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系统建设(精选12篇)
应用系统建设 篇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的仓储物流建设需求。同时,随着近年来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涨,企业对物流仓储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针对这一现象,高密度、自动化的仓储方式正在成为仓储系统建设的主要趋势。
相关设备和系统
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可实现高密度、自动化仓储方式的典型设备和系统有:
旋转货柜:适用于大密度小批量中低吞吐量拣选,如零部件、首饰等特定商品存储。该系统有很多的货格,通过旋转,将选中的货格送到拣货人员面前,捡完后系统再次旋转,将第二个货格送到拣货者面前,以此类推,完成拣货。
货到人系统:利用穿梭车和垂直升降机将补货、分拣、存储、理货、排序和缓存、退货、盘点、发货集货等不同的作业环节集成到了一个系统中。
料箱式立体库:以料箱或纸箱为存储单元的自动化立体库。存取方式与托盘式立库一样,只是这个系统的存储单元是塑料箱而不是托盘,由于大幅降低了输送单元的重量,所以吞吐量是托盘立库的若干倍,适用于补货、箱拣等作业。
托盘式立体库:以托盘为存储单元的自动化立体库,适用于补货和大宗批发业务。
自动分拣系统:适合于大吞吐量小包装的零拣作业。典型的是A架系统,该系统由两侧排列的条状存储货位和中央输送线,以及自动装箱系统构成,在订单高峰时,货物根据订单需求自动被推出到中央输送线上,输送线从一边运行到另外一边后一个订单就拣选完成,一个个订单依次排列,实现了全自动高吞吐量拣选,一个小时可以处理高达2000多订单。
机器人拣货系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判断塑料箱内零散放置的商品,结合机电一体化设计实现高速的零拣。
自动复核系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与自动分拣系统结合实现货物的实时复核。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节省空间和劳动力成本,需要对仓储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上述单个设备或者子系统只有与其他手段配合使用,才能实现目的。比如自动分拣系统,目前有A字形中央输送线系统,也有机器人自动拣货系统,这两个系统本身存储密度并不高,但是零拣的吞吐量非常大,因此可以减少人工作业面积,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节省空间和用工的本意是降低成本,但是增加自动化系统会增加设备投资,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阶段进行综合评估,做到恰到好处。最好的做法是在建设库房之前进行物流系统设计,而不是待库房已经规划设计完成后才进行。
系统规划及建设原则
对于高密度、自动化的仓储系统规划和建设,我们通常不建议孤立地、就事论事地从仓储系统的高密度和自动化出发,而是要考虑全局,进行系统规划。中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不均匀,因此对于一个面向全国业务的企业来讲,首先要从整体布局着手,根据整体布局设计合适的单个库房存储密度和自动化程度。因为中国和欧洲的市场结构和劳动力成本不一样,如果单独追求某个库房的高密度和自动化可能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中国已经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社会和市场的重大变迁,因此在仓储系统的规划中,最好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可以根据未来需求的变化不断增加库房的功能,比如逐步提高自动化程度,而不是一蹴而就、过于超前。
在库内具体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物流系统整体的密度和自动化程度,不能仅仅考虑单一设备和系统的能力。比如,自动立库和货到人拣选都是高密度、高自动化的系统,如何搭配才是最佳?如何应对今后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些都需要统筹考虑。
与自动化系统相伴的是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如果整个库房的作业管理系统有缺陷,则自动化模块很难实现满负荷运行,就会造成投资浪费。
由于国内的整个物流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同,所以如何将自动化系统的刚性与收发货以及订单采集中的灵活性相结合,也是设计自动化库房的挑战之一。
此外,高密度自动化库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化,也会带来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方式、市场供需模式、服务标准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业主在决定投资前,最好请经验丰富的咨询设计公司进行深度讨论,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国外的经验借鉴
欧洲的城市布局都很紧凑,因此一直以来都在追求高效的空间利用率,此外因为工资高,福利制度管理严格,所以自动化物流系统也是市场的主要诉求。从应用情况来看,最无普及的是叉车立库,随后是自动化立库,最近是高密度货到人拣选。上述系统都是高密度存储,只是存储单元变得越来越小,存储单元的存取吞吐量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越来越扁平,零拣业务大幅增长所致。
一般欧洲企业在评估和建设自动化高密度仓储系统时不仅仅是基于现有业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从能否可以借助现代化物流技术实现新的业务模式的角度考虑。比如著名的欧洲电子商务企业OTTO,为了促进服装的网上销售,承诺无条件退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超过50%的退货率。为快速处理大批退货,OTTO为旗下配送中心投资了最新的大型货到人系统,实现了退货在3天内重新发货的业务模式,从而达到了预期的业务目标。
在该项目中,配送中心负责全权处理用户的退货,包括退货收货、退货整理和重新包装并发货。在实施新系统前,配送中心的全部退货需要经过检验合格后由人工存储在分拣库房里,收到新订单后再采用拣货小车进行拣选。为了进一步优化退货管理,OTTO决定采用KNAPP的OSR穿梭技术对退货操作进行自动化管理。
作为该项目的一个亮点,KNAPP的OSR穿梭技术是一个半自动化订单分拣系统,采用货到人的设计原则,利用货架存储周转箱,每层货架之间都有穿梭小车进行货物的存取,并通过垂直升降系统将货物送到操作工位,进行人工拣选。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省略了传统设计方案的大量输送线,节省了空间,并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包括货位数量、工位数量、存储空间等)。系统功能包括存储、分拣、发货集货、退货管理、库存盘点等大部分库房功能,特别适合商品种类多、存储密度大、订单数量大、单个订单批量小的业务。同时,因为采用了单一的技术,所以系统稳定性、可维护性得到了提高。
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
围绕高密度、自动化仓储方式的实现,目前常见的技术和系统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旋转货柜技术、自动化货到人拣选系统等。其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已经被国内用户广为接受,旋转货柜技术在备品备件和部分医药零售中多有应用。此外,料箱式堆垛机、穿梭式货到人系统等都已经有国内公司在着手研制或生产。而最受关注的当属自动化货到人拣选系统,该系统设计理念在10年前面市,经过多年的完善,现在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商用。
自动化货到人拣选系统相当于一个智能的流利式货架,可以将不同的商品自动送到拣货人员面前,从而避免了拣货人员的走动,从而提高了拣货效率。同时,该系统又与流利式货架不同,它无需像传统流利式货架那样进行二次补货,而是将存储的货物直接送到拣选位,优化了作业流程,节省了空间和时间。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以应用在发货集货和排序上,取消了将货物从发货道口移载到托盘或者笼车内的作业环节,节省了劳动力,增加了仓储密度。代表性的产品如基于穿梭车和垂直提升机的货到人系统,该系统包括水平移动的穿梭车,一台穿梭车负责同一巷道内同一层货物的存取,每层都有一个穿梭车,这些穿梭车川流不息地将货物送到垂直提升机处,由垂直提升机送到负责货物进出的输送线上,此后货物被送到拣货工作台,位于拣货工作台的拣货人员根据电子标签或者亮灯指引,将所需货物拣到订单箱中,完成拣选。供完货的料箱经由输送线重新被送回货架内存储
同时,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库房作业管理系统也将日益复杂。通过图像识别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订单复核效率、降低差错率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对上述高密度、自动化仓储方式的需求会逐步上升,这取决于空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中国市场对高密度、自动化仓储方式的需求会逐步上升,这取决于空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应用系统建设 篇2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镇场镇建设工作作一简要发言,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概况
我镇位于XX市西南部,距主城区29公里,与重庆市xx区xx县伏龙乡及本市的xx镇、xx镇接壤。全镇幅员面积4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28亩,下辖12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37300余人。场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场镇人口将近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28%。
二、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绩
我镇场镇建设按照“统—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扩大聚集效应,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产业发展方面,我镇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牢固树立“工业经济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发展理念,抢抓两江新区、渝广合作、重企转移三种机遇,发挥邻近重庆的区位优势、老工业基地的人才优势、渝广连接线的交通优势三大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做好现有企业服务,现已培育规上企业10家,镇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场镇人气指数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更加活跃。1-5月,我镇完成招商引资工业项目4个,到位资金xx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xx万元,工业销售产值xx万元,利润总额达xx万元。
基础设施方面,我镇近年来通过积极对上争取项目、鼓励民间投资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场镇功能不断完善。实施河河道整治、河堤美化靓化工程和场镇亮化工程,修建河堤2公里,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10余盏,新增绿化面积约20xx平方米,绿化率达38%,有效改善XX人居环境,消除汛期场镇安全隐患;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个,有效缓解、xx4个镇垃圾处理难问题;新建成省级示范综合文化站和xx平方米乡镇文体广场1个,配备各类健身器材80余件,基本满足群众日常文化体育需求;新修建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镇域内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新修建污水处理站1个,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镇域内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新修建冲水式公厕1个,建成后将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完成城区房屋改造xx户,改造场镇下水道xx米,铺设人行踏板平米。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加快商品小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商住小区雅居、同创伟业、沁园小区、和谐小区、宾馆小区、xx小区等6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人居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环境整治方面。积极探索场镇清洁卫生管理新机制,通过居民一事一议方式,委托隆鑫物业公司负责场镇清洁卫生,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制定了场镇环卫收费标准,聘请专人负责管理环卫、清运垃圾等,真正做到了常抓不懈。在沿街的商户、住户中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活动,培养“城镇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意识,引导广大商户、住户树立主人翁意识,镇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到位,如美化、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是资金、土地不足是制约场镇建设的瓶颈。乡镇财力弱、国家项目少、可用于建设的土地存量不足,严重阻碍了场镇建设发展步伐。
三是场镇建设不易形成特色。新建楼房样式单一,突出地方历史和文化特色不够,不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四是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还无法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工业商贸镇进行场镇建设,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完善配套设施。
(一)争取政策命名,获取优惠政策。完成重点商贸服务镇申报工作,解决场镇无农贸市场的现状,规范市场;完成百强镇建设试点镇申报,完成5平方公里总规和3平方公里控规。充分利用2个政策命名带来的优惠政策,发展工业、商贸服务业。
应急系统建设升温 篇3
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该预案特别提到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等。该预案还对应急处理、应急响应、善后处理、信息发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规定。
绩效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篇4
由于绩效管理涉及面广, 业务模型处理复杂, 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经不能够有效的体现企业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 更谈不上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的系统化、体系化。因此, 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有效的支撑绩效管理体系成为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支撑绩效管理体系的信息系统由此呼唤而出。
1 绩效管理系统的目标
我们所要构建的绩效管理系统就是为企业服务的, 实现公司绩效管理的集约化管控, 同时支持各单位绩效流程独立操作运行, 因此该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
指标体系管理:实现公司业绩指标的逐层分解, 提供企业、部门、岗位指标库的管理功能。实现公司业绩指标的监控与分析功能。
绩效运行管理:结合系统外绩效管理活动, 实现各单位绩效合同制定、绩效合同调整、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申诉、沟通辅导与改进等绩效流程的闭环管理功能。提供公司本部对各下属单位绩效体系运行状态的总体监控与管理功能。
绩效结果应用:提供各周期绩效奖金计算与分析, 绩效积分排名、统计等个性化绩效结果应用功能需求。
在绩效体系应用成熟后, 将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 推广现代绩效管理理念, 建立绩效管理循环, 完善现代绩效管理体系;
(2) 建立绩效指标体系, 将企业对上级的年度业绩承诺, 分解到月, 落实到人, 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
(3) 推进绩效管理的信息化, 以信息系统固化绩效管理理念, 实现系统如期上线, 促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提高生产效率。
2 绩效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业务架构分为4个层次:外部接口层、业务平台层、绩效应用层、门户展现层。
外部接口层:绩效系统的HR基础数据从ERP系统同步
业务平台层:采用EMARK平台作为系统二次开发平台, 平台提供了指标管理、考核方案配置、流程监控等基本功能。
绩效应用层:在EMARK平台上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包括绩效考核循环体系、绩效指标体系、考核结果应用体系、绩效辅助体系等。
门户展现层:绩效系统与企业门户进行应用集成、单点登陆、用户登陆企业门户后可以通过应用导航方式访问绩效系统, 实现企业统一的应用体验。
3 绩效管理业务分析
3.1 业务范围
绩效管理系统业务范围是在全员绩效管理统一规划下, 首先实现班组员工个人绩效管理运行过程, 具体包括:
(1) 班组和班组员工考核模式和考核标准定义;
(2) 班组绩效日常记录维护、审核和查询;
(3) 班组员工绩效结果评价、统计和汇总;
(4) 班组绩效结果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计算。
3.2 业务特点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最小的单元, 负责了主要的生产工作任务, 班组生产效率直接影响整个企业业绩目标的达成。企业根据战略目标设定业绩指标, 将指标分解到基层单位, 基层单位根据各班组工作性质, 将业绩指标分解到各班组, 各班组依据业绩指标制定班组工作计划, 班长根据计划或临时任务安排员工进行作业。从班组工作特点上可概括为:
3.2.1 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重
一方面要求员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操作, 保证工作质量。
3.2.2 工作协作要求高
班组是一个小集体, 班组员工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在大部分工作中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 整个班组工作任务完成需要靠每一位组员的努力, 班组的成绩直接影响到每个班组员工的成绩。
3.2.3 工作多样化、分工细致
不同的班组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 班组内部又根据组员技能水平、专业进行不同的工作分配。
3.2.4 有具体的作业规范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不同的班组根据工作的不同需要制定具体的作业规范要求, 员工在日常需要学习作业规范, 在工作中必须遵守作业规范要求。
4 绩效管理体系
班组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分为绩效计划制定、绩效实施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反馈改进, 绩效考核管理得到绩效考核分数后进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管理部门对过程的及时性、合理性进行监控。
绩效计划制定。该部分为绩效管理的起始阶段, 在该阶段定义班组组织考核、班组员工考核的内容、标准和考核模式, 为后期的绩效实施和考核提供基础。
绩效实施管理。该部分依据绩效计划制定的模式记录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情况, 为后期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管理。该部分按照绩效计划制定的周期对组织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考核按照设定的考核流程进行, 最后得到组织或员工的周期考核结果, 通常为分数。绩效考核结果为后期绩效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绩效反馈改进。是使员工明确努力方向, 不断改善业绩的有效手段, 包括绩效结果沟通、绩效结果分析以及改善计划制定三个环节, 通常以面谈的形式开展。
绩效结果应用。是体现员工绩效目标达成的直接手段, 鼓励员工以绩效计划制定中的目标努力奋斗, 鼓舞全员工作热情。
绩效过程监控。在绩效体系运转过程中, 需要有组织对整个体系运转的及时性、公平性进行监控。
5 结束语
随着绩效管理工作地深入开展, 需要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持确保绩效管理体系成果得以固化、提高绩效管理整体运行效率, 为绩效管理在全局深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深化了企业内部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的内部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明确了对各部门/单位、职工在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党风廉政等各项管理中的要求和责权关系, 明晰考核标准, 使得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有效的落到实处,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为用户带来更优良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国军.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应用系统建设 篇5
关于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国家出台了《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和《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根据这些文件法规要求,一个博物馆的安防系统建设,从系统组成上看,应该包括监控设备、防盗设备和门禁设备,这一点和常规安防系统没有太大的区别。从系统监控的内涵上看,博物馆安防系统应包括防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声音复核系统、通信系统(含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辅助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管理中心控制系统(包括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打印、查询及多种联动控制)、供电系统、防雷电系统、传输系统、记录系统等,以下将介绍博物馆安防系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
1、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对建筑物内(外)的主要通道、电梯及文物展厅、文物库房、文物暂存室等重要部位和场所进行图像实时监视和有效记录、回放;记录、回放的图像的质量应满足追溯举证的管理要求,图像质量不低于四级;视频监测系统要与防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其它安全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
2、入侵报警子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应具有防拆、防破坏保护。当入侵探测器受到破坏,拆开外壳或信号传输线路短路以及并接其它负载时,探测器应能发出报警信号。采用多光束周界、窗式、墙式小周界等多元化组合,对空旷地带、门窗、重要库房等实施有效防护,实施多防区实时监控,技防和人防紧密结合,构成无数道看不见的隐行红外光网。而对于博物馆室内重点区域则应安装三鉴探测器,及时检测到人员的异常入侵。人员巡逻时,传统签名簿的签到形式容易出现冒签或补签的问题,在查核签到时比较费时费力,对于失盗、失职分析难度较大,应采用电子巡更子系统。
3、门禁管理子系统 在进入展厅或办公区、库房的主要通道口设置门禁点,采用感应式读卡器,刷卡进入。所有读卡要有记录,可进行卡的授权、挂失、删除操作,有挂失卡使用或非法闯入等报警事件发生时,可联动摄像机和监视器对门禁点进行监视。门禁管理子系统应该能够方便进行发卡任务、权限管理任务、门禁时间管理以及灵活方便的脱机工作能力。博物馆安防系统面临的问题
虽然博物馆安防系统已经可以较全面的保护博物馆的各个方面,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各子系统相对独立,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上文已经介绍了博物馆安防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可以独立的工作,发挥各自的功能。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子系统之间缺少有效的联动机制。例如,当报警子系统检测到有火灾时,是否会联动门禁系统,自动打开所有门,是否可以自动联动消防系统。或者当某一个位置的报警探测器发生报警,系统是否可以马上锁定周围的监控区域,从各个角度封锁盗窃分子的逃跑路线,并同时联动公安系统等等。如果能建立起这种联动机制,博物馆安防系统将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处理相应危急事件,减少人民财产损失。
2、安防系统被动防御,难以主动预防 现在的安防系统主要以视频监控为主,通过管理人员查看显示大屏上的图像来发现紧急事件,这对系统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过高。一方面,工作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大屏幕,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非常容易疲劳。另一方面,现在博物馆越建越大,监控点数越来越多,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控点都同时显示在大屏幕上。这些条件制约监控系统改变被动防御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预防。
3、缺少和公安、消防等系统的有效联动
对于博物馆安防系统,主要面临的危险来自人为偷盗和火灾,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这些事件,发生后如何及时处理就成了系统的重心。目前大多数的安防系统还不能和公安系统、消防系统有效联动,形成预案相应机制。对于博物馆这样的单位,有可能延迟一分钟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安防系统与公安、消防等系统进行有效联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4、缺少针对博物馆系统的专用设备 在建设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时候,大部分系统建设采用的是常规安防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相关设备。工程商在建设的时候不得不从多个厂家中选取设备,自行组建一套拼凑的系统,也就是说市场缺少针对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这种行业所特需的专用软硬件产品。博物馆解决方案的结构 针对博物馆目前出现的问题,不少厂家已经开始进行着手解决。而这些厂家的博物馆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在一套系统中集成了门禁巡更子系统、音视频监控子系统、周界报警防范子系统、灯光控制子系统、环境参数采集子系统、报警消防子系统等。监控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室外部分采用红外云台、高速快球,配以复合音频采集设备和警号;室内部分包括红外半球摄像机、智能三鉴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环境参数采集器等,室内室外部分实现24小时监控无盲区。门禁巡更系统采用网络传输模式,将门禁系统和巡更系统化为一套系统,同时可以起到考勤的作用。检测主机可以采集多种环境参数,并控制灯光系统。博物馆解决方案的优势
1、多种联动预案策略,可以及时处理危急事件
该方案提供了多种联动预案策略,将各个系统有效的组合起来,实现1+1>2的效果。在系统输入部分包括音视频检测、烟感探测、环境变量检测、门禁事件等。系统输出部分包括球机控制、录像策略、报警提示、声音提示、联动公安、联动消防等。系统可以设置所有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实现模块级联动,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处理能力和相应时间。
2、引入智能分析技术,提前发现可疑事件 系统中的视频监控点不仅仅是视频的采集设备,更是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视频信号输入到综合业务工作站上,可以主动的发现可疑时间。例如设置了物体滞留规则的摄像机可以用于监控安放在博物馆中安防的展品。正常情况下物品一直放在摄像机视野中,当物体被移出或拿走的时候,摄像机会自动发出报警。还比如设定方向规则,正常情况下所有人是按照出门的顺序走,当有可疑人按照进门的方向行走时,摄像机也可以马上发出报警。
3、多种检测手段,立体防御 该解决方案中以各种子系统为基础,实现了大量信号采集。这些采集到的信号将作为系统智能判断的基础。在系统中不但包含了传统的音视频信号、报警检测信号,还增加了门禁巡更考勤一体化信号、博物馆温度采集信号、博物馆湿度采集信号、中心机房电流电压功率采集信号、大厅空调工作状态等。可以说实现了对整个博物馆的立体化全方位监护。
4、博物馆安防专用产品,集成度高,系统稳定 博物馆具有环境特殊,馆藏物品特殊等特点。环境、光照、温湿度等都有可能对馆藏物品造成影响。例如现在监控领域比较常用的红外一体化摄像机,而在博物馆环境下一般是不能够使用的,因为红外光会对部分馆藏物品造成一定的损坏,如书画作品,纺织品等。而此时选用摄像机产品就必须选用低照度的非红外摄像机。而温湿度监控又是在博物馆环境下所必需的,馆藏物品的温湿度必须要恒定稳定,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馆藏物品。针对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特点,某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了专用的产品。根据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了整合门禁、巡更、考勤、动力、环境、报警、视频监控等功能的专用设备—博物馆专用无人值守工作站。博物馆专用工作站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各模块支持热插拔,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设计模块,主机支持前端脱机工作和前端存储功能。即便在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正常工作,并在网络恢复后将保存的重要数据上传。温湿度检测可用于博物馆大厅监控,电压、电流和精密空调控制、UPS控制可用于博物馆机房检测,三鉴探测器、水浸、烟感可用于博物馆安防检测,门禁管理功能可用于博物馆门禁、巡更和考勤的管理。另外该主机还内置了短信发送模块,可以在发生各种报警时自动给客户发送手机短信,实现实时报警功能。
博物馆安防系统的发展
1、发展专门针对博物馆行业的解决方案
随着安防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化的细分,市场上将越来越多的出现专门针对博物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将可以提供全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相关产品将更加适合博物馆安防需求,解决方案将实现一体化管理。
2、智能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和行为分析技术的成熟应用,智能分析技术将广泛地应用到博物馆安防系统中。系统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行为检测。例如物体滞留检测、物体入侵检测、人脸识别、划线检测、方向检测等。这些检测技术将逐渐帮助人们从单纯的监视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自主发现,主动判断,主动采取预案。
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指南 篇6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指南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34-02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是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的窗口,为更好为他们提供最佳的交流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水平的要求,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场所配套建设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完善、全方位的服务功能已成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迫切需要,使得信息的发布不再是单一文字形式。实现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宣传,对提升机构形象,提高服务水准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为求职人员提供最新的招聘求职信息、播放用人单位宣传资料、政策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办事指南、创业项目展示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充分改善及拓展劳动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有利于加快政府民心工程的建设。
一、系统建设目标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向各个信息发布点的显示屏(LCD、LED、PDP等)或者触摸屏,统一发布各种招聘求职信息、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组合多媒体信息(如视频、声音、文字等),使受众人群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鲜的咨询,完全替代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用纸打印或者手写招聘信息的方式),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招聘行为,使招聘企业最新的信息第一时间传导到各个对应的招聘柜台,同时还可以用视频的方式来展示企业,可以让应聘人员能够对企业有详细的了解。
二、系统设计原则及要求
1、系统在整体设计上应采用“理念先进、投资合理、性能稳定、功能强大、增值见效高”为主导设计原则,采用目前业界领先并已规模应用的知名厂牌的设备进行选型配置,以充分体现出本项目建设的可靠性、先进性、完善性及合理性。
2、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软件对于不同种类的终端系统(LCD屏一体机,LED大屏,LED条屏,触摸屏)采用一套统一的多媒体信息发布软件进行发布及控制,使用方便,无需多个软件进行反复切换。
3、发布屏采用LCD屏一体机方式(市场上有采用LCD屏+外置网络播放终端方式及一体机的方式),安装和控制(开关及显示)方便,使用便捷,在使用上节约能源。
三、系统组成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包括:
软件部分: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软件、数据通讯接口定制设计、排队叫号系统软件定制、满意度测评系统软件。
硬件部分:系统相关硬件设备。
网络部分:IP传输网络部分。
供电部分:系统供电网络部分。
四、系统整体建设内容
1、招聘摊位信息发布
用于展示每一个招聘单位的详细招聘信息,并可同步进行相关企业介绍宣传,展示形式多样灵活。为满足此系统运维方便、安装简单、高可靠性的建设原则,设计采用32寸或42寸液晶电视播放一体机悬挂在每个招聘摊位上方,显示该单位招聘信息,企业介绍等,并在下方设置横向滚动公告条,便于公布简短公告信息。使劳动者对企业文化,该单位的招聘信息一目了然。
2、公共通道信息导引屏
在场所的明显位置悬挂42寸LCD发布屏播放一体机,可以播放办事流程、政策法规、求职技巧、求职小故事、励志故事、优秀企业形象展示、推荐优秀工作者展示等。并且对于大型招聘活动,可以起到引导作用、避免人流拥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滚动播放一些应急招聘单位的招聘岗位等。
3、LED大屏信息发布
为了给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规划了大屏信息发布区,大屏发布区在硬件上及软件上应与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有效的结合,实时更新岗位信息,并可以实现视频直播,借助多媒体发布系统,可以进行分类播放、支持公告信息和招聘岗位信息同时播放,大屏左侧可以发布:近期热门岗位、现场招聘信息、培训信息、招聘会信息。右侧屏全市岗位信息滚动发布
4、企业形象展示
企业形象展示屏由立式52或55寸LCD发布屏一体机构成,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适当数量的企业形象展示屏,播放企业视频,也可以灵活的发布企业的招聘信息,丰富对会员企业的服务功能。
5、团体指导室会议系统
在两个大的团体职业指导室中配置独立的投影机、屏幕及音响系统,便于开展群体性的职业指导,并配置一个多媒体信息发布终端,可以在此团体职业指导室中开展视频培训,并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系统,配合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时的将指导视频资料,发到大屏上,供广大办事人员观看。
6、个人职业指导室系统
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指导功能,需在个人职业指导室中配置分体式42寸发布屏,开展个人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切换视频切换器(VGA)接口,将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画面和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公共信息共同发布在此屏上,供接受指导的人员查阅。
7、自助计算机登记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本着服务.质量.方便的宗旨,为了方便企业及劳动者快速登记个人信息,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需在服務大厅里放置不少于3个自助计算机登记摊位,供劳动者和招聘单位录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单位信息。
8、排队叫号系统
在服务大厅设置两台排队取号机,并且联网,并在相应功能区设置LED条屏,在任何一台排队取号机取号后,都可以为不同区域服务,以此达到资源共享和服务对象广泛的目的。叫号时服务窗口LED屏自动切换显示叫号信息,当不叫号的时候,可以显示发布系统发布的信息,所有的LED屏可以显示相同或者不同的信息,大厅里的音响系统同时叫号语音播报。
9、满意度测评系统
为了更好的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准,需要在各服务窗口配置满意度测评系统,系统完全是由顾客自主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是否在岗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和投诉,系统自动统计分析,同时可通过系统随时了解顾客对每位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从而有效地监督和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10、触摸查询系统
为了给客户提供最新资讯、岗位动态,个人信息,单位信息等的时时查询功能,服务大厅要求配置触摸屏查询系统硬件,配合统一的触摸屏系统软件,可以查询到就业相关的招聘信息,政策法规、最新动态、焦点关注等信息
11、背景音响系统
音响系统覆盖整个人力资源市场大厅,同时与叫号系统相联,主控系统放置于总服务台,播音平台设置在三个服务台上,可以进行人工广播,平时,整个市场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叫号时,暂时中断播放音乐,播放叫号信息,整个大厅均可以听到。
12、视频直播系统
配置采购的摄像机可以将团体指导室里录制的视频实时的通过多媒体发布系统发布在大厅LED大屏上进行播放,依据此系统可以开展大范围的培训,会议展示等工作。
13、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控制软件总体要求
(1)基本要求: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软件是独立开发的产品,不得侵害第三方权益,系统软件具备用户管理、播出素材管理、模板管理、发布管理、远程监控管理、紧急插播、字幕信息管理、电视直播管理等功能,能充分满足招聘现场、日常招聘信息发布、快速播放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控制软件要求采用B/S架构,基于Java体系架构开发,服务器端采用LINUX操作系统部署,数据库采用MYSQL,管理和发布更方便,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控制软件要支持各种主流视频、音频、文本等媒体格式。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系统探究 篇7
(一) 统一身份认证。身份认证体系, 统一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是以建设认证服务为基础的, 将用户信息和组织信息统一进行存储, 进行规范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的认证。
(二) 统一信息门户。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化的集成化环境通过将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集成。通过提供个人桌面、校园、办公室及班级等等的信息, 对校管理者和师生提供个性化的自助式服务支持, 向每个人及时推送新闻、待办事务等等。与此同时, 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可以享受到登录后所在院系、部处工作区所提供的私有、个性化信息服务和数字化校园内容的所有工作区信息化服务。
(三) 统一数据中心平台。保证全校信息的统一和一致。共享信息上减少数据冗余在数据库中, 为了让各个系统的数据相互进行联系, 在基础信息和代码上实现全校统一, 避免不一致数据的现象出现。对数据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在相关的业务上, 进行数据关联和统一在某些服务上, 使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准确和简练, 同时在数据存储上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二、群管理系统
利用网站进行集群管理, 首先支持全部站点的统一管理, 并且将各站点整个连为一个整体, 从而将现有的各种职能部门的信息有效联系在一起, 使得各个站点之间不再互相孤立在同一组织内。为来访者提供统一的门户服务。所有的人可以方便地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获得相应的信息和优质的服务。站点群管理是消除“信息黑洞”和“信息孤岛”、实现统一权限的分配管理、统一检索和专航的基础。共享共用网站集群的软、硬件资源为各个部门进行统一开发, 共同享用的网站管理系统服务和互动交流系统服务。通过网站 (子网站) 模板设计, 保障模版设计与系统的兼容性、一致性。
三、图书馆信息系统
(一) 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 (Libsys) 。它的总体设计目标是建设以中、小型图书馆为目标用户, 并且满足图书馆联盟体使用, 或多分馆模式, 这种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Web方式访问的。整个系统实现图书馆所需的全部业务, 包括:统计、系统、OPAC (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采访、编目 (包含图书联合目录) 、典藏、期刊、流通 (包含馆际流通) 、应用服务 (后台监控, 邮件通知服务) , 这些都是图书馆业务子系统;手机图书馆系统———智能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服务、手机WAP等等;以及为了满足不同程度的用户需求, 实现各种第三方系统集成接口。
(二) 畅想之星随书光盘数据库。突破资源共享中所谓的区域概念是畅想之星随书/随刊光盘云资源服务平台的特点, 这个特点解决了各个图书馆硬件的重复建设费用以及大量的人力资源, 从而实现了全国 (乃至全球) 资源共享 (抛弃了中心与分中心的模式独立访问的方式) , 为高校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随书/随刊光盘资源下载服务, 通过利用“云下载”技术, 该平台基于Saa S (软件就服务) 、Daa S (数据即服务) 、Paa S (平台即服务) 理念而开发。
(三) 超星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2003年以后的新书近30万种, 新书试用包含图书资源近百万种, 涵盖中图法22大类, 包括军事、经济、科学、医药、工程、文学、计算机、环保、历史、法律、建筑、交通等等。而且新书数据上架周期短, 以及数据更新快。丰富的图书管理资源中不仅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图书信息, 而且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专业需求。
(四) 中国知网 (CNKI) 。由国家教育部主管, 清华大学主办,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 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制作, 清华同方知网技术公司发行并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数据库分为五大子库《中国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其中拥有全文期刊160万余篇;硕博论文57万余本;报纸全文800万篇, 涵盖理工、农业、文史等各个学科。学院目前拥有CNKI电子技术期刊18, 000多种。
(五) 万方数据库。数据覆盖范围包括: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数理化、工业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地理、航空、环境等各种学科领域。收录年限: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 《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四、综合教学管理系统
综合教学管理系统采购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教学管理系统。涉及到教学计划、公共资源、开设课程、网上选课、智能排课、学生学籍、学生成绩、教学质量评估、教材管理、教师管理、毕业管理等方面, 内容涵盖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所有环节, 高校教学中基于校园互联网运行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为教师教辅人员及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提供简便和快捷的网络化信息优质服务;适应学年/学分混合制、学年制和学分制需要, 能够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教务管理规范。
五、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从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系统整合并实现全校学生管理模式规范、规范学生管理业务, 院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协同工作提供无纸化的办公条件在学生处内部各科室中。系统的建设即为学生、管理人员等各类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以及学校的优质服务意识, 并满足了校内外各企事业单位、教委、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外部数据需求, 为其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
六、协同办公系统
学校日常公务日益繁重, 公文处理、信息共享、交流, 以及交办工作督办、单位信息上报等方面, 容易存在工作流程不规范、信息交互不畅顺、工作提醒不及时等情况。协同办公系统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事务管理、个人桌面和公共服务等应用为一体。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为了实现整个组织的协同办公, 帮助学校完成日常办公从传统手工模式向网络化、科学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
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和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发展网络教育的核心是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为提供保障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和教学科研和开发等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创新网络教学模式,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院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继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国栋.大学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篇8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信息化建成为发展世界经济战略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 我国医院也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 卫生信息化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正是卫生信息化重要部分, 医院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库化将是建设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 可以强化医院的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医疗质量。
2. 系统需求分析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湖南省湘南地区规模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省级综合性医院。从应用系统建设整体情况而言, 医院目前使用HIS、LIS系统相关业务模块的基本能够满足医院基础门诊、住院收费业务、药品管理及部分临床业务等的要求, 但由于医院近两年业务增长比较迅猛, 系统在门诊业务处理流程、药品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及医保业务管理等方面突显出一些不足之处。医院门诊未使用磁卡、条码等身份识别标志, 门诊、急诊业务分离, 门诊挂号收费分离, 无分诊及电子大屏幕, 门诊病人排队情况比较严重。医保、农合及铁路医保等病人结算均采用专窗处理, 并未实现业务接口, 无法实现实时费用控制。物资管理系统仅实现了物资的基本物流管理部分, 无供应室系统, 也无法实现物资材料的消耗跟踪功能, 没有植入品跟踪机制, 设备系统也仅实现了简单的设备入、出、存及固定资产卡片维护工作。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目前仅完成了导医查询、物资、设备及报表统计系统, 目前尚未使用院长查询系统, 相关科室的报表使用量也不大。
3.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3.1 总体目标
南华附一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实现以提高病人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 以经济管理为主导, 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 支持医疗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辅助医院管理, 辅助高层领导决策, 实现人、财、物计算机网络化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具有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基本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 实现医院信息的电子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化管理的完全数字化的最终目标。
3.2 系统的体系结构
本系统采用C/S与B/S模式两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客户机/中间件/服务器 (C/M/S) 体系结构作为系统的体系结构。这种模式中, 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模式之间增加一个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 界面处理逻辑、业务处理逻辑和数据处理逻辑分别处于独立的三个层次, 客户机主要承担界面处理,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承担对数据库的共性操作, 而把中间逻辑归给应用服务器, 包括对象管理、事务管理、安全管理、空间管理以及各种访问服务, 提高了系统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更符合应用实际。
3.3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通过对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系统需求调研, 我们将新的医院信息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划分成临床诊疗、经济管理、药品管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和外部接口五大部分, 其中每个部分按其业务功能再具体划分子模块, 其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4.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1 经济管理部分
1、门急诊挂号系统:完成门急诊病人基本信息的登记、修改和维护。包括预约挂号、窗口挂号、处理号表、统计和门诊病历处理等基本功能。
2、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完成门急诊病人的划价和收费工作, 并向门诊药房传送处方信息, 包括门急诊划价、收费、退费、打印报销凭证、结帐、统计等功能。系统可以自动接收门急诊划价系统和医生站医生录入的处方, 可以根据处方信息自动确定是否补收病人挂号、诊疗费用。
4、病人入、出、转及住院收费管理系统:完成住院和急观病人的登记和出院结账工作, 并且管理病人的预交金, 维护病人的信息。
5、医院物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购管理, 招标管理, 入库管理, 出库管理, 库存管理, 系统初始化, 效益分析, 查询统计等。
6、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医院大型设备库存管理、设备折旧管理、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等功能。系统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按具体品种、规格、型号、性能、用途及要求, 灵活归类, 标准编码, 实现已有资产信息的登记、维护, 查询、报表管理等各项基本功能。
7、财务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收支情况汇总、科室收支情况汇总、医院和科室成本核算等功能。经济核算是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可促进医院增收节支, 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
4.2 临床诊疗部分
1、门诊医生工作站:主要处理门诊记录、诊断、处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手术和卫生材料等信息。支持医生处理门诊记录、检查、检验、诊断、处方、治疗处置、卫生材料、手术、收入院等诊疗活动。提供医院、科室、医生常用临床项目字典, 电子处方模板及相应编辑功能。
2、住院医生工作站:主要任务是处理诊断、处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手术、护理、卫生材料以及会诊、转科、出院等信息。
3、护士工作站:以病房医嘱、住院病人医疗信息、病床管理为重点, 辅助病房诊断、治疗及病区事务管理;实现医嘱录入、校对、执行、打印电子化及入区、出区、转床、转科等病区事务的网络化;为医生的医疗工作和病情分析提供数据依据;记录护理工作情况并和住院管理、病区药房、病史管理、手术室、院长查询等系统充分实现数据共享。
4、手术、麻醉管理:其现阶段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病人手术费用的处理、手术通知及安排的流转的管理、手术室与麻醉科药品管理;然而它的重点应在手术及麻醉质量的控制, 记录手术及麻醉过程, 最终实现与电子病历的接口。
4.3 药品管理部分
1、药品管理系统:是对药库、制剂、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品价格、药品会计核算等信息的管理以及辅助临床合理用药, 包括处方或医嘱的合理用药审查、药物信息咨询、用药咨询等。
2、门诊输液室管理系统:主要进行输液病人和输液流程管理, 包括为输液病人的登记, 座位分配, 配药流程以及核对输液药品, 输液药品的配置工作的管理。
3、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处理医院的处方调配工作, 即通过计算机操作将病人基本信息和处方输入系统, 自动计算价格, 打印用药标签;二是对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监测, 发现处方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并给出警告, 提醒医生、药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用药决定。
4.4 综合管理与统计部分
1、病案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病案统计的各类数据整理, 完成病案首页的录入、维护, 与住院部、门诊相互关联, 数据共享, 完成动态统计, 实时反映病区床位的动态变化。
2、医疗统计系统:具有强大的报表分析功能。除了能顺利完成卫生部要求的上报报表外, 还充分发挥了医院信息的咨询、监督等功能。
3、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系统:涵盖各部门中心业务的查询, 利用直观的表格统计图对门诊、住院、库房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核算与分析, 可提供对业务部门营运的评估与业绩的参考。可以加强医院领导对各业务部门费用使用的控制掌握, 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辅助医院领导决策。
4、病人咨询服务系统:是指专用于医院门诊、住院病人咨询服务窗口的计算机应用程序, 系统采用触摸屏方式, 便于病人的查询操作, 系统功能包括医院简介、医疗特点、名医介绍、就诊指南、收费查询、药品信息、诊断项目、使用指南等。
5. 系统应用效果
本次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对医院医疗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的优化, 广泛地对医院的业务进行了流程再造, 新的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不仅提高了医院为病人服务的水平, 及时满足病人就诊过程中的各种合理要求, 为病人提供高效、准确、周到的服务, 同时, 也加强了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成本等的管理, 大力提高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优化工作流程, 提供工作效率
医院管理信息的运行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根本上改变了“三长一短”现象, 提高了病人就诊的效率, 减少病人的无效就诊时间, 使平均门诊时间和住院缩短20%, 就相当于医院增加了20%的卫生资源, 从而使现有的医疗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2、加强经费全程管理, 提高卫生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财务管理控制资金流动, 堵住流动渠道中的漏洞, 控制与减少不必要的资金积压与浪费, 达到增收节支。也可减少目前信息模式下信息保存、传递缩小的费用, 促进财务流程管理的清晰化和合理化, 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3、辅助决策分析, 提高管理水平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 各种医疗护理工作记录随时进入信息系统,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用和查询大量的数据, 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医疗手段, 对医疗工作的运行实施指挥和调度, 大力提升了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6. 结束语
医院信息化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和远程医疗信息化四个部分, 目前所进行的工作仅仅是医院管理信息化和临床管理信息化的初步工作, 对临床管理信息化只是在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做了一些尝试, 下一步的工作应该面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服务信息化。医院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才能使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本文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医院现用信息系统的调研, 指出目前医院现用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 提出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方案, 包括系统的总体目标, 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运行环境以及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并对系统的各个子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 最后总结了该系统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参考文献
[1]潘登.医院信息系统的选择及其实施.中国医院[J], 2005.9 (1) :45-46
[2]张琴.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J], 2005, 4 (6) :292-293
[3]魏永华.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核心技术集成[J].中国医院, 2005, 9 (7) :15-17
[4]泥瑾.浅谈医院HIS系统的开发[J].中国保健, 2007, 15 (2) :26-27
[5]Elske Ammenwerth, Anke Buchauer.Mobile 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tools in the hospita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00, 57:21-40
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篇9
临床麻醉信息系统是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医疗文书数字化,全面提升了手术麻醉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了麻醉学科和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我院麻醉科己顺利完成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实施,并取得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1 系统结构
根据手术麻醉工作内容、特点和环境要求,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⑴麻醉医生工作站系统包括:术前访视、病人管理、数据自动采集、手术麻醉过程记录、麻醉总结、术后登记、病案提交、病案打印、术后随访、麻醉医生工作量统计、费用查询等功能模块。
⑵手术护理信息系统包括:手术申请和安排、术前访视、病人信息、护理信息、浏览手术麻醉过程记录、器械清点、术后登记、护士工作量统计等功能模块。
⑶临床手术申请预约系统包括:手术申请和安排、术后登记、浏览手术麻醉过程记录、查看相关病人信息、检查检验所见、病历信息、医嘱信息、手术医生工作量统计、费用查询等功能模块。
⑷科室管理系统包括:浏览手术麻醉过程记录、查看病人相关信息、科室信息及人员信息、信息检索和分析、人员排班、人员班次统计、手术预报、手术日报、手术月报、个人工作量统计等功能模块。
⑸硬软件集成系统(1)设备集成采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输液泵等设备的输出数据的自动采集。(2)与HIS、LIS、RIS等系统集成通过接口处理,系统与HIS、LIS、RIS等系统无缝连接,可共享患者的自然信息、医嘱、病程、手术申请、检查检验结果报告等各类数据等信息。
2 系统功能
结合麻醉临床业务,规范麻醉操作过程,系统按术前、术中、术后组织数据和功能流程,并且提供科主任管理、会诊教学、科研统计分析等辅助功能。
2.1 术前管理
2.1.1 手术申请和安排
查看科室手术申请情况;接收科室申请;安排手术;取消申请或已安排的手术;通过转入手术功能,将需要手术的病人转入手术;打印手术通知单;器械准备。
2.1.2 术前访视
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手术安排,查看手术病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手术信息,查阅病人的医嘱、病程记录、化验结果、检查报告等资料,生成病人术前访视报告单。
2.1.3 确定麻醉方案
根据术前访视报告及术前参考条件,选择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麻醉中注意事项及特殊处理,预见术中困难及防范措施,拟定手术所需器材清单和病人备血要求等。
2.2 术中管理
2.2.1 病人管理
转入——将病人转入安排好的手术间;取消转入——对临时因故需要退出某特定手术间的患者进行“取消转入”操作,将患者从术中转到术前;转出——病人手术结束后,将病人从手术间转出;取消转出——根据需要将已转出手术间的病人重新转回手术间。
2.2.2 数据采集
从监护仪等设备采集病人术中血压、心率、血氧、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参数;允许实时修改由于外界干扰造成数据不准的生命体征数据,并记录修改过程;实时显示麻醉记录单;可规范个性化设定麻醉单上的体征绘图标记、颜色等;支持报警功能,可以根据设定自动报警、发出呼叫信息。
2.2.3 手术麻醉过程记录
麻醉医生可以实时录入手术过程中的各类事件,包括:输液、输氧、置管、拔管、呼吸、用药等。
2.2.4 护理信息记录
查阅当前进行手术的手术麻醉过程,观察体征信息变化情况,记录术中的护理情况;通过术前病人的器械清单和实际术中的器械的添减数,在病人结束手术一一清点,并自动核实器械数据是否相符。
2.2.5 监控参数
监控麻醉病人的生命体征参数,包括所有参数的内部标识、名称、单位、显示颜色(显示、打印麻醉单时用到)、所属医学类型、表示字符(显示、打印麻醉单时用到)使用与否(当前是否使用此项参数)等各类信息。
2.3 术后管理
2.3.1 麻醉总结
病人手术结束,麻醉医生录入病人术后的补充内容,对麻醉过程、麻醉效果等进行总结,形成麻醉总结记录单、术后访视记录单、麻醉收费单、麻醉复苏记录单等,出具麻醉报告。
2.3.2 术后登记
完成手术相关信息登记。
2.3.3 病案提交归档
将完成的麻醉病案提交。为确保数据的严肃性,提交后的病案不再允许修改。亦可对已完成的麻醉病案进行打印。
2.4 科室管理
2.4.1 手术麻醉过程记录浏览
再现已经实施手术的手术麻醉过程;实时查看正在进行手术的手术麻醉过程记录,观察体征信息变化情况。麻醉医生可以对手术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回放。一方面便于医生进行麻醉总结,对麻醉效果进行较为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可结合病人资料,开展科研教学工作。
2.4.2 信息检索和分析
根据体征、病人信息、病案信息、麻醉过程记录、用药情况、麻醉总结、术前访视、术前检查、术后随访的记录信息检索需要的信息,分析用药对体征的影响等,并可选定病人对其进行比照,查看选定病人术中记录事件、生命体征参数的详细趋势信息,这些信息可转存到SPSS、SAS等社会统计软件包中进行深入分析。
2.4.3 人员信息
查看和维护科室医生、护士等各类人员的基本信息、调动情况、在位情况;安排和浏览各类人员的排班情况;统计某段时间内人员出勤情况。
2.4.4 统计信息
人员班次情况统计——统计某段时间内人员出勤情况;手术日报查询——统计各科室的手术信息;手术月报查询——统计各科室的每类手术台数、急诊数,各种麻醉开展数量、麻醉质量,手术分类统计,满足卫生统计和数据上报要求;个人工作量统计——统计查询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参与实施手术或麻醉的例数及工作量。
2.4.5 费用查询
根据病人信息、手术日期范围、手术科室、手术医生、麻醉方法、麻醉医生、收费类别、项目查询等内容,统计手术科室、医生的收入情况,药品、物质使用收费情况。查询结果可按病人、科室、医生、麻醉医生进行汇总。
3 系统的特点与应用效果
3.1 设计科学操作简捷,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应用,一是优化了手术麻醉相关业务流程,减少了操作环节;二是实现了床边监护设备输出数据的自动化和实时监测,免除了麻醉医生记录麻醉和书写医疗文书的手工过程,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负荷[1]。
3.2 平台统一数据共享,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系统运行在“军字一号”平台上,实现了与HIS、LIS、RIS、PACS等系统的无缝连接,充分共享患者的病历、医嘱、检验/检查结果、医学影像、医疗费用、药品消耗等信息。支持对麻醉费用、病人病种、手术类别、麻醉方法、麻醉医师、手术间药品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各类信息的统计分析,实现了麻醉医师、护士、手术医生工作量统计;手术和麻醉种类统计;病人费用统计;药品耗材消耗统计;麻醉质量评估等,提高了科室管理水平[2,4]。
3.3 行为规范信息准确,医疗质量显著提高
手工时代麻醉师一般5分钟记录一组体征数据,而应用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后,病人术中的生命体征参数均实时自动采集,实时收集、分析、处理,患者体征趋势变化图自动描绘在麻醉记录单上。系统亦能快速重现手术麻醉过程,手术全流程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可分析总结,对提高麻醉工作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杨霜英,李伟彦,张艳,等.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8):31-33.
[2]肖静,任志刚,苏小刚.建立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意义[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31-32.
[3]李梅,徐智渊.围术期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08,2(专刊):23-25.
校园电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篇10
1 校园电视系统建设的定位及基本要求
高校媒体是传媒部落中的一类特殊群体, 其站在高校独特的文化平台上, 同时承担着新闻传媒的未来, 代表着未来的传播方向。电视台的定位中有一条就是“联系学校与师生的纽带, 丰富文化生活”, 不能仅仅是面向教育职工, 应肩负起学生思想工作的责任[1]。为达到较好画面质量, 应按标清效果进行建设, 以满足收视效果。整套系统分以下三个部分: (1) 接收、传输系统:它能接收和转播有线 (卫星) 电视节目, 将信号节目源逐一解码并入校园有线电视网, 以实现终端收看。硬件设备包括卫星接收机、天线、调制解调器、混合器等。 (2) 校园演播室系统:对校内新闻、文艺活动、教学活动等节目进行直播或转播。 (3) 精品课程自动录播系统:支持上课教师自动或手动录制, 实现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电脑课件、板书等场境切换。保证教学主体内容、画面生动、准确、清晰, 教学场境接入校园有线电视网能进行现场直播, 以利更多的学生收看。
2 校园电视系统的柘朴结构
校园电视系统是将卫星接收信号或地方有线电视的每一个节目信号源通过调制解调器解码后, 汇同校园演播室节目信号、精品课程自动录播信号一并接入校园有线电视网, 从而实现各个电视接收终端自行收看 (见图1) 。
3 校园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电视系统建设的技术指标体系是信号接收、传输, 播放流畅、画面质量高低的关键, 同时也是为实现其各个功能, 达到良好的效果的必备条件, 技术指标更是建设一套完整电视系统的重要参数。
(1) 频率范围:54-862MHZ;5-42MHZ (回输路径) 。 (2) 信号质量:载噪比不应小于44dB;载波互调比不应小于58dB。 (3) 输出口相互隔离度不应小于22dB。 (4) 系统输出口相邻电视频道间之最大电平差不应大于2dB;系统输出口端最强和最弱电视信号电平差不应大于15dB。 (5) 硬盘播出系统采用复合/S端子、模拟音频输出;主、播各一套;带时基切换器;台标角标时标;动态字幕系统。 (6) 非编工作站, 以无与伦比的实时视频转码技术实现HD/SD分辩率的转换和输出。高质量DV, S-Video, 复合视频和非平衡音频的模拟及数字输入输出。 (7) 视、音频切换器, 视频输入1Vpp75Ω, 微分增益±0.5%, 音频输入:0dB 600Ω。
4 校园电视系统的构成
校园电视台设备须实现全天24小时为各视频终端提供电视信号, 实现演播节目和优秀教学过程的直播、插播、录播, 学院内部大型文艺演出及重大会议的录制、直播工作。
4.1 校园卫星、有线电视接收系统的构成 (见图2)
(1) 卫星接收机, 采用逐行扫描输出, 图像更清晰, 中、英文等多语言菜单显示, KSD最新超低门限数字调谐器, PID编辑, SCPC、MCPC全兼容, QPSK等号率2—100Mbps, 数码管直接显示信号。 (2) 可变调制器, 频率调制范围47MHz—870MHz.可接收标准极性IVp-p视频信号源, 采用三个声表滤波器信号输出。 (3) 混合器, 具有高隔离度和高反射损耗的特点, 输入口之间的隔离工艺可达30dB以上, 有效防止邻频之间的干扰。 (4) 卫星接收天线包括方位角、仰角、馈源的极化角三大参数。所有的通讯卫星都位于地球赤道上空, 以赤道为分界线, 北半球的卫星天线朝向南方, 相反南半球则朝北。 (5) 视、音频切换器, 具有数字式切换通道显示和输入视频检测显示。
4.2 演播室节目录制系统的构成
演播室系统可以实现直播、转播、精品课程教学直播。系统兼容模拟和数字两种音视频格式, 编辑和播出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 能将重要图像资料以数字文件式归档长期保存。通过演播室录像和摄像机外景拍摄来采集新闻、专题、教学活动素材, 将数学或模拟格式的素材上载到由非编工作站构成的后期编辑系统进编辑合成, 从而实现传输到硬盘播出系统进行播放。
4.2.1 非编工作站的构成
编辑系统:采用两套编辑软件 (EDIUS和Premiere) 将外部音视频信号通过RCA、DV、S-VIDEO、复合、HD、SD分量接口导入编辑系统中保存, 添加特技效果, 进行任意组合、剪接、插入或覆盖。它由高 (标) 清采集卡 (硬件) 、编辑软件构成。三维动画系统:采用3D Studio Max或Maya三维影视动画软件创建虚拟场境和调节仿真的角色动画, 制作物体模型, 立体文字, 营造空间光影效果, 渲染出电影一般的真实效果。图文处理系统:运用包括Photoshop、Title motion、Quick Tilter等软件的模板库, 创作节目中的字幕、图文, 修改、编辑照片、图形、活动字幕, 任意设计字幕和图案的属性, 让字幕、图案的动画特效达到引人入胜的精美效果。利用Quick的先进技术压缩视频, 传输到互联网上播放, 能保持高清视频画面的清晰、绚丽原生态的视频效果。后期合成系统:该系统兼容静态、动态的图像格式, 对视频素材进行抠像、色彩色调和多层混合方式的调整。将各类影视、图形、动画合成渲染, 再通过编辑系统生成完整的视频节目, 以备播放。
4.2.2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构成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枢机构。对数据库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 可对播出记录的查询。能实现自动无缝播出, 无需人员值守;用户与密码管理, 防犯非操作人员违规播出。具有多种播出方式, 真正精确控制视频音频切换器。它包括入库系统、审片系统、播出系统。
入库系统:影片、视频等素材通过计算机安装的自动播出软件的入库界面, 将所有数据集成到数据库, 随时将数据上载到工作站以便播出;入库系统的数据需进行密码验证, 以提高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还对数据库进行删减、添加、修改, 实现素材的有效管理。
审片系统:审片系统与入库系统共同完成素材播出合法性的验证, 审片系统能实现远程审片, 多人审片, 保证节目的合法性、准确性、原则性、完整性。
播出系统:播出系统能对节目素材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在播出过程中可对播放列表进行及时修改, 以应对紧急情况。它具有容量大、质量高, 兼容任何非编、采集站点的素材。具有台标及时钟输出功能;双机备份播出, 保证了播出的稳定性、时序性。
存储阵列系统:存储阵列按文件格式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卷, 每个逻辑卷作为不同业务的工作区和其他系统相连接, 如节目制作系统、卫星收录系统、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等等[2]。工作区经常放入访问的数据节目文件, 容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扩展, 同工作区中存储同一数据文件格式, 通过管理系统对各个工作区的数据节目文件进行管理。主要设备采用价格成本较低, 管理使用简单。比如:RAIDO, 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打技术。能把多块硬盘组成容量大的磁盘群, 提高存储容量。
5 校园电视系统的实际应用
校园电视系统是集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娱乐活动、文化宣传、电视节目等为一体, 实现教学、娱乐、文化、宣传等资源共享, 改善学生学习氛围, 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从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工作需要来看, 该系统可以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5.1 电视直播教学
可在精品课程自动录播室进行电视直播教学。自动录播系统连接到主控室, 将信号传输到校园有线电视网, 实现校内任意教学场所收看教学课程内容, 这一系统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模式, 为实现各类教学活动及教学功能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5.2 现场直播 (娱乐活动)
在活动场所架设2-3台摄像机, 连接到切换台, 通过非线性编辑工作站传输到校园有线电视网, 从而实现各个电视机终端进行收看。这些娱乐活动, 能让学生掌握有关导播、拍摄、采编、字幕机、特技机等专业技能, 从而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5.3 演播室直播 (文化宣传)
用1台摄像机, 通过主控室传输到校园有线电视网, 从而实现各个终端收看。演播室直播, 是当今世界电视台广泛采用的方式 (比如:新闻、综艺、电视采访类节目) , 它的优势在于直播过程中可以插播各类影像、电话采访等内容, 还能培养学生播音、节目素材的搜集、播控技术等综合能力。
总之, 随着现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学院教学的需要, 校园电视系统将能更好地与校园网络相结合, 构建IPTV网络电视系统, 形成强大的、广泛的用途, 既能服务于教学, 又能在线电视节目点播, 还能进行远程教育、网络教学, 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互动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从而改变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成本高, 维护、维修成本高的状况, 以利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为了建立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电视系统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说明校园电视系统的基本要求, 构造校园电视系统的柘朴结构, 介绍校园电视系统的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最后, 提出电视系统实际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电视系统,建设,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全福.新时期高校电视台的建设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3) :196-196.
应用系统建设 篇11
关键词: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平台架构;应用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0-0056-04
从2000年开始,依照教育部提出的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工作要求,全国各地基础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了本地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到2005年底,全国98%以上的地(市)级城市已经完成了教育城域网的硬件建设,形成了学校、区县、省市多级互联的网络系统。教育城域网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管理集中、远程互动等优势,提高网络教育教学绩效,是近阶段各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信息化专家十分关注的命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包括网络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网络系统作为应用平台运行的环境支撑,要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教育城域网的网络系统建设要在遵循实用性、可管理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先进性和成熟性的原则下,保障外部网(包括省市教育网、电信、CERNET)和内部网(校园网、区内教育机构网络)的安全畅通。目前网络系统涉及的产品技术已经很成熟,但随着基于网络的视频应用、互动教学、网络教修的深入应用,早期建设的网络系统在性能上已不能满足新的应用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网络系统的升级和更新。
因此,在规划建设之初,要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因素,为未来的升级更新预留空间。
浦东教育城域网的应用系统建设从2000年开始,经过总结这些年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作为应用系统的管理者(管理部门)和使用者(业务部门),在规划和操作区域应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规划应用系统,确定区域应用系统的技术架构模型
科学规划是应用平台建设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规划要明确周期内应用系统建设的具体内容、规模、管理和技术、进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合理地规划应用系统架构,是保证城域网应用系统的完整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可持续性的关键。
目前,浦东新区教育网已开发的软件平台包括应用平台和应用支持平台两大类。应用平台包括:教育管理平台,包括师干训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等;教育培训平台,包括教师在线培训系统和教师研修社区平台等;教学资源平台,包括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视频课例分析系统等。应用支持平台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和统一认证系统等。浦东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平台的技术架构如图1模型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基础平台在整个信息化应用系统中所处的核心位置和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它是其它所有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底层支撑平台,提供了统一认证、应用集成、数据交换、个性化门户和报表服务等功能。各应用平台根据基础平台提供的标准与规范设计开发,通过“接口”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应用、资源和数据的集成。
二、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用效果,进行分步建设
在软件平台的建设方面,浦东新区采取了自主开发、产品定制、外包等多种形式,主要根据平台的业务需要、技术要求、用户条件、市场产品适用度等决定建设方式。
例如浦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采取多种模式进行:在建设初期,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比较迫切,亟需大量备课素材和教学课件,我们就购买了公司现成的资源平台和教学资源。随着教师信息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对教学资源有了修改、评价、分级、分布的要求,因此,2003年我们与公司合作,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发了功能更加完善、更易于使用的资源平台。2005年,根据上海课改和新教材的要求,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教材的课程目录和知识结构,而且教学资源平台支持资源拓展和个性定制,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求。
浦东教育城域网在建设初期,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资源和教育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应用培训。经过多年的建设完善,浦东教育城域网取得了长足发展,其应用平台的建设以2005年为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2005年之前,主要特点是以购买和委托开发为主,平台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互通共享;2005年以后,平台之间进行了数据和应用两个方面的整合,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和统一集成标准,完成了不同应用平台间的整合,实现了统一门户和应用集成。
不论是从投资角度还是从建设管理角度,教育城域网同时开展的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都不宜过多,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要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操作人员易于接受的平台推行,坚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当然,急需的系统可以适当提前建设实施。同时,应用平台在开发时也要注重系统的易用性和扩展性要求。
三、重点建设应用支持平台,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教育城域网部署的多个应用系统必须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为这些平台提供数据交换和信息集成公共服务的应用支持平台,通常称之为基础平台。教育基础平台通过技术方式实现应用平台的集成,实现统一门户,共享数据信息,从而达到利用信息手段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建立一种“安全、可靠、自动、流程化的教育信息管理模式”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基础平台及其集成应用领域建立起一系列教育信息管理规范,并使之成为区域教育行业标准。一个完整的教育信息管理规范,除了技术层面上的协议和框架以外,还需要有和教育自身特点密切相关的行业业务规范,如图2所示。
从图2可见,教育基础平台系统集成标准协议集由一系列互为支持的规范或协议构成,下层协议是建立上层协议的基础。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包含引用已成为工业标准的各种互联网协议,是系统远程互操作的最底层数据传输的基础。信息交换协议即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方法,如SOAP、远程对象调用等。WEB服务模型与体系架构是具体实现系统进化与互联的技术框架。这三项协议是标准协议集中的技术基础规范。
在这三项协议和模型基础之上的四个规范,属于教育业务规范,是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系统自身特点和要求制定的。这四个规范是从技术层面保障教育应用系统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
1.数据规范
数据规范规定了在教育基础平台与各应用系统互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交换哪些数据,这些数据的编码与格式如何定义,通过什么方式传输和交换,以便于计算机能够实现自动交换。数据规范界定教育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数据模型,如教学资源属性规范、教学管理信息数据规范、网络课程信息规范、测试与管理信息数据规范等。每个数据元素都需要界定其名称、编码、约束条件、数据类型、长度等具体信息规范。教育基础平台数据规范是实现各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数据交换基础。数据对象在交换时使用XML表示,其语义模式包括五项元数据信息:(1)元素,对应于XML中的元素(element);(2)属性,对应于XML中的属性(attribute);(3)约束性,元素和属性在XML文档中出现的频度与取值范围要求;(4)类型,元素值和属性值的数据类型;(5)长度,元素值和属性值的精确长度或长度上限。
2.互操作规范
教育基础平台与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规范,界定了不同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具体方法,包括数据交换体系结构模型、数据交换操作定义、数据传递报文的定义、系统间的权限控制、安全性控制等,其目的在于定义与平台无关、与应用程序无关的数据交换格式以及与应用程序无关的信息交换机制,使得教育基础平台利用一致、标准的操作与客户机界面存取、解释和显示数据。
3.业务互操作模型规范
教育基础平台业务互操作模型规范负责界定与各个应用系统基本业务的互操作过程和流程,它从具体应用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实际、优化的教育业务模式,界定一些典型的基于教育基础平台之上的服务功能与业务流程,使不同的教育应用系统服务相互操作的流程规范化,为系统互操作和数据交换提供流程指导。业务互操作模型规范是建立在互操作规范基础上的,利用互操作规范提供的交换、互动实现方式,实现具体业务模式整合与互操作,是面向具体教学和管理业务模型更高层次的规范。
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的系统层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同级系统的数据共享,例如学籍系统提供基本的学生信息,学生质量监测系统中要使用这些学生数据,我们将其简称为横向互联。另一类型是不同级别的系统上传和下报数据,如教育基础平台向集成的各应用系统发送注册用户及权限等信息,我们将其简称为纵向互联。通过这两种分类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设计数据交换的操作方式。
4.Web服务开发工作规范
Web服务是一种互联网服务协议,采用XML作为基本标记语言,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作为互操作协议,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作为服务描述语言,通过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 Integration)可以把服务注册到互联网以便搜索,使更多的用户使用其服务。
基于Web服务的教育基础平台的数据交换模型主要包括代理中转模型和直接查找绑定模型两种。前一种模型用于数量较少、相互之间结合比较紧密的应用系统的互操作,这种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将权限控制和安全处理都交由服务代理统一完成,而缺点是当服务过多时,这种统一管理的机制会让服务代理的管理工作过于繁重。后一种模型用于数量庞大、相互间较分散的应用系统的互操作,如多个学校应用系统的互操作,这种模型适于数量庞大的复杂环境下的系统互操作。
无论基于何种数据交换模型,以URL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的Web服务都必须关注其安全机制,以避免未授权的访问、恶意的欺骗和攻击等。保障Web服务安全性的机制包括基于数字签名的身份验证、消息级和传输级的数据加密,我们有必要基于这些技术梳理出用于教育基础平台与各应用系统间互操作的身份验证和加密规范。
四、完善基础服务功能,优化业务系统功能
把所有的教育城域网应用平台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其功能可划分为基础服务功能和业务处理(部门业务)功能。
1.基础服务功能
基础服务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和交换,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不同的平台存在共有数据和私有数据。实现基础数据集的标准化和数据的标准化,必须统一数据集标准与代码标准。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都要采取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在以后要开发的平台中必须严格执行。
(2)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与全局权限管理,保证区域内所有应用平台实现应用集成和统一登录,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即时切换。需要注意的是,权限管理应支持集中授权和分布授权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3)在数据共享和统一认证的基础上实现统一门户,由统一的“个人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一站式服务,提高所有应用平台的易用性和灵活性。
以上的基础性功能是应用系统整合和集成的保障,是技术部门负责的任务。
2.业务处理功能
业务处理功能是为解决具体工作业务所开发的,并有具体业务部门使用和管理系统平台,如培训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由于这些平台是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而设计的,每个系统都会有特定的功能要求,并且会有发展性功能变化,所以这些平台的功能有负责具体工作的业务部门进行需求分析,在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时要关注以下方面:
(1)业务处理系统能够满足跨部门、跨系统的全局性业务需求,解决全局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需求,支持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不同要求。(2)平台设计要整合现有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在满足现有业务的前提下,使网络环境下的使用流程更优化,更简化。(3)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各业务部门保持数据统一,平台应具有良好功能及性能的可扩展性,以避免需求发生变化时,因功能扩展增加成本和延长建设周期。
五、开发前期明确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避免目标达成度不一致
应用平台建设在规划阶段所预想的目标往往是概念性、抽象性的。管理层往往关注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平台开发者大多为技术公司,关注的是技术实现方法。这就需要平台用户和开发方之间进行仔细的沟通,密切合作,进行认真细致的需求调研,让开发人员能够从平台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使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既要完全满足功能要求,也要兼顾流程和操作界面,以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反复。
在平台设计之初,管理人员往往会有“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想法,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持续提出一些新的需求。项目需求界限不明确,目标不断扩大,很可能导致开发周期的不可控。由此造成开发方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员和成本,从而造成了双方的矛盾,影响平台完成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项目管理者要在前期确定清晰合理的需求范围,避免在项目实施后期发生较大的变更。在系统投入运行后,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用户会觉得原来开发的平台已经“落后”了,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应用平台必须有配套的升级和维护经费,在必要时用于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
六、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进行过程监控,降低项目风险
浦东教育网在软件平台建设方面,特别注重项目的过程管理和风险控制。每个应用平台项目除了项目组负责开发和推广工作,还专门设立了项目管理组。项目管理组的人员由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同时还外聘了技术监理公司做咨询服务。项目管理组负责对开发公司、项目组进行过程监控并进行项目过程的动态反馈。项目管理组以例会的形式进行进度控制、需求论证、风险提示、阶段报告,特别是针对在项目开发阶段出现的问题,项目管理组通过研究和论证,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这些年来,我们在项目管理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项目过程的规范性,提高了项目的可控性,保证了项目的目标达成度,保障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隐患。
信息技术已深入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城域网应用正处于发展阶段,各地区的教育城域网应用存在共性和个性化特征,文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观点,是浦东教育网应用平台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如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域网络应用平台,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服务,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石磊.教育城域网:重在应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11-6 (Z11).
[2]金启明.教育城域网建设模式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5.
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篇12
在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财产,成为推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大大超过其有形资产的企业屡见不鲜,企业无形资产甚至可以是其有形资产的数倍。例如美国安进公司,作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其资产评估总值为150亿美元,而其无形资产价值竟高达125亿美元。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面推进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企业集团,在各方面均形成了一系列重大、极具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司统一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实现公司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成果的管理、检索、分析、评估、保护和运营等,真正使公司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1 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也进入信息化时代。建设一套适应本企业需求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基础,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1.1 国外情况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非常重视,每个企业都有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和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信息的搜集、分析、调查、利用,也是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多数企业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统一管理知识产权信息,使所有员工可以通过该系统方便地分享和应用知识产权信息。如IBM公司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进行公司内部知识产权信息、业务流程和战略管理。随着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不断成熟和规模的扩大,2000年,IBM公司与网络投资公司合作成立美国Delphion公司,并提供对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1.2 国内情况
近年来,我国一些知识产权工作的先进企业也非常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如中石油、中国移动、中石化、华为公司等企业,均建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这些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一方面为企业知识产权统一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信息化工作也在加快实施。
2 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推进并着力实施知识产权信息化工作。2011年,公司已开发完成支撑企业专利工作的3大信息系统:(1)可统一检索世界主要国家及组织(七国两组织)专利信息的专利检索系统,系统采用全文检索引擎开发,数据定期更新,目前已累计拥有2 300万件中外专利文献;(2)对企业专利申请、审查及维护进行过程管控的专利管理系统,用来管理企业日常专利工作中的各种往来文件、通知、任务、费用等繁杂事务;(3)用于专利预警分析的专利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专利文献数据进行在线的趋势分析、申请人分析、区域分析、引证分析等,分析结果以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环形图、雷达图以及专利树等方式灵活展示[1]。
但从目前对上述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看,还存在薄弱环节:(1)公司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相对分散,不足以支撑覆盖公司系统的知识产权业务整体发展需要;(2)原有的专利系统之间相对孤立,缺乏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3)原专利管理模块仅部署到公司总部层面,直属单位和省公司缺乏应用,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管理系统[1]。
因此,在积极整合公司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公司统一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对公司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非常必要和重要。自2012年起,公司启动了该项工作。
3 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总体建设方案
3.1 总体目标
根据公司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需求,结合公司推进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初步确定国家电网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合梳理公司现有分散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建设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在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单位分级进行知识产权相关信息的管理,建立公司知识产权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全面,能够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多层次需求的覆盖公司系统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推进公司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2]。
3.2 系统架构
根据建设的总体目标,知识产权信息化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其中,系统建设分3个主要方向进行。
1)加强系统集成。(1)在不断完善已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搭建统一的管理系统,涵盖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著作权等核心业务子模块,全方位满足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统一管理的需要[3]。(2)推动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与公司科技、财务等信息系统集成,将公司知识产权工作与公司的无形资产管理、科技创新管理相融合,以系统的集成推动业务的集成,实现知识产权从项目计划、立项、实施、转资、权属登记、运作直至退出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促进公司专利等知识产权资源的有效运用[4]。
2)加强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依托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在技术研发、风险规避、资本评估、标准化中的重要作用[5]。(1)加强完善公司内部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基础档案信息库,加强对公司内部知识产权的全面梳理和统计[6];(2)全面和准确检索世界范围内电学领域知识产权信息,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综合数据库[7];(3)建立公司特有技术分类的专利专题数据库,针对公司当前和将来可能涉及的重点技术领域,划分分类标准,确定检索范围,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专业精细的筛选和加工,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所需的专利信息,全面准确地了解所关注技术领域的专利保护状况[8]。
3)持续深化扩展后期应用。在不断推进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的基础上,持续开发新的功能,如建设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模块,以实现公司知识产权的实施、许可、转让的信息管理,并在明确公司知识产权权属规定、内部共享机制和许可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在公司系统内部搭建知识产权交易系统,实现知识产权的内部转化和应用[9];建设知识产权预警管理功能模块,随时跟踪电力行业、竞争对手、相关市场发展动向等,提升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建设知识产权价值评价模块,实现建立评价模型、定义评价流程、评委评价、结果汇总等过程管理;建设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模块,宣传传播知识产权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广大员工的知识产权理念[10]。
3.3 系统模型
整个系统基于.NET系统研发,采用面向服务的多层架构搭建实现基于B/S模式的信息系统,其模型总体可以分为7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持久层、.NET Framework服务层、组件服务层、组件层、表现层。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其中,表现层采用单点登录的方式集成系统四大模块系统;组件层则支撑四大模块基础组件功能应用。.Net Framework服务层贯穿整个系统,与组件服务层互相协作,为系统提供程序运行的基础类库和特殊业务功能组件。数据持久层完成对专利知识产权持久化,并把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库即数据库系统。最后,操作系统作为对整个系统的支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作为整个系统运行的载体,并且IIS并发数最大可支持3 000个用户同时在线,数量级以千记。
系统开发之初,依托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基于低耦合高内聚原则,对整个软件程序体系进行设计,降低系统开发难度,增强了软件的维护性与后期功能增减的可伸缩性。采用代码分离技术实现了前端脚本与中间控制程序的分离,降低软件被反编译的风险性。
形式多样的网络知识资源成为专利知识产权信息的最好来源,但需要将网络中杂乱的专利知识产权信息去伪存真,整理组织并收藏到企业的数据库中,然后系统将这些信息提取,并通过一定的分析计算,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策略推荐;同时面向企业用户,将企业内部已经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的统一管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
4 主要功能模块及技术亮点
公司知识产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企业级应用,对系统的可靠性、性能、可用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比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具有更好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客户端采用Web方式,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客户端零安装、易于使用、界面美观、便于系统升级维护。系统的使用范围控制在公司局域网内,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
业务应用建设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先导,所建设的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按照对公司外部专利信息的分析利用、公司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信息发布3个用途来分,主要实现以下主要功能模块。
4.1 外部专利信息分析利用模块
1)专利分析系统:提供对中外(美国、欧洲专利局等七国两组织)的专利检索;并实现专利下载、分类、标引、分析、翻译、导出等功能[11]。可建立主题分析数据库,方便研发人员、专利管理人员、专利分析人员高效利用专利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特色在于专利地图分析和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其中,专利地图分析是通过对结果集中的技术性词语进行词频统计和文本聚类分析,直观地以地图方式展现专利分布情况[12];而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则通过对公司各相关领域专利数据的收集、整理、标引,将专利数据整合成能够供研发人员利用的专利情报库。并通过系统对专利专题数据库进行分类导航,方便不同技术领域的使用者查看分析[13]。
专利地图如图4所示。
2)专利预警管理系统:创建科学的专利预警机制,固化发现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能完成对海量专利文献信息的在线抽取建库工作,通过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在线设置预警对象、预警参数、预警结果分析、自动监控专利信息、同族信息、法律状态等,将相关信息自动推送至风险专利数据库,以地图形式直观揭示关键技术、产品以及公司整体在全球主要地区的风险等级,实现对专利情报从“发现”到“评估”到“控制”等全流程的管理[14]。
专利风险预警地图如图5所示。
4.2 内部专利信息管理模块
1)专利管理系统:能够对专利申请的整个流程进行管理,开展对专利信息录入、上报、校对、自动更新等管理工作,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准确、快捷的统计功能,结合实际工作流程实现对国内专利和海外专利的精细化管控,实现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从发明部门的提案接收、到权利终止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实现对期限、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和提醒。提供与中外检索系统、科技管理系统的对接接口,实现了专利法律状态及其他信息的及时更新[15]。
2)商标管理系统:管理商标在申请前的创意、申请中的流程以及登记后的商标应用、商标续展、商标宣传等一系列事务[15]。
3)著作权管理系统:著作权管理分为3类:计算机软件、普通作品和影视作品,系统实现对著作权登记工作的日常管理,具体包括登记申请、代理委托、受理通知书、证书、奖金发放、归档等管理[15]。
4.3 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模块
1)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网站:是提供知识产权各项应用和信息服务的“窗口”。实现在统一系统的基础上,提供各类综合信息服务,包括工作动态、资讯频道、成果展示、数据统计、技术专题、业务模块、培训专栏等特色功能[16]。
2)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系统:提供外部法律法规、新闻动态的展示,内部通知公告的发布以及学习资料(文档视频等)的共享。用户能够在线报名、选课、学习、考试,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共享、信息的统一管理,达到对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系统,宣贯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提供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公司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意识[16]。
5 应用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5.1 应用情况
目前,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中的专利检索和专利管理系统已经进行了一级部署,已推广至公司直属单位、省公司一级使用,专利分析系统则主要面向公司总部使用,并已实现与ERP系统的互联,用户均反映界面友好,功能实用灵活,为国家电网公司专利检索、专利申请、过程文件、专利缴费、专利分析等各阶段的管理过程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由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优化以适应未来业务需求,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持续完善系统功能。在已有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继续开发专利运营管理、研发项目专利管理、专利分级管理、专利评价等模块,以达到专利管理向深层次水平发展的目的;增加商标和著作权的管理模块功能,实现对各项知识产权的累积投入、权属情况、使用情况、转让或许可收益等环节信息的集约管理,以提升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管理能力。
2)推进四级管理体系。目前,系统已形成由公司总部和下属三级(省级)单位同步使用的管理体系,将知识产权登记、使用、运作、退出等各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随着管理集约化的进一步深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下一步计划继续推进四级管理体系,将市、县级单位纳入系统使用,实现公司系统的全面上报。
3)继续加强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融合。进一步研究实现公司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与科技管理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中外专利检索系统等系统的数据集成,通过接口为其他相关业务系统提供所需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将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作为国网科技管理系统、财务套装软件等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重要基础信息来源,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6 结语
开展公司一体化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公司无形资产管理、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水平、推进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应用,并积极与公司ERP、财务管理、科技管理等系统进行集成融合,该系统将在强化公司知识产权集约化管理、集团化运营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自2010年起着手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建设,该系统为专利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提升了国家电网公司知识产权专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结合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分析了该系统的体系架构、功能和特点,介绍了该系统在公司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