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2024-05-17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精选12篇)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1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 其会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可以让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英语可以使其更为容易去接受初中英语知识。而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拥有更为扎实的英语知识, 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必要的设计, 开展有效课堂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对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进行分析, 以此来进一步完善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一、有效课堂活动的教学意义

开展有效课堂活动是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展有效课堂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活动本来就是非常枯燥的, 大量的单词和词组让学生难以掌握, 知识较为单一。这让很多小学生都无法接受。要知道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 他们对有兴趣的事情才会更加关注。正因为如此, 开展有效课堂活动可以将原本单一、枯燥的英语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新奇, 从而让学生更乐于去参与其中, 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另外, 小学生的心智还是不成熟的, 他们并不能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专注, 而通过开展有效课堂活动可以对课堂气氛进行很好的调节, 让课堂教学更具节奏感, 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

再者, 开展有效课堂活动还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小学生在课程下能够更好地开发自己的语言记忆能力, 使左右脑的功能得到锻炼。这样一来, 学生的左右半脑的潜能就会被很好地激发, 能够更为均衡的发展,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强化,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 进一步完善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的。

二、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 开展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是, 并不是随便开展英语课堂活动就可以发挥作用的。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习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和组织, 具体说来, 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 课堂设计活动一定要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 他们在学习时往往是跟随着老师的思路, 所以, 在设计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时一定要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 充分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课堂设计成富有新意的场景,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样一来, 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将小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融入教学活动中, 这样学生就会对英语课堂更加感兴趣。如教师在讲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时, 可以教唱歌曲“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 然后让学生们唱到哪个部位就去触摸那个部位。然后每唱一遍便要求学生触摸的速度加快, 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就会保持高度的关注度, 然后努力去记忆相关的单词, 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 创建相关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语言, 其有非常多的单词和短语要记忆, 很多小学生都觉得英语科目学起来非常困难, 因此也就对其提不起兴趣, 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正因为如此, 教师在设计有效教学课堂活动时一定要将整个课堂设计得更加有趣, 为学生设计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课堂环境。如在教授小学生关于“Shopping”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关于购物的相关知识, 如为学生呈现“clothing shop”、“Fruit shop”等, 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几个同学扮演商店服务员, 其他学生扮演顾客, 然后鼓励学生全程用英语进行交流, 当学生出现交流困难时, 教师便让大家一起讨论, 然后共同想出好的沟通短句,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互动中学习英语知识, 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能力。

(三) 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小学生还处在好动的阶段, 他们对新奇的事情非常好奇, 并不能长时间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课, 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课堂活动时一定要投学生所好, 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得更加丰富多彩, 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让教师与学生可以热烈讨论起来, 或者通过游戏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极大地带动起来, 更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并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What color is it?”的句型时, 教师可将特定的物品放于背后, 将名称告诉学生, 进而向学生提问:“What color is it?Guess!”, 这时学生通过猜测, 便会很自然地说:“It is green.”或“It is red.”而教师就作出回应“You are right.It is red.”或“No, it is not.Try again.”。这样, 在求知欲得到满足的同时, 学生熟悉了该句型的运用, 同时也可以更为有效地学习了相关知识, 进而提升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开展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对英语教学活动的一种有益探讨, 是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所做的有益探讨。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2

章旭霞

(浙江省富阳市东洲中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为了提高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自主获得生物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当然也是生物学重要概念构建的一种重要途径。初中生物教师应多为学生们提供一些亲自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应尽量将科学探究的相关内容充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学生们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科学探究活动建议,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一、关于《骨的结构与成分》的探究活动

《骨的结构与成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首先使学生了解长骨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认识到长骨属于一个坚实、中空的生物器官,接着引导学生对鱼骨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使学生增加对骨特性以及成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分析得出骨特性和骨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人骨在一生当中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树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健康观念,进而为学生后期运动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习这节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们自由分组,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尽量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教师在实验分析以及小组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参与、自主思考,进而达到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层次结构的相关内容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细胞是生物体功能以及结构的基本单位”,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比如人的皮肤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番茄果肉、黄瓜果肉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构建一个植物、动物都有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结构,然后进行生命活动。植物细胞相对于动物细胞而言,特殊结构在于液泡、叶绿体、细胞壁等结构。然后再组织学生们探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使学生了解成熟区细胞、伸长区细胞、分生区细胞、根冠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通过观察细胞的不同结构以及不同形态,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体细胞在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的作用,进而了解细胞是生物体功能及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探究实验,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积极动脑,开发思维,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3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活动 有效性 探索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得已张扬,教学气氛得到活跃。然而,在教學反思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数学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新型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的基础

加强数学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学生活动的前提。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以活动促发展是组织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老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时代要求我们要上数学“好课”。也就是要让课堂充满爱。

二、数学课堂有效学生活动的四个要素

(一)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

课堂四十五分钟,需要涉及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那么,师生活动时间应如何分配呢?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会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应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要多于教师的活动时间。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认真确定学生的活动内容

有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我们就要认真来确定一下学生的活动内容了。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安排及训练要点来认真确定每节课让学生活动的内容。

(三)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方式有:板演、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等都是常用的活动。教师让这些常用的活动优化。使它们有效,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并初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数学课堂有效学生活动的设计思路

(一)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活动中获得新知。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先让学生画一个△ABC,把三个内角∠A,∠B,∠C分别剪下来,把顶点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己动手,剪下来后,拼在一起后发现得到了一个平角,我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验证。之后,再提问:你们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种辅助线的作法:

(1)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

(2)如图2,过A作DE∥BC。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顺利的进入到逻辑推理的证明,便轻松愉快的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二)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原则,练习设计必须目的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层次性原则,练习设计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要使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获得练习的最佳效果;启发性原则,练习设计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小结,只有组织好课堂小节的数学课才能算是一堂完整的数学课。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是立足在教师的教学基础上的,从而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有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愿望;需要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才可能设计出有效的学生活动,有了有效的学生活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学生活动才会变得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数学习题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3

[3]《 教育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对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效化的探究 篇4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兴趣性和真实性,贴近生活

任务型教学直接要求学生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点与生本课堂的小组合作要求不谋而合。所以, 在英语课堂上要注重实施任务型教学, 即以活动为主, 从而促使学生加强合作, 培养团队精神, 为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在英语课堂上, 实施任务型教学, 还能为构建和谐课堂、改善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基础。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要重视活动的设计, 即任务的设计要有艺术性,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活动的设计要充满兴趣性和真实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 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巧妙设计, 只有预设而缺少生成的课堂活动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 且要结合语言实践, 这才是有意义的活动设计。如Unit4 My family, 每人画一幅家谱图, 然后互换图画, 通过向对方提问, 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及其他信息。这种信息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能力。如教授Unit6 a famous story时, 教师可设计一个盗窃案, 让学生当警察去采访同伴、教师, 了解他们及他们当时的情况, 并把采访内容进行整理, 向全班汇报, 以此来操练过去进行时。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既紧张, 又跃跃欲试, 能把学过的知识融合到采访的过程中, 整个课堂真正成了英语交际的场所。

二、活动设计要贴近生活

语言起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是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 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景, 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交际的场所,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交际活动之中。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构建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之中,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延伸了课堂狭窄的空间。英语课堂活动设计要贴近生活, 要把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引入”课堂, 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 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非常重视课堂生活化教学, 初中英语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而又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一门特殊课程, 它的教学目的是要发挥语言的实用性,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教学方式的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要将生活与英语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要让现实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英语教学课堂。

1. 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语言交际情景

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活动, 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例如, 在教授如何买东西时, 教师可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购物柜台”, 用学生的书包、铅笔盒、钢笔、书本等当做“货物”, 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There is/are……”, 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当学习颜色单词时,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找出一些不同颜色的实物, 在上课时用实物创设情境, 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很感兴趣并快速地记住单词, 此时, 教师要对记得快、记得准的学生进行鼓励性的奖励, 以提高学生的活跃性和学习兴趣。当然, 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 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去主动收集相关内容。

2. 提取紧贴生活的教学内容

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 让生活走近课堂。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优先选取紧贴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 主要从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简单的社会活动等方面选取有关素材,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 在选取家庭生活方面的教学素材时,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家庭成员, 如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parents、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单词, 或选取常见的家具, 如chair、table、sofa、TV、bed、kitchen等这方面的单词, 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自信心。这样, 学生学习起来会非常感兴趣。可见,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活动设计有效化的基础。

3. 布置生活化的英语作业

布置英语作业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巩固, 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英语, 所以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在设计课外作业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对话、表演短剧、编写英语笑话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口语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也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英语, 英语教学应当“生活化”, 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要让教师快乐的教,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 让英语走入学生的生活。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 生活才会为英语教学提供一番新的天地。善于学习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胸怀,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在英语课堂活动中不缺先进的理念, 缺的是落实的行动, 缺的是用心, 只要用心, 总会有有效的结果。杜威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一种行动方式。”教师应该从身边的细节入手, 从事有益的真实的研究, 做一个对教育事业执著热爱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5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只有教学设计的高度有效,才能赢得课堂的真正实效,在教师教学之后,学生才能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阿基米德有句名言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无须考虑的那么复杂, 能否设计出一堂有效的好课,重要因素是教师设计之初有没有确定好自己的教学“支点”。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应该把“立足于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支点”。如何从教学设计入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真正感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呢?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精彩的导入设计,吸引学生的眼球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是的,好的导入,就像戏剧中的“序幕”,能立刻抓住观众的心,让人禁不住想深究一番;好的导入,也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总能给人带来一些令人回味的东西,引人深思,给人遐想。设计一个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在上三年级体育课《障碍跑》的时候,手指向放置在场地上的障碍器材,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红军,再走一回长征路。”三年级的很多学生对“红军、长征”这离他们生活很遥远的事物没有亲切感,对场地上的障碍器材也没有想象的欲望。这样为导入而导入,导入在这里只是个虚设的过场。如果教师能先铺设一个红军长征的小故事,并伴以一段有风声、雨声、枪声及诗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音乐,将分别障碍物布置在画上雪山、草地等图案的区域,从视觉、听觉、感觉上让学生对“红军、长征”这些离他们生活很遥远的事物产生亲切感和探究欲望。这样的导入,有血有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精彩正确的教学方法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让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课堂中来,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一年级体育课面对的是天真幼稚的小朋友,机械式的传授知识根本不可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一年级的体育课时,应多用情景式教学,用故事、场景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一年级障碍跑这节课的内容可以设计成小动物游森林的故事情景。障碍物被设计成了小溪、小山洞等,学生分成小猴队、小象队等。学生在课堂上玩得开心,学得用心。而在面对五年级的学生时,情景式教学起的作用已经不大了,他们更希望的是表现自己,在上五年级体育课时,尽量加入一些展示、竞赛活动,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展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会成就感。如50米加速跑这个教学内容,不光可进行比谁起跑快、比谁跑得动作正确,还能进行比谁起跑得快。通过多种比赛、展示来给予学生满足感、成就感,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合理设计课堂常规教学内容,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之所以需要常规,是因为有三四十个甚至更多的人在操场上一起学习,一节课只有40分钟,有明确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再好教学设计,再吸引人的教学内容,再效的教学方法,没有课堂常规作为保障,一切都是无效的、空谈的。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尤其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宽松的、无序的课堂往往会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体育课堂不是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无序、混乱的自由驰骋。

学生们一到体育课就特别的放松,因为不用象上数学、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但是放松不等于懒散、无纪律。每堂课都需要在有序的纪律下进行。课堂常规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合理安排学生的站、坐、行、排队、分组、有序地进行练习这些方面教学内容。

可以把体育课堂常规的训练内容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关动作。如:听音乐进操场、整队,听音乐踏步,听音乐慢跑、做操等,用音乐提示学生注意力集中。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设计一个“擂台比赛”环节,上来擂台赛的同学都可获得小奖品,但想拥有示范、表演机会是有条件的,发言踊跃、练习投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遵守课堂纪律或受老师表扬的同学才可以上来展示、表演。孩子们渴望参与活动,所以每个人都会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自主地遵守课堂常规。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活动探究 篇6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就教学现状来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教学观念滞后。虽然说新课改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这是因为部分教师仍旧对新课改持保守态度,不敢或者怠于创新。一部分教师之所以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其对学生成绩的担心不无关系。由于缺乏对新课改从内心深处的接受和认可,面对新课改,教师缺乏能动性,没有主体意识,这实际上是新课改推进缓慢的根本原因。对教师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学生的成绩不下滑,但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传统教学只能传授学生知识,却无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教学目标单一。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干扰下,初中数学教师往往更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知识,而忽略了思维的启发。例如,数学教师所热衷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后复习的旧有模式,虽然能够对学生获取的课堂知识加以巩固,但是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的培养,这种缺少直接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探索、自行研究、自行创作的机会,学生仅仅对书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却无法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学习的热情,甚至无法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培育。总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方法死板且模式单一,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却比比皆是。实际上,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由于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接受知识的程度不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数学教师对单元测验试卷“矩形、菱形、正方形”进行讲解,传统的做法是从头到尾只有老师在讲,学生没有进入思考状态,没有引导学生将图形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在这种没有提问、没有引导思考的模式下,尽管学生没有乱说乱动,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表情呆滞,并没有真正吸收到知识,更没有发展数学思维。一堂课讲下来,表面上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问题却是,学生没有听懂,更没有发展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传统教学方式的这种弊端,使得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对学生显然缺乏有效指导。

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1.营造兴趣氛围,增强课堂活力。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不二法宝。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基础学科,其相对其他学科更单调与枯燥,没有兴趣作为动力,学生很难学好这门课程。初中数学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想尽办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创造,是数学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自己放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而非高高在上的评判者,在与学生交流时能够交心,平等地探讨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问题。实际上,如果教师能够以饱满激情的情绪授课,那么必然带动学生的正面情绪,消除其负面情绪,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才是长久之策。

2.抓住知识重点,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数学大纲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内容,因此对其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学习,教师在梳理教学大纲以后会对教学的次序、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等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如此一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情景的设计与掌控,可以有效进行新课改的数学教学。在这里,依旧引用前面的例子,例如在教授“菱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有实物的场景与情景,进行实物演示,还可以鼓励学生亲手探索,最后再由教师对此予以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习题的解答方式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加深对菱形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即便是在生活中也可以灵活应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3.改革课堂结构,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1)课堂思考的必要性。新课改以后,课堂不再是纯粹的填鸭时间,应当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行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深入思考,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其主动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确定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开拓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动脑筋思考,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开发。(3)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演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保持思考的状态,使其理解知识从开始、到形成再到演变的全部过程,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起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基础学科,其逻辑性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促进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因此教师在引导时应当偏向对学生学习思维、学习能力的引导,向其提供学习方法。例如,传授听课的方法和保持与教师授课同步的方式,还有如何自我梳理知识点,巧抓重点、要点等。

5.恰当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多媒体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也被引入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很好的作用,其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于一体,既适合初中生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又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兴趣,适应新课改对教学情景和学习环境的要求。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三角行平面变化效果,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及相关的特点。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7

数学探究活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索研究本质的数学活动, 以问题情境为载体, 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 在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而在现实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的预估不足、预设不够等诸多问题造成数学探究活动中低效乃至负效的情形时常出现。下面就以南京市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中开设的一些数学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使用的教材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 谈谈数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有效改进。

一、方向不明, 忽视探究的路径设计

设置数学探究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展开和应用的过程, 在探究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教师在设置数学探究活动时, 有时为了增加探究的数学思维成分, 常把探究的结论深度隐藏, 此时如果没有设计好探究路径指示牌, 通常会造成学生探究方向不明, 使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案例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一) 》 (必修5)

上课开始后, 教师出示如下问题供学生探究, 以便引出“基本不等式”。

如图1, AB是半圆O的直径, 点C是AB上任意一点, AC=a, BC=b, 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半弦DC。

你能在这个图上找出一些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吗?这是南京市高中数学公开课试教时的设计, 采用的问题是课本中得出“基本不等式”后的一个“思考”, 在课本中线段AC、BC、DC的长度a、b、均已标注在图上, 只要求学生给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即半径不小于半弦。由于教师使用的探究问题方向不明, 因此探究活动开始后学生说了许多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 但都离目标太远, 最后教师只能自己陈述, 使得探究活动的设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试教后围绕如何设计好探究问题、问题串及其递进序列, 如何明示学生探究路径, 开展了研讨, 并重新设计了探究活动, 依次呈现如下3个问题。

问题1:试验室中某同学用一个两臂不一样长的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他每次都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盘中各称一次, 再把两次结果平均一下, 其结果作为该物体的质量, 这种计量是否准确?说明理由。

问题2:设左右两次称量的结果分别为a, b, 天平的两臂长分别为l1, l2, 该同学认为质量为, 你认为在此问题中如何合理地表示物体的质量M呢?

这里由于设计了递进的系列问题, 方向明确, 又由于联系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在经历了尝试、操作、调整、分析、归纳等过程后, 逐步寻找和理解其中蕴涵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然后采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的途径和方法。三个问题形成了研究问题的一个“递进序列”, 充分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感, 也更适合学生探究。

二、力所不及, 忽视探究的数学基础

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出发, 设置的问题的空间应大小有度, 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 否则, 如果探究问题过难, 那么学生难以企及, 会望而生畏, 因此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案例2】《椭圆的标准方程》 (选修21)

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出示大量的图片, 讲述“生活中的椭圆”, 也请学生举例交流。接着出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设椭圆的焦距是2c, 又设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两焦点F1, F2的距离之和为2a (2a>2c) , 请根据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这是南京市高中数学优课评比时的教师上课的设计, 由于所在学校是普通高中, 学生探究时出现了重重困难, 首先是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其次, 学生对含参数的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茫然不知所措, 再次, 无理方程的化简确实难度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曾让三位学生进行板演, 结果无人能得正确结果。经研讨后该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基础, 采用具体化的策略, 重新改进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出示大量的图片, 讲述“生活中的椭圆”, 也请学生举例交流。接着出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1:已知一个运油车上的贮油罐横截面的外轮廓线是一个椭圆, 它的焦距为2m, 外轮廓线上的任一点P到两个焦点F1、F2的距离的和为3m。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问题2:设椭圆的焦距是2c, 又设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两焦点F1, F2的距离之和为2a (2a>2c) , 请根据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3:如何化简得到的无理方程?

本例中, 原来直接让学生探究一般情形下建立椭圆标准方程, 改为先让学生探究一个相对简单的实际问题, 给学生一个现实支撑, 使探究活动既有一定的挑战性, 又不使大部分学生难以企及。在有难点的地方具体化, 并进行充分讨论, 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三、买椟还珠, 忽视探究的内容选择

数学教学中倡导多样化的探究性教学, 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作为探究的素材, 有些数学概念、公理、公式、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 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偏要去探究, 这只能降低探究的价值, 同时也失去数学的思维价值, 造成探究的浅表化和形式化。

【案例3】《平面的基本性质 (一) 》 (必修2)

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出示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后交流。

问题1:什么是平面?它给你什么感觉?

问题2:在数学中如何画出平面?如何用符号表示?

问题3: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之间如何用符号表示它们的关系?

这也是南京市高中数学公开课试教时的设计, 由于平面、平面的图形表示、平面的符号表达等都不需要学生作深层次探究, 只要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就可以了。在本课教学中, 因这种“探究”而耽误大量时间, 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本课可以改进为如下设计:

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出示图片2后指出:广阔的草原, 平静的湖面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 平面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然后讨论符号表达, 接着提出问题。

问题1: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把一扇门固定, 将一把直尺放置于家里的墙上, 通过是否漏光就能检查墙面是否平整, 为什么?

问题2:凳子放不稳, 是凳子问题还是地面不平?

接着引出公理1, 然后师生共同探究点线面三者之间位置关系及符号表示, 最后教师用表格呈现。

这里与前面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要探究的内容有两处:从生活情境到公理1, 点线面三者之间位置关系及符号表示。这些只需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 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即可。

四、无源之水, 忽视探究的方法衔接

数学探究活动需要学生独立地利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正是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经历的研究过程, 需要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方法, 这里不仅有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例如从特殊到一般, 从猜想、合情推理到逻辑推理验证等方法, 还有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例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模型选择, 归纳、类比的方法等等。因此如果教师在探究活动的设计时, 忽略了探究中的数学方法的渗透和衔接, 使方法游离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之外, 那么探究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也就难以为继了。

【案例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 》 (必修4)

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 可以先作出它们的图像, 接着出示4个问题供学生逐次探究。

问题1:你能画出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吗?

问题2:如何准确画出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

问题3:哪些点在确定正弦函数y=sinx, x∈[0, 2π]的形状时起关键作用?

问题4:如何得到正弦函数y=sinx整个定义域x∈R的图像?

本课是在南京市数学教学研讨会上开设的教学研究课, 基本上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探究”, 学生在探究问题1时绝大部分学生只能随意描出几个点连成曲线, 在探究问题2时无学生能想到利用单位圆画三角函数线, 在探究问题3、问题4时也无法顺利进行。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序列进行的, 没有对学生探究中所要运用的数学方法适度关注, 因此本课可以如下改进探究活动的设计。

活动1:与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对照, 讨论:如何画出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

活动2:尝试画出正弦函数y=sinx, x∈[0, 2π]的图像。

活动3:讨论:如何准确画出点 () ?如何准确画出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

活动4:利用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y=sinx, x∈[0, 2π]的图像。

活动5:画出正弦函数y=sinx整个定义域x∈R的图像。

这里主要增加了两次讨论, 活动1主要复习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 以及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得出画正弦函数y=sinx的图像只要画出x∈[0, 2π]上的图像。活动3是引导学生探究出利用三角函数线画三角函数的方法。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8

一、制定合理探究目标, 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目标也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由于学习者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 因此确定探究目标应该因人而异, 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跳一跳, 摘果子”。

如苏教版数学第七册《找规律》, 教者指定如下探究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究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 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寻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3) 形成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能力, 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在设计探究活动目标时, 教师要尽量挖掘探究内容的价值, 无意义的目标不设计, 不易落实的目标不设计。探究目标切入点小一些, 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各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 从而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增强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带着对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学生对探究活动呈现的一事一物都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是有效探究的前奏。我们的探究活动正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同时教师要及时捕捉、筛选和放大课堂上生成的那些充满灵性、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如苏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提出了许多要探究的问题:

(1) 相同的数为什么要0除外, 能不能是小数呢?

(2) 为什么要加上“相同”?

(3) 为什么要“同时”?

(4) 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5) 既然有商不变的性质, 为什么还要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即为什么商不变的规律用扩大或缩小, 分数的基本性质却要用乘以或除以呢?

(6) 乘以或除以要是换成加减会怎么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对这六个问题进行有效探究。要求每一小组从中选择一个本组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问题进行探究。只有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增强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三、设计细化探究过程, 促进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一口吃不成胖子”, 这是人人都知晓的道理。而探究活动同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探究过程应逐步展开,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不能无的放矢。设计有发展梯度、符合逻辑规律的探究方案, 层层推进学生的探究活动, 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积极开展交流反思, 放大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交流是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究竟得到了哪些启示?探究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为什么不一样?探究的设计和进行的过程是否有缺陷,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反思, 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逐步被放大。

在探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探究验证, 但结果往往都在180°左右。这时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再现演示探究的过程。让全体学生进行质疑和辨析, 剔除探究过程中真伪与瑕疵, 使结果变成科学结论。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作评价。

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探究过程、尊重别人的探究成果, 允许别人对自己探究过程和成果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表示怀疑, 并能认真思考别人的意见, 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要让各种想法、观点进行充分地交流和讨论, 使学生真正体会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五、融入多样激励评价, 升华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能激励学生学习。评价目标应多元化、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有效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 教师应把评价融入探究活动过程中, 营造有效、和谐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尤其对敢持异议的学生, 尽管结果和他坚持认为的观点有很大的出入, 结果并非是他想象的, 但是这种求异的精神是值得其他学生学习的。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

生:老师您刚才假设10只都是大船, 我可以假设成10只都是小船吗?

师:能说说理由嘛?

生:……

师:你说得真好。

生:老师, 我可以这样假设, 大船5只, 小船5只。

生:老师, 我也可以这样假设, 大船7只, 小船3只。

生:老师, 我也可以这样假设, 大船2只, 小船8只。

师:真了不起, 老师要向你们学习。能分别演算给同学们看一下吗?

教师用朋友式的口吻, 赏识的眼光和商讨的语言, 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 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及时评价, 把评价有机地融合在师生的探究过程之中。这样的评价, 无疑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助推剂”。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有效性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探索有效探究的方法策略, 彰显探究活动的魅力, 焕发出课堂应有的活力。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进行, 我们必须对数学探究教学进行科学的审视, 抓住本质, 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活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 .2001 (7)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9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探究活动”的实践中始终要体现“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同时要体现“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和具体事件”。学生能否在完成“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将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形象地描述为“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 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的主体 , 教师要给学生“唱好戏”, 做好各种服务, 学生是鲜活的演员, 教师预设的“探究活动”即剧本, 在大框题下“演员”要尽可能地表现个性, 体现“剧本”主题。教师不仅要搭好台, 做好“剧本”, 还要做好音乐的配置, 布景的变换, 最终达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到的只是学生的精彩表演, “搭台”的人好像始终被人们忽略的理想境界。借鉴对比“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做法,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教学组织者———教师的课堂导入, 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 在整个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起着影响全局的作用。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的开头就用一只无形的手, 牢牢地抓住学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情绪, 打动学生心灵, 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不能抓住学生, 教学能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趣引题是关键, “只要你跳一下就能够着”这样的情景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呢? 如果每个人连不跳都能够着, 那么谁能被吸引呢? 如果每个人都使劲地跳, 没有一个人能够着, 则又能吸引谁呢? 所以教师的课堂导入要有技巧性, 问题难度要适中, 使得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 这样的导入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课堂导入下的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的潜力, 发挥其自主性,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使其终身受益。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做铺垫,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 学生在自学探究中, 能把学、思、疑、问联结在一起, 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乐趣和动力。因此, 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 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 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 也能给权利, 学生自学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升。

2.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就是学习的过程, 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 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这一环节应留给学生三五分钟时间, 要求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 教师综合学生大的问题, 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 教师可根据“探究问题”的需要确定。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 就相关疑难问题, 相互启发, 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或更多, 但不宜过多, 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 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 集中解决难点。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 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 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合作探究能加强学生思想情感交流,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干什么? 回答是:教师甘做“协调员”, 适时、智慧地引导学生 , 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3.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 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 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方法。首先,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 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 掌握什么方法, 理清什么概念, 明白什么道理。然后, 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 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学生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 同时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实践探究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所授内容要求和特点决定。总之, 实践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 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 只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就是有益的探究活动。

4.激励评价深入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成果,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肯定并给出激励性评价, 又要得出结论, 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一阶段是探究性学习继往开来的一步, 其意义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 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把探究学习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 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 大家总结, 教师补充。另外, 教师把局限于课堂的“探究活动”扩大到课堂之外, 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 到社会生活中探究, 这样的开放式探究活动会更有意义。

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效, 归根到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决定的。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 不是要求学生总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运行。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 让课堂充满生机, 同时每一步探究活动只有把学生推到“舞台”的中央, 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内容主要靠学生自主完成, 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进入理想境界, 达到既学习知识又提高能力的终极目的。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是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下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探究活动”的实践中始终要体现“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 归根到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决定的。

对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思考 篇10

一、明确活动目标

开展探究活动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 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切忌因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 为活动而活动, 为探究而探究。无论是使用教材中现成的还是教者自己设计的探究活动, 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设计探究活动的意图是什么?活动中蕴含怎样的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生成哪些新的知识, 培养什么能力, 获得怎样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唯有如此, 教师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走出“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无深度和内涵”的误区, 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精心创设情境

探究活动应基于一定的情境进行。创设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 创设怎样的情境应依据教学内容, 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 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情境内容的真实性

首先, 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 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捏造情境。其次, 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 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这样学生就有亲切感, 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 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如何将创设的情境呈现给学生, 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呢?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音乐或视频等, 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教师也可以通过运用小品表演、情景剧、演讲故事等艺术直观手段来渲染, 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教师还应注重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言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巧妙设计问题

情境的创设为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前提, 而巧妙设计问题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所设问题要具有一定的质量,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价值。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设计问题应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人的认知水平有3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 即不能太易或太难。太易则没有兴趣, 太难则失去兴趣。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 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 这样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 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 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2. 设计问题要有梯度和坡度

所谓梯度和坡度, 就是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把问题“序列化”, 形成一个个“问题链”,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高度。如探究“从容应对考试”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课) 时, 就可围绕情境材料 (凌晨三时, 小清看着没有复习好的语文课本, 急得想哭。想到即将到来的中考, 她心里就更加慌乱。第二天, 小清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了学校, 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白。着重探究这样几个问题: (1) 小清出现的是什么症状? (2) 这一症状给小清带来了什么影响? (3) 小清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症状? (4) 请你帮助小清“治疗”这一症状。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 使学生对什么是考试焦虑、过度的考试焦虑的危害、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有了深刻的认识。

3. 设计问题应善于制造冲突

这些冲突包括反差明显的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或道德冲突, 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混淆点、易错点、盲点和缺失点。如在探究“如何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时, 可设计“应不应该取消考试”的问题;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 针对某地公交车实行让座有奖, 可引导学生探讨“让座有奖值得提倡还是没有意义”……这样的冲突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全面地看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在探究中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

四、深入开展探究

扎扎实实开展活动才能保障探究的有效性, 为避免活动走过场, 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独立思考时间

开展探究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判断、提出主见的思维品质, 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去独立思考。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对教师而言, 在讨论问题前, 应该留给学生半分钟至几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 不要因不必要的走动、询问、补充条件、提示而打断学生的思考过程。同时, 教师还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在讨论之前都要安静、专注地独立思考问题, 不打扰别人, 思考时间没到不举手, 想好了答案及时组织语言表达, 做到言简意赅。这样保证学生探究活动中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

2. 善于点拨

所谓点拨, 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画龙点睛, 启发学生思维,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探究活动过程中, 面对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 教师不要急于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提供台阶或提示思考的路径;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 教师不宜直接指出, 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面对正确的回答, 教师要继续追问, 将问题推向深入。教师还要通过归纳总结, 使学生将复杂的回答简明化、深奥的回答直观化、肤浅的回答纵深化。

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有效设置 篇11

一、问题要有探究性

下面以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探究题型为例来说明。

材料:我叫小芳(化名),今年14岁,两年前爸爸妈妈离婚后,我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无缘无故就打我,我的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我求助于叔叔和奶奶,但他们的劝阻也无济于事。去年的一天,我下决心偷偷跑出家去找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给你们(市妇联)写了这一封信,希望你们能够帮帮我,我要上法院告我爸爸。

案件的结果:今年2月17日,在妇联的帮助下,依靠市法律援助中心,母女俩一起上诉法庭,要求变更小芳的抚养关系,并由其前夫承担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直至她独立生活为止,并最终胜诉。

针对材料有如下两种探究题型:

题型一:(1)小芳采用了哪些手段维权?结果怎么样?(2)通过小芳的案件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题型二:(1)结合材料说明,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2)结合材料说明两种不同的维权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两种不同的题型可以看出,尽管问题的答案基本相同,如果同一材料因问题引发的源头不同,问题的难度、探究的结果和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的动机、兴趣的程度也完全不同。从背景材料中可以引发不同的问题,但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题型一是从材料引出问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只有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材料,结合教学内容,经过思考、合作探究和交流才能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结论是多元的)。这种问题的设置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的过程以及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它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三维目标的要求。题型二是从教学内容中引发问题,学生可能不需要过多地分析材料,只要阅读教材就能回答。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不能反映出来,强调的主要是问题的结论。通过对比,明显看出题型一比题型二更有探究性。因此,引发的问题应该蕴含在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密切联系之中。

二、问题的设置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有一位老师在设计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时采用了以下材料和相应的探究问题:《公交车上的一幕》: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不久,上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的厉害,那老爷爷一首紧紧抓住扶手,一手紧紧捏着拐杖,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那位坐着的姑娘,时时叨念着“对不起,对不起”。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的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

设置的问题:(1)她美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呢?(3)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一问和第二问分别体现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落实,属于有效的问题设置。但是第三个问题的表述不太恰当,不应该问学到了什么,而应该问明白了哪些道理?或者你得到哪些启示?这样设问不会局限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答案是多元的,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问题的设置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尤其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最终目标。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学得到了什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因此通常使用“明白了哪些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来表述问题,问题的目的、要求和形式都必须非常的明确。

三、问题的设置要关注全体学生

问题的设置在考虑学生整体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后进生和长期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设置一些浅显的问题,有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话,怕被瞧不起,鼓励学生大声、大胆地回答问题。如果一部分学生长期被边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和健康人格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有效设计探究活动 篇12

一、注重课前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把握教材,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活动目标和活动任务。对于课前的活动任务设计,除了预习基础知识,如词汇、对话、课文、语法知识点,还要重视实践性活动环节,如调查、实践、体验,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学习Past and present的Task之前,让学生课前预习Task的主要内容,了解“家乡巨变”的写法,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问卷调查,走访街区邻居,了解家乡20年前后的变化。要从外出交通工具、人们居住的条件、人们的生活水平、街道的发展和变化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为写作准备一手素材,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的创新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课前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新单词的预习,应引导学生改变记单词、抄单词的预习方法,而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对于success,改变记住词形、知其意的简单做法,让学生探讨success是名词、动词时是什么形式,动词后接什么形式,反义词是什么,success的形容词、副词又是怎么构成等,再给出选词填空的相应练习,以巩固其用法。

二、注重课堂活动,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改倡导知识的构建,倡导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巧妙设计活动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Natural Disaster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学习过程中,改变教师讲解什么是人为灾害、什么是自然灾害,判断6幅图和情境中哪些是人为灾害、哪些是自然灾害的简单做法,而是通过课前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网上截取相关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微视频或幻灯片,介绍人为事故、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借助自己的实践成果,逐一介绍flood、rainstorm、snowstorm、sandstorm、lightning and thunder、earthquake等。在介绍flood时,运用了wash away;在介绍lightning and thunder时,还提到start a fire等。显然,课前的活动使课堂活动更精彩。在英语教材中,Welcome to the unit的B部分的对话、Speak up等都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为学生用英语交流提供机会和平台。reading教学是重心,教师更应精心设计任务,让学生动起来。如学习“This is me”时,让学生走上讲台自我介绍;学习“My neighbor”时,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邻居;学习“My pet”时,让学生借助自己宠物图片介绍小宠物;学习“fashion show”时,让学生设计一款自己喜爱的服装,说说从款式到颜色搭配的理由;学习“past and present”的reading时,让学生分别扮演Millie和陈先生进行对话;学习“What a brave youngman”后,开展“小记者”采访英雄大火中救人的经过;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时,让学生说说世界上有没有鬼;学习“National charities”时,让学生介绍义务献血、义务捐款等事迹,开展一个“慈善义演”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体现“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注重课后活动环节,强化实践能力

活动教学法似乎重“动”,但有时忽视“动”的结果,最为常见的是课堂上学生听、说、读、写等活动的开展,表演、游戏、对话等活动的实施,使课堂模式发生了变化,而课后作业又大多数沿袭应试教育,如抄单词、背课文、做练习,学生的课外作业单调乏味,缺乏课外运用英语的主动性。因此,课外作业的布置,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学习“Teenager problem”时,让学生课后采访班级同学、学校同学、好朋友等,搜集整理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学习“This is me”后,让学生画一幅自画像,并附上简单的说明,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刚走到一起的学生彼此认识、彼此了解等。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更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活动法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活动量应适中,开展应有序,既要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也要注重课前、课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有效措施和具体实施策略使活动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英语教学以活动为载体,助力英语课堂教学迈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陈琳,等.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才英.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地铁报下一篇:炼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