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人员

2024-05-23

保教人员(精选6篇)

保教人员 篇1

托幼园所是儿童集聚、生活、成长的地方。儿童身体的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密切接触, 极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儿童入托前和保教人员上岗前都必须参加健康体检, 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 减轻小家庭的后顾之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查对象为2012年在我中心进行体检的在职、新入职托幼园所职工和师范院校准备入园实习的学生。体检总数为883人, 其中男性为15人, 女性为868人。

1.2 方法

依据吉林省卫生厅《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对来检者进行登记, 核实身份证和照片的一致性, 问诊既往病史和现病史。首先进行常规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 然后, 静脉采血行血清梅毒螺旋体、肝功丙氨酸转氨酶检检测, 胸部透视, 妇科检查, 在阴道侧壁及宫颈管内取材行革兰染色, 做白带常规及淋菌检测;未婚女性及男性, 取尿道外口分泌物涂片检测。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在参检的人员中, 以师范院校准备实习的学生占较大部分, 因此, 在年龄分布上偏年轻化。其次, 由于保教人员岗位特点的需求, 人员组成必须年轻化。具体见表1。

2.2 患病情况

在参加体检的883人中, 血压偏高9人, 患病率1.02%;TP阳性4人, 患病率0.45%;ALT偏高11人, 患病率1.25%;BV 142人, 患病率16.36%;VVC 25人, 患病率2.88%, 滴虫性阴道炎2人, 患病率0.23%;外阴尖锐湿疣1例, 患病率0.12%。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为32人, 患病率为3.62%。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为162人, 患病率为18.35%。见表2。

3 讨论

从体检结果看到, 血压偏高有9例。血压是生命体征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们对每一位体检人员, 进行血压测量, 其中有8例知晓血压升高情况, 并坚持长期按时服药;有1例对自己的血压情况不知情, 且有家族病史。建议她连续监测血压3d, 如果异常嘱其明确诊断及治疗。

ALT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肝功能之一。ALT具有高灵敏性, 几乎所有肝损伤性疾病都可有转氨酶升高;同时ALT具有低特异性, 一些生理改变或体力劳动, 也可使之轻微、短暂升高[1]。在实际的工作中, ALT升高但不超过参考值上限的0.5倍, 隔周复查;如果异常, 建议到综合性医院明确诊断, 调整后复检。

BV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 推测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10%~40%患者无症状,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 有鱼腥臭味, 尤其相交后加重, 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2]。因此, 养成科学的卫生习惯, 适度的性生活、避免阴道灌洗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 是常见阴道炎。于月经前后引起炎症。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 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 甚至膀胱, 肾盂以及男性的包皮皱褶、尿道或前例腺中。其传播方式主要有性行为传播。间接传播途径有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便器、衣物等[2]。本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 但它的间接传播途径不容小视。给予甲硝唑口服治疗, 性伴侣同时治疗。治疗后无症状, 复检阴道分泌物为阴性, 方可上岗。

VVC是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病最常见的外阴阴道感染。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1次。发病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药及广谱抗生素、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等。传染途径主要为内源性传染, 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极少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2]。因此, 避免大剂量滥用抗生素、减少紧身化纤内裤的穿着, 积极减肥可降低本病的发生。

外阴尖锐湿疣又称性病疣, 由HPV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表皮肿瘤。HPV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促使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过早性交, 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高性激素水平、吸烟等。尖锐湿疣往往与多种性传播疾病并存。主要是经性交直接传播, 偶有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3]。处理在体检中发现病例, 给予0.5%足叶草毒素酊外用, 以去除体疣。3个月后复查, 若治疗部位无再生疣体即为基本治愈。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可侵犯多系统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也可因接触到患者使用过而未经消毒的内衣裤、被褥、毛巾、剃刀、浴盆、便器、餐具、茶杯等而传染。我们对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的患者, 深入了解她的接触史。建议其及早治疗。

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在岗保教人员我们第一时间与托幼机构沟通, 执行离岗治疗管理。只有疾病治愈后复查合格方可重新入园。

摘要:目的 调查吉林市区托幼园所保教人员的健康状况。探讨健康体检项目的具体标准的可操作性。方法 对2012年在我中心体检的保教人员进行查体、肝功丙氨酸转氨酶 (ALT) 、血清梅毒螺旋体 (TP) 、妇科白带常规、淋菌、胸透等检测。结果 体检总人数为883人, 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为32人, 患病率为3.62%。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为162人, 患病率为18.35%。结论 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岗前体检和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保教人员,托幼园所,肝功丙氨酸转氨酶 (ALT) ,人乳头病毒 (HPV) ,细菌性阴道病 (BV)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 (VVC)

参考文献

[1]史鸣树, 闵建荣.乙型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36.

[2]赵更力.生殖道感染防治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85-91.

[3]王泽华.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0.

保教人员 篇2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的具体工作(一)

一、入园及晨间活动:为作好接待工作,教师应提前到班级,做好幼儿来园后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准备。

1、热情接待幼儿,指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和参加活动。观察幼儿仪表。教师要亲切、热情地接待幼儿,和幼儿相互问早,要使幼儿感到教师喜欢他、在等待他,以激发幼儿对教师和幼儿园的喜爱。接待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小班或新班教师,最好在室内进行,因为在室内更容易把幼儿吸引到活动中去。

幼儿来园后这段时间的活动,以分散活动、自由活动为主,内容主要是游戏,以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游戏为宜,也可以引导幼儿参加一些劳动活动,如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做值日生劳动,擦拭自己的小椅子等。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学习活动,如画画、看图书等,这些活动都应让幼儿有充分选择和独立活动的自由,并要引导幼儿进行广泛的交往。活动结束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好玩具等所用物品。晨间活动一般以安静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渐由静向动转化,使神经细胞逐渐活跃起来。

观察幼儿的衣着是否整洁,要及时整理好幼儿服装。如有个别没梳头发的幼儿要及时梳好头发。

2、有目的地作个别幼儿和家长的工作。

教师也应有礼貌的向家长问好,以简洁的语言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要求、给家长以及时的和必要的指导,或办理必要的交接工作,如幼儿衣物的交接、个别患病幼儿药物的交接,在进行药物交接时应记好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服药幼儿姓名,并把药品妥善保管好。

教师应利用晨间接待的机会,观察与了解幼儿的情绪、与幼儿交谈,有计划地、因势利导地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弱智、胆怯、孤僻或某方面存在缺陷的幼儿进行帮助。

3、做好晨间检查工作:

一摸:摸头部、耳后、颌下有无异常。

二看:看眼神、皮肤、咽喉有无异常。

三问:问包含、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4、晨间谈话:在晨间活动结束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的谈话,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对晨间活动的小结和对下步活动的要求。谈话要在亲切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要能及时解决集体中出现的问题,又能调动起幼儿参加下一步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谈话要简短,应允许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间操活动:

1、间操内容丰富,编排科学合理,结构完整,形式有趣。内容丰富有队列队形练习,有小型分散的体育游戏。科学合理指内容编排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顺序合理,动作由易到难,活动量由小到大且运动量适宜。音乐选取配恰当,旋律清晰,节奏鲜明、气氛活跃,有感染力。

2、提醒、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带。

3、精神饱满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早操活动,口令规范、响亮有力,示范动作正确。

4、纠正幼儿不正确姿势,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三、集中教育活动:

1、认真执行教育教学计划,创设便于幼儿主动观察、操作、活动的教育环境。教师在分析教材和本班幼儿情况的基础上,考虑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时间的分配之后写出教案,教师在制定好计划后,就要为上课做好准备,主要是教具材料的准备,如无现成的,就要制作或找代用品。另外还有幼儿知识方面的准备,有的需要参观、观察或请幼儿收集实物,废旧物等。最后做好上课前学习环境的准备,如放好教具,摆好桌椅,分发材料和学习用品等。有的课还要提醒幼儿做好服装准备。

2、教育过程中,有机联系各方面教育内容,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清楚,教学方法灵活、生动、启发性强。师生积极交流。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可分为导入活动、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导入活动的操作多种多样,有的与活动内容直接相关,有的间接相关,有的表面上看也许完全无关。

教师在设计导入活动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导入活动要体现趣味性,做到语言风趣,生动形象,充满感情。做到方法新颖,内容新颖,教具新颖。

(2)导入活动要具有启发性:设计导入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如问题启发、演示启发、情景启发等因势利导,启发幼儿思维。

(3)导入活动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学习内容、幼儿特点、认识水平,已有经验等,活动一开始就把幼儿带入一个新的特定情境中。

(4)导入活动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导入的内容、方法、手段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谐性;其次表现在导入的设计具有高度的教育性和科学性;还表现在导入环节与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间,各环节教学实施步骤之间的衔接巧妙,过渡贴切,节奏转换自然,逻辑性强。(5)导入活动的简洁性: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时间,短则10分钟,长则20分钟、30分钟,这就使导入活动部分设计应简洁、明了。

教学方法选用的要求: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性质、特征选用教学方法;选用教学方法要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选用的教学方法应体现先进性。

4、教态亲切,语言规范,知识正确。

5、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四、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它又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每天除规定的课后与午点后有集中的游戏时间外,还有许多时间可让幼儿游戏,如早晨入园,早饭和上课的间隙时间,课间各个生活过渡环节,寄宿制幼儿园在晚饭后都可进行各种游戏。游戏和散步、参观、娱乐、谈话、看书、讲故事、美工、音乐等活动配合起来,一般课后与午点后游戏时间较长,可以开展各类游戏,幼儿外出散步也可进行有趣的游戏,使室外活动更加活泼生动。

早晨入园及早饭与上课的间隙时间,可组织活动量小、玩具容易收放的游戏,如桌面智力游戏、结构游戏、游戏角活动、制作玩具以及看书、画画等其它活动。各个生活过渡环节则可穿插一些生龙活虎简便的游戏,这可丰富生活内容,调节精神,又可减少疲劳。寄宿制幼儿园晚饭后可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些安静的游戏活动,也楞安排散步、看电视、看幻灯、讲故事、猜谜语等,有趣、安静而轻松愉快的活动。

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小型分散的,也有大型集中的,有个人的游戏,也有小组的游戏。每周开展的游戏既要有衔接,又要有变化,要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愿望,并不断提高游戏的水平,切不可违反幼儿的意愿,强制进行游戏。

游戏、上课及其他活动应相互配合。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游戏组织教学,如科学、语言多利用智力游戏和表演游戏,健康活动可多利用体育游戏,艺术活动可多采取音乐游戏形式进行。在小班还可选择动物或人物为角色,以角色的口吻或活动吸引幼儿上课,以增加幼儿对上课的兴趣。

由于游戏活动是一种有乐趣的滑稽戏,又是自由的、多变的活动,因此,执行计划时可以机动、灵活,应更多地考虑游戏发展变化的情况,以及幼儿的兴趣和愿望,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并能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使游戏活动开展得活泼而有秩序,也需要规定一些进行游戏的规则,要求全体幼儿遵守。如、在教师指定的场地范围内自由地进行游戏活动;游戏时不乱跑、不喊叫;在室内要轻声;使用场地要互相协商;选择一种游戏后要认真地玩;可以变换游戏,但不能妨碍别人;不经同意不得插手别人的游戏;玩具必须收放到固定的地方,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收好一样再取一样,要遵守各种玩具的玩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玩别人拿的玩具时要征得对方的同意等。教师对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和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要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并应将幼儿游戏的内容,开展的情况,幼儿的突出表现,玩具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不断积累资料。还应根据教育要求分析幼儿的游戏,考虑指导方法,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1、开展各类游戏,保证时间、场地及类多量足的玩具、材料。

2、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要,适当参与、指导、和评价。

游戏为主 科学保教 篇3

多年来我们始终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以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政策要求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坚持科学保教,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一所以游戏和运动为特色的幼儿园,我园开展的区角游戏和户外混班运动游戏,曾经先后接待了我省多地市教育部门、多所省级一类园、优质民办园的观摩学习,充分发挥了省级一类园的示范辐射作用,赢得了同行、幼儿家长和社会的较高的口碑和声誉。

一、开展各项游戏的教研活动

(一)树立游戏化的观念

我园认真、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让游戏化的理念深深扎根在老师的心中。教育教学观念先行,而作为一线的教师是最后的执行者,观念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为此,我们通过解读纲领性文件、组织学习各类教育杂志中的先进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帮助教师们形成正确的观念,理清思路,自觉使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保证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开展游戏的教研

为保证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全面有效地开展,我园专门成立了游戏教研小组,由园长亲自领导,所有一线教师全部参加,明确了人员分工,教师们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同时,制定了游戏教研工作制度,保证游戏教研的时间,还制定了后勤保障制度,为游戏活动在材料提供、教研经费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首先确定研究方向,比如如何合理地设置游戏区角、如何投放各种材料、如何进行游戏中的指导等等,制定每学期的专题教研计划,再逐级细化到月计划、周计划中,使教师有明确的行动指南。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首先组织教师进行了游戏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培训,使教师们的思路慢慢清晰起来,在每周的实际操作中,重点观察、记录我们设计的游戏、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合不同班级、不同孩子,是否切合幼儿园实际,教师的指导能否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能力发展。通过不断地现场观摩、教师反思、参加大小教研组的研讨,使每个老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也都得以解决。既提高了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有声有色了,教师们在游戏研讨中慢慢地成长起来了,孩子的各项能力也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游戏教研将理论与实际拉得更近,更加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也为我们进行科学保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方向。

二、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

(一)区角游戏的开展

在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教研中,我们在游戏区角的设置、游戏材料的提供、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收获。

首先,在游戏区角的设置上,体现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角色游戏与区角活动能够实现功能转换、功能相近的区域进行合并等三个原则。

1.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原则。

这个原则主要体现在角色游戏区的设置上,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兴趣,教师们预先设置一些区角,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将不符合本班实际的游戏撤除,将幼儿自动生成的游戏深入挖掘、拓展成新的游戏投放本班,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能保证游戏的可玩性,大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2.角色游戏与区角活动能够实现功能转换。

这个原则主要是考虑到区域游戏的灵活性,比如,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各班的巧手坊、加工厂、服装设计室等均能够为相应的角色游戏区如小商店、食品餐饮店、服装店等提供定向的制作服务,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被赋予了设计师、小工人等身份,有了要坚持完成工作的任务意识,对幼儿的角色意识培养有较好的帮助,同时各个区域之间也能相互交往起来。在进行区角游戏时,这些区域又还原成美工角,没有了主题的限制,教师可以大量投放各种材料,幼儿的选择更自由、宽泛,更利于他们创造性使用各种材料,充分展示幼儿的创造性才能。

3.功能相近的区域进行合并。

有些区角的功能相近,为了节省一些场地,我们将功能相近的区域进行合并,如数学角和科学角同属科学领域,合并为“玩吧”;音乐角与语言角都能进行表演,合并为“小舞台”,根据观众点播进行表演等。

其次,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我园体现了自制材料丰富、多种材质结合教学内容投放以及投放层次明显的特点。材料分层投放有不同年龄段的材料分层投放,而同年龄段同一个区角里,也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在相应的区角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项目。

在游戏的指导方面,教师们每天都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指导重点在学期计划、周计划和备课本上都有体现),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纠纷给予适时地帮助,并在每次游戏开始前和结束后组织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教师在指导中遇到了难题,也会提交到教研组进行研讨,这样全园师生共同努力,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二)混班运动游戏的开展

近年来,为了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我园除了在区角游戏上不断研究,同时更加注重户外混班运动游戏的开发与研究。通过理论指导、外出学习、教研活动、观摩研讨形式等,深入研究。目前,创立了富有我园特色的一系列户外混班运动游戏项目。多次接受相关专家和其他幼儿园的观摩学习与指导。

混班运动游戏是通过把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集中在一个或若干个空间内,通过相互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学习等形式,自主地进行各种体育运动游戏。为此,我园专门成立了混班运动游戏研究小组,由园长亲自领导,一线骨干教师全部参与,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促进幼儿积极运动、健康成长的方法。

nlc202309040327

1.充分发挥混班运动游戏的优势。

(1)自主选择。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爱好选择游戏,自己调节活动项目、活动次数,自由结伴,充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

(2)自由交往。开放式混班运动游戏打破了班级界限,扩大了平行班幼儿交往的范围,为幼儿提供了自主交往、主动合作、差异互补的机会,有利于形成活泼、自信、大胆、主动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3)丰富内容。在同年龄段幼儿身体发育相近、年龄特点相同的前提下,根据场地、设施、体育器械玩具等条件,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且资源共享,避免了单个班级运动游戏项目少、内容单一、幼儿选择性小的缺陷,满足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层次的锻炼需要,适应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

2.因地制宜的运用游戏场地。

将幼儿园内环境、场地、设施有效结合,所有活动区域同时向幼儿开放,不受空间、项目的限制,因地制宜的划分游戏场地,充分合理的运用每块地方,最大程度发挥幼儿园活动场地、条件的作用。

3.充分挖掘游戏材料。

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除了运用购买的现成器械外,我们还发现:有的现有成品体育器械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在市场上又不易购买得到的情况下,我园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游戏器械的自主开发设计与制作。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经过精工细作,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幼儿喜爱的运动器械,比如将旧轮胎排列起来供孩子们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利用大的纸箱、旧的席子制作的“坦克车”,幼儿身体躺在里面进行滚动或是钻在里面快速向前爬行,即简单又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利用报纸可以做成报纸球,安全又环保;利用旧饮水瓶、PVC水管制作的坐式拉力器、水桶拉力器等各种健身器械,孩子们模仿成人玩得乐此不疲;用PVC水管、防水布制作的担架、跨栏;还有用易拉罐、奶粉罐做的梅花桩;用鞋盒做的大脚;用旺仔牛奶罐做的高跷;用牛奶盒做的花砖;用孩子们的旧手套、旧袜子、碎海绵制作的流星球等等,都变成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废旧物品,只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变废为宝,既满足了幼儿的锻炼需求,提高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也发挥了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重新的认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4.重视游戏中的指导及游戏后的评价。

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动作技能的困难、产生消极情绪、合作产生矛盾时等等情况,教师及时给予幼儿适宜的鼓励,让幼儿积极面对体育游戏中的困难。

游戏结束后是游戏高潮的时候,这时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让幼儿讲述自己游戏的经历,既发展了幼儿口语发达能力,又从中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幼儿共同想办法,促进游戏内容不断发展,游戏质量不断提高。

(三)集体教学游戏化和自由游戏

集体教学活动一直是很多幼儿园的主要学习形式,为了使教学真正的游戏化,我园一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幼儿桌椅占据活动室大部分场地的座位方式,将大桌子全部换掉,自行设计了能自由组合、不占较多空间且非常实用的小桌子,并将桌子移进区角,把活动室的中间场地全部留给幼儿,为教学游戏化提供了空间场地;另一方面减少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时间,以前我园中大班上午均为两个教学活动内容,现在改为一个教学活动内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各类游戏和自主性活动;同时改变单一的集体教学模式,创新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集体教学,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增长智慧、发展能力、学习知识。

自由游戏也是我园的一个特色,幼儿最爱自由,不喜欢受约束,自由游戏就满足了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自由活动时间里,他们自由选择玩伴、自选游戏内容和场地,教师只是进行安全上的关注,这种全自由游戏方式,让我园的孩子们特别的开心。

三、在游戏中处处渗透科学保教

在幼儿园,保育与教育同等重要。为了更好地做好游戏中的保育工作,我们细致地为每个孩子配备了四套毛巾:冬天户外运动时塞在幼儿后背里的毛巾、擦嘴毛巾、擦手、擦汗毛巾;夏天户外活动的驱蚊水;及时穿脱取放衣物的大筐子等。老师们在孩子活动时能根据天气、幼儿身体状况,及时为孩子穿脱衣服,及时发现活动中需要帮助的孩子,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我园各个班级的各类游戏的选择和设计都非常注重考虑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的能力,都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另外,我们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安排了不同的游戏时间。比如,在开展户外混班体育游戏时,小班的体育时间为25分钟,中大班为35分钟左右,其中根据天气和季节的不同,再做适当的调整。在体育游戏中,我们会根据孩子的生理运动特点,结束活动后一定会做一些放松活动,而不是让孩子立刻坐下来休息。在安全方面,特别是体育游戏和户外混班游戏时,负责游戏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站位,让孩子始终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保障幼儿的安全。游戏结束后,及时进行安全保育等内容的讲评,不断的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通过晨间游戏、户外民间游戏、户外混班运动游戏、餐后散步等活动等,充分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通过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以来,我们发现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缺勤率明显减少,饭量增加明显,幼儿的血色素100%达标。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我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得益于我们高质量的科学保教工作。

游戏是动态的,是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无论是幼儿园还是教师或是孩子,我们都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我们将更加科学有效地研究实施各类游戏活动,注重科学保教的办园理念,使我们的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保教人员 篇4

一、来园接待(7:30-8:00)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卫生、消毒工作,开窗通风。

2、亲切的接待幼儿(小班:接抱服务,中大班:站立、手拉手、摸摸头),微笑的向幼儿问好。

3、热情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好个别幼儿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4、认真做好晨检工作,观察、了解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查看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指导幼儿将衣物放整齐。

6、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动植物生长情况,帮助幼儿做好值日生工作(整理自然角、浇花等)。

7、提供让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材料,指导幼儿的活动。

二、早操及晨间户外活动(8:00-8:30)

1、做好幼儿锻炼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晨间活动,提供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激发幼儿积极参加锻炼的兴趣。

2、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安全,及时检查幼儿服饰,情绪,做好活动护理。

3、了解幼儿运动器具进行锻炼的情况,及时增减变换器具。督促幼儿收拾器具,做好操前准备。

4、组织幼儿愉快地参加早操活动,穿着符合早操要求,领

操时精神饱满,示范动作准确、熟练,面向全体并关注个别幼儿。

三、早餐(8:30-9:00)

1、组织值日生做好餐前准备工作。

2、介绍当餐食品,引起食欲,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氛围,餐前、餐中不处理问题。

3、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饭、添菜,不催食。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收拾碗筷,养成饭后漱口、擦嘴的习惯。

4、照顾好体弱儿和进餐慢的幼儿,让他们吃饱吃好,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的习惯。

四、教育活动(9:00-9:30-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

1、根据本班幼儿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活动前准备必需的教具及每个幼儿活动需要的操作材料。

3、耐心倾听,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观察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及时应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

4、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游戏化的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师幼互动,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注重活动实效,活动后收集幼儿活动作品,记录分析幼儿活动及幼儿发展状况。

6、能进行教育活动反思,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组织行

为和策略,延续再生课程。

五、户外活动(小班或区角活动或游戏)(9:30-10:00)

1、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2、预先做好活动准备,检查场地、器械的安全状况。

3、运动前后提醒幼儿穿脱衣服,随时为幼儿擦汗。

4、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活动材料,保证一定数量的自制玩具。

5、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效组织幼儿商讨游戏规则及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密度和活动量。

6、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鼓励不爱运动、胆怯的幼儿参加锻炼。

六、入厕、盥洗、喝水(10:00-10:30)

1、提醒幼儿按需入厕。(教师要跟进,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2、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整理衣裤,便后流水洗手。组织盥洗,保持地面清洁,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盥洗和使用毛巾。

3、指导幼儿安全有序的取水,并观察幼儿饮水量,保证幼儿日饮水量达400-600毫升以上。

七、教育活动二(10:30-11:00 小班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

(小班、中班、大班活动时间灵活掌握)

八、餐前活动(11:00-11:10)

做好餐前教育(含卫生、节俭等),餐前组织幼儿开展安静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安静、愉快的进餐气氛。

九、午餐(11:10-11:40)

1、介绍当餐饭菜名称。

2、鼓励幼儿独立进餐,要求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

3、提醒幼儿进餐速度及食量适当,对特殊幼儿给予照顾。

4、提醒幼儿饭后漱口、擦嘴;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活动。

十、餐后活动(11:40-12:00)

1、组织幼儿户外散步活动。

2、提醒幼儿午睡前入厕。

十一、午休(12:00-2:30)

1、指导幼儿正确有序地脱衣服,折叠整齐后放在指定位置,并将鞋摆放整齐。

2、帮助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良睡姿。

3、巡视幼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汇报。在幼儿午睡期间不离开寝室,不使用幼儿寝具。

4、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的午休环境,做好午检记录工作。

十二、起床(2:30-2:40)

1、提醒并帮助幼儿穿衣服,指导幼儿整理床铺。

2、检查幼儿衣裤、鞋袜,保证幼儿服装整齐、舒适,头发整体。

3、根据天气变化和幼儿身体状况,为幼儿增减衣服。

十三、午点、喝水(2:40-3:00)

1、照顾幼儿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午点。

2、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应保证班上随时有温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十四、区域活动(3:00-3:30)

1、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2、注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3、活动内容丰富,不少于三个认知区。

4、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活动材料,材料丰富,层次性强,便于幼儿操作。

十五、户外体育活动(3:30-4:00)

1、按时组织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

2、有计划的组织户外活动。关注幼儿的活动,将幼儿的活动置于视线之内。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十六、游戏(4:00-4:30)

1、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能和幼儿共同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成品、半成品材料。

2、注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材料使用、交往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调整活动材料。

4、开展游戏讲评,给幼儿讲评的机会,注重幼儿的情感、兴趣、能力、社会性的培养。

十七、晚餐(4:30-5:00)

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收拾碗筷,养成饭后漱口、擦嘴的习惯。

2、照顾好体弱儿和进餐慢的幼儿,让他们吃饱吃好,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指导幼儿讲究卫生习惯,注意不乱扔垃圾。

十八、离园准备(5:00-5:30)

1、指导幼儿把玩具和图书放到固定位置。整理好幼儿个人物品。值日生或教师分发幼儿衣物。

2、回顾当天教育活动。

3、准备与家长沟通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十九、离园(5:30-6:00)

1、热情接待家长,有选择的和家长交流幼儿一日生活情况。

2、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

3、清理室内卫生,把椅子放在桌子下面,倒垃圾,关好水、电阀。

注:

1、关于喝水:上午1-3次,下午1-2次。

2、活动环节之间根据情况安排整理活动(喝水、入厕、增减衣服、盥洗、解决问题等)

做好过渡环节提高保教质量 篇5

生活管理中的发现

提出问题 其一,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活动的安排过于死板,对此很多家长对其都产生了不满的意见。例如:幼儿园给幼儿制定的一日活动时间表,一些家长总将其视为火车时刻表,说明幼儿园在时间安排上限制了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缺乏了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同时还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时间的安排,时刻控制着孩子们的各种行为活动,使得孩子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活动的安排及组织形式将使得孩子们失去了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其二,幼儿园在安排一日活动计划时,总是集中于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并着重强调每个教学活动计划的实施。整个流程下来,根本就很少看到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计划安排;即使有的,其中也缺乏教师的必要的指导。

其三,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于注重集体活动,而忽视幼儿的个体发展。像孩子们入厕、洗手、喝水等生活中的细节活动,好多教师为了追求好的常规,便会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去排队,这样的组织形式便会导致孩子的消极等待。同样的还有:一节活动课,老师也许只会为了传输知识而片面地组织活动,从而忽视了幼儿不同的追求和个体差异性,孩子便会因此没有了满足而丧失了自信心。

分析原因 一是幼儿园里教师的观念比较落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管理手段,但一些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仍比较落后,从而影响了教师的组织行为。例如:有些教师对保教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认为保教工作就是凡事都要替孩子们做好;事事替幼儿着想;处处为幼儿做到;其中本应由幼儿独立完成的事务,教师也会替代完成。这种教育的观念不仅增加了幼儿教师的自身负担,同样也会使得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感到处处都是限制,特别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是一些幼儿园对一日生活活动的管理不够科学。例如:一日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其具体发生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包括:幼儿的作息表、教师的工作表等,尤为明显地限制了幼儿和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去完成各种活动。

三是幼儿园要承受着社会和家长的外界压力。孩子是家长和社会备受关注的对象,为了得到一定的认可,幼儿园的组织教学活动都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来实施的,也就是说过分的强化了对孩子们的身心保护。特别是在一日生活管理中,一旦孩子们在活动中遇到点挫折和伤害,家长们就会将其视为教师的责任,经常的埋怨和责备对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使得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从而间接性地让孩子们失去了自由活动的空间。

过渡环节安排要恰到好处

学习活动前的过渡环节 在活动前的点名环节,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一点名,估计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太高,所以教师可以在点名时以讲故事的口吻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开头:“老师要点名了,哪位小朋友想让老师用大灰狼的声音把他的名字念出来?哪位小朋友想让老师用兔妈妈的声音把他的名字念出来呢?”然后可以相继告诉小朋友说:兔妈妈是温柔可亲的;大灰狼的声音是凶狠的。这样小朋友就会乖乖的坐着,等着老师用兔妈妈的温柔声音把他们的名字念出来。这就是在学习活动前的一个轻松愉快的过渡环节。

进餐前的过渡环节 一些孩子比较挑食,进餐前,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再配上适合进餐的音乐,让孩子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吃饭用餐,应该更有利于孩子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当然,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其过渡的环节还包括午休、早操等方面,无论是哪个过渡环节,教师都应该给予幼儿精心的关注和照顾,不断满足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过渡环节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在组织过渡环节时,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及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也要尽可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不受任何的限制和约束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做好过渡环节是为了提升保教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完善各个生活教育环节,将过渡环节的研究工作深入的开展下去,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金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2]聂莲.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实验研究及其指导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08(3)

[3]黄小萍.以园为本,在精细化管理中提升内涵[J].教育科研论坛,2009(9)

[4]冷静.关注幼儿进餐环节的健康教育[J].当代学前教育,2010(1)

科学保教 创建特色区域游戏活动 篇6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抓园长教师观念的转变。一方面强化理论学习。通过专题讲座、课题研究、同伴互学、自主学习,帮助园长教师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和前沿理论,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强化教育实践。鼓励园长教师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用科学的学习观、课程观,不断优化一日活动组织形式,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抓幼儿家长观念的转变。办宣传专栏。各幼儿园在园所醒目处、人口密集的社区开办专栏,进行学前教育政策理念宣传。选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小学化”危害、幼小衔接等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免费向家长发放。办家长培训班。各幼儿园根据每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在家长培训班、家长学校中举办专题讲座、家长沙龙等活动,帮助家长更新育儿观念。搭建信息互动平台。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搭建家园沟通平台,引领广大幼儿家长、教师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和儿童发展观,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引领社会自觉创设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组织家园活动。开展亲子运动会、“六一”游园、家长开放日、毕业典礼、家长评膳食等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增强家园间的了解与合作,帮助家长在活动中直观地感受孩子在行为习惯、社会交往、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转变和成长,认识到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抓小学教师观念的转变。2014年,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督促小学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并与幼儿园进行有效沟通;要求小学教师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以学生的文化知识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为学龄前儿童顺利入学做好各项准备。

创设环境,将幼儿园建成适合幼儿发展的“幸福摇篮”

加强园所文化建设。一是明确园所文化建设内容。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各幼儿园提炼了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培养目标等内容,并在醒目的地方予以展示。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全市形成了完整的幼儿园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了教职工管理、教科研、安全、卫生保健等制度。在行为文化建设上,切实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为幼儿精心创设活动区、功能室、体验室,开设好家园栏,布置好主题墙,真正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凸显园所文化建设特色。在地域文化上做文章。立足本园实际,着眼地域特色,将潜江地域文化与园所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富有潜江地域标签的虾乡文化、水乡文化、农场文化等。在个性文化上做文章。各幼儿园注重提炼富有本园特色的主题文化,打造了独树一帜的绘本文化、采摘文化、木工文化、印染文化等,切实体现了“一园一特色,一班一亮点”的办园格局。

加强室内外区域配建。在室内外区域的配建上,潜江市坚持做到“四好”,即谋划好方案,组织好施工,监督好过程,凸显好效果。精心打造户外区域,做到“变好看的幼儿园为好玩的幼儿园”。一是高标准设计。各幼儿园精心设计环境创设方案,经市教育局审查合格后方可组织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大门、活动室、区角、多功能室、寝室、卫生间、走廊和过道、主题墙饰、玩沙玩水池、户外拓展等10个基本空间,做到了“四有一符合”,即有效果图、有操作程序、有资金预算、有工期安排、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二是高标准施工。严格落实施工形象进度周报制度和两级包点督办制,各幼儿园每周上报施工形象进度照片,市督查组每半月到蹲点学区督办一次,质检部门定期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三是高标准环创。市教育局对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各幼儿园按要求科学规划和配建室内外活动区。在室内区角的配置上,三级幼儿园每个班至少达到了5个区角,二级和一级幼儿园每个班至少达到了6个区角,市级示范园和省级示范园每个班配齐7个区角。户外区域配置上,市一级以下的幼儿园至少配建了包括玩沙区、涂鸦区、种植养殖区、拓展区在内的四种以上类型的活动区,市一级以上(含一级)幼儿园配建了六种以上类型的活动区。

加强区域材料配置。途径有三:其一,专项资金购买。2015年以来,潜江市投入近800万资金,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采购区角玩具、大型户外玩具、桌凳、睡床等生活设施设备,配送给全市各类幼儿园。其二,组织赛事充实。通过举办全市幼儿园教师教玩具、区域游戏材料制作大赛,促进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配置上重创新、重质量、重内涵,提高了教师在区域材料的制作、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其三,利用废旧自制。

有效组织区域活动,科学实施区域游戏评价

将游戏纳入教学计划。一是纳入每周教学计划。全市幼儿园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表,明确了区角活动、户外活动的时间节点、活动名称和组织形式,保障每天室内区角活动不少于1小时,户外活动(含户外区域游戏活动)不少于2小时,切实保证了幼儿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做到室内区角与室外区域活动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二是纳入教师备课内容。2014年以来,全市将区域游戏活动纳入教师备课内容,教师依据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区域游戏活动,在备课中全面反映区域游戏活动的活动主题、组织流程、材料准备、教师反思(活动结束后写)等,确保了区域游戏活动实施的科学性、实效性。

规范游戏组织流程。明确组织步骤。各幼儿园按照“游戏发起——游戏体验——评价整理”三环节规范开展室内外区域游戏活动。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分配每个环节的时间,保证区域游戏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80%的时间用于幼儿游戏体验。保障幼儿游戏权利。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低控制、少干预,尊重幼儿游戏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切实做到重过程、轻结果,真正将游戏的权力交给幼儿。

做好游戏观察记录。一要分工明确。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过程中,主班教师关注个体,配班教师面向全体。二要细致观察。用眼、用理念去捕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呈现的典型行为,关注幼儿的游戏动机、游戏兴趣、合作意识、沟通能力、情感体验和对材料的操作方式。三要规范记录。利用“观察记录表”如实记录有价值的游戏过程和行为表现,通过案例教研、个案跟踪等多种形式,科学分析幼儿表现,反思教师行为。

加强游戏过程指导。全市各幼儿园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切实做好区域游戏的过程指导,调整补充游戏材料。教师充分预设材料的操作方式及其辅助功能,从高结构到低结构分层投放,根据幼儿游戏进程和需要,对游戏材料的类型、功能和数量进行适时适宜的调整和补充,帮助幼儿突破操作瓶颈。做好角色介入。在幼儿兴趣倦怠期,教师能以尊重幼儿游戏意愿为原则,以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为目标,根据游戏主题营造情境,通过游戏角色的身份自然介入游戏,解决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遇到的材料不足、玩法单一、交往瓶颈等问题,积极与幼儿互动,有效推进幼儿的发展。

做好游戏活动评价。一是出台指导文件。2016年9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环节所涉及的评价对象、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二是规范实施过程。各幼儿园完善区域游戏活动评价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教师职责,确保区域游戏活动评价工作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广大教师切实遵循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灵活运用引导式、分享式、总结式、表格式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区域游戏活动的目标设定、幼儿表现、教师指导策略、目标达成等内容进行科学、量化评价。三是保证实施效果。一方面形成了评价档案。教师在实施区域游戏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幼儿观察记录表”“区域游戏活动评价表”等资料,经过收集整理、数据汇总,形成了极具价值的评价档案。另一方面形成了研究专题。部分幼儿园在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提炼经验,梳理存在问题,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有研究价值的专题,有的已经作为课题立项。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的理论研究已成为潜江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新亮点。

上一篇:铁路供电系统的分析下一篇: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