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2024-12-30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共12篇)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DM)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糖尿病肾病(DN)是DM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主要病变时肾血管损害,早期出现肾体积变大,率过滤变大,随后出现间断蛋白尿,最后变为持续的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率过滤下降,严重者导致尿毒症、肾衰等,是DM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1]。该病当前没有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效果较差,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ACEI和ARB类药物,但效果不理想,该篇研究以2011年—2013年100例DN病人为例,探究中药方案对糖尿病肾病病人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文从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随机选出100例,其中有男性病人54例和女性病人46例,年龄在39~64岁之间,平均(48.5±1.5)岁。所有病人都有疲乏无力、口干舌燥、水肿、腰膝酸软和夜尿 增多等表现,参照《糖尿病 中医防治指 南》,符合DN诊断标准。收纳标准 :符合DN诊断标准者 ,给予运动、饮食、降糖治疗后病情稳定两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病人,随机入组。排除标准:年龄在64岁以上或39岁以下的病人 ,哺乳期或妊娠孕妇等对药物过敏的 ,合并其他严重心、肾并发症的,不积极合作的病人,有酮症酸中毒或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都进行严格的饮食、运动控制,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有男30例和女20例,平均年龄(48.1±1.8)岁,给予中药治疗 ;另外50例作为对照 组 ,有男24例和女26例 ,平均年龄(49.1±1.2)岁 ,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1.2 治 疗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 药方为白术15 g、丹皮15 g、车前子15 g、山萸肉15 g、制附片10 g、肉桂10 g、金樱子30 g、熟地30 g、茯苓30 g、泽泻30 g、益母草30 g、川牛膝20 g、党参20 g、山药18 g、生黄芪40 g、生大黄6 g等,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2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病人给予西药治疗,两组病人都进行4个疗程之后比较治疗效果。

1.3 疗 效评 价

按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临床控制为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为病人症状、体征改善显著,积分减少>70%;有效为病人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无效为病人症状、体征没有改善或加重,积分减少<30%。

1.4 统 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47例,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35例,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年都有2%的DM病人发展到早期DN阶段, 如果控制不及时则会有80%的1型和40%的2型DM病人在未来的10年左右转变为临床肾病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DM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DN肾病是DM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主要病变为肾血管损害,早期出现肾体积变大,率过滤变大,随后出现间断蛋白尿,最后变为持续的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率过滤下降,严重者导致尿毒症、肾衰等,是DM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当前西医方法对此类疾病的控制效果较差,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但会增大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该研究发现中药方法对此疾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同时还可降低肾脏损害[2]。

DN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蛋白尿、水肿和关格等方面 ,中医认为,DN发病和太过劳伤、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禀赋不足等有关,早期表现为肝肾阴虚,中期表现为肝肾阳虚,晚期则出现肾衰,而由于病人久病入络、气虚弱运血无力等原因出现瘀血现象[3,4],所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使用中药给予调理,如果发现病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且伴有蛋白尿等症状, 则应降糖和利尿同时进行。药方中黄芪等能够抑制肾小球增值,提高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率过滤,有效的避免肾衰竭。该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治疗方案对DN肾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篇2

关键词:需要特征 广告公司 薪酬体系 优化方案 绩效考核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告公司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然而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对广告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成为了影响广告公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当前很多广告公司中却没有完善的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方案,直接影响了广告公司员工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全面认识到薪酬体系优化与绩效考核的重要价值,基于广告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管理方式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广告公司薪酬管理的质量,促进广告公司的全面发展。

一、广告公司薪酬体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广告公司薪酬体系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薪酬激励体系不够健全,绩效考核模式不够全面,职业规划工作未能开展以及公司培训活动较为匮乏等问题。

1.薪酬激励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很多广告公司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员工工作积极性较差、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这些因素均成为了限制广告公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构建全面的广告公司薪酬体系优化方案,有助于提升广告公司人力管理的效果。

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为广告公司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阻碍广告公司的发展,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全面的薪酬激励体系,是广告公司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大量的实践调查研究能够看出,当前广告公司薪酬体系管理不够健全这一项问题中,具体表现在在薪酬管理不够公平,薪酬对外影响力较小,薪酬制度模式不够科学以及薪酬激励效果不够突出等方面。

(1)薪酬管理不够公平。大量的实践调查研究中显示,当前很多员工认为薪酬管理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很多员工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

(2)薪酬对外影响力较小。薪酬管理中,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升广告公司薪酬管理中的对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广告人才。但是实际管理中,广告公司的薪酬管理方式对外影响力却相对较小,易于造成人才流失等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广告公司薪酬管理的实际价值。

(3)薪酬制度模式不够科学。基于大量的实践调查研究能够看出,广告公司中的层级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度,但是当前很多广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却存在着职业之间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等问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等没有和其薪资相互联系,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等。

(4)薪酬激励效果不够突出。薪酬激励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提升员工工作质量、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但是当前实际的广告公司薪酬管理中,实际的薪酬激励效果却不够突出,没有切实展现工作效率与工作能力对员工薪资的较大影响,进而也会降低广告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绩效考核模式不够全面

绩效考核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性与有效性,促进广告公司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广告公司在實际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但是实际的管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绩效考核模式不够健全,没有基于广告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难以真正展现广告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影响着广告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广告公司的全面发展。

3.职业规划工作未能开展

每一位员工的实际的公司活动中,均希望能够得到晋升与发展,但是当前的广告公司管理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职业规划工作未能开展的问题。广告公司比较注重经济方面的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但是对员工的个人价值、个人发展规划关注程度不足,具体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优秀人才发展受到阻碍。优秀人才是广告公司的巨大财富,但是广告公司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忽视优秀人才发展规划的问题,没有为广告公司的优秀人才制定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广告公司人才的发展与人才的管理效果。

(2)公司晋升制度不够健全。晋升管理的制度,会直接影响广告公司员工工作的热情度,但是当前广告公司中晋升制度没有直接与人才发展相互联系,一些广告公司中甚至存在着晋升制度不公开透明问题、对于员工个人的晋升国家职称问题单位零管理等,长此以往则会对广告公司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4.公司培训活动较为匮乏

知识经济时代下,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认识到培训的重要价值,通过积极的培训活动,增强员工工作的能力与工作的质量,为广告公司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广告公司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广告公司管理人员比较关注员工工作的能力、绩效考核的情况,但是却忽视公司培训活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培训活动,会直接造成员工知识、能力与其实际工作、发展难以有效搭配的问题,不利于广告公司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需求特征的广告公司薪酬体系优化方案及绩效考核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下,广告公司可以通过明确公司发展客观需求,设计薪酬管理模式,通过公司绩效考核方式的创新等策略,全面提升管理质量,不断促进公司发展,满足广告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

1.明确公司发展客观需求,设计薪酬管理模式

薪酬管理制度的设计,需要基于广告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未来发展需要,结合员工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管理。在广告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保证薪酬管理的透明度,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薪酬与个人能力直接的密切联系,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积极性,保证广告公司内部管理的公平性。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广告公司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要求、岗位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引入绩效考核等相关管理要求。比如广告公司对员工销售人员的实际销售能力、绩效水平要求较高,则可以将广告公司员工销售人员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质量等直接与其薪资水平相互联系。积极创新薪酬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工作年限等与其薪资水平同样保持联系,比如某员工工作年限高于1年,底薪则可以增加100元,员工工作年限2年,则可以底薪增加200元等,保持员工的职业稳定性,降低员工离职等问题为广告公司带来的直接损失。薪酬体系的设计,还需要适当增加员工的带薪休假、定时体检等内容,比如可以为工作高于1年的员工,每年开展一次身体检查活动,工作年限高于5年则可以拥有一次公司出资的旅游或者是外出学习活动等等,使员工能够对公司保持一定的归属感,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比如绩效水平相对较强的员工,则其薪资水平也会显著高于绩效水平相对较差的员工,通过拉开薪资水平的方式,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广告公司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广告公司还可以适当增加一定的对外竞争优势。比如可以基于其他广告公司的薪资待遇,增加本广告公司中的福利待遇,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涌入到广告公司当中,促进广告公司的发展。

2.创新公司绩效考核方式,全面提升管理质量

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的方式,也是直接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当前广告公司的特点以及广告公司绩效考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广告公司可以通过基于实际发展需求,创新绩效考核模式,全面提升绩效考核管理的质量。

(1)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指标。基于需要特征的广告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目标,需要包含针对性、个性化以及发展性的特点,明确各项管理要求,从实际出发,从细节人手,将广告公司实际管理中的各项事物引入其中,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指标,全面展现员工的实际绩效水平。例如可以将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合作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能力等等相关因素融入到综合考核活动中。比如在为员工位置某项广告设计工作后,员工个人设计的总体时间、客户满意度等等,将这些元素融入薪资体系管理过程中。

(2)及时反馈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深入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展现绩效考核的实际价值。在当前的广告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公司绩效考核评价反馈制度,基于广告公司的绩效考核评价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升广告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使广告广告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3)制定针对性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针对性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主要是基于不同的部门发展需求、工作需求,进行制度的设计与全面管理。广告公司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也会具有不同的员工管理需求,比如市场部门需要重点考察员工的语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市场部门则可以将员工销售能力引入绩效考核中;设计部门则比较注重员工的设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等,设计部门则可以将员工的广告设计数量、客户满意度等融入总体绩效考核中。通过针对性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提升广告公司的整体考核效果,增强广告公司团队凝聚力。

(4)开展奖惩结合的绩效考核模式。奖惩结合的绩效考核方式,能够在激励员工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公司管理模式,及时惩处具有不良工作态度的员工,发挥激励的价值,保证公司的全面发展。

3.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减少优秀人才流失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对人才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使人才的发展出现一定的盲目性特点,不利于人才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对公司的发展产升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广告公司需要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发展的舞台,将员工个人的发展与广告公司的愿景密切联系,为每一位优秀人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优秀人才与广告公司的全面、同步发展。

比如广告公司可以结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计划,为优秀人才打造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比如可以在优秀人员进入公司1年以内,制定成为公司优秀优秀员工的计划;优秀员工进入公司3年内,成为公司的骨干;优秀员工进入公司内成为业界精英等等,使每一位优秀人才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各项公司管理与发展活动,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职业的自豪感。

4.开展员工培训教育活动,不断促进公司发展

全面的员工培训活动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能力,对员工综合工作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广告公司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价值,基于广告公司的实际需要特征,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并使培训活动能够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特点,使培训活动能够成为常态。

比如广告公司可以基于不同部门的员工发展需求,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注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深层次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和先进技术的熏陶。可以采取培训效果评估与内训讲师工作改进方法即:针对培训内容吸收的中期培训效果评估,以内容回顾及直接领导评价为主,针对培训后行为改善程度的长期效果评估,以培训内容内部分享与转化,业绩提升的考量为主,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培训的最终效用。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即:在公司建立内部讲师制。公司内部选拔业务优先的员工作为内部讲师,推行激励包括按课时发放的月度培训津贴及依据年度工作考核授予的年终工作奖励考量。培训结束后,高管要做好后续反馈、跟踪工作,为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这种方式有助于不断提升广告公司综合管理的效果,切实发挥员工培训教育活动的价值,同时也对员工的全面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工模具优化方案 篇3

关键词:工模具 优化 方案

Tool optimization program

BO CHEN

(chongqing hanguan corporation, chongqing 40132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market customers of the company,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the demand is huge, according to the customers'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aluminum slitting aluminum, I produce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slitting aluminum strip with circular knives optimized design,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shorten with knife the time,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litting aluminum withbetter economic efficiency, but also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luminum products for my company after.

Keywords: Tool optimization program

一、工模具优化主要是指剪刀机分切铝带用工模具优化

二、优化的目的:降低配刀难度,提高配刀成功率;增加通过量;降低工模具使用量,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三、现状调查:1、2012年1~7月份刀片的平均修磨量;外委修磨次数。

2、2012年1~7 月份配刀的平均时间,配刀成功的后的平均通过量(月配刀次数、月产量,最高单次通过量)

3、工模具现状:

四、现状分析:1、刀片精度分析;价格分析。现有刀片材料Cr12MoV,硬度55~60,厚度公差要求±0.003,平行度要求0.004,平面度要求0.2 ,现实际加工水平对于平行度和平面度来说未达到要求,研磨平面解决了划痕但是不亮。

2、配刀通过量分析,影响通过量的因素:a、配刀时未将螺母调整到最佳位置,运行过程中刀片的位置发生变化,刀片偏摆。b、刀片运行粘铝。c、刀片损伤。d、运行中润滑油使用不当。

3、影响修磨量的因素分析:a、磨削厂家工粗磨、精磨的工艺尺寸分配不当,内孔公差太大。b、刀片的吃刀量过大,刀盘偏摆造成外沿刃口损伤。c、粘铝未清洗干净。

五、实施方案:1、现有工模具一组试验粘铝对通过量的影响,具体的见清洗粘铝实施方案。

2、取消铝质间隙垫,将工艺间隙集成到衬套中,在未解决刀片精度提高之前和掌握实际的配刀工艺间隙前,多加工3组衬套选用,厚度规格为25.015,25.020,25.022。刀片选用,然后定型。

3、提高工模具精度,刀片选择合适的材质。表面光洁度要求研亮。对比随机-40和我厂现有的刀片在粘铝上的对通过量的影响。

4、磨削降低磨削量,提高成品率。

六、费用预算:1、刀片材质精度检测费用。

2、衬套加工费用

3、高精度刀片投入费用

4、清洗试验用材料费用

七、参加部门: 生产部 技术质量部

参考文献:

[1]陈作模.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5.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经X线检查后可见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将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6:34,年龄65~86岁不等,平均(71.42±2.5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5:35,年龄64~87岁不等,平均(70.42±2.52)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患者。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两组病例均曾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1.2.1 对照组

应用钙剂+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碳酸钙D3片,1片/次,1~2次/d;骨化三醇胶丸,每次1粒(0.25 ug),2次/d。用药3个月后评价疗效。

1.2.2 实验组

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病例应用降钙素治疗,鲑鱼降钙素鼻喷剂,200 IU/d。用药3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2]

3个月后,通过双能量骨密度仪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并进行临床比较。

1.4 数据处理

借助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资料,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骨折。实验组平均骨密度为(0.76±0.32)g/cm2,疼痛评分为(2.01±0.12)分,对照组平均骨密度为(0.72±0.12)g/cm2,疼痛评分为(4.06±1.22)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钙是人体骨骼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钙排泄过多或摄入不足可导致体内钙缺乏,引发骨质疏松症。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80%的骨折发生于年龄>60岁的妇女[3,4]。骨质疏松症为多因素疾病,临床特点主要为骨形成相对不足、骨吸收相对过渡,可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镇痛解痉、舒筋活血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则,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和手段较多,基础药物包括钙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作用制剂。有学者[5]观察了药物治疗骨折疏松性骨折的实际效果,80例患者经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6个月之后,骨密度值明显上升,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5),提示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平均骨密度为(0.76±0.32)g/cm2,疼痛评分为(2.01±0.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6,7,8],提示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提高平均骨密度值,降低机体疼痛感。

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吸收增强,破骨细胞活跃,骨量快速丧失,给予患者较强的抗骨质吸收药物,可抑制骨丢失。有计划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促进骨折恢复,钙剂补充是提高骨峰值、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营养素,合理补充钙剂可维持老年期皮质骨骨量。此外,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药物,可增加钙在胃肠道吸收,促进肾脏对钙再吸收,促进骨细胞分化。除增加骨量、降低再骨折率外,维生素D还具有改善神经功能、肌肉功能的作用,可防止机体摔倒。

骨化三醇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钙化三醇,可刺激小肠转运钙的作用,促进小肠吸收钙,还能和甲状腺激素产生协同作用,促进钙吸收,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能刺激软骨内骨化,增加骨痂血管,加快骨痂成熟。临床研究证实,降钙素益于骨折愈合,破骨细胞具有丰富的降钙素受体,降钙素能短时间内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抑制骨吸收,有效抑制骨折疏松症造成的疼痛感。本研究结果亦显示,鲑鱼降钙素能抑制骨吸收,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并调节钙磷代谢,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联合用药可提高骨密度,恢复骨强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或复发率。体型瘦小、年龄>65岁、过早停经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妇女,都应早期采用骨质疏松预防措施,防止骨折。若患者已经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接受后也应给予骨折复发预防措施。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中,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较两组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但本研究仅对两组病例进行了3个月的观察,观察时间相对较短,尚难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新发骨折发病率方面的作用,因此,有待业内人士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刘柱,陈仲,严鑫平,等.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39):6265-6270.

[2]张雪绢,赵刚,尚炜.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9(2):214-218.

[3]贺良,钟伟,李宁.骨科医生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吗[J].实用骨科杂志,2009,9(4):241-244.

[4]聂玮,李晓林.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1(8):606-610.

[5]徐保生,魏双胜,杨鹏.椎弓根钉结合PK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35):16-17.

[6]张波.可膨胀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24):53-54.

[7]郝成俊,崔丙军,崔文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51-52.

优化方案 篇5

燃气汽车以清洁环保、经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消除燃气汽车隐患,提高燃气汽车安全性成为燃气汽车车主、单位,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商共同的社会责任。本文从制造技术方面确定了天然气燃料汽车的零部件选择和管路布置,为燃气车辆使用单位优化优良的整车燃气供气系统方案。

优化理由一:环保节能,技术先进。

20xx年前,国内cNG客车最大功率在135K认以内,主要为汽油/cNG两用燃料发动机,发动机平台为化油器,燃气供气方式为自然吸气。20xx年开始,在国内客车开始批量使用功率在150一20K认单燃料增压发动机,发动机平台为增压柴油发动机,燃气供气方式变为多点喷射方式。这种技术先进、更节能、更环保的新型发动机,对燃气品质、供气压力、压力稳定性等都提出相应的新的要求,对整个供气系统较过去应进行优化。

优化理由二:标准严格,国际水准。

优化方案采用国际通用的法则及国内标准中较高者,进行零部件的选择和安装;传统方案,采用国内标准以及国内使用的习惯进行零部件的选择和布局安装。

国内主要采用(出/IT9240一20xx《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以下简称“日/IT92们一20xx)。目前,除西方和欧美国家采用150150一20xx和EcElRlo外、亚洲的印度、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均强制实施这两个标准。我们优化的方案在满足目前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采纳国际通用标准更严格条款,整车质量和安全性将有较大提局。

优化理由三:部件规范,配置合理

目前,国内许多零配件生产企业采用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标准不一致,导致国内零部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装难度大,留下安装质量和安全隐患等问题。20xx年度,国内A发动机厂销售约70台单燃料发动机,HPR(高压减压阀)仅损坏5只,其中4只是因为安装原因导致的非质量损坏,故障率不足1妈编。同期,国内B发动机厂销售约70台相同控制系统的发动机,HPR(高压减压阀)损坏87只,几乎为质量损坏,故障率为12牛3编。故障率,B厂是同期A厂的近90倍。经美国Ecl公司检验,原因为B厂HPR前安装的高压电磁阀不符合标准。部件标准不足,增大事故隐患。因此在产品配件选用标准严格规范,保障燃气汽车安全。

优化理由四:系统优化,安全经济

1防泄漏能力显著增强

天然气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或车祸时,若此时造成高压管路断裂或接头松脱,就极易产生高压天然气气体的大量泄漏,如果在事故现场附近或车辆本身有火源,那就很容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一般泄漏,也容易在气瓶罩的上方形成积聚,没有通过过流保护阀的保护,车辆发动机也能正常的运行,势必会造成不能及时发现的情况,在一定条件下也将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国内外已发生了多起天然气汽车失火的严重事故,国内外为了提高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系统安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在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系统上增加了管路高压电磁阀和手动截止阀来提高对高压管路系统的可控性。但在出现突发汽车安全事故时,如何在气瓶阀上进行改进,使气瓶阀能够感知高压管路的异常,自动截断气流就变得现实起来。如果我们能保证天然气气瓶在气路发生大量泄漏时能自动关闭并切断供气,就能减轻事故的灾害程度。优化方案过流保护阀内置于手动气瓶瓶口阀内,用的方案采用过流保护阀外置于气瓶瓶口阀,安装在管路中。由于管路系统是一个并联的气瓶存储方式,当整个管路系统的任意位置(包括气瓶本体出现泄漏问题)的泄漏量大于过流保护阀的动作条件,所有的内置式过流保护阀将同时动作迅速从气瓶的源头对天然气进行切断以达到安全的目的。而外置式在管路上安装一只的方式对过流保护阀前端的位置无法进行保护,如果过流保护阀前端的管路发生泄漏,过流保护阀将无法做出保护动作,如:气瓶并联部分管路及接头出现泄漏,气瓶瓶口阀的接头出现泄漏等。

由于采用国际通用的安全要求规则,将过流保护阀内置于气瓶瓶口阀。当管路系统中任意位置发生泄漏且过流阀体前后压差大于90kP:,并且在该压差下流量大于。招M3h/时,将自动关闭过流保护阀。过流保护阀的泄漏量不大于。那M3h/。该部件有自动复位的功能,不需要对该布局进行人工干预。

目前在用的方案是采用外置式过流保护阀,将该部件独立安装在管路中。由于是外置方式,所以必须在管路回路中安装单向阀来辅助完成过流保护的功能,在复位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外部回路建立过流背压来实现该部件的复位。由于要实现过流保护的功能的相关联部件比较多,如果实现该功能的任意一个相关联的零部件出现机械上的问题都无法完成过流保护的功能。

2管路优化设计,稳定性提高,成本降低

由于两个方案都具有相同的系统功能,但是由于配置上的差异,造成成本与稳定性差异。

优化方案中的高压连接部位为30个,普通在使用方案需要外接3只三通等径接头和单向阀等,与安美科优化方案相比较将增加10个高压连接部位。两者相比较目前的安装方案多出1/3的安装点,其中过流保护阀、单向阀、应急用高压电磁阀为主要部件,使用频率高,因此可能存在的泄漏部位也有相应的增加,降低了系统安全性能,同时维护成本比优化方案高的多。

根据客户的要求,有两种零部件选择和布局方案。该部件的安装位置将决定过流保护的区域,最佳的方式是在每个气瓶的出口位置都安装。

3总结

优化授信方案缓解资金压力 篇6

有的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经营开始趋于稳定,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行业内排名前列。企业进一步发展开始受到其生严能力的限制。这时,企业必然通过新建厂房、购置设备,谋求产能上的提升。有的企业虽通过银行融资,自建厂房。但是由于融资结构不合理,对企业的资金链带来潜在的冲击,时其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而银行在注意到企业上述经营变化后。可以通过对原授信方案进行优化,来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科技当道硕果累累

汤先生的公司是一家专业DM广告的运营公司。DM广告,(英文Direct mail的缩写,意为快讯商品广告,通常由8开或16开广告纸正反面彩色印刷而成,通常采取邮寄、定点派发、选择性派送到消费者住处等多种方式广为宣传)是我国一个新型的产业。在欧美发展十分迅猛,单在美国,DM每年的总销售额逾1000亿美元,约占其广告总销售额的19%。因其良好的发展势头,被业内人士称为继影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媒体,并大有取代杂志成为第二大印刷媒体的趋势。

2000年汤先生正是看准这一市场机会,率先发起成立了w公司,业务定位为专业的DM广告运营,当时注册资本100万元,至2008年公司的发展规模为成立时的十数倍,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文化产业中的多个领域。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公司已从单纯的媒体代理转向实业型的文化产业,集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业印刷、物流配送于一体。形成一家涉及广告业务整个产业链的文化企业。

目前,在传统印刷领域,w公司排名第三位。同类企业有:台湾、日本等大型印刷公司。目前,公司在同行业中DM销售排名第一,DM的市场占有率约三分之一。客户基本为著名品牌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该公司连续多年被上海市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被上海市广告协会评为“重信誉、创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危机之中资金受制

汤先生经过近多年的经营积累,公司现今的经营已基本趋于稳定,企业进一步发展开始受到其生产能力的限制。2007年,汤先生经过多次考察,最后选定上海郊区某工业园区作为新厂房的落户地。w公司原有银行流动资金贷款1500万元,已悉数投人公司经营周转。2007年,汤先生自筹资金1000万元作为厂房的前期资金,开始投入厂房建设。至2009年,公司厂房基本完工,w公司现正着手厂房、设备搬迁工作,预计下半年公司经营将重新步入正轨。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诊断标准[4]:(1)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内72小时内就医;(3)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或者曾发病是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排除标准[5]:排除脑出血手术以及溶栓治疗、重度认知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造血系统疾病、并发恶性肿瘤。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7例,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52.6±1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71h,平均(50.2±12.1)小时,患者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重型5例、中型12例、轻型2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患者年龄34-79岁,平均(53.2±11.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70h,平均(49.8±12.5)小时,患者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重型6例、中型11例、轻型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办法。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急救以及降糖、降压、调脂等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防治。给予患者体位护理,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日常康复、肢体运动以及心理护理等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治疗。首先,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治疗需要,参照中医针灸科针灸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辩证取足三里、阳陵泉、环跳等下肢穴位,取外关、合谷以及肩髑等上肢穴位,取太冲、地仓、颊车等面部穴位,通过多种针灸治疗手段实现“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其次,依据患者病情,采取中医治疗中的按压穴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定期对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治疗,主要需要结合应用揉按法、揉法、背部按压、滚法、按法、按压穴位等方法。再次,依据患者中医辨证,通过针对性制剂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以滋补肝肾,气虚血淤型以益气活血,痰浊阻络型以化痰祛疲,肝阳上亢型以疏肝健脾。最后,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相关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坐位与卧位的肢体摆放。医护人员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被动的活动患侧肢体的各个关节,对康复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患者进行半桥训练或者是双桥训练。主要活动患者的肩关节以及肩关节周围,帮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与床上翻身、坐位平衡的训练,同时训练患者的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分离运动,对患者下肢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控制下肢动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6]:牛津残障、神经功能缺损、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中比较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起病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脑功能临床缺失严重以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该病症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一直以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居高不下,并且该病症的复发性较强。依据大量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证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高频率阶段为卒后的六个月内。这一阶段正处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在关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的治疗护理效果研究的过程中,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段有强等人在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7]中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性以及普遍性,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处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相关治疗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各项指标的尽快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牛津残障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处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相关治疗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各项指标的尽快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刘晓春,徐莉,凌玲,张爱民,熊小娇.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方案在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08(30):712-714.

[2]段有强.中西医结合康复优化方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3,13(32):73+98.

[3]朱勤贤,张国庆,顾伯林,周湘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2(30):298-299.

[4]付中应,李向荣,吴清明,李丹丹,刘未艾.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1(32):48-51.

[5]李向荣,谭涛,石学惠,吴清明,李丹丹,刘未艾,林旭明,林巧梅,陈罡.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5(34):527-529.

[6]张红智,汪涛,张云云,张秋娟.脑卒中恢复期干预措施研究近况[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03(30):241-245.

基坑支护方案优化 篇8

1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1 设计条件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建筑总平面图, 地下管线图, 地下结构的平面图和剖面图;3) 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类型, 分布情况和结构质量的检测评价。

1.2 优化设计方案

1.2.1 准确考察影响因素, 合理取值

1) 基坑周边环境:详细测量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包括既有建 (构) 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及地下水体等。2) 周边建 (构) 筑物:查明建筑物层数、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基础与基坑的距离。3) 地下管线类型:准确测量地下燃气、供水、电力、通讯、热力等管线与基坑的距离。4) 施工材料、车辆荷载:根据施工场地, 合理布置施工材料堆载位置、施工车辆行走路线、准确给出临建荷载值,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施工材料和施工车辆远离基坑。5) 查明基坑土质类型、土质物理力学性质。土体抗剪强度参数c, ϕ与锚固体摩擦阻力和与土钉摩擦阻力的取值是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其受力途径有很大关系, c, ϕ值可以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测定, 标准试验给出的往往是加载过程下的强度指标, 而支护滑移面上的土体却是卸载过程下的破坏。所以对c, ϕ与锚固体摩擦阻力和与土钉摩擦阻力的取值要根据现场和土质物理力学性质, 参考勘察报告合理取值。

1.2.2 因坑而异, 设计方案人文化

1) 土钉墙支护结构。基坑深度10 m以内可选择普通土钉支护结构, 基坑深度10 m~15 m可选择复合式土钉墙结构 (指加带预应力锚杆+梁、柱或微型桩) 。特点:工期短、节省造价, 但引起边坡水平位移及周边变形较大, 对基坑影响范围内存在建筑物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对于软弱的淤泥质土、不易成孔的卵砾石层、回填土层较厚时, 也不宜采用。2) 排桩加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 (简称护坡桩支护结构) 。基坑深度15 m以上可选择护坡桩, 采用护坡桩支护结构要根据相邻建筑物对变形的要求采用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特点:可有效控制边坡水平位移及周边变形, 但相应工期长、造价高。3) 组合支护结构 (护坡桩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 。基坑深度15 m以上可选择组合支护结构, 可一定程度地控制边坡水平位移及周边变形, 比全护坡桩支护工期短、节省造价。

1.2.3 因区而异, 使方案设计多样化和具体化

1) 根据建筑场地周边情况、材料堆放和施工车辆路线划出不同分区, 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方案, 使设计方案多样化。

2) 根据各个分区土质情况, 选择不同的土层信息, 给出准确合理的设计参数, 使设计方案具体化。

2 基坑支护优化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的一栋楼, 地上13层, 地下2层, 框剪结构, 采用筏板基础, 基坑深11.6 m, 北侧2.4 m处有一商业楼, 基础埋深2.25 m。东侧、南侧、西侧临近无建筑物。

2.2 原设计方案

坑边荷载q=130 kPa, 桩径1.1 m, 桩距1.2 m, 桩长23.0 m, 嵌固长度11.4 m, 配筋主筋30Ф20钢筋, 箍筋ϕ10@150, 加强筋Ф14@2 000, 桩身C20混凝土。排桩结构图如图1所示。

2.3 优化方案

坑边荷载q=130 kPa。排桩:桩径0.8 m, 桩距1.2 m, 桩长18.0 m, 嵌固长度6.4 m, 配筋主筋19Ф18钢筋, 箍筋ϕ10@150, 加强筋Ф14@2 000, 桩身C20混凝土。

锚杆两道:孔径15 cm, 孔距水平为1.2 m, 竖直起始位置3.0 m, 第一道间距4.0 m, 第一道长度16.0 m, 自由端长8.0 m, 锁定预应力120 kN;第二道长度17.0 m, 自由端长7.0 m, 锁定预应力150 kN;桩顶连系梁:截面1 100 mm×600 mm, C25混凝土, 主筋16Ф16钢筋, 箍筋Ф6.5@200;桩间土:挂Ф6.5@250×250钢筋网片, 布设长2.0 m、间距1.0 m, 1Ф18土钉, 用1Ф14钢筋和护坡桩相连, 表面喷射5 cm厚C25碎石混凝土, 排桩+锚杆示意图见图2。

3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对比

3.1 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

原方案采用传统的基坑支护形式, 技术可靠, 无先进性;优化方案采用两种基坑支护形式联合支护, 技术上可靠, 较先进。

3.2 施工的可行性

原方案设计北侧排桩桩长23.0 m, 配筋主筋30Ф20钢筋, 在钢筋笼制作和施工上难度大, 可行性小;优化方案排桩桩长18.0 m, 配筋主筋19Ф18钢筋, 施工难度小, 可行。

3.3 经济效益

优化方案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上比原方案初步概算节省20余万元, 充分保障了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3.4 工期

原北侧方案桩长较长, 在钢筋笼制作、桩孔开挖、孔内土外运、下放钢筋笼等方面较困难, 工期较长;优化方案桩长较短、土钉较短, 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4 结语

针对本工程的周边环境条件, 对比原设计方案, 优化方案准确考察基坑影响因素、合理取值, 采用联合支护形式, 实现设计方案人文化、多样化和具体化, 技术上更先进可靠, 施工更可行, 节省资金, 保护环境, 保证了工期, 实践证明, 联合支护是本工程的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3]李纯, 潘秀艳.福建晋江某基坑支护方案设计[J].施工技术, 2005, 34 (1) :21-22.

[4]徐杨青.深基坑工程设计的优化原理与途径[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20 (2) :248-251.

间隙调整系统优化方案 篇9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指转子旋转而风罩固定的一种空气预热器。自锅炉炉膛排出的高温烟气自上而下流经预热器转子一侧时, 加热转子中的蓄热元件。当已加热的蓄热元件随转子转到另一侧 (空气侧) 时, 冷空气从下往上流经蓄热元件, 把热量带走, 从而达到预热冷空气的目的。由于转子受热时上下存在温差, 发生蘑菇状变形, 使上部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间的间隙增大 (见图一) 。

由于密封间隙增大, 造成空气预热器的泄漏量增加, 从而使能量损耗增大。如果控制住了漏风量, 就可以在不增加送风机能耗的情况下, 保证锅炉的总风量供应。

间隙调整控制系统通过测量并调节空预器上部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间隙, 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 该部的间隙保持一定量, 从而减少了漏风量, 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整个机组效率的目的。该系统主要有高温间隙测量探头、电动提升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对高温间隙测量探头的优化, 进一步优化整个控制系统。

2 传统的间隙调整系统工作原理及不足

传统的间隙调整系统是在扇形板外侧直接安装高温间隙测量探头, 依据电涡流测距原理测量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距离, 并把测量电信号送入控制系统, 转化为距离信号。控制系统通过逻辑运算, 当测量距离大于设定距离时, 控制系统输出电信号, 通过固定在扇形板上的提升机构下压或提升扇形板, 使扇形板跟踪径向密封片变化, 缩小二者之间的间隙至设定值。

这种间隙调整系统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高温间隙探头线型测量距离短, 仅为0~10mm或0~15mm, 无法满足径向密封片从中心轴到边沿的不规则变形 (转子径向密封片直径长度因锅炉容量不同而不同, 由几米到10多米不等) , 以致当间隙调整系统根据测量距离驱动执行机构调整扇形板上下位置时, 可能会出现没有调整到设定距离前, 扇形板中心部位与径向密封片发生磨蹭现象, 使电机工作过载而无法调整;其次高温间隙探头安装在空预器内部, 工作环境温度很高, 高温间隙探头出现故障时无法在线检修, 只能等机组停运后检修,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投用效率。

3 优化方案

3.1 硬件调整

将高温间隙测量探头改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该高精度位移传感器通过机械结构将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距离变化转化到空预器外部机械距离变化, 通过普通常温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即可检测上述外部距离变化, 配装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产品成熟、检测距离大, 且有0~40m m、0~80m m、0~150m m等多种规格, 本处根据需要选择0~80m m。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与高温间隙探头相比较, 存在如下优点:

1) 测量范围大, 能够满足不同容量空预器扇形板与转子密封片热态变形距离的测量;

2)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电子测量元件由于安装在空预器外部, 温度低, 工作寿命长, 市面产品成熟, 可以直接采购使用, 减少了研发时间;

3)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整套机构除外保护筒, 全部可在线取出拆除, 实现了在线检修,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

4) 由于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机械机构全部采用耐高温、耐磨不锈钢加工, 使用寿命长。

3.2 软件优化

为进一步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 提高使用效率, 根据试用实际工况对控制程序进行了优化:1) 将时时在线检测优化为间歇式下探检测, 既保证了检测要求, 又减少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滚轴的摩擦损耗;2) 将执行机构的电机的连续驱动调整优化为间歇式步进调整, 减少了电机频繁正、反动作, 延长了使用寿命;3) 增设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工作异常、转子停转、电机过载等信号的联锁和保护功能, 避免了扇形板和径向密封片的严重摩擦事故, 保证了空预器的平稳运行和投运设备的安全。

4 应用效果

凝结水泵方案优化探讨 篇10

关键词: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凝结水泵,经济性比较

1 概述

本工程采用2×350M W热电联产供热机组, 符合国家发展热电联产中选用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大容量、高参数供热机组等有关能源建设方针、政策, 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方案主要通过对本工程凝结水泵的选型及配置进行研究, 包括以下内容:

1) 对适合本工程的凝结水泵配置方案进行分析, 并进行综合经济比较;2) 推荐本工程凝结水泵的配置方案。

2 常规300MW级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泵现况及配置方案介绍

目前, 国内投运的300M W级机组凝泵配置方案大部分为:2台110%最大凝结水容量凝结水泵或者3台55%最大凝结水容量凝结水泵 (以下简称2台110%容量凝结水泵、3×55%容量凝结水泵) 。由此可见, 国内大多数电厂均按照《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660-2011》的要求, 采用2台110%设计热负荷工况下凝结水量或3台55%最大凝结水量的凝结水泵。

也有部分火力发电厂采用3台35%容量凝结水泵 (以下简称3台35%容量凝结水泵) 的配置方案, 其中1台35%容量凝结水泵与135M W级别汽轮发电机组100%容量的凝结水泵一个级别。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 火力发电厂中300M W和135M W及以下级别机组的凝结水泵事故少, 运行比较稳定。凝结水泵的不可控制大部分都可在安装、调试以及运行期间通过加强管理进行避免。即使偶然出现故障情况, 由于泵的基础以下部份采用抽芯式结构, 其拆装及检修十分方便, 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修复。

本工程为采暖抽汽机组, 采暖期约占4~5个月。额定采暖抽汽工况下凝结水流量约为V W O (V A LV E W ID E O PEN) 工况对应凝结水流量的三分之一。

首先, 如果采用2台110%水量的凝结水泵, 则单台凝结水泵的负荷在各种运行工况下波动范围大。

例如:在采暖期凝结水泵将长期处于负荷比较低的运行工况。这种配置方案不合理也不经济, 初投资方面也较高, 每台机组两台凝结水泵初投资约为160万元, 因此不建议采用。

其次, 本工程有二个方案:可采用3台35%容量的凝结水泵或3台55%容量的凝结水泵。在采暖期只需要运行1台凝泵, 另外2台凝泵可作备用。两方案既能满足非采暖期又能满足采暖期的可靠性。

本方案将对3台35%容量与3台55%容量凝结水泵方案比较和优化, 并推荐出较优方案。

3 凝结水泵配置方案比较

本工程凝结水泵按以下配置方案:

1) 方案a:一台汽轮机组配置3台35%容量凝结水泵;2) 方案b:一台汽轮机组配置3台55%容量凝结水泵;

根据汽轮机热平衡图, V W O (V A LV E W ID E O PEN) 工况下凝结水量为890t/h, 凝结水泵选型参数见表3-1:

凝结水量在采暖额定抽汽工况下:306t/h, 约为V W O (V A LV E W ID E O PEN) 工况下总凝结水流量 (含10%设计裕量) 的三分之一。

在采暖期额定抽汽工况下, 只需要运行一台凝结水泵 (35%容量) , 即可以及时的输送凝结水, 且此时该凝结水泵满负荷高效运行;而在此工况下55%容量的凝结水泵不在满负荷运行, 效率较低。

3 台35%方案与3 台55%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估算见数据3-2、数据3-3、数据3-4。

由数据3-2和数据3-3可知, 无论在采暖期还是非采暖期间, 3×35%容量方案都比3×55%容量方案每台机组节电量分别为402000k W h和51000k W h。

由数据3-4可知, 3×35%泵容量方案跟3×55%泵容量方案进行比较, 3×35%泵容量方案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每年节约标准煤111吨, 折合费用75500元。

在设备投资方面, 3台35%容量的凝结水泵的投资费用 (约1260000元) , 低于3台55%容量的凝结水泵的投资 (约1740000元) 。

结合本工程中抽汽机组在不同期间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 凝结水特性, 本工程采用3台35%容量的凝结水泵具有较大的优势, 既满足了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要求, 又节省了凝结水泵初投资和节省泵运行费用。

4 结论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篇11

关键词:WorldCat 标注系统 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016-05

WorldCat标注系统同一般的标注系统一样,都是由用户、资源和标签三个集合构成,具有平面化的组织结构、多维度揭示信息资源、自由随意性、共享性、社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1]。同时WorldCat标注系统进行标引的资源对象都是已经经过预先规范加工处理过的规范化书目数据,本身就因为主题、著者等因素关联在一起,是有序存在的。另外,WorldCat标注系统的用户由成员馆用户和一般用户组成,前者提供基本书目信息以构成WorldCat全球书目信息数据库,具有专业的信息资源组织管理能力;后者跟一般标注系统的用户群体类似,根据自身对资源的理解进行标注,具有差异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对WorldCat标注系统的标签、管理机制、检索机制等方面的分析,结合常规标注系统的特点,制订了优化方案,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内容和后期调整完善三个部分。

1 WorldCat标注系统优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针对WorldCat标注系统的优化方案能够最贴合其实际情况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也为了避免优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过多地影响到WorldCat自身的正常运行提供书目信息服务,方案实施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必须进行的,并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

1.1 全面了解WorldCat标注系统

主要是针对现在标注系统中的用户、资源和标签的数量、质量、关联等方面进行了解,掌握最新的、最为全面的数据统计信息,为后面的数据分析制定详细的优化方案和实施步骤提供参考。

1.2 详细调查WorldCat标注系统用户

主要是针对用户对现在标注系统的使用满意度和修改意见的收集、统计和分析。从而确定需要进行优化改进的地方,并且在优化方案中体现用户的使用需求,力图让优化后的标注系统更加吸引用户的长期和高频率使用。

1.3 调查了解其它标注系统

主要是针对那些跟WorldCat标注系统有相类似特征的标注系统,比如专门针对书目信息的LibraryThing和亚马逊标注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的各个集合和服务模块的设置和结构,尤其是那些WorldCat标注系统所不具有的功能,应当重点关注,考察是否可以借鉴。

1.4 制订优化实施方案

基于以上的调查数据,制定一个有具体时间进度、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施方案应当留有可以在实施过程进行调整的余地,同时要注意不会对WorldCat的其它功能造成长时间、高程度的影响。

2 WorldCat标注系统优化的具体内容

2.1 明确标签的实际含义,构建标签的层次体系结构

标注系统中的标签都是以平面形式存在的,缺乏上下级之间的类别管理[2],标签之间的关联性弱,加上标签来自于自然语言本身就存在着同义和异义等容易造成的歧义,使得信息资源按照标签的聚合会出现差错,导致检全率和检准率得不到较好的保证[3]。WorldCat的标注系统也不例外,以其首页上的热门标签云中的标签为例。标签“nonfiction”和“non-fiction”实际上指的都是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两个词是可以通用的。但是在标注系统中,两个不同的标签意味着将本来具有相同特征的信息资源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之中,割断了这些资源之间本来的关联性。再如,标签“fiction”和“historical fiction”,前者指的是小说,后者指的是国家年度最佳的小说名单,后者应当从属于前者,是前者的下位类。但是由于标注系统中标签的平面无等级性,使得这两个标签之间不存在任何类别关联,也就使得它们分别代表的资源之间没有建立任何的关联性。

因此,可以在后台构建一个对标签进行后控的词汇库,其内容包括基本的同义词词表和多义词词表,并且这些语词之间都是相联系的。考虑到WorldCat的多语种性,每个语种应当选定一个最为权威的成员馆来进行关于该语种的语词库建设。然后由技术人员进行不同语种之间常用标签词汇的关联赋予工作。同时该词汇库开放部分的权限给普通的用户,用以添加新出现的词汇和语义以确保该语词库能够与实际的自然语言使用情况保持动态一致。

WorldCat标注系统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资源对象是已经经过处理的书目信息,本身就是按照传统的信息组织方法进行规范组织的,具有基本的层次系,按照著者、时间、年份、语种、主题等进行了简单的归类组织。基于此,可以将赋予给同一个资源对象的标签跟随该资源归入到同一个大类之中。标签根据不同的分面规则划归到不同的类别之中,标签与标签之间就不再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有了比较明晰的等级层次关系。

2.2 增加针对标签本身的浏览和检索界面,优化用户对标签修改编辑的功能

WorldCat标注系统中对于标签并没有比较清晰的管理机制存在。一方面,标注系统中用户使用过的标签并没有按照某种顺序排列全部显示出来也没有用来查找某个标签的检索机制,用户没有办法通过浏览或检索的方式进行标签的查找;另一方面,用户在对自己已经使用过的标签进行编辑或者删除等管理操作时,相对应的信息资源的被标注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例如,先给“Decision-making in the absence of certainty:a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ech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21st century academic libraries”一书添加了“图书馆”这样一个标签。然后在“我的标签”界面中对使用过的“图书馆”标签进行修改,改成“图书”。理论上,原来被赋予给资源对象的标签也应该从“图书馆”相应地变成“图书”。事实上,返回到资源对象的界面,发现笔者对该资源的标注行为变成了两次,分别赋予了“图书馆”和“图书”两个标签(见图1)。

nlc202309031930

[图1 编辑标签的出错示例]

WorldCat标注系统需要增加对标签的管理机制。该管理机制不仅包括前面提到的对标签语义和层次关系的后控制,还包括提供浏览、检索机制来方便用户查找某个具体的标签和对标签进行编辑修改。

因此,WorldCat标注系统可以将热门标签云中的标签和所有用户标注使用的标签都根据字顺等规则进行排列,保持实时动态性,保证用户新添加的标签也能够快速地出现在标签列表中。标签的检索设置只需要提供简单的语词检索即可,由于标签之间通过后控实现层级化和关联化,可以在用户获取检索结构的同时显示与该标签相关的其它标签选择,实际上扩展了用户的检索范围。同时,需要在WorldCat首页的热门标签云设置可以方便链接到标签浏览和检索界面的按钮,确保用户在热门标签云中寻找不到所需要的标签后能够快速找到如何进行标签查找的途径。此外,WorldCat标注系统需要保证用户对标签再编辑的同步性,当用户对标签进行修改时,系统应当将这样的修改同步保存到标签数据库中和反映在用户之前使用该标签进行标注的信息资源的标签显示中。

2.3 构建专门通过标签进行信息资源检索的途径

用户通过自由标注来组织信息资源,被赋予了相同标签的信息资源被聚合在一起。这样的聚合让用户可以通过标签对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标注系统是WorldCat为了适应社会化网络环境和信息组织管理新趋势而添加进来的。标注系统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检索功能,主要是通过检索某个标签来查找它所相关联的信息资源。在目前的WorldCat检索功能中,无论是简单检索(见图2)还是高级检索(见图3)都没有设置提供给用户进行标签检索的途径。在检索框中输入任何检索词,即便是该检索词在标注系统中已经是某个信息资源的标签,WorldCat的检索系统会自动将其默认为按照传统题名、关键词等方式进行检索。

[图2 WorldCat简单检索界面]

在WorldCat中唯一能够进行标签检索的方式就是找到这个标签,通过点击该标签进行检索。但是WorldCat首页中用来显示用户标签的标签云中,只是显示了很少一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标签,而且WorldCat没有标签浏览页面,使得用户无法找到想要检索的标签,也就不能通过标签的检索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标注系统利用标签聚合信息资源以便于用户快速查找的功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图3 WorldCat高级检索界面]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WorldCat上原有的检索方式可以对检索结果分别按照“相关性”、“著者字顺”、“题名字顺”和“出版时间”等顺序进行排序,但是通过标签进行检索的时候,检索结果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这样不利于用户在众多的检索结果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为了实现标注系统的检索功能,可以在WorldCat的简单检索界面和高级检索界面添加“标签”检索的途径,也可以在首页设置专门的按钮链接到通过标签进行资源检索的界面。

WorldCat通用检索的检索结果是可以按照相关度、著者等因素进行排列的,这样有利于用户在众多的检索结果中进行进一步筛选。所以WorldCat标注系统通过标签对资源对象的检索,其结果也可以模仿诸如“著者”、“出版时间”等这样的条件进行排序。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页面右侧设置类似的进一步筛选框让用户进一步筛选。从而缩短用户通过标签检索并获取信息资源的所需要的时间(见图4)。

2.4 构建WorldCat用户的社群,实现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标注系统的社区聚合功能能够很好地将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资源用标签联系起来,构成了一定规模的社会网络,并且利用标注系统的运作原理不断强化和扩展已经形成的社会网络。对同一资源对象进行标注或保存的用户和使用相同或相似标签的用户被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相同兴趣点和关注点的用户群体。在群体中,用户之间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并且运用群体的智慧管理和创造[图4 WorldCat普通检索结果的其它筛选条件]

信息资源,体现了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网络用户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标注系统用户所具有的交互性从根本上说受到社会化网络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同时,用户的交互性也推动着标注系统的社会化发展[4]。但是在World

Cat的标注系统中,用户是松散的。标签仅仅是将被赋予有同样标签的信息资源聚集在一起,而没有对用户之间的关系做出关联,使得用户没有办法形成群体社区。这样不利于WorldCat标注系统的交互体验,也不利于其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

在WorldCat上,用户与用户之间唯一的关联是用户可以关注另一个用户自己构建的书目列表,不存在用户之间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交互活动。可以借鉴Flickr上社群(Groups)的构建,构建用户之间的社群建设规则。这样用户既可以参与到其它社群中的活动也可以自己创建新的社群开放给一定的用户参与进来,并且这些社群可以通过用户权限的设置实现隐私和资源的完全公开、半公开和完全保密。

WorldCat标注系统增加用户之间的交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作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网站对用户社会性的关注不足。同时基于WorldCat系统用户是由成员馆和普通用户构成的这一特色,增强用户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书目信息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与普通用户进行互动,有利于WorldCat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2.5 提供WorldCat标注系统检索API接口,实现与其它标注系统的互操作

WorldCat中的书目信息来自于其各个成员馆,尤其是2003年OCLC开始实施的“开放的WorldCat”(Open WorldCat)计划允许各成员馆和普通用户以Wjkl的方式对书目信息的评论和标签进行添加之后,其开放和共享性一直就是WorldCat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WorldCat标注系统的开放和共享性较差,既没有跟其成员馆所使用的图书馆标注系统进行对接,也没有与LibraryThing和亚马逊这类专门提供书目信息的标注系统关联[5],不利于WorldCat标注系统中标签资源的共享。

nlc202309031930

虽然通过常规的搜索引擎,如谷歌、必应或者百度,仍然能够检索到标注网站中的信息内容,但是由于搜索引擎针对的是整个网络信息资源,覆盖范围过于广泛,会降低查找和检索的检全率和检准率。所以WorldCat标注系统可以借鉴元搜索引擎的架构,构建一个跨标注网站的搜索引擎。每个标注网站自身都设计有通过检索标签来查找相对应的信息资源的简单搜索引擎,跨标注网站的搜索引擎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基本结构见图5)。

[图5 跨标注网站搜索引擎的结构图]

针对标注的跨网站搜索引擎的结构类似于双层C/S结构:用户向搜索引擎提交检索请求,搜索引擎根据这个检索请求向相连接的多个标注网站自带的搜索引擎发出实际的检索请求,然后多个搜索引擎会将获得的检索结果返回到跨标注网站搜索引擎,经过去重、合并、排列后反馈给用户。

最后,借鉴“一键分享”的模式实现标签和资源的跨系统分享。共享无疑是社会化网络环境最为突出的特征,为了让标注网站能够体现并且促进信息的共享,可以借鉴一些视频和新闻网站的做法,在资源旁边设置一些可以将该资源快速分享到社会化服务网站平台,比如微博、人人网的按钮。

只需要用户拥有分享目标系统的登录权限,点击相应的按钮,资源便可以即时分享,省去了用户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信息资源分享的效率。标注网站可以效仿这样的做法,在资源旁边设置同样的用来分享该信息资源到其他标注网站的按钮,通过后台的插件链接,方便用户将需要的资源、标签与其他标注网站的用户共享。

事实上,目前WorldCat的检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已经免费提供给所有需要的用户[6]。将这个API放到其它应用程序之中,就可以通过它来检索访问WorldCat上的书目信息。因此,WorldCat标注系统的检索功能可以借鉴这个API的开发方式进行,然后将标注系统的API放置到首页,提供给需要的用户。除此之外,WorldCat还可以将标注系统的API主动提供给那些已经将其它标注系统用到OPAC中的图书馆,让两个标注系统进行链接,实现跨标注系统的检索。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图书馆自行开发使用的PennTag系统,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标注系统,该校图书馆同时也是WorldCat成员馆之一。WorldCat可以将标注系统的API提供给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将WorldCat标注系统与PennTag系统相关联。用户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标注系统的检索同时获取两个系统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标注系统资源的共建共享。

3 WorldCat标注系统优化的后期完善

当所有具体的优化内容都稳妥实施完成之后,还需要对WorldCat标注系统的运行情况、用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优化方案的成效进行评估,并且对优化后的WorldCat标注系统进行微调。

3.1 了解优化后的WorldCat标注系统

参照准备工作中对WorldCat标注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的内容,对经过优化的系统重新进行一次全面的了解。然后把获得的关于标注系统中的用户、资源和标签的数量、质量、关联等方面的情况与优化前的情况一一对比分析。

3.2 调查用户对新标注系统的使用情况

对用户包括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优化后的WorldCat标注系统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使用者对整个标注系统,尤其是经过优化处理的模块的使用体验、满意度等。将使用体验与未进行优化时的使用体验进行比较,为下一步对优化方案成效的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3.3 评估WorldCat标注系统的优化成效

以WorldCat标注系统本身优化前后的情况对比和用户使用情况优化前后的对比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在实施优化的过程中各种人力物力的投入情况,对WorldCat标注系统优化方案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估。评估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作为对优化后WorldCat标注系统进行微调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对WorldCat标注系统优化方案进行调整完善的依据。

3.4 完善WorldCat标注系统的优化方案

根据对WorldCat标注系统自身情况和对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参考其他同类标注系统,制定针对WorldCat标注系统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实施后,根据成效对方案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对WorldCat标注系统优化方案进行调整。对于会将WorldCat标注系统性能和客户体验显著提升的优化措施保留并加强,反之则考虑弱化或剔除。

4 结语

WorldCat标注系统作为标注系统的一种,有助于用户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书目信息进行组织管理,提高书目信息的使用率。针对WorldCat标注系统的不足,制订有效的优化方案并实施,能够充分发挥标注系统的共享功能和社区聚合功能,更好地体现标注系统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和交互性。随着对用户标注行为和语义网的研究与应用的深化与发展,WorldCat标注系统能够将其应用到后续的优化之中,充分发挥分众分类法的优势,引导和促进用户对WorldCat中书目信息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英.Folksonomy与传统分类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完善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0,(2): 45-47,74.

[2]Thmas Marliesel, Caudle Dana,Schmitz Cecilia. To tag or not to tag[J]. Library Hi Tech,2009,27(3):411-434.

[3]黄建年,侯汉清.关于TAG分类及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08, 27(7): 49-52.

[4]易明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会化标签网络分析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3):107-114.

[5]姚晓锋.用户标签和图书馆主题分类的比较研究——以Librarything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4): 63-66.

[6]WorldCat Search API(Web service)[EB/OL].[2012-7-16].http://www.worldcat.org/affiliate/tools?atype=wcapi.

作者简介:黄如花(1968—),女,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鎏(1986—),女,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上海浦东图书馆馆员。

水文测验方案优化设计 篇12

关键词:水文测验,存在问题,优化方案,管理应用,研究深化

1关于水文测验环节的分析

当前我国的水文测验整体水平比较稳定, 这符合我国的现代化水资源利用开发条件。有利于实现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我国的水文测验系统是不健全的, 需要针对实际应用环境, 保证水文测验工作的稳定运行, 解决一系列水资源短缺现象、避免水环境加剧恶化。这是各个区域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由于水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某些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需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促进水资源的统一性管理, 而这些环节的开展, 离不开对水资源检测工作环节的应用, 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其污水控制处理体系的健全, 促进水资源检测基础材料系统的健全。

水文检测工作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保证日常水利工作稳定发展。实现对水文工作的稳定发展, 这是国家现代化水利工作建设工程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积极做好相关水文测验的基础工作。我们要义不容辞的去接受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能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做什么, 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具体考虑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2关于水文测验优化方案的研究

为了促进我国水文建设的稳定发展, 要根据各个区域水文现状, 展开优化, 促进水文测验优化方案的稳定发展。针对各个地区水资源运作情况, 促进其承载能力提升, 以实现对国家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积极做好水利测验的战略准备工作, 保证水资源管理服务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水资源的有效分配。在此过程中, 相关国家部门要做好积极的政策法规制定工作, 保证其决策管理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水资源保护服务体系的健全。排污口门、行政区界断面、国际河流的水质监测,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 重大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等。为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保护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监测和预报服务。为水资源调度服务。为年际间或实时的水资源调度、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的水资源调度、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化利用调度以及城市供用水调度等提供监测、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

在日常水文测验工作过程中, 要针对其服务对象的差异, 保证优质服务的提供, 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促进其相关价值文化的有效应用。目前来说应用比较广泛的水文测验工程项目有, 地下水、流量、降水等项目。通过对各个水文站的测验模式的深化应用, 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比如委托观测方式、常年驻测模式等的应用, 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水文测验工作。在水文站的应用过程中, 可以实现对委托观测模式的应用, 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比较常见的降水量观测模式有自动测报模式、固态存储模式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水文测报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 使水文要素产生了新的变化。就某个地区来说, 昭平台、白龟山、鸭河口、白沙等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淮河干流、小洪河、大洪河、澧河、唐白河、卫河的综合治理, 漯河、南阳、信阳、安阳等城市橡皮坝的建设、拦河枢纽等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地下水的超采等等, 都改变了原有水文要素的规律, 闸门流量加大或减小, 同级水位流速、流量的变化等都直接影响到水文要素的变化。

在水文测站的运作过程中, 要实现对流域内相关工程环节的了解, 比如对河道行洪规律的了解, 积极采取相关的测验对策方案。相关水力管理部门要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 展开对相关材料的深入研究, 比如水文流量单值化的情况, 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等。在应用过程中, 也要进行其测流方式的优化。保证其测流系数试验环节的优化, 实现对相关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在此过程中要规范水文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行为, 实现对先进水文测验技术的应用, 比如微机测流系统、遥测系统等的应用。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才能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人类活动的影响, 改变了水文测验固有的工作模式。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的不确定性、滩地开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治水方略的调整、水文断面大部分时间河干等, 都对水文测验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应走出原有固守断面的工作模式, 加大水文巡测和水文调查的力度, 尤其应加强渠道测流、水量巡测和引水口门的控制。同时, 要重视小流量的测验。

在水文测验过程中, 要针对其环境的变化展开相关环节的优化, 实现对枯季小流量测验环节的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 由于其河道自身环境的影响, 其水位观测效果不是非常准确的, 其流速仪的相对位置误差也是比较大的, 这不利于枯水期的实测水量误差的有效控制。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需要促进其枯季测流环节的有效应用, 实现对其精度的有效控制, 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断面状况, 积极做好相关的材料整编测验工作。

在水质测验环节及其水量测验环节中, 要保证其相关设备措施的有效应用, 从而提高水文测验的质量效率。要优化其水文测验的质量效率, 保证其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做好相关的能力建设工作, 促进其测验精度及其侧洪标准的提升, 采取相关的应急保障体系满足工作的需要。大力提高水文巡测系统的机动性, 增强水文测验的整体实力, 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水文测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 凡不泄密的, 要向社会公开, 实行资料共亨。

结语

水文测验工作的稳定开展, 需要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 要进行水文测验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 以满足日常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莉, 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4) :237.

上一篇:规则性肝切除下一篇:高低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