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环境(共12篇)
海洋工程环境 篇1
1 概述
随着沿海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国海岸工程的建设日益增多, 这些工程的建设也增加了沿海生态环境的压力。海岸工程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系统工程, 其在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 对海洋都会产生一定副作用, 如干扰海洋动力过程、破坏海洋的地形地貌、破坏海水成分平衡、污染海水等,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海岸工程污染[1]。
2 海海岸岸工工程程对对海海洋洋环环境境的的影影响响
海岸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遇到陆域吹填、水下炸礁、构建海工建筑物、建设防波堤及桥墩等建设内容。这些工程作业不仅改变了工程附近海域水下地形和水流条件, 而且会对相关海域的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2]。
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
海洋水动力环境是由泥沙、污染物、营养物等物质的载体和海洋生物外部环境构成, 包括纳潮量和潮流场等[3]。
a.纳潮量的影响。纳潮量是半封闭海湾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 海湾的潮流特性直接受到其影响。由于海岸工程的影响, 水动力条件与海湾形态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会受到破坏, 海湾槽滩形态也会随之进行调整[4]。由于海岸工程纳潮量和潮汐周期水体交换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海水水位、流速、海湾污染物的迁移扩散等[5]。同时海岸工程造成纳潮量减少, 使得海湾自净能力降低, 环境容量减少[6]。
b.潮流场的影响。水体交换对受到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海岸工程的存在, 使得进出海湾的潮流流速减小、海湾污染物的水体降解能力即水环境容量下降, 海床滩槽地形的冲淤发生变化, 给海洋生态、泥沙冲淤环境等造成影响[3]。蔡磊明等在分析广西当前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时指出[6], 规划实施后防城港内水体交换能力明显减弱, 河流输沙和污染物等在港内滞留时间增加, 更多泥沙和污染物在防城港内滞留, 海湾的自净能力明显减弱, 防城港内淤积总量有增大趋势。
2) 海水水质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岸工程会减小近海的纳潮量和环境容量, 污染物排放入海后不易稀释扩散, 海洋水质恶化。海洋化学环境受海岸工程前、后影响的海水水质质量主要因子包括[7]:水温、盐度、p H值、悬浮物、溶解氧、COD、营养盐类、重金属、挥发性酚和硫化物等的变化。
根据近几年来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8],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环境由于海岸工程的存在, 污染日益严重 (如表1所示) 。
由表1可知, 我国四大海区受海岸工程影响主要超标海洋污染物为无机氮类, 超标倍数均已超过5倍, 影响尤为严重。
3) 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盲目的大规模海岸工程建设, 造成海岸面积减小, 根据福建省海洋开发领导小组对福建省主要海湾的围填海研究表明[9], 福建省海湾围填海面积比例最大可达30.54%。海岸工程建设的同时, 海域的纳潮与纳污能力也会下降, 水体交换能力减弱, 进而影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4) 近岸海域渔业资源衰竭。
大规模的海岸工程改变了近岸海域的水文特征, 很多鱼类生存的关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鱼类的洄游规律受到影响, 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遭到破坏, 渔业资源锐减[10]。码头建设和填海工程会破坏鱼类产卵场地, 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仔鱼觅食的岛屿与浅滩[2]。
我国沿海港口大小油码头有数百个, 油码头在作业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石油污染[11]。石油污染若发生在鱼、虾的产卵期、孵化期或污染区且正处于产卵中心, 会使鱼卵成活率降低, 孵化幼苗的畸形率和死亡率增高[12]。
5) 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滨海湿地、红树林、海湾等都是重要的近岸海域生态系统, 大规模海岸工程活动致使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生物多样性降低。刘伟等人调查发现广西自治区因围填海活动和滩涂开发而大量砍伐红树林, 已造成当地2/3的红树林消失[10]。经过吝涛等实地调查[12], 海岸工程建设使东渡一带原有的红树林全部毁损, 剩余的红树林继续面临海沧新区城市建设的威胁。目前厦门天然的红树林已濒临灭绝。沿岸红树林的大量消失和退化, 会直接造成野生生物生境丧失, 生物生产力下降, 影响近岸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13]。
3 结语
海岸工程的建设虽然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但是开发海洋的同时, 海洋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因此, 在进行海洋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总结分析了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具体影响, 包括改变海洋水文动力环境, 影响海水水质, 破坏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等, 对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海洋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岸工程,海洋环境,影响
海洋工程环境 篇2
姓名:蒋雷
一、实验目的掌握Word排版,表格制作与编辑,Powerpoint的制作,常用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三线表的制作,化学表达式的输入与编辑。
二、实验准备
1、准备好需要输入的表达式以及其他数据
2、打开计算机,打开office软件,并熟悉office的一个主观页面
3、先读懂题意,再进行输入,要先明白我们需要做什么
三、操作步骤
1、按照要求打开office软件,输入数据
2、如果是进行数据处理,一般是打开excel软件,将数据按列输入,再进行数据处理
3、如果是画图,则也是打开Excel软件,选中需要画图的部分,并进行插图操作
4、如果是画表格,则一般是打开Word软件,在论文中一般使用三线表,如: 表3.1-1 NO标准曲线制作的实验数据
NO2浓度0 0.1 0.2 0.3 0.4 0.5(ug/ml)
吸光度(A)0.000 0.101 0.200 0.297 0.388 0.482 学号:2010042034班级:环工101级
5、如果是输入化学或数学的表达式时,则也是用Word进行编辑,如: QCdAPMK2RTk1k1k16、如果用于演讲,则用ppt制造
四、结果讨论
1、通过使用office软件,我们可以很快的输入一些数学公式,并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2、可以便捷的输入化学、数学公式用于演讲
工程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 篇3
关键词:工程环境监理;工程监理;比较
在近20年的时间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建筑等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工程监理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内容方面,还是在业务及工作程序上都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底部,理论体系非常完整、完善。但是,我国的工程环境监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方面虽有一些成就,但还比较空白,仍然需要花大力气对业务内容及工作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工程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在对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工程环境监理的一些工作经验,并与工程监理进行了比较。
1、工程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当前,还没有完全确定是独立的设置环境监理机构单位还是归属于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体系,有的地区还一直在商榷探讨。在现阶段,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方法和工作内容与工程监理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些相似,所以,二者在很多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方面有相似之处,管理方式方面二者采取的都是工程建设单位聘请相关的监理单位对施工建设的一些工程项目开展具体的管理,工程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独立性,二者在监理所遵循的原则、监理程序、机构组织、监理手段和方法、监理模式等各个方面具有相同性。但是,因为外部环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工程环境监理有些要求又比较特殊,和工程监理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在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上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
1.1二者在法律地位方面的区别
在我国颁布实施的《建筑法》中,规定了所有的建设工程必须实施工程监理制度,同时,在相关的标准规范中明确了实施工程监理的范围,确定了建设工程实施工程监理能够有法可依,对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定位。
在《建筑法》及相关的管理规定中,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必须有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但是没有明确安全管理、工程监理及环境监督所具有的具体职责,在监理的范围中没有明确涵盖环境保护的内容。在《环境保护法》中,针对建设工程的一些项目在建设运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制订了“三同时”制度,但是,在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或污染等问题没有针对性要求。在我国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中,明确了政府部门环境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通常是调查污染环境的事故原因和产生纠纷的原因,征收废气、废水、噪声、放射性物质、固体废弃物等等超标排污费,征收排污水费,处罚排污超标行为和催缴相关费用等。因此来讲,在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明确工程环境监理的地位,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还需要在法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2 二者在标准与规范方面的区别
当前,每个行业的工程项目都制定了完善的施工规范、预算金额、质量标准要求、考核标准、工程监理要求标准等,因此,在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关的标准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分析,确保监理工作顺利开展。
但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开展,相对于工程监理工作,就没有完善的标准要求和技术规范可以参考,不存在相关行业的质量标准要求、验收考核标准、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等。因为标准没有完全统一,量化指标不齐备,所以就难以在环境监理工作过程中定性或定量的对存在问题进行表述,难以准确的指出工程在质量、进度、费用花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准确的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导致工程各方工作人员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处理方法也会不同,引起对一些问题的争议,难以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1.3 二者在监理的主要任务及目的方面的区别
在监理的主要任务方面,工程监理是从组织机构、技术落实、经济及合同方面采取一些方法,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预算开展监理工作,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目的是帮助工程建设单位依据施工计划方案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但对于工程环境监理而言,主要任务是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的行为开展监理工作,对与建设工程项目相互配套的环保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目的是确保有效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确保关于环境保护的每个合同条款有效落实,确保工程建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恶劣,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标准。
1.4 二者在监理对象方面的区别
在监理对象方面,工程监理主要是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投入、主体工程本身等;而工程環境监理主要是包含于主体工程内的环保工程,还包括被工程影响到的外界环境,例如污水处理工程、如绿化工程、景观、噪音等。
1.5 二者在监理内容方面的区别
对工程监理而言,监理的主要内容一是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二是做好工程相关信息管理和工程合同管理;三是协调好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工程环境监理而言,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实施有效措施促进主体工程周围的环境恢复,同时做好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施工单位及人民大众的利益协调工作。
1.6 二者在监理范围和依据方面的区别
在监理范围方面,工程监理主要包括工程的施工区域;工程环境监理主要是施工区域及周围受工程影响的区域。在监理依据方面,工程监理主要依据的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政策、法规、规范、合同、实施方案;工程环境监理主要依据的是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合同、水土保持方案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报告书等。
1.7二者在监理作用方面的区别
开展工程监理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收益,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总结
工程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既有着密切联系,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法律地位、标准与规范、监理的目的与主要任务、监理对象、内容、范围和依据、监理作用等方面都有着区别,要实现工程环境监理的有效落实,就要从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长波,罗启仕.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态势及其前景展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S2)
[2]蒋云霞,蒋坤正.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行业机会及发展建议[J].建筑经济.2012(07)
[3]高翔.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4(21)
论海洋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篇4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 近海岸海洋环境质量也日益恶化, 我国政府部门实施了很多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措施, 但是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 超过85%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整体上海洋环境污染程度较高。海洋污染危害大、影响广泛,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为海洋环境提供保护。
1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
1.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地上形成的污染物入海以后, 为海洋环境带来污染。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 也会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陆源污染在海洋污染源中的比例为80%。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 向近海水域排放了大量工业污水, 是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被大量使用, 经过河流、地表径流等进入沿海水域。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后, 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等也成为了主要污染物。当大量陆源污染入海以后, 会增加海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并造成海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
1.2 石油污染
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攀升, 海上运输量也越来越大, 近海石头污染也更加严重, 对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全球每年生产的石油中, 有很多都进入了海洋,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 开采海底石油时发生的井喷与溢漏问题。 (2) 油船运输期间出现泄漏或发生事故。 (3) 炼油厂直接向海洋排入含油废水, 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对海洋资源带来危害, 影响生态平衡。据统计, 一般情况下1t石油能够在海上产生覆盖12km2范围的油膜, 油膜将减弱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 阻碍光合作用。油膜还会对海水复氧带来影响, 石头在分解过程中, 将导致海水里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 这样海水就会缺氧。通常1kg石油产生的油膜, 将会消耗40×40L海水里的全部溶解氧, 海洋里的微生物、藻类等会因缺氧而死亡,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造成破坏, 不利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石油入海以后, 将出现光化学反应, 形成硫、酸、酚、酮的氧化物等, 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1.3 过度捕捞
所谓过度捕捞, 即捕捞的鱼超出了海洋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 致使海洋系统退化。某种鱼类被大量捕捞后, 由于缺乏足够的数量, 所以不能正常繁殖, 种群数量得不到补充。特别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以后, 海鲜成为了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 因此海洋中捕获渔业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从当前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来看, 远远在海洋生态系统可以平衡弥补的数量, 这极大破坏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2 海洋环境保护策略
2.1 完善法律制度, 保护海洋环境
由《联合国海洋公约》中相关规定可知, 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以防止、减少和控制路源污染, 如排水口结构、管道、河口湾及河流为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 且需要遵守国际上议定的标准和规则, 同时充分考虑到其提出的建议的办法和程序。我国对海洋环境法制建设也非常重视, 如出台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在法律层面上将陆源污染放在了重要位置, 作出重点规划, 加大了海洋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 对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2.2 综合防治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我国沿海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为沿岸海域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对此需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做好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1) 合理调整产业与产品的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2) 明确排污指标, 将污染源排放总量控制好,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 建设截污与污水处理厂, 大力治理重点污染源。 (4) 加快沿海城市防护林建设, 为海滨湿地提供保护。 (5) 注重工业废弃物的治理, 实现污染物资源的再利用, 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2.3 采用先进技术, 治理海洋石油污染
应采取以下方法处理海洋石油污染: (1) 物理方法, 如聚苯乙烯、泥炭、麦秆等吸油物质, 沉降与磁性分离, 围油栏等。 (2) 化学方法, 如投放集油剂、凝油剂、乳化分散剂等化学处理剂, 或者燃烧处理。 (3) 生物方法。如投放噬油微生物, 实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这里面需要重点研究生物降解方法, 优点是成本低、无毒、速度快。
2.4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禁止过度捕捞
虽然海洋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但是也应科学利用, 若是捕捞过度, 将造成资源匮乏, 以至于无鱼可捕捞。 (1) 应重视渔业法规, 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提升渔民依法兴渔的法律意识。此外还应加大水产品销售市场治理力度, 扩大宣传范围, 让更多群众了解到保护渔业资源的意义, 同时积极参与进来, 抵制违法销售水产品的行为。 (2) 明确休渔期, 确保海洋水产资源能够顺利繁殖和生长。 (3) 对渔网最小网目尺寸、可捕标准及幼鱼比例等作出明确规定, 禁止捕捞幼鱼, 提升渔业资源保护力度。
3 结语
总之, 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 会在一定程度为海洋环境带来污染, 需要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对此应各方应提起重视, 不断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 认真做好监测和监视水平, 及时报警, 为海洋环境提供有力保护。
参考文献
[1]曲琳.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环境》论文 篇5
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学院: 班别: 学号:
摘要:红树林有海洋森林之称,主要生长在沿海地区。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海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保护海洋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厚的资源。但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害虫的入侵,如果不进行防治,红树林生态系统将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需要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红树林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对红树林的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红树林、沿海、生态系统、保护
红树林(Mangrove)是指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以红树林植物为主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适应陆地与海洋过度的一种特殊的森林类型,素有“海上森林”、“水上绿洲”、“海岸卫士”、“鸟的天堂”之称,它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子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1]。红树林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植被类型。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周期性受海水浸泡的潮间带环境,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既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性,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于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我将分三点进行论述。
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分布。
红树林由20个不同的被子植物科的植物组成,大多数种类所具有的特殊生理功能与结构使它们能在季节波动的盐度及水饱和的土壤中生长。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多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红树林生态系统(Mangrove Ecosystem)是指不仅包括附件的林外滩涂、潮沟系以及浅水水域的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2]。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条件比较特殊,因此这种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也有的胚根漂浮在海水上,在海浪的推动下到达海岸并且迅速生长起来。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在果实
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片常较薄。由于多种红树林植物以及生活在其间的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红树林的生态系统。
红树林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省份的沿海地区,呈现带状,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存在明显的生态系列[3]。红树林分布在以赤道热带为中心、南北回归线之间,红树林的分布很广,通常把红树林分为两个群系:东方群系和西方群系。
2、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红树林生态系统能净化海水
红树林能净化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红树林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从而净化海面上的空气;红树林对水流的减缓作用加速了水流中悬浮颗粒的沉降,过滤陆地径流和内陆带出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并收集来之海面漂浮过来的垃圾;红树林的根部可以吸收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盐类等,对海水起到淡化的作用。
(2)红树林可以控制海岸和河岸的侵蚀
红树林的跟很多都扎到滩涂上,可以国定一定范围内的泥沙,从而减少海水冲刷海滩而带走了泥沙。红树林还可以减缓海浪对海岸冲击的力度,有效的减缓了海岸线的内移的速度。红树林还可以阻挡陆地上流入大海的泥土。
(3)红树林对生物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
红树林在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环境有机质支持。由于种类繁多的细菌、浮游动物、螃蟹、鸟类等生物生活在红树林区,红树林成为极其重要的近海生物的天然育苗场和鸟类的栖息地。红树林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从而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4)红树林生态系统起到减轻沿海地区的风浪灾害的作用
从红树植物的生长结构可以了解到它的网状根深深的固定在海岸滩涂上,这些网状根有效地阻挡了水流,减缓的海浪的流速,而红树植物的枝叶非常茂盛,有效地降低了海风破坏力度。因此红树林是可以起到防风阻浪的作用,保护了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5)红树林生态系统还给沿海地区的人民带来经济效益
红树林生长在大海的边缘上,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发展红树林旅游产业,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红树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和药材等,给人们带来了经济的收入。红树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人们对红树林的保护,从而间接的保护了海洋环境。
3、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策略。
尽管红树林为人类带来许多益处,但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过度的开发红树林的旅游产业或者无节制的开采红树林的木材和药材等,就会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红树林的林区面积越来越小,最后就会消失,所以我们应该实施有效的措施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1)制定与保护红树林有关的法律
政府应当重视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保护红树林的法律法规,对红树林的人为破坏活动进行强制性执法,对一些严重毁坏事件从严处理;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严格规划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扩大红树林的面积,尤其强调重要海岸保护地段的红树林营造与保护工作的落实;政府要对红树林生态旅游项目进行管制,如果该旅游项目对某些红树林地区有破坏的现象,应当撤销这个旅游项目。生态旅游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问题以保护生态多样性、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者的满意度[4]。
(2)对红树林的害虫实施防治措施
在我国,昆虫对红树林的危害时有报道,害虫的危害程度与地势条件、树种等有密切关系,危害部位在树冠上部新梢嫩叶,一般地势较高处大潮难以淹没树冠生长茂密的林地危害严重,而海滩较低大潮能淹没树冠的林地危害较少。红树林遭到害虫的破坏之后,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就会降低,恢复也会非常缓慢,如果再遭受人类的破坏,红树林的林区面积将会迅速的减小,因此我们要对红树林
的害虫进行防治。然而防治害虫的可用的技术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包括范围很广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在内。为了方便起见,可将防治的常用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类:栽培措施、机械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和检验检疫方法[5]。
(3)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
虽然红树林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能力,但是它的恢复速度比较缓慢,因此还需要人类辅助红树林的恢复。我们应当加大对红树林保护的宣传,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红树林的林区进行垃圾清理和育苗的工作。我们应当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环境》论文积极参加对红树林保护的志愿者服务,这样我们不但学习了红树林环保科普方面的知识,了解了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体验到当志愿者的快乐。
由于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使全球红树林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种群衰退,海岸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红树林也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其生态系统大部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红树林生活在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破坏后,势必会影响到海洋的环境,因此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的目标在于充分发挥与利用红树林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通过红树林群落生态、物种多样性、生态价值等指标体系的分析,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策略研究,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红树林生态健康水平,其意义表现在保障海岸生态安全、防风护岸、净化与修复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近海渔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水平、开展生态旅游与生态养殖等方面。同时,通过红树林树种果实的高值化利用,提高当地沿海居民的经济收入,引导他们参与红树林保护事业,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维栋,高秀梅.雷州半岛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保护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6 : 1
[2] 韩维栋,高秀梅.雷州半岛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保护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 191
[3]绅裕、陈桂珠、李海生.红树林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及其湿地系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4:59
[4]、刘文爱、曹庆先.广西红树林害虫生物生态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46
海洋工程环境 篇6
关键词:环境工程;水环境;规划设计;评价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推进,在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日益增长造成了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所以人类为了充分地利用好水资源,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据调查表明,生活废水农业废水以及工业废水成为了污染水资源的主要因素,并且会造成了地基下陷等问题,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所以加强环境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能够有效地改善以及保护水环境。
一、环境水利工程的规划以及设计
(一)环境水利工程的总体规模以及水质预测方式的确定
水库的平均水位确定了环境水利工程的总体规模。确定环境水利工程总体规模的核心是保护以及改善水环境。其中,要肩负起为城市防洪的责任,推进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从而提升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工程中的人工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通过堤坝蓄水的方式建立人工湖,提升了普通房地产的增值空间,并且缓解了投资方的压力,成为房地产的重要卖点,从而提升了知名度。然而,需要掌握好环境水利工程的水位,在提升了水环境总容量时,力求改善水环境之中的水质。
(二)水质的选择以及环境水利工程的水功能的划分
环境水利工程在兴建之前,应当充分地考虑其他一些问题。首先,修建环境工程之后,无法将原先的汛期的最高水位提升,并且不能够与城市的其他的项目产生矛盾。在满足了这些基本的条件之下,对城市格局进行优化,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促使本身已建设的防洪设施得到全面地加固。
水利枢纽工作属于城市的一项基本的工程,具有庞大以及复杂等特点。城市在生产、生活中会不断地增加用水量,对城市整体的排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全面地调查当地的水环境,根据现有的数据预估今后的情况,收集整理城市排污的数据,总体地进行考量,最后将工程的位置以及功能确定好。
当完成了以上的各项分析之后,对环境水利工程的水功能进行划分,对其进行划分的目的是将水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域确定好。首先,预估水环境排污量的承载能力,结合预估所涉及的排污口的位置以及数量,进行优化的分配,为进行综合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促使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环境的保护的计划以及实施,对水功能进行划分应当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计划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期望进行有机融合,对不同的等级的功能水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进行分级的管理,有效地节省了资源,实现可持续地发展的目标。
目前,水利工程正在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方向转变,环境的影响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因素。对环境水利工程所能够达到的实际效果存在一定的疑惑。所以,应当探讨对环境工程的评价方式。进行环境工程的建设的目标是改善水环境,并且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增加了城市的水容量。城市内部的环境水利工程中的水库的水的容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自身不能够进行调节。水量以及排水量通常是对等的,所以,一般利用水库大容积的特点,改变水域的水质,并且在水库内部降解污水。影响水环境的因素通常会比较多,例如:天然的来水的过程等。水环境主要依靠的是自然的环境,所以,具有不固定的状态,较多的不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环境工程的评价的标准,所以,对环境工程进行评价时,应当评价研究整体的水环境的运行的状况,通常最好采用的是统计计算的方式,即是通过水质的保证率,对环境工程进行评价最为妥当。
结语:
规划设计水环境需要充分考虑以下三点因素:环境工程规模的确定,选择水质以及对水功能的区域进行划分。在充分地考虑了以上三点的要素之后,结合城市发展的规划进行合理地安排,从而设计规划顺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工程。对环境工程的评价应当参考水环境的效益,从而使得设计具有更强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性,并且为实现了工程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保障,基于经济工程环境资源之间的紧密关系,对环境整治带来的收益进行客观地评价,促进对水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翟天新.水利工程水环境规划设计与评价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
[2]李海燕,车伍,程文静,黄延.绿色建筑可持续水环境的科学构建[J].给水排水,2007(07).
[3]周奕梅.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J].水利规划设计,2002(03).
刍议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篇7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
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与生态环境作为环境问题研究的三个侧重点, 既相互独立, 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环境保护工作中, 除了人们所采取的多种措施之外, 环境本身也在不断进行自行修复, 这种修复能力就是环境的适应性。作为环境的基本属性, 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 当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超过了环境适应性的修复能力的时候, 就需要环境治理工程发挥辅助作用, 重新构建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系统。由此可见, 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必须对其给予充分利用, 以此实现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充分保护。
一、环境的两大性质
1. 环境适应性
所谓环境适应性, 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变化中, 可能遭受的所有情况的影响。既然有些环境的变化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 那么就必然会有朝着恶劣方面发展的变化, 比如说能源短缺、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正是由于这些恶劣环境的存在, 从而导致所有生物的适应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考验。此外,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生态环境在其生命过程中, 难免会遭受很多危险的极端情况。这类情况的发生, 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自身造成重大损伤, 从而缩短其寿命。但如果生态环境能够将自身的协调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那么就会将这种损伤大大减少, 但是这种适应协调能力是有额度的。如果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损害, 那么单纯的依靠生态环境自身的适应性是无法修复的。
2. 环境的稳定可靠性
虽然适应性和稳定可靠性都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属性, 但是二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与适应性相同, 稳定可靠性同样能够对生态环境的损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但二者不同的是, 适应性所强调的是可能会遭受的危险情况, 而且稳定可靠性所强调的则是规定情况。其次, 二者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陈述的时候, 采取的方式不同。适应性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方式来分析, 而稳定可靠性则是采用定量的方式来分析。虽然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 但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生态环境生命过程中, 其本身的适应性越高, 相应的稳定可靠性就越强。
二、环境预防和治理工程
上文提到, 当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之后, 其本身的适应性会将其自动修复。但如果环境破坏的程度超过了其自我修复的能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环境工程来进行辅助修复。结合我国目前环境治理工程的内容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污染预防与治理
水污染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项重要目前。据调查, 在我国城市中, 有近一半的城市面临着缺水问题。世界十大水污染城市中, 仅我国就占了8个。因此, 对于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目前国内国外所采用的水资源保护技术来看,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水污染的控制。比如说漂白粉的出现、活性污泥法的发明, 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污染。当然, 通过法律明确限制污染物排放也是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有效方法。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 采取最佳的方法, 实现对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2. 大气污染预防与治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这些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但是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却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冰箱和空调, 二者在使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氟氯昂能够对臭氧层造成巨大的危害。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能够将大气污染有效治理, 相关部门采用了除尘、工业气体净化等技术,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
目前。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仅因为这种污染的面积较广, 而且还因为此类污染的污染源较多, 很难进行全面控制。我国对于固体废物的预防和治理, 最早应该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古希腊的填埋方式成功降低了固体垃圾的数量, 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前, 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等技术, 显著地减少了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对于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的措施仍然不断完善。
三、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
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和生态环境是环境问题研究的三大侧重点, 三者虽然相互独立, 但同样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环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环境工程对于生态环境所起到的净化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一直以来, 由于人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人类始终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但其实际行动却不断将自己放在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位置。环境工程出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专业技术、经济、法律或道德的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 环境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2. 环境适应性对环境工程的意义
在生态环境的生命过程中, 环境适应性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是加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屏障。而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后期对环境保护技术的监察、分析与试验工作, 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和评价确定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此外, 环境工程合理的技术研发与管理协作工作也是保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需要各个环保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适应性对环境生态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 一定要将其适应性给予充分考虑。与此同时, 对于环境工程的实施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尽可能选用具有高端技术的人员对环境保护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家芬.浅谈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科技与企业, 2013 (18) .
[2]祝耀昌.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6 (04) .
海洋工程环境 篇8
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 是河北省海洋局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 河北省扎实开展了河口综合整治、岸滩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护肾工程”, 为蓝色海洋筑起了一道海岸绿色屏障。
海岸带、海岛治理舍得投入。先后完成了北戴河海滩修复治理示范工程, 实施了石臼坨岛、打网岗岛的岛体修复工程等。北戴河作为著名的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一向以滩宽浪缓、沙软、潮平著称于世。近年来, 由于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游人不断增多, 北戴河海滩岸线后退、坡度变陡、沙质粗化, 侵蚀退化较为严重, 滨海旅游环境质量降低。为保护海滩环境, 真正还原自然沙滩, 河北省在国家支持指导下, 实施了北戴河沙滩治理工程。该项目从2010年4月开始, 总投资2.66亿元, 恢复治理的浴场海岸线全长5.4千米, 新增沙滩面积40.6公顷, 包括289.75万立方米的人工养滩填沙、总长672米的人工浅礁4座、690米的离岸浅堤4座以及养滩工程监测系统等, 目前工程已全部结束。北戴河沙滩的修复治理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显现。
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规范。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北戴河鸟类自然保护区、唐山乐亭石臼坨诸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主要保护对象为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监管力度, 在陆域核心区布设了围栏、围网, 埋设了界桩、界碑, 在海上核心区布设了4个浮标, 通过退养还湖、植被恢复、清理淤泥等措施, 对七里海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2010年以来, 保护区开展了陆域核心区20公顷海滩修复治理工程, 主要进行了海滩垃圾清理、海滩海岸修复治理及后期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多起保护区内挖沙、采药、开发建设等违法违规事件, 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保护措施得到新加强。河北省有南大港、海兴、唐海三个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在海洋湿地保护建设中下了大功夫。南大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000公顷, 为了保护好这一自然资源, 近年来各级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 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 在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 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 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完善保护设施, 在湿地周边建设了20米宽、29千米长的绿色保护林带,
清理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同时, 在湿地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 实行全封闭管理, 使这一宝贵的湿地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管理和保护。
着力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针对当前海洋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力度, 初步实现了监视监测常态化、预警预报规范化、应急监测及时化、基础研究前沿化。
监视监测常态化。建立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沿海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和设备不断完善。优化了监测站位布局和监测内容, 监测站位总数增加到近400个, 监测项目扩展到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水入侵与盐渍化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区监测、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海平面变化影响监测等27个专项, 监测范围基本覆盖全省海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 形成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制度, 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预警预报规范化。建立了国家、海区、省与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等重点观测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 完善了省、市两级海洋信息日报制度和月报制度, 与海区建立了海上溢油信息通报制度, 开通了海洋预警报手机短信服务业务等, 保证重大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准确公布, 及时为各级政府、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海洋信息服务。制定了《河北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赤潮灾害应急执行预案》《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执行预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应急执行预案》等, 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 在预防海洋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监测及时化。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应急监测和预报工作。2010年1月, 河北省遭遇了30年一遇的罕见冰情, 省海洋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海冰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提出了6项措施要求, 组织海冰应急监测队伍, 出动2000多人次、行程近3万千米, 获取海冰现场监测数据162份, 发布海冰灾害冰情简报54期。2011年6月,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 全省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积极应对, 共派出执法船艇270艘次、航时891小时、航程16800海里, 加大了对全省近岸海域尤其是北戴河海域的巡视频次和频率, 及时通报取样鉴定情况和事件发展趋势, 为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础研究前沿化。先后完成了河北省海洋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总量控制、河北省海水入侵灾害调查评价、河北省海岸侵蚀灾害监测评价、河北省沿海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风暴潮预警报系统应用技术能力建设、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脆弱性评价、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海洋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秦皇岛海域养殖经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多项研究, 保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研究基础之上。
坚持海洋开发与保护并举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河北省充分利用沿海有利条件, 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集中力量加大沿海开发力度, 积极开展秦皇岛、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建设, 海洋经济快速崛起。为了妥善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积极探索“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有效途径,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规划论证阶段及时提出环保要求。近几年, 河北省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 建设了一批沿海工业项目, 每个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 省、市海洋部门都坚持提前介入, 积极协调和指导, 依法进行项目影响评价, 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在规划设计时, 先后邀请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设计、勘测、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进行项目论证评审, 明确提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搞好雨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建立健全严格的船舶停泊管理制度、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风暴潮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和巨浪海冰预警预报体系等具体要求, 同时明确了固废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认证、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标准, 力争将工业区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项目实施阶段集中搞好综合治理。唐山乐亭“三岛”是河北省重要的海岛资源富集区, 2009年开始进行旅游区开发建设。为有效解决内海淤积、岛岸侵蚀、沙滩萎缩、生态退化、植被破坏等明显削弱岛屿属性的生态退化问题, 唐山市专门成立了旅游岛管理委员会, 提出了“先整治后开发, 不整治不开发”的工作思路。委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调查、数模物模分析、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沙滩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前期技术工作, 在引入项目之前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的环保措施。仅2011年就投资3000万元, 对“三岛”中的石臼砣岛岛体、岸线进行修复整治, 加强对岛上多样的天然海岛生境的保护。同时启动诸多长期性生态环境监测项目, 全面掌握已有项目对唐山湾“三岛”及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
经营运行阶段不断改进环保措施。京唐港是河北省的重要港口, 其建成运营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有效解决粉尘污染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抑尘措施, 2010年修建了港区挡风抑尘墙, 码头装船卸船采用了封闭式皮带通廊方式, 对港区粉状物料存储场所全部安装固定喷淋和流动洒水设施, 煤炭和矿石存储场所还配置了吸尘车, 对落地散落物料及时回收, 港区粉尘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陆海统筹联动保护机制
为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陆海统筹、河海统筹”的原则, 建立完善了全省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明确任务, 实行目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河北省海洋局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陆海统筹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意见》, 在每年召开的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 环保部门都要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 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沿海各设区市, 作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提出了硬性要求, 确定到2015年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口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60%以上, 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 重点监控区赤潮灾害发现率达到100%, 港口作业区、海上油气区等重点海洋功能区监控率达到90%。
协调联动, 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了由海洋、环保、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 对各部门在陆海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海上污染控制, 按照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强化海洋环境分级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沿海地区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管理,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水产、交通部门分别负责水产养殖、港口船舶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 防止污染事故发生;旅游、林业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沿海防护林和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清洁种植,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实际工作中, 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行其职, 协调联动, 真正形成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合力。
突破难点, 加大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旅游区污染治理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 工厂临海而建, 过去由于厂区地标太低, 不能并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公司厂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海;2009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 所有生活污水和车间冲洗废水并入生活污水管网, 统一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用于办公设施卫生用水、道路洒水降尘和绿化用水, 做到清污分流, 废水处理标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为了做好旅游区污染治理工作, 多年来河北省海洋局坚持“暑期无小事”的原则, 每年都要成立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各旅游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 有效保障了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的安全。
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
为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河北省海洋局注重不断完善海洋管理的法规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 有效促进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河北省海洋局关于划分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限的意见》《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并印发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指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签发指南》等技术规范, 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切实搞好规划引导。注重发挥规划的控制约束功能, 引导沿海地区自觉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 重点实施海洋污染控制、滨海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提升等3大类15小类61项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6个, 续建污水处理厂10个, 新建污水处理厂62个,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2.9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2个, 处理规模456吨/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221.7千米;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12个, 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43万吨/日。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 将初步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和海洋环境监管体系, 基本恢复近岸海域和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功能, 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海洋工程环境 篇9
1 区域海洋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导致相应海域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问题
受历史背景和传统观念约束, 海洋一直未被视为像陆地一样的“蓝色”国土, 未真正认识到海洋作为沿海地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环境和基础的重要性, 从而形成重陆轻海和对海洋资源环境无序、无度、无偿利用的固有观念, 海洋生态环境也因此而遭到损害和破坏[2]。
2) 资源开发问题
不经申请和批准, 在没有科学指导的条件下, 盲目、随意开发, 也不考虑海洋环境容纳能力, 排出的污染物不经任何处理, 污染和破坏了海洋环境。
3) 区域海洋产业结构问题
海洋传统产业 (如水产、盐业、交通运输) 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性, 使之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依赖性过大。
4) 区域海洋管理问题
虽然海洋功能区划已经形成, 但由于缺少海域环境规划、海域使用规划和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规划, 仍未形成卓有成效的区域性海洋管理体系, 从而也很难在相应海区的综合管理工作中产生应有的效果。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 除了自然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外, 还有管理层面的问题, 即缺少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统筹规划。通过开展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研究和加强管理, 以及在区域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制定环境规划, 可以使相关问题得到缓解。
2 海洋环境规划
2.1 海洋环境规划的含义
对于环境规划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 其是将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以解决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重大问题的工程技术[3]。实现环境规划问题的建模和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问题涉及环境目标、可选用方案、系统模式、评价标准和选优等多个层面, 所以也被认为是极具挑战性的。几十年来, 很多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和方法[4,5,6,7,8,9]。
海洋环境规划不仅是区域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 还是规划管理者在区域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的具体规定, 同时更是一种科学的带有指令性的优化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海洋开发促进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海洋环境, 使海洋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从海洋管理的角度看, 区域海洋环境规划应当是一个引导性的成果, 为规定和引导某一海域海洋产业的开发利用方向及合理布局海洋生产力提供依据。
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海洋开发的环境调查与评价、规划海区的环境预测、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目标的确立和模型化、区域海洋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等。本文借鉴和引用参考文献[3]中关于环境生态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指出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的工作步骤一般包括:① 系统地提出问题, 确定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的目标函数;② 明确区域海洋环境系统的组成因素或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③ 建立数学模型, 进行仿真模拟;④ 分析模型的特点, 确定选优的方法, 以便使系统最优;⑤ 按选定的最优方案, 建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系统。为了求得最优控制系统方案, 上述步骤往往需要反复进行多次。这种规划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的建模和最优化, 后者就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最优化分析, 其数学表述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使评价函数 (或目标函数) 达到极值时, 求解可调变量, 如此求得的可调变量称为最优解;或者通过明确区域海洋环境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 提供尽可能完整的资料, 分析对比各种可行方案, 以便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环境规划方案。
2.2 海洋环境规划的作用
在环境管理实践中,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区域海洋环境规划在海洋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概括起来包括:① 是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② 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③ 是实施区域海洋管理的基本依据;④ 是改善区域海洋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3 区域海洋环境规划方案的确立
在具体开展区域海洋环境规划过程中, 首先应通过基础调查和资料分析, 了解考察海域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环境质量、污染源、环境净化能力和承载力等基本情况, 并确立海域的功能目标;其次评价海域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风险, 完成海域的环境预测分析;然后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完成模型的建立;最后优化求解所建模型, 并确定海域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总量分配方案、分担率和消减率等可调变量的值, 得到优化的有效控制方法和规划方案, 以达到预期目的 (图1) 。
4 结束语
通过开展区域海洋环境规划的研究, 确立海域功能目标和环境目标, 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最优化权衡, 同时确定考察海域对污染物的容许负荷量, 进而运用海洋行政管理法规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类型的控制和分配, 以保护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此外, 还可优化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 规范海洋开发活动, 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 区域海洋环境规划同时涉及规划目标、规划方案的大规模组合特性、系统模式、评价标准和选优等一系列困难, 所以也被认为是极具挑战性的规划设计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 本研究对此问题的探讨是粗浅的, 而且作为整个问题研究的一个侧面, 本研究的工作也是探索性的。今后, 区域海洋环境规划问题也将是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
第一, 开展对区域海洋环境规划问题的数学表示和模型化方面的研究开发, 同时考虑污染物、污染源和环境质量控制指标的超结构构造方法, 在数学建模时应充分集成现有的环境工程经验和知识规则, 使之更切合工程实际, 并将其应用于实例。
第二, 将环境规划研究进一步扩展到包括其他污染治理过程以及全过程系统的综合问题, 研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数学建模和优化方案求解方法。
第三, 开展包括多个优化目标的建模和求解方法, 将环境规划过程的经济性、操作性、控制性、安全性及系统的动态行为等方面综合考虑, 使优化得到的环境规划方案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崔木花, 侯永轶.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25 (6) :58-65.
[2]丁德文.关于渤海综合整治纳入国家规划的建议[J].中国软科学, 1999 (2) :28-29.
[3]RICHL G.环境系统工程[M].《环境系统工程》翻译组, 译.北京:水利出版社, 1981.
[4]韦鹤平.环境系统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3.
[5]王金南, 潘向忠.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 2005, 26 (6) :195-198.
[6]过孝民.环境规划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7]段宁, 马建勋, 尹容楼.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最优规划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8]胡炳清.总量控制中的离散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海洋工程环境 篇10
1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设计的过程通常是寻找生态环境工程的最佳适应性对策。在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中需要严格地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建设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的和谐发展, 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率, 实现农村能源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工程的设计中需要确定系统规模和控制的等级, 对于能源工程调控的等级越高, 控制的范围越广, 这种控制属于宏观控制, 情况比较复杂, 调控的精度较低。如果控制的等级较低, 调控范围比较小, 就属于微观调控, 调控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通过能源生态工程的系统分析, 找出农村能源生态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的约束条件。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模式设计的核心是方案设计, 通过方案设计可以改善能源生态工程的结构, 调整资源利用的方式, 合理配置农村能源利用的技术。优化能源设计方案可以促使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促使农业能源利用体系的良性循环[1,2]。
2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2.1“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
“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在农村比较常见, 通常是以单个的养猪农户为单位, 在猪舍的附近建立沼气池, 并且在农村附近有数量比较多的果园或茶园。这种模式的工艺流程通常是养猪农户在猪舍附近建立沼气池, 使猪的粪便以及污水流入到沼气池中, 并在沼气池中放入一些植物的秸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 沼气池就会产生沼气, 农户通过在家安装相应的净化设备之后, 沼气就可以用于生活。需要注意的是,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沼液和沼渣需要更换才能够确保沼气的供应。因此, 对于沼液和沼渣的处理, 通常是用作果园和茶园的肥料使用。这种模式可以将粪便和污水经过沼气的发酵进行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它可以将沼渣和沼液当作有机肥使用, 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实现了零污染。“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非常适合在农村地区使用[3,4]。
2.2“器—气—池”生态家园工程
“器—气—池”生态家园工程通常是以村为单位的, 这种生物工程模式通常是指在每户农民的房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农户使用沼气做饭, 并且需要建立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这种模式可以把太阳能、生活污水以及沼气结合起来, 给农户带来清洁的能源,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另外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通常是以规模巨大的畜禽养殖场为单位的, 需要建立和养殖场规模相当的沼气工程, 这样才能够确保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得到及时的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是把畜禽类的粪便污水进行固体与液体相分离, 对于粪便可以进行深入的加工成为肥料或者是有机肥。对于污水流入到沼气池中, 采用厌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 之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沼气, 沼气可以输送到储气柜中, 供农户使用。而对于沼液的处理, 一方面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另一方面可以经过好氧曝气池的处理, 促使沼液达到标准, 之后进行排放。这种工程模式采用了固液相分离的处理技术, 可以让污水的浓度大大降低。在处理污水的时候采用了厌氧发酵技术、好氧处理技术、AF技术、稳定塘、氧化沟等技术相结合的工艺, 这样可以促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处理, 减少污水对水利以及农田的污染。这种模式运作成本低, 并且可以促使畜禽养殖场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的建立需要因地制宜, 而且工程选址比较适宜选择存在自然落差的地方,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运作的费用。另外, 如果在畜禽养殖场附近有农田、果园等, 可以在工程中考虑沼液的综合利用, 而沼气通常被农村居民利用。
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我国农村地区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分析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设计方法, 深入地探讨了3种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环境,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初探[J].中国沼气, 2003, 13 (4) :112-115.
[2]施骏, 陈磊, 秦大东, 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知识库的研制与应用[J].农技服务, 2007, 11 (5) :117-120.
[3]吴清萍.可再生能源对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评估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7.
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研究 篇11
摘 要: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极为重要因素,海洋环境安全则关乎国家安全,关乎经济持续发展,关乎人类安全。随着南海问题国际冲突的不断加剧,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既涉及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牵动南海周边国家安全以及世界安全。影响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各国应构建综合性的制度,方能保障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从而在构建和谐的国际秩序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南海海洋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保障措施
1 海洋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国家安全主要指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基于此,人们经常混淆国防与国家安全的概念,用国防的概念来代替国家安全。美国的莱斯特•R•布朗最早认为环境安全应当纳入国家安全。在他看来,“国家安全的关键是确保持续发展,如果全球经济系统的生物基础不能得到保护,如果油井枯竭而新能源系统还未及时建立的话,经济的瓦解和崩溃势所难免”[1] 。查德•乌尔曼于1983年在其《重新界定安全》中指出,将国家安全主要定义在军事含义上,表明了对现实的错误设想和虚构,它导致国家注重军事威胁而忽视其他也许更为有害的危险,同时使国际关系出现军事化倾向[2]。巴瑞•布赞明确把安全概念沿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向外延伸,认为人类安全比国家安全更重要,国家只是安全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3]。在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指出,“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而要包括环境恶化和发展条件遭到的破坏”[4]。该报告认为,环境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开发署在1993 年和1994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安全概念必须改变,由单独强调国家安全转向更多强调人的安全,由通过军备实现安全转向通过人类发展实现安全,由领土安全转向食物、就业和环境安全[5]。此处可见,安全已经被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安全威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传染疾病蔓延、跨国有组织犯罪、小武器走私、贩卖毒品、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6]。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多极化的军事力量已经在逐渐弱化传统安全对人类的威胁,而人类社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已导致非传统安全成为威胁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的最大隐患。全球升温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环境难民的出现,因资源衰竭而引发的战争以及瘟疫、食品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诸多的非传统安全中,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就成了威胁人类安全最为严重的因素。McNelis 认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因素,并且环境问题与暴力冲突有着直接的关系[7]。足见当前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在环境安全问题上,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核心因素。几乎所有的陆源污染物最终都会通过河流融入海洋,海洋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排放超过海洋环境承载力时,以及过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行为打破海洋的生境平衡,就会引发海洋环境安全,与陆地的环境安全不同,海洋环境安全一旦引发,需要一个很长的修复周期。基于上述认识,西方社会不仅将海洋环境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加以重视,并已付诸行动。美国最早于1991年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1994年通过《环境安全技术检验规则》,环境安全上升为国家利益,环境安全纳入美国的防务任务,这其中就包括了海洋环境安全。
2 关于海洋环境安全的概念
在我国,张珞平等首次提出海洋环境安全的概念,并对海洋环境研究和海洋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张珞平认为,海洋环境安全是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应考虑海洋环境安全,而不是海洋污染或被动的海洋环境保护[8]。但张珞平未界定海洋环境安全的含义。在确定海洋环境安全的定义时,我们应当首先明晰海洋环境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明晰海洋环境安全和海洋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较为准确界定海洋环境安全的含义。
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安全虽然含义大致相同,但采取措施的时间段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海洋环境破坏后的被动保护,后者则侧重于海洋环境未被破坏前的事前主动保护。截止目前,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行动上,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海洋环境保护,而忽视了海洋环境安全。很明显,将事后保护和事前防御相结合是我们今后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海洋环境安全制度研究应成为今后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的重点。
海洋环境安全与海洋生态安全关系紧密,其主要区别在于“安全”含义的侧重点不同。海洋环境安全侧重于防治人类活动对各环境要素的污染及破坏,重在对人类活动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预防和治理,确保海洋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良好状态,它主要针对海洋污染问题造成的安全威胁。海洋生态安全是从生态系统是否被破坏,生态功能是否被损害的角度关注“安全”问题,侧重于对整体自然环境应有之安全状态和人之环境权益受保护状态的监测和维护,旨在保障自然环境处于无危险的状态。如果某个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或数量出现异常,就说明该系统已经处于不安全状态。海洋生态安全是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处于平稳状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不是仅局限于海洋环境的污染防治和资源的保护。海洋生态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生物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海洋生物安全和海洋环境安全构成了海洋生态安全的基石,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海洋生态安全的核心[9]。
以上可见,海洋环境安全是威胁海洋生态安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海洋环境安全只是海洋生态安全的一个方面,要解决好海洋生态安全首先要解决好海洋环境安全。海洋环境安全就是指与人类生存、生产活动相关的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况,不被污染,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和威胁,从而保证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以及人类安全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的状态。从长远来讲,我们要改善和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但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维护好海洋环境安全,否则,海洋生态安全就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3 影响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因素及其后果
南海的面积约为360万km2,位于中国、马来西亚、文莱、越南与菲律宾等国之间。南海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经济意义和国防意义均极为重要。近年来南海周边各国都加快了对南海的开发利用,不仅东南亚国家无限度地滥采南海资源,远离南海的美国也觊觎南海的资源,企图能在南海分得一杯羹。环南海各国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式的开发,迅速恶化了南海海洋环境。我国作为南中国海的主权国家,既要加强战略上的戒备,维护南海的国家主权,又要管理好南海的资源环境,我们必须向世人证明,中國有能力处理好南海的各项事务,管理好南海。对南海进行管理过程中,除了对南海的资源进行管理外,南海的环境安全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现有的相关制度和措施难以彻底全面解决南海的环境安全。南海周边各国主要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解决南海的环境安全问题,但公约没有强制执行力。在利益驱动下,南海各国各行其是,行动很难统一,一盘散沙的结局只能使南海问题及南海的环境持续恶化。1973年12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则在纽约海洋法第一期会议上引用了海尔达尔的话: 忽视海洋就是忽视我们三分之二的地球,毁坏海洋就是毁灭我们的地球。一个死亡的地球无助于任何国家[10]。因此,当务之急,建立强有力的南海环境安全保护机制,改善南海的海洋环境,造福于南海各国的同时也将造福于人类。
威胁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污染性因素和非污染性因素两个方面。污染性因素主要有:一是陆源污染。环南海各国毫无节制地向南海排放污染物,是导致南海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二是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南海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时不考虑环境影响,无节制地乱开滥采,已经严重污染了南海海洋环境。三是船舶污染。大量的航行于南海的船舶所造成的油污污染,尤其是那些尚在使用的老龄船漏油问题对南海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四是人工倾倒垃圾污染。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提高,环南海各国在沿海城市开发中,大量地向南海倾倒各种垃圾,加剧了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问题。五是沿海地区城市化扩张,诸如围填海工程和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既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危害了局部海洋环境安全。
非污染性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滥捕海洋鱼类、滥采海洋矿产等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过度养殖导致赤潮灾害、填海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等,这些都将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破坏海洋环境,威胁海洋环境安全。二是缺乏必要的国际合作。解决好南海的环境安全问题,靠一国之力难以完成,南海各国只有求同存异,通力合作,加强对话,建立长效机制,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南海海洋环境。三是国内解决海洋环境安全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四是海洋管理的体制混乱,多头管理的结果就会导致有些事务无人问津,而有些事务却大家争着管理。五是缺少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公众参与制度。六是从政府到群众,缺乏自觉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观念和意识。
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引发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会影响到南海的社会安全。自然资源的耗竭、海洋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灾害能够破坏数百万人尤其是渔民赖以为生的自然基础,从而影响到南海各国的社会安全。(2)南海海洋环境安全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和结构变迁。海平面上升已经导致图瓦卢的举国迁徙和环境难民的出现。南海的海洋环境持续恶化必将给南海社会带来动荡,进一步引发安全问题。(3)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会影响到南海的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陆地资源枯竭之时,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海的环境问题已经导致南海的资源快速衰竭,如不及时治理,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会影响到国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环境恶化的后果会使一个国家更富有进攻性,可能希望通过将其生态圈扩展到国外、淡化和隐瞒其环境污染以及获得新的资源来弥补其国内的生态赤字,因此,“环境破坏可能导致越来越多源于资源的战争”[11]。以上可见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4 保障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措施
4.1 加强国际合作
南海海洋环境安全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维护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需要南海各国通力合作。很多的海洋环境问题出现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单独造成的,但结果却都会影响环南海各国的环境安全。一个国家针对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管理制度再好对解决南海环境安全恐怕也无济于事,加强国际化的合作,树立国际海洋环境安全的观念,是解决南海环境安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经为维护国际海洋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协商的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南海各国应搁置利益,针对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问题,通过对话和磋商,建立由南海各国参与的南海环境安全委员会,筹建南海环境安全的国际统一执法机构,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
4.2 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是南海区域领海面积最大的国家,除了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同时加强解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问题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体系,《宪法》和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中关于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方面的规定,对遏止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12]。但是法律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缺陷。首先我们要修改《宪法》,强调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开发利用的主体应当在确保海洋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将海洋环境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高度。其次,我们应当对《环境保护基本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应当明确海洋环境安全保护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准入条件和環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老龄船舶执法主体有登临检查权和处罚权。最后,针对陆源污染,我们应在立法上确立海洋环境安全的指标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公众参与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
4.3 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安全指标体系
海洋环境安全涉及水质,泥沙、珊瑚礁、大气、鱼类资源等多项指标,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指标体系是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指标体系也是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监测和评估的依据,同时也是海洋执法依据,将指标体系法律制度化,可有效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
4.4 改善目前的海洋管理体制
我国加强并完善了专门的海洋行政执法队伍——中国海监,但是目前仍没有一支海上综合执法力量,也没有哪一个涉海部门能够单独有效地进行海洋综合执法,海洋执法体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的缺陷使法律在调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资源的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无法执行的政策和法律是毫无任何价值可言的,要使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的法律真正实现其当初创设的目的,必须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予以相互配合,否则,对海洋环境安全的保障只能成为空谈。
4.5 转变观念,培养人们自觉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思想意识
徒法不足以自行,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一系列相关条例,但是南海的海洋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根源在于,上至政府,下至群众,环境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先污染后治理、明防治暗排污的现象,对环境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艰巨性没有充分认识。意识先于行动,要统一行动首先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必要的宣讲教育,使政府和群众转变观念,明确以下认识:(1)国外已经非常重视海洋环境安全。我国从政府到人民,应当将海洋环境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2)要将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治相结合。尤其是要做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事前预防工作。(3)既要经济腾飞,又要碧水蓝天,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3]。(4)保障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需要综合性全方位的制度构建,单靠一人一政府一国一制度之力,难以实现目标。
4.6 构建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公众参与制度
南海区域的广泛性和海洋行政执法主体的有限性决定了单靠海洋行政执法部门很难全面维护南海的海洋环境安全,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是解决南海洋环境安全的必由之路。首先,国家应加强环境安全教育和宣传,使公众在了解中国南海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意识到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民众维护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积极性,激发公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自觉性,这样既弥补了海洋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行为的漏洞,又能有效监督海洋行政执法主体和其他主体的行为,还能争取到民间环保资金。其次,公众参与制度可以将我国的主权的维护与环境安全维护结合起来。目前,南海的主权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南海多国不择手段意图扩大他们在南海的地盘,已经严重危害到我国的主权。我国一方面通过国家力量正面与对方国家斡旋,在国家力量难以介入的敏感区域,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有效地化解国家力量碰撞带来的国际冲突。再次,在法律制度上,授予公众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在公众参与制度中,公众只能摇旗呐喊,没有任何维护权利的强有力的武器,其效果显然苍白无力。赋予公众环境公益诉讼权,就是赋予公众参与的有力武器。公益诉讼可以针对国内外一切破坏和威胁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行为。进行国际间的公益诉讼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在南海国际环保方面的话语权,也可以取得国际舆论和国际环保组织的支持。因此,公众参与机制在南海海洋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14]。最后,建立公众参与的奖惩机制,激励民众参与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维护的积极性。
4.7 完善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补偿机制
海洋环境补偿在形式上表现为对从事恢复、维持海洋环境功能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补偿,即在形式上表现为对人的补偿,但前提是这些单位和个人从事了恢复、维持海洋生态功能的活动,海洋环境安全补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5]:第一,增加国家的海洋环境生态补偿拨款,这是海洋生态环境补偿金的主要来源;第二,向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的组织和个人征收各种生态环境补偿费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4.8 加大奖惩力度
以“危害海洋环境安全罪”入刑,加大惩治力度,同时,设立南海海洋环境安全保护基金,对南海海洋环境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从而引导人们在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与危害南海海洋环境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 [美]莱斯特•R•布朗,祝三友等译.《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291
[2] RICHARD ULLMAN. Redefining Security,International Security,Summer1983; Jessica Mathews,Redefining security,Foreign Affairs,Spring 1989
[3] BANY BUZAN. People,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 or International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M]. HemelHempstead: Harvesters-Wheat sheaf,1991
[4] Bruntland, G. (ed.),“Our common future”,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Report[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6] 劉文成.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04(1):32-35
[7] MCNELIS D N,SCHWEITZER G.E.. Environmental security:An evolving concept[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35: 108A-113A
[8] 张珞平,洪华生,陈伟琪,等. 海洋环境安全: 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8): 254-256
[9] 杨振姣,姜自福,罗玲云.海洋生态安全研究综述[J],海洋环境科学,2011(2):288
[10]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41
[11] 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74
[12] 蔡先凤,张式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建构[J].三江论坛,2006(3): 40-43
[1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14] 梁亚荣,吴鹏.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0(1):22
[15] 王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5-77
Research on the South China Sea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oblem
ZHAO Wan-zhong
(Collage of Literature and Laws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00,China)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 national security, Marin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concern national Security,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security. Along with the exacerbat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oblem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not only relate to our state interests,But also relate to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orld safe.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re rarious aspects.To solve problem of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n the one hand, It’s need to deep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What each country should establish comprehensiveness system could indemnify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the meantime,It could establish harmonious International order,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Key words: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mental security; the South China Se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fluencing factors ;Safeguards
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篇12
环境岩土工程是研究人类岩土工程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主要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及保护环境服务。环境岩土工程不仅覆盖了传统岩土工程问题,而且延伸到:(1)有害有毒废料控制;(2)湿地、海岸边、疏浚和海相沉积物;(3)干旱和沙漠地区;(4)敏感性生态地质环境及考古技术。
2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内容
就目前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可归为如下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
第二类是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引起的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它的动因主要是人类自身,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统称为小环境问题。由生产活动引起的问题有采矿造成的采空区塌陷,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开采地下水及油气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由工程活动引起的问题有城市建设产生的振动与土体变移动等。
3 地下工程中遇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3.1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下沉的现象,其特点是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所以早期一般不易察觉,也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多发生在大中城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面沉降已由沿海城市向大面积区域性扩展,由于深部含水层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开采由浅部向深部发展,已形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为中心的两大沉降区域。
引起沉降的原因很多,除了活动断裂和构造沉降等自然因素外,还有地下工程开挖施工,基坑降水和抽汲地下水等人为因素。从全世界范围看,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固结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产生,其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工程降水前,首先要查明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及地下管线性质及分布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降水方案与防范措施。如在基坑工程降水中设置竖向止水帷幕,实施坑内降水;井点降水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和反复抽水造成的累加沉降;采用井点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的技术,在井点降水管井与需保护的建筑、管线间设置回灌井点、回灌砂井或回灌砂沟,持续、不断地用清洁水进行回灌,形成一道水幕,以减少降水曲面向外扩张,防止临近建筑物、管线等基础下土层因释放水而沉降。
3.2 地下水污染
造成城市地下水污染除了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外,由下列的情况引起的水质污染也不容忽视:(1)长期超采地下水使潜水位下降,增加了包气带厚度,包气带岩土的矿化作用及氧化作用增强,使潜水含盐量增多。另外,潜水含水层变薄,水量减少,水稀释作用减弱,水中各组分浓度增大,因而矿化度升高;(2)由于城区下部承压水开采量大,形成降落漏斗,增加了水力坡度,加速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致使地下水污染速度加快。受污染的潜水通过弱隔水层补给下部承压水,造成承压水污染;(3)建设工程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4)工程钻探或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有机或无机的液体,导致水质的污染;(5)地下水开采引起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特别是多层组地下水混合开采,成井工艺不当,止水失效,以及废井使上层承压水向下渗,造成下层水质污染;(6)地下油库渗漏及城市排污管道损坏、泄漏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7)回灌水质不良引起人工回灌地区地下水污染。
3.3 基坑开挖中的环境工程问题
(1)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引起的环境效应:由于支撑物受弯破坏或锚杆体系抗拔力不足,拉杆自身断裂或拉杆及锚座的连接不牢导致支护结构自身破坏,导致边坡失稳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而引起邻近建筑设施破坏。(2)打桩对周围土工环境扰动影响问题: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桩身及桩周附近地基土体的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同时存在,在振动频率较低的地基土中,垂直振动比水平振动容易感受到,且垂直振动比水平振动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更大;由于振动会以应力波的形式向更远范围的地基土体扩散传播,造成沉桩区及其邻近地基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从而影响周围建(构)筑物。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事,环境岩土工程作为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兴领域,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十分宽广的发展前景。所以在进行开发时要充分的考虑环境的代价,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充分的调查研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所涉及的环境工程问题,以做到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并及时解决存在的工程问题,防患于未然,造福于人民。因此,岩土工程活动应积极利用并研制环境岩土工程控制新技术,使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方晓阳.21世纪环境岩土工程展望[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1):1-11.
[2]白彦光,武胜忠,等.环境岩土工程的内容和特点[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