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治理及研究

2024-10-20

隐患治理及研究(共9篇)

隐患治理及研究 篇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危化品管道和罐区多次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先后发生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年“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三苯罐区2013 年“6·2”爆炸火灾、中国石化2013年“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2014 年“6·9”酸性水储罐爆燃、山东日照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2015 年“7·16”液化烃球罐燃爆等等事故,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暴露出部分企业危化品管道和罐区在监测监控、设备设施管理、日常运行、特殊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安全设计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危化品管道和罐区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危化品管道和罐区生产安全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和国家安监总局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油气等危险化学品罐区专项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行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月报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和要求,中国石化制定了《中国石化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和《中国石化攻坚战罐区隐患排查识别指导意见》[1,2]等,加强了对危化品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工作,并已全面启动了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

但是,企业在进行危化品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中,时常存在隐患排查不够及时和全面、隐患信息传递滞后、相应的防范措施落实不及时、隐患治理进度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善等等问题。因此,结合国家、中国石化对危化品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要求和企业管理需求,建立针对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管软件系统,实现中国石化油田、炼化、销售各板块企业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排查、上报、治理、验证销项等全过程、全方位、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对促进中国石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达到规范管理、信息共享、提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水平、更好的打好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设计思路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行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月报制度的通知》,以及《中国石化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和《中国石化攻坚战罐区隐患排查识别指导意见》等有关危化品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国石化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工作,开发《中国石化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系统》,以规范并监督中国石化上、中、下游各企业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的排查、上报、治理、验收各个环节,更加有效的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对隐患治理应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确保隐患得到全面排查、合理分类和分级、及时治理和销项,满足中国石化总部安全监管局、油田事业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销售事业部以及专业公司的管理需求,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并能利用该系统及时生成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地方政府上报的数据。通过隐患治理预警监控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系统业务模型如图1。

图1 表明,系统以国家和中国石化危化品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相关管理规定为基础,首先在系统中建立中国的省份及地市、隐患分类和隐患级别、贮存介质等系统公共基础信息,以及各企业的罐区、管道和管廊等基础信息,企业排查出的隐患可与这些基础信息关联,隐患评估时根据其风险大小和隐患类型,结合系统中设定的分类和级别,对隐患进行规范的分类与分级,将隐患上报,经过企业和总部各级领导审批通过后,企业开始进行隐患治理,并每月上报隐患治理进度,待完成治理后进行验收销项,实现隐患闭环管理,并自动形成隐患整治档案台帐和隐患信息的预警监控。同时可按省份、隐患分类、隐患级别以及分罐区和管道等进行隐患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上报国家安监总局和地方政府的报表。

2 技术方案

2. 1 系统总体架构

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该系统可应用于企业层面、各事业部和专业公司层面以及总部安全监管局层面,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维护、隐患排查、隐患报批、隐患防范措施及落实、隐患治理、验收销项、统计报表等功能。该系统既可单独运行,也可作为中国石化HSE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与HSE管理系统中HSE检查、HSE观察、现状评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关键装置技术报告、定期风险识别评价、HAZOP分析、SIL等级评定、风险库管理、教育培训、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模块关联,且其信息能自动传入HSE管理系统领导仪表盘和考核统计表,能与中国石化智能管线系统进行集成和信息共享[5]。同时该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上报国家安监总局和地方政府的数据,作为企业向政府报送的信息出口。

2. 2 系统部署

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系统集中部署在中国石化总部,所有企业和总部的用户均通过中国石化局域网访问该系统,该系统与中国石化HSE管理系统和智能管线管理系统通过中石化局域网进行互联互通,也可通过互联网向国家安监总局隐患管理系统定期上报数据。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见图3。

2. 3 关键数据结构设计

系统关键数据结构设计如同4 所示,所有用户登录系统后根据功能权限确定所见功能模块及增、删、改、查等业务功能。根据数据权限确定所见功能模块的业务数据,原则是企业只能查看自己企业数据,总部事业部和专业公司可以查看其下属企业的数据,总部安监局可以查看所有数据。基础数据信息作为隐患信息的必选信息,用来为隐患信息进行分类,在隐患录入时还有其他辅助信息,如: 治理内容及方案、防范措施、资金计划、计划整治年度等。所有企业每个月对隐患治理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报,总部安监局、事业部、企业领导通过信息查看、统计分析、预警监控进行监管,作为决策的依据。

2. 4 系统开发架构

软件在设计上采用B/S三层架构,分为表现层、控制层、数据对象层,数据库采用SQLServer开发,采用. Net作为开发语言,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和系统安全性。系统开发架构如图5所示。

表现层: 属于前台展示层,这层主要用于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包含用户所能操作和看到的系统功能与展示。

控制层: 属于中间层,用于后台与前台页面的交互,系统前台页面的每个功能都对应一个专属于处理这个功能的控制层代码,控制层将用户的操作与请求,按照设定的业务逻辑与数据库之间进行交互。

数据对象层: 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

实体类: 用于将数据表进行实例化,便于开发人员对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进行灵活的操作与展示。

3 系统主要功能

根据中国石化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系统功能需求和软件系统管理的要求,系统分为基础信息、隐患排查与治理、预警监控、统计分析、系统管理五部分[5],其功能框图如图6。

3. 1 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管理包括罐区基础信息管理、管线基础信息管理、管廊基础信息管理、介质维护、省份和市区设置、隐患类型和隐患级别设置等。其中,罐区基础信息包括罐区名称、所属企业及二级单位、储罐编号、浮顶形式、储存容量、储存介质等; 管线基础信息包括管线名称、输送介质、管线起点- 终点、里程、规格型号、管线材质、投产时间等; 管廊基础信息包括管廊名称、管廊起点- 终点、输送主要介质、建成年月、关联管线; 隐患类型包括油气长输管道、厂际管道、原油管道配套罐区、原油储备库罐区、石油库罐区、炼化罐区、球罐区、油气田罐区,下设各自的子类等[2]; 隐患级别分为一般、较大、重大。

通过基础信息管理,可以使隐患与这些基础信息关联,实现隐患按罐区、管线、管廊、省份、类型、级别等查询与统计; 可按照集团公司总部、国家安监总局及地方政府要求的报表进行设置; 为应用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3. 2 隐患排查治理

3. 2. 1 隐患排查与登记

实现通过HSE检查、HSE观察、现状评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关键装置技术报告、年度风险识别评价、HAZOP分析、SIL等级评定、HSE审计、HSE体系审核等方式排查发现的问题,经过风险评估后进入企业风险库,对于设备设施类的风险,其信息能够带入隐患登记页面,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隐患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类型、管线或罐区名称、隐患位置、隐患所在省市、隐患形成时间、判断依据、隐患描述、隐患等级、隐患成因、防控措施、协调内容、整改措施和方案、投资计划、计划完成时间、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信息。另外,针对不同隐患类型,还需另外增加一些内容,例如对管道占压类隐患,需要增加占压物名称、占压位置、占压长度、埋深或空高等[1]。

3. 2. 2 隐患审批

实现企业内部各级领导对隐患审批,审批时可修改隐患等级、治理方案、计划完成时间、投资计划等信息。企业内部领导审批后,上报集团公司总部各事业部和专业公司,由总部各级领导审批。

3. 2. 3 隐患治理月报

对已批准的隐患,企业应每月填报各项隐患整治进度情况并提交上报总部。月报包括本月治理内容、整治进度节点、本月完成投资、存在主要问题等内容,其中整治进度节点包括正在协调、正在设计、等待施工、正在施工、整治完成。根据企业填报的隐患治理月报,可自动形成各事业部和总部隐患治理情况月报,便于企业和总部各级领导掌握隐患治理情况。

3. 2. 3 验收销项

隐患按照中石化有关工程项目验收规定执行并完成验收后,企业需在此录入验收相关信息,包括验收单位、验收日期、验收结论、销项级别、验收说明及附件等内容,关闭该隐患项目,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3. 2. 5 整治档案

通过隐患登记、隐患审批、隐患治理月报和验收销项各项工作,自动汇总形成各企业、各事业部和总部等各自的隐患整治档案,使企业和总部各级领导实时动态掌握隐患治理情况,为决策提供支撑。

3. 2. 6 上报国家安监总局及地方政府

通过系统,可自动生成国家安监总局和地方政府要求的各种报表,便于集团公司总部安监局和各企业向国家安监总局和地方政府上报数据。

3. 3 预警监控

隐患整治进度预警监控: 实时显示各项隐患整治进度节点的计划完成日期和实际完成情况,可根据计划完成日期和实际治理进度进行逾期或过期提醒。

隐患整治资金预警监控: 实现隐患治理投资计划与完成资金和治理进度的实时对比监控。

企业治理月报填报监控: 实时显示全年每个月各企业治理月报上报情况总览,便于对总部对企业进行监督考核。

通过以上监控手段,可监督企业隐患整治进度,使隐患得到及时治理,整治资金合理利用,同时也可监督考核企业填报治理月报情况,确保系统中隐患治理信息及时更新,使各级领导能够动态、全面、真实的了解隐患治理情况。

3. 4 统计分析

实现隐患治理按省份统计、按事业部统计、按企业统计、按监管级别统计、按隐患等级统计、按隐患分类统计、按资金来源统计、隐患完成情况统计等,为决策提供支持。

3. 5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该软件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包括组织机构、用户维护、权限分配等内容。通过该部分,使用户能够登录系统,并具有不同的权限。同时该系统应能与中国石化HSE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5]。

4 系统应用情况

该系统自2015 年3 月份开始运行以来,已在中国石化下属涉及油气长输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的上、中、下游41 家企业、总部油田事业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油品销售事业部和管道储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等专业公司以及总部安全监管局使用。通过该系统管理的管道及罐区隐患2 万余个,目前大部分隐患均已整治完成,剩余近3 千个隐患正在按计划开展治理工作。现场应用情况表明:

1) 建立覆盖中国石化上、中、下游各企业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统一各企业管道及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标准,规范管理业务流程,建立中国石化管道及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机制和工作流程,实现管道及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的电子化和系统化。可使企业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动态了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较好效果。

2) 总部各事业部和专业公司,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浏览下属企业管道及罐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自动生成各自所需的统计报表,为有效监管下属企业隐患治理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总部安全监管局可通过该系统及时浏览到下属上、中、下游41 家企业管道及罐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全面掌握中国石化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状,自动生成上报国家安监总局报表,并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层挖掘,为总部领导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3) 通过该系统可对企业管道及罐区隐患从排查、审批、治理、验收销项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可全面了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监控隐患治理进度,实现对隐患及时、闭环处置与管理,有效的控制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

4) 通过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填写通过各种方式排查出的风险,按照系统规定的业务流程和内容,完成隐患评估、分类、分级及审批工作,对需要纳入隐患治理的风险,可实现每月填写治理进度,自动形成各级隐患整治档案和多种统计报表,关键信息智能预警监控,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及时告知企业各级人员,做到信息及时传递。同时,使总部、事业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从大量繁杂的手工填报、计算汇总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实现了由传统管理模式到系统管理、由模糊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5) 该系统既可以与中国石化HSE管理系统无缝整合,也可以与中国石化智能管线管理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

5 结论

《中国石化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系统》,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以及中国石化的业务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与设计,具有管道及罐区隐患从排查、审批、治理、验收销项等全过程管理的功能。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和系统安全性。通过在中国石化总部及41 家企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了中国石化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需要,优化了管理流程,可实现对隐患及时、闭环处置与管理,确保隐患得到全面排查、及时治理和销项,并能满足上报政府信息的要求,促进了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高效率,为中国石化打好油气输送管道暨厂际管道和罐区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监管局.中国石化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2015.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监管局.中国石化攻坚战罐区隐患排查识别指导意见,2015.

[3]夏红星,王南南,郑庆华,吴升汶.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隐患排查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5,39(2):18-21.XIA Hongxing,WANG Nannan,ZHENG Qinghua,et 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hidden danger inspec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J].China Public Security(Academy Edition),2015,39(2):18-21.

[4]魏利军,方来华.基于移动互联网及云服务的安监执法与隐患排查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9):136-140.WEI Lijun,FANG Laihua.Study on safety supervision law enforcement and hidden troubleinspection system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and cloud servic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0(9):136-140.

[5]张亚丽,牟善军,王秀香.中国石化HSE监督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4):165-170.ZHANG Yali,MU Shanjun,WANG Xiuxian.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NOPEC HSE supervision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4):165-170.

[6]谢宗明.安全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建设与应用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172-175.XIE Zongming.Establish the working platform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1):172-175.

[7]王起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5):109-113.WANG Qiquan.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work safe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0(5):109-113.

[8]章博,贾艳,李山生,王京平,项国庆,王云飞.基于Web的企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4):144-149.ZHANG Bo,JIA Yan,LI Shansheng,et al.A web-based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terpris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4):144-149.

[9]王善文.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8):161-165.WANG Shanwen.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solution of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8):161-165.

[10]陈建武,张燕,李戬,孙庆云,廖海江.我国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标准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2):110-115.CHEN Jianwu,ZHANG Yan,LI Jian,et al.Comparative research on standards of data structure for information system 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2):110-115.

隐患治理及研究 篇2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治理制度

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 榆社县小镢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01标项目部

晋中市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管理标准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科学的评价施工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情况,规范安全生产检查管理,进一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安全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关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安全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的安全检查的内涵包括公司体系所指的HSE检查;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隐患,是指在建设工程中未被事先识别或未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级(包括分包单位)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第四条 物业部、各分公司及工程项目部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自具体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二章 职责范围

第五条 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负责领导并参加公司定期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

第六条 公司质安部牵头组织公司级定期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并负责监督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和回复工作。同时,公司质安部还须做好安全生产日常巡查、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和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第七条 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负责领导并参加本分公司定期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并组织本分公司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专线安全检查,负责督促项目部对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治理和回复工作。

第八条 工程项目部经理、副经理(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检查工作和相关隐患整改工作。

第九条 工程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并负责各项安全施工检查中本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问题的跟踪整改工作及回复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书面文字(声像档案)资料记录。

第十条 物业部负责组织对公司所有物业商铺的消防防火安全检查,公司其他各部门、项目部和专业(分包)单位负责本部门、项目部和专业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及回复工作,形成安全检查的闭环管理。

第三章 安全检查实施要求

第十一条 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除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外,公司各级单位每年还应进行定期综合检查、突击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和日常检查;安全检查的对象主要为在建施工项目,公司出租物业和办公场所的消防防火专业检查由公司物业部负责组织检查。

第十二条 公司级每年不少于三次定期综合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安全活动月期间、重大节假日前后和年终前。参加人员由公司质安部、安全生产委员成员、各分公司经理或主管安全副经理组成,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情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临时用电情况、文明施工管理及应急救急管理情况,具体内容以公司《施工项目HSE规范管理检查评分表》(附表1)为基础。另外,公司物业部每月一次以上对出租物业和办公场所的消防防火进行专业检查,检查内容和表格自定。

第十三条 公司质安部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进行四次以上的突击性安全检查,突击性检查可结合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公司《施工项目HSE规范管理检查评分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所规定的内容。

第十四条 项目部级每周须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对在建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检查形式可包括综合检查、突击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检查内容可参照公司《施工项目HSE规范管理检查评分表》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自行确定,其中专业检查和季节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业安全施工检查

——脚手架、上料平台、斜道等的搭设与使用的安全检查; ——龙门吊、卷扬机、垂直运输机(架)的检查; ——施工用电及电动机械设备的检查; ——压力容器检查;

——防尘、防毒、防火检查; ——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源的排查;

(二)季节性、节假日安全施工检查 ——冬、雨季、高温季节施工安全检查;

——灾害性天气(强降雨、台风、洪涝)施工安全检查;

第十五条

工程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或主管安全项目副经理及项目专职安全员会同工程监理、业主代表等每月一次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综合检查,检查过程填写《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表(2011版)》中的安全检查评分表格(注意:表格内容要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的新规定进行调整),监理签名确认后存档以备申报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时作为安全检查见证资料。

第十六条 工程项目每周定期由项目经理或主管安全项目项目副经理带队组织一次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检查应结合已辨识的重大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源辨识与不利环境因素的辨识执行公司QHSE体系程序文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及影响评价管理程序》。

第十七条 项目专职安全员必须每天对施工现场的登高作业、三宝四口、临边防护、机械安全、施工用电进行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及时处理并落实整改,并做好记录;

第十八条 各生产作业班组,每日应对当天作业范围内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安全情况、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或上报要求整改;

第十九条 当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上级要求、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各级单位还应组织进行安全施工专项检查。

第二十条 在实施各级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做好检查整改记录,及时跟踪整改情况。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级的安全检查填写《安全检查和整改记录(GDAQ1301)》(附表2),项目部安全检查填写《项目部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表(GDAQ2030201)》(附表3),列出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

第四章 安全隐患的整改治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和各项安全检查必须结合安全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实行登记报告、分级治理、整改消号制度,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对安全隐患治理负全面责任。

第二十二条

公司将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项目部或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二十三条 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应及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填写《安全检查和整改记录(GDAQ1301)》或《项目部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表(GDAQ2030201)》),按“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落实整改治理。

第二十四条 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应安排专人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造册登记,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直至确认整改达到要求后予以销号。

(一)公司、项目部根据安全检查结果以及下级汇报的情况,填写附表4《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信息表》并建立台账;

(二)项目部根据公司、分公司、本项目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按“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整改治理,填写附表5《项目安全隐患信息表》、附表6《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治理表》(如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建立台账,同时按表格内规定的要求上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一旦确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后,项目部要组织开展对重大安全隐患的安全评价,并书面报公司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书面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二十六条 各项目的项目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由于外部因素影响致使项目部自身难以排除治理的重大隐患,可书面申请分公司、公司协助排除治理,公司自身条件限制不能治理的上报建设单位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协助治理。

第二十八条

各项目部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工;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九条 公司质安部每季度填写附表7《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整治情况统计表》,把隐患排查及整治情况上报上级单位。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各分公司、项目部应建立安全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公司对发现、排除和举报安全隐患的有功人员,对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三十一条

对于各分公司、项目部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分公司经理、主管副经理、项目经理予以警告处分,并视严重请况处一千元以上一万以下罚款并责令改正: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不执行本制度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实施安全检查的;

(三)未按规定上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资料和建立台账的;

(四)未制定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的;

(五)重大安全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六)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的;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治理研究 篇3

近年,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 建筑业不断壮大, 建筑工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建筑工地的急剧增多必然促使诸如技术工艺、人员、设备、材料等各领域一系列的变革, 但这种变革相比迅速膨胀的建筑业无疑是相对落后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安全问题, 加之建筑施工的特殊性, 存在着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五大伤害, 使建筑业成为仅次于矿山采掘业的事故高发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加强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隐患是事故的前奏。要遏制事故, 关键在消灭隐患。依据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1:29:300的安全法则, 当隐患积累到一定数量, 事故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因此, 减少隐患数量, 避免隐患频繁重复出现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

1 隐患原因分析

防止安全隐患, 应从其产生的原因找答案, 追根溯源, 做到标本兼治。建筑施工企业隐患频繁出现的原因, 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施工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 他们昨天放下锄头, 今天就是施工工人, 连最起码的安全基本知识都没有, 更谈不上安全操作技能了。无知者无畏, 认识不到危险, 从而导致他们安全意识淡薄。另外,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上午在这个工地, 下午可能在另一个工地, 很难保证接受到系统的培训, 以致很多从事多年施工工作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并无显著提高。

(2)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大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非安全专业科班出身, 学历相对偏低, 在项目部施工班组工作几年后直接提拔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施工经验虽然丰富, 但是缺乏安全基础知识。

技术人员:大部分技术人员为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缺乏实践经验, 以致编制的技术文件脱离实际, 管理起来理想化;有的技术管理人员为施工工人转岗而来, 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支持, 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全凭经验, 以致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 机具设备陈旧老化。大部分施工企业为节约成本, 一些老旧且安全装置不全的施工机具未及时报废, 加上对施工机具入场把关不严, 以致不合格的施工机具流入施工现场,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 施工机具在使用过程中, 未能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以致机具带病运转。

(4) 全员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大部分管理人员持有“安全就是安全员的事”的错误观念, 各自为政, 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 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放任不管, 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仍然由安全员单打独斗。

(5) 各级安全检查效果不理想。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定期对项目部进行安全检查, 但安全检查仅是单纯查找隐患, 并未深究隐患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导致隐患只是暂时得到治理, 随后, 重复出现, 并没有根除。加之, 检查人员本身的安全知识水平限制, 部分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或隐患虽然被发现但整改措施不合理或未督促整改等原因, 导致隐患持续存在。

(6) 责任追究不到位、不落实。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流于形式。隐患责任追究不严、不彻底, 未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力。

(7) 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存在层层衰减问题, 重效益、轻安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 致使施土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 安全设施陈旧、老化, 缺乏维护保养。

2 隐患治理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 可采取以下措施治理隐患:

(1)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从教育频次和教育形式两个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利用安全活动日、安全会议、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术交流、事故现场会、安全展览、安全教育电影、幻灯片、宣传栏、警示牌、横幅标语、宣传画、安全操作规程牌等一切机会,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做到“时时讲安全”;丰富教育形式, 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广播等多种媒介综合运用的教育培训形式, 课堂教育、现场观摩、影像教育、正反面对比教育、现场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提高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教育效果。

(2)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在职教育培养, 建立学习型的管理队伍, 完善教育激励机制。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做好传帮带, 鼓励各岗位或各领域的技术 (技能) 骨干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 提高新员工的业务水平, 帮助新员工尽快地转变角色、融入工作。

(3) 深入分析每项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查明隐患产生的职责履行问题, 根据工作流程, 逐步前推, 追责到底。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补充和完善安全生产职责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完善后的安全生产职责和管理制度进行宣贯和监督落实。再根据产生的新的同类隐患进行新一阶段的分析, 从而形成一个PDCA循环, 推动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4) 严肃责任追究。视隐患如事故, 拿对待事故的态度对待隐患, 拿查处事故的措施查处隐患。对于各级隐患责任人, 要认真、严肃、强硬地兑现责任追究。隐患责任必“诛”, 追究责任必严, 让所有担责之人对安全工作如履薄冰, 对细小隐患如临大敌, 发现安全问题立即整改, 不彻底解决不罢休。

(5) 规范各级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检查重点。各级检查以检查表的形式明确检查内容。项目部以各施工点安全标准为检查内容;公司级检查以项目部隐患发现、治理、问责情况为主要检查内容, 同时要对现场隐患进行附带检查。

(6) 为每一个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专用账户, 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安全生产费用若超支, 超支部分列入成本, 安全生产费用若剩余, 剩余部分不再返还项目部, 直接归公司所有。

3 应用案例

某建筑施工企业自2015年年初开始实施以下隐患治理措施:

(1) 增加安全教育次数, 由原来的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 改成每周组织一次;改进安全教育形式, 改变原来单一的说教式的传统教育形式, 采用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安全教育动漫、事故警示案例, 在施工现场悬挂或张贴安全漫画等较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通过以上措施, 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教育效果都较原来有很大提高。

(2) 为每一位新入职或新转岗的管理人员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 并签订一年的师带徒协议, 每半年考核一次, 满一年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工作。

(3) 视隐患如事故, 逐级问责, 一追到底, 同时, 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逐级问责, 逐级治理, 消除隐患产生的各级原因。

以在用电焊机接线端子损坏隐患为例, 进行了责任倒追。

1) 首先问责操作者。电焊机未经验收擅自使用。

2) 然后问责项目部设备员。电焊机未及时进行验收挂牌。

3) 其次问责项目部材料员。入场的设备未进行入场验收, 即调拨给相应施工班组, 导致不合格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4) 最后问责基地仓库。项目部所有的设备都来自于基地仓库, 基地仓库未经检查即把不合格的设备调拨到项目部。

对操作者进行警告处罚, 对项目部设备员、材料员、基地仓库管理员各罚款100元, 并在项目部张贴处罚通报, 再次出现同类隐患, 对责任人加倍处罚。

(5) 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为项目部制定了高处作业、起重吊装、文明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机具等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针对专业内容进行专项检查, 为公司制定综合性安全检查表, 以检查隐患整改情况为主要内容。

(6)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 为每一个工程项目建立安全投入专用账户, 同时确定了安全投入比例, 按照“阶段预提、总额核定、足额投入、结余不退”的原则控制安全投入。

该建筑施工企业经过一年的时间推行以上治理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隐患明显减少, 安全投入大大提高。隐患由2014年的146项减少为2015年的63项, 图1为2014年与2015年隐患数量对比图;安全投入由2014年的平均不足工程造价的1.5%, 提高到2015年的工程造价的2.2%, 提高了0.7个百分点。另外,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明显高涨, 施工人员70%以上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部分施工人员能自觉学习安全知识, 同时能积极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并协助治理。

4 结论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应从减少隐患入手, 从人员、机具设备、安全职责履行、安全检查、责任追究、安全投入等七个方面进行隐患治理可取得较好效果。在某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以上治理措施, 经过一年的实践, 隐患数量明显下降, 安全投入大大增加, 证明治理措施有效可行。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五大伤害, 使建筑业成为仅次于矿山采掘业的事故高发产业。为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作者以隐患治理为切入点, 从人员、机具设备、安全职责履行、安全检查、责任追究、安全投入等七个方面分析隐患频繁出现的原因, 并根据原因分析结果, 提出了相对应的治理措施。把治理措施应用到某建筑施工企业, 经过一年的实践, 隐患数量明显下降, 证明治理措施有效可行。

关键词:建筑,隐患,治理,问责

参考文献

[1]董鹏, 周东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隐患及应对[J].内蒙古水利, 2012 (3) :72-73.

[2]何世民, 邓伟.浅议我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隐患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建筑安全, 2008 (8) :22-24.

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篇4

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宿迁市强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全面实现本公司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建设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部门。

第二章 事故隐患分类

第四条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第五条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部门自身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

第三章 责任分工

第六条 本公司主管安全的公司领导责任分工。

(一)负责审批本公司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项目;

(二)负责审批本公司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资金。

第七条 各部门领导责任分工。

(一)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和规定,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和相关管理细则;

(二)组织并参加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对暂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逐级上报;

(三)按月组织研究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布置有关专业部门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隐患,组织制定相应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事故隐患治理资金;

第八条 各部门责任分工。

(一)车间

1、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情况时,要立即下达停产、停工处理指令,不得违章指挥;

2、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做好生产平衡工作,调整运行方式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解决;

3、组织开展工业建筑(含建筑物和构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组织制订设备、设施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以及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申请、安排,并组织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

5、组织对检修部门作业现场和日常管理中隐患进行检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

(二)技术开发部

1、组织对衡器、计控保护系统的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

2、组织辖区内作业涉及化学品的事故隐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人力资源部

1、组织开展岗位劳动纪律情况和劳务用工管理情况的检查,对存在隐患组织落实;

2、组织开展消防、交通、治安专业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实施奖励,并根据本公司领导批复,组织做好奖励的审核、兑现。

(四)办公室

1、组织开展食品卫生、行为规范、职工后勤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治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组织制订公共卫生等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3、组织对绿化、保洁部门作业现场和日常管理中隐患进行检查工作,对存在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

(五)财务系统

在编制资金预算的同时,将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纳入资金预算安排,并对提出的事故隐患治理资金进行审核,保证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

(六)安管委会

1、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组织对重大危险源隐患情况进行监督监控;组织制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急性职业中毒等隐患整改方案、应急预案,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3、负责事故隐患的归口统计上报工作。

第四章 事故隐患的排查与统计上报

第九条 各部门行政一把手,是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第十条 在事故隐患排查中,各部门按照区域分工、包机制度明确每台设备、设施、每个区域、部位事故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对所辖设备设施、区域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负责,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上报或组织处理。

第十一条 应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本公司的有关规定,班组按班次、作业区按日、作业部按周、公司层按月组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第十二条 部门事故隐患排查分部门级、区域级和班组级三级排查制度,均建立“隐患项目登记、处理台帐”,由上一级主管负责人进行检查和签认。

第十三条 各专业系统应按照各自的工作范围、职责分工,分别组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按时限要求向上级领导和安全专业汇报。

第十四条 对检查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应逐级进行登记或上报。

(一)一般事故隐患

1、班组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在安全工作日志中;

2、当日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由班组上报车间,由车间填写“隐患项目登记、处理台帐”,并明确整改时限、负责人和控制措施;

3、一周内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由车间上报安管委会,由安管委会组织制定整改计划。采取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岗到人,同时填写“隐患项目登记、处理台帐”。

(二)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上报公司领导,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4、防止发生事故的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 各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按月、年进行统计,于每月初5日前,每年1月15日前向公司安管委会分别上报上月及上一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月度、年报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登记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登记汇总表”。统计分析表应由主管领导签字,实行零报告制度。

第十六条 各部门有权对所管辖的范围内发现的事故隐患向责任部门下达隐患整改指令书,并督促进行治理整改。由上级部门下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改正指令书》的事故隐患,责任部门应按时限要求及时进行反馈。

第十七条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部门,应当与承包、承租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业主部门对承包、承租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五章 事故隐患的治理

第十八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本着边排查、边整改和“三定四不推”的原则,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的要求,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治理整改,确保治理整改到位。

第十九条 一般事故隐患:责任部门应限期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由本公司组织专业部门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强制性监控措施,进行限期整改。

整改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整改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整改的机构和人员;

(五)整改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条 重大事故隐患需本公司安排计划治理的,隐患所在部门应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及时上报本公司安管委会,并制定详细完善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十一条 重大事故隐患责任部门在整改结束后,应及时向本公司提出验收申请,由本公司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现场验收或向上级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二条 暂时整改不了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在停产或停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事故隐患治理整改。并根据其级别,分别由所在部门进行检查,检查主体为对应级别的负责人或分管专业。

第六章 事故隐患的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三条 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经部门申报、专业部门审核、本公司批准后,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按本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根据事故隐患所在部位,按照区域分工对责任人落实考核。凡被公司级专业管理查出的事故隐患,对责任部门考核500-2000元/项,对部门行政一把手考核200元/项;凡被部门专业管理查出的事故隐患,对责任区域考核200-1000元/项,对区域长考核200元/项;凡被部门区域长查出的事故隐患,对责任班组考核200-500元/项,对班组长考核100元/项。

第二十五条 未按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整改或上报,导致发生事故,对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情节严重的,由本公司专业部门提出意见,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与实践 篇5

1 安全隐患排查意义和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 集团公司把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研究列入年度科技发展项目, 并下达了《计划任务书》, 要求通过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使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这项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的压力的层层传递, 使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向超前防范转变, 切实消除了现场存在的隐患, 给职工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实现了公司的消灭重伤以上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的安全目标, 最终使公司安全状况得到改观。

2 安全隐患排查的实施过程

按照鑫龙公司三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 实行规范化操作和管理;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切实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使安全生产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研究安全隐患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及时排查和治理现场安全隐患;研究开发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管理软件, 实现安全隐患信息的快速传递、反馈和查询。

通过以上的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确立了公司、矿、区队三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研究制订了《安阳鑫龙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在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责任, 明确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 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执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给予行政和经济追究;还组织制订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规定》, 确定了煤矿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 对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把2项制度以及国务院446号令和上级有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文件整理装订成《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手册》, 下发到基层煤矿, 做到了管理人员人手一本, 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了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集团公司成立了以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每月召开安全例会, 研究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公司安全监察局、生产部、机电部和通风部都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当作工作的重点, 每月坚持开展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制度不落实、漏查漏报等行为给予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各矿安监部门也把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来, 成立了基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落实了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 加大了检查和考核力度, 实行制度落实与工资收入挂钩, 强力推进制度的落实。目前, 这项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落实制度已经成了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

为了推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制订下发了《关于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 对基层各矿开展安全隐患的频次、上报隐患信息的时间以及文本格式、安全隐患排查档案格式等都做了规范化的要求, 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针对安全隐患治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明确了煤矿“三违”要纳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范围, 作为行为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 从而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事故;规定了跟班副区长对单人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的监管职责, 进一步消除了安全管理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建立了煤矿专业负责人对自己分管范围安全状况的分析和评价制度,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专业副职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压力。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 进一步堵塞了安全管理的漏洞, 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 使这项制度更全面, 更严密, 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了提高安全隐患信息的管理效率, 以一个矿为试点, 推广实施安全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和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要求, 研发了安全隐患信息管理软件, 各区队和科室配备了计算机, 并配备有专门的信息录入人员。通过推广应用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引入计算机管理, 实现了区队科室及有关领导安全信息的快速传递、汇报和反馈, 为各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区安全隐患存在及治理情况, 研究分析安全隐患发生的客观规律和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平台。

3 安全隐患排查的创新点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研究的技术关键主要是:①研究制订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化工作程序, 使制度更便于操作, 运行更加规范;②建立约束机制, 落实各级人员包括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 实现安全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 真正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③研发了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透明度;④把安全隐患划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3类, 并且实行了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专项培训措施“四到位”。

4 安全隐患排查的效果

三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操作以及安全信息管理软件在集团公司6个生产矿井进行了推广应用, 各矿依照《鑫龙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按要求向鑫龙公司安监局报告安全隐患信息;生产区队和主要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 推广应用了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及时上网公布, 为各级领导动态掌握井下安全隐患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2010年以来, 各矿加大了隐患治理整改力度, 矿井生产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2010年1—8月, 鑫龙公司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的发生, 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

5 存在问题

由于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 有的地方还不太成熟, 仍需改进。①安全信息管理软件还没有实现鑫龙公司与各矿联网, 一些数据仍需用电子邮件传送, 公司不能直接读取基层煤矿的数据, 工作效率受到影响。②由于职工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所以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上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③由于技术和经验的局限性, 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仍以个人经验为主, 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安全隐患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分析也存在不足。

6 结语

(1)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以来, 大大消除了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 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促进了安全生产,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改善了煤矿工作环境, 保障了职工生命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提高了职工安全素质、技能, 对改变煤矿企业形象和提高煤矿职工社会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隐患治理及研究 篇6

案例1:2008年12月23日,广西靖西县某采石场发生一起岩体崩塌事故,造成6名民工死亡。当日上午,企业主要负责人查看该采石场塘口处上方存在裂痕和石块松动,由于缺乏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排查的知识,不知这里存在着安全隐患,进而未采取正确的安全处理措施,继续叫工人作业,还违章指挥空压机钻6个爆破孔,每个爆破孔深2 m,欲炸掉松动石块,随后叫民工找炸药,准备实施爆破。该负责人在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没有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仍在危险下方作业,忽视安全生产措施和管理,未按有关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中午,该石场塘口处上方发生崩塌,正在该场地打石头施工的民工6人被轰然崩塌的石头压埋,5人当场死亡,1人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经过事故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冒落的岩石为伞檐体,左侧及下部悬空,右侧断层发育,粘连性极差,存在着明显的隐患,加上受到近期爆破振动等因素影响,致使悬吊的岩石塌落,而矿方冒险在受檐状石威协的下面作业是导致“12.23”冒落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该采石场没有按规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管理混乱,没有及时对隐患开展治理,明知劳动安全设施、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仍然生产,而不采取预防性措施,未叫民工撤离到安全地带,造成伞檐体岩石崩塌死亡6人。

案例2:2007年8月18日上午7时,罗城某采石场负责人安排民工3人进行开采作业,2人负责钻炮眼,其余人负责清渣,至8时50分左右,其中林某独自到采石场上部与地面斜坡距离约12m处(斜度约25°),用钢钎自下而上撬动没有开炸的盖山浮石时,一块长约1.5 m的盖山浮石突然滑落,因林某躲闪不及时,浮石从林某身上碾压而过,致使其当场死亡。经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上面浮石存在有事故隐患而不排查治理,林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自下而上撬动浮石,被滚落的浮石碾压致使其当场死亡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石场现场管理混乱。该采石场没有按规定排查检查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落实好作业现场安全保障措施,致使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消除;其次,民工违章冒险作业,没有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自保互保能力缺乏,规章制度不建全。

以上案例说明,事故的发生有众多偶然性,但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小采石场主要负责人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及管理能力,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力,不知如何正确开展这项工作而造成的。因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我们现在应关注的问题。

1.1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的主体不明确

企业不认真按有关规定开展自身安全检查工作,而是错误地认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各地市、县安监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这种错误认识是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明确的表现。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中已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体,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应认真开展落实安全生产检查。

1.2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不全面

广西中小型露天采石场企业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时,大多数都是排查一些物的危险状态,如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浮石情况哪里有滑坡的的迹象等,企业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实际上这只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一部分,其中还应该包括: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等。

1.3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中小型露天采石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建立建全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事故隐患排查随意性太大,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都是负责人说了算,排查出来的结果不知如何处理,向谁报告,什么是一般隐患,什么是重大事故隐患分不清楚。常常把重大的事故隐患按照一般事故隐患来处理,从而导致较大事故的发生。

1.4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的结果不知如何处理

大部分中小型露天采石场对安全检查结果视而不见,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没有采取科学的治理方法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查出重大事故隐患不报告,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事故排查的结果治理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治理资金的保障,治理方案的落实。加强事故隐患治理才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5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不统一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如利用各类安全检查表、仪器及仪表等来开展排查工作。而现在许多采石场事故隐患排查只是单靠人的一双眼睛,凭经验,没有多少科学的依据,事故隐患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错过了最佳的治理时期,导致一般事故隐患发展成为重大事故隐患。

2 事故隐患排查问题的应对

2.1 宣传与处罚相结合

在各采石场,大力宣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使企业各类人员都知道,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事故隐患经过一定条件和时间“转移”而产生的,通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另外,对一些采石场不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未进行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由安全监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促进采石场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2 规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

首先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每日都应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每月定期由矿长负责组织1~2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并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登记,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落实排出,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报告有关安监部门,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2.3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中小露天采石场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要负责人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事故隐患的等级登记制度、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制度、资金使用专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等。

2.4 加强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

1)加强现场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排查。主要排查各采石场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以下各项规章: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求援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把各项制度的建立建全作为事故隐患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查。

2)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排查。加强现场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主要检查: (1) 工人是否戴安全帽、穿安全鞋、戴安全带; (2)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如巨大伞檐和岩石板悬在空中没有处理,操作人员在下作业; (3)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4) 酒后作业,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5) 雷管、炸药存放不当,爆破工违规施爆; (6) 人为造成安全设施、装置失效等。

3)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排查。 (1) 检查破碎机的安全设施、装置是否缺乏,危险场所有无安全标志; (2) 爆破作业隐蔽场所有无缺陷,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3) 不稳固材料和岩石是否及时处理,安全帽、安全带常用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 使用中,各种矿山设备是否带病运转; (5) 采石场环境是否良好,工具石料堆放是否安全; (6) 边帮、危岩是否出现滑落的危险等。

3 结语

露天采石场事故频发,如何加强企业领导人、工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怎样减少采场安全隐患,需要从宣传、制度、规范方面着手。

摘要:针对广西中小型露天采石场事故频发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露天采石场事故隐患众多且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究其原因是企业负责人对安全隐患不重视, 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及管理能力, 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力。为减少事故隐患, 文章给出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故隐患,安全生产,露天采石场,中小型

参考文献

[1]张文利.露天矿山开采事故隐患的防治.劳动保护, 2005 (2) .

[2]李祥.露天矿山爆破危险范围的确定[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6) .

[3]许志中, 李永强, 许利生.我国露天矿山开采的薄弱环节及对策分析[J].矿业快报, 2006 (10) .

隐患治理及研究 篇7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防护要求不断提高,而明确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制定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因此如何有效地排查与治理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各单位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的最重要途径。

河北省电力公司原有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模式由于没有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未能有效实现闭环管理,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及时性、规范性、正确性。同时由于下属地市公司各自独立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未能形成全省统一的信息安全隐患档案库。因此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信息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河北省电力公司建立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并形成全省统一的信息安全事故隐患档案库,实现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标准化,并使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有效积累与传播,从而促进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为河北省电力公司年度信息项目的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

1 系统技术架构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架构采用Just Step公司的X3 Business技术(见图1)。

Justep X3 Business业务架构平台以业务作为导向和驱动,是可以快速构建复杂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对复杂的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分层,在软件开发的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恰当的契合点,Business平台具有如下特性。

1)快速性:通过业务架构平台提供的基本框架以及预置好的模块,软件开发人员能很快地研究出用户所需要的复杂应用软件系统。

2)灵活性:通过业务架构平台提供的开发与管理工具,软件开发人员能很方便地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以及用户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变化的需求。

3)集成性:业务架构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不仅为集成同一平台上的各种不同软件提供了规则,还为集成其他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集成接口。

4)跨平台性:Business平台屏蔽了操作系统、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的技术细节,开发人员在利用业务架构平台开发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时,关注的焦点在业务逻辑、管理模式,而不用关心采用何种技术实现。跨平台性使得通过业务架构平台开发的软件能够顺利在各种异构环境下运行。

2 系统功能架构

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通过隐患档案、流程控制、对比考核3个功能模块,依据“排查(发现)–评估–报告–治理(控制)–验收–关闭”6环节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信息安全隐患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和标准化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2.1 信息安全隐患档案库

河北省电力公司将信息安全事故隐患定义明确为“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信息系统机房、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非常态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信息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缺失”。并根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将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2个等级。

为了对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信息安全事故隐患档案包含以下属性。

1)隐患编号:由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根据事先定义的编号规则,自动生成编号。

2)隐患简题:对隐患命名。

3)隐患来源:分为运行检修、信息安全自查、信息安全督查3个来源。

4)评估等级:根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2个等级。

5)隐患类别:分为技术和管理两大类,其中技术类具体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5个子类;管理类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5个子类,隐患类别划分如图3所示。

6)关联资产:为了便于管理,系统中导入了河北省电力公司完整的信息资产台账,如果隐患关联具体资产,则应在该系统中予以关联。

7)隐患内容:对隐患的具体描述。

8)计划整改期限:计划完成整改的日期。

9)治理方案:隐患的具体治理方案,在系统中通过固定格式的表格录入。

10)整改完成情况: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在系统中通过固定格式的表格录入。

11)隐患验收情况:对隐患治理结果组织验收,在系统中通过固定格式的表格录入。

12)其他:包括上报人、发现时间、治理责任人、可能导致后果等其他属性,同时系统提供了灵活的附件上传功能,可以将现场照片、会议纪要等所有隐患相关资料上传,以形成最全面的隐患档案库。

2.2 隐患排查治理流程控制

按照“排查(发现)—评估—报告—治理(控制)—验收—关闭”6个环节的闭环管理模式,在系统中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流程,系统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2.2.1 隐患排查环节

各单位充分结合日常运行检修、信息安全自查、信息安全督查工作对本单位信息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由各单位信息安全专责负责在系统中录入隐患相关属性。

2.2.2 隐患评估环节

隐患所在单位信息运维部门负责人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隐患等级评估,并根据隐患内容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2.2.3 隐患报告环节

评估工作完成后,隐患所在单位信息运维部门负责人立即在系统中上报隐患评估结果和治理方案,由省公司科技信通部信息安全专责对隐患治理方案和评估等级进行审核,并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复核意见。

2.2.4 隐患治理环节

隐患所在单位信息运维部门安全专责根据治理方案安排相关人员对隐患进行治理,并在系统中上传隐患治理报告。

2.2.5 隐患验收环节

隐患整改治理完成后,隐患所在单位信息安全专责应及时在系统中提交验收申请,省公司科技信通部安全专责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远程或现场验收。

2.2.6 隐患关闭环节

隐患验收完成后,由省公司科技信通部安全专责在系统中关闭该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完成隐患归档工作。

2.2.7 职责分工

该系统也进一步明晰了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分工。

1)省公司科技信通部:负责信息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整体组织、指导、协调,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督促、指导、检查所属单位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调解决所属单位在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共性、苗头性、倾向性事故隐患,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排查治理活动。

2)各下属单位:各单位信息运维部门是信息安全事故隐患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信息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承担闭环管理责任。

3)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省公司领导下,参与信息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指导、验收工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工作。

2.3 考核与对比

为便于考核对比以及知识共享,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还附带完备的隐患查询统计功能,可以对隐患整改按时完成率、隐患整改结果验收合格率、治理方案合格率、隐患数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并形成月报、季报和年报,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考核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并形成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系统支持对隐患档案的隐患简题、隐患来源、评估等级、隐患类别等所有属性进行条件查询,使隐患档案库成为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经验库、知识库,有效提升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

3 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河北省电力公司固化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实现了闭环管理,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及时性、规范性、正确性。考核对比功能强化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提高了各专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同时全省统一的信息安全隐患电子档案库方便了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与借鉴,使各单位能够全面排查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充分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行隐患治理,显著提升了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河北省电力公司开发的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流程规范、界面友好,并充分考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实际,因此系统总体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经验的积累与传播,强化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显著提升了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同时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各单位信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河北省电力公司仍需全面修订相关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有效地融入、固化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摘要:文章分析了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现状,阐述了建设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简要说明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详细说明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并结合河北省电力公司实际,介绍了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档案,闭环管理

参考文献

[1]庞南.信息安全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杨云江.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闫宏生.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薛质.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和安全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隐患治理及研究 篇8

隋振江一行首先查看了121路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使用情况, 向现场技术人员询问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风险隐患排查方法和应急保障措施。随后观摩了纯电动公交车的充电过程, 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充电设施的防漏电安全保护措施。王春杰随行汇报了集团公司新能源车的发展状况及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

隋振江在调研中指出, 要高度重视纯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能, 特别是在浸泡、撞击、穿刺等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要与生产商尽快研究针对各类电池的安全消防措施。公交集团相关运维单位要加大信息化建设, 尽快建立完善车辆、电池与充电设施的动态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况,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篇9

强化监督检查 坚持从严排查隐患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 针对各个时期、各个行业特点, 持续深入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全市全面排查

采取“企业自查自纠、镇街全面排查、部门执法巡查”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 对各行业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 做到横到边、纵到底, 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实现了隐患排查全覆盖。针对工矿商贸行业企业特点, 重点开展了以“查制度执行、查现场管理、查事故隐患、查责任落实、查教育培训、查职业卫生、查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七查”活动, 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及时治理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市级分管领导到监管部门和镇街分管领导、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 并建立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档案, 确保了排查不走过场、治理不搞形式。

专家诊断检查

充分发挥专家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辖区大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特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抽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了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工商贸3个专家组, 集中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对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诊断式”检查, 对安全隐患进行专家“会诊”, 帮助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提高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重点时期巡查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 将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分类划分, 组成了25个安全生产专业领导小组, 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明确到了分管市级领导、责任部门和配合参与单位。每逢“两节两会”、夏季汛期、“十一”国庆等安全生产的敏感期、关键期, 组织各专业领导小组, 由市级领导带队, 对监管职责范围内的行业领域进行专业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种场所、各个部位、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能整改的, 坚持当场整改、当天整改。整改难度较大的, 全部登记建档、限期整改, 并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整改时限、整改资金、应急救援和监控措施“六落实”。

强化治理措施 坚持从快整改隐患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 隐患不除, 事故难绝。为切实抓好重点隐患的治理、监控和整改, 莱州市建立健全了“四个机制”, 强力推进各类隐患整改工作, 确保了隐患按期整改到位。

责任落实机制

定期调度分析、整理汇总全市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情况, 对确定的较大隐患进行梳理分类。对每处隐患所涉及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整改时限及分管市级领导逐一进行细化分解。采取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提出整改要求, 把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了每名分管市级领导和每个具体单位。对可能造成伤亡大、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的重大事故隐患, 提交市政府挂牌督办, 并由市长签发《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措施硬、力度大、效果好。近年来, 利用这一手段, 莱州市先后对非法尾矿库排放点、危化品加工企业安全条件不达标、海上非法采运砂石、油气输送管道非法占压等一批重点隐患进行了挂牌治理, 均取得良好成效。

资金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带动镇街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重点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 为隐患治理工作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近年来,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 300万元, 先后扶持治理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渔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危及公共安全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治理项目, 彻底治理了一批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隐患整改期间的动态监控, 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不间断地对隐患部位进行监督检查, 分析隐患危害, 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和监控措施。同时, 加强隐患整改情况跟踪调度, 定期在全市通报隐患整改进展情况, 加快了隐患整改进度, 确保了隐患整改效果。

验收销号机制

对重点隐患建立“一患一档”台账, 包括隐患整改表、监督检查记录、隐患图片资料、整改方案、相关会议记录、督查记录、验收合格意见等资料, 对每处隐患整改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整改一处, 验收一处, 销号一处, 实行“排查、整改、验收、销号”规范化管理。近年来, 莱州市整改消除了一大批隐患, 及时堵塞了漏洞, 其中整改消除重点隐患176处,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强化制度保障 坚持从实防控隐患

建章立制堵隐患

在全市规范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安全生产专家组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等规章制度, 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 强化源头监管, 严格执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重点监控查隐患

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 完善了25处重大危险源管理库, 建立了市镇村企四级监控网络, 做到了分级管理、措施到位。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上运输、渔业生产、消防、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特种设备、液化气和钢瓶、农机、石材加工和废旧塑料加工等15个行业领域实行重点监控, 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重点时期派驻安全督导员制度, 强化了重点部位管控力度。为及时查改隐患, 加大宣传力度, 畅通12350举报电话, 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监控, 累计查处群众举报120多起, 有效提升了隐患治理效率。

严格考核除隐患

上一篇:内部知识体系下一篇:迟延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