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产管理(通用12篇)
信息资产管理 篇1
在文化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下, 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大众媒体也是社会中重要的经济生活, 而媒体节目及相关素材就是媒体的产品, 是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所以实现对媒体信息资产的管理及对信息进行产业规划, 有利于实现产品的不断被利用而不断的产生新的产品、新的媒体信息资产,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实现了媒体资产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利于相关的媒体有效利用的媒体资产, 从而不断驱动相关行业发展自身的能力, 实现媒体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一、媒体信息资产管理的技术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1. 元数据管理
要实现对媒体信息资产的管理, 就要实现对元数据的生成管理。所谓的元数据就是指根据媒体历史存储的各种素材及节目的管理归档中的各种关键字进行标识的数据类型, 是建立在完整统计学基础上的可以满足当下媒体信息资产管理又可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灵活空间的数据类型。元数据的建立直接影响到媒体信息资产管理的后续工作, 所以只有建立元数据于媒体数据的对应关系才能够保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真实可用。在元数据的生产工作中主要包括手工和计算机自动生化两种方式, 在完成元数据库的搭建之后, 对数据库的维护是贯穿整个媒体信息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灵魂工作。只有在这三个工作顺利完成之后, 才能实现元数据的高效调用。
2. 存储管理
在数据大爆炸的当下, 如何实现对媒体信息的存储管理是媒体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在相关媒体的信息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媒体数据的共享使用与集中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对媒体信息的集中管理之后, 才可能实现对媒体集团内部整个信息资源的管理。在一般情况下, 媒体数据基本可分为素材、成品节目和归档数据三种属性。在媒体内部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中心, 以便将录制的素材录像转成相应的素材文件, 或是将卫星信号等远端设备传送过来的节目进行下载并转换成相应文件。
3. 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许多十分珍贵的镜头和声音均无法重新制作, 因此对媒体信息资产的合理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对相关资料的重复利用。其中对于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中相关媒体资料的版权以及检索计费的管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视音频资料的主题和内容存在着较为模糊的范围, 所以在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 相关用户需要从一个较为精确的角度进行查找, 但目前国内的视频的检索水平还不能够提供精确的检索, 这就直接影响信息数据的交换和传播, 所在未来的工作中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精确的编目。
二、信息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
1. 素材的数据化
由于国内各媒体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 所以媒体拍摄的节目素材虽大部分实现数字化, 但仍有部分媒体的素材是记录在模拟磁带上的, 同时在处理较为陈旧的媒体素材时也需要考虑模拟磁带的问题。想要完全实现素材的数据化就是将信息流变为数据块文件, 也就是将模拟磁带上的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再将数字化的节目素材通过压缩、编码之后变成某种便于流通使用的文件。在以往的非数据化媒体资产管理过程中, 对其管理只能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机械手进行管理, 不同的素材之间只有控制协议而没有数据协议, 从而不能实现网络联接, 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可见对节目素材的数据化是媒体资产管理及产业化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2. 媒体资产存储格式及存储介质
在对媒体资产存储格式的选择时, 需要权衡的是对资源的压缩质量和压缩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需要保证媒体信息存储的质量, 尽可能降低存储成本, 减少网络传输压力, 同时也需要考虑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通用性。在各种媒体资源存储格式中最基本的国际标准就是MPEG-2, 它是标准视频数据压缩编码格式。在选择合适的存储格式之后就要考虑对素材存储介质的选择, 采用的存储介质包括数据流磁带、DVD光盘和硬盘等。用户对存储介质的选择应全面考虑资料存取时间短、存储寿命长等因素。
3. 媒体资产的存储方式
在媒体的资产管理系统中, 对视音频资料的存储需要巨大的存储空间, 因此如何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合理的解决视频数据的海量存储问题是推动媒体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国内采用的媒体资产存储方式主要有在线、离线及近线三种方式, 其中在线是指设备以永久方式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 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而离线是指设备或介质平时没有装载在计算机系统中, 在存取数据时需要将设备或介质临时性地装载或连接到计算机系统, 当数据访问完成时可以脱开连接。而近线是指介于在线和离线之间。一般是采用自动化的磁带库或光盘库, 结合相应的存储管理软件, 构成近线存储系统。相关媒体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求和环境, 选择较为合适的存储方式。
三、结束语
就现阶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来看, 涉及到媒体资产管理的基础性技术都已经基本成熟, 相关信息素材的大数据存储设备无论在价格和品质上都已发展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同时涉及到相应的元数据库搭建的软件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所以不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及相应信息产业化的工作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科大洋公司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2]赵黎, 祁卫, 李子青, 杨士强, 张宏江.利用改进NFL算法对镜头进行基于内容的检索[J].软件学报, 2002, 13 (4) :586-590.
[3]彭宇新.Ngo Cw, 董庆杰等一种通过视频片段进行视频检索的方法[J].软件学报, 2003, 14 (8) :1409-1417.
信息资产管理 篇2
我看了一下你所说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设的院校 省外的有录取的很少,而且都要理科生财经类的大部分都要理科生只有有本省的才收很少的文科生
1、该专业学习包括计算机开学与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太杂了,很多同学读完了还没有读到自己专业气色;一个特点(多而不精),但是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什么工作你都可以干。
2、该专业面向比较广,以后就要面向比其他专业更广;
3、该专业算得上相关类似专业中,选择专业发展方向的灵活性最大;
4、该专业学得多、深,路子就比其他专业绝对好!
现在的形式是很多学生找的工作都和专业没有太大关系就是专业不对称,占到了75%,这是事实
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是大学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阶段这段时期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了什么东西你的专业好不好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你学会学习学会接受失败明确目标,知道你以后要干什么,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你自己要找一门自己喜欢的学科好好研究变成自己的专业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很多都听不懂关键在自己我感觉这个专业挺好的专业本身可以让你了解很多知识你自己再钻研一门学科知识结构就可以了就业自然不是问题
如果你要从一开始就钻一门统计学金融学都比较好
兰州商学院的会计金融也会不错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一定不要报难学 没前途
中国农业大学只招理科生不要文科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管理科学 工程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资产评估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应用的科学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制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
授课的内容— 偏重计算机、涉及管理课程
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设计、实现小型信息系统或大型信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一个学期还应安排响应的管理软件上机实习。
毕业后干什么— 主要是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
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多,近年来主要是:
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2000-3000元/月;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1500-3000元/月;
企业信息管理员 —— 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起薪一般在1000-3000元/月。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应查明各校研究方向上的不同
专门设置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很多,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其中工科院校偏重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文理院校偏重在管理上的研究。
相关专业找一找
有关联的其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情报学、图书馆学。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专业,所以,在不同的学校的内容可能差异很大。
专家提醒
高层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探讨 篇3
[关键词] 高层管理者 软信息 硬信息
高层管理信息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是根据组织高层管理者的需要,向其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组织内外重要信息的计算机系统。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企业的战略策略,并对企业进行组织、计划、管理和控制。EIS正是辅助高层管理者决策,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的,因此,准确把握高层管理者的信息需求,对研究、设计、开发EIS至关重要。
一、硬信息与软信息
EIS所需信息由硬信息和软信息两大类构成。硬信息通过组织的计划、数据处理等得到,是正式的、确实的、一定的、明了的。如:增长率、采购量、投资额等;软信息不能用准确的硬指标来表示,是非正式的、模糊的、推断的、知觉的。如:分析报告、业绩评估、前景预测等。
软信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容易被忽视,其实这类信息对高层经理决策的影响相当大。在EIS系统中是否具有软信息的服务功能是EIS开发成功的关键,因此,EIS必须具备软信息的收集、处理、检索、浏览等功能。
二、软、硬信息的特点
1.信息来源:硬信息确定,软信息不定。硬信息一般已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如销售计划、财务报表等;软信息一般是非计算机存储的,常来自于人和各种传媒。如行情分析、对竞争对手策略的猜测等。
2.表现形式:硬信息规范,软信息随意。硬信息有明确的规定格式,按照一定规则事先设计好的。如公司损益表、销售表等;软信息不是预先设定好的,没有统一、明确的格式和结构。如意见、想法、传闻等。
3.信息精确度:硬信息精确,软信息模糊。硬信息具事实性、客观性、精确性,可用相应衡量标准来判定。如企业的季度税务报表通过相应财务规则计算得出,反映纳税状况。软信息与信息提供者的主、客观背景相关,包含信息提供者的价值判断、偏好、主观概念等因素,信息正确性无法用客观标准判别,需信息接受者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判断。如对于股票大盘走势,不同的投资机构可能给出不同的预期,其准确性难以量化。
4.产生时间:硬信息定期产生,软信息随机产生。硬信息具有规律性、周期性,信息产生可预知,具有必然性。如日生产量。软信息产生于特定情况下,不经常发生、不可预知,具有偶然性。如对工作环境的意见。
5.生命周期:硬信息长,软信息短。硬信息通过数据处理获得,可用数据加以表示,并借助于介质长期存储。如月生产报表;软信息因具有瞬时性,故生命周期较短。如从对政策、新闻等的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对决策的支持具有瞬时性,判断失误将导致机会的错过。
6.适应趋势:硬信息偏历史,软信息重未来。硬信息描述已发生的事件,从历史数据中获得,仅适用于过去。如年销售报表;软信息蕴涵了信息提供者对当前或未来事件的看法,偏重对未来的估计。如根据已销售情况和当前市场状况预测未来销售情况。
三、软、硬信息的联系
软、硬信息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其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首先,软信息来源于硬信息。虽然软信息是信息提供者的主管判断,但这种判断建立在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而离开事实数据得出的信息显然是不具说服力的。如:对房价涨势的预期,正是在供求、政策、物价等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其次,软、硬信息共同构成一连续体。倘若将信息看作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左端是不含任何主观因素的硬信息,从左向右客观因素逐渐减少,主观因素逐渐增多,到了右端则完全是主观判断的软信息,于是软、硬信息共同构成一连续体。如:从左至右的信息分别是财务报表、调查报告、企业计划、行业预测、员工想法,可见越向右客观因素就越少一些,主观因素就越多一些。而有时在软信息中也包含有客观事实的成分,如在公司的销售业绩报告中,即有销售数据报表,又有销售人员的分析评价,则这样的信息就是一个软、硬信息共存的信息。
四、软信息对高层管理者的价值
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往往多样且无连贯性,每天要处理许多诸如谈判、会议、接受汇报等事务,处理的问题可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工作活动多无序不可预测的,呈现出非结构化特征和较高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一个具有良好直觉和判断能力的高层管理者,常常利用软信息来支配其行动,其多数决策都是依靠软信息,而软信息在高层管理者决策中的重要价值也已被管理学界的众多学者们和EIS领域的研究者们所认同。Mintzberg认为,高层管理者更加重视软信息,其大量信息输入的是软的及猜测性的,如对某人的印象、感觉、闲聊及传闻等。而Watson认为,软信息的价值在于它能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兼备事实数据和主观价值判断内容的信息,供高层管理者正确判断过去已发生、现在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恰是高层管理者所必须而硬信息无法替代的。
高层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参加會议、阅读、通电话和组织内外部人员交往等。从而获得与组织内部运营、主意、设想或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政策变化、市场预测等有关的软信息,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软信息对高层管理者的重要价值。
五、结束语
高层管理者处于整个组织的战略规划层,拥有特定的权利和地位,对组织的重大决策具有影响力,是整个组织的最高决策层,其工作至关重要,决定着组织的命运。因此,在EIS的信息需求分析过程中,除对高层管理者硬信息需求的分析,更需了解其对软信息的需求,这样的EIS才能提供高层管理者对信息需求的真正支持。
参考文献:
信息资产管理 篇4
1 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 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入和输出等。
2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障信息管理的有效运转,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信息管理制度, 作为信息工作的章程和准则, 使信息管理规范化。⑴建立原始信息收集制度。建立相应的制度, 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原始信息收集的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 对那些因不负责任造成信息延误和错误的, 要给予必要的处罚。⑵规定信息渠道。首先要明确规定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信息通道, 其次要明确对外提供信息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再次在内部进行合理的分工, 避免重复采集和收集信息。⑶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信息的利用率越高, 信息工作的成效越大。要加强信息处理能力和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通过专门的训练, 使信息工作人员具有识别信息的能力。⑷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是指及时发现计划中的偏差, 并能进行有效地控制。要将信息反馈摆在重要地位,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定期对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3 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3.1 信息资源收集
信息资源收集包括从网络上获得和从教员手里获得。教员的第一手资源很珍贵, 却很难获得。一要制定规章制度。规定教研室定期向信息管理中心提供教学方面的第一手资源。二要积极主动到第一现场获取资源。通过摄影和摄像将有用的教学信息资源保存下来。三要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主动走访教研室, 收集信息资源。
3.2 信息资源传输
信息资源传输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平台和移动存储介质。为了保证信息资源传输的速率, 要建立局域网, 通过局域网可以在工作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信息资源加工
信息资源加工是根据教学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完善和制作的过程。院校对信息资源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教学, 因此我们在加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为教学服务。
⑴指导教员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规范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选题、媒体表现形式、技术实现手段上做指导, 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从内容上, 要找专家教授把关, 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准确性。
⑵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素材的制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信息资源素材要能有效的服务于教学课件的制作。我院信息管理中心网站开辟了一个信息资源素材专题, 定期为教员提供各类素材, 如PPT课件模版、三维模型、动画、图片等。
3.4 信息资源存储
信息资源的存储要按照详细的分类编目进行存储。我院已经建立了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可以按照所需的分类和编目存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资源的存储过程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时间长, 因此比较枯燥。一要支持和鼓励资源存储工作人员, 不能因为技术含量低而忽视其工作。二要采用轮班制度, 降低工作的枯燥性。三要按照资源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人做存储工作。
3.5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将已存储的资源通过网络发布平台发布实现共享的过程。目前, 我院的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不能上网, 只作为信息管理中心管理资源的一个平台, 这样大大的限制了资源的利用率, 也偏离了资源存储的目的。一要建立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资源发布平台。二要建立信息资源搜索下载的网站, 方便教员根据需求下载资源。三要根据资源的密级程度, 设置不同的权限。四是密级程度高的资源不提供下载, 只提供简要的文字介绍, 可以到信息管理中心下载并做好相关登记。
以上从信息资源收集、信息资源传输、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及信息资源共享五个方面阐述了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建设。从信息的收集、传输、到加工、存储再到共享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 每一个过程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人在承担, 因此做好工作之间的衔接和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杜栋.信息管理学教程 (第三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3.01.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篇5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我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工作,全面加强我校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和财务管理相结合,提高资产管理质量与效率,我校认真开展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按照上级相关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资产核查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履行社会管理的公开服务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为做好此项工作,我校在全面保质保量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工作后,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好运行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资产卡片信息数据库、运行资产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子系统等相关工作,为全面、准确、动态反映各项资产数据信息,完成资产动态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精心组织、认真核查。
我校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切实做好资产核查、核对工作,如实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做到精心组织,严肃纪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全面,彻底的进行了资产盘点、补充、调整,更新有关资产数据,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信息资产管理 篇6
关键词:财会信息特征;财会信息管理;对策
一、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会信息指的是从财会这个特定信息系统中输出的资料,包括相关性、可验证性、公正性和可计量性这四个特点。财会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输出资料标准和输入资料标准两方面,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财会信息管理都存在漏洞与问题。
首先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混乱造成内部审计机构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大多数企业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机构,财会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监督、考核的工作都无法落到实处,这也就最终导致了财会信息的失真与滞后。其次,有一些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较低,导致不能对财会信息进行及时、高效、系统的统计,甚至有一些财会工作人员在财会信息上弄虚作假,以帮助企业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最后,由于一些企业将全部精力放在追求企业效益之上,忽视了财会信息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管理者严重缺乏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观想法,也就直接阻碍了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推进。上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财会信息具有的私密性、隐蔽性、孤立性所造成的,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财会工作者缺乏专业素养,不懂得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二、财会信息特征是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财会信息的私有性。虽然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财会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但由于其生成环境,方式的复杂性,导致财会信息特征具有社会性和私有性的双重性质。私有信息部分往往不予披露,比如公司客户、公司高管年薪等,要获取这部分信息要花费很大成本,甚至根本得不到。
(二)财会信息的隐蔽性。私有信息多半较为隐蔽,如企业的现金信息属于企业私有信息,应否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这是个敏感问题。按照国际惯例,上市企业的现金按中期、年度披露期初与期末总额,按经营、投资、筹资三大类20多项披露年内流入、流出总额。除此之外,现金支付便作为私有信息被封存起来,现金信息获得的不平等性由此产生。
(三)财会信息生成的过程性。财会信息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生成过程。例如现金信息、期内变化总额都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经过财会人员的确认、计量、分类、汇总加工生成的。财会信息的使用者看到的实际上是一种综合、中性的财会信息,这种中性的财会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会大打折扣。
(四)财会信息披露的动机性。为保护投资者、中小股东的利益,按照国际惯例,上市企业必须按中期,年度定期向外界披露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分析报表的附注、附表和其他信息,同时也鼓励企业自愿披露与盈利、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对于自愿披露的弹性管制、示好机会,优势企业为展示公司的良好形象,争取更多的投资者,会尽量多披露,而劣势企业自然不愿多披露。这样一来,财会信息不对称就成为了劣势企业的通病。
三、怎样加强财会信息管理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管,提高财会信息的透明度
要想切实做好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财会信息的透明度。企业领导者首先要端正态度,从心理上高度重视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安排专项资金、专门人员对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好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企业应设置专职人员对于子公司的财会状况进行监管,专职人员可以随时访问子公司的数据服务器,及时、完整的了解子公司的全部财会信息、财务管理以及资产资本运营情况。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层级式的,即上一级可以完全控制下级的工作,下级对上级的要求与安排只能单方面服从。要想做好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就要打破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模式,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财会信息。财会信息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完全受上级领导的指派,应当在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的指引下,将诚实、完善地做好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真正提高财会信息的透明度与精准度。
(二)加强科技创新,做好财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管理者应当善用科学技术,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将信息化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应建立针对财会信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如上文提到的ERP系统,对财会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计算机强大的计算、统计功能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缩短财会信息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度。ERP系统可以完全改变过去手工进行会计核算、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的局面,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建立会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以便在实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
在财会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会计核算信息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会计科目代码结构较为复杂,传统的增加明细科目的核算方法总是存在低效低质的问题。所以,应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系统来进行辅助核算。计算机有着海量的存贮空间,同时处理问题的速度非常快,运用信息系统来进行核算可以使得核算信息更加精准、有效。信息系统在财会信息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完成对信息的整理分析,从而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信息系统全面﹑精准的整理,管理者可以清楚的了解企业的财会信息,从而对企业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成本预测、资金预测、销售预测以及利润预测。
参考文献:
[1]杜爱红.谈财会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2]田旺林.李吉祥准确利用财务会计信息[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
信息资产管理 篇7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规划的出台,智能电网的建设即将全面展开。在通信信息平台环节,国家电网公司将延伸“十一五”中“SG186”信息化工程取得的成果,在“十二五”开展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的建设,打造以资产为核心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而全面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建设,对于资产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3,4]。按照企业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需要首先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对领域数据进行建模,捕捉领域中的对象类及其属性,分析其关联关系,为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提供概念模型和逻辑视图,可直接指导底层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开发[5,6]。
企业资产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设备管理仅以功能位置为依据来维护设备,它更关注设备个体的健康状况,因此资产信息建模工作是从设备自身物理属性出发,从资产角度构建设备的数据模型。而目前针对企业设备资产的信息建模工作较少,大都局限于从功能位置角度构建设备台账和编码,而企业资产管理需要根据设备自身分类特性组织设备树,这就对设备资产信息模型提出了较高要求[7,8]。
IEC 61968的公共信息模型(CIM)中提出了资产的概念,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资产模型。该模型完全可以作为资产管理系统建模的参照和依据[9,10]。本文以CIM资产模型为基准,结合设备对象的实际数据项进行资产信息建模,分别建立了典型输变电设备的资产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依据CIM中资产类相应扩展资产分类属性、本体属性、模型参数、电气属性等,从而给出较为全面的资产信息的对象视图,为资产数据库的设计提供面向对象的源模型参考,并探讨了资产模型的相关应用。
1 资产总论
1.1 资产基本概念
资产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财务领域,是企业中占有一定价值的物品,电力设备则是电网企业最重要的固定资产。近来在生产管理领域,也越来越多地从资产角度考虑设备管理问题,从全寿命周期出发评估资产寿命和处置报废;而资产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盈利能力,通过合理安排检修计划以提高设备可用率和降低设备故障率,以及节省设备运行维护的开支。
与ERP再造企业流程不同,企业资产管理(EAM)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维修及维护的资产管理。在EAM中,设备台账数据是基础,运行维护管理是核心,以工单的提交、审批和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检修、状态检修等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库存采购和人员财务等模块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7,8]。
1.2 CIM中的资产模型
资产是被某机构所拥有的物理实体,它要经过购买、安装、维护、维修、折旧和报废等生命过程,并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资料记录。在CIM中,资产模型可分为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基础模型包含资产的基本属性,如Asset类描述资产本体属性、Specification类描述产品说明书(包括安装和维修作业指导书)、TypeAsset类描述通用分类信息、AssetModel类描述产品型号、ElectricalProperties类描述电气属性、FinancialProperties类描述财务属性、Location和Zone类描述资产地理位置信息。而工作模型包含资产业务活动记录,如Work和WorkTask类说明资产工作任务,Procedure和ProcedureValue类记录每步工作步骤和产生量测值,这些记录通过数据集(DataSet)的方式分类保存,共分巡视、诊断、试验、维修4类数据集,分别对应资产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任务,见附录A图A1—图A4。
资产(Asset)与电力系统资源(PSR)相互关联,但二者描述设备的角度不同,前者注重设备的物理特征,而后者注重在电网中的功能位置,即设备的逻辑特征,由前者来实现。资产与组织(Organization)相关联,也可与多个组织机构有关,如检修、运行部门等。资产与量测(Measurement)关联,产生量测值(MeasurementValue),并关联端子(Terminal)。
1.3 资产与资源辨析
在CIM模型中,IEC 61970-301定义了PSR,并通过定义设备容器来建立电网设备层级树形结构,据此定义生产管理中设备功能位置,进而规范设备调度命名。IEC 61968-11资产包中明确定义了资产概念,并充分发挥文档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电网功能位置上的资源,需要资产来具体实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联关系,即同一资产可先后服役于不同功能位置,而同一功能位置也可先后由不同资产来服役。如图1所示,功能位置中三相开关命名SW12,具体三相的资产序列号分别为SN43537,SN76733,SN66744,其中C相开关SN66744运行出现问题,返回厂房维修,而被SN99857替换;同时,由于出现故障,采购1台新开关设备SN35477以保证库存。
2 资产信息建模方法与实例
2.1 企业信息建模
企业信息建模是对企业信息流进行规范化处理,对企业全域资源的抽象和整合,是按标准、规范有序组织的结果,主要关注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及其流向,旨在进行信息整合、规范数据模型、减少数据冗余,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是对结构化建模思路的改进,针对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多层次抽象,从对象到类,构造类库,采用灵活的框架或架构,能够满足当前复杂的软件开发要求。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建模语言,本文资产信息建模就是采用Rational Rose作为统一建模工具,基于现有CIM资产模型的成熟体系,对输变电主要一次设备进行信息建模[11,12],具体建模原则和方法见附录A。
2.2 资产信息建模需求
CIM资产模型可大致分为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基础模型中从5个侧面描述资产属性,分别以Asset,TypeAsset,AssetModel为根类,针对电气设备派生出ElectricalAsset,ElectricalTypeAsset,ElectricalAssetModel子类,三者均聚合电气属性类ElectricalProperties,形成电气资产模型框架。例如:对于某电网设备XX资产信息建模,首先要扩展类继承上述4个父类,对无法继承者再根据自身属性扩展新类。具体如下:设备本体特征通过继承扩展子类XXAsset,设备分类信息扩展XXTypeAsset,某型号设备公共属性扩展XXAssetModel,设备的电气参数扩展XXProperties,这4个子类之间相互关联,且电气属性类与其他3个子类之间是聚合关系。此外,在建模中发现电气设备本身带有机械参数,具有共性需要扩展,故在电气属性之外,扩展根类机械属性MechanicalProperties并与其他根类关联,而这五大根类就形成了资产的基础模型框架,如前例针对XX设备,则扩展类XXMechanical继承根类,表述其自身机械属性,如图2所示。
反映资产业务活动的工作模型则通过文档形式记录数据,根据日常设备运行维护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巡视、诊断、试验和维修4类,其结果定义为数据集,见附录A图A5、图A6。巡检业务均以工单为依据,对应CIM中类Work和WorkTask,工单包含工作内容,由作业指导书(Specification)规范,包含诸多工作步骤(Procedure),并可能产生一些量测值,且取值范围(Limit)遵循额定值(Rating)定义。
缺陷信息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中的重要信息,在日常巡视中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情况,维修消除后,记录缺陷信息,备案形成缺陷库以完善资产档案。针对缺陷信息,继承了已有业务活动类ActivityRecord、扩展子类DefectEvent(缺陷事件),以及已有子类FailureEvent(故障事件),缺陷事件类中包含设备类别、缺陷内容、部位、程度、等级、分类、消缺情况和结论等属性,部分属性取值采用枚举形式,见附录A图A7。
2.3 典型设备建模案例
资产的基础模型由五大根类组成模型框架,从不同角度描述设备对象的信息,针对具体设备分别扩展子类继承相应根类;工作模型中提取业务活动涉及的主要对象类,可适用于多种业务形式,如巡视、检修等,并特别扩展检修所关心的缺陷事件类。依照此建模思路,对变压器等典型输变电一次设备进行资产信息建模,并尝试对二次设备和其他设备进行建模。
变压器是最典型的变电设备,对它进行资产信息建模是工作重点。除按照上述资产基础模型的建模思路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变压器设备结构复杂、部件众多的情况。较重要的部件,如套管(Bushing)和分接头(TapChanger),已在CIM模型中,而针对其他部件,则采用多态模式,扩展变压器附件资产类(TransformerAccessoryAsset)和变压器附件模型类(TransformerAccessoryModel),各附件,如潜油泵、压力释放装置、瓦斯继电器和主变温度计,则继承上述变压器附件资产类和模型类,见附录A图A8。
除变压器资产模型外,附录A图A9中还给出串联补偿器资产模型,其中设备类型属性通过枚举,并自定义复杂数据类型以弥补数据类型的不足。
3 资产模型应用实例
3.1 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对于大量的设备量测数据,需要借助元数据(Metadata)来实现有效管理。元数据简言之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如数据库表中的字段[13]。而CIM定义了电力企业中主要对象类及其属性和关系,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描述方式构造了电力行业的元数据,与生产数据库的设计密切相关。文中所构建的资产基础模型,可直接指导EAM中的设备台账管理模块的数据设计,而运行和维护管理模块的设计还要考虑工作流,但其底层数据设计也可参照上文资产工作模型。
具体来说,从面向对象的静态类图转化为实体关系数据库表,有着较成熟的设计方案,如对象类的建表、继承和关联关系的映射、主键外键的处理;而依照CIM建设的数据库表包含了CIM语义信息,再通过组装基表,建立边界视图和封装边界类,能有效改进资产数据平台程序的性能,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资产数据服务。
设备台账是EAM的数据基础,它以电力设备为主线进行组织,从设备技术信息、地理位置、分类信息、功能等方面出发,将设备与备品配件从不同角度组成关联的“设备树”,并与设备图片、手册、铭牌参数、工作指导书、财务等信息相关联,记录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运行、故障、维修、移动的详细情况,以及每个阶段中设备的价值[7,8],如图3所示。因此,它与传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备台账管理区别很大,包含的信息种类更多,设计上也更为复杂。CIM资产模型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对资产信息进行规范化的描述,且覆盖了EAM设备台账的基本信息,完全可以作为其底层数据设计的依据。
浙江省电力公司根据电力系统资金、技术密集和设备复杂的实际特点,整合SAP中的设备管理(PM)模块和生产管理系统,充分发挥SAP资产管理优势和MIS电网管理优势,开发实施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PSMS)。PSMS中输变电设备主数据以SAP为源头录入维护,并导入生产管理模块中;而SAP中设备基础数据视图的组织及各类数据表格和字段的设计,均参照上述基于CIM的设备台账模型,见附录A图A10。
3.2 资产分类与编码
资产分类是资产管理的关键,电力企业中设备资产众多、型号复杂,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分类法,建立合理的设备分类编码规则,形成资产管理体系。在CIM资产模型中,TypeAsset类资产从功用角度进行设备分类,给出了相当于PSR功能角色的设备分类信息,具体而言是将电力设备资产分为电气资产、容器资产、支持资产3类(见图4),电气资产再下分变压器、开关断路器、补偿器、线路等。AssetModel类进一步描述具体某类资产的不同型号设备。这2个类组成的资产分类比较完整,以此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各种资产编码,就可以形成电网企业自身对于设备管理的资产分类编码。
3.3 资产管理和系统集成
资产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调度管理,在专业视角、关注层面、管理方法上差异很大。例如:对于开关设备这一对象,相对于调度管理从功能角度对逻辑设备的管理方法,资产管理更关注具体某种型号的开关,它服役后的运行状态、检修历史、缺陷信息等,不管它是在哪个功能位置服役或是处于仓库返修或退役报废处置阶段,都要追踪它的全生命周期记录,这就是从实体角度管理物理设备的方法[14]。
资产这一概念源自财务领域,资产管理中检修活动也涉及大量财务信息;而设备资产被企业购入后入库也涉及物资管理,当某种型号的设备告缺时需要提交采购计划。正因如此,电网EAM与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分析,设备从购入服役到退役处置终生如此。因此,资产管理需要集成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模块,而资产编码需要分别与财务码和物资码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以利于系统互联和资产信息共享,实现设备资产“账卡物”信息一体化。
浙江省电力公司PSMS中以SAP为基础建设省级资产管理中心,便能在此平台集成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如生产计划、维修、物料、财务管理等,做到资产相关信息全局共享,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使资产信息一体化得以实现。
4 结语
电网EAM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对信息资源的科学规划和信息建模工作;而资产信息建模属于领域建模范畴,直接影响领域内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开发。CIM作为电力行业领域成熟的元数据模型,其面向对象的描述方式使其在大型软件开发上具有天然的优势;IEC 61968-11中描述的资产和工作模型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关注,特别是在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规划中建设全生命周期EAM系统的目标下,CIM是不可或缺的领域元数据模型。
本文是基于CIM对电网企业的典型输变电设备进行了资产信息建模,阐述了资产模型基础理论,辨析了电力系统资源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资产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其中基础模型能很好地表达EAM的设备台账数据模型,而工作模型也概括了各种设备业务活动共有的数据对象;并进一步介绍了资产模型的应用实例。
基于CIM创建的资产信息模型解决了电网EAM领域内的元数据模型问题,为EAM系统开发的后续工作,如底层数据库和应用层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依据。本模型已应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PSMS中SAP设备主数据视图的设计。
摘要:从复杂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律出发,基于IEC 61970/61968的公共信息模型(CIM),阐释了资产信息模型理论,分析了电力系统资源与资产的区别;提出了电力信息建模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扩展资产信息模型,包括资产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其中资产基础模型详尽描述了设备台账对象,而工作模型概括了主要设备维修活动涉及的基础数据;介绍了资产模型的各种应用,如用于资产数据库设计、资产分类与编码设计,并理清资产与功能位置的关系、资产管理与物资和财务管理的关联集成。
信息资产管理 篇8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坚持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自2014 年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成以来,一直深入开展相关技术方法研究[1,2,3,4,5],深化资产管理体系应用,加强资产管理体系与信息、通信业务的融合,全力创建资产管理“领先型”体系。针对“三集五大”体系实施以来信息通信设备数据来源不一致的问题以及设备资产划分界面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是如何利用SG-ERP系统来加强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并取得较好效果的。
1 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的理念
1.1 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的背景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信息通信设备运行资料数量可观,台账数据对设备运维、检修管理具有决定性支撑作用。这些通信信息网网络日益庞大,而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维护工作在目前的模式下已运行多年,总得来说,在过去实际运行中主要存在3 个较大问题。
1)设备资产信息维护方式存在漏洞,影响资源信息准确性。在以往信息通信运维工作中,虽然各个设备台账维护责任人能够保证在日常运维工作后及时对负责的资源信息进行维护更新,然而,由于信息通信运维工作的特殊性,传统的资源信息维护方式依然存在漏洞。
2)各资源信息维护人相对独立,无法保证资源信息的唯一性。各个班组管理维护台账及资源信息时,由于一些维护分界点两边的资源信息分别由各自的维护班组独立维护,如果在维护过程中信息维护责任人疏漏或者更新不及时,维护分界点两边的资源信息不符合,久而久之,在不能判断哪一边资源信息为真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日常信息通信运维工作的误判。
3)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与电网设备资产划分界面不一致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自“三集五大”新体系建立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对电网一、二次设备的资产管理已比较清晰和明确,但尚存在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与电网设备资产划分界面不一致以及新增设备如何转资、由谁来转资等问题。
为了规范管理,消除信息通信设备及光缆线路存在的账、卡、物不一致现象,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决定着手开展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一致性管理工作。
1.2 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的目标、实践和效益
通过信息通信资产全过程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价值链监管能力,提高通信资产管理能力,明确和规范通信新增设备的资产管理流程;有利于支撑今后信息通信设备的成本性修理,大力提高SG-ERP资产建卡操作水平。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希望通过通信资产全过程管理专项课题的推进和实施,能向上级公司提供合理建议,帮助完善SG-ERP系统。通过SG-ERP专业化、智能化、规范化的设备管理维护流程对设备实施全过程综合管理,实现设备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集中化;通过对信息通信设备建立台账并进行规范高效操作维护以及对资产卡片建立过程进行重点跟踪和监察,对公司技改和基建项目的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实现全口径、全过程跟踪,进而实现信息通信设备价值链管理和对信息通信资产的全过程监督管控;同时,强化信息人员对通信资产管理流程和业务行为的理解,促进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从而实现信息专业与业务管理专业的深度融合。
电力企业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包括各种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不间断电源、光缆、主站独立站以及变电所信息通信设备,文章着重对“三集五大”实施以来需要重新划分资产界面的网络、信息通信设备资产进行描述。
2 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信息化管理探索
2.1 新增信息通信设备的台账管理流程的建立
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的统一指导下,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就“三集五大”后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四级网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台账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新增信息通信设备的资产台账管理流程。
1)明确省检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台账要按照5 个类别建立。江苏省电力公司信通公司与财务部、省建无锡项目部、省检无锡分部共同协商,按照5 个类别确定、建立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台账。根据变电站通信典型配置和通信资产分类,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需要建立通信资产台账的设备种类有同步数字传输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光传输设备、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设备、通信综合配线架、全介质自承式(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ADSS)光缆和普通光缆5 类。为解决光缆作为设备的体现问题、作为资产的增加问题,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在物资采购时将通信综合配线架、ADSS光缆和普通光缆按设备进行上报而不作为材料上报。
2)基建工程中,对于新建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的通信资产的台账要及时建立,以防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缺失的情况发生。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在变电站投运前1 个月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完成提交设备验收清册的工作;信通公司在变电站投运前3 天在通信管理系统(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 和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中完成变电站信息通信设备台账的建立和审核,并在投运当天负责设备投运工作,工程涉及的中心站信息通信设备在工厂维护(Plant Maintenance,PM)中完成资产台账的建立,形成的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信息表被发给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进行汇总,并抄送给公司财务部备案;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负责汇总省检无锡分部、信通公司等单位的设备资产信息,并统一报送给省建财务部进行增资;公司财务部对通信资产进行管控,负责与省建财务部协调沟通,避免空卡产生。
3)技改工程中,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内新增的信息通信设备按公司资产管理流程建立资产台账。信通公司在技改工程结束前在TMS和IMS中完成新增信息通信设备台账的建立、审核和投运,其工程涉及的中心站信息通信设备在PM中完成资产台账的建立,形成的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台账清单被发给公司财务部进行增资。
现在对新建220 k V及以上变电站通信资产台账管理流程说明如下(见图1)。
1)准备阶段: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在变电站投运前1 个月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完成提交设备验收清册。
2)实施阶段:省检无锡分部在PMS设备台账管理中创建新增变电站台账。信通公司在TMS中根据设备验收清册在变电设备台账中建立站内信息通信设备台账,在IMS中建立网络设备台账。在投运当天完成投运,将台账中的运行状态改为投运。投运后形成的信息通信设备台账表需与通信资产信息表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信息表报给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进行汇总,同时抄送给公司财务部备案。
3)检查和改进阶段: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负责汇总省检无锡分部、信通公司等单位的设备资产信息,并统一报送给省建财务部进行增资。公司财务部对通信资产进行管控,负责与省建财务部协调沟通,避免空卡产生。
2.2 以往信息通信设备台账与资产信息的处理
2.2.1 信息通信设备台账与资产信息现状
信息通信设备涵盖了中心站、独立通信站和变电所的信息通信设备。2014 年以前变电站通信设备在PMS中创建,主站设备在PM中创建,2014 年以后PMS及PM中的台账数据被导入了国网统一部署TMS和IMS系统,新增信息通信设备在专业系统TMS和IMS中进行台账建立、缺陷处理以及日常的运维操作。
2.2.2 处理方法
1)开展通信资源核查、TMS数据治理工作。开展通信资源的清查,对各班组管辖的通信资源信息进行汇总校对,生成准确唯一的通信资源信息。以这套资源信息为基准,对TMS系统进行数据治理。目前,总体数据治理已基本完成,主用包括资源图形管理(站点、机房平面图,光缆、业务、传输、交换网、电视电话会议拓扑图)、资源信息管理(空间、光缆、传输、数据网、电视电话会议、交换网、同步网、应急、网管等)。为保证TMS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和实时性,明确信通公司各班组(包括江阴、宜兴)的维护职责,如有基建变电站、新增用户或电厂变更设备、光缆时,注意数据更新的流程。
2)开展信息通信资产核查。在完善TMS所有设备台账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开展TMS与ERP的数据同步,实现账、卡、物的一致。原ERP中设备管理模块PM与PMS关联,现在PM和PMS的关联已断开,设备管理模块PM与TMS关联,出现了ERP中的现有资产卡片和TMS中通信设备台账的对应问题(见图2)。
3)公司财务部与省检修财务沟通联系,协调解决现有变电站部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未划转至信通公司的问题,信通公司负责整理未划转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台账清单并提供给公司财务部。
4)信通公司做好通信资产台账管理。按照5 个类别定期核对整理TMS和IMS中信息通信设备台账,将退运的设备报废至备用库,及时修改使用保管人等信息。
2.3 信息通信设备台账建立重要环节的控制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以SG-ERP系统应用为基础,以促进通信资产标准化管理为重点,以物资上报环节、竣工验收环节、设备建立环节、财务转资环节四大关键应用节点为抓手,有效促进了通信资产的标准化管理。
2.3.1 物资上报控制
根据变电站通信典型配置和通信资产分类,新建变电站需要建立通信资产台账的设备种类有SDH光传输设备、PCM设备、通信综合配线架、ADSS光缆和普通光缆5 类。本环节中设备材料清册至关重要。设备材料清册通过WBS编码将物资、设备、材料关系加以串联,项目发生的费用都会归集到主设备上,最终在财务模块将主设备对应到资产卡片。
2.3.1.1 物资清册存在的问题
根据通信资产分类,综合配线架作为独立设备进行建立,设备序号应为整数;光缆应作为通信线路的重要附属设备,需解决光缆作为设备无处体现,资产无处可增加的问题。
2.3.1.2 信息通信设备正确物资清册
信息通信设备正确物资清册见表1。
2.3.2 竣工验收控制
项目管理人员通过设备材料清册生成竣工验收清册,通过竣工验收清册引入PMS等系统自动生成设备台账。通过竣工验收环节,设备的建立可由清册直接引入,直接影响后续的转资。
2.3.3 设备新建控制
ERP系统通过设备材料清册将物资、设备、WBS结构联系在一起,通过设备材料清册由配电项目经理生成竣工验收清册,通过竣工验收清册引入设备系统自动生成设备台账。
为引导建立自动转资新增设备的操作习惯,信息通信设备通过竣工验收清册引入进行建立。设备建立涉及三大模块,分别为PM系统、TMS系统以及IMS系统。
一般基建项目中涉及通信部分的有如下主设备:2 套PCM、1 套光传输设备、1 条光缆以及1 套综合配线柜。基建项目涉及的信息部分一般为1 套交换机。
1)PM系统
为实现全省设备运维过程和设备实物台账的管理,采用SAP系统与各设备管理专业系统进行集成、无专业系统直接进SAP PM模块的方式。
2)TMS系统
为规范变电站信息通信设备台账管理,在TMS设备台账中建立站内信息通信设备台账,在输电设备台账中建立通信光缆台账。站内信息通信设备包括PCM设备、综合配线架及光端机。这些设备在变电站投运前3 天在TMS中完成设备台账的建立和审核,在投运当天完成投运。
3)IMS系统
SG-ERP上线后公司的设备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信息设备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避免信息设备被忽视、信息交换机空卡无法赋值的情况,同时,交换机设备建立在IMS系统中以便于统一管理台账。
通过SG-ERP系统操作过程的管控保证了信息通信设备台账的完整和规范,有效避免信息通信设备台账的缺失。各系统对应设备建立概览如表2 所列。
2.3.4 财务转资控制
TMS及IMS系统台账创建之后同步至ERP系统产生资产卡号。为避免空卡、无卡情况的发生,保证WBS信息的完整,在设备建立时需确保通过竣工验收清册引入PM和PMS等系统生成设备台账。投运后形成的信息通信设备台账表要与通信资产信息表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信息表报给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进行汇总,同时抄送给公司财务部备案。省经研院无锡建设管理分部负责汇总省检无锡分部、信通公司等单位的设备资产信息,并统一报送给省建财务部进行增资。公司财务部对通信资产进行管控,负责与省建财务部协调沟通,避免空卡产生。
3 信息通信设备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评估与改进
3.1 可操作性分析
无锡信息通信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工作方法非常贴合基层实际,值得推广。台账管理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有效可行,从物资上报到最终转资,层层把关,保证了设备台账及资产信息的完整和正确;3 个变电站设备台账的准确建立证明了SG-ERP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的深度应用是可以推广的;形成的设备材料清册模板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动全省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的价值链规范化管理;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通信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实践也可以带动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其他地市公司信息深化应用的力度。
3.2 效率效益分析
3.2.1 管理效益
从管理效益来说,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全过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公司管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手段在通信资产标准化管理中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信息通信设备价值链管理的推进实现了账、卡、物的真正一致,规范合理的通信资产管理促进了通信资产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同时,通过对信息通信设备资产全过程管理,保证了信息通信资源信息的实时性、唯一性、有效性,消除了通信资源的3个弊端问题,提升了通信运维工作效率,为公司通信运维工作的可靠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通信资源的智能管理,提升了资源管理的正确性、高效性,通信资源分配的平均操作时间由60 min/次下降到10 min/次,由平均每次3人减少为1人,查询时间由30 min/次下降到2 min/次,修改时间由60 min/次下降到5 min/次。
3.2.2 经济效益
从经济效益来说,通过通信资产全过程管理,项目物资领用与最终投运的设备一一对应,设备资产台账与实施项目一一对应,堵住了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有效防范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和风险。
4 结语
设备资产管理是信息通信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忽视的管理工作,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通过SG-ERP系统的应用有效推进了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做到账、卡、物一致,提高了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解决了一直困扰企业的项目、物资、设备、资产管理人员的彼此工作衔接问题,大大提升了通信资产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摘要:文章为解决“三集五大”体系实施以来信息通信设备数据来源不一致的问题以及设备资产划分界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文章介绍了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如何借助国家电网公司现有的ERP系统应用来理顺实际设备台账、新增管理流程、加强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实践证明:供电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应用来开展相关资源核查和数据治理工作,推进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SG-ERP,信息,通信,设备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云峰,张勇.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框架体系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8):36-42.LI Yun-feng,ZHANG Yong.A study of framework of assets life cycle management in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38(8):36-42.
[2]沈力,滕乐天,徐宛容.用于衡量资产管理实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华东电力,2010,38(3):42-43.SHEN Li,TENG Le-tian,XU Wan-rong.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et management[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38(8):42-43.
[3]陆爽,陈红兵,肖福利.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物资采购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9):17-18.LU Shuang,CHEN Hong-bing,XIAO Fu-li.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ull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assets in the material purchase[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38(9):17-18.
[4]王普,崔利荣,李倩.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简要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33-35.WANG Pu,CUI Li-rong,LI Qian.A brief review on the method of the full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assets[J].Technology Economy&Management,2010(5):33-35.
信息经济时代的信息管理 篇9
1.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在信息经济时代下, 社会发展的能力限制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 社会需要通过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在信息经济的时代下, 知识、创意和技术人才都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缺乏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是非常广泛的, 所以, 需要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就要正确处理各种信息。
1.2知识型员工的比例增大。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和管理质量已经得到了增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社会知识型员工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社会对蓝领工人的需求和服务开始进入一个递减的状态, 开始朝着知识技术型人才。例如在美国, 在接下来的一二十年里, 蓝领工人已经从1995年的20%缩小到10%。由于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 非专业白领比例已经从目前的大约40%降至20%-30%以内。其余的60%—70%的劳动力大都不是知识型员工组成的。与此同时, 生产力、生产标准和生活质量都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美国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1.3信息储量大幅提升。随着互联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信息处理量大幅增加。从总体上来进行分析, 当前国内外市场已经是一个整体的市场, 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但从当前买方市场来进行分析, 将会出现过剩的产品和产能。为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 一些特殊的名称和新产品在市场上都是非常畅销。这就要求人们始终坚持管理的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 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市场。
二、信息经济时代下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
2.1建立信息资源整合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必须在不同的载体、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其中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信息资源在采集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系统的建设;第二, 在集成建设的背景下, 如何使用整合分布式数字信息资源, 包括打开链接、跨数据库检索、一站式检索等。其中还包括如何有效整合数据库资源、数据库服务和工作人员。
2.2提供新型的参考咨询服务。随着数据库的不断升级更新, 新的参考咨询服务以机构产生了。主要是指数据库服务从已经的被动服务转变到主动提供信息参考咨询服务, 能够让人们了解人力资源的信息, 可以为人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在进行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给人们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让人们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
2.3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所谓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本质就是将数据库资源允许用户进行定制。在理论上来进行分析, 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数据库机制, 支持资源的自助服务。这些信息的推荐不仅是基于数据的智能推荐, 还能够依靠客观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方法。
2.4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网络条件下, 信息资源的共享已经突破传统的地区、时间和其他的限制, 使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全面共享。在目前的情况下, 数据库是一种公共的资源, 需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共享的信息资源系统, 促进资源能够实现共享, 使得资源共享系统的紧密性更强, 还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2.5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的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结合过程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建设智能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的数据库信息系统,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当中。研究使用网络技术来不断提高信息收集、传输、分析和发布的方法。从而能够使得人力资源信息能够得到更加系统的保障, 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信息经济时代下,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形式有很多。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使得人力资源信息能够得到了系统的管理, 促进资源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摘要:信息管理的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信息经济时代进行信息管理, 人们需要充分注意将一些技术和组织进行有机的集成, 强调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到系统的动态优化。在进行数据库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做到服务社会, 并要求改善信息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信息经济时代下, 信息管理的特点和发现的方向, 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经济时代,信息管理,数据库
参考文献
[1]何金.信息经济时代的信息管理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4) .
信息资产管理 篇10
1.1 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医院信息系统 (HIS) 是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 为医院所属相关部门提供病人医疗信息、财务核算分析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和院长统计决策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 具有提取信息和数据通讯的能力, 并能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对信息的各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由管理信息系统、诊疗信息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决策、医务与一般事务管理系统, 例如领导查询、门诊挂号、住院登记、财务、统计、药房药库管理、卫生材料和器材管理、人事、后勤保障等等。诊疗信息系统包括专家系统、新药统计系统、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药物检测、医学影像存档和传输 (PACS) 、手术解剖虚拟系统、肿瘤组织学等等。医疗服务系统将医院的服务对象从直接来院接受治疗的客户向院外扩展, Internet技术的发展, 使院内医院信息系统向外延伸成为可能, 服务将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扩展。这个领域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医疗服务提供的模式。
1.2 电子病历的定义和内容
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也叫计算机化的病历或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 它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视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 取代手写纸张病历。病历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 它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查与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其中有结构化的信息, 也有非结构化的文本, 还有图形图像信息。电子病历含有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从存储记录的意义上讲, 电子病历是病历信息的又一种记录方式和存储媒介。
1.3 电子病历对医院管理的积极作用
电子病历是医疗信息的核心, 病历信息贯穿于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个环节, 因此, 电子病历绝不仅是病历的电子存储, 它实质上是医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取代纸张病历也不是发展电子病历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 更不能用这一目标来衡量电子病历的意义所在。它的作用在于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向临床发展的需要, 是医疗信息的核心。
2 电子病历的技术要求分析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较高级阶段所要执行的功能, 也是国内外医院管理者和医院信息开发者所十分关注的问题。电子病历涉及而广, 设计和实施比较复杂。一般而言, 电子病历有以下的技术要求:
2.1 输入或引入。包括从外部数据库
(SQL Server, Fox Pro等ODBC兼容数据源) , 手工/语音录入, 扫描/数字化, 专用端口 (DI-COM接口, VIDEO接口和检验仪器串口等) 进行导入, 数据类型包括文本、数据表、图像、视频、DICOM图像/视频和专用格式数据等。
2.2 显示/打印。
包括文本内容显示 (纯文木/格式文木显示) , 电子表格, 数据表, 图像、视频、检验报表、历史跟踪曲线图, 状态图等显示方式。
2.3 存贮和传输。
能通过局域网、广域网或卫星等方式传输, 能在医院服务器、社区服务器、个人PC机上存贮。能存贮在个人电子信息卡上, 形成一个高效、方便存取的广泛联系的电子病历存贮传输网络。
2.4 安全要求。
由于病人信息属于个人的隐私信息, 也属于医院医疗级的保密信息, 电子病历还需有加密和安全保护功能。还需采用数字证书技术, 保证医师签名的合法性。要保证有权限的医师浏览病历和增加新的病历资料, 还要确保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浏览和修改电子病历。
3 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
3.1 电子病历的归档
电子病历的归档可以采用自动归档的方式进行, 它是根据一张“归档索引表”来进行的。每录入一个新病历首页后, 都对该索引表更新相关字段, 如录入时间字段, 每次自动归档时按照索引表完成。自动归档过程由应用程序定时触发。每次至少完成以下三项操作:查询索引表中各病历的生成时间, 找出需要转存的病历;更新索引表;分级转存。分析以上操作, 可知这实际上是通过查询归档索引表, 自动向三级存储区更新或添加病历数据记录的问题。
利用SQL Server提供的触发器技术可实现。依照上述思路和要求, 在归档索引表上建立一个UPDATE触发器。每次在零点过后输入新记录时自动触发该触发器。触发器内容如下:
检索归档索引表;根据表中数据的最后录入 (或修改) 时间将一级存储区中超过2周的数据记录归档至二级存储区, 并删除一级存储区中的该数据记录;成功删除后在归档索引表中删除该部分数据的索引;在“病历信息存储表”中追加记录, 存储病历号、存放位置等信息, 为以后检索提供方便。
3.2 电子病历的查询
电子病历系统的用户有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及患者与其家属, 因此有两种查询类型。第一种是按指标名称查询, 查询的索引可以是病人、时间、病种等。例如按病人查询, 在给出病历号或者姓名的情况下, 可得到所有的病历信息。第二种是按内容特征进行查询, 即在己知图像、声音和生理信号的特征来查询病人, 前一种比较容易实现;后一种属于基于内容的检索, 涉及面很广, 包括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处理等多门技术, 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不易实现。
按内容特征检索。指通过给定范围、特征的确定值或模糊值来检索各种非格式数据。原理是在采集非格式化数据后, 按照内容进行特征提取, 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 这些提取出的特征值和相关信息就是查询中将要用到的数据。例如对于医学图像, 首先提取该图像的特征和相关信息, 例如图像的大小、像素、灰度等特征值, 探察部位、扫描方位、诊断结果等是相关信息, 然后将它们存入数据表中。特征提取的方法应与医生的专业表达一致。
3.3 电子病历的信息交换
假如医院A想得到某位病人的病历信息 (存储在医院B) 时, 它先向当地的数据中心提出请求, 经过认证后, 在数据中心查找到此病人的病历索引, 通过字段中相关联的“医院号”就能得到此病历是存储在医院B, 如果A、B医院都是采用同一公司的电子病历系统, 那么在各自医院的应用服务器里加一个中间件, 其主要功能是将另外一家医院所要的信息集成, 然后发给对方;同时另外一家医院只要将所得到的病历信息文档分解, 把对应的数据分别存放在本系统对应的字段中, 很容易就做到了信息的交换。如果A、B两家医院采用的不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 它们采用的数据库不同、数据库中各表的定义不同、所用的平台不同等, 自然给病历信息交换还来麻烦, 甚至不能交换。采用XML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利用XML天生与平台无关性、内容与显示样式分开的优点, 将病历信息集成为大家能“相互理解”的文档, 然后在各目的应用服务器中加一个能处理 (集成、分解并存储到本地的数据库中) 这个文档的中间件就可, 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与电子病历的概念, 然后分析了电子病历的技术要求, 最后研究了电子病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病历
参考文献
[1]薛万国.我国电子病历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 .
[2]王建仁, 段刚龙, 基于XML的电子病历集成方法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5, (1) .
信息资产管理 篇11
关键词: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虚拟专网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204-01
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主要受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及其运用的影响,一般来说安全管理技术运用的越多、越合理,信息安全水平也就越高。其中的关键技术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安全隔离技术、系统级安全技术等方面上。
一、安全隔离技术
(一)物理隔离技术。
物理隔离是在物理上将电力信息系统与因特网隔离开,控制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连接,通过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直接和间接隔离。这种方法是方案病毒、黑客入侵、拒绝服务等网络攻击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从目前国内电力信息系统物理技术技术的运用来看,一般是在安全Ⅰ、Ⅱ区与安全Ⅲ、Ⅳ区之间设立物理安全隔离层,从而为电力信息同划定了一个安全便捷,增强了整个网络系统的可控性,结合安全管理、监测、审计等技术,可以有效的预防攻击发生和准确的确定网络攻击 的来源,尤其是来自内部的攻击。物理隔离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也就是时间隔离系统和安装网络隔离卡。其中,国内主要采用前一种技术,也就是通过转换器根据需要在内外网之间进行切换,达到内外以往之间的通信要求,主要是由物理隔离转换装置、数据暂存区等组成,其中还要运用防火墙技术、基于内核的入侵检测机书、安全皂搓技术等,从技术特点来看比较复杂,效果也比较好。第二种技术应用也比较广泛,也就是通过虚拟技术将一台机器模拟为两台机器,虚拟的两台机器当中有公共与安全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是安全隔离的,硬盘也被划分为安全和公共两个分区,甚至可以安装两个硬盘。技术难度比较低,但是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并不能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危險,并且建设的成本相对也比较高。
(二)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在内网与外网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主要预防潜在的破坏入侵,主要是通过检测、限制和更改经过防火前高的数据流,防止破坏性的数据流进入内网,对外网屏蔽内网的信息、运行等情况。目前,大多数操作系统内部都嵌入了防火墙,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管理、代理服务等功能。其中,数据包过滤是主要功能,在过滤的过程中由系统判断其安全等级,这就需要预先设置过滤逻辑,在数据包到达防火墙以后也被存储在缓存区之内,由防火墙根据安全逻辑判断数据包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状态等因素,以判断书否允许其通过。有的防火穷有主动识别技术,不同人工操作就可以阻止,有的则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当然,目前操作系统内嵌的防火墙的作用大大降低,但是可以安装一些专业级的防火墙,有些专业的防火墙软件可以通过定期的更新、打补丁等方式,对黑客入侵、病毒等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二、系统级安全技术
(一)操作系统安全。
任何一个计算机首先要安装的就是操作系统,电力信息系统当中每一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在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绝大多数公司都购买了正版软件,能够使用系统自带的安全加固措施和防火墙,并能够定期更新。但也有少数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盗版安装软件,安全性上比较差, 并且多数本身就带有病毒、木马程序等,这一点应该引起电力企业的注意。同时,电力信息系统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多数是专业级,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在不同的平台上应用操作安全管理。比如说使用nuix平台,要完善和优化用户管理,在Windows平台上要开题用户权限、限制部分用户访问功能,当然所有的计算机都应该安装专业级正版杀毒软件。
(二)数据库系统安全。
数据库系统安全是信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物理防线,并且其它安全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地位。现在,很多电力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当中,忽视了数据库系统安全,当黑客破译其它技术以后,就能直接入侵数据库进行破坏。在数据库系统安全当中,电力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当中有两种选择,也就是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集中控制是通过单个授权者来控制系统的整个安全维护,分散控制是将管理程序控制数据路的不同部分单独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小特权策略、最大共享策略、开放与封闭系统、按名存取策略等功能,不同的策略安全防护级别和内容有较大的差异。最小特权策略只能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最大共享策略是在保证信息保密控制条件下实现最大共享,但并不能随意存储信息,按名存取策略是按照操作者的名字对应的权限范围内存取信息等,对应不同权限的操作者,实现从外部操作上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总之,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关键技术比较多,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系统安全管理的需求,以及系统的特点确定使用何种技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余洋. 电力信息系统动态访问控制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2(21)
信息时代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探索 篇12
1.信息与物流信息
信息从广义上来看是对事物的状态、特征、运动及变化的描述,人们通过信息可以了解所关注的事物,获得认知和概念,并做出判断和行为决策。信息和数据是密切相关,又有区别的。数据是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表达形式,它可以用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通信、翻译和处理;而信息是对人有用的,能够影响客观世界中人们行为的数据。从数据到信息是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在知识的辅助下,通过数据的选择、组织和系统化等处理转换为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物流信息是反应在物流的各种活动中所需要信息的总称,包括物流知识、资料、图像、影像和相关的数据文件等。物流是一个大系统,对于系统来说,其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相互有机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物流信息的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系统统一和协调的必要条件,只有加快实现物流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对物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信息时代物流企业的运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作用显著,并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存亡,被视为“第三利润源泉”。如今,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进行工业生产和采购的全球化布局,开始逐步将物流完全交给由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专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现代物流是指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平台上,物品通过系统管理程序结合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的运作,实现动态的位移过程。现代物流企业不断地将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Internet、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电射频技术、各种新材料、新设备等广泛地应用于物流领域,物流企业也从此由传统走向现代,发生了质的变化,其追求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创造社会价值。
与传统物流企业相比,现代物流除了具备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加工、配送等传统物流的功能外,还提供了与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现代物流充分享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本,进行高度的信息化集成,实施信息管理,为顾客提供贴身的主动服务。现代物流是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动态过程,目的是为了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融入企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大循环中,追求整体系统的最优。
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成本呈持续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使得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和交流信息变得既方便又便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他们的供应网络和销售渠道搬到网上或进入新的网上市场,同时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于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起来。
电子商务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网上交易活动,而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化商务管理的过程。因为在网上交易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网上的信息传递和分享来共同管理库存、组织供应、控制成本、改进客户服务管理以及完善企业内部作业管理等,所以,电子商务在为企业提供经营手段的同时,还创建了数字技术的商业环境。实现企业数字化运营要求,首先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根据各种约束条件规范业务流程;然后对业务流程进行功能的模块化分解;再用一系列数字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这些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和彼此间的联系;接着要对企业的运行状态与设定的标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的管理信息;最后就是要对企业的运行状态做出调节反映。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的最根本的挑战来自于它对物流服务过程信息化的要求。
3 物流企业活动中的信息
企业物流活动中有六个主要的构成要素,分别是运输、存储、包装、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它们都对物流的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各个活动中,物流活动信息流基本环节包括订货管理、订货处理、配送作业、运输、采购等。通过信息流的反馈作用,每一项物流作业按照物流要求得以实现。
运输和存储是两个基本要素,运输是用设备和工具,将商品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物流活动,是货物空间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存储主要是保护、管理和贮藏物品,主要是为了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而进行的,在供需之间,时间方面的调整就是存货活动的主要功能,同时,提高商品时间效用的功能也是存货的功能。因此,提高商品的场所效用和时间效用这两个功能,也就是运输和存货成为物流活动的支柱。
包装是为了在流通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和存储,按照一定技术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搬运是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在仓库管理中,物料搬运是一项重要的活动,产品的搬运过程越少,产品损坏的可能性就越小,整体效率就会提高,一般需要用各种机械化和自动化设施来协助物料搬运。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物流信息是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必需的各种信息,准确和迅速的信息交流能够改善物流状况,使物流发挥很好的作用。物流信息的质量非常重要,不准确的判断和预测都会引起货物不正常的损耗和过剩,而过分乐观的预测又会导致不恰当的存货,同时货物的供应和需求一旦产生误差,处理误差的订货就会增加物流成本。
在企业物流活动中,主要有企业采购物流活动、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企业销售物流活动。企业内部的物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贯穿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企业采购物流和企业销售物流主要包括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供应网络、供应方式、销售方式和零库存等问题。在这些活动中物流信息贯穿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的办公设备共同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主要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更新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支持,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其他先进的物流技术,建立的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上各方面信息的良好沟通,来改善供应链的状况,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外部集成的,从企业内部的资源规划,到逐渐向与客户、供应商、业务伙伴、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协作的集成应用体系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关注如何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建立经济、有效的产品和服务外包及采购流程;知识管理系统关注如何支持企业员工的知识创造过程及群体协作与决策过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专注如何通过营销、销售和服务过程的改善来吸引并留住有价值的客户;业务伙伴关系管理意在吸引并留住那些能够促进企业产品与服务销售的合作者。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DSS)作为物流信息管理化、智能化的重要内容,为组织中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是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DSS在物流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依据库存模型、预测模型等管理决策模型,采用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是一种组织间的信息系统,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管理和供应商的关系,使规划、货源组织、生产过程、产品流通和服务最优化。SCM的应用覆盖了供应商、采购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等,对整个产品物流的采购、生产、库存和送货过程进行统一的规划、调度和控制,实现了这些组织之间的业务协调。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与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抑制信息失真所引起的“牛鞭效应”。这种效应的特点是信息沿供应链传递时,会像一根甩起的牛鞭那样逐级放大,不真实的需求传递末端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引发非正常的波动起伏。供应链信息可以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采集,最终产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标签追溯所购产品的来龙去脉,这样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为不同企业的合理计划和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都提供了方便。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包括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企业Web站点。客户可以通过友好的Web浏览器从任意网络平台或站点与服务器通信,通过安全、可靠且无间断的连接,提供了动态交互的网络计算和信息服务综合系统。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实现对订单下达、快速在线支持、在线帮助和在线实时查询业务的支持。物流企业可以通过Web方式发布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方物流”主要依靠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中包括接货、卸货、入库、仓储管理、出货配送、退换货服务、流通加工、调拨以及其他的物流增值服务。为了快速、准确、优质地完成这些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要建立强大而稳定的计算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模块主要包括:
(1)基础信息。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资料和报表等。
(2)订单管理。客户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下单、网下录入、实时查询网上交易等。
(3)库存管理。包括仓储作业管理(出库、入库、盘点等)、仓储设备管理、储位管理、库存统计分析、库存费用管理等。
(4)配送管理。包括运输工具管理、车辆跟踪管理、路线决策优化、运输统计管理和运输成本分析管理等。
(5)客户管理。包括客户订单处理、客户信息的整理和分析等。
(6)财务管理。包括物流计费管理、物流核算、账单管理等。
(7)决策支持。决策支持系统能根据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还可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帮助。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Internet网络技术、Web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动态规划技术、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等。
5 结论
物流要借助新思想、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搬运装卸、包装分拣活动进行改造,实现不断地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货物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品质、加快资金周转、保证货物安全的目标。物流信息管理直接影响着物流的生产、经营和决策领域。物流信息管理需要人和计算机共同作用,它不仅要考虑到技术问题,而且要考虑组织问题和人的行为问题。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不仅要拥有信息,还要理解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然后采取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QR (Quick Response,快速响应)、JIT (Just In Time,即时)和ECR (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有效客户响应)。
摘要:信息时代物流迅速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直接影响着物流的生产、经营和决策领域。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时代物流信息和物流企业的运作,说明了建立物流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最后得出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不仅要拥有信息,还要理解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来实现物流供应链上各方面信息的良好沟通,改善供应链的状况,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物流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赵萍,周山芙.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
[2]兆凤久.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与导向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2:1~1
[3]王丽丽.管理信息系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4:309~310
[4]李霞.企业物流成本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4.6:59~59
【信息资产管理】推荐阅读:
信息资产价值06-04
资产动态信息管理06-23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0-31
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10-27
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10-02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情况检查报告10-10
医院信息与信息管理09-20
信息时代与信息化管理10-0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习总结10-02
信息中心信息的管理工作总结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