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实验中心

2024-11-19

公共实验中心(共12篇)

公共实验中心 篇1

购物中心发源于美国,是汽车时代的产物,伴随汽车的出现而出现,伴随小汽车进入家庭而兴起。二战以后,美国郊区蓬勃兴起的大型区域型购物中心,更是与小汽车、高速公路和地面停车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城市郊区化过程中推波助澜。20世纪50年代,独立住宅、小汽车、高速公路是美国梦的代表,需要大量土地来支撑,城市随之向郊区急剧扩张。郊区拥有大量廉价土地、高速公路交通发达、汽车普及率高,也是购物中心发展的首选。郊区高收入居住区和高速公路交叉点由于服务人口密集、购买力强、汽车交通便利,而受到大型购物中心的青睐。

购物中心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购物体验,它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提供多样化的购物、餐饮、娱乐功能,公共空间和人性化设计让购物者感享受到了舒适、安全和便利,因此广受好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欧洲国家虽然缺少美国那样的大都市地区和广袤的郊区用地,但代表“潮流”的大型郊区购物中心并未因此望而却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先后有10余座大型购物中心在远离城市中心地带的郊区问世,摆脱了城市中心区在空间和形式上的种种束缚,也回避了历史保护主义者的种种责难。

一、公共交通——联系和重新定义区域、郊区和城市

大型购物中心曾经带来了郊区的繁荣,然而时至20世纪70年代,它却开始面临考验。一方面,郊区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美国梦”难以为继。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规划论著中,简·雅各布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师展开了猛烈抨击。他指出,依据演绎出来的原理指导实践,追求和奉行“功能分区”理论,将居住与工作、娱乐分离的模式,带来的是孤立、不自然的城市空间,扼杀了城市的活力和创造性。人们开始怀念原来居住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看上去混乱的却是充满活力的住区。另一方面,小汽车在城市中毫无节制地增长,在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快捷便利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的噩梦,“城市病”困扰我们的城市。伴随汽车时代发展起来的城市,其扩张不受任何方向限制,最终造成了无序的城市蔓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道路系统和出行效率低下,剥夺了人们享受公共空间和良好景观的权利,加上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人们对于城市交通中小汽车能否发挥作用普遍表示怀疑,基于小汽车的使用发展起来的大型郊区购物中心也面临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开始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之后活跃的新城市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和精明增长理论等,在探索城市发展新方向、复兴传统住区活力、引导和控制城市空间有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郊区发展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彼得·卡尔索普和威廉·富顿(Peter Calthorpe and William Fulton)提出区域城市理论,重新定义了区域、郊区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三者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变得密切,它们将共同形成区域城市的新形态(图1~图3)。

二、机遇——公共交通引导郊区购物中心的发展

郊区购物中心,尤其是大型区域型购物中心,特别依赖于大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郊区关系的削弱、联系不便,必然会大大影响购物中心的商圈和辐射范围,制约其发展。随着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在联系区域、城市与郊区中的地位逐渐显现,郊区购物中心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引导型开发,已经势在必然。

公共交通引导型开发(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论是在区域城市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设计框架,它代表一种开发模式,即中高密度的居住区配合公共设施、工作场所、商业与服务设施,以土地混合利用的方式在区域大型公交系统的主要节点上集中发展。TOD摒弃了现代主义规划中严格的功能分区理论,追求功能多样性、居住与工作平衡(Jobs-housing Balance)。在经历了多年城市居住与工作、文化娱乐分离之后,人们追求在一个地方同时拥有居住、工作、娱乐功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TOD正是适应这种潮流的产物。在TOD模式中,人们没有小汽车也能够非常舒适地生活,日常生活基本能够在步行范围内解决。同时,TOD借助快速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了与城市中心区的方便联系。这种在一个地方提供整体服务设施的模式,就是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论和精明增长的核心思想,它带来了职住近接、便利的交通、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开放空间,形成了景观优美、友好和充满活力的传统邻里社区感受(TND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OD模式下的郊区购物中心也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郊区购物中心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加强。TOD理论模式限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控制了发展规模,给大城市郊区带来了秩序。它反对沿着高速公路随意开发,强调社区发展与公共交通系统的关联,而是使城市沿着公共交通方向向周围延伸,实施公交引导型开发。TOD模型中包括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开敞空间、居住区和次级区域,它们围绕公共交通特别是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布置。TOD模式在凸显公共交通地位的同时,也确定了核心商业区的重要性,促进了郊区购物中心与公共交通的结合,给郊区购物中心带来发展机遇。

其次,依托TOD发展促进郊区购物中心的转变。公共交通是联系城市和郊区的纽带,郊区购物中心一旦与轨道交通这种大运量、高效率的快捷公共交通结合起来,它的发展潜力便会被极大程度地激发,从而在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和终点形成以购物中心为商业核心,围绕以写字楼、旅馆、公寓、居住区的高效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在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下,购物中心不再是城市郊区化和城市蔓生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变成了城市有序发展的先锋。郊区购物中心从一个大量耗费能源、与城市分离的庞然大物,变成与城市联系紧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

再次,土地高效利用和公共交通给购物中心发展带来优势。TOD为城市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依托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新的交通与土地利用藕合的模式。轨道交通站点区域采用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方式,以混合使用的用地构成为主,在靠近站点的地方布置高强度的商务办公、商业、公寓设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优势,扩大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对象的范围。公共交通强大的集客力正是购物中心所期待的。TOD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稍远地区中高强度开发的住区,将为购物中心提供基本的客流保障。

最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更深入的体现。TOD模式中,建筑之间联系紧密,街道充满魅力,拥有标志性的建筑节点和动感变化的城市天际线;公共空间安全舒适,步行空间尺度宜人,专门为慢速步行者设计,让步行充满乐趣和活力;标志清晰,导向明确,换乘快捷便利。这些“人性化设计”与郊区购物中心最初的理念不谋而合。最早的郊区购物中心,面对小汽车冲击下的城市中心区的日渐衰落,试图在城市郊区曾经充满活力的城市广场和街道,引入步行化空间和人性化设计,塑造了良好的开放公共空间,但是,由于郊区购物中心过度依赖小汽车,而变得与周围环境隔绝,成为陷入小汽车海洋之中的“孤岛”,饱受诟病。如今,郊区购物中心与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并形成互相促进和依存的关系,与城市中心区联系更为密切,使之优势更明显、发展潜力更大。TOD模式中购物中心与办公、居住的结合,更是实现了职住近接、宜业宜居,成就24小时的城市社会活力。

三、案例——英国麦多霍尔购物中心

麦多霍尔(Meadow Hall)是英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1990年开业,面积13.2万m2,分为两层,有超过280家商店入驻(其中包括Marks&Spencer、HMV.等著名百货商店),每年接待的购物者达3 000万人。它也是英国为数不多的郊区区域型购物中心,位于南约克郡的谢菲尔德市东北方向,距离市中心8m2,与附近贯穿英国南北的M1高速公路34号出口相连,区域交通十分便利(图4)。

英国是十分珍视传统遗产的国家,长期以来城市中心区(city centre)已经形成了致密的城市肌理,这制约了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从空中俯瞰,购物中心有着与周边完全不同的城市肌理。购物中心平面呈倒U形,内部经由主干步行街联系大小商店,在其转折处设置中庭并分出次干路与主力店(Anchor Store)、餐饮庭院(Food Court)相连,由此形成鱼骨型的步行街系统,用于组织内部交通并与外部交通衔接(图5~图8)。购物中心周围设置环路和大面积室外停车场地,分两层设置,拥有1.2万个停车位,用颜色加以分区,方便驾车购物者(图9)。

麦多霍尔是英国唯一一个和公共交通换乘中心/枢纽(interchange)联系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西北方向设有专门的架空廊桥与换乘中心相连(图10)。该换乘中心(Passenger Transport Interchange,PTI)拥有英国最完善的公交服务,长途汽车(National Express)、公共汽车、火车、轨道交通(谢菲尔德supertram系统)在这里交汇,易于到达、易于实现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换乘。这里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终点站(public transport terminals),每小时有120辆公交车到达,全天服务;这里还设有长途汽车停靠点,能够提供300个客车停车位;这里还和火车站相连,每天有400趟火车经过;联系城市中心和其他郊区地带的轨道交通每10分钟一趟;此外这里还设置了停车换乘设施(P+R,Parking and Ride)。发达便利的公共交通,不仅减少了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而且使购物中心获得强大的集客力,辐射整个区域甚至是整个英国全境,为购物中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和繁荣(图11~图13)。

四、结论与启示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郊区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启动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购物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之后,经历了近10年的羽化过程逐渐走向成熟。郊区购物中心如果改变依赖小汽车和高速公路的模式,与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相结合,实施公共交通引导型发展,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Calthorpe,Peter.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3

[2]Calthorpe,Peter and William Fulton.The Regional City:Planning for the End of Sprawl.Washington,DC:Island Press,2001

[3]Douglas S.Kelbaugh.Repairing the American Metropolis,common place reviseted

[4]Meadowhall Centre-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htm

[5]Sheffield Supertram-Railway Technology.htm

公共实验中心 篇2

一、抓好中心内部管理,打造优秀服务团队

1.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窗口工作纪律

为进一步加强窗口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专门制定了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通过员工互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并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规范服务意识。实行了首问负责制,过错追问制,窗口ab岗制等各项制度,从而确保工作顺利完成,让群众满意而归。

2.健全村、社区劳动保障管理制度

街道各村、社区都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并配备了社保协理员,服务中心对社保协理员进行各项业务培训和考核管理。各村、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配备齐全,铺设了专用网线,使社保、劳动、就业的各项工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基层。

二、扎实完成劳动和社会保障年度工作任务

(一)社会保障;

1、完成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资格认定,城镇居民和农村医疗保险参保办理和社保卡办理、发放等工作。其中城镇养老保险退休资格认定共办理1688人,认证率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共完成1969人,完成考核指标的121%,农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本月底结束,预计将有4500人会来办理。办理、发放社保卡13036张,完成考核指标的189%。2、重点推进了社保扩面和提升本区户籍养老保险参保率工作。其中社保扩面中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扩面指标完成率分别为212%、406%和432%不论是单项或综合都排在全区第一。提升本区户籍养老保险参保率工作作为今年社会保障年度考核的一票否决项目,在离考核结束日期只有一个月,考核指标新增359人只完成48%的情况下,我服务中心通过多方努力,特别是分管领导大力支持亲自到各村、社区指导工作,最终完成率达到128%。3、目前正在开展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工作是今、明两年我公共服务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中心从11月18日起就实行提早上班,延迟下班,周末加班的工作制度,并规定不管是中午休息或下班时间,只要有老百姓办理此项业务的就必须办理完毕。截止12月13日已办理630人,完成区政府对街道考核指标的60.5%。

(二)劳动就业;

1、重点办理了企业、个体工商户被征地人员各类社保补贴。共计办理企业442家次,个人2708人次,发放各类社保补贴近500万元。办理小额创业贷款15笔,发放贷款金额435万元。2、对失业人员实行动态跟踪,辖区内登记失业人员680人,年度走访率达到100%。3、疏通街道就业渠道,开展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工作。我中心会同工贸科于2月27日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举办一次企业现场招聘会,共有55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000多个,被征地人员、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进场 1000多人,初步达成意向 200人。另外劳动就业窗口还为20名求职者开具职介信,发布职介信息233条,完成20个公益性岗位开发,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三)劳动监察;

1、处理职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街道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我中心共受理劳资纠纷案件86起、涉及人员93人,解决欠薪18万元;调解工伤31起,涉及人员31人,调解金额186万元。成功处理四起涉及260多人的群体性劳动纠纷事件。2、完成辖区内525家企业的劳动保障书面年审和网上录入工作。3、在“春暖行动”等各类劳动监察专项行动中检查企业170家。4、中心劳动监察中队顺利通过XX市劳动监察支队关于《XX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的创建验收工作。

(四)民政、慈善;

1、完成申请公租房居民的经济状况核对,对辖区内的低保户进行了实地重新核实,及时注销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10户。2、民政、慈善救助:20xx年春节共发放送温暖资金59.4万元。日常各类救助770人,发放救助金额172.4万。3、完成了街道内“菲特”台风捐款以及下拨救灾款的发放工作,共募集捐款54500元,发放救助金20万,发放户数405户。4、开展第十三次慈善一日捐工作共收到来自各企事业单位、集体、个人、村社区包括企业留本冠名基金增益共计364.6万元。

20xx年度工作思路: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20xx年度我公共服务中心本着劳动保障服务“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村、社区”的目标,延伸工作职能,优化服务形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基层平台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实现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便民化拓展,使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就近就地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现将主要两方面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优化基层服务体系

本着“服务到企、服务到村、服务到人”的工作目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群众不出村、社区就可办理相关手续,村企不出街道就可解决经办问题的目标。

1.经办服务。对现有的就业和社会保险经办类业务进行梳理,分期分批下放到服务室。基础性的数据录入业务逐步延伸至服务室,服务室业务由服务站复核。在经办工作中主动开展帮扶活动,提供“代填表格”、“代输电脑”、“代问政策”等协办服务,指导、协助服务对象办理相关手续。

2.代办服务。逐步实行“代理制”服务。对需要到服务站办理的事项,服务室做好材料受理工作,核对材料的完整准确后,到服务站统一代办手续,原则上2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对需要到区经办机构办理的事项,服务站做好材料受理工作,初审材料完整准确后,到区级经办机构统一代办手续,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如遇情况复杂,不能按期办结的,及时将原因告知服务对象,并负责后续的办理工作。

3.网上服务。大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网上申报、网上登记、网上认定、网上年检等工作,减少业务环节,提高经办效率。对规模较小或个体企业等服务对象,服务站开展计算机操作方面的集中培训、指导和代操作工作,逐步将网上服务普及到所有服务对象。

4.上门服务。对辖区内企业大力推行上门服务制度,调查类、调解类、年检类工作,积极倡导上门服务。对辖区困难人员开展“送岗位、送补贴、送保障”等个性化上门服务。对辖区内行动不便人员,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定期征询服务意见,给予全方位的上门帮扶。

(二)强化权益保障体系

以服务企业、保障权益为中心,本着“预防为先、调解为主、监察为本”的工作目标,构建起基层劳动纠纷预防、监管、处置体系,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切实规范用工管理。建立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动态管理台账,督促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就业登记、劳动保障年检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保缴纳、劳动工时等用工行为。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劳动者诚信就业,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的用工管理。

2.完善劳动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基层劳动关系调解组织建设,全面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处置体系,强化服务站调解职能,夯实村(社区)调解基础,逐步建立企业调解组织,积极倡导以调解方式解决劳资矛盾。

3.提高监察处置能力。全面推进劳动监察网格化和网格化管理,形成“以网格为体系,以网络为依托”的用工监管体系,不断优化网格设置,健全网络信息,掌控辖区内潜在的劳资纠纷,及时上报不安全因素。提高对突发性劳资纠纷案件的防范、介入、预判和处置能力,切实防范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

20xx年度工作目标:

公共实验中心 篇3

【摘 要】近几年,虽然西部各高校对科研实验平台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还是没有能满足广大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实验需求。文章对西部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相关情况行初步探讨,以求促进西部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部高校 公共科研实验平台 建设

一、西部高校科研实验平台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国家对高校的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如国家及省、市均在各高校设立了相应的重点实验室;除直接立项的经费外,有些高校甚至加大了与国家级课题相配套的实验室经费投入。各高校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对有关实验教学的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及其共享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在长期的实践管理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室管理经验[1]。

虽然各高校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但是科研实验平台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各高校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的同时,学校特别是西部高校科研人员对科研实验平台的需求也不断增大[2],而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引进人才力度不相协调是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高校所建立的实验平台以高校的各科室、教研室及个人为主,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均是各科室、教研室及个人各自申请购买,因此,各高校所购买的实验仪器设备存在重购率比较高而使用率则比较低的现象[3]。这些仪器设备基本是分散在各个教研室或教学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有些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就像军阀割据一样,别的实验室里有的仪器设备,我们实验室也想有,如果你有的仪器设备我没有,就好像比其他实验室的教师差一等。结果,所有的仪器设备主要是分散管理为主,根本没有形成公共使用的科研实验平台。另外,所建立的那些分散的科研实验室,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要依托,没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如刚毕业的博士,虽然主持各级相应的基金项目可支配不少数额的经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实验室,这些情况在西部地区高校尤为严重。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公共资源管理机制与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尽管很多高校也成立了如实验设备管理处的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主要的功能以行政管理为主,对科研仪器设备重在管理,不重视其使用功能[4]。第二,由于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使得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均匀,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重复投入而闲置,而另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则无实验室可用,或有实验室而无仪器设备,最终造成长期的、大量的科研经费重复投入,造成高校仪器设备投入资金不足和浪费现象[5]。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共科研實验平台。

二、建设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有利于减少实验室建设成本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对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的引进力度也在加大,为了满足这些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要,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6]。高等学校公共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平台,不仅是高校教师从事自然科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也是广大研究生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实验的重要场所[7]。特别是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后,出现大量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群体,在不可能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都能配置自己的研究实验室的情况下,更加需要高校提供公共研究实验平台,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场所。高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研成果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也是为人才与创新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条件[2][8]。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主要就是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而一定的仪器设备的硬件是保障教师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的物质条件之一,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硬件尤为重要。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即使有经费也很难完成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因此,各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很多被引进的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实验室的问题。而高校又不可能为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专门的实验室。所以,建设科研实验平台时,如能整合资源,降低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率,将能大大提高各实验室平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能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实验室管理和使用上的不足之处[9]。所以建设公共的科研实验平台,是解决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经费不足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是优化科研实验条件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多数西部高校都普遍存在实验室比较分散的特点。比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建设高校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其目的就是把原来分散在各教研室和学科的科研实验室整合成具有高校优势的科研实验资源[10],使实验室平台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11]。除此之外,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建立,不管是重新组合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还是重新建立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其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优化实验资源条件,尽量做到公共资源的最大限度共享,在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科更加健康发展,这样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也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主要基地[12]。

然而,在建设这样的科研平台时,整合和重组的难度要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大得多。因为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地把已经到手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让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新成立的高校建立公共科研实验平台要比老牌高校容易,一步到位建起来的公共平台要比中途整合容易。整合和重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的难度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难度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主要涉及谁重组谁的问题。原来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是我自己管的,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但是如果原来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被整合或重组了,管理权也会改变。所以,大部分教师不会轻易让出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而被别的教师整合。整合和重组公共科研实验平台,是实验室管理部门所希望的,然而管理者与使用者的思考角度往往是不一致,管理者希望仪器设备能提高效率[13],而使用者考虑的是自己使用的方便性。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在制定购买仪器设备和建设科研实验室政策时,就应该向公共使用的科研实验平台方向设计,不要中途再整合或重组。

【参考文献】

[1]潘太军,左小伟,吴长军,等.高校实验仪器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01): 47-49.

[2]范艳春.高校实验平台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 37-38.

[3]宁井铭,韦朝领.高校实验平台现状及创建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 40,45.

[4]白丹.高校公共资源使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2013(19): 220,219.

[5]陈慧芬,曾裕林.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资源服务云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 80-83.

[6]闫媛,张璐.高校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07): 625-626.

[7]邸东华,乔明曦,杨丽.信息化实验平台管理系统初探[J].管理观察,2015(20): 146-147.

[8]赵慧男,王英.深化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改革[J].广东化工,2013(21): 181,180.

[9]张超豪,闫青.高校公共实验平台模糊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4(20): 40-42.

[10]王钢钢,张琦.关于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3(02): 249-250.

[11]邹家柱,陈南岳.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 63-64.

[12]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等.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07): 866-868,886.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布局研究 篇4

关键词: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结构

在一个城市当中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在城市的商业建设当中是较为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这种公共空间都处于商业中心最为繁华的地方或者是集中的地方。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对与整个城市来说, 会对其城市文化、人民的满意度等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城市商业中心的设计者来说, 合理的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1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分析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属于城市开放空间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部分, 在城市的商业建筑建设当中需要重点处理。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不仅能够向群众提供购物的职能, 同时其还能够成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当前来看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还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城市当中的人文、城市面貌、人们的生活观念等。设计良好的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能创造出一个具有过渡性的、娱乐性的、安全性、交往性强的区域, 能有效的吸引顾客的驻足和观赏, 这对于商业中心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2 当前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属于人们进行休闲、购物、娱乐等活动功能最为复合、集中的部分;另一方面, 我国的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过分的注重其商业价值, 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那么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中的公共休闲设施匮乏

现代理念下的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区域, 同时还应该结合广场、自然景观等为人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在该过程当中提高人们购物的环境质量。但从实际来看, 当前我国的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例如供人休息的座椅和场所是非常少的, 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其对于长期维护客户的重要性。而商家和设计者也是基于将顾客当作为游客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 所以自然能够达成一致, 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商业中心公共休闲空间严重不足的现状。

2.2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公共绿地面积不足

通常来说商业中心都位于城市当中比较繁华的地带, 在地理位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正是由于商业中心多位于城市繁华区域所以土地的价格就相应的较高, 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往往就会忽视绿化用地, 最后导致整个商业中心公共绿地面积不足、缺乏绿色和生机, 影响了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休憩的心情。

2.3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严重功能单一的现象

有些城市在设计商业中心的公共空间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其多功能性的发挥, 随处可见的是大面积的、功能单一的广场、空旷的公园, 似乎像是一个封闭的物体一样直插到了商业中心当中, 这样的区域虽然位于商业中心当中, 但是却和整个商业中心格格不入, 也没有起到应该发挥的作用。

3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改进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知道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是有非常强大的服务功能的, 而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够让身处其中的人有舒服、惬意的感觉, 要能够让人们在休闲的时候就能够激发其购物及消费的欲望。首先行人对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需求在其设计当中应该是最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而人群的聚集度也是设计当中的主体。本文对于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是以打造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公共空间为目的进行的。

3.1 商业中心街道广场的建设

商业中心的街道广场是公共空间当中的兴奋点, 也是商业街道当中的开阔部分, 面对当前商业中心当中街道广场逐渐退化和消失的现状, 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逐步的改善街道广场的建设。

(1) 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休息设施的建设。商业中心街道广场当中的休息设施面向群众主要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有交流、观赏、休息、思考等。而在商业中心街道广场当中发挥这一基本功能的就是户外座椅, 当人们在商业中心购物或者是闲逛的时候当偶尔觉得累或者是需要和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户外座椅进行休息。休息设施既可以是固定的座位、也可以是可移动的, 同时还可以是一些沿着边沿地带设计的休息区。另外商业中心街道广场当中的树墩和假石等都在无形当中为其提供了休息场所。

(2) 设计的过程要考虑到附属设施的建设。当前现代的商业中心街道广场的附属设施主要有雕塑、水景、景观花坛、书报亭等。这些附属设施的建设都会影响到整个商业街道的氛围和气息,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人们前来购物。所以所设计的内容和布局就需要要考虑到人们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

(3) 设计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消极界面的长度。在城市商业中心当中往往会有一些较为单调、刻板、严肃的用玻璃、石材、或其它材料堆砌的建筑外立面或内部装修。那么这些建筑内外界面和电影院、游乐场、商店等商业氛围最大的区别就是看着较为冷漠, 容易让人出现紧张不愉快的心情。所以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尽量的减少这类建筑的界面长度。

3.2 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城市特色的建设

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当中的符号以及有些标志性的建筑都是一个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 所以一个城市商业中心当中的符号必须要和周边的建筑协调存在, 设计上要和城市文化相呼应, 做为设计师应该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个性和特点有充分的体会和认识, 能够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的提炼, 进而创造出和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 使其也同样具备该城市的特色元素。

3.3 增加公共空间绿地面积

为了更好的为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休憩、娱乐等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就需要适当的扩大公共绿地的面积, 那么解决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通过增加立体绿化和空中绿化, 用来扩大绿地面积;二是通过在绿化的重点位置进行布置和点缀, 注入绿色气息。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 并且二者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3.4 加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

社会发展到今天, 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主旋律, 对于人们来说休闲娱乐和购物生活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二者之间的连续性也变现的越为明显了。公共空间只有将多种功能活动混合在一起, 才能够使城市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更为密切。所以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多种用途的设施考虑到其中, 将各种功能混合在一定的公共空间范围内 (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 , 让每一个处于公共空间的人只需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就能够完成多种公共活动。公共空间复合性的加强能够有效的吸引人群, 使空间活力不断加强。

4 总结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是城市公众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对于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布局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做为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 在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城市风貌, 同时还要兼具人文精神, 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够为现代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晓.从消费者行为需求探讨现代商业空问布局, 山东建筑大学, 2011.

[2]张晓娜, 施明华.我国城市社区商业的空问布局模式探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

[3]齐延成.广场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连接”——以哈尔滨西客站地区和谐·中兴广场及休闲廊道设计方案为例[J].设计.2015 (1) .

[4]赵芮兴.对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探讨.学研探索.2015 (4) .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管理办法 篇5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并逐步健全全市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推进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分中心,是指业务办理过程中流转环节较多、涉及工作人员较多,同时业务量也较大,其所需办公区域布局较为复杂,空间要求也较高,无法纳入中心,从而由权力归属单位设立、由上级部门指定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指导与监督的集中对外服务窗口。

第三条 中心管理委员会对分中心实施管理,以指导协调、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八个统一”,即:统一标识标牌、统一服装胸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考勤方式、统一政务公开、统一网络建设、统一运作模式、统一考核评比。

第四条 分中心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设立首席代表,负责按中心的要求对分中心进行管理;首席代表身份和工作程序等同于中心的窗口负责人(审批科科长),参加中心的各项会议,及时向分中心落实中心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按规定对分中心的运作、管理情况向中心沟通汇报。

第五条 首席代表应按中心统一制作的格式履历表向中心提供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中心有权对分中心人员进行岗位调配;分中心所属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调入、调出、晋升、换岗等,需报请中心批准;分中心有新增人员,首席代表要及时向中心报送其简历。

第六条 分中心工作人员请假要填写中心统一制作的请假单,采取分权限审批:请假1天(含)以下的,由首席代表或其下一管理层级准假;请假1天以上3天以下的,由首席代表准假;3天(含)以上的,由分中心主要领导或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与中心分管领导共同准假。分中心应详细记载工作人员的请假情况。

第七条 分中心依据法律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中心的统一规范及自身的工作任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认真组织学习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程序、运行模式等并遵照执行;

(二)依据中心制定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日常管理、考勤出勤、投诉督察、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创先争优、人员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报中心审定通过后在分中心范围内发布并组织实施;

(三)审核、认定和调整权限内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加强对业务操作程序的梳理和改进;按照法律法规调整及上级部门要求及时增、减许可审批事项,或调整承办事项的相应要素。

(四)建立服务窗口,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对外服务,并对依法行政和规范服务实施有效管理、监督;

(五)建立广阔的信息交换平台,打造畅通的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受理服务投诉,依法解决投诉人的合理诉求,协助中心及监察部门对服务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六)对中心考核窗口工作人员提供相应数据和依据;

(七)主动及时地向中心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及信息。

第八条 分中心应当坚持“公开、公正、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以“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为服务理念,遵循“合法、效能、友善、便捷”的原则,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和优质的政务服务。

第九条 分中心应当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实现行政许可及其他服务事项的申报材料(申请条件)、办事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法律依据等的公开公示,实现办公地址、咨询电话、网站网址的公示,设立有效的告知载体,加大对电子化查询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方便服务对象,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分中心应当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到态度热情、礼貌待客,想服务对象所想,急服务对象所急,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办实事。

第十一条 分中心受理、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应当依据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持依法行政。受理、办理其它服务事项,也应当依据法律、政策规定操作。

第十二条 分中心受理、办理各类服务事项,应当讲求效率,努力以最快速度办结,对有法定时限或中心、部门统一规定时限的,应当在法定或规定时限内办结。鼓励工作人员在对外承诺的时限内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间。

第十三条 分中心各级工作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廉洁办事的规定,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自律的规定,维护分中心及部门的形象。

第十四条 分中心应当统一设置综合咨询、业务办理、收费和投诉受理的岗位,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

第十五条 分中心受理的有关事项,涉及到两个以上内设机构办理的,必须坚持“内转外不转”原则,由分中心各环节岗位内部传递,实行内部串联,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第十六条 中心管理机构不定期对分中心的人员出勤、日常纪律、业务办理、政务公开、机构管理等进行检查,遇有违反相应管理制度的,可视情节分别给予批正、谈话教育、通报批评、警告、黄牌、责令换人等处理;

第十七条 建立分中心办理事项统计报告制度,各分中心应当于每月前五个工作日内将上月的办件、收费和服务对象投诉等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准确、详实填写中心提供的统一电子报表,按指定方式上报中心;

第十八条 建立分中心联席会议制度。会议主要内容为传达上级机关涉及分中心工作的政策、规定及相关文件,研究制定贯彻意见;交流分中心服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探讨改革改进措施;协调中心与各分中心、各分中心之间在窗口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联席会议由中心组织,成员由中心和各分中心相关负责人组成。

第十九条 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分中心工作情况开展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分中心沟通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分中心应当认真做好整改工作。

第二十条 建立分中心考评制度。中心每年对分中心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评,并予以通报。

公共实验中心 篇6

一、“以风险为中心”公共安全管理的双重过程

公共安全管理过程既是一个技术应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管理的过程。公共安全管理的技术过程是指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等诸多硬软技术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应用的过程,其目的是保障公共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过程是公共安全及相关管理活动被社会认知、接受和落实的过程。

风险是由情景、概率和后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情景是指在特定的危险源存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一系事件。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是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形成的实际结果。因此,准确全面认知风险既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又需要依据社会运行规律。“以风险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技术过程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分析技术和各个领域的专门科学技术(如疫苗开发等)应用过程,而“以风险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过程是危险源管理、风险感知、风险沟通和社会管控过程。“以风险为中心”公共安全管理的技术活动是由专业人才完成的,需要使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其社会活动则是由政府、自治组织、科研机构、媒体和公众等共同完成的,是专业知识向社会知识转化的过程。

“以风险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的技术活动是将“风险”弄明白和找到根治的方法。例如,每次流行病爆发,公共卫生的科研部门均要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及时发现何种病毒肆虐、病毒的结构以及形成机理,最好要找到相关的疫苗和治疗方案。这一过程复杂而冗长,有时甚至得不出任何有效结论。而社会过程则是未弄明白风险之前先进行社会管理,降低社会破坏性,以及弄明白风险之后向公众说清楚风险是什么。例如,流行病大范围爆发之前,管理部门就开始实施社会管控、通过相关知识宣传提高人们警惕性,甚至采用隔离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办法减少病毒在人际间传播;而一旦弄清楚病毒产生的原理尤其是研制出疫苗后,管理部门向民众解释病毒传播途径,消除人们恐惧心理,增加防疫知识,提供人们对流行病风险的认知。如果说,技术活动是探索真知过程;那么,社会活动是传播真知过程。

二、“以风险为中心”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过程意义

第一,有助于改变过于依赖技术发展消除风险的习惯思维。科学技术无疑是消除危险源、降低风险的最根本办法。但是,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需要长时间探索,而诸多公共安全问题一触即发、一发难以收拾,因此,过于依靠科技发明来消除风险的习惯思维可能会阻碍有效的公共安全管理。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是科研人员孜孜不倦长期探索的结果,但多数时候则是科研人员意外的发现,并不能按照预期就能取得设计的成果。因此,不能依靠等待科技突破消除某种风险,而要加强社会管理控制风险蔓延,从而为科技发明赢得时间。

第二,有利于增强社会动员能力。公共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公众参与到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是事发后救援和重建需要公众捐款捐物、相互扶助,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公众每天都有一双发现安全隐患的眼睛,并积极向有关负责的机构报告隐患,帮助专业管理部门消除危险隐患。因此,“以风险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将管理关口前移,有助于增强自身的社会动员能力。

第三,有益于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普及成为一种大众知识是知识社会化过程。向公众说明科学是提供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以风险为中心”公共安全管理不仅注重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专家向公众普及科技专业知识,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由媒体与专家合作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告知相关风险,逐步提高公众的风险认知水平。

三、建立“以风险为中心”公共安全的社会管理制度

“以风险为中心”公共安全的社会管理制度是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管理制度,防范风险的蔓延、削减风险的影响力和增加风险决策的确定性。这些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危险源的社会管理制度、风险知识共享制度、风险感知管理制度、风险沟通制度和社会管控制度。它们之间相互依存,需要配套使用,形成管理流程的环路。

第一,危险源的社会管理制度。危险源管理包括危险源的专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两个部分。危险源的专业管理是由专业部门或机构对危险源进行登记、设置标示、变更、备案和建立业务管理制度的活动;危险源的社会管理是指由基层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学习相关危险源知识、知晓相关危险源的位置,自行远离危险源并自我约束接触、开启和滥用危险源的自治行为。它是由危险源的专业管理部门与基层政府、社会自治组织或社会机构共同实施的危险教育和管理活动,也是公众自我防范的自治行为。只重视专业管理不重视社会管理的危险源管理并不是有效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常态管理中经常出现,一些危险源所在区域的专业管理部门与基层政府缺乏有机配合,导致危险源不被周边群众所熟知,出现群众的无意之错酿成巨大灾难事故,损失惨重。因此,危险源的社会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美国在印度博帕尔事件后,出台了《社区知情法》,要求企业必须向社区公开告知企业名称、生产何种产品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社区居民在知情后,可以向企业提出自己的担忧,企业必须建立与社区建立起共同管理风险的制度。因此,建立“以风险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既要加强危险源的专业管理,还要突出危险源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风险知识共享制度。风险是一个富有争议的知识范畴。它既包括了客观的危险源也隐含了主观的概率,可以将其视为损失后果也可以看到收益结果。不同领域专家看待同一个风险有不同结论。因此,要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提升其积极效应,以及要减少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那么,就需要在全社会不同的群体之间建立一种风险知识共享制度;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目的利用风险知识,从而为找到削减风险的科学路径。例如,新型或变异的流感病毒总是不断涌现,但是,每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出现之后,均很难在短时间找到疫苗阻止其大范围传染。公共卫生专家面对流感病毒能做的是减慢它的传播速度。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先知道这种流感出现在哪里。长期以来的做法是门诊临床医生在接诊病历后,发现新的病毒,并报告给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确证后发布疫情,此时,流感已经进入爆发期。因为,一方面感染流感病人会选择病情严重之时才会去医院,另一方面临床医生也需要通过常规药物试验后才能确认发现是不是新病毒。然而,这种传统的做法在2009年因风险知识共享制度而终结了。

从边缘到中心——女性与公共空间 篇7

空间按照其范畴和功能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公共空间通常是指政治、文化和市民的空间,私人空间通常是指家庭生活空间。自古以来,尤其在古典社会中,“空间和性别以及基于性别的社会等级秩序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1]。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区分是社会政治领域和家庭领域的区分,“全部古代思想都建立在这个区分之上,并将其视为自明的、公理性的”。而女性是禁止进入社会政治领域,即公共空间。在古希腊,女性是隐居的,被封闭在家庭狭窄的空间之中,禁止自由行走在公共空间中。而能够进入公共空间的女性,一般是妓女,对当时的女性而言,“受人尊敬的、品德高尚的女性则是和家庭相关的,且这是完美之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也有着相似的命运。女性被限制在“深闺”“厢房”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家教严格家庭中的小姐更是“养在深闺人不知”。女性亦是不能参与正常的人际往来,不能参与公共领域的事务。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古典时期的女性在公共空间中是不在场的状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公共领域中的隐形人。女性的不在场状态,不是古自有之的,而是在父权制产生之后,基于维护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等级制度,以空间的形式,对女性进行的归训,而空间成为了男性权力压迫女性、实施性别压迫和归训的场所。这样,由父权制延伸而来,空间呈现出性别的特征,公共空间是男性的,私人空间是女性的、家庭的,男性权力通过空间限制了女性的活动自由。

到了近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主义者尖锐批判了通过空间制造出来的性别压迫,指出要改变女性受压迫的地位,首先应该把女性从被压迫的空间中解放出来。时至今日,女性不仅可以自由漫步的公共空间的街道、商场、广场等,更是和男性一起,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的公共领域。父权制下的性别压迫似乎已然是昨日黄花,而性别压迫得以存在的空间似乎也被无处不在的女性身影消解了。但现实的等同于本质的吗?

二、微观化权力的“宁静统治”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分析了权力从古典主义时期到现代的运作方式。福柯指出,古典时代的权力运作以明显而具体的方式体现在带有暴力性质的王权和神权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血腥镇压以及残酷的肉体惩罚之上。然而到了近代,权力运作的形式开始变化,权力逐步转化为“一组确立人们地位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2],由暴力惩罚的酷刑向柔性惩罚的“宁静的统治”[3]的规训转变。这种“宁静的统治”的归训,通过一系列“正常和正当”的社会标准——某种被公众认同的道德体系和价值标准——归训和衡量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人们自己也不断地用这些标准来反观自省、自我约束。近代权力就这样无声地支配和规训着人们的日常,并刻板地决定和引导着人的行动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与古典时期显性的制度化的权力运作形式相比,近代社会的权力的运作方式呈现出微观化、分散化、隐秘化的倾向和特征。与此一样,虽然近代社会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从显性的被压迫的空间中解放出来,但是男性权力以及其通过空间实施的性别压迫并没有根本消失,而是更多的呈现出微观化、隐秘化的倾向,女性在公共空间中仍是相对于公共空间中心的男性的他者和边缘者。现代社会通过空间实施的性别压迫主要表现在公共空间设计上性别分析的缺失,以及传统性别化的价值结构确立的一系列性别的社会意义上。微观化的男性权力仍然以空间的形式限制着女性走向公共空间。

三、现代社会公共空间中微观的性别压迫

1、公共空间设计上性别分析的缺失

英国《每日邮报》7月5日的一则新闻被国内很多门户网站转载。据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市市民斯凯切尔在一家咖啡店休息时,因给孩子喂奶被店员羞辱。后来,斯凯切尔把她的经历发在了网上,赢得了多名哺乳妈妈的声援。为争取在公共空间的哺乳权,她们约好在同一时间抱着孩子去这家咖啡店抗议。这些哺乳妈妈轮流进店喝咖啡、并给孩子喂奶,最后店主向到场的所有妈妈公开道歉并挂出“本店允许哺乳”的告示。其实不仅在咖啡店,在其他的公共空间,比如车站、广场等,亦是鲜有供哺乳期妈妈使用的育婴室,而孩子哭闹要吃奶时,年轻妈妈只能众目之下尴尬地掀开衣服哺乳。这则新闻从侧面揭示了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存在的性别盲点——即缺乏基于性别分析的空间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性别分析的缺失,不仅表现在育婴室的缺乏,也表现表现在运动空间、厕所、夜行安全等各个方面。

2、运动空间规划上的性别分析的缺失:

日常生活的运动空间中,比如篮球场、足球场等,我们鲜有看到女性的身影。女性不运动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小时候,无论男孩女孩都能在一起自由自在地玩耍呢?是什么使女性从运动空间中抽身而去?台湾学者毕恒达先生曾做过一个“校园中女性运动空间的总普查”[4],通过普查发现:女性不是不运动的,而是多在不被人注视的不需要争取的空间,做些比较柔性的运动,比如瑜伽、舞蹈等。而且在运动时间上,女性多选择在夜晚进行运动。在访谈调查中,毕恒达先生进一步发现,女性是被迫从运动场消失的。这是因为,女性在运动时,尤其在做球类的剧烈运动时,常常被周围的男性以异样的目光观看一—似乎女性是侵入了其专属领域——并质疑:“女生打篮球?”在运动场场,女性成为了一具被观看的移动的物品。因此,女性被迫从运动场上消失,而选择在一些不被注视的不需要争取的狭小空间,做一些柔性的运动。

3、厕所空间规划上的性别分析的缺失:

当下公共空间中厕所的设计按照数量相等的原则,以为数量上的等量就能实现性别的平等。然而,我们常看到,女性厕所门口长队如龙,而男厕所畅通无阻。这是怎么回事?香港学者周华山先生曾以北京机场、燕莎商场以及东单某胡同的厕所为实地观察对象,统计男女在不必排队的情况下上厕所的时间,最后把这三个地方上厕所时间的平均计算,“发现女性上厕所的时间是男性的三倍”[5]。日本学者西冈秀雄也做过同样的研究,发现女性如厕时间为93秒,男性为33.7秒。这些研究均表明,女性的如厕时间明显长于男性所用时间。

4、其他空间中性别分析的缺失:

社会上,性侵害的事件的受害者多是女性,女性在这一点上,是性别上的弱者。这一点应纳入公共空间的设计中,给予女性安全感的空间。但当今公共空间中,路灯和监视器多普遍分布在主干道路上,而对女性可能构成侵犯的一些角落和偏僻的空间,既无路灯,也无监视器,是赤裸裸的危险地带。而基于对这些危险空间的回避,女性活动的空间,甚至时间,被进一步缩小和限制了。女性晚上夜出被看做是危险的,也是被禁止的。还比如当今汽车的设计,忽视了女性经常穿高跟鞋这一处境,而是假定了所有开车的人员都不穿高跟鞋这一同质性的空间设计,这种设计仍是男性为中心的空间设计。

当今公共空间的设计,假设了空间的使用者的同质性、无差异性,忽视了男女性别、生理、处境的差异,尤其是女性和男性的差异,试图以一种看似中立的视角设计出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公共空间。而这种看似客观中立的中性视角,创造出的是更多考虑作为男性的“人”而忽视女性独特的处境和需要的公共空间,忽略了女性和男性的差异,其在本质上仍是一种男性为中心的空间。时至今日,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仍然以男性为中心,它表现出的仍是空间中的性别压迫,限制了女性走向更宽广的公共空间的自由。

5、传统性别化的价值结构确立的性别意义中的偏见:

不仅在空间设计中存在着通过空间实施的性别压迫,日常生活中,男性权力仍然微观地存在着,并有力地归训着女性的行为准则。在厨房用品的广告中,女性总是在厨房里忙碌,而男性和孩子则在悠然等待;商务会议的广告中,成功的精英形象总是男性;这些广告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空间表征的延续。而在日常用语中,大家习惯称男性为经理,若经理是个女性,就要在前面加一个“女”字,于是出现了“女常委”“女医生”“女校长”“女总统”,这些日常话语包含着对走向公共空间的女性的惊讶,这惊讶之中仍是男性权力主导之下的公共/男性、私人/女性的性别压迫,是传统性别化的价值结构延伸而来的性别偏见——女性不属于公共空间!

女权运动的兴起,宏观上女性打破了古典时期男性通过空间制造的性别压迫,但是近代社会空间设计中性别分析的缺失,以及传统性别化的价值结构确立的一系列性别偏见中,仍是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压迫的延伸,只不过这种性别压迫及其背后的男性权力更多呈现出微观化、日常化。微观化的男性权力仍然以空间的形式限制着女性的活动自由,女性仍是公共空间中的他者和边缘人。

四、消费空间开启的性别革命的窄门:

福柯认为权力不是某个权势阶层可以占有的实物,而是一种纵横交错的关系网,是“一个永远处于紧张状态和活动之中的关系网络”[6]。在这样的关系网中,权力关系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强者对弱者的单向性的压迫和控制,而是“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在流动,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作权力”,“每一个集团、每一个人都受制于权力,也都行使着权力”[6]。也就是说,个人既可能成为被权力控制的对象,也可能成为实施权力的角色。在当下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及传统性别化的价值结构确立的一系列性别的社会意义上,与处于空间中心的男性相比,女性在公共空间中仍是他者、边缘者和被压迫者,但是随着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不断扩张的消费空间为女性提供了挑战传统父权制的规范的实践空间,“‘走出去’并购买在妇女作为消费者活跃的角色中引发了—种相应的解放”[8],“对于妇女来说,除了购物中的公共空间,还没有哪个空间是专门为她们而设计”[8],女性第一次在公共空间中从他者走向主体,从边缘走向中心。

女性作为家庭的筹划者自由出入作为公共空间的商场等,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商品,可以购买营养品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购买生活必需品使生活更加丰富,购买装饰品使家庭气氛更加温馨。就像男人在运动、商业和战争上的成功一样,女性购物的成功成为了一种权力的来源,而且无意中成为了一种“设法嘲弄男性权力并转化为一种女性实践”[8],这样,“购物被看成一种对立的、竞争性的行为,并且就其自身而论,也被看做是女性成就、自尊和权力的源泉”[8]。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流连在消费场所的女性,常常并不进行实际的消费活动。她们最大的兴趣爱好,只是随便逛逛,闲逛中的观看是多数女性购物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人群中,女性的目光随意落放,欣赏一件好看的衣服、精致的首饰,或者坐着观看来来往往的人群,目光在不同的人之间跳跃,而且能够体验到与陌生目光偶然相遇时的激动。在消费空间这一公共空间中漫游的女性在观看的体验中,挑战了传统女性被观看的宿命,摆脱了日常的束缚和压抑,在体验现代性的动荡、速度、偶然和奇观中,女性获得一种与被束缚的家庭空间全然不同的生命体验和个性表达空间,购物的消费空间提供了一种积极逃离的表征——它表征了女性从家庭界线内向外部世界的跨越,而这种跨越颠覆了传统父权制下的男性绝对主导公共空间的权力,在这个可以“用来幻想、用来寻求快乐的场所,(女性)的这种快乐与一种被认可的谮越行为连接在了一起”[8],建构了女性消费权力以外的权力意识。这样,“购物广场就成了所有对立的、解放意义性的集结场所。购物广场是这样一个地方,即妇女在那儿可以随便进入公共场合、被授予权力并是自由的,并且可以担当不同于家庭要求的角色”[8]。

五、结语

女权运动的兴起,宏观上女性打破了古典时期男性通过空间制造的性别压迫,但是近代社会空间设计中性别分析的缺失,以及传统性别化的价值结构确立的一系列性别偏见中,仍是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压迫的延伸,只不过这种性别压迫及其背后的男性权力更多呈现出微观化、日常化。但是近代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不断扩张的消费空间为女性提供了挑战传统父权制的规范的实践空间,开启了一道性别革命的大门,“‘走出去’并购买在妇女作为消费者活跃的角色中引发了一种相应的解放”,女性第一次在公共空间中从他者走向主体,从边缘走向中心。但是这道门仍是狭窄的,只有彻底改变日常生活秩序中微观化的性别压迫和男性权力,女性才能真正地从边缘走向中心,走向更宽广的公共空间。

摘要:古典时期,空间呈现出性别的特征,公共空间是男性的,私人空间是女性的、家庭的,男性权力通过空间限制了女性的活动自由。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宏观上女性走向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但是微观化的男性权力仍然以空间的形式限制着女性的活动自由,女性仍是公共空间中的他者和边缘人。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消费空间为女性开启了一道性别革命的大门,提供了挑战传统父权制的规范的实践空间,女性第一次在公共空间中从他者走向主体,从边缘走向中心。

关键词:性别压迫,微观化男性权力,女性,公共空间,消费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宏雄,《性别与空间》,广州,南方日报,2006

[2]、(澳)J·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3]、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台)毕恒达,《台大校园性别空间总体检》,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性别与空间研究室,1999

[5]、周华山,《公厕的性别意义》,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4期

[6]、[7].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第272页、273页

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篇8

1.1 总体概况

五角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根据孙中山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市政府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开始,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修建了五条呈辐射状的干道,分别连接吴淞港、虬江码头、铁路总站和公共租界,其特点是从市中心放射出若干直线形道路,五角场的名称即缘于此[1]。

1.2 城市功能及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影响

整个五角场分区的土地类型按照从商业、办公到居住的径向变化,其几何中心在下沉式广场,人群主要活动在万达广场及百联又一城周围,人群密度同距离成反比;功能以商业、办公、居住、教育科研为主。在副中心边缘涉及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城市大规模更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区域历史文化风貌[2]。

上海东北片区至中心区的出行不便,五角场在这一地区的中心作为交通枢纽,与周边居住区的公交联系紧密;依靠较高的公交服务水平,支撑着五角场成为东北片区的商业中心。由于现状出行方式主要依靠公交车,联系五角场的五条主要道路是重要的公交联系走廊,出行时耗分布体现了明显的指状形态[3]。

2 五角场副中心空间现状

2.1 街道(步行街除外)

街道的首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快捷而有效的交通空间,而步行街道附属于城市道路网系统,受整个区域道路系统的影响,五角场中心地区街道呈环形放射状,整个道路系统构图性较强。

该区邯郸路、淞沪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均为城市主要道路,承担着上海东北部与中心区的交通联系。其附属街道的通行条件较好,主要承担五角场中心地区吸引由公交带来的周转人流交通,其人流的特征是目的性强、通过性强,与公交联系紧密。而丰富的城市功能源源不断的吸引外部人流进入,街道作为步行空间的重要媒介对该区的交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为其自身注入丰富的内容和活力。

2.2 商业步行空间

五角场的商业步行空间是五角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彩蛋”已成为该区的金字招牌,在区域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该区内最受关注,最为敏感的区域。

而五角场内的步行空间作为消费人群与商业建筑的重要媒介,对该区的繁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其还具有复合作用,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目的地。五角场内的步行空间拥有充足的步行容纳能力,同时也是城市大型的开敞空间。

2.3 中心广场

五角场中心广场位于五角场地区的几何中心,是整个中心区步行系统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周边是万达商业广场、百联又一城、东方商厦等核心建筑。同时下沉广场也是商业步行空间的交汇点,是大型步行体系的汇集和缓冲的地段,人流量大且流动频繁[4]。

由于五角场的中心广场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中心区的心脏位置,非常引人瞩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下沉广场还拥有充足的空间,是举办较大规模商业、文化以及节庆活动的理想场所。但由于其场所感不足,空间通透性强又缺乏有吸引力的活动,人们很难在下沉广场停留。广场内的形式与内容单调,实质就是中间上空的标志物统领下的一片空间,削弱了广场的吸引力。

2.4 街头开敞绿地

街头开敞绿地是街道空间的开阔部分,一般位于街道的转折部。受土地成本的约束,该区较为突出的街头开敞空间较少,主要分布在主要商业建筑的周围。街头开敞空间具有疏导商业区密集人流的重任,同时也兼具该区居民的文化、休憩、娱乐等功能。

五角场内的人群对街头开敞空间的强烈需求,需要传统商业空间延续。同时街头开敞空间具有人文魅力。此类空间并非专业的商业空间,更多的是为当地居民和购物者提供的公益性空间,街头的一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 五角场中心区局部微观空间要素及效果评价

在对对象进行分析时,发现这两个分别位于淞沪路东西两侧且都是以商业综合体为主的界面,在同一时段内两侧的人群流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却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希望通过对这两个城市界面进行对比,得出界面与人行为的关系以及对人行为的影响(见图1)[5]。

3.1 外部条件影响

周边用地结构分布均匀,因此人流不会因为地块性质的不同而出现变化。同时对周边人群的来源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周边人群的来源分布较为均匀,不会对研究对象中的分布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大区域的分析,得出人群在淞沪路东西两侧区域的分布应该呈均匀分布,但是现实却出现了偏差。

3.2空间界面

当空间拥有两个参数时,对于一点的分析就不能说明问题,可能是由于人群在每个地区因为客观因素不同而导致行为产生量的不同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这样对于界面的研究就不足以说明界面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重要因素。而在对调研对象做分析的同时,发现参数1“人”这个参数从理论上已确定为一个常数C,因此参数1的确定性对我们对界面对人的行为研究有着很大的作用。1)人群行为模式界定。为了研究城市界面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应对整个人群的行为进行一个较为具体的分类。2)界面构成元素。界面主要有硬界面和软界面之分,主要由建筑墙体和花坛绿化组成。3)界面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较小的建筑尺度相对比较大的建筑体量给人更多的亲近感,因此人群也愿意在此停留。同时,中心绿化带与建筑的远近也是造成人群在两边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离建筑界面较远的绿化休闲带,对人们来说更具有一种拥有感而不是附属感。

4结语

城市界面与人的行为有很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比较大的建筑界面还是一些辅助的非建筑界面,因此即使在基本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界面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很多影响。

而这种影响有时候并不是建筑师不想考虑,很多时候是受到客观的限制,相信百联又一城的设计者并不希望做如此大的体积,在面积需要及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才出现。但是作为规划师有这个责任去灌输一个思想,即“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最后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当更多人聚集在你的商店门口时,是不是有些潜在的客户本身不准备进来但是却被吸引呢。

摘要:通过对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核心地段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空间界面、空间构成要素对行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城市设计层面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在实际使用层面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城市设计,空间界面,空间要素

参考文献

[1]徐方晨.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商业空间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5):8.

[2]熊培茵,官远发.上海市五角场市级副中心规划构思[J].城市规划,2001(10):33-34.

[3]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地区总体规划(修编)[Z].2004.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公共实验中心 篇9

1.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城市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的中心, 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动最频繁、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场所。

(2)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 集中体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承担经济运作和管理职能。

(3)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城市形象精华所在和区域性标志。一般通过各类公共建筑与广场、街道、绿地等要素有机结合, 充分反映历史与时代的要求, 形成富有独特风格的城市空间环境, 以满足居民使用和观赏的要求。

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泛指城市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 是居民公共活动最频繁、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场所。

1.2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类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类型, 按所服务的范围分, 有全市性、地区性、居住区和小区等多级中心;按性质分, 有政治活动、科技活动、文化活动、商业经济活动、纪念游览活动等多种功能的中心, 这个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扩展。

2 城市商业中心的概述

2.1 城市商业中心的概念

城市商业中心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 以商品零售为主体以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娱乐服务。也可有金融、贸易及管理行业。商业中心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的用房, 如百货大楼、购物中心、专卖商店、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商业办公楼、旅馆、酒楼、剧院、歌舞厅、娱乐总会等。商业中心是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经济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及社会生活最频繁集中的地方, 也是最能反映城市活力、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地方。

2.2 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

⑴带状中心—商业街⑵块状中心—商业区⑶立体式商业中心⑷混合式中心

2.3 新业态

大型超市, 购物中心、网上商业体系结构 (网上购物中心, 网上商业街等等) 等新商业业态的形式, 对传统商业空间和整体空间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的大城市还是以传统的商业街 (区) 为主, 目前还不能适用新业态。在一些中小城市建设了大型超市的原因。

3 步行街的概述

3.1 步行商业街 (区) 的发展

步行是人本身固有的最基本活动方式, 步行街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 也是一座城市或街区历史进程的产物、更新演变的积淀。其主要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广场、小品等组合而成。古代许多城市步行街的形成, 并没有经过真正的规划, 也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 它们是在最有利的地方, 由市民自己直接参与建设而形成的。所以这时期应当说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步行街。中世纪因城市被当做一件艺术品看待, 由艺术家来决定其形式, 因此这时期步行街在空间效果和建筑形态上受到很大关注, 但同时也带有一些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 如强调对称的几何形态等。工业革命后, 特别是在《雅典宪章》以后, 以柯布西耶为首的CIAM重视功能的“现代城市”理论相当长时间里影响了城市空间和步行街设计。这时期因城市街道难以满足大量交通车流, 为了对城市中心交通加强管理, 保护和促进中心区商业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中采用封闭某些街道、不准机动车驶入或在步行街外两侧另辟平行的货运道路的方式来建设步行街, 在居住区则推行佩里的“邻里单位”理念, 重视步行空间体系, 并通过一系列手段确保步行空间系统的完整性。

70年代以来, 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对此做了进一步研究, 如美国凯文·林奇1961年出版的《城市形象》提出了“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与把握;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归纳了城市与中心商业区形态特征;丹麦杨·盖尔1971年出版的《交往与空间》提出了营造充满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美国阿摩斯·拉普卜特1975年出版《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对人与环境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研究等。上述一系列研究表明这时期对步行街的研究和建设已由单一的解决功能而转向对更高层次上的人性复归和环境价值的重视, 并将步行街作为复兴和发展城市街区, 激发城市整体活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对步行街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滞后了, 但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和建设的迅猛发展, 我国借鉴了欧美国家的这些经验, 在部分大城市, 如上海兴建了外滩滨江步行街、浦东新世纪商城步行街、豫园商城步行街, 以及新近使用的全国最大、最长的南京东路步行街。

3.2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模式

(1) 考文垂模式 (2) 哈罗.魏林比模式 (3) 埃森.诺里奇模式 (4) 慕尼黑模式 (5) 莫斯科.加里宁大街和华沙中心商业街模式 (6) 波士顿商场模式

3.3 城市的步行系统

许多城市在布局形态上, 从商业干道发展到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步行街、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坊发展到多功能的岛式步行商业街、从单一平面的商业购物环境发展到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立体化巨型商业综合体、从地面型步行区发展到第二层平面系统的步行天桥商业和地下商业街, 在商业服务内容与环境容量上, 出现了多种商业建筑类型和经营范围日趋灵活的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项商品街道、娱乐交通居住混合的综合体建筑等多种形式, 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要求城市设计反映一定的文化, 也给城市中心商业区环境塑造带来了新鲜血液。保护历史性建筑, 突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 强调某种文化风貌特色等, 使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发展面临着一个令人振奋的前景。

3.4 商业步行街存在的问题

(1) 沿街商业经营项目单一, 商品布局格局不明确

(2) 环境艺术的综合整治

(3) 传统街区在大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处境尴尬, 在城市建设高潮中, 那些历尽沧桑, 独具特色的传统街区正在渐渐地瓦解冰消。

3.5 建议

(1) 改善步行街购物游憩环境

(2) 打造自己的特色, 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3) 新旧街区互动式整体开发, 保护传统街区

(4) 展现人文风情, 建立串联城市文化遗存和市民场景的步行网络

4 结论

城市中心的商业街区, 无论是功能, 还是群体空间和外部形象, 都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标志性街区, 是城市的橱窗, 城市个性风貌精华最集中体现的”荟萃点”。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4.1 高度重视商业购物环境的文化特征的物质实体。

它表现了城市整套的“生存式样”, 也通过商业购物的活动方式和空间特征来满足这种”生存式样”.欧洲各国特别重视保护古城, 特别是传统形式的历史悠久的商业中心, 都是出于文化上的考虑.许多商店是用古老的仓库, 消防队驻地用房等改建的, 都保留了当年的物品, 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历史文化情趣。

4.2 重视环境系统的整体效益

商业中心是城市环境中最生动的浓缩的小社会, 需要适应各类使用者的需求。这些商业街区都非常重视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为主的整体效益。

经济效益是最直接的效益。环境效益则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环境各要素的控制街区所形成的景观艺术形象、生活消费的舒适度、娱乐休息等综合活动的便利情况等。社会效益的内涵更丰富, 它包括文化、社会心理、民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步行街和中心商业区通过格局、经营品种、名牌及老字号等情感性主题, 饰物和环境艺术的表现, 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和对所在城市的喜爱;通过某些象征主义, 历史主义, 隐喻的设计手法引起人们的联想和高尚的情感。

4.3 尽可能提供不同型式的步行交往活动空间。

提供多种多样的步行交往空间, 是设计者普遍注意的目标。无论是借鉴于古代广场的优秀范例, 还是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充满人情味的小街小巷的特征, 为使用者创造一个令人留恋的空间形象, 是这些实例的共同特点.内聚型的广场、波特曼式的中庭空间、线性空间形态的街道、下沉式或上升式的变化等设计手法, 为使用者提供了富于个性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

4.4 注重城市环境形态和历史传统符号的保存, 改造和创新。

步行商业街, 除了一部分新建者外, 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上改建的。改建者非常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能够表现出古老商业街特征的各种元素的保护。一盏避灯、一幅避画、一个装饰物、招牌等都不是漫不经心地拆除、改掉, 而是精心地组织到新的环境之中。在城市建设的概念中“拆除等于现代化”的公式始终象阴影一样笼罩着我们, 许多标示着城市历史文化层次的构件不是被冠以“殖民主义”、“封建主义”被砸掉, 就是干脆简单地推倒了事.看看欧洲那些城市建设工作者, 如何精心地、不怕麻烦地保护一段有趣的墙体, 装饰物吧, 他们肯定不会不知道”现代化”是有怎样的含义的。

改建之中的创新, 包括传统构件所表现的符号特征, 在商业街区中都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而这些成功之作都取决于设计者对传统商业街空间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4.5 把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的建设看成是创造城市个性风貌的重要途径。

对一座城市来说, 市中心是城市建筑文化精华的”荟萃点”。中心商业区是它的核心。由于商业区拥有最丰富的公共建筑类型, 所以最容易组合生动的建筑群体, 从而构成城市特色结构的最重要的构件。

4.6 突出中心商业街区的环境艺术特征

环境艺术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城市设计中, 环境艺术包括建筑单体以外的一切艺术处理和设计.把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概念引和到城市设计领域, 即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化设计, 为城市景观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实用性途径。

中心区商业街, 不仅仅是商业购物活动的场所, 同是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游憩空间.从国外商业中心的发展演变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观念的变化, 即从被动解决交通矛盾与城市商业萧条问题, 转向主动地创造以“人”为主导的, 一切为“人”服务的城市空间的过程.环境艺术塑造, 正是解决上述观念的最佳选择.在步行街上, 提供舒适的休憩设施 (如坐凳) ;精心地布置绿地和水面;铺设色彩材质讲究的地面;建立各种合宜尺度”人性化”设施 (如广告牌, 钟塔, 雕塑小品等) , 方便市民生活的各种街头小店商亭 (如书亭、花店、茶点小卖等) ;引进街头艺术活动 (如绘画, 雕塑作品的街头展、摄影展、街头文艺演出等) , 所有这一切, 都强调了”人”, 强调了生活气息, 突出反映人类精神创造总和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公共实验中心 篇10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实验室公共平台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同时又获得提升水平的机遇。现时期,蚕业专业出现许多困难:一是蚕学本科招生出现困境;二是教师编制锐减;三是学校对科研用房以职称与科研经费限额和收费管理。新政策迫使各教授与课题组重视建设自已的科研实验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公共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近5年来,蚕学专业取得600多万的各项研究经费,其中有近100万投入了课题组实验室的建设,2010年蚕学专业又取得了150万元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支持。经费的获得为实验室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有力条件。课题组或教授 (或PI) 的实验室建设固然重要,但专业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也不能忽视。

1 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社会所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以及为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有必要加强专业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

进入21世纪, 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一日千里, 同时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也赿来赿高。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外,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理想的硬件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专业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 如, 集中经费购置一些大型仪器以提高实验室水平。一个拥有高端仪器的实验平台, 对进行更高前沿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提升了研究的水平并能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1.2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学科的总体发展, 公共实验室建设是对弱势群体和研究方向健康发展的保证。

由于人员编制的关系, 弱势专业的人员梯队不能象以前的老中青配备, 学科大多数研究方向都只能是单枪匹马的一两个人, 甚至一人身兼几个方向。由于各方面原因, 各人的研究经费参差不齐, 差别巨大, 经费充足的教授 (或PI) 可以建设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而经费少的或没有经费的, 则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如果没有一个公共实验室, 那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阻碍了整个学科的健康发展。弱势专业可以发挥自己专业特色, 走特色专业建设道路, 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公共实验平台为整个学科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1.3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实验室的有效利用和降低成本, 是课题组实验室的有力补充。

高校仪器设备的投入增加, 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硬件水平, 但, 如果仪器设备分散管理、必将造成使用不方便, 进而降低使用率, 造成了资源浪费, 并影响科研的进展。公共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大型仪器的购置, 提高实验室的硬件水平, 并促使资源的充分利用, 利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4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研究实验交流与进步。

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在一个实验室实验, 凝集人气, 有利于他们的技术交流与借鉴, 促进研究的进展和学术的提高。

1.5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利于团队建设与对外宣传。

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院士说:实验室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学术水平凝聚最有特色的地方, 也是一个学校学术水平最主要的标志之一[1]。把有限的资源整合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研究型实验室并组建成研究团队, 团队内和团队之间分工合作, 职责权明确,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促进了学科的总体提高, 也利于对外宣传。

2 公共实验平台建设措施

科研型院校的各个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有其特殊的情况,如专业人员结构,实验室的基础,其建设和管理的措施不尽相同,但会有许多共性。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公共实验平台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建设与管理。

2.1 房舍:

一是争取学校学院对弱势专业的支持,在额定教学与科研使用面积时给予照顾。并预留出一定的房舍给公共实验室建设。二是以各团队的科研经费能享用的实验室面积的一定比例留给公共实验室。

2.2 仪器:

包括211工程、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以及其它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

2.3 日常管理:

硬件的提高并不等于实验室总体水平的提高,必须有相配备的管理措施,管理跟不上就等于浪费。蚕学公共实验室管理可采用蚕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多年的管理经验:师生共管,责任到人[2]。主管老师与全体研究生共同负责管理,各室,各仪器落实专人管理,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入室申请制度(包括入室培训制度、入室登记制度、实验室日志、仪器使用制度、维持费收取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2]。对于实验室主管老师的额外付出,在提取的维持费中给予适当补贴。

2.4 经费支持:

对使用者收取费用。一是对使用具体仪器收取维持费用,二是对使用本实验室完成实验收取维持费。三是积极以全体老师参与的团队申请各种研究或建设经费,并以其对实验室提供部分支持。

3 展望

在未来的实验室建设中,课题组实验室与专业公共实验室将相互依存与补充,向更利于管理与使用的方向发展,使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课题组实验室为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专业公共实验平台为学生熟悉高端仪器和参与科学研究前沿工作提供了阵地。现阶段,正值我国大力推崇科技创新,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的投入, 华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在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蚕学专业的老师在思考专业出路的同时, 要合力起来, 把蚕学公共实验室建设成能适合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 适应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把蚕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国内同行认可的, 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同时, 使实验室成为蚕学专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使蚕学专业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国际培训都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大, 研究型大学逐渐形成课题组或教授 (或PI) 的实验室, 这种实验室对以课题和研究方向为导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的发展,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课题组或教授 (或PI) 的实验室逐渐形成的同时, 各专业也在着手于专业的公共平台实验室的建设。以华南农业大学蚕学实验室为例, 对基于课题组实验室的公共平台建设必要性和措施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基于课题组 (PI) 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题组 (PI) 实验室,公共实验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新一, 童燕青.构建实验室科学管理体系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1) :61-63, 69.

公共实验中心 篇11

关键词:实验报告;实验教学;实验预习;实验报告模板;电子实验报告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1引言

近年来,高校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实验报告成为检查考核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但能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验进一步联系起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撰写毕业论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在实验报告日益被重视的同时,在其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一般都要求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填写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课程结束后对实验报告进行归档,通过对实验报告的检查来检验评价实验教学的质量。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实验报告与实验过程脱节。通常,学生在实验课上完成实验操作,在课后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时往往要努力回想课上实验的情形,然而由于时间上的脱节使得填写的内容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因而也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实验报告的作用。2.2纸质实验报告存在诸多缺点。传统纸质实验报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实验教学的要求,且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首先,纸质实验报告的填写、批改和反馈整个过程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实验报告批改和反馈效率低,学生也就不能及时获得教师评价,了解需改进之处,从而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其次,纸质实验报告在填写内容上会有局限,如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图形形式的实验结果不易表现,且篇幅有限。再次,纸质形式不便于查阅往届实验报告,不便于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从而不利于全面评价实验教学效果。总之,纸质实验报告的形式不符合教育现代化、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大量纸张的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且存储不便。2.3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就是应付了事,随便填填,甚至抄袭,一个班上交上来的实验报告就那么几个版本,实验抄袭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实验报告通常在实验课后完成,容易出现实验报告抄袭现象;纸质实验报告传递方便,也为抄袭提供了便利;当然,学风不正也是原因之一。总之,抄袭现象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实验报告流于形式。2.4实验报告中各栏目的设计有待改进。至今,仍有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还在采用通用的实验报告模板,这样的实验报告模板是有待改进的。首先,不同课程、不同类型的实验都共用统一的实验报告模板,使得实验报告没有针对性,不能有效发挥实验报告的作用。另外,很多栏目的内容在实验指导书上已经写明了,如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等,让学生照抄在实验报告上,不仅对于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实际帮助,也降低了实验教学效率。

3针对实验报告的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实验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提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3.1加强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实验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因而实验预习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教师应提前将下次实验任务发布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预习。学生在实验课前应阅读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等,完成实验预习报告。教师应在实验课开始时对实验预习情况予以检查,可以以提问或检查实验预习报告的方式。实验预习做好了,可以提高后续实验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验报告抄袭现象的发生。3.2改进实验报告模板的设计。根据不同课程、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来设置实验报告中应该包含的栏目,对于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等在实验指导书中已写明的栏目内容,直接将其导入到实验报告模板中,从而使每个实验项目分别对应一个有针对性的实验报告模板。3.3及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最好当堂完成并提交。这样既能使实验报告的填写内容与实验操作过程紧密联系;又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课后提交实验报告容易产生的抄袭、复制现象;还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紧迫感,课上实验效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某些实验,即使无法当堂提交,也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提交。3.4制定实验报告批改规范,认真批改实验报告。首先,应制定实验报告批改规范,教师要严格按照此规范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时不能仅仅给出一个最后成绩,而应该指出实验报告上的错误,并给出对应的评语和成绩。这样,学生才能从每次实验报告的批阅结果中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同时,教师的这种认真负责的批改态度会感染到学生,使之更加认真地对待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填写。另外,应严禁实验报告抄袭、复制,一经发现,一律以零分处理,从而对实验报告抄袭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3.5采用电子实验报告管理系统。相对于纸质实验报告,电子实验报告有更多的优势。首先,电子实验报告便于填写,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其次,对于学生的电子实验报告的查询、分析、统计更加便利。再次,采用电子实验报告提高了批改和反馈的效率。另外,电子实验报告便于存放,避免了大量纸张的浪费,更加环保。

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自主研发了电子实验报告管理系统。例如,基于网络的实验报告管理系统使得学生上传电子实验报告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来评阅电子实验报告[1];通用实验报告网络化管理系统可以对多门课程的实验报告进行管理,具有通用性[2];基于 B/S的实验管理系统包含了对于实验报告的在线提交功能,方便了对实验报告的收集整理[3];有的系统还带有抄袭识别功能[4],利用此功能就能够发现相互抄袭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及时的处理,从而能有效遏制实验报告抄袭行为。

4结论与展望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的质量,解决目前实验报告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实验报告的改革势在必行。虽然不同高校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中应有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教育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实验报告的电子化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5]。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对实验报告的现代化管理中,同时配套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将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绍卿.基于网络的实验报告管理系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5):70-72.

[2]方淑梅,梁喜龍,冯乃杰,等.通用实验报告网络化管理系统[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3):232-235.

[3]王建宏,刘嘉勇.基于B/S的实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2010,43(6):135-136+139.

[4]胡明晓.一种带有抄袭识别的电子版实验报告管理系统[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1):45-50.

[5]黄凤良,徐明,吴文婷,等.实验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48-52.

公共实验中心 篇12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云概念如火如荼, 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也在迅猛发展, 数据中心等级日益提高 (Tier-3/Tier-4或A级机房, 已成为常见的数据中心等级标准) , 机电设计方案不断更新 (电气的2N系统架构、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系统、水/冷媒系统精密空调、灾后清空系统等新技术已普遍应用) , 公共走廊里的设备呈几何级的增长, 在项目的各个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需对公共通道内的设备做出合理布置, 如果轻视该项工作会造成建筑布置及结构形式的重大调整、机电设计返工、现场施工困难及工期拖延、运行维护困难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本文结合多个项目的设计经验, 对机电综合图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思路, 供大家借鉴。

2 名词解释

(1) 数据中心等级

数据中心的等级划分决定了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 根据标准来源不同分为:

Tier I~IV等级:根据国际Uptime协会及美国国家标准TIA 942“数据中心用远程通信基础设施标准”规定的数据中心分级标准。

A/B/C级机房:根据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规定的数据中心分级标准。

(2) 公共设备通道

建筑工程中供机电设备进行布置的公共空间, 主要包括设备走廊、设备夹层、主要室内管沟、公共管道竖井、公共降板区域、架空地板等区域。

(3) 空间协调图

根据公共设备通道的典型建筑断面, 汇总了电气/弱电/暖通/给排水各专业的设备布置及相对尺寸的综合图纸, 一般由建筑专业汇总出图。该图纸主要用来解决管道设备交叉问题, 实现指导施工、控制净高、控制造价、提高质量、美化空间效果、利于维修等功能。

(4) BIM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 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

3 各设计阶段的空间协调图要求

(1) 方案设计阶段

◆预估公共设备通道内的主要设备种类/数量/规格;

◆初步确定公共设备通道的尺寸:宽/高/梁高/吊顶高度等;

◆设计包括主要设备的机电综合图:主要桥架/主要风管/主要水管等。

(2) 初步设计阶段

◆进一步细化公共设备通道内的主要设备种类/数量/规格;

◆基本确定公共设备通道的尺寸:宽/高/梁高/吊顶高度等;

◆设计包括大部分设备的机电综合图:主要桥架/主要风管/主要水管等。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最终确定公共设备通道内的主要设备种类/数量/规格;

◆确定公共设备通道的尺寸:宽/高/梁高/吊顶高度等;

◆设计包括所有设备的机电综合图, 并标定最终尺寸, 最终尺寸包括所有设备规格/设备标高/设备间距/设备坡度等。

4 空间协调图设计的主要流程及原则

空间协调图设计的主要流程为:资料收集—空间协调。

4.1 资料收集

数据中心公共设备通道机电综合图设计所需收集的设计资料 (包括设备材质、尺寸、数量、位置、标高等) 如表1所示。

4.2 空间协调

(1) 公共设备通道的尺寸确认

考虑到设备搬运及吊顶设备安装高度等因素, 一般吊顶不低于通道内的门高度, 原则上不低于2.6m。考虑到兼做空调静压箱、桥架布置及检修要求, 架空地板高度不宜低于600mm。

(2) 设备布置原则

设备布置的主要依据如下:

◆建筑结构, 设备各专业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

◆国家颁布的各专业的制图标准;

◆业主方提出的净空高度要求;

◆其他合作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 (装修, 智能化等) 。

空间协调图的目的是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排布各管线设备, 一般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布置:

◆由上而下, 由大到小;

◆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 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 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

◆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

◆冷水管避让热水管, 因热水管往往需要保温且造价较高;

◆电缆动力自控通信等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道宜分开布置或布置在其上方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电缆造成事故;

◆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 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护及更换管件;

◆可弯曲管避让不可弯曲管;

◆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 一般是线槽/电缆在上, 水管在下, 热水管在上, 冷水管在下, 风管在上, 水管在下;

◆空调风管/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热水管等设计时应考虑保温层厚度、法兰尺寸、吊架材料所占空间;

◆气灭管道宜布置于上层, 水喷雾管宜布置于下层, 消火栓管靠近消火栓箱侧布置;

◆走廊送、回风口灯具/感烟探测器/摄像头/广播喇叭/喷头等布置应统一协调避免相碰, 一般风口、灯具等要求居中呈一直线布置, 以保证装修效果;

◆检查公共设备通道内是否有风机/卷帘门控制箱等动力设备;

◆如设备有分支管道或桥架, 需考虑弯通及三通的设备尺寸影响;

◆保证通道有可上人至吊顶内的检修通道 (原则上预留在通道中部) , 检修通道宽度原则上不小于500mm;

◆根据数据中心级别合理布置主要工艺设备:如2N系统的供电及IT桥架/暖通风管等需分两侧布置;

◆可汇总各专业设备做综合吊架;

◆极端情况下, 设备可穿梁布置, 需与结构专业协调后设置开孔。

(3) 主要设备间距确认

(1) 电气 (因数据较多, 故只标注参照的文献资料, 具体数据请自行查找, 余同)

◆电气桥架与其他工艺管道的布置间距参照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第83页相关规定;

◆电气桥架间的布置间距间距参照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第94页相关规定;

◆电气桥架与弱电/仪表桥架的布置间距参照HGT 20512-2000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第11页相关规定。

(2) 弱电及通信

◆弱电/通信桥架与强电桥架的布置间距参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第36页相关规定;

◆弱电/通信桥架与其他工艺设备的布置间距参照GB 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第37页相关规定。

(3) 暖通及给排水等动力设备

◆气体灭火管道的布置要求参照国标图集07S207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 第67页相关规定;

◆动力管道间的布置间距参照国标图集03S402室内管道支吊架, 第40~42页相关规定;

◆管沟内的动力管道间的布置间距参照天津地方图集DBJT03-22-2005-05S9管道支吊架, 第139~144页相关规定;

◆管井内的动力管道间的布置间距参照天津地方图集DBJT03-22-2005-05S9管道支吊架, 第119~122页相关规定。

(4) 其他工艺设备

其他工艺管道与动力管道及强弱电设备间的布置间距参照“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2006)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239/268页相关规定。

5 空间协调图设计典型案例

某工程的空间协调图如图1所示。

6 空间协调图设计的最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开发应用的不断进步, 3D模型技术为空间协调给出了新的解决思路。目前, 主流的3D模型技术包括:Autodesk公司的BIM (建筑信息模型) 、Autoplant, 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 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PDS等。现以BIM软件为例, 简述一下3D软件在空间协调图设计中的优势。

图1

可视化: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 将100%实际尺寸的三维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出来, 不是普通的平面/立面图。

协调性:传统的空间协调依靠工程师的经验进行空间协调, BIM可自动检测各设备的碰撞信息, 生成协调报告, 大大提高效率。

优化性: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优化受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的制约。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信息, 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 并可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另外, BIM模型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种方案比较, 极大地缩短了决策时间。

可出图性:BIM模型除了可以提供常规的建筑及机电设计图纸, 还可以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 可以帮助业主出综合管线图 (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 消除了相应错误以后) 、综合结构留洞图 (预埋套管图) 、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等图纸。

对以后的管理及运维提供实质的帮助:BIM模型可根据现场的最新施工变化, 动态的更新模型, 保证模型与施工状态的一致性, 为未来的管理及运行维护提供重要的支持。

图2为某项目的3D模型图。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数据中心的公共设备通道空间协调图的设计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及时准确地做出适当的空间协调图, 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及各专业的设计均有很大的帮助。

将来采用更直观、准确的3D模型辅助设计会是空间协调图设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朱伟雄, 王德安, 蔡建华编译.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

[2]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2006) .机械工业出版社

[3]数据中心用远程通信基础设施标准ANSI TIA942-2005

[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6]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20512-2000

[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8]国标图集07S207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

[9]国标图集03S402室内管道支吊架

上一篇:实践创造能力下一篇:特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