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里阿尼(精选4篇)
莫迪里阿尼 篇1
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的巴黎, 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客居于此。由于没有任何背景和关系, 他们艰辛求索, 居无定所, 在底层挣扎, 寻找发展和扬名的机会。这批艺术家不隶属于任何一种流派, 但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他们来自不同国家, 背景也各不相同, 艺术观念或绘画风格上有某些相同之处, 诸如艺术题材偏向传统, 和风靡一时的现代艺术保持着一定距离。虽然他们才华横溢, 但命运多舛, 人生境遇艰辛潦倒, 落魄成为他们生存的真实状态。这批艺术家被统称为巴黎画派。虽然人生的境遇糟糕, 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 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部分艺术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整体风格倾向于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有意大利的莫迪里阿尼、俄国人夏加尔、波兰人基斯林、保加利亚人帕斯森等。这些艺术家还有一个共同特征, 那就是多为犹太人的后裔。为了拥有更好的未来, 他们四处漂泊当不失理想, 在社会的缝隙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即便是困顿重重依然勇往直前, 因为“他们的生命基因里镌刻着一种坚韧的民族性格和难以排解的忧患意识。” (1) 英国艺术史论家赫伯特·里德曾经这样评述他们:“犹太民族迄今为止仍然过着漂泊流利的生活, 就某种意义来说, 他们是游牧民族, 但却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犹太人迄今保持着他们祖先那种生性好动的局促不安的禀性。由于他们是被压迫和被排斥的, 故此比其他民族造型也似乎起步晚。不过, 犹太人所创造的艺术却独树一帜。他们不像雅利安人的艺术那样注重形, 也避免明确、静态的描写。他们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犹太人把绘画当做表达内心世界而非解释外在世界的一种工具, 正因为如此, 他们采用了抒情主义和象征主义这两种基本的表现方式。” (2) 这种判定, 也是对巴黎画派艺术家共有特征的总结。
莫迪里阿尼是巴黎画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
莫迪里阿 尼 (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 , 意大利艺术家, 20世纪20年代巴黎画派的重要代表, 1884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里沃纳, 自幼体弱多病。18岁时莫迪里阿尼曾到佛罗伦萨学习绘画, 一年后转到威尼斯艺术学院, 1906年前往艺术之都巴黎寻求发展。1909年莫迪里阿尼在巴黎结识来自了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 在布朗库西的影响下进行雕塑制作, 后来因为疾病的原因, 于1915年就放弃了雕塑转向绘画艺术, 但这几年的成绩对其日后的艺术创作带来了重要影响。和布朗库西交往的几年, 正是布朗库西走向成功、声名鹊起的几年。这个现代主义领导者的成功对莫迪里阿尼有着很大鼓舞。莫迪里阿尼的雕塑整体结构上和布朗库西有着相似之处, 如简洁、洗练和原始主义的美学取向等。不同的是他塑造的形象多为头像, 脸部夸张地拉长, 外貌为半弧形, 眼睛睁开或闭合, 嘴巴小巧精致, 圆形的下巴和垂直的肩颈, 构成别具一格的莫迪里阿尼式风格。
由于从业的时间短暂, 莫迪里阿尼的雕塑不像布朗库西的题材那样丰富多彩——有人物、飞鸟、建筑式雕塑、纪念碑式雕塑等, 除了几件人体外, 作品表现的都是年轻女子的肖像。莫迪里阿尼的雕塑材质运用也比较单一, 多是各种质地粗糙的页岩、花岗岩石材, 目前只发现一件青铜材质的头像。这些艺术形象中, 人物的五官处理精致生动, 而发髻和背部等部位稍显粗糙, 兼工带写一笔带过, 没有太多细节。人物情绪或腼腆羞怯, 或是安静内敛, 或忧郁彷徨, 性情表现各有不同。由于身体的原因, 1915年后莫迪里阿尼没再进行雕塑创作, 但他自己塑造的这些唯美的女性形象全部被移至到画面上。油画中那种极富生命力度的线条勾勒出的女性肖像, 如长长的颈部、纤细的鼻梁, 精巧的小嘴, 体形的简化处理、略显哀怨伤感甚至是冷漠的情绪等, 无不是来自他雕塑造型的影响。
莫迪里阿尼的风格既不同于传统艺术, 同当时的新艺术有着一定的区别, 但彼此间的联系又非常密切, 他笔下那些敏感冷漠的人物形象, 幽幽的眼神中隐现着哀怨和伤感, 似乎诉说着个人的种种磨难和不幸遭遇。
莫迪里阿尼因生活放纵、长期超负荷工作和病痛的折磨, 身体每况愈下, 1920年36岁时英年早逝。宛若一颗耀眼的彗星, 短暂而夺目的一生谱写了瑰丽隽永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周宏智.西方现代艺术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王端廷.巴黎画派[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独具个性的人像画大师莫迪里阿尼 篇2
莫迪里阿尼1884年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塔什肯尼地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商人,母亲据说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后裔。在意大利美术史上塔什肯尼产生过著名的塔什肯尼画派,以色彩明亮著称。莫迪里阿尼从小体弱多病,14岁那年得了肺病,险些丧命,而这病根也将跟随他终生。两年后,母亲让他学画,没想到他竟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天分,其画色彩强烈,充满表现力,有塔什肯尼画派的风格。1902年至1905年曾先后就读于威尼斯美术学院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1906年,莫迪里阿尼来到当时西方艺术的中心巴黎,开始尝试波希米亚式的放荡生活,沉迷于女人、酒精和毒品,常常陷入贫困和绝望的孤独中,这一切过早摧毁了他的健康,在种种困境中不到36岁就与世长辞。在莫迪里阿尼的生活中,爱情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对两个女人用情最多,一是来自南非的英国女诗人海丝汀丝,另一是珍妮。海丝汀丝非常聪慧、有自己的见识,给了莫迪里阿尼很多帮助,两人是精神上的伴侣,但两人个性都很强,无法妥协,最后导致分手。1917年,珍妮进入莫迪里阿尼的生活,二人育有一子,虽然二人之间没有他和海丝汀丝那种精神交流,但珍妮对他十分崇拜,给了莫迪里阿尼炽热的爱情,他为她画的肖像,则成为他最受称道的作品。在莫迪里阿尼去世后有孕在身的珍妮跳楼殉情。他短暂一生中的这些爱情体验以及他对女性的复杂情绪都体现在他的绘画中。
1909年,莫迪里阿尼结识了著名的雕塑家布朗库西,由此放下画笔,此后的6年时间完全沉浸于雕刻的创作之中。他从非洲人像雕刻特别是面具造型中借鉴了拉长脸部线条的处理方式,此时的莫迪里阿尼显然和其他20世纪初的巴黎画家们一样,被简单线条所具有的表达力量吸引。他在布朗库西的影响下反复地探索这些外来元素并将之转换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雕刻题材主要为女性头像,这些头像有着共同的特征:弧形眉,杏仁眼,过分拉长的鼻,极小的嘴以及浑圆垂直的颈项。之后他的绘画作品中也开始出现长脸、长脖子、修长身体的人体,造型简化、变形和夸张,这是他从雕塑造型中寻得到的元素,并成为了他绘画作品的标志。后来,莫迪里阿尼因为喜欢印象派、后印象派、毕加索,并且其雕塑作品也不得世人喜欢于是转入绘画。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题材和样式非常集中,他现存的全部绘画里,只有两幅风景画,一是塔什肯尼风景,作于14岁时。另一是在病逝前一年所作, 风格变形、夸张,与他的人物画如出一辙。除了这两幅风景,以及早期的雕塑作品外,莫迪里阿尼的全部作品都集中为人像画。在短短不到20年的创作生涯之中,人物,几乎就是莫迪里阿尼作品的全部,他始终追求“人”的题材,他对描绘人具有极强的兴趣,而他画人物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情绪、个性、灵魂,并不是为了复制人物的外在的体貌。他的人像画有两种,一种是如《系黑领带的女子》忧郁、沉静略带病态美感的肖像画;另一种则是充满官能之美的裸体画,如《横躺的裸女》。
就肖像画而言,他早期的作品比较传统,但很快就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即肖像的背景变得抽象,或者不画背景,这种淡化背景的做法是为了不提示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状态,使人物本身得以突出,将观者的目光引导到对人的关注中来,尤其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这是和传统的人物肖像画所不同的地方——传统肖像画过多的强调了背景的真实表达。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莫迪里阿尼创作了一些优秀的肖像作品。他的肖像画有着统一的造型模式:鹅蛋形或椭圆形的面具似的脸、没有眼珠的杏仁般的眼睛、稍微扭曲的鼻子、小而丰满的嘴唇、弧形的眉全都被安置在稍稍歪斜的头部,配上细长的脖子、溜肩的躯体等。在构图上,被拉长的头部歪斜的姿态稍微偏出画面的中心线,两只眼睛也为了取得构图的均衡而有时呈现出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的状况。
虽然他的人像多少有些变形却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个性,而且强烈地传达了画家本人的心态和情绪,通过每一幅肖像画都看得到一种直接、真实的情感流露。如《穿黄毛衣的让娜》,这幅是典型的莫迪里阿尼式的构图方式,人物造型有点变形,脑袋斜过画面中心,整个面部有点儿拉长、神情略有忧伤,画家没有给人物画眼珠,像古希腊雕刻家那样将双眼留为一个平面,涂以单一颜色,但眼神却不空洞,能看出模特儿内心一种淡淡的无奈、无力。传统人物肖像绘画非常强调眼睛的处理,认为眼神最能展示人物内心,但莫迪里阿尼的许多肖像画都不画眼珠,似乎没有焦点,然而仍能恰当的表达人物的精神风貌,他的肖像画是西方绘画史上人物肖像画的一个重大发展。
与肖像画相似,他的人体画也突出地体现了他在雕塑中学习到的许多因素和技法,力图通过变形的造型、抽象的外在形式去表达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主要体现在他独具一格的构图设计中。西方美术史上传统的人体画,尤其是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人体画,都强调完整、划一的原则,莫迪里阿尼抛弃了这个原则,他画面中的裸体不管是立着、坐着还是横躺着,大多是全身画,但画家有意用画布的边沿,将人物的腿部切掉,有的甚至将双手和头顶也切掉,使那具有节奏感的人体曲线延伸到画外,在视觉上让人体摆脱了画框的限制,看上去人体充满了、超越了画框,人体就被加倍放大了,于是人体本身得到了凸显。且画上的人体往往夸张、变形,色彩又比较明丽、张扬,给观者以巨大的视觉刺激。他在世时唯一举办的一次个展就因为他大胆的人体表现方式被认为其描绘了一种性挑逗,伤风败俗,引起民众的议论,并最终官方勒令其撤掉其中5幅人体绘画作品,莫迪里阿尼还一度受到了拘留的处罚。
从艺术的角度说,评论者都认为莫迪里阿尼的人体画是十分纯粹的,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完全接受了他这种表达方式。历史证明,莫迪里阿尼对裸体艺术的探讨促进了人体艺术对表现人性和纯艺术形式的探索,对西方人体绘画作出了极大贡献。他的裸体画达到了美术史上的巅峰。《横躺的裸女》是莫迪里阿尼人体画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画家以雕塑家般的的简洁塑造了一个线条丰满健康的身体。画中的人物充满了饱满的生命感和官能之美,在我们面前以大胆的姿态自由的舒展四肢,她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其身体成对角线似的横贯整个画面,使画面构图有着巨大的张力,画家将四肢、头发用画布分割,大腿以下的部分都省略了,四肢延伸到画面之外,好似无限的生命能量一直在延伸,让静态的绘画作品具有了动态美感。她双颊红润,肤色艳丽,嘴唇鲜红丰满,在色彩上给人以饱满丰盈的感觉,妩媚动人。她眼睛乌黑,虽然没有画上眼珠却显示出眼睛的深邃,如同古代雕塑一般表现出了眼神的单纯、平静、神秘。整幅画面以暗红、蓝、黑、白等组成的色调为背景,更加衬托出具有光泽的粉红色的肉体,使展开的肉体有一种官能的诱惑和神秘的美感。
无论是人物肖像还是裸体画,莫迪里阿尼画笔下的人物总有一份孤独、哀愁、高傲,艺术史家赫伯特·里德把它追溯到犹太人特有的禀性。他认为,犹太人数百年亡国的命运,使得他们过着漂泊无根受压迫的生活,所以他们对祖国的怀念比任何民族都更加强烈。这种世代遗传下来的民族潜意识,在他们接触到大好山河、美好对象时,反而导致他们感到自己之凄苦渺小。最后,这种怀乡、忧郁、哀愁、痛苦与坚忍等都宣泄在艺术中。当然对莫迪里阿尼来说,这种孤独感也与他的个性和毕生的经历有关。正是这诸多因素造就了他作品中不可复制的情感色彩。
莫迪里阿尼绘画作品里的情感因素 篇3
莫迪里阿尼一生的绘画作品, 题材和样式都相对集中, 除了遗留下来的两幅风景画以外, 他的绘画作品均为肖像画和人体画为主。可或许有很多人不知, 莫迪里阿尼一直向往成为一名雕塑家。1909年莫迪里阿尼通过好友亚历山大的介绍, 结识了当时已经有一定影响里的现代雕塑家布朗库西, 他的雕塑作品从布朗库西那里学到了大胆而适度的变形简化, 还从非洲人像雕刻特别是面具造型中借鉴了拉长脸部线条的处理方式, 形成了质朴、简练、夸张、以及有着浓厚原始气息的艺术特征。他的雕刻作品从石材直接入手, 看似简单粗糙, 实则是艺术家苦心追求的一种单纯的古拙之美。和后期的绘画作品一样, 他的雕塑作品也多表现女性题材, 这些女性头柱像有着共同的特征:弧形眉、杏仁眼、过分拉长的鼻子、极小的嘴以及浑圆垂直的颈项。莫迪里阿尼一生一直深爱着雕塑, 但由于体弱多病并身患肺结核, 最终使他不得不放弃这门艺术。
学习雕塑对莫迪里阿尼后期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他把雕塑作品中的特征结合到绘画里, 在绘画作品中, 形成了一个充满形态的线的世界, 卵形的脸, 长长的颈项, 纤细的鼻子, 杏子形的双眼, 优雅的姿态等等, 这样的程式一看便可认出这是莫迪里阿尼的作品。画中的女性充满了情感, 这里不只是简单记录着模特的外表, 从《比阿特里斯扮蓬巴杜夫人》到《拿扇子露妮娅.切克夫斯卡》, 从《横卧的裸女》到《穿黄毛衣的让娜.赫伯顿》, 在这每一幅绘画作品中, 都记录着画家真实的情感故事。
《比阿特里斯扮蓬巴杜夫人》, 这是1915年莫迪里阿尼以恋人比阿特里斯为原型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在这幅画中, 比阿特里斯被扮成蓬巴杜夫人的造型, 摆着一副盛装的贵族模样, 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是一位个性十足的女人, 也正是这样一位女性, 曾陪伴莫迪里阿尼度过两年的美好时光。比阿特里斯是与莫迪里阿尼相处时间比较长的恋人, 在她之前, 莫迪里阿尼也曾经有过很多短暂的爱情插曲, 这些人多是些模特、演员还有些与画家有相同爱好的诗人。这些女子常常拜倒在莫迪里阿尼的脚下。对于莫迪里阿尼来说, 与比阿特里斯的邂逅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比阿特里斯生于南非, 诗人兼新闻记者。她漂亮、机智, 她曾预言“这位不走运的艺术家将名垂千古”。莫迪里阿尼曾为她画过大约四十幅作品, 数量仅次于下文提到的他的妻子让娜.赫伯顿。比阿特里斯和莫迪里阿尼一样, 都有着古怪离奇的个性, 彼此性格的缠斗最终使他们分道扬镳。莫迪里阿尼曾为失去比阿特里斯痛苦不已, 比阿特里斯在莫迪里阿尼心里的地位很高, 他深爱着这个拥有与但丁的情人同样名字的女子, 在描绘比阿特里斯的画中, 莫迪里阿尼常把她推到女性的最高位置——圣母, 画中的比阿特里斯有着早期意大利画家帕米奇阿尼诺《科罗.伦格的圣母》的影子。
《拿扇子的露妮娅.切克夫斯卡》画中这位身材娇小, 长着一副鸭蛋脸, 尖尖下巴的女人, 是莫迪里阿尼情感生活中的神秘人物。露妮娅是一位有夫之妇, 莫迪里阿尼曾多次向她表示过爱情, 但她阻止了他的越轨行为。1918年, 莫迪里阿尼为露妮娅作过两张素描画, 受光处轻轻几笔勾勒, 呈现出露妮娅优雅健美的形象。在画面的右上角, 莫迪里阿尼写下这么一段话, “生命是少数人赠给多数人的一份厚礼, 是那些有生命并意识到其存在的人对那些无生命或未意识到其存在的人的奉献”。这段话其实并非画家自己所说, 它来自于达农希奥《说服》的某个片段, 而画家却借此来暗指露妮娅和他是时间少有的可以分享生命之奥妙的幸福情侣。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中的女性有两种:一种是体格健壮、乳房丰满、臀部宽阔的地中海类型的女子;《横卧的裸女》《坐着的裸妇》都有着以上典型的人体特征。
另一种则是有着微微隆起的胸脯、稚气未脱、温柔娴静的女子, 这种绘画多是以他的妻子以及最后的伴侣让娜.赫伯顿为原型的作品。1917年, 莫迪里阿尼结识了他生命中忠实的伴侣让娜.赫伯顿, 当时的让娜19岁, 在克拉洛西画室学习素描。她身材娇小、相貌清纯。在性格执拗的莫迪里阿尼面前, 她始终流露着包容的母性情怀。她细致入微的照顾着莫迪里阿尼, 在与画家共同生活的日子里, 让娜完全放弃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她把决定权都交给莫迪里阿尼, 她不敢阻止他酗酒吸毒, 默默的忍受着爱人的粗暴和背叛, 莫迪里阿尼已经把她带到了爱情的梦幻世界中去了, 她已经完全的失去了自我。她曾不顾家人的反对, 疯狂的爱着莫迪里阿尼。这位伟大的女性最终在莫迪里阿尼去世以后的第二天, 也跟随她的爱人而离开人世。
莫迪里阿尼一生中曾为让娜.埃比特纳画过多幅肖像画, 她的出现, 使莫迪里阿尼的生活和绘画都有所改变, 她成为了画家最难得的模特, 在《穿黄毛衣的让娜》《让娜.赫伯顿肖像》《戴宽边草帽的让娜.赫伯顿》等一系列绘画作品中, 让娜的温柔、雅致以及那淡淡的忧伤都透过那椭圆形的脸、修长的脖子、歪斜的身体、没有瞳孔的双眼中流露出来。让娜的柔美中带着一丝对画家的痴狂和坚定。
莫迪里阿尼是幸运的, 他的一生, 一直被亲情、爱情、友情所包围。他用欣赏与爱的眼神, 记录中生活中的一切, 他用画笔把他的爱人们停留下来, 赋予了新的美感和意义。比阿特里斯、露妮娅、让娜都是莫迪里阿尼人生中深爱的伴侣, 这些美丽的女人, 给莫迪里阿尼短暂的生命汇出了无比灿烂的篇章。在画家36年短暂的人生道路上, 艺术就是他的整个全部, 他始终用心作画, 他所描绘的不是所谓固定的程式, 在他的笔下, 是人类最纯真的爱和真实的内心世界。他的一生都在追寻生命中最真挚的美, 正如1901年他与好友奥斯卡的一封信中所说, “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但这种追求本身会使我们的灵魂升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摘要:艺术家的爱情常常被真实地记录在他的作品里, 那些美好在画面中瞬间定格。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倾注了他最真实的情感, 这里有喜有悲。这篇文章将从莫迪里阿尼的生平以及艺术特征进行入手分析, 试述画家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以女性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故事。
关键词:莫迪里阿尼,艺术特征,女性题材的肖像画,人体画情感
参考文献
[1]《永恒的玫瑰不朽的花》王康.
[2]《莫迪里阿尼绘画中的情人因素》龚建光.
莫迪里阿尼 篇4
在情感方面, 莫迪里阿尼无疑是个悲剧性人物, 无庸置疑, 他的作品必定带有一股哀愁情调。悲剧性的根源在于:1、艺术史家赫伯特·里德把它追溯到犹太人特有的生性好动和局促不安的禀性, 他认为, 犹太人数百年亡国的命运, 使得他们过着漂泊无根的生活, 所以他们对祖国的怀念比任何民族都更加强烈, 这种不知几代遗传下来的民族潜意识, 在他们接触到大好河山, 美好的对象时, 反而导致他们感到自己之凄苦渺小。最后, 这种怀乡、忧郁、哀愁、痛苦与忍毅等都宣泄在艺术中。2、莫迪里阿尼的爱情生活也的确带有悲剧色彩, 他的女友珍妮是他常用的模特, 他们深深相爱着, 可由于家庭反对一直未能成婚。3、莫迪里阿尼的身体不好, 少年时代就患了肺结核, 又多次复发, 呼吸道一直很脆弱。他吸毒、酗酒成性, 然而莫迪里阿尼吸毒、酗酒不是为了改变眼中的世界, 而是要释放自己, 以便和世界发生联系。“所有的努力都只有一个终点”他的导师布朗库西说:“要想达到那个境界, 就得浑然忘我”。莫迪里阿尼的画不是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 而是在渴望和呐喊, 想要突破凡人之身的限制, 天鹅一样的脖子和拉长的身体表达了这种向往。他将自己的世界观加注到艺术作品之上, 用画笔作为沟通自己和他人的桥梁。4、同时他也带有20世纪西方世界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孤独、虚无、绝望、人们的理性精神的丧失和宗教信念的崩溃。
在现代艺术史上, 虽然说莫迪里阿尼的名字算不上突出和响亮, 但是他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他的一生中最感人至深的就是他创造了一系列极具表现性风格的艺术作品, 他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家获得了表现的自由, 使艺术语言获得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新的生命。他的艺术作品诉说着存在于人类命运中的灵魂的永恒哀愁……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中既没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也没有涉及现实意义, 而是他个人的表现性绘画, 是源自他个人感情表达的需要。他绘画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审美观、变形的艺术形式及弧线的运用, 确立并巩固了他的现代艺术史的地位及影响。
一、独特的审美观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开辟了现代艺术中“唯美”的艺术道路。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体现了现代艺术中表现性的一面, 即现代艺术在审美趣味上崇尚表现, 反对技术,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就显示了这一点。他希望自己能用线条和色彩和谐的表现生命。但是, 现代艺术在审美属性上崇尚反唯美。怪诞的、丑陋的、扭曲的形体开始出现在画面上。而莫迪里阿尼却运用流畅的线条, 优美的拉长和古典式的单纯图式, 使画面呈现出简洁, 宁静和典雅的古典审美趣味。可以说莫迪里阿尼开辟了现代艺术中“唯美”的道路, 变形在他那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不再是怪诞, 丑陋的代名词。
现代艺术追求纯粹形式, 抹杀客体典型性, 以形式取代内容。而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既尊重客观自然, 又强化主体意识, 这就导致了他的变形手法的极度个人化, 对客体的关注使他处在一种“过渡”性质的阶段, 他在样式中力争实现典型性并且执着于肖像绘画, 这在现代艺术中是罕见的和不前卫的。
二、变形的艺术形式
现代艺术在面貌上首先表现为对形式的关注和自觉地追求, 莫迪里阿尼的变形手法就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审美特征。
人物是莫迪里阿尼擅长表现的题材, 而对于人物的形式美感的获得则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形式的基本因素——点线面的作用, 以达到最单纯、简洁的图画效果。莫迪里阿尼喜欢用优美流畅的弧线进行简化处理, 进行变形, 这种弧线构成了人物造型的基调。在以变形强化形式的表现上, 莫迪里阿尼和以往的绘画有了很大的差别。古典绘画的画面形式是隐藏在所描绘对象之后的, 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以幻觉的三维空间掩盖二维的绘画平面, 因此, 基本的形式构成因素点、线、面并不能独立于客体之外而只是附庸。这样在观赏一幅古典大师的作品时, 首先看到的是画中的内容, 其次才是一幅画的形式构成。在这一点上, 莫迪里阿尼显然实现了“现代性”。和现代艺术中最革命的艺术家相比, 莫迪里阿尼所使用的显然又是一种基于形体结构的变形。它具有高度能动性。莫迪里阿尼是以自己的天才和个性, 完美的协调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这个结果就是他的独特造型样式。
三、弧线的运用
随着画家作画观念的转变, 线得表现性含括了所有情感感受的线条, 包括媒介本身通过用笔的节奏来加强运动感的笔型和不同粗细的明暗线条带来的加强情绪的各种表现性线。对内在本质的寻求是画家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 使得形式表现成为表现内心真实情感的手段, 使得表现性“线性”在油画中又呈现出性的空间, 对绘画作品中线得感悟, 让我们在有意识的形式中寻觅一个精神的家园。
莫迪里阿尼对线的运用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作品中线的演变, 自然呈现出这一时期主要绘画观念的变迁。莫迪里阿尼擅长以流畅的弧线刻画忧郁哀怨的人物形象, 弧线作为曲线的一种, 可塑性强, 富有很强的情感内涵。莫迪里阿尼画中的线条坚实有韧性, 富有韵律感, 敏感的线条中有种抒情的意味, 造型带有抽象的主观变形, 在似与不似之间加强了形式的感染力, 画中的线充满了柔美的感性色彩, 让人感到源自意大利传统的线的纯粹性。他在画面结构中将“边线”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抽象性结合在一起, 增强形式带视觉的给冲击力。
不论是莫迪里阿尼所开辟的现代艺术“唯美”的艺术道路还是莫迪里阿尼极度个人化的肖像绘画, 画面所传达出来的关于人类命运的灵魂的永恒哀愁都是和他个人的情感分不开的。任何一种艺术都存在着理性与心理的分析, 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 亦即抒情表现”。苏珊·郎格说, 艺术家“是借助情感符号形式的直觉, 借助于把感情认识塑造成这种形式的能力而成为艺术家的”。艺术直觉包涵着深刻的内在心理因素, 是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过程。直觉绝非单纯的感知, 而是与情感的想象、感知交融在一起的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体。犹太人特有的生性好动和局促不安的禀性, 他那凄美的爱情故事, 加上自身病情的多次复发, 吸毒、酗酒成性, 20世纪西方世界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孤独、虚无、绝望等情感、人们的理性精神的丧失和宗教信念的崩溃…都是造成他画面感伤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翟墨著.《巴黎画派》、[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2].邵大箴著.《图式与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一版
[3].朱伯雄著.《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词典》、[M]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4].威尔纳著吴达志译.《莫迪里阿尼》、 (美) [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年版
【莫迪里阿尼】推荐阅读:
莫迪亚诺08-23
莫迪亚诺八月星期天读后感06-04
延寿里精舍寓居,延寿里精舍寓居贾岛,延寿里精舍寓居的意思,延寿里精舍寓居10-22
书包里的故事作文300字:书包里的争吵06-01
命里,命里文天祥,命里的意思,命里赏析06-19
门里门外07-02
春天里 作文10-22
幸福在心里05-11
日常生活里06-03
走进春光里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