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产量

2025-01-28

天然气产量(共5篇)

天然气产量 篇1

近日,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0年8月份天然气产销运行情况》分析称, 进入2010年以来, 我国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 普光气田建成投产, 中亚天然气供应持续增加, 消费保持较高增幅, 除2010年年初部分地区供应紧张外, 天然气市场供需总体平稳, 运行基本正常。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国内产量稳定增长。据统计, 2010年8月份天然气产量76亿m3, 同比增长9.1%。其中, 由于普光气田产量稳定增加, 中石化产量增长50%以上;中海油产量增长近30%。2010年1~8月累计生产天然气624亿m3, 增长13.4%

二是进口资源持续增加。2010年8月份进口天然气约合17.7亿m3, 同比增加1.9倍。2010年1~8月累计进口中亚天然气23.8亿m3, 进口资源总量同比增加1.4倍。

三是用气需求增势明显。2010年8月份表观消费88亿m3, 再创2010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 增长了23.8%。2010年1~8月表观消费量692亿m3, 同比增长21%。用气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既有消费区用气量大幅增加, 如:2010年1~8月, 上海、浙江用气量分别增长65.6%、46.9%;另外一方面是新增市场扩展较快, 随着川气东送项目投产, 原来无资源供应的江西、广西、福建等地开始大范围使用天然气。

四是储气资源明显增加。承担华北地区冬季调峰任务的大港储气库从2010年4月份开始注气, 截至2010年8月底, 储气库可采储量16亿m3, 较2009年同期增加4亿m3。

据相关专家分析指出, 由于2010年以来消费市场拓展较快, 新增用户较多, 天然气需求增量仍然较大, 冬季高峰期用气平稳供应依然面临一定压力。要在继续满足上海世博会等重点需求的同时, 统筹考虑中亚天然气可用资源与用气需求增加的情况, 研究今冬明春供气形势, 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天然气产量 篇2

关键词 气候因子;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87

现阶段,影响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不仅包括了气候、土壤、群落等因素,还包括天然草地牧场自身因素。

1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气候、植被群落、土壤以及植物种类,但是还有很多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会受到气候、土壤及牧草本身自身技能的影响,其他外力因素干扰较低,但是对于一个固定的区域而言,其土壤因素、牧草因素都是相对于固定的,由此可见,气候因子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二者是相互结合、密切联系的。一个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光、热、水,从而使植物能够安全生长,因此要想评价一个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高低,需要参考以下3个部分:首先,阳光直接参与到生物圈中,然后就进行了光合作用,这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要求;其次,温度和降水是促进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最后,气象因子和限制因子二者相互结合就能够为草地资源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1]。

2 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在某一地形中,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土地面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草场,耕地占的整体比例较少,但盆地面积最大,这种土地类型基本属于一种天然草地牧草场,类似这样的天然草场牧草其草地畜牧业是整个区域的主要经济体,主要依靠天然饲养牲畜,草原建设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微乎其微,但大多数天然牧草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在实际生长时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

3 气候因子的选取原则

通常情况下,气象因子都选取牧草生长期的4-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其积温会在0℃以上,其中水热的综合配置包括了降水量和气温之间的比值,都是采用4-9月这样的降水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的。其中又包含了2个成分,其中第一成分最主要的是综合性指标也就是4-9月的平均温度,虽然整体特征向量值都比较高,但是二者之间的大小基本是相同的。据相关资料显示,温度、光照其具有很大的正贡献率,其中负贡献率是降水,因此一旦降水就会增加地表温度,从而直接抑制了牧草的生长。由此可见,温度、水分及光照三个因素对于牧草的生长具有共同的作用,尤其是在水分、光照充足时,气候因子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二成分主要是指向量值较高的积温,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热量条件对于系数的影响最大,因此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贡献率最高,优化做了气候因子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无论是第一成分还是第二成分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都有很高的贡献率,因此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4 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有效策略

4.1 提升天然草地牧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在天然草地牧草生长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其产量,就必须提升天然草地牧草自身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使其能够积极运用气候因子的因素,从根本上出发,多学习、多借鉴、多交流,充分掌握极端及技术和方法,结合气候因子的因素,做好对天然草地牧草的监测工作,包括日常监测和特殊监测,这样才能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好天气预警工作,做好各项自然灾害的防控和管理工作,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效果。此外,草场要组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真正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

4.2 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

在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强化责任问责制度及日常管理制度,要将责任问责制度落实到位,落实到部门、个人身上,进而提高天然草地牧草工作质量和水平。日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卫生管理、草地管理、水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此外,还要创新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提高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效率,进

一步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3]。

4.3 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

要想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通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提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通过创新不同种类的工作方法,制定一整套管理方案和相关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够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效果,增加牧草产量。

5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提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制定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案、提高草场的重视程度等方法,并正确的运用气候因子,这样才能够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总之,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属于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和政府、相关草场以及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正确把握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优化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效果,促进我国天然草地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恒山,曹敏建,李华.种草养畜与内蒙古自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22(1):179-182.

[2]姜丽霞,王玉光,孙孟梅.黑龙江省玉米产量预报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14,25(1):13-16.

[3]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美天然气日产量将创新高 篇3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其3月份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表示,美国2016年天然气日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达到796.8亿立方英尺,这将是美国天然气产量连续第6年创下年度历史新高。

据彭博社报道,伴随着美国页岩气勘探能力大增,全球天然气价格跌至20年来的最低点,且下跌趋势仍在继续。受价格影响,美国天然气钻井数量已降至17年来最低水平。

过去5 年中,页岩气热潮解锁了巨大的供应市场,从美国北部出口到墨西哥的管道天然气增加了两倍,而美国南部48个州的港口也实现了首次的天然气出口。

自2011年底以来,天然气价格已下跌近4 0%,而储备库存也接近历史高位,这些都促使页岩气公司竭力扩展市场。First Energy Capital分析师Martin King表示:“美国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持续增长,生产商正在寻找所有潜在的天然气市场网点。这将是加拿大生厂商避之不过的挑战。”

加拿大本土天然气企业已焦躁如热锅蚂蚁。9年前,加拿大的管道供应了美国16%的天然气需求,到2014年,美国天然气产量连续四年刷新纪录,而加拿大对美天然气供应量则下滑了10%。

加拿大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之一Encana表示,鉴于油气价格下滑,该公司今年将削减5 5 % 的开支,并裁员2 0 % 。此举意味着,Encana将失去自2013年以来超过半数的员工以及承包商。

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天然气产量差距巨大。去年,加拿大天然气日产量约120亿立方英尺,而美国的日产量接近800亿立方英尺。

此外,位于加拿大西部的蒙特尼页岩盆地相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马塞勒斯盆地地理上也处于劣势,因为后者到多伦多的距离较前者近12倍之多。

马塞勒斯地区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投资天然气管道仍有利可图的地方。该地区3月日产量约174亿立方英尺,比EIA此前预计的多20亿立方英尺。尽管从美国北达科他州到俄克拉何马州的页岩气钻井数量已直降至零,但马塞勒斯和其周边的尤蒂卡页岩仍有40个页岩气钻井在工作。

据彭博社报道,加拿大能源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将开放至少3个主要天然气管道,而且将向北出口1/4的天然气。

美国天然气管道和存储设施运营商光谱能源、加拿大Trans Canada和美国管道巨头Energy Transfer Equity LP将加速对加拿大天然气输出至翻倍水平。S E的Nexus和Atlantic Bridge项目预订在明年年底前启动,将携载约16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足够美国北部和加拿大22000户家庭一年所需。而Energy Transfer的Rover项目将运输天然气至中西部地区北部,那里是直通安大略省的枢纽。

此外,Trans Canada继Keystone XL管道项目受阻后,目前正和美国哥伦比亚管道集团就并购协议进行洽谈,哥伦比亚管道公司拥有进入美国东部马塞勒斯页岩产区最佳路线。

天然气产量 篇4

关键词:牧草,产量,品质,气象条件

草原初级生产是个庞大的“露天工厂”, 牧草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优劣与气候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因此, 认识天然草场与气象条件关系的规律, 是研究草原畜牧业的基础, 也是防止草原退化、沙化以及保持草原生态平衡和良性发展的基础。通过分析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气象要素平行观测的资料, 揭示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牧草产量、品质与气候变化的内在关系, 以期为草原的科学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自然概况

呼伦贝尔草原属于草甸草原, 面积867万公顷。草场群落为:羊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麻花头。草群丰富, 草质优良, 代表性强。年平均气温-2.5℃, 年降水量320mm, 其中4~9月占全年降水的90%以上。0℃以上的积温为2 160℃,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温凉短促, 无霜期115d, 积雪日数平均180d, 水分蒸发量是降水的4倍多, 土壤为暗栗钙砂壤土。

2 天然牧草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牧草从返青至停止生长的整个过程中, 地上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符合logistic曲线。热量和水分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热量条件分析

当气温稳定通过5℃时牧草开始返青, 当气温降至5℃后牧草开始黄枯, 从返青到黄枯需要5℃以上的积温1 600~2 000℃。即返青后5℃以上的积温达到1 844℃时, 牧草产量2 145kg/hm2为最高值, 此时大约在8月中旬前后, 牧草进入成熟期。

2.2 水分条件分析

呼伦贝尔岭北地区降水偏少且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所以水分条件是影响天然牧草生长最重要的因素。经分析计算, 牧草在整个生长期耗水240~300mm。春季积雪融化、土壤解冻, 土壤湿度达到70% (相当于89mm的降水) , 一般年份都能满足牧草返青的需要, 以后随着蒸散增大, 土壤水分迅速下降, 一直到拔节期土壤湿度降到50%, 因该期牧草幼小生长缓慢, 水分基本能维持牧草正常生长, 此时为5月上旬。随后牧草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 需水量增加, 一直到6月上旬, 由于大气降水不多, 水分供求矛盾突出, 经常出现春旱或春夏连旱, 致使牧草长势不佳。6月中旬至7月下旬称为需水关键期, 牧草进入旺盛生长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阶段, 需水量剧增, 对水分要求严格, 而6月中旬是雨季来临之际, 所以每年雨季出现的时间早晚是造成牧草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经多年资料统计, 6月中旬至7月下旬, 每年因水分不足减产20%~30%。

3 天然牧草各物候期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天然牧草在生长期生物产量随时间变化呈“S”曲线, 牧草从4月中旬返青至8月中旬停止生长, 整个生长期为120d左右, 返青至黄枯 (青草期) 约150d, 整个生命期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返青 (4月中旬) 至拔节 (5月下旬) , 随着天气回暖、地表积雪融化, 牧草生长缓慢, 陆续进入展叶期、拔节期。此时牧草营养成分 (粗纤维和粗蛋白) 较低, 幼苗鲜嫩适口, 清香四溢。因牧草稀疏低矮, 牲畜进入跑青期。二是6月上、中旬温度明显升高, 牧草枝叶生长迅速, 需水量不断增加, 进入牧草需水敏感期, 牧草产量增加快而营养成分含量 (粗蛋白和粗纤维) 增加缓慢, 牲畜进入饱青期。三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 水热同期, 牧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各种牧草陆续进入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结籽期, 牧草产量和营养成分 (粗蛋白和粗纤维) 快速增加, 牲畜进入抓水膘时期。四是8月上、中旬, 雨量充足, 温度适宜, 牧草逐步进入灌浆期、乳熟期、腊熟期和完熟期, 产量增加缓慢而营养成分 (粗蛋白和粗纤维) 增加迅速, 至8月中旬末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达到最高值, 牲畜进入抓油膘阶段。

4 结论

5 月下旬至6月中旬, 旱情常常出现, 如能通过人工增

雨或浇灌等方法补给适量的水分, 可使牧草产量提高10%~20%;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补给适量的水分, 弥补由于降水时空分布而造成的阶段性缺水, 产量可提高20%~30%。因此, 在牧草需水关键期补给水分, 是提高草原天然牧草产量的有效途径。7月上旬大多数牧草处于开花结实期, 营养成分高且草质优良适口, 产草量也较高。如果此期打草, 不但牧草产量和品质俱佳, 还可利用后期逾50d、高于1 000℃的积温, 充分发挥天然牧草再生能力强的优势来提高牧草产量。草原畜牧业生产比较脆弱, 由于草场长期过度利用, 退化沙化较为严重;加之呼伦贝尔地区生长季短, 气象灾害频繁, 牧草单产不稳、总产不高, 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根据天然牧草生物学规律, 大力开展牧草补播和人工草场种植, 最终才能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姚玉璧, 张秀云, 段永良.气候变化对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资源科学, 2008, 30 (12) :1839-1845.

天然气产量 篇5

双重介质模型由Barrenblatt等人[5]提出, 后由Warren和Root、Kazami等人[6,7]发展。模型认为裂缝性介质中存在两个平行的渗流系统:裂缝和基岩, 裂缝系统为流动通道, 基岩系统为储集空间。该模型刻画出了裂缝优先流的特点, 但是双重介质模型中窜流函数的确定仍存在较大困难。随着储层裂缝特征描述以及诊断手段的进步, 近年来兴起的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DFN) , 使得裂缝性介质精细流动模拟已成为可能, 并成为研究热点[8,9]。基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吕心瑞、黄朝琴、Yao Jun等[10—12]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开展了裂缝性油藏下的油水两相流单井生产的相关研究, 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致密裂缝性气藏气井产量预测方面的研究。为此, 本文在非结构Voronio网格生成方法自动生成离散裂缝网络基础上将基质和裂缝系统渗透率分开处理, 同时结合质量守恒定理和控制体有限差分法建立了裂缝性气藏直井产量预测数值计算格式, 采用全隐式方法进行求解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天然裂缝情况下, 该方法预测产量结果与国外商业软件计算结果对比一致性好, 验证了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气井产量与裂缝长度、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关系;裂缝与井之间夹角对气井产量影响显著, 裂缝性致密气藏合理布井是其高效开发的关键之一。

1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生成

一般地, 裂缝性气藏发育着大量不同尺度的裂缝, 图1表示随机分布的大尺度天然裂缝性储层物理模型。裂缝特征参数 (如倾角、长度、密度等) 决定中裂缝性气藏中裂缝的流动特征。一般地, 裂缝特征参数是根据研究区域进行统计得出其分布规律。在统计规律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随机裂缝, 进一步采用非结构Voronoi网格生产方法产生离散裂缝网络, 其示意图见图2。

2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数学模型建立

为实现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气井流动模拟, 在离散裂缝网络基础上, 将基质和裂缝系统分开处理, 建立与之对应的气井数学模型。

假设气藏储层为均质、等温、等厚, 存在一定倾角、长度等相同特征参数的随机裂缝。气藏中为单相可压缩气体;忽略重力;在某个控制体单元的流入流出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基质和裂缝系统渗透率不同;气井定产生产。其气井区和气藏区描述的数学方程分别如下[13]。

气井区:

气藏区:

式中, Tij, 为网格j到网格i的传导率;Pj为j网格压力;Pi为i网格压力;qsc气井产量 (标况下) , Vi为i网格体积, Δt为时间步长, Фi为i网格孔隙度, Bg为气体体积系数。

由于气体高压物性与压力存在很强的非线性关系, 为此采用全隐式方法对式 (1) 、式 (2) 进行数学模型进行离散, 其全隐式离散格式如下:

式中:k为网格渗透率;G为网格形状因子;μg为天然气黏度。

将式 (3) ~式 (6) 代入式 (1) 和式 (2) , 可获得离散格式如下:

气藏区:

气井区:

3 方法论证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假设气藏基本参数 (表1) , 根据式 (7) 和式 (8) 式的离散格式, 模拟计算了无天然裂缝条件下气井产量, 并与国外商业软件———Topaze产量预测对比发现, 本文方法产量预测结果无论其数值还是递减趋势性均一致性较好 (见图3) , 进而验证了该方法预测气井产量的可靠性。

基于本文方法产量预测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 进一步计算讨论了裂缝特征参数对气井生产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 在裂缝角度 (0°) 和裂缝条数 (N=6) 一定的情况下, 在气井早期产量变化不大, 但随着生产的进行, 裂缝长度越长, 单井产量越高。计算结果与杨锋等人[2]关于致密裂缝气藏产能预测的研究成果中的面缝率越高, 产能越大认识一致。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进行, 压力波逐渐波及到含有天然裂缝区域, 同时由于裂缝区域为渗透率高渗带, 流动阻力减小, 因此裂缝长度越长, 裂缝网格越多, 气体的流动阻力越小, 使得压力波及其区域内流动能力增加, 从而产量增加。

从图5可以看出, 在裂缝角度 (0°) 和裂缝长度 (L=50 m) 一定的情况下, 裂缝数量越多, 单井产量越高。其计算结果与杨锋等人[2]的研究成果面缝率越高, 产能越大一致。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样是随着生产进行, 压力波逐渐波及到含有高导流能力的天然裂缝区域, 进而使得气体流动阻力减小, 因此裂缝数量越长, 裂缝网格越多, 区域内流动能力增加, 其对应的产量也越高。

从图6可以看出, 在裂缝数量 (N=12条) 和裂缝长度 (L=50 m) 一定的情况下, 裂缝角度对气井产量的影响。从图4可知, 当裂缝角度为0°时, 气井产量最高, 裂缝角度为90°时产量次之。从模拟计算结果可知, 为达到单井产量最大化, 应让气井与裂缝平行。

4 结论

(1) 在非结构Voronoi网格生产方法生成离散裂缝网络基础上, 结合质量守恒定量和控制体有限差分法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条件下气井产量预测数值模型。

(2) 在不考虑天然裂缝条件下, 产量计算结果与国外商业软件产量预测对比表明一致性好, 证明了该方法对气井产量预测结果可靠。

(3) 剖析了储层裂缝参数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在裂缝数量和裂缝角度一定的情况下, 当面压力波及天然裂缝区域时, 裂缝长度越长, 单井产量越高;在裂缝长度和裂缝角度一定的情况下, 当面压力波及天然裂缝区域时, 裂缝数量越多, 单井产量越高;在裂缝长度和裂缝数量一定的情况下, 裂缝角度对单井产量影响显著。

(4) 致密低渗裂缝性气藏经济高效开发, 单井应尽量钻遇裂缝发育区。

摘要: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气藏单井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目前含天然裂缝的致密气藏单井产量预测方法均是建立在双重孔隙介质模型之上, 该模型对储层等效过于理想, 难以描述实际裂缝特征参数对其单井生产的影响。提出以地质静态裂缝描述为基础的蒙特卡罗法模拟储层等效随机裂缝;利用非结构Voronio网格生成方法自动生成离散裂缝网络, 进一步根据质量守恒定理利用控制体有限差分法将基质和裂缝系统渗透率分开处理建立了裂缝性气藏直井产量预测数值计算格式, 采用全隐式方法进行求解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天然裂缝情况下, 该方法预测产量结果与国外商业软件计算结果对比一致性好, 验证了该方法预测致密裂缝性气藏产量的可靠性;气井产量与裂缝长度、数量间存在正相关性关系;裂缝与井之间夹角对气井产量影响显著, 因此合理布井是高效开发裂缝性致密气藏的关键之一。

上一篇:母亲节的起源下一篇:民族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