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读人

2024-09-29

读书与读人(精选3篇)

读书与读人 篇1

阅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现象。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阅读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过程中, 人类经历了读形时代、读字时代、读文时代到目前的读网时代。

然而纸本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巨大的贡献。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纸本阅读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应该关注纸本阅读受技术影响之下所呈现出来的生存状态, 分析新技术对它产生的影响, 并开展纸本阅读的自身变革以求取深远的发展。

一、读书与读网之间的区别

(一) 读书与读网思维的拓展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读书, 是和我们人类发展自身识读能力, 进行线性的、抽象的思维密切相关的, 是传统的一维线性式的、渐次的信息呈现方式, 可使我们进行深度的文本阅读, 获得沉淀积累下来的知识精华并使人冥思, 这是人类提高认知能力的传统方式, 也将是未来人类不能丢掉的生存方式。而“读网”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它阅读的是非纸质的电子书, 是一种超文本的阅读形式。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多维度的信息呈现方式, 只是对某种信息的简单占有, 不能在大脑里形成某种深度的思维认识, 只不过是加快了人们对某种信息的获取速度, 很难像传统读书那样进行深度文本阅读。

(二) 读书与读网的载体形式不同

纸本图书的结构比较规范系统, 自我完善, 彼此无关, 处于静止状态, 载体有一定的格式, 一般只供一人阅读, 无法将另一份纸质文本的文献内容与其合并, 阅读空间狭窄;网读, 超文本的web页面是以HTML语言标记的文本文件, 链接的节点可以使文本内容在页面的不同地方自由出现, 格式多样化, 处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状态, 多人同时阅读的空间较大, 利用率高。

(三) 读书与读网的文献信息传播的广度不同

图书文献信息固化, 流动传播有一定的极限范围, 受众面小。网络信息处于动态结构, 信息的流动传播具有开放性, 并向多重时空辐射和扩展, 受众面大, 并能为读者提供较大的参与和创造的空间, 没有极限, 文本形式与非文本形式并存, 音频、视频、图像、文字合于一体, 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公开性、共享性的特点, 是浏览者易于接受的一种传播方式。

(四) 读书与读网之间的硬件条件不同

读书携带方便, 阅读简便易行, 不需要任何设备, 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 坐或卧等随意而读, 给人的身体以一定的调节, 带来精神上的放松;信手翻看, 随手画注解、写心得, 作笔记, 作记号, 几乎没有什么障碍, 能够同步进行, 是人类传统的读书习惯。

网络阅读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是必要的设备和条件, 有了机器不行, 还得有线路、电路、桌椅、房间等辅助设备和条件;其次, 携带不方便, 即使像笔记本这样的电脑, 不需要桌椅和房间, 它也得具备网络、电源等条件, 否则无法使用;再次, 阅读受限制, 读网时, 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僵直的坐姿状态, 既不能用手翻书, 又不能用笔勾画精彩的文字, 只能用按键翻页, 用鼠标来点击选择文字。

二、读书与读网各自的优点

(一) 纸质文献的优点

1. 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由于长期的积累, 纸质文献保存了人类最丰富的资料。而且这些文献经过长期有意识、有目的的积累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点。

2. 便于保存。

纸质文献的载体与信息融为一体, 保存好了载体, 其信息就得到了保护。长久以来, 人们对其保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只要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方面把握适度, 纸质文献便可长期保存。而电子文献的不稳定性及信息保存的局限性, 使得纸质文献将肩负着保存人类文献信息的职能。

3. 具有权威性。

纸质文献经过千年的洗礼, 已建立了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在科学评价功能方面, 各书刊出版部门都建立、健全了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来保证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纸质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常会受到道德审查和政治审查, 对保护普通社会人群、保护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保持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因而纸质文献传播的信息能够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同。

(二) 网络阅读的优点

1. 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

电子文献内容丰富, 既可表达文字等静态信息, 也可以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动态信息, 各种数据借助计算机实现任意组合编辑, 可多次反复进行。形式多样、生动直观, 便于读者对文献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2. 数据具有通用性和易复制性。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可被多人同时访问, 人们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足不出户就能十分方便、快捷地查询、检索和获取网上的信息, 即使众多读者对一种期刊的某一篇文章有共同需要, 也可以互不干扰, 同时通过网络进行浏览、下载。它是一种共享性的信息资源。

3. 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

电子文献应用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因特网进行远距离、高速度的传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只需几秒钟便可得到所需的文献信息。网络上的信息, 只要是与网络连接的用户, 就不分国家、区域、民族均可利用, 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将长期共存、互为补充

目前, 电子文献呈现增长强势, 但有些只是印刷型纸质出版物的延伸和翻版。纸质文献在电子文献的冲击下也在努力求得生存与发展。首先, 纸质文献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现代化使纸质文献本身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其次, 纸质文献也出现了一种积极向网络靠拢的动向, 不仅大量的名著被搬上因特网, 各个报刊社纷纷推出网络版, 而且一些报刊社还提供了编辑部的电子信箱, 鼓励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投稿, 并与著者、读者展开对话。事实上, 纸质文献在与电子文献展开竞争、争夺读者的同时, 也正在加速与电子文献的融合。

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经过多次的较量, 最终将达到共存共荣, 正如报刊、电视、广播最终达到平衡一样, 这是一种趋势。互联网的出现、电子出版物的兴旺, 又使纸质文献再次面临挑战。但是, 正如电视业的崛起并没有使报业消亡一样, 互联网的出现、电子出版物的兴盛, 也不会使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不复存在, 这是铁的事实。

四、结语

面对网络时代下的读网和读书各自的优缺点, 对图书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工作人员而言, 已有的理念和工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对领导者来说, 要像企业家一样驾驭图书馆服务的走势, 盘活现有资源, 激励全体工作人员的创新和进取。在当前的形势下, 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外, 还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 掌握各种服务技能。传统和现代的交互、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融合是一个相对未知的领域, 图书馆领导者应当鼓励工作人员在这一领域创造性地工作, 在实践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进一步做好对读者的服务。

摘要:通过对读书时代与读网时代间的对比, 分析出两者的优点与不足, 阐明了纸本阅读与网络阅读是当今世界彼此共存、逐步调整、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着力点。

关键词:读书,读网,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徐学珍.关于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辩证理解[J].图书馆论坛, 2005, (4) .

[2]李金荣.信息革命隐含于文献载体的灰色状态[J].成都大学学报, 2007, (1) .

[3]张玉霞.印刷期刊与电子期刊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5, (4) .

[4]曾德良.也谈对阅读的认识[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5) .

读书与读人 篇2

多少年来,在我眼里,人流如梭,神色匆匆,从未看清他们的面孔。只觉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忙碌,一个个都很辛苦,一个个都很可怜。谁知我的同情是何等肤浅和幼稚。原来就在这忙碌之中,有的人是为自己好,也为别人好,有的人则纯粹是为了让别人不安。于是,有的在笑,有的在哭,有的是喜,有的是忧。

白天看了这些喜怒哀乐不同的脸,晚上对照书本找答案,那真是一种快乐的研究:有先贤说,人心有善恶之分自古以来就如此,不足为怪。今人说,人格尊卑有别,古今相同。于是,疑也释然,惑也释然。这才知道,书是个好东西,能给人解疑答惑,给人轻松和愉悦。

看人那真是个吃力的活。一张张喜怒哀乐变形的面孔,让人感到无比怪诞。

最难看懂的是笑脸。笑脸相迎,本可给人温馨。但如今的笑脸其内涵仿佛太深刻,太虚假,易变化。有一天,一位经常相遇就点头的熟人,迎面是微笑,过后我回头一看,他正作咬牙切齿状。那晚上,我去找书看,书上只是说,险恶随时在你的身边,永远不要机械地把人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看人永远要关注两面性。

很多人在人前展示着自己优秀的一面,但只有他自己内心知道,他做过多少不能向人言的不光彩的事。很多人可能现在对你很好,因为你有点权势,但不排除将来他就是你的对头。还有很多人在台上说着动听的话语,但不排除心里暗想之事还是“钱、权、色”三个字。这让我毛骨悚然。

这书上的话也不可全信。它一时让你飘上天堂,眼前是金碧辉煌;一时把你带入地狱,眼前是漆黑无光。其实,生活中有恶也有善,有丑也有美。

看书的境界是圣洁的,从中可以得到解脱,得以清高。

原以为,看书容易看人难,其实,看书也不容易。晚上看书,书中说,学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白天,还得不嫌铜臭去找钱。书中说,学陶公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白天,还得小心翼翼看上司的脸色行事。

读诗与读人 篇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切诗歌的创作都有其缘由,一切诗作的内涵都与作者的思想倾向、品行性格、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因素息息相关。诗如其人,诗、人合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诗作都会打上诗人个人因素的烙印。我们阅读诗词就不能不先读诗人,读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生活经历、家庭影响,读诗人的思想倾向、人格秉性、为人之道,还要读诗人的创作缘由以及诗歌风格,更要读诗人种种的创作因素与其具体诗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只有这样读透了诗人,才可能真正读懂诗作。

诗人一贯的思想倾向常常会形成其诗歌相对一贯的主题基调。

“诗言志”,诗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其诗作往往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志”。如果一个诗人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鲜明且稳定,那么其诗作表现出的主题基调也会相对稳定。人们常常对在那些作品具有一定的稳定主题基调的诗人或词人前面冠一个能显示其思想倾向的修饰词语来称谓,比如屈原、陆游“爱国诗人”,辛弃疾“爱国词人”,杜甫“人民诗人”,“爱国性”“人民性”就是这些诗人诗作主题的基调。阅读他们的诗作,常常首先可以从他们诗作表现的惯有主题角度去理解。

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格调雄壮高爽,意境开阔,慷慨激越,高浑一气,被人们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看起来一反了杜甫诗作的沉郁风格,也似不同于“三吏”“三别”表现的主题,但仔细咀嚼,就会感受到诗中表现的忧国忧民伤时的情感非常强烈。“艰难苦恨”不仅指诗人自己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艰辛境况和遭遇,同时也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的辛酸痛苦,“人民性”是这首诗情感的主旋律,《登高》仍保持了杜甫诗作惯有的主题基调。

如辛弃疾的《踏莎行》(夜月楼台),这是一首悲秋词。上片欲擒故纵,一反一般文人见秋即悲的脆弱之情,放开胸怀,纵情吟赏秋色;下片前部分延伸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脉,继续描写秋夜令人留恋,然而末二句“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却作了一个笔力千钧的反跌,推翻了前面极力渲染的“秋”不必“悲”的情志,最终还是落入了一般文人秋词“悲秋”的窠臼,但细细推究,就会发现此词并不同于其他文人单纯的悲秋诗词,此词在悲愁的情感中深深蕴含着词人惯有的爱国忧时情怀。“重阳节近多风雨”之“风雨”指自然气候,也指政治形势的险恶。词人作此词时,国势正处衰弱之际,向来北兵习惯在秋高马肥时对南朝用兵,今逢重阳之秋北军难免不南侵,政局上的风风雨雨难免不破坏人们的安宁与幸福,词的字里行间暗含了词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此词虽是悲秋词,但与词人其它的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情怀的诗词一脉相承,“爱国性”仍是此词的主题基调。

诗人稳定的性格常常会促成其诗歌风格的相对稳定。

诗歌风格与人格、性格相通。一个诗人的诗歌风格是其内心生活的显性标志,如果要写出宏伟风格的诗,诗人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勃放的性格。当代杰出的政治家、诗人毛泽东的志气雄奇博大壮丽辉煌,他的诗词中的精神境界和语言境界也必定是雄奇壮丽的。这种独特的精神境界与语言境界的集中表现,就是主旨震撼灵魂的精神强势。

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千里的雪山、逶迤的五岭、铁索的大渡桥这些令人望之心寒的景象在毛泽东眼中只是“等闲”之物,这首诗中毛泽东以苦为乐、以险为乐、以逆境为乐、以进击为乐的豪情勃发,这是毛泽东昂扬豪迈性格的表现。毛泽东的诗词大多奔放大气,充满着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与他豪迈雄勃的性格是紧密相关的。

苏轼豪放的性格形成了他豪放的诗风,即使他遭贬,处于人生低谷时的诗作,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情绪、洒脱豁达的性格仍然非常突出。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是苏轼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途中遭雨这一平常小事,借题发挥,表现了词人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高昂豪迈的气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乐观自信的情怀,这不是他一贯的豪爽潇洒性格的表现?

诗人生活的重大变故常常会带来其诗作表现的思想、风格的明显变化。

我们读诗,也不能一味地拘于作者的惯常思想和惯常的诗歌风格,因为一些诗人的思想情趣和诗歌风格,有时也会随着人生经历、生活情形的变化而变化。婉约词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境况殊异的两个阶段,她的前后两个阶段词作表现的情志和风格也迥异。

前阶段北宋时期(1084年~1127年)。这个时期家庭条件优裕,结婚前过着公主般的生活,与赵明诚结婚后,生活也非常幸福,因此,她此时的词多写美好时日、悠闲生活,多描写自然景物、爱情生活,韵调优美,词风清新细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此小令写作者的一次荡舟野游,天色已晚,一个醉酒的少女划着一叶孤舟误入荷花丛中,在夜幕中激起一滩鸥鹭。大自然的天光水色,鸟兽鱼虫与醉酒的少女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意境清秀,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读者可以从此词中感受到李清照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欢快情绪和投身大自然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童心和志趣,词中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天真浪漫、活泼热情、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这首李清照年轻时的词作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后阶段南渡之后(1127~1155年)。这个时期北宋已亡,南宋小朝廷偏于一隅,在风雨飘摇之中挣扎,李清照逃难南渡,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丈夫赵明诚因在守城宋军叛乱中逃跑后郁闷而死,后李清照又被骗嫁地痞张汝舟,生活不断遭遇变故,身心一次又一次受到打击,情绪低落,她此时期的词作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抒家国之恨、兴亡之感,情调悲伤。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对残秋黄昏悲凉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李清照的哀愁和沉痛,曲折地反映了她遭到浩劫之后,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煎熬的情景。字字凄苦,声声催泪,仿佛连读者的心也被带进了悲哀的深渊。李清照的这首南渡之后的作品与她的早期词作相比,在情感内涵和词的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珍藏、失去了丈夫,词人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这首词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词的风格也因此变得低缓、沉郁,与前期轻松、明快、浅斟低唱的风格迥然不同。

诗人经历的特殊事件常常会在其诗作中形成特殊的内涵。

人生经历是由许多时段构成,每一时段又会经历许多事情,有时作者某时段的特殊经历或经历的特殊事件会在其诗作中形成特殊内涵。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些特殊经历、特殊事件,就会影响我们对诗作的理解。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历来被人们称道的典型的送别诗,其实这首诗是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而重写诗人的高风亮节。据《唐才子传》载王昌龄“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窜遐荒”,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到更远的龙标,这是第二次“窜遐荒”。 《芙蓉楼送辛渐》是诗人第一次被贬归来后担任江宁丞时所写,可见当时他正处在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明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西晋陆机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唐朝姚崇的“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也都是“不牵于宦情”、保持高洁之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用“冰心”“玉壶”两词,表面上看是诗人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口信竹报平安,寄托对亲友的一片深情,实际上王昌龄借用这两句话不仅表现了“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的语意,更是要深情含蓄地传达自己仍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这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我们如果不了解王昌龄写作此诗的特殊缘由,就会把这首诗仅仅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这就离诗人写作此诗的本意远矣。

阅读诗词,须知人论世,“知”到什么广度,“论”到什么深度,对理解诗词内涵都会有直接的影响。诚然,我们教学诗词在知人论世方面并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但作为教者大概还是应该“知”“论”得全面深透些吧!

上一篇:伪装成本下一篇:组织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