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2024-07-10

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精选8篇)

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篇1

摘要:内蒙古准和热木音苏木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在准和热木音苏木地区开展1:5万地球化学测量以及重点研究区1:1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样品中的Ag、As、Au、Bi、Cd、Co、Cr、Cu、Hg、Mo、Ni、Pb、Sb、Sn、W、Zn共计16种元素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地区以上1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成矿靶区的预测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准和热木音苏木,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0前言

准和热木音苏木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的边境地区,属于中低山丘陵区,地势比较平坦,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200m之间。研究区工业化程度较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小,基本上保持了原生环境,对本区进行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的研究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Ⅱ级),或为晚古生代泥盆纪陆缘增生带和晚古生代后碰撞构造岩浆岩带(Ⅲ级)区内有两条北东向的主要断裂,在中部以及东北部存在数量较少的其它类型的小型断裂。区内地层由新到老见图1。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十分发育,由于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大多呈北东向分布。

2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1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依据全国地球化学景观区划分方案(郭志娟等,2015),研究区处在干旱荒漠戈壁残山一级景观区,区内基岩裸露程度较差,区内风沙大,植被不发育,一般被风沙所覆盖,但覆盖程度较浅。研究区内水系不发育,无永久性河流或季节性河流。区内零星分布少量季节性淖尔(湖泊),因为当地气候干燥,降雨量不足,导致绝大部分湖泊为干湖因连年干旱少雨,研究区内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弱。区内主要的剥蚀动力是风的吹蚀作用,表生的元素集中或分散与风的剥蚀、搬运和沉积密切相关。研究区总体上可以划分两类地貌景观:区内低缓的山顶形成风蚀地貌,宽阔的沟谷形成风积地貌长时间的干旱少雨及风沙肆虐导致了在局部区域有风选作用,在一些条件下有风选的重矿物覆盖区域。由于化学风化淋滤作用弱,地表分布的岩屑基本可以代表了基岩成分,元素的化学积聚和贫化在本区表现不明显。

2.2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根据内蒙古中西部干旱荒漠戈壁景观区的特点,本次工作所采集的样品粒级为-4目~+20目。样品经过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见表1。

全区土壤中各元素平均值(表1)与我国干旱荒漠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值(迟清华等,2007年)相比,As、Sb、Sn、Mo、W相对富集,元素的背景值高于区域元素背景值1.2倍以上;相对贫化的元素较多,有Hg、Cr、Co、Ni、Cu、Zn、Cd、Pb、Au;Bi、Ag元素含量基本无变化。

在相对富集的元素中,Sb、Sn元素的富集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由于本区出露的基性岩石较少,导致亲硫元素和亲铁元素的背景值较低;As、Sb、Sn、Mo、W、Bi、Ag元素背景值均不低于1.2倍区域背景值,说明本区内亲氧元素相对富集,这是因为本区内出露的大量花岗岩中富含亲氧元素所导致的。

2.3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16种元素的分析数据,采用三角剖分法绘制地球化学图,图件显示研究区元素空间分布具有如下规律:

Au、Hg在背景表现上较为凌乱,没有明显的高低地球化学场,往往是单点高值,其它元素高背景区全部集中在图幅中部向北东和东西展布区域,围绕准和热木音戈壁和巴润和热木音乌兰推绕木湖盆,在湖盆的边缘断裂和白垩系地层中形成较大区域高背景异常区,与白垩系大磨拐组地层出露位置一致,这也是本区最大和最高的异常区。显然这个高背景区元素种类与大磨拐河组富含As、Cd、Bi、Mo、Sb、Ni、W、Cu、Co、Pb、Zn这些元素有关。除此外在图幅东南角巴彦包尔和西北角迖日其格图诺尔有Mo、Sn、W、Au、Bi、Ag高背景区域。这套元素组合与花岗岩体有关,典型的亲氧元素组合。

Cr、Ni、Co、Cu高背景及异常区主要分布在浅覆盖区,主要分布在木音戈壁和巴润和热木音乌兰推绕木湖盆周围。低背景主要分布在风蚀残积区,图幅的西北部和南部。

2.4元素组合特征

为了加深了解区内的元素组合特征,对研究区的元素数据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图2),图中显示在相关系数大于0.5置信区间共有4套大的元素组合:

1)As-Mo-Sb元素组合,反映意义是本区有Mo的成矿作用活动,目前在查干敖包西已发现Mo矿点,目前正在勘查。同时也说明成矿作用伴有富矿化剂As、Sb热液活动,As、Sb是本区寻找Mo矿的重要指示元素。一般分布在花岗岩或花岗正长岩中的岩脉中。

2)Bi-Sn-W-Zn-Pb元素组合,这套元素组合代表了酸性花岗岩组合,本区在花岗岩分布区紧密共生,与区内分布大量花岗岩特征相符。说明这套元素组合在酸性侵入岩具有较高的含量,彼此互为共生关系,在成矿作用下可以形成以W、Sn、Bi为主并伴有Zn、Pb类型矿床。

3)Hg-Ag-Au元素组合,与其它元素组合的相关系数较小,说明这套组合与分布地层关系不大,相比较与基性元素组合更为关系密切一些。组合与本区的断裂有关,也与本区的小规模的热液活动有关,由于含量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往往呈分散状态分布于本区。

4)Co-Ni-Cu-Cd-Cr元素组合,这是较为典型的中基性岩石成矿元素组合,形成这套组合的与宝力高庙组安山岩及泥鳅河组地层有关,这套地层是中基性火山岩富含铁族元素,由于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又富含Cu元素,可能形成与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类型为Fe-Cu矿床。

3结论

研究区成矿潜力较大的元素为Cu、Mo、Sb、Pb、Zn,为本区最主要的成矿元素。其中Mo、Cu是该区成矿的主要矿种,As、Sb、Hg是重要的指示元素。研究区主要的两大岩性微量元素组合是:基性火山岩富Cr-Ni-Co组合,花岗岩富Zn-Pb-W-Sn-Bi组合。建议对该地区开展进一步的详查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志娟,孔牧,张华,杨帆,徐仁廷,王成文,王乔林,宋云涛,韩伟.适合地球化学勘查的景观划分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5,v.3901:12-15.

[2]迟清华,鄢明才.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01-105.

[3]段玲玲.内蒙古准和热木音苏木地球化学基准值特征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

[4]程新彬,徐吉祥,尤世娜,孙永华,方同明,刘鸿,张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潮海地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金成矿远景预测[J].地质与勘探,2015,51,No.46004:713-721.

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篇2

巢湖沉积物镉等重金属地球化学分布、赋存特征及危害性研究

对巢湖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bHg,Cd含量总体高于背景值,其中西部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中东部湖区,并表现出多元素复合污染特征;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巢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变化于轻微-强危害程度,以西北部湖区最为严重,Hg和Cd是主要影响因子,其它元素生态危害性较小;沉积物中As、Cd、Hg、Pb元素主要以残渣态(非有效态)形式存在,但沉积物中腐殖酸态的As和Hg、铁锰氧化态的`Pb、离子态的Cd占总量比例较高,其中又以Cd易利用态比例最高,生物有效性最强,具有较高的生态危害风险.

作 者:陈富荣 CHEN Fu-rong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刊 名:安徽地质英文刊名:GEOLOGY OF ANHUI年,卷(期):19(3)分类号:P588.2 O614.242 P632.1关键词:镉等重金属 地球化学分布 赋存特征 危害性 表层沉积物 巢湖

淇县雷暴分布特征分析 篇3

淇县地处北温带,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日照充足, 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凉爽季短, 冬季少雨寒冷。本文分析了淇县1971—2010 年的雷暴气候特征, 希望通过加强对雷暴活动规律和防御工作的研究, 进一步提高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能力,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淇县经济社会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取自淇县1971—2010 年40 年的逐日雷暴资料及相关资料。文中运用本站的基本数据资料来分析雷暴的分布特征。

1.2 统计方法

雷暴日规定:一日中只要观测到雷暴或者闻雷, 无论持续时间长短, 均记为一个雷暴日。采用要素的线性趋势分析法, 分析年、季、月平均雷暴日, 最早、最迟雷暴日的变化趋势, 选用一元线性方程对原序列进行拟合, 即y=a1x+a0, 其中系数ai表示趋势倾向。一般春季为3—5 月, 夏季为6—8月, 秋季为9—11 月, 冬季为12 月至次年2 月[1,2]。

2结果与分析

2.1日变化特征

淇县为国家一般气象站, 夜间不守班, 夜间的雷暴记录不太准确, 只作大概分析。淇县雷暴次数日变化明显, 雷暴次数平均出现0.4~10.2 次。其中3:00—8:00 都小于0.4 次, 最多出现在2:00, 为10.2 次, 次多为18:00, 为6.2 次, 12:00以后逐渐增多, 傍晚前后达到最大, 以后逐渐减弱, 后半夜至早上达到最低。变化曲线反映出淇县在午后到傍晚最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3,4]。

2.2 月际变化特征

淇县月雷暴日数为0.1~8.3 d, 由月雷暴日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雷暴最早出现在2 月, 最晚出现在11 月;12 月和1 月没有雷暴产生;4—10 月较多, 7 月最多, 8 月次之;且7月较前几个月有明显增多趋势。

夏季雷暴最多, 为19.7 d, 占全年76.35%;冬季最少为0.1 d, 占全年的0.38%, 春季和秋季较少, 占全年的23.27%。由此可见, 夏季是雷暴发生最活跃的季节。

雷暴的月变化和季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稳定的天气系统。5—6 月地面受华北热低压控制, 高空常处于东北冷涡后部, 易产生雷暴及强对流天气, 7—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极易产生雷暴及对流天气。

2.3 年际变化特征

淇县1971—2010 年共有1 016 个雷暴。淇县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6.0~40.0 d, 平均为25.4 d;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的是1985 年, 平均值为40 d, 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少的是2009 年, 平均值为16 d;通过5 年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淇县雷暴日年际变化呈波动状, 高值点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雷暴日数5 年为一个波动周期, 10 年左右出现一个峰值, 目前雷暴日数正处在增长期内[5,6]。

选淇县40 年的年平均雷暴日, 带入公式y=a1x+a0, 得出雷暴趋势回归方程:

y=-0.238x+499.31

可以看出:气候趋势倾向率为-0.238, 是负值, 表示淇县年平均雷暴日整体呈下降趋势。

2.4 雷暴初日、终日及初终间日数特征

统计结果表明:淇县初雷暴最早出现在2 月23 日, 最晚出现在6 月23 日, 最早与最晚相差4 个月, 雷暴终日最早出现在8 月15 日, 最晚出现在11 月16 日, 最早与最晚相差3 个月以上, 这说明雷暴的初 (终) 日年际差别较大。雷暴初日多发生在4 月中旬, 终日多发生在9 月中旬。

淇县雷暴平均持续期为159.8 d, 初终间日数最多为236 d, 最少为93 d, 可见淇县雷暴持续期年际变化大。

3 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 淇县雷暴日变化明显, 3:00—8:00 出现最少, 12:00—21:00 较多, 午后到傍晚时间是雷暴发生最多的, 18:00 达到峰值, 以后逐渐减少, 前半夜比后半夜雷暴次数多。雷暴多发生在4—10 月, 7 月最多, 8 月次之, 夏季是雷暴多发的季节。雷暴年平均日数为25.4 d, 年际变化呈波动, 目前处于增长期内。雷暴持续期年际变化大, 最早发生在4 月中旬, 最迟出现在9 月中旬。总体年平均雷暴日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盛承禹.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306-310.

[2]王红艳, 吴璐, 王跃民, 等.许昌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2) :56-59.

[3]刘庆伟, 张丽娟, 林径春.洛阳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增刊1) :120-122.

[4]段炼, 陈章.近42年成都地区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4) :59-64.

[5]赵海军, 李喜平, 黄真文, 等.鹤壁市雷暴特征分析[J].河南气象, 2006 (3) :51.

安徽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篇4

1 安徽省闪电监测系统概况及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到的闪电资料采用安徽省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2007-2009年的完整原始闪电记录。由于原始记录数据全部是由大量的TXT文本组成, 需要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本文选择Matlab软件进行编程, 然后对闪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安徽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1 闪电频数的时间分布特征

对2007-2009年的闪电资料进行处理等到每个月的平均闪电频数, 图1给出了安徽地区的闪电频数年分布图。由图1可以看出, 正闪和负闪呈典型的单峰值分布, 都在7月达到最大值, 所占比例分别为全年的32.1%和40.0%。正负闪电大多发生在夏季, 在冬天发生闪电最少。负闪占总闪电的比例最大, 达到了96.9%, 并与总闪电的分布特征基本相同, 而正闪极少发生。

由图2可以看出闪电的日变化呈现出双峰分布, 主峰值在16:00, 次峰值在06:00;闪电集中分布在12:00-21:00, 其他时辰闪电频数较少。

2.2 闪电频数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2007年-2009年的闪电定位资料, 结合安徽的边界地图, 利用suffer软件绘制出安徽地区的闪电密度分布图和闪电强度分布见图5、图6。

由图3可看出, 安徽地区的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在2~8次/ (km2·a) , 极大值位于六安境内, 其闪电密度达到了15次/ (km2·a) ;还有其他高值区散落于阜阳、巢湖和安庆境内, 都达到了10次/ (km2·a) ;闪电低发区主要位于萧县与砀山境内。由图4可看出安徽大部分区域的平均雷击强度在5~85 k A, 最大可达到185 k A, 雷击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位于巢湖、马鞍山一带。

2.3 闪电强度时间分布规律

分别统计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各月的所有闪电强度样本, 制成方框-端须图, 如图6所示。假定闪电强度数值呈准正态分布, 在每个长方框的上下端, 代表准正态分布两端占样本总数25%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 (平均) , 方框里的黑线代表占样本总数50%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 (平均) , 方框中的“□”表示样本均值, 从长方框上下端延伸出的粗黑线的端点, 代表占样本总数5%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 “×”代表占样本总数1%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 最下端和最上端的短线“-”表示该月份所有闪电强度样本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由图5可以看出:闪电强度值相对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5~200 k A, 超过50%的样本分布在20~100 k A;各月平均闪电强度在50 k A左右, 平均闪电强度无明显的年变化规律。

由闪电强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 与闪电频数不同, 闪电强度随时间的分布无明显规律, 一年中各月各时次均有可能发生强闪电, 但由于闪电集中发生在6-8月的12:00-21:00, 因此该时段内强闪电出现频数很高。

3 结论

安徽地区的闪电活动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夏季的6-8月是闪电活动的高峰期, 其次是春季的4、5月份;秋季和冬季闪电活动最弱。

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每天的12:00-21:00, 其他时辰闪电频数较少。

安徽地区的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在2~8次/ (km2·a) , 极大值位于六安境内, 其闪电密度达到了15次/ (km2·a) ;还有其他高值区散落于阜阳、巢湖和安庆境内, 都达到了10次/ (km2·a) 。

闪电强度无年变化特征, 一年中各月都有可能发生强闪电。各月闪电平均强度在50 k A左右, 平均闪电强度无明显的年变化规律。由于闪电集中发生在6-8月的12:00-21:00, 因此该时段的强闪电频数最高。

摘要:利用2007-2009年安徽省闪电监测定位仪系统资料, 对安徽地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安徽地区的闪电活动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夏季 (6-8月) 是闪电活动的高峰期, 其次是春季 (4-5月) ;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每天的12:00-21:00, 其他时间闪电频数较少;安徽地区的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在28次/ (km2·a) , 极大值位于六安境内, 其闪电密度达到了15次/ (km2·a) ;各月闪电平均强度在50 k A左右, 平均闪电强度无明显的年变化规律。这些闪电特征值可以为雷电防护与雷电灾害评估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安徽地区,闪电定位仪系统,闪电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Orville, Haffines.国外雷电监测和预报研究[M].彭治班, 冯桂力, 宛霞, 等, 译.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26-33

[2]朱传林, 杨仲江, 陈翔翔, 等.2006-2009年南京地区闪电活动分布特征[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 (3) :248-253

[3]王学良, 黄小彦, 刘学春, 等.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 2008, 27 (4) :359-362

抚顺地区暴雨分布特征研究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所用资料为抚顺地区2012—2014年间出现过暴雨的54个气象站逐日20:00—20:00的降水量资料。其中, 54个气象站分布于抚顺市区、抚顺县、清原县和新宾县4个区域 (图1) 。

1.2暴雨判断标准

1.2.1暴雨标准。 中国气象上规定, 24 h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 气象行业统计当日20:00到次日20:00的累积降水量, 以此为依据, 任一气象站20:00— 20 : 00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即为该气象站出现一次暴雨。

1.2.2暴雨中心标准。根据暴雨发生次数, 本文以各气象站在2012—2014年出现暴雨的总次数≥10次的站点所在的乡镇为暴雨中心。

1.2.3强降水中心标准。根据暴雨发生强度, 本文以各气象站在2012—2014年暴雨平均降水量 (R) 在90~110 mm的站点所在的乡镇为强降水中心。

1.3克里金差值法

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将选取的54个气象站暴雨数据资料插值为抚顺全区的数据。克里金插值作为地统计学中的一种插值方法, 在充分考虑实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后, 对每一个实测数据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 加权平均后得到估计值[7]。它是一种求最优、线形、无偏差的空间内插方法[8]。

2结果与分析

2.1暴雨发生次数分析

2.1.1暴雨次数的统计。统计抚顺地区54个气象站2012— 2014年暴雨发生次数, 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RN最小值为1, 最大值为11。各次数段包含的站点数量占站点总数的百分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总体看来, 抚顺地区气象站点3年RN主要集中在1~5次, RN在该范围内的站点占总次数的50%;RN为10或11的站点数为7个, 占站点总数的12.96%。说明抚顺地区约12.96%的站点所在的区域为抚顺地区的暴雨中心。

2.1.2暴雨次数的空间分布及暴雨中心的确定。 抚顺地区2012—2014年暴雨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 抚顺地区近3年暴雨发生总次数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1≤RN≤5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抚顺市区和抚顺县的中西部以及清原县的东北部地区;6≤RN≤7的站点主要集中在抚顺市区的北部, 抚顺县的中部, 以及清原县的西南大部分地区;8≤RN≤9的站点主要分布于抚顺县的东南部, 清原县的南部以及新宾县的大部分地区;10≤RN≤11的站点出现在新宾县的中部地区, 其大致分布范围为北至上夹河镇, 南至大四平镇, 东至旺清门镇的三角区域。说明以新宾县为中心, 暴雨次数呈现从西到东、从东北到西南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 新宾县为暴雨出现次数最高的地区, 其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次数的极值 (11) 。

抚顺地区6个暴雨中心站2012—2014年暴雨发生总次数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 红升水库、木奇镇、上夹河镇3个站点RN均达到11次;平顶山林场、旺清门镇和新宾3个站点RN均达到10次。由此看来, 抚顺市共有3个暴雨易发中心, 分别为新宾县西北部的木奇镇-上夹河镇、新宾县南部的平顶山林场-大四平镇和新宾县东部的红升水库-旺清门镇。

2.2暴雨发生强度分析

2.2.1暴雨平均降水量统计。 统计抚顺地区54个气象站2012—2014年暴雨平均降水量, 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R最小值为51.00 mm, 最大值为111.30 mm。总体看来, 抚顺地区气象站3年R主要集中在70.00~79.99 mm范围内, R在该范围的站点数占站点总数的40.74%;R在90~110 mm范围的站点最少, 占总站点数的16.67%。说明16.67%的站点所在的区域为抚顺地区的强降水中心。

2.2.2暴雨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强降水中心的确定。 抚顺地区2012—2014年暴雨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抚顺地区3年R大值区大致集中于西南部。具体来说, 50.00 mm≤R≤69.99 mm的站点极少; 70.00 mm≤R≤79.99 mm的站点分布于抚顺市区大部、抚顺县东北部、清原县大部和新宾县中东部;R≥80.00 mm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抚顺市区南部至新宾县西南部一带以及清原县与新宾县中部交界附近地区, 其中R≥90.00 mm的站点有抚顺市区南部的塔峪镇、碾盘乡和石文、抚顺县的后安、 清原县的敖家堡乡以及新宾县的木奇镇 (图5) 。该6个站点R最小值为91.50 mm, 出现在碾盘乡;最大值为111.30 mm, 出现在石文。说明抚顺地区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抚顺县南部石文到后安一线以及清原县敖家堡到新宾县木奇镇一线, 其中抚顺县的石文和后安, 清原县的敖家堡和新宾县的木奇镇为单次暴雨强度大值区, 由暴雨引发的气象灾害风险高。

3结论与讨论

(1) 以新宾县为中心暴雨次数呈现从西到东、从东北到西南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 新宾县为暴雨易发生地区;暴雨平均降水量的大值区集中于抚顺县, 其他地区较均匀。

(2) 根据暴雨次数, 抚顺地区存在3个主要暴雨中心, 分别为清原县西南与新宾县西北部交界的木奇镇-上夹河镇-敖家堡乡、新宾县南部的平顶山林场-大四平镇以及新宾县东部的红升水库-旺清门镇。

(3) 根据暴雨强度, 抚顺地区存在4个强降水中心, 分别为抚顺县的后安、抚顺县的石文、清原县的敖家堡以及新宾县的木奇。

(4) 通过暴雨次数和暴雨强度的叠加得出, 抚顺市清原县敖家堡乡和新宾县木奇镇为最显著的暴雨中心, 汛期应密切关注暴雨带来的气象灾害。

(5) 近年来随着抚顺市区域自动站增加以及传输率的提高, 气象资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但是时间序列有限, 资料完整仅限2012年之后, 仅用3年的气象资料对于说明暴雨中心效果有限, 此工作仍需持续, 运用多年资料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刘静, 任川, 崔胜权.2013年汛期辽宁地区3次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7) :266-267.

[2]全美兰, 吕志红, 祝新宇, 等.相似环流背景下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28) :237-243.

[3]王敏, 谭向诚.北京城市暴雨和雨型的研究[J].水文, 1994 (3) :58-64.

[4]吴春英, 全美兰, 刘帅, 等.2013年8月16日抚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1) :224-230.

[5]吕志红, 张鸿, 全美兰.2010年7月31日抚顺特强暴雨成因及落区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5) :303-308.

[6]张昱, 李亮, 张鸿, 等.抚顺市暴雨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3) :254-255.

[7]李俊晓, 李朝奎, 殷智慧.基于Arc GIS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及其应用[J].测绘通报, 2013 (9) :87-90.

江西省锂资源分布特征 篇6

1 锂资源分布特征

赣西地区已经查明锂资源主要分布于九岭成矿带(有同安、白水洞、上富、洞上和华林等5处)和武功山成矿带(有宜春414钽铌矿床和安福146矿床等2处)中,主要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和晚侏罗纪,其次为中侏罗世和晚白垩纪。矿床类型以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铌钽矿为主,次为花岗细晶岩型(岩脉型)。

赣南地区锂矿主要分布于武夷隆起区,主要矿床类型以花岗伟晶岩型及铁锂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矿体)为主,如宁都县河源、广昌县头陂锂辉石矿床。

大余县漂塘、于都县上坪等矿区为石英脉型钨锡矿,锂矿主要作为脉钨矿床的伴生组分评价。此外,在吉安市泰和梅岗地区也发现了卤水型锂矿点。

2 锂异常分布特征

江西锂异常的分布与含锂或含稀土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总体上锂元素背景含量表现为南高北低,全省具一定规模的锂异常三十余处,其中宜丰县同安地区、宜春市雅山地区以及宁都县赖坊地区锂异常较好,均探明了大中型锂矿床。锂矿区大都位于锂异常区或锂异常高背景区,说明锂异常与锂矿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3 同安异常区

该区位于江南台隆之九岭隆起带中部,区内地层仅见第四系联圩组,岩性上部为黄色亚粘土、亚砂土,下部为砂砾层。

异常区构造主要见于北东向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多表现为压扭性断裂。岩浆岩于区内广泛出露,主要有雪峰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华立西期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脉岩主要为燕山中期的霏细斑岩脉,区内的工业矿体即为霏细斑岩脉,系由燕山中期酸性岩浆岩沿构造裂隙呈浅成脉状侵入而成。

4 宜春市雅山综合异常区

异常区位于南华加里东褶皱带北缘,属于赣中南拗陷中的武功山一玉华山隆断束构造单元内,地处萍乐凹陷和泸水之间的武功山隆起区。由远古代变质岩系组成的褶皱基底广泛出露,并有多期花岗岩及其岩脉侵入,岩性以白云母花岗岩为主,燕山期花岗岩发育,主要有雅山岩体、甘坊岩体、下桐岭岩体、池浦岩体、江源岩体、浒坑岩体等。

5 宁都县赖坊异常区

异常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中武夷山隆起中部,三叠纪富城超单元湛田岩体南缘,属富城花岗岩体与震旦纪变质岩内外接触带部位,该区域常出现伟晶岩密集区。

区内地层主要分布有白垩系赣州组及震旦系洪山组。赣州组地层主要为一套砾岩、砂砾岩、粉砂岩及泥岩,分布于区内中南部。洪山组地层区内广泛分布,岩性主要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粉砂岩夹白云岩。

异常区构造主要见于北东向断裂构造,次为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多表现为(压扭性)韧性剪切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北西向断裂一般较短小,多为北东向断裂的伴生或派生构造。岩浆岩主要出露于区内北部,属三叠纪富城超单元湛田岩体南缘。脉岩主要见有石英斑岩脉、花岗斑岩脉及闪长斑岩脉。

6 几点认识

(1)锂资源主要分布于省内构造隆起区中,即产于扬子陆块内怀玉山、九岭、幕阜山隆起带和华南东部造山带内武功山、于山、武夷山和诸广山等隆起带中,成矿带受两大板块拚接带及板块内隆坳交接带断裂构造控制。

(2)查明的锂矿的矿床成因类型属与花岗岩有关的锂矿,不同地区的锂矿因成矿母岩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矿床类型。

摘要:江西省锂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巨大的锂资源潜力,全省锂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已查明的锂矿的矿床成因类型均属与花岗岩有关的锂矿,不同地区的锂矿因成矿母岩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矿床类型。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锂资源的制约,锂资源将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一方面,开发锂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锂资源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锂矿成矿规律的研究,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关键词:锂资源,分布特征,锂异常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2]罗微.江西宜春地区锂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王秋舒,元春华,许虹.全球锂资源分布与潜力分析[J].中国矿业,2015(2).

[4]唐尧.拉美地区锂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分析[J].盐业与化工,2013(12).

冬枣果园土壤钾素分布特征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样

2015 年5 月初, 分别在滨州市的无棣县、沾化区、滨州区以及东营市的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县、东营区、广饶县进行样品采集, 每县区域选取5 处冬枣园, 分别取0~20cm和20~40cm的土壤, 样品经风干后混合, 作为该县区域代表性土壤。

1.2 测定方法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采用乙酸钠交换法;土壤水溶性钾和速效钾的测定分别采用去离子水浸提法和乙酸铵提取法;土壤酸溶性钾测定采用热硝酸浸提法。土壤K+饱和度是指土壤胶体上已吸附钾的数量占土壤钾总吸附容量的百分数。计算公式分别为:

土壤交换性钾= 速效性钾-水溶性钾;土壤非交换性钟=酸溶性钾-速效性钾;土壤K+饱和度 (%) ﹦ (K+/CEC) ×100。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县区域冬枣园土壤水溶性钾含量

土壤酸碱性检测得知, 滨州区和东营区域土壤p H值分别为8.45~8.65 (0~20 cm) 、8.56~8.88 (20~40cm) 和8.57~8.96 (0~20cm) 、8.69~9.2 (20~40cm) 。表1 可以看出, 0~20cm和20~40cm深度土壤水溶性钾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滨州城区, 最低值则出现在东营区, 土壤p H值与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 陪伴离子以Na+为主, K+代换Na+更加容易, 因此运移的钾素量减少。

2.2 不同县区域冬枣园土壤交换性钾含量

土壤交换性钾是被有机质或粘粒表面负电荷固持的钾素形态, 可以被代换出来。它与水溶性钾保持动态平衡, 补充水溶性钾是当季作物吸钾的主要来源。p H值升高, 土壤固钾能力有所提高, 因为在p H值>5.5 时, A13+以阳离子的形式沉淀, 羟基聚合物的-OH数量会随着p H值增加而增多, 可降低钾固定的Al (OH) x的数量减少。表2 表明, 无论0~20cm还是20~40cm土壤, 由于东营区域土壤p H值最高, 所以土壤交换性钾含量最高, 而滨州区土壤p H值最低故交换性钾含量最低。

2.3 不同县区域冬枣园土壤速效钾含量

土壤的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统称为速效钾, 是土壤钾素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溶性钾含量一般较低。表3 得知, 不同县区域冬枣园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交换性钾含量相似, 同样以东营区最高、滨州区最低。

2.4 不同县区域冬枣园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

土壤非交换性钾吸附于土壤粘土矿物层间的吸附位上, 短时间内不能被交换和移走, 当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降低时, 非交换性钾会向这2 种形态转化, 从而补充植物能够有效吸收利用的钾素。表4 可以看出, 不同县区域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变化趋势与交换性钾含量变化相反, 最高值出现在滨州区, 而最低值出现在东营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因为滨州区土壤固钾能力较强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 黄河三角洲冬枣主产区东营和滨州区域土壤, 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均以滨州区较高, 交换性钾、速效钾则以东营区为最高。从冬枣各产区地理位置来看, 土壤钾的有效性呈现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谢建昌.钾与中国农业[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0

[2] 陈防, 鲁剑巍, 万运帆等.长期施钾对作物增产及土壤钾素含量及形态的影响[J].土壤学报, 2000 (2)

浅析重庆市酸雨分布特征 篇8

19世纪40年代, 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就对降水布点监测, 开始连续观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 他首次提出“酸雨”一词[1]。从广义上讲, 酸雨更准确的说法是酸沉降, 所谓酸沉降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物质变酸, 然后酸性物质从大气中沉降到地表面的整个过程[2]。酸沉降分为湿沉降和干沉降两大类, 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 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 而p 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则习惯性称为“酸雨”。

其实关于“p H值小于5.6的降水为酸雨”这一说法一直存在着争议[3]。一些学者提出, 未被污染的天然雨水背景值 (p H为5.6) 即为是否为酸雨的判定值;但许多的学者认为p H值小于5.6作为降水是否“酸雨”的判定不够严谨。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作了大量的监测研究[4], 选取一些未被人为污染的区域作为背景点, 布设监测点位监测其降水p H值 (见表1) 。根据其监测数据, 提出区域降水是否为酸雨的判定标准, 应与该区域的降水背景点p H值密切相关。他们认为在热带雨林中, 由于树木排放的甲酸和乙酸等有机酸可能使p H值低至5.0, 但这属于天然源, 所以应将“p H值小于5.0”作为该地区降水是否为酸雨的判定值;对于海洋区域来说, 其降水中的硫酸根是怎么也削减不了的, 而硫酸根是影响p H值大小的重要指标, 所以在界定海域区域降水是否为酸雨时, 还应考虑硫酸根对海洋天然源的贡献占多少[5,6]。而有些学者认为将“p H值小于5.6”作为降水是否为酸雨的判定, 太过笼统。他们认为在一些城市中, 因为受到碱性离子 (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颗粒物) 的中和, 其p H值往往高于5.6, 但并不能就此断定, 其降水没有被污染。相对而言, 远离城市的远郊地区, 降水p H值小于5.6, 并不能断定其降水被污染。

目前我国判定降水是否为酸雨时, 其标准仍然是以降水p H<5.6作为依据。因此本文也以降水p H<5.6作为酸雨判定依据。

2重庆市酸雨污染时空分布

2.1重庆市酸雨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酸雨频率和降水p H值是评价酸雨污染的两个重要指标。为规律性地研究重庆市酸雨时空分布, 笔者查阅统计了2006~2010年共5年的全市酸雨监测数据。通过统计汇总得到, 5年全市各个区县环境监测站共采集雨样9384个, 其中酸雨样4744个, 酸雨频率48.2%。降水p H均值为4.79 (见表2) 。分析统计降水p H值可知, 5年中降水p H最低值为3.03 (2009年4月在大足县监测点监测到) ;降水p H最高值为8.50 (2006年6月在江北区监测点监测到) 。

利用降雨量加权平均法[7], 可以计算出全市各区县5年的降水p H年均值。通常习惯将降水p H值小于4.5的区域, 称为重酸雨区。全市共有5个区县的降水p H年均值小于4.5, 属于重酸雨区。从空间分布看, 重酸雨区分别为巴南区、铜梁县、荣昌县、大足县和万盛区。降水p H值在4.5~5.0之间为中度酸雨区, 全市共有16个区县的降水p H年均值在4.5~5.0之间, 属于中度酸雨区。从空间分布看, 中度酸雨区分别为石柱县、江北区、城口县、南川区、武隆县、江津区、潼南县、万州区、北碚区、开县、涪陵区、沙坪坝区、渝中区、丰都县、渝北区和忠县。降水p H值在5.0~5.6之间为轻酸雨区, 全市共有5个区县的降水p H年均值在5.0~5.6之间, 属于轻酸雨区。从空间分布看, 轻酸雨区为綦江县、大渡口区、云阳县、长寿区和永川区。还有13个区县的降水p H年均值大于5.6, 不属于酸雨区。 (见图1) 。

从酸雨频率空间分布来看, 南川区、万盛区和渝北区等3个区域酸雨频率偏高 (>90%) ;南岸区、城口县、璧山县、永川区、綦江县、垫江县、奉节县、九龙坡区、梁平县、秀山县、酉阳县、黔江区、巫山县、石柱县、巫溪县和彭水县等16个区县酸雨频率较低 (<30%) (见图2) 。

2.2重庆市酸雨污染季节分布特征

为研究重庆市酸雨污染的时间分布特征, 笔者特选取“十一五”中的2010年春、夏、秋和冬季四个季节作为时间样本。查询汇总这四个季节的酸雨监测数据, 将酸雨频率和降水p H值作为分析指标。总体结果显示, 冬季降水p H值最低 (为4.46) , 相对应的是冬季酸雨频率最高 (为57.2%) 。可见, 2010年我市冬季酸雨污染最重;夏季降水p H值最高 (为4.92) , 相对应的是夏季酸雨频率最低 (44.9%) 。可见, 2010年我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 (见表3) 。

2.2.1春季分布状况

2010年春季, 全市降水p H最高值为7.04, 最低值为4.07, 降水p H季均值为4.87。全市重酸雨、中度酸雨和轻酸雨区域分别有9、9和8个。全市共有8个区县酸雨频率为0.0%;共有9个区县酸雨频率范围为80~100%。

2.2.2夏季分布状况

2010年夏季, 全市降水p H最高值为7.08, 最低值为4.06, 降水p H季均值为4.92。全市重酸雨、中度酸雨和轻酸雨区域分别有6个、9个和8个。全市共有12个区县酸雨频率为0.0%;共有11个区县酸雨频率范围为80~100%。

2.2.3秋季分布状况

2010年秋季, 全市降水p H最高值为7.09, 最低值为3.97, 降水p H季均值为4.81。全市重酸雨、中度酸雨和轻酸雨区域分别有6个、8个和9个。全市共有11个区县酸雨频率为0.0%;15个区县酸雨频率范围为80~100%。

2.2.4冬季分布状况

2010年冬季, 全市降水p H最高值为7.56, 最低值为3.58, 降水p H季均值为4.46。全市重酸雨区、中度酸雨和轻酸雨区域分别有8个、6个和6个。全市共有10个区县酸雨频率为0.0%;12个区县酸雨频率范围为80~100%。

3结语

通过查阅汇总2006~2010年共5年的全市酸雨监测数据和2010年四个季节的酸雨监测数据, 对重庆市酸雨污染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做了初步分析, 得出以下结果:

3.1从降水p H空间分布看, 全市5年里的重酸雨区分别为巴南区、铜梁县、荣昌县、大足县和万盛区;全市共有16个区县属于中度酸雨区;全市共有5个区县属于轻酸雨区。

3.2从酸雨频率空间分布来看, 南川区、万盛区和渝北区等3个区域酸雨频率偏高 (>90%) ;而南岸区、城口县、璧山县、永川区、綦江县、垫江县、奉节县、九龙坡区、梁平县、秀山县、酉阳县、黔江区、巫山县、石柱县、巫溪县和彭水县等16个区县酸雨频率较低 (<30%) 。

3.3从季节时间分布看, 冬季降水p H值最低, 酸雨频率最高, 酸雨污染最重。夏季降水p H值最高, 酸雨频率最低, 酸雨污染最轻。

参考文献

[1]Parkin, G.F., and DagueR.R.Optimal Desig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by Enumeration.Journal of the Sanitary Engineering Division ASCE, 1972, 98, (SA6) :883-851.

[2]曹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J].环境科学, 1995, 16 (4) :86-88.

[3]谭洁艳, 吴天龙.关于酸雨的新理解[J].环境科学动态, 2003, 3:13-14.

[4]刘嘉麒.降水背景值与酸雨定义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 1996, 12 (5) :5-9.

[5]刘嘉麒, W.C.肯尼, 霍义强, 等.背景降水[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6-7, 30-44.

[6]Gallow ay JN.The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rem ote areas of the w orld[J].Geophysical Res, 1982, 87 (11) :8711-8786.

上一篇:旅游口碑下一篇:表扬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