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在那遥远的地方

2024-08-22

就业在那遥远的地方(精选7篇)

就业在那遥远的地方 篇1

王洛宾 (1913-1996, 北京宛平人) 于1938年秋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青海演出, 并在西宁各中小学教唱抗日歌曲。剧团解散后, 他应约于1939年初再次来到西宁, 住在昆仑中学宿舍, 组建青海抗战剧团, 搜集整理民歌, 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一、王洛宾注重民歌搜集

早在王洛宾来青海之前, 他已经与民歌结缘, 那是1938年4月, 王洛实与罗珊、塞克、萧军、朱星南一行五人自西安前往新疆, 途经六盘山, 听到这一带方圆几百里有名的花儿歌手“五朵梅”的民歌演唱, 记录并改编了一首《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独特的西部民歌深深地吸引了王洛宾, 从此开始了他传奇色彩的西部之旅。王洛宾在参加兰州抗战剧团时, “有一位维吾尔族司机给我唱了一首吐鲁番民歌《达坂城》, 我记下了曲调, 请一位懂维语的汉族司机翻译了歌词。原歌有两句是从后半拍起, 曲调中有一些难唱的音程。为了便于流传, 我将其改编定名为《马车夫之歌》。第二天兰州抗战剧团就演出这个节目, 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是我搜集整理的第一首兄弟民族民歌, 也是我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著名的作曲家王洛宾, 在青海从事音乐创作中, 也曾从青海民歌及‘花儿’中吸取营养, 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魏明章的文章同时也概述了张亚雄、李文实、逯登泰 (萌竹) 、王云阶等收集“花儿”曲令的情况。张亚雄在兰州“坐地征花”, 当时就有365人与之联系, 包括魏明章在内的很多青海人也参与其中。张亚雄著《花儿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6.8) 中收录了“花儿谱”四首, 其中第三、第四首分别为逯登泰、王洛宾记谱。

魏泉鸣著《中国“花儿”学史纲》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5.9) 第四章“抗战前后的花儿学研究活动及其特征”第四节“不应被历史遗忘的花儿学家王洛宾”中用如此醒目的标题论述了王洛宾在花儿方面的建树:“是王洛宾从1938年5月先后在兰州、西宁搜集并记录了花儿曲令三十几种, 他是当时记录花儿的各种曲令乐谱最多的第一人。王洛宾在当时的条件下, 能记录花儿曲令乐谱三十几种, 确非易事, 到目前的资料表明, 花儿的各种曲令及其变体, 大约有120多种, 王洛宾早在抗战时期就记录了它的四分之一, 并用这些曲令编唱不同的歌词多达几百首, 使他成为最早的花儿通之一, 应当说是当之无愧。”

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产生

1939年到1941年间, 新疆的两个哈萨克部落被迫害而东迁, 其中一个部落迁入青海, 最终落脚青海海西、海北等地。后与当地原聚藏、蒙部落产生草场争端, 马步芳政府派人去招抚, 并将许多妇女儿童迁到西宁工厂做工。此时正在西宁教学的王洛宾找到这些哈萨克人, 并请了一位住在落东关通晓哈萨克语的商人哈迭尔协助翻译, 开始了民歌的记录。期间, “王洛宾陆续记录了《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维吾尔族民歌, 《流浪之歌》《我等你到天明》《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等哈萨克族民歌,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等塔塔尔族民歌。后来又陆续记录了《玛依拉》《都塔尔与玛丽亚》《阿拉木罕》《半个月亮爬上来》《喀什噶尔舞曲》《依拉拉》《哪里来的骆驼队》等一批西北地区流行的少数民族民歌, 或改编、或配歌、或填词。”王洛宾还运用这些民歌素材创编了两幕歌剧《沙漠之歌》。“这部歌剧主题鲜明, 结构也较严谨, 歌词简洁生动, 曲调明朗欢快优美动听, 音乐风格突出, 具有浓郁的哈萨克民族情调。由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演出, 是在青海第一部创作上演的歌剧。也是我国歌剧园地上的一朵新花。”剧情是描写一个汉族青年进入哈萨克部落宣传抗日活动。剧中有欢迎舞会、赛马、宣传抗日、响应抗日等主要情节。剧终由受到感召的哈萨克族青年组成一支抗日的远征军, 迎着黎明的曙光, 高唱着战歌奔赴抗日前线。剧中主要人物有李凯 (汉族青年, 进入哈萨克部落宣传抗日) 、二利 (哈萨克族青年) 、阿依莎 (哈萨克族女青年) 。剧中歌曲大多采用民歌填词配曲组成。如将《草原情歌》 (哈萨克族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整理改编) 删去第四段, 改名为《我愿做个牧羊人》编入剧中, 成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最初版本。

三、《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流传及魅力

《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青海、重庆等地演唱后, 很快就流传开来, 并以著名的“青海民歌”而蜚声国内外, 成为音乐上的优秀保留曲目。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也曾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深情地演唱过这首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曲调基础是哈萨克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 但是王洛宾在进行创编时, 为了塑造牧羊姑娘温柔亲切、姣好光彩的音乐形象, 特地溶进了其他民族的音乐语言。作者对青海大地和各族人民深沉执着的爱, 直接表现在歌曲中对青海高原美丽风光的描绘和讴歌之中。这种深情婉转、歌颂倾诉的歌声, 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和美好暇想。《在那遥远的地方》因此而注入了坚实的生命力, 经数十载传唱历练不衰, 并且成为整个华人音乐的经典。

王洛宾在青海的创作改编歌曲还有《我们要保卫家乡》, 《青海是个好地方》 (据王海天给马忠国的信中所忆, 是王洛宾记谱译配的《黄昏里的炊烟》的另一种填词, 并经汉族群众传唱后曲谱有所变动。) 等。这些歌曲虽然没有在报刊上发表, 但当时却在青海广泛流传。

“四十年代初, 青海群众歌咏活动已形成高潮。不仅在中、小学加强了音乐课的教育, 街头盲艺人 (卖唱者) 也被集中到马场上音乐课。甚至在伪县长短期训练班也加上音乐课。王洛宾因而在回忆中深有感受的说:‘《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那遥远的地方》《都塔尔和玛丽亚》等。是我在青海歌咏活动高潮中写的, 半个世纪以来, 国内外均认为是青海民歌, 这一点青海是当之无愧的, 那个时代是青海成千上万的人唱了以后才传到其他地方的。’”

王洛宾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末到青海, 先后在青海八年之久, 直到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军去新疆。他热爱音乐创作, 坚持民族音乐的收集, 整理改编了大量新疆、青海等地各民族民歌。大量改编作品在国内外流传, 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并成为佳作传世。其数量之多, 令人叹服。他对青海地方音乐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他在民族音乐收集、整理和创编方面的建树, 也成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一种典范模式。

摘要:文章从王洛宾先生的民歌情结入手, 探索了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产生背景, 进一步论述了这首华人音乐经典的艺术魅力, 肯定了歌曲创编者对青海地方音乐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历史功绩和典范性。

关键词: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 (2) 之王洛宾《在民族音乐的沃土中生根开花——作曲家王洛宾自传》, 第338.

[2]魏明章.《半世纪以来的“花儿”研究》载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1982年10月编印的《“少年” (花儿) 论集》.

[3]魏泉鸣.《中国“花儿”学史纲》,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5.9.

[4]刘再生著.《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7.

[5][6]马忠国, 罗源.民国时期青海音乐史概述[M].载《西宁文化史料选辑》第四辑.

就业在那遥远的地方 篇2

可曾记得,在那场地动山摇的大地震中,死神在属于它的舞台上演绎生与死的场景。面对死神的挑衅,我们顽强的抬起头,用强有力的声音怒吼着: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永不言弃!我们可敬的解放军战士们屹立在废墟上,用双手来挖开乱石,救出一个又一个幸存者。双手被磨烂了,没关系,那是一双双虽血肉之躯却充满信念的手啊,那是怎样的一种坚忍啊!才能创造出一丝丝生的希望、一个个奇迹出现。没有人会忘记,那一刻在那遥远的地方,因为有了爱,交织成一副溢满爱的画面,让全国人民的心都充满关怀、充满爱,洒在灾区人民的心里,让他们终生难忘。

可曾记得,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泥石流中,死神用它的镰刀疯狂地挥舞着,在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远无法忘记的觞,让多少人失去了欢笑的机会,让那些本来还未走到终点的生命画上了一个个句号。那种失去挚亲的痛,该如何治愈呢?也没有人会忘记,在那遥远的地方,因为有爱了的联系,让我们彼此之间的心意相通,让每个人不再孤独。

可曾记得,在那艰辛的日子,雪灾、水灾、旱灾、冰雹、沙尘暴……等等灾难面前,因为有了爱,让陌生的人们变得熟悉,让分离的心灵变得团结,让遥远的地方变的不再遥远。

在那遥远的地方 篇3

“我们的家,在那遥远的地方。”父亲指着家里墙上的“桂林风光”挂图,又一次重复着这句他说了千百遍的话语。我们家刚从四十平米的小房搬到这座新居时,父亲就小心翼翼地挂上了它。看他那仰头欣赏的神情,我不禁嘟起嘴来:“就是一张画嘛,搬了新家,也该换了。洁白的墙上有这么一张泛黄的……”“不换!”父亲提高声调,“那是家乡的景色,家乡来的啊……”吓得我硬生生把要说的“不协调”三个字咽了回去。

其实,父亲的家并不在山青水秀的桂林,而只是广西偏远的一个小县城。小时我也回过那里一次,记得下了火车我不断地抱怨路远,坑洼难走,一辆小巴颠得我晕头转向,到处脏兮兮,乱哄哄的,哪有半点“桂林风光”上的影子?我说:“我不喜欢这里,我要回家。”父亲怒斥:“这就是你家,你爸就是这儿来的!”我从未见过父亲如此激动。

但是,在那里,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田野、庄稼地、老黄牛,父亲的兄弟们,他们都比父亲黑瘦得多,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爷爷奶奶——我的血脉至亲。

那一年,我九岁。

后来,有一次,三更半夜我被父亲摇醒,去接听一个远方来的电话,有两个苍老却十分洪亮的声音,争抢着话筒只要对我讲一句“孩儿呀,好吗?”我抗不住瞌睡,只懒懒地道:“好,好呀。”便把话筒推给了父亲,心里还讥讽父亲说:省几个钱睡觉去吧。

父亲一脸的不高兴。

的确,那时的我还不能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的根在那里,父亲从中国最南面的小镇、怀揣爷爷给的一百元钱,来到北京上大学,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后来与妈妈结婚后回过—次家,然后又是十年,十年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生他养他的父母和从小陪伴他的亲人们。听母亲说,我四岁时父亲取了小半年的工资,兴冲冲说要一家三口回家过年,可通了电话,奶奶却说:“省了吧,几百块呢。”我能想象得出,一个年迈的老人多希望见到她的亲儿、亲孙女,可这希望却被干山万水阻隔了,被不容易挣钱的生活打断了。

现在,我们一家买了舒适的软卧火车票,父亲却依然是坐硬座时的那种姿态,透过车窗遥望那依稀的小镇,也许在他心中,那是最美的地方,是他的梦想放飞的地方。而且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就业在那遥远的地方 篇4

剧中的人物形象描写生动, 令观众印象深刻, 主人公袁鹰更是让我敬佩。袁鹰原本是司令员韦铁的女儿, 因为战友袁有生为救自己而失去生育的能力, 韦铁就把刚刚出生的女儿袁鹰送给了袁有生抚养, 并且双方约定谁也不能透露袁鹰的身世秘密。就连韦铁的妻子, 袁鹰的亲生母亲去世时, 也没有听到袁鹰的一声“妈妈——”, 遗憾离开人间。军人之间质朴、善良深深感染着我们, 最终袁鹰也明白了一切, 并且也原谅了一切。袁鹰小时候在养父母的教育下, 对军人充满敬佩, 想要参军入党, 但是这其中受过众多阻碍。她报名参军时, 班长一再阻拦, 说条件艰苦, 加上袁鹰本身的体质很弱, 所以部队不适合她。还有, 袁鹰的养母翠莲担心袁鹰进了部队和韦铁相认, 通过绝食来威逼袁鹰不要参军。然而袁鹰没有放弃, 追赶参军其他队员一直到达乌鲁木齐, 一个柔弱的女生最终以其坚强、勇敢, 不怕苦的精神感染了司令员韦铁, 也感染了曾经是一名光荣军人的养父——袁有生, 最终成为一名军人, 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部队里, 她积极主动, 上进心强, 并且主动要求去祖国最需要她的地方——圣女峰哨卡, 为那些边防战士送去健康、温暖、快乐, 还和战士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文革结束后, 通过努力, 袁鹰考上了中国第二军医大学, 可是就在在告别“圣女峰哨卡“的途中遭遇到暴风雪, 袁鹰为救生病的老百姓在缺氧的的高原上徒步行走时, 不幸牺牲, 成为圣女峰上一座永恒的圣女丰碑。

袁鹰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期间接受了种种考验, 然而在任何困难面前, 她时刻以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要求自己, 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同志所学习和发扬的。她永不言弃, 任何事情不轻易服输, 并且敢于克服自身的不足, 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和拥有的。参军后, 因为身体弱在训练中遇到很多困难, 但她并没有放弃, 凭着朋友们和自己的刻苦训练, 她努力完成任务。在去昆仑山哨卡为边防战士送温暖的队伍里, 原本没有她, 因为她只是一个新兵。可是她也没有放弃, 在同事柳荫, 阿依古丽和自己的努力学习下, 最终以专业和体能都是第一的好成绩成为慰问边防战士中的一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在困难面前经常是望而却步, 不敢面对和挑战困难, 最终导致任何事情都一事无成, 没有那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在袁鹰的身上的这种永不言弃、敢于向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深思。

袁鹰单纯善良, 在剧中她深爱着吕强, 却总是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骗, 她希望吕强能和自己一样, 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牺牲一切, 她时常写信鼓励吕强。然而, 懦弱虚荣的吕强吃不了苦, 屡次想要下山, 袁鹰主动感化和教育他。当最终吕强因为名誉、前途和韦洁走在一起的时候, 她仍然祝福他们。吕强受伤脚被冻坏了, 已经没有知觉, 袁鹰知道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彻底坏死, 她把吕强的脚放在自己的怀里捂着。这种宽宏大度和善良, 比起现在一些电视剧中的报复和仇恨更值得我们深思, 男主人公的卑鄙和女主人公的宽容成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和必须要做的, 因为在困难面前, 我们都是同志, 同志都应该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其次, 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袁鹰的为人热情、对人诚恳。无论是对好朋友丁浩天还是炊事班同志老蔫, 包括其他的一些边防战士, 袁鹰都是和大家真诚以对, 正是因为自己的热情, 她也受到队友们的喜爱。哨所上, 袁鹰为大伙体检结束后, 战士们兴致高昂, 要她表演节目, 袁鹰和战士们唱了一首又一首歌, 突然她因为缺氧而晕倒了, 战士们得知袁鹰病了都抢着帮袁鹰干活, 还纷纷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她。当袁鹰要离开哨所, 边防战士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给她, 最终听从了邵卫东的意见, 他说“哨所上缺氧不缺精神, 最好的礼物就是精神, 他们哨所上最宝贵的“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袁鹰在战士们的簇拥下登上哨塔, 她自豪站在哨塔上亲手升起了国旗, 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袁鹰顿时感觉无比骄傲, 胸中怀揣着对祖国的热血般赤诚之心。她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 献给了人民。当维族的孩子急需要输血时, 她义不容辞。当暴风雪来临时, 她总是和同志们站在第一线。山上发生雪灾, 袁鹰与战士们一道掩护群众向外撤, 牧民们解救出来了, 而袁鹰却被雪崩埋在了雪里, 袁鹰牺牲了。但是她无怨无悔, 至死不渝。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还能有一次选择, 我还会选择昆仑山……”战友们说她是圣女峰上一只真正的鹰、勇敢的鹰、永远高傲飞翔的鹰……

电视剧播完之后,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脑海里总是想起袁鹰的美丽善良、不惧困难、勇于向上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 她不仅仅是60、70的军人榜样, 也是80、90、10后……永久的楷模。那圣女峰哨卡上“缺氧不缺精神”的品质对于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是需要和铭记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只注重物质享受, 而忽视精神内涵, 他们对于生命鉴定的意义就是“吃吃, 玩玩, 上上网。”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 该剧的播出也许会给他们送去一份警醒的精神食粮。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 边防军人仍然站在祖国边疆, 保卫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仅如此, 他们还要面对边境上随时爆发的自然灾害、缺氧、食物和医药上的缺失, 但是他们依然快乐。“一切为祖国, 一切为人民”口号响彻在昆仑山上, 我觉得这句话不仅是边防战士们的信条, 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那些整天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到这种精神。当看到该剧的时候, 人们柔软的内心瞬间被征服, 为之感动, 人们开始关注着我们的边防战士, 关心着这样一群了不起的“雄鹰们”。如今, 在昆仑之巅, 你依然会看见翱翔于浩瀚天空的雄鹰, 和那些如雄鹰一样默默为国守边防的战士们。正如所听到的一首歌那样“我是一只鹰, 最大的梦想, 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俯瞰这大好河山, 百姓安宁……若有来世, 一定许下相守的誓言, 若有来世, 你我还选择驻守在这昆仑颠。”袁鹰就是这些雄鹰中的一只, 高傲飞翔、坚强勇敢, 永远守卫在昆仑山上。我们永远也会记得风雪中, 处于昏迷状态下的袁鹰说”如果还能有一次选择, 我还会选择昆仑山……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一个优秀的女共产党员。

摘要: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部突破创作桎梏, 创新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一部新作。该剧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洗礼, 从精神的高度讴歌了顽强的边防英雄。本文将从剧中主人公袁鹰的形象出发, 来浅析我国女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

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篇5

泉河头镇中学 主讲教师:刘雅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合。

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歌曲片段,大家说说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歌曲名字是什么?

播放歌曲片段《青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设计意图】让优秀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引起学生共鸣。了解少数名族的音乐风格。

(二)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汉》等。

2、介绍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3、欣赏歌曲,体会感情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4、老师范唱歌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受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唱歌曲一二段,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a、歌曲一共分几段,几个乐句? b、视唱歌谱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视唱技能的练习。c、复习变音记号 d、学生打最高音处的节奏

e、讲解咬字、归韵。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设计意图】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简单发声练习,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技巧。

6、学生分组拍手带节奏朗读三四段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对歌曲中“非音乐因素”的理解,激发其演唱热情。

7、学生演唱三四段

8、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9、观看幻灯片,请思考:歌曲是如何描绘姑娘美丽的? 出示一二段歌词

10、一二段与三四段的区别是什么?

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青年对姑娘真挚 的爱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情绪,深刻理解歌曲绪。

11、找四名学生演唱歌曲1—4段

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

(三)课堂小结

在那遥远的地方 篇6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叫青海湖的地方,那是我憧憬的天堂,但也是惧怕的,总觉得它离我很遥远仿佛遥不可及。

这次终于鼓起勇气逃离吵闹的城市朝着理想中天堂进军,经过十多个小时火车和三个小时车程的颠簸终于到达了青海湖——我的梦想!

就像一个婴儿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很是清新,空气中有中淡淡的油菜花味道,仿佛远处飘渺的歌声!只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无法贪婪的将整个美景印到我的脑子里。笔直的公路好像被人遗忘,只是偶尔才有飞奔的汽车光顾它,不过好在有左边翡翠的草场和右边黄色的花海与它相伴。草场的身后是绵延的小丘,它们身披绿衣,静静的卧在那里无棱无角,仿佛与世无争只想在这里欣赏这里的美景!路的右边就是那平整的黄色地毯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凸显出自己的妩媚,勾引着我必须要多逗留一会好好瞧瞧这里面到底蕴藏着什么样宝贝!眺望远方很是郁闷,那边是谁砌的一堵青色的墙,那样的整齐?

走进一看,那哪是墙,那就是我朝思暮想的青海湖!站在岸边垫起脚尖想看看那一头的风景,这简直就是妄想,那边除了水还是水,仿佛与天际相连!那边有好多鸟在嬉戏,本想给它们拍些写真,但是它们太害羞,还没接近就飞走了,将我们抛在岸边。

看到我的最爱,必须近距离的亲近它,果断脱掉鞋子,踏近湖水里!那种冰凉的感觉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这绝对是酷暑中最好享受。踏在湖水中,感受着它带给我的清凉,想着它正在日益缩小,会不会多少年后,它会消失在中国的地图上,不禁打了个哆嗦!

回到岸边,安静地坐着,看着眼前这片无际的大湖,不知道这一别是否还有机会相见,真是不舍得走,好羡慕这里居住的人,他们能每天被这样的美景所包围,有多少钱财才能换到这样的景色!

再美的景色也是不属于我的,我还是得走,得为生计奔波,只好拿相机为我留住这里的一切,让我想它的时候拿出来回味回味!天色不早了,我得给你说拜拜了青海湖。祝愿你永远健康,永远这样美!

在那遥远的地方 篇7

人们不禁要问:那个用皮鞭轻轻地抽打在“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身上的好姑娘究竟是谁?她的家乡又在什么地方?

草原来了电影队

1939年7月,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草原突然来了一支电影队。

电影队由当时中国著名的导演郑君里带队,他们宣称持有国民政府青海省主席马步芳的批文,要来这里拍一部叫做《民族万岁》的纪录电影,内容是各个民族团结起来抗日。

就在这个剧组里,有一位顺便来采风的年轻音乐家,他性格开朗,喜欢背一把吉他在各个帐篷之间转悠,他就是后来号称“中国西部歌王”的王洛宾。

剧组当时临时寄住在当地一个叫同曲乎的千户家里。

金银滩大草原与青海湖相邻,北部和东部均为高山峻岭环绕,在这方圆110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全部是大草原,一望无垠。

70年前要拍电影,而且是在人烟稀少的西北草原上拍电影,这当然是重大事件,整个青海湖畔都轰动了。

白天,摄制组在草原上顶着烈日拍电影。

晚上,一个盛大的欢迎宴会在同曲乎千户家的大帐篷里举行。宴会的气氛异常热烈,不仅仅是欢迎贵宾,其实还暗含着一个主题:剧组要在当地挑选一位女演员,据说要选金银滩草原上最美的女孩。

千户家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跳起了优雅的舞蹈。

17岁的三女儿萨耶卓玛正值情窦初开的年龄。她把长长的头发梳在脑后,戴一顶时尚的白礼帽,小脸好像红太阳,两只大眼睛闪烁着炽烈的光芒。

那时候,金银滩上有个说法:“青海湖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草原儿女的性格既淳朴又真挚,清澈得如一股清泉,这对于从战火和黑暗中走来的王洛宾来说,既浪漫又新鲜。

电影的女演员也同时确定下来,当然就是千户最心疼的三女儿卓玛。

那一鞭的风情

拍电影的日子是紧张而有趣的。

卓玛幸运地出演片中的女主角,王洛宾则自告奋勇出演一个帮着卓玛赶羊的帮工。

据说在电影里,原先有这么一组镜头,王洛宾和姑娘一起骑马去放牧,要求王洛宾和卓玛同骑一匹马。活泼大胆的卓玛经常打马在草原上狂奔。

就在摄制组紧张拍摄的时候,卓玛突然把马头一带,飞驰起来,跑离了人们的视线,带着王洛宾向草原的深处奔驰。为了不使自己摔下去,王洛宾只好紧紧抱住卓玛的腰……

时间仿佛凝滞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直到日落,两个人才往回走。转过一片山坡的时候,两个人放慢了脚步,欲言又止。

在晚霞中,卓玛亭亭玉立,与蓝天白云互相映衬,是那样的美丽纯净。

王洛宾脑海中不禁一阵晕眩。

根据回忆,卓玛姑娘穿着镶金边的衣服,那脸庞宛如桃花,既青春又迷人。

卓玛察觉到了王洛宾灼热的眼神,举起手中的牧羊鞭,轻轻地打了他一鞭子,然后飞快地催马跑开了。

王洛宾木然地留在原地,痴痴地望着消失在草原深处的卓玛,轻抚被卓玛打过的地方,仔细地回味这一鞭的滋味……

这个美丽又奔放的藏族姑娘,在歌王的心上留下了永生难忘的一鞭。

如果一辈子能陪伴在她身边,被她的羊鞭轻轻抽打,会不会是一种另类的幸福呢?这个看似荒诞的想法,后来竟成了王洛宾毕生创作的一段辉煌旋律。

王洛宾后来回忆说:“这一鞭子不仅是抽在我的身上,更深深地落进了我的心里。”

牵肠挂肚之夜

草原上照例有篝火晚会,藏族儿女手拉着手,跳起了藏族特有的锅庄舞。

暂时忘记尘世间的所有烦恼,投入到这热烈的舞蹈中来吧。

摄制组带来了电影放映机,到了晚上就在草原上放露天电影。

现在,卓玛和王洛宾已经很亲近了,两人甚至同坐在一匹白马上看电影。至于电影里放了什么,在这对年轻人心里,已经不再重要。

在过去的生活中,卓玛经常接触的多是五大三粗的藏族汉子,而金银滩属于安多藏区,男人们更为彪悍粗犷。王洛宾这个浑身书卷气的青年的出现,会在卓玛的内心激起涟漪吗?

夜已深,人已静,王洛宾却怎么舍得入睡?

他眼睁睁看着卓玛不得不把帐篷的毡窗落下来,草原公主和情歌王子被分隔在两个世界里。

这注定又是一个牵肠挂肚的夜晚!

甜蜜的时光总是短暂,只相处了三天,电影队要走了。王洛宾骑上骆驼,也要离开金银滩了。

离开的那天早上,卓玛赶来送行。

驼队已走出很远,卓玛仍站在那里向他挥手,直到看不到王洛宾的身影。人们常说,分别是为了相聚,但下一次相聚会是什么时候?

坐在返程的骆驼背上,王洛宾又猛然记起,为他清唱过的一首哈萨克族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那旖旎的旋律,与此时的心境是如此合拍。

王洛宾的感情世界被轻轻地推开了一扇窗户,他持续三个晚上猫在住处的房间里,伏案写作。就这样,世界音乐史上一首不朽的作品,诞生于中国的西北大地。

此后,王洛宾的命运是坎坷的。他的歌早已广为流传,但他的生活却步步荆棘。他常常独自一个人流浪,四海漂泊,一生中竟蹲了19年的大牢,所以又被誉为“狱中歌王”。

直到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王洛宾的专题片,这时人们才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这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是出自这位瘦削的老人之手,他是真正的大师!

王洛宾还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王洛宾的歌曲。

一首最受珍视的歌

而金银滩草原美丽的女神卓玛呢?

在青海湖边的刚察县,我们几经周折找到了卓玛的儿孙。此时我们这才知道,原来卓玛姑娘早在50多年前就去世了。

“1954年,我母亲得了一种病,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病,而且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周围都是牧区,也没能到医院去,当时海晏县医院有位姓常的院长,我们把那位常院长请到家里来。守了一个月,之后母亲还是去世了。”

卓玛的儿子尼玛多杰眼含泪花,泣不成声:“常院长后来告诉我,母亲得的是肠梗阻。”

卓玛的孙子尕藏才让还拿出一张卓玛的照片,“这是1949年照的,当时我父亲的舅舅跟我奶奶一起到西宁照的这个相,然后把奶奶的部分单独裁出来了,这一年她才29岁。”

卓玛后来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她仓促地结婚,又仓促地离婚、再婚。

1954年,32岁的萨耶卓玛急病不治,歌中的女神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1988年2月8日上午,青海文艺界的朋友们在青海省歌舞团举行了欢迎王洛宾先生的迎春茶话会。随着悠扬的钢琴声,大家都向王洛宾先生请教这首歌曲背后发生过的故事。

在大家热烈而企盼的掌声中,王洛宾先生轻声而徐缓地说道:

“这是50多年前的故事了,一直埋藏在心灵深处。30岁时不敢说,40岁时无处说,50岁时恐惧说,60岁时不想说,今天我已经70岁了,我可以无所顾虑地说了吧!在金银滩和卓玛姑娘拍电影、看电影的日子里,美丽聪明多情的姑娘感情非常投入,我被感动了,虽然语言不通,但爱恋之情是不需要语言的。”

“卓玛姑娘是圣洁的,但我已经结婚了呀,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我只能把强烈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

“我一步一回头地走在回西宁的路上,哈萨克民歌的旋律在耳畔响起,金银滩卓玛姑娘美丽的形象在心中升腾,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这样诞生了。”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传唱最广的歌,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这首歌第一次被外国人公演是在1947年,由美国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上海演出。1998年,在中国台北地区跨世纪之声音乐会上,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都以此曲压轴。

这首歌也是王洛宾所有创作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上一篇:丽水学院下一篇:初始成本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