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供电

2024-06-03

可靠供电(共12篇)

可靠供电 篇1

0 引言

建模供电区域内有现代化大中型企业100多家, 有正县级、副县级工业园区各一个, 有大型用电单位26个。供电可靠性将会对这些大型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使供电区域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的强度有所提高, 需要认真分析与评价供电区域配电网的现状, 提出改造和建设的更加完善的技术原则, 促使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超过99.995%。

1 供电区域配电网现状

(1) 网架结构。供电区域10k V架空网目前主要为辐射式、单联络接线方式, 主要为单辐射接线, 环式接线和分段联络的接线方式不够多样化。部分架空线联络点缺乏, 分段不够科学合理, 主要表现为部分支线联络不密切, 当主干线路发生状况时, 分支线路的压力不能由其他线路帮忙转带, 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完善。

目前, 供电区域仅有电缆线路一条, 无规模电缆网,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 供电区域电缆网的增长速度会显著提高。

(2) 线路主干线的长度。在城区内, 由于路径资源、电源点的布局等因素, 部分10k V线路的主干线偏长的状况也是存在的, 其中10k V超供电半径线路多达9条, 后期对10k V线路进行科学的改造, 可根据电源点的建设、供电范围的情况等因素来进行。

(3) 线路容量与负荷。2013年底, 供电区域还存在15条重载10k V线路, 19条轻载10k V线路。线路容量不均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4) 设备水平。部分线路、配变、开关等设备运行年限过长, 负载较重时易发热导致绝缘老化, 因此, 亟待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

(5) 线路运行环境。架空线路绝缘化率较高。但电缆通道较少, 新建电缆廊道争取架空入地改造, 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

2 配电网故障情况分析

供电区域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 共发生故障836起, 按故障设备分类, 发生架空线路故障195起, 电缆线路故障64起, 配电变压器故障76起, 开关设备38起, 电杆故障285起, 绝缘子故障22起, 避雷器故障10起, 其他设备399起。其中按故障原因分类, 外力破坏占比例10.17%, 恶劣天气占比例1.67%, 自然灾害占比例2.87%, 运行维护不当占比例48.21%, 设计安装不当占比例2.75%, 设备本体占比例14.11%, 人员管理不当占0.12%, 用户原因占比例19.62%, 其他原因站比例0.48%。

3 供电区域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方法与策略

目前城区配电网中的电缆双放射网中的两回电源多是同路径敷设, 并且来自同一变电站, , 与其它电源间的相互协调合作能力不足;还存在着部分线路的支线没有充足的电源联络, 架空线路分段情况不科学等问题;电网的运行与修复、自动化程度、线路互相供应能力也有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事故抢修、基础资料管理情况、状态检修等很多方面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3.1 加强并改善网络的结构布局

多分段多联络、单环网, 双环网等方式是我国目前可靠性较高的配电网接线方式。要想找出改善配电网的最佳模式, 就要对这几种配电网接线方式进行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1) 多分段多联络接线方式。多分段多联络的配电网在遇到事故的时候可以有效提升线路设备的利用效率和线路设备的储备能力、提高电源支撑作用的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增强线路的负载转供能力。

(2) 单环网接线方式。一般情况下, 会有两个电源来支撑电缆网的这种接线形式, 变电站的两段母线是这两个电源的来源, 正常的运行方式是将联络开关打开, 在发生故障的时候, 通过关闭开关会将发生故障的线路有效隔离, 而正常线路的用户则可以合上开关来进行负荷转供。该接线模式的运行比较灵活, 且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为了满足负荷转供的要求, 各条主干线负载率应该严格控制在50%左右。

(3) 双环网接线方式。采用开环运行方式的双环网接线模式, 是一种有着很高的运行灵活性和较强的供电可靠性的方式, 这种方式能最大量地确保向用户持续供电, 满足重要用户要求双电源供电的需求。

3.2 提高配电设备的质量

配电设备的高质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故障率, 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设备的装备水平对设备的检修周期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停电事故, 要尽可能使用全封闭、少维护、高质量的设备, 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3.3 实施配电自动化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行配电自动化, 这种方式能够迅速隔离故障区段, 缩小停电范围, 加快恢复供电。故障自动隔离功能应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

应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终端类型, 提高信息采集覆盖范围。根据网架结构、设备状况和应用需求等因素, 来选用合理的自动化终端或故障指示器。对于关键性的节点, 例如主干线的开关、联络开关、进出线较密集的开关站、配电室和环网单元, 应配置“三遥” (遥测、遥信、遥控) 配电自动化终端;对一般性节点, 如分支开关、无联络的末端站室, 应配置“两遥” (遥测、遥信) 配电自动化终端或故障指示器。

3.4 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科技水平

对设备缺陷进行专业的技术分析与研究, 随时做好设备状态的检测和故障诊断工作, 是加强配电网的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 还要对设备故障检测仪器的配置进行升级, 对设备检修的期限由定期检修逐步变为状态检修, 并且要尽全力避免由于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的用户停电。为了减少线路停电时间和次数, 还要推行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工作。

4 结束语

要想有效改善城市核心区配电网的供电的安全性, 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善和提高:首先要升级配电系统网络的布局结构, 来增强运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其次还要改善电源及运输电力的途径, 提高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再次, 把好设备的质量关, 采用高质量的设备, 来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此外, 还要做到合理安排供电计划, 统一协调规划, 提高管理运行的水平, 加强设备质量检修的强度, 加强宣传力度, 使外界因素对配电网的干扰有所减少。

摘要:该文通过建模分析供电区域配电网结构、设备管理以及发生的重要停电事故情况, 研究探索供电区域配电网存在的供电风险规律, 并从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发展、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山.提高浦东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分析[J].上海电力, 2005 (01) .

[2]尤卫元.提高供电可靠性七招[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 (20) .

可靠供电 篇2

生产技术部---史庆勇 2011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扎实、稳步、有序开展,停电计划实现完成率91.28%,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较好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保证了范县电网设备安全、持续、可靠、健康运行。并较好的完成了全年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个人主要学习、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期间,认真学习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规范、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习有笔记、学后有体会,通过学习、实践自己总结出了管理供电可靠性六字真言即:“熟、勤、准、理、分、统”,来管理供电可靠性工作。

1、熟:熟悉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职责;熟悉我局供电网基本情况(35千伏输电线路、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电线路等情况)。

2、勤:勤看电网负荷增减情况、勤问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动电网负荷预测情况;勤对照设备台帐、勤对照线路图纸变动情况;勤录入基本数据和运行数据。

3、准:(1)准备:准备好基本资料、基础数据,以便于数据的随时录入,(2)准确:所准备的资料保证准确无误,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4、理:管理,按照供电可靠性下发的管理文件进行“由下向上”的流程进行管理,并对上报的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事件逐一分析,理清停电原因。

5、分:对所录入的停电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分清是计划停电还是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是计划工作停电还是临时停电;故障停电是因:内部原因还是外力因素或是自然因素。

6、统:对分析的原因进行统计,并统一汇总编制成材料,供领导进行参考。

通过以上的管理方法,使我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根据上级文件和标准修订了我局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文件,为可靠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条可依、有理可循”的有效依据。

2、严格按照停电计划和市公司配合掌握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3、4月份联合集中检修工作、龙王庄变电站增容工作、杨集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作。

3、按照领导要求,合理安排临时停电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10千伏电缆入地改造工作和35千伏楼军线、35千伏楼濮线线路改造工作。4、2011工作完成情况:计划停电户时数为57450,实际计划停电户时数为32535(12月份还没统计),218项停电计划,变更19项计划,全部按文件规定执行,完成率91.28%;完成供电可靠率RS-3为99.88%。

三、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上报停电计划工作内容不具体,计划工作时间过长。

2、基础数据上报不及时,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软件基础数据,导致省公司关网时,基础数据不能准时录入。

3、各单位供电可靠性专(兼)职人员,应加强对其业务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对供电可靠性认识,减少因停送电时间过长,检修现场因准备不足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对用户供电,影响对用户供电。

4、个别单位由于上报停电计划考虑不周,造成下月临时停电较多,造成我局停电工作时不能合理利用每一次停电机会,影响对用户供电。

5、部分35千伏变电站由于没有进行合环运行,在倒电源需停电进行,因倒电源而影响对用户供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沟通和执行力,将可靠性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龙头来抓,并把可靠性管理与电网规划、城网建设与农网升级改造、设备运行与检修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实干、实用、实效,为争可靠性指标在同业对标在全省排序中进入先进行列。做为计划停电综合部门,加大停电计划的刚性管理。结合季节特点,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停电计划的审核,对确实需要停电输配电线路,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按照所分管设备,尽量减少计划停电工作。把影响供电缺陷消灭在萌芽中,避免同一线路重复停电。形成计划管理为前提,以制度办法为依据,以指标管理为中心,以精益化管理为目的管理模式,使可靠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强化管理,严格控制非计划停电。在计划检修管理工作中,始终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管理紧密结合,安排每一次停电计划时,考虑满足可靠性要求。一是为控制好可靠性目标值,编排月度计划时尽量考虑到可靠性需要,统筹安排,以合理高效利用每一次停电。二是加强设备检修预安排停电的管理,使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其中不具备条件的或配合工作未准备好的停电工作不予批准,推行设备停电“一支笔”审批制度,杜绝重复计划停电现象。三是配电网进行施工和检修时,督促有关部门事先制定好工作计划,提前勘察施工或检修现场,优化施工方案,作好施工、检修准备,操作人员、施工或检修提前到位,完工后及时验收送电,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四是加强故障抢修、临时停电管理。提高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3、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合理调整检修周期,提高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每年根据有关延长检修、预试周期的规定和“状态检修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有关单位编制各专业检修、试验、监督计划,确保供电可靠性指标在目标控制范围。为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加强了设备状态诊断,通过带电测试和在线监测、红外线热像仪测试、盐密指导清扫等手段,使计划检修停电次数大大降低。

4、加强对输配变电设施的检查、巡视、消缺,消除设备隐患。加强对线路多雷区及易冲刷区的巡视、维护,充分利用先进检测设备定期对输变电设备运行薄弱点、连接部位的检测,努力搞好线路通道的清理工作,提高了输变设备的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

5、加强调度运行管理,提高负荷预测水平,积极推行“固定检修日制度”,并根据工作安排与天气变化及时灵活的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系统安全经济、稳定、可靠运行。

配网供电可靠性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对策

供电系统用户可靠性指标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的需求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制造、生产运行、营业服务等方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一、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一)供电可靠性网络结构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配网还无法满足这种高可靠性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电网设计规划没有遵循适当超前的原则,电网建设赶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网络结构不合理,一旦发生停电,不能有效地转移负荷;二是供电设备陈旧,供电半径较大,导线截面较小,线路互供能力、可靠性差,因设备故障造成停电事故较多;三是配网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快速切断故障点,恢复供电。

(二)频繁施工和重复停电。频繁的施工和重复停电对普通的民众和电力企业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会让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大大的降低,导致普通民众对其失去信任。这种状况的发生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会让施工和停电没有统筹的计划性。而且目前对停电的检修工作也有很大的问题,一般都是在进行停电检修前,其计划不周全或者是相关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在进行施工时,其进度过于缓慢,让检修的周期过长,相应的停电时间也就拉长了,最终让配网的可靠性达不到要求。

(三)用户设备影响可靠率。用户的设备对整个城市电网也有很大的影响,它的良好运行完全可以影响供电的可靠率。换句话说,就是在供电系统运行良好的情况下,用户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也会让整个城市电网瘫痪。但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目前的问题就是,用户设备经常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而且相关部门的维护措施也不够完善,经常会出现电缆沟坍塌积水等问题。而且,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部分用户的设备依然非常的老旧,这些老旧的设备根本就无法满足现在城市供电的需求。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为城市供电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方法

(一)加大配电网改造,完善其网格结构。一是在配网设计时应认真考虑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要根据季节不同和时段负荷特点,给予预留一定的备用容量,投产后避免短时间内造成超负荷拉闸限电情况发生。二是加强网络结构的建设,实行分区供电,适当提高变压器容载比,以简化变电站主接线,减少中间变电站数量,从而有效减少短路容量。

(二)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也在进行更新和改造,使得电力系统的经济方面不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损害,同时又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也就让城市供电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线路改造中应尽可能采用质量优的设备,使配网一次设备具备自动化功能,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创造条件;选用性能可靠的供电设备,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防止各种误操作的发生;推进灭弧介质的无油化进程,采用免维护开关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作业过程中全面推广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保障供电。加强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三)做好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于我国城市电网故障发生率较高这一问题,我认为做好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线路上的附属设备我们一定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试验,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并且一旦问题发生,及时和高效率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陈旧的设备和高耗能的设备,我们也一定要对其进行逐步的淘汰,这就涉及到对用户受电装置的管理工作,因为我们要避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因用户设备的故障而导致瘫痪。所以逐渐加大城市配网的维护和改造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还有一点就是,电力系统的实际供电能力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我们也必须要做到其同步发展,这是因为我们要让配网的机构和布置对现代的用户可以更好的适应,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停电计划。对于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这个问题,停电的时间和频率就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所以我们要想供电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停电计划的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日常的计划性检修工作,应合理安排操作人员,比如提前通知操作计划,提前分解操作项目等待操作等等。

(五)加强治理用户设备。一是对用户的接电和带电作业等工作要加强管理。并定期的对用户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于一些仍然在使用老旧设备的用户,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其更换电力技术新设备。二是安装必要的快速隔离装置,该装置可以快速的将发生故障的设备与整个电网断开,可以有效的降低故障发生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对一些用电量较大的用户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一定要强制其整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协调好可靠性和经济性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电力可靠性水平是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广大用户对高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要求供电企业加大城网建设和改造的力度,用可靠性评价的理念来指导建设一个坚强的电网来保证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更需要研究开发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各种可靠性评价准则和评估工具,推动可靠性生产管理应用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荣峰.试论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广西电业,2015,1.

[2]张利国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措施 [J].电气时代,2015,12.

浅谈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 篇4

1 建立供电可靠性的管理网络

为保证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政令畅通”, 供电企业必须成立以主管生产领导为组长, 由生产技术部、调度运行部、农电工作部、安全监察部、市场营销部、变电运行工区、变电检修工区等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及各供电所所长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进行补充完善,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确定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归口部门, 原则上设在供电企业生产技术部。归口部门设专职供电可靠性管理专责人员1名, 具体负责供电可靠性的日常管理工作。另外, 针对各部门职责分工的不同, 在各责任部室及供电所明确兼职供电可靠性管理人员, 并报供电可靠性管理归口部门备案, 分别负责所辖本部室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督办、协调、培训等工作。

2 强化供电可靠性的制度管理

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狠抓管理落实, 根据相关标准、制度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 建立一整套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标准、制度, 从而确保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严格执行停电制度, 原则上各单位上报的停电计划, 应根据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大修、技改、业扩计划进行上报。根据停电申请, 能带电作业的项目不停电, 能配合的停电项目不单独停电。临时停电计划一般不予安排, 特殊情况需经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停电和计划外停电现象的发生。推行供电可靠性的小指标管理制度, 严格细致管理。所有工程项目必须由施工单位拟订合理的施工方案, 把施工内容、停电时间、停电范围交代清楚。停电范围广、影响大的工程要召开专题会, 制定出最为经济、合理的停电方案后方可施工, 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

3 加强供电可靠性的月度管理

要加强供电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分析, 提高供电可靠率。及时上报供电可靠性运行统计表, 加强对各类停电事件进行分析, 对下月工作提出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 另外, 要坚持由主管生产领导组织召开月度供电可靠性专题会议。在月度分析会议上, 各责任单位汇报分管的指标完成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意见, 并计划下一步工作打算。认真研究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将供电可靠性管理放在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上, 使供电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供电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中, 要充分利用95598电力客户呼叫中心, 加快事故抢修速度, 强化客户安全检查力度, 减少客户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禁止挂网运行, 同时加强客户电工的业务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 减少因外部人为因素造成的停电。

4 完善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手段

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1.1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是电力系统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之一。可靠性指标是衡量供电企业安全运行、检修维护、基建工程、技术进步等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信誉、供电能效的有效手段。以可靠性管理为核心,促进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供电企业达标创一流的必备考核条件。

1.2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市公司对供电可靠性工作的要求,为使我公司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供电可靠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制定本办法的目的

2.1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可靠性管理工作网和管理领导小组。

2.2 明确相关单位可靠性管理的职责范围和任务。2.3 明确考核、奖罚制度。

2.4 加强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

第三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3.1 建立相关责任人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3.2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技术部,全面负

-(9)定期进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分析和上报。3.4.2 调度通信中心负责电网日常调度管理工作。责任人:

专责(兼): 具体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和公司关于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规程、规定与要求;制订本单位供电可靠性管理计划,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目标。

(2)编制电网运行方式,合理安排正常及检修状态下电网运行方式,减小停电范围和时间。

(3)编制、执行年、季、月、周、日调度计划,认真受理线路、变电工作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控制与减少设备倒闸操作时间与办理工作票的时间。

(4)作好电网各种异常情况下的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减少电网事故及故障情况下的停电范围和时间。

(5)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可靠性数据管理。认真、及时、准确填报输变电设备(含10千伏线路)停送电统计报表及受理工作票、倒闸操作时间统计表。

(6)负责编制审核公司月度检修计划,经领导批准后执行。3.4.3输变电运行部负责输变电设备可靠性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各变电站做好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及倒闸操作。

责任人:

专责(兼):

(1)贯彻执行上级和我公司关于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规程、规定与要求,制订本单位供电可靠性管理计划,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目标。

(2)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运行维护,做到巡视到位,维护

-况,收集、整理供电可靠性基础数据变更报表,及时上报生产技术部。

(6)每月结合安全例会,进行供电可靠性分析;(7)负责本部门人员供电可靠性管理技术培训; 3.4.5输变电检修部负责做好输变电设备及配电设备检修维护、试验、施工安装以及有关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责任人: 专责(兼): 具体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和我公司关于供电可靠性管理的规程、规定与要求;制订本单位供电可靠性管理计划,保证完成可靠性目标。

(2)负责输变电线路、设备的缺陷管理和设备定级,编制线路、设备可靠性检修、预试计划并组织落实。

(3)作好输变电线路、设备停电计划的编报申请管理。(4)在施工、检修作业中要积极采取带电作业。

(5)优化检修、施工方案和工作程序,力求使每一次工作的线路、设备停运的时间最短、影响供电的范围最小。

(6)积极推广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检修、施工质量和速度(效率),提高线路带电监测能力,提高故障查寻和判断能力。

(7)每月结合安全例会,开展供电可靠性分析。

(8)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供电可靠性管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技能,树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施工意识。

3.4.6供电所负责本辖区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试验及可靠性日常管理工作。各供电所负责人:

.2 汇报上季度各单位设备、线路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以及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

4.3 针对停电事件,按各种停电类别、停电原因分类,异常停电情况进行分析,制订对策,落实方案。

4.4 分析每个季度可靠性管理情况,查找管理漏洞和缺陷,检查考核每季度可靠性管理目标落实情况。

4.5 根据我公司总体工作目标及计划,结合电网运行实际情况,分解安排下季度供电可靠性计划。

4.6 讨论与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关的其他相关问题。4.7 各相关单位应该汇报的具体内容:

4.7.1调度通信中心汇报上季度本单位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及上季度重要的、影响较大的停电事件;汇报重要停电事件调度运行方式的安排方案及实施情况;汇报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采取的其它具体措施。

4.7.2输变电运行部汇报上季度本单位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落实停送电时间以及如何缩短倒闸操作时间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4.7.3输变电检修部汇报上季度本单位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重要停电事件时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汇报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采取的其他具体措施。

4.7.4市场营销部汇报上季度本单位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逐(条、台)次汇报停电原因;汇报重要停电事件时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汇报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采取的其它具体措施。

4.7.5生产技术部对全公司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汇总,分析

-合理安排停电时间,避免重复停电;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间,必须停电作业的,由施工单位制定措施,把停电范围缩至最小;严格控制停电“户时数”,确保供电可靠性目标的完成。

5.5 临时停电管理。各单位严格控制临时停电,必须停电的,由责任部门提出临时停电申请;相关部门专责应严格把关,分析能否转移负荷,能否带电作业,核实其工作量、停电区段、停电时间是否合适;经生产技术部、调度通信中心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报调度通信中心安排,方可进行。

5.6 故障或非计划停电管理。故障停电或非计划停电是指未经调度同意,设备从可用状态变为不可用状态。故障发生后,调度通信中心应及时向有关公司领导、部门汇报故障情况,通知有关设备管理部门尽快查找故障点及原因,同时尽快消除故障,及时恢复供电。

第六章 生产运行管理

6.1 调度通信中心应合理制定系统运行方式,认真开展短期负荷预测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的负荷特点合理调度,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6.2 加强输变电设备、继电保护、安全稳定装置的管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6.3 加强配电设备的巡视和配变的负荷监测工作。配变满负荷、超负荷时应及时调整,转移负荷。

6.4 电网建设与技术进步

6.4.1 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优先安排增加电网传输容量、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项目。

-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作RS-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 供电可靠率=(1-)×100%

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作RS-2: 供电可靠率(不计外部影响)=(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停统计期间时间电时间)×100% 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RS-3: 供电可靠率(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1-统计期间时间)×100% 第八章 考核

5.1考核范围。考核范围指各部门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用户的停电。

5.2生产技术部以停电户时数为主要考核指标,按季对各部门的线路检修、电网建设、配网改造、业扩工程和系统事故抢修等下达停电户时数指标,并对主设备可用系数、计划外停电、一类障碍等小指标进行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全公司季度绩效考核。

第九章 附 则

浅谈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 篇6

【关键词】提高;可靠性;供电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01-01

【前言】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也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制造、生产运行等方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一、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为两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1.1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加速电网改造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电网改造方面下苦工夫。目前,我局正在进行全县范围内的农网改造,同时也已制定了详细的城网规划。

1.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推广状态检修,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科学手段,按实际需要进行停电检修。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带电作业的研究,减少设备停电时间。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设备到期必修的惯例。

1.3 开展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工作,实现将故障区段隔离、诊断及恢复、网络的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加快对旧站(包括开关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积极开展配电线路自动化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10kV配电网结线主要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且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改造方案并逐步实施。

1.4 加强线路绝缘,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供电主要设备安排停电对供电可靠率的影响中,架空线路占很大的比例。提高线路的绝缘,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利用电力电缆供电容量大、占路径小、故障率低的特点,加大铺设电缆条数,对新建的线路尽可能使用电缆。对因地理因素而不足条件的线路,建议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5 尝试将每年单一性的配电设备检修计划改为根据设备的具体技术状况,并应根据实际运行存在的缺陷的多少及其严重性,以及是否有配电网施工作业同时进行等情况灵活处理、进行状态检修。改良接线,保证线路以灵活方式和适当负荷水平运行,特别是多用户的线路。在污染及雷害较严重的地区,10kV架空线路瓷瓶可考虑采用20kV等级。低压网改造,应逐步以低压电缆取代原来的接户线,解决因用户负荷增加而进线容量不足而引起的故障。

1.6 完善台区改造:台架升高,避免发生由用户引起的事故性停电。在台区改造时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容量、负载率),实行规划一步到位,改造分步实施;并且要加强与城建规划、市政建设协调配合,做好宣传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低压台区改造的力度。加强配网维护与巡查工作,特别是多用户、常发故障的线路,发现缺陷及时处理,提高设备完好水平。尽量按照环网方式设计,一步到位。预防事故、做好事故后的抢修工作。我县作为台风多发地区,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事故预想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组织措施

分解指标,找出影响供电可靠率的直接原因。编制可靠性指标的滚动计划,对可靠性指标进行超前控制。加强计划和临时停电的管理。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加强协调配合及进行其他改革。统筹安排计划停电,使输、变、配电施工一条龙同时进行;利用事故处理的机会进行预接开关或其他设备的检修工作;一次停电多方维护。制定具体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及考核方法。完善事故处理等相关制度,使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尽量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基础资料的完善有助于准确统计出供电可靠率,从而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而及时进行改善。加强配电系统的资料管理工作,尽快使用微机处理制图,使资料与改造同步。加强供电部门与用户之间的配合联系。注意抓好宣传工作,减少重复停电及破坏性停电。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量度。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技领先,加强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使用新产品

在电网改造中逐步使用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我局在改造中使用不同规格的电缆约2.96km,在安全距离不够处使用绝缘线,规格从35~120mm2,低压绝缘线,规格从35~95mm2,使故障率大为降低,对电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高起到了较大了作用。用棒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因耐压能力差,在雷雨季节,经常发生击穿,引起单相接地,且故障点不易寻找,延长了停电时间,用棒式绝缘子后,情况大有好转。用真空断路器替换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技术性能及安全性远远高于油断路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换阀式避雷器,以增强线路避雷和防止过电压的能力。采用全密封式变压器,现在,逐步使用全密封式变压器,此类变压器安全、可靠、经济,应用以后我们变压器的事故有所减少。

四、实现配网自动化和计算机管理

4.1 调度自动化

实现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条件下,我们首先使开关站和变电站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开关站的远动情况是:遥分,遥合,开关合分状态,各种信号继电器的信号量,10kV母线电压及10kV进出线电流。终端RTU采用RTS-200型交流采样分布式模块化结构,调度端为SWJ-700型系统,无线通道,附有一部无线电话。

4.2 MIS开发

MIS的开发,从管理上保证供电可靠性。MIS中的关键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即要有一张好的地图。在地图上几乎标出了每一根电杆的位置,待开发成功后,我们将把全局各供电所、变电站、调度室等全部用光缆连接起来,做到信息共享。这使配网在规划、故障点的定位、停电范围的显示、找配网的薄弱环节等等起了较大的作用。

电网改造中,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了可靠性统计与分析,对检修、项目实行周停电计划。使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大大加强,电网的可靠性从1998年的0.99528增加到0.99689,同时事故也大大减少了。

参考文献

[1]马维新.电力系统电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程浩忠,等.电力系统无功与电压稳定性.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李坚.电网运行及调度技术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程正兴.小波分析算法与应用[M].西安:西安大学出版社,1998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供电结构 篇7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 它即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提供必不可少的动力, 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建国50多年来, 我国城市电网有了很大的发展, 供电用电管理有很大的改进, 有了完善的标准频率和电压体制, 在城乡普及了用电, 整顿了城市电网结构。所有这些, 都为城市供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基础, 但是要适应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 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

1.1 根据预测末来几年中我国电力和能源供

应仍然十分紧张。近几年来,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迅猛增长, 从我国电力部要求电力发展速度至少要与现代化发展同步。但是从近几年电力工业明显滞后现代化的发展, 特别明显的地区表现在华东电网、华中电网。拉闸限电现象, 所以电力供应仍然是供不应求的。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城市进程和加快, 城市用电负荷增长迅猛。而且用户对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 但电力系统和配电设备的随机性故障是不可避免, 而且随着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 特别尽几年电气化铁道的建设, 对已经出现并将普遍出现的公用配电网中, 由于家用和工业电气设备带来的谐波等其它用户的干扰问题, 还没有引起注意。

1.3 大城市中高负荷密度带来的供电困难, 要求全面安排城市电网,

我国在编制1986~2015年电力30年规划时, 估算国内大城市负荷密度最大不会超过25000KW/KM2, 个别市中心可能达50000~60000KW/KM2负荷密度升高后, 向市中心供电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1.4 市郊农村经济发展, 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

猛发展, 使市郊用电量大大提高, 形成城市供电模式, 一些城乡区供电将会消失和转化。

1.5 随着工业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占用土地也将越来越困难。

为了保证城市的美观, 应尽早做出变电站的布局规划, 取得城建部门支持, 预留位置, 或考虑建设地下变电站和采用电力电缆, 以减少线路走廊, 缓和用地困难。

1.6 由于我们配电线路处于架空线路很广, 又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

所以经常会受到周围和大自然变化的影响, 从而使架空线在运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所以给我们电力行业带来很多维护工作,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安全供电的可靠性不明显, 经常做季节性停电检修工作。

1.7 现有大量的陈旧设备将不能适应城市电网发展要求, 应有计划逐步进行改造。

过去大量采用的设备, 技术性能较差:架空采用裸线, 有些开关断流容量小, 开、合性能不可靠, 大量的开关及刀闸不能遥控, 阀型避雷器运行中瓷件易击穿等, 对于这些设备, 都需要按照城网发展的要求, 下决心逐步予以改造。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

2 改善和保证城市供电应休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概述, 所分析和正常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和适应城市供电的发展, 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措施。

2.1 减少占地面积, 提高单位面积的供电量, 减少供电的长度提高电压质量:△V%= (PR+QX) /

2.1.1 向空中发展,

建设高式层中变电站, 压缩占地面积。2.1.2向地下发展, 建设地下变电站, 减少占地面积。上述作法是为集中供电中心, 减少△V。2.1.3发展小型和组合式设备, 成套设备及封闭设备。2.1.4简化接线、简化设备、简化电压等级, 减少变电层次。2.1.5扩大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使土地及空间充分发挥作用。

2.2 从结线上增加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2.2.1 采用环形供电。2. 2.2采用多回平行线路

供电。2.2.3采用备用电源, 对城市面上中心重要的负荷、军事、医院、政府中心的进线, 采用负荷放射形结线, 箱工变电所T接, 在高压线路上这些站, 采用负荷开关或熔断器保护。2.2.4采用几种不同电源同时供电的方式。2.2.5采用城区配电网络绝缘化结线方式。

2.3 减少通道数量, 克服电缆的拥挤情况

2.3.1 提高供电电压,

简化电压等级, 20~35KV在输送容量, 电压质量、供电半径、电能损耗低2~10KV。2.3.2加大电缆截面面积:35~10KV不小于是120mm2。380V~220V不小于70mm2。a.按载流量;b.短路时热稳定S;c.短路最高温度。2.3.3在负荷中心建设配电中心, 减少供电主干回路。

3 城市电网的改造与展望

根据我国有些城市先行试点经验, 城网改造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需要与可能, 有计划地、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和改造更新原有设备与电网结构, 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市面上区用旅游区要积极发展电缆供电;使用权架空配电网各有侧重, 互为补充, 配电网要具有不少于30%的容量裕度;为增强配电网的可靠性、灵活性, 积极采用开闭所和小区变供电, 并与城市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进行;对实际负荷接近或超过200KW的用户, 采用电缆专线供电等。为了达到上述要求, 应做好如下工作:

3.1 结合城市特点, 制定规划, 实现小区供电

和管理。根据城市特点制定配电网近、中期规划, 供电小区结合行政区和规划街道, 考虑供电半径, 把一个地区分成若干面积0.5~1km2的小区, 负荷密度2000~5000KW/km2构成相对独立的10KV及0.4KV配电系统。

3.2 做好负荷预测, 注意保持弹性, 留有余地。做好负荷预测必须先进行用电调查,

研究系统各行业历年用电量各负荷变化规律, 影响负荷增长的各种因素, 参考国内处同等城市, 同类行业用电水平,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产值, 消费水平, 增长速度等指标, 再进行电力、电量增长率分析平衡工作, 要留有余地, 使规划保持弹性。

3.3 采用链球式多电源供电, 为了适应各行对

电的依赖程度的增加, 除建设可靠的电源点外, 再将独立的射或配电线路网络向链环式 (手拉手) 供电过渡。每条配电线路的两端分别接上相邻变电站母线, 即每条配电线路都是电源联络线。正常运行时, 中间柱上开关断开, 两端分别运行, 当其中一个变电站检修时, 合上柱上开关, 另一端变电站就可带上全线负荷。在市区可采用可靠性高, 运行灵活的环式网络。

3.4 发展电缆配电网,

发展电缆化配电网, 采用直埋电缆, 是城市建设的需要, 能改善市容, 解决线路走廊, 但电缆线路投资高, 施工难度大, 所以首先只是在城市主干道和按小区供电的区域, 结合开闭所, 小区变的建设, 电缆供电系统的安全系数一般按架空线2倍考虑, 主电源馈电线路一般采用双回电缆, 当一回电缆损坏时, 另一回电缆能承担整个馈电线路80%的负荷能力, 敷设设电缆应根据负荷的发展, 结合城市建设, 实行土建一次完成, 预埋适当根数的电缆, 根据国外经验发展架空绝缘线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国内绝缘线运行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3.5 发展公用性开闭所, 小区变, 并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

为了增强电网的运行灵活性、可靠性, 减少单位从系统变电站架设专线供电挤占线路走廊的状况, 应在不同变电站的不同馈电线路的联络点或主要用户密集的地区, 建设独立的或辅设有小区变的开闭所, 在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住宅小区、高层楼群, 旅游网点;在市政、市容对电力有特殊要求的及分散的用户, 采用中心或支线小区变供电, 小区变应位于负荷中心, 接近主街道, 便于高压"л"接及低压干线联接。开闭所、小区变的建设, 必须先于城市建设, 这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

3.6 采用标准化设备, 应具有先进水平的新技

术、新设备, 新设备的选择要力求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在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的前提下, 大力推广新技术, 采用新设备, 在城网改造的过程中, 确定了设备选择的以下原则:

a.架空导线 (绝缘线) 的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和远期规划负荷选择, 导线的规格不宜太多。b.配电变压器应采用低值耗节能变压器、干式变压器、SF6气体绝缘变压器。c.开闭所及小区变的开关控制设备应选用先进的联络开头, 提高其断路容量, 为电网高度提供方便。d.110KV及以下电缆线路, 应优先选用友聚乙烯绝缘电缆。

县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新思路 篇8

1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1) 建立决策管理层、指标控制层和支持层三级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县供电企业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 主管领导为副组长, 安监科、调度所等部门第一责任人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 由各供电所所长和供电可靠性专责人为工作小组成员, 并确定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及配电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 对各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做出决策, 并对供电可靠性进行考核。

(2) 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管理标准。根据实际情况, 把《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和《供电可靠性管理细则》贯穿于生产经营、电网建设全过程, 为电力规划、基本建设、生产运行、检修维护、营销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使供电可靠性指标和责任挂钩, 对每月、每季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措施进行考核。

(3) 推行目标优化管理。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例会, 由供电可靠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召开各相关人员参加供电可靠性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主管领导主持, 公司供电可靠性领导小组成员和公司所属各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会, 总结全公司各部门供电可靠性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找影响供电可靠性的直接原因, 布置下月 (季) 主要工作任务及要求, 编制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滚动计划, 对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超前预控。

2 做好预停电管理

(1) 加强停、送电管理。实行每日生产调度会制度, 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统一安排停电检修工作, 对计划停电、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工作科学管理, 加强部门间停电信息沟通, 实现“一线停多处干, 一家申请多家工作”, 避免单一工作及重复停电, 严禁计划外停电, 彻底杜绝随意性停电。及时制定上报月度计划、周计划, 由调度部门统一管理和协调, 编制合理的停电检修计划, 使变电、线路、业扩、农网改造等计划停电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减少农村停电的影响。做好及时报送停电计划, 减少停电次数, 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 缩短停电时间, 从而降低停电对用户的影响。

(3) 对停电范围广、停电时间长的工作实行工程项目管理。要求施工队伍提前1周制定施工方案, 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分段、分时联合施工, 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 减少停电时间。

3 强化基础资料和运行管理

为加大农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力度, 供电企业应指导督促供电所完善供电可靠性基础资料管理, 并进行准确统计;对所辖线路所有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往年数据进行比较, 及时查找线路本身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由于农网改造使线路的变化非常大, 因此, 应及时对10 kV线路重新进行统计, 并绘制详细的地理接线图。做好线路设备的运行巡视和记录, 对线路存在的缺陷做到心中有数, 重点巡查、及时处理, 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

4 提高故障抢修速度

县供电企业成立事故抢修队, 24 h值班, 执行周密的供电方案, 一旦发生事故, 尽快转移负荷, 隔离故障点, 把停电范围尽量缩小。电网发生事故后, 检修人员能马上到岗, 事故备品备件准备齐全。配备必要的车辆和通信设备, 提高事故快速处理能力。

5 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1) 实现开关站和变电所调度自动化。在调度自动化的基础上, 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采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准确地判断故障线路, 快速地把故障隔离或排除, 避免10 kV出线轮流拉闸查找, 以快速排除故障, 减少停电时间。

(2) 提高配电网装备水平, 积极采用免维修、免维护设备, 如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35 kV变电所应建成或改造为无人值守变电所。

(3) 推广热倒合环。热倒合环操作可以避免负荷转供过程中倒闸操作所引起的短时间停电, 对于那些要求保证连续供电的用户非常实用。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保证安全且具备条件的前提下, 推行带电作业。

可靠供电 篇9

矿井生产供电运行系统包含配电网络、电源及相应用电设备, 针对其安全性的设计则包含开关、导体、继电保护、变压器、通信与接地防雷等多层面内容, 其中较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便是电源点及配电系统确定阶段如何可靠选择供电运行方式。良好的供电电源、适宜可靠的供电运行方式将影响到整个矿井系统的安全、高效、有序生产性能。因此, 我们只有考虑周全、深入研究、广泛收集电源点资料, 才能切实提升供电运行安全水平。

矿井系统生产中应用电负荷多为一级水平, 供电主体设备包括人员升降立井提升机、通风机、瓦斯抽放设备、主要井下排水泵、采区下山开采排水泵、局部生产应用的通风机等。倘若该类重要运行设备一级负荷电源供电产生了突然性中断, 则很可能引发一线生产人员人身伤亡、重要设备严重损害, 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以及较为深远的政治影响。

为有效避免重大供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级负荷供电应采用两回路方式。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部位, 例如局部井下通风机等设备的一类负荷, 则应确保独立设置两回路形式的电源供电线路, 进而确保矿井供电运行方式的高度安全可靠。

经过实践完成修订的相关煤矿安全生产规程对该类供电两回路方式有了更为细化的明确规定, 即深化要求采区井下变电所应面向局部位置通风机采用分列运行供电方式等。规定有效提升了矿井井下生产各类供电设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性、敏捷性与稳定性。

两回路矿井电源的运行方式包含一用一备、并列运行与分列运行等, 其主体运行方式的选择不同会对矿井系统供电生产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生产现场展开调研, 探寻不足、合理选用最佳运行方式, 才能真正营造安全、可靠的矿井供电运行环境, 切实提升生产服务效益。

1 矿井运行供电电源的确定

两回路矿井引入供电电源方式包含两类, 一类来自于外供电网络的同一变电所电源不同母线段, 另一类则来自于不同电源变电所。基于通常矿井位于供电网络末端, 因此实践设计应用第一类方式。

在系统供电说明书环节, 一些工作人员仅对电源变电所主变容量、地理位置、距离展开矿井负荷校验计算, 进而判断电源满足了供电矿井要求。但此种论证过程存在一定的缺陷, 欠缺对电源点现状的综合评价。实践论证中, 我们应合理判断电源点负荷、变压器、线路供电能力、是否存在出线走廊或间隔、变电所主体更新速度与扩容时间、是否采取合理供电运行方式, 进而科学确定该电源点是否真正安全可靠。

2 矿井并列供电运行方式产生的继电保护影响

两回路矿井并列供电运行方式主要指位于变电所两台主变压器高压与低压侧的母线利用联络开关分别相连, 或矿井配电所利用联络开关将两回路电源进行并联并一同展开负载供电。具体运行方式为当矿井地面变电所一号母线馈出开关负载于某点产生故障, 同时由于开关保护机器自身原因没能良好应对故障及时进行中断动作反应, 则地面变电所二号母线联络开关与第二台主变压器在母线电压侧的开关便会相继作出跳闸动作反应。基于变电所两回路电源成并列运行状态, 因而矿井地面变电所的第二台主变压器会依次通过井下变电所与井上开关最终回到矿井地面变电所, 并为出现故障的位置输送电流。

因此, 可以说并联两回路电源运行方式令矿井变电所的母线中某一馈出开关在产生带负荷故障, 同时没有能够及时断开故障时, 便会令连接该变电所的相应母线下一级别电源两回路母线所连接的开关继续通过另一路电源将电流输送至故障点, 使其无法及时断开。而当矿井供电运行在上述位置产生了三相或两相故障短路现象时, 则会令第二台主变压器母线侧开关产生故障反应并作切断处理, 令矿井地面变电所在母线电压侧全部停电。当其产生故障为接地问题时, 则会影响到选线工作, 令其操作变得较为困难。倘若矿井下的中央变电所母线产生了馈出负载的类似故障则会引发变电所性质严重的全部停电, 更有甚者还会产生越级跳闸故障现象。基于以上因素, 两回路矿井电源不适宜应用并联的操作运行方式。

3 矿井供电一用一备运行方式产生的供电负荷可靠性影响

两回路矿井电源的一备一用运行方式主要指两回路矿井电源中, 其中一条回路为全矿井提供电源供电, 而另一条回路则为备用设备。倘若矿井地面的变电所联络开关呈并联状态, 系统中一台主变压器承担着面向全矿井为其提供电源的供电职能, 而另外一台主变压器则成为带电运行的空载设备作热备用处理, 或整体不带电运行, 用于冷备用。当矿井地面变电所、中央井下变电所与变电所采区的母线侧联络开关整体合闸后便构成了一段供电运行母线, 并成为两回线路、一个电源的主体供电工作模式。

采用该一用一备供电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倘若正处于服务运行状态的线路电源突然产生停电现象, 则应通过人工操作开关进行电源切换, 这样便会形成短时间的系统停电现象。从实际层面来讲, 将矿井供电运行一级负荷下降控制为二级负荷进行供电, 直接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对于局部或主通风机而言, 在发生停电时倘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电源切换不及时, 便有可能由于其停止运转而产生聚集瓦斯, 进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因此, 在供电运行阶段, 我们应科学遵循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在应用一用一备两回路电源生产中需制定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 进而有效保障各类通风设备能够在最佳时间 (10 min) 内启动并恢复可靠运行。

4 矿井供电两回路电源分列运行方式

两回路矿井电源采用的分列运行方式, 主要将两回路矿井电源依次连接于各级配电、变电所两段母线中, 进而营造一个两回路各自不相关、不影响的单独电源供电模式。矿井地面变电所联络开关、二号母线联络开关与中央井下变电所、变电所采区等母线侧联络开关全部呈现断开状态, 进而有效构建了两条独立的回路电源线路, 这样一级负荷便可由每一单独的回路电源分别引进相应电源线。

基于该类两回路矿井电源分列供电运行方式的变电所、配电所母线均处于相互独立的不相连状态, 因而不会产生在并联运行阶段中由于故障现象导致停电范围不良扩大等问题。基于引入一级负荷于独立的两回路电源中, 各类局部通风机、瓦斯抽放等具有特殊供电要求的设备便可应用该双回路电源进行装置的自动切换, 进而实现在电源转换阶段不引发停电现象。由此可见, 该类分列运行两回路矿井供电方式较前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5 矿井供电两回路电源运行方式分析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两回路矿井电源供电运行方式的选择对供电可靠性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倘若采用并列供电运行方式则极易出现停电现象并令其范围不断扩大, 甚至引发越级跳闸等不良事故。因此, 两回路矿井电源应不采用不良并列的供电运行方式。而采用一用一备的供电运行方式则在实质层面令一级用电的负荷等级有所下降, 因此只有科学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才能在运用该一用一备供电方式阶段确保各类主要通风机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可靠的启动并回复运行。对于具有特殊供电要求的一些局部通风设备, 则不宜采用该类一备一用运行方式。矿井两回路分列供电运行方式可充分满足一级矿井用电负荷所需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要求, 因此我们应科学采用该类方式, 并进行推广。

6 结语

总之, 通过上述供电运行方式对矿井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只有本着科学、可靠、适用、经济的原则, 依据各设备生产需求、现实生产状况, 适宜地选择良好的供电运行方式, 才能切实令故障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且不引发大面积停电现象, 从而确保矿井供电运行的安全、有序、高效, 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廷谢.浅谈如何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3)

配网供电可靠性问题探讨 篇10

1 配网设计规划中提高供电可靠率

配网设计规划中, 从对基本接线方式的评估结果可知, 放射线或单一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低, 全联络树枝网供电可靠性最高。10kV架空裸导线为主的单电源放射性结构, 存在网络薄弱、供电能力差的缺点。应将10kV配电网络逐步改造为联络性强的环网结构, 实施手拉手多电源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以减少线路故障停电时间, 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 并逐步向10kV配网自动化过渡。

在一条线路中, 实行双电源供电, 中间设置分段开关, 可减少每段线路户数, 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实现配网自动化后, 分段器与重合器配合使用 (跳闸之后自动重合) , 自动完成预期的分合及闭锁操作, 可以自动排除分段性故障, 保护配网线路, 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由于配电线路是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加而不断发展, 线路建设初期虽然暂未能实现联络, 也应对主干线进行分段和分支线的隔离。一旦联网条件成熟, 应尽早实现联络, 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并为将来实现配网自动化提供坚实的基础。联络一般从主干线做起, 避免全线路长时间停电的发生, 然后按重要分支线、一般分支线逐步实现全联络。

还应对配电线路的台区进行标准设计, 规范施工。台区包括配变安装布置、变压器台架或基础的高度, 高低压引线型号, 截面与容量选择的关系, 包括高压引下线的做法及施工标准规范等都要作出典型设计, 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2 从减少线路跳闸的角度提高供电可靠率

现实工作中, 引起10kV跳闸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避雷器、环网柜、电缆故障, 树木触碰, 配变下线跌落损坏等。对引起10kV线路接地和故障的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2个问题:一是人的因素, 由于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不到位, 例如常发生由于刮风、树枝砸断线路, 引起断线事故;二是设备因素, 由于有些设备陈旧, 绝缘老化;有些是质量低劣, 如由避雷器、熔断器跌落造成的故障。因此, 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提高10kV配电网络供电的可靠性, 是摆在广大电网运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 加强停电检修计划的管理。供电企业生产计划部门每年必须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编制出年、季、月停电检修计划, 严格按计划进行检修, 而且在编制计划时, 一定要科学安排, 避免重复停电。有效控制计划外停电, 建立严格的计划外停电申请审批制度, 并进行认真考核。严格按照检修工艺标准进行检修, 提高线路检修质量, 凡因检修质量原因造成线路停电事故的, 必须追究责任。各供电单位在安排检修计划时, 应坚持“先算后停”, 做到“一线停电多处干活, 一家申请多家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停电、缩短计划停电时间。

(2) 利用配网自动化手段进行故障处理。故障处理的快慢, 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高低。配电网综合自动化处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故障检测、定位、故障点隔离、网络重构以及恢复供电。首先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处理功能, 对不同故障点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 再结合一次性系统进行故障隔离, 通过远控完成恢复供电。

(3) 加强对线路的维护巡视。对影响线路安全供电维护区内的树木, 一定要进行砍伐, 必须坚决有效地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减少线路停电次数, 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汛期到来之前, 重点对汛区低洼配电房地带进行特殊巡视工作。

(4) 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办法。如某供电局运用了计算机软件中的日志管理模块, 将配网运维信息记录得更加详细, 细分了各类工作类型, 工作人员根据自己实际工作, 在相关的工作记录卡上填写相应的工作内容和信息, 如第一种工作票记录卡、中压故障抢修工作记录卡、低压故障记录卡等, 将不同的工作进行细化, 便于日后统计和相应的查找工作。在填写第一种工作票记录卡和中压故障抢修工作记录卡时, 要求填写时按照单线图进行点图操作, 并准确填写操作时间, 系统便可以根据单线图上的开关状态和记录时间, 自动统计停电时间和影响用户, 对于供电可靠性考核提供准确、详尽的基础数据。缺陷管理、两票管理、班务日志等模块都已全面使用, 实现电子化管理, 保证了缺陷报送处理、两票执行等项目的电子化流程处理, 实行闭环管理。

3 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全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抢修工作中, 严格执行“先转后修”的工作方法;计划停电中落实“能转必转”的工作理念;在转电操作中, 设置2个班组相互配合, 一拉一合的转电方法, 缩短了各类停电时间, 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可靠供电 篇11

【关键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U2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58-02

前言

供电可靠率直接体现了供电系统对客户的供电能力,是衡量供电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供电可靠率指标体系是供电系统规划设计、电力设备选型到工程建设实施、日常生产的全过程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2007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作为总抓手”的工作思路后,到2011年,供电可靠率已从最初的99.881%提高至现在的99.9406%,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10.42小时下降到5.2小时,农村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38.65小时下降到12.07小时,南网系统内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提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的工作思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该思路对供电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以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是供电企业管理提升之道

供电可靠率反映了电力系统对客户的供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特性的集中体现,直接反映当前电网的运行状况和综合管理水平。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供电可靠率实质就是对客户的停电时间指标的管控能力。虽然影响供电可靠率提高的因素比较复杂,难以控制,供电企业以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就是抓住电网规划、电网建设、运行管理、综合停电管理的主线,能水到渠成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从近几年供电企业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中不难发现,计划停电占了总停电时间的80%以上。但大部分供电企业的停电管理,处在“说也说不明,理也理不清”的无序状态:计划停电既无事前预控,也不存在事中管控,更无事后分析总结;临时停电几乎只要申请,就能实施,无章可循,颇具随意性;全年计划中,线路预安排停电有多少次,单条线路最多停电次数有多少,没有人说得清楚。

提高供电可靠率,减少停电时间,促使了各级供电企业对停电时间指标的量化管理。指标的“量化”就是将10kV线路供电可靠率的年度目标值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年度可停电时户数,使各级人员以熟悉的时间和时户数概念来管理指标,指标的具体化,提高了过程管控的可操作性,规定了全年总停电时间是多少,每个区域、每个企业能分配到多少,使得各级人员心中有数,努力做到不超支不超标,这样就形成了事事有人抓,人人有指标的管理模式。

提高供电可靠率,减少停电时间,进一步促进了各级单位规范计划停电管理工作,做到综合统筹安排停电,提高停电的综合效率,避免重复停电。配网的建设、改造、检修、预试定检等停电计划做到了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提高了设备停电计划的合理性。同时促进了配网调度企业科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为电网基建和运行停电创造条件。

提高供电可靠率,减少停电时间,促进了停电管理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供电企业通过建立综合停电月度、季度、年度分析总结和通报发布制度,明确延时停送电的定义,将计划停电申请单位、设备操作单位的计划停电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累计分析。同时加强监督,扩大月度计划停电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的发送范围,派发到相关工程管理企业、施工管理单位,以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完成工程计划。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是全过程管理,建立闭环、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确保提高电力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二)加强供电企业内部联动

以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加强了电网主配网之间的联动,生产与规划、营销及基建之间联动、指标与绩效的联动,通过细化可靠性指标管理,以客户停电时间和次数等关键战略指标为一级指标,形成覆盖规划、工程、运行和客户管理并细化至岗位的可靠性二三级指标体系,以抓指标促供电可靠性管理精益化、规范化。

(三)提高了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1、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减少停电时间,电网的运行管理也是关键因素。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线路负荷电流不断增大,线路上的主要配电设备经受着更大的考验,设备的老化及设备质量问题逐渐成为配网运行的压力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表现在户外刀闸弹簧断裂、变压器渗油、避雷器爆底、设备线夹接触不良发热等。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促进了供电企业高度重视设备的更新改造,以新技术应用作为改善线路运行工况的主要手段。如佛山三水供电局近几年突出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是为防止绝缘导线遭受雷击断线,使用带过电压保护器的放电间隙穿刺型防雷工具,安装后至今未发生过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事故;二是推广使用可带电更换的跌落式避雷器,避免发生因避雷器故障导致停电检修的故障,运行至今未发生因避雷器故障导致停电检修的故障;三是广泛安装带远程信号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实现线路过流报警短信通知定位功能。减少故障查线时间;四是在低压配电网试用220V可触摸式带脱离装置的低壓避雷器和具有防雷功能的智能型防雷漏电断路器,大幅减少雷击烧毁电能表及漏电开关等配电设备和降低漏电总保护的故障跳闸,消除0.4kV低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大大提高0.4kV低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五是推广应用馈线自动化开关,安装投运后,由于其能够及时将故障限定在特定范围,故能够大大缩短了故障查找及处理时间,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又降低了急修班组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劳动强度。

2、发展设备状态监测技术

近几年,在以减少停电时间的总指导思想下,供电企业大力发展以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的状态监测技术,实现对变压器、高压开关等设备的连续、随时监测和诊断,通过设备测温和局放试验,实现设备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保证了设备故障的及时发现与消缺。建设状态监测与诊断中心,整合状态监测资源,包括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巡维、停电试验、带电测试和在线监测等数据资料,以及雷电定位、电能质量监测等技术支撑系统数据,通过建立设备健康状态指标体系开展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策略,形成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特征的设备状态监测体系。

3、打造快速复电机制

打造快速复电机制,重点是开展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强化配网运行方式的系统分析。开展配网故障快速复电机制建设,明确故障快速复电机制信息流,明确故障快速复电机制的考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打造以95598为中心的客户问题解决中心,并通过信息系统支撑客户服务、复电指挥和故障急修。

4、大力推进带电作业

按照带电作业发展规划,广泛开展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带电作业项目研发,优先研究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项目,力求实现所有项目均能带电作业。在推广过程中严格遵循先论证再试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推进各项带电作业新项目。同时积极打造集生产、研发、培训于一体的带电作业中心基地,实现对人员培训、工具设备、作业车辆的统一科学管理,确保带电作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大力推进10kV带电作业。改变思维,变“不能停电的安排带电作业”为“不能带电作业的才能安排停电”。据佛山供电局统计,2011年开展了配网带电作业3227次,对供电可靠率贡献度达40%,减少356401时户数,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5、提高了配网的环网率和可转供电率

从减少停电时间的角度出发,促使供电企业将提高配网的环网率和可转供电率纳入了电网的规划建设。将110kV主网架可靠性和城市中心区lOkV配网可靠性统筹考虑,进行配网环网线路建设,提高可转供电率,可转供电线路至少实现除夏季大方式下其余时间可转电。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底,佛山供电局10kV线路环网率达76%,可转供电率达72%,其中城市区域10kV线路环网率将98%,可转供电率将95%,配网的环网率和可转供电率的提高,为提高配网供电可靠率,减少停电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提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转变了供电服务观念

以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促进了供电企业供电服务观念的转变。供电企业通过政企联动,围绕“供好电”问题,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电力保障和供电服务。2012年9月,佛山三水供电局与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管委会签订了供电服务联动机制,将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建设项目纳入三水供电局重点用电跟踪服务项目。该机制将对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建设项目总体用电需求进行规划和跟踪服务,解决园区的供电配套设施项目和相关市政基础配套工程的电网拆建和用电问题,完善园区的供电管网等工作,以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为园区打造优质的投资发展环境。

供电故障急修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原来的“隔离故障一组织抢修一恢复供电”发展为“隔离故障一临时供电一组织抢修”,流程改了一小步,观念却是前进了一大步。再者就是员工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供电企业消缺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要求,月度零缺陷班组统计中的比例明显提高。“尤其是基层员工,变被动为主动。在工作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协调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安排检修和消缺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能否带电作业,再想能否转供电,能否临时保供电,最后才是停电作业。在这种氛围中,更强化了大家的团队协作,互助友爱精神。

三、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促进配电网结构的完善

坚强的电网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基础。坚强的电网架构是电网的骨骼,有了强壮有力的骨骼,才有健康可靠的电网。以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促进了各级供电企业对电网规划和电网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将电网规划纳入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中,不少地方政府和当地供电企业签定電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电网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

四、结束语

农网系统供电可靠性管理 篇12

配电系统与主网系统相比而言, 大多网架为放射性布置, 结构相当薄弱, 配网虽进行了大规模电网改造, 但由于110k V、35k V变电站布点等原因, 10k V配网不少线路存在着线路长、供电面广、“T”接多的特点, 特别是农网线路, 线路接线也基本上是单电源树状结构, 没有联络开关, 某一电源点发生事故时, 均会造成大面积停电, 而且线路开关数量少, 线路保护设备简陋, 一般只设RW型跌落式熔断器, 往往线路一处故障会引起整条线路停电。同时低压配电系统建设技术标准也较低, 线路布局不合理, 也会影响到供电可靠性。另外,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在事故处理方面, 检修机动能力不强, 这些都给提高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造成了不少的困难。

2 提高农网系统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几点建议

2.1 提高可靠性专责的业绩素质

一些基层可靠性专责人员只做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数据不校核、不分析、不反馈, 对工作提不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此要加强培训, 提高可靠性专责和业务素质, 从而确保可靠性数据采集、校核和报送渠道的畅通。

2.2 完善停电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

对历年可靠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知, 计划停电所占的停电所占的停电比例最大。因此, 需从严格控制计划停电入手, 科学、优化安排各类停电计划, 做到精细化管理。在编制各类停电计划时, 以大修和改造工程停电需要为主, 用户工程停电需要为辅的原则制定每月停电计划。同时, 严格控制非计划停电, 对停电时间严格控制, 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线路柱上开关及电缆分支箱开关的作用尽量缩小停电范围。做到“一线停电多处干活、一家申请多家工作”, 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2.3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农网现代化管理水平

结合农网改造工程,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是加快农网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建设和改造步伐, 目前有90%以上的35k V变电所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班;二是加快县调自动化建设步伐;三是加快农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实现农网运行技术数据共享和在线检测;四是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步伐;五是开展农网运行设备综合治理, 彻底消灭了三类设备和“卡脖子”设备;六是制订并实施农网科技计划, 大力推广应用集束导线、卷铁芯变压器、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等新设备和新技术, 设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 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2.4 强化运行管理, 大力提高农网在装设备的可用水平

加强农网运行管理, 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在加强农网运行管理方面, 一是狠抓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和预防性试验, 提前发现缺陷并及时处理, 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二是积极实行和推广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和带电作业技术, 在供电紧张的区域尽可能开展“零点工程”;三是积累运行经验, 做好主变和配变的负荷监测工作, 确保主干线路安全运行;四是强化日常生产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设备运行情况的摸底调查和调研工作, 督促基层单位堵塞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漏洞,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五是统筹安排设备计划停运, 最大限度减少停运时间, 要求各基层单位对停电做到月安排、周调整, 对每个供电所、每条线路、每台配变都做到按计划停运, 充分考虑检修、施工、用户报装、增容改建、季节性负荷等停电因素, 科学安排设备停运计划, 尽量减少停电次数和时间, 避免重复停电, 严禁随意拉闸限电, 向计划管理要效益。

2.5 充分发挥联络断路器的作用, 有效

实施故障隔离, 尽快恢复非故障区城供电针对目前10k V树状结构线路, 应考虑事故情况下相邻10k V线路互为备用的运行方式。如果在相邻的两条线路某一处或两处装设联络断路器, 当线路出现故障时, 在确保电网安全及转供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通过分段开关对已发生故障的线路段实施故障隔离, 并在隔离后恢复非故障段的线路供电, 缩小停电范围,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用电需求。

2.6 精心组织, 优质高效完成计划检修任务

近年来, 对农网的检修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后, 农网设备大幅度增加, 运行管理人员相对不足, 仅仅依靠计划管理和开展状态检修已不能满足供电质量要求, 必须在检修质量上下工夫, 通过提高检修质量保证农网供电可靠性的实现。为加强设备检修管理, 实行检修质量责任制, 对检修质量进行终身追溯, 层层考核, 责任到人, 不留死角, 使农网设备检修质量明显提高。

2.7 加快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步伐

要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除了坚强的网架结构, 稳定可靠的配电设备, 还需要先进实用的自动化系统的支持。配电自动化是电网发展、管理和运行维护现代代的必然选择, 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实施配网自动化, 重点加强馈线自动化, 能正确判断故障位置, 自动隔离故障, 自动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把故障停电时间缩短到最小程度, 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 可使配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从根本上去除目前人工管理方式带来的盲目、无序、混乱现象, 达到规范和统一, 使设备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用户利益得以保证。

2.8 推进可靠性全员化

推进可靠性管理与安全管理一样真正做到全员化, 使得所有有关人员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另外, 班组直接对进行设备运行维护, 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 让一线班组有效贯彻管理意图。一方面整理了配电部门的有关文件, 另一方面让配网各环节人员周知,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首先, 确立了逆推法来进行控制, 即导出各运行部门的生产控制指标, 分解到每条线路。按照分解的指标, 实施停电工作计划。让所有成员, 对供电可靠率指标看得见, 摸得清。将可靠性管理工作, 从以前的单纯数据统计, 实现向实质性管理控制的转化。继续高度重视计划停电工作的控制与管理, 发布了《配网计划停电管理办法》, 精心安排计划停电, 要求各运行部门在停电申请里注明停电工作会影响的时户数。单次停电影响超过300时户的, 要由主管生产领导审批停电计划。将一切可以配合停电的任务同时安排, 计划停电的控制达到了“吝啬”的程度。同时大力加强基础管理, 摸清了全局可以互供的用户和自备发电机用户, 及时通知他们在线路停电时不受影响, 减少线路停电影响的时户数。

虽然在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这仅是刚刚起步, 还处于很粗放的管理阶段, 与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和农电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 应该分析研究农网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课题,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加大管理力度, 使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农网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直接体现了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 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 是供电系统在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供电的中断, 不但会引起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而且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 市场经济决定了电力企业必须向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 先进的供电可靠性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提高企业效益、深化企业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需要。供电可靠率指标已成为供电企业对外承诺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成为企业达标创一流的必达指标。

关键词:农网供电,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农网供电可靠性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国家电网公司.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学习与辅导.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校园安全稳定下一篇:广电宽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