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理念(精选11篇)
精细理念 篇1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 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每个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 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是企业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 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 也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以“细”为起点, 做到细致入微, 对每一个岗位, 每一项具体的业务, 都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 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 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 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 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 挖掘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
如何实现精细化理念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拓展财务管理领域, 实施“大财务”战略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 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 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 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 也就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 把产品设计、营销、网络同收入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全程参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现有效跟踪与监控, 做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到哪里, 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为此, 企业要实施“大财务”战略。一方面, 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拓宽财务管理领域。例如, 在项目管理上, 财务部门需要从可行性研究、设备寻价、报价评估、合同谈判、合同审核、会签到合同签订后的付款和履约情况的跟踪管理, 对各种合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建立一条龙的合同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将财务控制延伸到采购、建设、后评估等环节, 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 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 引导企业运营活动的健康发展。财务分析要从财务的观点来看经营, 从经营的观点来看财务, 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 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而且还应该担当起挖掘潜力、改进工作的重任。
二、深化财务管理内容,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 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
企业要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将现金支出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财务部门, 下属财务单位根据业务规模设置两级不同的资金使用权限,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 各单位实现的销售收入必须全额及时清缴, 费用由总部审核拨付。要确保资金使用三级权限管理制度的落实, 及时回笼资金, 全面及时地掌握企业整体的资金状况, 实现统一调度, 大大减少资金沉淀, 减少呆账和坏账, 对内整章建制, 规范的工作流程, 保证每个环节的分工明确, 责任清楚, 并定期考核, 施以奖惩, 确保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扫清资金流转的内部障碍。
2. 优化财务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
流动比率不能低于1是企业衡量财务风险的警戒线, 也是评信机构进行信用评定的重要指标。为了保持这一比例, 同时也为了保证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需要, 企业需要良好业绩和稳健的会计政策, 要树立优良的商业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从银行获得随借随贷, 利率优惠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在资金流动性供给上有充分的保障。
3. 全面评估, 追踪管理, 确保投资效益。
在投资管理的事前决策中力求“精”, 强调理性投资, 不管对内、对外投资都以有助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为决策前提, 防犯“做大做空”;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监督和考核评价中则体现“细”, 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 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三、优化财务管理手段, 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财务管理要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 就要求财务管理手段优化, 比如微利时代的时候, 很多利润可能是在财务报表中找出来, 而不是在经营毛利中找出来;开支降低、人工降低, 不该花的钱不花, 该花的钱也尽可能不花。这就要求财务分析工作要做到细致入扣, 哪一项是必要的支出, 哪一项不是, 对比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甚至是旬计划, 进行因素分析。
财务管理精细化还包括财务预测。财务预测, 主要是指收入和成本的预测, 营业的计划, 费用的计划, 所需要资金的安排计划, 包括产成品的计划、零部件的计划等各个经营部门对财务部门报经营计划。
优化财务管理手段除了财务分析精细化, 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制度化以外, 还包括财务决策、财务控制, 尤其是财务控制, 要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 目前很多企业没有把控制制度工作做好、做细, 有的企业只是挂在墙上、印在纸上, 这是精细化管理必须改变的, 也是在微利时代所要求的。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管理手段, 已被各行各业的管理层所重视, 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的大趋势, 我们应该看到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 精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最核心的管理, 更应该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理念 篇2
积极构建和谐回乡消防警营
2010年5月11日 8:57宁夏消防总队(查阅次数:
983)
精细化建设,就是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以坚实的物质保障为平台,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高新技术成果,对管理对象实施细致、准确、快捷的规范与制约。引入精细化建设,是源于对“细节决定成败,能力决定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管理出战斗力,精细化管理出强战斗力”的深刻把握。公安消防部队在队伍管理、执勤执法、政治教育、后勤保障等方面科学地引入“精细化”建设一词,对部队正规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消防部队要以解决影响队伍建设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重点,以深化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学习为主线,争先恐后、勇创一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努力提升公安消防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各项公安消防保卫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在消防部队实施精细化管理考评工作,是讲政治、讲大局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具体体现。全体官兵务必深刻认识到,精细化建设关系执行力,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需要;关系竞争力,是推动消防部队争先创优的需要;关系战斗力,是增强部队行政管理效能的需要;关系凝聚力,是回应广大官兵热切期待的需要,必须作为一项既定方针,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党要管党”这一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全市各级消防部门要以党委、支部班子为龙头,深入分析当前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与不足,大胆探索新形势下部队科学管理的新途径,紧紧围绕落实部队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这一根本,围绕部队正规化建设质量这一主线,全面实施部队“精细化”管理,从解决“小问题”、“小矛盾”、“小疙瘩”、“小纠纷”、“小隐患”入手,实现管理工作的大成效,管出部队的正规秩序,理出部队的生机活力,确保队伍的高度稳定,有效发挥党委、支部班子的龙头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班子决策能力,使其成为部队全面发展的坚强核心,以班
子能力和业绩赢得社会各界和全体官兵的信任、得到更大的支持配合。要把学习作为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的需要,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从学习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水平;班子的每个成员工作中都抱有“处兄弟感情,讲党性原则”的理念,生活中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把共事作为缘分,把心思专注于发展,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达成共识。每个班子成员特别是军政主官要多看别人长处,常思自身不足,学会包容,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处事待人。
二、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方法,与部队管理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一方面,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官兵正确对待、积极参与、创新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激发广大官兵爱岗敬业、真抓实干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警营文化,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磨砺意志、规范行为、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与从优待警工作紧密结合。实行约束和激励并举,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并重,通过帮助官兵妥善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保障、转业安置等后顾之忧和少数官兵的特殊困难,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工作积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把官兵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做到“亲知兵、深爱兵、带精兵”,主动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真正赢得广大官兵真心实意的拥护。
三、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突出“作风纪律”这一重点
着力解决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强力推进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叫响“爱岗敬业”的口号,一心一意谋发展,踏踏实实干工作,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新的重大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吴忠市消防支队将2010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要与作风纪律建设紧密结合,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检验作风纪律建设成果的手段,将作风纪律建设成果变成推动精细化管理的保障,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做到日常管理精细化。在日常管理中,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日生活制度抓起,从最基本的养成抓起,“纠三手”即:袖手、挽手、插手;“整三相”即:站相、坐相、走相。大到执勤训练,小到物品摆放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抓好落实。加大对内务卫生、物品摆放、警容风纪、值班站岗等检查力度,要求做到具体化、量化、细化,以“精”求深入,以“细”求落实,一把尺子量长短,一项制度抓到底,以精细化的模式展现消防部队新形
象。
四、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运用“政治建警”这一法宝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人才兴,事业兴。一支部队发展进步的关键其实就是军人的素质,所以说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在增强官兵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向素质要警力,向能力要战斗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消防官兵头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增强广大消防官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官兵思想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制度、谈心和家访制度,突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教育,确保消防官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教育引导官兵“学典型、当先进、创一流”。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五、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落实“求真务实”这一要求
消防部队“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提倡一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倡一种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做事的作风,全体官兵要牢固树立“老老实实抓小事,认认真真抓细节,扑下身子抓执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工作理念,从一件件实事入手,把每项任务、每项工作、每个项目、每条措施抓好、抓细、抓实、抓到位,强化检查,落实细节。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图形式、走过场,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精细化管理严密细致、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必须强化精细管理这一特色。既强调目标管理,又注重过程控制,以精细管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出色完成;必须抓住结果运用这一关键。把精细化管理考评结果作为官兵福利补助的重要依据,作为立功评奖的重要依据,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的权威,营造清风正气,树立正确导向。用正确的思想去教育、疏导,提高官兵辨别真假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教育官兵热爱“真、善、美”,唾弃“假、恶、丑”。坚决防止和杜绝社会不良习气和消极腐败现象在官兵头脑中滋生根植。
六、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用好“严格制度”这一手段
要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着眼部队发展的实际,着眼整体工作,严格条令落实,严格日常训练,严格管理机制,加大
工作力度,力求工作实效,促进部队安全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特别是带兵人要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官兵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部队的“精细化”管理意识,通过经常学、反复学、学以致用,让官兵能够熟悉、牢记部队各项制度规定。定期组织官兵走上讲台讲授部队管理经验、方法,逐步引导官兵接受“精细化”管理理念,让官兵掌握部队更多规章制度的内容、内涵和意义,使官兵自觉执行部队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制度规定的约束,主动参与到部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在营房适当位置张贴标语、口号,制作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在营区醒目位置统一悬挂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新时期宁夏公安消防精神等口号,设立公安部五条禁令、公安消防部队四个严禁、安全工作警示牌等规定,大力宣传部队“精细化”管理工作内容、方法和重要意义。
七、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把握“细致入微”这一环节
古人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现代管理学认为:“伟大源于细节积累,细节决定成败”。谁见微知著,把细节做得更好、做得更到位,谁就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主动。“精细化”管理涉及的面广、内容多。针对当前部队管理中制度难执行、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小问题”、“小矛盾”、“小疙瘩”、“小纠纷”、“小隐患”多的特点,各级消防部门要从小事抓起、细微着眼、关怀入手,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把不准的管死,把不该的管住,把允许的管好,把提倡的办好,激发部队“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活力。在认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官兵心声及意见,提倡“生活秩序精益求精、内务整理精雕细刻、执勤力量精进勇猛、行政会议精耕细作、学习教育精义如神、库室设置精细入微”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目标,从规范入手,对部队的内务设置、库室设置以及一日生活秩序、会议组织程序等都作出明确规范和标准,推动部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
八、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强调“责任到人”这一基础
“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要紧紧抓住“干部带头、日常养成、责任奖惩”等环节,确保部队“精细化”管理真正取得实效,使部队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得到落实。一是干部带头作表率。干部是战士的表率、榜样。抓好“精细化”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干部。坚决摒弃“老好人”做法,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要求战士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切实发挥干部示范表率的作用,为部队“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二是责任
落实求实效。把部队日常养成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按照干部、班长骨干和普通士兵工作职责,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每项内容进行科学的分解,做到“定人、定位、定责”,使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建立逐级对逐级负责,人人有责任的链式责任体系,一环扣一环,确保各项制度、工作的落实。三是严格奖惩促士气。在落实责任同时,将“精细化”管理成效与干部绩效考评、士官量化考评等实际利益相挂钩,结合平时检查情况,对干部“精细化”管理落实不到位,追究责任,绩效考评扣分,从而保证部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上所述,新的工作形势表明,加强部队精细化建设,提高队伍管理水平是当前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部队管理“精细化”,符合部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适应新形势下部队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建设的新理念、新途径;是贯彻落实部队条令条例的有效途径,更是对规范化管理的再深入、再落实、再完善、再提高。各级消防部队应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好教育人、引导人的工作,从而解决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问题,进一步提升部队的精细化建设水平,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精细理念 篇3
【摘 要】“7S”管理是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明了宿舍引进7S管理的实施步骤,抓细节、量化和责任落实,从制度层面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向现代企业员工岗位素质的转型,提高他们在企业中适应性。
【关键词】“7S”管理;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在规范 管理的基础上,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对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使组织管理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核心是抓细节管理、量化管理和责任落实,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企业竞争力.实施精细管理,是企业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 我校引进“7S”管理是是实现学校与企业思想与观念上对接、管理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我校适应职业教育形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一、“7S”的含义
“7S”的具体含义分别是:整理(Seiri),即彻底地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分开,将不要的加以处理;整顿(Seiton),把经过整理出来的必要的东西加以定量、定位;清扫(Seiso),就是彻底地将自己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清洁(Seiketsu),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素养(Shitsuke),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安全(safety),人身不受伤害,环境没有危险;节约(save),就是要合理利用时间、空间、能源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
二、“7S”管理的实施步骤
(一)选定“7S”管理示范区
学校推动“7S”管理,应先建立示范区,积累经验后再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展开,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有利于保证“7S”活动开展的深度,并提高成功率。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宿舍脏乱的现象,这一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问题,特提出了学校宿舍7S管理制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规范的生活空间,使学校寝室的管理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工作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品质,凝聚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
(二)成立“7S”管理推进组织
学校要推动“7S”管理就必须有一个组织构架,也就是要成立一个专门推进机构,以此来推动进行“7S”管理的具体实施。根据示范区的特征,我校形成由政教处领导、各班班主任、值周教师和生活指导老师共同监督管理机制。
(三)制定“7S”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标准
“7S”管理活动的工作内容和标准是整个管理活动的基础,对整个管理活动有着指导意义。在深刻领会企业“7S”内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于宿舍管理,制定了相关内容和管理标准。
1.内容
1S——整理。将寝室内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生活场所。
2S——整顿。留下来的必须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使生活场所一目了然,节约了寻找物品的时间,环境也更加齐整。
3S——清扫。将生活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洁干净,保持生活场所干净、亮丽。稳定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与损害。
4S——清洁。随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保持生活空间的洁净。维持上面3S成果。
5S——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范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6S——安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所有的学习生活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7S——节约。在寝室内力求节约,反对无耻浪费,想方设法地将各种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管理标准-寝室7S管理标准(满分100分)
1S-整理(10分)。将寝室内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外,其他的都消除掉。有必要的留存,没有必要的不留存,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2S-整顿(15分)。被子叠好且统一放在朝门的一头,枕头放在朝窗一面。床单平铺整齐无折痕。
墙壁、生活柜内外、门及窗户不能乱涂、乱贴。日常洗漱用品如牙刷、牙膏、洗面奶、香皂、饭盒、饭盅等,统一放在盥洗池旁边放置台上。将脸盆、水桶放在盥洗台下,洗脸毛巾挂在毛巾架上。干净且经常穿的衣服叠好放在柜子里;干净且暂时不穿的衣服叠好收放在个人行李箱内,脏衣服随时洗涤。鞋子有序地放在床下,鞋尖朝外。行李箱统一整齐摆放在床下靠墙处。生活桌干净整齐,门窗玻璃干净,风扇无尘。将日常要用到的公共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等挂在卫生间里,垃圾桶、撮箕等放在阳台靠窗处。以上要求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3S-清扫(15分)。室内卫生每天清扫二次,拖地一次。天花板、墙角无蜘蛛网。门和窗户、风扇洁净。对床铺上多余的物品进行清除整理。床底要及时清扫,不准有垃圾。卫生间、盥洗间地面不能有积水,盥洗池、便池没有污垢。每周组织一次大扫除。以上要求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4S-清潔(10分)。寝室布置美观大方、格调高雅。认真执行卫生打扫、检查、保洁制度。寝室卫生管理责任明确,值日落实到位并上墙公示。认真做好公区清洁。以上要求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5S-素养(20分)。未经学生科同意,任何外来人员不得私自入住学生寝室,住宿生不得擅自调换寝室和床位,禁止合铺就寝。除工作人员因工作经批准外,男女生不许互串宿舍楼及寝室,必须服从学校的寝室调整。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出寝,不无故滞留寝室和赖床不起。熄灯后,不在走廊上吵闹,不乱敲门和墙壁。住宿生不得将寝室钥匙借与他人,严禁私自调换门锁和另加门锁。不准向窗外、门外倒水、抛弃废物,不向下水道或厕所扔易造成堵塞的物品。讲究文明礼貌,不侮辱他人,不打架斗殴。寝室内严禁打球、踢球、打闹嬉戏;不准吸烟、喝酒,禁止赌博等学校明令禁止的违纪违规现象。所有住宿生应爱护公物,不得损坏宿舍内门窗、玻璃、家具、水电设施等其他学校财产。以上要求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6S-安全(20分)。加强人身安全、财产保管意识。严禁将易燃、易爆、易腐蚀或其它危险物品带入寝室内。禁止在寝室内饲养宠物。不准夜不归寝、不准翻窗、爬墙、爬护栏。禁止携带收藏管制刀具、禁止高空抛物。不准在寝室内使用明火,如焚烧纸张和杂物、明火蚊香、蜡烛等,禁止损坏、擅自挪动消防器材、设施。不准在寝室内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热毯、取暖器、电水壶、电饭锅、电吹风等电器,不准私自拉接电线。离开寝室后应锁门关窗。以上要求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7S-节约(10分)。离开寝室要关灯关水,禁止燈长亮、水长流等现象。禁止打“水仗”、泼水嬉戏。以上要求如不符合标准每项扣1分。
(四)“7S”管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造势
推进“7S”管理前,必须使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怎样去做?这样才能让大家积极投入并参与其中。“7S”管理的教育和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通过行政会议、班主任会议、教职工大会上宣传7S管理实施的目的、意义以及内容要求,并召开寄宿生大会、宿命长会议学习宣传。同时通过校园网络进行“7S”管理成功经验的宣传,在学校宣传橱窗设置“7S”管理宣传专栏。各班级主题班会上进行“7S”管理的专项宣传,开展“7S”管理的黑板报宣传报道。并要求每个参与的指导教师、管理员、学生把“7S”管理实施要义熟记于心,学校把“7S“管理融入到日常的考核之中;在最醒目的位置把这些制度装裱上墙。
(五)“7S”管理活动的考评
“7S”管理活动的评比与考核是检验是否有效推行“7S”管理,以及推行效果如何而进行的内部自检过程,它是学校推行“7S”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促进“7S”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基本方法。
1.检查
(1)寝室长每日对寝室的卫生自我检查,自觉进行整理与整顿。
(2)班主任负责监督与复查。
(3)每日课间操期间由宿管部同学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登到连廊白板处。
(4)其他方面由政教处、生活辅导老师、值周教师、寝室管理员、宿管部按规定时间段进行检查。
2.考核
(1)每月评出优秀寝室长和优秀学生寝室,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学生违反制度的扣操行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3)班主任工作纳入政教处制定的班主任考核。
(4)生活辅导老师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六)“7S”管理的全面推进
当示范区管理活动推行成功后,学校就将示范区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全面推广到各班级、实训室等,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有机的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教育,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员工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
三、成效
(1)经过一年的“7S”管理活动的实践,我校寄宿生管理已呈现新面貌,不管什么时候到学生宿舍,都能感受到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规范的生活空间,同时学生宿舍还涌现出一批积极、优秀的宿舍长,学校寝室的管理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已具备全面推进“7S”管理活动的条件。
(2)在参与我市豪光科技有限公司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在生产流水线上操作整洁、有序的表现深受企业的好评。
四、反思
(1)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下,引入企业对职工的管理文化能够更早地让他们明白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更深刻领会细节和品质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管理文化的沟通和融合是校企合作深度推进的必然,也是丰富职业教育内容的可靠保障。特别是对我校来说,我校曾经是一所普通高中,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而转型为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是我校适应职业教育形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2)“7S”管理活动引入所取得的成效,说明学生完全能被教化。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提升了职业素养。如果我们的课堂,特别是德育,教育也能如此直观、感性,带有更多的感悟式体验,对学生的教化是不是更容易些?老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再把体验式感悟带入课堂,真正做到更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黄海锋.开展7S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就业与创业.2011,(4).
[2]郑中文.以“7S”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学校学习管理体系[J].法制与社会,2009(3).
[3]林如军.“7S”管理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运用[J].职业.2011(8).
[4]孙炎、陈平: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3
以“精细化”理念提升智库质量 篇4
5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智库建设要突出“两重点”, 一是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二是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强调要克服智库研究中重数量、轻质量, 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的问题, 摈弃热衷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 确保智库建设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对智库建设寄予了殷切期望, 对当前智库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精准剖析, 把握住了智库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
智库的核心使命, 是通过提供高水准的研究成果咨政建言、献计献策、服务发展;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 是对智库设计者、运营者、研究者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命题。高质量智库研究成果的产生, 离不开环境、机制、人才、评价等各种要素的优化、配合和支撑。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 有必要在智库建设中贯穿“精细化”的自觉追求。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如果说在发展初期, 中国智库在热情驱动下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话, 那么今天当我们面对数量庞大的智库群, 面对中央和人民的更高期待, 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如何以工匠精神, 通过“精细化”运作实现智库质量向更高水平的跃升。
一是强化研究问题的精细化。智库研究问题精细化的关键是精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把凝炼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作为衡量智库水平的首要指标。要坚持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要求, 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 结合学科特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深刻分析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在全面系统分析和把握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精准确定核心问题, 即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动态中跟踪问题, 紧紧追踪事物变化, 始终抓住核心问题、主要矛盾不放松, 从而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言、研究现实和预测未来、探索规律和超前创新之间寻找结合点, 努力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重大突破和突出贡献。
二是强化智库成果的精细化。智库研究成果精细化的关键是精确。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是智库发展之大忌;浅尝辄止、隔靴搔痒、低水平重复是目前智库成果存在的普遍现象。要把提出有思想、有见地、有谋略、可操作, 质量高、效果好、针对性强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作为衡量智库水平的重要指标。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练“内功”、厚基础, 做“长线”、谋长远, 强特色、育优势, 筑品牌、创老店, 做到不仅技高一筹, 而且独树一帜。要克服智库建设中存在的大量选题重复、研究方法陈旧、研究成果雷同的情况;自觉地对成果类别进行精细化设计, 对成果内涵进行精准化研究, 对成果服务对象进行精确化报送, 提升成果的转化率、政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提高专业化水平;让智库的“看法与想法”变为领导的“说法与做法”, 让智库的“文章”变为政府的文件, 让智库的“谋划”变为组织的规划, 让智库的“言论”变为社会的舆论, 让智库的“对策”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 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智库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三是强化智库管理的精细化。智库管理精细化的关键是全面提高科学化水平。当前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衡量智库水平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智库建设中, 还普遍存在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不够健全等问题。对智库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梳理、设计和建构, 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题中之义。要强化综合改革的思路, 协调推进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智库文化等方面改革, 形成改革合力, 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突出重点, 着力推进人事制度、科研评价改革, 建立健全以服务国家为目标、以质量为导向、以实质性贡献为标准的评价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制度, 着力造就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政策法规的建议人、重大战略的分析师、科学决策的参谋者。要打破国界、区域、行业、部门、学校、学科壁垒, 建立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促进各类智库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 实现智库人才的广泛汇聚、智库资源的有机整合、多学科力量的深度融合。要建立健全需求与供给直接联系机制、信息享用机制、内部治理机制, 更好地激发智库的内生驱动力和创造潜力。
精细理念 篇5
一、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企业,制约企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如企业管理、员工专业化水平、人员素质等等,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是否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聚焦几个与精细化管理相对立的“粗放型管理”的镜头。
1.制订计划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年初制定的计划上交后便无人过问,制定者凭经验或想起来做什么就做什么,管理者也是如此。每个科室的计划执行,员工工作执行,企业是否真正检查过执行、落实的情况,是否做过分析、做过评价。否定回答一定是有的。
2.人才资源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注重人才资源是目前企业存在的“通病”。简单地以学历和职称论人才,在改革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其滞后性和束缚性变越来越突显出来,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
3.员工培训,是否做到有计划、方案、措施,有表扬、激励、奖励等。计划性不强,讲什么和讲多长时间没有周密的安排,质量是低劣的,提高效率是通过培训学习,掌握先进技能的人来完成,而是通过加班加点耗时间来提高效率的,这是不讲成本,不讲效益的表现。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我们回顾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工作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执行得力,才有最终的收获。我们感悟“企业管理无小事”,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要求我们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是“用心工作,真兴服务”的企业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施进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细想观念问题。思想观念不解放,就没有思路,没有思想就没有出路。我们头脑中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其次,是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概况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这里的“要求”特指计划、方案、安排、规定等,做事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计划不落实是一回事。
二是从人才抓起。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全新的科学人才观。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弘扬他们的优势、激发他们的活力,同时也要有效抑制他们克服不足。企业要为所有员工提供“人人都可成才”的机会,而不能以身份、学历、资历和年龄为限,人为地将一些职工排除在外,企业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重职工的意愿,就是要做到职适其能、人尽其才,真正让那些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到他渴望的岗位上工作。
三是从培训抓起。在现代企业里,培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有句流行的话叫做“培训师最好的福利”,可略见一斑。一旦员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不足并且亟待解决的时候培训往往是他们首先作出的反应,抓住他们的需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企业中必须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培训无处不在。
四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如抓管理基本环节,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渠道,管理精细化了,生产率和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
五是从机制抓起。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内部运行机制作用的结果,机制好了,就能使企业管理由粗变细,反之,精细化管理也会退化成粗放型管理。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建立全方位地管理机制,开放管理岗位,实行岗岗摆擂台,人人可参加,上岗靠竞争,保岗靠业绩。依靠管理机制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从考核抓起。要建立管理岗位业绩考评体系,坚持“管事看效果,管人凭考核”,根据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让“能者上,庸者下”,用活人才,用好人才。企业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形成。使计划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七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要有较强的执行力。企业精细化管理,必须在执行操作等层面做到精细化,“赢在执行”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基础保障。企业要加大执行力度,把布置得工作执行到位,同时尽快解决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检查指导纠正不及时)。要围绕精细化管理开展质量工作,要召开精细化管理推进会、交流会,为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企业不仅要不断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推动工作,还要不断地利用精细化优势来壮大自己,不断运用精细化的分析和规划来修正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
精细理念 篇6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作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从十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北京未来发展的路径和蓝图。从首都功能定位,到行政副中心的建设,从有序控制人口规模,到彻底解决“城市病”,未来的五年,是北京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是攻坚克难的五年,是需要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推陈出新的五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要想打赢这场“硬仗”,政府和社会必须通力合作,创新城市管理新理念和新思路,用“标准治市”理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要构筑 “人口、产业、产品和服务”四张“标准大网”,综合治理“城市病”
北京过去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城市发展质量控制体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城市病”。原因是多方面形成的,既有城市发展战略的失衡,也有城市发展规划的偏颇;既有城市管理政策的失误,也有城市发展标准的缺失。单就城市发展的标准来说,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健全人口服务管理标准,造成大量人口聚集;二是没有健全产业准入标准,形成一批“三高”产业;三是没有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标准,使产品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等级不高;四是没有健全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质量监管标准,造成城市管理水平低下,服务质量不高。
现在,就应该用市场化的方法,用“标准治市”理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构筑北京四张“标准大网”:一是构筑“大北京”人口服务管理标准网,引导人口在京津冀区域内有序流动;二是构筑产业准入标准网,逐步消除“三高”产业;三是构筑产品质量监管标准网,提升产品安全、环保和健康等级;四是构筑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质量监管标准网,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总之,通过建立市场化的“人口、产业、产品和服务”四张标准管理网,让北京这艘航空母舰能够“轻装简从、昂首远航”。
二、要建立京津冀新地标体系,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有北京的地标体系,天津有天津的地标体系,河北有河北的地标体系。三地发展水平不同,地标体系参差不齐。而这种高低不同的地方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因此,建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新地标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建立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京津冀三地标准化委员会四方共同组成的“京津冀标准化委员会”,负责“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制订、评估、修订、发布、实施、监督和问责等工作。
其次,要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京津冀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由四方按照等额的原则组成,国务院主管标准化工作的副总理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第三,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考虑中央财政出40%的资金,京津冀三地各出20%的资金。资金主要用于“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制订、评估、修订、发布、实施、监督和问责等方面的工作支出。
第四,建立一个“京津冀新地标体系”发布和监控平台,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制定和发布比较容易,难的是如何严格执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发布和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对“京津冀新地标体系”的实施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及时进行整改和问责。
第五,要寻找交通、环境和产业三大领域标准化工作着力点。在交通一体化方面,要根据京津冀发展现状和国际发展趋势,搞好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工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像日本东京城市圈学习,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建立京津冀城际高铁网,制定城际高铁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大数据管理,完善智慧交通标准,提高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服务的标准一体化。
在环境保护方面,京津冀三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突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的掣肘,大幅度提高“京津冀新地标体系”标准,加强监测的技术含量,提高问责的威慑力度。进一步提高车用油品质标准和车辆排放标准。治理施工扬尘,推广北京的垃圾运输标准。
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培育 篇7
关键词: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理念
随着国家教育和科研的高速发展,“985工程”“211工程”的建设,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仪器设备的档次、种类和数量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学校的高速发展,并未带来相应的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发展,重增置、轻管理的理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由于粗放化管理造成的仪器设备非正常减少的现象屡见不鲜,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培育是解决这种现象的根本之道。
1 仪器设备非正常减少原因分析
2007年我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了一次全校范围内全面、彻底的仪器设备资产清查工作。当时我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还停留在单机版静态管理层面,仪器设备账面数为14.49万台套,原值206888.79万元,查出盘亏、被盗、丢失损失等原因减少的仪器设备,共计为1.06万台套(占总台套数7.32%),原值6591.25万元(占原总金额3.18%),加上需报废的仪器设备118台套,原值3900.08万元,共核减1.07万台套(占总台套数7.39%),原值10491.33万元(占总金额5.07%)。
由于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私自处置的随意性,使学校仪器设备资产账面数字虚高。通过对这次资产清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造成仪器设备资产的非正常减少。(1)学校在撤销某单位或机构时,没有办理该单位仪器设备资产的清理、调拨转账手续,造成死账。(2)人员调离学校和离退休人员办理离校手续时,没有办理相关仪器设备资产移交手续,学校内部人员调动也没有办理相应的内部资产转移手续。(3)没有落实仪器设备资产专人管理、专人负责。(4)单位在搬迁装修过程中无人负责,疏于管理,造成仪器设备资产的丢失。(5)对已无法使用需要报废的仪器设备,没有及时报废;对需报废的仪器设备自行处置,没有到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报废手续。(6)仪器设备被盗后,仅到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报案,没有到资产管理部门办理销账手续。
2 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培育
学校应当树立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思想上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树立对待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的严谨态度。在行动上,以建立设备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覆盖仪器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制,通过网络管理等技术手段,规范操作标准,树立以设备为本的意识,实施人性化管理,培育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理念。
2.1 制度建设
学校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理顺管理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把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对相关单位班子目标任务和领导干部、师生员工的考核内容。
规章制度是规范管理工作的标准,也是约束管理人员行为的准则。好的规章制度,应以人为本,具有良好的规范、统一的标准以及违反规定的制约处罚等方面科学的表述,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以“谁使用,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人,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制,切实执行各项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2 人员变动时的仪器设备移交工作纳入调动或离校手续中
离退休人员及调离学校的工作人员办理离校手续时,往往没有仪器设备移交的强制性规定,仪器设备的移交只能凭自觉。由于没有强制办理移交手续,一些设备堆在实验室、办公室没人管理使用,久而久之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甚至无法再找到,变成盘亏设备。
在校内调动中,虽然工作人员没有离开学校,只是在校内调整岗位,但由于没有相应仪器设备移交、调拨的规定,一些设备会随教师进入新的单位,但由于没有在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造成资产仪器设备账实不符,甚至有账无物。
完善学校人员校内调动、调离和离退休等手续办理制度,做好人员变动时的仪器设备资产移交调拨管理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我校已把仪器设备移交工作纳入调离或离退休人员办理离校的手续中,由各单位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审核。随着我校仪器设备资产网络平台的建设,这一工作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以达到高效、准确、公平、规范的管理目的。
2.3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信息公开化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是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我们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10万元以上设备),到仪器设备闲置、报废(10万元以上设备)、丢失,一律在校园网公开公示,让全校师生参与监督,教师可以对自己认为有用的设备提出调拨申请,对违反国家、学校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举报。经过信息的公开化,一方面可以延续仪器设备的生命周期,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杜绝仪器设备的非正常减少。
2.4 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
为适应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我们重新开发了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和以往相比,这个平台的建设有两个显著的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仪器设备的实名制动态管理。通过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引入,使学校的每一台设备都落实具体的使用人,同时避免了信息录入时的人为错误和校内同名同姓引起的错误。由于每一位教师的统一身份号都是唯一的,为以后同学校离校系统关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仪器设备的移交、调拨都可在网上实时操作,避免了以往主管部门操作时存在的滞后和人为错误。可以真实反应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第二个特色是仪器设备的核查功能。在系统正式上网运行时,我们对存量数据进行了一次彻底全面的核查,通过网络系统,每位教师对自己负责管理的仪器设备进行了一次清理,落实具体的存放地点。对每一台仪器设备的信息进行了一次核查,使之准确真实地反映该设备的实际情况。也为主管部门的抽查做好了准备。在存量数据完成核查后,我们可以设定每类设备的核查周期,到期后自动提醒教师进行自查,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仪器设备的非正常减少。
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使仪器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网上操作,做到仪器设备管理每个环节的规范、透明,接受全校教师学生的监督,从技术层面上改变以往认为仪器设备管理与己无关的观念,自觉地参与到仪器设备管理中来,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培育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2.5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员队伍的建设
各单位仪器设备管理员队伍承担着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是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石。由于仪器设备管理员多是兼职教师,他们要承担其他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往往被看成“附属工作”,从事该工作繁琐,又有“低人一等”的观念,工作成绩得不到充分肯定,也没有相应的待遇,管理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热情不高,因此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造成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仪器设备管理员队伍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乐于奉献,提高业务水平。通过他们,扩大影响,在广大师生中培育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3 结束语
精细理念 篇8
一、以“市情”定规模, 精细化布局, 确保公租房不“空置”
西宁市市辖四区三县, 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556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 全市确定棚户区改造13016户;建设廉租住房21500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00套;建设公租房31500套。到“十二五”末, 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应保尽保, 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难, 住房保障受益面扩大至全市 (包括三县) 城镇户籍家庭的20%左右。
二、以“土地”保建设, 精细化准备, 确保公租房项目不“落空”
落实土地供应是保障公租房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土地问题在公租房建设当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及时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确保项目按时落地建设:一是规定“房产部门应将下年度公租房项目用地计划年底前及时报土地部门, 土地部门必须将公租房建设项目用地, 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二是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 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扣除回迁安置面积后的10% (5%为廉租住房、5%为公共租赁住房) 以上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三是将公租房建设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中, 与各项工作同验收、同考核, 实现公租房项目不“落空”。四是结合西宁市土地稀缺、征地速度较为缓慢、房屋拆迁难度大等问题, 构建了“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股权多元”的新模式, 实现社会参与, 面向公租房需求旺盛的工业园区, 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 鼓励他们投资公租房建设, 定向为企业职工解决租赁住房。
三、把好关口, 精细化运作, 确保公租房项目高质量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实施、综合推进、目标管理”的总体思路, 着力把好“六个关口”, 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一是把好选址布局关。将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布点, 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规中, 提前锁定保障性住房用地边界, 在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二是把好规划设计关。按照“经济适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 通过采取公开招标或设计方案比选等方式, 择优选择, 无论在户型结构、建筑外观、环境配套等方面都力求精益求精。同时, 进行精细化运作, 编制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 创新工作思路, 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今年我市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建设, 让这项工程更好地惠及民生。三是把好工程建设关。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 做到严格履行建设程序, 严格实行项目公开招投标, 严格执行国家住房建设强制性标准, 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建设制度, 对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 涉及工程质量、安全、设计变更等问题时, 实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造价咨询机构、代建单位五方会签制度。四是把好质量安全关。通过采取“法人监理、专业监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 组建了西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查, 从材料进场到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同时, 制定了工程竣工验收标准, 细化了工程验收的每一个细节, 较好地保障了工程质量。五是把好综合配套关。始终把小区配套摆在重要位置, 小区水、电、气、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均与主体建筑一次性配套建设到位, 并统一配套建设物管用房、社区用房、停车位、小区广场等配套设施;对廉租住房和公租房, 制定了室内基本装修标准, 确保低收入家庭可直接入住。六是把好分配管理服务关。在分配管理过程中, 我们严格按照“三级审核, 两级公示”的方式进行, 严格制定分配方案, 保证分配公平公正、阳光操作。
四、建立专业运营机构, 精细化安排, 确保公租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平台运作、股权多元化的运作模式, 2011年4月经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 以中央、省专项配套资金、划拨土地作价入股构成作为注册资金, 组建了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运营公司, 成立了西宁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与租赁管理等业务。我们将该公司作为融资平台, 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以及银行授信贷款, 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2亿元, 目前已通过青海省分行内部评审会议, 待报总行审批。2012年, 我们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拓展滚动经营方式, 不断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规模。同时, 建立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 依托媒体优势, 做好公租房宣传工作, 做好公租房承租户准入前期工作以及小区物业公司前期介入工作。
浅探精细化理念下企业文化建设 篇9
(一)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帮助建立企业制度文化
制定一套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这是因为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帮助一家企业内部的各班组、岗位全部实现精细化。通常情况下, 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具体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和量化, 这是因为岗位是每一家企业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如果没有管理非常严格、精细的岗位, 那么就没有作风严谨的企业。所以说, 企业要想建立并完善其岗位的标准, 除了要能够做到材料定额、岗位定编以及企业定员之外, 还需要保证具体的工作和岗位都能够按照一定的具体程序来进行岗位责任、义务以及权力的规定, 在保证企业内部所有人都有事可干的基础上对管理的制度以及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的梳理, 确保各项工作以及每个岗位都能够有章可循, 同时形成精细化的、全方位的管理考核体系。与此同时, 在进行各种制度的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 同样需要坚持精细化原则, 按照企业制订好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和事。由于精细化的管理不能够离开管理制度体系, 所以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样也是一家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 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和理念的有效结合
企业的理念是一家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起着引领企业员工进行工作和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一名员工的行为结果是否符合企业的具体理念取决于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的紧密结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 能够帮助企业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 不管是什么工种和什么职位, 都可以通过工种和职位上的精细管理具体制度来实现相互的有效调节。在这种调解过程中, 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一方面能够将企业的行为和理念进行有效的联结, 同时, 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行为和企业的文化理念相一致。由此看来, 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实, 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基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流程进一步的优化, 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后, 对企业具体管理对象实行精细化的全程量化控制, 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以及对各个具体岗位的绩效评价都处于整个管理体系管理下, 促使各个岗位、环节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有章可循, 做到责任清晰。
二、建立企业文化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 能够有效强化企业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
在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一过程中, 如果强化企业员工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对于这一管理的推行和完成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对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来讲, 员工的思维模式、思想认识以及行为习惯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的范式, 而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势必会对企业的具体工作进行标准化、细化和量化的改变, 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员工习惯的工作和行为方式, 在两种管理模式之间一定会产生剧烈的冲突。对于企业的老员工来说, 他们已经习惯了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 在面对全新的经济化管理时可能很容易会感到不适应与不习惯, 在他们看来,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要远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严苛的多, 这样就会使企业的老员工在心中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 这对于企业的正常营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通常来讲, 企业内部发生的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员工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大到工作流程和岗位标准的设计, 小到行为规划和工服着装的变化, 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会遭到员工的抵触情绪。要想让企业员工更好地认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就需要企业能够形成一个变革求新的全新文化范围, 在整个企业层面从领导到职工都具有那种敢于突破传统与敢于变革的决心和精神, 这就能够使得他们自觉地树立起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排除一些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干扰, 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变革的工作中去。
(二) 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这一制度的执行力度
管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以及管理职责的具体明确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这些通常指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 决定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但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还需要借助于企业本身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 需要依靠企业全体员工整体执行能力。在企业的文化中, 执行力的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员工能否具有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管理命令的作风和态度, 直接反映着该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实际水平。
三、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建设不能够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时, 更多地是做一些表面工作, 这就使得文化建设工作变得趋于形式化, 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变得失去了意义。因此,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注重其实践性, 对此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企业文化的活动, 同时也可以成立一些具体的制度, 使企业的一些文化贯穿在实际的工作流程过程中。
(二) 缺乏员工的情感基础
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 建立和宣传企业文化通常需要公司管理人员的主动参与, 而这些人员通常工作比较繁忙, 很少有时间去专注于这一类事情, 而企业的员工自身又不具备太多的话语权, 因此, 就使得这项工作的落实变得不切实际, 企业员工的热情度也不是十分高涨。
(三) 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特点和针对性
现实中一些企业在进行自身文化的建设时往往存在很大的雷同性, 这些相似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 同时还体现在内容上, 从总体上来看,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是为了建立文化而建立, 这样就缺乏很强的针对性。同时, 建立的文化目标往往太过片面和笼统, 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来制定, 这样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它的特点。
(四) 结合精细化思想制定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来说, 建立企业文化本身也属于一项管理操作, 应该建立在企业的管理框架中, 之后再进行统一的规划。企业在建立和发展自身文化时需要注重和精细化管理的融合性, 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对此,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 确保企业文化和精细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 (2) 提升员工在企业中的话语权, 通过企业文化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企业文化要和实践管理、生产经营紧密联系, 企业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 但又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 做好文化和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有效结合很好地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有效转化, 这对于企业员工的思想信念、行为方式乃至价值观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摘要:追求精细化的管理是现如今许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针对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进而针对建立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针对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精细化思想,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于宏.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5) .
[2]刘锡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初探[J].中国修船, 2007 (06) .
[3]崔政宇.企业文化建设“三步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 (10) .
[4]封雪荣.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金融, 2005 (07) .
精细理念 篇10
关键词: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运用实践
当今社会,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些油气班站已经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 但是所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油气班站的经营者并不了解精细化管理的运营手段, 也就是不知道怎样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制度中。由于国内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油气班站管理者不能够及时发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这些都导致了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在实行中举步维艰, 效果差强人意。
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 将管理的无意识形态、不可分割性、易变性即不可逆等特性, 运用有形化的管理手段将管理模式技巧化、可分化、标准化、可调化、效率化, 对与企业的管理的目标、承诺、展示、现场行为、语言、过程、结果等关键的管理要素进行控制, 以达到服务的有形化、关注性、可靠性, 保证性等令顾客满意的目的。
现代化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简单定义是“五精四细”, 即精华、精髓, 精通、精密、精品, 以及将管理对象, 管理职能和管理的岗位进行细致化。还要细化具体的工作种类, 细化管理制度的具体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 精益求精;“细”可以理解为更具体, 细大不捐。
2 精细化管理的优点
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 可以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应需而生的, 特别是在油气班站这种特殊的动态环境之中, 必须摒弃粗放的管理模式, 推进精细化管理体制, 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油气班站必须严格实行HSE管理体系, 现场走动管理模式, 确保闭路循环检查落实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使管理细化于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形成一个完全的标准化格局。每个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管理标准进行业务操作, 减少工作的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避免有不正确的管理理念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油气班站这个特殊的企业, 每一个细微之处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大的安全威胁, 而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通过对这些细节进行严格监管, 要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不要留参与问题。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管理规章, 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确保企业能够长久, 高效的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有主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现代管理学认为, 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规范化, 精细化, 个性化。也就是说, 精细化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提高的。
3 油气班站如何实现精细管理
3.1 油气班站的管理制度精细化
油气班站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细致的管理制度。对于油气班站的每一个作业步骤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 每次作业都要严格的遵守管理制度, 以免上保的数据不准确, 影响其他作业。
3.2 油气班站作业管理精细化
油气班站的工作任务就是油水井的日常管理, 包括按照规定录取各种油水井的地面资料, 监测油水井的变化情况, 及时处理油水井故障, 并把变化情况向上级报告, 以及油水井的井口设备管理、抽油机管理、计量站管理、集输管网管理、各种机泵的管理等日常维护性工作, 并对油水井的资料经初步分析进行上报。
3.2.1在录取油水井地面资料的过程中, 要求准确无误的对各监测点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记录后应采取统一的格式抄录到上报的表中, 在抄录的过程中, 要求细心, 多检查几次, 不要把数据弄混了, 以免影响后续的工作。
3.2.2在监测油水井变化情况的过程中, 要充分选取采样点, 要求采样点要具有代表性, 在对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时能够准确的表述油水井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
3.2.3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在处理油水井故障之后, 将油水井故障原因, 故障时间, 如何解决故障近路下来, 然后上报到上级。如果油水井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就可以通过这种分析避免同样的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再次发生;如果是因为机器引起的故障, 就要及时对机器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以免引起其他灾难发生。
4 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制度在我国的现代化虽然被广泛应用, 但是缺少成功的例子, 外国现代化企业又不同于国内的实际情况, 所以, 国内的精细化管理仍旧处在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因此, 精细化管理制度在时间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油气班站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说, 有的作业人员只是处理了油井故障问题, 并没有多油井故障原因及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分析上报。或者, 在油气班站作业人员的日常作业中, 有的作业人员会觉得按照统一格式对记录进行抄写是多此一举的, 认为只要是能看懂就行, 并没有意识到统一格式对统一管理的重要性。
5 结语
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还是一种管理文化。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特点, 油气班站在实践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 油气班站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处理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油气班站是否能够成功的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石油行业能否节约成本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陈鸣红.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探讨[J].北京干部管理学院报[J].2010, (03) :36-39.
[2]王志胜.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方法探讨[J].2013, (412) :122.
精细理念 篇11
(一) OBE工程教育理念核心
OBE工程教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 为实现预期学习结果而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OBE理念可用四个问题诠释: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如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怎样评定、证明学生已取得学习成果。教育者清楚地知道学生结束学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水平, 以此构建教育结构和课程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目标[1]。《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工程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借鉴OBE工程教育理念。
二、精细化工专业实验学习产出
(一) 培养目标制定依据
高校专业目录经过整编, 精细化工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方向。精细化工方向实验课程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础实验涉及基础化学实验, 专业实验涵盖常用精细化学品的分析、制备等此领域人才必备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培养目标的拟定以企业人才需求和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基础。
(二) 层次分明的培养目标
1. 了解精细化工相关行业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 工作环境, 关于该领域的国家法律法规;2.知道经典精细化学品的特点、用途和配制工艺;3.掌握精细化工常用实验装置和仪器使用方法;4.具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创新意识和能力, 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基本素质;5.能够初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三、OBE理念导向下的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建议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 一切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不再是教育目的而是达到学习产出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系统中实验内容和类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三方面围绕学习产出进行调整。
(一) 调整实验内容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内容涵盖基本实验操作、经典化学品 (染料、胶粘剂、农药、材料、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等) 的合成和复配。实验类型主要为验证性、复配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调整实验类型比例, 加重复配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二) 更新实验教学方法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实验预习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主动结合理论知识以及查阅文献资料, 寻找多种实验路线, 分析其优劣, 分析适合实验室操作的实验路线和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实验方案;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依“教材+教师”操作, 以“师”为中心。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播放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室操作;实验后师生反思评价并进行仿真实验模拟。
根据实验内容特点, 进行“项目式”教学。组织学生亲身去企业生产一线, 切身感受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项目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三) 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 必须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习产出。因此考核应该能够涵盖本门课程作用的所有学习产出, 包括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结果应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多维状态[2]。
1. 收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清晰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考察学生实验前准备工作以及实验后思考和总结, 教师可及时发现实验教学问题。
2. 综合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操作过程可检查学生实验装置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是否正确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流程以及学生遇到实验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实验过程中, 教师应该观察实验室, 一方面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一方面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 以作为评价依据。
3. 理论考试和现场实验考核双“考核”齐下
专业实验主要考察的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技能水平。专业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作为卷面考试, 考察学生理论知识。安排现场实验考核,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操作限定实验, 反应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处理实验问题以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 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
“项目课题”与精细化工实践生产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涉及知识广泛, 持续时间相对较长[3]。一个完整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系统把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制定实验课程教学计划时, 联系实际生产和生活, 准备合适的项目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自由分组, 各组拟定项目计划并进行实施, 详细记录过程。项目实施中遇到问题, 各组成员可自行收集资料, 查阅文献或咨询教师找出解决。最终依据学生的项目记录以及实施情况给予评价。教师发挥“导”的作用, 学生担任中心主体。
参考文献
[1]顾佩华等.基于“学习产出” (OBE) 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27-37
[2]窦晓波等.以“学习产出”理念制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