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影像

2024-07-01

核磁共振影像(共7篇)

核磁共振影像 篇1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发生在颅底脊索残余组织,有一定的侵蚀性,主要侵犯的部位是颅底骨质和颅神经[1]。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期间接收的颅底脊索瘤患者中,随机选出20例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0岁,在这些患者就诊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有3例患者出现了视力下降,有2例患者出现了1侧外展神经麻痹,有4例患者出现了听力减退。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5例、垂体瘤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最大的年龄69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50.5岁。

1.2 方法

对这43例患者均在手术前做了CT和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是螺旋CT机,Toshiba Xpress/SX,核磁共振扫描使用的是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并对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进行比较,同时对于肿瘤的T1加权和T2加权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表现

颅底脊索瘤CT平扫的密度远远的小于脑白质,并且表现出密度不均匀的实性软组织肿块,增强了后中度的强化,20例患者中出现了3例瘤内见散在的点状钙化,钙化率为15%。从CT影响上观察15例肿块边界不清晰,对于肿瘤边缘和正常软组织的界限不好区分,只有5例肿块边缘比较清晰,轮廓也比较鲜明,在肿瘤的周围可以看见肿瘤包膜。在MRI影像上,肿瘤的边缘清晰可见,轮廓呈现出叶状的实型肿块,T1加权呈现出均匀的低信号以及混杂信号,T2加权则表现出比较强的高信号,这种增强后的信号使得增强后肿瘤明显的强化。

2.2 肿瘤的T1加权、T2加权信号强度比较

颅底脊索瘤T2加权信号强度明显高于颅底侵犯鼻咽癌和垂体瘤(P<0.01),鼻咽癌与垂体瘤间T2加权信号差别无统计学意义(α=0.05),具体的数据见表1.

3 讨论

通过上面的资料回顾和分析,我们发现颅底脊索瘤以及对照组的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垂体瘤在通过CT检查之后,它们在影像资料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相似[2],都是颅底软组织出现肿块,同时发生了溶骨性骨质的破坏,而在核磁共振影像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虽然在T1加权低信号上它们是相似的,但是T2加权明显的高信号是可以作为颅底脊索瘤和鼻咽癌以及垂体瘤区分的一种特性[3],T2加权的高信号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颅底脊索瘤的组织学特性。

在显示肿瘤部位过程中,CT和MRI的作用差不多,但是在显示侵犯部位的时候,MRI的效果明显的优于CT,在这2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的肿瘤发生在蝶鞍和斜坡,CT和MRI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较大,向前侵入了蝶窦和后组筛窦,向后侵入了桥前池,并且肿瘤侵犯到了鞍上池,压迫着视神经,对于15例鼻咽癌患者,有5例患者的肿瘤侵入了咽旁间隙。对于8例垂体瘤患者,在这些患者中3例患者的肿瘤侵入到了岩尖和枕大孔前缘,并且有1例患者的颅神经受到了压迫。颅底脊索瘤容易对患者的颅底神经进行侵犯,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对脑神经的渐进性损害,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说患者的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而在一般的文献报道中对于颅底脊索瘤的分型观点也较多,这些观点主要建立在临床表现、X线平片和平常的手术等的基础上,在这些分型中,都会选择将鞍区型和斜坡型分为两种情况,这种分型缺乏一定的影像资料,存在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在上面的资料回顾中通过核磁共振,对于肿瘤的部位和侵犯部位都有了一定的反映。

经过以上的资料回顾和分析,我们发现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所形成的影像中,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对于核磁共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多层面重建,这对于核磁共振临床发挥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善锡,李阳,王晓阳,罗敏,高源统.MRI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05(3):74-76.

[2]李梦远,艾林.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2,05(25):392-396.

[3]杨超人.颅底脊索瘤的CT诊断[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01(8):27-29.

核磁共振影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系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 均为住院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 其中男4例, 女2例, 年龄42~61岁, 平均年龄52.6岁, 病程3~22d, 平均病程15.2d。右眼3例, 左眼3例。

1.2 方法

6例患者全部进行MRI及经灰阶超声检查, 5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及MRI增强检查。灰阶超声检查采用眼科超声硅像仪, 探头频率为10MHz。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红杉512型参断仪, 探头频率7.5~10.0 MHz[1]。MRI采用传统的头颅线圈, FRFSE序列, 层厚3~4mm, 横截面为T1WI, T2WI。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例患者全部进行MRI及经灰阶超声检查, 5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及MRI增强检查。其中MRI图像表现上, 见表1。6例灰阶超声诊断为肿块;4例彩色多普勒超诊断为出血, l例诊断为肿物;6例MRI诊断2例结果正确, 4例误诊, 其中2例误诊肿瘤出血, 2例误诊脉络膜黑色素瘤。

3讨论

引起眼球出血的原因很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 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在屈光间质混浊, 才需要进行, CT或MRI的检查[2]。对于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下的积液和肿瘤有相似处, 区分较为困难, 此时可进行超声检查诊断, 但MRI的相对于CT和超声更有独特的优势。本组6例患者因视力不明原因的下降就诊, 进行影像检查是为了判断出血原因, 以及确定是否为肿瘤, 对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作用。眼球内的玻璃体为一特殊环境, 最终的信号强度是根据出血量的大小、存在方式, 出血时间和玻璃体态而确定的[3]。本组MRI诊断4例出现误诊, 误诊的原因之一是病变形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眼球病变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适合于直径<2mm的病灶, 而且在肿瘤和视网膜下渗出的鉴别上优于CT和MRI[4]。因此, 当MRI病变不典型时, 可结合超声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史大鹏, 李舒茵, 石玉发.眼科影像诊断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95-97.

[2]刘鹏程, 刘海芸.超声诊断玻璃体出血机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6, 16 (4) :691-692.

[3]Mafee MF, Linder B, Peyman GA, et a1.Choroidal hematoma and effusion:Evaluation with MRI imaging[J].Radiology, 1988, 168 (3) :781-786.

核磁共振影像 篇3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超声影像,胆管梗阻

胆管梗阻性疾病在临床诊断中比较常见, 但是由于其疾病成因较为复杂, 仅仅凭借临床症状就做出诊断十分困难, 磁共振成像 (简称MRI) 对胆管梗阻的位置、形状观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并且在诊断中以无创伤和分辨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 诊断梗阻性胆管疾病在临床中主要应用超声影像为主要检查手段, 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影像各具优缺点, 但一般很少有联合诊断的报道。本文采用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影像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 并且以病理结果作为判定标准, 从而分析联合诊断方法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4年1-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给予临床观察,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胆管梗阻性疾病, 其中男47例, 女39例, 年龄23~78岁, 平均年龄 (52.41±1.60) 岁。86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 于手术前均分别接受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联合超声检查。

1.2 方法给予86例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记录检查结果, 即为磁共振组;给予86例患者进行超声影像检查, 记录检查结果, 即为超声组;给予86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联合超声影像检查, 记录检查结果, 即为综合组。将这3组的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临床病理结果相比较, 分析这3种方法对诊断胆管梗阻类疾病的准确性, 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 (统计学) 后获得结论。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86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各项医学影像检查工作: (1) 磁共振成像:仪器选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 提供的Sigma 115T超导性磁共振扫描仪 (软件版本:81215) , 选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扫描层厚20~60mm, 屏气2s; (2) 超声:仪器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 (PHILIPS) 提供的型号为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将探头频率调整至3.5MHz。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应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手术后病理检验结果为标准, 比较分析应用磁共振成像、超声影像以及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影像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准确性。

2.1磁共振成像与病理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准确性比较由磁共振组与病理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结果比较可知, 经磁共振诊断共确诊70例, 误诊16例, 总确诊率为81.40%。

2.2超声影像与病理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准确性比较超声组与病理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结果比较可知, 经超声诊断共确诊71例, 误诊15例, 总确诊率为82.56%。

2.3 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影像与病理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准确性比较综合组与病理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结果比较可知, 经综合诊断共确诊81 例, 误诊5 例, 总确诊率为94.19%。

2.4 3种检测方法准确性比较分析应用磁共振成像、超声影像以及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影像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准确性。由2.1、2.2可知, 超声组与磁共振组的确诊率分别为82.56%和81.4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采用超声影像诊断结石的确诊率高于磁共振成像, 而采用磁共振成像诊断恶性梗阻的确诊率高于超声影像;由2.3 可知, 综合组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确诊率为94.19%, 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胆管梗阻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救治将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 及时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 由于多种因素 (生活习惯、结构、环境等) 不断变化, 胆管梗阻性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 胆管梗阻性疾病早期并无典型临床表现, 为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 若单以临床表现诊断疾病易出现漏诊、误诊等异常情况贻误患者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临床首选医学影像技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磁共振成像是新型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特点为扫描速度快、范围大, 密度及空间分辨率较好, 检出图像无伪影, 对软组织具有较高分辨率, 通过配套软件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等。但本文中86例胆管梗阻患者经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率只有81.40%, 其原因为结石在磁共振成像中的表现形式为低信号, 并且肝胆内部结构十分复杂, 像这种信号低、结构复杂的信号很容易被身体内其他结构的信号所干扰。

超声是临床常用的无创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其特点为准确性高、无痛、无创、可重复性强、操作简单方便等, 可根据检出的机体血供状态准确判断病情。研究表明, 在进行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时, 超声影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尤其是在对胆管结石进行诊断时, 超声技术的确诊率十分高。在本文中, 超声影像技术对结石的确诊率虽略高于单纯使用磁共振检查,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误诊、漏诊, 需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注意。

有学者提出,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将胆管系统完整而清晰的呈现出来, 而超声可提供正确的胆管系统血供状态, 若将两者结合使用则可以有效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超声影像技术的优点, 能够为临床中非创伤手段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本文中86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经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后, 确诊率高达94.19%, 其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单用超声或磁共振检查,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超声影像技术在诊断结石性胆管梗阻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而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其成像的清晰性对判断梗阻部位和病情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1,2]。因此, 采用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影像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 准确率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鸣, 曾飞雁, 王昌新, 等.MRCP与ERCP对胆道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1, 13 (4) :189-191.

核磁共振影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3例小脑梗死患者。其中,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13.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31例,糖尿病16例,脑梗死11例,高脂血症3例,冠心病6例,心房纤颤5例,瓣膜性心脏病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眩晕38例,恶心呕吐34例,行走不稳21例,头痛2例,吞咽困难1例,一侧肢体共济失调16例,双侧肢体共济失调4例,眼震4例,同侧偏瘫4例,偏身感觉障碍4例,构音障碍3例,周围性面瘫1例,眼球外展受限1例,嗜睡1例,深昏迷1例,无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17例。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检查

1.2.1 头颅CT

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头颅CT检查。

1.2.2 头颅MRI

所有患者在入院24~72 h内行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MRI显示小脑梗死病灶确诊,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采用Amarenco绘制的解剖图来确定小脑后下动脉(PI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上动脉(SCA)的灌流区域[1]。

2 结果

2.1 头颅CT

12例显示小脑梗死病灶。

2.2 头颅MRI

2.2.1 单侧小脑梗死

共47例。PICA梗死15例,SCA梗死5例,AICA梗死2例,累及SCA与PICA 16例,累及PICA与AICA2例,累及SCA与AICA 1例,同时累及3条动脉灌流区6例。

2.2.2 双侧小脑梗死

共6例。累及双侧SCA 1例,累及双侧PICA 1例,同时累及SCA与PICA 3例,同时累及AICA与PICA 1例。

2.2.3 MRA检查

49例行MRA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血管病变35例。其中,椎基底动脉(VBA)多发狭窄17例,基底动脉(BA)狭窄3例;一侧椎动脉(VA)狭窄11例,闭塞2例,双侧VA狭窄2例;14例VBA系统未见明确狭窄。

梗死区域与VA、BA血管病关系见表1。

注:“*”其中2例为双侧VA狭窄

2.3 治疗及预后

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护脑及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痊愈24例,遗留部分症状或体征者27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左心衰。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小脑梗死主要临床症状为眩晕(71.69%),与病变导致前庭小脑通路缺血或前庭神经核缺血或累及内耳缺血有关。由于PICA分支供应前庭小脑,故PICA缺血时可以影响前庭小脑的供血或直接导致前庭神经核缺血而出现眩晕;80%迷路动脉由AICA供血,当AICA缺血时也可引起眩晕,常伴患侧突聋;而SCA缺血时则较少出现眩晕。本组9例单纯PI-CA、2例单纯AICA以及2例同时累及AICA及PICA梗死患者均以眩晕起病。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小脑梗死的特征性体征。78.8%小脑梗死可有共济失调[2],多发生SCA、AICA区梗死,PICA区只占50%左右,本组20例(37.73%)患者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较文献报道发生率低。眼震也是小脑梗死的重要体征,小脑绒球小结叶、顶状核与前庭神经核之间有联系纤维,故小脑病变时可以出现眼震,当缺血累及前庭神经核时也会出现眼震,本组仅7.54%患者出现眼震。

3.2 影像学特点

头颅MRI对于小脑梗死早期诊断优于头颅CT。常规头颅CT由于颅骨伪影,显示小脑梗死病灶阳性率较低,53例患者头颅CT检查共有12例(22.64%)发现病灶,而复查头颅MRI均显示小脑梗死病灶,阳性率为100.00%。本组数据显示,小脑梗死最常累及PICA供血区,共计38例(71.69%),与文献报道一致[1];其次为SCA梗死,26例(49.05%);小脑梗死累及AICA梗死者相对少见,12例(22.64%)。急性小脑梗死累及单侧者远比累及双侧者多见,双侧小脑梗死少见,有6例(11.32%),主要累及PICA及SCA供血区。

李卫东等[3]对小脑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椎动脉V1段狭窄最常见。本组49例患者中,35例(71.42%)存在VBA血管病变,其中17例(34.69%)为VBA多发狭窄;14例(28.57%)为VA狭窄或闭塞;4例(8.16%)为BA狭窄。结果显示VBA多发狭窄为本组最常见的血管病变,其次为单独累及VA。对各个动脉支配区域梗死的血管病变进一步分析发现,30.76%PICA供血区域梗死伴随单侧或双侧VA血管狭窄或闭塞,AICA及SCA供血区域梗死的血管病变多同时累及VA与BA,多根动脉分布区域梗死常提示血管病变程度更重,本组同时累及多根血管区域性梗死的29例患者中有10例(34.48%)同时存在VBA多发狭窄,因此笔者认为,本组小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为起源动脉狭窄所致分支动脉供血减少或阻断。本组仍有14例患者MRA显示VBA血管无明确狭窄,10例梗死灶为多发病灶。目前研究[4]证实,DW-I所见病变的数目和分布和卒中的发病机制相关,因此推测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栓塞,限于条件,无法确定为心源性栓塞或动脉-动脉栓塞。有研究提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尿液分析可以早期确定心源性栓塞卒中亚型,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5];4例为边缘带梗死,梗死面积<1 cm,可能为分支动脉闭塞。

3.3 诊断分析

首诊误诊21例(39.62%),最易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8例(15.09%);其次为脑干梗死,7例(13.2%);3例(5.66%)误诊为颈性眩晕,2例(3.77%)误诊为基底节区梗死,1例(1.88%)误诊为高血压脑病。VBI与小脑梗死均可以出现眩晕,本组中有38例(71.69%)患者以眩晕起病,小脑特异性体征少,17例(32.07%)患者缺乏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因此临床上对于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眩晕,即使无小脑特异性体征,仍需高度警惕小脑梗死的可能[6]。

摘要: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53例小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本组38例(71.69%)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17例(32.07%)缺乏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头颅CT诊断阳性率为22.64%,而头颅MRI诊断阳性率为100.00%。35例(71.69%)小脑梗死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49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患者中有35例(71.42%)存在椎基底动脉(VBA)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本组小脑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约30%的患者缺乏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临床易误诊,头颅MRI对于小脑梗死早期诊断优于头颅CT,梗死区域最常累及PICA供血区。

关键词:小脑梗死,磁共振成像,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Amarenco P.The spectrum of cerebellar infarctions[J].Neurology,1991,41:973-979.

[2]江汉秋,刘群,范佳.小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1):64-66.

[3]李卫东,黄光,赵涵.小脑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8):351-354.

[4]Engelter ST,Wetzel SG,Radue EW,et al.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in infratentorial strokes[J].Neurology,2004,62(4):574-580.

[5]Alex Viehman J,Jeffrey L,David SS,et al.Utility of urinalysis in dis-criminating cardio embolic stroke mechanism[J].Arch Neurol,2007,64:667-670.

核磁共振影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白城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患13例, 女患17例;年龄介于30~82岁, 中位年龄50岁。

1.2 方法

对三叉神经痛病例就医时遵医嘱使用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头部MRI筛查, 发现可疑病灶后加做Gd-DTPA增强扫描。

2 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经常规或增强扫描后, 15例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 (50.0%) , 10例为听神经瘤 (33.3%) , 3例为脑膜瘤 (10.0%) , 三叉神经鞘瘤和囊性占位各1例 (总计6.4%) 。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 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 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 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女略多于男。该病常累及上颌支 (第二支) 或下颌支 (第三支) , 甚至三支 (包括眼支第一支) 全部累及。以第二、三支同时受累最常见。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半月结肿瘤、垂体瘤向鞍旁生长、颅底恶性肿瘤 (如鼻咽癌、各种转移瘤等) 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原因, 以桥小脑角区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因[5], 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及血管瘤等为常见病因, 本文所得结果得到相同的结论。

3.1 胆脂瘤

胆脂瘤又有上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或珍珠瘤等之称, 黄色干酪样皮脂腺产物为主要囊内容物。MRI绝大多数胆脂瘤显示为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 少数病例T1WI为高信号, 病变可呈匍行性、钻孔性生长, 形态不规则, 边缘锐利。Gd-DTPA增强后无强化, 病灶周围无水肿, 邻近脑组织轻微受压, 占位效应轻微。应与皮样囊肿相鉴别, 多皮样囊肿发生于中线区, 如在后颅窝常见囊性肿瘤于皮肤间有皮毛窦相连[6]。

3.2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为最常见的脑神经瘤, 发生于第Ⅷ对脑神经 (主要是其前庭支, 少数为耳窝支) 神经鞘细胞, 约占颅内肿瘤的3%~8%, 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以上[5,7], 本组病例占33.3%。

MRI表现:患侧桥小脑角区球形、卵圆形病灶, 较大的肿瘤可呈分叶状, 直径数厘米, 微小听神经瘤直径仅为数毫米, 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瘤体为实质性时信号均匀, 内部囊变时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 若瘤体内出血, 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显示瘤体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 囊变部分无强化。听神经瘤可引起患侧内听道扩大, 肿瘤可深入内听道内, 可见听神经主干增粗。MRI无骨伪影干扰, 冠状位及矢状位成像可多方位观察肿瘤形态及内听道走行情况。较大肿瘤周围可见水肿区。鉴别诊断主要为脑膜瘤, 脑膜瘤囊变少见且无内听道扩大, 并可见邻近硬脑膜强化及骨质增生。

3.3 脑膜瘤

脑膜瘤为脑膜内皮细胞肿瘤, 主要起源于蛛网膜的帽状细胞, 好发于脑表面富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 多为单发良性, 少数为多发, 有恶性倾向。

MRI可发现生长于任何部位甚至是微小的脑膜瘤, 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T2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较大体积的脑膜瘤中心可见囊变、坏死、钙化。Gd-DTPA增强后, 脑膜瘤可见显著均匀强化, 边缘锐利光滑。邻近脑白质受压呈脑白质塌陷征;脑膜瘤特征性表现为邻近硬脑膜显著强化呈脑膜尾征, 与脑膜连接处最厚, 向外逐渐变薄。肿瘤内囊变、坏死部分无强化。肿瘤邻近骨组织增生增厚 (CT骨窗显示较好而MRI并非优势) , 肿瘤周围无水肿或轻微。鉴别诊断主要与听神经瘤区别[8]。

参考文献

[1]Patel NK, Aquilina K, Clarke Y, et al.How accurate is magnetic resonacne angilgraphy in predicting neurovascular compress in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A prospective, single blinded comparsative study[J].Br J Neurosurg, 2003, 59 (2) :99.

[2]Janetta PJ.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in nerve and systemic disease[J].Ann Surg, 2001, 176 (1) :247.

[3]闫瑞芳, 沈桂权.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成像新进展[J].贵州医药, 2007, 31 (1) :83-85.

[4]王世威, 喻迎星, 沈建良, 等.三叉神经MR成像方法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 2005, 7 (12) :1333-1334.

[5]Rhoton AL.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and posterior fossas cranial nerves by the retrosigmoid approach[J].Neurosurgery, 2000, 47 (1) :93-102.

[6]刘猛, 刘玉光, 王宏伟, 等.三叉神经痛型桥脑小脑角表皮样囊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22 (10) :582.

[7]曹惠霞.MR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02, 18 (11) :1181.

核磁共振影像 篇6

关键词:磁共振,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特点

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收集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 患者15例, 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收集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15例, 男9例, 女6例, 年龄18~41岁, 平均26.6岁, 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 病程3个月~1年, 平均6.8个月。

方法:采用siemens (西门子)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设备, 均行MR平扫及增强, 横断面平扫,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结果

MR平扫表现: (1) 病变周边:多数患者呈多发囊状改变及等信号条索状结构; (2) 病变主体:呈实性, 12例呈等T1和稍长T2信号, 1例病变内部可见短T1信号, 2例长T1信号; (3) 流空血管:12例见流空血管。

MR增强表现:2例轻度强化, 8例中等程度强化, 5例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

讨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见于年轻人, 肿瘤都发生在脑室内, 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MRI信号特点:CNC多数较大, 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MRI信号不具特征性。与正常脑灰质相比, CNC的T1WI呈等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 多数肿瘤内见长T1、长T2囊变坏死灶, 增强后实性部分呈轻度至中度强化[1]。本组12例实性部分呈等T1信号, 1例实性部分呈稍长T1信号;12例周边多发囊变, 其中1例囊变部分信号高于脑脊液, 推测可能与囊液内蛋白含量高有关;病灶周边有等信号索条状结构, 与周围脑室壁及透明隔粘连。病灶周边多发囊变及等信号条索状结构在其他颅内肿瘤并不多见, 是CNC的2个特征性表现。有时瘤内可见钙化、出血及蛇样血管流空影。有报道CNC的出血和血管流空征象具有特征性, 有助于和其他脑室内肿瘤的鉴别诊断[2]。

本组资料, MR平片表现: (1) 病变周边:多数患者呈多发囊状改变及等信号条索状结构; (2) 病变主体:呈实性, 12例呈等T1和稍长T2信号, 1例病变内部可见短T1信号, 2例长T1信号; (3) 流空血管:12例见流空血管。MR增强表现:2例轻度强化, 8例中等程度强化, 5例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因此, 对于年轻患者, MRI显示发生在侧脑室中前部、透明隔、Monro孔区的肿瘤, 实性部分为等T1信号, 周边为多发囊变及等信号索条状结构与临近脑室壁粘连者, 可提示为CNC。

参考文献

[1] 赵斌, 彭洪娟, 杜沂山, 等.CNC的CT、MRI及1 H-MRS诊断 (附7例报告并文献综述) [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2 (7) :777-779.

核磁共振影像 篇7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脑梗死,影像学诊断

2型糖尿病是一种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血糖增高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造成多脏器损害。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是众多糖尿病并发症中较重要的一种, 其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相比损害较重, 而且易复发, 患病后死亡率较高。由于急性的脑梗死在磁共振显示较CT显示清楚, 本组病例均采用MR扫描确定梗死灶。现就我院MR室2008年至2009年度诊断的急性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患者39例与同期急性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46例, 进行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糖尿病患者组男性22例, 女性17例, 年龄42~81岁, 平均年龄63岁, 糖尿病史9~31年, 尿糖为 (+++) ~ (++++) , 空腹血糖9.85~22.10mmol/L, 均有多饮、多食、多尿等临床表现。非糖尿病组患者随机选取相同时间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29例, 女性17例, 年龄45~83岁, 平均年龄64岁, 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方法

西门子avnta 1.5T磁共振, T1WI及T2WI并弥散相扫描, 常规取轴位及冠状位, 主要采用弥散相结合T1WI及T2WI综合判断新鲜梗死灶性质及大小。梗死灶分类: (1) 腔隙性脑梗死, 梗死灶直径≤15mm; (2) 单发性脑梗死, 梗死灶直径>15mm; (3) 多发性脑梗死, 有2个及2个以上的梗死灶, 其中单个梗死灶直径>15mm。

2 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多发梗死灶为12例, 单发梗死灶的患者为6例, 腔隙性梗死灶的患者为21例;其中多发梗死灶并腔隙性梗死灶4例, 统计并入多发梗死灶范围内。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中单发脑梗死24例, 腔隙性脑梗死12例, 多发脑梗死10例;其中腔隙性脑梗死合并多发脑梗死者2例, 一并统计入多发脑梗死内。磁共振弥散相显示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的病灶清楚、明确, 结合T1WI及T2WI比较易和陈旧性梗死灶及其它非梗死性病变相鉴别。糖尿病患者组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较多, 非糖尿病患者组中单发脑梗死较多, 单发脑梗死梗死面积较大。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疾病中期及晚期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 糖尿病患者病史延长, 糖尿病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临床好发于中老年患者, 患者多有病史反复, 血糖控制差。本组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较多, 症状较危重。

糖尿病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缺血及神经病变等有关, 糖尿病可引起脂质代谢障碍, 促进胆固醇合成, 从而加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的血浆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导致血浆粘稠度增高[1]。由此引起的动脉炎及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影响到小血管及微血管, 引起了动脉狭窄及血流量减少, 进而影响脑的供血及营养, 促使急性脑梗死发生和发展。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除了会由于动脉硬化等引起的脑梗塞外, 还有血栓等因素引起的梗死, 相对来说大血管较多, 单发的梗死较多。血管壁的损害相对于糖尿病患者相对较轻, 故预后相对较好。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几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4倍[2],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主要特点, 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3], 后期小血管及大血管均发生病变, 如多条小血管出现梗死, 导致多发脑梗死发生[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发现急性脑梗死最敏感的方法。最早可以于发病半小时发现病灶, 并能明确病灶的位置和范围, 另外还可以通过测量ADC值等, 定量分析梗死的演变过程。

总之, 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有其明显的自身影像学特点, 早期及时的MR弥散相扫描协助诊断能为有效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从而提高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周晓映, 原淑鸿.老年I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血脂水平分析[J].河北医药, 2007, 29:562.

[2]郑东升.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 2010, 32:403.

[3]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 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94.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施工下一篇:8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