害均低于不施肥, 可见施用硅肥可增强甘蔗的抗病性。因此, 在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硅肥是一项投入少、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甘蔗是喜硅作物, 施用硅肥对甘蔗的正常生长有显著的生理效应,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甘蔗茎杆增粗, 株高增高。甘蔗吸收硅后使其导管的刚性增强, 内部通气性增强, 根系的氧化能力增强, 可有效防止根系早衰与腐烂。 (2) 单位面积内植株增多。甘蔗施硅后, 出苗快, 成活率高, 叶宽有利于光合作用, 大旱期间不卷叶, 不易枯萎。 (3) 含糖量提高。硅有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甘蔗施用硅肥, 能提高产量, 后期能保持较高的中性转化酶活性, 促进甘蔗糖分在甘蔗茎杆中的积累, 从而提高出糖量。 (4) 病虫害发生程度轻。甘蔗吸收硅后, 形成硅化细胞, 增厚细胞壁, 促进茎叶表皮硅质化[8]。

甘蔗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增加甘蔗的叶面积及其指数上, 甘蔗增值与施硅量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有缓解甘蔗的病虫害及提高含糖量上, 但具体情况和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加以分析和验证。

参考文献

[1]肖尚华, 颜见恩, 郭龙平, 等.硅肥对烟叶生产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58-61.

[2]李发林, 叶光伟, 李光余.烤烟硅肥肥效及施用量的研究[J].云南化工, 1997 (4) :43-47.

[3]郭彬, 娄运生, 梁永超, 等.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 2004, 23 (6) :33-36.

[4]张仁贵, 李庆魁, 单建明.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8) :35-36.

[5]周春旋, 张济宇, 李宝霞.硅肥发展现状及展望[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6, 27 (6) :4853.

[6]李发林, 李君.云南省水稻增施硅肥肥效及优化施肥量研究[J].云南化工, 1999 (4) :45-49.

[7]陈进红, 毛国娟, 张国平, 等.硅对杂交梗稻干物质与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28 (1) :22-26.

甘蔗生产 篇9

上思县地处十万大山北麓, 受北部湾海洋气候影响, 光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很适宜种植甘蔗, 而且糖分容易结晶, 甘蔗的含糖率比较高。近年来, 上思的甘蔗平均蔗糖分已从原来的13%提高到目前15%以上, 混合糖产率保持在13%以上, 是广西蔗糖分、混合糖产率的最高县份之一, 享有“甜蜜上思”的美称。

一、上思要建成甘蔗强县必须依靠机械化

甘蔗生产在上思县种植业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蔗糖业产值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60%, 占农民年经济收入的60%~70%, 已成为该县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甘蔗蔗糖生产, 把蔗糖业作为加快上思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产业来抓, 摆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通过政策拉动、技术推动、机械化促动, 不断改善蔗区生产条件, 主攻甘蔗单产和蔗糖分, 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型、高效型蔗糖生产, 努力实现全县蔗糖业跨越发展, 促进上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连续几年来, 全县甘蔗种植面积都保持在3.67万hm2左右, 甘蔗种植户数多达42600户, 平均每户拥有蔗地0.8hm2以上, 人均产蔗超过10t, 各项指标跃居广西前列。

2010年初, 上思县党委和政府提出, 经过10年的努力, 把上思建设成为科教兴县、甘蔗富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 旅游旺县, 进而建成经济发达的大县。建设甘蔗大县、甘蔗富县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 甘蔗综合开发要保持在4万hm2左右, 总产量力争达到380万t;到2020年, 甘蔗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基本实现高产稳产, 总产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即甘蔗综合开发要扩大到4.3万hm2, 总产量达到450万t。这对于甘蔗产量基数较高, 目前甘蔗产量刚达到260万t阶段性水平的上思县来说任务艰巨, 催人奋进。上思县要实现增产450万t原料蔗, 主要依靠在增加甘蔗种植面积的基础上, 提高单产和总产, 不但要靠推广良种、扩种秋植蔗、改良土壤、配方施肥、改革栽培方法等生物技术措施来提高单产, 而且更需要农业工程技术措施——甘蔗生产机械化来实现。

二、机械化在上思县甘蔗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上思县甘蔗生产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机械化提高了甘蔗生产能力。

自2006年实施购机补贴起, 上思县国家财政补贴额由20万多元增加到2012年1288万元, 2006年至2012年累计补贴的资金达2378.61万元, 补贴的农业机械有4588台 (套) , 其中补贴的甘蔗生产机具约3000台 (套) 。至2012年底,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73637k W、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1082台、大中型机引农具2111套、多功能拖拉机2395台、农用运输车612台、小型拖拉机拥有量4697台、耕整机1361台、小型机引农具5113套、酒精废液罐装车351台、甘蔗中耕培土机1259台、植保用人力喷雾器30663台、机动喷雾 (喷粉) 机74台、农用水泵2820台、排灌机械2311台、甘蔗割铺机87台、甘蔗剥叶机61台、秸秆粉碎还田机95台、甘蔗提升机145台、甘蔗种植机10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5台、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1台。农机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 在全县推广蔗叶还田技术面积5333hm2, 2010年甘蔗机械深耕1万hm2、机开行1.6万hm2、深松2200hm2、化肥深施8533hm2、植保396hm2、节水灌溉870hm2、机收10hm2、秸秆还田1400hm2。

(二) 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该县用拖垃机、整地机械 (犁、耙、旋耕机、深松铲) 对蔗地土壤层进行耕作, 翻耕、旋耕、破碎蔗蔸、机开行等作业项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甘蔗种植采用半机械化技术, 即先用机开行, 后用人工摆种、施肥、覆土、盖膜。甘蔗田间管理上的破垄、施肥、培土、化除、病虫害防治及提水抗旱等均实施了机械化作业。整杆式、切段式甘蔗收获机、甘蔗种植机正处于引进试验推广阶段, 已得到广大村干部、蔗农的认可。2012年, 该县应用2CZX-2型甘蔗种植机10台 (套) , 完成甘蔗机播面积208hm2。2012/2013年榨季, 该县与广东科利亚公司合作, 引进了该公司最新研制成功的4GZ-56型履带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5台, 该机不但适用于坡度<10°的甘蔗地作业, 而且适用于倒伏严重的甘蔗地作业, 完成甘蔗机收面积533.3hm2, 使甘蔗收获机械化推广应用有新的进展。全县甘蔗生产综合机械作业水平达41%, 比全区高出4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承担了农村劳动量的75%。大量机械的使用, 使甘蔗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增强了抗灾能力,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降低了种蔗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为实现甘蔗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三) 机械化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科技含量。

1.当蔗地深耕深松达到40~50cm、种植沟深35cm、沟底宽20cm时, 能有效提高土壤保水保墒能力, 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土壤条件, 有利于甘蔗根系的发育和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 提高抗旱、抗倒伏能力, 是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据试验, 在同等条件下, 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比牛耕每亩增产甘蔗1~1.5t。2.采用机械进行中耕培土作业, 耕作层比人畜作业深, 有利于土壤疏松透气。机械培土高度比人畜力作业高, 垄上杂草被覆盖的面积大, 除草效果好。机械施肥可使肥料被土壤覆盖较为严密, 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3.利用机械打碎甘蔗叶还田, 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特别是宿根蔗地蔗叶还田, 还能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 能够有效应对低温干旱极端天气。据昌菱农场测验, 蔗叶还田覆盖比没有蔗叶还田覆盖的甘蔗单产提高10.1%, 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动了甘蔗生产的发展。

(四) 机械化提高了社会化服务能力。

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有力推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 推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增强。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网络, 确保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社会化服务到位。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从无到有, 至2011年, 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个, 入社人数达100多人。农机专业户1695户, 人数为3213人。农机社会化服务已初步形成整体优势, 实现有无互补, 有机配置, 较好地为甘蔗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机械化作业服务。

三、甘蔗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前景展望

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广西甘蔗机械化问题,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我区要稳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意见》, 要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 实行甘蔗种植、收获等机械补贴, 调动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装备的积极性。为上思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契机, 乘势而上。

(一) 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 以提高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为突破口, 以昌菱农场、合作社、专业户等甘蔗种植大户为主要对象, 以大块连片新植蔗地的甘蔗种植和不留宿根的甘蔗收获为重点, 以甘蔗种植机械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械为主要农机具, 加大购置补贴和培训示范推广力度, 加强机收服务组织和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 改善甘蔗收获标准, 加快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

(二) 发展步骤。

1.基本原则: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重点推进, 科学发展。根据自然条件、经营规模、经济状况, 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把甘蔗生产发展较快的乡镇作为推广甘蔗机械化的突破口, 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率先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2.技术路线。一是稳步推进蔗地深耕深松、蔗头破碎、机械开沟 (行) 种植、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机械灌溉、机械植保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二是加快推进甘蔗机械种植、蔗叶粉碎还田技术的生产机械化;三是重点突破甘蔗收获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即采取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相结合, 发展整杆式、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改进、推广甘蔗割铺机、剥叶机和装载机, 提高甘蔗机械收获作业面积。3.机具类型。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主, 合理的配备相应的耕作、播种机具, 以小型耕整机、手扶拖拉机为辅, 合理地配备中耕、施肥、培土机具。

(三) 奋斗目标。

1.近年, 甘蔗生产除种植和收获之外, 在深耕深松、蔗蔸破碎还田、开沟 (行) 种植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要稳定在95%、田间运输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要达到98%、化学除草、化肥深施、中耕培土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要达到55%、蔗叶粉碎还田要达到35%、机械装载要达到30%。大力推广甘蔗种植机和甘蔗联合收获机, 推广甘蔗种植机10台, 种植作业面积要达到333.3hm2以上;推广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6台, 收获作业面积达到666.6hm2以上。2.今后2~3年内, 通过购机补贴政策拉动, 鼓励农民购置甘蔗种植机和甘蔗联合收获机、甘蔗割铺机、甘蔗剥叶机台数要达到200台 (套) 以上。甘蔗种植机作业面积累计要达到7333.3hm2以上, 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作业面积累计要达到6666.6hm2以上, 分别占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的20%和18%左右, 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45%以上。3.至2015年, 甘蔗耕作、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9%、25%、30%, 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4.至2020年, 全县要基本实现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化, 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四、加快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途径

(一)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 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向甘蔗种植机、甘蔗联合收割机倾斜, 补贴资金向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以甘蔗种植机、甘蔗联合收割机作为补贴重点, 增加甘蔗种植、收获机械购置补贴力度, 推动甘蔗种植机和甘蔗联合收割机拥有量的持续增长, 突破机种机收“瓶颈”。建议县财政要增加农机累加补贴资金, 对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实行累加补贴, 提高广大蔗农购买甘蔗机械的积极性, 以降低蔗农的投资成本。设立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基金, 为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示范、推广提供资金保障。

(二) 加快土地规模经营。

按自愿互利为原则, 鼓励农民土地向大户、合作社流转, 引导农民群众采取置换方式实现甘蔗大面积连片种植, 为甘蔗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建议每年从财政安排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 直接用于对小块土地重新连成一片的农民进行奖励, 继续落实各项扶持措施, 以实现甘蔗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建立蔗地保护区, 对农田、蔗地进行标准建设, 对新开垦的荒地坡地进行整理、改造, 以改善农机作业条件。

(三) 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

在推进甘蔗机械种植、中耕培土、机械收获的工作中, 要推行标准化生产,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 聘请农艺专家参加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尤其是做好甘蔗种植技术培训工作, 促使蔗农普遍采用1.2~1.4m宽行距的甘蔗种植, 以适应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要在品种选择、种植、植保、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技术研究, 继续实施甘蔗种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耕作机械化、灌溉水利化、管理智能化、经营规模化“六化”战略, 统一甘蔗的种植模式, 以适应甘蔗机械中耕培土、机械收获作业。

(四)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县农机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技术骨干、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技术指导, 言传身教地对农民、机手进行技术培训, 脚踏实地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工作, 确保机器正常运转。为蔗农发放图书和技术资料, 普及科学种蔗知识。向机手、农民传授甘蔗生产机械化种植高产技术, 让他们对新型的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应用技术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灌输和培养他们对新机具技术的了解和兴趣, 提高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的能力, 以培训带动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技术推广。

(五) 着力解决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问题。

甘蔗种植和收获环节是蔗农投入劳力最多、劳动强度最大、请工最难、成本最高的环节。只有实现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 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甘蔗生产劳力紧缺、种蔗成本偏高等问题。为此, 有关科研部门、生产企业、推广单位必须加大对甘蔗生产机械特别是甘蔗种植机械、甘蔗整杆式联合收获机械、甘蔗分段式收获机械组合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制、引进、改进和开发力度, 尽快通过试验示范, 推出适于丘陵山区应用的甘蔗种植机和甘蔗切段式联合收获机, 从根本上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 尽快提升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

(六) 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1.农机局、糖业局、制糖企业等部门要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议, 举办农机展览图片、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继续加大对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蔗农认识并接受该技术。2.积极开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在全县每个乡镇都建立实验、示范基地, 进一步深化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对使用甘蔗种植机、甘蔗联合收割机的示范、推广的甘蔗生长全过程要做好记录, 同时做好与人工种植、人工收获甘蔗的产量、成本的对比分析, 让广大蔗农直观了解甘蔗种植机、甘蔗联合收割机产量、成本的效果。3.部门联动, 共同推进甘蔗种植、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各乡镇政府、村委会及国土部门负责进行土地整合, 以形成连片、形成规模;农业、糖业部门负责推广甘蔗良种, 推行宽行 (1.2~1.4m行距) 种植, 以适应机械作业;农机部门负责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作业的技术服务组织;制糖企业负责安排机械收获的原料蔗入厂路线, 如用切段式机械收获的甘蔗, 应保证在24小时内入厂等。

如何破解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难题 篇10

兴宾区地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常年甘蔗种植面积保有量在10万hm2左右,蔗区分布于区域内20个乡镇、7个农林场,种蔗户数近13万户,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原料蔗生产基地之一,产糖量占全广西糖量的10% 左右。2012 / 201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700万t,按照目前进厂蔗价460元 / t计算,科学种蔗将使兴宾区的农民增收7亿多元。

近年来,兴宾区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做为推进甘蔗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积极争取甘蔗生产机械化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帮助蔗农引进先进设备,使甘蔗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而且,区域内的6家制糖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最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线,使日榨能力达到4.35万t。

兴宾区紧紧围绕甘蔗种植、 加工,建立和推广“公司+基地+ 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新模式,拉长产业链,实施将甘蔗“吃干榨尽”的新举措,即:推广实施甘蔗制糖,蔗叶作畜牧饲料,蔗渣用于造纸,废糖蜜用于生产酒精,制糖生产的滤泥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生物肥又用于甘蔗种植这一循环经济产业链,从而大大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综合效益。

二、问题与不足

(一) 甘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低。兴宾区甘蔗多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零散,更有一些种植在丘陵地上,虽然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有多年,但目前问题最突出,实施难度最大的仍然是机械化收割,每年数百万吨甘蔗基本都是人工一根一根砍收的。目前兴宾区甘蔗机械收获率仅为0.1%左右,由此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根据多年来观测,甘蔗收割环节用工量约占甘蔗生产过程的50%左右,支出占甘蔗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 农机与农艺未能完全融合。表现在:(1) 传统种植习惯,兴宾区甘蔗种植行距大多在0.9~1m,许多蔗农在甘蔗管护过程中,仅注重施肥不重视培土,导致兴宾区每年因有台风过境造成甘蔗大面积倒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2) 甘蔗收割机收获的甘蔗含杂率高,特别是倒伏的甘蔗含杂率达到10%以上,而切段式甘蔗收割机须具有自卸功能的专用车辆才能将甘蔗卸入糖厂压榨输送带上,而制糖企业对建造相关配套处理设备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因此对推广机械收割甘蔗积极性不高。(3) 由于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自重在7t左右,并有自卸功能专用车在采收甘蔗时来回穿行于蔗地,压坏不少甘蔗根头,影响宿根蔗的发芽,造成来年甘蔗减产,蔗农不满,因此也限制了甘蔗收割机只能在不留宿根蔗的地块上使用。

三、对策建议

(一) 出台扶持政策,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首先,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对未进入广西农机补贴目录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可探索“先使用后补贴”的办法, 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扶持制糖企业,例如金融部门优先贷款,财政部门予以贴息,使制糖企业有充裕资金及时兑现蔗农蔗款,激发蔗农种蔗热情;三是扩大示范规模,在有条件的乡镇、 农林场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专业户或专业服务公司,并通过对甘蔗生产机械购置补贴,提高蔗农购买甘蔗生产机械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甘蔗生产系列成套机械化技术,使甘蔗生产实现机械化、 系列化、标准化、规模化。

(二) 狠抓基地建设,提高产出率。一是根据兴宾区气候条件、土壤地质条件,积极选育推广高产高糖甘蔗脱毒健康种苗, 建设高标准优质“吨糖田”;二是利用桂中土地整治契机,鼓励引导蔗农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三是进行品种改良,以新台糖22号、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03-2287等甘蔗优良品种为核心,对低产、老蔸蔗地进行改造,提高蔗地产出率。

(三)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一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并积极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糖料蔗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促进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指导服务职能, 协助有实力的糖料蔗专业农机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申请项目,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增加装备。

甘蔗救婚姻 篇11

惯例,他率先发难,点燃导火线,她锐声应战,反驳,痛斥,哭闹,绝食,罢工。他错在放火,她则将事态扩大,星星之火,终成燎原。战火熊熊燃烧,硝烟四起,放火者又当起消防队员,灭火,赔小心,讨好,承包家务赎罪。最后和好。

可这次,她不按常规出牌。她微笑着看他发火,待他平静下来,她一字一顿:受你坏脾气的磨难,当你的出气筒、精神垃圾箱,已经8年!你休想像以前那样,逼得我尖着嗓子,像狼一样嚎,哭,将自己气倒在床上,犯心绞疼……再不做婚姻坟墓里的殉葬品,偏要笑,要唱歌,要安宁。

她笑着,拖着行李箱,携6岁女儿,出户。

接到法院传票,他瘫在地上——她志在必离,请了律师。她是节省到骨子里的人,买斤小白菜还额外要一小把香葱呢,这次,竟花银子请律师,他便知,她铁了心。他揪着头发拨通她的小灵通,哑着嗓子颤声道:依你,房子,存折,女儿,随你要,只求,别闹大……

相约法院,庭外调解。十字路口,小贩招呼:买根甘蔗吧?小贩操起刨刀,“别削!”匆匆赶来的他一把夺下甘蔗,扛起这柄长甘蔗,向法院走去。

新鲜的甘蔗叶子如缨羽,在风中呼啦啦响。记忆之门被一掌推开。她忆起那些扛着甘蔗飞车接送的往事。

新婚伊始,她在离家三十多里的乡镇中学任教,他是名小公务员。敛钱买房,她每日里骑一辆紫罗兰自行车来回。中午,他将米放在电饭锅里,便骑上单车去接她。

骑至二十来里时,她的体力便到了极限。远远的,一飞车而来的身影,他的,一袭白衣,扛一根甘蔗,叶子在风中簌动,像一杆旗,她的心便飞出胸膛。猛踩脚板,两列单车劈面相逢,并肩而骑,他将甘蔗折断,根部的给她;叶梢处给自己。

以牙当刨,刨外皮,去节疤,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哇,甜到心里。总是嚼了又嚼,直到吮干所有的汁水,方恋恋地将渣吐到方便袋里,而根部的那节疤,太硬了,她啃不动,他要过来,吧唧有声地吸吮着,真甜啊。她得意了:傻瓜蛋,总拣叶子那头,看起来一节节好长好直,一点都不甜。真的啊?他作恍然大悟状。以后,仍将根部递给她,自己吃叶端。

后来,收入渐丰,女儿生了、房子买了,她调回城里了。吃的甘蔗,都是小贩削好的,扛着甘蔗单车来接的背影漫漶在尘垢飞扬的日常琐事中。而这段日子,又被他扛在肩头,闪回在她的脑际。

法院的高楼触目可视,她站住,他转身,将甘蔗折断,根部给她,自己吃叶端。不经意的动作,却将她的心软软地戳了一下。她咬一口,一下子甜到心里。

她看着吐在手里的甘蔗渣,绵软似泡沫,一捏便碎了,丝毫寻不见新活水灵汁水饱满的样子。脑中灵光一闪:她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的婚姻碎片,不就如失水的甘蔗渣?

她的心情豁然开朗。幸福不就是他肩扛的那根甘蔗吗?拥有浓甜根部和寡淡叶端两部分。相知相惜的两人,总会递给对方根部,留给自己叶部。吮吸幸福甘蔗的汁液,也要从容面对并感谢甘蔗渣。

甘蔗生产 篇12

一增强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甘蔗是上思的支柱产业,是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甘蔗面积保持在3.46万hm2,总产量达280万t。目前,我县甘蔗生产主要环节仍是依靠人工作业,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而农村劳动力短缺日趋严重,特别是种植、收获请工难,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广大农民群众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的要求迫切,加快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指挥下,农机部门深刻认识到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自治区下达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高度重视,多次主动向县政府汇报,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落实,做到科学谋划,精心实施。

二切实加强对示范项目的领导。为保障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由县政府牵头,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机局、糖业局、财政局、在妙镇政府、昌菱制糖公司的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农场生产科科长、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项目示范片的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农场生产科、县农机推广站相关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资金的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具体组织机具作业,现场演示,宣传培训,资料收集,项目验收等工作,对甘蔗生产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和管理。

三建好项目示范基地。落实项目示范点基地是项目实施的第一个环节。项目下达后,县农机局领导带领推广站技术人员深入昌菱农场、在妙镇会同农场领导、村委领导研究落实项目示范片基地问题,深入项目示范片的甘蔗地进行实地考察连片情况、坡度、机耕道等,决定在昌菱农场一、二、十一队和在妙镇佛子村、更所村、屯隆村等6个点建立示范基 地每片 (点) 面积33.33hm2以上,6个示范点 (片)面积200hm2。

四抓好示范区建设的宣传培训。认真做好示范村、户群众和农场职工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重要意义,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机具作业演示,促进广大群众参加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内举办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机械种植、中耕培土、田间管理和防病虫害等技术培训 班12期 , 参加人员150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2000份,树立项目示范片宣传牌3处(片)。用宣传培训的手段保障项目的有效推进,带动和辐射周边村、屯,开展甘蔗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上一篇:黄土沟壑地区下一篇:快速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