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动态信息管理(精选12篇)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1
在会计电算化广泛运用的背景下, 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上, 多数企业开始逐步探索运用现代电算化方式来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随着资产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深入, 及时反映资产存量及变化的情况, 实现资产信息电算化管理,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本文从分析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着手, 探讨企业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发展与变革趋势, 并着重分析企业构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实现动态信息电算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实现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 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有利于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够使企业资产信息在数据输入、分析、处理和集成等方面提高运作效率, 降低信息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大大减少资产管理的工作量, 同时便于财务、审计、监督等职能部门利用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分析, 全面实时地了解企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 便于及时调整资产, 提高资产配置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对企业合理组织生产流程、确保企业有序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为企业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生产经营绩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有利于实现固定资产规范化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对资产设备的立项、论证、配置、维护、保管、借用、租赁、处置、变动、清算、归档等环节的处理要求, 能够更有效地落实执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求信息数据规范化、标准化, 各职能部门间责任划分明确, 严格控制资产变动、处置、增加、删减等管理流程, 资产动态管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态管理模式, 从资产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审核等过程都必须具有清晰完整的记录和相应的负责人, 加强对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动态信息进行跟踪, 使得资产管理信息更加透明化、实时化, 有效避免了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三) 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有利于促进资产全过程管理和财务信息化建设
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 对资产设备的使用全面的动态监督和控制, 为各级主管部门提高科学、动态、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内部资产使用效益, 全面促进资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制度的实现。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不仅实现了资产自身的动态管理, 而且对于财务管理、预算编制执行、采购计划等业务模块都产生了影响, 体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业务管理等核心业务相结合, 推动企业整体财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实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财务部门、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价值变动等情况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把握, 从而能够及时地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使得资产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资产管理效率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实现了资产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一) 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变
一些集团企业为适应资产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要求, 将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统一地集中管理模式。通过集中统一完成对资产信息输入、处理、分析等日常资产管理工作, 实现资产信息统一存储、统一维护, 资产核算口径、信息分析工具、数据格式、存储方式等方面实现标准化。
(二) 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通常为静态地资产核算和管理, 现代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资产信息数据的集中存放和规范化管理, 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转换, 节约信息传递时间成本, 增强资产信息的时效性, 将传统的静态年度统计管理模式转变为实时动态的跟踪式管理。
(三) 事后管理转变为全过程的实时监控
过去大多数企业的资产管理模式采用事后管理, 相应的事前和事中管理手段和力度相对薄弱,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整合和资产管理的流程监督和控制, 有效实现了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一体化运作模式, 加强各业务环节的紧密性和协调性, 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约束机制, 促进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三、构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实现动态信息电算化管理的对策
(一) 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必须夯实规范资产信息管理基础
企业的固定资产信息, 应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在取得固定资产后建立起信息档案, 登记固定资产名称、价值、取得方式、使用单位、投产日期等。固定资产的价值、使用状态、使用单位等信息在发生变动时, 应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数据。固定资产处置后, 及时维护处置方式、清理支出、处置收入等相关处置信息。同时, 各部门应每年至少一次分析固定资产存量、分布结构、变化及经营效益情况, 形成固定资产管理报表及分析总结报告报公司财务处。固定资产信息应做的实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规范完整。另外, 对于涉及到商业秘密的固定资产信息, 按照公司的保密规定严格加以管理。
(二) 建立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 加强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生产资料,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能够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而不产生实物形态的改变, 但其价值本身随着生产经营的使用而逐步发生转移。为了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在其使用年限内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以节约生产固定成本, 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益, 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划分职能职责;建立统一资产编号和固定资产档案, 专人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立项、验收、审批、调拨、处置、报废等工作事项。根据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 编制固定资产设备维护保养的计划, 定期更新计划, 及时做好记录。
(三) 建立监督管理指标体系, 强化资产动态管理力度
结合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 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指标体系, 强化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力度。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专门的资产报表, 能够全面结合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多角度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等报表情况, 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依据和决策支持。从操作层面来讲, 需要对企业专业的设备工具价值、数量、使用状况、用途和使用预期年限等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 编制各部门预算的基本依据, 全面详实地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存量和现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信息管理, 严格给出资产减少的原因和处置结果, 对经营性资产的收益明细进行监管。
(四) 盘活闲置资产, 建立科学化资产清查机制
资产盘活是指闲置资产或效能低下的资产经过合理调配后实现优化配置、投资创收、租赁经营等形式, 达到物尽其用的目标, 进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对企业现有资产的存在状况进行摸底了解和掌握, 对于利用率较低的资产, 可以采取对外出租、出售, 盘活这部分资产。建立科学可行的资产清查机制, 有助于企业强化资产的全面监控, 资产清查是准确编制资产报表、真实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情况的重要手段。在编制资产报表过程中, 要求各部门对资产存量与实物量、实物价值进行全面细致的盘点和清查, 及时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并加以纠正, 对清查出的未入账资产, 凭证齐全、产权明晰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对于暂时无法入账的资产, 要上报后经过审批再进行后续处理。根据资产报表的数据信息深入分析研究, 并采取一定的形式将研究报告予以公开, 为领导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五) 多角度、多层次的建立全面资产信息管理控制体系
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工作重点在于企业管理优化资产利用、盘活固定资产、加强固定资产存在状况及结构分析, 进而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合理化,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因此, 企业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建立全面资产信息管理的控制体系, 严格制定资产管理规范和资产清查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将资产信息质量控制作为长期工作的重点。首先, 统一标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信息完整性。在固定资产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 各部门要严格将各项资产按照实际存在状况和价值给予记录和列出明细, 包括资产的使用责任人、存放地点和使用部门, 落实账实一致的原则;规范数据信息的口径, 基本数据要通过信息系统逐一审核检查;其次, 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严格控制数据信息质量, 构建起资产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最后, 实施资产审计制度, 可利用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资产管理信息进行审计, 确保资产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能够为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把握资产结构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市场环境, 企业需要在大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 因而必须贯彻执行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动态管理并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是企业实现资产电算化管理、及时反映资产存量及变化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根本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企业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旨在为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2
(2)设备档案管理包括设备卡片、设备台账、设备变动及设备资料档案。一次性完成设备卡片的制作,并可生成包括总台账、分台账、主要设备台账等在内的20多种台账,随时统计分析全处或部门设备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价值,实现设备报废、移装、调拨、封存、闲置、租借与评估形成动态管理,并及时建立包括设备变动与运行、保养、事故、故障、维修、润滑、评估在内的设备技术档案。
(3)设备的状态管理是设备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各种手段监视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努力使之保持最佳状态是建立这一模块的目的。目前企业一般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分级管理,根据设备精度检测指标计算设备精度指数如下式:
其中,T为机床精度指数;Ts为某项精度实测值;TN为某项精度容许值;N为精度检查测定项目数,根据计算得出的精度指数作为设备使用保养的依据。为最大限度地利用检测数据以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依据采集的设备精度参数、
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数据及设备运行时间参数,建立设备状态动态模型库,形成一套新的、动态的设备技术状态管理模式非常必要。
(4)设备维修管理。采用科学分析手段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由过去的计划维修及事后维修,逐步过渡到设备状态维修及预防性维修,这样可以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润滑管理。根据设备润滑五定编制润滑周期计划,实施油质分析动态管理,自动进行润滑材料消耗的统计和分析。
(6)设备备件管理。备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建立备件库和备件储备计划管理两项内容。现场维修工作中,经常发生由于备件储备不足或备件型号不清,只能在设备解体后测绘或查找型号才能获得相应的信息进行备料,而造成工期的延误,所以,建立与每台设备相对应的备件库,及时测绘、收集备件资料,不断的补充备件库信息,逐步建立完备的备件信息库是备件管理的重要工作。备件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收集的备件消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合理的备件库存条件,随时掌握备件库存情况,设置重要或常用备件最低储备量警示功能,适时生成备件储备计划,既保证维修工作的需要,又尽可能降低占用的资金。
(7)系统管理。可实现档案数据备份,为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并可以把数据以Word、Excel等形式输出,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8)设备投资决策。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可靠性逐年降低,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逐年攀升,适时更新设备,以最经济的手段保持和提高设备的加工能力是设备投资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投资决策系统的另一项功能是为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小的设备周期寿命费用达到最大的寿命周期收入,对于新项目的投资,单纯估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来计算和评价设备投资是不够的。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获得投资多方案决策所需要的统计信息及技术经济分析信息,为设备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 浅析5S管理方法
★ 班级管理方法
★ 课堂纪律管理方法和措施
★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
★ 仓库管理方法和流程
★ 苹果树400字作文
★ 苹果树生病作文
★ 库存管理方法与流程
★ 初中生高效时间管理方法
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浅析 篇3
【关键词】国有资产 信息化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3-01
1、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为资产管理提供系统化的服务,又能提高工作人员在资产管理上的效率,最终达到更好的为高校资产管理服务的目的。
1.1 服务的效率高
在资产管理中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对大量资产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技术来说,统计数据更加快速和准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管理上的成本,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的质量。
1.2 实现了资源、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使国有资产管理各部门的信息共享,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各部门的信息,对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购买情况能够及时掌握,这样就能够避资产的重复购置以及资源浪费。并且通过共享机制,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率,避免了闲置浪费情况的出现。
1.3 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水平
高等院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都不断的变动,并且变化速度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能够及时对动态的信息进行更新,更好的对单位资产进行动态管理,为其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参考数据。并且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对各类资产进行系统化管理,加强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紧密联系,提高了资产的使用率,发挥资产的最大价值。
2、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信息化薄弱
当前,部分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很多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存在滞后性,数据更新迟缓,只是停留在年初、年末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资源共享程度低,导致集中管理机构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不能全面把握各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供给与需求状况,进而无法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也影响了资产充分流动带来的高效率、高收益。另外对现有系统缺乏重新梳理、优化,未形成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平台,也制约了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复制和高效应用。同时,各单位工作人员信息处理能力匮乏,无法独立有效地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收集、录入、分析与挖掘工作,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2.2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及相关制度如采购、调入调出、追责的不健全,部分单位不重视国有资产的完善的建账管理,导致无法梳理清楚房产、设备、车辆等资产详情,或存在大量的有账无物或有物无帐,逾期借款等情况,造成私人占用、随意出租、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层出不穷。还有个别单位费尽心力争取到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却滥用资产,不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导致重复购置,超额配备屡见不鲜,资产闲置更是严重,极大影响了资产的效能、使用效果和寿命。
3、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优化措施
3.1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意识
在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这样做才能保证信息化平台良好运行。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对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信息化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意识,在管理中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样能够实现高校资产管理中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提高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3.2 对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国有资产信息化资产管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更好的实现所有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处置、变动、调剂、清查、统计以及上报数据等,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引进先进软件,拓展软件功能,对软件的程序进行优化,最终达到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的目的。
3.3 实现网络化管理
实现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可以使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数据处理的周期大大缩短,总的工作量减少,并有助于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环境保护。利用单位的局域网及互联网作为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覆盖全级的网上管理系统,可以由各级管理人员在网络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管理的对象涵盖单位的各项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科研设备及办公设备等资产,并对物质属性不同的资产进行多样化的管理。网络化管理要实现在网上方便的解决资产的购置申报和相关部门的审核,以及领导的审批,完成资产从购置、入库、调拨、出库到资产的处置、捐赠、出售、出租、报损、报废等信息的处理,使资产的信息录入、变动、查询、使用等业务全部在网上完成。实现网络化管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节省人力,时间资源,实现在网络条件下资产使用状况的全程监控和动态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3.4 处理好安全与监管的关系
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可谓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有的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始终要把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与监管并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直至系统安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控体系、信息备份体系、网络身份验证体系、应急反应体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争取掌握信息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建立确保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理机制。
总之,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其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司马旭坤.国有资产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0:45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4
一、当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粗放
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系统、 完整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对使用责任不明确、对损坏责任不追究, 造成对固定资产重使用、轻维修、少保养,导致固定资产完好率下降。 普遍存在重资金管理,轻实物资产管理;重购建过程管理,轻后续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等现象, 更谈不上运用现代化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中小企业在规划设计、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等各环节都应用了信息技术,但在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方面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账、卡、物的管理各自独立,相互分离,没有一套系统把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对每一项资产的管理仅限仅从账、卡上了解其购置时间、资产折旧、存放地点等基本内容。 采用传统的手工登记、粘贴纸质资产标签、 年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物盘点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由于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很容易产生错误,甚至账实不符。
二、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占用和使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产分散、 增减变化方式较多,单位价值较高,在企业的运营成本中,设备费用、材料费用、维修费用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因此,需要中小企业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资产维护管理水平。
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固定资产动态跟踪管理,有效对资源进行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能最大限度地杜绝管理漏洞, 避免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可实现动态化信息管理,节约管理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可实现资产数据信息共享,便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企业的资产状况,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
三、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要改善中小企业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需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新型管理模式。
(一)引进信息化流程管理方式
对实物管理从项目立项开始跟踪,到工程完工资产验收止,将其立项依据、批复、付款、发票、验收等资料完整地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采购、使用、捐赠、借用、归还、转移、调拨、维修、报废、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实现资产完整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与管理。 充分发挥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借出超期、维修、资产报废、易耗品库存等预警提醒功能, 及时对资产进行处置或维护,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引进图片管理方式
将所属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电子图片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固定资产的相关辅助资料图片, 使管理者足不出户就能清楚地了解实物资产有关信息和实物状态,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
(三)引进条形码技术管理方式
以固定资产为核心,以条形码为主线,在资产进入使用单位时即赋予唯一的“资产编码”(条形码),从资产产生的源头开始控制,实现资产的源头管理;条形码技术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利用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中的条形码管理功能模块, 自动生成固定资产唯一的条形码身份信息标签。
(四)引入实物资产条码采集器管理方式
条码采集器的引入能够给盘点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盘点人员不必通过记录资产编码、核对卡片的方式进行盘点,只须通过专门的实物资产条码采集器对固定资产上的条形码识读, 卡内信息自动存储在条码采集器中,清查结束后,系统将清查结果自动汇总,并与相关财务数据核对,以方便各资产管理员根据清查结果寻找缺失物品。
(五)建立灵活的系统接口,搭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核算、 预算管理软件、OA等系统接口后,系统为资产需求部门申请资产支出提供了平台。 系统采用工作流管理,当申请被提出后,信息会流转到有关部门负责人或领导处,领导根据资产管理信息分析功能,以迅速做出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六)完善制度,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高效运转
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购置、调配、处置程序, 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 一是,严格按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进行添置固定资产,对较大型的基建项目,还需对其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二是,对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程序规范化,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在 “户籍”上做好记录后,实物才能转移。 三是,对固定资产处置要科学、及时, 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资产要经过权威管理部门进行科学评估,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合理处置这部分资产,杜绝暗箱操作,避免不廉现象发生。 四是,对闲置固定资产、产权证书统一管理,重点监控。 根据闲置原因及闲置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
公司信息资产管理办法 篇5
一、为了加强公司IT资产管理,规范IT设施设备的采购、使用与维护工作,合理配备IT设备,提高IT设备使用效率。
二、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以及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其中,计算机设备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网络设备、考勤设备、UPS、各类软件以及授权和其他。
三、IT资产的分类
IT固定资产:计算机主机、笔记本、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服务器、核心路由器、机柜、投影仪、UPS电源、监控设备等
IT类低值易耗破:u盘、移动硬盘、计算机配件、路由器、8口(及以下)交换机等; IT类耗材:计算机键盘、鼠标、电源线、硒鼓、墨盒、色带、网线、水晶头、模块等; 其他:公司信息化建设中设计到的各类服务、软件授权等;
四、IT设备申购流程
所有申购IT相关物资,均由IT部门代为申请
申请人提交申购请求,经由所在部门部长审核,交由IT部门办理,IT查看库存,如库存没有,则由总务部长签字确认后另行购买。
申请流程:
申请人(申请)→部门部长→IT→总务部长
五、IT设备领用流程
申请物资购买过后,由IT部门邮件通知申请人(抄送所在部门部长)前来领用。并在领用单上详细填写部门以及领用人备案。施行谁申请谁领用原则,不允许别人带领。
六、IT资产管理方法
①固定资产类
采取“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公用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统一交由IT部门管理以及维护。任何部门以及各人未经允许,禁止私自拆卸或者移作他用。②IT耗材以及其他
统一交由IT申请购买、调配使用。原则上采取“以坏换好”原则。③IT类低值易耗破物品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6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 工商 农业 档案 系统软件
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能局限于工商部门的静态管理,更要加强工商静态信息与农业动态信息相结合的联合管理,消除动态信息的管理盲区。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协作,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市场运行机制下,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壮大。
1. 农业主管部门与工商部门就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应有互动协作的机制
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工商登记注册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服务的双轨管理,探索出工商部门立卷档案静态管理,与农业部门业务指导的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工商与农业部门联合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工商登记注册与农业部门掌握的农业生产信息,定期交流发布、更新,做到不重、不漏、不失真,为本区域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模式上,也要在农机本身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新机制,能灵活地服务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环节。工商或农业部门要通力协作,查找管理中的脱节点,真正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信息与发展信息的实时管理,灵活地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高效的社会化服务。
2.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普查工作
农业主管部门在现有基础上,以工商登记注册的信息为第一手资料,按适宜本区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生产经营、农机管理、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要素,做好全面普查。具体要细化到营业执照载明的农機专业合作社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业务范围、注册资本;登记注册时的成员构成及出资额、出资方式;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营中的年度资产规模、固定资产种类及存量和状态、土地经营权的构成及面积;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度作业项目及作业量、县省外埠作业情况、经济效益及经营状况等进行初始普查。将采集的基本信息,填制成相应表格,复制必备的原始资料,以营业执照注明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立纸质及电子信息库,为农业部门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档案收集第一手资料。
3.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工作档案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本区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情况和发展动态,有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本地或跨区作业服务,县、乡两级农机部门应利用普查获取的相关资料,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纸质、电子档案,并实施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每个季度,要通过纸质附页及电子表格,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信息、作业信息及发展情况等动态的信息更新。农业管理部门可通过浏览、查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纸质和电子档案,适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指导、信息沟通、跟踪服务等。农机专业合作社纸质及电子档案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部门的管理,利用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平台,通过档案查阅制度,让农机专业合作社及社员也能查阅使用到管理档案的信息,更有利于省际乃至全国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信息采集及统计,为开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部门管理系统软件奠定基础。
4.开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软件
浅论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篇7
1. 固定资产是指在企业中, 使用年限一年以上, 在企业生产
和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甚至可以不断被循环使用的资产, 如厂房、机械设备、专用仪器以及企业办公设备等。这些资产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商品流通过程, 却是企业生产和再生产必须的物质基础。一般使用寿命较长, 但在使用期间也会因磨损、折旧等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报废和更换。
2. 固定资产虽然短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利益, 却是企业获取利益的主要载体。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于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而言至关重要。
明确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特点, 才能提高管理效率。首先, 固定资产大多具有不可替代性、技术性、专用性和价值大等特点, 要求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其二, 固定资产广泛应用于企业各个部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位成员, 因此, 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保护和管理是企业每一位成员应尽的义务;其三, 固定资产有大有小, 种类繁多琐碎, 一些专用设备技术性又很强, 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和管理不仅需要会计人才的精打细算, 更需要技术人员的协助。
二、当前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才能综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却在很多企业的资产管理中被忽视, 且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管理漏洞多、资产流失严重, 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1. 固定资产购置责任主体不明确, 管理散漫。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 而企业工作人员流动性大, 固定资产的购置责任人信息不详实, 其购置和管理衔接出现漏洞, 出现问题后无人承担, 给企业带来损失。
2. 不能及时、随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和维护。
相当多的企业对产品的清点、检验非常严格, 却对固定资产视而不见。有的机械设备早已过时, 有些设备闲置不用, 还有的早已破损, 却因缺乏清点盘查和维护, 造成了配置不合理、闲置浪费严重的现象。
3. 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增加、领用、销毁处置等记录不详实, 甚
至虚假账目严重, 不仅导致大量资产流失, 更容易导致企业本身对家底不清, 影响生产经营。
4.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忽视, 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或者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制度和程序。加之固定资产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 部门间对固定资产的交接、管理不一致, 错漏现象较多。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重视不够, 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人员, 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人珍爱固定资产的风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登记、监管上, 缺乏整体规划, 购置、使用、挪用固定资产的随意性大, 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 出现部分短缺部分浪费严重现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
三、加强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相关举措
1. 提高对固定资产动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严格执行固定资
产购置、管理的人事制度, 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 由专人负责。首先是企业领导应当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予以重视,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在管理中的地位。接着,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 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使任何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报废等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 明确责任人, 一旦发现问题, 严格惩治主要责任人。同时设立合理的考评制度, 将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有效使用纳入管理者的考评机制中来。
2. 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程序, 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整体状况做好管理和控制。
引进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现代电子信息化, 采用电子数据库, 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和报废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首先, 要有计划地进行采购, 事先必须有可行的预算方案和采购计划, 经报企业相关领导和部门审批研究后, 再去采购, 防止过多采购、采购不当。其次, 严格固定资产采购的验收程序, 并详细记载采购人、验收人、使用人的相关信息, 及时录入电子信息库, 严把固定资产采购关, 防止不合格、使用寿命不长的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其三, 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维修管理。固定资产中能够继续使用的设备, 应维修后使用, 厉行节约。报废时, 严格登记相关责任人的信息, 使固定资产来去都有明确的信息, 防止资产流失。
3. 制定对固定资产的及时、随时清查制度和程序。
组建固定资产清查小组, 由专人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盘查, 并做好清查记录, 实时关注固定资产情况并做好登记, 使每项固定资产都有详实的记录, 使其清晰可查, 账目信息和实物相对应, 做到对固定资产的全程跟踪式管理。一旦发现情况, 即按相关处理方案确定责任人, 以增强企业成员维护固定资产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敏华.浅谈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当代经济, 2011, (1) .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8
一、相关理论研究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经历以外部环境为导向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以内部资源能力为导向的资源基础理论学派, 而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 产业竞争加剧, 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提斯 (Teece, 1994) 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战略观, 其结合“资源观”将演化经济学的模型应用到战略管理中, 并建立了“动态能力”战略观框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论在我国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都开始关注战略管理。部分学者在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 专门对战略性资产进行研究。姜付秀 (2003) 认为, 企业拥有战略性资产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绩效的改善是不够的, 要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的优良绩效, 企业的财务政策就应该与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战略性资产相适应。其结论是:企业资产的专用化水平越高, 权益融资工具将会越受到重视, 反之, 企业资产专用化水平越低, 则企业将会较多地利用债务融资。陈炜 (2006) 则从需求管理、供应管理、实物管理、预算管理、信息管理等角度对战略性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并参照资产管理过程, 提出构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管理体系。
二、战略性资产定义
艾米特 (Amit) 和舒梅克 (Schemaker, 1993) 指出, 战略性资产是指“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一组独特资源与能力”, 即一系列难以交易和模仿的、稀缺的、专用的和专门化的资源和能力。这反映了资源能力学派的战略理论观点, 上述可以看出战略性资产的范畴大于战略性资源, 战略性资源不包含战略性资产所具有的能力因素。但我们认为难以交易不应成为战略性资产的性质, 因为有研究表明, 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可能为可交易性的资产。因此, 我们认为战略性资产是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独特且难以模仿的异质性资源与能力。
三、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
战略性资产管理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作的客观规律, 否则, 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还将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甚至关乎企业的存亡。动态能力有限的企业不能够随时间培育并调整企业的优势资源, 动态能力很强的企业能够随时间的变化而调整其资源与能力, 并且能够利用新的市场机遇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这体现了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思想与宗旨。
(一) 战略性资产规划与投入方式
1.战略性资产规划。战略性资产动态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部分, 战略性资产规划属于战略规划的范畴。如何构建战略性资产规划模式?以前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理念。例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其以环境为基础的战略思维着眼于企业外部环境, 它通过对外部目标环境的分析, 评估环境所蕴含的机会, 并以此进行地域或产业选择。其缺陷是:在解释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成因上缺乏说服力, 它未能回答企业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的原因。而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战略思维通过对其内部资源与能力状况的分析,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并通过经营活动进行资源与能力的积累, 以增强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其缺陷却是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 缺乏对资源的持续性管理。鉴于两种思维模式的优劣, 我们要重新构建战略性资产规划的模式, 可以在资源能力理论基础上进行修正, 把外部环境分析及“动态能力”思维加入其中。虽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都存在一定缺陷, 但都不愧为经典的研究成果, 对于我们制定战略规划及战略性资产规划, 其意义是不容质疑的。
2.战略性资产投入要遵循的原则。首先, 要遵循战略导向而非利润导向原则。战略性资产投资对企业全局及未来有重大影响, 战略性资产投资必须以战略为导向, 因为利润导向往往使企业管理层只关注短期利益, 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态势。战略导向下, 管理层会基于战略考虑, 把资金投资于对企业有长远影响的项目, 例如增加技术的研发投入, 制定有充分吸引力的激励机制, 培育企业文化等;其次, 要遵循战略性资产投资与融资策略匹配原则, 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再次, 要科学决策, 合理评估风险。
3.战略性资产投入方式。战略性资产投入包括内部投资、并购、自主培育等方式。内部投资是企业因战略性需要, 进行战略性资产规划, 在短期内投入资本购建, 包括购买和建造, 例如购入专用商标、专有技术、研制专用性设备等属于战略性资产内部投资行为。战略性资产并购是为了获得战略性资产而对目标企业的并购, 对象是企业, 目的是战略性资产。某些战略性资产难以通过购买或并购来实现, 企业可出于战略性的选择对战略性资产进行培育。战略性资产培育是时间过程比较长的投入, 需要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聚与升级, 战略性资产培育是战略性资产内部投资的特殊情形和特殊方式。
(二) 战略性资产动态运营管理
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培育获得战略性资产, 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但竞争优势是暂时的, 要使战略性资产持续发挥竞争优势, 这要求企业对拥有的战略性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在面对当今超强竞争环境, 企业须转变思维观念以动态的思维来管理战略性资产。企业占有战略性资产, 一方面, 发挥专用性资产、资源、核心能力的独特作用, 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随着时间推移, 战略性资产容易具有“核心刚性”, 由于核心刚性的存在会阻碍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核心刚性形成于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核心刚性的本质特征。由于企业员工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惯性, 以及企业制度、程序和传统文化观念的约束, 使企业成长形成路径依赖。战略性资产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 也由于路径依赖使企业在超动态竞争环境中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超强竞争环境对战略性资产提出不断变化的诉求, 核心刚性也要求战略性资产要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变化。因此, 如何在运营中管理好战略性资产, 要求企业要在不同情境下, 进行战略性资产动态管理, 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 战略性资产重组管理
战略性资产重组是出于战略性的需要, 受不同动因的驱动进行战略性重组, 以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维持竞争优势的目的, 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战略性资产重组是应对竞争环境变化, 适应企业发展战略调整的有效途径。在动荡的环境和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 战略性资产的异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经过战略性资产重组, 从企业全局、长期的角度, 不仅获得经验曲线效应, 还包括技术、专利等特长的提升, 使企业站在更高层面进行竞争。
企业由于扩张到一定规模, 还会出现规模负效应的情况, 即企业的扩张最后导致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另外在多元化经营中, 一些项目在不断侵蚀优势资源创造的利润空间。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 实施收缩战略, 可消除非核心业务, 消除无效益产品, 使企业集中经营优势项目, 有利于发挥战略性资产的竞争优势。
(四) 战略性资产退出管理
投入与退出是企业运营的自然规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原有核心优势的技术, 在信息时代受到重大的冲击, 例如曾经在感光胶片上独树一帜的柯达公司, 产品市场占据全球的重要份额, 然而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 在数码研发上占据优势的索尼公司, 占据战略的制高点, 抢占了柯达公司以前的位置, 目前柯达公司正在朝数码方向做战略性调整, 并逐渐退出原来的胶片市场, 摆在柯达面前的是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当初的位置。
战略性资产退出是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两种类型。战略性资产退出战略的实施要符合企业战略目标要求, 适当选择退出时机, 充分分析企业所处的产业周期、企业主营业务性质与退出部分的相关性、退出后拟进入的产业等因素。
在战略退出时机选择上, 现代实物期权的运用, 为我们进行战略性资产的弹性管理和退出时机选择提供了新的创新研究视角, 也是基于“动态观”的战略性资产管理的重要方法。相比传统的贴现现金流量法适用于不确定性和弹性比较低的项目, 实物期权适用于动态性较强的项目, 不确定性越强, 实物期权价值越高。在产业演化、竞争激烈使现有战略性资产变得过时的时候, 企业用较小的投入来保持未来行动的选择权, 可以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要获取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要有全局性和动态性战略观。这样才能使企业站在更高层面进行竞争, 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使其充分发挥战略性作用,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受贵州省特助人才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罗兵, 张亚氢.基于二维核算模式的动画财务设想 (J) .会计之友, 2010 (7) .
(2)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 (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3) 陈劲, 王焕祥.演化经济学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 林祥.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战略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 (美) 梅森.卡彭特, 杰瑞德.桑德斯.战略管理 (动态观点) (M) .王迎军, 韩炜,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 蒋东生.战略性资产与企业的财务决策 (J) .管理世界, 2007 (7) .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9
关键词:二维码,可视化,动态管理,资产监管
0 引言
二维扫码可以说是当前人们乐于做的一件事情。人们可以在网上下载扫码软件, 使用当前普遍流行的智能手机对购买的各种商品扫一下二维码, 就可以知道关于该商品的详细信息。通过手机联网, 甚至可以货比三家, 找到自己心中“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种趋势对烟草商业企业资产管理也有很好的启示。
1 二维码技术简介
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条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 运用“物联网”的理念, 在实践中逐渐成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研究方兴未艾, 但国外在二维条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二维条码标准化研究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已日趋成熟。二维条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储存及识别工具, 是对传统条码工具的真正“革命”, 并在商业、海关、税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 利用条码技术, 结合创新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改变实物资产信息的采集方式, 解决实物资产信息采集及数据统计中的难题, 已成为当前资产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
2 烟草商业企业运用二维码技术加强资产管理的意义
2.1 适应烟草行业资产管理的需要。
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核心, 对烟草行业而言, 面对日益庞大的国有资产, 必须坚持“先管好、再用好”的行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针, 从“管”字入手,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前烟草商业企业国有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往来账款、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其中对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主要还是依靠采用传统卡片、标签的模式, 该模式日益落后, 弊端明显。因为实物资产往往具有使用地点分散、使用周期长、使用人员广的特点, 进而资产的调配、维修、报废频繁, 现行标签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做到帐、卡、物的有效对应, 导致标签信息反映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 对实物的使用、监管等工作增加了难度。
2.2 二维码技术相对传统管理方式的优势。
二维码技术的优势在于它是利用“物联网”原理实现的智能信息储存技术, 通过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资产管理的动态可视化管理, 尤其是与便携式常用智能终端设施相结合, 可以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 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化、动态规范化与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优点:一是解决了固定资产实物的标识问题, 实现了资产日常管理中数据的自动采集、录入, 实现资产状态的全程跟踪;二是采用扫描技术进行资产管理, 节省时间, 节约人力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清点灵活准确, 减少误差;三是简化日常资产调配、维修、报废操作程序, 资产管理人员带着手持终端机就可现场办公;四是解决资产管理中资产不明设备不清、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问题。
2.3 手机智能终端相对传统扫码工具的优势。
资产管理系统离不开手持设备, 过去很多人首先想到手持的扫描枪。这不是真正的一台计算机, 只是一个输入的工具而已, 就像我们的键盘和鼠标一样。它是有很多使用限制的, 最大的限制就是它不能移动, 只能在本地连接到计算机上, 遇到资产的时候扫描条码。因此, 手持设备最终过渡到手机, 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不需要设置格外的网络, 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信息。通过摄像头可以轻松识别一维或二维的编码, 而不需要增加新的识别设备, 它携带方便, 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因此资产管理需要移动互联网的支持和进步。
3 二维码技术在资产监管中的应用模式与管理流程
3.1 分析行业资产管理监管要求。
当前烟草行业资产管理中的监管需求大概分为三类, 一是管理内容范围要广;二是管理过程要规范;三是管理控制实现标准化。通过思考, 这些管理需求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技术结合信息化手段实现。首先, 对于管理内容的广泛化, 我们可以通过管理字段的可定制化实现。对于管理过程的规范, 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记录整个管理过程, 在资产内容发生变化时, 工作人员登陆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做相应记录变更便可实现, 如果要跟踪资产状态变化, 只要做到记录资产的管理状态就可以了。管理控制标准化实际上就是软件中的权限管理。通过权限管理, 实现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 从而满足监管的需求。
3.2 明确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
通过二维码技术, 结合行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 将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二维码作为实物固定资产的身份证, 运用智能手机终端, 赋予每名员工资产管理的职能, 及时、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物状态的变动情况, 从而达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使用具备条码扫描功能的移动智能手机进行固定资产盘点, 在盘点现场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录入、现场对比和进行设备相关信息变化的更新, 大大提高资产盘点效率和准确度。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资产调剂平台, 通过数据上报与集中, 实现单位间的资产信息共享, 在公司范围内对各单位闲置资产统一调剂, 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提高资产利用率。
3.3 实现资产二维码管理的技术关键。
资产管理核心是动态跟踪, 而实现这一管理诉求, 就要对动态的、变化的、分布广泛的资产进行跟踪和动态管理。而对这些流动的资产进行标识, 是二维码技术的重要手段。一是大量基础数据的收集。要在资产信息管理的基础数据统计阶段就做好资产分类。只有这个分类做好了, 后面的统计和数据挖掘才会顺利和顺畅。在做好资产基础数据统计的同时, 也要注意资产管理基础统计数据的更新和维护, 否则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二要进行管理要点研究。项目研究既要符合各单位管理实际和现状, 又要对管理具有推动和提高作用。要进行专题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 注意发现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先进经验, 加以提炼汇总, 设计好对应的资产分类和系统模块, 形成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资产管理系统。
4 借助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烟草商业企业资产动态跟踪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 结合行业资产管理系统上线实施的背景, 探索应用二维码技术, 进一步创新资产管理方式方法, 利用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 代替传统手持扫描枪, 资产管理人员可现场办公, 简化日常资产调配、维修、报废操作程序, 实现资产可视化管理, 同时赋予每名员工资产管理的职能和权限, 真正实现企业资产的“全员管理”, 使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真正得到实现。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点是跟踪, 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关键在于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任何技术手段都是工具, 都是管理手段, 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执行。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应规范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管理, 建立购置、使用及出入库等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对物资采购、验收、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等。企业必须认识到工具再先进再易用, 如果不贯彻落实, 不好好利用, 就无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娣.二维码感知识别技术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
[2]汤文丽.浅谈二维码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J].现代商业, 2013 (11) .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10
关键词:油气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一、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从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上来看:
(1)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信息匮乏, 无法满足固定资产现场管理需求。现行的ERP信息系统中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侧重于资产核算, 资产数据库的辅助信息严重匮乏, 另外, ERP系统是由专业培训的业务人员进行操作, 无法延伸到真正使用固定资产的三、四级管理者, 使得实物管理的现场信息传递断层, 资产实物管理信息不能及时进行调整, 无法满足现场管理的需求。
(2) 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力度不足, 无法形成有力的现场监管机制。目前油田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没有纳入硬考核、硬管理的范围, 无法真正提高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现场监督管理必然弱化, 财务资产部门的资产现场管理力度不足, 其监督力度远远低于各职能科室。
2、从固定资产的外部管理环境上来看:
油区一般分散于城镇、县区、乡村或滩海地区, 跨越不同的地理区域, 点多、线长、面广, 地方工农关系非常复杂。目前, 国际油价一路攀升, 一些黑、恶势力相互勾结, 为盗油破坏生产设施和直接偷盗油区资产等案件屡打不止, 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恶劣的油区治安环境, 不仅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也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机制的构建: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创建全员性的资产管理网络, 强化资产经营观念, 推行资产运营分析和量化考核, 明确基层单位资产使用和日常管理的主体地位, 需要构建三维管理架构, 两级管理信息,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构建三维管理架构, 优化人员配置, 逐步完善资产管理网络
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必须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 充分调动各职能科室、各级单位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管用结合、权责结合的原则, 实行以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专业管理科室共同管理、相互制约的三维架构管理模式。
(1) 建立基层资产例会报告制度, 强化资产动态跟踪。资产例会报告制度, 主要针对基层单位的资产第一使用者。要调动基层单位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月度资产例会报告制, 定期进行信息沟通, 反馈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组织经验交流, 将考评结果与单位效益挂钩。确保资产变化的时时动态掌控, 保证资产数据库信息的动态更新。
(2) 以内控管理为基础, 专业化职能科室监管网络。根据资产费用谁承包, 资产谁管理的原则, 将固定资产纳入各专业职能科室管理的责任范围, 并要求各职能科室必须结合相关资产使用状况, 核销相应的费用。各职能部门只有管理好资产, 才能控制住费用, 管理责任的明确, 促进职能科室的积极参与, 推动了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3) 财务部门服务与监督并举, 全面管理资产运营。财务中心作为资产全面的核算及管理部门, 兼有服务与监督的双重职责, 服务基层单位和职能科室资产管理, 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资产数据信息的义务。其次加强相互间监督制约, 明确基层与职能部门的责任, 相互制约, 管理环节环环相扣, 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合理有序的运行。
(4) 加强人才素质培养, 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随着科技进步在资产构造上的精密性和复杂性的提高, 不断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结合生产经营管理, 加强生产经营、设备性能、生产工艺、地面流程等业务学习, 提高整体资产管理素养。
2、两级管理信息的互补, 保证生产经营管理需求
优化的人员配置给资产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现场信息资源, 能够迅速的进行信息收集和反馈, 既能宏观反映分析整体规模及运营状况, 又能即时进行数据更新, 这需要构建了全面与灵活的两级管理信息平台, 即:
(1) 以ERP数据库为基础的全面资产信息平台:涵盖所有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信息, 负责固定资产整体的价值分析、资产运营管理、报表数据提取等工作。
(2) 针对特殊资产建立辅助信息库:所谓特殊资产主要指抽油机、多功能罐、变压器等调拨频繁、数量繁多、流动性很强, 实物管理难度比较大的固定资产, 建立了以现场管理信息为主的辅助信息库, 辅助现场管理工作。
两级管理信息平台的互补, 实现了管理上的灵活机动、全面控制。并面向基层, 方便了基层信息的反馈, 以“固定资产成本动因”为核心, 资产核算与成本核算相结合动态运行, 保证的数据库信息的真实完整。
3、完善的管理制度, 保障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 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针对性根据的采取措施, 制订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不断的进行修订完善。以完善的管理体系, 有效的化解工作中出现的各项矛盾。
(1) 完全成本的考核, 激发基层管理资产管理意识。以“固定资产成本动因”为核心, 建立了一套资产运营考核细则, 从资产的保全、保值、增值、投入产出关系等入手全方位评价资产经营者的管理业绩, 把完全成本全面纳入责任考核范围, 严考核, 硬兑现, 促进基层单位树立和形成资产运营理念, 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基础。
(2) 定期的资产清查, 保证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严格盘点制度, 定期进行账实核对, 保证固定资产账物相符, 账账相符。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工作, 有效的防止、纠正了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多重入账等现象的发生, 保证了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 特殊资产专项制度管理, 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特殊资产流动性强, 实物管理难度比较大, 易于流失, 需要更细化的管理。我们根据每个特殊资产自身的特点, 分别建立了专项管理制度。比如:抽油机, 不仅流动性, 资产数量大, 而且重要配件很容易丢失, 可以实行采油矿区实行整机动态管理, 职能部门按机型实行配件管理的模式, 明确资产变动过程中的保全责任人, 使每一台抽油机的管理责任严细到每一个配件。
参考文献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 篇11
关键词: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整合策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院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我国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了,如何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
一、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作用
1.完善了财务管理体系
医院在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工作中,通过进行账目的集中处理,科学设置基础科目,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将医院的会计核算、科研经费、薪金等众多方面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有效完善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医院不仅实现了财务的规范化管理,而且加强了不同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分配,落实了责任制度,彻底改善了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
2.提高了医院的内控水平与服务水平
医院通过应用新型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加强了医院各项财务工作的规范,强化了资产的管理流程,而且加强了责任制度的落实,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进行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强问题的反馈与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由于责任不明晰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降低财产风险,保证医院财产安全。与此同时,经过整合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集成,而且能够将有价值的意见或者建议保留住,以此给医院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医院的重大决策奠定信息基础。
3.提高了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进行有效的财务资产信息整合,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共享,而且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过程中,把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医院的各个部门,统一管理每一个科室的财务状况,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化管理,进而满足现代医院的持续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医院通过及时记录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对医院财务信息的及时掌控,更好的避免了财务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医院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
二、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医院财务通常都有独立的财务网络系统,而医院的收费系统、门诊,以及医院的药品管理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与此同时,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是单独的系统,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单独的计算审核,而且彼此之间互相封闭,缺乏一定的联系。因此,这样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便。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互不相连。这样的系统模式不仅会造成数据的重复录入,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几乎无法达到信息化的要求,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计算机信息资源。医院面临着这样的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必须要对医院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进行财务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完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进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
1.整合原则
要想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相互独立问题解决,就必须要全面考虑医院财务信息来源数据。当前,医院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内部非常多的部门,而且整合难度大、时间长。因此,医院在进行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时,一定要整体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系统集成工作的完成一定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
2.通过调研,设计需求方案
要想有效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充分的市场调研与科学的需求方案是其整合成功的关键。医院不仅要加强相关医院的调研,而且要对软件公司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医院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在进行需要方案的设计时,要根据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分类汇总,进而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需求方案。
3.现代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整合的整体需求
(1)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其不仅要能够实现医院财务数据的共享,而且每一个子系统在各自完成独立的工作时,还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这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核算、预算、结算,以及各种经费支出的整合和管理等,形成医院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体系。
(2)在整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与相应的工作。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账目处理、出纳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对各种合同的管理、对各种资产的管理,以及对库存量的管理等;工资薪金管理主要包括对工作人员工资的查询,以及对各种奖金的申报等;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的限额、经费使用的实时监控等;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包括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上报、下达等。
(3)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工资查询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资查询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询自己的薪金状况,而且能够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清晰了解医院的奖金分配,科室资金等。
(4)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建立要与医院的其他资产工作息息相关,整理工作流程,严格编制资产管理软件,而且医院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受到资产信息系统的总体控制,同时受到严格限制的还有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
四、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分布实施
1.医院要整合的部分是会计核算、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等,将每一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汇集,要能够将这些数据与资产管理的数据进行同时性的资源共享,而且要与医院信息系统、人事软件等进行数据的无缝接口。这一部分工作是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建立的关键,也是医院会计工作的基础。
2.医院要进行资产管理的整合,资产管理的整合是涉及医院部门最多、工作量最大的工作,不论是资产的使用部门,还是管理实物的部门,甚至是财务管理部门等,都要进行细致的整合工作,建立科学全面的医院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3.医院要进行成本控制的整合。成本控制是每一个医院的重要工作,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每一个部门。做好了成本的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医疗质量,而且能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4.医院要建立一个公开的信息查询平台,供医务工作者查询相关信息,尤其是个人的薪金查询,绩效考核查询等。
五、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运营能否正常开展,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当前,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其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要想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会计核算、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众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筹划,提高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力度,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宜珍: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曹亚娜: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0).
[3]董立友: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J].中国医院.2009.13 (05).
[4]宋丽平:改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财务信息利用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07).
媒体信息资产管理与信息产业化 篇12
一、媒体信息资产管理的技术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1. 元数据管理
要实现对媒体信息资产的管理, 就要实现对元数据的生成管理。所谓的元数据就是指根据媒体历史存储的各种素材及节目的管理归档中的各种关键字进行标识的数据类型, 是建立在完整统计学基础上的可以满足当下媒体信息资产管理又可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灵活空间的数据类型。元数据的建立直接影响到媒体信息资产管理的后续工作, 所以只有建立元数据于媒体数据的对应关系才能够保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真实可用。在元数据的生产工作中主要包括手工和计算机自动生化两种方式, 在完成元数据库的搭建之后, 对数据库的维护是贯穿整个媒体信息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灵魂工作。只有在这三个工作顺利完成之后, 才能实现元数据的高效调用。
2. 存储管理
在数据大爆炸的当下, 如何实现对媒体信息的存储管理是媒体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在相关媒体的信息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媒体数据的共享使用与集中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对媒体信息的集中管理之后, 才可能实现对媒体集团内部整个信息资源的管理。在一般情况下, 媒体数据基本可分为素材、成品节目和归档数据三种属性。在媒体内部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中心, 以便将录制的素材录像转成相应的素材文件, 或是将卫星信号等远端设备传送过来的节目进行下载并转换成相应文件。
3. 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许多十分珍贵的镜头和声音均无法重新制作, 因此对媒体信息资产的合理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对相关资料的重复利用。其中对于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中相关媒体资料的版权以及检索计费的管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视音频资料的主题和内容存在着较为模糊的范围, 所以在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 相关用户需要从一个较为精确的角度进行查找, 但目前国内的视频的检索水平还不能够提供精确的检索, 这就直接影响信息数据的交换和传播, 所在未来的工作中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精确的编目。
二、信息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
1. 素材的数据化
由于国内各媒体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 所以媒体拍摄的节目素材虽大部分实现数字化, 但仍有部分媒体的素材是记录在模拟磁带上的, 同时在处理较为陈旧的媒体素材时也需要考虑模拟磁带的问题。想要完全实现素材的数据化就是将信息流变为数据块文件, 也就是将模拟磁带上的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再将数字化的节目素材通过压缩、编码之后变成某种便于流通使用的文件。在以往的非数据化媒体资产管理过程中, 对其管理只能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机械手进行管理, 不同的素材之间只有控制协议而没有数据协议, 从而不能实现网络联接, 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可见对节目素材的数据化是媒体资产管理及产业化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2. 媒体资产存储格式及存储介质
在对媒体资产存储格式的选择时, 需要权衡的是对资源的压缩质量和压缩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需要保证媒体信息存储的质量, 尽可能降低存储成本, 减少网络传输压力, 同时也需要考虑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通用性。在各种媒体资源存储格式中最基本的国际标准就是MPEG-2, 它是标准视频数据压缩编码格式。在选择合适的存储格式之后就要考虑对素材存储介质的选择, 采用的存储介质包括数据流磁带、DVD光盘和硬盘等。用户对存储介质的选择应全面考虑资料存取时间短、存储寿命长等因素。
3. 媒体资产的存储方式
在媒体的资产管理系统中, 对视音频资料的存储需要巨大的存储空间, 因此如何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合理的解决视频数据的海量存储问题是推动媒体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国内采用的媒体资产存储方式主要有在线、离线及近线三种方式, 其中在线是指设备以永久方式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 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而离线是指设备或介质平时没有装载在计算机系统中, 在存取数据时需要将设备或介质临时性地装载或连接到计算机系统, 当数据访问完成时可以脱开连接。而近线是指介于在线和离线之间。一般是采用自动化的磁带库或光盘库, 结合相应的存储管理软件, 构成近线存储系统。相关媒体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求和环境, 选择较为合适的存储方式。
三、结束语
就现阶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来看, 涉及到媒体资产管理的基础性技术都已经基本成熟, 相关信息素材的大数据存储设备无论在价格和品质上都已发展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同时涉及到相应的元数据库搭建的软件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所以不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及相应信息产业化的工作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科大洋公司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2]赵黎, 祁卫, 李子青, 杨士强, 张宏江.利用改进NFL算法对镜头进行基于内容的检索[J].软件学报, 2002, 13 (4) :586-590.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推荐阅读:
信息资产管理06-04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0-31
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10-27
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10-02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情况检查报告10-10
动态信息06-19
动态信息设计06-06
信息动态保存08-10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10-22
动态交通信息采集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