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机械化

2024-08-13

生产机械化(精选11篇)

生产机械化 篇1

山西省夏县一向重视先进技术的推广, 在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很高。但小麦生产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麦高产目标的实现。

1 存在问题

1) 传统耕作机具马力小, 旋耕、浅耕, 导致犁底层出现, 影响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 秸秆还田面积大, 整地质量差, 播种出苗差。农家肥少甚至没有, 连续多年施用化肥和农药, 破坏了土壤结构,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肥力降低。

3) 大多数群众仍习惯于大水、大肥、大播量的粗放管理。既增加了生产成本, 也不利于小麦的高产。

4) 病虫害防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自扫门前雪”, 导致病虫害基数越来越高。

5) 农机操作手技术不过硬, 耕地、施肥等质量不能保障。

6) 以家庭为主, 零碎分散的土地, 农田基础条件差, 难以集中成片, 制约了大型机械化操作。

2 采取措施

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导, 配合科技措施, 农机农艺相结合, 推进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2.1 采用大型旋耕机或重型耙进行的耙地作业, 播种机精量播种

运用深松机、深松犁、根茬粉碎还田机、悬挂四铧犁、组合耙、镇压器、玉米秸秆还田机、小麦精量播种机等大型机械深松整地, 深翻耕作, 旋耕两遍, 秸秆还田。小麦精量播种机可以根据作物品种和地力, 调节播量来实现小麦的精播、半精播, 且播种均匀, 深浅一致, 播种质量高, 能充分利用地力且省种增产, 可配合种子精选、种子包衣、除草剂喷洒等机械化技术。

2.2 深施化肥机械化

通过采用专门深施化肥作业机具, 将化肥按底肥、种肥、追肥等农艺要求, 施入土壤≥6㎝深度的土层中。对于出现犁底层的地块, 生产上采用隔2~3年深耕一次, 或者麦收后用拖拉机牵引深松犁, 深松30~38cm, 可以打破犁底层, 增加活土层, 积蓄深层水, 提高麦田的保水、保肥能力及抗涝能力, 保障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3 节水灌溉机械化

推广“水肥一体化”, 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 按土壤养分含量和小麦的需肥规律和特点, 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 使水肥相融后, 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 均匀、定时、定量, 采用防渗渠道输水以及喷灌等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 加强机械、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

2.4 植保机具机械化

在小麦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防控上采取“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方针, 运用弥雾喷粉机、机动弥雾机喷雾机等机动植保机械, 通过组织, 对高产创建万亩片进行统一防病治虫作业, 可节约用药, 减少残留污染,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防治效果, 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

2.5 运用小麦联合收收割机收获机械化

小麦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精选、秸秆还田等工序, 做到“收、耕、播”一条龙服务。比传统收获腾茬快、效率高, 还环保。

2.6 加强耕作农机手的培训

操作机手在作业前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熟练掌握机具操作技术, 熟知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作业要点, 保证小麦播种落籽均匀, 深浅一致, 控制播种深度, 提高播种质量, 能调整施肥量、深度和宽度, 满足农艺要求, 能调整机具和排除机具作业中出现的故障。

2.7 加快土地流转规模化

重点培养专业大户、合作社等, 引导农民的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平稳向专业大户、合作社流转, 发展粮食生产规模化。

总之, 夏县小麦生产通过农机农艺融合, 引导小麦生产耕、种、收机械标准化技术, 规范小麦生产机械化全过程, 提高小麦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完成小麦高产创建目标,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摘要:小麦是夏县主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33万亩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以来,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随着劳动力转移, 留在农村的“993861部队”劳动力老龄化, 以及土地流转, 种粮大户、合作社的成立,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 农机手已成为种地主力军, 机械化生产方式亦成为主导方式。山西省夏县通过连续6年小麦高产创建“六统一”, 大力推进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 探索小麦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技术, 全面引导规范小麦全过程生产机械化, 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

关键词: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生产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篇2

1.选择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宜选用高产、抗病、抗裂角、株高17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偏早熟、花期集中便于机械收获的品种,如“中双11号”、“中油杂11”等。三熟制地区宜选用早熟品种。

2.适期播种:根据长江流域常年油菜直播的实际情况,播种期宜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

3.机械直播:

(1)播种前准备。田块表面应无影响机播正常作业的杂草,前茬为水田作物的土壤,要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为40%~60%,播种前3~5天,每667平方米用10%草甘膦水剂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封闭除草。

(2)抢墒播种。选用2BFQ-6型油菜精量直播机,每667平方米用种150~200克,种子与油菜专用肥(每667平方米25公斤)混合机械条播,行距40厘米,播种深度1.5~2厘米。在正式作业前调试各行播种及施肥的均匀性,在地头试播10~20米。

4.平衡施肥:最好用油菜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氮∶磷∶钾=16∶16∶16)。机械播种时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40公斤、尿素5公斤、硼砂1~1.5公斤。5叶期667平方米施苗肥4~5公斤。12月下旬至来年1月上旬施用腊肥,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8公斤或尿素6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8公斤。为防治花而不实,在花蕾期每667平方米用50克硼肥兑水50公斤混合喷施。

5.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如油菜播前未喷封闭除草剂,播种后2~3天内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6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洒。油菜苗后,在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发生初期(3~5叶期),667平方米用烯草酮乳油(有效成分120克/升)30~40毫升茎叶喷雾,阔叶杂草667平方米用50%高特克悬乳剂30~4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2)早间苗、定苗。在3叶期前及早间苗,对断垄缺行田块,尽早移栽补空,确保每667平方米密度2.5万~3万株,11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用30~50克多效唑促壮苗。

(3)清沟排渍。春后及时清沟排渍,使流水通畅,田间无渍水。

(4)病虫害防治。冬前主要防治虫害,花期防治菌核病。可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防治蚜虫,用大功臣、虫杀净等药剂防治菜青虫。密植油菜要注意防菌核病,初花期用40%菌核净防治菌核病1次,7~10天后再防治1次,从下向上喷洒油菜中下部叶片。

6.适时收获:

(1)联合收获。在全田90%以上角果呈现枇杷黄色、籽粒含水量20%时,用4LL-2.0D型油菜联合收获机一次性收获。

(2)分段收获。先用4SY-2.0油菜割晒机割倒,3~5天后再用4SJ-1.8型自走式捡拾脱粒机捡拾。

7.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机械直播全苗,培育壮苗;二是要优化肥料运筹,重施底肥,生育后期补施磷钾肥防止倒伏;三是要注意花期防治菌核病;四要是掌握适宜收获时期,降低机械收获损失率。

8.适宜区域: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选择地势平坦、适合机械操作、排灌方便的田块。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菜作物研究所张春雷邮编:430062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邮编:410128)

谈玉米生产机械化 篇3

1.玉米播种阶段的机械化作业。

在头一年的玉米前茬收获以后, 应选择适耕期进行整地, 有时还应在耕地前进行灭茬和撒施基肥。 耕地和整地农机化作业时是否组成复合机组, 必须因地制宜。耕地后要求晒垡、凉垡和接纳雨雪等, 这种情况下不宜采用耕地和整地复式作业。如果耕后需要碎土保墒, 应采用耕地整地复式作业, 由于种种原因而过冬的白茬地, 易于化冻初立即抢耕和整地。

玉米播种前的整地, 要求达到土壤松碎、地表面平整、上虚下实。一般可以采用各种型式的耙耢压机组, 国外有的采用全面中耕机组。近几年来, 国外发展了播前整地和播种的联合作业机组, 一次完成播前的细整地和播种等工序, 适用于高劳动生产率的大规模生产单位。播种玉米一般采用条播、点播和精量播种等方法, 条播法可利用通用条播机, 缺点是公倾播种量较大、浪费种子, 而且间苗费工多, 一些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小规模生产单位可采用此种方法。精量播种法可节省种子一半以上, 株距均匀, 能省去间苗工序, 但对种子质量要求高。对于高劳动生产率的大规模生产单位, 配备专用的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机, 是可行的。

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对播种以及播后作物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有等行距单株种植、不等行距单株种植、等行距等株距以及穴播等方式。我省玉米行距一般在60~70 cm之间, 很不统一。玉米与其它作物间作, 不便于机械化作业, 在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单位应以清种为宜。

2.玉米田间管理阶段的机械化作业。

玉米田间管理作业项目一般为间苗、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和灌水等。为了简化田间管理工序, 采用除草剂可以省去除草工序, 中耕松土的遍数也可以相对减少。玉米生长的后期, 机组难以进地, 所以在生长前期应及早控制杂草。玉米灌水一般采用畦灌, 在播种时应做好畦或沟等。地膜覆盖也有应用于玉米的, 一般在高度增产的地区才是合算的。铺膜可采用先铺膜后播种或先播种后铺膜等形式。

3.玉米收获阶段的机械化作业。

玉米收获后, 在下茬作物播种前有较长的时间间隔, 所以应在充分成熟的完熟期进行收获, 这时的玉米籽粒及茎叶含水量已经显著下降, 有利于提高收获作业以及后续作业﹙运输、清粮、烘干等﹚的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费用。但玉米完熟后, 可能增加果穗的落地损失, 所以为了减少农机化收获损失, 应该选用成熟期一致、茎秆不易折断、不易掉穗的玉米品种。这种条件下, 玉米收获期可以延长, 从而显著地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利用率, 显著地减少机具的配备量。

机械化玉米收获作业可分为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两大类。

(1) 联合收获方法。

采用联合收获方法的重要前提是玉米的籽粒含水量在30%以下, 当籽粒含水量过高时, 将造成严重损失。使用通用联合收获机时, 须调整好专用的玉米割台。专用的玉米收获机作业有多种方案:有的完成摘穗、剥叶、和脱粒、茎秆粉碎还田工序;有的仅完成摘穗、剥皮工序。玉米采用联合收获方法, 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但机械投资比较大。

(2) 分段收获法。

在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生产单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一般采用分段收获玉米方法。目前, 较普遍的是由人工完成割秆、摘穗、剥叶等工序, 待果穗晾干, 籽粒含水量下降以后, 再由机械完成脱粒工序, 玉米脱粒机效率很高, 也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一些小规模经营的农户,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宜采用机器完成割秆、摘穗等工序。

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 篇4

在我国,玉米粮经饲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机械化精量播种每公顷可以省种45斤左右,增产15%~20%。机收每公顷可减少损失3%-5%,平均节约成本225元左右。

当前,我国玉米耕整地、种植和田间管理等环节机械化技术问题基本解决,机收加快突破,社会化作业服务市场开始启动。2007年,全国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8%,其中,机耕水平达到60%,机播水平达到59%,机收水平达到7%。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表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技术装备加快发展。玉米耕整、播种机械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广泛推广应用。收获机械基本定型,形成了悬挂式、自走式和玉米割台等三种机型,参与研发、生产的厂家多达60余家,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二是机械收获大力推广。近年来,玉米生产机械化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亮点。目前,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中的山东、北京、河北、天津,北方春玉米种植区中的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已进入推广阶段,机具基本定型,发展势头强劲;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中的安徽、河南、江苏,北方春玉米种植区中的陕西、宁夏、辽宁、吉林、甘肃处于示范推广阶段,基本确定应用机型,示范推广工作开始启动。三是政策效应不断显现。2006年农业部在山东、河北两省开展了玉米收获机械补贴试点,2007年补贴试点扩大到9个省(区、市),全国新增玉米收获机近万台,为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作业市场日趋活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提供了机播、机收、秸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服务。

加快推进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要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方针,坚持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农艺农机结合,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稳步发展玉米播种机械化,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到2010年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其中:机收水平达到16%,机播水平达到80%。在工作思路上,要实现“四动”:一是农机农艺互动;二是社会服务促动;三是梯度推进带动;四是多项技术联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补贴政策,突破机收瓶颈

把购机补贴作为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最直接的抓手,扩大中央补贴资金实施范围,鼓励地方资金累加补贴,提高补贴额度。重点补贴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支持、引导各种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瓶颈创造良好条件。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农牧业县(场),玉米收获机械纳入全国补贴范围。

二、实施示范项目,带动推广普及

在玉米主产区,以玉米机收示范推广为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县和示范基地,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示范宣传,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黄淮海玉米种植区和北方玉米种植区重点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南方山地丘陵种植区积极进行机播和机收试验示范。

三、引导社会服务,培育作业市场

加强玉米生产机械化跨区作业的组织调度、技术培训和维修服务,开展玉米播种、收获机械选型鉴定和作业质量跟踪调查,提高玉米机播、机收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要建立完善信息调度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玉米机播、机收供求信息;要发挥农垦系统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优势,推行场县、场乡共建等服务模式;要借鉴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经验,提高玉米跨区机收作业的组织水平,加强机械的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抓好玉米跨区作业安全生产,完善跨区作业的保障机制。要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增强玉米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发展后劲。

四、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要支持玉米装备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基础研究,研发青贮收获、茎穗兼收、玉米小麦兼收等专用或多功能机具,以及玉米免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高效植保机具、适应山地丘陵地区的机具。加强产学研推结合,开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促进技术的熟化和成果的转化。要因地制宜,试验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做好机具选型配套工作,确定区域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加快技术普及。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研究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玉米;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

中图分类号:S23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62-03

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我国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而且可以促进玉米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因此,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增强玉米生产的节本增效和抗灾减灾能力,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对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整地、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三方面内容。其中,机械整地包括机械灭茬、联合整地、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环节;机械播种包括机械选种、精量播种、免耕播种、机械深施肥等环节;机械收获包括机收和脱粒等环节。

1 机械整地技术

机械整地技术是实施机械播种和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的基础,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耕翻地可不断增加耕层,并把根茬和残株扣入底层,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地力、改变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同时能减轻草荒和碱化现象。

1.1 机械灭茬技术

机械灭茬技术是利用旋耕机、灭茬机进行的一次性耕作作业技术。其配套机具按作业模式可分为灭茬机、旋耕机、旋耕灭茬机、深松旋耕灭茬机等。

机械灭茬技术能够创造疏松绵软、细碎平整的活土层,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创造种子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播前实施机械灭茬作业,可创造一个良好的发芽种床或苗床。尤其对于旱作农业来说,要求播种部位的土壤比较紧密,以利保墒,促进种子萌发,而覆盖的土层则要求松软,以利于透水透气,促进发芽出苗,即所谓的“硬床软被”。机械灭茬技术通过破碎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土,消除寄生在土壤或残茬上的病虫害,增加有机质含量。

1.2 联合整地技术

采用联合整地机械能一次完成灭茬、旋耕、起垄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而且,根茬粉碎还田以后,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起到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

技术实施要点:1) 作业地块。机械深松灭茬联合整地应选择坡度6°以下的地块进行,面积应大于0.33 hm2,垄长在50 m以上,地里石块少且直径不超过2 cm,垄距在50~70 cm之间。2) 整地条件。为保证机械整地的作业质量,玉米留茬高度应控制在15~18 cm之间,土壤中需含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有机质,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按农艺部门的要求,秸秆还田1 a进行1次,还田量约为单产的1/3即可,还田过多会直接影响下一茬作物的栽种及其根系的发育,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作物减产。3) 作业期。玉米留茬呈绿色时为最佳作业期,这个时期根茬含糖分、水分较多,容易切碎。因此,最好选择秋季作业。4) 土壤湿度。土壤含水率在18%~20%时(用肉眼看,地表有1 cm左右干土层)作业最好,过干、过湿都将影响作业质量。5) 质量标准。根茬或茎秆粉碎的长度应控制在5 cm以下,延长线5 m以内大于等于5 cm的根茬不超过5根,站立或漏切的根茬不超过根茬总数的1%;中小型深松灭茬联合整地机作业深度应达到13~15 cm,大型深松灭茬联合整地机作业深度应达到15~20 cm;碎土率应大于98%,直径大于2 cm的硬土块不超过5%,碎茬和土壤应均匀混合;工作部件入土深度要达到60%,起垄高度要达到15~18 cm。6) 作业效率。中小型作业机械日作业时间8 h,完成的作业量应达到2.0~3.3 hm2。大型作业机械日作业量不低于6.7 hm2。一个秋季的作业时间不低于25 d,春季作业时间不低于15 d。根据这个生产效率,按计划作业面积可以算出需要配备作业机械的数量。7) 旋耕刀与灭茬刀片的配备。中小型作业机械作业40 hm2左右、大型作业机械作业80 hm2左右应更换1组刀片,以保证作业质量。

1.3 机械深松技术

机械深松技术是指在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的前提下,用机械对深层土壤进行疏松。其目的是打破铧式犁耕翻或机组压碾土壤形成的坚硬犁底层,以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从而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应用环境,促进作物增产。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两种,按作业机具结构可分为凿式深松、铲式深松、振动深松等。不同深松机具因结构特点不一,作业性能也有一定差异,适用土壤及耕地类型也有一定的变化。一般来讲,以松土、打破犁底层作业为目的的常采用全面深松法;以打破犁底层、蓄水为目的的常采用局部深松法。有些种类的机具兼有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的特点,如全方位深松机、振动深松机等,具有犁耕阻力小、松土效果好、蓄水保墒能力强、松土深度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其主要内容是高留茬和秸秆还田。

1) 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留在地表作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的处理方法:一是粉碎秸秆处理。粉碎前茬作物秸秆后抛撒,使秸秆均匀地覆盖在地表。二是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使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三是留根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作物收获时,留根茬高度30 cm。四是粉碎浅旋处理。在风沙较大的地区,秸秆粉碎后用旋耕机浅旋表土,使作物秸秆与旋耕层土壤混合。

nlc202309041846

2)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机械秸秆还田技术是指用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将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后,随即用旋耕机旋耕,圆盘耙、灭茬机、深松机进行残茬处理,保持秸秆残茬合理分布和创造良好种床条件的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2 机械播种技术

2.1 玉米机械精量播种及深施肥技术

玉米机械精量播种及深施肥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即使用精量播种机,将单粒的玉米种子实施穴播,按照农艺要求的位置播入土壤中,并按量一次性深施化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机械深施肥是指将配方肥按农艺要求深度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以达到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长效配方肥料一次性深施打破了传统的耕作程序,同时结合化学除草剂封闭,减少了人工间苗和人工除草环节,节省了过多的劳动力投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2.2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在留茬20~25 cm的茬地里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一次完成多项作业工序的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该技术已成为保护性耕作四大关键技术之一。其优点为:一是减少农耗时间、争取农时;二是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幼苗整齐度;三是利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四是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五是秸秆残茬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六是减少耕整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七是在播种的同时可施用少量种肥,利于提高幼苗素质;八是在容易发生芽涝的地区,提早播种可避开或减轻芽涝的危害。

3 机械收获技术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

3.1 联合收获

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集穗,或摘穗、剥皮,但此时籽粒湿度不宜过高,同时进行茎秆处理(切段黄贮或粉碎还田)等项作业。其工艺流程包括摘穗—剥皮—秸秆处理3个连续的环节。

3.2 半机械化收获

用割晒机将玉米割倒、放铺,经几天晾晒后,籽粒湿度降到20%以下,用机械或人工摘穗、剥皮,然后运至场上,经晾晒后脱粒;同时进行秸秆处理(切段黄贮或粉碎还田)。

3.3 技术性能指标

玉米机械化收获机需达到如下技术性能指标:收净率≥95%,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果穗含杂率<5%,还田茎秆切碎合格率>95%,留茬高度≤40 cm,使用可靠性>90%。

3.4 技术实施要点

一是实施秸秆黄贮的玉米要适时进行收获,尽量在秸秆发干变黄前进行收获作业(此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利于黄贮)。二是实施秸秆还田的玉米收获尽量在籽粒成熟后间隔3~5 d再进行收获作业,这样玉米的籽粒更加饱满、含水率低,有利于剥皮作业。秸秆变黄、水分降低更利于将秸秆粉碎,可以相对减少功率损耗。三是根据地块大小、种植行距及作业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作业前制定好具体的收获作业路线。

4 结语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可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一是减少了大量劳动力用工,促进劳动力转移。实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可减少机车进地次数,与传统作业方法整地、配人畜力播种、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等作业环节相比较,省工效果明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二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有机质的生态平衡,可以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更新与活化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物质,增加了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改善了土壤的物质性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增强土壤持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岳文龙.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8):50-52.

[2] 马振亚.玉米机械化纯免耕播种技术推广综合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2012,2(11):5-6.

[3] 勾峰,赵振芳,王晓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技术研究与推广[J].湖南农机,2014,41(8):19-20.

[4] 刘欣.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0):70-71,74.

[5] 潘龙岭.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J].南方农业,2014,8(21):83-85.

Research on the Technique of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Operation in Maize Production

LIU Jing1, LIU Xinfang1, TAN Kejian2*

(1.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yang 110161, China; 2. Huludao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Huludao Liaoning 125000, 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technique of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operation in maize produc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for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ticle, it studied the technique from 3 aspects of mechanical tillage, mechanical sowing and mechanical harvesting, discussed key points for implementing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the technique, and achieving standardization and scale for maize cultiv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aize; mechanical tillage; mechanical sowing; mechanical harvesting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篇6

1 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

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是采用专用或兼用油菜直播机直接将油菜种子播于大田的轻简栽培技术。

1.1 播期及茬口选择

冬油菜机械直播田块, 应选择前茬作物茬口较早的地块, 我市直播油菜的播期应控制在10月20日以前, 适期早播有利高产。

1.2 田块整理

播前对田块进行旋耕整地或灭茬处理, 前茬为稻作的土壤要经适当日晒, 使土壤疏松, 适合机播作业, 并在播种前3天喷施除草剂。

1.3 播前准备

1.3.1 基肥的施用。根据本地高产油菜的农艺要求, 合理计算基肥的施用量, 采取种肥混播方式施用基肥的, 宜选用吸水性差的颗粒肥料, 以防止化肥在种箱内结块, 同时要严格控制肥料用量。

1.3.2 种子选用及用量。选用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矮杆、株形紧凑、分枝较少、结角相对集中、成熟期基本一致、角果相对不易炸裂、生育期较短的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双低”品种, 播种量一般为150~200g/667m2, 9月下旬机直播的定苗1.5万株, 10月上旬机直播定苗约2万株, 10月中旬以后的定苗约2~2.5万株。

1.4 播种作业

1.4.1播种机调整。选用油菜直播机直接播种, 播种前必须根据本地区农艺要求的播量, 调整并测定机具的亩播量, 确定播量刻度位置。播前应进行排种能力、种排量稳定性、各行排量一致性的调试。

1.4.2播种深度调整。机具下田后要按说明书的方法进行播种深度的试验、调整, 直至达到农艺要求的深度。一般播深控制在5~10mm。

1.4.3 播种作业。机具作业时要保持直线性;油菜的边行不要靠沟太近, 约有10~15cm的距离;要注意排种离合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不要出现漏播现象;拌肥播种时, 由于排量加大, 要经常注意观察种箱内的种、肥存量, 及时添加, 确保不断垄、不缺株。

1.4.4 田间管理。浅旋播种后, 随即进行机开沟。沟土均撒于畦面, 遇天旱及时洇水, 确保出齐苗, 适时间苗定苗。

2 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

油菜机械化移栽是用油菜移栽机械将油菜钵苗或裸苗移栽到大田中的作业方式, 其中育苗和移栽环节是关键。

2.1 苗床育苗

油菜育苗方法主要有苗床育苗、营养钵育苗和穴盘育苗三种形式。我省油菜移栽主要采用苗床育苗, 即将油菜种子直接播撒在平整好的苗床上, 等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拔出菜苗, 进行移栽。移栽时的壮苗标准:秧龄25天以上, 苗高15~25 cm, 3~5片绿叶, 叶色浓绿, 根茎粗0.6cm以上且粗直不弯曲, 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钵苗苗体直径≤4cm。

2.2 移栽

机械化移栽是使用拖拉机配套的移栽机或专用移栽机按农艺要求, 将育好的油菜裸苗或钵苗, 定苗定穴移栽到大田中。移栽油菜的密度在6000~8000株/667m2。

2.2.1 移栽时间:机械化移栽应适龄早栽, 10月下旬~11月初为最佳移栽期。

2.2.2 大田质量要求:移栽田块要求平整, 田面整洁、细而不烂, 耕深20cm左右, 碎土层大于8cm, 碎土率大于90%, 不留大的孔隙, 含水率控制在30%左右。

2.2.3 小苗准备:将要移栽的油菜苗苗高应控制在15cm~25cm (4叶1芯为宜) , 过高过低移栽时均会产生夹苗、拔苗、伤苗、翻倒、漏栽等现象, 过高部分在不伤苗芯的前提下可切除, 并做到随到随栽。

2.2.4 移栽作业:根据当地高产栽培农艺要求, 调节好相应的作业株距和移栽深度;投苗手应进行适当培训, 做到配合默契;挑选操作技术熟练的驾驶员, 选择适宜的移栽行走路线, 控制好移栽机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确保机具作业质量。

2.2.5 作业质量监控。移栽作业过程中要监视和控制栽深的一致性, 达到深浅适宜;作业质量既要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达到5000株/667m2以上 (视各地情况而定) 。同时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漏栽率≤5%;伤苗率≤4%;翻倒率≤4%;均匀度合格率≥85%。

2.3 机械化开沟

移栽后要高标准开挖整修好田间一套沟, 确保排水畅通, 减轻湿渍危害。机械化开沟首先要确定好畦面宽度, 不能大于2m宽, 最适为1.2~1.5m, 太宽不利抗旱浇水;太窄造成覆土过多造成小苗损伤, 不利于安全出苗, 影响油菜成活率。

2.4 管理

移栽油菜的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如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与直播油菜的田间管理基本相同。

3 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

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有机械化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两种, 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 调节成熟度, 便于机收, 减少损失。

3.1 收获方式

株型小、密度高、成熟度一致的直播油菜宜采用联合收获作业, 株型大的直播油菜或移栽油菜家采用分段收获。

3.2 收获期

油菜的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质量, 一般机收油菜要比人工收获期推迟5~7天, 在黄熟后期至完熟期最为适宜, 此时成熟度为85%~95%, 不但籽粒饱满, 种皮色泽好, 粒重和含油率较高, 而且易于脱粒。

油菜植株的含水率也是适宜机收的重要指标, 雨后及遇早晨露水多时植株含水率较高, 宜凉干后才能收获。在生产实践中, 天气晴好要提前下田作业, 遇阴湿天气宜推迟作业时间。

3.3 机械准备

根据油菜株型和倒伏情况, 调整拨禾轮的位置和转速 (适宜转速21~25r/min) , 以减少对油菜的撞击, 根据油菜的成熟度, 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和凹板间隙, 提高脱净率、降低破碎率。

3.4 机收作业

3.4.1 喂入量的选择。首先根据油菜生长密度和产量选择喂入量, 对密度大和产量高的田块, 不能全幅收割, 适当减小割幅和前进速度。其次根据油菜植株含水率和表面湿度选择喂入量, 中午或阳光较好时, 含水率和表面湿度较低, 适当提高前进速度;上午或傍晚时, 含水率和表面湿度较高, 适当减小割幅和前进速度。

3.4.2 操作要求。由于油菜秸秆粗大, 含水率高, 油菜叶、油菜籽、油菜荚壳和秸秆屑, 很容易粘结和堵塞清选筛面, 作业中, 机手必须经常检查筛面是否堆积物过多, 筛孔是否堵塞。

3.4.3作业质量。机械化收获的作业质量影响到油菜的实际产量。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损失率≤8%;破碎率≤0.5%;含杂率≤5%;可靠性有效度≥95%。

3.5 收后油菜籽的处理

机械化收获后的油菜籽的含水率较高, 应及时晒干或烘干。如天气阴雨, 必须及时采取, 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摘要:油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粮油作物, 因油菜品种、茬口等因素影响, 机械化生产处于较低水平。就机械化直播、机械化移栽、机械化收获, 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规范。

生产机械化 篇7

会议强调, 对棉花机械化生产, 中央1号文件做出了具体部署, 汪洋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张桃林副部长也都提出明确要求, 要研究加快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 中央对棉花生产机械化更加重视。农业部连续五年设立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国家投资1500万元, 实施了棉花全程机械化农业行业科技专项, 支持棉花生产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国家优质棉基地建设和科技攻关, 摸索总结了一套适应新疆干旱半干旱棉区生产的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农业部先后制发了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同时, 山东、河北等地组织研发了新型多功能棉花耕播机、棉柴收集处理 (还田或粉碎) 机具和高地隙棉田喷雾机等机具, 为棉花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会议要求,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工作机制, 落实扶持政策, 增加科技投入, 扎实做好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各项工作。

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在满足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机械化补贴需求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对棉花主产区和棉花生产机械化补贴的支持力度, 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补贴棉花生产机械的比例, 为加快突破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瓶颈提供资金支撑。

二要加快关键环节机具研发。加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 加强采棉机及配套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集成示范。鼓励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促进采棉机摘锭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棉花系列收获机械。加大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新工艺研究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推进机采棉加工升级。 (下转第18页)

三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农业部将继续设立技术推广项目, 支持棉花生产机械化。各棉花主产区农机化主管部门, 要建立稳定的棉花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加大推广资金投入。按照项目整合, 集中投入的原则, 积极探索各主产区棉花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 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推进。

四要推进棉花规模化生产。利用促进土地流转的好政策, 引导规模化生产。发挥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 鼓励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植棉能手转移和集中。积极发展棉花生产合作社, 统一种植模式, 促进棉花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作业服务组织, 实施机耕、机播、机采等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经营, 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有效服务方式, 开展“跨户、跨村、跨乡 (镇) ”的跨区作业, 扩大机采棉作业市场规模, 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生产机械化 篇8

太平蔬菜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具体做法如下。

1 突出机械化服务, 提高生产效益

合作社从筹备组建开始, 立即引进新型大中型拖拉机、蔬菜育苗设备、蔬菜移栽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 从重点解决蔬菜地的耕整、开沟、作畦入手, 推行耕作、整地、开沟、作畦、排灌、育苗、植保等蔬菜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农业机械装备不仅承担本社233.3 hm2租赁田耕作, 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 年机械作业能力达1 333.3 hm2以上;并统一为社员提供良种供应、业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系列服务。2011年开始合作社每年发展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设施农业装备, 目前已建成蔬菜育苗基地有13.3 hm2多钢架大棚、800 m2玻璃温室, 实现了“自育自种”, 节省了育苗环节的大量运输时间和经济成本。

合作社实行“西兰花—早稻—西兰花”三熟制种植, 即在秋季生产的基础上春季再种一季西兰花。早季西兰花除去667 m2物化成本1 393.25元, 667 m2净产值为2 646.75元;晚季西兰花除去667 m2成本1 237.25元, 667 m2净产值987.75元。早晚两熟667 m2净产值为3 634.5元。

2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土地产出率

合作社以科学种植观探索西兰花的反季节栽培技术, 在秋季生产的基础上春季再种一茬西兰花。引进了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 采用日本井关、洋马蔬菜移栽机, 通过营养钵育苗, 一次性完成取穴、下苗、覆土等作业, 采用机械作业生产率达0.23 hm2/h。此外合作社还专门建立了手工栽植与机械化移栽的同田块对比试验田3.3 hm2。通过考核得出机械移栽有如下优势:落地苗均匀, 不伤苗, 返青期早3~4 d;密植程度高, 落地苗增19%左右;成熟期提早5 d左右, 且成熟期较集中。早熟西兰花销路特别好, 667 m2净产值2 506.75元, 西兰花反季节栽培潜在增值效益明显。若采用二熟制栽培, 将使产量翻倍效益倍增, 提高土地产出率, 为全面推广西兰花二熟制栽培提供了成功经验。

3 推行水旱轮作制度,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为了合理使用土地,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合作社在路桥区农机总站的指导下, 从2005年开始摸索轮种早稻的生产模式, 引进高速插秧机, 开展早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通过实际种植得出:西兰花地种植一季早稻, 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早稻的产量, 合作社的早稻产量比全区其他各地667 m2平均高出25 kg;轮作早稻后, 种植的西兰花病虫害发生概率明显的降低, 单季植保次数能减少1~2次。采用稻菜轮作方式效益明显, 合作社的收入也不断提高。2010年合作社机插早稻133.3 hm2多, 2013年又提高到了166.7 hm2, 成为全区水稻机械化种植示范区。

4 实施标准化生产, 确保产品无公害

合作社在提高西兰花质量的同时, 狠抓品牌建设, 发挥品牌效应。要求社员严格按照路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及质量要求来进行西兰花的栽培管理, 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确保产品无公害。建立西兰花生产、冷藏“保鲜头”技术标准, 为出口创汇创立“西兰花”品牌。建造了冷藏库3 000多m3, 保障了销售环节的冷藏保鲜, 并为周边农户提供冷藏、销售服务, 提高了农户种植西兰花的积极性, 降低了销售风险。

5 结合市场需求, 建立西兰花生产基地

湛江甘蔗生产机械化之路 篇9

甘蔗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的22%;涉糖农民人口300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34%;平均每年产糖量150万t, 占全国的14%;地形全是15°以下坡地, 阳光、雨量充足, 适宜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 将是未来优于广西、云南省 (区) 的机械化程度最高、产糖量最集中、耕作成本最低的甘蔗糖产区。

这是关于湛江糖业的一组数字。但是这样一个蔗糖优势产区在近年来却有逐渐萎缩之势。而制约甘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机械化尤其是收获机械化问题。

近年来, 湛江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湛江农垦农机服务公司总经理胡乔说:“目前甘蔗机械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远远低于人工。以每亩地产5 t甘蔗算, 人工收获1亩甘蔗的成本大约600元, 我们机收的成本只要不到300元。根据台湾此前蔗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 120元/t的人工费是这个产业的发展临界点, 一旦超过这个点整个产业就必须实现转型, 机械化就势在必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湛江就已开始探路机械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推进却异常艰难。

机械化之难, 到底难在哪里?

顶级机械水土不服

据了解, 目前湛江农垦拥有收割机械10台, 均是凯斯、迪尔这样的世界顶级机械, 这种机器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但是在湛江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首先是农机与农艺的融合问题。在传统种植模式下, 种植行距过窄 (仅有70~90 cm) , 与收获机械轮距不吻合, 致使机具不能下地作业, 即使能下地作业, 也造成损失率大、含杂率高。因此改革目前的种植工艺, 推行适当的宽行或宽窄行种植是解决收割环节的关键问题。

行距过窄还导致了另一个问题。以凯斯4000为例, 由于机械本身重达13 t, 行走在田间对土地碾压严重, 导致来年宿根生长受损。

此外, 由于湛江地区台风频繁, 导致甘蔗倒伏现象严重, 而国外进口的机械无法适应湛江地区的这一实际情况, 使机械化收割难上加难。

除了上述原因外, 在采访中, 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均认为, 土地流转是制约甘蔗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提交给湛江市农机主管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上, 湛江农垦认为, 甘蔗地的规划及农艺水平远远达不到机械化砍蔗的技术要求, 目前用于机砍蔗的地块地面大多数不够平整, 造成收获稳定性受到影响。许多地块田间管理没有培土作业, 收获机手无法看清楚行距而压行收割, 造成甘蔗损失;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块规划面积太小, 种植长度太短, 增加收割机在地头转弯次数, 严重影响收获工效, 增大本公司的收获成本, 造成经济效益损失。

工厂环节很重要

与其他农业不同, 甘蔗生产机械化不完全是、甚至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需要协调甘蔗生产者、服务组织、制糖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技术和利益关系的一个系统工程。蔗农、服务组织、糖厂、管理部门四者之间还未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需要处理好四者间的利益关系, 关键环节是糖厂。

一位业内人士称, 迪尔、凯斯这样的顶尖设备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特别是在含杂率同样高的情况下能被接受, 这是因为当地的制糖工艺与之相匹配,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制糖工艺主要是适应人工整秆砍收方式收获的甘蔗, 如喂入切段式的甘蔗, 就需投入大量资金对糖厂进料口进行改造, 因此, 糖厂对于人工收割甘蔗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甘蔗机收的推广。此外, 糖厂一旦开榨, 就不能停工, 需要甘蔗源源不断地喂入, 直到榨季结束, 否则重新点火一次就要上百万元的成本, 而收割机在下雨天很难下地, 几乎无法机收, 糖厂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如果改变制糖工艺, 短期内的成本负担又会很重。

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乔说, 甘蔗机收的含杂率偏高和糖厂目前的制糖工艺之间不匹配是制约甘蔗机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湛江农垦采取的方式是控制机收甘蔗的数量, 每天定量收购机收蔗, 以保证蔗糖的品质。“这肯定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旦有一天没有人砍甘蔗了, 再多杂质的机收甘蔗我们也都得收。”胡乔说。而这种无奈之举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机服务公司的运营。“目前公司的10台甘蔗收获机, 理论上1台机械1 d能收500 t, 但实际上肯定达不到, 这个榨季10台机械1 d最多也就收1 000 t, 这只相当于国外1~2台机械的作业量。原因一是机械出故障售后服务不及时, 二是阴雨天气无法进行机收, 三是糖厂设定限额, 每天只收几百吨甘蔗, 而切段式机收的甘蔗要求在收获后的24 h之内必须进行加工, 所以从田头到糖厂就需配备大量的运输车辆来保证。而我们目前1台甘蔗收获机也就配有2台运输车, 运输能力也跟不上。因为配套不到位, 农民又没有晚上收获的习惯, 我们10台收获机1 d的收获量也就在1 000 t左右,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农机服务难生存

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推动, 但是目前在湛江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1台进口甘蔗收割机动辄150多万元, 机器贵是制约甘蔗机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普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来说, 这个价钱是无法承受的。而且甘蔗机械化并不是说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就能完成, 它还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胡乔说:“每台收割机要配套2~3台田间转运车, 除了挂车还需要拖拉机, 再加上油钱和司机报酬等, 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在采访当地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时我们了解到, 合作社可以为蔗农提供从机耕、机种到田间管理、中耕培土等一系列作业服务, 作业面积将近7 000亩。但是因为买不起甘蔗收获机, 机收服务成为合作社的“短腿”。合作社负责人给我们算一笔账, 1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大约160万元, 加上配套设备约70万元, 以合作社目前的收入, 至少要10多年的时间才能攒够买甘蔗收获机的钱。

由于进口机械价格高, 又无法拿到购机补贴, 所以在普及上大受影响。那么为何不买国产机械呢?据了解, 目前国产甘蔗收割机质量并不为蔗农认可。目前河南洛阳一家收割机品牌价格便宜, 据说在广西得到欢迎, 但是胡乔仍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 说一定要亲自看过、试过才能决定是否购买。

前路漫漫

“甘蔗机械化是一个系统问题, 系统的核心是收割机械化系统。但是一个系统不仅是机械的问题, 除了有好的机械, 还需要种植园区的地形地貌、地块情况等环境条件、作业方式、管理方式等很多的系统因素配合, 才能发挥机械的效能, 而这是需要时间来组织和磨合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区颖刚的这一观点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要解决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湛江市糖业协会理事长麦茂良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为湛江糖业进行呼吁, 希望能将湛江列为中国蔗糖生产主产区。他认为机械化推进会受到土地分散、地形特殊和蔗农种植习惯难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同时大规模的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蔗糖产业的机械化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曲折的过程。“短期内, 蔗糖产业是很难通过机械化自救走出低谷的。因此, 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糖业稳定发展。”麦茂良说。

由于受土地资源、技术和装备、组织和管理因素的影响, 湛江甘蔗机械化在经济上尚未能体现出系统的收益目标, 在技术上也还未达到农机农艺融合的理想产量要求, 这是甘蔗机械化整体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湛江甘蔗机械化问题, 为广东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提供思路, 2015年9月1―2日, 广东省农业厅在湛江召开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座谈会。会上,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牛宝俊在座谈会上作了讲话, 从政府职责、部门合作、推广示范等几个方面为甘蔗机械化问题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思路。

牛宝俊指出, 要准确把握广东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措施和思路。一是要加强政府引导。甘蔗生产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 工艺体系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制约因素较多、牵动群体较广。要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 需要政府着力推动、农机与农艺部门协作配合、农机服务组织和蔗糖生产企业深度参与。二是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全链条各方协作配合, 需要利用政策、经济等手段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企业和农民参与的联动机制, 共同解决影响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以突破甘蔗收获“瓶颈”为目标, 倒逼甘蔗生产各环节实现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作业, 探索甘蔗机械化作业服务的有效盈利模式, 实现甘蔗产业的良性发展。四是要重点要探索扶持三种类型或模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五是要落实政策, 争取财政支持。

夏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篇10

关键词:夏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080-02

收稿日期:2013-05-07

作者简介:谢吉先(1963—),男,江苏泰兴人,推广研究员,从事花生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E-mail:tzxjx@163.com。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尤其是对于当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花生生产更是如此。农业生产机械化有助于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稳定和提高种植效益。据统计,1 hm2花生从播种准备到收获晒干需人工315个工日,按40元/工日计,需人工费12 600元;而花生机械化生产需机械费4 500元和必需的人工90个工日(人工费3 600元/hm2),机械化生产可节省花生生产成本4 500元/hm2。因而,花生机械化生产在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提高花生种植效益,从而有效地稳定和促进花生生产。本研究根据夏花生高产及机械作业要求,对生产中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农艺性状与田间长势要求、机械剥种、机械耕整、机械用药、机械收获、生产记录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以期更好地实施花生机械化生产。

1播种前准备

1.1机械准备

种子剥壳机:以木结构为主的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由大号、中号、小号筛板分别与大果、中果、小果花生荚果配套。要求剥壳后种仁种皮完整,破碎率低,分选干净,杂质少。配套电机550 W,鼓风机250 W。

机械耕整配套机具:多功能灭茬旋耕机、耕整起垄一体机及耕翻起垄播种覆膜一体机等。与之匹配的拖拉机分别为动力36.8、51.5 kW中型拖拉机及13.2~18.4 kW小四轮拖拉机,并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技术性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性能可靠。配套机具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有产品合格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等。

机械操作人员、拖拉机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证照齐全,农田作业技术熟练,经验丰富。

1.2轮作换茬

花生忌重茬,夏花生以三麦、油菜茬为主。轮作周期2~3年,轮作方式为“小麦(大麦、裸麦、油菜)—花生”“甜豌豆(蚕豆、蔬菜)—花生”等。

1.3地块选择[1]

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灌良好、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沙土、沙壤土田块。

1.4施肥

前茬收获后立即滅茬,随后施优质有机肥22.5~30 t/hm2、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525~600 kg/hm2,有机肥不足的田块增施尿素75~90 kg/hm2。

1.5耕翻起垄

采用耕翻起垄一体机进行田间耕翻起垄。耕深20~ 25 cm,垄宽75~80 cm、高15 cm,垄面宽45~50 cm。要求翻垡良好,土壤疏松细碎,地表平整。垄高、垄宽均匀一致,垄沟、垄面顺畅平直。

1.6覆膜[2]

人工耙平垄面、清理垄沟,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 1.5 kg/hm2 兑水750 kg喷雾后覆膜。膜宽90 cm,厚0006 mm。

1.7品种选择[3]

选择果柄韧性适中、株高中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果形整齐、抗倒性强、后期不早衰的中果、大果品种,江苏省以泰花系列、徐花系列的中果品种为主。

1.8种子准备

(1)晒种:剥壳前20 d晒种1~2 d。(2)机械剥种:种子晒后于阴凉处放置2周,然后采用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进行机械剥壳。(3)选种:选同品种中均匀一致、健康无病、无机械损伤的饱满籽粒做种。(4)药剂拌种[4]:播前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0 mL+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兑水375~4.5 L,混合后均匀拌种仁 180~225 kg,晾干即播,避免堆闷。

2播种及田间管理

2.1播种

露地栽培直接播种;覆膜栽培田块采用4~5 cm宽的小锹垂直打孔播种。每垄播2行,每行距垄边8~10 cm,穴距18~20 cm,每穴2粒、3粒相间播种。

2.2田间管理

提苗查苗:覆膜田块齐苗时注意提苗,将不能自行钻出膜外的幼苗人工辅助提至膜外,确保幼苗安全;露地栽培田块注意清棵。缺苗较重的田块立即补种、补苗。

“捉黄补瘦促平衡”:出苗期至初花期,田间生长不良或不整齐时,用稀粪水或0.5%尿素水11.25~15 t/hm2点浇促平衡。花期采用惠满丰、植物健生素等叶面肥喷施促生长。

中耕除草:露地花生在苗期进行人工除草松土1次;中后期拔除田间杂草。

“化控防倒保稳长”:株高33~35 cm时,用花生超生宝900 g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兑水 600~750 kg 均匀喷雾控旺防倒。

清沟理墒:苗期、中期、后期均须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并根据田间墒情合理排灌,保障土壤湿度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60%~70%、50%~55%。

3农艺性状与田间长势要求

3.1农艺性状要求

适应机械收获要求的花生植株直立,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株高35~42 cm,无倒伏,无大面积倾斜。

nlc202309041820

3.2田间长势要求

田间生长平衡,无杂草等其他杂物。

4耕整机械与技术

4.1种子剥壳机、耕整机械及操作要求

依照机械使用说明书及田间茬口实际进行机械操作。

4.2三麦茬花生田间耕整技术

三麦收获后田间秸秆还田量较大,将秸秆撒匀、施肥后选用耕翻、起垄一体机操作,再进行人工耙平、化除、覆膜、播种。

4.3油菜、豆类、蔬菜茬花生田间耕整技术

油菜、豆类、蔬菜茬在田作物收获后,宜选用耕翻施肥起垄化除播种覆膜一体机进行田间操作。

5植保机械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5.1植保机械、配套机具及使用方法

植保机械为中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喷杆式喷雾机,也可为机动弥雾机等。作业时按农艺要求农药品种及稀释浓度药液,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喷头与作物距离调至工作高度40~50 cm。以低速、匀速作业。

5.2植保机械的操作规程

喷药机械的田间操作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5.3病虫害防治

对于往年地下害虫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用40%辛硫磷乳油4.5 L/hm2,加水60~75 kg,拌入细干土(沙)300~375 kg 制成毒土(沙),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实施对虫害的预防处理。

苗期注意防治蚜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 mL/hm2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hm2兑水750 kg喷雾。

中期密切关注斜纹夜蛾及甜菜夜蛾的发生。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1~2龄幼虫高峰期,用3.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1%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或用15%茚虫威悬浮剂240 mL/hm2兑水900 kg喷雾。

结荚期注意蛴螬的发生及防治。在蛴螬正常发生情况下,采用种衣剂防治即可。未用种衣剂田块、多年连续重茬或蛴螬严重发生年份,须进行田间用药防治,采用40%毒死蜱乳油3.75 L/hm2兑水22.5 t逐穴点浇。

5.4病虫害防治作业质量标准

杀虫率90%以上。药液浓度配比正确,喷雾均匀、适宜,药液雾化良好;各喷头喷量均匀一致。药液喷洒要均匀,有效覆盖密度不少于20个雾滴/cm2。药液在植株上的覆盖率达到100%。

5.5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见表1。

表1所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名称1用量1安全间隔期72%异丙甲草胺乳油11 500 mL/hm21播后芽前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600 mL/hm21拌种40%辛硫磷乳油14 500 mL/hm21不小于7 d2.5%溴氰菊酯乳油1300 mL/hm21不少于7 d10%吡蟲啉乳油1150 mL/hm21不少于10 d3.2%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1 500倍液1无限制1%阿维菌素乳油14 000倍液1不少于7 d15%茚虫威悬浮剂1240 mL/hm21不少于7 d40%毒死蜱乳油13 750 mL/hm21不少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750 g/hm21不少于25 d

6机械收获技术

6.1收获作业机具及方法

根据经济等条件,可选择分段式收获模式或联合收获模式。分段挖掘收获可选用4H-800型、4H-1500型分段收获机或4H-2型花生收获机,完成花生挖掘、清土和铺放工序;然后可选择4HB2型半喂入花生摘果机进行鲜摘作业,也可将花生秧在田间、场地晾晒干燥后,用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进行摘果作业。

当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以下、条件允许时,可选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包括4HLB-2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 4BHL-2A型、 4BHL-4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等。

6.2机械作业质量要求

对于适时收获的花生,采用分段挖掘收获时,作业质量应满足NY/T 7502—2002《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采用鲜摘或全喂入干摘时,作业质量应满足NY/T 993—2006《花生摘果机作业质量》要求;采用联合收获时,要求总损失率≤50%,其中摘净率≥98%,破损率≤2.5%,含杂率≤3.0%。

7生产记录

对花生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种子、农药、肥料的来源、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号、 施用量及机械(人工)作业的时间、内容等进行详细记载,生产结束后整理归档,保存2年以上。

参考文献:

[1]谢吉先,季益芳,刘军民,等. 大面积花生高产十项技术措施[J]. 花生科技,2000(3):33-36.

[2]谢吉先,吴学文,管军健,等. 无公害泰兴花生果的栽培环境及配套技术[J]. 花生学报,2003,32(增刊):449-452.

[3]禹山林. 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6):19-21.

[4]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等.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8-130.秀洪学,陈建斌,汤东生,等. 氮肥对蚕豆结瘤和植株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82-83.

棉花生产机械化省力增收 篇11

棉花采摘机械化省力增收:2012年10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的一块棉田里, 拾花工身后采棉机在机械化采摘新棉。该团今年投入31台采棉机对种植的10万亩棉花实现机械采摘, 1台采棉机每天可采收棉花150亩, 完成约600个拾花工的工作量, 每亩地可减少棉花采收成本约200元。10万亩棉花实现机械采摘可使棉农增收2000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优质棉花产区, 棉花年产量约占全国1/6, 出口量占到一半。2012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植棉花760万亩, 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机采棉面积达到500万亩, 比上年增加150万亩, 大型采棉机数量达到1000余台。由于大力推广机采棉, 生产机械化率逐年提高, 拾花工引进数量逐年减少, 近几年平均每年减少10万人。

机械装花让棉农售棉更轻松:2012年10月, 一辆装花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三连农田地头晒场上进行装花作业。该团种植棉花10万余亩, 为使棉农从繁重的人工装花中解放出来, 团里购买山沃等棉花装载机20余台, 实现机械装花, 效率是人工的20倍。机械装花让棉农售棉更轻松, 加快了棉花调运速度。

机械加工优质棉花促农增收:2012年11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棉花加工厂的工人正在为加工的皮棉进行缝制包装。该团今年种植的10余万亩棉花总产籽棉预计达到4500万公斤。为确保入国储棉花质量, 在加工生产中, 加工企业严格执行加工质量标准, 采取控水分、降杂质、保纤维、促进度四项措施, 认真做好入储棉组批、调运工作, 确保棉花入储, 使棉花种植户增收。

上一篇:2G网络下一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