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说

2024-07-03

移情说(通用7篇)

移情说 篇1

摘要:移情现象在神话、语言、宗教、艺术以及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随处可见。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父子。移情说与泛神主义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统一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关于移情现象的研究, 立普斯和顾恺之都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中西美学思想形成的外部文化背景和自身审美传统的不同, 因此决定了两人所建立的移情体系各树一帜, 然其理论见解既存在着差异, 又不无相通之处。探寻其异同是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立普斯,移情说,顾恺之,迁想妙得,中西美学差异,比较研究

“移情说”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并流行于西方许多国家。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父子。移情说与泛神主义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统一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关于移情现象的研究, 立普斯和顾恺之都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中西美学思想形成的外部文化背景和自身审美传统的不同, 因此决定了两人所建立的移情体系各树一帜, 然其理论见解既存在着差异, 又不无相通之处。探寻其异同是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移情现象在神话、语言、宗教、艺术以及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随处可见。早在东晋时期, 著名画家顾恺之就已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凡画, 人最难, 次山水, 次狗马, 台榭一定器耳, 难成而易好, 不待迁想妙得也”, “迁想妙得”论便是对移情现象的概括。

顾恺之 (约346—407年) , 字长康, 小字虎头, 他是东晋伟大的画家和早期的绘画理论家。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迁想妙得”:迁指移易, 调动。想就是想象、联想。这里指画家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 并将其移入对象之中, 妙得对象之精神。“迁想”的过程实际上是形象的艺术构思过程。俞剑华说:“把作者的思想迁入对象之中, 以深切体会对象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对象的思想感情加以运化, 用艺术的形象表现出来, 不但对象的形象正确。它的思想感情也能妙得其真, 也就是气韵生动。”[1]

顾恺之的画论是建立在东晋玄学、佛学的思想基础上的, 所以他的画论中心思想“就是当时玄学、佛学对形神问题的解决。‘迁想妙得’的提出也就是玄学、佛学所讲的一种与微妙难言的‘神’相契合的玄思冥想, 和玄学、佛学的修养密切相关, 具有相当的美学高度, 是对包括人物、山水等在内的绘画审美活动和审美创造特点的最早概括。”[2]

迟轲认为:“‘迁想妙得’提出了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显示了顾恺之在具备了朴素唯物思想的同时, 也存在着朴素的辩证观点。‘迁想’既指的是由此一物象联系到另一物象, 又指的是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人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妙得’是说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 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使作品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迁想妙得’的主张, 实际上正是最早提出的如何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的经验之一。”[3]

“主体在‘迁想’过程中, 使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 就是说, 对象变成了主体的对象, 主体变成了对象的主体, 而这种主客关系的转换, 中心点是主休, 完成于主体的外化, 即对于外在对象的体验移情。”[4]这种观点近似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立普斯也认为“我在对象里面时, 主客体同一” (即物我同一) 才能产生移情作用。所以“在凝神观照中物我由两忘而同一, 于是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5] (p33) 那什么是移情作用呢?简单来说, “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 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 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 放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感情、意志和活动, 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6] (p262—263) 不过顾恺之的这一观点比立普斯早了1500多年。

立普斯 (1851—1914) 是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心理学家。移情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移情说是对费肖尔父子关于移情观点的系统化。立普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美学研究, 认为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价值的科学。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几何形体产生的错觉, 移情说观点也大半以这方面的观察实验为依据。在他看来, 美感是一种同情的喜悦, “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 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它是一种位于人自己身上的直接的价值感觉;而不是一种涉及对象的感觉。”

他的移情作用里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 “机械的解释”, 即从力量、运动、活动、倾向等方面来看待对象的方式;另一方面, “人格化的解释”, 以人度物, 把物看成人的解释——“拟人化”。之所以发生“人格化的解释”, 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 要把类似的事物都放在同一观点下去理解”, 而且“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 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 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的事件。”正如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的那样:“事物的运动形式样态之所以可以和人的感觉产生呼应, 是因为它与人的心理结构有相似之处, 即都包含着一种生命力的样式, 当外界事物和艺术形式中体现力的式样与人类情感生活中包含力的式样达到同构对应时, 我们就觉得这些事物和艺术形式具有了人类情感的性质。对象之所以显得是情感的移入, 就是这个原因。”[7]

他从以下三方面界定了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第一, 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存在或实体而是体现一种受到主体灌输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 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第二, 审美的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 只在对象里生活着的自我, 因此它也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第三, 就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来说, 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 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 对象就从主体感受到“生命灌注”那种统一的关系。

综上可知, 对于审美的对象, 顾恺之与立普斯都认为是主体化的了客体, 即“观念的自我”。另一方面, “迁想妙得”中主体的“迁想”, 也即是主体的想象, 它是以记忆中的过去生活经验为起点的, 要求审美主体在创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 对所见的对象进行类似联想。由此可以看出顾恺之肯定了观念联想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高尔基也曾说过:“想象和推侧可以补充事实链条中不足和还没有发现的环节。[8]

但在对于移情作用能否用观念联想来解释的争论中, 立普斯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竭力辩解这是误解。他认为“可引起联想的事物只能唤起某情感的记忆而不能‘表现’那个情感, 它和那个情感的关系是偶然。而可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不但能唤起某种情感的记忆, 同时还能‘表现’那个情感, 它和那个情感的关系是必然的。”[9] (p41) 另一方面又不完全否认联想的作用。因此提出了“类似联想”的说法。在《空间美学》里, 他肯定了对过去生活经验的联想的确在移情作用中发挥作用, 但这种联想作用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情况就使我们回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与它虽不同而却相类似的过程, 使我们回想起自己发出同样动作时的意象以及自然伴随着这种动作的亲身感到过的情感”。这里谈的正是“类似联想”, 不过他认为移情作用与普通的类似联想又存在差别:“凡是以普通意义的联想的关系而与所见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都不属于纯粹的审美的对象。”[10] (p609) 在审美活动中起作用的是“自我”中抽象的情感, 而不是对过去经验中某些个别事例的联想”。在1905年的《再论移情作用》一文中, 他又进一步指出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表现:“说一种姿势在我看来仿佛是自家的或悲伤的表现, 这和说我看到那姿势时, 自豪或悲伤的观念和它发生联想, 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我看到一块石头, 硬软之类观念就和这一知觉发生了联想;但是我绝不因此就说我所看到的石头或是在想象中的石头表现出硬和软。反之, 说一种姿势是自豪的或悲伤的, 这就不过是说, 它表现出自豪或悲伤……姿势和它所表现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是象征性的……这就是移情作用。”[11] (p608—609) 立普斯强调能引起同情共鸣的东西才能引起审美的移情作用, 所以他说美感就是“在一个感官对象里所感觉到的自我价值感”。

立普斯的移情说和他的全部美学思想明显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他认为审美的移情或同情不关心对象的真假和它实际上是什么, 只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的无意识的纯粹的审美济管理系山东淄博255051)

面入手, 运用经济的和哲学的手段对女性的成长进行了详细的书写, 她把女性的成长分成不同的时期, 从童年到少女时代到结婚做母亲到老年, 在这一线性的发展中, 她深刻地剖析了女性“第二性”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的基础, 并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上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虽然, 她的很多思想都受到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影响, 一定意义上讲, 她是女性主义的, 她也是存在主义的。她认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 不是天生的, 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上或者说经济上的所谓注定的命运。整个人类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因素决定了女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地位, 从而产生出了居间于男性和无形之间的所谓的女性。并且, 因为有别人和别的因素的介入和干涉, 一个女人才被命定为“第二性”, 或者“另一性”。1西蒙·波伏娃的这一说法从理论上为女性主义树立了一面解放的大旗。为西方以及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波伏娃之前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主要从经济方面论述了女人从事文学创作的先决条件, 那就是一个女人如果想从事文学创作, 想写小说, 就必须有钱, 有年薪五百英镑的收入, 另外, 她还需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2不被任何人打扰, 以免写作的中断。

西方的这两位女性运动和女性文学的领袖人物直接影响到了

观照。”[12] (P19) 他的“移情说”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 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即否定了审美对象存在的客观性。不过他对审美心理现象尤其是移情现象所作的分析, 在美学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其中仍有许多合理之处。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文化.中国古代画论选读[C].未发行.

[2]魏锦蓉.浅析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J].河北: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4, (4) [3]转引自梁秀琴.探索永恒的路—浅析顾恺之“迁想妙得”创作论[J].江苏:书画艺术, 2000, (1) .

[4]都春月.审美创造中的“迁想妙得”[J].辽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5, (1) .

[5][9]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七卷[C].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

[7]童兆源.“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J].艺术理论.2006. (7) .

[8]转引自都春月.审美创造中的“迁想妙得”[J].辽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5, (1) .

[10][11][12][德国]立普斯.再论“移情作用”[A].李醒尘.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

移情说 篇2

唐圭璋先生《宋词纪事》共辑录34位女性作者, 42首词。此文将在“词”的总体特征下, 结合“移情说”对《宋词纪事》中的女性作词进行分析, 以理清女性词作者的身份及对应的“词格”。

一、词人之词——闲绪沉幽词境疏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中所引李清照《词论》所载之言“词别是一家”, 在这一家之中, 易安居士是属于专注词学创作的一类。易安词中所用意象, 多如“南渡衣冠”、“北来消息”、“时危安得”、“过淮水”、“花自飘零”、“惜春春去”、“寸愁千里”、“连天衰草”、“云中锦书”、“连晓雾”、“千帆舞”等, 符合词作小、轻、狭、隐的特征。比如《醉花阴》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郭预衡先生《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一文中已指出“李清照词是一种比较低沉和消极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并非“忠愤之语”或所谓“爱国情感”, 我们可认为, 她作为个体的主观意志, 在词中的体现, 只是将身世凄苦、国难之忧的切身感受“移情”到“词”作之中, 选择“花、草、雾、帆、舟、酒、春”等意象词予以寄托, 而这些仅仅是她以“空间意象”“灌注生命”的独特方式, 在闲情之间, 沉郁着幽幽的离伤, 在“词格”上, 创造出疏朗、自然而不失雅致的词风, 形成了词人之词特有的韵味。

二、官妓之词——娱情誓约命途虚掷

在《宋词纪事》中所录官妓之词所占比例颇大, 这些女子在词调中表露出自己的哀苦和绝望、理想和追求。由于长期与一些风流浪漫、温文尔雅又善于怜香惜玉文人的交往, 唱奏文人的曲调, 使得她们的文化素养一般高于同时代的女子, 因此, 她们能意识到自己悲惨命运的实质并适当地付诸笔端。但大多数人终究命运仍是盟誓虚掷、前途未卜, 使得官妓之词呈现出颇多的共性。

杭州名妓琴操《满庭芳》词云:

山抹微云, 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 聊共引离觞。多少蓬莱旧侣, 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 寒鸦万点, 流水绕低墙。魂伤。当此际, 轻分罗带, 暗解香囊。谩赢得青楼, 薄倖名狂。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 长城望断, 灯火已昏黄。

以这首词作为代表, 其中所用物象构成了“空间意象”, 比如“微云、衰草、斜阳、孤村、灯火昏黄、花落花开”属于一个层面:生命色彩的虚无与没落;“空余、伤心、望断、须去、何往、莫问”属一个层面:命途虚掷的无奈与哀凉。这类词作, 很似秦观词风, 王静安《人间词话》中就曾说:“少游词境凄婉”, 比如所写句“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1], 变而凄厉也。此处空间意象的构建, 着色上有似秦观词, 属清冷一系, 正是作为官妓“混迹官场”、结交文客、不得归宿、空聊一生的典型写照, 正是她们“移情”于物时, 所“灌注”的挣扎中的生命与孤寂中的绝望, 可以说是投射出的沉冥的自序。

三、家妻/之词——哀丽冷清柔婉隽永

这类词作, 在《宋词纪事》的女性词作中也较为可观, 但多为一人一首, 可见是这些女性的个别创作, 甚至是临时的表达。典型的如刘彤《临江仙》:

千里长安名利客, 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 一片杏花香。记得年时临上马, 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 空断九回肠。

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第四十记载:“江宁章文虎, 其妻刘氏, 名彤, 文美其字也。工诗词。尝有词寄文虎, 又云:‘向日寄去诗曲……适足取消文虎也。’本不复作, 然意有所感, 不能自已, 小草二章, 章四句, 奉寄。”[2]

再如刘鼎臣妻所作《鹧鸪天》:

金屋无人夜翦缯。宝钗翻过齿痕轻。临行执手殷情送, 亲取萧郎两鬓青。听祝付, 好看成。千金不抵此时情。明年宴罢琼林晚, 酒面微红相映月。

在这一类妻/妾之词中, 其“空间意象”的构成元素多为“思量、泪眼、空断、别情、千里恨、万里愁、肠断”等, 所述之意不外三层:一是嘱托;二是惜别;三是盼归, 因此, 主体的情志已经通过“自我价值认同”的方式“灌注”到词境客体中, 这类意象词, 在主客二重转换中, 又传达出惜别者携着柔婉隽永的哀丽冷清。

小结

综上所论, 不论是词人之词、官妓之词、家妻/妾之词抑或是宫人之词, 它们虽然共同体现出宋代词作所共有的特征, 比如“文小、质轻、径狭、境隐”, 也集中地蕴含了女性作者细腻、温婉、忧伤的惯有情思, 但在审美化“移情”领域里, 却分明地表现出各异的词学风格, 这既与创作者客观化的自我评价有关, 与其审美活动中“灌注的生命”有关, 更与审美事物本身所赋予的“空间意象”密切关联, 因此, 在双向的阐发中, 各异的词学风格即显现出来, 特定地表现为词人之词的“闲绪沉幽、词境疏雅”、官妓之词的“娱情誓约、命途虚掷”、家妻/妾之词的“哀丽冷清、柔婉隽永”与宫人之词的“四时叹逝、‘生’之眷恋”。

摘要:本文以唐圭璋《宋词纪事》中女性词为研究对象, 采用了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特奥多尔·立普斯的“移情说”理论, 以情感、意志等的“生命灌注”与审美对象构建的“空间意象”为分析依据, 初步探讨了《宋词纪事》中女性作者的四类身份及对应的“词格”, 并从美学研究的视角分析了其不同“词格”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宋词纪事》,女性词作,“词格”,“移情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 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北宋]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 廖德明校点[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3]唐圭璋.宋词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

[4]缪钺.古典文学论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5]立普斯, 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载《古典文学理论释丛》第8册, 39-40

移情研究述评 篇3

移情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 心理学家利普斯 (lips) 提出, 认为在认识领域里存在着物, 自我和他者的自我三部分。物是通过感性的知觉来理解的, 自我要通过内部的知觉才能理解, 而理解他者的自我则必须通过移情。在这个意义上, 利普斯把移情也称作自我客观化, 此后,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说和阐述。Bengtsson, Hans, 都认为,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反应, 情绪体验的核心是与他人相一致的情绪状态, 而认知过程调节移情唤醒和影响着移情体验的强度和性质。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移情包括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绪成分, 两个认知成分是辨认和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取他们观点的能力[3]。我国学者大多把移情阐述为, 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互作用, 是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唤起的一种情感体验。

2 移情产生与发展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2.1 移情产生的生理机制

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精神生理学家、技术物理学家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人的意识发生的生理机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 移情产生的心理方面的研究

移情产生的心理条件有两个:一是个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验。二是个体主动的换位思考。也就是说移情能否发生不仅取决于当事者是否具备理解对方的经验, 而且取决于当事者是否愿意主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具备理解对方的经验, 但不做换位思考, 移情也不会发生。

2.2.1 国外学者对移情发展的研究

霍夫曼在1982年提出了一个“移情发展的模型”, 移情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物我不分的移情阶段 (0-1岁) , 在生命的第一年, 在儿童获得个体永久性概念之前, 他人的苦恼引发综合的苦恼反应。

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 (1-2岁) , 在将近1岁末, 儿童逐渐学会区分别人与自己的痛苦。

阶段3:认知的移情阶段 (2、3岁开始) , 随着儿童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不断提高区别自己也他人情感的能力。

阶段4:超越直接情境的移情阶段 (童年晚期以后) 。尽管儿童的移情还是有他人的直接苦恼所唤醒, 但他们被别人唤醒的苦恼不是暂时的, 而是长期的。

2.2.2 国内学者对移情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从移情的发展水平来对移情进行研究, 有研究表明儿童移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史晓红1993) 。

3 移情的功能

3.1 国外学者对移情功能的探讨和实证研

究来自霍夫曼对移情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及巴特森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说及支持这个假说的一系列实验。

霍夫曼从移情动机功能和移情的信息功能出发, 讨论了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功能。并根据观察者对他人忧伤的归因, 将移情忧伤划分为四种以移情为基础的道德情感, 这四种情感同样具有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功能。

3.2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始已有李辽、

邓逊、史晓红、王景英等人联系道德心理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移情进行代表性研究。

李福芹 (1994) 认为移情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儿童在道德情境中的这种能力是他们履行道德行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张莉 (1998) 采用自行设计的情况, 进行了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作用的比较研究。实验表明:移情训练在小班、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效果, 而榜样训练在各年龄班的效果差异不明显。

4 移情的研究方法

国外研究幼儿移情能力同亲社会进行为之间的关系时更多的是将用各种技术手段测量得到的幼儿移情能力等级 (一般而言, 国外常用的移情测量指标主要有生理指标、身体指标和语言指标) 同实际情况中测得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等级结合起来分析他们的相关。

我国对移情的测量指标研究不多, 在关于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主要采用移情训练, 精神奖励、行为练习、模拟练习等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 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

侯积良 (1991) 认为, 儿童要实施亲社会行为, 首先要有能够轻而一举的觉察别人求助的学要或认为当事人学要帮助。

就移情训练的效果而言, 国内的研究较多, 张其龙 (1990) 的幼儿移情教育研究中所用的方法是, 让幼儿观看一系列情景表演, 通过讨论以回答某些问题, 体验其中角色的情感, 再请幼儿扮演类似的角色, 自由抒发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感受。

总结起来, 无论那一种训练方法都离不开“情景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这良种基本方法, 而两种训练方法进行之间最好能应用“情绪追忆法”做感情铺垫。

5 评述与展望

总之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是从通过对移情的界定, 研究其与亲社会行为, 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 运用移情训练提高幼儿或青少年的移情水平以增加亲社会行为或减少欺负行为等不良行为。对移情水平的测量大多采用梅拉比安移情量表。移情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题, 涉及不同年龄阶段 (儿童、青少年、成人等) 、内外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我们不仅要对移情本身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促进移情更好的发展, 还要努力发现移情与其他社会行为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 发现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测量量表, 使研究精确化, 数量化。从而更好的运用移情理论促进青少年其他心理水平和行为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黑田实郎, 李季湄编译.婴幼儿发展事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5.[1]黑田实郎, 李季湄编译.婴幼儿发展事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5.

[2]冯维, 杜红梅.国外移情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10) 63-64.[2]冯维, 杜红梅.国外移情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10) 63-64.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9:845.[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9:845.

[4]侯广艳.青海师范大学报, 2006, 2:115[4]侯广艳.青海师范大学报, 2006, 2:115

[5]李福芹.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1994 (3) :150.[5]李福芹.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1994 (3) :150.

[6]张莉.华中师范大学[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26.[6]张莉.华中师范大学[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26.

[7]侯积良.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几种理论[J].社会心理研究, 1990:59-63.[7]侯积良.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几种理论[J].社会心理研究, 1990:59-63.

国内文化移情研究综述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化移情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化移情来源于文化美学, 是心理学概念, 近年来由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不断进展, 移情的理念转入跨文化领域。学者们将文化移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 (陈二春, 袁志明, 138) 。并将移情能力的研究视为对跨文化交际领域又表层转入深层次的标志 (高, 1995) ;文化移情是不同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之间的中介与桥梁, 对研究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移情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对文化移情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中国在文化移情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最先将移情用于语用学领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的何自然《移情与语用学研究》 (1996) , 它将语用学中的移情定义为“言语交际双方情感想通, 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 并分别从语用-语言、社会-语用两方面对言语交际的移情现象作一些探讨, 并指出后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交际十分普遍。并要求学者应尽可能合乎英语的语用原则和哪个对方的民族文化习惯。

高永晨开启了对文化移情能力研究的先河, 其他学者与外语类研究生们的研究纷至杳来;接之, 国内众多学者纷纷撰文, 研究探索移情在语言学领域, 特别是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作用, 如赵冬升, 高永晨等。我国著名文化学者高永晨专门对文化移情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首先为其准确地作了定义, 为后来的学者纷纷转引。她认为移情能力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 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 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 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 (高, 138) , 并指出了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两种有效途径:一是提高文化顺应能力;二是注意适度原则。高永晨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详细论述了文化移情在知觉移情与交际移情的适度性。顾嘉祖 (2000:220) 在分析了前人提出的各种移情概念后, 认为移情应从“知觉技能”与“交际技能”两方面定义。移情不仅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感、情绪状态, 而且还包括对他人情感、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或反应, 两方面都不可偏废。 (转自高永晨, 2005)

陈希洁进一步阐释了跨文化交际移情研究的两个层面:语言语用移情研究和社会语用移情研究, 并运用Fauconnier早期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对大学英语汉语知识和已习得的英语知识进行研究。调研结果发现, 当汉语知识或结构与学生待掌握英语知识的习得相一致时, 移情能力就会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发现汉英两种语言的共同点, 并对共同点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扩展, 指导学生有意义地进行文化移情能力训练是必要途径。此外, 在硕士论文中以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调查中国大学生目前的移情能力状况, 移情能力的影响因素, 以及用何种方式方法提高移情能力等。

(三) 英语教学中移情能力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对于文化移情能力的教育和训练, 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学者们根据移情能力的特点与重要性将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策略分为若干方面:移情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一个心理适应和行为认同的漫长过程。高永晨认为, 提高文化移情能力首先要培养交际主体的文化敏感性, 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学会对不同文化所奉行的社会规范、文化规则和语用规律等的基本了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地遵循和顺应它, 就能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移情能力, 达到减少文化摩擦和文化矛盾, 增进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协调和沟通。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教授英语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进行中英文化对比。第二、创造语言环境, 增强学生进行文化移情能力。第三、要培养文化的顺应能力。陈二春在《四川外国语学报》中总结了提高移情能力的四项原则:实用性、渐进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合适性。

三、不足与展望

这些文章对文化移情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阐述, 对如何提高文化移情能力探讨上, 主要体现在一些硕博论文上。文化移情毕竟是在交际中进行的, 交际主体是人, 如何提高个体的实际能力和如何对文化移情能力进行教学应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反复实践, 不断论证是一项长期且意义重大的工作。

虽然硕博论文中, 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提高班与实验班做了研究, 但学生数量的样本不足, 很难达到普适性, 在对具体因素的理解上也缺乏系统的分析。王巾在《通过移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文中指出移情能力的研究有期待之处, 移情能力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相结合;从不同视角研究同一问题, 努力拓宽文化移情的应用领域, 通过具体手段增强移情能力和移情在交际中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也有待研究的。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跨文化移情能力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移情过程, 跨文化交际能力最显著的特征局势文化移情能力, 揭示出文化移情的心理机制, 就能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律。不具备文化移情能力或者文化移情能力低下, 其他交际能力决不可能有效形成并发挥积极作用。然而, 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文化移情的研究多为泛泛之谈, 其移情能力的培养多鉴于理论, 其提高实践能力上的培养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和调研。

参考文献

[1] .陈希洁.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合作原则的遵守与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 (11) .

[2] .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学.2005 (12) 17-19

[3] .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生活中的移情设计 篇5

1移情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生活本身即是设计的源泉, 也是设计的意义所在, 我们每天都在触摸与使用设计, 我们生活在设计的海洋里, 更加离不开设计。因此, 在当今社会, 对产品移情设计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用户需要更多个性化的产品, 这点已经被消费市场认同。

不同用户所重视的产品属性并不相同, 但这些属性都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就形成了产品和体验态度差异的社会基础, 而研究表明, 最终的购买成功率取决于产品的情感化因素和共鸣体验。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很容易理解, 将体验和情感融入到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 将情感转述为产品——赋予模糊的体验以触摸的外形。

1.1国外发展现状

芬兰设计师Katja Battarbee在《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一书中说到, 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理解用户的体验, 与用户产生共鸣, 而在一切都还是一张白纸, 设计前期比较模糊的时候, 要寻找设计理念和设计驱动, 这对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一件成功的产品, 关键在于在被用户体验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一种对未来用户的移情理解。目前,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慢慢深入研究移情设计理念并投入实践。移情设计的基础是观察, 这也是移情设计的特点。我们的目标是了解客户的需求, 以此创造产品, 如果客户还不知道他们的需求, 设计师就能变“被动设计”为“主动设计”。移情设计以消费者为主体, 而不是依赖于传统的市场调研来了解消费者的意图。

1.2国内发展现状

在国内, 一部分产品的消费对象开始思考与产品的关系, 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根据设定的程序使用产品, 不再做产品的奴隶和牵线木偶。人们开始与产品交流, 并通过操作、思考和讨论形成对产品的理解, 这些理解与使用体验相关。但尽管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移情设计, 设计人员对产品的设计也只停留在表层, 无法满足人们对产品移情设计的期许。

2移情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移情设计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注重客户的情感走向, 也被称为“同理设计”。

移情是心理学术语, 在设计中, 主要是将用户过去的情感、体验等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与过去体验的共鸣。比如淋浴设计, 其既可以做成像瀑布般的水流, 也可做成像暴雨般的水流, 这都给人一种既有经验下的体验。移情设计更是对用户进行进一步细化的设计, 是对具有共同经历、经验的用户群进行设计, 以前的设计对用户的划分多数是以“物理属性”划分, 而移情设计则是以“经验属性”划分, 寻求体验上的共鸣。

体验和触觉源于我们中枢神经系统对皮肤刺激的感觉和反应。研究表明, 很多体验的基本过程都会在浴室中发生, 设想一下早晨起来冲一个热水澡, 你就会了解我们的愉悦是建立在浴室的宜人设计之上的。

3移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移情”作为心理学中的一种行为现象, 对其的研究和探索将为现代设计找到新的突破口。移情设计体现了大众的审美情趣, 是寻求感性与理性诉求的出发点, 最终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共鸣。设计师根据人们的移情心理进行设计, 正是对人们心理感受的深刻挖掘与认识。

设计师要关注生活的细微之处, 用心感受生活, 挖掘一些一般人不会注意的细节, 培养对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关注客观世界, 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关注人的移情设计不是为了突出设计者的创新意图, 而是为了促成人、产品与使用环境三者之间的匹配协调。“人”不是超脱于环境之外的存在物, 人本身应是环境的一部分。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关注人的移情设计应更加强调将人的感受和行为融入其中, 这是因为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并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 还是一个充满人的主体意识与经验的世界。

4结束语

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世界创造了很多的财富, 在富足之余, 人们更加关注精神需求的满足, 因而移情设计成为了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的本质是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包括满足人们的生存所需, 使其得以生存发展, 而目前我们更需要的是生活, 即精神上的满足, 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原始人的生存需求上。设计师应积极观察生活, 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明亮的眼睛,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 与用户产生共鸣。科技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的可能性, 但它改变的只是环境, 而不是创造本身。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 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Katja Battarbee, Ilpo Koskinen, Tuuli Mattelmaki.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M].孙远波, 姜静, 耿晓杰,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陈汉清.产品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4]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5]段鹏.无意思为至简返真——基于人“下意识”思维的产品设计探析[J].装饰, 2010 (02) .

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初探 篇6

关键词:幼儿,情绪情感,体验,移情培养

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 主要包含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本文所探讨的移情主要是情绪情感的移情, 从幼儿家庭、幼儿园活动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1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1.1 在婴儿期, 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了处于隔离状态的孤儿院儿童, 里面的婴儿很少有机会与人交往, 而保育员也只是每天履行公事式地与孩子接触, 没有目光的交流, 没有亲吻、逗乐、游戏。这些孩子的社会性刺激极端缺乏, 最主要的是缺乏应答性的环境。这样就使婴儿早期涌现出来的需求、种种情感表示都因得不到及时反馈而减弱。这些儿童在以后的成长中, 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矫正, 他们将对他人的情感也同样缺乏“应答性”, 即对他人的情感表达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 建立一种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幼儿移情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 在婴儿期,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息应及时回应, 经常与孩子发生肢体的接触、目光的交流, 经常对孩子微笑, 亲吻或拥抱。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2 家长要创设具体的情境以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霍夫曼曾指出, “由于大多数移情唤醒的过程取决于直接的情境和个人线索, 人们很容易受到直接情境中受害者所偏爱的移情倾向的影响”, 因此, 直接情境中的个人忧伤可能比不在眼前的个人忧伤更能唤起移情。因此, 在培养幼儿移情能力时, 家长要善于创设和利用具体情境。家长要借助具体媒介的力量, 在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尝试体会他人的情感。电视节目中有相关的故事情境、动画片中有相关的剧情时, 孩子身边有需要关爱的人, 家长应当抓住时机, 应时应景的与孩子交流, 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情绪情感的表达。

1.3 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应该与幼儿进行积极、民主、平等、友好的互动和交流, 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帮助幼儿获得对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认知, 包括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正确理解, 准确分析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 进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观点采择能力。研究表明, 婴幼儿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来获得情绪情感体验的, 最典型的是看到别人哭笑时, 他也同样跟着哭笑。婴幼儿通过观察父母的情感表达, 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认知。因此, 在日常的亲子互动和交流中, 家长要敢于在幼儿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这对于幼儿获得情绪情感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家长在表达情感是要保持适度的原则。“过度”的情感表达, 不仅不利于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认知和体验, 还会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会造成幼儿的心理创伤。因此家长在幼儿面前需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的认知和体验, 以利于幼儿的移情的产生。

亲子间情感交流的方式有很多, 如绘本阅读、亲子游戏等。在绘本阅读过程中, 父母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提问关于故事主人公的情绪情感的相关问题, 如“他怎么了?”“他为什么哭 (笑) ?”等问题。这样不仅会让幼儿理解他人的感受, 获得对他人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认知, 促使移情的产生。在亲子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互换角色, 幼儿扮演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扮演幼儿, 从而让幼儿体验父母的情绪情感, 理解父母的感受。

2 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2.1 教师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培养幼儿移情能力

这种方式与家长利用和创设具体情境是相类似的。由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时间比较长, 这要求教师善于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情境, 增强幼儿的移情体验。在吃饭和午睡时, 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互助、分享、谦让等行为, 并对幼儿的这些行为予以表扬, 发挥榜样的作用, 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移情。另外教师要利用幼儿的“泛灵”心理, 即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让幼儿学会关心其他的事物, 比如幼儿园里的动植物, 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增强幼儿的移情能力。

2.2 在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充当成人的角色, 按成人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从而使幼儿理解他人的感受。就是通过换位思考或替代想象, 站在别人的处境思考问题, 理解他人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 幼儿能切身体验他人行事的方式和态度, 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 提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让幼儿通过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扮演, 使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状态, 从而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以提高其移情能力。

2.3 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马卡连柯曾指出, 集体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 会真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情感变化。这里所说的人际交往, 主要是指幼儿同伴交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活动、交往、探索、游戏等, 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并加以指导。”

已有研究表明, 幼儿同伴关系是否良好对幼儿的移情具有重要的、直接的影响, 即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与他人合作、易被同伴接受的幼儿具有更高的移情水平。

因此, 在家庭和幼儿园中, 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幼儿活泼、外向的性格, 让幼儿可以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 更好地为同伴所接受, 更好地促进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幼儿的集体生活多半是在幼儿园中发生的, 因此, 幼儿教师关注幼儿同伴交往的状况。对于那些孤僻内向的幼儿, 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 使幼儿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养成关爱、分享、谦让、互助、尊重、同情心等品质。因此, 集体生活或者群体性的活动对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移情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现今社会, 从长远来看, 移情能力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它不但能激发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还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此, 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移情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心理百科全书 (上中下卷)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马丁.L.霍夫曼著.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杨韶刚, 万明, 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教基[2001]20号.

[4]肖琼华.幼儿移情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管理者应会“移情术” 篇7

编辑邮箱:chuangxingl@126.com

管理者应会“移情术”

■李娜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 “要想公道, 打个颠倒”, 说的就是移情。所谓移情, 就是设身处地从对方出发考虑问题。可惜, 有许多管理者, 并不见得明白其中的道理。

例如, 某高校一位很出色的副教授, 职称晋升时没评上教授, 于是请辞, 学校照例挽留, 挽留照例无效——这类事情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 如果你是人事主管或者学校领导, 你是否就认为, 这位副教授请辞的真正原因确实是没评上教授?如果你对这个原因深信不疑, 那么你就很有可能出错。

诚然, 该人请辞的直接原因是职称问题, 但如果细究起来, 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假如副教授确实优秀, 那么, 职称问题往往只是引发冲突的导火索。他请辞的真实原因, 可能是觉得有人在有意无意排挤他, 也可能是认为有人在暗地里给他下绊子, 还可能是感到他的研究方向在该高校不被重视等等, 可能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 他的这些想法无一例外都不好拿到桌面上讲。如果要给领导说请辞是因为有人排挤, 领导会不会认为自己不善于同他人合作?猜疑有人下绊子, 领导会不会认为自己小肚鸡肠?直陈这个研究方向在这里没有发展条件, 更有可能使领导觉得你是不是过分高看自己?所以, 他掂量再三, 可能只给领导强调一条, 而这一条在他自己心目中不一定重要, 却是最能说服你的。其他理由虽然他自己认为重要, 但是不好给你明说, 尤其是那些有可能引起误解的理由, 还是不说为妙。

中国人讲“听话听音”, 就是强调要听出说话者背后的话和没说出的话。作为领导, 部下同你谈话时,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诚心要和你交流, 另一种是希望引起你的关注。面对这两种情况, 谈话者的内容选择不同, 前一种部下会选择他认为最重要的内容, 后一种部下会选择最有可能引起你重视的内容。早在著名的霍桑实验时, 梅奥小组就发现, 工人思想上看重的, 和管理当局思想上看重的往往大相径庭, 而管理所依据的大量信息, 都是来自于这些交谈。一旦信息出了偏差, 就别指望产生好的管理效果。所以, 领导在同部下谈话时, 要尽可能从中捕捉真实的信息, 而要捕捉真实的信息, 又必须移情, 从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要不然, 当部下赞美你本人时, 你可能会产生某种我比“城北徐公”更漂亮的幻觉;当部下颂扬公司的业绩时, 你可能也会产生某种虚无飘渺的自豪。一旦到了这种境地, 对应的管理措施, 就会同吃了摇头丸一样糟糕。

上一篇:供热控制器下一篇:高龄肺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