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评价

2024-10-03

替代性评价(共12篇)

替代性评价 篇1

1 农业现代性和农业可持续性的内涵

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的支撑和特征, 从如何衡量现代农业的标准上来看, 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用现代工业及其技术全面装备农业, 从技术手段上区别于传统农业,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以现代市场和管理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组织农业;三是用现代产业发展理论武装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综合支撑体系;四是用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农民;五是全面应用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农业现代性表现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提高, 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 农业内涵和功能的丰富, 技术要素贡献的增加和产业弱质性的改善。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可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是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证粮食安全, 最大限度地生产农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并能有效利用资源和投资, 建立和组织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 实现低能耗和抗风险。生态可持续性即把生产过程、资源保护以及环境改善相结合,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社会可持续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当代人最基本的食物索取权, 消除贫困, 提高农民收入;强调社会公平、凝聚力和社会参与。

我国已经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 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的背景就是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恶化和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双重的, 可持续发展既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 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方式, 研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宏观上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具体的是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完善产业结构、变革组织方式等。

2 农业现代性与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2.1 现代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可以使政府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同时给决策者和公众提供了解和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前提。

2.1.1 评价指标。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是旨在评价农业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指标。如表1, 按照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衡量指标主要来源于经济、生态、社会和制度四个方面。但是由于制度可持续性的指标难以直接量化, 在本评价方法中略去有关制度因素的指标, 偏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指标。指标选取遵循可操作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统一的原则。

2.1.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是采取定量的方法, 所选取的指标是便于统计和量化的指标。表2为现代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该系统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的可持续程度, 两者分别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经济与社会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 二级指标包含有如“农产品生产总量变化率”的反映一定时期内变化的动态指标, 也包括如“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反映当年状态的静态指标。

农业现代性、农业可持续性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略有不同, 各有侧重。农业现代性、农业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见表3、表4。

2.2 农业现代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

2.2.1 评价模型概述。

以上所选的指标采用加权法进行处理, 将各指标的评价效果浓缩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数S, 利用这一体现各评价指标内涵的综合指数即可对系统做出评价。Pij (Qij) 为第Xij项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评定系数) , Kij为第Xij项评价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

对相应的指标进行计算, 得出农业持续性和农业现代化水平2个综合指数, 据此对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与现代性做出判断。

2.2.2 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过程。

按照选定的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性的指标, 根据原来的权重进行调整, 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等四个系统的总权重不变, 增加或减少某些指标的权重, 由此建立新的判定权重, 详见表3和表4。在实际测算时, 可选取数年间的数据 (通常社会发展周期, 一个规划期为五年) , 然后用比重法确定各指标的评定系数P, 可分别计算出年度各指标的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定系数 (即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

2.2.3 计算综合评价值。

利用评定系数通过加权平均计算, 可以分别得出每个年度一个区域的现代性和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值S, 并绘出该区域一定时期内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程度的总体趋势图。原始数据可以参考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库、中国农业信息网等权威资源库。

2.2.4 绘制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水平曲线图。

通过上一步的计算和分析已经得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情况, 但是, 想要进一步更清晰地了解各种因素和指标如何影响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则需要对一级指标层对于可持续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的基础:由已得出的评价系数表和各二级指标的在上一级指标层内的相对权重得出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对于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程度的评价值, 由评价值可以分别得出该区域一定时期内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水平曲线图。根据图示可看出一定时期内影响该区域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可持续性的各系统的发展变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性的总体变化, 并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3 现代农业主要发展模式及评价

当前, 我国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经过20多年的实践, 逐渐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方式。这些方式有的因为地域特点而形成, 有的因为特定时期而产生。下面将以上述指标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即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经济和社会、资源环境所含的一些指标为准则, 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及生态脆弱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作现代性及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

3.1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农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的窗口, 农业科技园的出现对我国农业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精品农产品生产、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上有示范引导的作用, 具有先进的发展理念,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是园区的主要生产方式, 土地利用率较高;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施支持, 采用电控装置、无土栽培及滴灌等技术;还有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和企业化的运作模式, 加速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按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方向, 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 应当是现代性和可持续性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的一种模式;但是, 需要持续、较大规模的成本投入是建立示范园区的前提, 这决定了推广的难度。

3.2 农业产业化模式

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全国开展的比较早的现代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 也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链条涵盖了农业生产基地、各级农产品市场、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几乎整个农业部门, 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基地+农户+企业”的形式, 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化水平, 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覆盖城乡的各级农产品批零市场, 活跃了农产品市场, 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初期占了很大的篇幅,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商品化程度和专业化提高使得小农经济向市场化迅速转变, 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

3.3 都市型现代农业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在城乡边界地区发展起来的, 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多功能性和高集约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首先, 具备生产农产品的基础功能, 为城市提供营养物质, 同时开发资源低耗与高效利用、环境洁净、景观优雅等生态功能, 生活、就业、安全、福利等社会功能, 以及教育、培训、示范、带动等服务功能。其次, 资源高度集约化经营方式, 都市型现代农业地处城乡交界, 人力、土地等资源紧缺, 必须实现土地、劳动力、信息资源的集约, 同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以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因此, 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农业产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3.4 生态脆弱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出现土地荒漠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等明显的土地退化现象, 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脆弱。生态脆弱区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西南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等, 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生态脆弱区域发展农业在保证基本的供给的同时, 尤其要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广西为例, 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典型的地区之一, 喀斯特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7.8%, 其中石漠化面积每年在增加。由于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 土地生产能力低, 人口承载力弱, 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 山区农业生产仍大多采用传统耕作方式, 实行广种薄收, 粗放经营, 水土资源和肥料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些地区正尝试推动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型向农果林、农林牧渔或农林牧加工等多种模式发展。如大化县竹子资源十分丰富, 研究出石山竹林培育技术, 推广应用后竹林产量增幅大, 充分发挥竹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小枫, 边全乐, 付长亮.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特征与模式[J].三农问题研究, 2007, 23 (3) :504-507.

[2]尚明瑞.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4) :267-273.

[3]杨香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0) :6195-6197.

[4]李强, 周培.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属性与研究重点[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04) :428-431.

[5]李永垚, 龙从霞, 任金铜, 翟超.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现代农业关键问题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 2014 (10) :166-170+193.

替代性评价 篇2

问题是,如何构筑你的个人知识体系,使得你的知识技能集尽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呢?

CSDN 的孟岩先生前段时间发表了一篇博客“技术路线的选择重要但不具有决定性”,用有说服力的数据阐述了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个人知识体系的不可替代性并非一个关键因素,文中也提到了这样一段话:

那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观察圈子里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术人,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这个行业里拥挤着上百万聪明人,彼此之间真正的不同在哪里?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学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如果这种组合,1,绝无仅有;2,在实践中有价值,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那你就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当设计自己的发展路线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加强和发挥自己独特的组合,而不是寻求单项的超越。而构建自己独特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其次是要有意识地构造。关于这个观点,话题太大,我不打算赘述。

孟岩先生在文中没有对这个问题展开叙述。但我一直也在寻思这个问题,后来在 TopLanguage 上一次讨论的时候,把一些想法整理成形,

管理资料

长话短说,我相信以下的知识技能组合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专业领域技能: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你的专业技能越强,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这个自是不用多说的。

跨领域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达沟通能力,Open Mind 等等。

学习能力:严格来说学习能力也属于跨领域的技能,但由于实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领域,所以独立出来。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新知识。

性格要素:严格来说这也属于跨领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能力,这是改进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谦卑(自信和谦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后者是不要总认为自己确信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关于如何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呃.. 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对于第2项中列出的一些子项,可以参考我上次列的一些资料(《如何清晰地思考》),我自己也在学习之中。另外我在《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一,二,三,四)中也提到了一些相关的方法。

注:

以上将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分为4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的罗列并不一定详尽,也有可能我忽略了重要的东西或罗列了不重要的东西,所以欢迎补充和纠正。

以上只是我个人所认为的具有相当程度不可替代性的知识技能集,至于是否有更具不可替代性的“装备”,不妨思考。

替代性评价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评价;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111-02

前言:基础教育要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邓小平曾指出知识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积极、活泼的发展,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现行的课程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微系统做出适应性调整,以符合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改变中国传统教育中“高分低能”的盲点。本文将从体育教学评价目标出发,将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下降、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热点问题作为视点,谈一谈体育教学评价目标的时代性,希望为促进学生的进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体育教学评价目标的方向

1.运动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每況日下,引起教育部门大力关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话题的出现也给体育教师和学生提出了长远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到阳光体育队伍中来。积极实行全民健身计划中青少年“一二一”的体育模式,每天锻炼一小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操场,走到阳光下。每年举办至少两次户外大型体育活动,以徒步、爬山为主。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健康体质测试。逐渐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全民健身观念,转变大学生积极应试的心理,壮大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将对体育参与成度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体育教学评价的目标中的子系统。

2.运动技能。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认为,只要学生学会考试的内容即可,这样的观念在学生和老师的心理都是存在的,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以至于学生除了在课上进行体育锻炼外在课下却从不锻炼,甚至一些主科的老师也会占用体育课时间的现象。随着国家的重视,学校、家庭认识的不同,运动技能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运动技能目标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科学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

3.身体健康。现在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呈下滑状态,而现在社会的学生不缺营养,缺的是锻炼和培养,希望学校加强规章制度,老师落实到位,再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做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身体健康及其重要性,怎样科学合理的锻炼。如:让学生了解身体出现的一些疾病的症状,对自己身体的重要影响,以及带来的后果和对整个家庭的负担,用心体会“无病即是孝”与科学锻炼身体带来健康幸福指数的大对比,从心里引导方面促进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的约有40余种,精细分后,可概括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矿物质、水、纤维素、膳食纤维。让学生充分了解身体所需和过剩及生活习惯好坏所带来的利害关系,教育学生要有合理的营养构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青春活动力的秘诀在于运动。现如今在一些高中、大学生中出现“胖墩”,“豆芽菜”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降低此种现象的出现率,国家教委、体委下发的文件也是一件连一件,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教学目标,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教学效果是学校、家庭和国家的最终追求。

4.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沛,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在近12.6万的大学生中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心里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症状。为了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板块的盲点,在体育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务必将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其中的一块,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一个监督和督促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5.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能力也要根据社会发展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当今时代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当今时代的三大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社会适应能力这方面,大学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引导或开设公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人文知识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一节体育课、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训练和比赛中都要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共同进取的精神的存在。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正确处理的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学校是个小型的社会,在小社会里用大社会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只有这样,走出校园后才能很快适应大社会,自我能力得到认可,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新的“四有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评价目标应具有的时代性

1.学习考试的绝对成绩与学生进步成绩的“站位”思考。

学习成绩是具体可量化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对于热爱体育单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应该进行鼓励,看到其进步的方面应进行表扬,扩大其进步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考试成绩的评定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地位也具有一定的可调整性。

2.理性看待“应试考核”的作用。

身体素质是来自遗传和后天的锻炼,刚性的考核标准会给身体素质差,遗传差的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其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埋下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珍惜学习过程的点滴。

评价的结果不是数字或者是一段话可以描述清晰的,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对体育教师的尊重以及体育人文精神的体现,应该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和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小结

体育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使评价标准呈现多元性和时代性。并注意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多样性,处理好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关系和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等方面的结合。体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更多体育信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身体素质的测评也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查。正确培养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意识到本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行程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体育教学愉快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3]《浅谈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者:胥海松.

[4]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3.

替代性评价 篇4

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就课程评价而言, 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的作用和评价的社会选拔功能, 但对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重视不够, 评价方式和技术比较单调。改革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十余年, 但“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阴影依然笼罩我国基础教育。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面对一个老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选拔, 还是发展?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是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然后让他们接受社会的选拔、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这意味着课程评价观的根本转型:由竞争本位的、分等排列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建构发展性、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重要目标。那么究竟怎样的教育课程评价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呢? 综合活动测试就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评价尝试, 旨在现实环境或模拟现实环境中, 学生运用多元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 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综合活动测试”是指在一年级数学学科开展以数学研究性活动作为评价依据的阶段性评价。

1.评价基本流程

(1) 教师开发教材资源而设定研究问题。

(2) 学生组建研究小组 (一般是2—4人小组) 。

(3) 组内制订活动方案 (由于学生年龄局限 , 活动方案以口头为主, 配合书面提纲形式) 。

(4) 实施活动方案。

(5) 汇报与交流。

(6) 教师观测全过程, 实施过程性评价和成效性评价。

2.评价原则

(1) 随时监控的原则。本原则是与纸笔测试评价有本质上的不同。研究性活动开始后, 学生的许多表现不仅不是尽善尽美的, 反而可能会出现大方向的偏差。老师不仅是一个评价者, 更是一个参与者, 对活动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基本过程。对有问题的方案, 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寻求合适的方式, 反复研讨, 预见得失, 进行修改。

(2) 合作共识的原则。综合活动测试充分体现合作, 以小组合作为主, 学生个体研究为辅, 同时支持学生寻求各方面资源的帮助 (如:老师、家长、网络等) 。参与研究活动, 不仅能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而且对学生的交往能力进行评价与培养。

(3) 开放性的原则。综合活动测试的内容是开放的, 评价教师只是提出一个较为宽泛的研究主题, 研究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在这一主题下根据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自己选择的。

综合活动测试的时间是开放的, 一般控制在三五天。

综合活动测试的结果是开放的, 这样的测试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 教师的评价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定量评价, 只有充满感情的评价性语言。

(二) 研究目标。

在小学一年级综合活动测试, 主要是准备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与突破:

1.评价的功能由侧重选优转向侧重发展 , 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表现机会、自我认识等, 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

2.以质性评定统整 、取 代量化评定 , 带动教师中心 、内容 驱动的课程向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的课程转化。

3.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以便培养学生对现实 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4.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 , 又倡导学生 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使发展个性、学会合作与交流有章可循。

5.评 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 , 而且重视得出结 论的过程, 为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保证。

三、实践操作

(一) 实验内容。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科阶段性测试分别采用综合活动测试和采用纸笔测试, 在以下指标中体现出来的差异性。

1.知识的掌握:学期数学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

2.知 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期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 程度。

3.对数学学习的喜爱程度:入学到学期结束数学情感 (喜 欢与不喜欢) 的增减。

4.解题策略:能用简单的语言或符号表达思考过程的程度。

5.自我评价与展望:学生对自己评价与展望的能力。

(二) 实验过程。

1.本实验随机选取时代小学一年级两个班 , 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入学时进行过均等分班处理) 就数学学科 (浙教版《数学》第一学期) 各方面情况进行研究。

2.实验班一个学期中的三次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均采用综合活动测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而对照班一个学期中的三次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则采用常规的纸笔测试方法进行评价。

3.在一个学期学习结束后 ,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一次专项纸笔测试, 一次书面调查, 并对50%的学生、20%的家长进行访谈。

4.为了便于弄清本实验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 有部分内容在其他小学一年级随机班中进行相同测试与访谈。 (数据加入对照班统计)

四、研究成效

(一 ) 实 验 结 果 表明 , 实 施综 合 活 动 测 试对学生 在 实 际 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有着较大的帮助, 提高了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

访谈表明, 实验班的孩子全部能迅速、顺利地将数学中抽象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而对照班的孩子中能做到的比例只占总数的67%, 且平均所需时间比实验班孩子多1分钟以上。实验中意外地发现, 实验班的孩子认为数学是最重要学科的人数远远超过对照班。

因为综合活动测试要求学生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所以实验班的学生个个能够信手拈来, 不费什么力气。对照班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纸笔测试中也有过类似的训练, 但课堂上和纸笔测试中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 参与的学生不可能是全部, 课后有没有巩固,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表现得不知所措。可见, 为评定创造真实性、情境性, 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与表现的机会。

(二 ) 实 验 结 果 表明 , 实 施综 合 活 动 测 试 可 以 帮助 学生 较好地完善自我意识, 通过评定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调查表明, 实验班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大大好于对照班, 能给予自己一个正确评价的人数占总数的95%, 远远高于对照班的37%, 实验班的孩子大多能马上对自己某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 还能举例说明。甚至不等你提问马上能说出“如果在哪方面怎样, 就更好了”类似的话。对照班的孩子遇到同样的问题, 大多不知从何说起。

问孩子 (特别是低段的孩子) :“你最近学习怎样? ”回答不上来或是说了半天不知所云是我们经常预见的情况。在综合活动测试的研究中, 研究人员专门加入了每次活动的自评、小组评价表格, 让孩子们完成, 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 让孩子逐步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仅能让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更为全面, 更能培养孩子自我评价、自我估计、自我改进的能力。实验证明, 实验班的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确实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也充分体验在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三) 实验结果表明, 实施综合活动测试能让教师有更多、更具体的渠道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 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落到实处。

实验表明, 在纸笔测试水平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无明显差异, 但在订正题的再出错率上, 实验班低于对照班。

由于综合活动测试中的探究任务是真实的数学综合, 不仅各探究要素紧密相关, 而且学生的探究行为会产生结果反馈;教师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指导, 并寻找解决方法, 实施针对性措施。反馈比对照班更快, 师生交互更强, 所以集中体现在再出现题的正确率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 充分体现课程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探究驱动的课程特点的优越性。

(四 ) 实 验 结 果 表明 , 综 合 活 动 测 试 形式 本 身非 常 受 到 学生的喜爱, 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心理上的课业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到学科之间的关系, 不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而且提高整体的学习兴趣。

实验表明, 10%左右的一年级学生有些惧怕纸笔测试, 但没有一个学生惧怕综合活动测试。学生通过综合活动测试, 体会或了解到了学科之间的关系, 而对照班的孩子却无此认识。实验班的孩子在完成活动性作业的时候需要充分运用到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自然而然地感觉到数学与其他各门学科是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这比起我们以往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学习每门学科都要认真, 和家长一次又一次地沟通每门学科都很重要, 没有主课与副课之分, 要生动许多, 事实证明效果很明显。只有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才能让孩子在真正意义上接受素质教育, 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课题收获

(一) 初步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阶段性评价形 式。

实验证明, 综合活动评价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差异, 以“成功体验”为依据, 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 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层评价, 要求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的新型评价方式。

(二) 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 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评价方式的改变, 推动课堂教学形式、作业形式的变革。以探究为核心, 以建构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正逐步产生。

(二 )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 验和研究 , 促进教师教育 思想的变革。

替代性评价 篇5

随着国内外现代性研究的升温,现代性的概念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体,哲学、社会学、文学、美学等学科都参与了对这个概念的探讨,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释。而且,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个概念并没有一致的定论。

与国外的现代性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则显得更为复杂。直接从国外借鉴这个概念导致了理解上的偏差,国内学术界存运用这个概念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当前亟待进行概念上的清理,再从概念出发分析具体的现象。其实,这个思路同样适合于对包括中围的艺术、文学等现象在内的审美现代性的研究。审美现代性不们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现代性的表征,折射出了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发展和历史性的变迁。中国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现代性、审美现代性这些概念的误读,都使中国的现代性研究呈现出了更大的复杂性、含混性。因此,必须做些正本清源的清理工作,梳理从西方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到中国的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语义演变,以达到对中国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深刻的、全面的理解。

由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本身的复杂性,出现了理解这些问题的多种思路,加上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的审美现代性的特殊性,因此清理这些问题是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需要众多学科、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努力。为此,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分析的思路,通过对西方现代性的一种阐释(即从特性角度的阐释)以达到对西方审美现代性的阐释。

通常而言,在对现代性(西方现代性更为明显)的认识上,主要有时期(period)、特性(quality)、体验(experience)三个基本的视角,这些视角是导致现代性歧义的主要原因,介入点的不同也导致了各个学科对现代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为了分析的方便,这里选取了特性(quality)的视角,并分析了以这种视角理解西方现代性的代表性的观点,然后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来分析西方审美现代性。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分析视角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当主要从某个视角来研究西方的现代性时,通常有可能造成对其他视角的遮蔽,因此也需要结合其他视角来说明从某一个视角所得出的结论。

从特性的视角看,现代性具有自己的规定性。但由于这个视角过于笼统,所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学科、问题来解释现代性的特性。在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看来,西方现代性的特征是资本的产生和扩张,它引发了对传统、伦理道德、制度的巨大冲击,并建立起了新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看来,西方现代性的特征是理性化,是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形式理性对价值理性、实质理性的挤压和取代,形成了“现代性的铁笼子”;齐美尔(Simmel)则认为,现代性就是客观文化、物质文化对主观文化、个体文化的压制。尤根·哈贝马斯(Jugen Habermas)继承了韦伯的思路,在他看来,从18世纪以后,随着宗教与形而上学的分离,科学、道德和艺术逐渐分化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领域,而且各负其责,“从这些古老的世界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已被人安排分类以列入有效性的特殊方面:当作知识问题,公正性与道德问题,以及趣味问题来处理。科学语言、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与批评都依次被人们专门设立起来。人们能够使得文化的每一领域符合文化的职业,而文化领域内的问题成为特殊专家的关注对象。这样,专家就控制了文化领域表现出来的认识——工具结构、道德——实践结构和审美——表现结构。所以,西方现代性是与西方社会的分化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还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反对各种后现代主义,把它们定性为旨在反对现代性的新的形态的保守主义,坚持现代性的合法性和未完成性,并寄希望于理性的重建。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把“矛盾性”视为西方现代性的特征,具体而言,“矛盾性”是“一段历史时期,肇始于西欧17世纪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转型。并表现为:(1)一项文化筹划——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2)一种由社会完成的生活形式——随着工业的(资本主义的,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矛盾性是特定时期内西欧社会在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依此思路,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矛盾性的现象,这就是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nescu)所说的资产阶级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从思想观念上看,“它大体上延续了现代观念史早期阶段的那些杰出传统。进步的学说,相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可能性,对时间的关切,对理性的崇拜,在抽象人文主义框架中得到界定的自由理想,还有实用主义和崇拜行动与成功的定向”。美学现代性引发了先锋派的产生,自浪漫派起就已经确立了激进地反资产阶级的态度。具体而言,“它厌恶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并通过极其多样的手段来表达这种厌恶,从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直到自我流亡。因此,较之它的那些积极抱负(它们往往各不相同),更能表明文化现代性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公开拒斥,以及它强烈的否定激情。”在卡林内斯库看来,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如此地不相容:“一个是理性主义的,另一个若非公然的非理性主义,也是强烈批评理性的;一个是富有信心和乐观主义的,另一个是深刻怀疑并致力于对信心和乐观主义进行非神秘化的;一个是世界主义的,另一个是排他主义或民族主义的。”。也就是说,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但现代性的矛盾尤为强烈。而且,其矛盾是全局性的,不但表现在社会的任何领

域,也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间和社会的根本性质上。

此外,许多学者都非常关注西方现代性的反思特征,并把反思性视为西方现代性的根本特性,并由此理解现代性的其他方面。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工业主义、资本主义是西方现代性的两个重要维度;“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disembeding)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是现代性的三个主要来源,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的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产的内在组织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 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鲍曼把矛盾性作为现代性的特性,但他也洞察出了反思在现代性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建立起了反思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考虑在这一时段中,(世界的、人类生活环境的、人类自身的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联的)秩序得到反思,假如它终止了抑或风光不再了,那么,它就是一个思想问题、关怀问题和一个认识到自身、认识到确是一种有意实践并惟恐留下裂缝的实践问题。”著名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Shmuel N.Eisenstadt)认为,现代规划最初在西方产生时,带来了独特的意识形态前提和制度前提。它也带来了人的自主性和未来的观念,并引发了对社会秩序、本体论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前提及其合法性的质疑,即对社会的全面的反思意识。而且,现代性的反思意识几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方案中的反思意识,不仅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社会中流行的超越图景和基本本体论概念的不同诠释的可能性之上,而且发展到质疑这类图景和与之相关的制度模式的给定性。它使人们意识到,许多这类图景和模式存在着,并且这类图景和概念的确可以争辩。”。正是这种反思意识促成了对传统的怀疑,对既定的制度模式、意识形态、政治与文化的前提等因素的质疑,并探索它们的各种可能性,这些反思也同样影响到个体的生存。在艾森斯塔特看来,现代性虽然起源于西方,但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的扩张,现代性的第一轮扩张从19世纪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20世纪到现在则是现代性的第二轮扩张,在现代性的这两轮扩张中,反思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艾森斯塔特的解释使我们感受到了反思意识的巨大作用,并研究它在塑造个体、现代社会和现代性中所发挥的作用。

从以上观点来看,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性特性的解释是各不相同的。阐释者的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方法都导致对西方现代性特性的不同理解。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较为一致的理解。

人们对西方现代性基本特性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把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作为现代性的基本特性,并从这些特性阐释西方现代性的含义。

谈到现代性,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传统,还可以联想到一些诸如“保守”、“落后”、“落伍”、“陈旧”、“危机”、“封建”等语汇。相反,当我们谈到现代、现代性的时候,我们可能联想到“进步”、“前进”、“革新”、“革命”、“创造”等语汇。当我们再进一步谈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头脑中也许会涌现出一些诸如“断裂”、“鸿沟”、“对抗”、“对立”等语汇。由此可以发现,我们实际上已经无意识地把传统视为现代性的对立面和障碍,并欲除之而后快,尽管传统并不是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充满了阻力,也并不像我们设想的那样能够从根本上铲除,但实际上,这些无意识的看法已经部分地决定了传统的命运。而且,现代性发展的历史也是传统遭受打击的历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断裂或者说反传统就是现代性的最主要的特性,这个特性在西方现代性的发展史上一再地显现出来。传统社会主要基于一种基本的、约定俗成的规定性,它规定了社会的基本秩序、道德的约束力、血缘性的家庭所发挥的决定作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社会成员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基本上把个体固定了下来,但现代性的发展却打破了这些规定性。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首先在经济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式的对土地的依赖减弱了,代之的是商业社会的崛起和政治自由度的增强,并孕育了新的社会形态。社会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削弱了传统的基础,传统的规定也逐渐失去了其赖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土壤。由于面临着新的环境,传统发生作用的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其影响减弱。对个体来说,经济上的变化打破了个体所受的束缚,个体能够自由或比较自由地流动,个体面临的选择和机会都增加了,这些因素使他体会到了传统的衰落,调整传统中的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并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生存的各种可能。这样,无论社会还是个体都受到了传统的束缚,特别是传统对新的社会形态、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个体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个体自由的束缚。同时,社会和个体也开始质疑传统的合法性,甚至从根本上反对各个领域中的传统,这构成了西方现代性的重要特性。西方现代性对传统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的冲击,在托克维尔、马克思、腾尼斯和涂尔干等古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在托克维尔看来,现代社会把个人分裂为“原子式”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是充满了阶级冲突和斗争的社会,它使“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在腾尼斯看来,现代社会冲垮了传统社会的“共同体”,并促使了它的瓦解;在涂尔干看来,劳动分工撕裂了完整的社会,也淡化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理性化也是西方现代性的又一个基本特性。理性化是韦伯最初在描述资本主义发展时所使用的概念,也是他对西方现代性研究的重要贡献,经过众多学者的发挥,逐渐成为概括西方现代性特征的一个重要观念。韦伯认为,宗教能够提供对世界意义、生命意义的合理解释,也是行动意义的来源。因此,宗教不仅起着决定人生信仰、价值和方向的作用,还影响到人生道路的选择、人在现实中的行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理性化”的转变,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宗教的衰微,其结果是人们信仰的坍塌。“理性化”的过程也就是

“除魅”的过程,现代社会面临着“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的尴尬局面。韦伯把社会行动划分为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和目的合理的行动4种类型,其中后两种类型的社会行动在西方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价值合理的行动类型的行动本身就体现了对终极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与行动者追求世界和人生意义的目的直接相关;目的合理的行动只是达到H的工具、手段和中介,行动本身并不与终极关怀挂钩。在西方社会中,价值合理的行动和目的合理的行动之间的冲突始终存在着,但随着宗教的衰弱和意义的“理性化”过程的展开,二者之问的分裂、冲突和矛盾加剧,其结果是前者受到挤压和排斥,后者则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二者之间的鸿沟难以弥合。目的合理性Ⅱ王可以称之为工具合理性、工具理性,受“客观因果法则”的制约,具有客观标准;但价值合理性缺乏客观的标准,是一种与主观有密切联系的理性。这样,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各种手段,通过算计来实现其目的,并且不必顺及信仰、价值、伦理、义务、责任、终极关怀、真实的情感等这些更为根本性的因素。韦伯认为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之间的关系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类似。在韦伯看来,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工具理性的作用表现在科技、管理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最为明显。因此有学者干脆将科技理 性视为工具理性的代表,并且卣接以科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事实上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不能够直接画等号。工具理性、形式理性无节制地发展膨胀,结果成为一种压迫性的力量,导致了对价值理性和实质理性的挤压和排斥,并引发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紧张,最终形成了韦伯所说的“理性的铁笼子”。因此,西方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理性化”的发展过程,可以把“理性化”视为西方现代性的特性。

西方现代性的第三个特性是反思性。许多学者都把反思意识视为两方现代性的特性,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西方现代性和西方现代社会的根本:传统社会不但把个体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且也基本上规定了个体对自然、社会、道德、他人和自我的理解;但现代社会把传统连根拔起,血缘和道德的作用遭到了空前的挑战,个体被置于各种选择的交会点上,现代社会在扩大了个体的自由、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使个体开始质疑传统、既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现存的政治秩序与社会安排,并反思其局限,这也是形成新的价值观、社会形态和制度的前提。反思意识小但促进了现代性的形成,而且还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反思的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传统的反思,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规范,传统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关系,都遭到了质疑,其局限性被表现出来,并可能引发激烈地冲破其束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第二,对知识的反思,社会系统知识的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根据,当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社会时,便促进了新质的形成,并对现代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系统知识的反思和运用主要受到“权力的分化”、“价值的作用”、“未预期后果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对秩序的反思,这里的秩序主要是指世界的秩序、人类生活环境的秩序、人类自身的秩序,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联,现代性反思、否定了秩序的“他者”,即混乱、不确定性、不合逻辑、非理性、不可协调性等,建立起了统一的、明晰的、确定的秩序,而设计、管理、征服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在“启蒙运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一直贯穿于现代性的发展之中。

从西方现代性概念的发展来看,从特征角度对现代性的阐释很有代表性,甚至可以说概括了西方现代性的主要方而,也揭示了西方现代性的重要含义。我们这里把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作为西方现代性的特性,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特性的排斥。相反,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与西方现代性的其他特性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并构成了多层次的、多维度的西方现代性的整体。作为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表征,审美现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解审美现代性又离不开对现代性整体的把握,需要从现代性中寻找和分析审美现代性的起源和特征。因此,以上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解就构成了我们分析西方的审美现代性的基础和前提,也为我们进一步分析西方的审美现代性开辟了通道。

如果按照外延的大小来排序的话,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是由大到小的三个概念。通常而言,现代性是一个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在内的综合体,文化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审美现代性也只是文化现代性的一个更小的组成部分,它被包含在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之中。因此,现代性为我们理解审美现代性提供了参照和重要前提,它也在塑造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在研究西方的审美现代性的时候,也要结合西方现代性的特性,这些特性不但决定了审美现代性的特性、内容,而且也决定了它们的具体存在形态。我们将从西方现代性的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三个特性出发,逐一分析它们对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影响。

从反传统的视角来看,反传统不仅是西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来看,反传统不仅贯穿了现代性的整个发展过程,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文化和审美等现代性的各个侧面。甚至可以说,反传统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动力和最显著的特征:反传统不仅决定r西方现代审美思想的变化,也是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与流派更替的重要基础和表现。在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发展中,在西方现代文艺的具体门类和流派中,反传统几乎成了其合法性的最充足的根据及其发展的不二法门,从内容到形式莫不如此。而且,许多现代主义文艺流派的更替也是对自己之前的流派的否定,甚至发展成了不断否定的“新之传统”,

直到产生了与现代主义存在着很大距离的后现代主义,其实后现代主义审美思想也是审美现代性的反传统逻辑的自然延伸。正是在这一点上,西方审美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存在着相似性。但应该清楚,西方现代性主要反对西方传统的政治、伦理和制度等方面的预设;审美现代性主要反对的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审美传统,并建立起了以现代主义审美趣味为主导的审美范式。此外,还存在着西方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问的对抗,这是西方审美现代性自浪漫主义产生时就确立起来的主题,并在经典的现代主义审美思潮中达到高峰。因此,反传统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动力和最基本的特征。

从理性化的视角来看,西方审美现代性是对理性化世界的反抗,对工具理性和异化的反抗,这种反抗是通过感性、非理性来实现的。随着西方现代性的逐渐展开,宗教的影响力式微,传统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影响都开始减弱,信仰出现了危机,尼采以“上帝死了”形象地概括当时人们的精神状况。在这种信仰危机中,审美现代性试图承担起信仰的任务,这也直接地影响到审美现代性的特征:“传统的现代主义试图以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来代替宗教或道德;不但创造艺术,还要真正成为艺术一仅仅这一点即为人超越自我的努力提供了意义。但是回到艺术本身来看,就像尼采明显农露的那样,这种寻找自我根源的努力使现代主义的追求脱离了艺术,走向心理:即不是为了作品而是为了作者,放弃了客体而汴重心态。”西方现代性的重要特性是理性化,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理性的霸权,威胁到价值理性的存在,并形成了对感性、非理性的挤压。因此,反对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的霸权、反对科技对人的压迫、反对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成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普遍诉求。浪漫主义美学对自然、人的情感的重视,对工业、科技和西方文明的厌倦和反抗,都定下了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基调,并在此后的西方现代审美思潮中屡屡表现出来,也成为西方审美现代性发展的主线。同时,也是从浪漫主义美学开始,西方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对抗和对立也逐渐表现出来。这种倾向在浪漫派文学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它“转向过去和乌托邦,转向潜意识和幻念,转向不可思议和神秘,转向儿童和自然,转向梦幻和放肆,一言以蔽之……转向能把他们从失败的感受中解脱出来的种.种要求”。西方现代美学家对西方现代社会有许多概括:席勒称之为现代人精神分裂的时代;尼采称之为“上帝之死”的时代;荷尔德林称之为“贫困的时代”;海德格尔称之 为“无家可归”、“技术的时代”、“悬于深渊的时代”;马尔库塞称之为“单面人”的时代;福柯称之为“人之死”的时代,他们对现代理性化世界的抵制是显而易见的。在理性越位、信仰崩溃的世界上,西方审美现代性致力于对理想人的发掘:席勒以“游戏冲动”来弥合现代人感性与理性的分裂;海德格尔希望诗人为存在“去蔽”,以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码尔库塞寄希望于从根本上改造感性和本能的“新感性”;福柯则通过他倡导的“生存美学”来获得人生的自由与自觉。实际上,美学产生时的最初的含义就是“感性学”,它强调感性的地位,希望通过感性来抑制理性,并试图建立起感性与理性之问的和谐。西方审美现代性则寄希望于感性、非理性对无节制地扩张的理性的反抗。弗·施莱格尔一语道破天机:“我不关心看不见的一切,只关心我能闻、能尝、能触、能刺激我全部官感的一切。”由此看来,西方审美现代性已把克服信仰危机作为自已的重要任务,通过感性、非理性来克服理性化世界,并形成了与西方现代性的对抗,这些特征贯穿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的现代美学流派上表现得也非常明显。

从反思意识的视角来看,西方审美现代性不但以审美的方式反思和表现了传统的局限性,而且其内部的各个派别电以反思的方式对待其他流派。问时,西方审美现代性还强烈地反抗西方现代性所确立的秩序、明晰、统一、规划,甚至反对西方现代性的一切束缚。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演变中可以发现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这些特点。现代主义美学反思了传统,并得出了极端的结论:反对审美成为道德、真理、认识的工具和传声筒,而以审美独立相标榜;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坚持“他人就是地狱”;自然并不是人类灵魂的理想栖息地;人与自我的关系是表里不一的对立关系。不但如此,西方审美现代性内部的各个流派也都通过反思(主要是反叛的策略)获得其合法性、发展的动力和灵感。现代主义美学是对浪漫主义美学所追求的有机论、和谐论和情感至上论的反思与反叛;后现代主义美学反思与反叛了现代主义美学的深度模式、精英意识、历史意识、独创性和对审美形式(特别是文字)功能的过度追求,表现出了平面性、通俗性、消费性、复制、断裂和对形象的消费,后现代主义也继承了现代主义的反思意识,并把这种反思意识推进到极端:不但反思了现代主义审美的局限,而且还反思了审美创造的局限,并由此展开了自己的创造(更多是实验)。其次,西方审美现代性还反思和否定了西方现代性对秩序的追求,它提倡不确定性、反逻辑、非理性,与在“启蒙运动”中建立起来并贯穿于西方现代性之中的明晰的、确定的秩序相对抗。现代主义的美学流

派都非常重视感性和非理性:意识流对流动的无意识的重视;象征主义对与心灵相对应的大自然神秘现象的开掘;超现实主义通过自动化写作致力于对梦幻、梦境的记录;精神分析美学重视白日梦、潜意识表现出来的真实性,而对日常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则弃之不顾。通过这些探索,西方审美现代性为我们展现了世界的非理性、神秘、不可认识和不可控制的一面。从反思意识的角度看,西方审美现代性更多地展现出了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性。

高技能人才具不可替代性 篇6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指出,在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党政、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可以相提并论,这无疑是人才观和社会评价观的一次重大转变。

让技艺高超和技能精湛的人才脱颖而出,是大赛的重要价值之一。参加本次和以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无疑应该称得上是技能型英才、准高技能人才,理应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方针指导下,赢得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职业技能竞赛是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造就并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快车道。赛什么、怎么赛、赛的标准和结果,都应该与技能型人才在层次、品种、规格、质量、体系等要求上相互衔接和契合。已经制度化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今年又添亮色:专业覆盖到16个,比赛项目增加到55个,大赛加试专业理论和职业知识,赛事中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考查,企业招聘团进驻赛场,等等,更加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也为企业发现和选拔“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带来了机遇。

替代性评价 篇7

替代方案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 可采取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1]。替代方案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 (EIA) 的最重要环节, 也是EIA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工具的关键。在项目EIA中, 识别期以及后期的选址、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均应考虑替代方案, 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中很少强调替代方案的研究。因而在实际工作中, 项目EIA往往只考虑在项目层次上有限范围内的替代方案, 而对有关技术、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高层次基本问题的替代方案则很难加以考虑[2]。为此, 本文以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为例, 探索基于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条件下运用GIS空间分析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的方法和思路, 以供大家商榷。

2 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原则

(1) 目标约束性原则。

这是替代方案评价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原则, 任何方案都不能偏离基本的战略规划目标, 或者偏重于经济目标而忽视了环境目标[1]。一般说来, 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区域经济目标和区域生态功能目标等均可作为替代方案评价的约束性目标。

(2) 可行性原则。

是指通过分析各替代方案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否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是否影响区域人类生活质量等, 以确保替代方案在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上可行。

(3) 全面性原则。

应该全面地考虑各个方案可能对生物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的影响, 既要考虑可能的负效应, 也要顾及可能的正效应;既要考虑直接效应, 也要兼顾间接效应。

(4) 整体优化原则。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 替代方案的比较分析所依据的标准不能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 或单一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而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与整体优化。

(5) 代表性原则。

由于区域具有不同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和地域差异, 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选取的定量指标应该最能代表区域本身固有的自然属性及其受干扰和破坏的程度, 选取的指标能够敏感地响应环境质量的变化。

3 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

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程序就是利用GIS的强大功能, 建立替代方案的空间分析模型, 采用GIS空间和属性分析方法, 对设计方案进行定量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或设计出最优替代方案的过程 (图1) 。

4 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方法

4.1 选择替代方案相关地区专题

根据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原则, 任何替代方案的实施均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 也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因此要定量评价替代方案, 必须选择一些能反映区域特征和技术要求的专题。如反映公路建设技术要求的坡度专题。

4.2 对专题进行统一化处理

由于专题数据来源不同, 其投影坐标、比例、精度、格式等也不同, 为了确保进行GIS分析时的科学性, 必须对所有专题进行统一化处理, 转换成统一坐标与比例尺、同一精度的栅格数据或矢量数据。

4.3 对专题进行等级分类

进行专题等级分类是指按照技术要求、环境影响程度和经济损失大小确立的分级标准, 利用GIS进行空间量算从而建立空间分析的基础专题图层。它是空间定量化分析的基础。

4.4 建立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根据各专题图层的重要性对它们设置价值权重, 并运用GIS的空间分析 (栅格或矢量) , 建立替代方案评价所需的技术价值、环境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4.5 替代方案定量评价

将各替代方案与各价值图层进行叠加分析、网络分析、3D分析, 及属性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各替代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环境损失、经济损失和技术问题, 从而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 实现替代方案最优化。

5 实例研究——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定量评价

5.1 设计替代方案简介及分析

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是联络滑雪场与209国道的交通运输道路。设计替代方案提供了A、B方案两条方案供比选 (图2) 。但根据调查, A、B两方案道路施工建设及运营均可能改变珍稀植物-秦岭冷杉种群的生存环境, 且对区域关键种黑熊生境破坏较大, 为此采用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网络最优路径法得出替代方案, 并与A、B方案进行定量评价, 确定最优方案。

5.2 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替代方案就是要解决如何在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最优路径问题。而在GIS中, 网络分析中路径分析就可以解决分析最短路径, 最优路径的问题。求最短路径就是由用户指定结点序列, 求一条经过此结点序列的总长度最小的路径。

(1) 选择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替代方案相关的地区专题, 并进行栅格统一化处理。从技术层面讲, 建设神农架滑雪场进场道路这样的山区公路, 坡度和曲率是关键因素;从环境角度讲, 林区动植物保护, 尤其是珍稀动植物保护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 公路建设改变基本农田利用方式是较关键的因素。因此选取坡度、植被、土地利用、曲率专题进行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首先, 利用神农架滑雪场区域1∶5万地形图, 在ARCGIS中矢量化, 运用3D和表面分析形成区域的坡度专题图层。然后, 利用神农架滑雪场区域SPOT5影像数据在ERDAS中解译后, 形成区域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专题图层。另外, 由于曲率是一个反映等高线弯曲程度的指标。故在ARCGIS中利用Spatial Analyst得出区域正负地形的坡向层, 进而得到它们的坡度层, 记为aspectslopea和aspectslopeb, 并运行Raster Calculator命令, 输入公式 ( ([aspectslopea]+[aspectslopeb]) -Abs ([aspectslopea]-[aspectslopeb]) ) /2, 即得出消除误差的曲率专题图层。

(2) 对专题进行等级分类及建立综合价值评价模型。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在神农架滑雪场区域建设一条连接209国道和滑雪场之间的公路, 首先应考虑珍稀动植的目标约束 (秦岭冷杉及黑熊生境) , 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约束 (森林保护法、土地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 然后还得考虑公路建设本身的技术和安全约束。在咨询并请环境专家和公路专家打分的基础上, 根据各专题的约束条件及等级分类原则, 对各专题进行等级分类打分和设置价值权重 (表1) 。

根据表1, 运用Spatial Analyst工具条的Reclassify对各专题进行等级分类后形成坡度、曲率、植被和土地利用专题环境价值图。然后调用Raster Calculator工具, 创建下面的语句:[Reclass of 植被]×0.5+[Reclass of 曲率]×0.15+[Reclass of 坡度]×0.35, 形成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综合价值图层 (见图3) 。

(3) 替代方案的产生和定量评价。在GIS中, 代价距离函数是根据成本栅格层提供的成本值, 为每一个栅格计算经由花费最小路径, 到达最近的源点花费代价的累加值。而方向则是为每个栅格单元指明相邻的栅格单元究竟哪一个在最短路径上, 然后用方向代码表示。因此, 在研究中, 利用综合价值图层, 以神农架滑雪场为起点, 运行GIS的代价距离函数计算滑雪场的距离成本和环境成本。然后在ARCGIS中运行Spatial Analyst——>Distance——>Shortest Path分析, 自动生成一条连接滑雪场与209国道庙沟处的替代方案 (见图4) 。根据综合价值的分析结果, 结合神农架森林“二清”调查数据库中的公顷蓄积量, 在ARCGIS中, 对设计方案及研究最优方案进行缓冲, 并分别与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和空间属性统计分析, 得出三者之间定量比较表 (表2) 。

由表2可以看出, C方案可避免对珍稀植物秦岭冷杉的影响, 对珍稀动物黑熊生境的破坏程度最小, 仅为1.013hm2, 破坏植被面积和生物量损失量最少。在公路建设一些关键技术参数需要方面, 坡度、曲率等满足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 只需进行局部地修整, 工程量少, 施工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相对较少, 弃土石方量仅704m3, 在减少施工成本的同时, 也可减少环境成本的投入。当然A方案局部指标上优于C方案, 日本落叶松林等植被破坏面积小于C方案, 但这些物种均为普生种, 非珍稀植物和珍稀动物生境, 且A方案植被破坏总面积大于C方案, 因此, C方案是最优方案 (图2、图3、图4) 。

6 结语

替代方案评价是EIA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EIA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评价研究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功能, 对替代方案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并成功运用于神农架滑雪场公路选线方案评价中, 为EIA中替代方案评价提供了借鉴。当然, 替代方案的研究十分复杂, 基于GIS的替代方案定量研究更是处于摸索之中, 但可以肯定, EIA中替代方案评价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环境评价工作者的重视, 环境评价中替代方案评价将在有效制定决策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堂, 崔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的确定、筛选和分析方法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 2004, 26 (3) :23~27.

[2]毛文锋, 张淑娟.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 2004 (23) :118~121.

模拟驾驶培训的不可替代性分析 篇8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 (GB/T30340) 在定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时, 首次明确将培养驾驶学员的安全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规范驾驶技能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形成成为驾驶培训的终极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颁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在原有的《大纲》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实用性驾驶技能培训的调整, 在科目二、三中增加模拟培训实现实际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内容。这个调整也引起了社会广大驾驶培训人员的重视, 引导出:一个初学驾驶的人应当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经多年的管理和实践, 笔者认为:驾驶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实车训练获得;规范驾驶技能、驾驶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更多地需要模拟培训, 并且模拟培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获取规范驾驶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驾驶培训涉及教练员和驾驶学员。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教练员的言传身教、学员反复模仿;教练员的传授能力和学员的模仿能力是培训成功的关键因素。无论传授还是模仿都有明显的个人特征, 难以避免随意性。首先, 教练员各人教学能力不同, 各自对教学大纲、动作要领的理解和传授方式不同;且同一教练员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心理状态下的教学也会不同。这导致依靠教练员将标准化、规范化的驾驶技能进行批量传授变得不太可能。其次, 学员从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动手能力到理解能力各有不同, 这使得学员掌握规范驾驶技能的程度不一。

对于第一点, 可以通过电化教学方式予以解决, 即将规范的操作要领制作成电子课件, 可以无差别地重复演示给学员, 实现“教”的标准化、规范化。但对于第二点, 被动形式的电子课件却无能为力, 这就需要互动形式的模拟驾驶培训来解决。也就是将平面化的电子课件拓展成立体的动作示范, 由驾驶模拟器来检验学员模仿的标准化程度, 并不断地与标准动作进行比对, 给出修正指示。通过反复的量化的模拟训练, 规范学员的驾驶行为, 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直至掌握标准的驾驶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是靠人为教学很难实现的, 模拟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适应复杂驾驶环境的不可替代性

驾驶是人、车、路、环境等各项因素相互作用的活动, 不同的驾驶环境必然对驾驶行为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地域广阔, 包含了平地、山地、丘陵、沙漠、草原等各种地貌, 雨、雪、雾、冰等各种气候, 也造成了各地不同的复杂驾驶环境。特别是城市建设的高速推进, 高架、高速道路驾驶培训无法在实车教学培训中实现。学员只是在规范的场地、道路上学习, 熟悉的是常规的驾驶环境。实现新驾驶人从培训环境到实际驾驶环境的转换, 适应各种不同的实际驾驶环境对于培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目前的驾培模式下, 驾校只是负责完成规定科目的培训, 驾校不会也不可能在培训过程中实现突破式训练, 中间的转换适应基本靠学员自己摸索。而模拟驾驶培训可以模拟不同的驾驶环境, 让学员对复杂驾驶环境有了直观的认识, 并能掌握相应驾驶环境下的基本操作和应对。这样平原地区培训的驾驶人不至于到了山区不知所措, 南方人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也能免于惊慌失措。

三、突发情况处置的不可替代性

遇到突发情况慌了手脚、处置不当, 往往酿成大祸。所以, 对突发情况的处置应该是驾驶培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遇到爆胎、制动不灵等突发故障以及需要紧急避险时, 驾驶人应如何应对?这在驾校的实车培训中是无法提供针对性训练的, 一般通过理论性的演示、讲解完成。但对于一个要到实际环境中驾驶的学员来说, 全面了解和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重要的。如何实现这一教学?只有在能够实现全面互动教学的模拟培训环境下获得。模拟驾驶培训可以通过相应突发问题的程序设计模拟出各种突发情况, 培训学员的反应处置能力, 逐步形成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这是学驾之初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类知识的掌握会对驾驶人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起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往往不被重视, 原因有多种, 一是以前不具备可以互动教学的模拟教学设备;二是教学人员对这一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驾培机构为减少成本不愿意投入。

四、培养安全意识的不可替代性

对驾驶学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贯穿于整个培训始终。理论学习中, 通过安全教育、警示片演示;实车培训中, 教练员也会有意识的进行安全教育。这种言传身教式的安全意识培养方式, 因其着力于讲解传授一方, 而忽视了接受方, 效果并不明显。学员安全意识是什么程度并无量化的结论, 也缺少改进的方向。模拟驾驶培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和情况处置让学员通过互动模拟进行应对训练, 来测试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 得出分析报告, 再有针对性的设置培养方案。即模拟驾驶培训可以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从单方面的“教”扩展到“教学互动”的立体模式, 让学员从操作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不安全驾驶导致的后果, 从感性方面对什么是安全的驾驶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这个环节是一个初学驾驶人员真正能单独上路驾驶的必不可少的训练, 而事实上在我国所有驾校中并无这样的课程, 这也是导致新拿证驾驶员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以上的四个方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全面掌握驾驶技能、形成安全驾驶的习惯, 模拟培训必不可少。

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 驾校很少有针对性地或超前研究优质的培训模式。有带头企业自觉地从消费者的需求、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 推进行业的发展, 这样的行业才有生命力。而目前我国存在的应付式培训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仍有可观比例的学员拿到证后不会开车, 更谈不上培养安全文明合格的驾驶人。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位驾驶人深思!

Windows.视窗

模拟驾驶培训在机动车驾驶培训过程中, 对掌握规范的驾驶技能、学会适应复杂驾驶环境、处置突发情况、培养安全的驾驶意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 应该形成完整的驾驶培训体系, 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电子文献对纸质文献的替代性研究 篇9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 各种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文献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献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图书馆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个人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 人们通过这些终端就能访问并使用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对纸质文献的替代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 电子文献的特点

1.1 差异性

电子文献包含将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的文献以及直接生成的电子文献。电子文献主要包括将纸质文学书籍, 期刊、报纸等数字化的可供网络阅读的文档和现行的电子类书籍、文献。电子文献包括图形、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1]。它既有静态信息, 如文本、图表;也有动态信息, 如音频、视频集成信息。同时, 它的各种数据均可以借助计算机等网络设备来进行编辑, 将平实枯燥的文本类信息转化为更直观、生动、可读性强、便于读者理解和吸收的文档信息。

1.2 易于传播性

电子文献的传播方便性主要体现在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 易于分享[2]。其一, 传播速度快:电子文献借助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网络、手机网络瞬间可以传递到地球上任何有网络覆盖并且网络联通的地区。在传播的过程中, 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 让电子文献的传播没有时间负担。其二, 传播范围广:在有网络的地方, 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都可以传播电子文档进行沟通, 消除了传播空间约束限制。其三, 易于分享:电子文献经过授权以后可以方便地进行复制, 一次性购买就可以分享给任意一个具有接收电子文献能力的用户。如果需要, 可以方便地通过打印机打印到纸上。

1.3 强交互性

智能软件更新和性能日复一日的提高, 逐渐让用户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他们不仅是电子文献资源的使用者, 同时, 更多的将会成为电子文献资源开发主体。人们将电子文档存储在电脑, 手机, 平板电脑等可识别的媒介上, 通过网络信息的发布, 以自底向上的方法, 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出版, 读者可以及时和作家, 编辑, 出版商的交互式双向通信, 它将方便的, 低成本的收集大众的反馈信息, 有助于提高电子文献的使用效果。

1.4 易于检索性

纸质文献的检索一般通过实物检索工具, 如年鉴、目录、百科全书等, 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复杂性。电子文献吸收超文本、多媒体等先进技术, 以及相应数据库和计算机软件的支持, 大大提高检索质量和效率。文本中的各种信息, 可以通用多入口和更灵活的组配来进行检索, 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聚类关键词及其相关的输出, 使全文数据库和基于关键字的模糊检索的功能更加便捷[3]。电子文献检索速度快, 以cnki为例, 一般输入检索词之后会在5秒钟以内获得检索结果, 纸质文献的检索速度远远低于电子文献的检索速度。

1.5 廉价性

电子文献的廉价性主要体现在电子文献的使用及复制等方面。如《中国学术期刊》所订购的三千多种纸质型期刊的年经费是光盘版期刊的四倍多, 与此同时, 光盘版相对于纸质型期刊而言不仅节约了更大的建筑成本, 而且也不需要过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资源成本的投入[4]。

纸质文献除了录入, 排版、校对等工序和电子文件大致相同, 且还需要一个制版、印刷、装订和许多其他环节, 其成本远高于电子文档。电子文献随着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降低成本, 这种优势是纸质文献望尘莫及的。

2 电子文献的局限性分析

相比纸质文献来说, 电子文献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决定了电子文献并不能完全代替纸质文献。

2.1 载体依赖性

电子文献的载体为磁盘、光盘等, 这些载体面临消磁、塑料老化、自然灾害、人为损害等问题, 都可能导致所存电子文献的消逝。而且, 电子文献的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由于新的软件和硬件不断发生变化, 必须进行数字迁移才能使数字化的电子文献能够适应软硬件的发展。数字迁移具有内容稳定性风险、安全性风险、成本风险、参考性风险等[5]。而纸质文献一般能保存上百年甚至千年, 又不需考虑载体变化带来的问题。

2.2 阅读局限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 电脑、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都支持电子文献的阅读。但这些设备还远远没有书本、纸质期刊、手稿等普及。电子文献的阅读仍需要借助高科技设备。由于电子文献一般存在于网上数据库, 必须有网络联通、智能软件、搜索引擎的支持才能阅读。电子文献的使用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偏远贫困的地区等没有网络知识的人以及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区而言是不可能的。而纸质文献的使用, 只需要认识文字。由于须借助电子设备阅读, 使得电子文献阅读起来索然无味, 不能满足舒适、惬意的心理需求。一些电子文献不能像纸质文献那样随意的标识阅读进度、评阅评语、做特殊记号, 无法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6]。长期使用电脑等设备容易使人疲劳, 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其方便性和舒适性不如纸质文献。

2.3 管理复杂性

采访部将采集电子文献作为检索类数据库的部分工作主要始于20世纪80至90年代。采购方式主要有使用部门和领导共同协商进行自主采购, 由于工作人员对电子文献的性能和使用并不十分了解, 且处于电子文献发展初期, 所以, 在最初的时间内是可以被接受的。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 电子出版物种类和发行量日趋陡增并逐渐成了大众的主要读物之一, 其馆藏比重和采购工作也日益增加, 使得之前传统的采购工作已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需要, 因此, 要根据电子文献的发展现状, 制定合理的采集管理策略。培养懂电子文献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硬件设备管理的图书馆馆员, 使读者更好的使用电子文献, 并及时帮助读者排除故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 电子文献的蓬勃发展也逐渐影响了馆舍环境的改变。长远来看, 馆舍并非愈大愈好, 根据电子文献的特点, 必须特别考虑联机检索装置的房间, 专业的光盘储藏室, 以及对储藏室的设计中考虑其温度、湿度、清洁度、并作出特别规定。此外, 为了方便抽样, 每个光盘需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 以提高工作效率[7]。

3 纸质文献的不可替代性

虽然电子文献在日常阅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纸质文件的存在有重要的理由和价值。

3.1 存在的权威性

纸质文献从编辑到出版、再到分配和销售的系统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完整存在。就科学评价而言, 所有的书籍期刊出版部门建立完善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文献发表的学术水平, 被发表的文献基本上赢得了科学界的认可。目前, 由于电子文献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 使得信息很难具有科学的权威性、可信的精准性和独立的深奥性, 审查和内容评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电子文献存在相当大的疑虑。

纸质文献更倾向对生产和传输的社会上伦理和政治的审查功能, 因此, 能够产生和传播的文献基本上可以代表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 对保护共同的社会群体, 保护社会道德和社会公德及维护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 因为电子文献不必存在有形的物理对象, 而像过去的纸质文献那样的审查和控制不再是有效的, 网络文学再也不能负载伦理道德审查功能, 各种道德观念与当前社会习俗可以借助网络传播世界各地, 因此, 纸质文献信息传播更能使人们接受和认可[8]。

3.2 纸质文献更易被接受

纸质文献从产生到现在, 一直在人们的生产和使用当中不断促使人类形成稳固的习俗和观念, 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相关联存在的, 在人们心中深厚的基础并不是电子文献随意可以替代、改变和动摇的, 所以, 短期内还是相对难以改变这种局面的。从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角度来看, 电子文献确实有较多的优点, 可是它的存在需要借助于其他阅读工具, 并不会像人们手捧书籍可以随时随地的慢慢品味。这是悠久历史所积淀的深厚文化使人们所形成的习惯, 那种阅读状态是阅读电子文献所远远不能达到的。倘若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电子文献的发展足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但也不是纸质书籍所能完全替代的, 所以, 纸质文件在未来仍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9]。

3.3 纸质文献的保护技术优势

纸质文献信息保存与纸张之上, 由于文字的永久性特点, 只要保存好纸质文献载体, 也就能保存好纸质文献。纸质文献的产生经历了上千年, 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来保护纸质文献, 把握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纸质文献的存放环境, 便可以进行长期的保存, 承担保护文献的责任。电子文献必须承载于一定的载体才可供使用, 其信息和载体是相互分离的, 所以, 保护电子文献就需要对信息和载体分别进行保护。对于载体的保护, 由于电子文献的出现时间还不长, 所以, 对存储介质的实际保护经验相对比较欠缺, 对其寿命的说法也大相径庭, 且存储介质中的磁盘和光盘等对温度和存储方式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信息的保护, 主要是对文件转换格式的升级和对阅读设备和软件的保护来进行。所以, 不管是对载体的保护技术还是对电子文献的保护技术都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故而得出, 纸质文献依然是对保存人类文献信息方面负有重要职能的[10]。

3.4 纸质文献的健全法律

目前, 我国对于纸质文献的法律保护的相关产权和版权都已经有了比较具健全的法律保护制度。相对于电子文献的法律保护制度还不是很成熟, 导致在电子文献发展的同时各种不法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造成了很多作品的复制权、版权、发表权乃至跨国权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数据网络的传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文献在网络上的使用。这些问题不是可以即时解决的, 因此, 相对完善的纸质文献的法律保护很大程度上还将助力纸质文献的长期存在和不可被替代。

3.5 纸质文献的便捷性

纸质文献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 不但经济适用而且容易携带, 更能够贴近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购买之后没有其他的后续费用的出现。同时对于视力健康这一块而言只要保证正确的姿势, 其保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反之, 电子文献必须借助在一定载体的基础之上, 对于那些经济上不宽裕或者偏远的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奢望, 不管是费用支出还是技术使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后续问题, 对于低收入及信息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地区而言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此, 从短期来看, 人们获取信息还是主要通过纸质文献的阅读。

4 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 在人类的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中, 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共同发展才是主要方向。两种文献在功能和特点上都各有千秋, 因为不同和优劣同时存在, 所以, 从现实情况出发, 一方不能完全替代另一方, 且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是能够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纸质文献是根和源, 电子文献针对纸质文献来说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离不开这个基础而存在的, 所以, 电子文献发展的愈好越不能离开纸质文献中最深厚的历史积淀。纸质文献的存在铸就了电子文献的庞大数据库的形成和发展, 电子文献更确切的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更进步的一个生产力提升的象征, 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必然。反之, 纸质文献的发展也需要依托电子文献的数字化而存在, 需与之俱进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乃至以后的光辉更是离不开纸质文献。因此, 我们在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方面, 要正确把握资源重组,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各种文献资源,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红.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 2003 (9) :10-12.

[2]张玉珍.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论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关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1) :51-54.

[3]徐学珍.关于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辩证理解[J].图书馆论坛, 2005 (2) :87-89.

[4]姜玉明.谈电子文献的优势特点[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2 (6) :51-53.

[5]臧国全.数字迁移风险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3) :54-56、86.

[6]胡平.电子图书不能取代传统图书[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 (5) :123-125.

[7]刘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J].现代情报, 2007 (7) :112-114.

[8]杨淑萍.关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 2007 (7) :83-87.

[9]李菊梅.纸质文献在未来图书馆的存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3) :57-58.

替代性评价 篇10

目前仍有不少用人单位在就业体检时违规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项目检查, 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录用的条件;一些地方行政机关监督检查不到位, 违法追究不落实,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受限制现象仍时有发生。为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公平就业权利, 去年2月10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12号) , 再次明确规定, 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在公民就业体检中, 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 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 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因职业特殊确需在就业体检时检测乙肝项目的, 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研究报告和书面申请, 经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检测。

人社部发[2010]12号文件同时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体检的监督管理, 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按照规定, 停止在就业体检中进行乙肝项目检测, 并保护受检者的隐私。对违反规定进行乙肝项目检测, 或泄露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个人隐私的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纠正, 给予通报批评;违规情节、后果严重的, 禁止其开展体检服务。对泄露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隐私的医护人员,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依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护士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或者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

您如果发现个别用人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如发现违反规定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 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网民:对于就业困难人员福建省有哪些援助措施?

魏处长:目前, 福建省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措施主要有这么几项:一是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 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二是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 并视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以及适当的岗位补贴。三是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 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四是实行就业援助,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计划, 通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对所有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基本养老保险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有人认为, 既然企业年金制度只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 那么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 是不是就不需要企业年金制度了呢?

事实上, 由满足老年生存需求的政策目标所决定, 加上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 覆盖人群又多, 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不高, 适应不了职工对更高退休生活水平的追求。

企业年金是应改善退休生活需求而产生的一项制度, 弥补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这方面的不足。福建省的企业年金实践证明, 企业年金制度确实可以发挥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作用。例如,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共批复企业年金方案101户, 涉及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21528人, 首次缴费规模8455.73万元, 平均每位职工一年约可获得3927元 (8455.73×10000÷21528≈3927元) 的企业年金权益。如果按照职工平均工作30年, 每年获得4000元企业年金权益, 企业年金基金年投资收益率8%三个条件进行测算, 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退休后人均约享有45万元[4000× (1+8%) 30+4000× (1+8%) 29+4000× (1+8%) 28+…+4000× (1+8%) 3+4000× (1+8%) 2+4000× (1+8%) ≈449134元]企业年金权益, 分139个月 (人均寿命) 领取每月可以领取3231元 (449134÷139≈3231元) 企业年金待遇, 这将大大改善退休职工的老年生活。

由于功能和保障层次不同, 基本养老保险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商业保险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在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 企业职工通过自主购买商业保险, 可以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之外获得一定收益, 同样可以达到改善退休生活水平的目的, 而且购买商业保险是非常便利的, 是否可以不用再单独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呢?

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为获取利润而积极推广的业务, 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 一般没有国家政策优惠。财政部财企[2003]61号文就明确规定:“职工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商业保险, 属于个人投资行为, 其所需资金一律由职工个人负担, 不得由企业报销。”由于购买商业保险的支出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 意味着职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改善退休生活水平必须以牺牲在职期间的生活水平为代价, 所以商业保险更多的是充当理财手段, 对于增加职工的福利基本没有太大帮助。

由于企业年金是有利于保障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政府在税收、基金运营等方面给予优惠, 允许一定比例内的企业缴费在成本中列支。企业年金缴费是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 并且企业负担的额度一般比较大, 个人月缴费金额一般仅在当月工资总额的5%之内。通过参加企业年金制度, 职工可以在不影响在职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大大改善退休生活水平, 获得的福利大大增加了。

商业保险是理财手段, 无法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更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增发工资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如果企业把企业年金缴费资金直接用于为员工增发工资, 从而取消企业年金制度, 是否可行呢?

由于企业年金制度中企业缴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而为员工增发工资的支出不能免税, 故虽然增发工资和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同样增加了员工的收入, 但建立企业制度对企业来说成本更小, 企业更乐意采用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办法。

另外, 由于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值目标相背离, 企业很难自觉长期为员工增发工资, 而企业年金虽然是由企业及其职工自主选择自愿建立的制度, 可一旦建立起来, 政府部门会介入进行监督, 除非企业亏损或者倒闭, 否则企业年金会持续长久运作, 保证员工退休后可以长久增加收入。

显然, 从自身利益考量, 企业和员工都会选择企业年金, 所以增发工资的办法无法代替企业年金。

提高福利水平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企业提高福利水平, 其支出部分虽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是不是就可以代替企业年金了呢?

企业职工的福利费用也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列入成本支出, 因而不可能无限度的提取福利基金。而其企业的福利项目一般与生活需求等物质条件直接相关, 与人的地位、级别没有关系, 福利标准对事不对人, 体现公平性;企业年金则不同, 重点体现效率, 企业经济效益好坏、个人贡献大小等, 可以导致企业年金水平不同, 为了获得更多的企业年金收益, 职工会更加自觉地积极工作、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多创造效益。

企业年金能够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有效激励手段, 提高福利水平并不具备这个功能, 因而代替不了企业年金。

综上所述, 企业年金制度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 而是为适应改善型养老保障需求而产生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年金制度设计既能满足职工改善退休生活需求, 又充分考虑发挥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作用,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还比较低、物价水平又日益上涨的现实情况下, 其作用和优势体现得尤为明显。客观地说, 企业年金因定位准确、作用独特, 并能实现政府、企业、职工多方共赢, 是其他制度、方式所不能比拟, 不能代替的。

替代性评价 篇11

中国替代性能源公司受益于由国内安装以及外国出口带来的市场增长。中国生产的许多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风力涡轮机产品得以在国内安装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本文以确保持续的海外出口市场为目标,探讨国内替代性能源业的专利保护及相关商业决策。

涉及替代性能源技术的近期美国专利诉讼

在强制执行一项美国专利时,专利所有人可选择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或美国地方法院提起诉讼。为了快速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美国专利所有人越来越倾向求助于国际贸易委员会所负责的“第337条调查”。如果一项进口美国的产品被判定侵犯了有效的美国专利,并且原告可证明“国内行业”受到该产品的影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把该产品排除出美国。因此,中国替代性能源公司在向美国出口其产品前应当考虑近期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专利诉讼。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专利侵权诉讼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权阻止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口。近期涉及替代性能源技术的“第337条调查”的例子是关于可变速风力涡轮机及其部件的案例(Inv. No.337-TA-641)。2008年,General Electric Co.(通用电气公司)针对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提起了第337条诉讼,指控Mitsubishi(三菱)涉及侵犯其风力涡轮机技术的数项专利。

另一个例子涉及整合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其部件(Inv.No.337-TA-811),在该案中,Westinghouse Solar Inc.,一家美国光能系统的制造商及经销商,就其“即插即用”太阳板安装设计提出诉讼。Westinghouse指控被告Zep Solar Inc.和Canadian Solar Inc.的一些产品设计侵犯了原告持有的两项美国专利。根据起诉,被告通过一家中国制造商生产了被指控侵权的产品。Westinghouse后来寻求追加Yingli Green Energy Americas,Inc.(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为被告。在另一项相关的诉讼中,即Zep Solar,Inc.诉 Westinghouse Solar,Inc.,编号3:11-cv-03800 (加利福尼亚北部地方法院)一案中,Zep Solar及其专利被许可人,Trina Solar,Inc.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地方法院,针对Westinghouse提出了确认判决之诉,请求法院宣告其产品并未有专利侵权。

在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调查时的进攻及防御战略

中国公司应当知悉“第337条调查”的进攻型及防御型诉讼的要素。当被告在针对侵权指控进行抗辩时,除了非侵权或无效主张外,被告可以攻击起诉人证据不足,未能达到“国内产业”身份的要求。依据美国法典第19编第1337(a)(3)款,公司可以通过对制造设施的重大投资,大量招聘员工或大量投入资本或对美国专利开发的大幅投资从而证明其“国内产业”的身分。

非美国公司可通过其获取美国专利许可的活动来满足“国内产业”身份的要求。在此情况下,被许可人应在美国针对被许可产品投入大量的劳工和资本。另外,正如Zep Solar一案,如果一家外国公司预计某美国专利所有人将于近期对其提起诉讼,该公司可以原告身份,在美国地区法院提出确认判决之诉讼。确认判决的原告在提出先发制人式诉讼时,应慎选适当的地区法院为审判地点。

战略性专利要素

对于新开发的替代性能源技术,中国公司应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大市场中取得其创新技术的专利保护。商业决策应同公司的专利战略相互协调。在美国,此类专利只要符合其专利商标局的绿色能源技术项目的标准,便能加速审查过程;因此可以享受美国专利的快速通道。周全的专利组合不仅仅可以为中国公司提供最大范围的知识产权保护,而且能够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与诉讼和解。

在将产品出口到美国前,公司应同合格的美国律师合作进行产品可实施性分析,以避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律师还可以提出可行的专利回避设计方案,以避免可能的侵权诉讼并确保产品更安全地进入美国市场。

在进入美国市场前,建议进行适当的回避研究。此外,积极的获得对创新技术的专利保护可阻止第三方诉讼。展望未来,中国替代性能源公司在避开他人既有专利权利的同时,应当建设自己的专利资产,以维持市场优势。

林艺思现任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林律师在专利法领域执业广泛,包括诉讼、申请、许可、出具法律意见、尽职调查和专利组合管理。她在复杂案件中代表许多亚洲,欧洲和美国的跨国企业处理专利问题。

林律师经常就美国知识产权的申办与执行问题在各国举行讲座和发表文章。她担任Finnegan月刊Last Month at the Federal Circuit的主编,该刊每月向全球订阅者发行。林律师曾担任霍华德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主讲专利法和公共政策高级课程长达六年。她于2010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研究生教授新的知识产权课程。林律师曾担任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Randall R. Rader的法务助理。她于2005年荣获全国美籍亚太裔律师协会(Nat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40岁以下最佳律师”(Best Lawyers Under 40)奖。

替代性评价 篇12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替代性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中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 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企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即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并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所谓高端技能型人才指既懂熟练的操作技能, 又熟悉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因, 能够系统运用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智力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中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即主要依赖经验技术和熟练的动作技能来工作的人才, 他们只需要熟悉技能标准和有关工序, 通过简单的复制性劳动和技术处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创造出产品即可, 并不需要用智力来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技术创新。欧阳河认为, “职业技能的层次按工作要求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从低到高依次为:无技能级—半技能级—技能级—技术级—专业级”。其中技能级培养的是技术工人, 对应的是职业学校 (一般招收10年级结业生学习2年) , 而技术级培养的是技术员和技术师, 对应的学校是大学专科、本科、技术学院、社区学院 (招收12年级毕业生学习2年, 少数3年;技术师学习4年) 。就文秘专业而言,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能够运用管理思维和管理工具,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办公设备和软件, 通过办文、办会、办事, 为领导提供参谋, 辅助领导决策, 为领导提供智能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主要培养从事技术级职业的从业人员, 这是高于技能级的, 相当于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三级秘书的水平。

仅就思维能力培养而论, 本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职专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策略分析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而中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直觉和形象思维能力, 所以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上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二、课程体系的不可替代性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建设是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理念, 按照“项目+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来构建课程体系的, 即整个文秘工作内容庞杂, 无法从整体上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但是文秘工作可以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划分为若干项目, 每个项目下又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 所以可以依据这样的思路来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这与本科和中职都有着很大区别。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难点之一, 也是承载专业建设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文秘专业所涉及的行业种类繁多, 各地高职院校应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就某一类行业进行文秘专业课程设计。因此可设计为企业秘书、行政秘书、涉外秘书等不同的专业方向类别。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应明显区别于本科学科型课程和中职技能型课程体系设计, 应建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技术型课程体系设计。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为:行业企业岗位 (群) 能力需求调研、工作过程和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选取、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课程 (项目) 设计及序化、学习情境 (任务) 设计等。

秘书的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构成, 其中职业通用能力是指适合于各种职业的一般通识能力要求, 主要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等;职业基础能力是指符合“宽口径、厚基础”要求的, 可以适应不同行业领域文秘岗位的一般能力, 主要包括职业形象塑造能力、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办公自动化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是指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文秘岗位的特有能力, 如商务秘书的职业岗位能力主要包括企业文书写作能力、企业文书处理能力、商务信息与档案管理能力、企业会议策划与实施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协调组织及沟通能力、速记与电脑速录能力、辅助决策能力、辅助管理能力、商务专项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商业计划编写能力、企业客户管理能力等;职业拓展能力是指维持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具体涉及到岗位晋升、岗位迁移、创业能力等, 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

根据上面的能力分析, 可以建立由职业通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拓展课程、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

其中, 职业通用课程即通识课程平台, 在这个平台应注意强化秘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职业能力, 增加人文综合素质类课程;职业基础课程即从事文秘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课程, 如秘书实用口才、办公自动化等, 注重培养学生文秘基础能力和适用于跨行业文秘工作的关键能力;职业岗位课程即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如针对商务秘书方向的商务秘书实务、商务客户管理、统计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上岗工作能力;职业拓展课程包括各类选修课程, 这类课程也是体现中高职文秘专业差异性的重要方面, 因为大量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能力。高职文秘专业应加强对学生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选修课中应开设经济法、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学、情商管理、幸福管理、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课程, 也可以开设如摄影摄像技术、网页制作、汽车驾驶等技术类选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联系和融通, 确保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点、技能点与国家职业标准的一致性, 也使学生更易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通用课程保持学科体系课程结构, 以使学科体系课程能以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培养以逻辑分析能力为主的策略性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采取项目课程体系, 以典型任务为载体来设计项目,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岗位课程采取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 以学习情境为载体, 对传统的学科式专业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 形成以学习领域课程结构为特征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使行动体系课程能以其通过具体行动来学习的方式成为工学结合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本文将在后面第五点中专门论述, 此处不再赘述。

三、教学方法的不可替代性

现代高职教育提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这将导致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 这也和本科教学有着很大区别, 因为本科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高职的任务驱动和中职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很大差别:中职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侧重于对单一技能的简单机械重复劳动, 突出技能的熟练性和规范性, 体现生产效率;高职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侧重于综合技能的培养, 突出策略性技能的特征, 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及策略的指导。高职文秘专业应以项目任务、工作实务、情景训练、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有别于本科教育以课堂讲授或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中职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产品 (任务) 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 对教学环节进行仔细设计。比如项目任务法, 应根据课程内容, 以典型产品或任务为载体设计项目, 所有的项目应涵盖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 各项目之间体现共性, 突出差异性。比如在秘书礼仪课程中, 涉及到秘书着装规范时, 就可以设计出秘书商务场合着装礼仪、秘书工作场合着装礼仪、秘书参加宴会着装礼仪等具体项目, 这样教学的针对性和情景性更强。又比如案例分析法, 所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够充分体现知识和技能点, 内容短小典型, 具有趣味性或思辨性, 便于讨论或操作。

四、学生能力鉴定方式的不可替代性

学生能力鉴定方式改革是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体现, 它采取多元化、灵活多样的学生能力鉴定方式, 既有别于本科一张期末试卷来显示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考核方式, 又有别于中职理论课程凭试卷、实训课程靠过程的考核方式, 能够彰显高职教育的成效和特色。高职学生能力鉴定是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具备某个能力而进行收集证据和作出判断的过程, 学生应通过职场表现或提供证据的方式与鉴定者积极互动来完成鉴定。对学生的能力鉴定不是为了考倒学生或吓唬学生, 而是具备以下功能:鉴定功能 (可以鉴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 ;诊断功能 (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激励功能 (推动和促进作用) ;调控功能 (反馈调节可控系统, 以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活动) ;管理功能 (可以间接或直接管理学生, 发挥最大优越性) 。能力鉴定的原则是坚持“四个结合”, 即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自身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相结合。能力鉴定的特点是以能力标准为依据、以证据为基础, 师生共同参与。能力鉴定的全过程都体现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所以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能力鉴定应该由传统的“要求学生考试”变为“学生要求考试”, 由过去的终结性鉴定变为以形成性鉴定为主的鉴定方式, 评价人可以是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专家、学生家长等, 鉴定方法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测试、提供证据、观察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提供项目任务作品/报告等。由于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鉴定, 所以鉴定结果当为合格或不合格, 不宜采取分数或其他等级等标示方式。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可替代性

文科性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直是高职教育的难题, 这其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3)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4) 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张福清、郭炎武通过调查研究认为,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明显不如专科和高职院校, 专科和高职院校都有自己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高职文秘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应该安排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当然校内实训基地应成为教学场所的主体。文秘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包括开放式办公室、档案管理技能实训室、会议与谈判实训室、电脑速录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化妆与形象塑造实训室等, 这些校内实训室都应该具备以下功能: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校内生产经营、教学资源开发、企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和技能培训等。学生在这些校内实训室除了上课, 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承接校内或企业订单, 比如文案撰写、档案数字化加工、会议方案策划、文字录入与编排、文件复印等, 进行生产经营实战, 在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创收。另外, 也可以把这些实训室作为工作室, 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为企业撰写制作各类活动方案或其他技术研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采取企业主导、学校主导、企业学校双主导等合作模式。高职文秘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属于学校主导模式下的技术服务, 比如可以依托学校成立秘书事务所,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面向社会独立经营管理, 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文书拟写、档案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礼仪培训等各种服务, 使秘书的各项技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以充分的锻炼和展现。

文秘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依托秘书学会、档案学会、商会等行业学会, 搭建校外企业平台,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因为秘书职业的特殊性, 一个企业并不能同时接纳多位学生参与秘书专项或顶岗实习, 所以可以采取安排学生分阶段实习或轮换实习的方式, 可以根据具体的文秘岗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实习方式。比如档案数字化加工 (主要从事档案修补和提名拟写工作) 或电脑速录服务, 就可以批量安排学生参与实习;到企业担任行政助理, 则每个企业可以安排1-2名学生参与实习。

应构建由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等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有机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在大二上学期开始专业认知实习, 这时对学生已经进行了专业教育, 学生也初步接触了一些专业课, 这时带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 使学生了解秘书职业与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具体要求, 对他们后期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校内仿真实训可以按项目开设, 要注意到实训项目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实训课程本身之间的前接后续关系。高职文秘专业实训项目课程可以开设礼仪与沟通实训、文书写作实训、信息处理实训、档案整理实训、会务技能实训和现代办公技能实训等, 每个模块下设计若干子项目。以我院文秘专业为例, 其中会务技能实训项目下分为会议策划实训、会场布置实训、会议接待实训、视频会议操作实训、企业参展策划实训等5个子项目, 每个项目都按照任务引入、材料准备、实训步骤、实训方法、工作规范、相关知识、任务执行等环节进行设计, 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预就业, 是进一步增强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大操练。在顶岗实习的同时, 学生还可以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毕业设计, 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社会实践包括公益劳动、假期到企业锻炼或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实践课程使学生通过调查研究, 更多地了解社会, 增强综合分析能力。指导教师选择有实际意义的调查专题, 并设立定点调查委托单位。调查报告送交委托单位协助评价。本项实习要求学生从设计调查计划到撰写调查报告, 全部独立完成。

实践教学管理特别是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急需创新。必须更新观念, 提高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应完善实习指导教师、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员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 明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跟踪和考核机制, 加大院系领导、教务处领导、校企合作处领导、学院督导直接参与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的力度, 规范各种实践教学工作记录和表单, 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质量考核体系, 确保实践教学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不可替代性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经历, 并且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他们除了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还应具备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证书。就文秘专业而言, 比如上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师, 如果仅仅是高校档案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毕业, 是无法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 因为他自己可能都没有实际接触过档案, 也没有任何档案管理的实际经验, 所以仅探讨理论,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连具体怎么“立卷”都不知道, 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所以高职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做产品, 教师本身就要做过产品甚至是这方面的高手才行。当然纯粹会做产品还不够, 教师还应该懂得制作原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并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这些常见问题, 教师对于每个项目要能从整体上予以把关。高职更加重视教学团队建设, 因为它同时是一个学术型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实训基地建设团队、专兼职教师建设团队。首先应选好专业带头人, 包括校内专业带头人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熟悉专业在市场及行业内的专业前景及最新信息, 能够提出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能够明确专业定位, 及时对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方向进行调整, 设计课程体系等。其次应注意培养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带头人应根据各位教师的学术背景、企业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等有计划、针对性地培养团队教师, 通过“送培”和“引进”, 提高教师的学历、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应进一步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校企互聘互派师资制度、专兼职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等, 使高职教师既是教师, 又是教练;既是理论家, 又是实干家;既是教育工作者, 又是企业操作手。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6) .

[2]杨喜军, 刘小年.浅谈基于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文秘专业岗位能力定位[J].高教论坛, 2012 (2) .

[3]沈夏云.如何有效凸现高职文秘教育职业化特征——与西方比较[J].秘书, 2012 (1) .

[4]张福清, 郭炎武.当前文秘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高职高专比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

上一篇:转动技术下一篇:课堂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