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用移情

2024-09-17

英语语用移情(精选8篇)

英语语用移情 篇1

近年来,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 其文化、地域差异所造成的语用失误和语用差异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条件下, 即使我们使用的英语没有语法错误, 但仍使人觉得欠英语味、不地道, 这主要因为受母语的语用习惯的影响, 套用汉语句式, 是英语汉化的结果[1]。

1 英语语用移情理论的相关概述

所谓的语用语言移情的含义就是说话人在说话时可以的运用一些方式来对听话人去具体的表达和显露出其具体的想法意图, 同时听话人又可十分准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2]。例如, 有两位同时去参加宴会的客人, 而他们恰巧坐在了相邻的位置上, 将这两位客人暂且的用A和B来表示, 而在交流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将尊重和礼貌显现出来, 就有这样一句话:

What a bit of luck that I'm placed next to you.假设这是A对B说的话。这样我们很容易看出来是一种移情说法, A从这句话中要表达的就是其认为坐在B的旁边十分荣幸, 话语中有对于B的抬举的意思, 假如说这时候A不用这种说法, 而是说“What a bit of luck that you’re placed next to me”, 这句话的语气我们同样可以理解, A的意思就是说你坐在我身边是你的荣幸, 这时候就会让B感觉A这个人趾高气扬, 用中国人的话说就不像是善类。而同样的一句话, 给人的感觉和效果却是恰恰不同的。再例如, 当朋友邀请自己去参加聚会的时候, 假如自己想要去参加或者说十分乐意去参加, 而再回应的同时从对方角度来回答, 例如在选择come和go之时, 就应该使用come, 如例 (69) , 如果不用移情说法, 而以自己为基点来说话, 选用go进行回答“I’ll he delighted to go.”即使不在主人家里举行便宴, 这也不恰当[3]。

2 英汉翻译中译者的语用移情

孙致礼先生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解决策略包括“融化”与“活现”两种, 在对待文化翻译中的归化问题主要采用的是这两种策略。在翻译的过程中, 将原文中的文化形象采用以目的语文化所固有的形象对其进行替代, 结果便会相应地将原文的文化意象有所改变;将源语文化形象用以目的语的形象进行替代主要原因在于使译文能够适应目的语读者, 从而使其接受顺应的译语文化, 这一翻译过程便可称之为归化。这种翻译策略各有利弊, 不利在于如英国学者Hawks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 将“阿弥陀佛”翻译成“God bless my sol”。弊端在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用基督教文化代替中国佛教文化, 这种翻译方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西方普通读者错认为中国也同样信奉上帝, 这种翻译方法属于以假象以及假信息蒙骗译文读者。而利处在于, 在英文译汉语的过程中, 译者会移情于汉语文化的读者, 因此,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尽可能地将原文语言中所包含与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以及文化用地道汉语后者英语表达出来。

3 英语翻译中的归化问题

归化翻译的含义就是根据具体的地区来进行语言翻译, 从而让翻译出来的文章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读者, 奈达是其中的倡导者, 他重视翻译的交际功能。他提倡“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他后来又用“功能对等”) , 如语义对等 (Semantic Equivalence) , 语言对等 (Linguistic Equivalence) 和文体对等 (Stylistic Equivalence) 等, 他认为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 而要在两种语言间 (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 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比如Your guess is as good as mine, 若要求文字对应, 应该译成“你的猜测和我的一样好”, 但这根本不是原本意思;若求功能对等, 可以译成“我和你一样不知道”。译文要达到“动态对等”, 也就是说一文的表达形式以及具体的文化也都要纳入当地的语言文化规范[4]。例如奈达对于中国成语“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可以译为“Homer sometimes nods”, 而英语成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可以译为“对牛弹琴”。具体地说, 归化的翻译根本上就是在语法、词汇等方面上, 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要求最大程度的保留本身作品的内容, 在译文中用最贴切同时自然的对等语来表达, 达到一个等效作用[5]。

4 英语主用移情理论下英汉翻译中归化问题的策略

英汉翻译中所提到的归化就是让作者能够尽可能地靠近读者,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主要采用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 从而使得外语文本能够尽可能地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 主要强调的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作者中心思想, 在翻译的过程中, 当出现文化差异而导致当原文与译文不能通达的情况时, 译者就应该采用译语文化来替代原语文化的翻译方式, 并且将其变成大部分读者所熟悉的译语文化。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在翻译上经常被翻译成“爱屋及乌”。这种翻译处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译文的畅达[6]。

对于赞成归化翻译的翻译者来说, 对于其所翻译的作品主要目的自傲与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从而能够让读者更加简单地接受及理解其作品。所以, 单单是基本词汇内容上的对等是不够的, 其最终目的是更深层次的将原文本身所表达的内涵以及思想达到对等。因此, 如果用异化翻译法译出的短语或句子不能被译语读者理解或接受的话, 就只能采用归化翻译法来译。英语中的许多短语、习语可用归化法译成我们所熟悉的表达。例如:Talk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说曹操, 曹操到) ,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班门弄斧) 等。汉语以及英语中均包括很多的谚语及俗语, 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心意义, 但喻体形象却完全不同。面对此种情况时, 译者可以用归化翻译法来改变喻体形象, 从而能够确保在目的语中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如:笑掉大牙 (to laugh off one, s head) 等[8]。

归化翻译有效减少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但凡事都会过犹不及, 翻译时应违背文化背景的民族性或地域性。过度的归化会导致译文中出现大量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色的译语表达方式来替代原语文化, 这种方式难免会对原文异国情调造成一定破坏,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原语的民族文化信息。比如“as wise as Solomon”翻译成“智如诸葛亮”, 尽管两种表达方式均是用来形容智慧过人, 但Solomon和诸葛亮两者具有各自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把Solomon翻译成诸葛亮, 虽然表达出了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但却将原文背后的文化内涵造成破坏, 甚至读者可能根本不认识Solomon。

5 结束语

归化与异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而具体在译文过程中到底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方式, 要根据具体的源语文本、作者意图、翻译目的及读者要求, 来具体决定语用哪种方式, 来更好地表达出其要求同时更好地达到一个交流。

参考文献

[1]刘瑾, 华先发.论沙博理的文学翻译观及其形成的主体因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2) :154-158.

[2]车雪.归化与异化:二语习得中的政治张力[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 :54-56.

[3]赵德全.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 :99-100.

[4]李成华, 孙慧明, 张庆祥.从源语、译者、读者的关系看中医翻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2) :223-225.

[5]梁海波.偏见理论下对鲁迅文学翻译策略转变的解读[J].语文建设, 2014 (8) :70-71.

[6]张云勤.从跨文化视角看电影片名的异化翻译趋向[J].外国语文, 2014 (1) :123-126.

[7]陈文杰.《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电影文学, 2014 (6) :150-151.

[8]谭卫国.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翻译策略——以《红楼梦》的两个译本为例[J].求实, 2013 (12) :257-259.

英语语用移情 篇2

韦氏词典对移情(empathy)的定义是“分享他人思想或情感的能力”,与同情、感情移入、情感共鸣等相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指通过对情感的感知而产生接近他人情感的情感体验,即情感的共鸣。从语用学进行研究的移情(pragmatic empathy)指言语交流双方达到情感相通,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本文从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角度分析汉语言语交际中人称指示词的顺应性,并从语境关系的顺应方面归纳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对汉语交际的促进作用。

一、汉语人称指示语的顺应性

(一)顺应理论

Verschueren 在其著作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语用学。他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社会和文化三个角度,综观语言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以语用为切入点来观察各个语言层面上的语用问题,这种综观是顺应理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linguistic choices)的过程,这种选择涉及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并依赖于语言的顺应性(adaptability)。简单地说,语言的顺应性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言语双方都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和改变语境,使语境朝着有利于双方交际的方向展开。其中心理因素是较重要的语境变量,这预示着交际中必然出现体现交际主体情感、心理等的话语,以实现情感趋同(convergence)或趋异(divergence)。这也为诠释汉语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提供了重要理据。

(二)汉语人称指示语的顺应性

指示语(deixis)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涉及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最明显直接的语言反映。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涉及交际双方的人称与社会因素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主要由人称代词来表示,有时也用呼语(vocatives)表示。Verschueren 的语用综合观和顺应论为人称指示语语用移情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汉语人称指示语语用移情的语境关系顺应

语用学研究的`话语意义是特定语境中特定话语的意义。语境不是静态的,在交际双方说话过程中,语境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本文主要侧重于阐明汉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如何顺应交际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mentalworld)、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和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从对方的视角看问题,替别人着想,满足对方需求来缩短言语双方的距离感,使人际关系和谐,情感趋同。

(一)语言使用者

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中心地位。语用移情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多体现为人称指示语的选择。按照语义规则,如果说话人单指自己,应该用“我”;如果单指听话人,应该用“你”或“你们”。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却还需要变通。说话人在说话时要尽可能注意听话人的心理感受,使听话人自然地融入交际情境。

(二)顺应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者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

(三)顺应社交世界

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传统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社交语用移情即指语言使用双方从尊重对方的感情出发,努力达到在使用语言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目的(何自然,冉永平,)。

(四)顺应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但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外表形象、生理特征等也是人称指示语移情过程中要顺应的语境因素之一。

三、汉语人称指示语语用移情的语用功能

由于移情本身是说话人出于对听话人的考虑,所以语用移情可以增强话语的亲切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如本文中的例子所展现的,在不同的语境下,语用移情还可以起到特殊的功能,如:赞扬、暗示、迎合、否定、掩盖、解决矛盾、缓解紧张关系、维护面子等作用。语用移情在日常会话和书面材料中的频繁使用多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移情话语若能被合理准确的用于言语交际的过程,对于成功完成言语交际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结语

本研究基于维索尔伦所提出的顺应论,其核心即汉语人称指示语移情策略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于语境关系的顺应过程。成功的交际依赖于交际主体根据交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这是语境制约下的适应和顺应。移情策略对交际行为人实现交际意图起着重要作用。

英语语用移情 篇3

移情研究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20世纪初,移情理论才传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理论,吸引了国内大批学者的关注,因此国内学者对语用移情从各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刘心爽从文学作品中来分析语用移情的实现手段,并总结了语用移情的语用功能。王先霈从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西移情理论的差异。李虹从诗歌翻译的角度说明了移情现象。移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也可以运用于外语教学。

二、移情与语用移情

“移情”(empathy)是出现在德国美学领域的概念,它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1897年,德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利普斯将移情引入到心理学领域。心理学中的移情被称为感情移入,是一个人设身处地想象他人,并从中识别、体验别人的情绪。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产生移情行为。继移情被运用于美学、心理学之后,日本语言学家库诺首先将移情引入语言学研究中。他指出,所谓”移情”,就是说话人与其在语句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状态的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移情最早由何自然教授引入语用学领域,并提出了语用移情的概念。他指出,在交际中,语用移情是指,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语用移情有四个原则:等同原则(equalityprinciple)、合理原则(appropria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信息原则(information principle)。

三、语用移情理论与外语教学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这就造成了许多小学生因为应试、并非兴趣而学习英语的普遍现象。因此小学生的精神需求、情感需要经常被忽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移情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移情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实际意图,让学生以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理解老师,进而互相理解。

1.等同原则下的外语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平等原则上的教育关系才是成功的。在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中,等同原则指的就是在他们交际的过程中要尊重对方。其中说者要把自己置身于听者的群体中,并认为两者是有共同点的。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要出于关爱,关心。

现在,在外语教学中,移情越来越重要,也成为国内很热门的研究话题。这引起了教师的足够重视,移情理论也常常被有意识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例如,老师在学生犯错教育孩子时会说”We are children,and children makemistakes.“事实上,众所周知,学生是孩子,老师不是孩子,但这样说,教师把自己跟孩子等同起来,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亲切与随和。教师的这种移情,会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动力。

2.合理原则下的外语教学。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应该合理适当地与学生交谈,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感需求,急学生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挽救学生的积极面子。如学生上课迟到了,教师不应一顿劈头盖脸地批评,或是体罚。为了缓解学生迟到的尴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替对方着想。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很合理地对学生说“Maybe there’s a reason for your being late.Please sit downfirst,and I hope you can come earlier next time!“来挽救学生的积极面子。如果教师的反应是”How can you be late again!Wha’s wrong with you on earth?“这位学生是不是有可能再也不喜欢这个老师,从而导致再不喜欢学习英语了呢?

3 . 礼貌原则下的外语教学。礼貌原则就是尽量夸奖对方、肯定对方,尽量赞扬对方和理解、同情对方。

当然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移情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想法,尽力融入对方,多给对方积极向上的暗示,让对方心情愉悦,让对话顺利进行,从而让对方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或建议,促进教学质量,增进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呢?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这时可以说“Very good! But I think if youanswer like this,it will be better!”

4.信息原则下的外语教学。教学的任务是教师传递新知识给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应当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转移,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谈论的话题也即是我们移情的对象,从而便于我们接受新的信息。如果Mike和Nancy是兄妹。(1)Mike is older than Nancy.(2)Nancy is younger than Mike.

在句(1)中,我们讨论的话题是Mike,如果听话者只认识Mike,就以Mike来讨论,让Mike成为我们的移情对象。在句(2)中,我们讨论的话题是Nancy,如果听话者只认识Nancy,那么以Nancy作为讨论的对象,方便听话者移情于Nancy。

小学英语教学在中国非常普遍,现在甚至幼儿园都开始学习英语。对孩子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教师需要做到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与关怀他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移情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情感爆发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学习氛围与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移情与语用移情的概念,并提出语用移情的四个原则:等同原则、合理原则、礼貌原则、信息原则。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语用移情四个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合理运用语用移情理论将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英语语用移情 篇4

维索尔论 (1999) 指出, 语言使用过程就是一个语言的选择过程, 这是因为语言具有一定的顺应性特征。[1]顺应论告诉我们, 在使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 语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且是不断变化的。语言选择包括语言形式的选择和交际策略的选择, 并且这些选择可以在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上发生。因为语言具有顺应性, 人类才可以自由地使用语言。

二、英语语言中指示语的人际语用移情

移情最初是来自美学的概念, 冉永平 (2007) 指出, 移情是一种主动的情感移入, 多体现为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 移情主要体现了交际双方之间的情感及心理趋同的顺应。语用学上的移情是指言语交际中, 双方情感相通, 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2]人际语用移情包含语用语言移情和社交语用移情两个方面。

1. 语用语言移情

语用语言移情简言之就是语言使用者向听话人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以使听话人准确领悟话语的用意, 这是一种换位思考, 力求达到情感趋同, 从而缩短双方心理距离的顺应。例如:“What a bit of luck that I am placed next to you.”此句为两人相邻而坐时, 一方礼貌性地对另一人说的一句非常得体的话。这是说话者移情的说法, 他认为自己被安排在对方旁边是一种荣幸 (何自然冉永平, 2002) 。说话人尽量抬举对方, 站在对方的角度。如果说话者不采用移情手段, 而说“What a bit of luck that you are placed next to me”, 就会使对方觉得说话者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相反, 采用移情说法, 缩短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从而推动交际的顺利进行。

2. 社交语用移情

社交语用移情即指语言使用双方从尊重对方的感情出发, 努力达到在使用语言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目的 (何自然冉永平, 2002) 。比如, 可通过“come”“here”等指示语的选择来实现移情。例如:“One shouldn'waste a drop of water.”此例用不定代词one代替人称代词you, 使批评或指责性言语更委婉。如果将one换成you, 就会伤害对方面子。反之, one代替you, 看起来似乎是说话人发表某种评论, 而不是直接批评或指责对方。所以说社交语用移情是出于人情世故的考虑, 是体现其素质和气质的需要。

三、英语语言中空间指示语的移情

英语当中有一类表示空间的指示语, 如bring/take, come/go, this/that和here/there等。这些指示语有表示近指和远指的区别, 近指表示朝向说话人, 远指表示背离说话人。可是, 空间指示语在日常使用当中, 出于内心表达某种特殊感情的需要, 说话人常作出看似异常的选择。例如, 朋友相邀参加聚会或活动时, 在考虑使用come和go时是要有选择的, 若是愿意出席, 表达时从对方角度来考虑, 用come效果更好。这种现象称为“礼貌的方位转移”, 即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以自身为参照点, 而把参照点转移到听话人位置上去, 以示礼貌。[3]听话人听到对方使用come, 顿时感到对方与自己心理上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如果把come换为go, 不用移情说法, 而以自己为基点来进行回答:“I will be delighted to go.”不仅会使说话双方心理距离疏远, 而且是很不礼貌的表示。又如here/there等指示词语, 无论表示近指还是远指, 在语义上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从语用效果上不难看出, 前者更加移情, 从而拉近了谈话双方之间的距离, 表示了对谈话人的肯定与尊敬。所以, 说话人对指示语的选择不是按照固定模式进行的, 而是具有灵活性, 随时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用不同的语言策略, 从而实现自己的情感表达需要, 这更加体现了英语语言使用中语言的顺应性。总之, 语言选择受制于社交世界中人际关系的顺应, 语用移情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对方或自身的心理或情感。

总而言之, 本文从顺应论角度出发, 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语言中通过言语交际的语用移情, 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实现语言使用双方的一致性, 提高话语可接受性, 以达到使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语用移情产生于语言的使用过程中, 并且在指示语的选择之中处处可见。所以, 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功能也是为了顺应交际双方或说话人和所指对象之间的情境、心理及情感。

摘要:英语语言中指示语的使用与理解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 并且在特定语境下它们还具有丰富的人际功能, 而非仅仅被用于传递信息。借用维索尔论 (1999) 从语用功能综观论的角度提出的语言使用的顺应论理论, 本文从顺应论角度出发, 探讨英语语言中指示语的语用移情问题, 即语言使用者如何通过选择指示语来表达语用移情。

关键词:顺应论,英语语言,指示语,语用移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 (修订本)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364.

[2]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 (修订本)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366.

论说服行为中的语用移情 篇5

所谓说服, 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理, 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说服者期待的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

说服涉及了语言表达者 (即说服者) 、交际互动过程中的接收者 (即被说服者) 、说服的语言环境 (即交际双方的共享背景知识) 、说服的语言策略、说服的效果。因此, 说服可以定义为:说话者通过使信息听起来是真实可信的语言方式影响听话者的看法和行为的动态的人类交际行为。

二、有关说服的研究

说服研究的历程源远流长, 现在公认的说服的源头是古希腊的修辞学传统, 即关于演说演讲的说服理论。

由于研究课题的细化, 说服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 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笔者在外文综合性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AGE (1990.1—2008.8) 中查找“persuasion”, 相关文章多达13, 279篇。这些有关说服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心理学和传播学, 主要研究态度的改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NKI (同期) 中有关说服的文章仅为400篇左右, 且大都集中于教育、商业等领域的说服策略探讨, 或者对古代某人物、某文章的说服分析。

纵观文献中的说服研究, 我们发现, 中外现代关于说服的研究都体现出工具主义取向, 体现了应用性思维研究说服的实用目标;从语用学角度阐述说服的文章还显不足。其中, 说服语言中的人称指示语多见于广告语篇分析, 启示广告商如何选择人称指示语以增强说服力。本文拟运用语用移情理论对说服行为中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进行论述。

三、人称指示语及其非常规使用

指示源自古希腊语δειξις, 意为“指向”, “指明”。Levinson按照指示语的指代性质及与语境结合的情况将其分为人称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人称指示是指在一个言语交际事件中用特定词语来表示参加者承担的角色。其主要的语法承担者为人称代词和称呼语。

人称指示语又分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常规用法是指严格遵守人称指示语的分类, 且与现实中的所指目标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的用法。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是说话者根据特定的语境, 揣摩听话者的心理活动后有意选择的结果。根据关联理论,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使用可鼓励听话者付出更大的处理努力, 得出具体的、额外的语境蕴含。因此, 非常规用法的人称指示语的表现能力更强, 带有丰富的附加意义。

四、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使用在说服行为中的功能:语用移情

日本语言学家Kuno将移情的概念引入语言学, Kuno所谓的移情是指说话人与所描写的事件或者状态的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何自然 (1991) 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 首次在国内学术界提出了“移情”的概念, 他提出, “移情指交际双方情感相通, 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 涉及说话人如何刻意对听话人吐露心声, 表达用意, 听话人如何设身处地来理解说话人言谈的心态和意图”。人际交往中语用移情指示语多是出于情感的考虑, 反应了说服者在语言选择过程中的认知和心理状态, 顺应听话者的认知和情感。

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主要体现在说话者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编码, 使利益中心偏向听话者。恰当运用人称指示语, 尤其是受话人的面子受到威胁时, 会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 以实现心理趋同;或催生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 以体现亲密关系;或体现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尊敬 (冉永平, 2007) 。

基于社会影响的说服研究着重强调个体与他人在互动的社会语境中的态度和反应。在说服的过程中, 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是说话者出于改变听话者态度的动机从词项系统中做出的移情选择, 服务于说服行为。因此, 语用移情是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最突出的功能之一, 决定了人们在说服时尤为重视人称指示语运用。

五、小结

在说服行为中, 说服者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选择信息呈现的方式贴近听话者显示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使被说服者对其产生移情, 真正去理解从而接受说服者的交际意图。

具有移情作用的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可以在说服中达到鼓励、暗示、迎合等交际目的。在说服行为过程中, 应当结合语境, 充分发挥语言能力, 从而有效利用人称指示语。了解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说服交际中更加得体使用词语, 更好理解其指示功能, 从而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完善交际质量。关于说服的语用研究有待深入, 特别是对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现象进行分析, 定会对增加交际中的说服力产生积极的意义。

摘要:说服研究着重强调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的社会语境中的态度和反应, 人称指示现象是说服行为中的社会功能的主要载体。本文以语用移情理论为框架, 结合语境探讨说服行为中增加说服力的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现象。

关键词:说服,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语用移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言语交际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 (04) .[1]何自然:《言语交际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 (04) .

语用移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篇6

一、语用移情的概念

最早把移情用于语言学研究中的人是日本语言学家Kuno, 他认为移情是指说话人与其在语句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状态的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而美国语言学家汉威 (Robert G.Hanvey) 在他提出的跨文化敏感性的四个层次中也谈到了“移情” (即第四个层次) , 是指通过深入体验当地文化, 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这就是语用移情。

我国语用学专家何自然也对语用移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了“移情”的概念。他认为语用移情是指言语交际双方在情感沟通过程中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也指言语交际的一方如何刻意对另一方吐露心声表达用意听话人或读者又如何设身处地地来理解说话人或写作者的意图和心态。同时认为:“看对象和环境说话---这是语用移情现象之一。” (何自然, 1991)

就人类的语言交际而言, 移情已普遍被作为一种交际策略, 以高效地实现交际目的。为了实现交际的和谐与成功, 应该重视语用移情。同样,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如要获得双赢, 就更必须注重语用移情。

二、有关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

Brown和Levinson (1987:61) 假设所有社会中具有交际能力的人都有面子需求, 都有一定的理性。所谓面子, 即每个社会成员希望得到的公众眼中的自我形象。Brown和Levinson (1987:65) 认为人们交际中的一些言语行为本身就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威胁或损害, 使说话人或听话人的面子需求受损, 这些行为称为威胁面子的行为。Brown和Levinson (1987:65) 认为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 所以每一个典型人都会寻求一定的方式去避免这些面子威胁行为, 或采取某些策略 (如积极礼貌等) 去减轻言语行为的威胁程度。

三、积极礼貌策略中语用移情在国际商务谈判的应用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买卖双方各自既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又要想办法顾及对方的面子,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礼貌策略, 尽量去降低言语行为的威胁程度。在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积极策略中, 语用移情均被国际商务谈判的各方用来以达到避免面子威胁, 争取实现双赢的局面。Levinson把积极礼貌定义为“对别人表示赞许” (贾玉新, 1997:302) 。在交际时通常表现为:同意对方的意见, 支持对方的观点, 与对方产生共识。主要包括对对方的赞赏、兴趣和观点方面的认同等, 也表明己方与对方的合作, 使听话人的需求获得满足。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在积极礼貌策略中采用语用移情就是站在听话人的角度去考虑其需求及利益, 表现出对对方的关心和理解, 以此来获得获得对方心理上的认同, 从而较容易实现双赢的局面。语用移情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应用于谈判中:

第一种谈判中多采用You-attitude, 从对方角度出发, 扩大对方的收益。

从积极礼貌策略出发, 语用移情策略主要多用You-attitude (对方态度) , 少采用self-attitude (自我态度) , 做到“目中有人”, 要把谈判对方放在心上, 考虑他的愿望、需求、感情和可能做出的反应等等, 然后从对方的立场出发, 尽量扩大对方的受益。

例1 You can obtain 3.5 percent discount if you place a large order.

尽管该例句和句子“We allow 3.5 as a quantity discount.”的意思相同, 但是和后一句强调自己的利益相比, 例句1更显得亲切、直接, 从对方的立场出发, 扩大了对方的受益, 淡化自己可能获得的“益”。这种替他人着想的语用策略很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 较容易在谈判桌上达成一致。

例2 It is a pleasure for us to sign such a sales contract with you.

该句比“We are happy to sign such a sales contract with you.”在表达上更倾向于对方的收益, 更容易营造一个好的谈判氛围, 表示出对双方合作的赞赏和认同, 使对方的正面面子得到满足, 易于接受其要求。

例3 Hope next time We do hope that next time we may be of further help to you in

promoting the sales of your products in our market.

本句从对方角度出发, 用了“be of further help to YOU”, 突出将来对方的获利“the sales of your products”而扩大了自己的受损。

例4试比较:a.If you didn’t understand my meaning properly, I would like to repeat

my words.

b.If I haven’t made myself clear, I would like to repeat my words.

虽然两个句子的含义一模一样, 但侧重的角度不同, a句显得过于直接, 含有责备的口吻, 容易僵化现场谈判的气氛。而b句则说明了说话人对对方的理解, 从自身角度找原因, 从而使得对方的面子得以保全, 有利于进行继续谈判。

第二种谈判中多用对对方的认可及欣赏, 拉近心理距离。

例5 We agree that your product are of better quality.But there’s competition….

这句话先表示了对对方产品质量的认可, 从而取得对方的信任, 为后面进一步的商谈作好铺垫。

例6We appreciate very much your intention to push the sale of our products in this area.But as a first step, our suggestion to you is to carry out a little research into the market.

这句话先表达了对对方良好愿望的欣赏, 取得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 获得心理认同, 继而提出建议或进一步商讨。

例7Through our mutual efforts, your products have been selling well in our market.

这一说法在心理上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因为谈判双方享有共同的兴趣和感受。特别是英语中的代词we, us和our等都表示大家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益而走到了一起。这些代词的使用使听话人感觉很亲近。

四、结束语

总之, 语用移情主要是指说话人运用语言刻意对听话人表达心态和意图, 以及听话人从说话人的角度准确领悟话语的用意, 从而实现交际双方情感相通、顺利交际的目的。所以, 我们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中, 也要恰当地运用移情语言。谈判时, 说话人可以先找到对方的需要, 应对它, 没必要让对方碰钉子, 要先让对方清楚他们的“益”有多少。从语用学的角度看, 说话人满足了对方正面面子的需求, 尽量从听话人的角度考虑, 话语内容尽量有益于听话人。语用移情能从从对方角度着想陈述, 表明说话人为别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有助于谈判双方彼此更好的理解, 从而易于达成协议。

摘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双方既合作又竞争, 因此, 在合作的前提下, 双方为了赢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要依靠各种策略实现该目标, 其中包含一些恰当的语言策略。本文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语用移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重点探讨了积极礼貌策略下的语用移情。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语用移情,策略

参考文献

[1]Brown, P.&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 (4)

英语语用移情 篇7

1 子语用移情与文化和翻译

1.1 语用移情与文化

维索尔伦 (Verschueren) 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 这是因为语言具有一定的顺应性, 这样才能在言语交往中相互默契, 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语用学里, 这种交际顺应策略为"移情" (何自然, 1991) 语用移情主要涉及语言和社会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涉及话语交谈时看对象和环境进行的换位思考和表达, 后者则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能够以熟知对方的文化思想、思维习惯为切入点, 尊重对方想法、人际关系和语境, 摆脱自身文化习惯的恰当的言语行为问题。在异国文化交织的时代, 无论对于说话人还是听话人, 这都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入乡随俗"的交际能力的表现。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不仅涉及美学, 心理, 更离不开文化。从心理的角度看, 它首先要求说话人从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 其次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表达话语。从文化的角度看, 它首先需要说话人根据文化确定对方的角度、立场是什么, 其次应该以怎样的思维习惯来交际, 所以只要以文化为导向, 真正的"入了乡, 随了俗", 才会获得恰当的、成功的交际。

1.2 语用移情与翻译

公式语是面对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事、在华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 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式文字信息、与标准图形标识配合使用的文字内容都在公式语研究范畴之内 (吕和发, 2004) 。可见, 公式语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 是对外宣传的一种形式。鉴于它的作用, 公式语翻译可以归属于功能翻译学派, 因为它不仅传递信息, 同时起到劝诱和诱导的作用, 即"信息型"、"诱导型"功能文本。因此, 公式语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对外宣传的一种途径, 自然离不开语用移情。国际翻译家联盟主席黄有义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黄友义2004) 。其中,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外宣翻译尤为重要。同时他指出要做到"三贴切"要注意两点, "一是努力跨越中西方文化鸿沟"、"二是熟知外国语言习俗, 防止落入文字陷阱", 这两点为有效的语用移情提出了方法, 不仅是为了西方人能够合情合理的理解我们所表达意思, 更重要的是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对东方文化的向往。

2 文化差异对公式语翻译的影响

英汉民族分属东、西两大文化体系, 加上各自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主观情理和客观物体的关系上, 汉民族更强调客观融入主观, 喜欢托物寄情。如"红豆生南国, 此物最相思",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葡萄美酒夜光杯,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审美角度看, 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强调心情、思绪和意境的传达。"红豆、明月"是一种统筹的表达, 能代表它们范畴之外的很多东西, 这便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哲理美学思想。而西方的哲学历来强调抽象的分析型理性思维, 从美学角度看, 它们的文化传达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摹仿", 它们的哲学思维也强调"天人各一", 偏重理性, 突出个性, 主客观对立的特点 (贾文波, 2005) 。

这种迥异的文化底蕴, 便导致了语言思维、审美、交际等一系列的差异, 具体体现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汉语表达重意境、重含蓄、重感性;英语的表达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可见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情感抒发, 对于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而西方的客观、理性的, 不掺杂主观情感的语言翻译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有困难的。因此对于公式语这种简明、重功能性、中性的翻译来说, 通常会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如翻译冗长繁琐问题;主观性强, "扬短避长"问题;脱离西方文化, 英译汉化。

3 有效跨文化语用移情对公式语翻译的启示

3.1 利用模糊语, 突出"功能写实"策略的应用

对于公式语的指示性作用来说, 传递信息不仅要准确, 而且要快速节省。而汉语在表达时, 为了精准, 习惯使用较多的修饰限定词, 在宣传、广告、旅游等各个方面都存在, 常给翻译带来误区。而西方的公式语通畅突出功能性, 修饰词较少, 以简明为主。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舍乃尔在《模糊语言》一书中提出了模糊语的十点语用功能, 1) 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 2) 不想详细说明, 3) 具有劝导性, 4) 词义中断的过渡, 5) 缺少具体信息, 6) 置换作用, 7) 自我保护, 8) 有利和礼貌, 9) 非正式的气氛, 10) 女士语言。从语用移情角度来看, 对于指示性公式语翻译来说, 1) 和4) 较为常见。例如:蓝梦美容美发按摩保健中心, 被译成"Lanmeng Hair Dressing and Massage", 就没有"Lanmeng Beauty Salon", 更突出美容院的功能性。快运中心"Rapid Delivery Center"这种"快递'的描述同样没有"Express"来得更得体, 禁止下湖游泳被译为"Prohibited Under the Lake Swimming"、禁止自由垂钓"Prohibited the Free Fishing"更不符合西方思维, 会让老外觉得这是不允许"潜泳", 正常的游泳是可以的。同样, 没有经过允许的钓鱼是不可以的, 得到允许, 自然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 词义中断过渡的模糊表达"No Swimming"、"No Fishing"则会更好地实现公式语的指示、参照功能。所以, 公式语翻译中利用模糊语进行"功能写实"的策略不仅准确、快速节约的表达信息, 同时从语用移情角度, 更体现了对目标语文化和思维的尊重。

3.2 基于文化, "扬长避短"策略的应用

在201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2》的发布会, 中国高级研究员柯银斌在《国家形象调查与公共外交战略》的发言中指出。国外民众对中国人的主要印象为"幸福、温顺、理性、神秘", 而"个性、冲动"却相对较低, 这与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以自我为中心, 突出个性"截然相反。同时, 调查指出相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外国民众更关心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 对外宣传的载体如互联网, 电视, 杂志, 旅游业等都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和民众生活的主要途径。可见, 在公式语翻译中的"扬长避短"策略能够避免文化、价值观内外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不相符的印象。

基于以上观点, 国内很多公式语的翻译, 尤其是提示性和限制性公式语在翻译时忽略了语用移情, 过于直白的翻译, 通常伤害到某一群体或公众的感受。如:民族园被译成""racist park", 一下子成了"种族主义者公园", 估计老外肯定不敢进。"对外国人出售中国点心"被译为"Chinese cake for foreigners", 估计老外肯定觉得这个点心也内外有别。可见中国很多指示性、限制性话语都是针对人, 所以通常惯用思维的使用遏制, 批准, 允许等口吻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如请自觉购票Please buy your tickets consciously.", 请勿践踏草坪"Prohibited stamping the grass", "游客止步、读者止步""Guest go no furtherNo reader allowed"等。而西方文化则更多的是强调客观, 把行为分类, 所以他们会分别译为"Ticket Only", "Keep off the grass", "Staff only"。先从翻译出发点来看, 我们惯用的公式语翻译更倾向于"揭短"的警告方式, 西方人也会觉得中国公民的集体素质是"经常不自觉买票, 践踏草坪, 自律性差", 其次, 从翻译的准确性来看, 还需要摈除一些落后的思维习惯, 多使用较为中性、直观、悦人的提示, 如:"Better life, Better city",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We lead, Others copy"等。因此, 我们在公式语翻译中强化的"扬长避短"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国际文化水平, 还能更积极的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3.3 基于对等, "内外有别"策略的应用

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费米尔指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 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因为, 翻译本身就是"为目的语目的和目的语环境中目的语对象创造出的目的语背景中的文本"。所以, 涉及文化和国情制度差异的内容, 就需要语言层面上的应用技巧。例如"改革开放""reform and opening up", 参考了一些书籍才发现"Opening up"的选词大有讲究, up中包含"向上/向外"之意, 是我们主动向外, 是对主权的突出。可不能简单的翻译成"open door", 虽然也有"开放"之意, 但也可以理解为别人帮你开门, 那主动被动的含义可大相径庭了。所以对于中国特色的制度, 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路一带"、"以点带面"、"春运""反腐倡廉"等特色的公式语进行翻译时, 除了清楚的传达内涵信息外, 可以存在适当的"内外有别", 这种"中国味儿"的差异性也是体现中国文化的神秘, 吸引世界瞩目的原因吧。

可见, 跨文化交际中的公式语翻译应该基于它的功能性、对目的语文化和对象尊重, 进行对等、快速、有效的信息传达。同时, 基于文化的"内外有别", 公式语翻译中的语用移情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说话人的要求, 听话人也应该有一颗"移情"的心, 去了解说话人的文化、背景和立场, 有意识的进入对方的文化, 否则他变不能真正地体会到"中国味儿"的文化精髓。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用移情与文化、翻译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审美和文化的差异性来看公式语翻译中的误译、歧视和英译汉化等问题, 进而以"移情"、"模糊语"、"功能派翻译"等理论为指导, 提出有效跨文化语用移情对公式语翻译策略的启示。

关键词:语用移情,文化差异,公示语翻译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 (4) .

[2]吕和发.公式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

[3]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杨旭明.浅析绝望的主妇中的语用移情[J].语文建设, 2015 (29) .

英语语用移情 篇8

根据“汉语词源词典”解析演讲亦称演说、讲演。即在公共场合的环境下, 在相应的时间中, 面对广大听众, 发言人借助于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的等交流方式, 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阐述个人的主张, 抒发内心的情感, 从而达到鼓舞人心、号召响应、唤起听众共鸣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简明地说, 演讲就是一个人面对公众的谈话。众所周知, 2009年美国总统竞选,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精彩演讲为他赢得了美国总统的宝座。回顾当年奥巴马总统的演讲, 真可谓是气势磅礴, 振奋人心, 迷倒了一大片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听众。他的演讲不仅主题鲜明, 言简意赅;而且还扣人心弦, 真情流露, 让人不禁把他与美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演说家如林肯、肯尼迪、马丁·路德·金进行相提并论。因此, 演讲作为一门艺术, 在政治领域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移情 (empathy) 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的美学历史研究中去。最初使用它的是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舍尔 (Robert vischer, 1847-1933) 。起初, 移情只表示人与人或者人与事物之间一种情感的融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其意义也在不断地深化。移情一词由原来只局限于美学研究领域, 现在不断的扩展到语言学、心理学、修辞学、语言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研究中。简单地说, 移情就是人在了解对象 (包括人或物) 时, 把自己的情感映射到对象当中, 并为这个对象所感染, 从而产生人和对象交融合一的现象。例如, 衣柜橱窗里模特穿的衣服会使欲购买衣服的女士们误认为那就是自己穿上衣服后的效果, 从而增强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效应”。

其实, “移情效应”和20世纪美国修辞学大师肯尼斯·博克所指出的“误同观”是同一个概念。“误同观”理论相对于博克 (1998:111-112) 新修辞理论中的其他两种理论 (同情认同和对立认同) 来说, 是其最具有深刻涵义, 最具有研究价值, 以及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一种观念。博克强调“误同”是一种无意识, 幻觉式的认同方式, 将一个实体的属性不自觉的投射到另一个实体上。那么, 在这里所提到的“移情效应”, 便是心理换位, 它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 即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但是, 我们所要讨论的人称指示语的作用是帮助说话者润色语言, 使其话语变得更加亲切和委婉, 从而让听话者更乐于去接受说话者所讲到的内容, 或者从另一层面上来说, 就是拉近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心理距离, 使双方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因此, 营造出一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移情和语用学共同的研究目标。

1 人称指示语在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稿中的语用分析

人称代词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人称代词 (the first person deixis) 、第二人称代词 (the second person deixis) 、第三人称代词 (the third person deixis) 。一般情况下, 第一人称代词指的是说话人本身;第二人称代词指的是和说话人处于同一语境下的听话人;第三人称代词指的是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或物。其实, 说话人在选择人称代词的时候, 很多情况下, 都会受到自身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所以说话人对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会表现出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谈过程中, 两人之间的情感、态度以及两人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暗示。在奥巴马的演讲稿里, 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每一个人称指示语的选择都是非常的小心翼翼, 因为对于指示语的选择就表明了他对选民们的重视程度以及他想和选民们所建立的何种关系。方小兵 (2009:111) 在《奥巴马竞选演说的新修辞分析:认同策略》里说道:“奥巴马演说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频繁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其平易近人, 其大众风格的重要体现。指示语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距离的标尺, 而第一人称指示语则目睹演讲者与听众是“零距离”。因此, 在语用学领域里, 语言的主要功能不是传递信息, 而是完成有效的交际。

接下来, 我们来分析一下“I”在奥巴马演讲稿里充当的作用。“I”是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单数形式, 一般强调的是个人, 自我意识较强烈。比如, 要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或者重要性时, 我们一般会采用人称指示语“I”。那在这里它又是充当何种意义?

But I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 about the challenges we face.I will listen to you,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And, above all, I will ask you to join in the work of remaking this nation.....

在这里奥巴马强调“I”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突出强调自己对选民们做出的承诺, 是“奥巴马---我”对你们做出的承诺, 而不是别人。他承诺他将对选民们坦诚相待, 时刻倾听选民们的声音, 特别是自己和选民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奥巴马通过这种以个人名义和信誉做出的保证, 使得选民们大大的加深了对自己的信任,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的距离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效应”。在心理学研究领域, 众多心理学家又喜欢将“移情”这一名词称之为为“心理换位”, 表示出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 要讨论指示语的“移情效应”就难免会提到“心理距离 (psychological distance) ”或者“心理空间 (psychological space) ”的概念。

人称指示语“we”的用法在奥巴马的竞选演讲稿里也不容忽视,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分析“we”在这里所起的作用。首先, 还是一起来赏析奥巴马竞选演讲稿里的节选片段。

And tonight, I think about all that she’s seen throughout her century in America—the heartache and the hope;the struggle and the progress;the times we were told that we can’t, and the people who pressed on with that American creed:Yes we can.And where we are met with cynicism and doubts and those who tell us that we can’t, we will respond with that timeless creed that sums up the spirit of a people:Yes, we can.

在这段话里, 我们可以知道奥巴马讲的是一位亚特兰大年迈的黑人女性, 她出生在一个黑暗的奴隶时代, 而不是在一个有着发达的交通工具 (如汽车, 火车, 飞机) 和高科技网络的信息时代。在当时, 只因为她是一名黑人女性, 所以她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但是, 现在的美国经过一个世纪风雨的洗礼---黑暗与黎明;反抗与进步;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奋勇前进都证明了:我们做得到。106岁的安·尼克松·库帕 (Ann Nixon Cooper) 见证了美国历史的潮起潮落, 不管是战争前夕的经济大萧条;还是二战期间日本对美国的袭击;还是现在美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她是美国历史的见证人。通过对一个平民百姓故事的叙述, 奥巴马引出了“我们做得到”这个短语, 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章莉 (2009:505) 在《英语委婉语中指示语移情的语用分析》说过:“在人称指示语中, 常用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代替单数第一人称指示语指说话人自己, 以表示谦虚;或者用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指听话人, 可以拉近心理距离;还可以用一个名词短语来指代自己, 表示亲切。”“Yes, we can!”在奥巴马的整篇演讲稿里总共出现了七次,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高频短语。那为什么奥巴马要反复强调“Yes, we can!”。这就要归功于我们所说的“移情效应”了。众所周知, “we”一词的出现就是代表着集体、团结的概念。通过反复强调“we”可以加深听众对奥巴马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同时也表现出了奥巴马的自谦态度。其实, “we”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包括说话人在内的“inclusive-we”, 另一种则是不包括说话人在内的“exclusive-we”。节选中出现的“we”, 毋庸置疑是包括奥巴马在内的“we”的用法, 因为他需要通过自己对选民们的承诺, 来获得他们在种族、性别和身份上对自己的认可。奥巴马向选民们承诺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两场战争和一个岌岌可危的地球, 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决不后退。他向选民传达出信息, 过去的美国面对种种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更何况是现在的美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让选民们深切地感受到奥巴马所领导的政府是为美国人民服务的, 是值得相信的, 是能够带领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 所以选他当总统是众望所归。同时用“we”也体现出了奥巴马的自谦态度, 表明了美国目前遭遇的一切需要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的共同努力, 而不是单单靠美国政府的绵薄之力。强调突出了美国人民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在这里, 奥巴马还表现出对布什政府的不满, 使劲的抨击布什的各种对内外政策。因此, 这也缩短了他自己和选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友谊或者亲密关系。

上两段节选分别都提到了人称指示语“I”和“we”的“移情效应”。那么, 在接下来一段节选当中, 我们来分析奥巴马使用人称指示语“you”的原因, 是为了拉开和选民们的距离, 还是进一步强调选民们的重要性, 从而来拉近自己和选民们的心理距离。

To the best campaign team ever assembled in the history ofpolitics you made this happen, and I am forever grateful for what you’ve sacrificed to get it done.

But above all, I will never forget who this victory truly belongs to.It belongs to you.It belongs to you.

在这一段话当中, 奥巴马把选民们称为“历史上最棒的竞选团队”, 是他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国, 所以这次的竞选胜利是属于美国选民的。“It belongs to you!”这句话中的人称代词“you”形象深刻的表现出了奥巴马对选民们的重视, 因为通过人称代词“you”,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奥巴马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选民们, 而不是归功于自己的精彩演讲和个人魅力等原因。换句说, 奥巴马所用的人称指示语“you”也让选民们觉得自己是美国选举成功的功臣之一, 能够真心实意地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2 结束语

根据上述例子分析, 我们可知人称指示语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通用的一个词语, 不管是在平时两人之间的对话中还是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演讲中。因此,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人称指示语在语用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 对人称指示语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语境当中的会话含义。众所周知, 一个精彩的演讲可以使观众产生共鸣甚至获得他们的支持。例如, 奥巴马就通过大量的使用人称指示语“we”来表达出他和选民之间坚固的友谊关系, 也正是通过这种友谊关系, 他获得了选民们的信任和选票。即使文章中出现了个别的人称指示语“I”的用法, 这也是为了突显出奥巴马本身所承担的国家领导人的责任和义务, 以及对选民们所做出的承诺。按照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境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来选择人称指示语可以大大的缩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文章中也出现了“移情”一词的使用, 这主要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目的, 从而使两者之间达到共识, 实现最佳的会话目的。

摘要:指示语的使用已经成为语用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它不仅可以指代上下文语境中所提及的重要信息和内容, 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根据这些分析做出符合自己角色的语言行为。文中主要以分析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竞选演说为例, 来揭示指示语和“移情”一词之间的关联, 从而来表示如何使用人称指示语来增进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指示语,语用学,语境,移情,奥巴马演讲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EB/OL].http://xuewen.cnki.net/searchentry.aspx?key.

[2]Levinson, Stephen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83.

[3]方小兵.奥巴马竞选演说的新修辞分析:认同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4) .

[4]何兆熊.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7]章莉.英语委婉语中指示语移情的语用学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4) .

[8]王佳.从语用角度试析篇章指示语的应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4) .

上一篇:基本解法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