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表

2024-08-18

公司发表(共12篇)

公司发表 篇1

手机已成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

“Love it or hate it,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Apple's i Phone line is popular.”苹果公司自2007年1月9日发售第一款i Phone手机, 7年以来, 乔布斯一系列“i产品”都在主动引领客户们的消费潮流。恰如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 第二个砸醒了牛顿, 第三个曾在乔布斯手中。”i Phone领导了手机革命, 改变了世界。

据市调机构TrendForce预测, 在今年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牵引下, 有一系列新手机先后上市, 这将使世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2亿部, 比去年上升29%。手机普及率已极高, 大约已达到全球平均每人一部的水平, 手机已成现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美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47%的被调查者称没有智能手机在身边, 他们一天都坚持不了, 而13%的人更称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了。该调查还显示, 51%的用户每小时至少查看一次他们的智能手机, 35%的用户称他们"不断地"查看自己的手机, 表明手机对现代人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几乎已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

据市调公司IHS预测, 2年前世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超过手机总量的一半, 今年这一比重可达四分之三, 到2017年更将达到每10部手机中9部都是智能的。NPD Display Search市调公司将智能手机以售价为本分成三档:低档、中档和高档, 2013年三者出货量的比例为:32%、25%、43%, 预计2017年将变为44%、32%、24%, 表明了智能手机将向中低档的发展趋势 (表1) 。

资料来源:NPD Display Search

历年9月都是手机新品密集发布期, 今年9月也不例外。以双峰对峙的苹果、三星为首, 不少厂商同时发布了新品, 上市手机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如今手机市场正处在一场大变局的前奏, 苹果转身、三星重振、国产品牌逆袭, 使本已疯狂展业的智能手机市场的惨烈竞争再度升级, 配置战、参数战、价格战、口水战等等风起云涌, 使人眼花缭乱。苹果和三星是当今手机天下的两大王者, 同时又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对于这两家来说, 在这个时间推出新的旗舰新品, 都是憋了好久的权略。从产品看, 苹果的i Phone6、i Phone 6 Plus和10月紧跟着发布的三星Galaxy Note 4确有巅峰对决之意。此外, 还有谷歌的Nexus、索尼的Xperia Z3、摩托罗拉的新Moto X、夏普的Aquos Crystal、三星Galaxy Alpha、摩托罗拉新Moto G、三星Galaxy Note Edge、黑莓Passport等共10大智能手机相继上市, 都是业界最值得关注的最新产品。

苹果新产品上市

乔布斯1985年被赶出苹果公司经过11年, 到1996年终于又被请了回来, 复辟了他的王座, 再经11年于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翻天覆地的第一台智能手机――i Phone, 随后2010年推出了i Phone 4, 2011年在乔布斯辞世前一日即10月4日发布了i Phone 4s, 故别称i Phone for Steve, 2012年上市i Phone 5, 2013年推出了i Phone 5s和i Phone 5c双款, 今年9月9日苹果再次发布了i Phone 6和i Phone 6Plus双款, 并附带发表了Apple Watch。媒体誉论褒贬相依, 但在果粉们的热捧下, 出货势头颇猛。苹果公司在其新闻稿中说:“苹果以其革命性的i Phone和App Store重新发明了移动手机, 凭借i Pad定义了移动媒体和计算机设备的未来, 现在发布Apple Watch, 堪称一款最为私密的设备。”

1.尺寸

消费者现在对苹果手机的最大期待便是大屏幕, 是推动手机热销的最大动力, 这也是公司首次违背了乔布斯的宗旨。Robert Bryce的新近著作《Smaller, Faster, Lighter, Dencer, Cheaper》被认为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 “小型化”是方向之一, 同时可不能忘了“更大化”――Bigger也是发展方向之一。i Phone 6上镌刻的口号便是:Bigger than bigger, 初译为“比更大还大”, 后仿香港译文变为“岂止于大”。消费者现在对苹果手机的最大期待便是大屏幕, “大”是推动其手机热销的最大动力、新的爆发点。不过, 这也是公司首次违背了乔布斯的一贯宗旨, 不管手机内部硬件升级和外观变化, 但其尺寸一直保持3.5英寸, 乔布斯坚持认为“3.5英寸是最适合人类的屏幕”, 没有人会去购买更大屏幕的手机。而Android手机制造商阵营在尺寸问题上显然要开放得多, 早在2010年, 戴尔便推出了5英寸显示屏的Streak手机, LG也发布了4.8英寸的GW 990手机, 虽都未能成功, 却成了大屏幕机发展的先声。2011年三星5.3英寸的Galaxy Note超大手机, 挑战了人们的传统, 尽管许多人抱怀疑态度, 手持感也不好, 但对查阅大量数据却是绝对必需的, 因此销量强劲, 使不少竞争对手受到启发。以后HTC、LG甚至谷歌等公司均先后跟进, 2013年华为的Ascend Mate手机率先突破了6英寸, 达到6.1英寸, 市面上很快还出现了三星6.3英寸的Galaxy Mega手机, 可称手机中的巨无霸, 已离平板电脑几许?据市调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1年平板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仅为1%, 而今年已攀升至24%。这就迫使得苹果公司也推出了较大尺寸的i Phone, 现在谷歌也跟着作出回应。该市调公司分析师Neil Mawston表示:“平板手机市场战斗的号角已全面吹响, 手机厂商必需使出浑身解数, 拥有一款大屏手机以保持战斗力。”如果说, 苹果公司以往一直嘲讽三星采取mee too战略, 仿效苹果, 这回可是翻了个儿, 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的确是苹果走上了三星的道路, 因此, 苹果每次新品的推出, 首受冲击的当是已在大屏手机市场上称霸的三星。那么, 究竟哪个尺寸最称人心呢?

最近外媒PhoneArena对近7372名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大多数用户认为手机的最佳尺寸应介于4.5~5.5英寸之间 (表2) , 各占投票人总数的23.4%和29.5%, 超过5英寸的投票人比重是越大越小, 看来新款iPhone在这方面占有了一定优势。

但BI Intelligence认为, 智能手机市场已告别3.5~4英寸的旧时代, 整个手机行业都在向大屏化发展, 预计2015年以后, 5~7英寸大屏手机的销量将会超过中小屏手机, 成为智能手机的绝对主流。

2.功能

9日9日苹果公司推出新款i Phone手机的第一特点便是大, 赶上了时代的大屏潮, 吸引了无数的果粉。“大而不笨”, “大”带来了便于使用的键盘, 更使人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尽管它与原先小小狭长的i Phone 5在功能上并没有凸显的太大亮点, 只有在尺寸上感到了明显的区别。

其次, 是所谓“电子钱包”应用, 即技术上的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距 (无线) 通信, 可用于电子支付。这也不是新技术, 20年前业界便已开始研发, 三星早在几年前已将NFC植入智能手机, 而苹果却按兵未动, 这次新手机釆用了Apple Pay (苹果推出的更加方便快捷的付钱解决方案) , 使i Phone转身为电子钱包, 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 甚或有可能改变人们的日常消费方式。Apple Pay用于电子钱包的最大特色是安全, 它的所有支付信息都进行了加密, 使用一次性的支付号码和动态密码, 非但商家无法获取信用卡号等信息, 苹果公司也不保存用户支付记录。再者, Apple Pay的合作伙伴广泛, 包括美国主要银行、22万多家各种零售店, 预计不久全美有超过80%的收银台将支持Apple Pay, 还可以有众多的第三方应用, 如打的、订票等等。

资料来源:PhoneA rena

再, 5.5英寸的i Phone Plus是当前最好的拍照手机。i Phone 6和i Phone 6 Plus坚持使用800万像素摄像头, 保证单个像素拥有足够的感光面积。外媒评论认为, 它们依然是拍照很出色的两款手机, i Phone 6 Plus尤被一致认为是拍照最好的手机。i Phone 6 Plus是ppi最高的i Phone (高达401) , 画面非常清晰, 相比前代手机, 拥有更宽的视角、更好的色彩还原度以及对比度。i Phone 6 Plus自动对焦非常快, 很多随意拍摄的画面也不会虚, 低光下拍照质量更好。i Phone 6像是i Phone 5s的升级, 而i Phone 6 Plus则是全新的产品, 有点像i Pad对i Phone的感觉。至于i Phone 6和i Phone 6Plus的具体规格特性比较如表3所示。

新品存在的问题, 吐槽最多的是“弯曲门”, 放在口袋里不小心机器有可能变形弯曲, 受到不少竞争对手的调侃, 其次是“头发门”, 留长发的女士或蓄长胡须老爷子的头发和胡须有可能夹在机器边上的缝隙中, 造成不便, 再有妙龄苖条的姑娘拿看这么大的手机打电话实在有点不大相称, 难言雅观。苹果公司产品遭到业界评击是常事, 说和乔布斯时代特色鲜明、个性十足的产品相比, 新的两款i Phone6手机无论外观、性能, 都只是亦步亦趋, 它采用了最新的A8可仍然是双核处理器, 很多其他手机已经采用四核乃至八核处理器了, CPU频率也只有1.4GHz。相比i Phone5s, i Phone 6的性能只提升了20%, 而i Phone 5s比i Phone 5则提升了100%, i Phone 5也比i Phone 4s提升了100%, 缺少苹果产品所固有的高贵魅力, 只是高价未变, 人说i Phone 6算不上一款突破性的硬件设备, 但它的价钱可不便宜。话说回来, 智能手机的增长和更新不可能是无限的, 近年来苹果对App收益的依赖程度已日益明显。经过实用和评测, 人们对新一代i Phone手机还是肯定的, 甚至标榜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手机。6月当两款新i Phone模型机被泄漏时, 曾被讥讽为又丑陋又笨重, 现经评测则说:更大就是更好, 但不是最好。更有评测对新手机发出“叫好声一片”, 有人说:“苹果一直说i Phone6‘在每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就我而言, 情况的确如此。”又有人说:“两款新款i Phone非常优秀、漂亮、前卫, 是i Phone系列中当之无愧的新王者。”无论如何, 苹果两款新手机上市的销售是又创造了历史的。

资料来源:腾讯科技, IHS等

3.热销

苹果公司宣布, i Phone 6和i Phone 6 Plus首日预定量超过400万部, 创历史最高纪录。2012年发布的i Phone 5首日预定量不过200万部, 三星Galaxy S5用了25天出货量达到1000万部, 虽创下了Galaxy S系列最快的销售纪录, 但相比新i Phone一天400万的预购, 三星未免稍逊一筹。苹果公司通过多年累积起来的果粉群, 包括中国果粉, 他们无限忠诚于公司, 几乎失去了理性, 他们对大屏i Phone 6的期待, 似已急不可耐, 这是i Phone 6预售创纪录的一个重要原因。i Phone6创造了历史销售新纪录, 在正式发售17天后, i Phone 6已经占有了i Phone总量的4%, i Phone 5s和5c在去年发售相同时间内, 仅占有总量的3%, i Phone 6 Plus的使用量则略微超过了i Phone 5c。在18天内, i Phone 6和6 Plus的总量已经超过i Phone总使用量的5%。这是去年i Phone 5s和5c的两倍 (图1) 。

资料来源:Fisku, Mixpanel

有台湾媒体报道称:据苹果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 最新的i Phone 6 Plus与i Phone 6的出货量比例为6:4, 那么, 按照之前苹果公布的1000万销量订单统计看, i Phone 6 Plus所占比例为60%, 这似乎也进一步说明消费者对于大屏苹果手机的偏爱和殷切需求。在苹果公司发布新产品之前, Piper Jaffray公司分析师Gene Munster即预测2014年苹果新款i Phone机的销量将高达9200万台, 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 他的预测或将成真。另据台湾媒体报道, 苹果i Phone 6的主要代工厂富士康位于郑州、深圳、太原等厂都正在加紧生产, 鸿海集团 (富士康母公司) 董事长郭台铭近期曾多次前往i Phone 6生产线坐镇, 务求首批7000~8000万部产品顺利交货。有估计今年苹果的i Phone 6总产有可能达到1.2亿部, 是历史上出货量最大的i Phone系列。

中国大陆已是苹果公司的重要市场, 作为一个品牌, 苹果在中国已具有相当高的声望。众所周知, 先富裕了的中国消费者是非常注重品牌的, 库克也表示, 今年2季度苹果中国市场整体营收, 包含零售商店业绩, 成长了31%。因此, 并不是公司不想在中国首发, 而是由于工信部的审查, 该部声称i Phone 6和i Phone 6 Plus确实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 在苹果公司承诺保护隐私之后, 工信部于9月30日发放了入网许可证, l0月17日上市。在此之前, 因有消费者对i Phone 6的失智渴求而导致疯狂走私, 美国中国大妈、香港黄牛都想尽各种办法抢购走私, 据说开始中国的售价竟高出美国近10倍之多, 有抬到万元以上的, 也达到了苹果官价的2~3倍, 过几天又说也有炒客4天亏了20多万的, 这可是活该!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 苹果公司两款新手机, 首批对中国供货量即高达650万部, 其中i Phone 6为600万部, i Phone 6 Plus 50万部, i Phone 6起售价5288元人民币, i Phone 6 Plus 6288元。

众所周知, 电子产品不断降价早已是历史规律, 可不是, 才刚上市没多长时间i Phone 6和i Phone 6 Plus就开始酝酿降价了。据外媒10月13日报导, 降价后的i Phone 6在550~750美元之间, i Phone 6 Plus在650~750美元之间。买电子产品是不必赶时髦的, 要理智对待, 新一轮智能手机竞争已随着i Phone 6及6 Plus的发售而正式开展, 若你年末想换一款手机, 那么选择还是相当多的。首先, 年初发布的Android旗舰如HTC One M8、三星S5的都已经降至更合理的价格, 而Note 4、索尼Z3等Android新机, 也会与苹果展开角逐。外媒techradar于10月初评选了目前10款最出色的智能手机, i Phone新手机并非名列最前, 或许会为你购机带来一些清醒的参考 (表4) 。

资料来源:iphone.myzaker.com

公司发表 篇2

昊鸿司〔2011〕336号签发人:郭戈

公司各单位 关于印发《奖励撰写学术论文 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为鼓励公司广大科技与管理工作者积极开展技术、管理创新活动,为公司发展增效做出贡献,并同时努力撰写学术论文,以繁荣公司科学技术事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企业生产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范围

第1条凡属公司在职员工和返聘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管理学论文和译文,满足本办法规定条件者,均有资格获得奖励。

二奖励原则

第2条所发表科技论文、管理学论文和译文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三奖励标准

第3条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每发表1篇奖励2000元。

第4条在与公司主营生产直接相关的国家级非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每发表1篇奖励2000元。

第5条在第4条以外的国家级非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包括《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每发表1篇奖励1500元。

第6条在省级及以下正式出版发行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每发表1篇奖励1000元。

第7条公开出版发行专著的第一作者,包括《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收录论文的作者,按其著作每10万字折合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比例标准进行奖励;公开出版发行专著的第二作者及以下,包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收录论文的作者,按其著作每15万字折合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比例标准进行奖励。

第8条公司内部刊物《鸿鹤化工》上发表的论文,每一篇奖励600元。

四管理措施

第9条允许作者稿件同时投《鸿鹤化工》和对外投稿,但已先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得再于《鸿鹤化工》发表。

第10条作者对内、对外投递稿件的打印版,均须经本单位行政或技术负责人签属同意后,再投至《鸿鹤化工》编辑部,并递交与其同一的电子版。编辑部于收到稿件后及时进行登记以备录用。

第11条经《鸿鹤化工》编辑部组织审稿后,未被录用的稿件,编辑部应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向作者发出书面或口头通知,说明原因。

第12条拟对外投递的稿件,需在投稿时于打印版注明。编辑部可按专家审稿程序提请公司有关技术专家进行审核。若专家认为稿件涉及公司技术、商业秘密等相关权利保护内容,需作一定技术处理后才宜对外发表,编辑部于收稿日起15日内,通知作者须遵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再报《鸿鹤化工》编辑部登记备案,方可由作者对外投稿。

第13条对于不遵照专家审稿意见修改稿件,或不经《鸿鹤化工》编辑部自行对外投递的稿件,其一切行为由作者本人自负。并且,不在本办法规定的奖励范围之内。

第14条作者稿件对外公开发表后,应自论文发表月起3个月内通知《鸿鹤化工》编辑部,经编辑部核实,在不超过3个月的时间内按本办法相关条款进行奖励。

第15条作者稿件同时投《鸿鹤化工》和对外投稿,奖金就高不就低。

五附则

第16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院负责解释。

主题词: 奖励办法 通知抄送:

用“发表”引领写作 篇3

关键词:小学作文; 发表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75-001

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期望自己的文字能见诸报端。那如何广开“发表”渠道,让“发表”引领学生的作文生活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建“文苑”,营造发表氛围

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我都坚持跟学生一起赏析作文。这些文章大多来自班级学生的作文。有时候是学生朗读,我赏析;有时候是我朗读,学生赏析;有时候是学生朗读,学生赏析。朗读、赏析,“发表”自己的作品和思考,成了同学们每天最喜欢的事情。为让以这种别样方式发表的作文持续发挥热能,我在班级墙壁上开出一片田地,简单装饰成“文苑”。每次把赏析过的好作文往这个区域按一定的规则一贴,省时省力,简便易行,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增添了书香气息,也方便学生再次朗读、赏析,更能化为一种强烈的发表成就感,推动着他们再次写作。作文发表在“文苑”,有了读者群,同学们的写作劲头就更足了,教室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写作气息。

二、办“班报”,打造发表平台

“文苑”里的作文贴满了,怎么办呢?我们想出了办法,办班级作文报——《六二诗文阵地》,打造一个作文发表平台,课前五分钟朗读过的或学生自认为优秀的作文,打好字后主动发给“班报编辑部”投稿。班报每两周一期,若稿件多时一周一期,每期大约发表诗文二十篇。每一期报纸发行的时候,同学们都拿着报纸翻来覆去,爱不释手。发表了文章的同学,两眼放光,哈哈大笑;没发表文章的同学,心底里有一股不服输的气,铆足了劲要在下一期发一篇。慢慢地同学们开始明白:写作,是有面子的;写作,是有尊严的!就这样,班级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写作的狂潮!班报的成本低,运行快,编辑主动权又在老师手上,我们又把报纸分A版和B版,A版为精英版,主要面向班级写作能力强的同学;B版是大众版,主要对班级写作能力弱一点的同学开放。这样,全班同学都有了发表的机会和竞争的时空,写作热情自然高涨,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言而喻。

三、编“班书”,激活发表动力

我的班级正处于毕业阶段,珍惜和留念成了班级生活的挥之不去的主题,《留下珍贵的童年身影》系列班级书籍——《六二班人物志》《六二班那些事儿》《六二班风景线》《六二班博物馆》便应运而生。这四本“班书”既对应班级作文训练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大专题,又能作为小学毕业的回忆录,成了比《六二诗文阵地》更高一级的作文发表阵地。从开学家长会上的提出,到现在已实践一段时间,写同学、写老师、写班级糗事、写校园趣事,热潮不退,同学们时刻将这件事挂在嘴上,放在心里,都眼巴巴地渴望自己的作文能过关斩将收录其中。家长们也翘首以待,希望孩子能给小学留下珍贵的足迹。班主任、科任老师也大力支持,他们企盼自己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笔下,都想看看自己在孩子们心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这套书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作文练兵阵地,更蕴含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对学生写作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写“专著”,强化发表意识

看到班级要出“书”,部分同学大胆设想要出自己的“专著”,我自然大加赞赏,大力发动。集中这批同学进行了专题指导。指导分为五步:第一步是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写作方向;第二步是阅读相关书籍,借鉴文章构思和写作方法;第三步是拟定目录,想好故事;第四步是制定写作计划,每天按时按量写作;第五步是每周将写好的章节发给家长或老师檢阅存盘。于是酷爱杨红樱的蒋小玲写起了系列校园小说《快乐三部曲》,现已完成前两部《调皮进行时》和《快乐,从现在开始》;喜欢读书和看电影的伍俊写起《观感大世界》,他准备把自己读书、看电影的思考都记录下来;《青春诗香》是班级“小哲人”刘嘉灿正在写作的“书”,他计划每天写诗一首,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哲思;郑丽慈想象力丰富,故事写作力强,她打算写一本《丽慈故事荟萃》,作为见面礼送给明年的初一语文老师……这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书”,是他们的青春记忆,是他们写作意志的磨练,是他们发表意识的强化,更是对他们写作能力的专业提升。

用“发表”引领写作,给我的班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写作兴趣盎然,作文进步明显,写出的作品越来越有儿童的味儿,越来越有自己的味儿,经常有作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我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作文和发表,不是简单结合的婚姻关系,而是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无视“发表”的作文教学,是断了血缘的残缺的作文教学,是无视生命的冷漠的作文教学。

古人怎样“发表”作品 篇4

其一, 通过驿站传递文章。即以书信发表, 称为“简”。据《诗话》载:“元微之 (元稹) 守会稽, 白乐天 (白居易) 牧苏台, 置驿递诗, 往来谓之诗简。”

其二, 题写于公众场合墙壁上。即以墙上书写方式发表。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说:“予始与乐天司校秘书, 多以诗章赠答。而二十年间, 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为了保护壁中之题诗, 有些寺庙还特地给诗壁网上碧纱。唐代诗人王播在未出名前曾在扬州木兰院寄住, 和尚不喜欢他, 叫他吃剩饭、敲钟。后来他出名了, 题写在壁中的诗, 却被特殊保护下来。《古今诗词》详细记述王播、寇准等人旧题诗处, “已碧纱笼之”情况。

即使这样特殊保护, 也无法使诗迹永远保存下来。苏东坡《天竺寺》诗序记载, 自己12岁的时候, 先父曾经对自己描述过白乐天在天竺寺壁亲自题写的诗, “笔耳”。

其三, 交流于市井酒肆、茶馆、烟花巷陌, 即在民间“发表”。也是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记载, 说当时扬州和越州一带, 到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的诗抄写编辑 (一说抄写刊刻) , 在市井叫卖或用来换酒换茶喝。在宋代词人中, 柳永就是这样一位混迹勾栏瓦肆, 在街道里巷卖词为生的“腕儿”。他尽管仕途落魄, 但传说里,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

在公司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篇5

10月15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常小兵发表重要讲话,全文如下: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欢庆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红筹公司成功实现合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电信重组改革的关键环节,包括中国联通向中国电信出售CDMA网络,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合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张德江副总理的批示,充分肯定了电信重组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公司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这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这个特别的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筹备组,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发展,以及过去四个多月时间以来指导、理解和关注电信重组改革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用户,表示衷心的感谢!

电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电信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在竞争架构、资源配置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为形成更为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促进电信行业健康协调发展,今年5月24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自重组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在深化电信体制改革领

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协调指导下,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和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关心下,新公司筹备组与相关各方,组织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两家企业,严格遵循境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规则,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和三地监管要求,顾全大局、着眼未来,积极稳妥、扎实

细致地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

过去四个多月以来,新公司筹备组按照国家三部委通告的精神,围绕两项交易,周密制订实施操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会商与谈判,及时商请有关部门协调推动解决各种困难。特别是,面对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大幅振荡的不利环境,两家公司深入细致地开展与独立董事、投资者的沟通说服工作,开展全球路演,会见、拜访了境内外150多家投资机构,认真组织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履行法定程序,通过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重组改革方案的及时、顺利推进。中国联通向中国电信出售CDMA网络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CDMA资产与业务的交接工作已按照双方的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展开,约两万名原中国联通员工已正式加盟中国电信,CDMA的经营主体已于10月1日正式由中国联通变更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红筹公司的合并,已经以协议收购的方式得以实现,昨天,香港高等法院聆讯批准了合并

交易,从今天开始,合并已经正式生效。

过去四个多月以来,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以面向未来的眼光,统筹规划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市场协同,大力实施资源共享,在投资建设、经营发展等多个领域,全面加强整合,为合并运营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

件。两家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两手抓,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保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增长。中国网通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完美的奥运通信服务。网通、联通的广大干部员工,识大体、顾大局,充分理解并积极支持改革,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于抗击自然灾害和各项通信保障任务,维护了企业的稳定大局。5月24日以来的140多个日日夜夜,大家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及压力,肩负了无比繁重的担子与任务,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回顾四个多月以来的重组改革历程,期间的每项工作、每一过程都充满挑战,令人难以忘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重组改革取得的所有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国家有关部委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改革相关各方合作共赢、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新公司的发展,改革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仍面临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离不开政府改革公告后续措施的加快实施,离不开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和推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此次重组改革,得到了境内外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的普遍理解、信任和支持。所有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之所以得以按照预期完成,是因为投资者对电信重组改革、对3G牌照发放、对新公司的前景、对国内电信业的未来发展,深深地寄予了厚望。这是新公司未来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通过加快发展,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兑现对资本市场的承诺。特别是要以实际行动,努力消

除他们仍然存在的疑虑和担忧。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合并后新公司虽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与兄弟企业相比,无论是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还是拥有的资源情况,都仍然存在着差距。新公司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离不开综合配套的政策监管,离不开产业链伙伴的精诚合作和社会各界的继续关爱。我们需要紧紧抓住电信重组改革带来的新机遇,紧紧依靠亿万用户的深情厚爱,充分发挥重组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和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发展领域,加快发展步伐,努力缩小差距,全面提升新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新公司未来面临着巨大的企业融合和人员融合压力,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可能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我们需要在“一个公司”的统一品牌形象下,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企业融合,加速统一运营,全面整合无线及固网业务,整合两家公司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全业务经营;进一步加大固网宽带建设力度,加快完善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及未来3G网络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宽带通信服务;继续以用户为中心,加强技术、业务、应用和产品创新,加快融

合业务发展,全面满足广大用户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金秋十月,是播种未来希望的季节。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为标志,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的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企业发展将迈入新的时期。曾经为电信业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凝聚了多任政府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心血,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奠定

了新公司前进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德江副总理的批示精神,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不辜负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老一代电信人的期待,不辜负广大用户的厚爱,充分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充分发挥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优势,努力将新公司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我们要树立新观念,展现新风貌,建设新团队,创造新业绩,切实推动新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并携手兄弟电信企业,为顺利实现本次电信改革目标,为促进我国电信业协调健康发展,为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

唐诗是怎样“发表”的 篇6

一、呈示寄赠

这是当时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等。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如杜甫的诗友苏涣,曾到杜甫的船上拜访,当面把自己的诗吟诵给杜甫听。

二、投诸名流

唐代许多文人雅士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往往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显露才华,提高自己的身价。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献给丞相张九龄的;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献给水部郎中张籍的。

三、即席赋诗

不少诗人才华横溢,出口成章,能即席吟诗。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郑谷的《席上贻歌者》都是席上之作。大历年间,卢纶、韩胡等人常常奔走于王公贵戚的宴席上赋咏酬答,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四、墙壁题诗

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开场所的墙壁、柱子,都是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诗就是题写在墙壁上的。白居易在《蓝桥驿见元九诗》中写道:“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五、诗板题诗

这是中唐以后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用诗板题诗,然后挂起来,供人阅读。晚唐咸通年间,诗人恭能经过蜀地泉亭,曾看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题诗在当时很普遍。设立诗板的多是当地县令、寺观主人等,他们请过路的人留下诗篇,以求为本地、本寺观增光添彩。

六、画上题诗

诗人在绘画作品上题诗,画旁有诗,诗旁有画,诗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画以诗名,诗以画传。如韦庄《金陵图》就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画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而发,便挥笔在画上题诗。

七、诗人卖诗

古代没有稿费,但有“润笔”,写诗可以索取润笔费。中唐后卖诗的现象比较普遍,名人诗价值高,最高的要数白居易、元稹了。白居易一首《长恨歌》在当时卖到五百金。这极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也使诗可以大量流传。

八、故意“丢诗”

据说,道士诗人唐俅曾把自己的诗作装进一个大葫芦内,任其在河流中漂,想让更多的人捡取葫芦,读到他的诗,使自己的声名传播得更远。

学生发表文章之后 篇7

今年3月25日 《 宝安日报》 刊发了我辅导三( 2) 班谢雯昕同学写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 每逢生日 我要的礼 物都是书”。 她的作文发表了,我很高兴,将报纸送给她时,她一下子走过来紧紧把我抱住。 此时此刻, 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这是一种无形的“ 能量”。 此时我心中萌发了一个念头: 学生发表了文章,我该怎么办?

在三( 2) 班的作文课上,我说“: 小谢,等一下上台读你的作文。 ”她笑了笑,默默地点头。 之后我举了举手中的一个袋子,问学生“: 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 学生有的说是玩具,有的说是水果。我把报纸一扬说“: 谢雯昕同学的文章《 每逢生日我要的礼物都是书》在《 宝安日报》发表了。”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掌声。

谢雯昕同学走上讲台,朗读她发表的作文。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 当她读完最后一句———“ 这就是爱阅读的我,这就是爱看书的我”,教室里又响起了掌声。 之后, 我将一个笔记本送给了她, 上面写着“: 望你以书为伴,风景路上好风光! 老叶。 ”之后,我还与谢雯昕同学合了影。

接着, 我将谢雯昕同学的作文投影到屏幕上, 全班学生大声朗读。 紧接着学生还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

【 实录】

课件出示要求:( 任选一项内容来点评,要说出理由)

1. 赏题目。

2. 赏字词、标点。

3. 寻找最美句。

4. 最吸引我的段落。

环节一:赏题目

师:《 每逢生日我要的礼物都是书》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赏识的是哪些字?

生: 我最赏识的是题目中的“ 每逢”一词,用得最好,点明了她是一贯爱读书的人。

生: 我最赏识的是题目中的“ 书 ”字 ,用得最好 ,点明了“ 我要的礼物 ” 是“ 书 ”, 不是别的东西,直截了当。

师:多好的眼力啊!

环节二:赏字词、标点

师: 谢雯昕同学的文章中有很多字、 词和标点用得非常妙! 谁来说说?

生:“ 我妈妈是一名老师, 每次去妈妈的办公室的时候, 发现有好书我就会‘ 顺手牵羊’ 带走。 “” 顺手牵羊”这个成语用得很准确。

生:“ 每逢我的生日, 爸爸妈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时, 我总是脱口而出‘: 书! 书! 书! 我要书,我只要书! ’”这里连用了四个叹号, 写出了她对书的喜爱之情。

环节三:寻找最美句

师:最美句子找到了吗?

生:老师,我找到了。

师:你来说一说。

生:“ 谁丢在这里的呢?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来, 一边往学校饭堂走去,一边默读起来, 书中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吸引了我。 看到艾米和马特面对面接触的生动场面, 我情不自禁地偷笑起来。 ”这句话谢雯昕同学用上了两个成语———“ 迫不及待”“ 情不自禁”,写出了她当时的内心活动。

师:说得好,真会读文章! 还有吗?

……

环节四:最吸引我的段落

生: 最吸引我的段落是文章第二自然段:“ 书成了我的好朋友,没有了书,对于我来说, 就像婴儿断了奶。 ” 这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你还学会了过渡句,知道过渡句的作用,真了不起! 同学们, 刚才我们欣赏了谢雯昕同学的一篇发表了的文章,从题目欣赏到字、词、句、标点再到段,大家都有独特的眼光,老师很佩服你们! 现在把你最喜欢的词、 句子或小片段写在你的积累本上。

【 体会】

我的作文发表啦 篇8

今天下午,爸爸买了一只烤鸭回来。 从小我就爱吃烤鸭,但是爸爸却不经常给我买。今天没什么事啊,爸爸怎么买了一只烤鸭回来呢?这倒让我大惑不解。 我趴在窗户上向外张望了一下,没看见有什么客人哪?我又折回到爸爸身边说: “亲爱的老爸,今天这太阳没有从西边出来呀?没什么事吧?怎么突然买只烤鸭回来呀?是不是您觉得自己太累想犒劳犒劳自己呀?”爸爸不急不忙地脱掉了T恤衫,露出了黝黑黝黑的后背,接着,爸爸转过身,哟!肚脐眼那儿夹着一封又大又厚的信,我说:“你把信夹那儿干什么?”“我不是怕把它弄脏弄坏吗?”“哟,还和宝贝似的!”说完, 我便抢过信来,迫不及待地打开,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爸,这不是一本书吗?干吗还和宝贝似的,从哪儿买来的呀?”“傻小子,不跟你卖关子了,你的 《家有吊兰》作文在《快乐作文》上发表啦!”“真的?”我既高兴又激动,拿着那封信看了又看,跳了又跳,笑了又笑,最后不知怎么搞的,不争气的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滚了下来。在一旁的妈妈听到这个好消息,平时心硬的她居然也在抹眼睛。周围的阿姨都一个劲儿地夸我有出息呢!

唉,我等这一天等得好苦、好累呀! 我还以为编辑叔叔阿姨们把它当作废纸扔进了垃圾箱呢!今天,我终于等到了这个让我兴奋不已的消息!而且,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舒心自豪的笑容。

爸爸妈妈,儿子知道:我是你们的希望。请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指导教师:康玉梅)

教师点评: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篇9

1. 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2. 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 提供论文代投服务。

3. 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4. 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如需推荐同行评审人,应确保所提供的评审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抵制同行评审环节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5. 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应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 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篇10

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

3.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4.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如需推荐同行评审人,应确保所提供的评审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抵制同行评审环节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5.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应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 篇11

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阐释内政外交政策。在演讲中,奥巴马三次提及中国,称赞中美达成的减排协议是“历史性的”。

在谈及其大力推崇的“中产阶级经济学”时,奥巴马称,美国应该向海外出售更多产品。他表示,中国属于“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正大力发展贸易,而美国应该通过新的强大的贸易协议参与竞争。

奥巴马第二次谈到中国时称,世界上95%的客户都在美国的国界之外,而美国不能把自己封闭在这些机会之外。美国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管理人员表示,他们希望能够与中国竞争更多的就业机会。奥巴马要求国会授予他贸易促进权,以保护美国工人,推进“免费”和“公平”的贸易协议。

奥巴马第三次提到中国,则是在讨论气候问题时。他表示,中国与美国在北京签署的减排协议是“历史性的”。中美于2014年11月12日签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至28%,而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

奥巴马称,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走到一起,这激励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强节能减排,为在今年内,全球达成保护环境的协议提供了希望。

在奥巴马的历届国情咨文中,都能找到中国的身影。其中2009年的非正式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提到中国1次,2010年至2013年正式国情咨文中分别提到中国2次、4次、5次和1次。在2014年的演讲中,奥巴马两次提及中国,称要与中国展开经济、科技竞争,鼓励美国企业加快创新脚步。

报道称,这是奥巴马第六次发表国情咨文,他的第一次正式国情咨文演讲是2010年。与以往国情咨文公布前的保密不同,本次奥巴马方面早前不断对外界“放风”,披露国情咨文部分信息。白宫称这是一种“新沟通策略”;但有分析称,奥巴马提前公布信息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幕僚意识到国情咨文观众人数逐年下降,民众已不再热衷于听他演讲。

呼吁继续武力对抗IS

在外交策略方面,奥巴马聚焦反恐、乌克兰问题、与古巴关系、伊朗以及埃博拉问题等等。奥巴马在演讲中呼吁美国国会,继续授权以武力对抗“伊斯兰国”。

在演讲中,奥巴马称美国将继续追捕恐怖分子,并捣毁他们的网络。他表示,美国将针对威胁美国与其盟友的恐怖分子,保留单方面采取行动的权力。

他表示,在过去的13年中,美国学到了一些“代价高昂的教训”。他强调,美国并未被拖入到另一个在中东的地面战争,而是领导一个广泛的、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联盟,以削弱并摧毁“伊斯兰国”。

奥巴马称,针对“伊斯兰国”的战斗将会是长期的,但最终将取得成功。他表示,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领导,包括动用军事力量,阻止着“伊斯兰国”的推进。

去年9月以来,美国已经对“伊斯兰国”发动许多次空袭,但美国官员认为,继续进行打击需要再次就使用武力进行授权。

奥巴马呼吁国会议员,继续授权他使用武力对抗“伊斯兰国”,向世界表明,美国在对抗极端主义的使命上是团结一致的。

经济税收成重头戏

乘美国经济出现复苏势头之势,奥巴马大打“经济牌”,宣称美国将出现“经济增长,赤字缩小,产业繁荣以及能源生产蓬勃发展”。

奥巴马建议要将年收入50万美元以上夫妇的资本所得税率提高到28%,要求从继承证券的时候起缴纳遗产税。这一措施将影响到资产在500亿以上的100家美国金融公司。

美国政府官员说,总额为3200亿美元的新税费将用于帮助中产阶级,包括为夫妇都工作的中低收入家庭退税500美元,为社区学院提供600亿美元帮助中低收入学生免交学费。

据报道,奥巴马呼吁增加富人税收,要让社区学院很多学生免交学费,扩大工人带薪病假和产假。这些建议几乎没有机会在共和党掌控的美国国会得到支持。但有关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的争论对于2016年大选非常关键。

此次国情咨文,奥巴马向富人“开刀”,主张改革税制、打击避税,未来10年增收富人及金融机构合计3200亿美元税款,减收中低收入家庭的税款。

不过分析指出,奥巴马“劫富济贫”的方案将面临共和党阻力,能否在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是一大疑问。共和党认为,加税会损害经济,用富人税款向其他人提供免税额的做法如同“买票”。预料金融业界也会全力反对,游说国会议员否决该方案。

QC成果的总结与发表 篇12

1 总结QC成果报告前的准备

1) 明确目的, 理清思路。在总结QC成果报告前首先明确要总结的内容, 在活动中取得的所有成果都要进行总结, 既包括“有型成果”如提高质量、降低消耗, 也包括“无形成果”如改善环境、提高素质等。

2) 做好计划, 确定分工。总结QC成果报告前一般要召开一次小组会, 共同回顾课题活动全过程, 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和亮点, 确定主要撰写成果报告的主要负责人, 收集证据、记录等材料的收集人及各类材料汇总上交的时间。

3) 按照计划, 搜集整理资料。小组成员应按照分工, 搜集小组活动的原始数据和资料, 包括调查表、确认记录等, 按照计划要求将所有活动资料汇总交成果报告主要责任人。

2 总结整理成果报告需注意的问题

成果报告应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总结。QC小组是按照既定的活动程序进行活动的, 总结时一定要按照这个程序进行, 并且要考虑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整个过程应该逻辑严谨, 一环套一环, 处处能衔接, 处处有交代, 能经得起推敲。

成果报告应避免文字过多。成果报告应尽量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 突出课题重点, 采用合适的分析工具将活动内容展示给大家。要避免文字过多, 以文字叙述为主体的成果报告往往会使听众失去耐心, 交流效果不佳[1]。

成果报告中应避免选题理由赘述过多。在有些指令性课题的报告中, 选题理由往往对公司的方针宗旨, 公司的目标及本部门目标作大篇叙述, 这种阐述方法不够直接明了;在有些自选性课题的报告中, 选题理由会罗列大量描述问题严重程度的数据, 唯恐理由不充分, 导致选题理由与现状调查部分数据重复。选题理由只需说明公司或本部门下达的目标与目前存在的差距或现场、管理与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即可。

成果报告中现状调查部分要发挥其作用。QC小组活动程序中现状调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连接了选题理由和设定目标2个步骤, 应主要完成3项任务:一是调查问题的严重程度;二是对数据进行分层分类处理, 找到问题的症结;三是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只有现状调查的3项任务都完成了, 整个成果才会逻辑严谨[2]。

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应重点关注。首先要清楚原因分析的对象应是在现状调查中找到的问题症结, 而非要针对总课题进行原因分析, 在原因分析的步骤中主要用因果图、系统图和关联图这3种工具, 其中因果图、系统图只能针对一个主要症结进行分析, 有2个主要症结的, 应分别画出2个因果图或系统图, 也可采用关联图;其次, 原因分析要全面, 这是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方面, 同时末端因素要分析到能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严禁出现“不合理、不合适”等字眼;再次, 必须对所有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 要做到有方法、有标准、有数据、不能主观认为是要因就判定为要因[3]。

对策实施应内容丰富。对策实施是整个QC小组活动的核心所在, 应重点描述。有些QC小组在QC成果的对策实施中只是简单地放几张实施时的图片, 这种方法不可取。对策实施阶段的成果总结要向大家展示实施过程的详细情况, 如计划、变化、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甚至是购买材料的申请单。

效果检查所用工具应与现状调查对应。效果检查包括调查分析现场运行数据, 数据分析和处理, 检查症结有没有消除, 课题目标有没有实现, 以上内容采取的分析工具应与现状调查部分一致。此外, 还要检查此次QC活动有无副作用和意外收获[4]。

不能忽视巩固措施和标准化。巩固措施和标准化是QC小组活动的延伸, 主要作用是固化活动成果, 若没有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QC小组活动取得的效果将不会持续, 因此应重视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把QC小组活动中好的做法进行巩固, 必要时可进行标准化[5]。

3 QC成果发表需注意的问题

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发表人应熟悉发表内容, 尽量做到脱稿演讲。必要时, 可准备一些道具, 使发表更生动。最好在发表前进行一次预演, 找出不足加以改正, 提高成果发表水平。

成果发表时仪态要自然大方, 不能过于拘谨和紧张。上台后首先作自我介绍, 整个发表过程都要声音洪亮、语言简明、吐字清晰, 把小组的成果和活动亮点展示给大家。

发表时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尽量避免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必须使用时应该加以解释, 使听众能明白。

成果发表人发表结束后会有评委提问时间, 成果发表人回答提问时首先要有礼貌, 态度要谦虚诚恳;其次是要听清楚评委提问的内容, 抓住问题的要点, 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回答, 对于技术保密问题可婉言谢绝;第三, 对评委的提问和指导表示感谢。

4 结论

QC成果的总结一定要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 做到逻辑严密, 思维严谨。要掌握各个步骤的总结要点, 通过对已解决问题的总结, 进一步提高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果发表要注意仪态、语速等各个细节,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小组活动的亮点展示出来, 起到交流经验、鼓舞士气、现身说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和仁.QC成果与价值关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2]中国质量协会.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3]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4]吕青, 陈秀云.质量行动力QC小组活动ABC[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岗位项目下一篇:中西结合防治猪喘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