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活动

2024-06-01

设计有效活动(精选12篇)

设计有效活动 篇1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之一, “教学做”为一体, 即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由此可见, “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 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学生自己的一系列活动, 将数学活动经过数学思考内化成数学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有这样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它形象地说明了活动操作的重要性。正如陶行知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因此,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形式和手段。

一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够巩固知识与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于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显而易见, 这样的学习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呢?

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与复习中, 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复习方式, 而是选用了让学生说,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和引导。无论是开头部分知识的梳理还是课堂中间知识的重组与内化, 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做”, 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先让学生进行同桌讨论, 回忆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 但是通过交流, 学生能够进行数学思考。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从认知的角度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 真正让学生从做中学。

二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够加深数学思考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如果能够将数学思考融入数学活动中, 学生一定能够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丰富的数学思考, 这样既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 又能够不失数学本质的思考。

在相同位数数的比较大小这一个教学环节中, 如果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好。但我另辟蹊径, 采取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分组进行抽数, 将抽到的数字卡片分别放在自己想放的数位上, 最后比较谁组成的数大, 谁就获胜。这样一个游戏环节的设计,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并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考:如何将组成的数变大, 如何进行比较大小?一个好的活动不仅仅是将学生的兴趣提升起来, 更重要的是活动背后隐藏的数学思考能够揭示出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味道。

三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够帮助解决问题

活动化教学中, 学生是探究、发现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 而不是帮助, 更不是代替。因此, 在学生进行探究时, 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 亲自去动手、动脑、动口,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教、学、做融为一体, 从而去解决问题。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中, 要让学生从几个几的和过渡到用乘法来计算, 首先必须使学生建立起几个几的概念。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不成熟, 所以建立起几个几的概念相对来说还是有一点困难。所以在课堂上, 选择了让学生进行摆小棒的活动, 让学生先模仿摆, 再到自己动手去创造几个几, 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 从而进行乘法新授后的问题解决也就得心应手了。

四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够提升情感态度

活动教学中, 活动往往不是最终目的, 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活动的方向实质上是向“内”的。因此,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这一个活动, 又要不失数学的本质味道, 教师的设计就要非常科学合理。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这一单元中, 通常在教学“分”这一时间单位时, 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一分钟口算比赛, 比一比一分钟内谁做的口算题又多又对。显然这里口算比赛不是目的, 比赛的真正用意是帮助学生建立一分钟的时间观念, 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再如, 在学习了几个几后, 让学生进行拍手游戏 (几个几拍) , 同样这里拍手也不是目的, 而是借助游戏检查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清晰的几个几的概念表象。这些活动既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更重要的是深化了知识的认识。因此, 活动化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感性实践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是学生主体活动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的学习也为生活服务。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 实施“教学做合一”, 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 对于落实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做好示范工作, 通过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 “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 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践, 就是要亲自“做”。不仅要求学生“做”, 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 学生在“做”上学。教师的“做”是示范, 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教师既讲又做, 学生的学就有了根据, 做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

第二, 坚持开展多种多样、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 进一步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本, 走向生活, 更加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陶行知指出:“好的先生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 一方面研究学问。”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 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现在教育的现状给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 更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总之, 生活教育理论的总要求是:要活的书, 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 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 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 不要读的书;要社会的大课堂, 不要仅仅局限在教室范围内的小课堂;要教学做合一, 不要教学做分离;要活到老, 学到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规划了教育的发展方向, 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应该以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充分以学生的认识结构为基础, 科学合理地进行数学活动设计。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之一。教与学都以“做”作为中心。在小学数学阶段, 如果能够做好有效的数学活动, 那么数学学习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都能够得以提升。

关键词:“教学做”,数学活动,有效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设计有效活动 篇2

培文小学:陈华平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了;见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它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等的重要,而其重要性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尤为突出。因为《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定位就是:《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点,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新课程理念认为思品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教材。期待着使用者选择最佳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从而不断地积累起新的品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做中学”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因此,活动设计是否有效便成为品德课堂活力的关键。

如何为儿童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深化新课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探索:

一、“活动”于真实的生活中。

新课程标准大胆创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活动时,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让儿童在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中接受教育的引导。例如在教《我爱我的家》时,我设计了“说家人、说家事”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把真真实实的家说给大家听,将真真实实的有关家里人的快乐事说给大家听,将真真实实的家人关心你的事说给大家听。同学们在真真实实的叙说中感受了家的幸福和温馨,深化了爱家的情感。

二、“活动”于真切的体验中。

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感悟就越到位、越深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活动。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我组织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残疾对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住,在教室里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艰难。通过这两个活动,同学们在真切的体验中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关爱,从而引导儿童关爱残疾人。

三、“活动”于情感突破中。依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品德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个体的发展。例如,在“按时回家”这一活动版块中,有这样的内容,几个小朋友在放学途中看到捏面人、卖棉花糖的有趣情景,不由驻足停留,这正是体现了孩子们身上非常显著的“游荡心理”。这种“游荡心理”在儿童中具有普遍性。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首先通过表演和谈话与孩子们一起体验那份游荡时快乐的感觉,并肯定他们这种快乐。接着,我安排孩子们进行换位体验,请小朋友当妈妈,播放时针走动的声音,想象当你在外边玩耍的时候,妈妈却在家里等着孩子的那种急切和担心的心情。同学们通过换位的表演,突破了原有的游荡时的快乐感觉,产生了要按时回家的情感,从而达到了教育目标。

四、“活动”于行动的创意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了课程的基本框架。以此来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其中四个方面是: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就凭这第四个层面,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设计训练学生创意的活动。在活动中打破教师话语的霸权,充分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动脑筋、出创意。例如教《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学生找找教室不理想的地方,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金点子”活动,让学生为改善教室环境出主意,还真出了不少很有创意的“金点子”。如设计会说话的垃圾筒啦、教室色彩如何改变啦、教室墙壁设置成书页啦„„。那别样的设计令人欣喜,谁能说他们不能有创意地生活呢?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种活动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艺术地有机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些都只是我们在备课时为达成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活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关注生成,艺术地捕捉各生成因素,艺术地处理处理各生成因素,让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有序地进行,让活动中将信息辐射地传递,形成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使活动有效,让课堂充满活力。

设计有效活动积累数学经验 篇3

关键词:设计;经验;知识

2011年新课标提出了由原来的“双基”转变为现在的“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汉语字典对经验的基本解释是:(1)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2)人的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这种积淀、这种积累慢慢就会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对數学的经验。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一个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去亲自体会,理解知识才会更加深刻,如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我认为在进行教案的设计时就应该多从学生的参与活动做起。学生对数学的感知理解只有在自己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

一、活动的设计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只有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符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学习经验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统计、图形的认识及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这些知识点时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展过程。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搜集他们小组的身高、年龄、喜欢的运动等项目的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就再一次地得到了加强。在三年级教学《什么是周长》时,我就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设计摸一摸、量一量、测一测等活动。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课桌四条边的长度、数学课本的四条边的长度、学生互相测量自己的头围和腰围等,在这样的测量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二、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时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才能在数学活动中有自己的感悟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来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比如探索三角形的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用自己的方法能不能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少一半的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这时另外的一些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能不能想一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他们想到了用拼割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再来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对于一些枯燥的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也多想一些方法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时也尽量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积累一些自己对数学的感悟和经验。如,在进行有关分数的知识教学时尽量充分地利用图形,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利用图形来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最后是在数学练习课上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数学经验。

在设计数学练习课的活动时,我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比赛等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完约分和通分后,我就设计了一节约分和通分的练习课,把学生分成了两组,分别进行约分和通分的练习,一起来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哪组先做完就可以得到一面红旗。做完后再交换,用另一套相反的题目比赛。学生的练习效率在活动中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共同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新课标也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罗正芳.学数学 做数学[J].新课程:教研,2011(04).

让活动设计更有效 篇4

一、活动设计形式要目标明确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到:目标设计要有多元性, 即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也应该围绕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来设计和编制;目标设计要有针对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指导教学实施的航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目标设计要准确, 通过教学反馈和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来检验, 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例如:单词拼写学习。

活动目标:学会单词banana, monkey, ball, car, robot, kite。

活动设计之一:让学生用身体的运动写出单词的字母, 有的学生显得很兴奋, 而有的学生纯粹是在那里乱扭, 甚至连字母都不拼读, 只是觉得好玩, 好笑。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 但不能起到真正强化单词拼写的作用。像这样不能指向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活动我认为它是无效教学, 所以改成第二个设计。

活动设计之二:活动前制作一些卡片, 把单词写在卡片上, 学生分组排列成纵队, 教师给每个排头一张卡片, 说“开始”时此学生看卡片的单词, 并用耳语把卡片上的单词拼写给后面的同学, 并依此进行下去……最后一名同学把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此次活动效果可以, 但是费时, 而且一行的孩子只练习到一个单词。

活动设计之三:编故事。一个robot开着car来到广场上找monkey玩, 看见monkey正在吃banana, robot就和monkey商量咱俩玩游戏吧?monkey说好啊!咱俩是在广场上玩ball呢, 还是放kite呢?这个小故事先用幻灯片放出来, 然后让孩子们闯关。闯关的方式是单词的拼写。此设计效果显著, 同时, 英语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

二、活动设计要生活化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有它的独特性。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便于交流。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英语有关的学习资源, 如各种节日、经历的有趣事件等, 只要善于捕捉、挖掘这些学生所熟悉的资源, 在课堂中创设,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做, 参与其中, 就能让学生真正拥有课堂话语权。根据教学内容, 尽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且有趣的情景, 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 真正参与课堂英语交际。

例如:句子学习。

活动目标:在生活中使用what’s in the…?句型。

活动设计之一:找一个箱子, 把一些文具放进里面, 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摸, 其他同学一起来问what’s in the…?开始学生会很新鲜, 但是到前面的同学毕竟有限, 几个过后, 下面机械的重复句子的声音越来越小……

活动设计之二:情景设计, 利用大屏幕放张圣诞树的图片, 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告诉大家今天是圣诞节, 圣诞老爷爷要给同学们发礼物来了。同学们看到老师真的穿着圣诞老爷爷的衣服并背着个大袋子的时候, 眼睛一下子亮了…..于是What’s in the bag?Guess!A gift for you!等等句型自然脱口而出。最后让孩子们手拿各自得到的礼物一起唱圣诞歌曲, 背景音乐也自然而然融入到课堂之中。孩子们还会要求分小组去活动, 来扮演圣诞老爷爷, 更真切地主动感受英语句子的使用。

拓展作业, 在真正圣诞节的时候, 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过一个纯正的圣诞节, 教会家长一些需要使用的英语, 做到真正在生活中使用了所学知识。

三、活动任务设计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但也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任务型”的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合作和实践参与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学习的成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 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的教学就是使教学过程任务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 让学生“动”起来, 让小学英语教学“活”起来。同时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但也应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如:回答别人的问话

活动目标:学会使用Yes, t is./No, it isn’t.

活动设计之一:走到学生的中间拿起他们身边的文具, 用Is this a…?来询问, 引导孩子说出Yes, it is./No, it isn’t.然后生生互问, 小组之间询问。

活动设计之二:在课堂上, 我让每名同学拿出自己的一样文具, 放在我给他们准备的一个小盒子里, 然后用布把盒子盖上。让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每次拿一件物品, 让本组内的其他学生在旁边猜测, 并用上“Is this a…?”的句型。学生在这个有趣的任务驱动下, 兴致勃勃, 很快在操练活动中就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句型了。

活动设计之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一起作业网引进课堂之后, 上面的很多任务型情景小游戏, 补充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的不足, 课堂上的初步演示和使用, 让孩子们课后都主动地去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不同梯度的练习游戏, 自觉完成英语作业。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丰富了老师的教学, 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积极性, 效果显著。

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篇5

一、教学活动包含的要素

1.教学活动的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活动的层次(难易程度,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

3.教学活动的步骤(一个活动你需要哪几个环节,或者哪几个步骤?)

4.活动的参与者(谁做什么?和谁或者谁和谁做什么?)

5.活动变化的多样形式(根据课堂的实际发生来灵活处理)

6.活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的手段

二、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

1、目标要明确;2.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它的量和度也要做一些把握; 3.从具体的程序上来说,比如老师的指令要清楚,组织方式的选择要,还有像包括时间的分配,角色的分配等等具体问题都要做一些考虑。

三、怎样设置活动目标

首先要明确这个活动是以知识为主的还是以技能为主的,还是要把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

第二,这个活动在你这节课属于哪一个大的环节,或者哪一个大的步骤。你是在呈现新知的这个环节?还是在练习操练的环节?还是在复习巩固提高的环节?各个环节功能是不一样的。

呈现新知的环节,让学生接触新的语言知识,理解新的语言知识,这是它的主要目的。操练的时候,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有一个交替性。如果你是在操练,它的目的是要熟练;如果是复习巩固提高的环节,要综合运用。所以,如说有一个活动,本来是在一个单元的第一节课,第一是要呈现新知,如果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什么句型,掌握什么词汇,这个目标就定得太高了。

教学目标编写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取舍;其次要学会突出,突出这个活动,它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四、怎样做到设计合理

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需求、还要研究教学本身的要求,还有像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还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都是要

五、如何发布指令

在交代指令的时候,要交代清楚这个活动的方式、操作步骤、活动时间,学生反馈的形式等。

六、怎样的时间是合适的

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其次是时间要给足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活动以后的成功感。

七、活动的组织方式

老师永远要记住,无论跟谁的活动,都是让集体来参与的。组织活动要根据这个目的来决定,永远不能把学生扔掉。用提问代替活动,这是一个误区。

八、活动中教师的职责

一个是教师的角色,一个是教师如何对全体实行监控。作为教师的角色,我认为在不同的阶段,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说在呈现新的教学材料的时候,基本上教师就是一个主导,他会教授一些知识,如何来使学生学习。所以这个时候要呼唤全体学生参加、要互动。到了学生操练的环节,老师指导工作组织了以后,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到了学生在用这些语言做事情的时候,老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综合情况,什么地方语境用错了?或者哪些同学没有参与?他参与有什么困难?要注意观察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然后还要再及时调整,进行一些弥补,或者下一节课弥补。

九、评价与反馈

那么在评价的环节教师就要欣赏学生,教师作为一个观众,评比的观众,坐在观众席里面欣赏他们。

设计有效活动 篇6

活动一:

课堂伊始,教师以游戏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请伸出你们的一只手,我们每两根手指夹1根小棒,你的一只手一共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们纷纷动手忙活开了。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举起来,几乎是异口同声

生:四根小棒。

师:对,我们一只手有5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4个空挡,这样我们一只手就能夹住四根小棒。

学生的反映完全在教师的预设之下,教师很成功地由“夹小棒”的活动引入课题。

师:手指5个,空挡4个,手指数比空挡数多1,空挡数比手指数少1,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兔宝宝家去看看吧!

这样,教师引领着学生由游戏转入到例题的教学,再从例题中找这样有规律的事物,学生已觉得轻而易举了。

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活动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中自己去发现规律,在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活动二:

在教学例题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及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初步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也有同学能归纳出:每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只排在中间的那种物体多1个。于是教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来进行验证。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发现呢?取出你们的小棒和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说明这样的规律呢?活动过后,教师提问。

师:你们是怎样摆小棒和圆片的呢?

生:我把小棒与圆片间隔排列。两端摆的是小棒,中间摆的是圆片。

师:这样摆放的小棒和圆片各有几个呢?

生:6根小棒,5个圆片。

生:我也是这样摆的,我摆了10根小棒,9个圆片。

师:有不一样的摆法吗?

生:我是把圆片摆在两端,中间摆小棒。我摆了8个圆片,7根小棒。

反思:

此次活动是为了验证同学们所发现的规律。对于由自己发现的规律,学生很希望能通过实验成功地得到肯定,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任务也完成得很好。教师在设计的时候也注意到让学生去处理实验过程,小棒与圆片的位置应该怎样摆放,由此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能理解这一规律。学生很快意识到要使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这样的话就有两种实验方法:1.小棒摆两端,圆片摆中间。2.圆片摆两端,小棒摆中间。

活动三:

师:同学们,现在我想请五名男生到前面来做游戏。

指名五位男生到前面排成一排。

师:我现在想请几名女生也来参加游戏,但必须男、女生间隔排队,每两名男生中间站一名女生,需要几名女生来参加游戏呢?

生:四名。

指名四位女生,自己排到队伍当中去。

师:现在我们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你们看还符合我们刚才的要求吗?

生:不符合,刚才排第一位的男生和最后一位男生靠在一起了。

师:所以我们现在还需要……

生:一名女生参加游戏。

再指名一位女生,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排好队。

师:现在我们就是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了。怎么现在排队的男女生一样多了呢?

生:因为他们围成了一个圈。

生:前后两名男生围在一起,就多了一个空挡。

师:对了,那么也就是说当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时,两组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话,数量一样。

反思:

活动设计由先发现的规律作铺垫,学生已经能很好地运用已学过的规律了,能给男女生排好队。然后让男女生围成一个圈后发现问题,有两名男生靠在一起了,不符合一一间隔的要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也很快地找到了原因,发现了另一个规律,学习效果很好。

深层反思:

我们的数学课不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是要结合现实生活,设计一些有趣且行之有效的活动来吸引学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我们教师只有多研究教材,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再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活动,并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学生亲近数学,从而喜爱数学。

抓住文本特点, 设计有效活动 篇7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 声情并茂, 语言形式简练、工整, 最适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想象、理解、感悟。因此, 依托文本形式, 引导学生积累文本式的语言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学片段: (二年级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三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引读第三自然段:歌声会……看到……歌声会……想起……

(观察插图) 盲婆婆双手拿着蝈蝈, 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 她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生1:婆婆仿佛听到了鸟的叫声。

生2:婆婆仿佛听到了流水的声音。

生3:盲婆婆仿佛来到了公园里。

生4:盲婆婆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

师:蝈蝈的歌声使婆婆仿佛来到田野, 想起欢乐的童年, 心中充满了喜悦。你能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练习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指导生想象说话:如果我是盲婆婆的蝈蝈, 我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

师:婆婆遇到这么多好心人, 会说些什么?

……

本案例中,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盲婆婆双手拿着蝈蝈, 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 她仿佛听到了什么, 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只是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学生虽然说得较多, 但显得太零碎, 教师没有给予更多的帮助、引导, 使语言训练只是浮于表面, 而并不扎实。因此, 如果在学生自由说后, 提供给学生一个书上的句式:歌声会_____, 看到_____;歌声会_____, 想起_____。这样, 想象说话就体现了一个梯度, 由易到难, 并以文本为载体, 提高了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文本式的语言。

二、依托文本, 帮助学生积累固定式的语言

所谓固定式的语言, 就是指我们平时经常运用到的比喻句、排比句等固定句式。积累此类语言,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下面一则案例就是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比喻句。

教学片段: (三年级上册《石榴》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春天, 石榴园里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一个小朋友朗读第二自然段。

一生读书, 其余同学思考。

(出示春天石榴园图片)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句话。

师:到了夏天, 石榴开花了。瞧!小朋友, 这是石榴花的花骨朵儿, (出示花骨朵图) 仔细看看, 石榴花的花骨朵像什么呀?

生1:石榴花的花骨朵像一个红色的小葫芦。

生2:石榴花的花骨朵像一个小花生。

生3:石榴花的花骨朵像小辣椒。

……

师:花骨朵在小朋友们的赞美声中, 慢慢开放了, 开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出示小花图) 小朋友看, 美丽的小花像什么呀?

生:美丽的小花像一个小喇叭。

师:听听, 小喇叭们都在吹些什么?

……

师:石榴花在不知不觉中完全开放了, 小朋友, 瞧!完全盛开的石榴花又像什么呢?

生1:完全盛开的石榴花像高举的火把。

生2:完全盛开的石榴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生3:完全盛开的石榴花像小姑娘的红裙子。

……

本案例中, 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园春夏两个季节的美丽景色。重点写了美丽的石榴花。教师抓住石榴花, 分成花骨朵、小花、完全盛开的石榴花, 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练习说比喻句。由于出示的图片比较形象, 因此学生说起来困难不是很大。教师利用文本内容, 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训练学生说比喻句上, 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石榴花的美, 而且也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

三、依托文本, 指导学生积累情感式的语言

所谓情感式的语言, 其实就是学生通过朗读、 (下转第53 页) (上接第51 页) 想象、感悟之后, 真情而发的语言。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 有的只是真情实感。

教学片段: (二年级教材《云房子》中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小鸟造的云房子, 现在我们来当小鸟, 介绍介绍自己造的云房子。想想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 哪个房子是你造的?介绍时有两个要求: (1) 要说清楚自己造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2) 为什么造这样的房子。 (先自由练说)

生1:我造的是大冬瓜房子。因为大冬瓜很大很大, 里面宽敞, 可以让很多小朋友陪我一起玩。

生2:我也喜欢大冬瓜, 它的样子好可爱, 大大的, 很宽敞, 傻傻地在天上飘来飘去, 横在那里, 多有趣啊!

师:介绍得真好, 让我想到了菜市场大大的冬瓜的样子, 我很喜欢你造的房子。

生3:我造的是很高的大楼房。大楼房很高, 一层一层的, 我有很多亲戚朋友, 他们都可以到我造的房子里来住。

师:老师也想到你的大楼房里去看一看, 你的房子有多高呢?

生3:有十几层那么高。

师:我去参观参观。我上了一层, 又上一层, 再上一层。咦!我想到了一首诗, 你们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齐背《登鹳雀楼》)

师:是啊,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生4:我造的房子像花儿一样, 美美的。因为我喜欢盛开的鲜花。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把对文章的感悟与人生的感悟有机地结合, 而达成这样的语文实践, 文本是载体, 也是核心。只有依托文本, 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 他们受外界影响快, 记忆力强, 语言思维发展迅速。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低年级的老师总把积累语言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依托文本,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已经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文本特点,语言训练,想象说话

参考文献

有效设计活动,丰富交际过程 篇8

一、活动目的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围绕训练的语言项目,设计目的性强的活动,让学生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相反,活动设计不能牵强,即不能跟内容没有太大联系,不论“普、华”,但要“实”。

二、活动内容要真实,具有趣味性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也能迅速提高。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考虑该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认为以下几点因素很重要。

1. 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好乐、好动、好奇,他们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兴趣的活动,难易要适当,活动要求不能高于他们的能力所及,否则学生或许会为了游戏而游戏,不用英语交流,而说汉语,甚至对活动失去兴趣。例如,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设计如下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唱歌、游戏、竞赛、读韵律诗、做手工、看图、听寓言故事、童话故事、会话表演、问卷调查、涂涂画画等。

2. 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我发现:单靠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即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教师不问,学生不答,这样似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进行教学,学生兴趣很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语言表达要精练,恰当使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调控,促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他们是Organizer, Harmonizer, Cooperator。例如,教学牛津英语5A教材中Unit 3“At a Music Lesson”这一课中A版块内容时,在进行以“教歌曲”为话题的语言教学时,与其老师辛苦地一遍一遍问学生,不如让学生做回音乐小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用英语互教歌曲”的活动,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语言操练以学生为主。学生说得自如,学得也开心,积极性大增,有时还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3. 活动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的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如果活动离孩子的生活内容太遥远、不相关,孩子自然不感兴趣,也就降低了活动的价值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把握教材,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语言情景,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功感。例如,教完“服装类”单词后,一位老师设计一个服装展示的活动,“模特”们和着音乐在台上展示漂亮的时装,其他学生用所学句型介绍这些服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犹如处在真正的时装展示会上,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再如,教完“玩具类”单词后,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活动:某玩具店的老板想进购一批新玩具,他要了解一下,时下什么玩具最受同学们的欢迎,想请同学们做一下调查。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觉得自己像一个市场调查员,非常积极,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活动过程要有序,具有可控性

一堂好课,给听课者的感觉是:呈一条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过渡自然,可控性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怎样把握这个“度”呢?

1. 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形式要灵活多变,不能堂堂一个样儿,节节一个调儿,要不断给学生以“新鲜刺激”。例如,可进行“猜物”、“说和做”等游戏,也可安排唱歌、画画、表演等活动;但在活动形式多样的同时,不能使得课堂杂乱无章。在活动前,教师要做好活动的说明,使学生知道“怎么活动”,并且给学生以准备的时间;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调控者和指导者,帮助小组成员完善活动;在活动后,教师要做好总结,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如,老师组织学生作调查(Do a survey)前,要向学生讲清楚该调查活动的目的、要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学生调查进行时,教师不能在一边旁观,而应加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交流,随时帮助学生解疑;在调查结束后,活动不能嘎然而止,教师要做适当的检查和总结。

2. 活动的衔接要“紧而有序”。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其课堂的教学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组成,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教材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难易度等,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步骤清晰,节奏明快,成一条“呈上升趋势的线”,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3. 活动的进度要“层层递进”。

教师设计活动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的要求可由理解为主的活动过渡到表达活动,最后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如果任务较难,小组活动会出现冷场或混乱,学生会趁机使用母语,或者学习能力弱的干脆不开口,所以,内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突破难点,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练习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转化,顺水推舟,以至水到渠成。例如,教一篇情景对话时,老师一般先呈现单词,然后由单词过渡到词组,再组织学生将词组运用到句子中,接着进行简短的句型操练,最后进行扩展性的对话、表演活动,这样的教学步骤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四、活动涉及范围要广泛,具有综合性

设计有效活动 篇9

一、为获取感性经验,设计操作活动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从而积累感性经验。 在教学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 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锥这样的积木块上面的面是什么样子,并“ 摸一摸”,初步感知相应图形的特点,为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做好准备;“ 画一画”让学生从立体图形上获得平面图形,感受体和面的联系,初步经历由具体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 分一分 ”着重让学生通过分类 、交流 ,说明分类的理由及图形的不同点,直观感知各类图形的特点,形成各类图形的表象,这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是认识各类图形名称、形成不同图形概念的直接基础。

二、为获得认识或验证数学知识的经验,设计探究活动

数学活动经验不是靠老师直接传递给学生的,也不是学生参与活动就能立即达到的,而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不断形成。 学习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百数表”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安排学生自己整理:横着看,竖着看,引导学生读数感知规律,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这是从学习目标的全面实现来安排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发现新知识,感受规律发现的方法与过程,积累相应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主动参与、 积极探究的意识,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三、为提升策略性经验,设计反思活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只要学生没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他就达不到高一级的层次。 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数学感受力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 原初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 获得了哪些数学思考方法? 有什么好的经验?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将低层次的活动经验进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并逐步生成新的经验。 比如苏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四个球队踢足球, 每两个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需要比赛多少场? ”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结果我观察到这样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

1.小组中4个人分别代表4支球队 ,两支球队比赛一场就用两个人握一下手的方式表示,记下握手的总次数,这就是比赛的场数。

2. 用4个点表示4支球队 , 两个队之间比赛一场,就在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数出右图中线段的条数,就是比赛的场数。

3.3+2+1=6( 场)

4.4×( 4-1) ÷2=6( 场)

应该说,第2、3、4种方法都将比赛的场数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 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反思,学生都认为第4种最简化, 并由第4种方法归纳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设有N支球队进行循环赛,则比赛的场数=N×( N-1) ÷2。 学生通过反思活动,得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策略性经验。

有效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篇10

首先, 上好一节高效的阅读课, 活动设计前, 教师应用理性的态度考虑阅读教学步骤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要仔细研读阅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材料的每一个字都能深入琢磨之后, 才能备出一堂有血有肉, 有灵魂的课。另一方面要关注学情的分析, 仔细研读学生, 学生是教学内容接受的主体, 即便是最精心的课堂设计, 如果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甚远, 也会味同嚼蜡。教师在对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认真分析之后, 才能上出一堂师生互动精彩纷呈的课。第三, 教师须理性转变自己的角色。除了要站在活动设计者和实施者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还要从一个活动评价者的角度来考虑活动的有效性, 以客观的态度来定位教学中教师自我使命和自我角色。有了以上的前提, 才可使得读前, 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成为可能。

一、科学设计读前活动

科学合理的读前活动设计是有效实施读后输出活动的基本前提。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以下内容;

1.合理的时间安排。阅读活动前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文本主题初步感知并产生兴趣;二是通过读前活动的进行, 自然过渡到目标文章的阅读当中。因此, 教师读前活动的设计应积极创设学生参与活动的条件和课堂氛围, 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和主题指向。但是, 教师需要对这一活动的时间加以一定的控制, 太多读前的导入必然会导致下一阶段即读中活动的过程缺省, 从而导致文本解读不到位, 学生语言输入量不足, 进而影响语言输出的质量。因此, 教师从一开始就应关注各阶段的时间合理的分配, 确保在读中环节,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研读课文, 在最后的综合性语言输出环节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思维拓展和话题交流。

2.活动形式的选择。读前活动设计目的在于调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 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 为接下去课堂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做好情感和知识上的铺垫。据此,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或主题, 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 如:

(1) 向学生提问一些背景或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

(2) 利用PPT展示图片、阅读文章的标题或问题来帮助学生预测阅读的文章的内容;

(3) 播放一段与阅读文章主题相关的录像, 同时呈现一些关键的单词或短语;

(4) 自然而轻松地与学生谈论和阅读文本主题相关的话题;

(5) 通过不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些线索, 帮助学生找出阅读文本的细节;

(6) 与学生分享自己和阅读主题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并感知他们的反馈信息。

活动形式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 但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一定要保持与学生的交流状态, 而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状态, 否则在接下去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必定会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 难以调整到最佳状态。

3.设计全方位的阅读活动。阅读的目标是多维度的, 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 积累观点, 感悟文化, 体验情感, 更需的要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因此, 读前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全方位的思考, 不仅要关注词汇, 注重阅读词汇障碍的清除, 而且要考虑文本内容和背景知识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的阅读语言输入过程中的理解障碍。列如, 对于阅读材料本身篇幅较长、理解段落大意及文章主题有困难的文章而言, 提取文中学生难理解段落中的要点进行设计, 读前的活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框定阅读文章中的核心词汇。课堂实践表明, 在阅读后期综合性语言输出活动中, 学生的讨论或展示较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学生用的还是新课前或是平时使用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这是因为教师在阅读课的目标设计时, 对需要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应掌握和运用的核心词汇或目标词汇缺乏明确的界定, 教师导入过程用词的随意性更是使有效地语言输入失去了一个良机。但如果教师能事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框定本节课学生阅读语言输出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核心词汇, 以此为目标, 教师会自觉强化各个语言输入环节, 包括导入环节、设计过程中的主题词汇意识, 从而为最终的语言输出不断搭建语言的支架, 提高语言输出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强化语言输入的读中活动

学生在读中活动的语言输入是其有效读后输出活动的基本保障。教师所设计的读中活动应有下列引领作用:

1.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的文本特征。教师读中活动的设计应该层层递进, 这是语言输入过程中促进语言输入输入环节的最佳途径。为此, 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策略, 提高学生获取和提炼信息的能力。阅读策略, 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 有选择地灵活使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因此, 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不同的文体特征、阅读特点和阅读策略。例如, 在处理一篇记叙文体的文章时, 教师应该在第一遍略读前就引导学生快速寻找记叙文的主线: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线索, 一般来说, 文章的背景知识往往可以从文章的第一段找到。这种文体特征的引导, 可为第一步的浅层阅读指明方向, 提高学生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2.帮助分析概括阅读材料的篇章结构。实践证明, 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有效的略读法和精读法的结合。如果教师在第一遍阅读教学中就过分关注细节内容的分析梳理, 就会使学生“见树不见林”, 不利于其从整体来把握文本的篇章结构。有效的略读过程除了教师对文章文体特征指导以外, 还应该帮助学生熟悉各类常见文章类型的典型组织模式, 认识文章常见的衔接和连贯的手段, 把握文章内各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整体上认识、解读文章的组织模式, 使学生在首遍阅读时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3.反复解读阅读材料的内容。研究表明, 影响读后活动语言输出效果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文本解读过程的粗糙或阅读过程的缺失。阅读过程中, 如果教师在没有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的情况下, 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其他语言拓展活动, 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话题观点进行有效地表达。因此,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本解读的反复性。例如, 针对文章脉络较容易的课文时, 教师在解读每一段阅读内容时, 可以遵循“把握细节内容——回复阅读, 关注典型语句结构的剖析和理解——根据上下文解读语句隐含意——回顾总结细节间的逻辑关系, 概括出段落大意”的顺序来处理文本信息。对某几个段落如此反复的三至四次的解读, 帮助学生从段着手, 深入词、句、句群, 关注语言的新现象, 再回归全段的中心, 语言输入相对就会充分有效, 同时为后续环节中学生能够创造性运用新语言做好了铺垫。

4.设计多样性、层次性和思维性的读中活动。很多英语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并不体现在任务个数的多少, 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式的任务看上去使得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最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读中教师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灵活性、活动难度是否具有层次性以及活动中学生思维方向, 都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同学间的相互质疑, 同伴的相互交流, 全班的共同思考以及个体的独立思维。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可以帮助教师改变常见的“教师单向提问”的单一方式, 激发学生参与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的热情,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同时, 每一个读中活动的设计都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原则, 从易到难, 推动课文理解向纵深发展,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步一步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和观点。针对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 可以设计一定数量的概括性和开放性的任务, 提高思维的层次, 做到“基于课文, 高于课文, 跳出课文, 最终回归课文”。

三、综合考虑设计高质量语言输出的读后活动

教师对读后活动设计的全方位考虑可以说是高质量语言输出的根本保证

1.读后活动的设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实践中, 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读后语言输出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就其原因在于活动设计的难度欠适中。任务太容易让学生无话可说, 任务太难则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保持沉默不言。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 重新定位活动的难易度。激发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推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内在动力。如, 教师可以降低活动的难度, 将任务设计成半开放的问题讨论形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用口头表达, 不限回答的形式和字数, 而不是直接设计为拓展写作。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时, 教师的作用就是就是将学生的表达略作改进后, 呈现板书, 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动接收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

2.读后活动的设计要与阅读主题相关。读后阶段语言输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对阅读内容的巩固和深化, 是材料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图式之中,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因此读后语言输出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紧扣阅读的话题, 其次才是讨论主题对于学生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程度。否则脱离课堂主线的读后活动便是无效的行为。

3.设计能够巩固阅读材料中核心话题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读后活动。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往往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可以借鉴的最佳素材。教师在通过与学生共同细读文章, 仔细分析文中的语言现象之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积累的词、短语和句子、段落信息充分运用到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中。也就是说, 输出活动需要以巩固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核心词汇和语言结构为中心, 再结合一定的情景和任务, 进行语言在特定语境之中的模仿应用。为此,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要力求核心词汇的框定, 在相关的语言输出活动前“突显”和“重复”文本的核心词汇或语言结构。以便帮助学生及时整合新旧知识, 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新的任务情境中。

当然, 阅读材料中可以挖掘的除了与话题相关的核心词汇的表达与句子结构以外, 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的还有与话题相关的语篇结构、文体特征等写作成分。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有效输入, 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如何围绕话题去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 如何围绕话题去构建语篇, 也就是基于课文阅读基础上的重构型语言输出活动, 当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类活动。

总之,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活动时, 应意识到每一个环节都将对后续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实施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考虑, 设计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和任务, 帮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水平, 最终完成基于阅读文章主题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陈玉平.优化读后活动的方法与设计读后活动的原则[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2008 (12) .

[2]戴军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 (05) .

[3]潘爱梅.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后任务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英语.2010.

[4]王媛.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2009 (08) .

有效的学生活动设计初探* 篇11

关键词:有效性;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盐类的水解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2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前段时间的化学教学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的化学课堂中的学生活动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活动设计不足,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另一些教师是“为活动而活动”,设计了过多的课堂学生活动,许多活动是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针对学生活动有效性缺失的现象,笔者以“盐类的水解”为载体,对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1 从几个设计案例说起

笔者进行化学教学调研时,教学进度正好是“盐类的水解”一课,笔者听到了以下的课例。

案例一

教师讲述:通过初中的学习,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呈碱性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盐也有一定的酸碱性,现在老师用pH试纸测定以下几种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演示实验,测定碳酸钠溶液、醋酸钾溶液;硫酸铵溶液、氯化铜溶液;氯化钾、硫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引导,师生总结得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并给出记忆口诀,要求同学们课后务必背出来。

教师介绍盐类水解的原因,练习盐类水解方程式的写法。

教师发问:不同的盐水解程度不同,盐类的水解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教师解释,并在黑板上画出温度和浓度对盐类水解影响的示意图。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学生进行大量的作业练习,巩固提高。

这是一位老教师的课堂,他的教学业绩一直很好,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有大量的学生做题练习的机会,考试的成绩往往并不差,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以知识的传输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逐渐沦为做题的机器,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也是被动接受式学习最大的弊端。

案例二

教师引入: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那么其他的盐溶液酸碱性如何呢?请大家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测定老师准备的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很兴奋地用pH计进行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每个组测定的盐溶液顺序不定,所记录的数据也多是杂乱无章,极少数小组按照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耗时也较多。)

教师通过对小组中实验数据的投影,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

学生进行盐类水解分析及方程式的练习。

教师指出:盐类水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请大家利用实验桌上准备的物质进行实验。

学生寻找实验用品进行实验,不少小组无法明确教师的指令,不知要做什么。只有少数小组用手持技术完成了温度和浓度等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这是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堂,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导致不少同学实验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水解影响因素的实验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有的小组没有完成实验,学习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过程中,对于实验用品的选择也不够科学合理,例如: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采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广泛pH试纸测量误差非常大,只能非常粗略标定溶液的酸碱性,用来测定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是无法达到实验效果的。有的教师一开始就采用手持技术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使学生的注意力过早的集中在酸碱性的比较上,不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上述案例中,有的只关注教师的教,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缺乏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有的虽然有学生活动,但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学生活动的设计也缺乏针对性,有的学生活动设计过于单一,没有针对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学生活动设计。总之,学生活动的有效性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学生活动设计是课堂是否有效,有效程度如何的关键。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学生活动,是一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 有效学生活动的教学效能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和多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学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2.1 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能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2 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让学生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中来,能最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进行学习,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2.3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的学习体验,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活动很快地掌握教学内容,能大幅度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我能学”、“我愿学”的意识。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从喜爱到逐渐形成“我能学”、“我愿学”的意识时,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意识就开始形成了,当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后,教学就可以从课堂延展到学生的整个人生之中了[1]。

3 怎样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

3.1 有效学生活动的本质特点

要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首先必须了解有效学生活动的本质特点。有效学生活动有哪些本质特点呢?

(1)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真正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活动设计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有机联系,又与教学内容本身存在具逻辑意义的、实质性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学生明确活动的目标,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向学生明确该活动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若活动的目标缺失,将使活动沦为一般的游戏,只满足学生的低级需要和停留在现有发展水平而难以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活动符合学习的规律,活动的设计应该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4)能有效地进行活动调控,教师要能预设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课堂生成性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调控,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提升课堂的高效性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也是符合有效教学理念的。

3.2 设计学生活动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一项独立的学生活动如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参观或考察活动等,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基于课堂的有效性以及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盐类的水解”这堂课中设计学生活动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盐类水解的知识相关实验较多,高二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具有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活动任务的确定。学生活动设计的核心是活动任务设计,活动任务体现了学习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也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活动任务包括用pH试纸测定不同类别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利用手持技术探究温度、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3)活动流程的设计。课前分配好学习活动小组,课上展示活动任务,分阶段完成探究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4)学生活动的实施。学生活动以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小组由异质的四人构成,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别安排活动任务,如**负责实验操作,**负责实验记录,**负责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然后共同探讨研究,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5)活动工具的选择。以多媒体作为载体的手持技术,数字化显示结果。

(6)活动时间长度。本节课是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学生活动的时间预计为25~30分钟。

(7)活动成果的共享。实验结果展示和学习小组研究成果汇报。

活动是对应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教”往往制约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影响着教师的“教”。上述各个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

4 “盐类的水解”学生活动设计的尝试

4.1 学习目标的确定

盐类的水解属于化学理论教学的范畴,适合运用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及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制订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对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测定,体会盐类水解过程存在;根据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结合水的电离方程式,学生能够尝试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对不同盐溶液进行分类,根据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初步尝试总结盐类水解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类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定量测定某些盐的水解程度,总结归纳出盐类水解影响因素;从而能利用盐类水解或者抑制盐类水解,学以致用。

4.2 盐类水解的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中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贯穿全过程,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实验、问题、小组讨论等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基于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构建知识,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化学的学科视角、观念和方法。此外,笔者的学生活动设计还在苏教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定性测定溶液酸碱性时用pH试纸,定量分析盐类水解影响因素时采用pH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如表1、表2所示)。

学生活动设计是课堂设计的核心。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活动设计的根本出发点,针对课程标准设计的学习评价是学生活动设计的落脚点。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设计的学生活动也更符合课程标准,更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有效的学生活动对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也较高,需要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和不断提高。从培养学生活动设计入手,将实验素养、化学素养、科学素养有机结合,探究提高科学素养的实验途径,既能提升实验教学的价值,又能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9~135.

设计有效活动 篇1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 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通过思维, 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 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而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 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 称之为“闭上眼睛的思维”。这种逻辑思维与科学课中的预测活动非常相似。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过去和现在状态, 对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出性质上的推断和数量上的估计。也就是说学生在未知的情况下, 以他们心目中符合事物关系的规律进行思考, 从而得出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所以在预测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可行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老师们常常在预测中让学生简单地猜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比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让学生预测是什么因素让岩石改变模样的, 学生说, 流水、大气、气温、动物、植物;《摆的研究》中预测摆绳长短与摆速之间的关系, 学生说, 摆绳长、摆速慢, 摆绳短、摆速快……这样浅显的预测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预测的作用, 学生没有在预测过程得到成长, 是否真的知道“流水、大气、气温、动物、植物能够改变岩石的模样”, 是否真的理解“摆绳长、摆速慢, 摆绳短、摆速快”,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认为, 预测应该是学生对问题的预判, 应该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下对问题的反应, 必须借助于知识联系、类比迁移等各种思维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预测比解释更重要, 预测过程中的分析, 更能把学生的思考过程展现出来, 把他们思考过程中不成熟的一面、不完善的部分展现出来, 更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不断改进他们的思考方法。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预测活动方案和措施, 使预测活动能够成为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预测前:用心构建逻辑联系, 铺设有效预测活动

逻辑学告诉我们, 逻辑思维中的因果联系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逻辑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提出的“为什么”就是一种因果逻辑思维。因果联系更注重“前因”, 有“因”才有“果”。在小学阶段,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孤立地认识事物, 尤其在预测阶段, 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思考常常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所以, 我们有必要在课堂的设计当中, 安排相应的“前因”再现, 帮助学生建立因果联系,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六年级上册《电和磁》一课中, 执教老师让学生预测:将通电导线放置在指南针的上方时, 指南针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预测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够说出: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转动……并猜测出可能是因为导线通电后产生了磁性, 所以小磁针会发生偏转。然而学生并未如预想当中那样, 做出预测判断, 而是在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这个问题时卡壳了, 在较长的时间内无人应答。也就是说, 学生回答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只是从现象的本身去回答, 只是为了应合老师的问题, 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

在这堂课中, 学生之所以无法解释小磁针为什么遇到通电导线会发生偏转, 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忘记了与磁铁有关的知识, 没有把磁铁靠近小磁针和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所发现的现象进行迁移, 也就无法把两个知识相互关联起来, 出现冷场也成为了必然。

之后在另一个班上课中, 执教老师在预测之前, 安排了这样一个细节, 出示指南针, 提问:“谁有办法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 让里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很容易得出用铁或磁铁都可以让小磁针发生偏转。之后在预测中同样的问题, 学生就有了迁移的对象, 很快就有了成功的预测成果。

因此, 笔者认为, 遇到类似的课, 需要学生通过迁移知识来进行学习, 有必要在预测前将学生遗忘的相关知识进行有序再现, 使这些前知成为预测过程的“前因”, 这样必然可以引导出有效预测的“后果”。

二、预测中:设计合理引导过程, 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阶段,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 更多地停留在思维的最表层, 或者说是残缺的、混乱的思维,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作为思维发展的最高级形式, 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所以, 在预测活动中, 教师必须认真思考, 精心设计引导, 完善预测活动的细节, 引导学生努力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 《电和磁》一课中, 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出利用电路短路时, 可以让磁针偏转角度更明显地预测结果, 笔者采用了设置合理的引导语, 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过程, 完善他们的思维过程。

师:刚才, 我们用通电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但偏转角度比较小, 有什么办法让偏转角度更明显一些?

生:增加电池。

师:为什么增加电池可以让小磁针偏转角度增大?

生:因为增加电池可以增加电流, 电流增加了, 磁性也增加了, 所以小磁针的偏转角度也变大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电路的电流增大了, 电路产生的磁性也会增大, 对吗?

生:是。

师:那么, 除了通过增加电池来增大电流之外, 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来增大电路的电流吗?

生1:增加导线的长度。

生2:增加导线长度会让电流在导线中损耗更大, 反而降低电流。

师:对, 导线会损耗电流,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缩短导线, 减少不必要的导线。除了导线之外, 还有什么也会损耗电流?

生1:小灯泡。

生2:不能去掉小灯泡, 没有小灯泡就变成短路了。

师:对, 没有小灯泡, 电路就短路了。短路时, 电流有什么变化?

生:短路时, 电流非常强。

师:嗯, 那么按照刚才的推理, 电流越强, 磁性就越强, 短路时, 能不能让小磁针偏转角度增大?

生:能。

师:那么,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我们刚才的两个预测是否成立……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 逐步引导, 从增加电池到增大电流, 从减少导线到短路, 层层递进, 让学生的思维也层层递进, 效果非常显著。

三、预测后:显化逻辑思维过程, 演绎思维清晰可见

教学中最难的事情是我们无法知道学生的思维变化过程, 由此, 我们无从知道学生到底知道了多少, 学会了什么。如果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明明白白地显露出来, 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学生的思维过程, 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在2012年宁波市科学优质课比赛中, 宁波市实验小学氐薇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点亮小灯泡》环节中, 并没有简单让学生去直接尝试点亮小灯泡, 而是设计了“贴一贴, 画一画”的环节, 让学生把电池和小灯泡贴好, 用记号笔画一画导线。如果说点亮小灯泡的过程是实验, 那么, 这个“贴一贴、画一画”的过程就是实验前的预测。氐老师最妙的做法是并没有让学生口头表述如何来点亮小灯泡, 而是通过贴画的方法, 把他们的思维过程显示出来, 通过简单明了的画很清楚地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 我们认为在预测活动中, 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显化学生逻辑思维的手段和方法, 如画现象图、画折线图、画情境等来演绎学生的想法, 使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清晰可见。

例如, 在六年级《抵抗弯曲》一课中, 预测纸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 让学生用数字来预测抗弯曲的能力大小变化。如有学生提出一倍宽、二倍宽和四倍宽可以分别放1个、2个、4个垫圈时, 教师要及时地给学生小结“你认为纸梁宽度每增加一倍, 抗弯曲的能力也增加一倍”, 并且以折线图的形式, 将学生的预测情况记录下来。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下一篇:精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