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修身之思考

2024-10-15

中学生修身之思考(精选6篇)

中学生修身之思考 篇1

从历史来看, 百年闻中, 经过几十代人的艰苦卓绝, 积淀形成了“尚德崇文、变革创新、追求卓越”的闻中精神, 在这一精神指引下, 从闻中走出的无数学子, 既有身膺重任的政治精英, 也有勇搏善战的名流骁将, 既有智识非凡的专家学者, 也有德行至上的商界大腕。他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做着贡献, 为闻中、为闻喜争创着荣誉。

校园里的蜡树竞相开花, 一朵朵小花溢满枝头, 它们在积攒了整个春天的力量后, 一夜间骤然暴发, 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香气弥漫整个校园。每学期临近期末对学生在十个方面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 上学期底我们评选出的38个优秀集体和288名先进个人, 走上光荣台, 接受表彰, 让校园再次充盈着无比巨大的正能量。

过去的一学年, 学校以德育为先、全面育人为首要任务,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工程, 以创优环境强化三风为基本保障, 以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为精神动力, 团结协作,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课堂改革”和以激发潜能为宗旨的“激情教育”活动, 使我校的学风更浓郁、教风更严谨、校风更纯洁。目前, 学校人心齐、人气旺, 校风纯、学风正, 发展态势强劲! 学校的良好发展绽露锋芒!

上学年, 我校成功地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学生演讲会、体育运动会、冬季长跑比赛、板报和手抄报比赛、元旦游园活动、广播操比赛、各种征文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活动; 我们成功有效地开展了教职工课改优质课大赛、班级文化建设、法制安全教育、感恩励志报告会、激情跑操、激情早读、激情宣誓、高考知识与心理辅导讲座等体现我校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体育比赛捷报频传, 3次参加市里比赛都有金牌入账。艺术竞赛名列前茅, 中华魂主题演讲全县高中组第一。我们的目的, 就是要让同学们在高中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修养的人, 一个受人尊重与敬仰的人! 人生最美的桂冠是用“道德”编织而成的。作为一名闻中的学生, 我希望你们能见贤思齐, 勇于修身。

一、心怀报国志, 实现人生梦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 个人的梦想只有和国家的梦想链接, 才能得以实现, 个人价值才能最大化。闻中早年的无数英雄前辈, 正是把全部身家性命都交付给了革命, 才成为“闻中魂”的代表。今年起, 国家义务征兵, 将实行符合年龄人员全部登记, 再根据志愿择优选拔的办法。国家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部队, 我们也就更多一种途径来报效祖国。励志报国, 永远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二、不忘父母恩, 永做孝顺人

父母给了我们身体, 教我们做人, 用一辈子的心血浇灌我们成长。我们每长大一岁, 他们便老去一年; 我们每收获一分, 他们便失去一分。孝敬父母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最主要标志。在我国古代, 一个人被提拔重用的前提就是“孝”, 只有重孝的人也才能被委以重任。

五帝之一的舜帝, 他的继母性情变化无常。舜多次受到她的陷害, 但毫无嫉恨, 总是以德报怨。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 传说干活时总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 小鸟飞来帮他播种, 正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 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 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 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 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由于时代所限, 《二十四孝》的故事存在明显的时代烙印, 有的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但在以德治国的今天, 坚守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确不可抛弃。出门时, 你是否想过给父母们说一声, 免得他们着急? 长期在外时, 你是否想过给他们打个电话, 也关心一下他们的冷暖? 放假回家后, 你是一心想着去与同学朋友们玩, 还是呆在家里与他们说上一会话, 聊上一会儿天? 父母的生日或许不需要你记住, 但你得记住有两个人会永远记得你的生日。父母的事情或许不需要你操心, 但你得明白你的好与不好都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心。

父母们毕竟比你大20多岁, 不管他们怎么用心良苦, 注定走不进你的圈子, 走不进你的世界, 他们采用的关心你的方式甚至让你厌烦, 但毕竟血肉相连, 心心相通, 打你骂你, 难道不是为了让你更好, 让你更有出息, 让你更少遭罪, 让你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舜对自己凶残的继母都能以德报怨,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自己的父母抱怨不断。

三、珍惜师生谊, 善待眼前人

高中3年, 与你相处时间较长的, 当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也是我们必修的课程之一。老师是我们朝夕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尊敬老师, 尊重老师的劳动, 是和老师相处的基本前提。虚心请教, 勤学好问, 是加深对老师了解的有效方法。与他相处, 不仅要学习他传授和专业知识, 还要学习他的为人之道、人格魅力。当然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他们也有缺点, 诚恳而委婉地向他们提意见, 老师才会更易接受, 才会更喜欢你。

学会友好相处, 学会正确对待同学, 将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高中, 是最为纯洁的人生阶段。此时建立起的友谊可能是最为巩固的。对同学的宽容、悦纳, 是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基础。对同学的关心与帮助, 是增进友谊的最佳办法。对待矛盾, 如果能宽宏大量, 以德报怨, 这样反而会促使矛盾缓解, 使坏事变成好事。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有基本的公德意识

在学校里, 不要攀比谁穿的好, 谁吃的好, 我们要“不比阔气比志气, 不比聪明比勤奋, 不比基础比进步”。在行为上, 要严格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争做文明向上、遵规守纪、衣着大方, 举止文雅的好学生。在公共公共场所, 遵守秩序, 信守规则。天热时, 不在教学区穿拖鞋, 显得散漫慵懒, 也不在教室内“赤膊上课”, 显得野蛮而缺乏教养; 不在休息的时间, 大声喧哗, 不在学习的场合, 肆意打闹; 上楼下楼、出操、课间活动, 上下学路上要遵守交通安全。在校外, 不吸烟、不上营业性网吧和黑网吧, 不追求奇装异服, 不染发、不烫发, 不攀比穿戴。要记住, 一切的行为, 都是内心修养的外化。最美的闻中少年, 首先应该是有公德心、守规则的人。

不要以为个人的事是小事, 如果把它放到公众的场合, 它就是一个影响你所在集体的大事。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在一次接见外宾时忘记了系上西装的纽扣, 被认为是对来访者的蔑视, 严重影响到了两国的关系。学会遵守规则, 就是对他人的尊重, 是对规则所在社会制度的尊重, 是在现在这个处处以细节取胜的社会得以立身的基本保障。

五、不忘自己的职业本分, 要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这是每位家长的期望, 是每位老师的要求, 更是我们将来立身处命的资本。学习是天底下最苦的事, “十年寒窗”要想脱颖而出, 获得成功, 也有许多的捷径可走。

不管是谁, “勤奋”总是成功的必要保证。曾国藩是清代的名臣, 一生勤奋好学, 以“勤”“恒”两字来激励自己, 教育子侄。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 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他读书持之以恒, 成了一种习惯。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所以使他得以博闻强记, 学富五车, 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学习还应该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宋代名相寇准学识不高, 在陕西做官时遇到同僚张咏, 虚心向他请教, 张咏告诫他要刻苦学习, 提高自己的学问智术。他豁然接受, 刻苦学习, 最后不仅出相且声名卓越。

学习还应该在不断总结中改进自己。司马光出相前, 虽然学习刻苦, 但总爱瞌睡, 并因此常受到人们的嘲笑。他为了改掉坏习惯, 想了很多办法, 后来用“圆木做枕头”, 只要一翻身, 圆木就从头下滚掉了, 自己也被惊醒, 就赶快起来学习。正是靠着夜以继日地工作, 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纂。

学习还应该在不断的坚持中获得突破。曾在决赛中因两次受伤, 在领先一盘的情况下失掉比赛而屈居亚军的网球运动员李娜是一个典型的坚持型选手, 她靠永不放弃的意志, 一次次地征服全世界观众。她的世界排名一步步向上提高, 从308名, 到33名, 到16名, 再第4名, 2011年她获得了法网冠军, 2014年再夺法网冠军, 创造了亚洲女子网球世界最好成绩。在众多同龄选手纷纷退役的时候, 已经年满32岁的她选择继续努力, 突破了自身的极限, 达到了自己网球事业的顶峰, 打破了国内高龄女运动员运动年龄的传统认识误区。在接受采访时她说: “虽然自己不太年轻, 但我非常期待明年”。

在我们的同学的身边, 就有许多这样的勤奋美少年。412班的宋琳, 高一期中考试时, 由第一名落到全校第46名, 她迅速调整状态, 虚心向同学请教, 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 积极问询老师, 特别是在课后挤用一切时间, 认真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系统总结每个学科的知识网络, 蝉联了后来每一次考试的第一名。她不仅生活上简单简朴, 还关心同学, 热爱集体, 担任班长职务, 积极认真, 勇于负责, 带领412班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一个个的第一。

同学们, 我们下学期还将沿用严格的作息时间表, 每一个人必须做好充分地“吃苦”准备。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高手。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时间, 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座椅。天道酬勤, 老舍先生说过: “才华是刀刃, 辛苦是磨刀石, 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 也会生锈, 成为废物。”勤奋磨尖了你才华的刀刃, 让你在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 风雨无阻。这把刀, 可以帮你排忧解难, 登上智慧的高峰。请你记住: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 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哈佛大学有句名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 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蜡树飘香启迪我们只要积蓄力量, 终有释放的那一刻成功, 成功从来都属于懂得内秀、勇于自新的人们。过去的学期在表彰的这一刻结束, 新的学期也将从表彰的这一刻开始, 校园的铃声在呼唤着新的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创我们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中学生修身之思考 篇2

如今,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力争做到即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又符合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在计算机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的中指出:“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它是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素养方面的体现,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习惯。”中小学时期是最适宜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我们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特别在上机实验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实际上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形成,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对品质、能力、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它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

习惯的形成仅与环境和教育有关。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培养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这就给我们上机实践提出了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的要求。

良好的习惯形成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思想重视,教师的指导,培养方法得当。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动,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和努力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践。

2、教师在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中,应有良好的习惯。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应做出榜样,让学生模仿,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然后通过启发自学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发展良好的习惯。

3、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训练来培养。在上机练习中,把培养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良好的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牲,根据需要,结合可能,有的放矢,具体明确。

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起到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等积极作用。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为了生活和劳动,一个人必然要同其它人发生这样和那样的关系。另外,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一部分人组织起来,按照分工招待各自承担的任务。这就强调了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此外,与人协作精神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装的身心健康。

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可会使人们沉迷于计算机中,对中小学生来说,很可能会从“书虫”变为“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培养,在社会化进程加速的住处时代,以新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际关系,对待人与计算机的关系。

由于计算机课程不是高考科目,学生对计算机课认识不够,使计算机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难以保证,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受数、理、化等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太适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还不太成熟,管理体系也不太健全,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教学研究体制,没有形成教学研究的风气,大部分计算机教师与外界联系较少。现在,我们中学计算机课程的研究层次较低,研究的焦点往往局限于计算机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至于教材、教法、评估考试等环节,其研究基本是空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力求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符合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适合中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

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不必一概排斥游戏,因为第一、学生可以通过玩游戏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并积极主动地从中学到一般软件包使用、安装、复制、压缩等方法;第二,一些编的好的游戏尤其是益智能游戏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游戏本身就是由程序组成,其中体现了许多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开扩学生思路,自己动手编者按一些简单的游戏,提高编程能力。学生对感趣的事可以极大地调动调动积极性,热情地投入学习思考,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要注意提醒和监督学生不要沉溺于游戏,以到影响正常的学习。另外,学习用的游戏软件应由教师提供,对学生自己拷贝的游戏要事先检

查有无病毒,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设计是否适合本年龄段的学生及本校机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等。

中学数学备课之思考 篇3

中学数学备课思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学习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能否授好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而如何备好课又是授好课的前提。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战”,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便是“不上无准备之课”。备课既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教师学习、分析、研究和处理教材的过程,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通过备课教师便可以在课前对所授课程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对所授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本文中,作者通过总结四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下,从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情感、备好教法与学法、备课需要反思等四个方面剖析怎样备好数学课。

一、备好教材

教材是师生沟通的中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载体。《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数学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应当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高屋建瓴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责任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更要增长智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而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识途,而识途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备好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任课教师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应当转变以往“师本位”的观念,重新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以上述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应该强调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统一;在强调人类价值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有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

三、备好教法与学法

所谓“教法”,是指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所谓“学法”则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前者是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所授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巧、学会哪些技能、达到何种程度;其次,思维能力的目标,考虑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思维能力;再次,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思考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让写生得到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出哪些优秀的思想品德最后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应更加重视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学好,更要会学、好学。然后,教师应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更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四、备课的反思

数学备课内容和方法的反思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接受程度和效率的高低,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内容要适中

在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时要具体内容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是否有利益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要体现一个适中的原则,不要多选,也不要少选。多选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少选会造成课堂教学松散、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2.备课内容要适合学生

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因为新知识是在就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来的,因此相关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造成障碍。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以便教师适时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复习内容、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3.激活学生思维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有问题之后学生才会探索,才会有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习贵在领悟,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尤其是在新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当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多提出一些问题,创造更多的探索氛围,为学生留有发现的空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快乐。

五、结语

中学生修身之思考 篇4

一、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意义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管理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的安全是其在校学习、生活、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是高职院校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高校中频繁发生的各类事故令人触目惊心,“80后”、“90后”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心系千家万户,既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高专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中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上忽视或不重视,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内容不明确等问题,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尚存缺失,大学生的安全状况、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等现状不容乐观。

影响当前安全教育管理的因素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存在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自身、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之中,存在于设施建设、服务质量、管理教育等各个方面之中。

客观方面:第一,高考制度改革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增大,其生理与心理差异很大,在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两大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基本常识,导致事故发生;第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娱乐和消遣方式呈多样化,校园及其周边的娱乐场所迅速增多,但配套的规范管理还不到位,各类娱乐场所成为治安事件和事故的多发场所;第三,高职院校大多实行半开放式管理,校外人员进出校园流量猛增;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内外聘人员、临时工增多,存在管理上的安全隐患。

主观方面表现为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缺位,如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得不到体现;安全教育在高校各部门中权责划分不明晰;现有安全教育无体系可言,没有规范的教材,安全教育经费不足,多数安全教育活动流于形式等。

三、加强和改善高职高专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落实安全教育管理的责任制,做好安全管理

学院领导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注重长效,建立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措施落实、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层层负责。把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教研室、每个班级,做到人人皆知,措施明确,责任到位,对学院的防火、防盗、防爆、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公寓安全等诸多工作要做全面彻底的检验。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辅人员要本着为学生、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细化管理。层层抓,反复抓,形成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的责任负责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的内容规范。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重在培养安全意识,懂得安全规则。安全管理贯穿到学院各项工作的始终,要以安全防范教育为主导,认真作好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将安全教育的内容规范化,使安全教育进课堂。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教学计划上,制订安全教育计划,既要考虑高职高专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又要考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学生的思想、专业的性质,采取灵活、生动、有效的方法,使用科学规范的教材,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使安全意识能深入学生内心。(三)注重安全教育管理的方法,消灭安全隐患

目前,学院设立专职辅导员管理学生,增设各楼区专职保卫人员,同时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使学院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提高。

1.学生工作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教学楼、办公室、宿舍楼、食堂应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如消防、报警、防盗设施,生活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整改保证安全。

2.辅导员要作到深入班级、宿舍、教室、活动场所与班级的学生党员、团员、干部及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日志统计工作。

3.舍务管理要严肃认真,坚持查寝制度,对旷宿的学生认真落实做好记录并报有关人员查清事实,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坚决制止并报学生工作部给予处分,决不姑息迁就,放任自流。检查卫生的同时,更要彻底排查宿舍安全隐患,如私接电线,使用电器,烧蜡烛、动消防器材,使用管制刀具等情况,对进入学生宿舍的外来人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杜绝外人进入学生宿舍或留宿。

4.加强各值班岗位管理力度,对外人进入院内楼内进行登记,维护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要教育学生遵守本院校的规章制度,和谐相处,减少学生之间矛盾。

(四)创新安全教育管理的形式,真正讲究实效

学院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学院的具体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如将“消防日”、“安全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节日作为教育契机,利用这些节日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安全教育系列讲座;举办安全知识竞赛;进行消防实战演练普及社会公德、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观看专题录像等特色活动,增强大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内容更贴切。更真实。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橱窗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结束语

高职高专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长抓不懈的重点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只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时刻不忘安全管理的重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院的安全工作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教育与职业,2009(12)

[2]刘勇,如何做好高校安全教育,科技资讯,2008,(6)

[3]余宏明,高等学校安全教育浅议,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中学课堂启发式教学之思考 篇5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遗忘曲线,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学高为师”,“传道,授业,解惑”都强调了为人师者的知识基础与知识传授。但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成长,包括能力、思维、品德等等。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是这么说的:“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后所剩下的东西。”

启发式教学提倡多年,启发式的本质:启发诱导,开启智慧。但在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往往停留在表象与形式,没能从知识体系与认知规律角度深层认识启发。为了提高启发式教学质量,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思考:

1.为师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体系,也就是所说的“学高为师”。为师者能从自己深厚的知识体系中随时抽取部分逻辑序列去教授学生。为师者要知识体系完备,逻辑层次清晰,能根据教学需要随时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抽取部分知识子网络用于启发学生。

2.为师者要懂教育学,心理学,不断进行教学反馈去理解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而根据学生的思维去引导和锻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实践中鍛炼学生“渔”的技能。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在进行逻辑思考,就是可取的。结论错可能因为知识基础薄弱,不代表思维过程错了。

3.知识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材料,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提高能力。

在近年教学改进过程中,启发式教学从国外引入国内,但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基础分解教学知识,用学生能接受的逻辑递进方式逐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也就是说,启发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一是学生要有思考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去引导学生思考。

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去分解知识体系,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阶段及前后课堂中要求学生的理解层次不一样。也就是说,学生思考所依赖的知识基础要循序渐进,及时提醒加深。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在时间(天数)轴上记忆量变化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遗忘曲线及时提醒学生将要遗忘的知识内容,而不能讲过了就要求学生一定理解和记住。

学生如何具备当前这个阶段启发式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呢?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知识体系,并能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将知识按照学生每个阶段要理解的层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和掌握,而不是把知识不分深浅一下都堆在学生面前。

中学生修身之思考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历史课程教学是中小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历史属于副课,原因在与升学考试等考试中并没有历史课程,但是从整个学生的均衡发展来看,历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进展,各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农业和工业发展史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过去,并展现未来,所以历史一直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老师课程学习中往往把考试通过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就容易偏离我们历史课程设置和学习的初衷,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把一些历史事件年份和相关任务及事件名称就和背课文一样进行死记硬背,当你问起学生在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中有什么人物等情况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很流利的把这些问题回答上来,但是当我们问到这个事件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会很茫然,从这个问题上,我们所反映出来的时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的强调学生的教学成果和成绩考核,把一些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和常常出现的考试重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在这个历史事件学习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事件的背景,時间的起因,事件的过程和事件的结果,这些本应该是通过我们的教学手段活生生的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在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却没有了。

(2)背诵成为目前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手段,这是普遍存在于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学生在学习中好像也适应了背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也积极的采用背诵的办法来解决,因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教师而言,也在通过各种办法和手段来帮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顺利过关。这种学习手段让学生很容易在心里和意识上认为历史课程学习就等同于背诵,这样,学生在整个历史课程学习中都会失去原本的学习快乐和兴趣,完全的被各种年月日、数字和人物名称所劳累。

笔者认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对于每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寻找到相应的背景因素,并对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学习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学习完历史课本之后,才能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有一个生动的、鲜明的认识。对于历史课程学习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和看电影一样,给学生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顺事件,然后把这些死板的用文字表述的内容串联起来,用各种图片和影音资料展现给大家,这样孩子在学习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历史事件的了解中,通过了解,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对每一个事件进行整理和归纳,这就和学生在对自己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回忆和记录一样,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周边事件都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对于历史中的人物不单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了,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一方面,我们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中,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了解和把握,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的一个基础,所以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还应该体现在考试手段和考试内容上,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更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些外出学习历史和了解历史的机会,让孩子在每一次历史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当时的状况,并对每一次心得学习进行发自内心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这比单纯的要求学生记住某一个数字和某一个地方要好的多,也容易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否则,对于部分孩子而言,可能在学习中,就是简单的通过了一次考试,取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仅此而已,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历史课程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教师灵活多变的给孩子创造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历史课程,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学生的历史才能真正的学好。

参考文献:

[1]郭玲.新课改视野中的教学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桂文通.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关注的过程[J].中学数学.2002年12期.

[3]王宝栋.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

[4]殷赪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10期.

[5]李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7期.

[6]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J].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09期.

[7]陈木兰.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8]刘运芳.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赵玉生.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

[10]赵静.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J].学科教育.2002年08期.

作者简介:

上一篇:鼻内镜下修补术下一篇:招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