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生心理训练(精选12篇)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 篇1
常听老师或教练说:“×××是训练型运动员,×××是比赛型运动员。”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训练型运动员,即在比赛或考试中由于一些原因,成绩没有训练时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方面的干扰直接影响了成绩的发挥。体育考试不仅是身体素质及技术的竞争,更是智力和心理的竞争,所以教师平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采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考生克服心理障碍,调节好心理状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争取超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
一、体育考生的现状
体育考生多数是从高二甚至高三年级中挑选出的文化成绩中等且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大多数人没有运动竞赛经历,缺少临场比赛经验,在考试中易怯场。训练的时间短,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要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还要提高文化成绩,处于双重压力之下。体育考试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比赛,比平时训练要严谨得多,对抗程度远大于平时训练,考试与比赛是不同的,比赛要的是名次,而考试要的是成绩、分数。体育考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气候中进行,场地封闭。考生人数较多,特点各异。
二、体育考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精神不振,动机消极。处理问题不果断,对训练、考试缺乏自信,即使身体素质较好的考生在某些状况下也会出现一些障碍,有时情绪也会传染,使消极情绪在同一群体中蔓延,一个接一个出现失误。考前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包袱重,情绪波动大,失眠做噩梦,口干舌燥,未进考场就出现精神疲劳,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很难考出自己的实际成绩,有时前一个项目没考好,容易影响其他项目的考试。注意力不集中,状态失调,由于考生多,考试时间较长,很难将注意力稳定持久地集中于考试上。其中一项考得不太理想,就对后面的考试丧失信心,有时甚至产生放弃考试的想法。通过以上对体育考生现状和常见的心理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心理训练方法,师生共同努力,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三、体育考生心理训练方法
1. 意志训练。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在行动上的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培养考生的忍耐性和自制力,以及面对困难绝不屈服的能力,尽量把意志训练放在心理训练的首位来考虑,贯穿于整个训练的始终。一般情况下,体育考生都是自愿的,所以相对来说,训练时苦点、累点,他们都能坚持;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大运动量后,继续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使他们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用顽强的毅力,坚持完成任务,达到超量恢复的状态,才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利用风雨天气进行障碍跑训练;通过不断改变训练内容,变更器械重量,临时提高练习密度等手段使他们来不及适应,就不折不扣地完成练习。
2. 放松训练。
造成考生紧张的原因有精神方面的,如把成绩看得过重,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导致精神紧张,影响考试时成绩的发挥;运动量过大,运动后没有及时放松,造成肌肉紧张。那么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让学生学会精神和肌肉放松,让学生的思想从考试中解脱出来,若在运动训练的间隙,让考生通过肯定的语气进行自我暗示:“我的心跳均匀有力”,“我感到呼吸舒畅自如,感觉很舒服”,则能有效调节神经机能,使肌肉放松,解除疲劳;在运动训练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肌肉放松,同学间互相帮助用手揉、捏、捶或用脚轻踩大腿、小腿、腰部肌肉,或采用倒立、慢跑等自我放松,使肌肉不会僵化。第二天再训练时,感觉很轻松,让机体始终处于最佳状况。
3. 表象训练。
放松后,尽量要求学生有意识、系统地在脑海中再现自己已完成的运动动作表象,这样有助于加快熟练动作,加深动作记忆,具有动力定型效应。考生若在某一时间出现动作变形,或对自己能力失去信心,则可通过语言暗示重现过去最佳状态时的正确动作,重现成功时的体验,重现同学、教师的鼓励与赞扬。
4. 集中注意力训练。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都需要有注意的参加,保证心理过程顺利进行,但人们的注意力受主客观条件影响而产生各种变化。因此,加强对考生的集中注意力训练,要求考生通过意志努力排除杂念抗拒干扰,始终把心理活动集中于训练和考试上,这非常重要。经调查发现在高考4项身体素质测试中,100米和800米紧张程度比其他两项要高得多,考生因紧张易造成动作不协调,甚至变形,以致影响实际水平的发挥。造成紧张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特别是100米项目,时间很短,若注意力不集中,则影响非常大。起跑时,不集中易造成反应慢,起跑就落在别人后面,易紧张,造成加速跑过程中动作不协调,甚至变形,成绩不理想。另外,在投掷和跳远项目中都会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动作不协调现象,肌肉僵硬,最终得不到理想的成绩。
心理状态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复杂现象,既有活动主体的内在心理体验,又伴随着各种不同的行为表现,因而运动心理训练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 篇2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按照新课标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拓展训练,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体育教学课堂上开展拓展性训练应把握的要点进行来分析研究,就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融入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进行了说明。
心理拓展训练小学体育应用价值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应把握的要点
1.统筹安排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教学。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要根据校内的体育运动器材、校园环境等制订心理拓展训练课程校本计划,以便使体育锻炼与心理拓展训练实现有机结合,确保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拓展训练。
2.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拓展训练时,应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遵循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结合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拓展教学。因为新时期的教学不是贪大求洋,而是实在的教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所发展,所以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如盲人足球、地雷阵、背夹球、信任背摔等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并对传统训练项目进行合理创新,让学生觉得新鲜而好学。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融入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
1.融入心理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及发展健康心理品质的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拓展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质和意志,让学生的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得以共同发展,并借以提升学生增强班集体的创新力与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下成长。其次,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同时,实现学生适应领域的学习目标和团队协作意识。比如,开展协作项目能够让学生有效的让学生对抗孤僻、不合群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有同伴合作更容易解决困难,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从而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2.融入心理拓展教学活跃课堂。单一的体育教学活动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但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就须反反复复的讲解和示范,致使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干瘪,教师不能够满足新时期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要求。心理拓展训练的介入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式变为体能活动,操作方法简单,无需进行复杂演练,具有不确定性与新颖性的特点,能够将小学生的交往活动、意志活动、情意活动及体能活动融为一体,训练形式多样化,教育价值极高,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所以说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中融入心理拓展训练,能够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领域、身体健康领域、运动技能领域及运动参与领域参与素质教育教学,以此来做到开拓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还能让体育课堂生机勃勃,达到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目的。
3.心理拓展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拓展训练时,需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制定教学方案,同时为学生营造训练环境与训练条件,整个教学过程以学为主,学生能够在心理拓展训练中发展动手能力与创造思维,教师在心理拓展训练中的作用仅限于诱导或启发。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能够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如教师和学生转换师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进而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扬弃”,是对传统教学有益部分的吸收和使用,能够解决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的诸多不变,能够让小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现实生活中在家养成的逞强、自负、逆反、焦虑、孤僻、嫉妒及恐惧等心理障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注意在体育教学课堂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时,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基础,不可冒进,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体育健康与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可以在心理拓展训练中切身体验训练情境,主动参与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新时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受益。
参考文献:
体育考生高考前的心理训练初探 篇3
一、表象程序训练
在高考体育术科的考试中,要想考出好成绩,考生应当对考试时的跑步速度和节奏以及跳、投的技术要领是清晰的;对于考场上可能出现的千变万化(气候、天气、考试时间等)的紧急事件的处理应当是果断合理的。为此,需要建立考前的表象程序,以帮助考生较好地掌握不同术科动作节奏和技术要领,正确处理一些偶发事件,从而使考生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我们的做法是:在考前的最后一次训练课和考试时的准备活动完毕后,在等待点名时,将所要进行考试的项目的表象程序在脑海里进行一次“演练”。具体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闭上双眼(站、坐均可),将该项目的技术动作仔细清晰地在脑海里过一遍“电影”,这样的表象程序训练过后,学生普遍会感到精力集中,胸有成竹。如2007年体育高考时,我校黄伟波、雷法军(该生是复读生)、黄子旭三名同学,考前的训练成绩在80~88分之间,经过此番训练后,信心十足,临进考场时说:“老师,这次肯定要比训练成绩更上一个台阶”。果然,考完试后,他们的成绩均比平时训练成绩要好得多,出乎老师、同学的预料,均超过了90分。最后被不同的高校录取。
二、情绪调适训练
在考试时,要想动员全身各个器官系统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机体的最佳状态投入到考试中,关键是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最适宜状态。通过适当情绪调适的训练,可有效地调节学生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度,情绪低落和过度兴奋都不利于取得好成绩。考生的年龄在17~19岁之间,思想波动大,有的考生参加相应的体育比赛少,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出现过度紧张状况,其表现为动作僵硬,心率加快,机能失调,吃不好睡不着等等。为此可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肌肉,自我暗示等心理训练方法,来使心情平和。具体做法是,不让这类考生过早进入考场观摩,也不要去打听别的考生的考试情况,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使心情得到放松,并强调心理默念“我已经准备好了,无须考虑太多,现在要做的就是放松、放松、再放松”,或是让考生做些娱乐性的事情,如打打球、玩玩扑克牌等等。经过这样的训练后,紧张程度会得到缓解。
相反有些考生却表现出兴奋不足、过度抑制的现象。表现为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不打自垮、没有考试激情。这种现象多出在平时训练水平不算高,有再次复考打算的考生身上,这时就应采用心理训练中的语言刺激、表象动员、想象演习等使人激昂兴奋的练习。具体做法是:让考生想象自己考取了心中理想大学的情形;用语言刺激考生,如“你的训练水平并不比别人差,错过了今年的机会,明年不一定就能考好,又有谁能准确预见明年的事,现在不去搏、去努力一番。也许你会遗憾一辈子”,“在你背后有很多人在关心、支持你,只有努力去考好了,才能对得起关心、支持你的朋友和家人……”。通过这些训练,激起考生的斗志,使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度达到适宜水平。
情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内心感受,声音、环境场地、神经系统功能正常与否,均能引起身体器官功能上的变化,如肌肉的酸痛、疲倦、过去经历过的成功与失败、对自己的估计和思维能力所唤起的信息等,都可以使考生的情绪发生变化。情绪调节就是通过对影响情绪的因素进行调整、提示、回忆等方法。避开消极因素,使考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体育术科考试。
2006年、2007年高考前,均有一名同学在训练时大腿后群肌拉伤,影响了近一个月的训练,高考将至。他们自己对当年的考试表示不可能考出好成绩,自我感觉是体力下降、技术动作变形,表现出心理焦急、情绪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妥,必定会影响水平发挥。这时,笔者是与考生一起回忆考生自己和他人在类似情况下仍能参加考试,并能考出正常的训练水平的例子。在脑子里演练受伤期间应采取的其他补求方法,体能得以恢复,医生对伤情处理得很好,考试时用胶布固定或作医疗处理,动作不会变形……。通过多次的“演练”回忆使自己坚定了自信心。结果,这两位同学的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所提高,均跨过高考分数线,也分别被不同的高校录取。
考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最终的目的是调整考生的心态。增加自信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考试当中。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六法” 篇4
目的: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 增强有氧供能能力。
1. 爬台阶:
使用高40厘米的台阶, 做踏台阶上、下运动。爬台阶可分为定时间爬台阶和定次数爬台阶。其中, 定时间爬采用4分钟一组, 共两组, 要求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左右;定次数爬台阶采用200次一组, 共两组, 要求训练过程中可采用学生轮流喊数法, 最后50次由速度最快的学生带领学生练习, 这样能提高学生练习的激情和积极性。
2. 跳台阶:
学生跳上高40厘米的台阶, 以100次为一组, 共三组。要求:前脚掌着地;且由于该练习对膝关节要求较高, 所以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
3. 楼梯:
在跑楼梯的过程中, 可让学生一步跨两个台阶或三个台阶, 以锻炼学生的步幅;还可以通过在楼梯上快速倒小步练习步频。要求:注意力要集中, 以保证安全。
4.800米+爬台阶3分钟。在训练初期, 学生跑完800米后呼吸急促, 此时教师可安排爬台阶练习, 使学生心率平稳地下降。要求:800米跑强度在90%左右, 跑后立即进行爬台阶练习, 通过台阶练习调整学生的心率, 使学生心率平稳地下降, 从而增强心肺功能。
二、速度法
目的:加强速度耐力练习, 培养学生保持速度的能力。
1. 匀速跑。
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600米距离的练习。要求:速度约为个人最快速度的80%左右。
2. 加速跑。
可采用60~100米的加速跑。要求:利用30米的距离加速至接近个人最高速度, 并保持到终点。
3. 变速跑。
可采用等距离和不同距离的变速跑。等距离变速跑, 即快速跑和慢速跑距离相等, 如100米 (快) +100米 (慢) 、200米 (快) +200米 (慢) 等。不同距离的变速跑一般为快速跑是慢速跑距离的2倍左右, 如200米 (快) +100米 (慢) 。要求:强度约为个人最快速度的85%左右。
4. 上、下坡跑。
可根据环境的不同确定快速跑的距离和速度。要求:上坡跑时, 身体稍前倾, 步长较短, 步频加快;下坡跑时, 步长较大, 可用全脚掌着地, 上体稍后仰。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六法”
丁广朝顾德开 (江苏省高邮中学, 225600)
5. 校园定向跑。
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 由教师带领轻松地练习, 距离为3000~5000米。要求:教师骑车控制速度, 每半月安排一次。
三、冲刺法
目的:增加训练强度, 培养学生在疲劳状态下的冲刺能力。
1.800米跑+后踢腿40个+30米跑训练。要求:800米跑强度为个人最高水平的85%左右, 组间休息1分钟。
2. 一般力量负重压腿+后踢腿40个+30米跑训练。要求:采用中等力量训练。
3. 组合练习:
通过组合练习, 提高训练强度。如, 俯卧撑15个+后踢腿40个+收腹跳30个+30米跑训练, 要求学生在教师口令统一指挥下, 动作之间不停顿。
4. 转移练习:
学生跑完800米后比较疲劳, 难以进行其他素质练习, 此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其他内容。要求:在教师规定的规则下练习, 加强冲刺能力。
5.30米往返跑。要求:来回往返6次, 组间休息1分钟。
6. 背人50米跑。此练习既可提高腿部力量, 也可加快呼吸深度。
7. 搬运重物比赛。要求:重量为30公斤, 要注意安全。
四、节奏法
目的:培养跑和呼吸的节奏, 提高应变能力。
1. 扩胸训练。手持哑铃进行扩胸练习, 要求扩胸与呼气、吸气配合一致。
2. 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 两三步一吸, 用鼻子和半张开的嘴呼气, 用半张开的嘴吸气。
3. 跑的节奏。
高考800米是以成绩决定分值, 不需要名次, 因此, 在比赛中要想发挥最好成绩, 必须控制好跑的节奏。如, 可将800米分为前400米和后400米, 前、后400米一般相差2~5秒, 要避免前面快、后面慢。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 教师可根据个人的成绩, 对每段距离采用“读秒法”控制速度。
五、负重法
目的:加强各大、小肌肉群力量, 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均衡发展。
1. 手臂。采用手持手榴弹进行摆臂练习, 加强屈伸肌群训练。
2. 腹直肌。上体保持正直, 手握哑铃进行振臂练习。
3. 负重弓箭步走。
上体保持正直, 注意体会单腿支撑与蹬伸动作, 采用中等重量, 注意保护, 防止失去平衡。要求:大腿高抬, 小腿前伸, 脚后跟先着地。
4. 负重弓箭步交换跳。采用轻或中等重量, 注意幅度要大, 空中保持“跨步”姿势, 中间尽量有并腿过程。
5. 直膝脚尖跳80米。上体正直, 用力提踵, 腓肠肌强力收缩。
6. 负重半蹲跳。采用中等重量, 练习时上体保持正直, 注意速度和连贯性。
7. 负重深蹲起。采用较大重量, 强调蹲起速度, 蹲起时注意抬头挺胸, 忌先抬臀部。
六、合作法
目的:加强合作,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1. 领跑法。
采用专人和轮流领跑法, 专人领跑一般由耐力较好或组内实力较强的选手担任;轮流领跑法是指学生成一路纵队, 最后一名学生依次轮流到排头领跑。
2. 跟随法。如果觉得自己的水平一般, 可采用跟随跑, 要用自己习惯的步长, 以节省体力。
3. 牵拉法。
当学生跑至500~600米出现“极点”时, 由同伴牵手跑100米左右。要求:牵拉的人控制跑速, 不能太快, 不能让同伴失去平衡, 距离不要太长。
4. 集团跑。
由于是跟着集体的节奏跑, 较为节省体力, 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专项训练时, 为了体验全程跑的体力分配和节奏, 强度应在90%左右。
5. 超越法。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 篇5
高学历人才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现并解决少数人的心理问题成为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报济南3月29日讯 “你是否有过轻生念头”、“你担不担心在公共场合晕倒”等这些时下较为时髦的心理调查题出现在了山大研考复试的心理测试中。 记者发现,多数学生对此都能轻松作答,只有少数考生面对简单的调查题显得有些谨慎。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表示,高学历人才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发现并解决少数人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9日10时30分到12时30分,是山大研考复试心理测试时间,考试开始半小时后,就有考生陆续走出考场。到了11时10分左右,大多数考生已完成了答卷。部分考生表示“心理测试题目都是些常规的题目,基本上都是看一眼就作答,没有任何的压力”。
12点10分,李先生走出考场,提到心理测试,他有些无奈地说:“我看着那几个答案,虽然觉得简单,但也担心自己的选择给学校留下不好的印象,差不多都是犹豫再三才作答,而且还不知道这样回答会是什么后果。”
记者了解到,心理测试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与考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几乎令所有考生印象最深的几个题目是“你有过轻生的念头吗”、“你会不会觉得背后有人议论你”、“即使有很多朋友,你也感觉很孤独”,部分学生表示,研究生复试出现这样的题目,与个别高学历人才封闭自我甚至出现厌世情绪等情况有关,说明高学历人才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
山东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介绍,心理测试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把握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只要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作答,虽然答案没有确数,但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通过这个测试。该负责人透露,尽管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没有数量上的直观增加,但从现实中明显地感受到,关注心理健康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山大之所以如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说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虑,像北京等地出现一些高校的博士硕士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现象,确实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了醒。学校这样做,就是要改变只重视考生考试成绩而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教育首页|热点|考研|公务员|论坛|博客|校花清华女生传统成人礼 ・14岁女生疑受老师辱骂自杀 同桌曾劝她“要熬住”・职业资格证书泛滥困扰考证族:1人手握10个证
・武汉大学试水政学分权 走向学者治学教授治教
・世界500强资深HR:面试时要注意肢体语言 就业维权 ・高考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 潜规则 招办主任访谈 ・获140万巨额奖学金创记录 南京女生叩开哈佛大门 >>更多 女生宿舍的睡姿大公开 ・高考改革取消统一考试 在校生择偶的必要条件
・女人千万别嫁男教师 女市长撞死学生跪地道歉 ・漂在美国的中国美女(图) 人大附中超牛的老师语录
・大学最容易丢失18样东西 让所有应聘者无语的考官 >>更多
★ 要提前预热?考研复试如何准备英语听力和口语
★ 文言文的那些事儿,中考生要知晓!
★ 心理测试-考研复试中不可掉以轻心的环节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 篇6
【关键词】高三体育 训练管理 策略
一味的加强训练是万万不可取的行为,有计划,有规律的训练,安排适宜的课程,适当的训练程度,适量的训练强度,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训练计划。当然仅仅拥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调整好良好的心态,培养好积极的考试精神,协调好良好的作息和时间,这样才能让体育生高考事半功倍.为了让体育考生能顺利考上大学,我们就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选好体育专业考生人才
高校录取体育专业生既要看专业考试分数,又要看文化考试分数,只有两项都上了线才会被录取。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该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这样的学生的训练成绩才会容易提高。(2)该生的文化成绩一定要处于中等水平,最好是理科方面的成绩比较好点,这样才不至于专业上线后因为文化成绩没有达到要求而上不了线。我们在组队选人时的做法是:文化科成绩参考其高二的学年考试成绩,而体育基础则通过测验来获得,测验项目就是高考测试项目。选择高考测试项目进行测验有两个好处:一可以达到测验的目的,二为组队后的训练提供依据。
二、加强体育高考训练管理
1.针对学生基本情况确定解决措施
組队初就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体育训练的目的,进行入门引导;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手段和专项身体训练手段相结合;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积累比赛经验;培养意志品质;加强心理培训;同时在队伍管理中要坚持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一起抓。制订政策,鼓励两方面都进步的队员,鞭策拐角队员。
2.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安排全年训练具体任务
(1)学年度的训练计划要有明确的训练任务、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动量,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单周计划较好。由于考生训练水平较低,应重点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发展一般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等,适当加大强度,减少运动量有利于考生体能的恢复。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量和强度要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先安排走跑结合练习,如越野跑、变速跑等,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适当调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和跑距。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能力。
(2)力量素质是决定各项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高,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效应的关键,所以要安排力量素质与协调性练习交叉进行、共同发展。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蹲起、负重跳跃、负重加速跑、上坡跑,加强腿部及腰腹力量,运用十字往返跑、追逐跑和各种游戏来改善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在一些空闲时间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友谊训练赛,在紧张的训练的同时,放松一下心情。培养一下感情,不过目的是让学生们互相比拼,培养求胜心理,用这样的方法来刺激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重视考生心理素质训练
1.以体育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是一项激发人的潜能的运动,我们要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不断增强考生的高考斗志,加强心理暗示,坚定奋斗目标。鞭策学生刻苦训练,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信念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只有提高了信念的坚韧程度,考生才能勇于面对高考所带来的压力,承受住考试的压力,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2.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专业训练大多是利用早上、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取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支持,从队员的日常行为抓起,和他们交朋友,经常找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3.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心理品质
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针对农村中学学生比赛经验少、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我们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模拟考试,邀请父母、同学到场观看,播放观众噪音进行心理干扰,陌生的体育老师做裁判等。
对学生的日常训练数据、比赛成绩、模拟考试成绩进行详细记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高考要求,增强紧迫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自信。对表现异常、情绪有波动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采用合理的情绪疗法、放松练习、暂时转移注意点等方法来进行调节和治疗。
4.临场指挥为体育高考加分,尽最后一分努力
每场考试后成绩就出来了,教师进行临场指挥,对他们而言,就是提高0.1分,同时也决定能不能上线。也就是,当一个项目考完,教师及时收集成绩,对分数进行总结,这对学生下一项目的考试帮助很大。
教无定法,实践证明有些训练措施对中学来讲,还是有借鉴作用的。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竭尽自己所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生成材的途径。帮助每一位高三体育考生度过高三这一最艰难时期,争取考出最好的成绩,圆他们的大学之梦!
【参考文献】
[1]孙春明,许锋.高三体育考生辅导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8期
[2]张萧.浅谈高考体育训练队的管理与训练[J].甘肃教育
2007年06期
[3]卓宗善.体育高考训练与文化学习之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05期
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训练方法 篇7
(一)两脚平行开立,双臂在体前弯曲,右手握球,接着两手来回屈腕拨球。
(二)两脚平行开立,右手托球于腹前,两腿稍屈后蹬起,同时用手指手腕力量将球向上抛起,当球下落时左手接球,同时两腿稍屈,左手接球后交还右手,重复做。
(三)将球上抛,在铅球下落中,用右手自上而下抓住铅球,接球后重复做。
(四)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在体后伸直,两手持在球下方。然后两腿用力蹬地,同时提肩、屈膝、屈腕及手指用力拨球,将球垂直拨起,接着转体准备接球,重复练习。
(五)两脚平行站立,一手持球,然后两手围绕腰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传递铅球。
二、辅助教学练习法
(一)原地前抛实心球:双手持球,将球由下向前上方抛出,以体会推铅球的用力顺序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二)原地后抛实心球:双手持球,将球由前下经头上向后上方抛出,以体会推铅球的用力顺序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三)双手胸前推铅球:双手持球于胸前将球推出,以体会肌肉感觉和快速用力动作。
(四)向下推铅球:左手推球于胸前,右手将球向下方或前下方推出,以体会快速屈腕拨指推球动作。
(五)正面原地推铅球:面对投掷方向,将球推出,体会正面推球的用力过程。
(六)左脚支撑在跳箱盖上背向原地推铅球:背对投掷方向,左脚支撑在跳箱盖上,右腿蹬转,将球推出,以发展右腿的蹬伸力量和改进蹬转技术。
(七)右脚支撑在跳箱盖上背向原地推铅球:背对投掷方向,右腿屈膝支撑在跳箱盖上,左腿稍屈膝用前脚掌撑地,通过两腿蹬伸用力,将球推出,以强化左腿用力蹬撑。
(八)左脚踏助跳板原地推铅球:背对投掷方向,右腿屈膝用前脚掌支撑在踏板上将球推出,以改进铅球出手技术和髋部向前移动动作。
三、主要身体素质练习法
(―)仰卧在斜度为50°~60°的凳子上,头在低端,头后负杠铃片或其他重物,做仰卧起坐。要求小腿弯曲,用肘关节触及异侧膝关节。要求向后倒体时,动作要慢。
(二)轻重量杠铃负重球屈腕。坐在凳子上,前臂放于大腿上,手腕悬于膝前。
(三)肩负中等重量杠铃半蹲起或跳起。两腿与肩同宽,当大腿下蹲到与地面平行时,向上蹬腿起或跳起,向上用力时要快,向下时要慢。
(四)杠铃挺举时做大幅度弓箭步动作。做弓箭步时不要向上跳,用双腿向前后做交替动作,要求向上举时动作要快。开始练习时,重量要轻。
(五)肩负杠铃向前屈体。两腿膝关节不弯曲,弯曲度以肩和髋在同一水平线为准。向上抬起时要加速。
(六)跳跃练习。负重(穿沙衣或扛沙袋) 5级蛙跳。
(七)背部肌肉练习。俯卧在凳上,头后负杠铃片或其他重物,做抬体动作。要求抬体时,上肢躯干向左右旋转。身体向上时,动作要快,向下要慢。
(八)卧推杠铃。仰卧在卧推架或木凳上,双手握杠铃连续向上推举,以发展肱三头肌、胸大肌、三角肌等肌肉力量。
(九)向斜上方推举杠铃。身体直立,两手握杠提铃至胸上,将杠铃向斜上方推起,直至两手臂伸直,以发展肩带上肢肌肉力量。
四、应重视的两个小细节
(一)铅球将出手时,手腕迅速内转屈腕(手指朝外),利用手指的弹性拨球,给铅球增加最后出手速度。
(二)当球离手后及时换步,要降低身体重心,以便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平衡。
五、主要错误的纠正
(一)推球时只用臂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下肢和腰背肌的力量。
纠正:让学生做好原地推铅球的预备姿势,然后老师站在学生前面用左手推住学生推铅球的右手,让学生做蹬腿送髋的练习。
(二)屈身时髋部过于靠后。
纠正:注意髋部适当前移,重心应移至右腿的前脚掌。
(三)推铅球时左肩后撤。
纠正:当学生推球时,教师在学生的左后方,左手推住学生推球时的左肩,右手推学生的右背。
(四)推球时右腿后摆。
高三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 篇8
一、原地推铅球的认知阶段
首先要了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侧对或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开立,基本与肩同宽或稍宽,左脚尖右脚跟成一直线,右脚前、左脚后、重心下降,膝外展,左臂自然抬起,稍内旋,右手持球于锁骨窝、重心右移压在变屈右腿上,基本姿势不变,上体稍右转,此时球在右膝上方,眼看右脚尖前方,左臂伸向投掷反方向,控制左肩;发力时右腿蹬转向前送髋,髋逐渐转向投掷方向,形成反弓,然后两腿同时蹬伸,挺胸伸臂、抬头、推拨球,换腿维持身体平衡,防止出圈犯规。
其此,在学生了解了原地推铅球理论动作后进行教学训练,其训练方法:①反复观看优秀运动员原地推铅球动作示范录像,可以放慢推铅球动作过程,老师在旁讲解。②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动作可以做慢,体会和了解推球动作过程和技术要领,用时一周时间,每次徒手练习在20分钟内。③当学生练习获得一定正确肌肉感觉时,就可以用实心球1~2公斤或轻重量铅球3公斤,男生用2~3公斤,女生用1~2公斤进行练习,两人一组,不要过多地用力推球,随着掌握技术动作提高,用力和练习次数可适当增加;用时三周,每次练习30分钟。
二、原地推铅球初步掌握阶段
当学生对原地推铅球认知阶段有进一步提高时,就会知道用右腿积极蹬伸,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上体逐渐抬起,左腿主动支撑,两腿充分蹬伸,抬头挺胸,右臂迅速有力地将球向上方推出,也就是出手时身体协调用力,加快出手速度和适宜出手角度,这个时候男生就可用4公斤铅球,女生可用3公斤铅球进行训练,训练方法:①原地转髋模仿练习,右手推右髋做蹬地送髋动作练习。②转髋推物练习:原地做蹬地送髋的同时用右手推障碍物(肋木或树干、墙等)。③原地做转髋,挺胸抬头顶肩推球动作,体会协调配合蹬、转、挺、抬、顶、推,依次用力练习。④男生用4公斤铅球,女生用3公斤铅球做原地推铅球练习,每天用20分钟即可。⑤推球越障碍练习:练习时主要体会推球向上展体出球点要高,练习出手角度42°左右。⑥动作速度和力量练习;a、快速做击掌俯卧撑练习,每组做3~5次,3~4组;b、快速引体向上3~5次,3~4组;c、杠铃连续快速挺举:男生15~20公斤,女生10~15公斤,每组做8~12次,3~4组;d、单脚连续快跳15~20米,2~3组,e、腹肌练习:举腿和仰卧起坐练习,每组做15~20次,3~4组,此练习每周可以安排2~3次。
三、原地推铅球掌握阶段
在初步掌握原地推铅球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用力顺序,动作协调,技术动作合理就可以用考试时用的铅球,男生用5公斤,女生用4公斤铅球训练,训练方法:①专门练习:a、前后抛铅球练习;b、左右抛铅球练习;c、向下推铅球练习;d、用左右手抓下落铅球练习;e、用手腕力量向上拨铅球,每项练习在10~20次为宜。②男生用5公斤,女生用4公斤铅球作原地推铅球完整练习,每天练习30分钟即可。③力量练习:a、杠铃连续快速挺举,男生20~40公斤,女生15~25公斤,每组做10~15次,3~4组;b、挺举男生40~60公斤,每组做3~4次,3~4组,女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轻重量进行练习;c、杠铃深蹲起,男生40~80公斤,每组做8~10次,做4~6组,女生根据情况作适当减轻重量进行练习;d、杠铃高翻,男生40~60公斤,每组做8~10次,3~4组,女生根据情况可减轻重量练习,此练习每周进行2~3次;④双脚跳台阶和单脚侧身跳台阶练习,每组做3~4次,做8~10组,跳台阶高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每周练习2次。
四、原地推铅球提高阶段
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后,在这个阶段更要加快技术动作训练,蹬转要快,出手速度要快,手腕要快速而有力地拨球,使技术动作更加合理,同时也要加强力量练习,增大爆发力,为提高推球成绩做准备。训练方法:①徒手做原地推铅球练习。②2~3步助跑双手指尖相对做推墙练习,练习时快速伸臂、拨手,将身体推离墙。③男生用5公斤、6公斤,女生用4公斤、5公斤铅球做原地推铅球完整练习和专门练习,每天练习30分钟即可。④单脚快速跳20~30米和单脚、双脚连续跳台阶练习。⑤腹背肌练习。⑥力量练习:a、挺举男生50~80公斤,每组做3~4次,6~8组,女生根据情况可减轻练习。b、杠铃连续快速挺举,男生40~55公斤,每组做10~15次,4组,女生20~35公斤,每组做8~12次,4组;c、杠铃深蹲起,男生60~110公斤,每组10次,6组,女生根据情况可以减轻重量练习;d、快速高翻练习,男生50~70公斤,每组做10次,3~6组,女生根据情况减轻重量练习。此练习每周安排2~3次。⑦检查考试比赛练习法,按田径规则进行每人2~3次原地推铅球,将取得好的一次成绩作学生追踪记录入档,此方法适合考前两个月进行的技术、心理等训练,每两周进行1次。
五、原地推铅球注意事项
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训练 篇9
经过多年的带队训练,发现学生推铅球存在多种多样的错误动作。铅球最后出手的问题可反映出问题所在。如:铅球的最后用力溜球,提前出手,无拨球动作,出手角度过低等等:
①头部过早左转。
②肘关节下垂顶球不紧。
③用力顺序不正确,发力没有从蹬地开始,上体过早直立,完成不了左脚的支撑。
④左侧臂不制动,左臂过于向左后方摆动,左腿没有积极主动地支撑,使得身体重心偏移。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练习来提前预防或者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以右手推铅球为例)。
一、力量练习
手握杠铃做提踵推杠铃练习,手握轻杠铃快速向30°~40°角方向连续推杠铃。同时做提踵动作。体会两腿蹬伸挺胸动作。
二、轻铅球练习
两腿面向投掷方向开立,手握轻铅球(如3公斤铅球)做原地正面推铅球动作,注意每一次推铅球都要做到双脚提踵,感受双脚的发力。同时控制好头部不要提前左转。
三、对墙正面推实心球
学生对墙两腿正面开立(距墙约1米)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右手腕手指用力拨球,然后伸臂把球快速推到墙上。要求球推在墙上的高度根据学生的身高等情况而定,主要体会扣腕拨指动作。
四、快速向下推实心球或铅球
学生两脚开立,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手腕、手指用力拨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要求球的落点在两脚之间稍前处,右臂要加速用力,主要体会快速出手的肌肉感觉和手指拨球的感觉。
五、右手握橡皮筋辅助练习
将一条适当长的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住,右手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放在锁骨处,将橡皮筋适当放松,然后做最后用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脚和髋的快速转动与顶送上,重点体会用力顺序和下肢力量的传递。要求在开始练习时右臂不主动伸臂,右手握紧橡皮筋控制在锁骨处,当动作熟练以后,右臂同掷铅球一样用力挥臂。左臂摆到身体的左侧时要及时屈肘制动,控制左臂不能摆到身体的后面,更要保持右臂不能向后摆动。主要体会右脚蹬地和左脚积极主动的支撑动作。
六、左手橡皮筋辅助练习
将一条适当长的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住,左手握橡皮筋的另一端并适当拉紧,先做好最后用力的预备姿势,然后做快速的蹬转练习,要求右脚用力蹬地,左脚脚内侧用力向支撑方向发力,上体放松不要积极转动或向上抬起。左臂放松不能主动拉橡皮筋。体会用力的顺序从右脚蹬地开始,控制好左臂不主动发力和过度左后转。
高考体育考生田径训练分组新模式 篇10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选择某县2012级30名参加高考体育加试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30名学生后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名, 分别应用不同的训练模式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对照组学生应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 观察组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具体训练内容应用新模式分组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选取同一个训练教练员对两组学生进行训练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环境均相同。新模式分组法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1) 在训练教学进行前, 先对学生各项目的运动素质进行测定。测定的项目具体包括立定跳、30米单足跳、30米跑、800米跑、后抛铅球及训练高抬腿次数等。 (2) 将各项目运动素质测定结果与学生已进行的运动技术评定进行综合分析。运动技术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跑、长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高抬腿等技术。对学生的运动素质及运动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后, 再根据具体训练进度、训练内容等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训练安排。运动素质及技能水平相近或相同的学生安排在同一训练设计中, 让学生同时接受相应的训练。同时, 可根据具体训练需要将学生再分为训练小组, 训练小组的人数平均为3~4人。
3. 实验的具体步骤
第一, 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在进行训练分组新模式实验前, 对所有学生的运动成绩测试、技术定评等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动成绩测试资料主要是来源于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相关项目测试时所记录的分数。
第二, 实验实施, 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性训练教学。在实验组学生的训练过程中, 首先对学生立定跳、30米跑及单足跑、800米跑、10秒及30秒高抬腿次数等多个项目的运动素质进行测定, 然后结合分组之前已经进行的高抬腿、立定跳远、小步跑等进行的技术评定结果, 同时结合具体的训练进度对学生具体训练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在训练内容的安排过程中, 根据学生自身的速度、耐力、平衡、力量、协调等条件的区别进行分组。例如, 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时, 按学生不同的腿力量进行分组。右腿力量较弱的组成一组, 左腿力量较弱的组成一组, 双腿力量较为均衡的组成一组。各组学生按照各自的训练量及强度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的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后期的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实验完成之后, 对实验组、对照组所有学生接受试验后的运动技术、运动成绩测试等相关数据进行测定。技术评定数值为高抬腿、立定跳远、小步跑等五项技术评分的平均成绩。
4. 数据统计
按照统计学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以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表示最终数据结果。
二实验结果
1. 运动成绩
接受训练分组新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的平均运动成绩明显高于接受常规训练的对照组, 这个结果表明对体育考生实施训练分组新模式, 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
2. 技术评定
接受相应训练后, 实验组学生的技术评定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这个结果表明, 应用训练分组新模式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强化训练, 训练效果较为显著。
三训练分组新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1.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对体育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 传统的训练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教练员对学生进行训练示范和指导, 以教练员的教作为训练的主体, 而几乎完全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被动性, 有被迫进行训练的感觉, 无法激发学生进行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 应用新分组模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不但可明显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同时可有效增强学生在训练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各项运动训练的高效进行。
2. 学生自身定位及目标的实现
在训练分组新模式的应用过程中, 可使学生的优势在相应的项目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提高学生自信心。同时, 可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训练的动力, 提高学生训练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 在训练分组新模式的应用过程中, 可使教师和学生对个体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及弱势, 便于对弱势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使训练员对学生的差异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便于在后期的集体训练中优化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案,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 学生在各训练阶段均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 围绕教师所制定的科学、合理训练方案及目标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不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训练方案进行优化, 促进训练目标的实现, 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促进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3. 合理进行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
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 常规性的训练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 学生的优势和缺陷未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训练过程存在一定的笼统性和盲目性。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 通常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出现。学生只能在强的环节上不断加强, 而在弱的环节却无法得到提高。应用训练分组新模式, 可有效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其自身的强项和弱项, 促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动态分组, 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安排。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中, 学生的强项得到充分发挥, 而弱项也可得到有效训练, 促进学生综合运动技术的提高。
4. 增强教练员的教学水平, 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
训练分组新模式的实施核心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训练过程层次分明、目标明确。教练员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 需充分准备好各层次的教法、讲授指导等。这就要求教练员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训练的进行做准备和设计, 从而促进教练员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 训练分组新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地对训练的效果标准及效率标准进行有效的优化。首先, 在训练分组新模式的训练目标中, 其具体包含了教养、发展、教育等多种目标, 可综合学生的技能、知识、品质等进行锻炼和提高。其次, 在训练分组新模式中, 可有效地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 进而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及方法, 可有效地实现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物力和精力获取最理想的训练效果, 促进预期目标快速、高效地实现。
5. 存在的不足
训练分组新模式具有诸多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其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训练分组新模式大大增加了高考体育考生教练员的初期指标测量及训练过程中的工作量。 (2) 高考体育考生教练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训练指标的选择和标准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和论证。 (3) 分组过程中出现的临场交换性及不确定性对教练员的技能及管理具有较高要求。
综上所述, 应用新分组模式对高考体育考生进行田径运动训练, 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及技术水平。同时可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 增强挖掘自身潜力, 促进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郭林翠、郝亮.高考体育专业考生短跑训练的对策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 2008 (3)
[2]朱寒笑.普通高校体育基础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2 (3)
[3]陈国伟.论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高中体育考生在体育专业考试中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同考生在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训练动力等多重原因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考前心理状态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考生考前不同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考前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辅导与调节,旨在对学生考前心理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普体考生 考前心理状态 心理技能训练
一、高中体育考生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一)高中体育考生特点及现状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既不同于普通的文化高考,又与一般的体育课考试和运动竞赛有所区别,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大多数表现为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但水平偏低,参赛次数较少,比赛经验明显不足。因此大多数考生在考前的压力比较大,心理状态较为复杂。
(二)高中体育考生心理状态调查问卷
1.研究对象。参加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高考的考生253人。
2.研究方法。采用由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教授1994年修订的简式POMS量表。
3.测试方法。考前第2天由施测员让被试者填写并收回简式POMS 量表。共发放253份,回收率79.8%。可靠性系数为0.81。通过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4.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专业高考生考前心理状态整体状况。利用POMS量表调查结果表明,有122位考生的TMD总分处于高分段。也就是说有 60.7%考生的心态在考前处于不健康状态,心情纷乱、烦闷或失调,这将会对考试时的发挥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应引起高度地重视。另外有21.3%的考生TMD总分处于低分段。
(2)不同性别体育专业考生考前心理状态。通过T检验后男、女体育专业考生各项指标分值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在紧张、慌张两因素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愤怒及TMD总分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应届和往届体育专业考生考前心境状态。往届考生在紧张、慌乱两因子方面的得分值明显低于应届考生(P<0.01)。另外,往届考生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自尊感得分(P<0.05),TMD总分比较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4)城市和农村体育专业考生心境状态。农村考生在紧张因子、愤怒因子、抑郁因子以及自尊感因子方面与城市考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考生的考前总体心境状况要优于农村考生(P<0.05)。
(5)不同应考动机体育专业考生心境状态。将此次调查的考生应考动机分为热爱体育型和寻找出路型两大类。分析得出,在紧张、疲劳、慌乱三因子方面,热爱体育型考生的得分值均低于对方(P<0.05)。在精力因子方面,热爱体育型考生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对方(P<0.05)。从疲劳因子方面可得到提示,由于寻找出路型考生参训时间较短且晚,竞技能力水平较低,但为应付考试而在考前可能存在着过度训练现象。
二、普通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状态的调节
(一)赛前心理状态的分类
1.赛前过度兴奋状态。表现为过度或过早兴奋、情绪强烈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消极情绪困扰。
2.赛前淡漠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不想比赛,反应迟钝,乏力等。
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主要表现为表面兴奋,内心空虚,口头喊有信心,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
4.最佳竞技状态。也称战斗准备状态,就是学生在比赛测试中充分发挥出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
(二)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心理训练
1.目标设置训练。设置目标要符合具体可测的、现实的、短期的并且有挑战性的原则。
2.培养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时,首先要使学生利用体育学习来发展这种能力,发展自己的自信心。第二,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设置具体、可控、个体化、操作性的学习目标。第三,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3.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重现或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4.模拟比赛训练。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在模拟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反向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挫折忍受力。
5.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6.注意集中训练。注意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他内外刺激的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
7.自我暗示训练。暗示训练是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不同的训练方法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可一概而论。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高中体育考生的调查研究,想要提高普通体育考生的体育成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心理状态的调节至关重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应考动机以及不同地区的考生,在考前要进行程度及内容不同的心理疏导,以减轻体育专业考生考前的思想压力,帮助其在考前建立起积极的考试心理定势,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上,杜绝出现思考与考试无关的各种事情,避免考生心理能量在考前的无谓消耗。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2] 符明秋,于志涛,周喜华.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2):48-50.
[3] 司琦.锻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8-149.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 篇12
一、核心力量及其相关概念
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它的应用主要在人体康复领域。Kibler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入竞技体育训练中,他认为“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状态,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一种能力”。目前,关于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中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而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核心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即核心力量。
二、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学体育考生训练中的作用
1. 提高动作技术的稳定性
几乎任何一项运动技术都不是靠单一的一块肌肉运动来完成的,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多个肌群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肌肉之间相互协作的水平就决定了专项技术的优劣。核心力量训练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将运动中的人体看作是一条链,身体的每一部分是链上的一个环节,运动技术的完成,依靠动量在链上的传递来实现。核心力量在动力链的传递过程中起到枢纽作用,协调上下肢运动,提高力量的传递,进而提高技术的稳定性。
核心力量训练中采用一些处于非稳定状态的力量练习和平衡练习,如采用了平衡板、瑞士球、半圆球、滚筒等训练器械,增加了悬吊训练等非稳定状态的训练方法。立定三级跳远、100米跑等项目都是在身体非稳定状态下进行的。立定三级跳远在身体腾空后身体会绕人体的额状轴和矢状轴向各个方向转动。100米跑过程中,身体重心不断变化,躯干处于一种高速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动态变化中,在这个过程中核心力量起到调节身体姿势维持躯干平衡的作用。传统的力量训练是在稳定状进行的,而运动过程中又打破了身体的稳定状态,使得力量难以更好发挥作用。非稳定状态下的练习能够提供独特的动态训练环境。这种动态的力量训练成为激活、募集核心稳定肌肉的有效方式,增加了神经肌肉的运动负荷,对表层大肌肉群训练的同时,使起稳定作用的深层小肌群得到有效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对核心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有明显作用,更加强调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进而实现提高运动技术稳定性的目的。
2. 改善力量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衔接和传递,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肌肉工作效率
相关肌电研究发现,核心力量好的短跑运动员在腾空期间股后肌群放电量较少,可以使肌肉在腾空时间里得到放松,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同时放松的肌肉为下一次收缩做好了准备。铅球出手动作中,上肢各个环节以躯干为固定支撑点,各环节动点骨绕定点骨作相对运动,需要核心稳定力量的参与,核心部位的稳定将下肢和躯干肌的力量高效传递到上肢,集全身的力量作用于器械。立定三级跳远、100米跑、800米跑都是以下肢为最后发力点的运动,同样需要上肢力量的参与,而核心肌群对核心区稳定状态的控制,是上下肢力量传递关键。在跑动过程中,身体重心在随着运动而变化,重心大幅度的改变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控制中心的稳定,减少能量消耗。
3. 预防运动损伤
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最初都是从康复领域提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疾病和损伤的手段。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脊柱的稳定状态,避免如立定三级跳远失衡侧向落地腰椎损伤等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核心区的协调作用,为上下肢的发力建立了稳定的支点,减少和缓冲末端肢体和关节的负荷,从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核心力量训练难度分级和训练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有很多种类型,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训练的外部环境可分为稳定状态训练和非稳定状态训练。2.根据负荷的不同,可分为徒手练习和负重练习。3.在用力方式上可分为静力性练习、动力性练习和静力———动力交替变换等几种类型。关于核心力量训练难度分级,李春雷等人将田径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七个难度等级:1.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动作。2.稳定状态下无负荷的动作。3.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4.非稳定状态下克服阻力的练习。5.非稳定状态下自由力量练习。6.非稳定状态下爆发力练习。7.稳定状态下核心专项力量练习。黎涌明等人根据King研究编制的核心力量训练指南将难度分为五个等级:1.独立进行单个肢体的动作。2.过渡到两上肢和两下肢的同时动作。3.过渡到左右侧肢体非对称的动作。4.过渡到对侧肢体的动作。5.过渡到改变动作方向或使用多个平面的动作。不论是分为七个等级还是分为五个等级,从主体上看,都遵循由易到难、由稳定到非稳定、由静态到非静态、由静态到动态、由徒手到负重的难度递增顺序。核心力量练习中每个级别都包含了动作姿态的稳定因素,遵循了先内后外、向小后大、先稳定后运动的训练原则。
四、结论与建议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立定三级跳远、原地侧向推铅球、100米跑、800米跑等项目动作技术的稳定性,改善运动过程中力量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衔接和传递,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肌肉工作效率,同时预防运动损伤。核心力量训练中,静立性练习一般保持在30秒左右,动力性练习练习组数和次数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而定。练习中所采用的瑞士球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健身球、平衡板、半圆平衡球等器械。练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顺序,各个阶段的练习中不提倡追求快速度和高强度,而是应该注意动作姿势的质量,追求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核心力量训练是传统力量训练的一个补充,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不可完全替代传统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BEN K1BLER W, PRESSJ, SCIASCIA.The role of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Sports Med, 2006
[2]黎涌明、陈小平等, 《论核心力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体育科学》, 2008
[3]李春雷、夏吉祥, 《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4]郑钦凯, 《初探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及其作用》[J], 《科技信息》, 2009 (9)
【体育考生心理训练】推荐阅读:
体育类考生06-10
体育类高考考生论文07-14
如何帮助中考生解除心理压力10-16
高考在即从容赶考为考生心理减压09-12
从托福口语高分考生3大特点看备考训练方法07-07
致家长:心理专家为您亮明考生心声09-25
音乐考生10-16
考生信息05-22
专项考生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