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2024-09-03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精选10篇)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1

一、基本情况

蔗糖业是崇左市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我市探索并创新实施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等,大力推动蔗糖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2013年,依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集成配套创新,突破甘蔗机械化收获瓶颈,有力地促进了甘蔗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共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2个,完成甘蔗生产机械化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建设面积0.74万hm2,甘蔗深耕深松面积8.8万hm2,组织投入甘蔗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1061个。截至2013年12月底,投入甘蔗种植机129台,完成机种面积0.51万hm2,引进甘蔗联合收割机22台,完成机收面积373hm2。

二、主要做法

(一) 抓规划制订,促目标到位。2013年初,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崇左市2013年甘蔗机械化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全市实施十万亩全程机械化、百万亩深耕深松、千个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完善乡镇农机推广体系,计划到2015年末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60%以上。召开了全市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及各县 (市、区) 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等工作 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市政府与各县 (市、区) 政府、各制糖企业分别签订2013年甘蔗机械化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各县 (市、区)、制糖企业积极抓好落实,实施土地流转整合、高效节水灌溉和机械化同步发展,广泛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动了崇左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 抓宽行种植,促技术到位。要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农机和农艺相配套是突破口, 更是难点所在。为此,我市蔗糖生产指挥部下发了《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示范片按照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种植,并加强督查指导。以使用机械种植1.2m以上行距为起点,大力推广宽窄行(双行) 种植,做到农机农艺融合,为提高甘蔗产量和效益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甘蔗生产农机化示范区、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节水灌 溉基地、扶贫开发基地、良种示范基地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三) 抓示范带动,促推广到位。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示范引导是重点,更是有效措施。为此,我市农机部门加大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力度,建设了崇左市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推进大型机械普及应用,重点突破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市直各部门也分别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与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合并实施),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点村开展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工作,通过发挥示范基地的技术优势和示范效应,带动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

(四) 抓企业引进,促机收到位。为了突破甘蔗机收难题, 我市农机部门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协商,成功引进了广西收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鑫公司、云马机收公司、恒丰机械厂等农机企业,共同开展甘蔗机收作业服务。广西收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拥有10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和6台配套机具,实行“政银企校”相结合,与金融部门建立了融资平台,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开办了“凯斯机手培训班”,与甘蔗种植大户达成机收协议面积1333.3hm2,与中国石化崇左分公司签订了燃油供给协议。计划建立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面积66.67hm2,作为培养甘蔗收割机机手和维护人员的实训基地。截至2013年12月底,该公司已在崇左市投入8台甘蔗联合收获机,收割甘蔗面积90.26hm2、6355t。

(五) 抓机制创新,促服务到位。围绕提升甘蔗收获机械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益,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扶持农机合作社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机大户、甘蔗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和农户,采取机具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并通过财政补贴一点、企业出一点、农机户出一点等办法,扶持农机合作社、大户等购买甘蔗种植机、联合收割机等。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多形式服务,为农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程化、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通过建设标准的合作社,把农机合作社培养成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甘蔗联合收割机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三、主要经验

(一) 政策扶持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基础。崇左市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崇左市“四大建设”、“五个打造”和“两加”工作来抓,从2011年起,连续3年制定《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工程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从2013年起,把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内容。要求各县 (市、区)、市直各部门、各制糖企业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深入挂点村开展帮扶机械、帮扶生产、帮扶农资等“三帮扶”活动。要求16家糖厂购置或补贴当地农民购置甘蔗生产机械,建立甘蔗生产农机服务队,带动当地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并由糖厂实施甘蔗机械深耕、种植作业补贴,为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领导重视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推手。2013年,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开展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参加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和高效节水灌溉、土地整合流转规模化经营工作推进会,在现场会上亲自操作机械种植、收割甘蔗。同时,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各县 (市、区) 建设33.33hm2 以上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市、县 (市、区) 政府向农机合作社赠送大马力拖拉机、甘蔗种植机等农业机械共99台 (套),总价值501.22万元,增强了农机服务组织实力,提高了服务功能。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不断加深、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积 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屯开展土地整合、流转工作,扶持甘蔗种植大户和经营公司连片承包土地,实施甘蔗生产机械化。为了加快推进甘蔗机械化收获工作, 2013 / 2014年榨季期间,各县 (市、区) 均组织举办了甘蔗机收现场演示会,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

(三) 扎实工作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认真履行农机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苦干、实干、巧干。一是深入调研,当好参谋。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掌握详实的情况,主动作为,积极谋划,为市委、市政府草拟了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以及甘蔗生产 机械化工作责任状等,为全市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二是积极协调,赢得主动。为了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的决策部署,确保完成任务,我们积极协调好各部门、各企业。与市绩效办、市糖业局组成三个督查组,每月深入各县 (市、区) 督查指导甘蔗生产机械化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积极争取各制糖企业对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对甘蔗机收工作的配合支持;组织考察团赴外地甘蔗机械生产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为推进甘蔗机收打下了基础。三是整合力量,搞好服务。我们从市农机部门抽调了技术熟练、能吃苦、善协调的农机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为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提供各项服务。精心组织举办了多场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举办了崇左市第二届陆路东盟商务文化节农机展和“创业十年·美丽崇左”农机展, 深入各地为甘蔗机收工作搞好协调服务等。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2

【摘 要】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制作程序以及技术程序,零件装夹,定位及加工精度。现代化机械设计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而不再是把实现机械某一个单一的功能来作为设计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机械制造;制作程序以及技术程序;机械设计合理化措施;现代化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化机械设计

一、传统机械设计制造

(一)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1.制作程序以及技术程序。关于机器生产技术,制作程序具体是指原材料通过机器设备和劳动力的劳动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商品。这一程序的内容比较丰富:制造工作开始实施的准备工作;原料与毛坯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半成品生产的基本操作;附加工作的具体实施环节;商品的包装设计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工作细节问题。具体来说,机器生产技术程序是指用机器生产方式对已经经过加工的半成品进行操作,促进商品生产的完成。

2.零件装夹。零件在进行生产之前,要先把工件放置在床或夹具的准确位置上,这一程序就是固定位置,并且为了能够确保位置的准确性,还要把零件夹紧进行稳固,这个程序就是夹紧,所以这两个步骤综合起来就是装夹。机器生产技术的零件装夹是不是科学对零件的生产品质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并且还会对商品的生产速度、生产成本产生直接作用。

3.定位。作对于有效到达零部件的质量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零件的定位方法有很多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定位方式,通过对零部件的加工处理,促进装备质量的提高。定位标准的确定对于定位的工作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定位标准加强机械设备的质量。

4.加工精度。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具体工作当中,加工精度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影响加工的质量,保障加工的工作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性意义。具体而言在加工的方式上,在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质量等方面需要分门别类进行精度控制。有效的精度控制是加强机械质量工艺不断提升的重要方面,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

(二)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机械策划的质量要求机器策划的总体程序对于保障机械设计的整体流程的顺畅具有比较关键,在机器策划的整体规划工作当中需要不断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基本工作,促进策划方案的全面贯彻实施,就需要不断在工作中完善体系、合理、适宜进行方案的有效策划,工作中不断进行注意:首先,工作基本要求符合策划方案,做到实践和理论的基本一致。其次,装置的具体调解的控制管理。

(三)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机械设计合理化措施

1.在刀具选择的时候予以重视。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的提高,在进行刀具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加工件的实际属性选择那些副偏角比较小、刀尖圆弧半径比较大的刀具或者合适的精车刀、修光刃等等,选择和工件材料适应性比较好的刀具能够更好的降低工件表明的粗糙度。

2.在进行切削条件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想要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便必须根据材料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尽量避免产生积屑瘤的产生,此外还可以降低进给量,采用那些效果比较好的切削液等方式来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3.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表面层变形强化。想要更好的减少表面层的变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在用刀具进行工件加工的时候,必须很好的控制切削用量和刀面的磨损宽度。

二、现代化机械设计

(一)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法

系统软件处于整个软件的核心内层,它的作用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自动管理和控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等。支撑软件又称为软件开发工具,是一种软件工具系统,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高效率开发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它是用户利用计算机以及它所提供的各种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自行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虽然对于一般的机械零件有现成的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但对于没有数学模型的就需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这是成功进行设计的第一步;接下来,根据手工计算的步骤设计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最后进入程序调试环节,程序编好后,要对源程序及程序适用范围的边界、转折点进行试算,试算与手算结果要完全吻合。

(二)系统化机械设计方法

黄连传统和机械加工技术对比研究 篇3

1 黄连的传统加工技术

1.1 方法

1.1.1 采收。

晴天时, 使用钉耙或者锄头, 掘出黄连植株, 并抖掉基部泥土, 剪去叶柄, 削去须根, 留药用根茎。

1.1.2 黄连炕的建造。

选在土厚、地平、顺风且在房屋附近的地块建造黄连炕。通常, 黄连炕由火门、火道和炕坑组成。火门依地坎而建, 低于炕坑30 cm左右;火道挖成宽30 m、深50 cm的地沟, 长3 m, 下端连接火门, 上端连接炕坑。火道修平拍紧淘壁, 去掉地沟面上疏松泥土, 再在沟面上盖上一层石板, 石板面上覆盖泥土厚20 cm。火门挖成灶堂圆形, 直径、高均为60 cm左右。炕轨挖成长方形, 长、宽、深分别为2.0、1.6、0.5 m, 用石块或砖块砌牢炕坑四壁, 总高1 m, 并用泥土围住压紧高出地面部分的四周。

1.1.3 炕筛的制作。

炕筛由小板和钢丝网制成, 其是放在炕坑上的组台部分, 不用时取下存放。制作炕筛时, 选用长2m、宽20 cm、厚5 cm和长1.6 m、宽20 cm、厚5 cm的木板共2块, 将其做成长方形木框, 再选长2.1 m、宽1.7 m、网眼大0.5 cm的钢丝网1张, 用铁钉将铁丝网固定在木框一面, 钢丝头挽抱木框就成[1,2,3,4]。

1.1.4 粗炕黄连。

将黄连茎块放在炕筛里, 用木材做燃料, 在火门处点火加热。烟火通过火道进入炕坑对炕筛黄连进行烘烤。边炕边用两齿铁抓子翻动、敲打, 炕烘5~6 h, 到8成干便停火出炕, 摊放在室内干燥处[4,5,6]。

1.1.5 制作撞笼。

选一段竹子, 长3 m, 直径5~7 cm, 将巾段约2 m划成竹片, 两端各留0.5 m不划破, 撑开竹片, 用蔑条缠编, 编制圆锥形竹笼。要求中间大、两端小, 中间开一小门。

1.1.6精炕黄连。

将粗炕、摊凉后的半成品黄连, 用小火炕制, 来回翻抓, 进行再烘炕、撞笼。要求不得炕焦。烘炕3~4 h后, 随即出炕入笼, 关上撞笼门, 将撞笼的一端用绳子挂起来, 双手握住另一端, 来回用力猛撞, 撞擦掉黄连表面的须根、粗皮、叶柄、夹石, 撞击约15 min后, 出笼扬去灰渣, 捡去石子, 即成干品黄连[4,6,7]。

1.1.7 检测。

品质要求为标准干品黄连, 无粗皮、无断节、无炕焦, 断面呈甘草色。若断面呈肉红色, 用小刀削平断面, 贴上一片白纸观测, 若纸上有黄色, 则干度不够, 需要复炕至标准干度[1,2,3,4,6]。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劳动强度大, 有危害。

传统烘干工艺的前6个程序全部需由人工操作, 耗费人力。同时, 烘干产生的烟气易导致操作人员不适。

1.2.2 干品质难以控制。

采用传统烘干工艺时, 须控制火候及时间, 稍有不甚即会引起烧焦、着火。因此, 烘干质量难以控制。

1.2.3 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

采用传统烘干, 需砍伐树术作为燃料, 同时, 由于用明火烘烤, 热效率利用率低。产生的烟气及灰尘常危害周围人畜环境及植物生长。

2 黄连的新型机械加工技术

2.1 方法

2.1.1 起连晒连。

先将鲜黄连 (毛坨子) 雨天要放于宽敞的室内摊开, 晴天放在水泥坝上摊晒至半干。并翻打抖掉大部分泥沙。

2.1.2 机械烘连。

再将其倒入加工机械的储料仓, 点燃木柴, 将储料仓置柴火上方, 转动机械进行加热烘炕。

2.1.3 炕连除杂。

初时速度稍慢 (120 r/min) , 先明火烘80min, 再文火烘60 min, 待基本干燥后增加转速至250 r/min, 加快碰撞和磨擦速度, 以去除毛须、叶柄和泥沙, 烘10 min即可。

2.1.4 检测。

品质要求同1.1.7。

2.2 优点

2.2.1 节省时间。

黄连新型机械加工操作简单, 实现按钮控制, 和传统技术相比缩短大量时间。

2.2.2 节省人力。

黄连机械加工只需要2个人即可完成整个工作, 中间的烘连过程, 1个人即可操作, 学习新型机械操作30 min即可。

2.2.3 减少污染。

新型机械加工每1 t黄连只需要1 t木材, 而传统加工需要1.5 t木材, 相对减少0.5 t木材, 节省了大量木材, 同时减少了废气、废物的排放。

3 传统加工技术与新型机械加工技术的效益与产品外观比较

3.1 效益

经过调查, 以150 kg黄连为例, 用传统加工技术大约需要焚烧225 kg的木材, 按0.4元/kg计, 225 kg木材需要费用90元;每人一天加工50 kg, 需要3人合作, 用时1 d, 每人每天工资150元, 需要费用450元, 合计费用为540元。用新型机械加工技术, 1台机械, 150 kg黄连需要焚烧150 kg木材, 需要费用60元;需要2人, 用时1 d, 需要费用300元, 合计费用360元。加工150 kg黄连, 新型机械加工技术比传统加工技术节省180元。

3.2 产品外观

黄连经传统加工后的连体集聚严重, 表面粗糙, 颜色黑黄, 同时有的黄连还有须根未除净;机械加工的黄连外形均一, 打散均匀, 很少集聚, 连体表面无明显分支和突起, 颜色黄, 利于后期再加工, 连体处理干净[7]。

4 结语

现阶段, 黄连机械加工正在恩施州各个黄连产区推广, 其比传统加工增收2 850元/hm2左右。同时机械加工的便捷性、快速性, 以及加工后的黄连质量高, 利于企业再加工, 受到广大企业的赞同。随着新型机械加工的推广, 必将取代传统加工, 势必推动黄连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宁.川黄连栽培技术及产地加工方法对其药材品质的影响[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2.

[2]章文伟.黄连栽培技术要点及采收加工[J].农家科技, 2001 (2) :33-34.

[3]钟凤林, 杨连菊.黄连等8种中药材的干燥加工方法[J].中药材, 1999 (1) :18-20.

[4]郭小锋.黄连干燥工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5]邹久安.名贵中药材黄连的干制加工方法[J].四川农业科技, 2004 (4) :27.

[6]邹久安.黄连干制加工方法[J].农家之友, 2004 (2) :46.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4

关键词: 机械操练 情境创设 教学法 教学效果 英语语法

一、引言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参与各种英语活动,表现出一定的自信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发现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中职生来说很难,因为他们本身在初中就是英语学习的学困生,对于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不敢开口说,开口就错,语法错误连篇,交流不畅,自信心不足。这些情形对于中职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既要减少学生语言错误,保证准确度,又要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能力。因此作为本校商务英语1401班英语语法基础这门课的主讲教师,我分别使用传统机械式教学法教授一般过去时;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讲授who,whom,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下面将展示两种截然不同的讲授模式并分析两种模式的利弊。

二、传统机械式语法教学实例

Step 1教师导入英语时态的概念,英语的基本时态有哪些。

Step 2教师讲授一般过去时的谓语动词形式,以及在哪四种情形下需要使用一般过去时,举例说明每种情形,以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一般过去时。

Step 3教师通过比较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概念,举例引导学生区分这两种时态。

Step 4根据考试要求,教师课前准备操练所需要的试题,基本是选择题(multiple choice)和改错题(error correction)形式,加强学生对这一语法点的准确掌握。

三、情境创设式语法教学实例

情景1设计意图:课前教师使用Flash动画制作几张校园和教室里的人和物的图片,创设如下情境:一间非常整齐干净的教室,学生都在认真地学习听课。一位优雅的英语女教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并不时地和学生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而融洽。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

操作规则:学生的已有语言基础允许他们介绍所看到的图片,教师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用合并两个简单句的方法,导入定语从句。

学生(1):This is our classroom.It is bright and clean. Or:This is our classroom. We study i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教师(1):This is our classroom that is bright and clean. Or:This is our classroom where we study every day.

学生(2):This is our English teacher.She loves us all. Or:Thi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er class is active.

教师(2):Thi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who loves us all. Or:thi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whose class is active.

情景2设计意图:课前教师准备班级同学校园生活、比赛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照片,进行编辑并制作成PPT供上课时展示。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激起他们对话题的兴趣和注意力。

操作规则:两名学生一组,其中一位学生面对投影仪,一位背对着投影仪。面对着PPT的同学对所给照片中的人物进行描述,另一位背对着PPT的学生根据描述作口头回应。

学生1:She is the girl who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in our school.

学生2:Wang Lin.

学生3:He is the student who worked as a receptionist in the Grand Hotel during the internship.

学生4:Li Pengcheng.

学生5:He is the boy whom you often watch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学生6:Cui Jihao.

……

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回答问题上,而不是关注语法规则,学生在情景对话中不自觉地掌握先行词是人的定语从句用法。

情景3设计意图:为了增强学生更好的语感,同时符合中职学生的学情特征,教师接下来设置猜谜游戏,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who/whom/whose定语从句结构进行开放式互动活动。

操作规则:6-8名学生一组,他们尽可能多地说自己喜欢的话题,听到后进行竞猜。

学生1:Guess the boy whom I made a friend with yesterday.

学生2:Guess the teacher who is the most strict with us.

学生3:Guess the girl whose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the best of our class.

学生4:Guess the students who do well in business English

……

虽然在整个游戏环节,部分学生表达欠妥,但是他们确实使用定语从句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布置课后任务:为了巩固课上已学的知识,教师趁热打铁,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份Personal profile,用定语从句描述个人信息,课上教师设置大量的情景鼓励学生交流。现在教师欲将情境英语会话延伸至课外,真正做到通过创设情境掌握语法点,达到交际目的。

四、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本次试验共有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商务英语1401班级30名同学参加,研究包括两个阶段:测试部分和问卷部分。

第一阶段:两种不同教学模式操作过程结束后,教师就两个不同语法项目——一般过去时和who,whom,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分别进行了两个小测试,每份测试共有20题,每题5分,测试结果按百分制计算。测试结果见下表:

由此看来,机械操练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语法的准确性还是优于情境创设教学法的。

第二阶段:教师设计一份问卷调查,关于学生的语言习得时间、习惯、方式、内容、目标等,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何种角色,教师是否应该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等进行问卷调查。共有三个班级92名学生参加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共90份,其中有两份没有完成调查,视为无效问卷。

调查结果说明中职学生已经习惯初中英语老师语法纠错的教学方式,显而易见,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对准确性的要求很高。但是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门对于他们来说相对陌生的第二语言,期望教师尽可能多地设置和模拟真实生动的语言使用场景,使他们在逼真或接近逼真的生活场景中体验和使用目标语言,同时期望教师更多地让他们一起参与、合作和交流,教师不可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明白任何道理和规律。

另外,因为运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课堂都有录像,从录像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顺序为:介绍项目——举例说明——机械操练。整个课堂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孤立的各个语法项目,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语法知识点。唯一留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就是背诵教师给出的规范性句子。相反,运用情境创设式教学法的课堂上2/3的时间学生都是主角,学生是主体,他们会被各种情境吸引,主动表演、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

五、研究的启示

1.适当融入传统机械式教学

由于我们大多数学生把英语当做必修的一门课,而不是为了未来工作考虑。随着目前上海市试行的中职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他们会更追求语法的准确性。在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活动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找出他们的语言错误。因此在语法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融入传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选择适合学情的语言情景

因为我们大多数中职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在语法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教师一定要分析不同的学情,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英语表达的实际水平,创设适合他们的语言情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效地结合本专业的学习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语言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该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很多中职生认为英语在以后工作中要用到,那就得学好,但是如果我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以后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学好学不好就无关紧要,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势必有反面影响。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做到与专业相结合,既切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总之,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总结。英语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掌握语法和学生正确地、自信地运用英语关系很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语言知识或技能,使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还要注意到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及理解,考虑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不能为教语法而教语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M].上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3.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乔明文.试论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结合[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5

近日, 广州地区“预拌砂浆机械施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会”在南沙隆重举行。广州市建筑施工单位、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两部分。上午, 邀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陈振荣先生主讲了预拌砂浆机械施工技术, 对当前国内分包制度、人工及材料成本增加、高层输送及机喷设备局限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对预拌砂浆材料的选用、机械施工准备、泵送、喷涂工艺技术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午, 与会人员到当地墙材企业干混砂浆与湿拌砂浆现场参观了机械施工演示, 专业化的机械施工工人熟练完成放料、过筛、喷浆、刮平修面等流程。机械施工作业比传统手工抹灰作业工效提高数倍, 工人劳动强度降低, 质量优于传统手工作业, 充分展示了机械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施工过程材料损耗的优势。

据此次广州散办相关工作负责人辛福光介绍, 举办此次机械施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会的目的, 旨在提高施工单位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 运用现代化手段和模式转变传统“走鬼、夫妻档”施工作业方式, 缓解当前行业“招人易、留人难”、“普工多、技工少”的实际困难, 以预拌砂浆机械施工为契机, 提升建设工程质量, 同时, 促使企业多角度思考自身发展问题, 促进转型升级, 推动广州预拌砂浆市场步入健康规范的发展轨道。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6

农艺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大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相互结合,相互适应,紧密配合的结果。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具有精耕细作的农耕优良传统,各地风土条件和耕种传统习惯差异很大。近代生物学在微观技术与宏观理论上已有长足发展,近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对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产生作用,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因此,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重新研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二、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机化战线上有许多成功的农机农艺结合范例,值得借鉴。如:

60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阎作新,1962)。

70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产机理和肥力转化不清,受到质疑。认为增产没根据,光用不养、地下开荒、后患无穷,不能推广。农机和农艺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是生物学专业人员研究揭示出深松耕法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协调了水肥气热,实现了早熟高产,用养结合(迟仁立、左淑珍,1997),为深松耕法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全国三北地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另一方面推动了配套农机具研制,产生了一大批以虚实并存层为依据的深松机、整地机、七铧犁改装等新型深松系列机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基础理论研究从虚实并存耕层的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作物根系、光合生理、农田小气候等方面深入系统测试,总结出虚实并存效应原理。一方面与生产结合,形成以虚实并存耕层为核心,在不同部位、深度、间隔,不同时期深松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并在海伦县不同农耕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形成机械化耕作技术规范,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另一方面从农业角度研究提出虚实并存耕作是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中“精耕”的继承和发展,是比平翻的全虚耕作和免耕的全实耕作都优越的先进耕作系列。在河北通过多年多地多种作物试验研究,提出可以定量运用的华北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范。同时研制了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深松犁(ZL922064814)、七寸步犁改装,深松步犁和多用组合犁等系列配套机具,得到河北省领导重视,在河北十个县市示范推广20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2.46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

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查清土水肥光热指标,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

三、科研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名称就包含了“农业”、“机械”“化”三方面含义,即农艺农机相结合。

1. 观念的转变

在农机化研究人员中,存在着重“机”轻“化”的错误观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化”的研究既重要又难搞,它涉及到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同时又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知识面广,研究对象又很复杂,在我国农机界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应注重经济效益,改变过去只看科研水平,不管生产力转化和能否有商品价值,通过鉴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观念。

2. 人才的培养

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在农机化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

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

3. 统一分区规划

对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的复杂性,都没有联系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区域性因地制宜的,有理论依据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50年来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建议在全国立项,统一规划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宏观设计。同时要从传统狭窄的种植生产过程机械化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对种植业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另一方面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总之,中国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还是目前农村中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的全面发展又是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4. 如何结合是突破口

农机农艺相结合已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五十年来历程所提出来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摘要:如何在新形势下, 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 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 重新考察农机农艺相结合, 展开讨论, 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实验室,质量工程

0 引言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简称“质量工程”。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基地,也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室作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农业机械化专业是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传统老专业,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装备与工程、车辆工程等三个。近几年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科研领域内由于其历史积淀深厚,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好形势,因此,近几年来在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申报上形势非常乐观,在科研上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然而,由于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导致生源不足,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总的看来,目前在科研实力上相对较强,在招生形势上相对减弱。针对该传统老专业的特殊情形,本着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科研力度,本文在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建设和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1 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形势

结合就业趋势的需求,除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实验室开设的各类实验应该以创新型和综合型为主,比如增加一系列生物性能测试和排种器排种性能测试和分析等。为此,实验室在近年来新增购置了数显电子拉力试验机、卧式电脑拉力试验机、米麦水份仪等系列配套仪器,开发研制了自动控制排种检测专用实验台,为科研配套,同时也提高实验的性能档次,发挥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2 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有针对性完善和更新实验室结构布局

针对当前的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的发展,结合自身的科研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科研重点是在油菜、水稻、烟草等作物的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等。因此,实验室的设备更新围绕这几个方面而配置的,购置了一些专业研究领域内常用检测仪器和成型设备。2006年以来,通过改进土槽系统的整体结构,完善检测功能和增加检测项目,引进一批种植和收割机械及关键部件,搭建新型实验检测平台,围绕性能检测完善检测仪器的系列配套。基本上在地面机器系统实验室可以高质量完成实验室教学任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科研任务和为科研项目的申报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3 不断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努力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除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智力开发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我们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学习时间,除了增加学生实验项目数外,还适当延长实验时间,多开展一些开放式试验,或者提供一些可以选修的实验课程,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开放。近几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实验室开设的情况见表1。

开放率的计算方法为本院外的学生开放时间/总的开放时间*

4 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率

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学习和操作仪器,进行实际操作,得出实验结果,撰写出实验报告。但是对于实验课以外的项目目前高校似乎利用率很低,一是因为实验室人手不够,在完成实验课时的基础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外开放;二是由于实验设备的不完整,对有很多可以增开的实验或科研项目未能尽最大的限度展开;三是由于实验人员的不足或实验人员对该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够了解而导致了实验设备空置率很高。

针对上述情形,学院应该高度重视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和管理,增加实验室在岗编制人员,由实验室老师对实验室工作思路进行梳理和完备,提出可行性的实验室建设报告,完善实验室配套设备的添置。同时要注意对实验室人员的定期学习和除外培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把握好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和持续性,为更好的完善实验室功能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注入新的血液。

5 凸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功能性特色

在质量工程建设指引和监督的大好契机下,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实施新起点、新思维、新高度的战略方针。我们在规划实验室的结构和内涵时,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实验室功能划分应该做到非常清晰和明确,即以科研型和实验教学型两大特点进行部署,发挥实验室最大的功能效益;二是在教学实验型实验室的建设中,应该注重对课程开设实验配套设备的完善,同时加强对实验项目类型的提升,从认知型向综合型转变;三是在科研型实验室,应该围绕以科研特点为线索,制定相应的实验室规划,使得配套的设备合理化和可利用率增加。比如建设以精细农业装备为特点,引进一批高新尖端的可以利用的高档仪器,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配套的实验条件;建设以农业机械装备性能检测的实验室;建设以生物材料力学特性测试、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个性鲜明功能性实验室等。在建设和规划重组实验室时,应该有清晰的主线,以突出科研和教学重点为思路,强调实验室功能特色为目的,积极有序的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步伐,为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提供开阔性的思维和物质基础。

6 结语

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和措施,在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调整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实验室能最大限度的开展实验室传统教学功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并充分发挥出实验室的科研特色和创新功能。

参考文献

[1]屈锋敏,王飞,杜慧芳.农业专业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145-148.

[2]姚来昌,刘传宝.常安瑛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0.

[3]贾继文,王一川,李贻学.论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7-109.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传统教学一般都会借助模具、挂图等教具, 并结合黑板来培养学生的看图和作图技能。但随着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机械制图课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当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邂逅现代多媒体教学, 他们之间将会擦出什么火花呢?下面是对于这方面的一点探讨:

一、《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方式

学《制图》要在学生脑海里建立很强的空间概念, 相当于要建立一个图形库, 所以必须培养空间想象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其知识结构的差距, 这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教师就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

(一) 利用模具培养空间想象力

感性认识是空间想像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课堂中通过对模型、实物的观察、分析, 使学生先从直观上认识各物体的结构, 然后再转换到脑海中形成空间立体, 不断反复的积累来提升空间想象力。

(二) 由易到难, 反复练习增加熟练度

立体图是发展空间想像力的关键, 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桥梁。立体图很直观的反映出它的形体和结构, 在学的过程中就要要先从基本体入手, 如棱柱、圆柱、圆锥、球等, 然后再引入复杂形体, 这样由浅入深, 逐步递进可以消除生对制图的畏难心理。

(三) 动手实验, 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投影这一章节的内容比较抽象, 为了更形象的教学, 教师可短棒作为教学实验工具, 通过摆出不同位置:如倾斜、垂直、平行, 让学来观察他的投影规律, 然后再得出投影规律。这样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 进一步加深了知识点的理解。

在没有任何教具的情况下想要给学生讲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机件时, 教师的讲解学生可能听起来都是不着调的。光说往往是事倍功半的。下面我们就让现代多媒体教学闪亮登场, 一些教学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多样性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以及学校教学软硬件的提升, 教师在上课的这个环节有了好的展现平台, 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投影、动画等, 使数形结合、动静结合, 能有机地把视、听、情、学结合起来, 从而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上课还是一味的知识点的讲述的话, 可能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及时的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动画, 学生肯定是会更加的关注和用心, 然后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 这样更容易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 直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作图知识

以前在介绍组合体视图的绘制的时候, 教师会准备一些实物模型, 让学生观察, 有的还可以拆分逐一的讲解每一部分的组合形式, 让学生明确各基本体的组合, 然后再进行作图。通过投影直接展示实体, 直观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三视图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多个形体有相同的视图, 这样的话学生就很容易混淆, 空间想象也可能会比较困难。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相似的立体图和一组三视图, 让同学们做连连看的游戏。学生通过观察来树立空间立体概念, 这种效果光靠老师用嘴讲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另外随着信息化及多媒体发展, 教师可以很容易在学习平台或网络上搜寻到相关的教学图片和信息, 另外还可以用绘图软件AUTOCAD、PRO/E、UG等制作一些教学课件所需的图形。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机械制图》教学既不能排斥新技术的融入, 但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更多的是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但实际绘图能力还是要靠老师的板书和学生的练习, 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主要我们应该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 更好的帮助学生学生, 学生从现代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更好的掌握该学科知识及技能。

(二) 板书与投影的比重

由于信息化教育的推进, 学校软硬件条件的改善, 很多老师觉得在黑板上作图又费时又费力, 所以就完全脱离了粉笔和黑板, 但作为传统教具的黑板, 它仍然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制图主要目的还是要求学生能画图, 在黑板上可以更好的展示整个画图过程, 图线的增减等一目了然。所以要结合教学内容衡量好黑板和投影的比重。

(三) 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代替

多媒体虽然可以仿真或模拟各种实验, 但展现在同学面前的往往是结果多于过程, 学生只有通过亲手体验实验的过程, 才能更好的发现和总结, 在不断的操作和探索中获取新知, 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四) 多媒体教学尽量朴实、不能一味追求视觉效果

多媒体教学实现了一些在黑板上无法实现的操作, 如一些形象的动画演示, 一些较复杂的形体可以直接投影给学生, 让教学更直观。不能太过追求视觉效果, 应该尽量用的恰到好处, 避免花哨。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开展我们的多媒体教学, 采取扬长避短、务实严谨的态度, 把握好实用的度, 使多媒体日趋完善, 使其能真正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曹卫真.“中小学教师如何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中国教育科学, 2003.

[2]尚水春.“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浅探”.现代教育技术, 2005.

夏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篇9

关键词:夏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80-02

收稿日期:2013-05-07

作者简介:谢吉先(1963—),男,江苏泰兴人,推广研究员,从事花生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E-mail:tzxjx@163.com。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尤其是对于当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花生生产更是如此。农业生产机械化有助于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稳定和提高种植效益。据统计,1 hm2花生从播种准备到收获晒干需人工315个工日,按40元/工日计,需人工费12 600元;而花生机械化生产需机械费4 500元和必需的人工90个工日(人工费3 600元/hm2),机械化生产可节省花生生产成本4 500元/hm2。因而,花生机械化生产在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提高花生种植效益,从而有效地稳定和促进花生生产。本研究根据夏花生高产及机械作业要求,对生产中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农艺性状与田间长势要求、机械剥种、机械耕整、机械用药、机械收获、生产记录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以期更好地实施花生机械化生产。

1播种前准备

1.1机械准备

种子剥壳机:以木结构为主的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由大号、中号、小号筛板分别与大果、中果、小果花生荚果配套。要求剥壳后种仁种皮完整,破碎率低,分选干净,杂质少。配套电机550 W,鼓风机250 W。

机械耕整配套机具:多功能灭茬旋耕机、耕整起垄一体机及耕翻起垄播种覆膜一体机等。与之匹配的拖拉机分别为动力36.8、51.5 kW中型拖拉机及13.2~18.4 kW小四轮拖拉机,并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技术性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性能可靠。配套机具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有产品合格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等。

机械操作人员、拖拉机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证照齐全,农田作业技术熟练,经验丰富。

1.2轮作换茬

花生忌重茬,夏花生以三麦、油菜茬为主。轮作周期2~3年,轮作方式为“小麦(大麦、裸麦、油菜)—花生”“甜豌豆(蚕豆、蔬菜)—花生”等。

1.3地块选择[1]

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灌良好、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沙土、沙壤土田块。

1.4施肥

前茬收获后立即滅茬,随后施优质有机肥22.5~30 t/hm2、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525~600 kg/hm2,有机肥不足的田块增施尿素75~90 kg/hm2。

1.5耕翻起垄

采用耕翻起垄一体机进行田间耕翻起垄。耕深20~ 25 cm,垄宽75~80 cm、高15 cm,垄面宽45~50 cm。要求翻垡良好,土壤疏松细碎,地表平整。垄高、垄宽均匀一致,垄沟、垄面顺畅平直。

1.6覆膜[2]

人工耙平垄面、清理垄沟,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 1.5 kg/hm2 兑水750 kg喷雾后覆膜。膜宽90 cm,厚0006 mm。

1.7品种选择[3]

选择果柄韧性适中、株高中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果形整齐、抗倒性强、后期不早衰的中果、大果品种,江苏省以泰花系列、徐花系列的中果品种为主。

1.8种子准备

(1)晒种:剥壳前20 d晒种1~2 d。(2)机械剥种:种子晒后于阴凉处放置2周,然后采用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进行机械剥壳。(3)选种:选同品种中均匀一致、健康无病、无机械损伤的饱满籽粒做种。(4)药剂拌种[4]:播前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0 mL+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兑水375~4.5 L,混合后均匀拌种仁 180~225 kg,晾干即播,避免堆闷。

2播种及田间管理

2.1播种

露地栽培直接播种;覆膜栽培田块采用4~5 cm宽的小锹垂直打孔播种。每垄播2行,每行距垄边8~10 cm,穴距18~20 cm,每穴2粒、3粒相间播种。

2.2田间管理

提苗查苗:覆膜田块齐苗时注意提苗,将不能自行钻出膜外的幼苗人工辅助提至膜外,确保幼苗安全;露地栽培田块注意清棵。缺苗较重的田块立即补种、补苗。

“捉黄补瘦促平衡”:出苗期至初花期,田间生长不良或不整齐时,用稀粪水或0.5%尿素水11.25~15 t/hm2点浇促平衡。花期采用惠满丰、植物健生素等叶面肥喷施促生长。

中耕除草:露地花生在苗期进行人工除草松土1次;中后期拔除田间杂草。

“化控防倒保稳长”:株高33~35 cm时,用花生超生宝900 g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兑水 600~750 kg 均匀喷雾控旺防倒。

清沟理墒:苗期、中期、后期均须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并根据田间墒情合理排灌,保障土壤湿度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60%~70%、50%~55%。

3农艺性状与田间长势要求

3.1农艺性状要求

适应机械收获要求的花生植株直立,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株高35~42 cm,无倒伏,无大面积倾斜。

nlc202309041820

3.2田间长势要求

田间生长平衡,无杂草等其他杂物。

4耕整机械与技术

4.1种子剥壳机、耕整机械及操作要求

依照机械使用说明书及田间茬口实际进行机械操作。

4.2三麦茬花生田间耕整技术

三麦收获后田间秸秆还田量较大,将秸秆撒匀、施肥后选用耕翻、起垄一体机操作,再进行人工耙平、化除、覆膜、播种。

4.3油菜、豆类、蔬菜茬花生田间耕整技术

油菜、豆类、蔬菜茬在田作物收获后,宜选用耕翻施肥起垄化除播种覆膜一体机进行田间操作。

5植保机械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5.1植保机械、配套机具及使用方法

植保机械为中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喷杆式喷雾机,也可为机动弥雾机等。作业时按农艺要求农药品种及稀释浓度药液,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喷头与作物距离调至工作高度40~50 cm。以低速、匀速作业。

5.2植保机械的操作规程

喷药机械的田间操作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5.3病虫害防治

对于往年地下害虫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用40%辛硫磷乳油4.5 L/hm2,加水60~75 kg,拌入细干土(沙)300~375 kg 制成毒土(沙),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实施对虫害的预防处理。

苗期注意防治蚜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 mL/hm2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hm2兑水750 kg喷雾。

中期密切关注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的发生。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1~2龄幼虫高峰期,用3.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1%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或用15%茚虫威悬浮剂240 mL/hm2兑水900 kg喷雾。

结荚期注意蛴螬的发生及防治。在蛴螬正常发生情况下,采用种衣剂防治即可。未用种衣剂田块、多年连续重茬或蛴螬严重发生年份,须进行田间用药防治,采用40%毒死蜱乳油3.75 L/hm2兑水22.5 t逐穴点浇。

5.4病虫害防治作业质量标准

杀虫率90%以上。药液浓度配比正确,喷雾均匀、适宜,药液雾化良好;各喷头喷量均匀一致。药液喷洒要均匀,有效覆盖密度不少于20个雾滴/cm2。药液在植株上的覆盖率达到100%。

5.5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见表1。

表1所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名称1用量1安全间隔期72%异丙甲草胺乳油11 500 mL/hm21播后芽前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600 mL/hm21拌种40%辛硫磷乳油14 500 mL/hm21不小于7 d2.5%溴氰菊酯乳油1300 mL/hm21不少于7 d10%吡蟲啉乳油1150 mL/hm21不少于10 d3.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1 500倍液1无限制1%阿维菌素乳油14 000倍液1不少于7 d15%茚虫威悬浮剂1240 mL/hm21不少于7 d40%毒死蜱乳油13 750 mL/hm21不少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750 g/hm21不少于25 d

6机械收获技术

6.1收获作业机具及方法

根据经济等条件,可选择分段式收获模式或联合收获模式。分段挖掘收获可选用4H-800型、4H-1500型分段收获机或4H-2型花生收获机,完成花生挖掘、清土和铺放工序;然后可选择4HB2型半喂入花生摘果机进行鲜摘作业,也可将花生秧在田间、场地晾晒干燥后,用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进行摘果作业。

当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以下、条件允许时,可选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包括4HLB-2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 4BHL-2A型、 4BHL-4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等。

6.2机械作业质量要求

对于适时收获的花生,采用分段挖掘收获时,作业质量应满足NY/T 7502—2002《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采用鲜摘或全喂入干摘时,作业质量应满足NY/T 993—2006《花生摘果机作业质量》要求;采用联合收获时,要求总损失率≤50%,其中摘净率≥98%,破损率≤2.5%,含杂率≤3.0%。

7生产记录

对花生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种子、农药、肥料的来源、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号、 施用量及机械(人工)作业的时间、内容等进行详细记载,生产结束后整理归档,保存2年以上。

参考文献:

[1]谢吉先,季益芳,刘军民,等. 大面积花生高产十项技术措施[J]. 花生科技,2000(3):33-36.

[2]谢吉先,吴学文,管军健,等. 无公害泰兴花生果的栽培环境及配套技术[J]. 花生学报,2003,32(增刊):449-452.

[3]禹山林. 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6):19-21.

[4]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等.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8-130.秀洪学,陈建斌,汤东生,等. 氮肥对蚕豆结瘤和植株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82-83.

传统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10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两种途径, 多数学生的学业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传统制图课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互动的交流环境, 教师和学生易实现直接沟通, 教师“教”和学生“学”可及时反馈, 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博学和人格魅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性思维得以延伸, 想象力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这种互动的情感教学是任何现代教育技术都无法取代的。制图课的传统教学媒体如实物、模型、挂图等, 即经济又方便, 学生即可见又可触, “教”与“学”之间的讨论、沟通及时, 效果好。学生在观察、联想、设想、比较等思考后, 实践性较强, 动手能力等潜能易得到充分发挥。

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如教师徒手黑板作图能力等) , 有积极授课的情绪, 丰富的经验, 善于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增强教学的穿透力、吸引力。否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会出现呆板、生硬、拖沓等平铺直述的现象。另外传统黑板作图讲解易出现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思维出现“休眠”而不知所云的现象, 挂图“注入式”教学会出现很多不良后果,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或用计算机直接教学的模式, 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其特点是将点、线、面和各种形体通过动画等形式直接展现在图板上, 表现形式丰富。点、线、面和各种形体的讲解等用多种方法展现, 直观现象, 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 而且大大得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空间概念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 为学生提供了形象、逼真的感情材料, 感染力强。能集中学业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传统教学法不易或不能做到的。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利用其三维图像或动画在投影原理、组合体切割与叠加、截交与相贯、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教学上, 更能强调“动”和“真”。教师可以反复地进行三维图像旋转演示和投影再现。从而使这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易懂, 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在有限的课时内, 可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 淡化和解决难点, 教学效果好, 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2 两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在多媒体课件中, 教师对传统教学讲授中感到困难的抽象内容的讲解、疑难点解决等诸多方面已设计好, “教”的过程已程序化、光电化了, 然后利用生动的动画效果等方法展现出来, 学生的认真观察、理解、想象、比较等“学”的过程就显现的非常重要。而很大部分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是靠文字和讲解等传统方式来叙述或补充的。显而易见, 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 才可以使《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的“教”和“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制图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 其教学过程应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两者相互渗透。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应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原则, 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标, 对每一章节课堂教学的环节, 课件运用, 都要事先进行精心安排和设计, 不能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 这样不但达不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并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在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中, 可重点在“投影原理”、“三视图的形成”、“点、线、面的投影及其规律”、“剖视和剖面”、“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上, 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切入辅助传统教学。其章节的内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各知识点联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等, 须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先进入状态, 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 并在有动手作图的实践后, 再有选择地、可重复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动画效果,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其次, 在多媒体的演示和讲解后, 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表现欲望, 及时回到传统教学上来, 给学生作图的实践时间, 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培养出会看图、会绘图的专业素质。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练习后, 对出现的问题, 用多媒体进行辅导和复习。通过直观演示,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可很好地使学生消化所学内容。不仅帮助学生强化了空间想象能力, 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画图和看图能力的提高。小结有声有色, 内容可见, 纲目分明, 知识联贯, 重点突出, 比传统教学小结效率高。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 可充分体现制图课的实践性原则, 也可让教师体会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合理性。

如果制图课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由于教学信息量大, 画面呈现速度快, 学生的思维易受课件画面的吸引, 几乎没有思考,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想象力, 易出现“信息飞逝、过目而忘”的现象。在“黑暗”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里, 如果长时间使用, 使人易疲劳, 学生是否接受了教学内容, 教师不易观察到, 易扼杀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没有了传统的课堂情感, 其不良后果甚于传统教学。

综上所述, 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各有利弊,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即不要排斥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 也不要为使用而使用, 而应是积极地了解二者的教学特点, 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寻找出它们结合的切入点, 将这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共用于教学活动中, 使教有所长, 学有所得, 教学相长。

3 不断探索, 逐步提高

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渗透、合理应用, 并不是一个简单使用多媒体的问题, 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内容非常熟悉, 对多媒体教学切入点、切入时机、切入程度要认真备课, 能熟练操作。对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理地教学设计和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内容对学生做必要的讲解和启发, 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 合理地把握住“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能交流教学信息等, 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学习和体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并努力实践, 不断研究和探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和特殊规律, 使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之一。为了达到该课程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在过去上课时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而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应用, 现在教师上课又改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辅。以下主要将两种模式如何结合做简单介绍。

上一篇:题组教学下一篇:教学内容调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