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

2024-10-06

核磁共振成像(共12篇)

核磁共振成像 篇1

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临床医学的非介入探测技术手段。相对于X-射线透视技术和放射造影技术而言,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辐射影响, 与超声探测技术相比, 核磁共振图像更加清晰, 能够显示更多细节。此外, 与其他成像技术相比, 磁共振成像不仅仅能够显示有形的实体病变, 而且还能够对脑、心、肝等功能性反应进行精确的判定。当今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第一次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核磁共振成像 (intra-operative MRI, iMRI) 技术, 2005年上海华山医院引进我国第一台核磁共振 (Odin system) 设备之后, 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及多家医院也相继引进该设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可以避免医生对手术判断存在的误差, 准确的标定病变组织、大脑功能区及传导束等。在神经外科手术方面, 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病变组织、最少地损伤脑组织、保障神经功能的完整。

随着临床外科手术系统的建立及非介入探测技术的应用, 对手术环境与核核磁共振影像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核磁共振影像技术与手术微环境净化技术的整体设计正成为医院建筑设计中新的关注点。

一、空间定位

核磁共振成像与手术环境一体化, 称之为: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 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的空间定位应大致考虑以下因素:

(一) 选择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设置的位置

由于现阶段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开展的大多为脑外科手术, 该类手术所需手术环境为I级洁净手术室, 所以该手术室需设置于洁净手术部的末端位置。

(二) 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的双通道设计是直接设计与间接应用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由于核磁共振设备价值昂贵, 众多医院都希望引进在该设备开展手术的同时, 满足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检查需求。有鉴于此, 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需做双通道的设计考虑。一通道为常规手术通道, 二通道为不经过手术部的独立检查通道, 从而达到设备共享目的。

(三) 尽可能远离振动源

来自外界震动干扰会引起磁场不稳定, 使核磁共振成像谱图的线形变差、线宽增大和相位扰乱, 从而降低谱图的分辨率, 影响手术判断。而各设备厂家均无法提供准确的振动耐受值, 所以该手术室应尽可能的远离震动源。

对震动源的考虑应分稳态振动和瞬态振动。稳态振动通常是指由空调压缩机等引起的振动, 所以应尽量避免电梯机房、泵房、空调机房等临近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瞬态振动通常是指由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引起的振动, 所以该手术室应尽量远离铁道、公路, 并适当考虑设置于建筑的合适楼层。

(四) 远离高压线等设备

大电流也会对核磁共振图像产生影响, 在空间的考虑上应远离高压线、变压器、大型发电机及电机等设备设施。核磁共振设备的制造商在其安装指南中均提示了磁体5高斯线范围内的注意事项, 因此在设计核磁共振设备机房的过程中, 必须考虑相邻的手术室所使用的各种用电设备是否影响核磁共振成像。

(五) 尽量放置在低层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要部件磁体重量通常超过10吨, 且无法现场拆装, 建筑施工塔吊机无法完成吊装。在有条件的前提下, 应尽量避免将该手术室设置于过高的建筑楼层。

(六) 空间净高大于3.6m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需满足一定建筑净高要求, 该设备的液态氦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大于3.6m的空间净高, 这在某些手术室改造项目中无法满足。遇此类项目可将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设置于满足吊装需求的建筑顶层, 或将所需区域楼板进行升高改造处理。

二、平面布局

(一) 双通道布局

平面布局上大致可分为两个区域, 手术操作区和核磁共振成像操作区。手术操作区配置有I级手术室、缓冲间、仪器间, 扫描操作区包括:核磁共振室、控制室、设备间等功能区域。如: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室需兼顾门诊、住院患者的诊断检查, 因此需考虑双通道布局, 设置该类患者的等候及通过区, 包括等候室、更衣间、缓冲间等 (见图1) 。

对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室、控制室、设备间的面积考虑方面, 设备厂家在指南手册中, 对不同型号的设备无明确的标准。大致为: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室50m2左右, 控制室20m2左右, 设备间10m2左右 (紧凑型参考尺寸) , 具体设计中应与设备制造方事前详尽沟通。

(二) 手术室面积问题

在此要着重讨论一下手术室面积问题。普通手术室设计中对I级手术室的面积考虑大多在45m2左右, 这对于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显得局促。

1.脑外科手术患者在颅骨开放的状态下往返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 需要一个安全的尽量宽敞的输送通道, 以方便患者搬运。

2.除去普通手术室所配置的麻醉机、呼吸机等设备外, 该手术室还需考虑数字化导航设备、显微外科仪器等设备的放置空间,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3.随着外科系统的发展, “精准手术”成为临床外科学现代化标志。其所需的辅助医疗设备将会越来越多, 因此, 考虑适当的预留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实际需求及预留发展的考虑, 建议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面积应不小于60m2。

三、人员流线分析

(一) 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所涉及的人员分以下四类:

1. 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2.设备操作人员。3.手术患者。4.门诊、住院需要检查的患者。

(二) 进入洁净手术部的人员的路径

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手术患者由洁净走廊, 经缓冲室进入手术室, 术中通过磁屏蔽门, 进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室。

(三) 设备操作人员由外走廊经更衣、缓冲间进入控制室。

(四) 在无手术安排时间段, 门诊、住院患者可由外走廊经更衣、缓冲间进入检查室。

四、应注意其他的问题

(一) 设计值班风机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需要严格的恒温恒湿环境, 需要空调系统24小时运转, 设计时应考虑值班风机以满足通风换气的要求。

(二) 安装减震器等措施减低震动干扰

空调机组在尽量远离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室的同时需采取减振措施, 因机组旋转部件的惯性和偏心不平衡所产生的扰力引起设备部件产生振动, 会经建筑结构传导至磁共振成像检查室。应通过安装减振器、管道补偿器等措施减低震动干扰。

(三) 基于该类手术室特殊要求, 设计选用UPS电源的供电时间应大于2小时。

(四) 门洞尺寸设计

考虑到颅骨手术患者在往返磁共振成像检查室过程中为颅骨开放状态, 为最大可能地避免碰撞和车轮震动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手术室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室 (扫描室) 之间的隔离门洞的设计尺寸不宜过小, 建议门洞尺寸:2.3×2.1m。地面材料推荐选用不小于2.5mm厚的橡胶卷材。

五、结束语

非介入探测技术是当今临床外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的出现对拓展外科医学领域新技术应用, 实现医生术前准确的标定病变组织, 实施“精确手术”具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被认为是当代医学非介入探测技术环境系统中合二为一的“精确手术”单元。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周边设备与非独立设备单元, 都需要综合考虑且不可遗漏。各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详尽了解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数字化导航设备专业厂家的需求, 并在保证项目建成后各种设备顺利投入运行的同时, 还要为医院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的预留打好基础。因此, 临床医学非介入探测技术应用对核磁共振成像与手术微环境一体化工程设计而言, 是一项跨专业的复合型工程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 从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在医院建筑中的空间定位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入手, 分别对医学非介入探测技术环境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设计中所具有的共性平面布局、流线、辅助设备和系统瞬间减震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描述。通过既有的现代临床医学非介入探测技术应用对磁共振成像与手术微环境一体化工程设计案例, 介绍了直接设计与间接应用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精确手术”单元建造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空间流线,MRI,手术室

核磁共振成像 篇2

脉冲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 快速场回波 快速反转恢复 自旋-平面回波成像 自旋回波

梯度-平面回波成像 三维-相干梯度回波 扰相梯度回波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 反转恢复-平面回波成像 重度T2加权梯度回波平衡式梯度回波 快速梯度回波

T1高分辨各向同性容积激发 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短TI反转恢复 长TI反转恢复 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快速反转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 梯度加自旋 并行采集 回波时间 重复时间 反转时间 反转角 视野 矩形视野 层厚 层间距平均次数 方位 矩阵 脂肪饱和近线圈效应校正 时间飞跃 相位对比 对比增强MRA 横断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磁敏感成像

简称 TSE FFE TIR SE-EPI SE GRE-EPI 3D-FFE SPGR 3D-TSE IR-EPI SSFP B-FFE TFE THRIVE 3D-TFE STIR FLAIR SS-FSE FRFSE EPI GRASE iPAT TE TR TI FA FOV RFOV Thi Gap NSA OriSPAIR CLEAR TOF PC CE-MRA TRA COR SAG SWI

飞利浦 TSE FFE TIR SE-EPI SE FFE-EPI 3D-FFE T1-FFE 3D-TSE IR-EPI T2-FFE Balanced FFE TFE THRIVE 3D TFE STIR FLAIR Single-shot TSE DRIVE EPI GRASE SENSE TE TR TI Flip Angle FOV RFOV slice thickness Gap NSA

Slice orientation Matrix SPIR/SPAIR CLEAR TOF Phase contrast CE-MRA transverse coronal sagittal Venous BOLD

西门子 TSE FISP TIR SE-EPI SE FISP-EPI 3D-FISP FLASH 3D-TSE IR-EPI PSIF

TrueFISP/CISS Turbo FLASH VIBE MPRAGE STIR

Turbo Dark Fluid HASTE RESTORE EPI TGSE iPAT TE TR TI Flip Angle FOV FOV Phase slice thickness Distance Factor ACQ

Slice orientation Base resolution Fat Sat

Prescan Normalize TOF

Phase contrastCE-MRA transverse coronal sagittal SWI

GE FSE GRASS IR SE-EPI SE GRASS-EPI 3D-GRASS SPGR/FSPGR 3D-FSE IR-EPI SSFP

FIESTA/FIESTA-C Fast GRE/ Fast-SPGRLAVA/FAME

3DFGRE/3D Fast SPGR STIR FLAIR Single-shot FSE FRFSE EPIASSET TE TR TI Flip Angle FOV PFOV slice thickness Gap NEX

Slice orientation Matrix Fat Sat PURE TOF

核磁共振成像 篇3

【关键词】CT检测;肝硬化结节;MRI检测;分析

肝硬化是一种对患者存在很大伤害的疾病,及早治疗,可以遏制病情恶化。目前一些医疗设施不够完善,并不能够准确的诊断出肝硬化结节。为了更好促进检测手段的进步,我院收集从2010年3月-2012年6月之间的40例患有肝硬化结节的患者,探讨采用CT、MRI检测肝硬化结节的优势,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患有肝硬化结节患者40例,其中男女比例适中,男为25例,女为15例,年龄处于30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9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本实验组将40例患者分成CT、MRI,MRI采用的是双梯度EXCIARTI.5T。采用常规化的自旋回波序列进行增强(SE/FSE),检查过程中采用FE成像回波序列,屏气扫描法、脂肪抑制技术等,添加对比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回归性分析,资料对比运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CT检查的结果分析,40例肝硬化结节的患者,10例患者肝尾叶比正常肝脏偏大一些,20例尾叶显示偏小,右叶显示正常。22例被观测到左叶大小相比正常人的肝脏,要小一些,但右尾叶无异常。6例肝硬化结节右叶前后相比正常肝脏都偏大。

2.2 通过MRI检查的结果分析,4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大小处于5.8-19.5MM之间,患有肝硬化再生结节即RN为13例,大小在9.99MM之内,其中8例T1W1、T2W1信号强度适中,但普遍高于周围的肝实质,5例T1W1信号偏高,T2加权像信号比较低;患有不良结节即DN,6例,大小在2.99-9.99MM之间,显示低信号的为T1加权像,显示高信号的为T2加权像,其中2例后动脉期、门脉期没有发生变化,4例门静脉信号增强。SHCC大小超过10MM的为20例,通过T1、T2加权像显示,T1信号低的为14例,信号相等3例,信号高2例,T2信号低的为1例,信号高的为19例。

表1 筛选独立性预测性指标回归分析

独立性预测指标回归系数数标准差P值

CT节性肝表面2.3560.4570.001

肝实质异常1.4670.4310.011

肝边缘变鈍

门静脉高压

常数

MRI结节性肝表面

肝实质异常

门静脉高压

常数0.618

0.387

-1.118

1.137

1.015

0.535

-7.110.243

0.111

0.205

0.365

0.302

0.167

0.1850.001

0.001

0.000

0.003

0.002

0.001

0.000

3 討论

此次研究40例患者分别先后接受了CT、MRI的检查,从检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得出MRI、CT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相差不大,这个比较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从中也可以得出两种影响手段的侧重点不同,得出的根据并不一样。CT检测到肝硬化结节,它的成像特点主要显示为不规则线条、凹凸不平的边缘,而且多数在左叶显示。肝硬化有时候会引起局部肝肿,显示出形态异样。比如肝的右叶肿大。CT这种检查手段比较容易检测到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坏死,也就是肝硬化结节。CT诊断肝硬化结节的重要指标是肝叶的大小比例、DN、RN的T1W1信号、T2WI信号的高低与SHCC的T2W1的信号存在较大差别,这也是作为区分的依据。SHCC、DN、RN在核磁共振即MRI的检测中,容易出现叠影的情况, CT在检查中更容易区分。CT成像、核磁共振分析这类患者,这两种影像手段都具有独立性预测指标,各有不同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廖锦元,黄仲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及影像学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28(5):334~336.

[2] 杨正汉,周诚,陈敏,等.肝脏发育不良结节癌变的CT、MRI[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38(5):494~495

[3] 周鹏志,谭慧珍,黄越前,等.原发性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与CT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939,941.

核磁共振成像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探查确诊为肛瘘的90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36~64(50.16±3.28)岁;主要临床表现:肛周疼痛、肛周皮肤存在一个或多个瘘外口、间断且反复排出脓性分泌物。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采用MRI扫描及常规检查MRI检查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扫描仪,分别进行矢状位T2脂肪抑制序列,轴位T1WI、T2WI、T2脂肪抑制序列和冠状位T2WI和T2脂肪抑制序列扫描,钆对比剂增强扫描使用轴位T1WI及T1脂肪抑制序列,冠状位T1WI序列。为获取精确的肛管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扫描时轴位层面垂直于肛管长轴,矢状位与冠状位层面则平行于肛管长轴。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肛门部位的指诊、视诊、探针检测以及肛门镜检查等。将MRI检查和常规检查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相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与术前常规检查结果

经术前常规检查后,90例患者中52例确诊为肛瘘,诊断准确率57.78%。本组90例患者MRI检查过程顺利,MRI图像显示清晰,经MRI检查后,本组患者均确诊为肛瘘,诊断准确率100%,与手术结果一致,其中8例(8.89%)诊断为单纯性肛瘘,且均为低位单纯性肛瘘;82例(91.11%)诊断为复杂性肛瘘,其中69例(84.15%)为经肛管括约肌瘘,9(10.98%)例为高位肛瘘,4例(4.88%)为肛瘘术后改变合并骶前脓肿与盆腔内多发脓肿。

2.2 MRI与常规检查诊断肛瘘各部位的准确性比较

将术前MRI检查和常规检查在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瘘支管及脓腔诊断的准确性与手术治疗结果对比,MRI扫描与常规检查诊断肛瘘内口位置的准确率相近,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肛瘘主管、肛瘘支管及脓腔的诊断方面,MRI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诊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注:与常规检查比较,*:P<0.05

3 讨论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大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瘘外口出现少量脓性黏液分泌物、肛门潮湿且瘙痒、外口愈合时疼痛明显和乏力、寒战等全身症状,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患者在症状发生初期应及时至医院就诊,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2]。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90例肛瘘患者,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该病的MRI和术前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治疗结果相比较,以期为肛瘘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经研究分析结果1可知,与手术治疗结果比较,MRI检查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常规检查诊断准确率57.78%,这表明术前MRI扫描可显著提高肛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肛瘘可通过包括瘘管造影、肛管内超声、MRI、CT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加以诊断,其中MRI与其他技术相比无电离辐射,无需在自瘘管内推注对比剂,具有相对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实现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并且可清楚显示肛瘘与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的解剖性关系,因此可为肛瘘的早期诊断提供诸多重要信息[3,4]。另外,MRI在不同扫描方向所得的图像,对肛瘘的图像显示均具有积极意义。矢状、冠状面扫描有利于显示和肛门边缘及提肛肌相关的瘘管位置及走向,并可显示完整的提肛肌及其上、下方脓肿;轴位则可清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间的关系和内口位置,是明确瘘管类型的基础性扫描[5]。杜二珠等[6采用MRI对30例患者进行扫描后发现,轴位是肛瘘显示的最优平面,矢状面结合冠状面扫描可清晰显示瘘管的头尾侧扩展部分,且轴位联合两特殊面扫描可最佳显示瘘管,从而提高诊断准确度,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同时分析本研究中附表可知,在肛瘘主管、肛瘘支管及脓腔诊断方面,MRI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诊断,这表明MRI扫描有利于早期肛瘘诊断准确度的提升,且可快速分型。喻洪等研究发现,体外相控阵线圈显示瘘管的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5.73%、95.82%,显示脓肿的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7.53%、100%,显示内口的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2.35%、94.37%,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7]。虽然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肛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内口显示时由于齿状线难以显示在MRI上,需依靠括约肌脓肿位置和瘘管走向判断,容易造成误诊,因此需不断改进MRI技术,使其诊断肛瘘的准确度进一步提升[8]。

综上所述,MRI是一种无损伤、诊断准确性高的肛瘘检查方法,对肛肠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性作用。

摘要: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探查确诊为肛瘘的90例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和常规检查,并以手术治疗结果为标准,比较MRI与术前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MRI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常规诊断准确率57.78%(P<0.05);在肛瘘主管、肛瘘支管及脓腔诊断方面,MRI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诊断(P<0.05)。MRI检查对提高肛瘘手术成功率,避免肛门括约肌过度损伤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肛瘘,诊断,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丹,汤献忠.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4,20(1):61-62.

[2]肖慧荣,谢昌营,邵继满,等.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4):84-86.

[3]桂冰.复杂性肛瘘手术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对于临床效果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6):487-489.

[4]曹亮,杨柏霖.影像学检查在肛瘘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98-200.

[5]乐剑平,刘东华,郭荣州,等.MRI检查对肛瘘诊断价值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2(3):239-241.

[6]杜二珠,王豫平,邓冠华,等.3.0T MRI在复杂型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3):240-242.

[7]喻洪.2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CT及MRI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9):819-821.

核磁共振成像 篇5

医用磁共振成像原理很复杂,简单归纳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是利用射频电磁波(RF)对置于磁场中含有自旋不为零的氢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励,发生核磁共振(NMR),用感应线圈采集共振信号,经处理,按一定数学方法,建立数字图像的系统。与其他医用设备相比,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有着自身的结构特点,因此其安全管理也要从设备的构成原理出发,根据结构特点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

1静磁场系统的安全管理

静磁场系统中的磁体是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体,它能够让人体内的氢原子排列整齐产生纵向磁化矢量,为产生共振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最后的呈现足够的清晰,磁体的磁场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目前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主要采用的是开放式结构,其射频发射线圈由螺旋管型改进为平面型,并且在考虑到射频磁场均匀性和发射效率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射频发射线圈。在医用NMR设备的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磁体系统进行磁场均匀度调整,用高斯计测出有效视野内各点的磁场强度,以便对其非均匀性进行调整。磁场均匀度在MRI中要求很高,磁场不均匀会产生信号丢失以及空间畸变,图像质量就会降低。现代医用NMR设备引入超导磁体线圈来调节检查腔内达到均匀磁场。结合以上特点,特提出了如下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对于静磁场系统出现的在强磁场作用下,铁磁性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投向磁体的问题,即抛射物效应。这种情况下静磁场的磁体很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磁体所产生的主磁场会延伸到磁体的外界。所以必须绝对禁止患者和操作者身上具有铁磁性物体,不然就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出现位移或者倾倒,使患者身体受到损害。冷却剂泄漏。超导型MRI设备一般用液氦和液氮作冷却剂,当发生失超或容器破裂时,可能造成冷却剂泄漏。正常情况下泄漏的冷却剂有专用管道排出,但也有可能发生意外而进入检查室,其危险性有:超低温冷却剂引起人员冻伤;液氦和液氮的直接伤害。液氦本身具有毒性,液氮虽然无毒但是可引起局部空间氧气含量降低而造成人员窒息。对此两类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医用NMR设备的相关参数标准时刻观察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如物体质量参数、物体磁导率参数、磁场的强度参数等来判断是否会产生投射效应,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停止设备运转并根据参数对比找出问题原因。

其次,由于接受线圈收集到射频噪声、磁场强度不均匀、屏蔽不好等因素导致的最终成像出现伪影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可以根据原有的扫描数据进行甄别,最为根本的方法是检查线圈的接口是否完好。如果在线圈接口完好的情况下出现伪影,那么就需要更换不同的线圈。如果在更换线圈之后伪影现象仍旧存在,就需要对医用NMR设备及其运行环境进行整体性检查,如辅助设备是否有异常,磁体间的温度、湿度等是否达标,干扰物的存在等。

2梯度磁场系统的安全管理

梯度磁场是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的`好坏与否和图像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梯度磁场系统其实是静磁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都是磁场系统,但是由于磁场强度以及稳定性要求的不同,使得梯度磁场系统成为独立于静磁场系统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构件。一般情况下,梯度磁场系统的磁场强度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体组织的不同会对磁场有着细微的影响,这也是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能够准确得到人体组织图像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特性出发,梯度磁场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如下:梯度磁场系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最终的成像一半清楚,一半模糊,对于此问题需要对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逐一的排查,把PF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做一遍,其中肯定有一项测试指标和标准指标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在其他测试指标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在做Mars测试的时候,pci―star测试的结果为notok的时候,那么就说明这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在确定问题方向之后,把相关的零件更换一遍,然后重启机器。主要思路是通过逐一测试来缩小范围,这种维护方法虽然较为麻烦,但是如果能够熟悉医用NMR设备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话,也是能够迅速地找到故障地方,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3射频场系统的安全管理

射频场系统是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其包括发射和接受两个部分。其中发射部分主要包括发射接收接口板、合成板、发射板等部件,接收部分主要包括头线圈、体线圈和膝关节线圈等部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该系统的电路部件较多,大功率触点多,而且切换频繁,触点容易损坏,因此出现故障的概率也较高。射频场系统出现故障一般表现在每个新患者的射频校正失败,常提示没有射频信号。对此问题可以首先用频谱仪检查线圈是否调谱,中心频率是否存在偏离现象,中心频率的增益如何。一般来说,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射频场系统的电容电感值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对中心频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发射接收效率降低。其次使用频谱仪顺着发射通道检查各部件的衰减情况,正常情况下从频谱仪发出的信号经过射频系统的各个部件之后,其信号衰减应当保持在0。6dB左右,如果超过了这一数值,那么就要检查各个接头是否连接紧密。在接头连接紧密的情况下如果信号衰减数值仍旧过大,那就需要对系统进行分步检查来找到故障点。通过以上两种办法一般来说能够有效解决大多数射频场系统的常见故障问题。保管好射频线圈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通常可按功能分类保管和按适用范围分类保管,方便维护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武杰,袁航英,严峻,等。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31(3):4918―4919,4928。

[2]毕帆,李斌。基于专利分析的医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成熟度预测[J]。中国医疗设备,,30(5):14―17。

核磁共振成像 篇6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诊断;前列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81-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前列腺疾病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作为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2]。现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均采用超导成像仪及腹部相控阵线圈程成像诊断资料,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3]:患者在诊断之前没有接受放射或者内分泌等治疗;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患者在检查后1周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24例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患者的年龄在4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0)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在4.2-50.9ng/ml之间。24例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患者均采用超导成像仪及腹部相控阵线圈程成像,并进行专门处理,观察纤维束长度、方向、范围,比较不同感兴趣区的指标差异。

1.2 研究方法

24例患者给予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检查,检查前一天患者应该进食少渣饮食,晚上给予缓泻剂口服治疗,必要的时候清洁灌肠,保证肠内清洁。选择Philips公司生产的3.0T TX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器,接收线圈为8通道心脏线圈,常规对矢、冠、轴位等相关序列进行扫描,使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采集因子。分析得到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自动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及各向异性分数参数图,自动生成表观扩散系统代表扩散梯度磁场水分子扩散特点,各向异性分数代表扩散张量各个异性和各向同性部分比。根据患者穿刺点的分布,把前列腺左右侧的外周带平均分成尖部、中部和基底部,获得6个区域。

1.3 观察指标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由经验丰富的医生阅片,注意观察患者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FA值、ADC值等,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前列腺外周带FA值和ADA值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FA值分别为(0.16±0.02)、(0.23±0.03)、(0.45±0.0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84±0.34)×10-3mm2/s、(1.36±0.26)×10-3mm2/s、(0.60±0.09)×10-3mm2/s、,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列腺增生病理特征主要为形成增生结节,最常见的就是纤维肌腺瘤样型,除了腺体增生之外,纤维组织和平滑肌也明显增生[4]。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上皮,在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异型肿瘤上皮细胞较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或者丧失形成正常腺管的能力,堆积越多对正常腺泡和导管造成的影响越大。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较多,常规MRI应用于前列腺疾病诊断中,能够更直接获取多方向断面图像,无离子辐射损害,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显示出其他诊断方法显示不出的组织结构,但是无法对各区带进一步区分,在前列腺周围带的信号强度不同,很难辨别前列腺癌和慢性前列腺炎。

随着医疗技术和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前列腺疾病中,能够对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更好地推测,扩散张量能够描述各扩散间的关系,能够更精准描述水分子扩散运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临床上较常用的参数主要是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和各项异性分数值(FA)。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应用于诊断前列腺早期功能变化检查中,能够超越常规MRI检查,为前列腺疾病早期诊断和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依据。本文结果显示: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FA值分别为(0.16±0.02)、(0.23±0.03)、(0.45±0.0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84±0.34)×10-3mm2/s、(1.36±0.26)×10-3mm2/s、(0.60±0.09)×10-3mm2/s,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常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DTI指标存在差异,可以借助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辅助诊断。

参考文献:

[1] 唐利荣,邵国良.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4,0(10):842-846.

[2] 夏国金, 龚洪翰, 曾献军, 等. 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正常前列腺纤维束的初步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10): 1623-1625.

[3] 杨博.中老年人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应用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3,28(1):68-70.

核磁共振成像 篇7

医学影像设备MR发展迅速, 全国“三甲”医院大都配备了3.0T MR, 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水平。MR设备集当今顶级技术于一身, 是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学以及医学交叉融合的结果。由于发展较快, 操作技师、诊断医师包括在校医学影像学学生们也都极需要MR原理基础。MR成像原理较为复杂, 而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充分利用古老的物理学, 建立理想模型的经典方法, 巧妙地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把文字教材、多媒体学习软件、模拟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 将深奥难懂的理论描述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展示, 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MR成像的基本原理。

通过分析成像参数、序列参数、选层厚度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 深刻理解对比度形成实质和各参数间的互相影响, 实验仪不但能实现成像的基本原理, 同时还能随意进行脉冲序列编程, 为研究快速谱成像方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也成为物理专业、医学影像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了解MR成像原理及基本技术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2 原理

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1]由磁铁、探头、开关放大器、相位检波器、振荡器、控制采集器、计算机梯度电流驱动器组成。探头内包括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 修正磁铁本身因加工误差而带来的梯度场, 起到了匀场作用。同时, 梯度线圈起到空间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作用。样品放入射频线圈内的作用是旋转磁场和观察自由旋进信号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用开关放大器在观察自由旋进信号时将射频线圈与相位检波器放大器相连, 再由振荡器和射频脉冲发生器提供相位检波器和射频脉冲的射频基准, 利用相位检波器将采集困难的高频信号转变成容易采集的低频信号, 得到成像所必需的相位精度。控制采集系统将计算机发送的脉冲序列代码转换成实际的脉冲序列, 并将信号转变成数字代码传递给计算机, 如图1所示。

3 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1) 了解脉冲宽度对信号的影响, 对90°脉冲、180°脉冲有基本认识。

核磁共振的脉冲宽度是核磁共振的重要参数, 也是自旋回波产生的机理和弛豫时间测量的重要前提。

从图2可以明显观察到, 随着脉冲的增加信号幅度周期性变化, 尤其是信号的正负也呈周期变化, 这样能直观地了解90°脉冲和180°脉冲的形成和作用。

(2) 观察自旋回波信号, 了解其在成像中的作用。二维核磁共振成像建立在自旋回波的基础上, 所以必须了解自旋回波的机理并了解180°脉冲的意义。

从图3 (a) 中可以清晰看到, 180°脉冲后信号断裂, 信号正负发生突变同时信号幅度逐渐增加, 在等间隔时间信号的幅度最大, 这是自旋回波原理。

加大磁场梯度, 信号衰减加快, 自旋回波变窄但幅度最大位置不变, 如图3 (b) 所示。

当工作频率等于共振频率时, 观察信号频率为零, 这时可以清晰看到自旋回波正负与自由衰减信号相反, 如图3 (c) 所示。

(3) 采用定标样品 (三注油孔) 对一维成像 (空间频率编码) 有所认识, 观察梯度场各个参数对一维成像的影响。

梯度场对频谱的影响是一维成像的基本原理, 观察梯度场投影处的一维影像是了解核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的重要步骤。将注油三孔样品放入探头中, 观察自由衰减信号及其频谱, 逐渐加大梯度场, 观察信号及频谱的变化, 在无梯度场时, 无法区分任何空间信息, 如图4所示。

较大梯度场下空间结构完全分开的同时信号明显变小, 噪声增加, 如图5所示。

通过以上实验可直观地理解梯度场在一维成像中的作用。

(4) 了解瞬间梯度场, 对二维成像 (空间相位编码) 有所认识, 了解瞬间梯度场的梯度大小、瞬间梯度保持时间对二维成像图形的影响。

观察瞬间梯度场扫描过程的信号如图6所示。显示核磁共振成像灰度如图7所示。在这些信号的对比下, 理解瞬间梯度场产生二维成像的原理。

(5) 三维核磁共振成像, 放入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标准样品进行三维数据的采集, 观察多层结构, 如图8所示。

(6) 了解弛豫时间的含义以及T1、T2弛豫时间测量的方法, 如图9所示。

T2测量如图9, 第一脉冲为90°脉冲, 第二脉冲为180°脉冲。当脉冲间隔较小时, 自旋回波幅度与自由衰减信号幅度相近, 如图9 (a) 所示。在脉冲间隔较大的情况下, T2较短的自旋回波信号较小, 如图9 (b) 所示, 信号按exp (-t/T2) 衰减;T2较长的自旋回波信号较大, 如图9 (c) 所示, 通过幅度和脉冲间隔衰减关系可以得到弛豫时间T2。

T1测量如图10所示, 第一脉冲为180°脉冲, 第二脉冲为90°脉冲。第二脉冲后自由衰减信号的幅度和正负随脉冲间隔改变, 按1~2 exp (-t/T1) 改变。当脉冲间隔小于T1/ln2时, 信号随间隔增加而变小, 信号为正;当脉冲间隔小于T1/ln2时, 信号随间隔增加而变大, 信号为负;当脉冲间隔等于T1/ln2时, 信号为0。所以, 找到信号为0的脉冲间隔就可以测量出T1。

(7) SE序列参数:RF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是硬脉冲, 90°脉冲和180°脉冲是靠调节脉冲时间实现的。瞬间梯度时间即相位编码梯度时间τ脉冲间隔是调节自旋回波时间TE, 脉冲重复时间TR, 坐标选择相位编码的梯度方向读出梯度的电流Gr。如图11所示。

(8) 观察化学位移伪影, 如图12 (a) 所示。

(9) 观察拉链伪影, 如图12 (b) 所示。

4 讨论

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采用高磁能积磁钢, 体积小, 磁体采用微米精度加工技术, 磁场均匀度高, 磁铁采用恒温控制器, 稳定性较高。由于射频电路采用DDS技术, 所以工作频率可以在保证高稳定度的前提下大范围 (10~20 MHz) 高分辨率 (1 Hz) 调节。采用正交检波技术, 能精确地测量射频相位, 可以了解量力学能级跃迁机理。

(1) 脉冲宽度对信号影响。根据辐射跃迁理论[2], 脉冲核磁共振过程在加载脉冲时为受激吸收过程, 自由衰减时为自发辐射, 在加载脉冲时还会出现受激辐射现象。加载脉冲时是受激吸收还是受激辐射, 主要取决于脉冲宽度[3]。根据Q=γB1T0, 当Q=90°时, 上能级与下能级之间布居数相等, 同时原子核磁矩与辐射场耦合系数最大, 得到最大的共振信号, 全过程处于受激吸收。

当Q=180°时, 原子核全部跃迁至上能级, 同时原子核磁矩与辐射场耦合系数最小, 得到最小的共振信号, 全过程处于受激吸收。调节脉冲宽度, 观察自由衰减信号的幅度与脉冲宽度的关系, 可以得到以上结论, 同时也可以测出B1的大小。

(2) 自旋回波。采用90°、180°脉冲自旋回波序列可以使散失的相位重聚[4]。加载90°脉冲后, 由于共振频率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频率高的原子核相位超前, 共振频率低的原子核相位落后;加载180°脉冲后, 原子核磁矩旋进相位会产生180°跳变, 使原先落后的相位超前, 原先超前的相位落后, 经过同等时间后, 共振频率高的原子核又追上落后的相位, 从而相位重聚。

(3) 频率编码 (一维成像) 。在磁场梯度下, 含有被激发质子的样品在线性梯度磁场下发射频率不同, 所以频率信息对应空间信息为频率编码。梯度场对频谱的影响是一维成像的基本原理, 二维核磁共振成像用定标样品 (三注油孔) 进行SE序列密度图采集, 用不同投影坐标系观察样品。三维成像是由一维的频率编码和二维的相位编码组成, 通过Np·N5次的采集 (Np列数, N5层数) 得到三维的K空间。经过三维傅里叶变换得到三维核磁共振图像。

(4) 化学位移伪影是核磁共振中不同材料本身的化学位移不同, 从而使得共振频率的偏差干扰频率编码。拉链伪影是180°脉冲不严格, 导致180°脉冲后的FID信号干扰自旋回波信号产生的, 严格的180°脉冲FID信号理论值是零, 但不严格的180°脉冲就有较大的FID信号。过长的FID将串进自旋回波信号中, 它不会因为相位编码梯度而改变, 其在零位形成极强的信号, 并与图像干涉形成拉链式的图形。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学中有着广泛应用[5], 此实验仪可以直观地了解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打下基础。并从中可以了解最基本的共振现象及各种脉冲序列的原理, 也可掌握磁共振成像、成像原理及图像重建的数学处理方法, 认识各种伪影的产生机理和脉冲参数设置对图像的影响认识。能自主地操作实验三维成像, 自行编辑IR序列, 自行实验采集数据处理, 并会对MR成像技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提高。

参考文献

[1]Eiich fukusnima, Stephen B W Roder.实验脉冲核磁共振[M].童瑜华,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2]黄永仁.核磁共振理论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3]俎栋林.核磁共振成像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王骏, 甘泉.医学影像技术[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08.

核磁共振成像 篇8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仿真操作与诊断训练系统,PBL教学法

核磁共振成像 (MRI) 医师在阅片诊断时必须把MRI影像物理、医学工程技术基础和基础医学以及内、外、妇、儿等多学科临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这就要求在MRI教学时不仅要传授MRI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要帮助学生寻求学习MRI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能接受继续教育和学习新的MRI知识和技能, 跟上MRI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需要。在多年从事MRI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致力于不断探索和发展MRI教学, 逐渐形成了“以整合理念为方针, 用传统教学法贯穿理论教学、PBL教学法主导实验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 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现有MRI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与MRI有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医学影像物理学、影像设备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诊断学等。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 前期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医学等众多学科, 内容抽象复杂且高度融合, 但授课对象刚接触到这些学科内容, 基础薄弱, 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程而对前期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理解不到位[1,2], 使大部分学生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表现出了畏难情绪,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受到挫伤, 在课堂教学环节上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不高, 大大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3,4]。等进入高年级学习专业课程时,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高, 但因对前期课程没掌握透彻, 无法理解弛豫过程对应成像参数、相位编码方式、射频脉冲序列、K空间填充技术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定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变化等因素对MRI影像学征像的影响, 而只能死记征像和盲目读片, 即现有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学习MRI专业知识、掌握其技能, 更谈不上确立MRI影诊思路。 (2) MRI设备价格昂贵、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教学内容抽象复杂且高度融合, 学生需在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开展实验才可掌握, 加之MRI医师临床诊断任务繁重, 使MRI实验课程的开设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所需。为应对上述问题, 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探索和修正, 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2 PBL教学法在MRI教学中的应用

经典的PBL教学模式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 施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学习, 已成为当代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5]。根据PBL教学的基本思想, 缩短了MRI教学有关课程的理论课时, 增加了PBL实验讨论课时。理论课部分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点讲授与MRI有关的基本概念、对应基本参数及其如何影响MRI影像, 节省出足够的课时为后面的PBL教学开山铺路。精心选择典型病例的MRI影像图片作为MRI实验课的问题导向图片, 通过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来设置不同的问题导向, 并在第一次理论课时就按不同组别交给对应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来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同一组MRI影像图片, 如在MRI医学影像物理课程中, 问题设置包括:判断典型病例的MRI影像图片是何种加权图像 (T1、T2还是质子密度) 及判断依据、从图像显示灰度等级的角度找出典型病例的MRI影像图片有哪些人体正常组织 (水、脂肪与骨髓、肌肉、骨骼、淋巴、气体) 及判断依据、从图像显示灰度等级的角度找出图片中病变是何性质 (水肿、出血、梗死、坏死、钙化、囊变及对应分期) 及判断依据。在MRI医学影像设备课程中, 问题设置更改为:登陆我们自行开发的基于WEB的MRI仿真操作与训练系统, 全真模拟操作典型病例的参数设置、选择线圈、对应体位、工作流程;典型病例影像图片选用何种序列拍摄, 是否可用其他序列替代, 替代序列的参数设置、所选线圈、对应体位、工作流程。在MRI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时提出的问题为:典型病例影像图片是否采用了哪种特殊成像技术, 是否采用了增强扫描, 其相位编码方向及为何采用这个方向。在MRI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时问题设置更改为:登陆MRI仿真操作与训练系统, 全真模拟操作和图像处理, 模拟后按临床所见、影像所见及其病理联系、鉴别诊断建议的基本格式写出模拟诊断报告, 与系统里的临床MRI专家真实规范报告对比, 找出异同并查找资料, 做出分析。通过对所有MRI课程采用同样的一组MRI典型病例影像图片来整合MRI所有知识点, 使学生从学习之初就知道MRI基本概念对影像诊断的重要性,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们又按课程进度循序渐进地分解知识点, 降低了学生初次学习MRI因知识点太多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在具体实验课教学时, 每一名学生先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结论及其判断依据, 然后就本组所有问题进行组内讨论。通过组内每位成员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差异和不确定性以及对类似问题的结论及其判断依据的归纳整理, 可发现自己的不足, 使他们更有兴趣进行讨论。对疑难之处可以请教师进行答疑。最后根据讨论结果, 每组选派1名代表把本组的所有结论及判断依据进行汇总, 采取辩论形式进行组间交流, 教师做适当点评后让他们自行评定每组的表现, 并作为本次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参考, 激发他们的荣誉感;最后有教师对争论较多的焦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归纳总结, 确保学生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做到准确、系统, 条理清晰。课后让每组学生交1份有关本组问题最终结论的书面报告。通过“问题—讨论—总结—撰写报告”的整个过程, 使学生形成较系统的影像诊断思维步骤。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组织, 教师主要起布置任务、把握方向、疑难解答、适当点评、归纳总结等辅助作用。由于提出的问题均为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典型病例, 学员犹如身临其境, 非常有兴趣;同时由于学员在理论课上对该病有了一定的基本的认识, 通过课后自行查找资料, 对该疾病又自身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归纳, 加深了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习, 巩固了所学内容, 使MRI教学由各学科纵向传授转为横向发展, 真正体现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论与展望

随着MRI硬件设备及软件的快速发展, 新的成像方法、技术层出不穷, 对MRI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 以PBL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 将整合理念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 实现了与MRI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渗透和融会贯通。因此, 这种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让学生学到了MRI知识、掌握了MRI的基本操作、达到了教学目标, 也初步培养了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自主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能。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在对典型病例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方面需进一步探讨、论证, 理论、实验课以何种比例搭配才是最优, 讨论过程中各学科如何有效融合等, 今后还需不断探索, 以期取得更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凯, 陈琳, 胡华碧.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 21 (5) :637-638.

[2]仇惠, 丁晶, 周志尊.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9, 26 (3) :1246-1249.

[3]王建茹, 乔灵宝, 白翠珍.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物理学实验的兴趣[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 27 (3) :1940-1942.

[4]武杰, 聂生东.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线学习试题库系统的建设[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 27 (3) :1936-1938.

核磁共振成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2013年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12例,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岁~46岁。多以间断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癫痫等症状就诊,病程1月至2年。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3.0T及西门子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对全部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为:SE T1WI(TR960 ms,TE12 ms,或TR1 680 ms,TE12 ms,或TR2 400 ms,TE20 ms);FSE T2WI(TR4 800 ms,TE100 ms,或TR5 800 ms,TE103 ms,或TR5 000 ms,TE117 ms);常规行轴位、矢状及冠状面扫描,层厚6.0 mm,层间隔1.0 mm。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剂量0.2mmol/kg,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及冠状T1WI。

1.3 资料分析

由两位高级职称MR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独立分析,意见分歧时经讨论达成共识。评价肿块位置、形态、信号特点,分析其成分、强化特点等,得到一系列相应MRI特征。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部位及生长方式

本组年龄<10岁者4例,其中位于额叶2例,顶、枕叶各1例;10岁~20岁5例,其中额顶叶、顶枕叶、颞叶、颞顶叶及幕下小脑半球各1例;>35岁者3例,其中2例位于幕上,顶叶、丘脑各1例,1例位于幕下小脑半球。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0例,其中6例与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关系密切,1例与第三脑室关系密切,幕下脑实质室管膜瘤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与第四脑室关系密切。

2.2 肿瘤形态、MR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

本组患者肿瘤形态不规则者5例,分叶团块状3例,类圆形4例。7例肿块表现为囊实性,囊性成分大小不一,其中3例肿块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大小相仿,表现为大囊大结节者2例,大囊小结节及小囊大结节者各1例,多呈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类似;实性成分信号多不均匀,呈等低T1、稍高T2信号,其中内散在长T1、长T2信号小囊变区者5例,肿块内见斑片样短T1、短T2小出血灶者1例。增强扫描,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囊性肿块囊壁较薄,可见分隔;其中囊壁明显环形强化者2例,囊壁轻度不规则强化者1例。2例实性肿块,呈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均为不均匀明显强化。

2.3 病理诊断

本组1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室管膜瘤。参照室管膜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Ⅱ级以下者6例;Ⅱ级及以上者6例,其中间变性室管膜瘤5例。术前影像诊断,幕上脑实质占位10例中,仅3例初步诊断正确,其余7例均诊断为胶质瘤,未进一步定性;幕下小脑半球占位2例,1例诊断正确,另1例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

3 讨论

室管膜瘤是起源于室管膜细胞和胶质上皮细胞的中枢神经上皮类肿瘤,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33.3%可发生于脑实质,其组织来源为胚胎异位的室管膜细胞,其在脑实质内形成玫瑰花结状结构,最终发展为室管膜瘤[1],亦可能为起源于脑室室管膜的肿瘤向脑实质侵袭。

3.1 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

脑实质室管膜瘤最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少数见于中老年人[2,3]。本组发病平均年龄为17.4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WHO病理分级中Ⅱ级以上者本研究为6例,其中20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为4例,提示20岁以下者脑实质室管膜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4]。部分研究认为脑实质室管膜瘤以幕上最多见,且以额、顶叶好发。本组研究发生于幕上脑实质者10例,其中额、顶叶者6例,而2例颞叶和2例幕下小脑半球发生比率相对较低,与文献报道相符[5];与脑室关系密切者9例,其中幕上多与侧脑室关系密切6例,而幕下小脑半球肿瘤则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附近2例,推测肿瘤生长可能与脑室内室管膜细胞直接演变或脑室周围异位的室管膜细胞有关[6]。

3.2脑实质室管膜瘤MR征象分析

本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0例,其中7例为囊实性肿块,囊性成分边界光整,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实性成分边界不光整,部分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其内信号不均匀,多散在小囊变区(5例)及斑片样出血区(1例),瘤周水肿无至重度,与文献报道相符[7,8]。幕下小脑半球室管膜瘤2例,均为实性肿块,与周围脑组织及第四脑室分界不清,内散在小囊变区,几乎无瘤周水肿,但具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与报道相符[9]。增强扫描,实性肿块明显非均匀强化,本组研究为2例;囊实性肿块表现为囊壁环状强化及不均匀实性强化,本组研究为7例;囊性肿块,囊壁呈明显环状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1例;文献报道以实性为主的肿瘤周围出现结节、斑片状强化时[4],反映部分肿瘤周围脑组织浸润,提示室管膜瘤恶性程度较高[10]。

3.3 鉴别诊断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囊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较轻时,本病与囊性及囊实性脑实质室管膜瘤表现类似,但本病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小脑半球,幕上少见,几乎无钙化,瘤周水肿多较明显,增强扫描后不强化或强化程度较轻。胶质母细胞瘤:本病与以实性为主的室管膜瘤均常累及双侧额叶,且以出血常见,瘤周水肿较明显,核磁共振鉴别较困难,而室管膜瘤常有明显钙化,必要时可行CT进行鉴别。

幕下脑实质室管膜瘤发生于小脑半球、蚓部脑实质内时常靠近于脑表面,与硬膜或小脑幕有较长连接面,尤其以实性成分为主时需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属脑外肿瘤,信号常较均匀,当生长迅速,其内出现囊变坏死区且体积较大,占位效应明显时,与实质型室管膜瘤鉴别困难,增强扫描可有典型的硬膜尾征。室管膜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时,需与听神经瘤鉴别,听神经瘤多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引起内听道扩大,瘤内常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肿块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与室管膜瘤鉴别困难,但本病常引起同侧听神经增粗及明显强化,即“瓶塞征”,有助于鉴别。

脑实质室管膜瘤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虽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仍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部分脑外肿瘤鉴别困难,对于发病年龄较轻,发生于脑实质,与脑室关系密切的囊实性或实性伴散在囊变的病变,且明显欠均匀强化时,应考虑到本病可能性,必要时需临床表现结合多种影像学手段共同分析,以提高其诊断率。

参考文献

[1]Shuangshoti S,Rushing EJ,Mena H,et al.Supratentorial extraventricular ependymal neoplasms: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32 patients[J].Cancer,2005,103(12):2598-2605.

[2]Yurt A,Selcuki M,Ertürk AR,et al.Large supratentorial cortical ependymoma in a child[J].Clin Med Res,2010,8(1):25-27.

[3]鱼博浪,王世捷,张明,等.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765-769.

[4]陈利军,陈士新,印弘,等.间变性室管膜瘤的MRI表现与病例对照研究(附5例报道)[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4):578580.

[5]吴越,张雪林,杨本强,等.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5例CT和MRI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481-483.

[6]陈利军,陈士新,兰延宏,等.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0,26(10):17-20.

[7]李跃明,曹代荣,李银官,等.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0,26(6):1021-1023.

[8]Mermuys K,Feuris W,Vanhoenacker PK,et al.Supratentorial ependymoma[J].Radio Graphics,2005,25(2):486-490.

[9]鱼博浪,张明,罗琳,等.后颅窝非典型室管膜瘤的CT和MR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33-36.

核磁共振成像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是选取了2012年期间其中的5例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都在30岁左右, 全部为男性。选取的这5例患者在过去都有膝关节的病史, 他们的临床表现都为关节的肿痛以及相关的功能出现障碍, 其中有3例是右膝关节出现损伤, 2例是左膝关节。

1.2 诊断仪器与方法

在整个使用MRI诊断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仪器包括Philips 3.0T及GE1.5T磁共振扫描仪, 主要的诊断方法是通过采用自旋回波、快速自旋回波、快速梯度回波以及脂肪抑制序列这几种序列来对患者进行扫描, 在扫描中所用到的扫描参数是SE-T1WI:TR 500 ms、TE15 ms等相应的扫描数据来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1]。对所有的患者都是采用常规行矢状面T1w、T2w、FFE T2w、STIR序列及冠状面FFE T2w、STIR序列成像。通过这样的诊断方法来观察患者在MRI诊断下的表现。

2 结果

(1) 常规检查结果:在通过对这5例患者进行相关的常规检查结果发现, 股骨外侧髁骨软骨骨折4例5处, 并且其中1例患有的是关节前后的交叉韧带损伤, 还有1例患有外侧半月板损伤。 (2) MRI表现:通过本次的MRI诊断可以发现的是本次研究的5例患者中一共有6处骨软骨骨折, 并且能够清晰的观察出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深度、大小等信息。并且通过之后的手术数据可以得到证实。具体的诊断结果是这5例患者中有2例的骨折片游离在关节内, 2例没有发现游离骨块, 还有1例仅为轻度与股骨髁分离[2]。并且可以观察到游离的骨折片大小约为1~1.5 cm。经过MRI检查中, 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患者的软骨中的信号, 通过不同序列中的异常信号可以了解到包括患者软骨中的各种缺陷。通过STIR序列甚至可以看到患者骨髓中的信号改变, 以及患者关节中的大量积液及肿胀, 并且通过MRI检查还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患者的骨折块要明显的大于患者的软骨中的下骨部分。

3 讨论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关节内损伤, 在诸多的骨关节疾病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急性的运动所导致的。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后要是没能够及时得到确诊会延误治疗, 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骨科疾病。在这种疾病发生之后, 通常的临床表现也比较多样, 一般的诊断手段也很难诊断出来,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就有了MRI诊断方法。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知道, MRI对患者软组织的成像中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能够在MRI所成的图像中清楚的看到患者膝关节中的软骨、韧带、半月板以及周围的相关软组织结构, 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准确的诊断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患者。在MRI的多方位及多序列的扫描之下, 可以清晰的看到软骨与软骨下骨中的所有缺陷, 在整个MRI诊断中, 主要是以STIR序列观察患者的骨髓内水肿等情况, 以FFE序列来观察患者软骨的相关结构[2]。在这种膝关节骨软骨骨折中, 因为出现损伤的部位都是在各种软骨组织中, 所以采用一般的诊断方法容易误诊为韧带损伤等病情。采用MRI检查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游离骨折块的各种组成成分, 包括骨折处的位置、大小以及骨折的程度, 并且还能够将患者的半月板以及韧带的损伤情况给显示出来。这就能够为接下来的临床手术提供一份准确的数据参考, 对患者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5.

核磁共振成像 篇11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临床并不常见,但其病死率极高,高达20-70%【1】。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再加上影像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常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并由此导致延误治疗。MRI和MRV都属于是无创且能较快得到血管影像的新技术,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了理想的影像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MRV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经MRI、MRV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9-60岁,平均(35.6±10.2)岁;病程8h-4个月;临床症状:48例伴头痛,10例伴恶心、呕吐,9例伴意识障碍,8例伴偏侧肢体无力,4例伴抽搐。诱发因素:10例为产褥期,10例为妊娠期,15例在感冒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8例,肾病综合征5例,原因不明12例。

1.2 方法

使用PHILPS NT-5型0.5T磁共振扫描仪,正交头线圈。采用横轴位和矢状位SE序列Tl加权相,横轴位TSE序列T2加权像.横轴位FLAIR序列。其中31例行颅脑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剂量为0.2 mmol/kg。MRV采用2D PC法.venc=20cm/s,TR86 ms,TE6ms,翻转角20,矩阵192×256,FOV200mm×200 mm。DSA设备为GE公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均从股动脉插管。

2结果

2.1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受累的静脉窦

60例患者常规MRI检测出上矢状窦受累22例,下矢状窦受累11例,直窦7例,横窦3例,乙状窦受累9例。MRV检测出上矢状窦受累26例,下矢状窦受累12例,直窦7例,横窦4例,乙状窦受累10例,窦汇1例。MRV检查均能显示静脉窦血栓,常规MRI检查只有52例显示,其余8例均未能显示或可疑显示。

2.2检测病变成像情况

常规MRI征象依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及静脉窦累及程度而略有不同,发病1周内检查6例,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发病l周-2周检查30例,T1加权像、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发病2周至3个月检查24例,其中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11例,T1加权像、T2加权像均为等信号13例;31例增强扫描显示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現。MRV成像见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21例可见阻塞周边的引流静脉。

2.3与DSA检测符合率

60例患者中,MRI联合MRV检查静脉窦血栓的阳性结果与DSA一致,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并不多见,据报道该病的年发病率是3-4例/100万人,且具有位置较隐蔽,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特点,这是因为脑静脉窦缺乏瓣膜结构,但侧枝循环丰富, 这使得脑静脉系统较动脉系统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病变也容易蔓延。一旦发生则进展较快,病死率高,所以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预后有意义重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率以上矢状窦和横窦最高,其次是直窦和皮质静脉,本文的研究中,60例患者上矢状窦受累26例,下矢状窦受累12例,直窦7例,横窦4例,乙状窦受累10例,窦汇1例,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

MRI能较好地反映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其高敏感性在于MRI具有高分辨力和精确的定位性能,既能直接显示静脉窦血流和血栓,也能显示血栓后继发性病变【2】。本组60例患者MRI信号变化较为多样,发病1周内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发病l周-2周检查T1、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发病2周至3个月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以及T1、T2加权像均为等信号都有;考虑是不同时期的病理演化和不同程度再通的结果。增强扫描是MRI诊断静脉窦血栓的重要补充手段,本组31例增强扫描均显示例静脉窦内出现充盈缺损及静脉窦壁强化表现,但MRI对大脑大静脉和大脑内静脉血栓形成不敏感,有部分患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MRV是一种无创的脑静脉成像技术,是利用流动的血液和其周围非流动性组织在纵向磁化程度上的差异来成像,对脑静脉和静脉窦都清晰显示,目前有3D PC法和2D PC法两种,尽管3D PC法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但2D PC法成像时间短,对慢血流较敏感,非常适合用于脑静脉窦病变尤其是不能耐受长时间检查患者的诊断中【3】,因此本文选择2D PC法。MRV主要表象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高血流信号缺失、狭窄,其显著改善了静脉系的显示,也提高了对海绵窦和岩上、下窦的显示,而且不受血栓形成时间、血流状况的影响,弥补了MRI某些不足【4】。DSA对于血管栓塞的范围等细节显示优于MRV,一直是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且患者要承受X光辐射和含碘对比剂过敏的风险,还有费用高、检查时间长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使用,故仅在必要时选用【5】。本文的资料显示,MRI联合MRV检查静脉窦血栓的阳性结果与DSA一致,符合率为100%,提示MRI联合MRV可达到DSA的诊断水平。

总之,MRI联合MRV可互相补充,且具有无创、简便易操作等优势,完全可以替代有创的DSA,成为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疗效观察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 亓进友,解春丽,杨金永,等.常规MRI与MRV对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5):669-670.

核磁共振成像 篇12

核磁共振技术早期仅限于原子核的磁矩、电四极矩和自旋的测量,随后则被广泛地用于确定分子结构,用于对生物在组织与活体组织的分析、病理分析、医疗诊断、产品无损检测等诸多方面。还可以用来观测一些动态过程(如生化过程、化学过程等)的变化。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I)。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这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MRI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变)、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原发性肝癌、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2 核磁共振(MRI)层析成像

一般在作体格检查时常要做心电图的检查,在身体上几处贴上电极片,然后用心电检测仪测绘出心电图,再根据心电图来诊断心脏活动是否正常?是否有什么疾病?这是因为人的心脏活动会产生心脏电流,而心脏活动的正常与否便会反映在心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上。这种心脏电流变化称为心电图。但心电图会受电极片接触情况的影响,而且心电图不能反映心电流的直流分量,电极片更不能离开人体。但我们知道,电流会产生磁场,因此心脏电流会产生心脏磁场,原理上同心电图一样也会有心磁图,但是同心电图相比较,要测量心磁图却很困难,可是从心磁图获得的心脏信息却更多和更有其优点。磁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原子核磁共振成像,简称核磁共振成像,又称核磁共振CT(CT是计算机化层析术的英文缩写)。这是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处理技术等来得到人体、生物体和物体内部一定剖面的一种原子核素,也即这种核素的化学元素的浓度分布图像。目前应用的是氢元素的原子核核磁共振层析成像。这种层析成像比目前应用的X射线层析成像(又称X射线CT)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X射线层析成像得到的是成像物的密度分布图像,而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却是成像物的原子核密度的分布图像。目前虽然还仅限于氢原子核的密度分布图像,但氢元素是构成人体和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因此,从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得到的氢元素分布图像,要比从X射线密度分布图像得到人体和生物体内的更多信息。

例如人体头部外CT成像和X射线成像,层头骨的密度高,而内层脑组织的密度较低,因此从人头部的X射线层析成像难于得到人脑组织的清晰图像,但是从人头部的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却可以得到头内脑组织的氢原子核即氢元素分布的清晰图像,从而可以看出脑组织是否正常。又例如,对于初期肿瘤患者,其组织同正常组织尚无明显差异时,从X射线层析成像尚看不出异常,但从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就可看出其异常了。

在核磁共振层析成像中可以检查出的脑瘤(A),但在X射线层析成像中却看不出来。目前核磁共振层析成像应用的虽然还只有氢核一种原子核素,但从科学技术发展看,可以预言将会有更多的原子核素,如碳核和氮核等的核磁共振层析成像也将进入应用。

3 核磁共振检查目的

磁共振成像术(MRI)也有称之为核磁共振,英文缩写为MRI。其基本原理是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经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图像。

目的:颅脑及脊柱、脊髓病变,五官科疾病,心脏疾病,纵膈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

4 优点

(1)MRI对人体没有损伤;

(2)MRI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不像CT那样一层一层地扫描而有可能漏掉病变部位;

(3)能诊断心脏病变,CT因扫描速度慢而难以胜任;

(4)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5 缺点

(1)和CT一样,MRI也是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MRI仍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诊断;

(2)对肺部的检查不优于X线或CT检查,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不比CT优越,但费用要高昂得多;

(3)对胃肠道的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

(4)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6 注意事项

(1)检查前须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如金属手表、眼镜、项链、义齿、义眼、钮扣、皮带、助听器等;

(2)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I检查;

(3)做盆腔部位检查时,需要膀胱充盈,检查前不得解小便。有金属节育环者须取出才能进行;

(4)体内有弹片残留者,一般不能做MRI;

(5)手术后留有金属银夹的病人,是否能做MRI检查要医生慎重决定;

(6)胸腹部检查时,要保持呼吸平稳,切忌检查期间咳嗽或进行吞咽动作;

(7)MRI对饮食、药物没有特别要求;

(8)检查时要带上已做过的其他检查材料,如B超、X线、CT的报告。

7 新型扫描仪核磁共振与X射线相结合

核磁共振检测仪可以准确的找出病人体内的病变组织,但是由于它辐射较强,患者长时间接收检测可能会导致癌变。为此,美国最近推出了一种新的检测仪,减少核磁共振检测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个新型检测仪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疗研究中心研制出来的,名叫XMR,X代表X射线,MR代表核磁共振,顾名思义,这个检测仪就是将两种检测仪合二为一。

病人在进行检测时,浮床会带着病人在核磁共振检测区到X射线检测区之间来回移动。医生先通过核磁共振准确的找到病人的病变组织,然后通过X射线进行拍片分析,因为X射线的辐射毕竟比核磁共振小得多,这样在大大减少了病人受到的辐射量同时,还能尽量延长检测时间,检测也就更细致,结果更准确。

XMR检测仪摆脱了过去核磁共振仪只用于检测病人肿瘤等局部病变组织的局限,可以对病人的主要动脉血管进行检测,从而对治疗心脏病和中风有很大帮助,另外,它还能帮助医生观察癌症病人对药物的吸收情况。

但是,虽然X射线检测的辐射少,但它的精确度毕竟比核磁共振低,因此研究人员希望将来研制出更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来代替XMR检测仪中的X射线检测设备。

摘要:介绍了核磁共振(MRI)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核磁共振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MRI,MRI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军武.医学数字成像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白净,张永红.远程医疗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熊国欣.核磁共振成像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谢敬霞.核磁共振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5]E.Mark Haacke,等.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7.

上一篇:林权登记下一篇: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