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方案

2024-09-30

最优化方案(通用12篇)

最优化方案 篇1

0 引言

为矿井安全生产供电的变电站存在着投运年限长、占地面积小、设备陈旧等问题。最近几年,由于国债资金的投入,矿井变电站正在进行设备的升级换代,但由于矿井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原址进行设备的改造,就会出现矿井所给的停电时间不够,以及场地狭小使设备新旧交替不易等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设备改造人员对施工现场和停电时间做出准确地分析,拿出最优的施工方案,在确保矿井保安负荷的前提下,对变电站进行一、二次设备改造,达到改造所用停电时间最少,对矿井的正常生产影响最小的目的。

1 实例分析

1.1 系统概述

鹤煤公司柴厂35k V变电站主要担负鹤煤公司十矿和八矿新风井供电,十矿保安负荷为3895kW,八矿新风井保安负荷1250kW,合计柴厂变电站矿井保安负荷为5145kW。本站主接线方式为单母两分段,主变容量为2×10000kVA,其一次接线图如图1所示。

变电站35kV设备位于二楼,6 kV设备和控制室位于一楼,主变压器在室外,其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1.2 最优改造方案步骤

设备到货有先后,柴厂变电站设备到货先后顺序是:2台主变压器、35k V开关柜、综合自动化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和6k V开关柜。设备最优化改造方案如下:

第1步,更换2台主变压器并将主变差动、过负荷和非电量等保护接至主控室常规保护控制屏上。第2步,3 5 k V开关柜更换并接各开关柜的二次线(二次线接于常规保护控制屏上)。第3步,在控制室西侧重新开挖二次电缆沟,将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直流低压屏、无功补偿控制屏)共18块屏安装就位。第4步,布放35kV开关柜至综自系统二次电缆、6kV主盘和电压互感器盘至综自系统二次电缆;布放无功补偿装置与老6kV电容器盘(16#、17#盘)和无功补偿控制屏之间的二次电缆。第5步,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并连接无功补偿装置、老6k V电容器盘(16#、17#盘)和无功补偿控制屏之间的二次电缆。第6步,3 5 k V开关柜(350、35东、西电压互感器、鹿柴2、胡柴2)与综自系统接替。第7步,主变保护控制(351与老61、352与老62)接替。第8步,老6东和6西电压互感器、60母联及备自投、6k V出线盘事故信号接替。第9步,退出常规保护控制屏并安装五防系统(模拟屏)。第1 0步,根据新6kV开关柜平面布置图布放新6kV开关柜至综自系统二次电缆。第11步,新6kV开关柜按东、西两段进行更换接替。

1.3 注意事项

第1步更换2台主变压器前,必须考虑一台主变检修时,另一台主变可以带全站保安负荷。

第2步更换35kV开关柜分2次,一次一段进行更换,一次安排24h的停电时间。需解决如下几个主要问题:新开关柜组装,更换前必须将新开关柜组装好,将母带和绝缘护套等材料对应编号再拆开,确保材料安装一次到位,减少停电时间;拆装新旧开关柜的运输,必须提前做好二楼的脚手架和简易移动式吊架,准备好液压手拖车,在拆卸时能将旧开关柜吊起,拖车推入开关柜底部运至临时门,由吊车起吊至准备好的东风车上直接拉走;二次线接替,由于二次线在屏顶,在拆开关柜时必须做一个临时支架进行支撑;安装完一段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调试,跳合、保护和信号动作正常后方可送电,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3步综自安装,控制室原常规保护控制屏分前后2排布置,前排从左向右分别是母联闭锁控制屏、线路控制屏、变压器控制屏、中央信号控制屏、直流控制屏和蓄电池屏;后排从左向右分别是小电流接地选线控制屏、计量屏、线路保护屏、变压器保护屏、中央信号继电器屏、远动屏和低压屏。由此布置可以看出,在不影响常规保护系统安全运行的情况下,要在原二次电缆沟位置安装新综自盘是行不通的,因此,由控制室布置图可以在其西侧重新开挖二次电缆沟,分前后两排,各9块盘位(每块盘宽0.8m,总长7.2m),将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直流低压屏、无功补偿控制屏)共18块屏安装就位。

第4步布放二次电缆是为第5~8步的实施所做的准备工作,目的是在接替当天尽量减少停电时间。

第5步由于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前,原无功补偿装置已退出运行,为确保变电站功率因数不受太大影响,必须在安装后立即调试投运,所以装置盘柜也必须提前组装编号,确保材料齐备,厂家调试人员到场及时。

第6步进行35kV开关柜与综自系统接替时,基本不受停电时间的限制,所以必须将开关柜调试正常后方可送电。

第7步进行主变保护控制接替时,为确保差动保护能正常投入,必须提前确定差动投入方案,搞清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方式,是开关柜改接线方式还是综自系统修改程序。

第8步由于还是用的老6kV开关柜,必须提前确定母联备自投方案,确定老6kV开关柜电压并列装置和事故信号临时安装位置与接线。

第9步退出常规保护控制屏是为安装五防系统做准备。

第10步布放新6kV开关柜至综自系统二次电缆是为第11步做准备。

第11步进行新6kV开关柜更换接替需解决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接替前必须将二次电缆桥架加工好,南侧一次设备由于其后坐在原一次电缆沟上方,必须提前加工柜底支架,确保开关柜能按新开关柜平面布置图所示位置平稳放置;接替前必须对新开关柜进行组装,并对应编号,确保材料准备齐全,尽量减少安装当次的停电时间;接替时必须安排好停电时间,在保证十矿、八矿新副井保安负荷前提下,在2天之内完成安装调试并投运。

2 效果分析

本优化改造方案经现场实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场安装人员均认为,本方案是在必须保证矿井保安负荷前提下制定的,改造步骤严谨,环环相扣,改造过程中细节问题明确,解决方案切实可行,整个改造施工将停电时间缩短到了最少,突出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效地保证了变电站改造期间安全生产零事故。因此,本优化改造方案是值得煤矿变电站改造施工工程借鉴的。

摘要:以鹤煤公司柴厂35kV变电站的改造方案为例进行了最优化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改造,最优化,安全生产

最优化方案 篇2

针对多媒体教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多媒体教学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以及管理问题。网络中央控制系统是指能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其采用多机通讯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将被控设备按用户实际的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组合,再将其对每个设备的最终操作过程集成简化为简单的操作。具体的功能有:集中控制各类播放设备;对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控制;切换、调节多种信号源;自我故障诊断能力,减少工作人员操作;实时监控与报警功能。

2ARM11处理器

ARM11处理器是ARM公司推出的新一代RISC处理器,具有高性能处理能力,本节主要介绍基于ARM11处理器的多媒体教室中央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1电源电路的设计

本文选用的是5V直流电源,该5V输入的直流电源经过专门的稳压器产生稳定的5V输出电压,再将得到的这个5V稳定电压经过相应的电压调节器转换成所需要的3.3V。

2.2时钟电路

利用外部晶体振荡电路为其提供精确的时钟,系统掉电时由备份电池支持的外接32。768KHZ的晶振。这样在系统掉电的情况下,利用后备电源使时钟能继续运行,从而不会丢失时间信息。

2.3USB接口电路

本文设计带有4个A型USBHost1.1接口,其中一个USBHOST接口用于连接多媒体教室音箱控制器。

2.4DDR电路

选用两片Samsung公司的K4X51163PC芯片,该芯片的数据传输总线频率可达266MHz,它的存储空间为128Mb。这样设计不但提高系统软件和硬件的总体性能,使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加迅速,而且还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数据的传输速度,还能使硬件的设计更简化,不需要再另设计电路来扩展内存。

2.5NANDFLASH电路

本文采用Samsung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9Fl208的NANDFLASH存储器,它具有512Mb(64M×8位)的存储空间,该存储器的工作电压为2.7~3.6V,该存储器可以实现程序的自动擦写、块擦除、页程序、并能够智能的进行读/写和擦除操作,可以一次读/写或者擦除4页或者4块的内容,它的内部有多种寄存器。

3结语

优化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发展 篇3

关键词:巧用 评价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 评价语的定义与目的

评价语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它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在新课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准确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沟通情感,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课改背景

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角色将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如何运用评价来评价、鼓励、促进学生的思考、交流将成为课堂的关键。而学生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创造者,课堂的生成将丰富多彩。

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也注意了课堂评价语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运用了评价语,但是在课堂中部分教师还只是反复运用“好”“很棒”“不对”“错”等较简单的评价用语,即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地评价,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部分教师在评价中有时还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1)教师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回答 (2)对符合自己的教学设想的回答往往都很兴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反之,教师则表现的异常冷漠或给予消极的评价。

3 评价语在课堂中的“巧”用

3.1 要巧妙的激励学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感悟,从学生的发言中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案例1: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中要评出学生好在哪里,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某教师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中,安排了学生活动“新闻发布会”,学生对在大场面上可以展现自己的昨天的劳动成果都感到异常兴奋。有一女学生上台,用一种很有感染力的语气报告自己搜集的新闻“通过我上网搜索发现: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场调查工作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至5月31日结束。本次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我省抽取25个县(市、区)100个乡(镇、街道)的200个调查小区,每个小区470人左右,抽样比约为1.95‰。全省共有425名调查员、205名各科医生、25名统计员以及1850名陪调员,深入各抽中小区进行逐户登记询问、筛查和残疾评定,先后调查了33674户、95392人,入户见面75933人,占调查总数的79.6%;筛出7岁以上疑似残疾人18082人,筛出率20.42%。也就是说每百人中有6人是残疾人。最后我在这里呼吁我们全班同学不能歧视残疾人,还要多关心他们。”我们全体老师、学生都深深地被这位学生感动了,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这位老师把说话的语气拉的特别长,说道:“我真为有这样具有爱心的学生感到骄傲,同时她还用数字来做了一次演讲,用数字来呼吁我们要关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残疾人士。

评析:是啊,这位老师的评价与学生的搜集的数据一样准确,他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自己的回应。让学生感到自己找到了沟通的知己。同时这位老师还把数学知识层面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做到了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同时对知识进行了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2 要巧妙的引导学生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独特的见解,关注学生得出独特见解的思维过程,跟踪他们思维与情感体验的流程,捕捉闪光在其间的智慧火花与情感涟漪,适时的给予评价,并及时的点拨,使学生能感受到了对问题再次的、深入的思考与理解。从而形成思维的再次飞跃。既评价应以激励性和导向性并重

案例2:在我校的教科研节中,我校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中教师出示一题:小红看到了蚂蚁在搬家,判断说:“天就要下雨了,在小红看来,天要下雨是什么事件?

生1:我认为是随即事件。

师:那你的理由呢?

生1:若有人破坏了蚂蚁的家,那蚂蚁就要搬家呀。

(这时学生大笑,且有很多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先请坐,我们一起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

(学生表示赞许,老师叫了另外一位学生)

生2:我认为是必然事件,因为题目里讲到:天就要下雨了,在小红看来是什么事件。

师:(评价生2)这位同学审题真仔细,且对概念的理解很透彻。的确我们要判断一件事件是什么事件,要看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上题就在小红的认知水平的条件下来判断天要下雨是什么事件?

师:(评价生1)你知道自己疏忽在哪里?(学生1点头)但是老师还是觉得你的认知水平比小红要高。

评析:老师在准确评价学生2的同时对知识进行了点拨,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学生从中找到了判断一件事件的可能性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发现了生1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这里运用的延迟评价也很恰当。

3.3 要巧妙的掌握评价的时机

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上反映的事实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要反映学生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因此,教师的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在需要评价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当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避免廉价的表扬。

案例5:在一节公开课《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中,某教师为了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该教师做了如下的实验:先请了第一组的学生站起来,然后坐下;再请第一排学生站起来,然后坐下;最后再请第一组、第一排的学生起立,然后坐下。该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从试验中得出确定一个位置得需要一对数,从而引出了有序数对的概念。教师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建构起有序数对的概念,从知识的角度来观察这样的设计我们都感到很完美。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却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忽略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叛逆性特强。特别在公开课中让初二的学生做这么反复的、弱智的試验,学生会觉得很反感。再加上学生在很勉强的起立、坐下之后,教师给予的评价是“做的很好”。我们所有的听课老师都感到学生有做的很好吗?到底好在哪里?

评析: “真诚”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教师进行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本钱,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以事实作为依据,不能因公开课而作秀。只有这样,课堂才会真正变成一个心与心交流的乐园。

3.4 要巧妙的运用幽默的语言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能单调,应富于变化,幽默有趣,这样能更好地调节师生的情绪、激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想听、爱听、百听不厌。

案例7: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以风趣的语言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语言把“雪的美”读出来。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学生在书声琅琅、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真是“别是一番‘趣味’在心头”!

生:(读)“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笑声)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一名学生再读,但更为逊色。)

师:进去了吗?

生:(齐笑)没有。

师:是没有,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

出来了。(生大笑)

师: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师范读、领读)

师:往前走几步没有?生:走了。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

感悟:总之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度”。评而有据,言之有情,贵在恰当,务求适时。一定要围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去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评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最优化方案 篇4

1 混合原油基本参数计算

由于本次设计管道运输的4种原油物性差异较大, 工艺方案设计必须考虑混合原油的基本参数, 由于利用实验测定效率较低, 混合原油组成和比例往也经常变化, 因此本次采用经验公式及计算模型对物性参数进行计算。

(1) 混合原油凝点:结合4种原油的凝点及比例 (A:凝点-11.6℃、比例0.2;B:凝点9℃、比例0.2;C:凝点10℃、比例0.2;D:凝点11℃、比例0.4) , 选用修正的Cragoe模型以及陈俊经验公式对凝点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该混合原油凝点6℃。

(2) 混合原油粘温关系:笔者采用修正的Cragoe模型以及蒋文学经验公式对混合原油粘温关系进行分析, 确定了粘温关系为:

温度2≤T<15℃时, 非牛顿流体, K=1017.4e-0.2487T (m Pa·sn) ;n=0.0166T+0.6325;温度15≤T≤50℃时, 牛顿流体, μ=1205T-1.4708 (m Pa·s) 。

(3) 混合原油密度:结合4种原油的凝点及比例 (A:密度866.8kg/m3、比例0.2;B:密度848.5kg/m3、比例0.2;C:密度829.4kg/m3、比例0.2;D:密度817.8kg/m3、比例0.4) , 对密度采用比例线性加权法计算可得混合密度为835.5kg/m3。

(4) 混合原油比热为2100k J/ (kg·℃) 。

2 管道设计基本参数

2.1 管道、管径初选结果

初选API X60和API X65两种等级的钢材, 其最低屈服强度σs分别为415MPa和450MPa。通过计算, 选取API标准钢管管径如表1。

2.2 水力、热力计算

牛顿流体段摩阻的计算结果为 (表2) :

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2003) 中的规定, 对非牛顿流体段摩阻进行计算。

3 热、泵站布置及优选

本设计采用常用的最优化计算与方案比选法相结合来确定。选定了两种管材, 每种管材三种管径, 组合成六种管道方案。用优化方法计算确定每一种方案中的最优参数, 再将它们进行进一步比选以确定最终采用的优化设计方案。研究表明压力8MPa下的管道规格适合于本次研究 (表3) 。

根据表3选定的管道规格, 总共6种布站方案, 分别进行热力和水力计算。分析六种方案的水力坡降图及运行参数看出, X60和X65两种管材下的布站方案差别不大, 管材对布站布置影响很小。管径对布站方案影响较大, 选用559mm管径的方案一和方案四均需要设置3座泵站;而选用610mm管径的方案二和方案五, 选用660mm管径的方案三和方案六均只需设置2座泵站。在经济性分析后, 若方案的经济性相差不大, 应优先选用方案二和方案五。

参考文献

[1]肖燕, 孙崇浩, 袁宗明, 等.混合原油物性参数计算方法[J].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6, (5) :63-65.

[2]高育红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J].交通与运输, 2009, 3 (1) :53-54.

优化方案 篇5

关键词: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房地产市场中,相当一大部分是城市化中的住宅消费需求,农村的农业人口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购买自己的住房,因此住宅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设施,更是购买者的“家”。在住宅建筑方案确立的过程中,设计师、开放商、建筑商扮演做不同的角色,但他们应该同时都具备一些基本的与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的理念,这些理念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住宅的多方面功能。

1住宅建筑方案的优化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家庭住宅都由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餐厅、阳台等部分组成。在总体住宅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对这些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设计,首先需要在设计理念上对这些住宅的构成部分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并具备相关的空间知识。这些知识是工程学的相关问题,但如何对住宅建筑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则是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的问题。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一些相关的理念,让这些理念能够更好地指导住宅建筑方案从诞生到住户入住的整个过程当中去。

1.1生态节能的环保理念

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是一个产生污染比较多的工程,诸如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这些污染虽然是住宅建设过程中不能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生态环保的措施把这些污染的程度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的设计理念中也应当加入生态环保的理念。这不仅是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公民对自身幸福的追求。环境的美好是公民健康生活水准的表现之一。在住宅区的建筑方案之中,将生态的理念纳入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还应该把节能的理念通过技术的手段,在建筑方案的设计之时,便进行优化,使住宅的建筑能够节约建筑材料,产生出一定的经济效应,这是在能源层面践行环保理念的措施。而这些通过住宅建筑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可以是实现的。在住宅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理念执行相关的生态节能方面的设计,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1.2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理念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住宅建筑作为建筑物的一种,除了住宅功能以外,也越来越体现出文艺术方面的功能。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特色文化种类繁多,在进行住宅建筑方案的规划时,应该体现出这些地方文化。南方的建筑物多尖顶,北方的建筑物多平顶,这是由当地降雨量带来的建筑物文化上的差异。徽派建筑多灰墙黑瓦,这是古徽州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在这些地方的新的住宅区的建设规划过程之中,就应该把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在建筑物上的体现表现出来。

1.3提高建筑寿命的理念

根据我国的官方数据,我国建筑物的寿命只有30年,这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期间提供的权威数据。建筑寿命是住宅的购买者除了建筑质量以外,关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如果住宅建筑物的寿命只有30年,那么住户所购买的住宅在其使用期内就报废,可能在这个时候银行的住房贷款都没有还完,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一件事情。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人民可以拥有住房的产权年限是70年,因此建筑寿命至少应该不少于法律所规定的年限。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之中,通过工程学、物理学的理论知识,并在方案之中严格规定住宅建筑物的材料使用标准,把提高建筑寿命的理念融入到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住宅建筑方案的优化设计的策略

2.1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

住宅建筑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大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对住宅中各个功能的布局,即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餐厅、阳台等部分的空间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如果只是通过人的设计来进行这些规划,无法做到在面积一定的额情况下,使各个部分的设计都趋向合理。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住宅建筑方案进行计算机的模拟计算,让住宅的各个部分能够在总面积一定的情况选达到各个部分的布局科学合理,是住户能够在入住的时候感觉到空间的合理结构所带来的舒适感。

2.2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建筑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

在不同的城市之中进行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之时,应该把地方特色文化在一定的范围内纳入其中,这是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之一。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做一些保留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历史文化建筑,尤其是在合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中。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之中,设计者应该借鉴这些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历史建筑,例如色彩、材料、外形等等方面的特色。把一些典型的特色融入到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提高住宅的美学特色,更能提高住宅的品牌形象,从而可以在定价时相应的加上一些附加值。

2.3利用工程学、物理学的原理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

我国当前建筑物的寿命只有30年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建筑方案设计的不合理是其中之一。有一些住宅区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并没有聘请专家进行设计和审核,而只是建筑商拿出一个简单的建筑方案,甚至建筑工人都可以都这个建筑方案进行修改,这必然会导致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不符合相关的工程学原理。因此,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之中,应该利用工程学,尤其是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对建筑方案进行规划,在建筑方案的初稿完毕之后,应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方案进行三维模拟,把建筑方案中的每一个数据都输入其中,检验设计数据是否合理,并根据检验的结果对初稿进行修改。在最终方案形成之前,对住宅建筑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查,使其能够符合基本的工程学原理,以期在工程学上为建筑寿命的提高提供保障。

3小结

住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家庭的心灵港湾,因此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应该不同于其他建筑物的设计,应该在其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当前大气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底下,应该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纳入生态节能的理念;人们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日益提高,所以也应该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理念;70年产权的法律保障需要建筑物的寿命能够达到70年,因此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把提高建筑寿命的理念考虑到。在践行这些理念的策略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也可以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建筑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还可以利用工程学、物理学的原理对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是这些住宅建筑方案的理念能够在设计之中实现。

参考文献:

浅析机械加工优化方案 篇6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要素;工艺技术;研究分析

引言

在机械制造以及机械加工领域之中,如何运用现有的技术工艺以及设备,使得材料的损耗降到最低,并且以此为基础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是所有加工企业所共同追寻的一个目标,并且也是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关键点所在。通过不断的改良工艺技术,增强新型手段的运用水平,可以使得加工的成本得到降低。这就需要在整个加工的工艺流程当中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将现代化的加工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的进程当中,使得产品的成本最低化,优化每一个细节层面。总体的而言,相关工作需要从工艺装备、工艺要素、工艺方式、生产对象以及工艺文件等几个方面同步进行,以此为基础,保证整个机械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高质量的工艺技术环节体系。

1.生产对象分析

在机械加工技术流程当中,生产对象指的是生产的毛坯、使用的原材料、焊接构件、关键零件、铸件、试用件以及工艺用件等等。良好的运用工艺技术来完成整个机械的加工和生产制造,是需要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部分零件的制造可以在满足了相关工艺技术标准以及生产质量指标的前提标准之下,进行相应的成本估算。另外,还需要保证加工的工艺原则可以满足设备在力学方面的具体要求,诸如材料的韧性、设备的强度、可塑性以及屈服极限等等,这些对于设备的使用以及后期操作均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还需要保证加工的机械产品可以满足强酸强碱、高温以及高压等情况之下的高质量,保证各个加工的工艺环节操作水平达到质量标准,结合生产对象的加工性能对整个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全面优化和改良机械加工生产流程。

2.工艺要素分析

工艺要素在机械加工和生产之中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工艺要素需要在整个操作流程当中起到一种辅助和同步的作用,而在审图过程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基准。生产的工艺基准是使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之上基本的几何要素的关键性依据,诸如点线面等,其中包含有生产的工艺基准、工序操作、设计的基准以及定位基准、装备的工艺基准、测量基准以及辅助式基准等等。总体的而言,生产加工的基准是全面保证机械零件加工的外形以及尺寸达到标准要求的一个前提保障,并且保证零件极强的互换性,如果针对前期设计加工的基准选择不恰当、不科学或者不合理,则难以保证机械加工的尺寸和外形达到所需的要求。根据工艺要素基准进行正常的机械加工,还需要考虑到工艺凸台以及设计的工艺孔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确保工艺流量可以满足实际的加工要求。最后,针对工艺尺寸以及尺寸链,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掌控,尺寸的考虑范围应该结合总体加工余量以及工艺切入量等进行分析,依照不同类型的加工产品的生产原则,确定出进给量以及生产加工的切削速度,严格的掌控切削深度,保证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兼顾切削的力度以及主轴的旋转速度,注重切削温度,最终达到优化机械加工的效果和目的。

3.工艺方式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生产对象以及工艺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对优化机械加工生产技术流程的主要方案以及基本的对策有着全面的了解。下文将针对工艺方式进行全面研究,深入的探讨基本的工艺技术方案,并且对热处理、铸造以及电加工等重点施工环节进行概述式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增强机械加工方案的质量和技术运用的水准。

机械加工是利用去除材料加工方法得到,依照零件形状位置和加工精度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充分了解车床的加工性能,及机床各个部分正确的使用方法,减少机床的磨损和刀具的损坏,同时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度。电加工是直接利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我们常用的有等离子加工和刷镀。

4.工艺文件分析

工艺文件对于整个机械加工的方案优化以及技术改良也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首先,制定出完整的、客观并且准确的工艺技术文件,针对单一的器件,诸如生产的产品型号、生产的过程以及工时定额、零件的具体名称和设备型号等进行规范,可以使得整个建设的流程更加准确合理。依照工艺指标文件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并且确定加工的顺序,为每一个阶段的操作突出重点和细节,并且对各个具体的步骤进行指导,可以使得整个加工的流程更加有章可循。首先需要针对零件的图样进行工艺技术性的审查与分析,进而合理的确定出加工的类型和工种,并且在满足了加工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之下选择最为恰当的工艺技术,提升加工的性价比,并且对生产进行合理的预判,保证加工的成本。其次,还需要通过工艺文件来确定出工艺设备,在同样工艺基础标准的前提之下,全面的分析刀具消耗、电能消耗、副油以及员工的劳动强度、加工的便捷方便程度等等,保证工艺技术的作用被发挥至极致,追求加工的进度与工序之间的密切配合。最后,还需要确定出设备的基本维护以及保养的措施方案,针对车床进行重点的保养以及润滑处理,保证内部各个零件可以自如的运转,并且及时的发现毛坯确信啊,进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以及加工损失,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优化机械加工的措施和方案流程进行全面概述,旨在全面的提升加工的质量和工艺水准的运用层面,为现代化的机械加工工作质量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入的探析了生产对象、工艺生产基本要素以及生产的技术标准,并且力求各个环节的规范、合理、科学,简化相关的加工流程,避免纰漏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全.浅议新型机械设备工艺的使用[J]科技资讯,2010.9:62-64

最优化方案 篇7

一、规范培训和开发体系, 建立内部数据库

影响培训和开发效益高低的因素很多, 对企业而言首先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和开发体系。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培训和开发模块与其他几个模块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尤其是和岗位说明书关系最为密切。只有建立翔实的岗位说明书才能清晰地了解各个岗位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 制定出行之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为确保培训的有效实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培训管理制度, 明确培训组织者、实施者和实施细则, 将培训和开发真正落到实处。同时, 也要做好防范和规避风险, 必要时应及时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

最后, 还应对每次培训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 一步步建立企业培训档案和数据库, 为以后提高培训效率提供参考。

二、培训和开发前做好计划

培训和开发计划及实施情况也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制要求的。计划做得越详细, 实施也就越顺利, 成本也就自然可控。一般而言, 企业培训计划可分两类:第一类是基本固定的。比如, 新员工入职培训、安全培训、企业文化宣贯等;第二类是根据公司、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的。这类是设计的重点, 不仅要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讲师、学员、预算经费, 还要预估培训后的收益, 并对投入和收益进行衡量。这是合理利用企业资源, 节约培训和开发成本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统筹好培训和开发相关要素, 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确定合适的学员、内容和培训方式

1. 学员的确定

企业培训和开发成本中最不可控的成本是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中的主要因素是经过培训的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 在组织培训和开发之前务必对参训人员进行分析和分类。

导致员工离职原因很多, 可分为员工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企业而言, 要避免员工离职客观因素的发生很难做到, 但要避免主观因素的发生还有许多工作可做。这就要求企业主管领导深入了解员工内心状态, 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做到这一点很难, 但作为主管领导应持续不断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因此, 我们可将企业内人员根据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结合日常工作绩效分为A、B、C、D、E五类 (见表1) 。

培训和开发过程中, 要将A类员工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这类员工将来是公司的中流砥柱。这类员工在企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最适合对他们进行投资开发。对于B类员工企业要持续关注, 争取培育成A类员工。这类员工随着工作年限的推移在企业中将不断地向A类或C类员工转变。C类员工广泛存在于公司的各个部门, 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对待。对绩效好的, 要加强沟通, 了解其忠诚度低的原因。对绩效不高的, 要以工作指导为重点, 不断提高其绩效。对于D类员工企业应正面引导, 并做好淘汰的准备。E类员工在企业中存在的比例非常少, 但对企业的危害极大, 企业应主动将他们淘汰。

在做好人员分类同时, 还要做好企业发展的人才梯队建设。在各个管理岗位和关键核心岗位上要有2-3名接班人, 接班人员就是企业培训和开发的重点对象。

2. 培训和开发内容

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和配置模块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冰山模型在培训和开发模块同样适用。冰山以下部分不仅招聘时很难度量, 培训和开发过程中也很难改变。为降低培训和开发风险, 节约成本, 企业在设计培训课程中应以冰山模型上部显现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由于知识具有系统性, 企业很难长期对员工进行不断地教育培训, 知识的学习主要提倡员工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和充电。在企业实际培训和开发过程中还是以技能为主, 工作技能又以操作类技能培训为主, 管理类技能为辅。

操作类技能易于学习和接受, 具有可视性、可复制特点, 而且容易考核评估, 培训后能直接促进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管理类技能员工都能理解接受, 但在实际应用时与操作类技能相比会有很大差距, 且会因员工个体素质不同, 导致效果反差较大。

企业培训内容不仅要与企业发展相统一, 还需与员工个人发展相一致, 否则效果甚微。因此, 培训前应了解参加培训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符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企业应帮助员工设计其职业生涯规划, 起码应预测员工3-5年内职业发展情形, 结合企业需要设计培训内容。还应加大宣传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员工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兵, 以点带面不断将企业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3. 培训方式

企业培训方式很多, 若要考虑成本和效果首选企业内训。企业内训最大的局限在于讲师。与外训讲师相比, 企业内部讲师在权威性和培训技巧上有所欠缺, 但内部讲师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对企业更了解、培训的内容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利于培训后的跟踪辅导等。因此, 做好企业内训需组建一支优秀的内部讲师团队, 团队成员应由各个岗位的精英担当, 他们成功的工作经验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结合企业实际, 内部讲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公共讲师, 这类讲师培训的技能具有普遍性, 学员可以是企业内所有员工;二是师徒式讲师, 这类讲师培训的内容具有针对性, 一般适用于部门培训, 由一个讲师负责几个员工;三是伙伴式讲师, 一般由一个团队成员共同组成, 以科研课题形式出现的居多, 彼此间既是讲师也是学员, 互相学习、探讨和提高。

为了提高培训讲师积极性, 一方面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奖励, 对讲师进行评级, 还可根据讲师级别的高低给予休假奖励;另一方面给予物质奖励, 根据授课情况发放奖金, 并在达到培训效果后再次发放效益奖金。物质奖励特别适用于师徒式讲师, 师傅可享受到徒弟工作绩效提高后的业绩奖励, 这样会促使师傅真正尽心尽力地帮助徒弟提高绩效。

为弥补内部讲师培训的不足, 企业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补充。影像资料的成本与参加外训相比还是比较低的, 而效果却相差不大。同时, 企业与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持友好、密切的联系, 获得无偿地地方政府组织的培训。

四、训后注重跟踪和评估

培训结束后, 不仅应将培训情况进行记录, 同时应组织学员将关键的知识点和经验总结出来, 将企业经验纸面化, 这样做既能评估学员对培训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也能达到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效果。

培训后的跟踪有两条主线:一是培训讲师进行实际辅导;二是直接主管评价学员的学习应用情况。两条线结合起来, 培训效果定然会得到显现。

培训和开发效果的评估关键指标应与工作绩效挂钩, 以量化指标、行为式指标为主。比较培训前后各个指标的执行情况后, 直观地评估出培训效果。再与培训计划预计的效果进行比对后进行总结。

学员经过公司系统培训后, 工作能力、工作绩效提高后, 对企业的贡献加大了, 应对他们的薪资、岗位、职务作出相应调整, 这样员工对培训积极性就会高涨, 很多企业都是将培训作为晋升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五、注意几个要点

一是培训尽可能不占用非工作时间。在员工眼里, 带薪培训的积极性远大于无薪培训, 对企业而言培训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完全属于工作范畴, 不应占用员工的非工作时间。

二是注重引导, 将“要员工学习”转化为“员工要学习”。企业高层领导对培训越重视, 执行人员和学员对培训执行的就越到位, 效果自然越好。因此, 每次培训应有高层领导坐镇, 当学员切身感受到培训的好处, 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后, 学习也就蔚然成风了。

三是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企业在培训中应广泛听取员工的建议, 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完善培训和开发体系, 最终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

企业的培训和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与企业文化、员工素质、所处行业都有着密切联系。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应始终把培训和开发的目标作为出发点,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选对人——组织者、执行者, 选对事——培训课题, 肯定会取得预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青存.国有企业员工培训问题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4) .

[2]肖金花.当前企业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 2002 (2) .

基坑支护方案优化 篇8

1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1 设计条件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建筑总平面图, 地下管线图, 地下结构的平面图和剖面图;3) 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类型, 分布情况和结构质量的检测评价。

1.2 优化设计方案

1.2.1 准确考察影响因素, 合理取值

1) 基坑周边环境:详细测量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包括既有建 (构) 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及地下水体等。2) 周边建 (构) 筑物:查明建筑物层数、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基础与基坑的距离。3) 地下管线类型:准确测量地下燃气、供水、电力、通讯、热力等管线与基坑的距离。4) 施工材料、车辆荷载:根据施工场地, 合理布置施工材料堆载位置、施工车辆行走路线、准确给出临建荷载值,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施工材料和施工车辆远离基坑。5) 查明基坑土质类型、土质物理力学性质。土体抗剪强度参数c, ϕ与锚固体摩擦阻力和与土钉摩擦阻力的取值是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其受力途径有很大关系, c, ϕ值可以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测定, 标准试验给出的往往是加载过程下的强度指标, 而支护滑移面上的土体却是卸载过程下的破坏。所以对c, ϕ与锚固体摩擦阻力和与土钉摩擦阻力的取值要根据现场和土质物理力学性质, 参考勘察报告合理取值。

1.2.2 因坑而异, 设计方案人文化

1) 土钉墙支护结构。基坑深度10 m以内可选择普通土钉支护结构, 基坑深度10 m~15 m可选择复合式土钉墙结构 (指加带预应力锚杆+梁、柱或微型桩) 。特点:工期短、节省造价, 但引起边坡水平位移及周边变形较大, 对基坑影响范围内存在建筑物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对于软弱的淤泥质土、不易成孔的卵砾石层、回填土层较厚时, 也不宜采用。2) 排桩加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 (简称护坡桩支护结构) 。基坑深度15 m以上可选择护坡桩, 采用护坡桩支护结构要根据相邻建筑物对变形的要求采用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特点:可有效控制边坡水平位移及周边变形, 但相应工期长、造价高。3) 组合支护结构 (护坡桩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 。基坑深度15 m以上可选择组合支护结构, 可一定程度地控制边坡水平位移及周边变形, 比全护坡桩支护工期短、节省造价。

1.2.3 因区而异, 使方案设计多样化和具体化

1) 根据建筑场地周边情况、材料堆放和施工车辆路线划出不同分区, 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方案, 使设计方案多样化。

2) 根据各个分区土质情况, 选择不同的土层信息, 给出准确合理的设计参数, 使设计方案具体化。

2 基坑支护优化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的一栋楼, 地上13层, 地下2层, 框剪结构, 采用筏板基础, 基坑深11.6 m, 北侧2.4 m处有一商业楼, 基础埋深2.25 m。东侧、南侧、西侧临近无建筑物。

2.2 原设计方案

坑边荷载q=130 kPa, 桩径1.1 m, 桩距1.2 m, 桩长23.0 m, 嵌固长度11.4 m, 配筋主筋30Ф20钢筋, 箍筋ϕ10@150, 加强筋Ф14@2 000, 桩身C20混凝土。排桩结构图如图1所示。

2.3 优化方案

坑边荷载q=130 kPa。排桩:桩径0.8 m, 桩距1.2 m, 桩长18.0 m, 嵌固长度6.4 m, 配筋主筋19Ф18钢筋, 箍筋ϕ10@150, 加强筋Ф14@2 000, 桩身C20混凝土。

锚杆两道:孔径15 cm, 孔距水平为1.2 m, 竖直起始位置3.0 m, 第一道间距4.0 m, 第一道长度16.0 m, 自由端长8.0 m, 锁定预应力120 kN;第二道长度17.0 m, 自由端长7.0 m, 锁定预应力150 kN;桩顶连系梁:截面1 100 mm×600 mm, C25混凝土, 主筋16Ф16钢筋, 箍筋Ф6.5@200;桩间土:挂Ф6.5@250×250钢筋网片, 布设长2.0 m、间距1.0 m, 1Ф18土钉, 用1Ф14钢筋和护坡桩相连, 表面喷射5 cm厚C25碎石混凝土, 排桩+锚杆示意图见图2。

3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对比

3.1 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

原方案采用传统的基坑支护形式, 技术可靠, 无先进性;优化方案采用两种基坑支护形式联合支护, 技术上可靠, 较先进。

3.2 施工的可行性

原方案设计北侧排桩桩长23.0 m, 配筋主筋30Ф20钢筋, 在钢筋笼制作和施工上难度大, 可行性小;优化方案排桩桩长18.0 m, 配筋主筋19Ф18钢筋, 施工难度小, 可行。

3.3 经济效益

优化方案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上比原方案初步概算节省20余万元, 充分保障了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3.4 工期

原北侧方案桩长较长, 在钢筋笼制作、桩孔开挖、孔内土外运、下放钢筋笼等方面较困难, 工期较长;优化方案桩长较短、土钉较短, 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4 结语

针对本工程的周边环境条件, 对比原设计方案, 优化方案准确考察基坑影响因素、合理取值, 采用联合支护形式, 实现设计方案人文化、多样化和具体化, 技术上更先进可靠, 施工更可行, 节省资金, 保护环境, 保证了工期, 实践证明, 联合支护是本工程的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3]李纯, 潘秀艳.福建晋江某基坑支护方案设计[J].施工技术, 2005, 34 (1) :21-22.

[4]徐杨青.深基坑工程设计的优化原理与途径[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20 (2) :248-251.

间隙调整系统优化方案 篇9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指转子旋转而风罩固定的一种空气预热器。自锅炉炉膛排出的高温烟气自上而下流经预热器转子一侧时, 加热转子中的蓄热元件。当已加热的蓄热元件随转子转到另一侧 (空气侧) 时, 冷空气从下往上流经蓄热元件, 把热量带走, 从而达到预热冷空气的目的。由于转子受热时上下存在温差, 发生蘑菇状变形, 使上部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间的间隙增大 (见图一) 。

由于密封间隙增大, 造成空气预热器的泄漏量增加, 从而使能量损耗增大。如果控制住了漏风量, 就可以在不增加送风机能耗的情况下, 保证锅炉的总风量供应。

间隙调整控制系统通过测量并调节空预器上部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间隙, 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 该部的间隙保持一定量, 从而减少了漏风量, 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整个机组效率的目的。该系统主要有高温间隙测量探头、电动提升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对高温间隙测量探头的优化, 进一步优化整个控制系统。

2 传统的间隙调整系统工作原理及不足

传统的间隙调整系统是在扇形板外侧直接安装高温间隙测量探头, 依据电涡流测距原理测量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距离, 并把测量电信号送入控制系统, 转化为距离信号。控制系统通过逻辑运算, 当测量距离大于设定距离时, 控制系统输出电信号, 通过固定在扇形板上的提升机构下压或提升扇形板, 使扇形板跟踪径向密封片变化, 缩小二者之间的间隙至设定值。

这种间隙调整系统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高温间隙探头线型测量距离短, 仅为0~10mm或0~15mm, 无法满足径向密封片从中心轴到边沿的不规则变形 (转子径向密封片直径长度因锅炉容量不同而不同, 由几米到10多米不等) , 以致当间隙调整系统根据测量距离驱动执行机构调整扇形板上下位置时, 可能会出现没有调整到设定距离前, 扇形板中心部位与径向密封片发生磨蹭现象, 使电机工作过载而无法调整;其次高温间隙探头安装在空预器内部, 工作环境温度很高, 高温间隙探头出现故障时无法在线检修, 只能等机组停运后检修,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投用效率。

3 优化方案

3.1 硬件调整

将高温间隙测量探头改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该高精度位移传感器通过机械结构将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距离变化转化到空预器外部机械距离变化, 通过普通常温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即可检测上述外部距离变化, 配装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产品成熟、检测距离大, 且有0~40m m、0~80m m、0~150m m等多种规格, 本处根据需要选择0~80m m。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与高温间隙探头相比较, 存在如下优点:

1) 测量范围大, 能够满足不同容量空预器扇形板与转子密封片热态变形距离的测量;

2)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电子测量元件由于安装在空预器外部, 温度低, 工作寿命长, 市面产品成熟, 可以直接采购使用, 减少了研发时间;

3) 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整套机构除外保护筒, 全部可在线取出拆除, 实现了在线检修,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利用率;

4) 由于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机械机构全部采用耐高温、耐磨不锈钢加工, 使用寿命长。

3.2 软件优化

为进一步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 提高使用效率, 根据试用实际工况对控制程序进行了优化:1) 将时时在线检测优化为间歇式下探检测, 既保证了检测要求, 又减少了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滚轴的摩擦损耗;2) 将执行机构的电机的连续驱动调整优化为间歇式步进调整, 减少了电机频繁正、反动作, 延长了使用寿命;3) 增设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工作异常、转子停转、电机过载等信号的联锁和保护功能, 避免了扇形板和径向密封片的严重摩擦事故, 保证了空预器的平稳运行和投运设备的安全。

4 应用效果

凝结水泵方案优化探讨 篇10

关键词: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凝结水泵,经济性比较

1 概述

本工程采用2×350M W热电联产供热机组, 符合国家发展热电联产中选用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大容量、高参数供热机组等有关能源建设方针、政策, 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方案主要通过对本工程凝结水泵的选型及配置进行研究, 包括以下内容:

1) 对适合本工程的凝结水泵配置方案进行分析, 并进行综合经济比较;2) 推荐本工程凝结水泵的配置方案。

2 常规300MW级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泵现况及配置方案介绍

目前, 国内投运的300M W级机组凝泵配置方案大部分为:2台110%最大凝结水容量凝结水泵或者3台55%最大凝结水容量凝结水泵 (以下简称2台110%容量凝结水泵、3×55%容量凝结水泵) 。由此可见, 国内大多数电厂均按照《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660-2011》的要求, 采用2台110%设计热负荷工况下凝结水量或3台55%最大凝结水量的凝结水泵。

也有部分火力发电厂采用3台35%容量凝结水泵 (以下简称3台35%容量凝结水泵) 的配置方案, 其中1台35%容量凝结水泵与135M W级别汽轮发电机组100%容量的凝结水泵一个级别。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 火力发电厂中300M W和135M W及以下级别机组的凝结水泵事故少, 运行比较稳定。凝结水泵的不可控制大部分都可在安装、调试以及运行期间通过加强管理进行避免。即使偶然出现故障情况, 由于泵的基础以下部份采用抽芯式结构, 其拆装及检修十分方便, 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修复。

本工程为采暖抽汽机组, 采暖期约占4~5个月。额定采暖抽汽工况下凝结水流量约为V W O (V A LV E W ID E O PEN) 工况对应凝结水流量的三分之一。

首先, 如果采用2台110%水量的凝结水泵, 则单台凝结水泵的负荷在各种运行工况下波动范围大。

例如:在采暖期凝结水泵将长期处于负荷比较低的运行工况。这种配置方案不合理也不经济, 初投资方面也较高, 每台机组两台凝结水泵初投资约为160万元, 因此不建议采用。

其次, 本工程有二个方案:可采用3台35%容量的凝结水泵或3台55%容量的凝结水泵。在采暖期只需要运行1台凝泵, 另外2台凝泵可作备用。两方案既能满足非采暖期又能满足采暖期的可靠性。

本方案将对3台35%容量与3台55%容量凝结水泵方案比较和优化, 并推荐出较优方案。

3 凝结水泵配置方案比较

本工程凝结水泵按以下配置方案:

1) 方案a:一台汽轮机组配置3台35%容量凝结水泵;2) 方案b:一台汽轮机组配置3台55%容量凝结水泵;

根据汽轮机热平衡图, V W O (V A LV E W ID E O PEN) 工况下凝结水量为890t/h, 凝结水泵选型参数见表3-1:

凝结水量在采暖额定抽汽工况下:306t/h, 约为V W O (V A LV E W ID E O PEN) 工况下总凝结水流量 (含10%设计裕量) 的三分之一。

在采暖期额定抽汽工况下, 只需要运行一台凝结水泵 (35%容量) , 即可以及时的输送凝结水, 且此时该凝结水泵满负荷高效运行;而在此工况下55%容量的凝结水泵不在满负荷运行, 效率较低。

3 台35%方案与3 台55%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估算见数据3-2、数据3-3、数据3-4。

由数据3-2和数据3-3可知, 无论在采暖期还是非采暖期间, 3×35%容量方案都比3×55%容量方案每台机组节电量分别为402000k W h和51000k W h。

由数据3-4可知, 3×35%泵容量方案跟3×55%泵容量方案进行比较, 3×35%泵容量方案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每年节约标准煤111吨, 折合费用75500元。

在设备投资方面, 3台35%容量的凝结水泵的投资费用 (约1260000元) , 低于3台55%容量的凝结水泵的投资 (约1740000元) 。

结合本工程中抽汽机组在不同期间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 凝结水特性, 本工程采用3台35%容量的凝结水泵具有较大的优势, 既满足了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要求, 又节省了凝结水泵初投资和节省泵运行费用。

4 结论

宽带薪酬优化方案设计研究 篇11

1. 理论基础

1.1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爱德华·罗勒等美国学者提出的战略性薪酬体系三大构成部分之一(注:三大构成指宽带的工资体系;与企业、团队和个人业绩紧密结合的奖励体系;非货币、自助餐式的福利体系),是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等新的管理战略与理念相配套的新型薪酬结构而出现的。

1.2激励理论

薪酬的功能就是保健和激励,既要满足员工正常的保健需要如生活、学习、娱乐等,又要激励员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动机。因此薪酬的设计要考虑到这两点,注意满足激励理论的要求。

1.2.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2.2公平理论

美国的行为学家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其观点是: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和劳动积极性不仅受其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每个人都有想和别人比较的动机,也会和自己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

2. 案例描述

该热电公司是以城市集中供热为核心,集科研设计、工业安装、房地产开发、辅机制造及股权投资于一体的集团化上市公司。

2.1现行人力资源状况

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800人左右,管理岗位员工数和生产岗位员工数大约各占50%。管理岗位按职务设置8个岗级,生产岗位按工种设6个岗级。在年龄结构上,生产岗位比较偏年轻化,25-35岁的居多,其次是35-45岁的,工作年限比较长;管理岗位上35-45岁的人居多,其他年龄段的相对少些。公司员工的学历以专科和本科生为主,占的比率也是最高的技术职称方面,一般是管理岗位上的一到四岗具有初级、助理级、中级、高级职称。

2.2现行薪酬制度评价

2.2.1技能工资或标准(档案)工资

技能工资也叫档案工资,是由国家劳动部门制定的,根据员工入职时的学历、技能情况给予的工资,而且一经制定就不再更改。一般是本科207元,大专199元,中专191元。

2.2.2工龄工资

工龄工资每年5元,每年一月份调整一次。工龄是从员工开始工作的年份算起,不受所在企业变动的限制。

2.2.3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

岗位工资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对技能水平的要求、劳动责任、劳动程度、劳动条件等要素确定的工资。岗位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制,实行动态管理,薪随岗变,易岗易薪。

岗位津贴只是针对中层管理者以下的一般管理人员发放的,另外还包括生产岗位的站长津贴,高层和中层是没有岗位津贴的。具体的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数据见下表。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内部薪酬制度文件整理

2.2.4效益工资

以原基础工资和原岗位工资为基数,按下列公式再晋升5%的效益工资。

{原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不含岗位津贴)-61.80元补贴}*5%

2.2.5各种补贴和福利

各种补贴包括物价补贴,食补,肉补等,最高89.5元,是国家根据整体的经济状况,物价变化给予员工的补贴。另外还有交通洗理费,交通补贴,话费补贴等。公司执行统一的五险一金政策。

2.2.6奖金

生产岗位的工人每人每月300元奖金的标准,允许其上级领导按照绩效考核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另外还有年底兑现奖,一般工人800左右、站长1000左右、中层奖金1万-1万5左右、高层4万左右(视公司当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2.3主要问题

2.3.1薪酬制度缺乏战略性

公司作为一家国有股份制上市公司,效益比较稳定,所以公司对于绩效提升的努力度不够,大家都比较安于现状。薪酬制度总体上沿用几年前的政策,有些已早不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更何况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在设计薪酬时,重视度不够,不注意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个人收入延续性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2.3.2薪酬结构不合理

公司的管理人员工资普遍偏高,而且待遇优厚,高管还可以申请专用车,一般的管理人员还享受岗位津贴。而生产技术工人的工资普遍偏低,以固定工资为主,尤其是技能工资项目,自员工进入企业后就不再变革,缺乏激励性。薪酬等级数量过少,薪酬种类单一,缺乏弹性,特别是同等级的薪酬差异性没有体现出来,“干多干少一个样”。

2.3.3薪酬分配缺乏公平性

人力资源部门没有进行系统的岗位评估、绩效评估等工作,各位员工的绩效差异无法體现,缺少量化的统计,最终评判结果是看上级的意见如何,主观味道过浓。岗位级别高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并不一定比级别的低的员工贡献多,相反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2.3.4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公司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仅有的考核措施无法详尽体现员工的真正付出,员工的绩效差异无法体现。生产岗位的工作没有量化的数据考核标准,而且没有进行详细的岗位说明,工人的绩效难以衡量。

3. 宽带薪酬方案设计

3.1公司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本次薪酬设计中不包括对高层薪酬,而只对中层以下管理管理岗位和生产岗位的薪酬体系进行从新设计。

进行薪酬方案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程序,以下是公司薪酬方案设计的总体步骤。 3.2公司宽带薪酬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的设计薪酬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内部一致性(2)外部竞争性(3) 薪酬水平与绩效挂钩(4)经济性

3.3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确定薪酬的基础。公司确定了有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各部门主管负责的工作分析小组。这次工作分析是在以前工作分析成果上结合近期行业特点对公司现有岗位的重新评估。此次工作分析的依据除了岗位说明书外还运用了现场观察法、员工实地访谈法、问卷法等,以保证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全面、真实了解。

3.4职位评价

本次公司的职位评价选用要素记点法,这是一种量化的评价方法,对职位的评价更为客观、精确,评价结果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并且可以对相似的职位进行比较,同时可以体现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

根据工作的特点笔者将公司本次参加薪酬改革方案的员工分成高级技术人员、基层管理者、一般职能人员、一般生产人员、辅助人员五大类。在每一类中选定若干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类工作特点的职位,然后评价小组成员运用统一标准进行衡量职位,给每个职位的量化指标打分。表2是职位中评价因素权重。每年一次进行工作因素打分,以此来确定每个类别中的人员构成情况。在代表的职位价值确定后,以代表的职位为标杆队全部职位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来确立公司的宽带薪酬方案。

(1)同行业薪酬水平调查与本企业薪酬水平定位

①同行业薪酬水平调查

薪酬制度为了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有外部竞争力。本次薪酬改革选择薪酬调查的对象是与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是同行业类似的公司,尤其是优秀员工流失的去向。 得出以下结论:a. 公司高层人员和其他公司的薪酬水平在一个档次。b. 基层员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公司优秀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涉及公司的一般职能员工和生产岗位的工人。

②公司薪酬水平定位

公司在本地区同行业中是领先的企业,在本地区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公司规模最大。所以在薪酬水平上公司选择了薪酬领先策略,保持比市场平均薪酬水平高出10%。

(2)宽带薪酬结构设计

①确定宽带薪酬数量

本次薪酬结构的重新设计不涉及企业管理岗位中中层副职以上岗位,对部生产岗位,管理岗位中的一岗、二岗、三岗、四岗进行整合和改进,设计宽带薪酬。

笔者在结合惠天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薪酬战略的情况下将公司薪酬宽带的数量设计成五个,具体是高级技术人员,基层管理者、一般生产人员、一般只能人员,辅助人员。

②确定每个薪酬等级的中值

笔者在结合了现有同行业工资水平和公司的薪酬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了每个薪酬等级的中值,其原则是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使没个等级的薪酬在市场上都具有相当的竞争性,比市场平均薪酬高出10%。每个带宽的中值如表。

③薪酬宽带的范围宽度

薪酬的范围宽度大小通常表示为工资等级上限和下线之间的差异。当以百分比表示时,范围表示为:(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公司的具体宽带薪酬设计如下表。在表格中每个薪酬等级有不同的工资绩效标准。

④其他薪酬奖金的确定

a.工龄工资。工龄工资是国内很多企业通用的方法,其目的是鼓励员工长期为公司服务。工龄工资确定的太高容易挫伤努力工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过低同样起不到留在优秀员工的目的。笔者将工龄工资定为10元/月。

b.通货膨胀补贴。通货膨胀是每个快速发展经济体的必然情况,当CPI指数连续两个月上涨超过5%,公司对员工进行物价补贴,补贴幅度等于CPI上涨的速度。

c.再教育后的调薪。员工接受再教育后,根据教育的性质和结果,给予调薪。员工由专科升至本科,给予200元/月加薪,员工由本科升至硕士有500元/月的加薪,员工由硕士升至博士有800元/月加薪。

d.年终奖励制度。每年年终按当年的利润完成情况,制定当年的利润计提系数,按系数乘以当年利润,作为年终特别奖奖金,奖励一年中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没有获得特别奖的员工或是集体,根据当年公司的业绩情况可取得一定的年终分红奖励。年终特别奖奖金系数应该明显高于年终分红的奖金系数。年终分红和年终特别奖可兼得

参考文献:

[1] Geroge T.Mikovich, Jerry M.Newman. Com-

pensation[M].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2.

[2] Raymond A.Noe, John R.Hollenbeck &

Barry Gerhart. Fundamenta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Montemayer. Ediberto F. Aligning Pay Sys-

tems with Market Strategy. ACA Journal, 1994.

[4] Daniel P.Purushptham & Stephanie Y.Wilson. Building Pay Structures. Worldatwork, 1998.

[5] Joseph J. Martocchio. Strategic Compen-

sation (2th Edition)[M]. Prentice-Hall, Inc. 2001.

[6] [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7] [美]巴里·格哈特,萨拉·L瑞纳什著.朱舟译.薪酬管理 理论、证据与战略意义[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 邹华,修桂华.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9] 周斌.现代薪酬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麦斯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薪酬设计与管理[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11] 安林,陈庆.中国式宽带薪酬[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12] 奚玉芹等.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3] 李德伟.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14] 刘昕.宽带薪酬-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形式[J].职业,2003(1).

[15] 徐喆.我国国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的相关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

[16] 冯宪.薪酬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7] 段波.企業薪酬体系的战略性和柔性[J].人力资源开发,2004(8).

[18] 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9] 红.如何提高薪酬的满意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5).

[20] 莉莉.浅谈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财富,2009(5).

[21] 洪.宽带薪酬:员工激励的有效薪酬体系[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2] 彦,唐人洁等.组织薪酬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3] 晶,刘明,任冰.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几点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5).

作者简介:刘洁,75年9月出生年,女,沈阳市房产局会计主管,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水文测验方案优化设计 篇12

关键词:水文测验,存在问题,优化方案,管理应用,研究深化

1关于水文测验环节的分析

当前我国的水文测验整体水平比较稳定, 这符合我国的现代化水资源利用开发条件。有利于实现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我国的水文测验系统是不健全的, 需要针对实际应用环境, 保证水文测验工作的稳定运行, 解决一系列水资源短缺现象、避免水环境加剧恶化。这是各个区域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由于水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某些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需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促进水资源的统一性管理, 而这些环节的开展, 离不开对水资源检测工作环节的应用, 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其污水控制处理体系的健全, 促进水资源检测基础材料系统的健全。

水文检测工作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保证日常水利工作稳定发展。实现对水文工作的稳定发展, 这是国家现代化水利工作建设工程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积极做好相关水文测验的基础工作。我们要义不容辞的去接受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能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做什么, 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具体考虑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2关于水文测验优化方案的研究

为了促进我国水文建设的稳定发展, 要根据各个区域水文现状, 展开优化, 促进水文测验优化方案的稳定发展。针对各个地区水资源运作情况, 促进其承载能力提升, 以实现对国家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积极做好水利测验的战略准备工作, 保证水资源管理服务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水资源的有效分配。在此过程中, 相关国家部门要做好积极的政策法规制定工作, 保证其决策管理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水资源保护服务体系的健全。排污口门、行政区界断面、国际河流的水质监测,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 重大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等。为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保护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监测和预报服务。为水资源调度服务。为年际间或实时的水资源调度、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的水资源调度、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化利用调度以及城市供用水调度等提供监测、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

在日常水文测验工作过程中, 要针对其服务对象的差异, 保证优质服务的提供, 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促进其相关价值文化的有效应用。目前来说应用比较广泛的水文测验工程项目有, 地下水、流量、降水等项目。通过对各个水文站的测验模式的深化应用, 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比如委托观测方式、常年驻测模式等的应用, 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水文测验工作。在水文站的应用过程中, 可以实现对委托观测模式的应用, 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比较常见的降水量观测模式有自动测报模式、固态存储模式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水文测报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 使水文要素产生了新的变化。就某个地区来说, 昭平台、白龟山、鸭河口、白沙等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淮河干流、小洪河、大洪河、澧河、唐白河、卫河的综合治理, 漯河、南阳、信阳、安阳等城市橡皮坝的建设、拦河枢纽等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地下水的超采等等, 都改变了原有水文要素的规律, 闸门流量加大或减小, 同级水位流速、流量的变化等都直接影响到水文要素的变化。

在水文测站的运作过程中, 要实现对流域内相关工程环节的了解, 比如对河道行洪规律的了解, 积极采取相关的测验对策方案。相关水力管理部门要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 展开对相关材料的深入研究, 比如水文流量单值化的情况, 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等。在应用过程中, 也要进行其测流方式的优化。保证其测流系数试验环节的优化, 实现对相关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在此过程中要规范水文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行为, 实现对先进水文测验技术的应用, 比如微机测流系统、遥测系统等的应用。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才能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人类活动的影响, 改变了水文测验固有的工作模式。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的不确定性、滩地开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治水方略的调整、水文断面大部分时间河干等, 都对水文测验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应走出原有固守断面的工作模式, 加大水文巡测和水文调查的力度, 尤其应加强渠道测流、水量巡测和引水口门的控制。同时, 要重视小流量的测验。

在水文测验过程中, 要针对其环境的变化展开相关环节的优化, 实现对枯季小流量测验环节的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 由于其河道自身环境的影响, 其水位观测效果不是非常准确的, 其流速仪的相对位置误差也是比较大的, 这不利于枯水期的实测水量误差的有效控制。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需要促进其枯季测流环节的有效应用, 实现对其精度的有效控制, 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断面状况, 积极做好相关的材料整编测验工作。

在水质测验环节及其水量测验环节中, 要保证其相关设备措施的有效应用, 从而提高水文测验的质量效率。要优化其水文测验的质量效率, 保证其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做好相关的能力建设工作, 促进其测验精度及其侧洪标准的提升, 采取相关的应急保障体系满足工作的需要。大力提高水文巡测系统的机动性, 增强水文测验的整体实力, 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水文测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 凡不泄密的, 要向社会公开, 实行资料共亨。

结语

水文测验工作的稳定开展, 需要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 要进行水文测验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 以满足日常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莉, 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4) :237.

上一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一篇:国内外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