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X线设备

2024-08-12

野战X线设备(精选9篇)

野战X线设备 篇1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主要用于平时和战时X线检查使用,可完成常规摄片、透视和明室洗片任务,是一间流动的X线诊断室。WCY2002-2/40野战手术车主要用于平时和战时伤病员外科手术,是一间流动的手术室。若在两车分别展开的同时,用通道梯对接成一体,则组成了综合性先进医疗救护单元。这种单元集外科手术与X线诊断于一体,更好地发挥了先进设备机动灵活、迅速协调及保障有力的特点。因此,两车快速展开对赢得时效救治和降低伤残率至关重要。在2007年秋季军区达标验收活动中,某部两车快速展开取得了又好又快的效果。结合某部后勤综合保障演练实践,现就两车快速展开的体会讨论如下。

1 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执行任务前准备

(1)野战X线诊断车后拖挂发电挂车(三相交流380 V,50 Hz,30 k V)。

(2)野战X线诊断车上装载高温快显套药(按规定事先配制好,分别在3只5 L塑料桶内装入3 L显影液、定影液、纯净水)、各规格X线胶片及暗盒、野战手术车上装载手术器械及敷料等。

(3)野战X线诊断车由4人操作,野战手术车由5人操作(以1个外科模块组为例)。

(4)仔细勘察、尽快熟悉和按要求平整救治地域(开阔平坦的硬质地面≮13 m×12 m)。

(5)两车隐蔽在机动区域(在某部后勤综合保障演练中,距离救治地域约1.5 km),野战手术车在前。

2 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的快速展开

2.1 人员组成及分工

野战X线诊断车驾驶员1人,X线技师1人,X线医师1人,电工1人;电工操作发电挂车,其余3人负责车厢及车厢内设备展开。野战手术车驾驶员(兼巡回护士)1人,术者1人,助手1人,麻醉军医(随身携带1根长度为5.80 m的软细绳)1人,器械护士1人;器械护士操作车厢顶部的扩张吊杆,其他4人负责车厢及车厢内设备展开,同时,驾驶员和麻醉军医负责定位野战X线诊断车。而且,某些人员要一专多能:驾驶员、电工都是基层部队卫生员,具有战伤救护能力;放射军医具备麻醉及简单外科手术能力,在伤员流动量较大时,协助野战手术车人员同时实施2个外科模块。

2.2 展开顺序和操作技巧

(1)接到前出命令,两车同时启动,在丘陵地带快速向救治地域奔驰,1 min内抵达目的地。

(2)野战手术车在左侧适当位置先停下定位,人员迅速下车。驾驶员和麻醉军医迅速定位野战X线诊断车:以野战手术车右侧前后车轮外缘为起始点,沿垂直野战手术车方向,用5.80 m长的软细绳向右侧分别测量5.80 m并标记两点,两点相连为野战X线诊断车左侧车轮外缘。野战X线诊断车驾驶员迅速按定位线调整车,到位后,继续前行,当驾驶员座位与野战手术车后排随乘人员座位平齐时,野战X线诊断车定位完毕。时间约45 s。

(3)两车人员按分工要求先后进行车厢及车厢内设备展开。在定位野战X线诊断车的同时,野战手术车即开始展开,术者操作进出绳控制开关,其余4人协同操作,先调平车厢,再展开右侧车厢。野战X线诊断车定位完毕后才开始展开,电工操作发电挂车(仍与野战X线诊断车拖挂成一体),其余3人协同调平车厢和展开车厢。由于野战X线诊断车的车厢展收机构为机械压簧,辅以人力即可完成顶板和底板的扩展与撤收,所以操作简单,动作迅速,瞬间车厢即展开完毕。此时,野战手术车右侧车厢已展开完毕,同时,发电机也开始正常工作。接着,野战手术车人员继续展开左侧车厢及车厢内设备(手术台、麻醉机、器械台、手术包、吸引器、高频电刀等),野战X线诊断车人员先协同对接通道梯(两端各2人,一端对接好,再对接另一端),再展开车厢内设备(诊断床、透视摄影机架、球管组件、影像增强器、洗片机等)。在展开洗片机时,不要从注液管口注液,因为这种操作非常缓慢。快捷、方便的方法是:打开内盖板、输片架,直接将药液快速倒入相应药槽内(先倒入定影槽),再装入输片架、内盖板,不需再调整注液管刻度。上述动作由X线技师1人即可完成,驾驶员和电工可以及时协助野战手术车人员架设准备帐篷。在整个过程中,人人紧张有序,合理配合,无闲杂动作。时间约8 min。

(4)接到撤收命令,两车人员按与展开相反的程序操作,使车辆由工作状态转为运输准备状态,在8 min内完毕,然后,依次迅速转移到预定地域隐蔽(在某部后勤综合保障演练中,预定地域距离救治地域约1 km)。

(5)整个过程在20 min内完成。

3 分析和体会

3.1 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快速展开方法探讨及效果

(1)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展开方法在训练中经过反复探讨,逐步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首先,两车快速展开,离不开科学定位方法。开始曾事先在救治地域分别标记两车定位线,展开时两车同时定位。多数人赞成此方案,但在实践中发现,两车曾多次偏离定位线。若同向偏离,两车对接有可能成功;而反向偏离,则对接必定失败。后来大家才想到先定位野战手术车,然后再定位野战X线诊断车的好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行之有效。其次,两车快速展开也离不开人员的合理分工和动作协调。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讨,开始两车曾多次分开练习,认为动作熟练后速度自然就快,结果,协同展开时总存在人员在某些环节中彼此等待的现象。分练不等于合练,其中有许多协同动作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合练才能掌握。因此,合练才是实现人员合理分工和动作协调的有效途径。

(2)采用这种方法展开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最大的特点是快速高效。两车快速展开,组成了综合性先进医疗救护单元,集外科手术与X线诊断于一体,是可以与等级医院媲美的现代化手术室和X线诊断室,是一间流动的综合卫勤保障室;两车快速展开,为伤病员急腹症、异物定位及骨折整复等赢得了时效救治,对挽救生命和降低伤残率至关重要[1];两车快速展开,协同好、效率高,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要求,是摩托化部队机动作战,实施卫勤保障的理想组合,它将提高基层部队在未来战场上快速高效的救护能力。

3.2 注意事项

(1)野战手术车不带随车发电机(单相220 V,50 Hz,3 k V),发电挂车有足够的能量同时向两车供电,这既方便又安全,因为随车发电机需4人同时操作才能将它从高1 350 mm、宽877 mm的车厢后门移至地面,在操作过程中很可能砸伤人或损坏机器[2]。然而,380 V三相交流电使人体触电的危险性增大,要确保地线端紧固,接地桩扎牢,土壤中有一定的潮湿度,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操作,更要注意预防触电[3]。野战X线诊断车三相四线制电缆线接头在发电机启动前连接好,在发电机熄火后拆卸,让受过电工培训的人员操作,其他任何人员不得随便接触,确保用电安全。

(2)发电挂车与野战X线诊断车一直拖挂在一起,免除了拖挂和拆卸麻烦,同时,牵引杆可充当野战X线诊断车后门梯,省时省力。

(3)两车定位是对驾驶员水平的考验,在极短的时间内停车到位确实不容易,特别是救治地域积水较多时定位更难,且由于地面湿滑、松软,短距离调车也比较困难。这是对驾驶员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4)野战手术车的钢丝绳在收拢时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因为过松会使同步压绳机构失控,造成乱绳或卡绳,影响钢丝绳的正常收放。

(5)本型X线机透视机架U型臂在结束工作恢复初始位置时,只有在由上向下移动时,才可以使立柱滑座上的固定销钉锁定到位。这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的规律,也许与透视摄影机架的设计与制造有关[4]。

3.3 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1)野战X线诊断车和野战手术车快速展开实践发现,两车前后距离易掌握,左右间距不易掌握,5.80 m为最理想车间距。要保证定位成功,允许偏差不能超过±10 cm。建议将通道梯两端分别改造成20~40 cm的伸缩结构来增大车间距的允许偏差范围,从而提高驾驶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定位成功率。

(2)本型手术车车厢的扩展机构由电动卷绳器、辅助支杆、撑杆、限位器、电器控制部分组成。顶板和底板的展收是由电动卷绳器收放钢丝绳,通过辅助支杆来完成的,但结构复杂、故障率高、需要操作人员多、动作缓慢、快速展开时存在被等待的现象,因此,不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要求。建议改造成机械压簧结构,辅以人力即可完成顶板和底板的展收,因为这种结构简单、方便、耐用、需要操作人员少、快速高效。

(3)手术准备帐篷的钢架结构为插槽方式,在架设过程中,杆与杆之间的连接处容易松动而脱钩,稳定性差,而且需要操作人员多。为了省时省力和增加稳定性,建议改为野战淋浴车附加帐篷式样[2]。

(4)展开野战洗片机时,按上述技巧操作虽然快捷、方便,但手工冲洗胶片烦琐,效率低;显、定影液的存运条件苛刻,摄片质量难以保障;显、定影液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建议实现数字化升级来提高伤病员检查流量和效率,同时,数字化图像可较便捷地通过网络传输,实现远程会诊[5]。

参考文献

[1]刘庆来,何君.旅、团救护所寓于型快速机动救治单元编成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0):57-58.

[2]冯小桥,戚增力,郭业彬.野战手术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66-67.

[3]秦曾煌.电工学[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98-399.

[4]芦中庆,孟芳,詹国清.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使用及性能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72-73.

[5]宋斌,张晓苏,申浩,等.车载X线机数字化系统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8):72-73.

野战X线设备 篇2

头颅大小正常,颅骨内外板连续,板障结构无增宽,颅缝走行正常。脑回压迹无加深、变多。蝶鞍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各组副鼻窦未见异常。

双侧上颌窦透过度良好,窦壁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及粘膜增厚征象。额窦及筛窦亦未见异常。右侧慢性上颌窦炎。

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混浊,黏膜肥厚呈同心圆状改变,左侧上颌窦,双侧额窦,筛窦未见异常。双侧乳突未见异常。

双侧乳突蜂房发育良好,透过度正常,未见骨破坏征象,乙状窦前壁和鼓室盖骨质连续,窦硬膜三角显示良好。鼻咽部增殖腺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影明显增厚,呈结节样突出,气道轻度受压,余未见异常。心、肺、膈未见异常。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正常,双肺门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之内,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7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常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及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入造影剂后,8’片见双侧肾盂、肾盏显影,充盈正常,杯口锐利;15’片所见同上;25’片解压后,见造影剂沿双输尿管下流,断续显影,并充盈膀胱,膀胱及输尿管未见异常改变。右肾结石。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右肾区见0.8X0.8CM致密影,边缘清楚,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异常。腹部平片未见异常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双肾区、两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晰,第三腰椎右侧横突处相当于右输尿管中段区见0.3*0.8CM致密影,边缘清楚,其他未见异常。骨质未见异常

骨骨皮质连续,骨小梁走行正常,骨髓腔不窄,所见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正常,余未见异常。骨盆骨质未见异常。

骨盆片见双侧髂骨翼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骶髂关节及髋关节面光整,间隙不窄。双侧股骨头形

态正常,位于髋臼窝内,骨小梁走行正常,耻骨联合间隙正常,其它未见异常。双侧髋关节脱位。

双侧髂骨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股骨头位于帕氏方格外上象限,沈通氏线

不连续,其它未见异常。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

骨盆片见双侧股骨头变扁,明显变形,其内见多发的囊状透亮区,其他未见异常。双膝关节未见异常。

双膝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不窄,髁间嵴无增生,关节构成各骨骨质连续。双膝关节退变

双侧膝关节间隙轻度变窄,髁间嵴变尖,髌骨后上缘及各关节缘见唇样骨质增生改变,其它未见异常。双肩关节骨质未见异常

双侧肩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不窄,肱骨头发育正常,关节构骨及骨小梁走行正常,其他未见异常改变。蝶鞍未见异常改变。

蝶鞍侧位片见蝶鞍呈椭圆型(圆型,扁平型,封闭型)改变,前后床突及鞍底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增大及钙化改变。蝶鞍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其它未见异常。鞍内占位性病变

蝶鞍明显增大,深径明显加深,前后径增长,呈气球状改变。前床突变尖,后床突孤立、上翘、变直,鞍背游离,其它未见异常。颈椎病。

颈椎序列正常,椎体曲度变直,颈椎5-6间隙变窄,第4-5-6椎体前缘呈唇样骨增生,5-6椎体钩突变尖,其他未见异常改变。颈椎骨质未见异常。

颈椎顺列,曲度正常,椎间隙不窄,椎体及附件骨质完整,其他未见异常。颈椎退变。

颈椎曲度变直,椎体5-6前缘变尖,椎体5-6钩突变尖,颈椎间隙不窄,关节面光整。腰椎骨质未见异常。

腰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未见异常,各椎体正侧位附件骨质完整,各椎间隙不窄,关节面光整,双侧腰大肌影清晰。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序列正常,第1腰椎呈楔形变,椎体明显压缩,前缘变扁,椎体前上角堆积并可见骨折线,其他椎

体与关节未见异常。腰椎退行性改变。

腰椎顺列,曲度正常,椎间隙不窄,椎体3-5前缘及侧缘见骨增生,其他未见异常。胸椎骨质未见异常。

胸椎顺列,生理曲度,各椎间隙正常,椎体完整,小关节清晰,未见骨质异常改变。腰椎退变伴腰4椎体滑脱。腰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变直,双侧腰大肌影清晰,第3-5椎体前缘及侧缘呈唇样增生,第4腰椎向前

呈1度滑移,双斜位片见第4腰椎双侧椎弓根断裂,其它未见异常。骶尾椎骨质未见异常。

骶尾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存在,各椎体及附件存在,间隙正常,关节面光整,其它未见异常。骨折术后。

原为右股骨中段骨折、本次片为术后改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并可见钢针内固定,有少量骨痂形成,其

它未见异常。右侧克雷氏骨折。

右侧桡骨远端见横行透亮线影,断端轻度错位成角,并向背侧移位,尺骨茎突亦见横行透亮线影。

右肱骨髁上骨折。

右侧肱骨远端可见横行透亮线影,断端明显错位,轻度成角,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内外踝骨折。

右侧踝关节内外踝见横行透亮显影,断端无明显错位,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锁骨骨折。

右侧锁骨中段见横行透亮影,骨皮质断裂,断端明显错位成角,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胸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胸腔积液。

胸廓不对称,右侧4、5、6、7、8肋骨见横行骨折线,断端轻度错位,右侧胸腔肋膈角区有少量积液改变。左肺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左膈光滑,左肋膈角锐利。

右下肺炎。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发育正常,右肺下野见斑片状及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甚增高。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光滑,双肋隔角锐利。

右肺下叶周围性肺癌。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下野见3*3CM大小的块状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并见分叶及短毛刺。侧位片病变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病灶断层片肿块内部未见钙化病灶,同侧肺门不大,左肺未见病变。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光滑,肋膈角锐利。

右肺中心型肺癌。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上野见3*3CM的肿块影,边缘清楚、分叶,右肺门增大。正位支气管断层见右上叶支气管明显变窄,呈截断改变,肺门区见肿大淋巴结。心影大小正常,左肺及隔肌正常。

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上野一、二肋间见斑片状边缘模糊影,侧位片病变位于右肺尖后段,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上野可见点状、条索状致密影,边缘清晰,并见点状钙化灶,余肺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40 双肺慢性纤维化空洞型肺结核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双肺中上野可见片状条索状致密阴影,新老病灶并存,其间见数个环形透亮区,双肺门上提,双肺纹理呈垂柳状改变,双肺野透过度增高。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肋膈角变钝,并见幕状胸膜粘连。其它未见异常。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胸廓呈桶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双侧肺野透过度增高,双肺纹理增强紊乱,呈网状改变。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右下肺动脉增宽超过1.5CM,双膈面低平,双侧肋膈角变钝。

右侧胸腔积液。

胸廓不对称,右侧肋间隙增宽,右肺中下野密度明显增高,上缘呈外高内低弧状抛物影,纵隔气管向左移位,右侧肋膈角消失,其他未见异常。

主动脉粥样硬化。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正常,双肺门影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之内,主动脉明显迂曲,主动脉结见蛋壳状钙化。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正常。双侧肺野未见病变,双肺血增多,以双上肺野为著,上下不成比例。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型,右心缘见双弧双密影,左心缘见四弓改变,以左房、右室、左室增大为主,双肋膈角区可见横行B线影,双膈顶光整。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肺血明显增多,肺门影增大,心影中度增大,呈二尖瓣型,心胸比例大于0.52,以左、右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结大小正常。气管纵隔居中,双膈顶光滑,肋肋膈角锐利。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正常,双肺血增多,心影增大,呈主动脉型,左心缘第三弓向左、向下突出,以左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结明显突出,肺动脉段轻度突出,可见漏斗征。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肺血增多,肺野未见病变。双肺门增大,以左肺门为主。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型,心胸比例大于0.5,左前斜位见右房段延长,并向上突起,与右心室成角,并见右心室增大。主动脉结不大。双膈顶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右侧眼眶下壁及右颧弓骨折合并右上颌窦积液。

大瓦氏位片见右侧眼眶下壁斜行透亮线影,并与右侧上颌窦相通,右侧颧弓中段见横行透亮线影,断端轻度错位,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其它未见异常。

双耳内听道未见异常改变。

双耳内听道呈管状改变,(喇叭状:壶腹状)内听道骨壁完整,无骨破坏及增宽改变,其它未见异常。

大瓦氏位未见异常。

大瓦氏位片见双侧上颌窦透光度正常,骨壁完整,双侧颧骨、双侧眼眶骨质未见外伤性改变,筛窦、额窦未见异常改变。

跟骨骨质未见异常。左跟骨骨皮质光整、连续,骨小梁走行正常。

52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曲度变直,椎体呈方椎,椎小关节致密,脊柱呈竹节样改变,棘间韧带钙化,双骶髂关节面致密,关节间隙变窄。双髋关节也见相应改变。其他未见异常。

骨囊肿。

骨干骺端囊状透光区,囊壁清晰,(囊内可见少许纤细的条状间隔,)病变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连续。并发病理性骨折,)未见骨膜反应。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干增粗、变形,髓腔透过度减低,其内骨小梁走行紊乱,呈磨玻璃样改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

指、指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致密,关节面下见小囊样透亮区,构骨骨小梁稀疏。

先天马蹄内翻足。

右足跗骨发育不良,距骨向外跟骨向内,诸跖趾骨内收,距骨与第一跖骨及跟骨与第四跖骨的正常连线关系不对称。其他未见异常,食道钡透未见异常。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常。

食道钡透:口服钡剂后,会厌部结构清晰对称,食道钡剂通过顺利,粘膜显示清晰,管壁显示柔软,未见充缺及龛影。贲门区无异常改变。

上消化道钡透未见异常。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常。

食道:钡剂通过顺利、粘膜显示清晰,连续,管壁显示柔软、管腔未见狭窄,钡剂顺利通过贲门区,其它无异常改变。

胃: 胃呈钩形,外形光滑腔壁线连续,粘膜清晰,未见龛影及充盈缺损,扩张度适中,蠕动正常,幽门开放自如,排钡功能正常。

十二指肠:球呈三角形,粘膜清晰,外形光滑,十二指肠升降段无异常改变。

下消化道钡灌肠未见器质性病变。

插管后自直肠注入钡剂及气体,钡剂依次充盈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上述各段肠管充盈正常,肠袋清晰、对称,未见狭窄及充盈缺损改变。阑尾显影,呈蚯蚓状,形态规则,活动性良好。

全消化道钡透未见异常。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常。

食道:钡剂通过顺利、粘膜显示清晰,连续,管壁显示柔软、管腔未见狭窄,钡剂顺利通过贲门区,其它无异常改变。

胃: 胃呈钩形,外形光滑腔壁线连续,粘膜清晰,未见龛影及充盈缺损,扩张度适中,蠕动正常,幽门开放自如,排钡功能正常。

十二指肠:球呈三角形,粘膜清晰,外形光滑,十二指肠升降段无异常改变。

空回肠:粘膜清晰,未见狭窄及扩张,蠕动张力尚可,活动度好,回盲瓣结构正常,开放自如,钡剂通过顺利

贲门失迟缓症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常。

食道钡透:食管下段明显扩张,食管内见滞留物,食管下段明显狭窄,呈大罗卜根洋改变.食管管壁柔软,有少量钡剂进入胃内。胃泡消失。

食管静脉曲张。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常。

食道钡透: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粗迂曲,可见串珠样改变,腔壁线不规则,柔软。蠕动

正常,钡剂顺利进入胃内。

子宫输卵管造影未见异常改变。

临床医生操作,向宫腔内注入造影剂,见宫腔显影呈倒三角形,边缘清晰。双侧输卵管显影,自然迂曲,未见阻塞性改变。双侧伞端充盈正常,并见造影剂通过伞端弥散于腹腔,其它未见异常。

脊髓造影未见异常改变。

临床医生操作,向椎管内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见椎管显影,用头低足高位。见造影剂自腰段椎管顺利流至胸段椎管,上述各段椎管充盈正常,神经根显示清晰,未见异常征象。检查结束。

各关节骨质未见异常

野战X线设备 篇3

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配备了S2001型西门子车载高频X线机、S2001-WZ6.0型车载X线影像信息处理系统、WYS2002-96/22型野战洗片机。该野战X线诊断车是利用X线进行战伤诊断检查的医疗技术保障设备, 主要用于完成伤病员的X线透视和摄片检查, 在战伤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13年9月23日至24日总后卫生部在沈阳组织的部队卫生装备实战化训练考核评估活动中, 我们作为参赛队伍, 发现了野战X线诊断车在设计和使用中的不足, 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改进设想, 以期为将来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X线机球管方面的问题

在整个野战X线诊断车中, 最昂贵、最易损的部件莫过于X线球管。X线球管属于消耗性部件, 价格昂贵, 寿命有限[1]。在野战行车运输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X线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损坏, 必须将这2个部件从透视架上拆下, 分别装到各自的避震箱内;而透视摄影架使用前, 又必须将这2个部件从避震箱中取出, 装到相应的固定部位。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球管质量大, 不易安装和撤收, 操作人员一旦不小心, 就会发生摔伤球管或人员被砸伤的情况。在长途行军和人员身心疲惫的情况下, 此类情况更易发生;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展开和撤收时间,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救治效率和质量。

在野战条件下, 野战X线诊断车可能要在机动过程中通过隧道、涵洞等特殊路段, 这就决定了野战X线诊断车在设计上不能太高。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的车厢高度只有1 850 mm, 横臂竖立时, 安装球管的横臂端最远端的位置距离地面1 750mm, 再加上球管本身的高度, 已经超出了箱顶的高度1 850 mm。横臂处于水平位置时, 球管在横臂的位置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 当横臂旋转直立的过程中, 如果球管的位置过于靠近横臂的顶端, 球管就会很容易撞上箱顶, 造成球管或者横臂转动电路的损坏。

1.2 电源方面的问题

本车载设备对电源电压要求较高, 如要正常工作, 需外接380 V三相电源, 每次外接电源时, 一定要分清三相电路的相位, 不能接错, 否则容易造成球管的损坏。此次考核评估是模拟真实的野战条件, 因此, 只能依靠外接30 k W电站挂车为其供电。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还需要安装地线和接地桩。本次考核的当天, 恰逢暴雨天气, 暴雨使得380 V三相交流电让人体触电的危险性增大。

1.3 线缆部分的问题

影像增强器及X线管是经常拆卸部件, 故连接在影像增强器及X线管的电缆也需经常拆卸, 易打折, 极易破损折断[2]。

1.4 屏-片摄影系统的问题

野战X线诊断车的摄影仍然使用传统X线屏-片系统, 操作极不方便, 除了劳动强度大、速度慢外, 还存在摄影条件难以选择、影像质量较差的缺点[3]。特别是屏-片摄影系统中所用的WYS2002-96/22型野战洗片机还有几个明显的缺点: (1) 洗片机内部空间狭小, 在换装大规格的胶片时, 非常不方便, 且费时费力。 (2) 从注液管口灌注液体时, 操作非常缓慢, 需要4~5 min才能灌注完成洗片所需的显、定影液和水。同时, 显、定影液的存运条件苛刻, 对设备腐蚀比较严重,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洗片机的洗片速度较慢且不可调节。每张胶片的冲洗时间在4~5 min。

1.5 整车的调平系统存在的问题

野战X线诊断车的调平是由4个普通的螺旋千斤顶和2个水平仪一起完成的。普通的螺旋千斤顶构造简单, 但传动效率低、返程慢、长期不用容易锈死。野战X线诊断车的调平操作从把千斤顶放下到前后调平、左右调平, 需要4个操作人员共同协作, 至少需要5 min。人工调平费时费力, 很难达到真正调平的效果。而调平效果对野战X线诊断车各车载装备的性能都会有所影响, 例如洗片机, 就有可能因为车辆没有调平导致定影池的药液因倾斜而混入显影池中, 从而影响胶片的冲洗质量。

1.6 整车的附属设施存在的问题

这次卫生装备实战化训练考核评估是在滂沱大雨中进行的, 我们在考核过程中还发现野战X线诊断车所有楼梯都是由钢铁制造而成的, 除了本身质量大、展开撤收吃力等问题外, 还存在着阴雨天防滑效果差, 雨天过后容易锈蚀的问题。特别是医生诊断室的后楼梯, 坡度偏大、雨天偏滑, 很容易造成医生的受伤。

2 改进建议

针对X线球管部分过重, 安装撤收比较困难的问题, 我们建议今后的设计应该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 相应地降低球管质量, 方便展开和撤收。同时针对球管位置不当, 横臂竖立时会碰触车顶这一问题,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野战X线诊断车上引入普通民用X线机的球管位置保护装置, 避免球管位置超限时撞到箱顶,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针对电源电压所需的380 V三相交流电存在电气安全性低, 且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的问题, 我们建议增加X线机大功率储能装置, 以降低设备功率, 减少能耗。X线机大功率储能装置将降低现有X线机高压发生器的电压要求, 预期在220 V市电条件下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同时, X线储能装置还可以提高所摄影像的质量, 提高电气安全性, 易于实施漏电保护和防雷击。

针对影像增强器及X线管的电缆由于经常拆卸易打折、极易破损折断这一问题, 我们建议加固其固定螺丝外面的电缆保护套, 甚至可将外层的电缆保护套设计成一次性注胶成型的, 确保使用安全。

针对屏-片摄影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们建议, 在原有部分设备的基础上, 将野战X线诊断车进行数字化改造, 采用DR平板和干式激光打印机, 实现野战X线诊断车的数字化升级[4]。实现数字化改造后将会有如下优点: (1) 图像质量明显改善。DR是一种X线直接转换技术, 拍摄的数字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有明显提高, 对比度范围增大, 可方便地进行后处理、放大、测量, 调整窗宽、窗位, 有利于病灶的显示和医生的诊断。 (2) 工作流程优化, 效率提高。DR具有自动曝光控制技术, 采用DR技术后, 既大大降低了X线射线剂量, 又将曝光的次数减至最少, 基本无废片产生, 避免了重复照片, 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同时, 采用干式激光打印机取代WYS2002-96/22野战洗片机后, 不用繁琐地配置和更换洗片机药液。数字化摄片从曝光到出影像不到3 min, 与传统的屏-片系统从摄片到出片至少需要10 min相比, 检查时间明显缩短, 救治效率明显提高, 对于提高机动卫勤分队的应急机动能力等具有明显作用。 (3) 实现数字化改造后, 实现了影像信息数字化和管理网络化。通过现有的PACS、远程会诊系统与医生工作站和后方医院实现了数字图像共享, 对常规武器致伤的诊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是我军数字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5,6]。

针对调平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我们建议, 在今后的调平系统的设计中, 如果能用4个同步的电动千斤顶取代现在的普通螺旋千斤顶, 将会把医生和技师从繁琐而沉重的车辆调平工作中解放出来。

针对野战X线诊断车的附属设施存在的问题, 我们建议今后的卫生装备附属设施如楼梯之类的制造材料, 选择用质量小、不易生锈的高强轻质合金复合材料取代笨重的钢铁材质, 这样既方便展开与撤收, 又避免了无谓的非战斗减员。

3 结语

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自装备到基层部队以来, 其作用在2008年抗震救灾及历次军事演习保障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7,8]。但是随着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其缺点也逐渐显露。我们根据卫生装备实战化考核中野战X线诊断车的使用情况, 提出用新技术、新材料改进野战X线诊断车。野战X线诊断车性能的改善将大大提高伤病员的检查及救治能力, 为外伤病员的手术赢得宝贵时间, 更好地适应我军野战条件下机动卫勤保障的需要, 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卫勤保障能力。

摘要:指出了在卫生装备实战化训练考核评估活动中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所暴露的无球管位置保护装置、附属设施沉重且易生锈等问题, 提出了今后装备研制设计的改进建议, 以期为未来野战X线诊断车的改进提供经验及参考依据。

关键词:野战,X线诊断车,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献敏.X线球管故障表现分析及解决方法[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5) :774-775.

[2]高卫国.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质控与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 (7) :97.

[3]范志刚, 刘文华, 陈太平.野战X线诊断车摄影数字化技术改进[J].人民军医, 2009, 52 (2) :106.

[4]马巍, 尹强.基于DR平板的2002-1/200型野战X线车数字化改造[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9) :27-29.

[5]张运福, 唐伟革, 陈远树, 等.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高原山地性能试验及应用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2) :80-81.

[6]李海峰, 孙划, 李四海.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CR和DR[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4) :309-310.

[7]李佳, 于巍.野战X线诊断车的使用体会[J].人民军医, 2010, 53 (S1) :63-64.

X线检查报告单 篇4

X 线 检 查 报 告 单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门诊号: 就诊科室: 住院号: 病 室: 床 号:

检查部位:胸部正位片

影像表现: 胸廓对称,纵膈及气管影居中,双肺肺野未见实变影,双肺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门结构清晰,心膈未见异常。

意见:提示支气管炎,建议抗炎后复查。

野战X线设备 篇5

1 野战X线诊断车动力维护与保养

保养是保证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技术性能的基本工作,保养分平时保养和战时保养,保养的主要工作有清洁、润滑、检查、紧定调整、排除故障等。车辆动力维护与保养主要由驾驶员来完成,需放射工作人员辅助进行,主要完成整车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制动系统和车厢体的清洁、润滑、紧固、检查,以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平时每3个月进行一次维护与保养,战时每月进行一次维护与保养,出现故障立即维修,保证设备随时机动与应用。

2 野战X线诊断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野战X线诊断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主要由放射工作人员完成,平时至少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维护与保养。主要检查X线透视摄影架;检查各开关是否灵敏、正常;检查各处电缆保护层是否完好,连接是否可靠。尤其是影像增强器及X线管是经常拆卸部件,电缆经常拆卸易打折,极易破损折断,要经常紧固其固定螺丝外面的电缆保护套,确定安全。

需经常清洁设备,尤其是洗片机使用完毕后,显影液、定影液呈碱、酸性,极易腐蚀设备,所以使用后要认真清洗;机架的链条、钢丝每隔2年要进行更换和调试。定期检查电器控制部分的绝缘安全性和接地可靠性;检查高压发生器及电源柜、控制柜的电缆连接,定时进行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应该用清水浸洗的湿布清洁,不可用任何清洁剂或溶剂。要定期清洁微机柜及显示屏,及时备份数据,定期清理硬盘;每月至少对UPS进行充放电一次,以免UPS电池因常时间放置失效。出现故障立即维修,战时环境恶劣,应增加维护保养频率,每周进行一次维护。

3 野战X线诊断系统的维护保养要点

在使用中发现该野战X线诊断系统性能比较稳定,但是存在下面不足需要进行改进:摄影仍用传统X线屏胶系统,操作极不方便,而且洗片机性能不够稳定,显、定影液对设备腐蚀比较严重;摄影条件难以选择,所以照片质量差,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发展的需求。因此,最好能改为DR或CR系统,这样图像质量会大大提高,图像可用光盘或U盘存储,携带方便,可进行远程传输,便于远程会诊,适合现代影像发展的方向。

在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维护保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在开机状态下清洁设备;(2)不要用清洁剂或其他溶剂清洁设备;(3)整机设备必须至少每月运转一次,确保机器始终处于安全工作状态;(4)不要移动发生器外壳,以及拆卸或改动电柜内任何部件,高压部安装和拆卸必须有足够的放电时间和放电措施,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

摘要:本文介绍了野战X线车的保养方法和维护保养要点。

关键词:X线诊断车,高频X线机,X线透视摄影架

参考文献

[1]芦中庆,孟芳,等.XCY2002_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使用及性能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80-81.

[2]戴志龙,等.新型野战X线车使用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1):101-102.

[3]郭震,等.野战X线诊断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与屏-片摄影的对比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76,92.

[4]李峰,等.XCY2002_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应急保障中的性能评价[J].医疗装备,2009,(9):15-16.

[5]孙景工,吴丽华,王海涛,等.X线诊断车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7):19-21.

野战X线设备 篇6

野战X线诊断车是供部队官兵战伤救治和野外驻训使用的重要保障装备[1,2,3],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功效, 对提高伤病员的检查救治率、全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5]。野战X线诊断车状态的转换需通过人力辅以机械压簧共同完成[3], 在操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人员的合理分工与配合以及其对车辆的掌控能力也十分重要。通过大量针对性训练, 对操作人员的搭配及车辆状态转换流程进行了研究, 并对操作人员的数量、配比及车辆状态转换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与见解, 希望能为其他单位的野战X线诊断车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在今后的卫勤训练和实战医疗保障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发挥野战X线诊断车的保障能力。

1 野战X线诊断车常规操作步骤及存在问题

车辆配发后, 我们参照训练大纲和操作说明并结合牟江军[6]及潘凡举[7]等人的经验, 就4人如何迅速转换野战X线诊断车状态进行了研究和针对性训练, 虽然对车辆操作人员的分工及具体操作步骤进行了明确和细化 (见表1) , 但我们仍发现训练大纲和操作说明在车辆状态转换的具体步骤及操作人员的构成和配比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欠缺。

1.1 人员构成和配比不合理

注:驾驶员和工程师进行车厢扩展装置展开时需协力工作

由4名操作人员对车辆状态进行转换时, 不论如何优化人员的具体分工及跑位, 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余步骤及等待时间。例如:在车厢展开悬挂车厢左侧通道梯时, 如果在扩展板展开前将其从车架中取出, 需要先将其放置于合适位置, 待扩展板展开后再将其抬起进行悬挂, 较取出后直接进行悬挂不仅增加步骤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而且通道梯较重又无固定抓取装置容易使操作人员受伤;如果在车厢扩展板展开后再将通道梯取出进行悬挂, 会由于安装车梯后发生阻挡而根本无法取出。在车辆展开后, 如果采用2名担架员和2名检查人员的搭配模式对伤病员进行救治, 不仅在接送过程中缺乏对伤病员的有效观察且对担架员的身体素质也有较高要求, 伤病员较多时会由于担架员体力的限制而影响伤病员的通过量;如果采取3名担架员和1名检查人员的搭配模式, 伤病员接送效率虽然可以有效提高, 但投照工作过于繁忙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伤病员的通过量。

1.2 车厢调平要求不全面

操作说明仅要求在车厢展开前利用4个千斤顶对车厢进行调平, 而对车厢扩展装置展开后的车厢状态并未作要求,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展开车厢扩展装置会使车厢向车辆左侧倾斜。因此, 需要在扩展装置展开并悬挂通道梯后利用底板水平支撑装置及千斤顶再次对车厢进行调平, 以避免车厢在工作状态时发生倾斜。

1.3 X线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悬挂过程过于繁复

训练大纲要求车辆展开时先对机架通电使U型臂调至水平状态后, 将机架断电才能悬挂X线球管及影像增强器, 但如果使用检查床进行投照检查时还需将U型臂重新调回垂直状态才能正常工作。机架反复的通断电及调整不但造成了设备的损耗, 而且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1.4 车厢通电时间过晚影响展开进度

车厢展开前需4人协力利用千斤顶对车厢调平, 这造成车厢展开前无人接电而无法对车厢通电, 通电时间过晚则导致车厢内部操作人员在进行机架调整时只能等待机架通电, 造成时间空耗;另外, 由4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 为了节省时间, 需2人分别处于电源电缆的两侧相互配合进行接电, 这比1人单独接电更容易发生触电等意外。

2 操作人员构成和车辆展收步骤的优化

针对训练和实际使用过程中4名操作人员在野战X线诊断车展收和伤病员救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尝试采用5人操作并对操作步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取得了既快又好的效果。现将人员构成及具体操作流程描述如下。

2.1 操作人员构成的优化及配比

我们在训练和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 以较少的操作人员达到较高的车辆状态转换和伤病员救治效率为目的, 最终确定操作人员由1名驾驶员、1名工程师、1名医师和2名放射医师共5人构成。驾驶员、工程师及医师由具有战伤救护能力的人员担任, 在车辆状态转换时负责车厢外部操作工作, 当车辆展开完成后轮流担任担架员及陪护人员;2名放射医师在车辆状态转换时负责车厢内部操作工作, 展开完成后救治伤员时相互配合对伤病员进行投照和诊断。5名操作人员的合理分工及协同工作有效提高了伤病员的救治效率。

2.2 车辆展开流程及具体分工

接到命令后, 驾驶员驾驶车辆至事先勘察好的地域, 所有人员迅速下车。1人负责从车厢内取出扩展板的支撑杆和连接杆后连接支撑杆, 将车厢扩展顶板解锁展开后支撑到位, 取出地钉并将其砸入地下, 然后将地线和电源电缆连接好;剩余4人每2人1组分别负责车辆前后2组千斤顶的支撑, 每组由1人至车辆左后方将附件箱内的千斤顶垫木及加力杆取出并安放到位, 另1人将千斤顶的锁止装置打开, 然后每组2人同时对千斤顶进行支撑, 当千斤顶被支撑到一定程度时, 前后2组各撤出1人分别观察车厢前后2个水平仪, 指挥并相互配合对车厢进行调平。

车厢调平后, 负责车厢内部展开工作的2人将车厢右侧通道梯取出并悬挂好;车厢外部展开人员相互配合打开底板锁止装置, 1人将底板中部水平支撑装置支撑好, 2人将左侧通道梯取出, 3人相互配合悬挂好后撤出1人至车辆后方悬挂上车梯并对车厢通电。负责车厢内部展开工作的2人在进入车厢内后将球管箱、影像增强器箱、检查床及扩展板的锁止装置打开后协力将X线球管在机架U型臂处于垂直状态下进行悬挂, 然后1人与车厢外部展开人员配合将扩展板展开到位后并悬挂影像增强器, 1人进入操作间将显、定影液及清水注入洗片机内并开启操作间内的各类设备;车厢外部人员在扩展板展开到位后悬挂连接杆并将底板前后支撑装置支撑好, 在支撑到位后利用支撑装置及千斤顶对车厢再次调平。

全体操作人员在车辆展开完成后, 对车厢内外物品进行归整, 整个展开过程共耗时约2 min。

2.3 车辆撤收流程

当接到撤收命令以后, 操作人员迅速按照与展开相反的过程收拢, 使车辆由展开工作状态转为收拢运输状态, 共耗时约2 min。

2.4 5人操作车辆展收体会及优势

5人操作较4人分工更加明确, 步骤更加合理。在车辆展开悬挂左侧通道梯时车厢扩展底板已打开, 由1人按压扩展底板配合另外2人悬挂通道梯, 不仅省时省力, 而且还可以避免在通道梯放下及抬起时发生意外伤害;5人操作时, 4人进行车厢调平, 可由1人专门负责车辆电源及地线连接, 较2人配合进行接电不仅可以避免触电等意外的发生, 同时还可使车厢在第一时间通电, 保证了后续展开工作的顺利进行;4人操作进行状态转换耗时约6 min, 5人操作仅需约2 min, 展收效率明显提高。另外, 负责车厢内部展开工作的2人协力在机架处于垂直状态对X线球管进行悬挂, 不仅避免了车厢通电时间上的要求, 而且节省了机架调整过程中的等待时间, 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结语

野战X线诊断车的使用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合理的分工及操作步骤对车辆的状态转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对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尝试采用5人进行车辆状态转换和伤病员的救治, 细化了操作人员的分工并优化了车辆展收的具体操作步骤, 从而显著缩短了车辆状态转换所用时间并有效提高了伤病员的通过量, 同时我们还对车辆操作说明上存在的欠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希望能够对兄弟单位在野战X线诊断车的使用上提供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马巍, 尹强.基于DR平板的2002-1/200型野战X线车数字化改造[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9) :27-29.

[2]郭振.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抗震救灾野战医院中的性能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 (10) :65-67.

[3]谭树林, 高振海, 徐新喜, 等.新一代野战卫生技术车辆[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2) :68-70.

[4]刘庆来, 何君.旅、团救护所寓于型快速机动救治单元编成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06, 27 (10) :57-58.

[5]李峰.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应急保障中的性能评价[J].医疗装备, 2009, 22 (9) :11-12.

[6]牟江军.野战X线诊断车车厢展收操作的几点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 2005, 26 (9) :164-165.

野战X线设备 篇7

关键词:野战X线车,性能,改进

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车由解放军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 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承制, 配备S2001型西门子车载高频X线机、WYS2002-96/22型野战洗片机、S2001-WZ6.0型车载X线影像信息处理系统。其在我院执行的多次应急保障任务, 如5.12四川抗震救灾, 赴巴抗洪抢险以及到基层部队进行卫勤医疗保障、新兵批量查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该车型的各项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 车辆的机动安全性能

在现在战争中, 野战装备的机动性能至关重要。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车展开/撤收速度快, 动作要领简单易学。我院应急保障分队队员在经过严格训练后, 可以由3名队员在10min时间内进行车辆的展开与撤收。其中包括车辆调平、连接电站挂车及野战伪装等。本车的扩展车厢板的展收由机械压簧及人力辅助共同完成展收动作, 扩展底板及扩展顶板采用了辅助支撑装置进行安全保护, 使本车的安全性等到保证。车内采用铅铝塑复合板构成屏蔽间, 并设有铅制玻璃和拉门, 极大的减少了X线辐射。中部的挂箱内配备避雷装置, 保证了车内设备在雷雨天气中可以正常工作。并且可以随时开赴任何基地部队及边远地区, 节省了各基层单位组织人员时的时间、物力消耗, 使新兵在不影响日常训练的基础上, 完成查体任务, 得到了基层官兵们的一致认同。

2 车载X线机的稳定性能

车载X线机采用进口西门子主机及我国自主研发的透视摄影架及检查床, 最大输出功率:30 kW, 320 m A, 150 k V, 各项参数相当于一台院内常规摄片透视机的规格, 摄片、透视效果优良。检查床功能齐全, X线球管安装简便。在部队新兵入伍及每年例行查体时, 能够完成胸腹部透视, 脊柱曲度鉴定, 甚至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检查。每天检查400-500人次。图像效果好, 分辨率高, 并具备较宽的明暗度、对比度调节范围。对于肺内的结节病变, 新兵中常见的急性肺炎、早期结核, 胃肠道溃疡, 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检出率可达90%以上, 达到各种条件下的军事保障要求。

3 车载洗片机的便携保护性能

本车搭载WYS2002-96/22型野战洗片机, 由钢板、螺钉固定于车厢底板上。简单小巧, 空间占用率低。该机采用浅槽波浪式输片结构, 整体注塑机箱, 整机净重仅为25.4kg, 可冲洗从5″×7″的胶片到14″×17″胸大片。并配有遮光罩, 不需布置暗室, 在明室状态下即可冲洗X线胶片, 只需将双手从小洞中伸入洗片机, 即可完成装片、洗片、冲洗等工作。药液有两套加热系统保护装置, 当药液温度超过45℃或药液低于设定的液面下限时, 电热系统自动断电, 防止干烧损坏。

4 影像信息处理系统的拓展性能

野战车载X线影像信息处理系统S2001-WZ6.0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X线医用电视影像后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由主控制机、显示器、键盘、鼠标、专用摄像机、激光打印机、UPS电源组成硬件平台, 符合军用计算机的“五防” (防尘、防震、防电磁干扰、防盐雾、防霉变) 要求。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键盘、鼠标与主控制机进行人机对话, 完成所有病理信息的载入、存储、图像加工处理, 获得需要的病理资料。病理图像存储格式采用国际医学DICOM3.0标准, 配合激光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各种病历文件报告。系统可通过网络可拓展实现DICOM网络传输、DICOM相机胶片打印、信息交换以及远程会诊等功能。在多次应急保障任务中, 通过窗宽窗位的调节, 采用专业像纸只需几秒钟即可打印出高清晰的图文诊断报告, 满足了大批量伤病员快速通过的要求。可完成透视下骨折复位, 病变定位, 穿刺引流的即时影像信息采集工作。并可分类存储多种诊断报告模板, 使得影像诊断报告的出具更加准确、高效。

通过近些年我院多次执行应急保障任务的经验, 我们总结了本设备的许多不足及改进设想。

(1) 电源电压

本车载设备对电源电压要求较高、如要正常工作只能外接380V电源。在野战条件下, 只能依靠外接30kW电站挂车为其供电, 工作时油料消耗大、噪声大, 易被敌人发现。

建议在今后的装备设计改进工作中, 能够减低电压的要求, 至少在220V市电条件下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并降低其配备的电站挂车噪音, 提高车辆的隐蔽性。

(2) 洗片速度

洗片机内部空间狭小, 给换装不同规格胶片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尤其是换装14×17cm规格的胶片, 更是费时费力。洗片机对于车辆的调平要求较高。如果车辆没有调平, 极有可能使定影池的药液因倾斜而混入显影池中而影响胶片的冲洗质量。洗片机的洗片速度较慢。每张胶片的冲洗时间在3分钟以上, 洗片速度较慢且不可调节。建议在胶片的冲洗方面, 能够充分利用洗片机上方的空间, 适当增加洗片机暗仓的高度以提高装片速度。并在输片结构上予以改进, 以提高冲洗速度。

(3) 药液配置

执行任务时, 必须现场配制药液。在野战条件下, 水源匮乏, 对水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 小型的水源净化装置必不可少。建议最好干式打印机替代现有的以药液冲洗为主的洗片方式。

(4) 影像信息处理系统

图像仍旧是模拟信号, 空间分辨率较低, 建议进一步提高影像信息处理系统的图像采集分辨率, 向图像数字化改进, 完成图像后处理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以便在今后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或抢先救灾等卫勤保障任务中, 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卫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海斌, 谢志勇, 吕剑波, 陈鹏, 李敏.应急保障车载式X线机应用探讨[J].医疗装备, 2009.22 (10)

[2]郭震.野战X线诊断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与屏-片摄影的对比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08.29 (12)

[3]李峰.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车在应急保障中的性能评价[J].医疗装备, 2009.9

[4]郭震.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抗震救灾野战医院中的性能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 2008.29 (10)

野战X线设备 篇8

XCY2002-1/200型X线诊断车自装备到部队医院以来,经历了多次抗震救灾及军事演习的考验。该车辆具有通过性强、稳定性好、展收迅速的优点。此外,该车载设备安装、操作简单,功能性强,工作状态适合批量伤病员检查通过,能够完成常规检查、图像后处理和明室洗片等任务。但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其在野战条件下车辆设计上的不足和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总结,对设计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对新一代该类型技术车辆设计的改进提供一定帮助,进一步提升我军卫生装备的保障能力。

1 野战性能

1.1 车辆性能

XCY2002-1/200型野战X线诊断车选用3 500 kg级EQ2012、6X6型平头柴油越野汽车底盘进行改装,能够适应野战条件下各种复杂的路况,良好的越野性能使其具有较强的通过性。野战X线诊断车内的球管、影像增强器在车辆收拢行进状态时有专用的避震箱及固定装置固定,显示器、洗片机、计算机及打印机也采用加固设计,避免了各种设备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因碰撞发生损坏,为野战条件下设备的正常使用奠定了基础。同时,该车辆配备了1台军用空调机和2台暖风机,使设备能够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下工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力。野战条件下,战况瞬息万变,战场也在不断变化,时间就是生命,车辆的状态转换依靠机械压簧辅以人力共同完成,4人操作时展收时间<10 min,而5人操作时展收时间<5 min,具有展收迅速的特点[1]。

1.2 车载设备

野战X线诊断车内的X线机、影像增强器及检查床的拆装利用人力操作并通过机械锁销固定,具有拆装迅速,操作简单、有效的优点。车载X线机架采用U型臂结构,球管沿机架方向可以进行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移动,同时结合U型臂的旋转能够满足对复杂损伤患者的诊断需要,而且根据检查需要,医生既可以在检查室近台操作又可以在操作间遥控操作,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的优点[2]。西门子高频X线主机结合一体化影像增强器使影像清晰度有了明显提高,并拥有手动/自动曝光、体位程序摄影及透视下点片等多种检查模式[3]。车载X线影像处理系统可以对患者信息进行载入,并能够对影像进行处理后通过光盘储存或者利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有效提高了伤病员检查的通过率,适合伤病员的大批量通过。

2 野战条件下车辆使用体会

(1)野战条件下车辆调平困难,操作复杂。车辆转换至工作状态时,首先要利用位于车辆大架四角的千斤顶对车厢进行调平,如车辆未调平将影响U型臂的调整,很可能造成洗片机内的药水混合使洗片失败,从而影响工作的开展[4]。当车辆在平整的软质场地或者硬质场地展开时,展开前车厢基本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平时训练时记录各个千斤顶从开始受力到车厢调平所需要转动的实际圈数,可以迅速将车辆调平,从而降低车辆调平的难度并节省操作时间。但在野战条件下很难找到可用于车辆展开的大面积的平整场地(≮10 m×12 m)。当车辆在不平整的场地展开时,底盘及悬挂的机械构造会导致车厢底板的倾斜角度较大,而当底板倾斜角度大于一定程度后,即使千斤顶顶举到最大程度也无法调平车厢,从而增加了野战条件下车辆调平的难度。因此车辆在野战条件下进驻场地、展开之前,需将车轮和千斤顶的着地点进行平整,尽可能使车辆停稳时车厢底板处于水平状态,以减小车辆调平难度。

(2)车厢扩展底板支撑装置锁销位置不合理,影响展开速度。车厢扩展底板的支撑装置通过拉伸结合锁销固定并通过旋转对扩展底板进行支撑,根据支撑杆拉伸程度的不同,车辆设计有3个锁销位置。当底板收拢固定时,支撑装置的锁销位于最高位,如果展开扩展底板时在此位置对支撑装置进行旋转支撑,不仅需要旋转的圈数较多、耗时长,同时还有可能将支撑杆的下部旋出,发生意外;如果将锁销置于最低位时,除非在车辆调平后将千斤顶支撑到最大程度,否则将无法展开支撑装置。因此,底板支撑装置展开时,使用最多的是中间位置的锁销,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底板支撑时所用的时间。但在野战条件下,地面不平可能造成支撑装置的着地点水平位置较高,如果使用中间位置锁销展开扩展装置,会阻碍支撑杆的展开,使车厢无法调平,需要再将锁销调至最高位对支撑装置进行旋转,或者使用工具对其着地点进行修整,这些操作都将严重影响车辆展开速度。

(3)上车梯和通道梯质量大,悬挂困难,操作容易发生意外。上车梯和通道梯质量较大,在悬挂和收拢时对操作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特别是通道梯采用折叠结构,悬挂和收拢时需2人进行操作,配合不好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意外损伤,因此操作时需十分谨慎。在使用中我们还发现,通道梯在收拢固定时容易与车辆大架发生碰撞造成挂钩变形而影响通道梯悬挂,而随着通道梯使用次数的增多,通道梯上的螺母容易变松,进而导致通道梯悬挂展开后固定销无法固定到位。如果在此种情况下人员上下车,通道梯可能会意外闭合造成人员损伤[5],这就需要我们定期检查通道梯螺母的松紧程度,增加了车辆日常保养工作的工作量。车辆左侧通道梯悬挂结构采用伸缩结构设计,当其伸展至最大限度悬挂通道梯后,担架员抬伤病员通过时较大的质量会导致伸缩结构变形无法回复到位,从而影响车辆的收拢工作。因此,车辆展开时应尽量缩小通道梯悬挂结构的伸展程度,避免其因发生变形而影响车辆状态的转换。

3 车辆改进建议

(1)更改千斤顶及水平仪位置,降低调平难度。针对车辆倾斜较大时千斤顶无法调平车辆这种情况,经过分析判定是车辆重心偏移所造成的。车厢扩展装置位于车辆左侧,较大的质量造成车辆的重心位于车辆的左侧并远离中轴线,同时千斤顶离中轴线过近造成其位于车辆的重心和中轴线之间,因此导致车辆无法调平。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在新型设备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增大千斤顶与中轴线的距离,避免因车辆自重对千斤顶产生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设备的水平仪位于车厢底板的右前方和右后方,调平时需2人观察水平仪进行指挥,另2人操作千斤顶调平车辆,调平难度较大。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变更水平仪的位置,使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千斤顶的同时观察水平仪,这样就可以4人同时操作调平车辆,从而降低操作难度。

(2)合理分布车厢扩展底板支撑装置的锁销位置,减少车辆展开工作量。车型车厢扩展底板支撑装置的锁销位置共有3个,但最高位的锁销与中间位的锁销之间间隔距离过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辆底板支撑装置展开时使用最多的是中间位置的锁销,但当锁销位于此位置时仍会遇到无法展开支撑装置的状况,这时需要进行更改锁销位置或者修正地面的操作,大大影响了车厢展开速度,增加了车辆展开时间。我们建议在车辆设计改进时,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锁销的数量,这样可以使车辆无论处于何种地形,总有合适的锁销位置可以用于扩展底板支撑装置的展开,从而有效减少后续修正操作,提高车辆展开速度。

(3)更改通道梯及上车梯材质,降低操作风险。现款车型的通道梯和上车梯选用的材质使得其质量较大,加重了操作人员的负担,而通道梯的折叠结构增大了其使用风险和日常养护工作量。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在车辆设计改进时对通道梯和上车梯采用高强度、轻质量的材料制造,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对操作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将通道梯设计成类似于上车梯一样的固定结构并在合适位置悬挂和安装,以减少发生意外的风险和车辆养护的工作负担。

4 结语

XCY2002-1/200型X线诊断车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功能性强,为在野战条件下大批量迅速救治伤病员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其在实战演习训练中也暴露出了车辆调平困难、车厢底板支撑装置锁销位置不合理、上车梯和通道梯操作时容易发生意外等问题。我们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进一步优化车辆设计,为野战条件下医护人员操作车辆提供方便,进一步增强该车的卫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劲松,杨萌,曾居华,等.野战X线诊断车数字化改造与在抗震救灾中的实战运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98-99.

[2]杨新芳,赵进沛,李秀芹,等.两台不同年代产野战医用诊断X线车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1):43-45.

[3]宋斌,李天然,田昕,等.新型野战X线车数字化改造分析[J].福州总医院学报,2011(4):195-196.

[4]雷续虎.高原寒区野战X线诊断车摄影曝光失败的原因与对策[J].人民军区,2016,59(1):9-10.

野战X线设备 篇9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主要为平时、战时伤病员提供X线检查与诊断, 在部队卫勤机构执行机动保障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随车配发的《野战X线诊断车使用维护说明书》对该车辆车载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但没有对车辆展开与撤收作业 (尤其是在拖挂30 k W发电挂车条件下) 进行规范。我单位在执行卫勤保障任务及训练过程中, 逐步摸索并总结了一套高效、快速展开与撤收野战X线诊断车的标准操作方法。我们应用该操作方案训练队员, 先后在军区及全军卫生装备比武“野战X线诊断车操作”中取得优胜。现将该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

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 (辽宁陆平机械有限公司) ;S2001型野战车载式X线机 (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 ;野战车载X线影像信息处理系统 (西安华强航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2006-30电站挂车 (泰州锋陵特种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

1.2 人员组成

12名训练队员, 均为男性, 年龄24~40岁, 平均30.7岁, 按专业分为3组, 每组含1名放射医师/技师、1名驾驶员、1名工程维修人员及1名保障人员。

1.3 操作方法

1.3.1 驻车及发电挂车展开

车辆驶达展开目标地域, 操作人员在车前列队向指挥员报告。指挥员下达展开命令, 队员迅速跑步至X线诊断车后, 解开牵引杆与X线车锁销, 固定发电挂车, 将车辆向正前方开进, 与发电挂车相距不小于5 m。

1.3.2 车辆调平

车辆停稳熄火后, 操作人员就位, 放置垫木及支撑千斤顶, 调平车辆。

1.3.3 扩展车厢展开准备及供电电源连接

1名放射医师/技术员负责X线车接地桩安置及电缆线连接, 随后进入车厢内作展开准备。1名工程维修人员负责发电挂车地线安置、电缆线连接及发电挂车启动。另2名队员负责展开用具及通道梯的安装和准备。

1.3.4 扩展车厢及车载设备展开

1名放射医师/技术员在车厢内配合车外2名队员展开扩展车厢, 在发电挂车正常供电后, 进入控制室接通电源, 有序开启各车载设备电源。工程维修人员与1名队员进入车厢, 协作展开车载设备至准备工作状态。另1名队员在车外检查, 确保各展开部件连接及支撑牢固、无歪斜。

1.3.5 车辆撤收 (车辆撤收程序为展开程序的反向操作)

3组队员按照我单位总结的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标准化操作方案训练2周后, 进行车辆展开与撤收测试, 记录作业时间。作业质量评分参照《南京军区卫生装备比武野战X线车操作考核评分细则》, 并将作业时间和质量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所有队员在测试前熟悉主观体力感觉等级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 RPE) 量表[1,2], 在作业后依据主观感觉对作业强度 (或疲劳度) 给出对应的数字评分 (7~8分:非常轻松;9~10分:很轻松;11~12分:轻松;13~14分:稍费力;15~16分:费力;17~18分:很费力;19~20分:非常费力) 。分别将7~12分、13~16分及17~20分归为低等、中等及高等作业强度。作业后立即计数队员桡动脉1 min搏动次数, 获得即刻心率。个人最大心率 (maximal heart rate, MHR) 按 (220-年龄) 计, 队员即刻心率达75%~85%MHR时, 为中等作业强度;低于75%MHR或高于85%MHR分别为低等及高等作业强度[2,3,4]。

2 结果

3 组队员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案训练2周后, 均能熟练应用该方案进行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展开与撤收, 展开与撤收时间均能控制在6 min5 s及6 min 40 s内, 较训练前9 min 34 s及11 min38 s明显缩短。每次作业质量评分均在95分以上, 高于训练前的90分 (见表1) 。队员的即刻心率为143~163次/min, 平均154次/min, 个人最大心率百分比为76%~89%, 平均81.4%, 主观体力感觉评分为14~17分, 平均15.6分, 属中等强度作业 (见表2) 。

注:最大心率=220-年龄;最大心率百分比=心率/最大心率×100%

3 讨论

X线诊断在战伤救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X线诊断车结构特点和使用操作方法对充分发挥该车效能、完成战伤救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是编配部队卫勤机构的第2代X线诊断用车。与第1代X线诊断车辆相比, 该车最主要的特点是改变了第1代车采用电动扩展/收拢机构 (机械手动备用) 展开、撤收的方式, 采用机械压簧与人力辅助相结合方式展收扩展车厢顶板及底板。这种改进一方面避免了因电力或机械故障而导致的扩展车厢展收失败;另一方面, 减少了顶板、底板展开及撤收环节对操作时间的占用, 使得第2代车展收操作流程与方案较第1代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而在操作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变化。第1代车的展开或撤收要求4人操作时间不大于30 min, 而有资料[5]显示, 第2代车3~5人熟练操作通常可以在8~15 min内完成 (不包括发电挂车的拖挂和拆卸) 。在实施标准化操作方案前, 我单位按编配标准4人进行展开、撤收作业通常需9 min及11 min以上, 且队员均感觉十分疲劳, 不利于立即进行伤员救治工作。因此, 有必要优化并规范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方案,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省时省力的展开与撤收作业, 以更好地适应实战需要。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的标准化操作方案强调:分工协作、合理分担作业强度及负荷, 抠细节、重质量, 在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 高效快速完成作业。展开及撤收过程均要求操作人员紧张有序、动作干练、配合娴熟, 无冗余动作和窝工现象。3组队员均能高质量地完成X线车展开与撤收作业, 耗时分别在6 min 5 s及6 min 40 s内, 较文献报道的时间要短, 表明在动作熟练及规范的前提下, 按我们的标准化操作方案能够实现对X线诊断车的快速展收作业。本研究还将主观感觉与生理指标相结合, 对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案进行展开与撤收的作业强度进行了评价, 对此未见有相关报道。心率是评价运动强度的客观生理指标, 在竞技性运动和军事训练中, 可采用MHR的百分比来规定运动强度[1,2,3]。RPE是由瑞典著名生理学家Borg G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 RPE即感觉体能消耗的能力, 或者说对某一强度的忍耐程度。其表现形式是心理上的, 但与耗氧量、乳酸、激素水平等生理功能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通过主体感觉的量化来评价训练中的运动强度[1,4]。数据显示, 3组队员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 对按该方案实施的作业强度评价为中等, 表明通过合理分工及熟练配合, 可以避免因展收作业造成队员的极度疲劳, 有利于作业后及早恢复体能, 立即投入到伤员救治或转场工作中。个别队员MHR百分比较高, 超出85%, RPE为17, 认为很费力, 考虑与队员年龄偏大、体能较差有关, 可以通过体能锻炼及合理作业分工进行调整。总的来说, 我们的方案是省时省力的。

在实际训练中, 队员们对某些操作环节存在争议, 对文献中的某些观点也持有不同意见, 经过反复实践、参考有关资料, 我们就一些问题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但以下问题仍值得注意:

(1) 不拆卸发电挂车, 将牵引杆充当踏板梯使用, 可以省时省力[5]。我们认为这一方法不可取。一方面, 在雨天或霜雪天气, 牵引杆湿滑, 易给登车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X线车与发电挂车间距过近, 有碍通道梯收取。

(2) 为节省时间, 在发电挂车未完全收拢的情况下, 进行X线车倒车、拖挂作业。我们认为这样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应当先将发电挂车按要求完全收拢, 3名队员均立于挂车两侧并出现在驾驶员后视镜视野内, 指定其中1人指挥驾驶员进行倒车作业。

(3) 通道梯及部分车载设备如X线球管、诊断床属于较重部件, 展收时应当由2名队员配合操作, 切忌1人使用蛮力, 以免造成装备损坏和人员伤害。对于需要通、断电方能装卸的设备如机架、球管和影像增强器, 操作队员与控制开关的队员之间应当有明确的交流, 确认断电后方可操作, 严禁带电操作。

(4) 发电机启动发电及向X线车供电前, 必须观察仪表盘及配电箱各表指示正常后方可启动、供电, 以免造成用电设备损坏。断电后, 还应当将各旋钮归到0位, 不可盲目追求速度, 在车厢内总电源未切断的情况下启动发电车向车载设备供电。

(5) 有人认为, X线车展开工作时, 车厢两侧壁设有的4个轴流通风机不应当打开, 理由是不利于X线的屏蔽。车厢结构非金属材料的脱出物 (如一氧化碳、醛类、挥发性有机物) 是舱室内有害气体的来源之一, 影响人员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6]。因此, 打开4个通风机方能满足医学舱室每人所需新风量25.6~33.8 m3/h的要求。我们设想, 可否根据滤线栅吸收过滤散射线原理将通风口设计成百叶窗式, 既满足通风要求又能防止X线泄漏。

(6) 展开工作状态下, X线机横臂应当处于立位还是水平位。《野战X线诊断车使用维护说明书》及相关文献[7,8]的车厢内布局示意图显示展开后横臂处于立位, 但我们的观点与之不同。因为当横臂处于水平位时, 只要球管旋转90°即可快捷地实现床上摄片向立位摄片及透视的转换;而横臂处于立位时, 必须推开摄片床, 90°旋转横臂才能实现这种转换, 费事又耗时。如果贪图方便, 在横臂处于立位时进行床上摄片, 会导致床下的影像增强器输入屏荧光涂层接受不必要的X线照射。

(7) 车辆调平过程比较耗时, 先对车辆进行前后调平, 再左右调平能明显提高效率。但车底4台千斤顶伸缩范围有限, 在场地条件不理想或轮胎压力不足的情况下, 调平可能难以完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 科学标准化的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操作方案对于战时完成战伤X线检查诊断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的结构特点, 按照我们摸索的标准化操作方案, 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地展开与撤收X线车辆, 在执行机动卫勤保障任务以及军区乃至全军级的卫生装备考核中得到了证实和检验。我们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细化, 以期使之成为编配该装备的卫勤机构进行X线车辆展开撤收操作训练及实战应用的模板。

摘要:目的:探讨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与撤收标准化操作方案。方法:12名训练队员, 男性, 年龄2440岁, 平均30.7岁, 按专业分为3组, 每组包含1名放射医师/技师、1名驾驶员、1名工程维修人员及1名保障人员。各组按标准化操作方案集中训练2周后, 进行车辆展开与撤收操作, 记录各组作业时间、作业后队员即刻心率、个人最大心率 (maximum heart rate, MHR) 百分比、主观体力感觉等级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 RPE) , 并对作业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施标准化操作方案后, 各组展开与撤收X线诊断车时间均能控制在6 min 5 s及6 min 40 s内, 快于之前的9 min 34 s及11 min 38 s;队员的心率为143163次/min, 平均154次/min;个人MHR百分比76%89%, 平均81.4%;RPE为1417, 平均15.6, 属于中等作业强度;作业质量均在95分以上, 高于之前的90分。结论:按照标准化操作方案, 能够对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进行高质、快速地展开与撤收, 可适应实战及操作考核的需要, 值得在装备该车辆的部队推广应用。

关键词:野战X线诊断车,展开,撤收,标准化,方案

参考文献

[1]秦永生, 郝占国, 宋立新, 等.新兵耐力训练强度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心率控制方程及其应用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7) :638-640.

[2]Swain D P, Leutholz B C, King M E,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heart rate and%VO2reserve in treadmill exercise[J].Med Sci Sports Exerc, 1998, 30:318-321.

[3]陆霞, 尹桂月, 马力, 等.有氧训练强度与G耐力的研究[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2, 13 (3) :144-147.

[4]Borg G A.Psychophysical bases for perceived exertion[J].Med Sci Sports Exerc, 1982, 14:377-381.

[5]张运福, 唐伟革, 陈远树, 等.XCY2002-1/200野战X线诊断车在高原山地性能试验及应用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2) :80-81.

[6]徐新喜, 刘亚军, 王太勇, 等.机动卫生装备人-机-环境系统中舱室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J].军事医学院院刊, 2006, 30 (4) :357-360.

[7]蔡华, 申浩.S2001型野战X线车的数字化改造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 2006, 27 (2) :75-76.

上一篇:数据监听下一篇:最优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