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要求与控制(共12篇)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 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重点强调了施工中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规范化, 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加强自身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质量安全保证等重要因素。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人员,安全保证
1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的控制
公路工程在科学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范的合理化要求下, 公司严格按照招投标的管理办法和业主要求, 选定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的优良施工队伍, 并合理的安排工期, 使工程在规定的工期里发挥最大的工程效益, 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2 外包项目开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2.1 加大外包服务单位管理, 强化施工安全措施, 确保施工安全。
一是进行安全资格审查, 不具备安全资格的外来施工队伍不得进场施工。二是要求外来施工队进场施工前, 必须先签订《外包服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协议》, 经过相应安全资质验证, 外来供应商人员接受安全告知后, 方可允许施工在技术交底中全部制定清楚, 以便施工队按工程的规范和标准施工, 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2 施工原材料自检制度
由于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起着主导作用, 所以要严格检查控制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 由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 应具有产品质量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及时送检, 未经检验和已验证为不合格的产品不准投入到工程上去, 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3 对施工中的重要部位和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
施工中的主要部位是指隐蔽工程。上下道工序衔接的重要部位等。隐蔽工程检查程序: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现场质检员自检合格后, 由技术人员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 并备齐有关资料, 于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监察工程师。施工监理, 确认合格并签证后, 方可进行隐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2.4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各种事故隐患。
为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促进各项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发挥安全职能“监管”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各项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查设备, 看有无漏油跑气、部件失灵、损坏现象;查电气运行等情况, 从而保证了我们的安全基础工作扎实有效。
3 在施工中控制质量
3.1 对项目施工人员的控制和安全意识
工程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的主要环节, 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优良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建设项目中的管理与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学校和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等, 在当前形式下, 是不能满足公路工程发展要求的。因此, 应鼓励和加强施工单位提高本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督促他们通过自学和单位培训强化专业技术,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积极地为工地施工人员创建学习条件, 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在加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手的思想教育和政治修养方面,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惩罚办法, 使他们在脑海中要有质量安全这个概念, 以便于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从项目经理到施工员、工人, 不断灌输质量安全的意识, 并不定时的召开座谈会, 让大家创所欲言, 这样有一些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 在会议上可以谈到并解决, 让他们对质量的认识和安全的意识更深更好的理解, 做到把工程质量和自身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确保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2 施工原材料管理
建立健全材料的运输和管理制度, 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丢失。正确合理的使用材料和按照规定正确的施工是节约材料的重要措施。对于公路工程上所用到的材料, 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进场时必须检查有无正规的出场合格证明和材料检测单, 工程中所有的成品构件, 必须有厂家批号和出场合格证书。管理人员严格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从而造成严重的隐患。所用到的原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材料的检测应按国家质量标准检测和符合公路工程规范管理的章程。现场配制使用的材料 (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水稳基层用料、砂浆等的配合比) 要先提出试验要求, 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 出具检测报告后方可使用 (质检站的资质必须在乙级以上) 。原材料的试验, 可以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和其技术指标是否满足工程的要求。比如:路基填土, 通过现场的试验可以测定路基填土的强度 (CBR值) 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能用于路基填土, 以保证路基质量, 还可以测定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为施工填筑压实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数据。通过混凝土或砂浆的配合比试验, 可得出可靠的、经济的配合比, 这样即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3.3 施工中特殊设备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对于工程用石油、用电的安全油料库房设专人管理。在油料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油料库设置在远离明火的地方并严格安全用电, 供电设施按规范要求安装保护装置, 严防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3.4 对施工现场机械和工器具检查和控制
施工现场的机械控制包括施工作业的机械 (全为大型机械) 、工器具、试验设备等的预防与控制。公路工程项目在开工前对机械手和试验人员均进行了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时刻提醒“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重要机械设备必须持证上岗, 汽车司机遵守交通法规, 运料车辆进入现场要按规定路线限速行驶。
3.5 对于工程的施工方法管理与衔接
工程质量问题的许多方面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才能找到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管理人员一定要腿勤、手勤, 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工程质量进行事前控制, 将工程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质量管理人员和安全员要在施工现场, 及时提醒施工人员要按规范要求施工, 并随时进行抽查。
4 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安全的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完成后的保护阶段, 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验收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单位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最终的检验与评定。施工质量的优良也在这一阶段做出评价, 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是工程项目交付使用重要环节。在工程交付使用阶段, 要做好工程的养护工作。
5 结束语
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将会逐步走向系统化、法规化, 它不仅受到技术、经济、责任等方面的约束, 还要兼顾工程法律法规、技术美学等方面的因素。现代化的施工, 必定有现在化的管理来体现。所以,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素质也将有一个大的跨越, 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用技术指导优良的工程。这样严格管理对于将来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2
1、问题处理程序
发现问题后首先确定问题的大小及是否严重→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隔离→(通知责任人整改,并告知车间班长,必要时告知车间主任)→记录→查找原因、分析、并解决根源→完善车间操作或设备操作保养规程及制度→组织培训→检查落实
2、肉制品宏观控制的关键点
投入的原料质量、产品色泽、杂质及是产品否违法等。
3、生产过程控制的关键点
杂质控制、搅拌或乳化、烟熏、包装、微生物控制等。
4、产品长短不齐的处理方法
对半成品长、短差别大的直接回用处理,不使其有生变熟,增加处理难度;对成品分开挑拣,长和短的分开装箱;对和标准差别稍大但能装箱的定区域销售。
5、产品乳化工艺中加料顺序的几点作用
确保不易乳化原料的乳化效果;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漏加、不忘加;便于监督。
6、品管员接班时必须要接什么班
A)上一班都加工了一些什么产品?质量是否稳定?接班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B)设备是否正常?是否有影响质量的因素?
C)原料解冻如何?原料是否紧张?判定是否有影响质量的因素? D)有无腌制时间严重超时的产品? E)有无实验原料?实验原料解冻如何?
7、品管员做好工作的前提 A)熟悉掌握并正确理解工艺;
B)对车间及工序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要心中有数; C)要正人先正己,在车间不搞特殊化; D)反映问题客观、真实,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 E)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F)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乐于助人;
G)善于并不断学习、能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和分析。
8、品管员质量把关的原则
不合格的原料不接收、不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出厂。
9、合格品的定义
成品的形状、色泽、弹性、口感、组织结构、净含量及理化和特殊要求指标符合相关工艺和法律法规要求,包装物及标识符合国标及公司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即为合格产品。
10、品管员工作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严格把关,由检验型向质量管理型转变。
11、原料解冻的原则是
原料解冻程度能满足工艺要求,环境温度控制在18±2℃;原料解冻至中心微带硬心即可投入使用,不要求完全解冻。
12、肉制品杂质控制的要点
A)严格控制源头,强化修整质量的监督;
B)对生产过程特别是半成品以前工序的小件物品进行规范,作到不丢失、不损坏,遇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汇报;
C)加强人员卫生管理,勤洗澡、勤换衣,加强自检和互检; D)提高全员杂质控制意识,从自身做起,注意控制全过程。
13、低温肉制品微生物控制要点
A)选择规模大、管理先进、质量要求严格的大型企业为原料供应商;
B)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将生产过程中从原料投入到形成产品时间控制到最低; C)加强人员卫生管理,出入车间要洗手、要消毒; D)生产过程严禁串岗;
E)在效果验证的情况下,人员、环境、工器具等定时消毒。
14、品管员工作的重点
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对关键控制点重点跟踪,对市场反馈问题重点关注,做到质量管理系统化、问题解决科学化、生产管理规范化。
15、对于特殊流向产品,因产品流向发生变化的,业务部门必须根据实际产品的质量状况填写《客户需求质量标准》,经正规程序后方可变更流向或发货。产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业务部门也可以保函的形式来确认;
16、控制原料变质可采取办法 A)控制原料和环境温度; B)缩短存放时间;
脱硫石膏相关标准要求及质量控制 篇3
脱硫石膏是燃煤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形成的工业副产品。我国燃煤电厂的煤炭用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高达1 200万吨,占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5%左右,因此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势在必行。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是我国采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方式,脱硫效率可达90%左右。“十一五”末我国已有3亿千瓦的燃煤电厂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全国每年将产生脱硫石膏5 000万吨以上。脱硫石膏的大量排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建造堆放场地,浪费物力财力,而且将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对烟气脱硫石膏的开发应用迫在眉睫。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使用氧化钙或碳酸钙作吸收剂与水配制成浆液,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吸收、中和、氧化结晶等反应,最终形成脱硫石膏二水硫酸钙,因此,当石灰石、石灰纯度较高时,脱硫石膏的纯度一般在90%~95%,有害杂质较少。可见,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
脱硫石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较好地解决了运输、干燥、改性、应用等技术难题。德国是烟气脱硫石膏研究开发和利用最发达的国家,目前其脱硫石膏已全部得到了应用,2004年,德国脱硫石膏利用量达到620万吨,主要用于生产建筑石膏、纸面石膏板、建筑构件等,几乎所有的石膏建材企业都部分或全部使用脱硫石膏为原料,每年有150万吨以上的脱硫石膏用于生产粉刷石膏。日本脱硫石膏的利用率也近100%,2000年后,每年应用量超过250万吨,主要用于水泥
缓凝剂和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嵌缝石膏的原料。美国天然石膏资源丰富,曾长期采用堆积与填埋的方式处置脱硫石膏,现在也开始利用脱硫石膏,年利用量已达900万吨,主要是和天然石膏一起用于生产建筑石膏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Peters公司的闪烧、磨细和煅烧联产工艺,在煅烧过程中完成脱硫石膏颗粒形状、级配的调整。
我国脱硫石膏的生产、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2009年我国脱硫石膏排放量为4 300万吨,综合利用2 400万吨,利用率为56%。目前许多建材生产企业对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重庆珞璜电厂是国内最早生产脱硫石膏的企业,年产脱硫石膏80万吨。重庆电厂年产脱硫石膏20万吨。拉法基、泰和等纸面石膏板企业,利用脱硫石膏在当地建设了年产近4 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
1998年,太原第一热电厂引进年处理6万吨脱硫石膏煅烧生产线,所生产的建筑石膏质量达到国家《建筑石膏》标准。北京国华杰地公司引进德国磨细和煅烧联产技术,建设了年产3万吨脱硫石膏煅烧生产线,同时引进了利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砌块的技术和装备,建成了年产30万立方米石膏砌块生产线。杭州半山发电有限公司生产的脱硫石膏已供应附近中小纸面石膏板厂和石膏空心砌块生产企业使用,脱硫建筑石膏质量稳定,销路很好。
另外,可耐福、北新集团、泰和集团等许多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天然石膏中添加30%以上的脱硫石膏作为原料,并逐步实现了100%使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制品。
二、脱硫石膏原料相关标准要求及质量控制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强,脱硫石膏的开发应用已迫在眉睫,而制定标准、加强质量控制是工业副产石膏应用的前提。北京建材研究总院2009年承担了起草我国第一部《烟气脱硫石膏》建材行业标准,已经工信部发布,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了脱硫石膏原料的技术要求。《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国家标准,对脱硫石膏的生产应用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其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将极大推动脱硫石膏的广泛应用。
1.《烟气脱硫石膏》建材行业标准
这个标准规定了烟气脱硫石膏的等级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运输和贮存的要求。适用于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对含硫烟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而产生的以二水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烟气脱硫石膏。这个标准对二水硫酸钙进行了分级控制要求,同时对杂质含量、附着水、放射性等也作了规定。
烟气脱硫石膏纯度及杂质含量
对烟气脱硫石膏而言,二水硫酸钙含量是烟气脱硫石膏纯度标志,其纯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烟气脱硫原料的品质,如石灰石。如果脱硫石膏的纯度低于90%,石膏中将会含有大量的惰性物质,如硅酸盐等,将会加剧对泵、搅拌器、管路等脱硫系统的腐蚀,细小的惰性物质沉积在吸收塔内,阻滞吸收塔运行,最终导致脱硫效率的急剧下降,甚至将使脱硫失效。因此,标准将二水硫酸钙含量最低定为不小于85%是生产的要求,也是环保的需要,同时脱硫石膏具有较高的纯度也将对其深入应用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用于脱硫的石灰石中含有钾、钠、镁等盐类物质,因此在脱硫石膏中不可避免的会含有这些盐类离子。当脱硫石膏用作石膏建材制品时,水溶性的镁离子、钠离子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迁移至石膏制品,出现“泛霜”现象,钾盐在石膏中含量较低,一般不会造成这类现象,因此需要对镁盐和钠盐的含量做出限定,以保证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
氯离子是以盐酸的形式,通过烟气进入脱硫系统,或以氯离子形式由工艺水带入,在真空皮带脱水环节随水脱除,仅有少部分残留在石膏中,必须通过清水清洗的方法,在脱水皮带中去除氯离子,从而把氯离子控制在较低的浓度。如氯离子含量过高将对石膏制品产生不利影响:石膏原料在应用中对生产设备腐蚀、石膏制品作为建筑材料时出现腐蚀现象;含高浓度氯离子的石膏制品无法完全干燥,纸面石膏板等会因此降低甚至失去强度;水溶性氯离子会在干燥过程中迁移至纸面石膏板表面,导致纸板分离。目前我国脱硫系统在水洗环节存在较大问题,导致烟气脱硫石膏中的氯离子普遍偏高,当氯离子含量大于0.02%时将会严重影响纸面石膏板的面纸与石膏芯材的黏结强度,甚至不黏结,因此标准规定的氯离子含量是必须的。
脱硫石膏的附着水
我国燃煤电厂的脱硫装置大部分采用湿法工艺,脱水环节比较先进,如严格控制设备的脱水性能参数,完全可以将脱硫石膏的附着水控制在12%以内,就可以解决脱硫石膏在运输、使用中出现的堵塞等问题,同时可以降低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耗。脱硫石膏的这一指标与欧洲标准规定一致。
脱硫石膏的放射性
由于烟气中的粉煤灰等物质,使脱硫石膏放射性存在潜在风险,因此两标准均规定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标准要求。
2. 《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国家标准
脱硫石膏因与天然石膏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且其三氧化硫含量普遍较高,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质量要求,规定了包括脱硫石膏在内的工业副产石膏对水泥性能的综合影响,目前水泥生产企业及相关检验机构均以该标准作为质量控制与检验的依据。
脱硫石膏排放时大都含有一定的附着水,一般高达10%~15%,有的甚至更高。而现有水泥工业生产的石膏加料系统是以天然石膏为设计基础的 ,湿态的脱硫石膏如直接用于水泥生产易造成石膏库内积料及下料口堵塞,可引起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的波动,导致水泥凝结时间急凝或缓凝,直接影响水泥质量。同时附着水较高的副产石膏还污染生产环境,腐蚀设备,致使劳动环境恶劣。
残留于脱硫石膏中的可溶性五氧化二磷、氟、氯离子、氧化钠等杂质,可导致三氧化硫含量控制范围较窄,控制偏高时,水泥凝结时间很长或不凝固,控制偏低时,水泥出现急凝。因此,为了更好利用副产石膏,降低其对水泥性能的不利影响,应采取适当工艺措施,进行必要处理。主要措施有成球如挤压成球、煅烧处理成球等、干燥、中和改性、与天然石膏混掺等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相当数量水泥企业在水泥磨头加输送皮带的方法把未经处理的副产石膏直接入磨,只要控制好石膏入磨水分并精确计量,加强现场生产控制,同样可以达到应用效果,经济实用。
三、国家《建筑石膏》标准要求及质量控制
建筑石膏又称烧石膏、熟石膏,是天然石膏或工业副产石膏二水硫酸钙经脱水处理制得的,以β半水硫酸钙为主要成分,不预加任何外加剂或添加物的粉状胶凝材料。这是标准《建筑石膏》GB/T 9766-2008中的定义,涵盖了工业副产石膏,适用于天然石膏、烟气脱硫石膏和磷石膏制得的建筑石膏,其他工业副产建筑石膏也可参照执行。
石膏与水泥、石灰并称为三大胶凝材料,石膏及其制品以其节能、质轻、防火性能好、凝结硬化快、装饰效果好、卫生舒适、特有的“呼吸”功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建筑石膏的下游产品种类繁多,做粉体胶凝材料的有粉刷石膏、自流平石膏、嵌缝石膏、石膏黏接剂、浇筑石膏混凝土等;石膏制品有石膏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各种石膏装饰天花板、装饰石膏线角等,这些产品都具有石膏建筑材料特有的优越性能,普遍应用于建筑物室内装修工程。要保证这些石膏制品的产品质量,必须对建筑石膏的质量进行规范并严格控制。
1.建筑石膏的组成
国家标准《建筑石膏》要求建筑石膏组成中β半水硫酸钙的含量,不得小于60.0%,保证建筑石膏的基本纯度和质量,这也借鉴了美国标准ASTM C28/C28M-00《石膏灰泥》中规定建筑石膏(烧石膏)的半水硫酸钙含量,不小于66.0%;欧洲标准EN 13279-1《石膏胶结料和石膏灰泥》中规定建筑石膏(石膏胶结料)的硫酸钙含量,不小于50%。建筑石膏的纯度将直接影响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指标,因此,要求制作建筑石膏的工业副产石膏原料的二水硫酸钙含量要高,同时采取的煅烧脱水工艺还需满足副产石膏自身的特点,确保建筑石膏质量稳定可靠。
2. 物理力学性能
《建筑石膏》规定,建筑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无论那个等级的建筑石膏初凝时间≥3分钟,终凝时间≤30分钟。细度为0.2mm方孔筛筛余≤10%。3.0级2小时强度的抗折≥3.0兆帕,抗压≥6.0兆帕;2.0级2小时强度的抗折≥2.0兆帕,抗压≥4.0兆帕;1.6级2小时强度的抗折≥1.6兆帕,抗压≥3.0兆帕。
凝结时间。它的确定充分参考了国外相关标准,如法国标准规定了建筑石膏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德国标准只规定了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英国标准则未规定凝结时间,有的标准还将建筑石膏分为快凝、正常凝和慢凝三类,并相应规定了它们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实践表明国家标准规定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无论是对天然建筑石膏,还是工业副产建筑石膏都是合适的。石膏建材制品对建筑石膏的凝结时间要求不一,如石膏砌块要求初凝时间在3分钟左右,而粉刷石膏则要求初凝时间越长越好,以减少石膏缓凝剂的用量。研究表明,脱硫建筑石膏凝结时间普遍较快,大多在3分钟左右,有的更短;而磷石膏由于其成分复杂,凝结时间往往较长。因此,建筑石膏生产企业应通过调整煅烧工艺参数,制备具有不同凝结时间的产品,但仍需在3~30分钟的范围要求,以满足不同石膏制品的生产需要。
强度。这是反映建筑石膏胶凝材料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国家标准将它分为三级,主要考虑不同的用途,也充分兼顾天然石膏、工业副产石膏的差异。研究表明,由脱硫石膏煅烧制成的建筑石膏强度很高,远超过国标一级的强度要求,但由磷石膏制成的建筑石膏强度普遍偏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国标三级要求,这与磷石膏本身的杂质含量有关。为了加大工业副产石膏在石膏建材方面的应用,充分实现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在确保石膏制品质量及工程应用的前提下将强度分成三级对工业副产石膏的排放企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生产工艺落后、副产石膏质量不稳定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3. 限制成分及放射性要求
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的建筑石膏,必须对其所含的限制成分含量指标加以控制,否则将会影响建筑石膏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国家标准主要是对工业副产石膏放射性和所含水溶性钾、钠、镁、磷的氧化物和氟含量加以控制。但由于工业副产石膏应用才刚刚起步,相关测定水溶性钾、钠、镁、磷的氧化物和氟含量的方法标准尚未制定发布,目前检测依据的是国标《石膏化学分析方法》,这主要是针对天然石膏制定的,试验表明用该标准测定工业副产石膏限制成分钾、钠、镁等各自的总量,误差较大,而真正对石膏建材制品有害的主要是水溶性杂质含量。因此,《建筑石膏》将限制成分列为供需双方商定指标,可根据石膏制品品种的质量要求加以限制。
工业副产石膏的利用是当前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众多的种类是制作建筑石膏的巨大资源。但由于其产量、种类、性状极为复杂,特别是由于其中常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对建筑石膏的生产和应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用它生产建筑石膏时,需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并对有害物质含量给予限制。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尚无工业副产石膏的国际标准,只有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这就为我们制定国内标准带来了困难,缺乏借鉴。从我们所掌握的烟气脱硫石膏欧洲标准和磷石膏澳大利亚博罗公司标准看,每个标准的控制指标都有十几项,像如磷石膏还要控制级配。这样的要求过于苛刻,难以做到,否则将大大增加其应用成本。
《建筑石膏》标准纳入了工业副产建筑石膏的内容,顺应时代要求,十分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很有意义。标准制定时着重考虑了两个问题:一是工业副产石膏目前主要指烟气脱硫石膏和磷石膏。因为工业副产石膏的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太宽,不易控制。而脱硫石膏和磷石膏产地集中,数量较大,应作为使用重点。二是结合生产应用实际,对建筑石膏应重点控制它的放射性,以及钾、钠、镁、磷的氧化物和氟含量,不致对人体健康和石膏制品的质量产生危害。
(作者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4
在砖混结构房屋建设中, 砖体砌筑的施工量很大, 由于其构成了整个建筑体的主要的结构与重要的承重机构, 所以加强对砖砌体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必要。砖砌体由砖和砂浆组成。除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 还必须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主要因素:砖的浇水湿润程度, 砂浆饱满度, 临时间断处接槎是否牢固, 组砌形式和水平灰缝厚度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监督和控制, 保证砌体工程的质量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每一项工程施工前都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这是保障一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最基本的程序, 砌体工程施工也不例外。 (1) 施工前认真阅读图纸, 对各种墙体的轴线、墙厚、砂浆标号、门窗洞大小、高度及过梁做法,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按图纸施工。 (2) 砌体材料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有出厂合格证, 材料进场, 由试验室抽检, 合格方能使用, 砌块使用前必须浇水, 严禁干砖上墙. (3) 砌筑所用的材料如水泥砂浆、石灰膏等提前进场, 以供试验室抽样检验, 做砂浆配合比, 试验员应经常检查砂浆的性能并做好试块。由此可见, 施工准备工作同样很繁杂, 任何一处做的不足都会给后期的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甚至毁掉整个工程。因此,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工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2. 砌体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流程:找平→放线→立皮数杆→排列砌块→拉线→砌筑→勾缝。
2.1 砌筑前应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 并用1∶2水泥砂浆或C15级细石混凝土找平。
2.2 放线
根据图纸及控制线在混凝土墙柱、梁板底、楼板面上上放出砌体的边线, 门窗洞口线及加气混凝土墙的边线。此外还要在框架柱上弹出50cm水平控制线。
2.3 材料准备要求
砌筑砂浆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 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均匀, 拌制时间, 自投料完成后算起, 不得少于2min。砂浆应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和后的3h和4h内使用完毕, 如气温在30℃以上时, 则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
砌块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进入现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由于蒸压灰砂砖自身结构受温差影响收缩较大, 应力也较大, 应力消失一般要经过一个月左右;为保证工程质量购买灰砂砖时要掌握砖的出厂时间, 一般要砖出厂后一个月才能使用, 以减少收缩变形。
2.4 砌筑施工工艺
(1) 砌筑墙体时, 砌砖应做到“三皮一吊, 五皮一靠”, 使墙体垂直、平整。
(2) 砌块堆放应平整清洁, 不积水, 不被油污等污染, 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砌筑前块村应提前2天浇水湿润。
(3) 墙体的砌筑应做到错缝搭接、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密实。轴线位移≯10mm, 垂直度, 当墙高≤3m时为≯5mm, 当>3m时为≯10mm,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8mm, 门窗洞口高宽 (后塞口) ≯±5mm, 外墙上下窗口位移≯20mm, 水平灰缝12mm, 垂直灰缝不得大于15mm。
(4) 砌筑时应上下错缝, 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 并应不小于120mm。如不能满足时, 在水平灰缝中应设置2φ6钢筋或φ4钢筋网加强, 加强筋长度不应小于500 mm。
(5) 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一般按一步脚手架高度控制) 。如必须留槎应设φ4mm钢筋网片拉结。
(6) 当墙长度大于5米时, 或柱端部没有钢筋砼墙柱时, 应于墙中部或端部设置构造柱, 柱断面为墙厚×180, 中置4φ12竖筋, 箍筋φ6@200。
预制梁、板安装应坐浆垫平。墙上预留孔洞、管道、构槽和预埋件, 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 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凿洞。
(7) 切锯砌块、砂灰砖应使用专用工具, 不得用瓦刀等任意坎劈。洞口两侧应选用规则整齐的砖面砌筑。
(8) 过梁端缝的砂浆必须饱满。内填充隔墙到梁底时, 应留一定空隙, 7天后采用侧砖或立斜砌挤紧, 其倾斜角度宜为60°, 砖筑砂浆应饱满。钢筋混凝土柱与砖墙连接处, 均应每隔500mm高度设置2Ф6.5的钢筋拉结筋, 植入柱内100mm, 伸入墙内1000mm或至门窗洞边。
(9) 墙体的日砌高度不宜超过1.8m, 雨天不宜超过1.2m, 雨天砌筑时, 砂浆的稠度应适当的减少, 收工时应将砌体顶部覆盖好。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不允许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收工。
3. 砌筑注意事项
3.1 砌体与砼梁板柱的联结应牢固, 并有防裂、防渗漏措施。砌体孔洞应预留, 不得随意开凿, 孔洞周围应做好防渗漏措施。
3.2 砌块外墙应采用专门配制、稠度适宜、粘结强度高的混合砂浆或防水砂浆砌筑, 并保证主缝砂浆饱满、严密, 不得有空缝, 且外墙面宜做饰面层。
3.3 砂浆要有良好的和易性, 使水分不至很快被砌块吸走, 保证强度正常增长。
4. 砌筑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砌体设计为M5混合砂浆, MU3.5加气砼砌筑。针对工程的砌体特点, 除必须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外, 还采取了如下措施:
A、严把材质关, 选择强度较高, 规格尺寸标准的砌块砌筑;
B、砌筑砂浆必须饱满, 以隔断砂缝渗水通道;
C、砌筑接近梁底时, 待砌块沉实后 (七天) , 再砌此部分墙体, 并用红砖摆成60度或80度角斜砌, 逐块嵌设灰缝, 敲紧压实, 与梁底顶紧, 局部采用预制C20砼塞块与红砖砌筑, 避免砍红砖镶砌。
D、砌筑前, 每堵墙进行排板, 墙体砌筑不足烧结空心砖模数部分, 不准打砖, 只能由红砖或素砼塞块调整。砌筑前将基层清扫干净, 并刷素水泥浆一遍。
E、砌筑前, 弹放出墙体砌筑边线, 分出门窗洞口位置, 并在砌筑墙体的两端结构主体上标示出窗台、门窗、洞顶标高。
F、砌块墙体砌完后, 即时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对砂浆不饱满的灰缝、空头缝和瞎缝用水泥砂浆嵌实。
G、为避免因砌体收缩不匀、砌体沉降不均匀等, 造成墙中部砌块周围裂缝、台阶形裂缝、纵横向裂缝。规定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 砌块保持湿润, 含水率以5%~8%为宜。
H、砖墙构造柱、圈梁施工, 严格按照框架梁、柱要求施工、检查。构造柱必须穿丝杆;马牙槎进出须上下垂直一条线;为防止构造柱漏浆, 模板支设前沿马牙槎两边粘贴20mm宽, 2mm厚双面胶带。
I、砌筑前2d对砌块浇水湿润, 润湿深度为8~10mm。砌筑时, 在操作架上放置水桶, 铺浆前向砌筑面 (已砌砖面) 淋适量水, 以便于砌筑和保证砌筑砂浆有适当的硬化条件。
5. 结语
由于砖混结构是以砌筑墙体为主要承重结构, 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系到使用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墙体的砌筑质量就为大家所关切, 特别是我国地震设防区就更为大家所关切。如何控制砌体工程的质量, 在进行砖砌体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控制好每一道工序, 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摘要:目前, 砖砌体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技术施工工艺在我国应用已经非常成熟。砖砌体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于民用住房的建设与使用中, 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在其整体施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提高房建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技术水平是人们居住及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因此, 控制砖砌体的施工质量非常关键。以下本文主要对房建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准备及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砌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玉德, 金东杰, 衣永栋.砖砌体施工质量分析.《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30)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5
1.2 取材时要正确详细描述、记录,有教学科研价值标本应交专人制作、保存,得5分,如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1.3 活体组织检查标本应于3d内出报告。脱落细胞2d内出报告。特殊疑难病例除外,但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快速报告30分钟内发出,均留有副页存档,得5分,如有差错酌情扣分。
1.4 病理报告书写正规,条理清晰,无错别字、无涂改,得5分,如有一项欠缺扣0.1分。
1.5 执行复验制度,住院医师初验,常规外检切片、脱落细胞遇有疑难病例请值班主治医师复验,主治医师如有疑难,请主任医师复验,实行三级复验制,得5分。
1.6 疑难病例科内讨论及院外会诊制度,为提高科内各级人员业务水平,每周四下午在主任医师带领下,进行讨论学习,有不同意见或有科研价值的送院外会诊,不执行制度的酌情扣分。
1.7 病理和脱落细胞诊断要严肃认真,防止差错,正确诊断得10分,如有差错,分清责任,及时登记,并按情节扣分。
1.8 复验完毕申请单和切片应有秩序地交档案室保管得4分,不得遗失或差错,如有差错每次扣1分。1.9 显微镜保养爱护负责者得3分,如损坏酌情扣分。
1.10 下班前关好门窗,处理好水电,确保工作正常进行,无事故者得3分,有隐患或发生事故者酌情扣分。2 技术组(50分)2.1 标本要严格核对联号与标本是否相符,得5分,如发现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属临床差错,本科加0.5分,属本科差错扣0.5分。
2.2 收到标本后及时固定、编号、登记,手套器械定时消毒,刀要磨锐,得5分,不合格每项扣0.1分。2.3 取材记录要报申请单上联号、病理号及送检标本的部位、数目,集中精力如实详细记录得5分,漏报漏记酌情扣分。
2.4 严格执行、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得5分,如有贴错标签差错的酌情扣分。
2.5 制片要保证质量,切片要平整,染色核质对比清晰得10分,如影响诊断酌情扣分。
2.6 报告包括会诊报告每天上午ll:00,下午4:O0发出,并有登记签收本,发出报告后7d内将诊断结果登记在登记本上得5分,漏登记扣0.1分。
2.7 收存切片,申请单要核对切片数,并及时整理、归档,切片资料长期保存得5分,如有差错每次扣分。2.8 严格执行借片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得4分,违者如标本、蜡块丢失、资料丢失,每次扣0.1分。2.9 下班前切断不用的电源,关好门窗,确保工作正常进行,无事故者得3分,有事故及隐患者酌情扣分。
1.3 病理切片质量控制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对病变的判断和分析,因此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标本制作的技术水平,这是搞好病理检验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张标准病理切片应具备下列10项要求:(1)切片完整;胃黏膜要切8~10个面;(2)厚度均匀(一层细胞);(3)无裂痕、刀痕;(4)无皱褶及折叠;(5)无污染;(6)无气泡;(7)无胶外溢;(8)细胞核、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9)裱片位置适当,蜡片无散开现象;(10)切片整洁,标签字迹端正、贴牢。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070-01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情况。路基工程施工的土石工程量相对较大,工程施工程序复杂;与市政排水、桥涵、路面等工程互相交错,同时受地质、气象、地方环境等等的影响。要做到路基工程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
1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稳定的路基,就不可能有稳定的路面,因此,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则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其主要体现如下:(1)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一方面要依靠城市道路设计单位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精心设计来保证,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城市道路施工单位(也称承包商)和工程监理单位根据《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精心地施工和严格的监理来完成。(2)路基的土石方工程量要占整个道路总工程量的65%左右,制约着道路工程的工期,如果能够充分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合理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使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就可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缩短工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程序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很多,主要有施工组织准备,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机械、材料准备和施工场地清理以及临时工程的修建等方面的工作;监理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工前监理人员进场、建立监理组织、配备一定数额的各类监理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配备各种监理设备、熟悉合同文件、进行现场复查、调查施工环境和制定监理图表。
2.2 路基土石方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包括填筑路堤、开挖路堑、路基压实、路基修整、特殊路基土的处理、石方路基爆破、路基施工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等。
2.3 修建人工构筑物
修建人工构筑物主要有小型桥梁、挡土墙、涵洞和道路下面的各种管线、井、室等。在一般情况下,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进行施工,构筑物的修建要与路基土石方工程同时进行施工,但要求构筑物一定要提前竣工,然后再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全线施工。
2.4 路基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按照《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把市政道路工程划分为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及时组织检查验收,正式交验之前,必须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能检验。如发现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及时处理,经重验合格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交验工程必须具备施工单位的自检、互检、专检手续,完整的施工交接记录,标高、坡度复核记录及其他各种测试记录等;路基工程如作为独立项目验收时必须具备完整的竣工详图,路基压实度测试记录表,换土位置图。施工中临时处理隐蔽工程的典型结构图或典型断面图,必须标明其深度、数量,以及所换入土质或材料的名称,以备抽查;如发现受检资料不符合要求,必须补全改正,否则不予验收;在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每一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必须认真执行。
3 市政道路路基的主要施工方法
城市道路路基的施工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人工施工:该方法是以使用手工工具为主,工程进度慢、工作效率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大、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仅用于级别很低的城市道路路基的施工,如居民小区道路路基的施工,但是必须配备碾压机械。
(2)简易机械化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以人力为主,再配以简易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与人工施工相比,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施工方法仍然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
(3)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使用主机和辅机相配套的施工机械,能使主要工序形成综合机械化施工作业的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地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施工方法是加快我国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速度、实现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4)爆破法施工:该施工方法主要用于石质路堑的开挖和冻土的松动,还可用于石料开采和淤泥排除等。定向爆破可将路堑开挖出的土方抛向低洼处用作填方,桩基的挤压爆破和扩孔爆破可用作软土地基的处理。另外,这种方法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5)水力机械化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使用水力机械,如水枪、水泵等,喷射出强力水流,冲击所需挖土层,并把冲刷下来的泥土随着水流流到确定的位置沉积下来。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水源和电源比较充足、所挖土层比较松散而且集中的土方工程,也可用于地下工程的钻孔和采集砂料或地基加固,另外,还可用强力水流来冲击砂砾来填筑路堤或回填基坑,以起到密实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水沉积法。
对于上述施工方法的选择使用,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工程量的大小、工期的长短、工程质量要求、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最终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几种施工方法配合施工。
4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放样控制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主要控制如下:(1)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S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2)在中心桩测设后,应测量横断方向,根据道路设计横断面及现状地面高,计算确定道路两侧边桩位置(包括控方、填方数值)。在中心桩、边桩上标出设计高程位置,在两侧边桩用红漆线标示路面设计中心高程,为摊铺提供高程标志。高程标志的测设应控制在5mm之内,视线长度应控制在75m之内。要绘制路面结构及横断高程草图,向施工班组交底,以便于施工。
5 结语
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复杂,因此施工中会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制约。只有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才能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王金爱.阐述市政路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0(8):61-61.
[2]薛新华,詹智慧.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7(1).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7
建筑幕墙又被叫做悬吊挂墙,它是悬挂在建筑主体结构外侧的轻质围墙。
这类墙体的要求很高,包括自身强度,轻质,保温,防水,防风沙,隔音, 隔热等方面。当前用于幕墙的材料有各种天然的石材板,人造石材板,复合材料板,金属板以及各种玻璃。这个外墙系统支承在主体结构上,通常包封主体结构。
建筑幕墙不同于填充墙,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它是由面板和支承结构组成的完整的结构系统;
2.)它在自身平面内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变形能力。
3.)它是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的荷载和作用的围护结构。
建筑幕墙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师可以利用建筑幕墙自身的良好结构体系,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巧妙地融入一些美学元素,做到兼顾美观和牢固。
二、幕墙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幕墙施工中的防火措施不符合要求
防火工程在幕墙的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幕墙施工过程中,必须在主体结构与幕墙之间设定有效的防火隔层,同时还要选择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防火材料。
但是,在实际的幕墙工程的施工中,防火措施做的很不到位。这主要表现在防火层的厚度和材料等与工程的设计要求不相符,导致施工缺陷的存在,并为幕墙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2.2预埋件部分的问题
预埋件是建筑幕墙主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埋设; 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预埋件钢筋与主体结构的避雷主钢筋必须做到有效连接。
在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预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度不够,这就致使部分预埋件重新进行调整和加固。
2)部份工程转接板与原来预埋件不严密,存在着很大的间隙。在预埋件嵌入墙体时,还得采用一定的措施(加垫转接板)去找平。
3)部分墙面预埋件采用膨胀螺栓或化学粘着锚栓时,计算不够精确,拉拔力试验做的不到位。
4)在平板预埋件的过程中,一些受力钢筋不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在钢筋的种类,直径,数量。长度与平板不相匹配,这就导致了预埋件埋设不牢固。
2.3幕墙施工时的立柱和横梁问题
在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立柱和横梁的安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立柱和横梁的安装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建筑幕墙的立柱和横梁的安装质量对整个建筑幕墙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立柱和横梁的安装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立柱的力学计算与模型不符合工程实际的情况经常出现。立柱在安装前要必须进行精确地力学计算,但是,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和施工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导致出现一定的偏离。
其次,对立柱和横梁型材进行截面参数计算时也会有偏差。立柱和横梁的型材截面特性参数计算有误或套用错误,甚至有些型材的截面形状不符合受力要求。 (1)这样在实际的建筑幕墙施工中,建筑受力会产生一些误差。
再次,在对立柱和横梁与主体结构连接点处理不够准确。
不同类型的金属接触面要进行有区别的隔离处理,可以使用一些不同材质的垫片,这样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和经济财产损失问题。
2.4施工时的紧固件问题
在建筑幕墙施工过程中,紧固件方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紧固件的种类选择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很多部位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选用自攻螺钉,这样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对部位产生一定的损害。除此之外,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情况,也会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进行保证。
2.5幕墙防水密封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幕墙施工中,水密性导致很多的问题出现,对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幕墙的防水密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修改稿
1)在幕墙施工前,没有对密封胶的质量严格把关。密封胶的厚度不符合要求, 不是太厚就是太薄,无法保证密封质量和有效防雨水。
2)在施工进行过程中,没有按施工规定要进行混匀性试验和拉断性试验。
施工过程中也要重视环境方面的问题,对出现的温度或者是湿度不符合的情况,要进行充分的养护,避免出现建筑幕墙出现不严密的情况.
2.6施工时的防雷问题
建筑幕墙中不可避免地应用了很多的金属材料,幕墙因此就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在雷雨天气极容易遭受雷击。有的工程幕墙防雷缺乏自行完整的防雷体系, 有的工程导线采用铝质抽钉固定,但是连接不牢,没有应采用螺钉固定。
为了更好地对各种建筑规范化要求, 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要求要有非常具体,详尽,在建筑方面结合现有的装置,对幕墙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
三、建筑幕墙工程中质量问题解决方式
3.1严格资质、证书的管理
建筑施工幕墙工程的建设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能力,需要参与施工的相关单位具有较高的施工建设技术水准。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的规范程度还不够高, 甚至有些混乱。一些无资质或者资质不满足工程要求的单位参与了建筑幕墙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可能会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以此看来,相关建设施工管理部门要加强严查建筑施工幕墙相关企业的施工资质,将无资质施工、越级施工的施工单位严格进行取缔,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幕墙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2把图纸会审作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
工程设计人员要认真仔细审阅各专业图纸,搞好图纸会审,搞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把各种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考虑在施工之前。
设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以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设计规范为法律依据作保障,完成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
3.3严密施工组织设计
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从项目组织机构、施工人员职责、材料运行程序、工程安装施工检查、验收各个方面保证施工质量,
在进行实地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要根据施工单位拟定的施工工程规模、施工建筑结构特点以及相应建筑建设的施工建设要求进行总体性的认知了解,其次, 要在对原始资料信息数据进行贯彻分析的前提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此来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切实有效性和高效可行性。安全管理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人该施工组织设计内,其中应包括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动火作业与防火管理措施等。在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保掌握第一手建设进程相关资料。
3.4幕墙施工结束后严格进行质量验收工作
幕墙施工完成之后,进行严格的验收是保证幕墙使用质量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要做好幕墙中的一些关键施工点的质量验收工作,如玻璃材料的固定连接质量, 立柱及衡量的连接质量,预埋件的埋设质量,金属挂板的规格质量等都是质量验收工作中的重要的检查内容。只有在验收工作中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才能保证幕墙的使用质量。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我国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有很大的提高,建筑物越来越向高层、高档、多功能方向发展。这就为建筑幕墙产品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节约意识,满足市场对建筑幕墙功能的高端要求,建筑幕墙产品必须向高新技术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对建筑幕墙的施工要求比较严格,但是还是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语:建筑幕墙,质量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敏,楼文娟,陈勇.矩形建筑双层幕墙的风荷载特征及阵风系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1).
[2]黎雪.新型玻璃结构及其节点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
[3]王菲菲.建筑表皮生态化分层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闫增峰,林海燕,周辉.内呼吸玻璃幕墙稳态传热过程模拟计算研究[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8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前, 应对混凝土路面板下的基层进行强度、密实度及几何尺寸等方面的质量检验。基层质量检验项目及其标准应符合基层施工规范的要求。基层宽度应比混凝土路面板宽300~500mm或与路基同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物质、机械和时间等资源, 是一项历时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所有的施工活动都必须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进行, 以确保最后得到质量优良的工程实体。
1 材料与配合比
1.1 采用强度高、收缩行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普通硅酸水泥, 初凝时间≥45min, 终凝时间≤6h。
新出厂的水泥至少存放1周后方可使用, 水泥的存放期不得超过3个月, 标号不低于32.5号。路面用细集料可采用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的天然砂、人工砂和混合砂并具有规定的级配, 路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 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 同一级配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其中, 河沙经长期水流冲洗, 粒形较圆、较洁净, 质量最好, 特重、重交通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优先采用河沙。用作路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规定级配的要求, 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根据用途, 合理选用外加剂, 供货商在提供外加剂试验之前, 应提供国家、省级或地区级外加剂检测机构认定的一等品质检报告, 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 对混凝土有无腐蚀和对人员有无毒害作用。使用减水剂的目的有:改善工作性, 降低水灰比和节约水泥。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高温施工时, 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 小于3h应采取缓凝或保塑措施;低温施工时, 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 大于10h时应采取必要的促凝或早强措施。
1.2 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及经济性等四项技术经济指标。
(1) 弯拉强度:路面混凝土主要是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为设计标准。路面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是以150mm×150mm×550mm的试件, 标养28d, 以三分点双力点的抗折强度为标准 (轻交通为4.0MPa;中等交通为4.5MPa;重交通为5.0MPa;特重交通为5.5MPa) 。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拌合时的水灰比是保证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工作性:路面普通混凝土工作要求是很重要的, 混凝土工作性必须首先满足振捣棒对路面板的振捣密实度的要求;其次是满足路表面施工高平整度、抗滑结构和规则外观的要求;此外尚需要保证表面的平整度一致和表面砂浆的厚度均匀。路面在浇筑前必须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检验并作必要的调整。
(3) 耐久性:路面混凝土仅满足弯拉强度的要求, 对其30年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来说是不够的。水灰比不仅要满足弯拉强度的要求, 在更大程度上受耐久性控制。从保证耐久性的观点而言, 各级道路路面混凝土全部要求掺引气剂。
(4) 经济性: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三项指标的前提下, 配合比应尽可能经济。各级道路混凝土路面水泥用量宜在320~400kg/m3之间;掺粉煤灰时, 最大胶结材总量宜在360~420kg/m3之间。此规定既满足了经济性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路面施工中防止早期断板的需求。
2 常规施工
2.1 搅拌站应设在施工路段中的恰当位置上, 内部布置应满足
原料储运、检测, 混凝土运输、供电、供水、钢筋加工等使用要求, 并尽量紧凑, 减少用地。搅拌站一般使用散装水泥。水泥的供应需要很好的生产调度、运输组织和现场管理。水泥仓库应覆盖或设置顶棚防雨, 并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处, 严禁水泥受潮及浸水。混凝土拌合物的组成材料应严格计算。有条件时, 尽量采用电子秤等自动计量设备, 并应随时注意砂石的含水量, 有变化时, 试验员应及时调整。搅拌机应优先选用强制立轴式或双轴式搅拌机, 不宜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控制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 最好根据试验确定投料顺序, 以最短的时间搅拌出均质的混凝土。
2.2 摊铺混凝土前应全面检查模板的位置、间隔、高度、润滑、支
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湿润情况及钢筋 (单、双层钢筋网片、边缘钢筋) 设置的位置、传力杆装置等。混凝土混合料由运输车辆直接卸在基层上。卸料时应不使混凝土离析, 且应尽可能将其卸成几小堆, 便于摊铺, 如发现有离析现象, 应在铺筑时用铁锹搅拌均匀, 但严禁第二次加水。摊铺厚度应考虑振捣棒的下落高度, 预留高度一般为设计厚度的0.1~0.15倍左右。
2.3 已铺好的混凝土, 应迅速振捣密实, 并控制混凝土振动时间, 防止过振。
水灰比小于0.45时, 不宜少于30s;水灰比大于0.45时, 不宜少于150s, 以达到表面不再下沉并泛出水泥浆为准。振动器的振动顺序为: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 (重) →振动梁 (轻) →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应使混凝土表面有5~6mm的砂浆层, 以利于密封和做面。在整个振捣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模板,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任何形式的振捣。混凝土板做面前, 应做好清边整缝、清楚黏浆、修补掉边、缺角。做面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
2.4 做好接缝处理。
(1) 纵缝。小型机具施工时, 通常是按一个车道的宽度 (3.0~4.0m) 一次施工, 纵缝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的形式, 拉杆采用螺纹钢筋, 其位置设在厚板的中央。
(2) 胀缝一般采用真缝形式。缝宽20~25mm, 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 缝壁必须垂直, 缝隙宽度应一致, 缝中不得连浆, 缝隙下部设胀缝板, 上部灌注嵌缝料。胀缝应设传力杆, 传力杆设在板厚中间, 平行与混凝土版面及路面中心线, 传力杆可动的一端应很光滑, 这一段传力杆在50mm范围内需涂上沥青或油漆, 套上100mm长有润滑剂的套管。胀缝使用的传力杆一般采用光圆钢筋。
(3) 横缩缝。一般采用假缝形式, 缝宽3~8mm, 假缝可在混凝土接硬后锯切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出压入缝。在压入缝相比, 切缝做出的缩缝质量较好, 接缝处比较平顺, 因此, 缩缝施工应尽量采用切缝法施工。
(4) 灌注嵌缝材料。混凝土养护期满后, 缝槽应及时填缝, 在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 可用空气压缩机将缝槽内垃圾清理干净, 并保持混凝土干燥。灌封深度宜为30~40mm, 嵌缝料灌注高度, 夏天宜于板面平, 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5) 为保证混凝土面板质量, 要求达到设计强度时, 才允许开放交通。
参考文献
[1]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9
1 工业副产石膏生产应用现状
1.1 烟气脱硫石膏
烟气脱硫石膏是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形成的工业副产品, 又称硫石膏。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是我国采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方式, 脱硫效率可达90%左右。“十一五”末, 我国已有超过3亿k W的燃煤火电厂采用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全国每年产生脱硫石膏4000万t以上。
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使用氧化钙 (Ca O) 或碳酸钙 (Ca CO3) 作吸收剂与水配制成浆液, 通过对二氧化硫 (SO2) 的吸收、中和、氧化结晶等反应, 最终形成脱硫石膏 (二水硫酸钙Ca SO4·2H2O) , 因此, 当石灰石 (石灰) 纯度较高时, 脱硫石膏的纯度一般在90%~95%, 有害杂质较少。由此可见, 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进行综合利用。
1.2 磷石膏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过程的工业副产物, 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 磷酸是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原料, 制取1 t磷酸 (以100%P2O5计) 约产生5 t磷石膏。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3年统计, 全国磷肥企业堆放磷石膏已超过2.5亿t, 2013年产量已超过6200万t。我国目前对其综合利用率不到30%, 主要途径是用于水泥工业、生产化工原料和石膏建材制品、用作路基或工业填料、改良土壤等。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是磷肥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 事关磷肥行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磷石膏综合利用的途径虽然很多, 但主要还是将磷石膏经过预处理后煅烧建筑石膏, 进而制取石膏建材制品, 实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
2 工业副产石膏原料相关标准要求及质量控制
近年来,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强, 工业副产石膏的开发应用已迫在眉睫, 而其相关标准的跟进, 加强其质量控制是工业副产石膏应用的前提。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08年负责制定了我国第1部GB/T 23456—2009《磷石膏》国家标准, 北京建材研究总院于2009年制定了JC/T 2074—2011《烟气脱硫石膏》建材行业标准, 规范了磷石膏、脱硫石膏这2种原料的技术要求。同时还有国家标准GB/T 21371—2008《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农业部行业标准NY/T 1060—2006《水泥生产用磷石膏》以及建材行业标准JC/T 2073—2011《磷石膏中磷、氟测定方法》, 这些标准的制定发布对磷石膏、脱硫石膏的生产应用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有利于其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 将极大推动磷石膏及脱硫石膏的广泛应用。
2.1 JC/T 2074—2011《烟气脱硫石膏》
JC/T 2074—2011标准规定了烟气脱硫石膏等级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运输和贮存的要求。适用于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对含硫烟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而产生的以二水硫酸钙 (Ca SO4·2H2O) 为主要成分的烟气脱硫石膏。
烟气脱硫石膏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标准对烟气脱硫石膏的主要成分即二水硫酸钙 (Ca SO4·2H2O) 进行了分级控制要求, 同时还对杂质含量、附着水、放射性等进行了规定。
注:第1、2项测试基面为湿基, 其余项目测试基面均为干基。
2.1.1 烟气脱硫石膏纯度及杂质含量
对烟气脱硫石膏而言, 二水硫酸钙含量是烟气脱硫石膏纯度的标志, 其纯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烟气脱硫原料 (如石灰石) 的品质, 如果脱硫石膏的纯度低于90%, 石膏中将会含有大量的惰性物质 (如硅酸盐等) , 这些惰性物质将会对脱硫系统如泵、搅拌器、管路等的腐蚀加剧, 细小的惰性物质沉积在吸收塔内, 阻滞吸收塔运行, 最终导致脱硫效率的急剧下降, 甚至使脱硫失效。因此, JC/T 2074—2011标准将二水硫酸钙含量最低定为不小于85%是生产的要求, 也是环保的需要, 同时脱硫石膏具有较高的纯度也将对其深入应用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用于脱硫的石灰石中含有钾、钠、镁等盐类物质, 因此在脱硫石膏中不可避免的会含有这些盐类离子。当脱硫石膏用作石膏建材制品时, 水溶性的镁离子、钠离子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迁移至石膏制品, 出现“泛霜”现象。钾盐在石膏中含量较低, 一般不会造成这类现象。因此需要对镁盐和钠盐的含量做出限定, 以保证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
氯离子是以HCl的形式, 通过烟气进入脱硫系统, 或以氯离子形式由工艺水带入, 在真空皮带脱水环节随水脱除, 仅有少部分残留在石膏中, 必须通过清水清洗的方法, 在脱水皮带中去除氯离子, 从而把氯离子控制在较低的浓度。如氯离子含量过高将对石膏制品产生不利影响: (1) 石膏原料在应用中腐蚀生产设备、其石膏制品作为建筑材料时产生腐蚀现象; (2) 含高浓度氯离子的石膏制品无法完全干燥, 纸面石膏板等会因此降低甚至失去强度; (3) 水溶性氯离子会在干燥过程中迁移至纸面石膏板表面, 导致纸板分离。目前我国脱硫系统在水洗环节存在较大问题, 导致烟气脱硫石膏中的氯离子普遍偏高, 含量在100~2600 mg/kg波动, 低于100 mg/kg的约有15%。研究表明, 当氯离子含量大于200 mg/kg时将会对纸面石膏板的面纸与石膏芯材的粘接强度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出现不粘结情况, 因此JC/T 2074—2011规定的氯离子含量是符合应用实际的。
2.1.2 脱硫石膏的附着水
我国火电厂的脱硫装置是近年来开发并大量应用的, 大部分采用湿法工艺, 其中脱水环节比较先进, 如严格控制设备的脱水性能参数, 完全可以将脱硫石膏的附着水控制在12%以内, 进而可以解决脱硫石膏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堵塞等问题, 同时可以降低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耗。脱硫石膏的这一指标与欧洲标准规定一致。
2.1.3 脱硫石膏的放射性
烟气脱硫石膏由于烟气中的粉煤灰等物质, 使其放射性存在潜在风险, 因此标准均规定其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2.2 GB/T 23456—2009《磷石膏》
2.2.1 基本要求
磷石膏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注: (1) 用作石膏建材时应测试该项目。
由表2可以看出, GB/T 23456—2009主要规定了磷石膏的附着水、二水硫酸钙含量的基本要求, 同时规定了用于建材产品时的磷、氟杂质含量。
2.2.2 磷石膏的附着水
由于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 因此含有大量的附着水 (或称自由水、游离水) , 附着水的高低对其下游产品的应用有较大的影响。磷石膏排放时附着水比较高, 一般在15%~30%, 同时由于各磷石膏排放企业工艺、生产条件的不同, 使得附着水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从应用角度来讲, 如附着水的含量过大, 会给贮存及运输造成极大不便, 同时会影响使用, 因此对附着水应进行基本控制。结合我国磷石膏生产实际情况, GB/T 23456—2009将附着水指标确定为不大于25%。
2.2.3 磷石膏分级与有害杂质含量
由于受工艺装备及原材料的影响, 我国磷石膏的品位普遍达不到天然石膏的水平。为适应我国国情, 同时为了磷石膏排放企业不断加强技术装备的更新与投入, 提高磷石膏品位, 因此, GB/T 23456—2009取消磷石膏的特级和四级要求, 其一级、二级、三级要求与GB/T 5483—2008《天然石膏》的指标一致, 可根据应用需要选择不同等级的磷石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磷石膏因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 使其含有酸、磷、氟等杂质, 这些有害杂质会对石膏建材产品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其含量加以限制。五氧化二磷 (P2O5) 分为水溶性和不溶性, 从应用情况来看, 不溶性的P2O5无论在磷酸生产过程中, 还是在磷石膏的后延产品加工中都不参与反应, 作为控制指标无实际意义, 因此, 国标规定水溶性P2O5作为控制指标, 定为不大于0.80%。水溶性氟直接影响磷石膏的应用性能, 而以难溶性结晶状态存在的如Ca F2、Ca Si F6、Na2Si F6等对磷石膏性能基本不产生影响。因此, 国标确定水溶性氟为控制指标, 要求不大于0.50%。
磷石膏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如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土壤改良等, 由于对磷、氟有不同的要求, 不宜进行统一规定, 因此国标仅对磷石膏用作石膏建材产品时才控制该指标, 从而扩大了磷石膏的应用范围。
2.3 GB/T 21371—2008《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
工业副产石膏因与天然石膏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 且其三氧化硫 (SO3) 含量普遍较高, 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GB/T 21371—2008中的工业副产石膏是指工业生产排出的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副产品的总称, 又称化学石膏、合成石膏, 主要包括磷石膏、脱硫石膏、钛石膏、氟石膏、盐石膏、柠檬酸渣、硼石膏、模型石膏等。GB/T 21371—2008规定: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硫酸钙含量应≥75%;附着水含量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放射性应符合GB 6566—2010的规定;工业副产石膏对水泥的影响应符合表3的规定。
(1) GB/T 21371—2008规定了包括脱硫石膏、磷石膏在内的工业副产石膏对水泥性能的综合影响, 要求比较严格, 目前水泥生产企业及相关检验机构均以该标准作为质量控制与检验的依据。
(2) 脱硫石膏、磷石膏排放时大都含有一定的附着水, 一般高达10%~15%, 有的甚至更高。现有生产水泥的石膏加料系统是以天然石膏为设计基础的, 湿态的脱硫石膏如直接用于水泥生产易造成石膏库内积料及下料口堵塞, 会引起水泥中SO3含量的波动, 从而导致水泥凝结时间要么急凝, 要么缓凝, 直接影响到水泥质量。同时附着水较高的副产石膏还污染生产环境, 腐蚀设备, 工人劳动环境恶劣。
(3) 残留于脱硫石膏、磷石膏中的可溶性P2O5、F、Cl-、Na2O等杂质, 会导致SO3含量控制范围较窄, 控制偏高时, 水泥凝结时间很长, 水泥不凝固;控制偏低时, 水泥出现急凝。
因此, 为了更好地利用副产石膏, 降低其对水泥性能的不利影响, 应采取适当工艺措施对其进行必要处理。目前采取的处理措施主要有成球 (如挤压成球、煅烧处理成球等) 、干燥、中和改性、与天然石膏混掺等方法, 应用效果良好。相当一部分水泥企业采取在水泥磨头加输送皮带的方法将未经处理的副产石膏直接入磨, 只要控制好石膏入磨水分并精确计量, 加强现场生产控制, 同样可以达到应用效果, 经济实用。
3 工业副产石膏深加工产品———GB/T 9776—2008《建筑石膏》标准要求及质量控制
由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的GB/T 9776—2008《建筑石膏》将建筑石膏定义为:建筑石膏 (又称烧石膏、熟石膏) 是天然石膏或工业副产石膏经脱水处理制得的, 以β半水硫酸钙 (β-Ca SO4·1/2H2O) 为主要成分, 不预加任何外加剂或添加物的粉状胶凝材料。同时涵盖了工业副产石膏, 适用于天然石膏、烟气脱硫石膏和磷石膏制得的建筑石膏, 其它工业副产建筑石膏也可参照执行该标准。
石膏及其制品以其节能、质轻、防火性能好、凝结硬化快、装饰效果好、卫生舒适、特有的“呼吸”功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要保证石膏制品的产品质量, 必须对建筑石膏的质量进行规范并严格控制。
3.1 建筑石膏的组成
GB/T 9776—2008要求建筑石膏组成中β半水硫酸钙 (β-Ca SO4·1/2H2O) 含量不得小于60.0%, 保证建筑石膏的基本纯度和质量, 这也借鉴了美国标准ASTM C28/C28M-00《石膏灰泥》中建筑石膏 (烧石膏) 的Ca SO4·1/2H2O含量不小于66.0%的规定;欧洲标准EN 13279-1《石膏胶结料和石膏灰泥》中建筑石膏 (石膏胶结料) 的Ca SO4含量不小于50%的规定。建筑石膏的纯度将直接影响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指标, 因此, 要求制作建筑石膏的工业副产石膏原料的二水硫酸钙含量要高, 同时采取的煅烧脱水工艺还需满足副产石膏自身的特点, 确保建筑石膏质量稳定可靠。
3.2 物理力学性能
GB/T 9776—2008规定, 建筑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
3.2.1 凝结时间
建筑石膏凝结时间的确定充分参考了国外相关标准, 如法国标准规定了建筑石膏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德国标准只规定了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 英国标准则未规定凝结时间这一指标, 有的标准还将建筑石膏分为快凝、正常凝和慢凝3类, 并相应规定了它们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GB/T 9776—2008规定, 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3 min, 终凝时间≤30 min。实践表明, 这一指标无论对天然建筑石膏, 还是工业副产建筑石膏均是合适的。石膏建材制品对建筑石膏的凝结时间要求不一, 如石膏砌块要求初凝时间在3 min左右, 而粉刷石膏则要求初凝时间越长越好, 以减少石膏缓凝剂的用量。同时研究表明, 脱硫建筑石膏凝结时间普遍较快, 大多在3 min左右, 有的更短;而磷石膏由于其成分复杂, 凝结时间往往较长。因此, 建筑石膏生产企业应通过调整煅烧工艺参数, 制备具有不同凝结时间的产品, 但仍需控制在3~30 min内, 以满足不同石膏制品的生产需要。
3.2.2 强度
GB/T 9776—2008将建筑石膏的强度分为三级, 主要考虑其不同的用途, 同时也充分兼顾天然石膏、工业副产石膏本身的差异。研究表明, 由脱硫石膏煅烧制成的建筑石膏强度很高, 远高于国标规定的3.0级强度要求, 但由磷石膏制成的建筑石膏普遍偏低, 有的甚至达不到标准规定的1.6级要求, 这与磷石膏本身的杂质含量有关。为了加大工业副产石膏在石膏建材方面的应用, 在确保石膏制品质量及工程应用的前提下将强度分为高低三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对工业副产石膏的排放企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生产工艺落后、副产石膏质量不稳定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3.2.3 限制成分及放射性要求
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的建筑石膏, 必须对其所含的限制成分含量指标加以控制, 否则将会影响建筑石膏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根据国外相关标准及国内生产应用实际, 国家标准主要是对工业副产石膏本身的放射性和所含的水溶性钾、钠、镁、磷的氧化物和氟含量加以控制。目前检测依据的是GB/T 5484—2000《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该标准主要针对天然石膏制定, 试验研究表明使用该标准测定工业副产石膏限制成分含量, 基本是钾、钠、镁等各自的总量, 误差较大, 而真正对石膏建材制品有害的主要是水溶性杂质含量。因此, GB/T 9776—2008将限制成分列为供需双方商定指标, 可根据石膏制品品种的质量要求加以限制。
工业副产石膏的利用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其种类繁多, 是制作建筑石膏的巨大资源。但由于其产量、种类、性状极为复杂, 特别是由于工业副产石膏中常含有某些有害物质, 对建筑石膏的生产和应用会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在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时, 需对原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并对其有害物质含量加以限制。目前尚无工业副产石膏的国际标准, 有的只是某些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 这就为我们制定国内的相关标准带来一定困难, 缺乏必要的借鉴。以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烟气脱硫石膏欧洲标准和磷石膏澳大利亚博罗公司标准来看, 每个标准的控制指标都有十几项, 有的 (如磷石膏) 还要控制级配, 作为建筑石膏的原料, 这样的要求过于苛刻, 难以做到, 否则将会大大增加其应用成本。
GB/T 9776—2008标准纳入了工业副产建筑石膏的内容, 无疑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是十分必要的, 在石膏胶凝材料的理论和实践上也很有意义。标准着重考虑了2个问题:一是工业副产石膏的对象目前主要指烟气脱硫石膏和磷石膏。这是因为工业副产石膏的种类繁多, 情况复杂, 涉及面太宽不易控制。而这2种工业副产石膏产地集中, 数量较大, 应作为使用重点。二是结合生产应用实际, 对工业副产建筑石膏有害物质含量的控制应该有重点, 即应对它的放射性, 以及钾、钠、镁、磷的氧化物和氟含量加以控制, 以便对人体健康和石膏制品的质量不致产生危害。
4 结语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10
1 工程概况
该隧道全长3893m, 分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双向掘进。我部负责进口段1947m的施工, 该段设计V级围岩段415m, 1V级围岩段11 8m, Il l级围岩段54 3m, I级围岩段8 53 m, 斜切式洞门明挖段18m。隧道洞身采用复合式衬砌, 二次衬砌分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或C30混凝土, 其中Ⅳ级、V级围岩衬砌为钢筋混凝土, Ⅱ级、Ⅲ级围岩衬砌为素混凝土。拱墙衬砌厚度设计为:Ⅱ级35cm, Ill级40cm, IV级45cm, V级50cm。
隧道地下水有硫酸型酸性侵蚀, 根据其侵蚀类型及程度, 选用相应的耐腐蚀性混凝土, 耐腐系数不小于0.8。
2 影响二次衬砌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 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不规范。
(1) 隧道开挖成型差, 衬砌混凝土厚度严重不均匀;欠挖或初期支护侵入衬砌限界, 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足;个别隧道衬砌}昆凝土背后存在脱空现象。
(2) 未开展监控量测工作, 仅凭经验来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 安全可靠性差, 造成二次衬砌超设计荷载承受围岩压力。
(3) 混凝土生产时原材料计量误差大, 尤其外加剂的掺加随意性大, 没有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用水量, 造成混凝土水胶比增大。在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过程中加水的现象也时有存在。
(4) 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施工时, 混凝土浇筑时不振捣或漏振, 混凝土均质性差。
(5) 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随意提前脱模时间, 使低强度混凝土过量承受荷载, 破坏了混凝土结构。脱模后没有进行混凝土的潮湿养护。
(6) 夏季施工时砂、石料露天堆放, 无切实有效的降温措施, 混凝土入模温度高。冬季施工时采取的防寒保温措施不力。
(2) 原材料质量差、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水泥品种选择不当, 安定性不良, 不同批次的水泥混用。碎石、砂级配差, 含泥量超标, 碎石中石粉含量大, 针、片状物过多, 影响了水泥与骨料的凝结。进行配合比设计时, 忽视水泥用量增多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影响。对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选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施工中对隧道地质情况核查不细。
对隧道围岩类别的认定不认真, 未贯彻落实“动态设计”、“岩变我变”的理念。
3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 衬砌台车的就位
在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中, 如果衬砌台车就位不牢固, 极宜出现错台和跑模现象。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应在台车就位前, 施工技术人员应着重检查。
(1) 在进行衬砌施工前, 对整体衬砌台车的拼装设计应尽量保证板块间的衔接圆顺;衬砌台车组装完毕后, 须对结构尺寸进行检查与调整, 保证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 钢模板的平整度对衬砌混凝土外观有重要影响。若钢模凹凸不平, 过于粗糙, 混凝土拆模后即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孔洞、气泡。
(3) 检查衬砌台车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变形, 如果变形, 应及时进行调整。
(4) 检查衬砌台车支撑刚度够不够, 如果支撑刚度不够, 在混凝土压力作用下致使台车模板向内收敛变形, 造成衬砌板缝错台。处理此类问题应加强台车支撑, 增加支撑丝杠个数, 要求全部支撑紧固到位, 保证台车整体受力。
(5) 模板台车就位前, 施工技术人员应仔细检查模板是否打磨干净, 模板刷洗不净, 是造成混凝土局部麻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6) 模板上涂脱模剂 (严禁用废机油) 过多或不均匀, 衬砌混凝土脱模后均会产生油迹、色泽不一致, 影响外观质量。涂完油后, 以油不沾手为宜。
3.2 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当, 是二次衬砌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
(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用水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 石子多, 粗骨料下沉, 浆液上浮, 从而造成起拱线附近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施工配合比应随原材料、气候、机具等条件的改变随时调整。
(2) 在泵送混凝土时, 利用台车上、中、下三层开窗, 分层浇注混凝土, 落差应小于lm为宜, 并且两侧轮流浇注或采用对称地连续全断面泵送灌注。这一点应严加注意, 防止偏压使模板变形。
(3) 掌握正确的振捣方式。 (1) 振捣时间太短, 易形成上层收缩裂缝, 强度不均匀, 要求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 并且延长振捣时间, 使振捣密实;同时, 混凝土振捣也能起到气泡顺利消散的效果。 (2) 振捣棒与模板距离控制在10cm左右。距离过小, 振捣易触击模板发生振动, 而模板的振动易造成大量气泡向模板集中, 若气泡得不到有效逸出, 将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4) 脱模及养护时间。二次衬砌混凝土脱模时, 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2.5MPa及抗拉强度大于0.5MPa。拆模后应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养护应大于14d。
(5) 其它方面。比如外加剂及掺合料的选择, 确保质量, 合理采用双掺技术 (掺粉煤灰和抗裂防水剂等) 是降低水化热和防渗防裂的有效措施, 同时增大坍落度及混凝土黏度, 保持混凝土不泌水。
3.3 防排水施工
(1) 防排水施工前, 首先要对基面进行处理, 彻底清除各种异物, 清除各类尖锐凸出物体。
(2) 纵、环向透水盲管的施工, 重点要控制好其安装的位置。
隧道纵向排水管放置在墙角的矮边墙上, 排水管上方采用无砂混凝土作为排水体, 下侧由防水板包裹。矮边墙的宽度尽可能窄, 以不侵占或少侵占二衬厚度为原则, 一般在15cm宽左右。矮边墙的高度和纵向排水管管底的设计标高一致, 排水体水泥含量不超过80kg/m3, 粒径16mm~32mm, 施工时表面坡度按1∶1控制。
(3) 防水板的施工, 重点要控制好防水板和土工布一起与基面密贴, 防止背后留下空洞。防水板和热融衬垫进行热合后, 两者粘结剥离强度不得小于防水板抗拉强度。防水板焊接缝要焊接牢固, 并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防止个别地方漏焊, 对漏焊部位要用热风枪补焊结实。
冲气检查:检查方法是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连, 用打气筒进行冲气, 当压力表达到0.5MPa时停止冲气, 保持2min, 压力下降在20%以内, 说明焊缝合格。如压力下降过多, 证明有未焊好之处, 用肥皂水涂在焊接缝上, 产生气泡地方为焊接不合格。重新焊接可用热风焊枪或电烙铁等补焊。
(4) 中埋式止水带的定位安装应准确, 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施工缝重合。止水带固定在挡头模板上, 先安装一端, 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应用附加钢筋固定, 以防止止水带偏移, 影响止水效果。止水带定位时, 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 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
3.4 钢筋施工
结构钢筋下料要准确, 尽量减少钢筋接头数量,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 并应分散布置。
钢筋绑扎时, 要控制好钢筋之间的间距, 控制好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防止露筋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钢筋绑扎过程中, 注意不要戳破防水板。
3.5 预埋槽道的安装
按照设计图准确埋设各种弧形、直形槽道。采用在台车模板上开螺栓定位孔的方法定位安装槽道, 每根槽道要有2个~3个固定点。槽道嵌入混凝土表面的施工误差、槽道的倾斜施工误差以及两槽道 (每组) 间的平行施工误差精度要求高, 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控制。已经施工好的槽道要注意保护, 不得被水泥浆及其他杂物堵塞如有, 要及时清理干净。
在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只要能合理选用衬砌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方法, 并不断地总结施工经验和提高相关人员质量意识, 就可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缺陷, 保证工程质量, 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对二次衬砌施工实际, 对客运专线二次衬砌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
公路施工进度控制与要求分析 篇11
【关键词】公路;施工;进度控制
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方法也不断的涌现出来。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组织与设计工作是确保工程施工整体费用才能有效的加强工程建设的进度调整工作,在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出来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外,还要从整体上来完善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体效应。
一、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重要性及主要表达形式
一个好的施工进度计划是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必要条件,要尽量符合实际,缺乏实施性的计划是不能正确指导施工的。因此要求承包人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施工能力及各种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并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承包人要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时精心组织、科学计划,以增强计划的操作性和实施性。
二、建立“工作组”工程进度管理模式
现场管理采取各项业务归口部门管理,也是目前公路项目采用的常规管理模式,但在项目建设初期和交叉工程提交工作面方面,各部门往往以本部门业务管理为主,协调处理问题相对难以统一。在开工初期,征地拆迁、工程技术、质量检验及计划进度等方面管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多的地方、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相关部门,除在例会和专题会议上进行协调外,大部分时间无法对现场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协调处理,在项目进度管理上,时间就是金钱,关键工程的进度拖延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单位应该专门成立由总经理牵头任组长的若干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一个总监办监理路段的协调管理工作,各部门指定相关人员作为工作组成员,大家对应总监办设置的办事处作为工作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现场巡视,发现、了解、记录存在的问题,较小问题及时解决,较大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组长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使开工初期的征地、拆迁、工程变更方案的确定、关键工程及时检测试验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对梁板架设、路基交验等分项工程为下一承包人提交工作面和组织进场施工起到极其重要的督促和协调作用,工作组的重点工作如下:
工程变更,涉及地方道路、临时排水方案和影响关键工程进度的变更确定,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对工程总体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工作组就此类问题除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外,一般问题可现场解决
督促现场施工人员对影响总体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加快进度,检查施工班组的机械设备和资金投入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对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实现起到督促和检查作用。
对不同班组的施工交叉和相互干扰进行协调,如梁板预制和架设是由不同分包单位承包的,运输道路、吊装场地是否满足要求,确定运输方案等,特别是运输困难的路段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对此工作组必须事前做大量协调工作,保证了梁板架设的顺利进行。
协调路基交验为路面工程施工提交连续工作面,工作組对难以完成路基交验的施工班组进行跟踪,对实在难以完成施工任务的少数分包单位采取强制接触施工的措施,保证路面工程施工界面按时提交。
三、制定现场进度管理制度
对关键线路工程制定周密、切实可行且最优的施工方案,配备高素质、技术全面的工程师担任关键工程的指挥。同时选用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和施工队伍负责关键工程的施工,以确保关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因技术等问题而延误工期。
按照总工期要求,按月制订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重要工序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当地气候特点条件,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时间根据工序特点,能连续作业的安排三班倒作业,缩短流水作业流程,从各个施工环节上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要求施工班组制定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健全施工管理机构、合理安排各工序、组织协调好各班组施工作业程序,把工期目标分解到各班组,逐个落实。
班组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调查完成计划的措施、劳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配置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实际工程情况与计划出现较大差异时,要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人力、物力资源与技术措施,重新制定新的施工方案。并对各班组的施工计划进行平衡调整后下达到落实,不得因人为因素造成工期延误。
投入一批先进的、功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和仪器设备,通过狠抓工程质量、杜绝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期。
加大奖罚力度,克服拖拉作风,广开工作面实施平行流水作业,实现有序、均衡生产,抓好施工全过程管理,加强预见性,使计划安排切合实际,最后应做到设备到位、材料到位、人员到位,使工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力求做到严按施工计划,确保工期。
3.6积极配合业主做好本项目协调工作,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当地政府和群众办实事,将阻工现象降到最低点,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加强进度计划的审核及纠偏
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计划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所计划施工的项目进行逐项检查,对于关键线路上的施工项目要严格要求,承包人务必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关键工程的施工进度;其次对进度计划中的安排的施工机械、人员及试验栓测设备要进行复核,机械设备及人员作为施工作业的主体,是保证计划完成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定要符合施工的要求;最后,承包人必须清楚保障措施是否完善,由于工程施工自身所具有的连续性,往往下一步工序的施工都需要上步工序完成以后才能进行,为防止工程施工进度滞后,因此在进度计划中要特别注意本单位为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完成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措施不但要求齐全,最主要的是要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不能随意编制或故意夸大。
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实际进度中的偏差,通过各种书面的形式提醒,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按时完成或开展某项工程的施工。由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考虑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全部情况,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是计划执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计划完善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机动灵活的开展工作,及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注重与业主和监理单位的沟通,除了要保证关键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外,同时要尽量挖掘承包人的施工潜力,加快其他工程的施工进度以缓解关键工程的施工压力。
五、计算机辅助控制进度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引进机算机辅助管理办法,利用VB语言、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及Access开发了公路工程施工定额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Project2000项目管理软件相连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从而对公路工程施工进度实行动态控制,达到有效控制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六、结语
公路工程的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控制,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研究工作,而且进行有效的协调与管理,工程进度控制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项目建设工程能够有效的实施,还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工程投资控制。
参考文献:
[1]肖建明,浅析公路施工进度控制与要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
质量要求与控制 篇12
欧盟预警通报中近年来已发生多起由于特定迁移量超出限量要求事件。初级芳香胺迁移超标、甲醛迁移量超标、瓶盖垫片中的增塑剂超标等。
1 总迁移量
1.1 总迁移量限值的规定
欧盟2002/72/EC指令对塑料材料和制品向食品中的总迁移限量(Overall Migration Limits,OML)进行了规定。即塑料材料和制品中的成分向食品的迁移量,不得超过60mg/kg食品或食品模拟物。在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和制品为容器或相当于容器或可填充的制品,且其容积小于500ml或大于10L或者薄片、膜或其他不可填充的材料或制品,或无法估算其表面积与所接触食品质检关系的材料或制品,其OML不得超过10mg/dm2。
1.2 对我国的影响
总迁移量是欧盟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高度关注的指标。近年来,我国有多起食品接触材料因总迁移量超标遭到欧盟预警通报。针对总迁移量这一食品接触材料的重要评价指标,欧盟在其法规中详细规定了模拟物的选择原则、迁移试验的接触条件。2008年10月31至2009年11月13日中国出口欧盟的食品接触材料类产品因为多种原因被通报,共计14项因为总迁移量超标被通报,通报国家有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波兰、意大利、德国等,被通报的产品包括儿童汤匙、瓷杯、不锈钢刀、汤匙、厨用打蛋器和不锈钢过滤网、密胺碗、蛋糕架、柠檬榨汁机、烤面包器、平锅套件、带塑料盖的铁罐、塑料厨用器具、带塑料盖的铁罐、保鲜盒等多种食品接触材料与制品。总迁移量超标已应引起我国政府和食品接触材料生产行业的高度重视。
1.3 欧盟总迁移量检测技术
欧盟总迁移量测试标准EN 1186-1~15 (见表1)。EN (欧盟标准)是CEN (欧洲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有效的正式文件。EN 1186选择合适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以测试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在食品模拟物和测试介质中的全面迁移。根据实际接触样品的条件,选择EN 1186-1~15中的某一部分,完成总迁移量试验。
其中,EN 1186-1-2002提供了本系列标准试验条件选择和试验方法的选择原则,是该系列标准的工作基础。该系列标准充分考虑食品接触材料与食品的实际接触条件,包括不同模拟物(如水、橄榄油等)、不同接触温度(高温、低温)、不同样品形状(袋装、充填物品)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形成了完整的总迁移量检测方法体系。
2 特定迁移量
2.1 特定迁移限量要求
欧盟对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材料中的特定化学物质的含量和迁移量的限制体现于2002/72/EC及其5次修订版中。
该指令包括《在制造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时可使用的单体和添加剂的临时清单》。该表汇集了所有经欧盟委员会批准的在制造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时允许使用的单体和添加剂等物质的名称,其中包括了已经通过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SCF)安全性评价的物质和那些目前仍在安全性评价过程中的物质。
该指令附录II《可用于生产塑料材料和制品的单体和其他起始物清单》分为A、B两部分。其中第A部分为允许使用的单体和其他起始物清单,共计305种。第B部分为未被列入第A部分中,可继续使用的单体和其他起始物清单共计11种。
附录III《可用于生产塑料材料及制品的添加剂不完全清单》分为A、B两部分。其中,第A部分为在共同体层面已充分协调的添加剂的不完全清单,共计385种;第B部分为第4 (2)条所述添加剂的不完全清单,共计130种。
经过5次修订,欧盟允许使用的单体已达332种,添加剂已达575种。
2.2 检测技术
根据欧盟2002/72/EC及其5次修订的结果统计,欧盟对特定迁移量的限制的物质种类在不断增加,因而对相应的检测技术要求也在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检测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是EN 13130系列标准。
EN 13130系列标准目前是欧盟特定迁移量检测中主要使用的技术法规。该系列的特点是选择合适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以测定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在食品模拟物和测试介质中的特定迁移。
总之,总迁移量和特定迁移量在欧盟与食品接触的塑料类材料管理法规中已经成为控制产品质量的两项重要指标体系。总迁移量反映了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在与不同食品接触时可能析出的物质的总量,而特定迁移量则反映了当食品接触材料与某类特定食品接触时可能迁移出的某种物质的情况,是欧盟判断某种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是否符合其允许使用物质清单要求的重要手段。
因此,总迁移量和特定迁移量两项指标无论是对我国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进出口还是对提升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产品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欧盟的总迁移量和特定迁移量管理及相应的严密的检测方法体系也对我国相应检测方法体系具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 2002/72/EC.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2/72/EC of 6 August 2002 relating to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OJ L 220, 15. 8. 2002, p. 18-58
[2]. 2004/1/EC.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4/1/EC of 6 January 2000 amending Directive 2002/72/EC as regards the suspension of the use of azodicarbonamide as blowing agent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OJ L 7, 13. 1. 2004, p.45-46
[3]. 2004/19/EC.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4/19/EC of 1 March 2000 amending Directive 2002/72/EC relating to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OJ L 71, 10. 3. 2004, p.8-10
[4]. 2005/79/EC.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5/79/EC of 18 Novemeber 2005 amending Directive 2002/72/EC relating to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OJ L 302, 19. 11. 2005, p 35-36
[5]. 2007/19/EC.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7/19/EC of 30 March 2007 amending Directive 2002/72/EC relating to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Council Directive 85/572/EEC laying down the list of simulants to be used for testing migration of constituents of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OJ L 91,31. 3. 2007, p 17-36
【质量要求与控制】推荐阅读:
自查报告指标填报解释及质量控制要求12-01
论测绘产品质量控制对技术细节的要求07-02
质量检验员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12-08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手册记录要求及内容01-17
机电安装质量要求06-05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1-19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举例01-14
FCCA质量体系要求05-28
水路客运服务质量要求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