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和优化方案

2024-11-15

解决和优化方案(共12篇)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1

Silver Peak通过其强大的WAN多重优化解决方案, 极大地改善了广域网的数据传输性能, 提高了数据中心和分支机构间数据备份、复制和恢复的速度, 解决了大部分企业存在的带宽、延时、数据包丢失等问题。

据《Ziff Davis》的最新调查显示, 94%的公司表示他们在部署广域网 (WAN) 应用时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此外, 当部署的应用投入持续性的商业运营时, 83%的公司希望在5小时内可以完成备份复制目标, 然而最终只有40%的公司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当需要保护的数据总量增加时, 备份复制就更加难以实现。为了解决分布式企业的广域网优化需求, WAN优化应用交付市场正在迅速扩张。根据Taneja Group报道, 这一市场正在以超过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将超过数十亿美元。

WAN优化技术通过尽可能地实现数据的本地传输, 减少了WAN传输的数据总量。这项技术在节省人员配置、设备投资花费的同时为企业省去了WAN带宽申请和软件配置的开销。另外, WAN优化技术还可以帮助大型商业应用投资者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降低数据延时, 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它通过提高备份数据的性能和稳定性使投资风险降到最小, 同时使投资者在短时间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并且从终端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中收获更多的隐形利益。

优化技术的领先者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 成立于2004年的Silver Peak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 由Artis Capital Management、BenchmarkCapital、Duff Ackerman、Goodrich等风投公司融资成立。

Silver Peak通过优化广域网数据传输性能, 提高了数据中心和分支机构间数据备份、复制和恢复的速度, 促进了数据中心和分支机构的服务和存储的集中化。公司的独有技术提供了适合所有企业应用的特殊的性能改善技术以及空前的数据安全及稳定保障, 包括数据复制、备份、文件传输、邮件、WEB以及实时应用, 如Citrix、VoIP。

Silver Peak通过它最新的WAN加速技术, 为企业提供了完美的WAN优化解决方案, 利用以下技术优势实现了更多有形的商业利益:

●提高了数据中心灾难恢复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广域网上,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是极其困难的。从备份、复制、复原到全部数据的迁移, 这些操作都要求极大的广域网带宽。另外, 当高延时导致的应用传输超时以及随之而来的数据同步问题出现时, 许多连续性业务性能将极大地受到影响。Silver Peak的解决方案通过减少备份、复制和存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总量, 尽可能地使用本地传输数据, 克服了数据中心灾难的挑战, 加速了应用响应时间。另外, 该方案中包含的TCP加速和QoS (Quality of Service) 也可帮助克服数据恢复过程中的其它带宽和延时问题。

●提高了WAN上的数据性能:

广域网带宽的内在限制导致企业的中央机构难以向远程分支机构传输业务核心数据。远距离数据传输过程中, 有限的带宽必将引起传输延时、网络拥塞, 这些都将使数据包丢失情况更加频繁。而TCP中的延时重传机制以及配套的繁冗的网络协议, 如CIFS协议等, 又都将阻碍数据传输效率的提高, 最终导致广域网环境下许多公司应用程序响应时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Silver Peak通过其最新的WAN加速技术解决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提高了企业员工生产率, 保护了业务核心应用的投资, 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设备追加投资和WAN带宽申请费用。

●促进了数据中心的整合:

根据《PCWorld》最新的调查显示, 超过80%的企业都在探索合并分公司办公室基础设施项目或已着手实施这一目标。Silver Peak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促进服务器和存储的集中, 分公司的服务器和存储可以省去, 基础设备全部集中在数据中心。对分公司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能够更加容易实现服务器的备份, 企业数据安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此外, 企业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设备成本以及将服务器安装在偏远地方的环境成本。Silver Peak提供的服务器集中方案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基础设施成本、软件投资成本、WAN带宽以及日常运营支出, 同时可以减少了对现场技术支持人员的需求, 也省下了不少的员工差旅费。另外, 信息本地化处理后, 广域网传输的数据量将大幅减小, 带宽得到最大的利用, 同时也节省了WAN成本。

多重整合的WAN优化方案

Silver Peak通过其强大的WAN优化解决方案, 解决了大部分企业存在的带宽、延时、数据包丢失等问题。Silver Peak的优化技术是实时的, 工作在IP层以确保最佳的性能以及最广的应用范围。

Silver Peak的解决方案主要从网络加速、网络整合和网络存储器三个方面来实现WAN优化 (如图所示) , 以下就这三个方面做具体的技术介绍, 进而深入地了解Silver Peak是如何实现广域网优化的的。

网络加速

Silver Peak以安全和可靠的方式为所有企业的WAN应用提供了一系列优化技术, 进而缓解了WAN延时, 其解决方案着重从TCP加速和CIFS加速两个方面实现WAN网络加速功能。

1.TCP加速

Silver Peak主要通过开发以下功能优化WAN上的TCP性能:

窗口扩展:Silver Peak利用TCP窗口规模选项提供高达1GB的窗口大小, 克服了高延时网络中标准TCP窗口大小为64KB的限制。

SACK (选择性确认) :SACK技术提供了独特的处理机制, 解决了WAN环境下出现大量丢包的状况。在数据传输过程中, 它像发送方提供完整的信息, 告知已接收和未到达的数据包, 使发送方只需重传丢失的数据包, 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往返检测:Silver Peak提供了专用的往返通道, 使RTTs的计算更加有效, 这也使得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 超时重传) 时间, 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高速TCP:Silver Peak自主配置高速TCP, 修改TCP拥塞控制机制, 加大TCP连接窗口。这项技术改变了往返传输过程中窗口的打开方式, 以绝对窗口大小的函数来配置窗口关闭时间, 使得TCP在高带宽、高延时的环境下性能更优。

2.CIFS加速

Silver Peak优化了微软CIFS协议性能, 该协议曾由于过度繁冗而在WAN应用中臭名远扬。改进后的CIFS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性能优化:

CIFS预读:当用户使用某文件时, Silver Peak应用使用流水线操作, 发出预读文件请求, 省去了往返延时和等待确认时间, 这样就减少了由于读取操作而引起的延时。

CIFS写后操作:Silver Peak NX在用户进行写入操作时使用管道技术, 最大限度地减少写入操作所需的往返延时, 提高数据的性能并且无任何数据丢失风险。

CIFS元数据优化:传统的微软客户通常拥有许多不必要的独立文件和大量的对目录文件中元数据的重复请求。将这些请求集中响应可以优化系统的性能。

网络整合

数据下跌和无序列包 (如包丢失) 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广域网的质量。当企业把应用迁移到MPLS, IP VPN和其它共享广域网技术上时, 这些质量问题便更加凸显。Silver Peak的网络整合功能帮助企业在保证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充分体验到MPLS和IP VPN的便利。

1.自适应前向纠错 (FEC)

前向错误修正 (FEC) 是一种很好的纠错技术, 主要用于纠正物理层上数据位传输错误。这项技术同样也适用于纠正网络层的数据包传输错误, 进而提高具有高损耗特性的广域网上的应用性能。Silver Peak使用数据包层上的FEC技术重传广域网链路远端丢失的数据包, 避免了延误和多次的往返重传。这使得广域网可以轻松地从因网络层故障而导致的数据包丢失状况中恢复正常。同时, Silver Peak的解决方案可根据连接情况的变化, 动态地调整FEC设置, 使企业应用在高丢包环境中获取最大效益。

2.实时数据包阶校正验证 (POC)

Silver Peak的POC应用技术对数据包进行重新排序, 避免数据包无序传输时可能发生的数据包重传现象。它通过在一个专用的广域网优化设备 (而不是一个终端站或路由器) 上实现这一功能, 企业可以以最小的延迟来处理大容量、高吞吐量的数据流。此外, POC是伴随所有IP流 (无论是否为传输协议) 实时执行的。

另外, Silver Peak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工具, 方便配置网络整合和监控功能。这些管理工具包括各种用于QoS策略配置和管理的先进模板, 以及用于监测广域网中包传输质量下跌和无序现象的详细的报告工具。

依托实时的FEC技术和POC技术, Silver Peak成为目前唯一的网络整合方案供应商。而传统的广域网优化技术主要依靠积极的TCP重传方法来解决丢包。这种方式增加额外的延迟, 因此不能应用于如语音、视频等对时间敏感的应用上。此外, 这些方法都只针对TCP流量, 而对使用UDP和其它协议的应用程序无能为力。同时, 积极重传策略往往很“不友善“, 它会试图在同一时间占用大量的广域网资源, 侵占了其它应用程序所需的资源。

网络存储器

所有的Silver Peak应用都配备了网络存储技术, 用于删除广域网中的重复数据。网络存储器是用于实时检测所有广域网的入站和出站流量以及存储在每个应用上的本地数据实例。

在通过广域网发送信息之前, Silver Peak的应用程序使用网络存储记忆, 实时匹配数据流和存储模式。如果匹配失败, 很短的引用指针将被发送给远程的Silver Peak应用, 指示它为本地实例提供的传输模式。重复数据永远不会通过WAN发送, 这样便节省了带宽, 使广域网拥有同局域网一样的应用性能。如果文件内容被修改, Silver Peak应用将检测在字节级别的变化同时更新网络的“记忆”。只有被修改部分需要再次传送, 提高了可扩展性和应用响应时间。

Silver Peak的网络存储器拥有以下独特优势:

应用的透明性:网络存储与应用程序运行透明。它提供100%的一致性数据, 不改变应用程序的语义。所有的认证、文件和记录锁定功能都通过本机应用服务器处理, 支持无缝的部署和操作。Silver Peak性能改善技术能够帮助优化所有企业的应用, 包括TCP, UDP, 实时、交互和事务性的应用。

企业可扩展性:因为运作在网络层, 不受TCP流量限制, Silver Peak网络存储技术的设计能够扩展至每秒数百兆的WAN带宽。网络存储器也提供特别有效的存储可扩展性。例如一个单一信息可以被存储在任何位置 (包括头端) , 使网络存储可以跟踪几个星期前的有价值的资料。

网络范围内的可见性:Silver Peak应用通过不间断地更新本地网络和邻近网络的存储状况, 绘制成网状的信息存储结构图。数据引用不必被限制在特定的广域网连接上, 本地实例可以接收来自任何数据源的更新信息。在广域网中, 该技术可以将广域网配置成一个强大的网状网络, 使各个分支机构可以直接进行通信。

虽然广域网优化技术已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 但大部分用户对它的认识还是较为陌生。然而随着广域网存在的低带宽和高延迟问题逐渐暴露, 广域网优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Silver Peak作为WAN优化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先者, 凭借其多重优化解决方案, 必将在广域网发展领域做出更加显著的贡献, 并开拓出其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http://www.silver-peak.com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2

1.从2009年12月8日开始,印度财政部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同步数字传输设备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最高为产品进口价格(CIF)的236%。这意味着,中国通信企业出口印度市场的SDH设备,成本和价格将至少提高近30%,中兴的成本增加了2.36倍。

2.2010年,应比利时一家小公司的起诉, 欧盟发起了对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倾销调查.中兴遭遇外企恶意投诉.我国20亿美元的产品面临欧洲贸易保护。

3.2011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两项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若调查认定可采取两项措施,欧盟对每单位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可达60欧元以上,而目前欧洲市场上无线网卡的均价只有20欧元至30欧元。

4.2012年5月28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将对中兴提出诉讼,指控其从非法政府补贴中获益。

4.欧盟认为中兴因收受非法政府补贴后在欧洲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报道称,欧盟正就此搜集证据,并已将此事知会各成员国。倘欧盟判定中国的行为属违法,中兴将可能需支付惩罚性的欧盟关税。

5.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发布报告称,中兴为中国情报部门提供了干预美国通信网络的机会,并建议相关美国公司尽量避免同中兴合作,以避免造成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

遭遇困难的三大原因

(一)经济上:树大招风

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的研究报告表明,仅仅是去年,全球无线网卡销售量同比增长55%,中兴在全球无线网卡的销售市场上表现优异,获得了全球主流运营商和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数据也证明,目前在全球无线上网卡市场上,中兴的市场比例达到了35%。欧洲市场的反倾销调查报告指出,中兴从欧洲市场分得3亿美元

(二)政治上:欧美国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在美国国会看来,中兴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还可能受到中国军方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兴企业在美国的拓展,可能导致美国通讯网络中的转换器、路由器、内置软件等受到操控,使得通讯受到干扰或路由被蓄意改变。指责中国电信企业伤及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这种论调其实并不新鲜。多年来,中兴在美国、印度等国家的市场拓展,一直受到歧视性待遇。当地政府常以安全审查为由,阻挠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

(三)与华为的“内战”

中兴和华为在国际市场接连取得阶梯性的大发展,成功地树立了中国通信品牌这两面大旗。但是两者为抢占市场,打起了价格战。随着“战争”的不断激化,双方甚至开始互相诋毁和诉讼。继华为在欧洲三国指控中兴通讯侵犯其专利权和商标权后,中兴通讯已于当天在中国针对华为侵犯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若干重要专利递交了诉状。中兴和华为 “狼性”战略下的互相争斗无疑给了外来企业更充足的借口来阻碍中国战略型产业跨国经营的进程。

解决方案

(一)外部:寻求政府帮助,获得国际和国内援助

以中兴为代表的中国民企以自己实力进军世界市场的时候,往往受到旧格局的利益既得者们的干涉。当民营企业无法应对别国政府的反倾销、反收购、反干预时,可以寻求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力量----我国政府。首先,我国政府可以对美国、欧盟等国违反世贸组织的平等性原则的行为向国际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其次,我国政府应该利用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与被兼并企业所在的地区或者国家进行一些外交上的沟通,阐明我们和该国家该地区的合作是共赢的,而不是争夺利益。最后,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利用可能的手段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如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贸易政策,做好研究,有对应的手段和预案,特别是在细分的领域里,要研究哪些领域何时会遇到何种问题。不仅要有应急的预案,更要鼓励行业协会发挥作用,要有意识地支持企业在树立海外品牌和形象上进行投入。

(二)内部

1.重塑品牌力应对国际竞争

华为与中兴虽然在海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却与之不成比例,仅在运营商和供应链中享有至高的知名度。参数技术软件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杰罗尔德·史密斯表示,中兴在研发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投入,但在产品服务、品牌打造和营销方面需要做的依然很多。2.继续抢占技术制高点,逐步拓展企业业务范围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3

数据业务是3G网络承载的主要业务,而目前数据业务大的吞吐量还是由上网本或者是采用移动终端连接上便携式电脑使用所产生,真正直接用手机上网的吞吐量还不大,由于上网本的“移动性”不强的特点,故大部分EVDO数据业务大部分来自于室内,比如主要办公场所、商场、机场、车站等人流量大且业务使用时相对静止的场所。

相对2G而言,EVDO对无线环境的要求更高,室内的覆盖特点是损耗比较大,传播空间复杂,容易泄漏,高层室内导频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靠室外基站的穿透性覆盖室内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室内分布的覆盖对3G而言尤为重要,针对性地控制室内信号覆盖,使覆盖均匀,防止泄漏和导频污染,克服主要的覆盖问题,从而提高用户上网速率改善用户感受。

3G室内分布规划的注意事项

目前主要的室内分布覆盖问题,如泄漏、导频污染、RSSI异常等都与室内分布的规划有着一定的关联。

由于物业协调、美观等客观原因,室内分布的施工不一定能根据信号覆盖设计时理想化的需求布放来做,所以首先要了解施工受限的情况,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条件受限情况范围内的覆盖,选择合适的天线布放位置、选用合适的天线类型、根据无线传播特性设计好合适的天线口功率等优化手段有效控制好覆盖。

在设计时,根据具体室内分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布放位置很关键,尤其是选用合适的天线类型。比如大型写字楼,窗户一般比较大,玻璃材质,损耗小,如果采用普通的全向吸顶天线,太靠近窗户,容易泄漏,太远,窗户边又不能很好地压制室外的信号,极易造成导频污染,如果施工允许,可以在靠窗的位置选用定向的吸顶天线,朝着室内方向辐射。其它元器件的选择也很重要,例如根据不同馈线、耦合器、功分器的损耗特性选择合适的型号。

设计时一定要计算好各种介质、墙体的损耗,需要覆盖的地方要克服损耗,防止泄漏时要充分利用好损耗。室内墙体的材质比较多,不同的材质损耗不一样,所以在RRU和干放的功率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损耗,同时要考虑上下行的平衡,有效控制好覆盖。

3G室内分布存在的主要覆盖问题和优化措施

1.室内分布RSSI异常和优化方案

RSSI异常会导致接入困难,掉话率升高,对EVDO数据业务而言,相当于C/I的I变大,即C/I减少,也就是说数据速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RSSI异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RSSI过高(长期高于-95dBm)

◎RSSI主分集差异大(主分集差异大于6dBm)

◎RSSI偏低(RSSI长期低于-120dBm)

新建室内分布开通后,从OMC上监控RSSI,发现RSSI异常现象比较普遍,某局开通的40个室分中,有18个RSSI较长时间大于-85dBm,室内分布RSSI异常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有不同处理办法,主要是要掌握处理的一般流程。

图1室内分布RSSI处理的一般流程

通过如下一个比较典型的室内分布处理案例来了解处理思路及过程:

(1)首先,利用凌晨时间中断室内分布系统与RRU的连接,即只保留BBU+RRU,观测1个小时,RSSI恢复正常,说明,BBU+RRU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室内分布系统内。

(2)连接上室内分布系统与RRU后观察RSSI,又恢复异常状态,保持在-73dBm左右,保留一层楼的室分(这层楼里的室分部件种类最全,直接接到RRU上),关闭其余各层楼室分,逐一重新拧紧所有室内馈线接头,未见RSSI异常现象改善,说明接头连接没有问题。

(3)通过以上的排查,只剩下对室分系统内的元器件的排查了,这些元器件既含有有源器件,也有无源器件,一般情况下,有源器件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决定先从有源器件排查入手,即排查干放,在去掉干放的情况下,观察系统RSSI值,发现有明显的改善,恢复到-100dBm左右,回到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问题发生在干放上。

(4)查看干放类型是 SGR-R331C-2,是2W的干放,此种类型的干放修改参数需要用笔记本连接上干放,参数设置界面:

关键的参数就上下行的输入/输出功率,问题很可能就是参数的设置和实际输入/输出功率不符导致,根据设计文档,干放下行输出功率是2W,即33dBm,干放增益33dB,也就是说干放的下行输入功0dBm,所以这款干放的下行输入功率一般要求-10dBm~0dBm,用功率计测试实际下行输入功率1W,远远超过干放输入功率范围,为保证干放的输入功率一般要求-10dBm~0dBm范围内,为保证干放前端的正常覆盖,不能过多地调整RRU的输出功率,于是在干放输入端加衰减器,接上衰减器后,干放的输入功率调整到-5dBm。为保持上下行的平衡,下行功率一般比上个功率大3~5dB。上行最大增益设置为“0”,明显错误,修改为“20”,观察1个小时的RSSI,保持在-98dBm,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问题得到解决。

当然还有很多情况会导致室分RSSI异常,比如接头松动,馈线、耦合器、功分器问题等等,需要在日常维护优化时及时处理,总结经验。

2.信号泄漏及优化

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安装方面的限制,个别天线太靠近窗户或者门口,没有考虑好墙体材质的损耗,个别天线的功率设置不当,造成室内信号泄漏严重,使软切换增多,影响室外的掉话率。

首先要从室分的设计着手,结合室分的具体建筑结构,仔细计算每个点的覆盖,即规划好每个天线的安装位置,室分覆盖大部分采用吸顶天线,不容易控制覆盖的方向,要仔细计算好吸顶天线到门窗的链路损耗,尤其1~5楼靠门窗的天线口输出功率设置。

工程完成后,不但要测试室内信号的覆盖情况,也要围绕室内分布建筑物30米内做详细的泄漏测试,一般情况下,室外10米处接收电平强度要小于-85dBm,而优化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室内分布在室外30米远接收电平有-65dBm高,对于泄漏的室分信号,及时处理。

在已经安装好的情况下,无线参数优化也是有效控制泄漏的一种办法,主要是优化室分信道功率的设置和RRU、干放功率的设置,即大都采用降低功率,拆除部分天线、加衰减器的做法降低室内的信号,避免泄漏,但是,这样造成的恶果是室内信号的强度下降,EVDO高速率赖以SINR高的无线环境被破坏,造成DO速率下降。另外,室内信号减弱,室外的信号没有改变,相对而言导频干扰程度变大,导频数量的增多,直接导致DO速率的下降,众所周知,DO的性能里,更需要关注用户的实际感受。

正因为吸顶天线的覆盖方向难控制,安装的位置特别重要,如果是安装在门窗等容易泄漏的地方,很容易造成对室内分布系统信号对室外小区产生干扰。为了有效地控制信号的覆盖方向,建议采用小功率的定向天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靠门窗的位置安装定向天线,让信号往室内方向辐射,选用的定向天线的前后比高的天线,加上利用墙体阻挡,可以有效地防止室内信号的泄漏。

3.高层室内分布导频污染及优化

高层室内分布导频污染主要是由于多个室外导频信号从较远处覆盖过来,一般情况下,市区内的站点天线一般不能过高(不高于30米),即低于高层,而大多数天线的上旁瓣没有很好的抑制,室内天线一般都有设置较大下倾角,故上旁瓣就会向上或者水平方向自由空间传播比较远。这些过远飘过来的信号不稳定,高层室内门窗处极易造成频繁地切换,从而导致掉话,当导频数量超过3个,且信号强度相差不大时,DO上网速率都比较低。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天线的前后比,前瓣下倾,自然后瓣上倾,如果天线后方有高的建筑的话,前后比不高的天线也是造成高层导频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造成的原因上来说,抑制室外信号强度,加强室内分布信号的强度是主体思想,首先要控制好室外信号的覆盖,一般通过压低室外天线的下倾角,调整天线方位角,减低天线挂高等优化方法,天线选型方面,室外基站天线尽量选用上旁瓣有抑制功能且前后比较大的天线,室内天线据上面所述,选用小功率的吸顶定向天线能比较有效压制室外信号的相对强度。另外要注意天线辐射方向的反射,避免反射引起的导频污染,如市区内很多建筑表面是玻璃,很容易形成大的反射面,增加对高层室内的导频污染。

异频覆盖和交叉硬指配是目前处理高层导频的常用办法。在频点够用的情况下,将高层楼宇DO服务载频与周边宏基站的DO载频不同,使用纯净的异频信号来覆盖楼宇内部,从而避免了室外基站的同频干扰。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发生异频(硬)切换,需要用伪导频进行过渡。

3G业务对无线信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室内分布又具有独特的无线环境,从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看,优化的关键是根据室分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运用一定的优化技术手段尽量克服泄漏和导频污染问题,日常维护优化时及时处理象RSSI异常等问题,才能更好地保证用户的3G业务感受良好。

高职院校校园网优化解决方案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网,优化,改造,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 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 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是当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 原有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本院校园网建立以来, 由于受资金等条件约束, 所用的网络设备都较为低端。核心三层交换机为华为S3526, 接入层为华为2403H百兆交换机, 出口为FortiGate-300防火墙同时兼路由器, 网络结构见图1。由于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及学院信息化业务的不断增加, 原有校园网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了出来。

1.1 主干带宽不足

校园网内接入节点数目约为500个, 而网络主干带宽只有百兆, 在此平台上需要进行WWW、FTP、BBS、精品课程、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服务, 原有网络带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迫切需要将主干带宽升级为千兆。

1.2 网络利用率低

校园网络节点主要分布在理科楼、文科楼、实验楼、东校区和图书馆, 上班时间网络利用率较高, 而在晚上、周末及假期, 网络的数据流量非常低。学院家属区的很多用户通过电信或网通等ISP访问Internet, 如果将网络节点接入家属区既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 同时又可以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3 网络出口带宽不足

校园网现有中国教育网 (CERNET) 和铁通两个出口, 带宽均为10M, 由于网络规模的扩大, 网络应用服务的增加, 出现访问外网速度较慢的情况。需要扩展网络的出口带宽, 并且根据用户所访问的资源进行出口策略优化。

1.4 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是实现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的保障, 学院原有的防病毒软件只能够单机运行, 难以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并且没有入侵检测系统 (IDS) , 暴露出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防止病毒爆发或黑客入侵造成网络瘫痪,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1.5 网络管理有待加强

学院对网络设备的管理还停滞于人工管理阶段, 没有配备高效的网络管理平台, 在出现故障时没有相应的设备及软件进行故障诊断。目前的网络管理工作由交通信息工程系负责, 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还有待于加强。

2 网络优化需求分析

根据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对网络平台的要求, 并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改造优化后的校园网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能够进行逐次平滑升级, 满足多种网络应用的需求。在方案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有。

2.1 多出口的需求

根据校园网现有两个出口的情况, 需要根据用户访问不同网络资源的需求, 在学院内部提供不同的路由策略。即用户访问教育网的相关资源, 通过CERNET的线路, 而访问教育网以外的资源时选择铁通运营商的线路作为出口路由。还需要考虑以后再增加网络出口的需求, 这些特性要求核心的交换机或出口路由器能够支持并提供策略路由, 以及基于硬件的ACL功能。

2.2 用户管理的需求

主要包括: (1) 用户安全认证需求, 要求能做到基于某种方式的身份认证、多ISP选择、用户费率查询等。 (2) 需要解决账号和端口绑定问题, 通过此种方式限制账号的使用区域, 还可以防范非法主机的接入。 (3) 对用户带宽进行控制的需求, 要求设备能对用户的带宽进行控制, 譬如限制为512K、1M、2M、5M、10M等速率。

2.3 多种教学方式并行的需求

随着校园网信息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依托于网络能够提供多种特色教学模式, 主要包括: (1) 多媒体教学, 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教学资料, 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典型的考试资料等提供给学生下载使用。 (2) VOD点播业务实现, 通过建立VOD视频服务器平台, 利用交换机提供的组播功能, 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优质的视频效果。

3 优化及改造方案

3.1 网络架构的优化及网络设备的改造

改造后的网络采用三层架构, 提供全面的QoS保障服务, 从而为教学管理及科研提供可增值可管理的业务, 基于以上特点, 在进行网络改造时应遵循高带宽、可扩充性、开放性等原则。

以学院理科楼的网络中心作为校园网的核心交换区, 在核心交换区设立光纤连接集中点, 其余节点的汇聚层交换机通过光纤星型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理科楼的汇聚交换机采用千兆双绞线直连至核心交换机。

在每栋楼宇内配置一台汇聚交换机, 采用百兆双绞线和接入层交换机相连, 接入层交换机端口数目根据需求配置, 并适当冗余, 以备扩容。考虑到学校以后可能要增加的VOD点播、多媒体课件教学、远程教育等带宽要求高的服务, 接入层交换机采用高性能的可网管二层交换机, 同时可以防止DOS攻击和进行其它网络行为的控制, 以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组网拓扑图如图2所示。

为有效进行校园网内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 以基于IP的存储区域网络 (IP-SAN) 形式,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IP技术的特点是:提供统一的用户访问接口, 支持不同操作系统访问, 成本较低, 易于安装和维护, 存储利用率高。

3.2 网络安全优化方案

在外网与校园网之间部署防火墙, 可以禁止来自某些特殊站点的访问和禁止某些协议的运行, 限制对某些不安全端口的访问, 能封锁特洛伊木马, 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从而有效地防止外部入侵者的非法攻击行为。

建立网络防病毒系统, 在校园网上建立防病毒服务器, 然后采用客户端安装或网络分发的方式将客户端软件安装到每个工作站上, 管理员只需利用控制台软件就能够实现校园网内计算机病毒的统一清除。采用EAD (端点准入防御) 安全策略, 只有当工作站的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为最新的情况下才允许访问校园网资源, 否则强制进行系统补丁和病毒库升级, 从而加强了网络终端的主动防御能力。

3.3 网管解决方案

根据所选设备状况, 采用Quidview网络管理软件, 可以实现设备管理、拓扑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管理、软件升级管理、配置文件管理、VPN监视与部署等多种管理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够管理华为3Ccom公司的全线数据通信设备, 还能够通过标准MIB实现对Cisco、3Com等各主流厂商的数据通信设备的管理。

4 下一步的建议

网络核心设备的升级改造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是校园网稳定运行的前提, 在此项工作完成以后,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建议: (1) 尽快将校园网节点接入家属区以及学生区, 为全院师生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工作、学习环境。 (2) 增大现有的网络出口带宽, 或者增加新的网络出口, 避免由于节点数目增加或者网络应用的深入影响网络出口速度。 (3)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使校园网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石云辉, 张学义, 王崇刚, 等.关于高校校园计算机网络优化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

[2]孙梅青.校园网络的优化与管理[J].福建电脑, 2003 (11) .

[3]魏亮.网络应用服务安全浅析[J].信息网络安全, 2006 (6) :27-29.

[4]CERNET网络中心.西部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验收标准[S].2003.

常见终端问题解决方案和整改方法 篇5

弱密码示例:

扫描原理:通过SMB协议,匹配弱密码字典库,对终端用户和口令,进行扫描。产生原因:终端存在SMB自建共享或者开启SMB默认共享导致,同时系统用户存在弱口令。验证方法:

(1)使用命令net use ipipc$ password /u:username进行弱密码登录尝试,若登录成功,则该账号一定存在。

(2)该账号可能在“计算机管理”中不存在,因为该账号可能为克隆账号、隐藏账号或者某程序产生的账号。

(3)也存在计算机已经中毒的可能。《注释》

判断计算机是否存在隐藏账号的方法:

1.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AMSAM,修改SAM权限 为administrator完全控制。

2.按F5刷新注册表,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AMSAMDomainsaccountusernames,对比用户列表和计算机管理中的用户列表是否相同,如果存在多余的,则为隐藏账号。加固方法: • 杀毒

• 使用net use ipipc$ /del,进行删除

• 如果可以关闭Server服务,建议关闭Server服务 • 更改计算机系统用户密码,设置足够密码强度的口令 • 关闭自建共享

问题二:SMB漏洞问题

漏洞示例:

利用SMB会话可以获取远程共享列表 主机SID信息可通过SMB远程获取 利用主机SID可以获取本地用户名列表

扫描原理:通过SMB服务(主要端口为135.445)对被扫描系统,进行信息获取 产生原因:终端存在SMB自建共享或者开启SMB默认共享导致。加固方法:

• 如果可以关闭Server服务,建议关闭Server服务 • 修改本地安全策略,如:

• 利用SMB会话可以获取远程共享列表–启用“不允许匿名列举SAM帐号和共享”

• 主机SID信息可通过SMB远程获取 –更改“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为“没有显式匿名权限就无法访问”

• • • • • • • • 利用主机SID可以获取本地用户名列表–启用“允许匿名 SID/名称转换”

通过防火墙过滤端口135/TCP、139/TCP、445/TCP、135/UDP、137/UDP、138/UDP、445/UDP,过滤方法如下:

进入“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windows 防火墙->左侧高级设置”,打开“高级安全防火墙”,右键“入站规则”->新建规则。

进入“规则类型”页面,选择“要创建的规则类型”为“端口”,点击“下一步”。进入“协议和端口”页面,选择“TCP规则”,并在“特定本地端口”中输入要屏蔽的端口(如:135、139、445、1025),点击“下一步”。进入“操作”页面,选择“阻止链接”,点击“下一步”。进入“配置文件”页面,选中“域、专用、公用”,点击“下一步”。进入“名称”页面,输入一个名称,如“网络端口屏蔽”

问题三:自建共享的问题

漏洞示例:

存在可写共享目录 存在可访问的共享目录

猜测出远程可登录的SMB/Samba用户名口令

产生原因:终端用户自建了共享,且共享目录的权限为可访问、可写 加固方法:

• 关闭自建共享

• 更改共享文件的权限,取消everyone权限

问题四:SNMP口令问题

漏洞示例:

SNMP服务存在可读口令 SNMP服务存在可写口令

产生原理:通过UDP 161 端口获取被测系统信息。同时所谓可读,可写是针对RO权限和RW权限所对应的,因为SNMP代理服务可能存在默认口令。如果您没有修改这些默认口令或者口令为弱口令,远程攻击者就可以通过SNMP代理获取系统的很多细节信息。相关服务:

• SNMP Service:使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请求能在此计算机上被处理。如果此服务停止,计算机将不能处理SNMP 请求。如果此服务被禁用,所有明确依赖它的服务都将不能启动。SNMP Trap:接收本地或远程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代理程序生成的陷阱消息并将消息转发到此计算机上运行的SNMP 管理程序。如果此服务被停用,此计算机上基于SNMP 的程序将不会接收SNMP trap 消息。如果此服务被禁用,任何依赖它的服务将无法启动。加固方法:

如非必须,建议关闭SNMP • • • • • XP关闭方法: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管理和监视工具”,双击打开,取消“简单网络管理协议.Windows 7关闭方法: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打开或关闭winows功能”,取消“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如为必须,请修改SNMP的“团体名称”

打开“服务”选择“SNMP server”右键“安全”-添加团体名称 修改端口号或者防火墙屏蔽

问题五:FTP相关漏洞问题

漏洞示例:

• 猜测出远程FTP服务存在可登录的用户名口令 • 远程FTP服务器根目录匿名可写

产生原理:使用TCP 21号端口,进行FTP相关漏洞的扫描 加固方法:

• 如果FTP为非必须,建议关闭FTP服务 • 如果FTP为业务需要,建议修改ftp 若口令

• Linux 下有两种弱密码,一个是ftp, 一个是anouymous帐号,对于anouymous帐号弱密码,通过关闭默认帐号来实现。对于ftp帐号,由于此时ftp帐号是系统帐号,故需要通过passwd为ftp 设置密码

• 由于在windows下,ftp帐号使用的是系统帐号,因此windows下ftp帐号的弱密码,也就是系统帐号的弱密码。

• 针对漏洞“远程FTP服务器根目录匿名可写”,使用命令chown root ~ftp &&chmod 0555 ~ftp进行加固

问题六:Integard Home和Pro HTTP请求远程栈溢出漏洞

• 当前没有解决方案,可能是误报,一直在和总部沟通中,尚未找到解决方案。

问题七:远程协议相关漏洞

产生原因:利用TCP 3389端口对终端进行扫描,发现远程协议相关漏洞。加固方法:

• • • • 针对不同漏洞,下载不同补丁

粮食安全和绿色解决方案 篇6

鉴于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人口将继续增长,加之受气候变化、土壤流失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为所有人提供充足、安全而健康的食物,无疑依旧是人类面前的重大挑战。全球每年有800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平均每天2.4万人。

诺曼?布劳格博士(Dr. Norman Borlaug)通过“绿色革命”为解决饥荒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绿色革命于上世纪60年代正式启动,主要是研发高产谷物品种和一系列改进的农艺方法。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为绿色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目前至少60%的水稻产量都基于他所创建的基因平台。

植物和植物病害

植物在历史不同时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食物、衣服和栖身之所。没有植物就不可能有粮食安全,因此布劳格的粮食生产革命被称为“绿色”也就并非巧合。

小麦占我们全部粮食的20%。布劳格培育出高产的小麦品种,而且这些品种本身含有抗秆锈病基因。秆锈病是最严重的植物病害之一,秆锈菌能够大范围感染作物并迅速传播,感染的作物会产生数十亿个随风传播的微小孢子,能够扩散数千公里。目前这些孢子已从南非传播到澳大利亚。1973年澳大利亚爆发的小麦秆锈病瘟疫,造成约3亿澳元的损失。

秆锈病和条锈病都在继续导致全球小麦大幅减产。过去12年人们最关注的是秆锈病再次出现,这源于1999年最先在乌干达发现的“Ug99”病原体,致病性极强。此后,“Ug99”波及南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也门和伊朗等国,并可能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蔓延。

科学界合作促进解决影响全球的问题

预计2020年前对小麦的需求每年将有超过1.5%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新战略,确保粮食作物不会因感染锈病等病原体而减产。尽管挑战很大,但如果我们获得必要的资源,一定能够克服这些挑战。从本质上讲,科学研究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取得成功。2004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从事改良小麦与大麦品种的研究工作。

我与中国同事的合作,是利用抗秆锈病基因对谷物进行改良以稳步提高产量,并通过降低对杀虫剂的依赖来提高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我们还研究发掘新的抗秆锈病基因和其他特性,提高作物产量。

我拜访了位于河南兰考的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Tianmin Henan Seed Company),从此开始与沈天民先生在“超级小麦”项目中密切合作,培育出“兰考系列超级小麦品种”,全都具有综合抗病性。在过去5年里,我们在黄河小麦种植区和淮河流域种植了3500多万亩的“超级小麦”,增产25亿公斤,增收2.6亿元人民币,增加社会效益34亿元。我们的工作还包括在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实验站内,建立抗病育种实验室、供应小麦种质、提供部分设备、把员工送到澳大利亚进行研究生培养等。我单位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京)下属的作物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和植物保护研究所(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开展重大合作研究项目,目标是找出小麦条锈病和秆锈病的抗体,重点关注秆锈病“Ug99”一族。

开发抗锈病作物新品种类简直是一场“军备竞赛”,科学家必须总要比不断变化的病原体领先一步。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的同事合作,通过染色体工程定位和转移,从小麦和数种相关植物的远缘杂交中,培育出小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这些新特性。尽管这项研究重点是抗锈病,但研究团队也寻找其他潜在特性,如高产性、耐旱性和晚期耐热性等。

防治锈病大敌

任何战争都需要知己知彼,我们目前使用新的基因组跟踪技术,能深入了解锈病病原体如何与其宿主相互作用,最终目标是通过确定这些病原体克服宿主基因抗体的方式,来开发控制小麦、大麦和燕麦锈病病原体的新战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基因组排序工具以及第二代DNA排序方式,让人类首先洞察到有机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各类有机组织基因排序数据,为何出现爆炸式增长。第二代DNA排序为加快作物改良提供了新工具,让科学家们洞悉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作用机制,这必将揭示新的控制策略。

确保未来所有人的粮食需求

1798年,全球人口不足10亿。英国学者托马斯?马尔萨斯 (Thomas Malthus)发表了一篇短评,警告未来人口增长可能会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除非遭遇饥荒、战争和疾病。如今,全球人口已达67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92亿。只有粮食产量翻倍才能满足未来人口的需求。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如果可能,又该如何实现呢?

“全球丰收倡议组织”(Global Harvest Initiative)发布的《2011年全球农业生产率报告》(2011 Global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Report)显示,当前全球农业生产率增速有所提高,但在2050年前,要想每年都保持当前的增长率,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该组织主席威廉?莱舍(William Lesher)表示:“新的证据表明,今年农业生产率实现了更快的增长,我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但从长期看,解决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

尽管如此,作为世界公民,我们有责任保证人类都享有“吃上饭的公平”。我们拥有所需的技术,目前需要的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推动这场革命,我们需要一项关于未来粮食生产的框架协议—绿色解决方案(Green Resolution)。我们必须承认并面对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例如表层土壤流失速度是土壤恢复速度的30多倍)、水资源短缺、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护甚至填充和补足自然资源。

投资农业研发回报巨大

30年来,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率每年提高2.5%以上,高于除电信行业外的其他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科研。值得一提的是,实现增长的背景是水资源和化肥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土壤退化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然而,过去10年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已大幅放缓,因此,以当前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仍将无法满足未来的粮食需求。

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对农业研发的投资日益萎缩,而我们目前所需要的则是加大投资力度。在使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保障未来粮食需求”的突破性技术。同时,确保研发支持措施和研发资金能达到一种最佳组合。我们尤其有必要转向新技术研发、加速改良动植物、提高农业水土利用、确保自然资源基础的可持续管理。另外,我们需要招募劲头十足、能够开发新技术的人才,把他们派到需要的地方,把技术进步体现到粮食生产的体系中。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7

关键词:采区,大倾角,运输,方案,探讨

0 引言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 (GB50533-2009) 中指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应体现生产集中化、运行连续化、装备机械化、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怎样在采区大倾角巷道中对辅助运输进行设备选型与优化, 使设备协调统一、减少转载点、降低故障影响时间, 形成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输系统, 是我们煤矿机电技术人员的责任, 同时也对下行煤炭形势中降低吨煤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西煤业公司地处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西部, 行政区划隶属拜城县铁列克镇管辖, 设计生产原煤0.9 Mt/a。二采区轨道上山段斜长653 m, 平均角度23.56°, 最大倾角28.08°, 两翼布置工作面6个;上山采掘结束后延伸至轨道下山, 轨道下山段斜长720 m, 倾角24°~25°, 最大倾角28.03°, 两翼布置工作面6个。所用综采液压支架20 500 kg, 巷道倾角超过了25°属大倾角巷道, 而大倾角成了运输设备选型的最关键数据。

1 二采区轨道上山提升设备

1.1 钢丝绳选择

钢丝绳绳端最大荷重Q大件= (Q1+Q2) (sinα+f1cosα) ×g= (20 500+1 800) (sin28.08°+0.015cos28.08°) ×9.81=105 931 N。式中:Q1为综采液压支架质量, 20 500 kg;Q2为平板车质量, 1 800 kg;a为巷道倾角, 28.08°;f1为提升容器在斜坡运输道上的阻力系数, 取0.015;g为重力加速度, 9.81 N/kg。

选用324NAT6V×19+FC 1670 837467 GB8918型钢丝绳,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钢丝绳安全系数校验:

式中, 钢丝绳摩擦阻力因数取0.2。

1.2 提升绞车选型

由于变频传动系统与以往的电气传动系统相比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PWM技术, 高次谐波分量小, 功率因数高;调速操作方便、调速范围宽;启动力矩大、传动效率高。因此设计推荐采用变频调速单绳缠绕式绞车。

《煤安规程》规定:井下提升绞车卷筒与钢丝绳直径比不得小于60, 卷筒上缠绕部分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中最粗钢丝之比不得小于900, 有滚筒直径:Dg≥60d=60×34=2 040 mm;Dg≥900δ=900×3=2 700 mm。

选用一台JKB-3×2.2P型单滚筒防爆提升绞车, 其性能参数为D=3.0 m, B=2.2 m, Fmax=130 k N, i=20。

选用TD1400/1350型游动天轮, D=1.4 m, 游动距离1.35 m。

提升最大静张力 (提大件时) :

计算钢丝绳的内、外偏角为α=1.212°=1°12′43″。

1.3 电机选型

根据电动机驱动力矩要求, ΣM=9550×P×i×η/n。式中:ΣM为提大件时最大静张力矩, 190 567.5 Nm;n为提升系统的初选电动机转速, 取480 r/min;i为传动比, 取20;η为减速器的效率, 取0.92。

根据以上计算功率值P=520 k W, 初选YPT-12型 (560 k W、480 r/min) 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

提升机的最大提升速度

1.4 提升系统运动学计算

下放材料时休止时间取25 s, 下放大件设备时休止时间取40 s。提升系统运动学计算结果见表2。

1.5 制动系统

安全规程规定的制动减速度:上提m≤Ac=g (sinθ+fcosθ) =4.747 m/s2;下放m≥0.3Ac=0.3 g (sinθ+fcosθ) =1.424 m/s2。

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时所产生的最大制动力Fzmax≥3×Fmax=3×127.045=381.135 k N。

采用二级制动液压站, 满足上提制动闸一级制动力FZ1=148 k N, 下放时, 制动闸二级制动不延时, FZ2=223 k N。制动闸作用时减速度见表3, 上提机械减速度均小于Ac, 下放机械减速度均大于等于0.3Ac, 满足要求。

1.6 提升系统动力学计算

提升系统总变位质量:提料∑M1=66 804 kg, 最大件∑M2=79 536 kg。

1.7 电动机校验

1) 等效力。由于提升最大件时, 提升系统的受力均大于其他状况, 故按提升最大件时的受力计算系统等效力。

式中:Td为等效时间, Td=249 s。

2) 等效功率Nd=FdVmax/η=482.2 k W。式中:Vmax为提升系统的最大提升速度, 3.77 m/s;η为减速器的效率, 取0.92。

3) 过载能力校验:

式中:Fmax为提升系统中的最大作用力, 176.325 k N;Tm为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Tm=2。

所选电动机满足要求。

1.8 最大班作业时间平衡表

最大班作业时间平衡表见表4, 最大班作业时间4.583 h<6 h, 满足规范要求。

2 柴油单轨吊运输方案

2.1 机车运输支架所需牵引力计算

根据文献[1], 运行最大设备 (液压支架) 时所需牵引力

式中:Wo为基本阻力, N;Wi为坡道阻力, N;Wa为惯性力, N。

式中:P为列车质量 (机车自重6 000 kg、起吊梁1 600 kg、司机体重150 kg、列车总重量为7 750 kg) ;Q为货物质量, 液压支架质量为20 500 kg;g为重力加速度, 取9.81 m/s2;ω为列车运行阻力系数, 取0.02。

按上坡时计算, Wi= (P+Q) g·i=147 988.75 N。式中:i为单轨坡度, 井筒倾角为α=28.08°, 即i=tan28.08°=0.534。

式中:γ为惯性系数;a为列车运行加速度, 取0.4 m/s2。γ=1+4Jg/ (R2Gc) =1.002 64。其中:J为每个承载轮对其轴的转动惯量, 0.005 22 kg·m2;R为承载轮半径, 0.059 m;Gc为承载物体质量, 18 000 kg。

则上坡重载条件下的牵引力F=Wo+Wi+Wa=5 542.65+147 988.75+11 329.83=164 861.23 k N。

而DC210Y-6驱机车所提供的牵引力为165 k N, 富余量较小, 考虑到后续液压支架的增大 (重) 情况, 选用DC210Y-7驱机车提供的牵引力为192.5 k N较为合理, 理论计算和曲线选型法存在一定差别, 但都小于额定牵引力192.5 k N, 故7驱机车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2 单轨吊车型号选择

根据倾角α=28.08°运量要求及运输液压支架时的最大上坡条件下的计算载荷Q=20 500 kg, 选择DC210Y-7驱型单轨吊车, 其技术参数为驱动单元4+3 (7驱) , 额定功率为142 k W;气缸个数为6个;干燥式冷却;自重为8 873 kg;驱动轮直径为355 mm;最大牵引力为192.5 k N;最高速度为6.4 m/s;转弯半径水平最小为4 m, 垂直最小为8 m。

3 绞车和柴油单轨吊车的费用对比

3.1 绞车设备及基础设施费用

3.1.1 绞车费用

JKB-3×2.2P绞车1台260万元、平巷柴油电机车2台2×20=40万元、轨道2 km×42万元=84万元、绞车硐室 (含绞车基础) 1个150万元、准32钢丝绳 (720+653+20) m×4.67×10=6.5万元, 共计540.5万元

3.1.2 绞车年运行费用

1) 年耗电量费用。1台绞车用电容量560 k W, 每天运行时间按12 h计算, 每年330 d。需用系数取0.6, 每度电0.65元, 电费=560×0.6×330×12×0.65=72.072万元。

2) 年设备维修费用:0.5万元×12月=6万元。

3) 年人工工资:12人/d×330 d×200元=79.2万元。

因此, 合计年运行费用157.272万元。

3.2 柴油单轨吊车及辅助设施

1) 柴油单轨吊费用。1台DC210Y-7柴油单轨吊费用556.82万元。2 km单轨道费用2×60=120万元 (含人工) , 共计676.82万元。

2) 年运行费用。年维护保养费2.4万元;年燃油费:32元×2 km×30趟 (每趟约50 min) ×330 d=63.36万元;年人工工资:4人/d×330 d×200元=24.6万元;因此年运行费用90.36万元。

3.3 效益对比

在相同的巷道条件下:1) 柴油单轨吊初期投入比绞车多100多万元, 但年运行成本仅是绞车的1/2;2) 柴油单轨吊在敷设单轨后可以直接将物料、液压支架由二采区入口处运送到工作面任意地点, 而绞车运输在敷设轨道的前提下必须借助双速绞车、无极绳绞车等设备采用牵引、对拉等方式进行运输;3) 当二采区轨道上山工作面结束后, 需要进行下山开采, 现有的绞车由于巷道倾角起伏不能采用更换钢丝绳的方式, 必须对绞车进行拆除, 待下山绞车房做好后进行二次安装, 又多投入了200多万元;4) 绞车运输转载点多、占用人员多,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 而柴油单轨吊为一站式运输, 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 提高了运输效率。

4 结语

通过对比可知, 单轨吊运输虽然初期投入较大, 但年运行成本却比绞车少得多, 这就要求我们煤矿技术人员在做各种方案的时候, 多做几个方案进行优化对比, 最后择优而用。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的运输系统,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 提高了运输效率, 必须在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多下功夫, 与高新厂家、科研院所开展深层合作, 进行技术革命并取得突破, 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8

黄冈移动传输本地网经过8期工程的建设, 整个传输网已完整形成, 其中前5期工程的设备主要由NEC的设备来组建核心层和汇聚层, 接入层则由大量的PDH来组建的, 从六期工程开始就由烽火通信公司的设备来组建核心层和汇聚层, 接入层, 由于整个移动的建设均采用大本地网的建设思路来组网的, 因此所有的基站电路通过接入层、汇聚层, 再通过核心层到移动新大楼, 二枢纽楼及禹王枢纽楼三个BSC中心局。黄冈移动本地网的分层组网现状如下:

接入层:由大量的155Mbit/s或622Mbit/s通道保护环组成的, 接入层收集基站电路业务与数据业务将其传送到汇接点。

汇聚层:由2.5Gbit/s SDH复用段保护环或622Mbit/s通道保护环组成的, 其功能是将汇聚点收集的基站电路转换到1—2个核心机房。

核心层:由10Gbit/s SDH复用段保护环组成的, 其主要功能是调度局间电路, 同时还要在各个机楼间转接基站电路。

二、黄冈移动本地传输网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黄冈移动不断发展壮大, 其传输网络也越来越庞大, 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 运行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早期由于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早期建设的传输网络存在诸多问题, 几年之后这些问题便逐渐暴露出来, 具体表现如下:

1. 接入层存在大量PDH, 黄冈目前还213套 (426端) PDH光端机无法上网管监控。

2. 线路资源不足, 由于早期建设或者购买的纤芯芯数较少, 地市到县市、县市到县市为16芯光缆, 县市到大部分乡镇为8芯光缆, 而且早期基站接入层的光览的布放均为放射装布放, 没有按环路布放, 导致一个大的乡镇接入点要带10多个基站, 而且均为链路, 无法成环, 无法为新的设备成环使用。部分地区管道光缆缺乏, 路由上不能形成环路, 影响了SDH成环, SDH设备或以长链出现, 或为同路光缆成环, 无法发挥SDH环保护的功能。一旦光缆的中断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的业务中断。

3. 容量不足, 影响业务开展。传输通道预留期限较短, 而此业务预测小于实际情况时, 通道预留较少, 严重影响了业务的开展。此种情况在NEC的网络最为突出, 地市到县市、县市到县市为2.5G环, 仅有16个155M通道, 县市到大部分乡镇为155M环;烽火的网络由于是新建, 没有此问题, 但要考虑将622M的汇聚层升级为2.5G环路, 因部分622环的通道数已用到了4个, 环路容量已用满。

4. 网络结构存在不合理, 要求155M通道环节点数一般为小于或等于六个节点, 光分支节点为1-2个

5. 单节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SDH自愈环在光缆中断时可以对环路业务提供有效的保护, 但必须考虑对关键的节点或环路的容灾, 例如, 骨干层汇聚层节点机房一旦发生灾害就会导致该点所覆盖区域的所有业务中断。

三、黄冈移动本地传输网现网优化方案

本地传输网络的性能直接影响业务的开展, 它是一切业务网的基础。当前进行的本地传输网优化工作, 必须充分利用现网资源, 优化结构, 为使网络具有更为合理的网络架构, 更高的网络可靠性, 更好地满足下一步3G网络大量的电路需求以及更好的网络维护等方面对黄冈本地传输网的调整优化方向进行分析:

1. 进行合理的线路优化, 避免同缆成环, 新放部分光缆, 新建部分管道, 对汇聚层和接入层进行环路优化。

2. 网络安全性优化:基站电路的不中断对移动来讲就意味着收入的不间断, 所以传输平台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对业务采用不同方式负荷分担做容灾备份, 提高业务安全性:要注意采用以下原则优化, 即用双平面传输网络、对环网负荷分担;用不同2M盘硬件单板对负荷分担;用不同VC4通道对环网基站负荷分担;一个汇聚层的VC4通道在骨干层面要用不同方向的VC4路由分担;重要节点采用双节点保护来实现。

由于网络层间均为单节点挂接, 当出现上层网络单节点失效时, 该节点挂接的下层网络业务将全部丢失。因此骨干层和汇聚层节点的失效对网络的影响非常大, 特别是中心机房节点, 目前大规模采用10G以上速率的传输设备, 该设备的节点失效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建议在目前的网络结构上改为双节点成环保护2.5G环垮在两个10G节点上, 155/622M接入环跨在两个2.5G节点上, 黄冈移动汇聚层双节点保护方案如下:

3. 接入层的优化:通过拆环优化, 减少环上节点数量, 提高设备和通道利用率, 提高网络安全性和时钟质量, 停电频繁地区, 光缆同路由情况下 (具备多光缆路由地区可直接切环优化扩容) , 根据站点间光缆距离和光缆资源使用情况, 采用跳站间隔或顺序拆环优化, 将单个多节点同路由接入环拆分为2个接入环, 提高应对停电威胁, 扩大单环传输容量; (多占用一对光纤, 安全性及容量提高一倍) 相对传统全环升级方式性价比更高。一般要求155M的环路节点数≤6个。

4. 汇聚层或接入层的单节点不能带太多的光分支, 带大于5个光分支的时候就要考虑光缆规划成环。

5. 网管也需作相应的优化, 随作双节点保护的实施, 很多站点设备的交叉通过手动做交叉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10G站点的交叉如果做错, 将带来非常大的人为故障, 需将目前的烽火OTNM2000网管改为子网级的交叉网管, 子网级交叉网管为智能网管, 可以避免人为做错交叉数据事故, 黄冈移动网管优化为3台子网交叉网管, 监控设为一台一级网管。

6. 核心层、汇聚层新建MSTP替换NEC设备为第二平面, 将局间电路从核心层分离出来走调度层, 调度层建设MSTP第二平面。接入环跨接在两个汇聚层的两个MSTP平面, 也可以将2G、3G业务负荷分担到两个层面上, 通过第二平面的建设, 在一个平面失效的情况下不会再出现整个地区业务中断的情况。

四、黄冈移动本地传输网发展思路

随着运营商的重组, 移动已成为全业务运营商, 黄冈移动光传送网的发展思路不再局限于单纯的2G、3G的业务发展, 移动的业务需求为2G、3G、FMC (固定移动融合) 、IP业务, 移动的业务呈现IP化、宽带化和移动化的大融合趋势, 为适应新型移动运营商的发展需求, 黄冈移动的光传送建设需要按以下思路来发展:

1. 为适应全IP宽带需求, 需新建本地网单波为10G的波分系统, 10G的路由器技术已很成熟, 在黄冈移动九个县市的采用IP over WDM技术来承载宽带需求。

2. 采用WDM+ASON技术来组建黄冈移动本地网3G业务的骨干层, 考虑到用ASON组网, 今后骨干层和汇聚层将逐渐形成MESH网络。MESH组网方式提高业务的生存性, 提供多种保护和恢复方式, 有效抵抗网络多点故障, 达到99.999%以上的业务可靠等级, 同时有利于网络的升级扩容。是下一代传输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本地网中引入ASON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实现带宽快速部署和端到端业务配置, 提供更多类型的保护恢复机制, 提供Qo S/SLA和分布式的网络控制能力, 方便和丰富网络运营商的业务扩展和运营, 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提升企业ARPU值及收益。ASON技术符合下一代网络以业务驱动为特征的网络要求。

黄冈移动在骨干层和汇聚层用烽火通信公司的780A/B来组网较为合适, 一个本地网最好用一个厂家的设备较适合。

3. 接入层和光口打散部分采用双节点挂接, 双平面的挂接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全网中断故障, 但是某一平面出故障是避免不了的。采用双节点挂接则可完全规避中断的风险。黄冈移动采用双节点挂接的方式如下:

4. 也可用OTN设备来组建本地网骨干层, 取代WDM来组建本地网, OTN支持波长业务光、电混合调度, 在子网内以全光形式传输, 在子网的边界处采用光-电-光的方式调度;子网可以是一个点对点, 可以是一张覆盖本地网的网。

5. 在设备这一块的运营上, 要考虑环保节能的因素, 黄冈移动使用烽火通信的设备, 就有义务督促厂家的设备在设计上一定要节能, 要环保, 特别是引进新设备时一定要考虑此因素, 不环保、不节能的设备在新建网络中可以不上。

6. 在线路的建设和规划方面, 重点考虑容量、安全、和将来的业务发展。光缆的建设围绕设备网络的双归属思路进行, 地市到县市、县市到县市布放48芯光缆, 县市到乡镇以16芯为主, 在10G、2.5G节点线路采取双路由入局;在覆盖行政村、自然村的基站传输线路建设中, 尽可能成环, 在边远山区、鼠害频繁的山林地段布放铠装光缆;在城区和重点乡镇的管道建设中满足组网成环, 尽可能多预留管孔, 在布放光缆时, 骨干层以96芯、48芯为主, 为将来业务发展预留资源。

7. 在最后1KM, 采用FTTX是黄冈移动构建全业务接入网理想方案, 移动全业务运营将非常重视企业和家庭用户, 为用户提供固定、移动语音、数据、视频等综合业务接入, 以及在此之上的信息化应用全面解决方案;重点发展商业用户和高档小区, 借助目前移动光缆资源可以容易实现接入, 推荐FTTH/FTTO方式;重点开发成片新建小区:该类用户数量巨大且相对集中, 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光缆资源做支撑, 移动应积极完善其光缆网络, 待时机成熟可大规模切入此领域, 建议FTTB方式;建议全面拓展FTTX:移动的光缆网络资源实现广覆盖后, 可积极介入视频监控、网吧接入等领域。全面拓展FTTX接入, 而目前FTTX的技术较成熟的为EPON技术, 因此最后1KM采用EPON技术应为黄冈移动选用的发展思路。

五.结束语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9

1解析优化价值

移动网络拓展, 它快速变更为平日互动之中的必备部分, 构成通信基础。对于传输网络应能着力优化, 吻合时代需要。若要拓展固有的移动网, 获取进展时机, 就要明晰现今的通讯现状、提升服务水准。在电信网络内, 传输依托的接入层构建了总体范畴的网络根基, 供应多重带宽。在最大范畴中, 凸显网络性能, 维持着稳定态势下的运营市场。优化并整合网络, 随时查验并且管控它。依照现有市场, 随时变更固有的网内构架。对于网内拓扑, 提升了原有的适宜性, 增添现有资源。提升运用成效, 满足带宽要求。优化现有的这类传输路径, 适当调配资源, 提升总体服务。唯有如此, 接入层才会凸显最佳的总成效。在剧烈竞争中, 获取更优的位置。

2优化必备的指引及规则

针对基站传输, 要优化接入网。这类优化目标是让构建起来的网络更为稳定, 确保网络合理。与此同时, 还应缩减接入层表现出来的突发故障, 强化用户感知。

首先, 应能明晰目标。解析平日之内的修护疑难, 随时辨别故障。摸索最佳对策, 构建最优网络。节省耗费的金额, 运用存留着的现有资源以便优化这样的路由。考量传输压力, 对于繁忙情形下的节点应能妥善疏导, 增添传输之中的平稳性。

其次, 优化常规传输, 创设的新路径应当便捷简易。选取简易步骤, 在最短时段内即可着手予以操作。缩减耗费投入, 运用现有资源, 提升了网内多样配件的运用成效, 增添总的效能。

再次, 选出来的优化流程应能缩减网内的现有干扰, 尽力减小影响。不可造成中断, 适当调配并拟定适宜的总规划。

3现有的传输疑难

移动网络布设好的传输接入层包含了核心层、无线接入这一层级。在这之中, 无线接入融汇着本地范畴的汇聚传输, 它承载着接入网。核心层衔接了多重的线路, 骨干网承载了它们。经过对比可得:电信设定出来的传输路径凸显了如下的优势:建造时段很短、初始投入很少, 具备足够经验。然而, 对比移动网络, 它也显出多样的弊病。例如:体系成环率不佳, 缺失了稳定性;固网光缆被修护的水准偏低, 低于常规维护。如果体系中断, 很难再去恢复。

基站设定了偏旧的站址, 选取惯用的模式以便传输。新构建起来的若干基站, 都被设定成电信固网依托的常规传输路径。这种情形下, 偏旧基站配有的传输环若要接纳新添加的这类基站, 是十分艰难的。与此同时, 链条状态下的新旧基站, 彼此构建成环状也是偏难的。

电信固网拟定的传输路径, 含有接入网搭配的机房。沿着布设的路径, 考量区段内的分布用户, 可以布设多重的光交接箱, 彼此设定级联。例如:接入网架构内的某一机房可以衔接24条固有的芯光缆。布设这类基站, 彼此含有单链, 并没构建环形。同时, 机房直至接入网涵盖着的光缆路由, 都是依托着基站来统筹的。遇有线路中断, 一切基站都即将被中断。在后续修整中, 还要替换初始的光缆。这是由于, 同一光缆很易出现假的环形, 没能设定保护。由此可见, 构建起来的新光缆会耗费偏多的金额。对于偏远区段, 很难规避固有的光缆, 更难形成环形。

4摸索优化方案

初期建构网络, 受到金额限制, 成环率还是偏低的。常用组网设定了链条形态, 缺失安全传输。遇有光缆中断, 很难确保供应。例如:某区段现有的网络弊病包含:基站没能妥善成环, 含有偏少比值的物理成环。传输配件渐渐老化, 故障频次很高。光缆线路凸显了老化的总倾向, 机房配备着多重的BBU。遇有局部掉电, 干扰范畴偏大。利用不够均衡, 常见流量喷发, 应能增添网络固有的适宜性。在后续优化之中, 应侧重识别平日内的断电状态、识别组网方式。有序调配资源, 描画明晰的拓扑图。

4.1存留路由备份

CDMA特有的新式基站, 新添加了多条路径的电信光缆, 它们都衔接着细分出来的基站。原有业务整合了联通的传输配件、各类光缆路由。关于3G业务, 运用电信传输, 布设光缆路由。依托这类路径, 总体业务搭配着超出1条的必备链路。这样一来, 就创设了双重链路特有的周延保护。遇有一方故障, 备用着的路由还可运转。

新构建的基站, 双路由可被布设成直接的路径, 或者迂回途径。为了强化保护, 可以直接衔接。然而, 某些站点不可予以直接衔接, 唯有经由中间某一跳接基站, 才可妥善衔接。应能预留备份, 构建完备的路由保障。

4.2规避偏长链路

若链路搭配着的接入环偏长, 则在初始构建时, 要着力去规避这样的偏长链路。对于现有长链, 应能创设迂回情形下的新路由, 以此便利建造。如果没能构建这样的迂回路由, 同一路由即可构建这样的虚拟环。这样做, 规避了单一点的突发失效;在突发断电时, 还可规避下游范畴的业务干扰。

例如:对于某一节点, 下挂单链并且衔接着三个固有的基站。遇有基站失效, 或者双重基站彼此之中的光缆中断, 都会干扰下游。构建起来的迂回路由, 彼此形成新的这类虚拟环。任何节点故障, 环路都可运用自带的自愈性能维持着常规的业务, 增添网内安全。

4.3选取适宜的光通道

接入层涵盖着微波传输必备的多条路径。建造好的新通道中, 光缆路由没能被妥善敷设。对于这类情形, 选取微波路径来代替。然而, 如果链路偏长, 则应尽快去布设微波光端, 提升可靠特性。若区域地形并不适宜敷设这样的线缆, 则要替换为微波站点。

结束语

全球化态势下, 移动网正被快速拓展, 处于进展之中。传输网搭配着接入层, 负责传递数据、传递各类信息, 供应了多层架构内的承载平台。这类优化网络整合了最佳的前瞻特性, 拥有着全面性。投入进来的资源应能予以充分运用, 创设最佳实效。优化常用的接入层, 探析解决对策。

摘要:网络传输承载着多样的细化业务, 网络根基得以构建。电信各类的运营路径都在着力完善。移动网布设的这类传输接入层含有足量的必备资源, 怎么凸显最优的成效, 是应被侧重考量的。在优化网络时, 应能整合网内的节点、网络拓扑构架, 考量网络安全。解析现有的弊病及隐患, 优化后的新接入层延展了原有的可靠性, 提升传输质量。移动网经由这样的优化, 改善初始性能。

关键词:移动网,传输接入层,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况卢娟, 罗石灶, 许棱集等.CDMA传输接入层网络优化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 2014 (03) :24-28.

[2]陆阳.基于移动网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1) :91.

[3]况卢娟, 罗石灶, 张晶.移动网传输接入层网络优化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 2014 (4) :26-31.

[4]邓焕清, 石峰.传输接入层网络优化软割接技术的应用[J].移动通信, 2010 (2) :67-70.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10

关键词:煤矿,液压支架,二次加压,解决方案,优化设计

0 引言

近几十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突破式发展, 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煤矿产业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煤矿产业有效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前进步伐。因此, 唯有采取有效措施手段解决煤矿液压支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二次加压问题, 同时以实际策略完善煤矿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工作, 才可最大化提升煤矿液压支架的工作效益, 进而实现中国煤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煤矿液压支架的作用分析

煤炭开采已进入到全新阶段, 浅薄层煤矿已实现了较大程度开采, 开始逐步转入对深厚煤矿的开采。煤矿开采作业对安全要求很高, 只有安全性能满足实际生产, 才能保证煤矿开采实现可观经济效益。由于综采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对液压支架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对液压支架在煤矿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尤其是对二次加压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更加重要。

液压支架在煤矿开采中是和采煤机进行配套运用的, 对提升采煤作业机械化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 液压支架的使用, 还可有效解决采煤引起的顶板冒落等问题, 在提升采煤作业安全性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优化采煤作业生产环节, 在减少作业人员劳动量的基础上, 切实提升采煤作业的经济效益。

2 煤矿液压支架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问题

当前, 中国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安全事故, 暴露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体现出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带来的安全隐患, 同时加上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不先进, 使得整体安全监管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且随着时代的前进, 对煤矿作业过程中安全监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监管人员的实际管理能力和水平又没有提升和进步, 致使很多煤矿企业的发展因安全问题而受到极大制约。在液压支架使用过程中, 由于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导致作业人员对其它方面的安全工作产生了忽略, 进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比如顶板控制不到位、支架被压垮损坏等问题在液压支架的使用中比较常见, 将近70%的安全事故都是由支架问题引起的[1]。

2.2 使用问题

在煤矿开采生产工作中, 因为普遍选用了综采液压支架, 在某些工作部分上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明显减少许多。不过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 还缺少对综采工作方面顶板管理和初撑力的分析研究[2]。在对液压支架进行使用时, 其对初始支撑力是有具体要求的。但不少煤矿在采煤作业生产中, 液压支架的初始支撑力并未达到额定值, 甚至低于标准工作阻力。这就导致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利用率很低。引起这一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支架的设计和选型往往单纯追求支护强度和工作阻力, 对初始支撑力没有足够重视[2]。不少液压支架在支护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全部性能。

3 煤矿液压支架二次加压的解决方案

3.1 供液及泵站要提高压力

a) 将泵站压力提升到33 MPa~40 MPa, 最多可到50 MPa, 而总流量升至350 m L/min~500 m L/min, 上限值为700 m L/min。同时加大主管道或选用大管径主管道, 在工作面内使用双线环形的供回液系统。并使用有大流量和大通道及高压等特性的液压元件, 以便在实际操作时可满足快速移架和推溜等需求;

b) 针对实际环境地质各项条件实施检测, 结合实际合理运用大流量电液控制系统确定支架额定初撑力及额定工作阻力, 在支架关键部位使用高强钢板等辅助工具[3], 从而降低支架重量与成本支出。

3.2 加装乳化液泵站

可加装乳化液浓度的自动配比仪器, 以改良供液系统的工作状况, 增加供液流量后, 可采用大流量乳化液泵的和并联模式实现, 提升泵站实质压力。

3.3 加强液压支架操作方面的工作

在液压支架上面加装1个压力监测仪表, 相关工作人员可按照显示压力值实施相对应合理操作。工作人员在操作升架时, 通常要在支架接顶后停留5 s~15 s, 才可判断是否达到基本额定初撑力。还要构建相关合理的规定及制度, 不断强化现场监管工作, 组建一个支护质量巡检小组, 进而保障评估质量及提高支护质量。

3.4 使用液压二次增压器

如果条件充足, 就可使用液压二次增压器[1], 借此完成对煤矿液压支架实施的二次加压工作。此外, 还有一种方式, 就是应用推移千斤顶进行初撑力的提升, 这种方法目前还在研究分析过程中。

4 煤矿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

4.1 升级和转换材料

对于煤矿的液压支架而言, 其工作阻力和可靠性是衡量其整体质量好坏最重要的2个指标。故此, 必须不断改进液压支架的实际质量。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材料运输及相关搬运工作效率。当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是要在支架强度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降低支架本身重量。所以只有选用高强度钢材才能最大化完成这项工作。目前, 国际上已出现的先进液压支架材料, 突破了承受超过800 MPa的高压强度, 且已在实际工作中被广泛使用起来。另外, 针对焊接性这方面也要展开实验, 深入优化焊接工艺, 进而将液压支架的加压承载能力提升起来。

4.2 大力发展液压支架智能化

为满足越来越多不同环境条件的煤矿开采生产工作需求, 液压支架的使用功能一再增加, 因此生产液压支架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增加设备功能。面对这种情况, 完全可利用智能化的先进科技技术, 实施煤矿液压支架的智能化控制[3], 可涉及到加压调控及故障诊断等方面。介于科技产业的发展革新, 人工智能技术还有神经网络的出现都渐渐融合到液压支架的开发利用中。此行, 正是大大提高了液压支架的实际应用效益, 同时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4.3 CAD三维动态设计与标准完善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技术在工程领域发展时间很长, 已累计了大量丰富经验, 其也能实现三维动态设计。所以, 在液压支架设计中, 就可利用CAD三维动态设计手段实现其优化设计。在进行动态设计的初始阶段, 需对CAD软件的设计参数进行变更和优化[4], 使其更加符合煤矿作业生产实际。不仅如此, 还可通过模拟实验, 对相似材料的液压支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验证, 使其能符合液压支架二次加压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提高其运行使用的效率。此外, 在符合二次加压的前提条件下, 还应构建煤矿支架标准体系, 对液压支架的各项性能指标予以明确和确定, 给液压支架的设计提供直接参考。如, GB25974.4-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安全性要求就是国家制定的关于液压支架性能指标的一个规范准则, 按照这一标准设计液压支架, 可有效提升液压支架的综合性能。

5 结语

中国煤矿事业已发展多年, 逐渐进入成熟期, 在这个过程中, 不能忽视相关设备的使用革新思想。煤矿液压支架在煤矿开采生产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对其的高效合理运用是当下的关键任务。希望通过细致论述, 可对煤矿液压支架二次加压的作用形成理解, 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予以明确, 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液压支架在采煤作业使用中二次加压的问题, 并优化其设计。

参考文献

[1]熊权湘, 曾叶欣.煤矿液压支架二次加压的解决方案与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 2013 (8) :239-241.

[2]马洪举.煤矿液压支架二次加压的解决方案[J].河南科技, 2012 (12) :83.

[3]王国法.工作面支护与液压支架技术理论体系[J].煤炭学报, 2014 (8) :1593-1601.

解决和优化方案 篇11

随着高校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面深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政策了解不充分,社会需求结构性问题、就业歧视、大学生能力欠缺和就业传统观念的误区等问题的因素分析,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思考。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0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是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概括来讲主要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的总体数量、毕业生专业招生人数规模以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因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升到能够接近用人单位的要求。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当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具体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本专业的就业途径等问题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就业方向。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整体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但在就业时却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此类现象不在少数,往往和这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对政策了解不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自身定位,大学生活规划不合理有关系。在大学期间,应该明确各种就业岗位适合什么条件和什么性格的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并在大学期间合理规划自己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快增长,主要表现为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但是,很多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这种现状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深入思考。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跟与企业对人才需要不匹配。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陈旧,在课程设置上,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是需求过剩。主要表现为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但是许多专业招生规模过大,造成人员需求过剩。再次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当前众多高校纷纷实行学分制,即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就可顺利毕业,因此,不少高校学生仍然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即以通过考试为主要目的,课程考试合格就意味该课程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客观背离。

(三)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太过狭隘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单位还是会集中在两类上,第一类是非市场化的单位,包括政府机关和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绝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还是偏向于这些非市场化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一般来说,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不大,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一类则是市场化单位,包括有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外资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在市场化单位工作的风险远远高于非市场化单位,在市场化工作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稳定性不强,而且压力较大。毕竟有冒险精神的人还是很少的,那么,大学生大多选择非市场化单位也就不足为奇了。社会现象表明,现在一方面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捧着简历到处求职;另一方面,全国有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无人问津,招不到毕业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择业过分选择非市场化单位,而非市场化单位本身就是稀缺岗位,这样就造成主客观脱节。

(四)经济发展引起的就业结构性问题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就业状况的改善。首先,用人单位希望能够得到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工,这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为减少成本,用人单位增加了对工作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使得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劣势。其次,用人单位对入职学历门槛要求提高,很多岗位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特殊技能,但由于应聘者众多,致使用人单位任意提高要求,以减少应聘人数。再次,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就业歧视现象也是不可忽略的方面,目前就业市场中较常见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和毕业院校歧视。大部分毕业生遇到的就业歧视首先是性别歧视。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要少,求职过程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社会成本,所获得的职业收入远低于其职业期望。地域歧视和院校歧视也不同程度存在,这反映出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五)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

大学扩招所引起的部分专业教育质量的下降和硬件基础设施陈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教育管理行政化,形成高校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学术氛围不浓、人浮于事的不良局面,身处其中的学子们耳濡目染,对学业形成错误认识,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动手实验能力的掌握,将就业的砝码放在家庭背景和找“关系”上,主观上促成现在的大学生理论功底不佳、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从社会方面看,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理论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对大学生就业解决办法思考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政府要为毕业生要创造尽量公平的就业环境。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是一个很公平的市场,比方说,性别限制,户籍限制,找“关系”等等。这些非正常因素扰乱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造成了就业错位。政府因该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去中小企业就业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其次,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给予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地区就业。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信贷、场地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保障。再次,进一步确立并突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市场分析,培养目标要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2)专业充分发挥好高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老师的作用

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分析当前的就业政策,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指导学生的简历制作,对毕业生在面试技巧和面试利益方面做好培训工作。辅导员要从各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知道用人单位的看重毕业生的哪些方面素质,可以请用人单位的主管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更能增强说服力。发挥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组建多种就业信息渠道帮助毕业生及时获得就业信息,例如,就业信息平台、就业网站、移动飞信,QQ群等。

(3)加强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与前沿性,实现课程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综合,是对专业课的重要补充。第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利用假期,组织小分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第三,积极推进就业实习,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三、结束语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任重道远,本文的分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大学生在做出就业决策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个人发展空间和薪资福利等,而工作稳定性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单位也为绝大数毕业生所青睐。这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及调整错误的就业观念指明了方向。

[1]刘立功,代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2]翁炎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04).

[3]李倩.高校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01).

消防部队信息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案 篇12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需求,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如今,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虽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果,但网络建设中的数据管理以及安全防范技术还不够成熟,计算机网络系统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而消防部队是一个涉密程度较高的部门,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所以分析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并采用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系统数据安全,保证系统免受恶意攻击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1 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

(1)人为因素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官兵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只要用一台电脑就可以进行日常办公。然而,消防部队官兵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或打开网页浏览网络信息后不能及时关闭网页,导致重要信息泄露;或数字证书使用后不能及时从电脑上取下,埋下安全隐患;或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数码存储介质时没有进行杀毒处理,极易导致系统感染病毒或造成系统信息泄露;或不注意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升级,无法保证杀毒软件的监控功能和查杀功能。另外,消防部队官兵大部分不属于计算机专业,接触计算机网络项目少,缺乏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对网络安全防护操作不了解,在系统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机两用、信息泄密、感染病毒等现象。消防部队官兵网络系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知识缺乏为消防部队的网络系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受投入资金的限制,消防部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明显不完善,尤其是调度指挥网的建设以及各种专用网的建设均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即没有做到专网专机专用,在网络安全隔离方面也没有设置网闸、硬件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施,而且仅仅采用双网卡接入方式实现部分网络的接入,使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另外,部分网络为了调试方便,几乎在电脑硬件上不设置任何防护措施,使电脑端口呈开发状态,这样极易给一些不法人员以可乘之机吗,对系统实施恶意攻击,最终导致网络系统瘫痪。在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应用方面,在安全防护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足,杀毒软件等安全防护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升级,系统漏洞较多, 容易受到攻击及病毒感染,甚至造成不同网络的病毒交叉感染,最终系统瘫痪。

(3)数据存储存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系统数量的不断增加,数据的存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使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的因素有很多,网络硬件故障、系统管理不善或者自然灾害等情况均可以导致数据丢失。消防部队网络系统数据存储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不高,当系统造成恶意攻击时可导致系统崩溃,进而造成数据丢失;②系统的硬件由于兼容性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数据的有效备份,一旦计算机硬盘发生故障即可导致存储数据丢失;③系统数据缺乏完善的保密机制,导致数据泄露现象频发。

2 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硬件防护

硬件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强机房建设,健全机房设备,建立高效的、适用的供电系统、UPS系统、防雷系统等,机房交换机设备、路由器设备要保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性和较高的运行速度,以确保网络通信畅通。机房服务器的运行指标要满足一定要求,保证服务器稳定、高效运行。网闸、硬件防火墙的等设备要符合公安要求,以便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对接,这对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另外,在数据存储方面,一定要加强移动存储介质应用的管理,移动存储介质在对接公安网时要进行杀毒,存储介质在确定不含机密文件的情况下才能插入如联网。网络建设中各种硬件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2.2 加强软件防护

消防部队的网络建设需要安装正版的系统软件,一方面保证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在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中,需要由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库操作,在设计数据库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正确配置,对数据库的用户数量进行一定限制,明确不同用户的职责范围和使用权限,对于一些机密数据要进行加密处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要做好数据库数据备份工作,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严格遵守软件的开发要求,有必要时需要关闭影响网络安全的服务,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安装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定期检查和修复系统漏洞,同时注意对杀毒软件的更新。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有加密技术、防火墙、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①加密技术是进行网络安全防护的核心技术,经过多样的研究和开发,现代加密技术基本已经实现了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真实性以及数据可控性的完美结合,在当前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防火墙是阻挡网络外部风险的重要措施,是一种用于加强网络之间安全访问控制,阻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进入内部网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策略。根据所采用技术的不同,防火墙可分为多个类型,包括过滤性防火墙、代理型防火墙、监测型防火墙等等。③病毒是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采用有效的防病毒技术可以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当前的防病毒技术主要有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以及病毒消除技术等。

2.3 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防范机制

其一,制定物理隔离相关规定,并加强执行力度,以消除一机两用的现象;其二,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局域网内需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以及其他安全防护软件,并进行及时更新、升级,以便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其三,针对网络病毒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大规模的病毒发作,提高系统运行性能和应急能力。

(2)对主机本身进行安全加固

服务器是网络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一定因为服务器问题引发安全问题或者导致系统瘫痪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伤,所以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必须要重视对服务器的管理,对重点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服务器加固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增打补丁、或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对系统服务器进行扫描分析,以便找出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另外,对重要的、安全级别较高的系统建立应急预案,同时建立数据安全策略。

(3)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消防部队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比较详细的管理细节,同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系统的定期分析了解系统各个层次的安全状况以及潜在的风险,信息安全评估内容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等等多个方面,其中尤其要重视软件的安全,详细分析各种安全要素,以保证系统软件的安全应用。

(4)制定完善的访问控制策略

有效的控制访问策略是提高系统安全抵抗能力,缺乏系统数据安全性的重要手段。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管理一方面要建立认证系统,为确保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访问权限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应用IP限制技术、或者与MAC绑定技术加强系统访问控制管理。

(5)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学习随着网络系统的普及应用,提高安全意识是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所在。其一,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杜绝使用未经杀毒处理、或者其他来历不明的软件,不随便查看、阅读、下载网络上来历不明的邮件或者文件;其二,用户应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对计算机系统要设置密码,不使用影响系统完全的服务,取消完全共享,并定期对系统和相关软件进行杀毒,增打补丁。其三,对全体官兵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和普及,并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人才。

3 结论

网络安全防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威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断升级、更新,让人防不慎防范。在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性,网络安全防护也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防护措施,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全方位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唐镇.基层消防部队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

[2]郭浩.当前消防部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措施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

[3]刘霄.消防部队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

[4]蔡剑锋.浅谈消防部队网络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上一篇:拆迁政策下一篇:溶剂挥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