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镇的图书馆(共10篇)
美国小镇的图书馆 篇1
摘要:从特色馆藏、特别功能、特殊模式等方面对美国总统图书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 了解和研究美国总统图书馆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多元化经营和特色服务应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总统图书馆,总统档案馆,总统博物馆,总统纪念馆
2009年5月4日, 路透社报道了小布什总统在下台100天后募集资金1亿美元建设总统图书馆的消息, 中国新闻网、CCTV等国内主流媒体也随即做了简单报道。那么什么是总统图书馆?它是不是收藏有大量的图书?为什么需要下野总统去筹款建设呢?本文试图从特色馆藏、特别功能和特殊模式等三个方面对美国总统图书馆进行简单介绍, 并顺便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一、美国总统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美国总统图书馆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图书馆, 它主要收藏总统任职期间公布和签发的各种文件, 以及与总统有密切关系的人士捐赠的私人文件、历史资料和口述档案。例如小布什总统的图书馆一旦建成, 将收藏他8年任期内产生的所有文件;肯尼迪图书馆甚至收藏他所在的民主党1952-1963年的所有文件。除此之外, 总统图书馆还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 如总统信件、札记、手稿、照片、地图以及总统的自画像、总统收集的货币、邮票和艺术品, 甚至包括国外政要及普通公民送给总统的礼物[1]85。这些与总统有关的原始文献和实物藏品形成了总统图书馆的主要特色。与总统有关的图书报刊虽然也在收藏之列, 但在藏品中只占很小比重, 例如罗斯福图书馆和杜鲁门图书馆均只收藏书刊4万册左右[2]61。
总统图书馆的藏品数量庞大, 种类繁多, 构成了馆藏的另一特色。美国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党领袖和三军总司令等要职于一身, 任期内产生的文件档案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恐怕也不过分, 其接触过的物品何止千万。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已经建成的12座总统图书馆总共收藏了3亿多页文字资料、500万张照片、4000多公里长的电影胶片, 还有7万多小时的录音和电视录像。其中以克林顿总统图书馆的藏品最为丰富, 包括7700万页文件、200万张照片和7.5万件工艺品等, 总重量达835吨[3]14。虽然也有专家批评这些藏品中95%以上都是垃圾, 但是丰富的、多种载体的藏品无论是对于研究美国当代历史还是研究美国总统个人都提供了全面翔实的史料。
总统图书馆的实物藏品珍贵而奇特, 令人印象深刻。例如罗斯福图书馆收藏了他生前乘坐的轮椅, 正是在这辆轮椅上, 他带领他的国家和人民走出了经济大萧条的困境, 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并奇迹般地四次连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图书馆则收藏有战车和军装, 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这位五星上将在欧洲战场指挥诺曼底登陆的威风;里根图书馆藏有一块大砖头, 它来自柏林墙, 正是在里根执政时期下令拆毁了柏林墙, 从而结束了东西方持续多年的“冷战”局面;乔治·布什图书馆收藏有一架退役的轰炸机, 因为二战期间他曾经作为海军飞行员驾驶过这种机型;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尼克松总统甚至在图书馆内建立了“世界领袖”雕像群, 雕像中包含了毛泽东、周恩来到赫鲁晓夫、戴高乐等十位全球著名的政治家。言外之意, 他可以和这些20世纪叱诧风云的政坛巨星并驾齐驱……
二、美国总统图书馆的特别功能
美国总统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是由其特别的功能决定的。从功能设计定位而言, 美国总统图书馆并不是一个为公众提供文献借阅和文化休闲的公共设施, 而是一座保存总统文件的档案馆, 一座陈列总统物品的博物馆, 也是一座展示总统生平和功绩的纪念馆。
美国总统图书馆, 其实称作美国总统档案馆或许更为合适, 其建设初衷就是为了保管总统的文件档案并供历史学家研究利用。美国历任总统的文件档案是美国国家档案的核心部分, 对于研究当代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法律、文化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但是在美国建国后的一个很长时期, 卸任的美国总统都把任期内的文件当做个人物品随便处置:“国父”华盛顿把文件运回家乡, 由他的侄子继承;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由于宅邸失火烧毁了大部分文件;格兰特总统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英雄, 却有意销毁了任期内的文件档案[4]40……结果总统文件散失严重, 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有鉴于此, 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任期内极力促成建设总统图书馆来单独保存总统文件, 而且以后历任总统都沿袭了这一做法, 并从法律上对总统图书馆制度进行了完善。这种制度既保证了总统文件的安全与完整, 也使得总统文件能向公众开放。当今天的研究人员徜徉在浩瀚的总统文件档案中, 或者为发现某些重要的原始资料而欣喜若狂时, 不能不感谢罗斯福总统对美国档案事业的贡献。
如果说历史学家只对馆内的文件档案感兴趣的话, 馆内陈列的实物藏品似乎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这是一座真正的博物馆, 一座美国总统的博物馆。在美国, 总统无疑是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因而, 与总统有关的物品总能引起公众的联想和注意。据报道, 每年去总统图书馆参观的游客达到150万人次, 大部分是冲着实物展品而去。这里的展品琳琅满目, 总数达到20余万件以上[5]40, 主要是总统使用过的物品和接受的礼品。例如艾森豪威尔图书馆藏有他上小学时用过的书桌, 他在西点军校参加美式足球赛穿过的球衣等;罗斯福总统使用过的礼服手杖, 约翰逊总统乘坐过的汽车, 肯尼迪总统的私人游艇等均在展示之列。克林顿图书馆甚至收藏了第一夫人希拉里穿过的衣服, 他的女儿切尔西读过的书籍以及白宫国宴上使用过的瓷器等。
三、美国总统图书馆的特殊模式
美国总统图书馆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的产物, 其建设、管理、运作和服务模式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以建设而论, 总统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完全由总统卸任后自己募集。例如, 罗斯福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来源于2.8万美国公民的捐款, 建设土地来源于家族的捐赠;克林顿图书馆耗资1.65亿美元, 因为募集资金, 他甚至在离任后受到司法部门的调查。据传克林顿总统在卸任前数小时特赦了一名罪犯, 而该罪犯的前妻为待建的克林顿图书馆捐款45万美元。小布什总统的图书馆预计需筹款3亿美元, 看来小布什卸任后除了撰写回忆录, 恐怕近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处化缘了。建设地点也由总统本人选择, 一般选择在对总统有重要影响的地方例如总统的故乡或母校等。小布什总统的图书馆拟建于达拉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 那是其夫人劳拉的母校。尽管这种散落各地的建筑不利于总统文件的集中保管和利用, 但对于募集建设资金和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却会产生促进作用。建筑风格也各有特色, 罗斯福图书馆小巧而威严;杜鲁门图书馆很平民化;肯尼迪图书馆非常华丽, 堪称经典, 那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由于私人捐资修建, 总统图书馆建设一度攀比成风, 越建越大, 直到政府出面立法干预才得以遏制。
总统图书馆一旦建成, 就可以移交给政府部门管理, 这种“私人建造, 政府管理”的模式是总统图书馆的重要特点之一。政府管理主要体现在馆员雇佣、经费下拨和依法治理等方面。美国现在运营的12座总统图书馆中除尼克松图书馆外都由国家档案和文件署下属的总统图书馆司领导, 大部分馆员是联邦雇员, 政府每年要投入数千万美元支付馆员工资和保护馆藏文献。另外, 政府还通过立法对总统图书馆的藏品收集、文件归属、文件公开时限等进行规定。1955年通过的《总统图书馆法案》将私人筹建的总统图书馆纳入了国家档案和文件署的管辖范围;1978年出台的《总统文件法案》对总统文件的定义以及对公众开放的范围作出了规定, 明确自1981年1月20日起, 总统文件的所有权、拥有权和管理权由国家掌握[6]125。1986年, 美国又对《总统图书馆法案》进行了修改, 规定总统图书馆均由私人出资建立, 然后捐赠给政府管理。
从总统图书馆的服务来看, 除了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文件外, 总统文件全部向公众开放, 研究者可以在这里阅览或复制总统文件, 但是不能借出馆外。这种把过去由政府控制的文件档案向公众开放的社会化服务做法既促进了总统文件的利用, 又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总统图书馆的另一项重要服务是游客参观。不过与公共图书馆秉持“免费开放”的理念不同, 总统图书馆的游客每人要支付0.75到1.5美元的门票费用, 只有公共研究项目和大中小学学生可享受免费待遇。克林顿图书馆甚至开设戏院、礼品店、咖啡馆和教室为参观者提供服务。除此之外, 总统图书馆还依靠私人赞助, 同一些基金组织结合起来, 举办讲座展览, 召开学术会议, 或为专业研究者提供奖金以促进总统文件档案的研究和利用, 充分发挥总统图书馆的教育和科研职能。例如, 罗斯福图书馆和杜鲁门图书馆每年都提供数千甚至上万美元的资金来奖励那些利用总统文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研究人员[7]49。
自罗斯福总统在纽约州海德公园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开始, 美国总统图书馆已经有70年历史了。它丰富、发展和完善了图书馆的职能, 是对图书馆制度的一种革新和创造。在传统图书馆日趋式微, 图书馆发展同质化渐趋严重的今天, 了解、研究美国总统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别功能以及特殊的建设管理模式, 对当代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张玮.美国总统图书馆历史沿革及特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 (4) .
[2]聂淳.美国总统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 2003 (5) .
[3]齐子.美国又添一座总统图书馆[J].北京档案, 2004 (12) .
[4]王光宇.华盛顿总统的一个错误[J].档案时空, 1986 (6) .
[5] (美) 莱斯特·戴维.美国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J].科技潮, 1995 (2) .
[6]吴首天.罗斯福图书馆中有关中国事务的档案[J].民国档案, 1987 (2) .
[7]孙嘉焯.档案馆和纪念博物馆性质的美国总统图书馆[J].山东档案, 2005 (1) .
美国的“地狱”小镇 篇2
“地狱”名字的由来
“地狱”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以西60英里。1841年10月13日正式命名为“地狱”。“地狱”很小,人口不多。该镇一家名为“尖叫”的纪念品商店经理凯文先生称,“地狱”只有72人。“市区”只有3幢建筑、3家商店,除了“尖叫”外,还有一家烤肉店及一家杂货店。镇上除了一条名为“地狱”的小河外,没有什么风景。由于平时游客不多,这里没有旅馆,那家烤肉店兼营住宿业务。凯文说,大点的旅馆都在10英里开外的地方。
“地狱”之名如何而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两个到此地游玩的德国人从马车中探出头来,一个对另一个说“好美呀”。德语中“美丽”一词的发音与英语“地狱”(hell)很像,偷听到他们讲话的人将这一故事传开了,于是有了“地狱”镇。
另一种说法是,1838年,纽约州一个叫乔治的农民带着家人到此地发展,他生意做得很红火,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人。1841年,当密歇根建州时,有人来镇上征求乔治的意见,问他取什么名字合适。乔治不假思索地回答,“叫啥都行,就是叫‘地狱’我也无所谓。”于是,“地狱”就这样炼成了。
每年举行“穿越地狱”比赛
尽管没有明显的地狱特征,但自从得名的那天起,“地狱”就一语双关,受人关注。一个男子曾回忆说,“当初我向女朋友求婚,她硬说非要碰到地狱阴冷天她才会答应。”于是,1967年1月9号,他们开车赶到“地狱”,那里果真冷得要命,却成全了一桩婚事。
值得一提的是镇上的邮局,这家1961年建立的邮政分局至今仍在一个超市里面,其业务多是打邮戳服务。任何人将贴足邮资的信封寄给“地狱邮局邮长”,就可以收到来自“地狱”的回信。每年4月15日报税日结束前,是邮局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凯文介绍说,邮寄出售的“地狱”明信片相当受欢迎。
“地狱”每年要举办很多活动。其中包括一年一度的“穿越地狱”赛跑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为了募款集资,赛程4.8英里,参加者都可得到一件印有“我跑过了地狱”的T恤衫。
另外,每年5月份要举行“地狱好吃鬼节”,这一活动中有音乐舞会、美食品尝及艺术表演等。这些活动都能吸引相当数量的外地人。
创造“地狱”经济
根据西方传说,每个世纪第一个第6年的6月6日,魔鬼能量便会大释放,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圣经》中记载,有只代表魔鬼的野兽额头上印有666的标记,而且魔鬼追随者的额头或右手也将印有代表魔鬼的“666”作为记号。那么,“地狱”小镇和“666”有什么关系呢?
2006年6月6日迎来了“地狱”历史上第一个“666狂欢节”,昔日平静的小镇顿时充满了浓烈的“鬼神”味。对“666狂欢节”最有兴趣的要数“狱长”约翰·科隆了。约翰是土生土长的“地狱”人,镇上绝大多数地产都是他的,包括“尖叫”纪念品商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名誉镇长头衔。约翰很早就打起了狂欢节的宣传战,据说他在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及西雅图的电台上都做了广告,希望更多的人能光顾“地狱”。
狂欢节当天,镇上搭起了专供孩子玩耍的几个“鬼门”。这些“鬼门”有8英尺高、5英尺宽,开着的时候看上去像火焰,但关起来就变成了鬼头。活动不仅请来了大腕歌星,还举办了化妆比赛及美食品尝等活动。化妆比赛中,有的孩子手持仿造的骷髅头躺在棺材内,让人毛骨悚然。凯文说,当天来了1200名游客,是地狱人口最多的一天。
美国:地铁是移动的地下图书馆 篇3
22岁的模特托马斯小姐是典型的一心多用者,她说:“我不管是被挤在门边,还是有一个座位,总是边听音乐边读书,阅读让我身心放松,音乐也会辅助我产生一种融入故事中的情绪。”地铁过道里,女演员阿亚拉一边对着剧本记台词,一边努力练习各种姿势。这位45岁的妇女对这样做没有不好意思:“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别人也许会看我,但我需要排练。”21岁的瓦拉斯是爱荷华州格林耐尔学院的一名学生,常用乘地铁的时间读写:“坐地铁的时间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没有任务,没有阻碍,虽然你旁边都是人,但他们都很宽容,你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时代广场站台上,一群5~8岁刚参加完夏令营的孩子精疲力竭地在等车。地铁驶进站,老师立即让孩子们上车:“准备好自己的书。”教会规定,参加特瑞蒙特夏令营的孩子们如果在地铁上找到座位,就必须读书,训练自己短时间内读书的速度(20分钟),并用日记记下他们阅读的进步。
一个叫本哈伊姆的女孩从2012年起,开始用镜头记录纽约地铁里那些读书的人,小孩、老人、上班族、滑板少年,无一例外都在闷头看书。本哈伊姆也会去询问或观察他们看的书名,并放在她的网站上,而网站就叫作“纽约地下图书馆”,网站定位是“大家来抓拍地铁里读书的人并上传”。有的人被她多次拍到,认出她时还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有人曾经戏谑地说当今社会的最大需求就是wifi,可偏偏没有wifi,甚至彻底没有信号的纽约地铁,却成了大家最好的图书馆,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向阳花摘自《做人与处世》)
一个美国小镇 篇4
小镇虽说是在新泽西州,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临近的纽约市上班。所以,按美国的说法,这里应该算是大纽约市的卫星城市,相对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通州之于北京、番禺之于广州、青浦之于上海。又因为全镇绝大部分都是住宅和和居民相关的服务设施,因此称它为一个住宅小区也未尝不可。
小镇让我在看过第一眼就深感震惊的是它的环境之优美。我来美国前,在电话上对朋友说想看看美国的红叶,朋友却完全提不起兴趣。到了他们家我才明白,所谓红叶、秋景,不过是他们秋天里的寻常景致而已,早就看得无动于衷了。但我这个长期住在水泥丛林里的人看见就不免欢喜赞叹。真个赤橙黄绿、五光十色、满目皆是。要知道,这里是居住区,并不是山野之地。我相信我的描述没有夸张,国内的秋色我虽然看得不够多,但毕竟我也是见识过四川米亚罗的人。这样的居住小区,在世界上别的大都市我也没见过。
居民的住宅当然绝大部分是独立房子,而且都相当大,充分反映了美国生活方式之奢侈。这个是意料之中的。汽车时代以来,世界上关于民居的理想,已经被媒体塑造成美国式的独立花园洋房了。这里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房子的千姿百态,没有一栋重样,而且以几十年的老房子居多。虽然简陋的也有,但细心维护、光彩照人的更多,多半够得上上明信片的标准。更难得的是数量可观的数人合抱的大树,那么大、那么老,树龄总得有三五百年。在很多国家,那样的树只有深山老林里才有。
有一天我一口气在住宅区走了四个小时。光线很好,房舍争奇斗艳、引人注目,绿草如茵,树叶五彩缤纷,吸引我拍了不少照片。
四个小时内,我见到七只松鼠、一只野兔和一只土拨鼠,但是只见到四个人:三个人跑步,一个人遛狗。主干的路上车比较多,但半天里我只听到一声汽车喇叭,那声喇叭是按给我听的:一个被我问路的老太太,看到我走过了我问的那条街,开车追上来提醒我。
和我隔三差五碰头的只有邮局的车子、邮递员和修缮房屋的建筑工人。
因为过两天就是鬼节了,很多房子都做了装饰:大门周围摆着骷髅、巫婆玩偶,窗户上爬着大蜘蛛,门前的草地上插着牌子,上面写着:胆子大你就进来。
其实不必,那么大的地方,简直像没有人烟,又静得出奇,想想其实就有点疹人。如果是我北京那些需要隔三差五找朋友吃饭、打扑克的同志,只要在这里住上一个星期,可以确保把他们闷出毛病。
这般的“地广人稀”,房子如果这般盖法,放在北京通州,开发商就会要宣称:“只为xx位尊贵人士打造”。
作为图书馆迷的我当然不会放过镇图书馆。论规模、设备、藏书,我觉得应该拿中国的县级图书馆来和它比才行,而我去过的中国县级图书馆里,只有上海的青浦县图书馆可以跟它分庭抗礼。但是青浦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46万,我觉得大概没有理由要求青浦县图书馆也像这个镇的图书馆一样,给居民提供那么多的免费的课程和讲座:电子邮件入门、初级和高级微软word软件课程、PuNisher初级课程、google docs简介、如何利用网上的商业和投资方面的资源、如何利用网上的旅行资源、秀兰·邓波儿的生平与电影、斯柯特·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和作品、新泽西的森林、作曲家维瓦尔第的生平和作品、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生平和作品、法国旅行等等。
我路过镇政府的时候,到秘书室要了资料,得知这个镇有七家小学:两家初中,一家高中。还有一个专业的交响乐团,和一个消防队。
我立刻去交响乐团排练的场所参观。他们秉承欧洲的传统,排练和演出都常常以教堂为场地。那是个有四十多个职业乐手的相当大的乐团。演出水平呢,以我这个外行人的鉴赏水平而言,相当好。
资料还说,全镇的人口是29644人,面积6.29平方英里,约合16.3平方公里。
殖民时期的美国大学图书馆 篇5
从1600年到今天, 美国大学和图书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帮助你再现十七世纪以来美国大学课程、妇女教育、大学生活和大学图书馆发生的变化, 试设想一个学生在1640年的生活。你的第一所学校可能是为准备大学而进的免费拉丁文法学校。课程局限于拉丁语法、文学、希腊语、希伯莱语。如果你能说拉丁语, 明白拉丁语, 能把拉丁语文学翻译成英语 (这是入学必需条件) 。你的老师认为你行, 他就会推荐你注册当时美国殖民地唯一的大学——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新办不久。老师向你解释说马萨诸塞港湾移民还在为生存而挣扎, 他们建造房子、与印第安人打仗, 同时努力建立一所高等学校。用行动证明教育的重要性, 清教徒成功建立了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如同1600年至1700年间建立的大多数大学一样, 哈佛建立的目的是培养有知识的牧师。这样年轻人可留在美国学习并为清教徒的教会事业服务而不必返回英国。
二、学生生活、恶作剧和其它无聊事
新生入校第一天会发现大学跟一个巨大的奶牛场差不多。一般里边仅有一栋供他以后几年睡觉、吃饭、上课的建筑物。它会变成他家外的一个家。当得知宿舍分配后, 他带上行李箱, 到楼上与他的社友见面, 度过其痛苦或快乐的几年校园生活。第二天早晨醒来, 新生就会发现他的导师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一天的日程。有固定的祷告、讲座、就餐和学习时间。很明显这些导师会告诉学生“多学少玩使杰克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还是回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 哈佛男生们课外作些什么?每天, 他们部分业余时间花在劈柴和搬柴。当这件事完成, 他们对学习拉丁语感到厌烦, 想到吵吵嚷嚷的活动。那时, 没有像足球、棒球或篮球这些有组织的运动, 学生们想到其它方法消遣。那时最喜欢的消遣包括咒骂老师、引火把附属建筑物点燃、突然袭击乡村的马车、鸡栏和其它生活必需品, 并把它们带到校园里。把毛驴、奶牛和其它动物带到校园, 藏到教室或教堂里。有时恶作剧还涉及到武器和火药。例如小说家詹姆斯.库柏把一小桶火药引爆后结速了他的大学生活。他没有受伤, 但学校权威建议他不再返回耶鲁。
三、殖民时期的大学图书馆
虽然一些大学生由于他们不检点的行为受到罚款。但在十七世纪新生不必担心图书馆罚款。实际上, 新生甚至不关心学校图书馆的位置或免去获得借书证的麻烦。新生、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不被允许进入“学术坟墓”。殖民时期学校图书馆实际上在学校处于一个很低的地位。通常图书馆职位由教员里最低职位的人员担任。哈佛成立三十年后, 即1667年, 一个名叫Solomon Stoddard的职员担任图书馆馆员或“图书馆看护者”。Stoddard先生没有接受过图书馆专业的训练。他的工作职责包括清扫图书馆, 保持图书整洁有序。因为他不了解图书内容, 因此对他的读者爱莫能助。同时也在同年, 哈佛采用一组新图书馆法, 包括只有大四学生和M.A.学位候选人可以借出图书。这种阅读服务局限在当时许多大学图书馆时是基于把图书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哈佛大学图书馆开馆时间为11:00 A.M--1:00PM, 在此期间可借还图书。这在当时作为图书馆的一项规定, 因为有些图书馆一周只开放一小时。
图书馆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地方。非常不幸地图书馆不像二十世纪有独立的建筑, 而是在主建筑里有一个小房间。没有供阅读用的桌子和椅子。为了防止火灾, 冬天房间也不加热。换句话说, 图书馆不是学生和他的朋友们欢聚或读一本好书的地方。虽然早期大学图书馆没有提供足够的阅读设备, 但某些方面有一些革新。当时英国牛津和剑桥的图书馆为防止被偷窃, 它们把书用链子拴在书桌或书架上, 而它们的美国同伴开始把书借给学生。很自然地, 把书借给学生这种越轨行为得不到图书馆员的赞同, 也得不到英国赞助者的好感。1725年, 霍利斯先生 (Thomas Hollis) ,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赞助者之一, 一位伦敦市民, 写信给哈佛的校董, 批评把书借给学生这一举动时说:“你们把书借给学生, 丢失了很多, 学生拿到宿舍, 把图画和地图撕下来装饰他们的墙, 这非常不好。…”霍利斯先生的信指出了一个从未停止过的严重问题——图书资料的损坏。虽然那些可以有权出入图书馆的学生很少使用房间作课外阅读。除了没有舒适的椅子外, 另一个常遇到的抱怨是图书馆没有流行读物。图书收藏反映理论上的继承, 学生们看不到有趣的书, 而这些书被认为会“毒害”年轻的心灵。当时收藏的图书有历史、哲学、经典图书给学生宗教教义和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检查图书馆的馆藏后, 会发现十八世纪在耶鲁寻找一本当时出版的图书令人沮丧, 因为书架上堆满了100到150年历史的图书。唉, 耶鲁大学的学生并不是对馆藏唯一的不满者。1783年, 布朗大学的曼宁 (Manning) 校长也曾对缺乏近代书发出类似的感叹:“我们的图书馆大约有500册图书, 但大多数旧而无用。”虽然许多学生认为图书馆大部分藏书没有价值, 但他们不常光顾图书馆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课程讲授主要是讲座和背诵。这种教学方式决定学生不需要参考多种信息源。偶尔, 教师也会使用一些图书为其讲座备课。但总的来说, 在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 图书馆在大学课程上扮演了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
在美国殖民时期, 图书馆馆藏不大。一个原因是许多图书馆没有足够资金来源保证藏书数量和质量。大学董事会不赞同每年有一定的购书经费, 也不希望从其它渠道筹集图书。一种是以图书或现金的捐赠。图书馆主要依靠像托马斯、霍利斯之流的富人购买图书, 或者像约翰.哈佛之流的捐助者捐赠他们的整个的私人藏书。由于具有慈善心肠的霍利斯、哈佛、杰弗逊、富兰克林和其他人的慷慨大方使图书馆获得了它们急需的图书资料。学生交费提供了图书馆收入的另一来源。为了使用一些图书, 学生每借一册要交一定费用, 这样毫无疑问地降低图书利用率。在一些学校里, 收费依据书的大小, 因此使得学生们选择书型小的图书。这项规定可能促使学生们重新诠释“以大小评价一本书”。其它一些大学向学生以年收费。例如, 布朗大学在1788年收取每人4美元的图书馆费。几乎一百年后, 达特蒙思大学每人收6美元的图书馆税。
今天的大学图书馆与三百年前的图书馆找不到相像的地方。图书馆由以前几个书柜的一间屋子变成一幢独立、有几层楼, 让新用户找不到方向的建筑物。殖民时期图书馆只有很少的几册书, 二十世纪的图书馆有很多种类, 包括期刊、报纸、政府出版物、缩微胶卷、声像资料及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源。不像殖民时期的大学课程很少要求课外阅读, 今天的大学课程, 培养学生养成以权威信息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意见, 这就要求学生能广泛阅读, 查找多种信息。将来图书馆为支持学生的研究需求, 继续收集、整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会在教育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摘要:以轻松、增长知识而有时又不失幽默的方法向涉及利用图书馆的读者介绍了殖民时期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及其大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殖民时期,美国,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美国小镇的图书馆 篇6
一、美国远程教育的发展
美国远程教育发展较早, 早在1920年美国就建起了第一家无线广播电台, 无线电技术开始在教育中推广应用, 利用广播进行大面积教育。1935年, 波士顿成立了“世界广播大学”, 播送多种学科课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电视走进普通大众的家庭, 电视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卫星电视成为一种新型的进行国民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20世纪80年代, 随着电视的普及, 美国高校开始利用电视台进行远程教育。学生可以在某个本地学院进行注册, 然后通过收看电视台播出的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还可获得培养院校教师的辅导与其他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美国高校的电视远程教育已经为互联网所取代, 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取得联系, 获得多媒体教材。网络课程为那些离学校较远, 或者因目前的工作无法到培养院校进行学习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如今, 美国已是远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大约有一半的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 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占全日制在校学员的近40%。美国远程教育在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 也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二、美国高校图书馆为远程教育服务的规范
随着美国各州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与远程教育学员的增加, 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培养院校的学习资源, 包括图书馆资源。为适应远程教育的发展, 自1990年起, 美国的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 两次修订了图书馆为远程教育服务的标准, 并最终制定了《远程学习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 (以下简称《指导方针》) , 1998年分别获得ARL董事会和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委员会的批准。
《指导方针》规定了实施远程学习图书馆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对高校图书馆远程服务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要求:一是接受远程学习的学生有权获得与传统校园环境中的师生同等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二是学生可通过高校图书馆的指导课程学到书目检索等利用文献资料的一般知识, 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从而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三是为远程学习图书馆服务安排专项资金, 资金应单独划拨, 而不是从固定的图书馆经费中列支, 随着机构的发展扩大, 应按课程和注册人数增加的比例追加投资。《指导方针》还在图书馆配套资源、管理、财务、人员、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美国高校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所发挥的职能
实施远程教育的美国高校图书馆遵照《指导方针》对远程用户进行服务, 其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设立专职馆员为远程教育服务
2004年, 得克萨斯 A&M 大学的图书馆员Zheng Ye (Lan) Yang曾做过一项调查[1], 调查发现全美135所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中有62所 (45.9%) 图书馆给他们的远程教育学生提供远程服务, 其中有13所 (21.0%) 图书馆有全职馆员专为远程教育服务, 22所 (35.5%) 图书馆有一个馆员在图书馆进行兼职图书馆远程服务;27所 (43.5%) 图书馆没有远程教育图书馆员, 但是他们提供图书馆服务给远程教育的用户。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远程图书馆员进行咨询。
这些负责远程教育的图书馆员职能包括参与远程教育项目、参与在线多媒体课程设计, 维护远程教育网页, 为学生进行网络查询和咨询、文献查阅和传递提供便利;同时他们还积极与进行远程教育的教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件、办公访问等方法进行互动, 负责远程教育服务, 帮助教师制作和管理教学课件, 保证网上课件和教学资料正常顺畅的使用。
2.提供在线电子图书馆与馆际互借服务, 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种类齐全, 内容丰富, 大量馆藏的特色资源、图片、地图、档案等都进行了数字转化, 建立了特色数据库。注册的远程学习用户与在校的全日制学生具有同等的资源检索优势, 只要登录进入培养院校的网上电子图书馆进行检索, 就可得到所需的电子资源。美国各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 他们在网络资源建设上充分打破了图书馆的空间界限, 强调合作与协调;读者若在某一图书馆借不到他们所需的图书, 就可通过馆际互借服务从其他高校的图书馆甚至国外的图书馆中借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源共享既包括图书资料的共享, 又包括电子信息共享[2]。
3.其他服务
在Zheng Ye (Lan) Yang的调查中发现提供远程教育的大多数图书馆 (49/62) 给远程用户提供免费文献传输服务, 其中, 部分图书馆把书送到远程用户家中, 包括海外用户。如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图书馆为远程教育学员提供的服务中就包括为50英里以内的学员提供免费复印文章的服务。
作为开放性的大学, 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图书馆提供多语言版本的学习资源, 如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搜索栏中可输入中文、英语、日语、韩语、俄语等语言进行搜索, 对于中文读者, 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各种联机目录中查找中文资料的时候, 读者可以使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来查询。而利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Hollis Classic搜索, 则可用英语、日语、蒙古语、韩语、中文等, 哈佛大学图书馆同时提供使用方法、检索技巧、问题处理、文档的管理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为使用其他语言的远程学习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3]。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远程学习者和终身学习者不断增多。我国的继续教育, 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在职教育方兴未艾。但是在职研究生教育一直受学员是在职这一身份的困扰, 大多在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员由于工作、生活及与学校距离的原因不能安心在培养院校学习。笔者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2010级、2011级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调查研究发现, 大多数学员希望培养院校能提供远程教育, 这样既可满足他们继续学习深造的要求, 又可不耽误学员的正常教学工作。远程教育中核心的一环是学员能够顺利获得培养院校的信息及图书馆资源。可见, 图书馆远程服务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较晚, 相比于美国高校图书馆, 我国高校图书馆中一般不设专门的图书馆员接受远程教育咨询, 图书馆藏目录查询一般仅有中英文两种语言, 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互借服务仅限于少数高校等, 高校图书馆为远程教育服务的模式也还在探索当中,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经验可以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借鉴。
摘要:远程教育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得到迅速发展, 图书馆远程服务在远程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美国高校图书馆通过设置远程教育馆员、提供在线电子图书馆服务、馆际互借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远程服务为远程教育学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美国高校图书馆,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图书馆员,电子图书馆,虚拟教学
参考文献
[1]Zheng Ye (Lan) Yang.Distance education librariansin the U.S.Arl libraries and library services provided to theirdistance user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5, (2) :92-97.
[2]郑宇, 陆觉民.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8, (3) :59-61.
美国小镇的图书馆 篇7
一、观察结果与分析
观察结果表明, 美国幼儿园教师利用社区图书馆资源进行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带领儿童到社区图书馆去参观
2008年9月10日, 在FUMC幼儿园 (为符合科研规范, 把幼儿园和社区图书馆的真实名称全部隐去, 用英语字母替代) 看到《家长手册》上写着:我们会安排参观当地图书馆的活动 (该园在UF图书馆的斜对面) 。
2009年4月22日, 在FBC幼儿园, 看到《家长园地》里的“2009~2010学年园历”上写着:我们将于2010年2月25日~26日去CP图书馆参观, 上午9:40离园, 下午1:20回园。
UF图书馆和CP图书馆, 均坐落在当地社区的中心, 交通十分便捷, 有多辆公交车停靠站;除了重大节日以外, 每天都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图书馆建筑新颖别致, 馆外有美丽的休闲亭;馆内不仅有宁静的阅读区、简易的复印区、有序的借还区、温馨的餐点区、洁净的盥洗区, 而且还有独设的、诱人的儿童部;教师组织儿童来集体参观之前, 只需要打个电话联系一下, 到时候就会有工作人员领着参观, 并给予详细的介绍。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和丰富多彩的场景资源对幼儿园教师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促使他们提前制订学年教育计划, 安排充足的时间, 组织儿童去参观, 并通过《家长手册》和《家长园地》向家长传递参观图书馆的信息, 既能增强儿童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 激发儿童对学习的满腔热情, 又能密切与家庭的共育关系, 捍卫家长的知情权利。
(二) 引领儿童到社区图书馆去学习
2008年9月10日, 在FUMC幼儿园, 看到中班《家长园地》里贴着7月份以来的“各周活动计划”:在“每周特别活动”一栏里, 都写着“星期四上午参观图书馆, 9:40~10:20在馆内听讲故事”。
2009年3月26日, 在FUMC幼儿园, 看到大班1位教师带领5名儿童, 来到UF图书馆底楼儿童部。先在游戏区里自由玩耍, 后到多功能活动室去参与馆员组织的各种活动:触摸猫、鼠、羊、猪、鸡、牛、狗等动物的毛绒玩具, 听讲这些小动物的故事, 观看这些小动物的折叠卡片 (见图1) , 学说这些小动物的叫声, 用音乐沙锤摇出小动物叫声的次数。
2009年5月21日, 在FUMC幼儿园、HSC幼儿园、HSU幼儿园, 看到大班7位教师带着46名儿童, 陆续来到UF图书馆儿童部。他们先在多功能活动室里和馆员一起做“身体器官”的律动, 听馆员讲“超狗任务”的故事 (使儿童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英雄, 就必须关爱别人, 帮助别人, 而不论别人是否伤害过你) 、“咚咚锵”的故事 (儿童跟着馆员一边说出“蝙蝠”、“狐狸”、“牛”、“蚂蚁”、“鲸鱼”、“公鸡”、“袋鼠”等动物的英语名称, 一边用音乐沙锤拍出这些单词的音节数量和轻重程度) , 和馆员一起唱“蝴蝶飞舞”的歌曲, 然后到图书区和图书室去看图书, 到游戏区和游戏室去玩玩具。
UF图书馆和CP图书馆的儿童部, 都有色彩斑斓的咨询区、琳琅满目的图书区、宽大舒适的阅读区 (见图2) 、多种玩具的游戏区、时时在线的电脑区、儿童自助的饮水区。馆员受过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培训, 每星期都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 在多功能活动室里, 免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展阅读活动、音乐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师组织班级儿童来参加这些活动之前, 提前联系一下即可。图书馆这些匠心独特的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具有无穷的魅力, 激发教师设计详细的各周活动计划, 并付诸实践, 带领儿童进馆学习。这样既拓展了园内和班内的教育活动, 增加了儿童“玩中学”和“学中玩”的机会, 又强化了儿童的学习热情, 巩固了儿童的学习行为。
(三) 引导家庭到社区图书馆去活动
2008年10月6日, 在IE幼儿园, 看到各班的《家长园地》上分别贴着图文并茂的CP图书馆的“10月份儿童活动安排表” (每周星期一、四的上午, 为2岁以下的儿童安排了2场活动;每周星期二、五的上午, 为2岁~3岁的儿童安排了3场活动;每周星期三上午, 为3岁~5岁的儿童安排了2场活动;每周星期二晚上, 为2岁~5岁的儿童安排了1场活动;届时由馆员组织活动, 家长不需要提前注册, 可直接带着孩子来听讲故事、唱歌、做游戏) 以及UF图书馆的“10月份儿童活动安排表”。
2009年4月8日, 在LHH幼儿园, 看到各班的《家长园地》上都张贴着紫色的配有插图的UF图书馆的“4月份儿童活动安排表” (每周星期二上午有2场活动, 是0岁~2岁儿童的欢迎嬉戏时光;每周星期三上午有1场活动, 是2岁~4岁儿童的趣味故事时光;每周星期四上午有1场活动, 是4岁~5岁儿童的音乐故事时光;每周星期一晚上有1场活动, 是学前儿童的神奇故事时光;家长不必注册, 到时可直接带领孩子进入活动室, 听馆员讲故事, 和馆员一起唱歌、玩游戏) 。
2009年4月22日, 在M幼儿园, 看到各班的《家长园地》上也张贴着UF图书馆的“4月份儿童活动安排表”。
UF图书馆和CP图书馆的儿童部, 不仅会提前把每月的活动安排发布在馆网上, 而且还会用彩纸印刷出来, 放在咨询台上, 便于人们自由拿取, 了解活动信息。这些幼儿园教师把社区图书馆儿童部各月“儿童活动安排表”张贴在《家长园地》里, 不仅积极发挥了自身在与家庭、社区合作中的纽带作用, 夯实强化了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的“金三角”关系, 而且还能使家长及时了解图书馆将要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举办的各种活动, 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亲子活动的时间, 丰富孩子的文化生活。
二、几点思考与启示
美国幼儿园教师利用社区图书馆资源进行教育的策略引发了研究者的一些思考, 给了研究者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 要充分认识图书馆的独特价值
社区图书馆像幼儿园、家庭一样, 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 这不仅已被美国幼教界所认可, 而且还得到了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承认。在德国, 慕尼黑市政府于1995年就推行了婴儿读书计划, 免费向婴儿家庭赠送含有故事书、童话诗和借书证的大礼包,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图书, 给孩子讲故事, 带领孩子到图书馆去借阅图书, 以培养孩子对图书的兴趣, 提高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降低少年儿童的犯罪率[2]。在加拿大, 幼儿园教师经常组织儿童到图书馆去参观、学习, 操作电脑, 听故事[3], 以丰富儿童对社区文化场所的感性知识。在委内瑞拉, 幼儿园教师还鼓励指导家长常带孩子去图书馆, 帮助孩子寻找所感兴趣的书刊, 以培养孩子对图书的热爱之情[4]。在我国, 教育家蔡元培曾于1921年就撰文指出:“教育并不专在学校, 学校以外, 还有许多的机关。第一是图书馆。”[5]因此, 我们要认真审视图书馆“以书育人”的独特价值, 意识到图书馆既是知识的世界, 也是知识的乐园, 要带领儿童走进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 使图书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适宜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的有效扩展和深化, 从而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二) 要积极改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美国社区图书馆把最方便、最宜人的区域留给了儿童部, 体现了“儿童优先”的办馆宗旨。而我国一些省市的 (少年儿童) 图书馆, 却没有把“低幼儿童活动室”设在一楼, 这是不利于年幼儿童自由入室活动的。所以, 我们要把“以儿童为本”放在首位, 落到实处, 处理好每一个细节, 努力实现联合国在《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出的“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的奋斗目标[6]。
美国社区图书馆儿童部不仅拥有大量的图书、赏心的阅读区 (室) , 而且还拥有多样的玩具、悦目的游戏区 (室) , 且使两个区 (室) 彼此相邻或“合二为一”, 体现了“图书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阶梯, 玩具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工具”的布局理念。无独有偶, 在加拿大, 许多图书馆都会给儿童小读者提供一些玩具[7]。在丹麦, 众多图书馆也会让儿童在玩具的陪伴下, 进行阅读[8]。而我国一些省市的 (少儿) 图书馆, 却没有为儿童提供玩具, 也没有设立游戏室, 这是不利于“寓教于游戏之中”的。所以, 我们要给儿童插上“图书”和“玩具”的“双翅”, 使儿童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飞翔, 健康快乐地成长。
美国社区图书馆为居民免费办理借阅证, 提供全程免费服务, 全年向居民开放, 居民可携带电脑、包袋等物品入馆, 体现了“读者是上帝”的管理机制。而我国一些省市的 (少儿) 图书馆, 在为小读者办理证件时, 却要收取10元左右的工本费、100元左右的押金, 周一或每天上午闭馆, 不允许带包入室, 这是不利于教师带领儿童来馆学习的。所以, 我们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逐步向小读者提供“零门槛”的服务, 取消各种收费项目, 敞开大门, 提供更加充足方便的开馆时间, 使更多的儿童能享受阅读的每一天,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成长, 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强调的人文精神进行到底。
(三) 要全面发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美国幼儿园教师能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怡人的物质环境以及儿童部开展的趣味活动, 来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我国各地虽然都有图书馆, 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还有少年儿童图书馆, 但被当地幼儿园使用的比率却很低。据报道, 在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 有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设立了少年儿童图书馆, 共151个, 其中, 江苏省和辽宁省各有16个, 上海市有15个, 广东省和山东省各有9个, 浙江省有5个[9]。据调查, 在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 只有15%的幼儿园运用过图书馆资源[10]。所以,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这一宝贵资源在儿童成长中的多种作用, 我们要加强与社区各种图书馆的联系和沟通, 定期组织儿童去参观和学习, 合理利用馆中的场景资源、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 使图书馆能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 促进儿童快乐地阅读和成长。
(四) 要把家庭引到图书馆的殿堂里
美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篇8
今日社区图书馆遍布在美国的各个角落, 无论市民居住地如何变迁, 基本上可以在离家2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找到一个图书馆。美国社区图书馆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 这与它的管理模式和建设主体密不可分。美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一般是州政府, 在州内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总馆, 总馆下设若干分馆。所以, 社区图书馆的实质是城市中大型图书馆/总馆的分馆。
在功能上, 美国社区图书馆有社区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几大功能。在服务上, 表现出人性化和高度数字化的特点。本文试图结合案例, 通过分析案例中美国社区图书馆的状况, 总结美国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与服务中的经验及特色, 为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借鉴。
一、案例分析
(一) 纽约州萨福克县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
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所在社区雪莉共有27, 854个居民,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准社区。该馆是建设较好的社区图书馆之一, 多次被图书馆杂志、纽约时报等媒体及学术期刊报道。图书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服务。除去图书馆常有的借阅、计算机、复印等功能外, 图书馆还向居民提供了一些极具人性化的服务:
1、免费纳税辅导。
在每年的报税季时, 居民可通过致电社区图书馆得到对于报税及填写纳税表格的辅导, 从而大大降低因漏税而导致缴纳滞纳金的后果。
2、免费职业辅导。
社区图书馆为求职者提供求职辅导, 包括简历的填写和面试辅导等。
3、家教服务及作业辅导。
社区图书馆联合所在学区, 为学生提供家教服务, 家教来自与学区签订合同的教师等。此外, 图书馆还免费提供作业帮助, 适用范围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 内容上包括数学、科学、社区学等等。
4、在家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向老人、残疾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的借阅。同时, 预订后的杂志文献还将采取免费寄送的方式, 直接送到读者手中。
5、补助申请辅导及家庭关系辅导。
图书馆还帮助社区中的贫困者提供申请医疗保险、补助等帮助。同时还提供危机干预服务, 辅导居民解决家庭及其自身的各种问题。
在硬件上, 图书馆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各种辅助性设备, 包括能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读取和写入文件的电子阅读放大镜、残疾人专用的停车车位和无障碍通道。
在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 还可以看到该图书馆向居民提供了区内的各项信息, 包括政府、教育、本地新闻及天气等内容。图书馆还加入了扫盲活动, 帮助外籍移民早日适应美国, 融于美国社区。在手机软件发达的当下, 图书馆也紧跟潮流, 推出了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
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可以说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社区内的所有信息几乎都能在该馆及其网站上查询得到, 其在雪莉社区中完全承担起了社区文化信息中心的责任与地位。
(二) 加利福尼亚州克莱顿市克莱顿社区图书馆。
克莱顿社区图书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克莱顿市, 该馆依照不同年龄段划分出不同区域, 有儿童区, 也有面向青少年及成年人的青年区和成人浏览区, 适合家族一起在图书馆阅读。
克莱顿社区图书馆除了常规服务外, 还有两项特色服务: (1) 家谱工作站。图书馆将社区内居民的家谱写入光盘中保存起来, 以便居民日后查阅; (2) 免费电脑教学。图书馆向居民提供一对一的电脑教学, 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 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此外, 馆内几乎每月都要举办大量活动, 从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的阅读, 到面向老年人的老年人法律研讨会, 内容从阅读到手工活, 覆盖范围广, 且形式多种多样。
在资金筹集上, 克莱顿社区图书馆尽管是县公共图书馆的分馆, 但于1989年建立了克莱顿社区图书馆基金会, 使图书馆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迄今为止该基金会已经筹集了超过25万美元的书籍和其他物品, 对图书馆的建设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克莱顿社区图书馆还有完备的志愿者招募计划, 志愿者的工作包括摆放书籍、提供作业辅导、在网络上指导读者等, 目前馆内已有志愿者超过70人。值得注意的是, 图书馆对招募的志愿者也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摆放书籍的人员必须要熟悉《杜威十进分类法》, 而图书馆也会对招募到的志愿者进行培训。
二、美国社区图书馆的特点
(一) 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社区图书馆都配有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通道, 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能享受到社区图书馆的“上门服务”。很多社区图书馆针对性的设置了专属儿童的区域, 除了阅读之外还往往设有活动区。第一个案例中的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则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诸如纳税辅导, 职业辅导, 家庭关系辅导, 学习辅导等关系到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显示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二) 网站信息贴近生活。
美国各社区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多依托社区, 提供了大量社区内的各项信息及链接供人查询使用。作业辅导、青少年阅读推荐等都常见于各个社区图书馆网站。克莱顿社区图书馆的家谱工作站帮助人们了解本家先祖的事迹, 同样也是贴近居民生活的表现。
(三) 举办活动丰富多彩。
由于美国社区文化发达,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的文化中心会举办大量的活动, 除了前文列举的阅读、文化沙龙、手工等活动外, 还有二手书市场、电影放映等活动。遇到节日如美国独立日、感恩节、圣诞节时, 还会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图书馆在居民中的知晓度及认可度。
三、美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一) 政府重视问题。
目前我国除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情况较好外, 其他地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相对滞后。经济因素固然是一方面, 但更要看到, 政府重视与否才是更关键的影响因素。美国加州便在州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了全州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我国公共图书馆多是事业单位编制, 各级公共图书馆由对应的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在缺乏图书馆立法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上具有极大的自主权。因而, 争取政府对于建设社区图书馆的重视, 是图书馆界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 建立健全的图书馆法规。
图书馆法规政策不健全是我国包括社区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美国非常完善的图书馆法规政策, 完全可以被我国所借鉴, 以尽快促进图书馆立法。有了法律的规定, 各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将有章可循, 建设脚步将大大加快。
(三) 加强社区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中国社区图书馆的馆员普遍不是图书馆学专业人员, 或者没有接受过图书馆学的专业训练, 业务水平较低。建议:一是对现有的社区图书馆馆员队伍进行培训, 合格才允上岗;二是明确社区图书馆馆员的编制和待遇, 吸引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将社区图书馆馆员列入考虑范围。
(四) 开拓资金筹集新渠道。
我国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均属于公共设施的范畴, 理应由政府出资建设。但在如今社会建设处处需要用钱的现状下, 图书馆也应当考虑其他的资金筹集渠道, 比如建立基金会、私人捐赠、社会共建、房地产住宅小区自建等等, 主动出击, 寻找一切可信赖的资金来源, 改变过去完全靠政府拨款的窘状。
四、结论
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社区图书馆, 需总结并借鉴美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 于外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法规, 于内加强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 力图让国内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让社区图书馆名副其实, 成为社区的信息、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真正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
摘要:本文介绍美国社区图书馆发展概况, 并对纽约州萨福克县马斯提克斯-默里奇斯-雪莉社区图书馆和加利福尼亚州克莱顿市克莱顿社区图书馆进行案例分析, 重点分析这两个社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归纳社区图书馆的特点。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美国,图书馆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兹恒, 薛旻.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管理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5.
[2]曹海霞, 刘雅琼.美国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图书与情报, 2010.4.
[3]Mastics-Moriches-Shirley Community Library.Library History[EB/OL].2013.5.3.
小镇文化与美国精神 篇9
曾经的主流
在美国住久了,逐渐体会到,美国小镇确实是美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美国小镇文化有着怎样的特征呢?回顾历史,最早从欧洲迁移到北美洲这片新大陆上定居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英国的清教徒家庭。这些清教徒都有着虔诚的信仰,他们举家搬迁到美洲不是出于功利的考量,而是为了躲避宗教迫害,实现自由生活的理想。这在托克维尔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有着比较详尽的描述。
清教徒所依托的新教伦理精神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盲目追求物质享乐,而更重视精神世界的完美。他们恪守清教信仰中的虔诚、谦卑、怜悯、独立、顺从、公义等伦理基础,严格个人的道德操守,注重自律。这种伦理道德观念在著名的小说《红字》中得到了最全面深刻的解读与诠释。正如富兰克林总结的那样,世上有十三种美德:不喝酒、沉默、有条理、果断、节俭、勤奋、真诚、公正、温和、清洁、安宁、贞节及谦逊。而这些美德被承载于美国的小镇文化当中,形成了以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观为主调的美国文化。
直到二十世纪初,这种小镇文化一直是主宰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小镇文化所倡导的朴素节俭的生活方式受到了以冒险精神和享乐主义为标志的都市文化的严峻挑战。小镇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对峙, 不仅反映了美国人对于生活方式选择所呈现的迥异的态度,也反映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念的两种根本的对立冲突。
讲求“里子”而不顾“面子”
直到今天,小镇文化对于美国人社会生活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比如,美国的室内装潢总是以舒适实用为原则,很少讲究豪华气派。美国的商场从外表看都那么普普通通,普通得像座大仓库,没有一点艺术性,但是里面的空调设备及辅助设施却很现代,甚至很超前。这是美国人讲求“里子”而不顾“面子”的一个典型例证。很多美国人对于吃穿用等日常生活项目并不太讲究,更不要说精雕细琢了。简简单单的饭菜,随随便便的着装(这是说平时),这样的生活格调,使人觉得他们很吝啬、很省钱。其实他们并非没有钱去讲排场、去炫富,而纯粹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实践。过朴素简单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小镇文化对于普通美国人生活理念的深刻影响。这与崇尚贵族生活的欧洲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然与中国人的“面子”文化以及“饭饱思淫欲”的享乐人生观也是背道而驰的。
那么美国的小镇文化有没有其消极的一面呢?当然有,很多文学作品对小镇文化的古板、单调、不思进取、不求改变等等令人窒息的一面,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抨击。像我们熟悉的获奥斯卡奖的影片《美国丽人》,还有《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夫》等等。
回到小镇
虽然说美国的城乡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但这仅仅是针对物质生活而言。实际上,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与奔波于大都市的人们,其观念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显著的。一般来说,小镇的人不喜欢变化,他们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表现出的坚守,他们在喧嚣尘世中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刻意执着,都会令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大惑不解。小镇文化给那里生长着的人们打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烙印,对某些人可能是一生都难以磨灭的。
我认识的一位律师克瑞格,出生在中部的一座小城并在那里长大。他从南方一所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来到北方的一个大都市工作。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感到特别地不适应,他不喜欢被逼得气喘吁吁的工作压力,他不喜欢你争我夺激烈的职场竞争,他尤其不喜欢大都市拥挤不堪的交通堵塞。这令他时常怀念起他的家乡小镇,人少事少,心境平和的氛围。比起眼前匆匆忙忙,分秒必争的都市生活,那种如行云流水,清净淡泊的小镇风格怎不令人怀念呢?在反复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他还是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他熟悉的那个南方城市。没过几年,他在那个不大也不小的律师事务所里也成为了合伙人,业余时间还当上了儿子高尔夫球队的教练,活得其乐融融。
克瑞格就是这样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即便对于工作他也是这样的态度,不像有些律师,能把人逼得发疯,他的口头禅就是“尽力而为”。你很难说他有什么不对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所谓“活出自己”也还是有两重涵义:一是活得有成就有地位,那是社会要求你成为的“自己”,这多半是都市人的活法;还有就是活出你自己希望成为的“自己”,随心所欲,自得其乐,这恐怕就是小镇文化熏陶出来的人的活法。两者各有取舍,你能说孰优孰劣吗?
美国小镇的图书馆 篇10
关键词: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理性思考
作为信息服务的主要提供场所, 图书馆很难与游戏服务联系在一起。然而, 美国图书馆界却反其道而行之, 已经悄然开展了游戏服务。事实上, 美国图书馆界开展游戏服务的时间并不算太短, 甚至在2008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还发起了第一个年度国家游戏日, 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都参与了那次活动。迄今为止, 美国图书馆界在开展游戏服务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可逆的流行趋势, 而且通过它们的实践效果表明, 游戏服务在图书馆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美国图书馆的游戏服务, 并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 从而给予我国图书馆游戏服务具体的开展建议, 促使我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得更加灵活创新。
一、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的起源和发展状况
美国图书馆协会于2005年开始尝试着提出图书馆中是否应该开展游戏服务这个开放性的论题, 还创建了图书馆游戏邮件组。自此开始, 美国图书馆界就正式针对游戏服务问题展开了较为热烈的讨论。此后, 美国图书馆协会还组织了一项专门针对图书馆中开展游戏服务的学术讨论会议, 建立了图书馆馆员的游戏指南网站等, 主要向人们较为详细地介绍游戏服务的历史发展过程, 游戏服务的开展工具与相关资源以及一些图书馆游戏服务方面的成功实践经验等。2008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又发起了一场旨在推动图书馆游戏服务进一步发展的活动, 参与的图书馆将近600所, 为超过一万名的用户提供了游戏服务。其后一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又发布了游戏工具包, 其中包含了范围广泛的游戏资源, 从而试图为图书馆馆员营造、构建和评价图书馆中的游戏体验。应该说, 在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的开展起始以及发展过程中, 美国图书馆协会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推动与促进作用。当然, 雪城大学、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等也是图书馆游戏服务的积极倡导者与推动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 美国图书馆界的游戏服务项目开展工作较为顺利, 其已经逐步得到了美国图书馆界的一致认可, 还逐渐转变自己的服务目标, 即从招徕用户的营销手段向提供游戏内容服务转变[1]。
二、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的几种典型模式
关于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的开展模式, 我们首先要介绍其游戏服务的几种具体类型。我们综合了多种建议, 认为我们可以根据游戏服务的不同内容把美国图书馆提供的游戏服务分为娱乐型游戏服务和教育型游戏服务两大种类。其中, 娱乐型游戏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基于传统游戏娱乐项目基础上的服务, 而美国图书馆提供的娱乐型游戏服务则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中来, 从而让读者在游戏之余还可以接触到其他方面的服务, 有利于扩大图书馆自身的宣传力度, 又为读者提供一个娱乐来源。在这种游戏服务类型下, 用户不仅可以使用与游戏相关的软硬件设备、棋牌工具及纸本、多媒体资源等, 还可以把这些游戏资源带走使用。而教育型游戏服务则是美国转变教育方式的最佳途径之一, 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因此, 美国图书馆提供的教育型游戏服务,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通过游戏来增进技能和知识, 从而更好地了解并熟悉图书馆的资源。当然, 美国图书馆提供的游戏服务很多都是集娱乐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服务[2]。
那么, 美国图书馆在开展游戏服务方面的具体方式到底如何呢?具体来说, 我们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 美国图书馆在开展游戏服务的方式方面主要有这么三种, 即为读者提供游戏资源、提供游戏空间以及组织游戏主题活动。就第一种服务方式而言, 美国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游戏资源是可以外借使用的, 也可以在图书馆内部使用。这些游戏资源基本上都是免费供应的, 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或者根据用户意见购买。就第二种服务方式而言, 美国图书馆主要是在图书馆内部为用户提供了专门的游戏活动区, 其中以公共图书馆为主, 它允许用户自带游戏设备进入图书馆,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游戏服务项目, 并与传统服务空间进行区分。就第三种服务方式而言, 美国图书馆会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与参与而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与游戏相关的主题活动, 虽然说它的难度较大, 但其影响力却更为广泛, 因此它被美国不少图书馆当做游戏服务的重要方式。
美国图书馆开展了游戏服务之后, 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管理。具体来说, 美国图书馆的游戏服务并不是针对所有人, 而是在选择游戏资源以及用户群体的时候, 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主要依据就是美国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制定的娱乐软件分级体制, 根据此体制, 各个不同的图书馆再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来选择相应的游戏类型和等级。比如说, 针对儿童的游戏服务, 就应该排除暴力、色情等不良元素, 还要让游戏服务更具趣味性和吸引性。当然, 各个图书馆在开展游戏服务的时候, 也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 从而切实保障游戏资源的持续性利用。
三、基于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开展的理性思考
1. 我国图书馆也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建立游戏馆藏。
对于我国图书馆来说, 游戏服务仍然是一个不可触及的禁区。但是, 通过对美国图书馆游戏服务的研究与分析, 我们发现图书馆中开展游戏服务与传统的信息服务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与矛盾。我国图书馆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有选择地借鉴美国图书馆的游戏服务做法, 努力争取来自于社会的捐赠款项, 或者申请游戏服务的专项资金, 抑或是在图书馆内部设立专项的游戏预算资金等, 真正把游戏资源纳入到图书馆的馆藏发展规划当中去。在建立之初, 这种游戏馆藏可以是试验性质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还要加大对游戏馆藏的宣传力度, 通过图书馆网站、学生游戏社团等多种途径来向用户推广游戏馆藏, 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 还可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必要的服务。无论是何种方式, 我国图书馆应该依然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投入来选择合适的游戏资源, 从而为图书馆开展游戏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3]。
2. 我国图书馆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充分利用游戏资源。
具体来说, 我国图书馆应该在图书馆内部划出专门的游戏空间, 可以提供棋牌借用, 也可以提供专用电脑, 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休闲需求, 还可以通过对游戏种类的严格控制来正确引导用户中的游戏者。这样就可以避免原先那种明令禁止却屡禁不绝的尴尬现象, 从而使得图书馆服务中的游戏馆藏也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让用户从游戏中获得益处。当然, 这种游戏空间的设置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原始娱乐需求, 还要遵循人性化的服务原则。图书馆应该让馆内的游戏资源得到更多游戏厂商的支持, 并严格控制读者的游戏内容与时间。此外, 我国图书馆也可以开展各种与游戏相关的主题活动, 让游戏资源充分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 无论是开展传统的棋牌类游戏还是根据各自的馆内情况来设计一些特殊的游戏项目, 比如排架竞赛、找书竞赛等, 都应该避免让游戏者沉迷于游戏, 而是加强游戏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并逐渐使得游戏主题活动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部分[4]44。
3. 我国图书馆应该加强游戏服务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美国图书馆开展游戏服务, 其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来自于图书馆协会的支持与倡议。那么, 我国图书馆如果要想如同美国那样开展游戏服务的话, 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游戏服务工作的开展, 单纯依靠某一个或几个图书馆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而应该学习和借鉴美国图书馆的做法, 从图书馆协会方面入手, 把游戏服务项目广泛且迅速地开展起来。事实上, 我国已经有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 各个地方也有相应的图书馆协会等, 这就为我国图书馆开展游戏服务提供了可能性。我国图书馆协会应该统筹规划, 共同开展游戏服务项目, 可以先在一些图书馆设立游戏服务试点, 然后再尝试着推广开来。这就要求我国图书馆加强对于游戏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 进一步规范图书馆游戏服务的管理机制, 尤其是要制定并实施全面且详细的游戏服务开展规则, 让图书馆的游戏服务变得有章可循, 让用户能够获得健康且有益的游戏资源, 减少游戏服务对用户的负面效应。我国图书馆只有在开展游戏服务的过程中, 做到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的并重, 才有可能真正推动游戏服务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俄勒冈大学图书馆系统中的科学图书馆视频游戏.[2009-04-18].http://libweb.uoregon.edu/scilib/games-info.html.
[2]馆员的游戏指在你的图书馆建立游戏的在线工具包.[2009-04-18].http://library gaming tool kit.org/.
[3]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发布游戏工具包.[2009-04-18].http://www.nlc.gov.cn/yjfw/2009/0316/article_774.html.
【美国小镇的图书馆】推荐阅读:
描写江南小镇的句子06-16
【特色小镇】东海水晶小镇06-15
小镇的体育场周记10-26
建设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07-03
精细小镇建设的工作报告10-17
【特色小镇案例】富阳硅谷小镇案例分析11-02
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07-27
雾中的奇妙小镇小学读后感05-26
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及战略思路10-10
美国高校图书馆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