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管理

2024-05-29

图书信息管理(精选12篇)

图书信息管理 篇1

摘要:网络时代对图书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图书管理需从运作理念、业务模式、馆员角色等角度进行革新。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管理,革新

新的技术革命和社会的日益信息化, 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环境。各类型图书馆在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中, 其管理方式随之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

一、运作理念的革新

由于网络环境的出现, 图书馆工作的重点由纸本信息转向电子信息。这对图书馆己形成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信息处理组织方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多少年来, 一此图书馆管理习以为常的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已显得不协调、不合理。例如:

1、图书管理的信息化:

以往评判一个图书馆的级别, 主要看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量。但在网络环境下, 诸如《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都已实现电子化, 其对读者服务的便捷程度和其收藏所占空间的优势, 是纸质文献无法相比的。因此, 馆藏文献的数量已无法决定一个图书馆的好坏, 提高图书馆的品味和级别, 关键在是否能对读者提供便捷而有效的电子信息。

2、信息资源的网络化:

在非网络环境下,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 图书馆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这导致以往图书管理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本馆内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在图书馆界广泛推广后, 图书馆内部以及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程度大有提高。因此, 在信息时代, 图书管理不能只着眼于本馆内部, 而应该是馆内与馆外并重。

3、图书经费的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每年除了购书之外, 非常大的开支就是网络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升级;同时, 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和电子出版物比例的不断上升, 使图书馆的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等不断增加。这些经费, 如果按照以往的管理经验, 无法进入购书经费, 这就需要在购书经费中列入新的相关项目, 以使图书馆跟上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业务模式的调整

图书馆的业务机构, 一般由采编部、阅览流通部、参考咨询部、典藏部等部门构成。这些部门的设置, 已难以适应网络时代图书馆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 也难以适应读者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因此, 图书馆的业务机构, 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与调整。

在信息时代, 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 首先需要在相关业务部门中专门设立系统网络中心, 负责全馆系统网络的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在系统网络中心, 有网管工作站, 包括交换机、各类服务器、阵列盘、叠加集线器和各类子网等。这一庞大的网络系统必须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加以管理。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网上信息也已成“浩如烟海”之势。信息海洋一方面给读者用户查找相关信息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用户查找相关信息带来了极大地繁难。为了体现图书馆作为信息枢纽的特点和功能, 图书馆应成立以网上信息资源作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信息中心”, 以便为读者用户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简洁的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应改变以往固定的等级模式、部门模式和工作模式, 要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采取稳定与灵活的原则, 进行图书馆业务模式的调整。唯有此, 图书管理才能信息时代的要求。

三、馆员角色的转变

当前, 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知识结构仍存在许多问题, 阻碍着图书馆网络发展的进程。在网络环境下, 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不再与图书打交道, 而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 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能在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 由此, 对图书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素质要求, 馆员的角色也由过去单纯的图书管理员向网络管理员、网络设计员、信息分析员、资源协调员和网络技术员等角色转变。因此, 信息时代的图书管理, 需要在以下方面实现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

1、资源管理者。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 不仅要继续承担纸质文献的管理工作, 而且还要承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图书馆馆员应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动态, 敏锐地收集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资料, 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以充当各层次读者的好参谋。同时, 图书馆馆员能够独立筛选与鉴别适用信息, 要在抵制不良信息、防止信息污染、预防信息破坏等方面提高自己, 树立并培养自己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 以确保知识创新的永久活力。

2、信息传播者。

随着信息交流渠道的不断扩大, 形成了一种信息过载的现象。图书馆员的责任是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传递给需要者, 成为读者与图书之间的“信息过滤器”。图书馆员由此变成信息与读者之间的“中介”角色。

3、技术教育者。

数字化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员拥有丰富的检索经验和技巧, 随着信息资源种类、数量、复杂性的增加, 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读者, 很难掌握复杂的信息检索技巧。因此, 对传统图书馆的利用指导, 对数据库检索技巧和经验的讲授, 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教育者, 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员需要转换的角色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变革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 (1) 。

[2]王世伟:《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六大重建》, 《图书馆》, 2000 (4) 。

图书信息管理 篇2

摘要:现在我国正处于网络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系统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入到社会经济中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现代化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学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发挥医学图书信息的积极作用,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健康高效的发展。本文先是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出现的漏洞和不足进行阐述,最后分析了在现代信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如何有效发挥医学信息的作用,为我国民众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发挥作用

一、我国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益显现,新形势下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必须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好多弊端和不足,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技术落后,各级医疗卫生领导层的管理者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医学图书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等等这些,都是医学图书信息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加速向前发展,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鼓励创新,革除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冗长积弊,更好的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服务[1]。

二、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出现的不足

(一)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技术落后

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与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能否为医护人员和病患及家属更好的服务息息相关。而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为了提供让人满意的服务就必须有先进的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技术作为依托。现今很多医学图书信息的分类过于多样化,给医护人员检索医学图书资料带来一定的障碍。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落后,造成一些先进的医学知识无法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一定程度上造成医学信息的闭塞,一般非医人员基本很难看到专业的医学图书,医学图书资源的共享率很低[2]。

(二)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者认识不够

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行业正在飞速发展,从当前我国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基本情况来看,各级医疗卫生领导层的管理者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认识还不够,认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既增加部门工作,又浪费钱,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者依然固守医学图书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了现代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科学性、综合性、智能性和共享性的发展。

(三)医学图书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认真的工作态度是作为一位合格的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现在好多从事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人员都过于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以认真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岗位。医学图书的信息涉及到医学学科的各个领域,专业性很广,但是一些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者由于一直处于一种安逸的状态未能紧跟医学的时

代潮流,进行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所以给医学图书信息的管理带了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是否合理,需要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保证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3]。

三、针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技术设备的投入

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先进技术的发展、引进和应用,能更好的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服务。医学图书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加大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技术设备的投入,很大程度上能带来最新最精的科研技术和成果,能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医学图书信息。加大医学图书信息设备的研发力度,提高创新性,创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更多的民众也能接触到更加专业和先进的医学知识,加强民众的医疗卫生安全防护意识,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增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者的认识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贯彻实施,增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者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作用的认识十分重要。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认识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各级医疗卫生领导层的管理者要提高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在医疗卫生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拓宽知识领域,还要紧盯医

学图书信息时事,做好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4]。

(三)加强医学图书信息队伍建设

作为一个专业的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深入了解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相关的知识,去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对医学信息专业知识的培养十分必要。定期对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人员进行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紧跟医学时代发展,学习最新的医学成果,才能随时掌握专业的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知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不仅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为我国医护人员提供医学专业知识的源泉。要积极面对当前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工作的创新性,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生命力,加强医学其先进性职能,提高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完善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机制,运用现代化的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手段,提高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效率,为将来我国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事业的繁荣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月秋.刍议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有效发挥医学信息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7):104-105.[2]陈蔚.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有效发挥医学信息的作用[J].中国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图书管理 信息化

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图书以及文献资源的重要地点,随着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多,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对图书进行管理,能更好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并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更好地实现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的之间的交互,使得图书馆资源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1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障碍

1.1 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障碍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较多,对其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当前高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建库缺乏系统性、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加工不够彻底;数据库之间互相封闭,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问题。由于对于图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往往资源库的建设、网络设置建设以及用户群体的连接和发展等方面都是分开进行,各个高校之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以及资源的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1.2 图书管理人员的技术与素质障碍

要想发展图书管理信息化,首先必须从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掌握方面来进行。只有管理人员掌握了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才能真正地将这些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来。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中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年纪都比较长,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接收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1.3 网络安全方面的障碍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是建立在数据库资源的完善前提下,准确而完整的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正常开展的保证。因网络安全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或信息被盗将使图书馆损失惨重。如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系统漏洞,造成黑客的攻击等各种情况都可能会对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当前的图书管理信息发展过程中尚未对信息安全的问题加以重视,这是后期发展必须考虑的重点内容。

2 实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方法

2.1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发展意识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是各类信息化网络化设备的引进,以及图书的无纸化和网络化。最重要的是图书管理人员意识的信息化。只有管理人员真正具备了信息化发展的意识和相关及相关技能,才能更好地加强和促进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信息强化和培训讲座等方式,从图书管理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开始抓起。保证领导者能够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行政命令和考察学习,不断提高图书馆领导和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2.2 不断提供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图书管理信息化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原始的图书管理方法,他们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图书馆必须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老员工的信息化技能,同时通过引入新的高素質人才来不断促进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定期委派管理工作优秀,能力突出的员工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更好地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进既熟悉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人才,不断优化管理人员的构成。通过构建新型的薪酬体系和奖惩方法,促进图书管理员工自发主动的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图书信息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2.3 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设施

高校的图书管理受众面向的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对于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接受程度更高,也更愿意采用新型的信息化管理设施。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离不开各类信息化技术和各类相关配套设施的采用。图书馆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投入资金加强信息化设施的建设,通过构建数字图书馆、不断增强数据库的浏览、检索功能,增设图书自助借阅和管理仪器,成立专门的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工作。图书的信息化工作也需要日常的基本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图书管理网站进行维护和更新,对图书的信息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公布,通过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大讲堂等各种方式,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的图书信息化服务。

2.4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图书的资源利用效率

图书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图书的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并加强图书的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就是要通过互联网将各个图书馆的资源进行联接和整合,统一管理系统、统一检索程序,使各图书馆的数据库

能够兼容和共享。另一方面,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要做到满足师生的基本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建立读者与管理员的沟通机制,利用互联网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并通过管理员的信息筛选,选择与教学以及师生发展的书目进行采购,并及时在网上进行新书公告,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新的书目信息。同时通过开辟图书馆的公共网上空间,上传图书馆书目和视频资源,开展图书资源管理的讲座等,将图书馆信息化的工作效果最大化。

结语

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图书管理者必须从管理层面以及技术层面深入思考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需求。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发展意识。不断提供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设施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图书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翠梅. 拓宽图书管理服务渠道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4(01)

[2] 闫海新. 国产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图书馆学刊. 2002(03)

[3] 郑丽. 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03)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篇4

课题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因特网已经成为全世界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由于书籍信息量庞大, 以往靠文字进行记载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因此, 数字图书馆由此产生, 图书馆正是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在我国,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单纯的基于数字资源的信息系统。它主要的功能是将文献、书籍资源数字化, 建立数字资源数据库, 并将这些数字资源嵌入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数字资源库是第一阶段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阶段是以集成服务为目的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与第一阶段的信息系统不同的是,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目的不再是以建设数字资源数据库为主要工作重心, 而是通过功能的集成构造统一的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能有效促进资源服务的无缝交换和共享。

第三阶段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特定的用户, 该系统有着不同的功能, 根据用户定制资源搜索功能, 更为人性化。第三阶段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当代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系统所追求的目标。

因此, 建立一个个性化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使读者可以在家中获得文学或书目信息, 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网站的读者吸引力, 并树立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对大学图书馆的良性运作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需求分析

功能性需求

本课题开发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是为实现图书馆高级信息化、个性化服务而建立的。当终端用户登录到本系统后, 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推荐的资源信息进行查看与浏览,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定制资源信息。每一个登录用户登录本系统后, 系统都会自动记录用户的书籍兴趣爱好, 并记录用户的爱好于数据库中, 当用户下次登录时, 系统就会根据用户的爱好主动推荐与用户爱好相关的资源信息。而且, 本系统也支持匿名访问, 但是匿名访问用户不能使用系统的定制资源信息的功能。当系统更新资源信息时, 系统会将更新的信息自动推送给用户, 无需用户刷新页面。本系统由7大功能组成, 包括读者借阅、浏览数据信息;个性化推荐分析模块;推送平台;数据库管理;资源定制;资源检索、浏览;用户登录。

本系统的功能描述如下:

(1) 用户登录模块用来实现用户登录信息的身份验证, 系统分为普通用户登录和管理员用户登录两种方式, 普通用户登录的权限要低于管理员用户登录的权限。系统还支持匿名用户, 不过匿名登录的用户无法享用本系统的所有功能, 只能使用其基本功能。本系统的注册用户只对学校内部的学生、教师进行注册, 实行实名制注册;

(2) 推荐分析模块是对用户的以往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 该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收集读者预订和书目信息, 形成一个评估的信息表, 为用户推荐资源信息做好基础;

(3) 资源定制是指用户对系统的各种资源可以进行自我定制, 例如用户喜欢科幻类书籍, 怎可以讲科幻类书籍定制为自己喜欢的资源分类, 当用户下次登录本系统时, 系统会主动将科幻类书籍作为首选资源推荐给用户;

(4) 资源检索模块是本系统的基础功能, 系统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对整个资源信息进行搜索, 将搜索结果反馈给用户;

(5) 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记录了本系统的各种数据, 包括图书信息、人员信息、推荐信息、定制信息、浏览信息、管理员信息等;

(6) 推送平台是本系统的亮点功能, 系统推送功能分为三类:新上架资源、热门资源、用户可能会喜欢的资源。本功能将有AJAX技术进行实现。

软件系统的性能决定着系统的工作效率, 对于控制系统来说, 性能要求高, 本应急救援系统的性能需求主要是数据真实性、易维护、安全性、易理解等。

非功能性需求

1.安全性

安全性是一个软件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如若管理员账号丢失, 被非法用户删除数据库、肆意修改救援信息等造成一系列不可恢复的问题, 所产生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本系统中, 必须保证账户的安全性。

2.易维护

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 软件维护在生命周期最后一步, 不过软件维护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由于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中考虑不周, 或者需求的改变, 或者软件功能的扩充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易维护, 即对软件易阅读, 易发现和纠正错误, 易修改和扩充等。软件的易维护性越好, 软件的维护工作就可以得到简化。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可以使得程序清晰, 易于修改。

3.易理解性

为了程序和文档能更好的被阅读人员所理解, 在程序设计时, 需要采用模块化, 结构化设计的方法, 对于难懂的程序语句或者文档需要加以注释。除此之外, 程序中变量、函数的命令需要有一定的含义, 使得阅读人员易懂。相关文档必须清晰准确。

4.易测试性

在程序编写结束后, 需要对程序进行测试, 测试程序是否通预期设计的结果相符。不仅如此, 如果程序存在错误, 设计的程序需要快速地、准确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因此在软件设计过程中, 需要书写详细正确的文档, 采用良好的程序结构, 使用测试工具和调试工具, 保存以前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用例等等。

系统设计

关键技术

AJAX编程语言并不是新的, 而是一种创建Web应用程序的技术, 它能使该程序更快、更好、交互性更强。通过AJAX, Java Script可使用XML Http Request对象来跟服务器直接进行通信。运用该对象还能促使Java Script在页面不重载的情况下跟Web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的目的。AJAX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通常是使用异步数据传输 (HTTP请求) , 如此就能使网页不需在服务器上请求整个网页, 而是少量信息。AJAX可使因特网应用程序更小、更快、更友好。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 是模型 (model) -视图 (view) -控制器 (controller) 的缩写, 是一种设计软件的典范, 适用于组织代码只用一种数据及业务逻辑显示分离的方法, 该方法拥有一个假设性的前提, 即如果在同一个部件里聚集了所有的业务逻辑, 且用户围绕界面和数据的交互可被个性化定制或改进, 而不需再一次编写业务逻辑。MVC得到独特的发展, 并被用于在一个逻辑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输入、处理及输出映射系统。

Mono Rail是一个.NET的MVC web开发框架, 原名Castle On Rails, 是Castle Project的一个子项目。Mono Rail实现的模板引擎有3个。

(1) Asp Net View Engine

用传统的.aspx文件做模板, aspx语法及相应的服务器控件就能被正常使用, 然而由于Web form跟Mono Rail的生命周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通常会使人感觉别扭, 限制了其部分特性的发挥。

(2) NVelocity View Engine

如果我们用NVelocity做模板引擎, 就需要学习好VTL语法。NVelocity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尤其是java程序员, 他们大多数都十分了解velocity。程序员在使用简单语法时不得不分离开界面和逻辑, 以便更好地跟美工协调配合。

(3) Brail View Engine

这是一种以Boo为基础的模板引擎。Boo是一种跟python的.NET语言类似的语法, 从Mono Rail的参考来看, Brail是性能最好、功能最强的引擎, 是人们的首选。然而Boo语言对人们来说是陌生的, 这是应用Brail引擎时面临的最大障碍。

设计原则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遵守以下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时一个整体系统, 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模块设计时, 应当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分析与设计, 并科学划定每一个子模块的界限, 确保任何缺陷都不会在系统集成时产生;

2.实用性原则: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传播知识、高效管理图书馆的系统, 该系统的出发点应是其特定的功能, 并重视实现这些功能, 确保系统充分发挥出实用性;在分析设计及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管理这个主题, 并切实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操作简单;

3.可扩展性原则: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拥有较强的开放性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对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功能等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本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各种大量的、基础优良的应用程序接口, 为今后扩展系统功能时不影响本系统的使用提供保障。

拓扑结构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含有三个数据库服务器:其中一个为图书馆主数据库服务器, 负责管理整个图书馆的所有资源数据;另两个是行为收集数据库和备份数据库。数据备份管理服务器的作用是:数据的备份管理、各资源信息的情况、行为收集结果数据、账号信息数据。该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定时向总部主数据库服务器提交所发生的数据改变。

系统架构

本系统采用MVC三层开发架构。在开发途中, XML为扩展标志语言提供了一个直接出列Web数据的通用方法, XML着重描述的是Web页面的内容。

功能设计

本系统设计的主要功能如下:

普通登录和匿名登录本系统

用户可以检索系统资源

用户可以获取最新的、热门的、可能会喜欢的资源推荐

用户可以进行系统资源的定制

用户可以进行个人信息设置

管理员用户可以对资源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管理员用户可以对用户账号进行管理

管理员用户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管理员与普通用户登录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并且两大用户的功能权限不同。

由于篇幅有限, 本文只对用户登录模块设计进行概述。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输入完整性检查, 用户名过滤, 数据库查询, 信息核对。

用户登录。接收用户输入, 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登录界面;

密码修改。接收用户输入, 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密码修改界面;

导航单元。提供指向资源检索浏览导航, 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

输入信息过滤器。通用组件, 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过滤;

用户信息对比验证。登录身份验证的核心, 通过与数据库全权限表进行数据对比, 根据不同的权限导航到不同的界面。

权限设置

本系统分为三大用户:普通用户、匿名用户、管理员用户。因此本系统权限划分为三种权限。数据库表中这三种权限依次用01, 10, 11表示。其中01表示普通用户权限, 10表示匿名用户权限, 11表示管理员权限。管理员拥有普通用户和匿名用户的所有权限。普通用户拥有用户登录、资源检索浏览、资源定制和资源推送功能权限, 匿名用户拥有用户登录、资源检索浏览功能权限, 管理员用户拥有全部功能, 还包括系统数据库管理和行为收集的功能权限。

因此在用户登录至系统内部时, 根据用户的权限生成不同的菜单即可。

数据库设计

建设数据库的总体目标是:把数据作为核心依据, 并以成熟的数据库管理、信息机网络交互技术为基础, 以遵循统一的标准为原则, 建立起一个集数据管理服务功能、数据组织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数据管理体系。本系统对数据的实时存储能力要求高, 而且数据量巨大, 因此本系统采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8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具有多种优势, 安全新高、存储效率高、运行速度高效, 在众多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具有绝对优势, 而且SQL Server2008可以与低版本的SQL Server进行无缝连接。本数据库包含三类数据:基础信息数据、行为收集数据和备份数据。这三类数据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

基础信息数据主要包含基本的与行为收集数据无关的各种数据, 例如账号信息、资源基础信息、推荐信息等。

行为收集数据主要包含与用户活动有关的各种数据, 例如用户喜欢的资源类别信息等, 该数据库在系统运行时需要做大量的收集工作, 将每个登录用户的喜好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中。

备份数据库信息是指将基础数据库和行为收集数据库信息全部备份, 保证系统数据的不丢失, 减少系统运营风险。

系统测试与评价

本课题的开发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环节, 且这些环节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系统分析环节、系统开发环节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并不容易被察觉, 于是造成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然而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传播知识文化为目的的系统, 务必确保其不存在功能缺陷, 具备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可靠性, 否则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所以, 在开发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时, 系统测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确保系统的功能实现,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在软件工程内, 系统测试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测试方法。所谓黑盒测试, 通俗的讲就是功能性测试, 具体方法是给系统一个输入, 测试其输出情况。比如在应急医疗救援系统中, 测试人员输入一个无效数据后, 系统需要给出一个提示“您输入的数据无效, 请重新输入”类似的结果。白盒测试应用于系统的内部测试, 具体方法是, 按照系统的业务工作流程和数据流程, 检验其工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通过上述软件测试的方法, 本系统的四大功能模块基本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和功能, 而且界面有好, 使用方便, 数据项显示正确输入到系统中图形模式的数据项能够正常工作。

总结

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 篇5

关键词:学校图书;信息化管理

1学校图书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备陈旧

大部分学校图书馆的硬件设备都比较陈旧,图书查询和图书续借等工作都是由人工进行。部分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一直处于动态中,学校图书馆分成多个独立的借阅馆的现象非常多。这对于学校图书馆的集中管理和教职员工图书借阅的方便性等多个方面都非常不利。因此,必须优化图书馆硬件设备,更新优化图书馆的硬件设备是解决图书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的直接方式。

1.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图书管理工作受到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影响,其图书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有待于提高。整体上看可能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传统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信息技术管理能力不足。此外,部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学习和业务能力提升的意识比较单薄,这导致了其信息技术水平提升较慢的现状。管理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不利于教职员工进行使用和学习。

1.3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大多数学校将校建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设施建设和校舍建设两个方面,对于图书馆建设工作投入的财力和政策支持较少。图书馆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为各项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各学科课外学习的延伸,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场所,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提升学习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校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投资,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以便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2.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图书馆信息化配置

图书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通畅的信息化管理路径,对于图书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信息化的更新,才能够达到集中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因此,学校要优化图书馆硬件设施,实现图书管理的所有节点均达到信息化,从而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准备好硬件条件。优化学校图书馆硬件设施需要以下三方共同努力。第一,学校领导要对校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从而保证图书馆硬件设施采购和安置方面的落实。第二,需要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化管理设施的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保证落实后的硬件管理设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三,教育部相关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学校图书馆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政策指导和资金投入上的支持。

2.2加强日常培训,提高图书管理员业务能力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日常具体工作的开展者,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信息化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与之俱进,信息化技术的相关软件的升级换代非常频繁。在职的图书管理员具有丰富的实体图管理经验,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管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受制于受教育时代性的影响比较薄弱。因此,学校要对图书管理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实现图书管理员能够熟练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以下三方共同努力。第一,学校要对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随着图书馆信息化革新的进程而同步进行,在建设过程中图书管理员要对引进的设备的功能和具体使用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说明书的阅读进行操作使用的学习,通过设备安装工人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进行设备维护的学习。在图书馆信息化硬件设备落实之后,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具体业务培训和考核。第二,图书管理员要对本质工作进行学习,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近况,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图书管理综合能力,增强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第三,教育部门要协调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和相关图书设备厂家之间的关系,组织两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于两者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

2.3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应用能力

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在图书馆信息化的进程中,增加了许多终端服务设备,学生在图书馆的图书查找和借阅通畅情况下需要自主完成。当代学生在学生生涯中从未离开过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学生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工作做贡献。发挥学生熟练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需要以下三方共同努力。第一,学校要对学生进入图书馆进行辅助性工作给予政策上和财力上的支持。例如,对于有能力参与图书管理工作的学生给予相关社会实践的表彰,对学生参评各项优秀学生评选活动给予加分政策,或者对于学生相应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以促进学生养成勤工俭学的意识。第二,图书馆相关领导要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对有意向参与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学生进行分类培训,发展其各自专长。第三,学生要养成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从而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心理上铺垫,这需要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上的引导。

3结语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图书馆是教职员工精神家园的圣地。图书馆的管理形式的升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关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信息技术,通过自我学习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图书馆管理形式的变化,从而满足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管理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xx.

浅谈图书信息化的管理 篇6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管理;图书信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18-01

书是知识的源泉,同时图书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图书信息化管理业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则需要不断的加强图书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图书信息化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多数教育图书管理中心都实现了利用计算机多对图书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大型综合的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因为资金充裕、管理性强而走在了图书信息化的前列。其中少数的大型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全世界的图书数据库及进行应用,构成集图书全文、学术研究、个人积累、音频、视频资料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1]。虽然我国大型的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功,但在多数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图书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二、图书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的多数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上相对较为落后,还停留在信息采集、编目、检索上。虽然通过计算机引入了公共检索等多媒体模块,但供检索的资料明显不足,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文献比例偏低,一直都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部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通关计算机能够检索到的资源还仅停留在馆藏书目上,大量的资源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图书管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2]。

2、没有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库建立

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库建立,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无法实共享,这也是我国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图书信息化管理落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各个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数据库建立还处于各自为战阶段,主要表现在各自建立标准的不同、协调性差、数据精准度不够、错误率高,同时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数据库运行的稳定性也较差。

3、资源短缺

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库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而各种期刊的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飞速的增长。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经费不足造成了购书数量日益减少,从而造成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信息匮乏,长期下去势必会对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图书信息化管理进程产生严重的影响。

4、管理设备落后

图书信息化管理对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国的部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管理设备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受经济影响,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设备落后较为严重。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管理理念差距巨大,从而造成了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资料信息无法满足人们需求,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信息化管理发展缓慢。

三、加强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加大经费投入

增加在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上的投入是强化图书管理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作为一项非盈利项目,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投入,因此可见要想加快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就要加大在资金上的投入。因此作为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发展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增加在经费上的投入,加快图书信息化进程[3]。

2、采用统一标准建立数据库

高标准数据库是提高图书数据库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加强在数据采集、检索、维护等方面上的工作,加快行业推行统一标准的步伐。采用统一标准建立数据库后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也可以降低数据库的维护和使用费用。

3、建立数字教育图书管理中心

在提高教育图书管理中心自身文献的比例的前提下,应当不断增加购买电子文献的数量,购买过程中应当时刻确保资源的优质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在线查询、续借、预定、收发电子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点播、电子预览室等,并尝试着向公共开放。信息资源的扩展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尝试着同著名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商、优质出版社等机构进行合作,不断的丰富教育图书管理中心的信息资源,减少在收集、整理、分类资源上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4]。

4、及时更新管理设备

图书信息化管理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因此要引进高科技设备,只有先进的设备才能使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图书管工作人员应当不断的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应当不断的引进新型的硬件设备帮助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快速的发展,加快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步伐。除此之外,在图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融入网络因素。同时因为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的信息量巨大,因此应当在教育图书管理中心中引进自动化设备,对图书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教育图书管理中心自动化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力。例如,自动对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内的图书进行编目、检索、咨询,从而实现对图书馆内资料的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可见图书信息化管理是我国教育图书管理中心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时代对教育图书管理中心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图书信息化管理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先进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图书信息化管理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云祥.加强医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10.10(5):11-12.

[2] 邓宗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初探[J].教育探索,2013,11(6):60-61.

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影响 篇7

科技的进步扩大了人类的认知范围, 提高了人类的认知能力。知识作为智慧的象征, 由个人的特权, 走向大众;每一个人都开始去创造知识, 每个人也都开始去用知识去丰富自己的生活。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排头兵, 信息技术在创造知识的同时, 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途径。传统的图书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开始彷徨, 后来试探, 最后适应。在馆藏知识方面, 图书管理所面对的不再是图书管理有限的纸质资料, 而是浩如烟海的各种共享信息;在服务方式方面, 图书馆必须改变原来的寥寥的专业人士, 开始走向大众去引导人们通过阅读去丰富自己的生活。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研究者们也一直在跟进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影响。刘丽梅认为,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图书的管理也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图书给图书的管理带来了方便, 注入了新的活力。刘永萍认为,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具体分析了信息技术丰富了图书管理内容, 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管理服务;并对图书管理工作应对信息技术影响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应当创新图书管理知识,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二、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无孔不入的信息技术, 通过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等方式, 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们在应用信息技术与图书馆进行交流的同时, 信息技术也影响着图书馆自身, 使图书管理更加有序更加方便。本部分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内容的丰富, 以及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服务的影响。

(一) 丰富了图书管理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各种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使得原来只限于纸质资料的图书馆开始囊括各种资源, 比如电子书、视频、音频等。图书管理内容的丰富使得图书管理不仅要面向单一的纸质图书和有限的读者, 而是要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和无限的虚拟用户。图书馆由原来的一栋藏书建筑成了一个实体加虚拟的服务机构, 它一方面收藏着大量的实体资源, 另一方面还提供着网络、数据库和远程服务。传统的图书馆开始向信息化图书馆变化。信息化的图书馆利用信息化技术处理过的图书信息, 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 收藏了大量的数字和直至信息。

(二) 改变了图书管理的服务

图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服务获取一定的收益。因此, 图书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服务。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场所固定在有限空间的图书馆里, 顾客在进行阅读时往往体会不到图书管理的软件服务, 体会到的只是图书馆提供的硬件服务。信息化图书馆的服务受众不仅仅是现实中的读者, 还包括利用图书管理系统的广大用户。信息化图书管理可以为用户提供所有显示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此同时, 信息化图书管理还可以增进图书管理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 增进图书馆对读者的了解, 使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增强认同。图书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系统完成以前非常复杂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后读者的反馈信息, 图书管理者可以在图书馆网站的后台进行一些调整, 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人性化的服务。

三、图书管理应对信息技术影响的方式

图书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平台,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图书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 采用适当的方式去适应信息技术的需求。本部分主要探讨了图书管理在应对信息技术影响时, 要注意创新图书管理知识,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一) 创新图书管理知识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图书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 就像上面一部分所谈到的一样, 图书可能包括电子书、视频、音频等。因此, 图书管理也应当根据图书形式的变化有所改变。但是, 传统的图书管理人员可能在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不同, 他们在图书管理知识方面的欠缺必须得到补充。由于图书资源的增加, 使得原来的信息检索和分类异常复杂。怎么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数字信息中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管理, 也应当是以后图书管理应该注意的一个方向。正如上面一部分所谈到的, 信息化使得图书馆所面向的客户扩大化了。在与虚拟客户进行交流时, 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些信息知识。

(二)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图书馆的客户人群在不断增长。图书馆如何在增长的人群中收益, 同时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图书馆为了发展需要提高自己的收益, 所以他必须向自己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客户大概包括两类, 一类是正在享受服务的客户, 一类是目标客户。首先, 图书管理人员要保证现实客户能得到高雅服务,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尊重自己的客户, 为保证客户的满意, 图书馆可以让客户对服务进行评价反馈, 以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不周到之处进行改正。其次, 图书管理也要注重目标客户的培养。图书馆比较现实的宣传方式是通过现实客户的口碑相传, 因此图书馆可以为现实客户提供一些优惠, 让他们在自己享受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图书馆会员。

四、结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图书管理的走向, 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研究者们也一直在跟进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具体分析了信息技术丰富了图书管理内容, 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管理服务;并对图书管理工作应对信息技术影响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应当创新图书管理知识,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摘要: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具体分析了信息技术丰富了图书管理内容, 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管理服务;并认为应当创新图书管理知识,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管理,影响,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图书的优势[J].科技资讯.2012 (14)

新时期怎样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篇8

关键词:图书信息管理,基本内容,计算机

人图书馆作为承载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管理图书馆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就成了发挥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逐渐转变, 从注重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管理, 再到注重文献收藏的管理, 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对知识信息的管理, 图书馆管理模式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革, 充分发挥着它重要的社会价值。

1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

图书信息管理是指图书信息收藏单位对其收藏信息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收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存储, 使之能够快捷准确的检索出来。图书信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还包括它的完整性, 只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才能避免图书信息的流失和浪费。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对于收藏单位和社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 是为社会、集体、单位或者个人储存和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信息, 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疑问。

2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书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储存、查找和跟踪, 保障图书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最大程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

2.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

2.1.1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锋技术。在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能够有效的将所需要的、最新的、最完整的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收集起来, 成为信息收藏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 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 以便客户查找资料。

2.1.2图书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 新时期的图书信息分为传统纸质和网络两种, 无论哪一种信息, 都是社会和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信息, 其静态、平面和文字的传统形式, 已不能受众于广大读者, 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则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将其声、形、文、像动态地、有效地统一成一个易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资讯平台, 还能够成为灵活便捷的工作平台。

2.1.3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交互性和实时性, 尤其是图书信息资源的实时性, 表现在:当人们某一阶段需要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 它不仅是最新的, 也是最为有效的, 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的。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使图书信息的查找更加简单、方便,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信息的部分内容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检索, 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 最终在众多的图书信息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2.1.4图书信息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计算机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 变得更有效、更快捷、更实际,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原有的图书信息不仅只表现出图形或者文字, 而且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影像、连续地、可逆地、可选择地、实时的表现出来, 成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的代表。

2.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2.2.1图书信息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是网络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 也是必要途径, 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是具体的人或单位对纸质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 计算机首先进入图书信息管理领域时也只是为纸质图书提供自动化服务, 随着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的管理逐渐延伸到电子图书的管理, 在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中, 计算机无疑成为重大改变的导火索, 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改变, 图书信息的服务也跟着迈出了大门。我们开始尝试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取代原来厚重的纸质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 把不同类别的众多的资讯、图片和数据通过多媒体网络形式呈现给用户, 不仅提升了信息服务的品质, 还为用户提供了覆盖面广、存储量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资讯平台, 以及立体、动态、灵活多变的工作平台。

2.2.2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使图书信息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图书电子出版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图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和及时, 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先驱力量, 电子图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也成为促进图书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和速率的重要前提。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3.1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以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 是图书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依据, 电子阅览室中, 图书信息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 摆脱了传统比较枯燥的管理模式, 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图书信息的另一个世界。

3.2计算机检索技术为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 信息资源的储蓄量大, 归类复杂, 人们查找满意的信息资源不太容易, 先进的检索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人们可以输入最关键的字眼, 轻而易举地在亿万图书信息资源里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4对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思考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 对它的研究还在继续, 但是, 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管理必将成为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将知识作为图书馆的管理核心, 针对图书馆中的所有信息、知识、智力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并且将知识的传播与开发作为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 然后通过有效的管理流程, 进行知识的创新、评价与应用, 提高图书馆对阅读者的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图书馆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不断增长需要的重要手段, 更是图书馆发挥其社会存在价值的重要条件。所以, 图书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揭示了知识生产、传播、利用的规律与发展, 是人类发展中, 利用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 图书馆只有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革管理模式, 才能实现图书馆的不断发展, 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9

本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人员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首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图书住处和读者的信息进行调整,如查询、修改、删除图书、添加图书、添加读者等。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具体的物理设计,为下一阶段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在一个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系统实现的效果,合理的数据结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存取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的一致性,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并且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也非常有利于程序的实现。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规划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管理各种书籍信息和读者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及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关联,在人机对话界面上尽量做到人性化,使用简单;同时尽量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查询速度。

2.2 功能模块结构设计

对各项能进行分块、集中、关联、优化,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设计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3 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图书管理要具体体现各种书籍资源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建立与读者之间便捷的联系,达到管理信息上的有序性,确保有限书籍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一般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以及对图书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的分析,设计如图1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读者信息:借书证编号、姓名、性别、职务、办证日期、借书证有效时间、借阅现状和借还历史等。

书籍信息: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作者、分类、ISBN、出版社、出版时间、定价、入库时间、流通状况等。

借阅信息包含两块内容:

(1)添加借书信息:读者信息和书籍信息。

(2)添加还书信息:读者信息和书籍信息。

得到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后,编写需要的程序代码即可实现信息管理的功能。

3 系统功能模块

数据库以图书信息表为核心,以图书流程中生成的表如图书历史借阅信息表、图书当前借阅信息表等为辅。功能模块上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图书订购、验收模块:能在线订购图书,在订购时能自动查重,如图书本来就有的,将列出典藏信息,询问是否订购。验收主要是新书到馆后,手工验收完,用计算机进行录入(录入时也要进行查重),产生验收清单及各种统计报表。

(2)图书编目模块:有图书编目、自动查重、统计打印功能。

(3)图书典藏模块:设置图书的馆藏位置是否流通,旧书的剔除(剔除的旧书作为历史数据保留并可打印输出),图书典藏位的调整,新书通报,典藏信息的查询与统计。

(4)图书流通模块:完成图书的借阅、返还、超期破损处理、查询功能。自动识别图书借还操作,且在借还书时,如有图书超期,超期图书加亮显示,超期时间和罚款金额也一并显示,这时只能还书不能再借图书。

(5)查询模块:包括公共书目查询、个人查询和读者留言几个子模块。公共书目查询子模块可根据书名、主题、作者、分类号、出版社、地点、类型、文种等途径检索,显示图书的详细信息(索书号、ISBN号、正题名、第一责任者、页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价格、开本、入藏日期)和馆藏信息(图书条形码、索取号、典藏点、图书借阅状态);在公共书目查询子模块下还有一项功能即新书查询功能。个人查询子模块针对的是读者自己,不仅查看自己的借书信息,还可实现图书续借,在进行查询时,须输入自己的借书证号及密码,方可看到查询结果,否则将显示出错信息。

(6)数据处理模块:能实现对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操作。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即能进行读者信息的删除、添加、修改等操作,各种统计报表的生成,如图书的出借率、图书的历史借阅信息等。还能设置读者类型及不同类型读者的图书限借数量与期限,不同类型的读者,如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毕业班学生与非毕业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借阅图书的数量和期限可不同。

4 数据字典

建立数据字典是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的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明,它包括数据字典条目和数据字典内容。

(1)书籍信息: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书籍作者、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价格、关键词、登记日期、已借册数、书籍数量、借阅次数、备注。

(2)读者信息: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读者种类、读者单位、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登记日期、停用否、超期次数、借阅次数、未还本数、罚款金额、备注。

(3)读者种类信息: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超期罚款单价、备注。

(4)书籍类别信息: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

(5)借阅信息: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出日期、应还日期、是否归还、超期天数、罚款金额、备注。

(6)密码信息:用户名、密码、用户权限、权限名称、备注。

(7)帮助:编号、索引、详细。

5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图书流通过程中有两个实体:“图书”和“读者”。实体“图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借阅和被借阅的关系,“图书”的属性有“图书编号”、“书名”、“类别”、“作者”、“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是否被借出”等。“读者”的属性有“读者姓名”、“读者编号”、“性别”、“读者类别”、“工作单位”、“登记日期”、“借书数量”。在对数据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6张表:(1)读者类别:字段有: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限期限;(2)读者信息:字段有:读者姓名、读者编号、性别、读者类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登记日期、已借书数量;(3)借阅信息:字段有:借阅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出借日期、还书日期;(4)书籍信息:字段有:图书编号、书名、类别、作者、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是否被借出;(5)图书类别:字段有:类别名称、类别编号;(6)用户表:字段有:用户名、用户密码。

6 经济效益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为图书馆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节省采购的开支,二是节省人力资源,即降低工资的开支。首先,比起通常的自动化系统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管理信息系统作用更强。其次,由于它具备工作量的统计,使得图书馆在确定每个岗位编制的时候有了可靠的依据,而不必像以前依靠经验来定编。另外,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普遍很紧张,如何节省有限的经费,又不影响正常的借阅?一种方法是馆际互借或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另一种方法是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科学地确定购书的种类与数量。第一种方法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轻易实现,第二种方法必须确定图书的利用率、周转率和读者的需求结构,这正是图书利用分析子系统的功能。可见,管理信息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图书馆带来真正的管理科学化,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并且完善图书馆自身组织结构,其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乎无法估量。

7 总结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作为信息搜集、存储、加工、传播中心的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变迁,必须采用全新的管理体系来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管理信息系统拥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设计体系,将其引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来必将使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时代。

在国内虽然图书管理系统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因此,我国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地实施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图书管理系统。

摘要:为了适应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经过考察比较,图书馆应该利用自己的力量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重新改造,使新系统不仅能利用当前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建设成果,方便读者查询、借阅操作、解决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单位资金投入有限、图书需求量大等特点,对图书管理中各业务环节加强管理。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功能模块

参考文献

[1]G.B.Davis,G.Everest.Introduction to Manage2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McGraw-Hill.1974.

[2]张树兵,戴红,陈哲编著.Visual Basic6.0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汾.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02,(01).

[4]陈亦强.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05).

[5]林英华.企业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2(33):122-126.

[6]庞秀平.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6:78-81.

[7]张汾.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山西电子技术,2002,1:22-27.

[8]韩明珍,魏楚元.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1):52-55.

[9]何仲昆,杨玫,王秀珍.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6):55-58.

[10]何仲昆,杨玫,王秀珍.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6):55-58.

关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管理分析 篇10

图书馆的整体质量高低和服务水平的高低, 体现出一个社会文化进步和文明水平的高低, 所以图书馆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图书馆管理落后的情况也越发凸显, 图书馆建设滞后也影响到了我国的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及校园图书馆在管理上多数仍处于传统的管理水平, 这与信息技术时代的自动化管理及网络化管理有很大的差距, 发展空间巨大。新时代的发展表明,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图书资料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只有改变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才能为读者提供有效和多层次的服务, 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信息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功能。

二、实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意义

(一) 在经费方面可以大量节省

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主要通计算机完成, 较之以往的传统方管理, 能省却很多环节的工作, 在人、财、物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节省。比如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是需要进行卡片的制作, 对每一本书都要进行目录卡、目录卡保护套、书根卡、书根袋、种次卡、图书登记簿、借书登记簿等等的配制才能完成, 但有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 最多只需要两个条码便可完成, 能节省大量的材料成本。

(二) 提高工作效率

在图书的登记方面, 进行自动化管理后, 由于软件管理系统都自带编目和导入功能, 登记时能免去手工操作的麻烦,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 在借阅图书方面, 手工操作需要对图书及借阅者信息都要进行手工登记, 工作量大而且麻烦, 而采用微机自动化管理后, 每本图书都采用条形码, 具有唯一识别性, 而借阅者都采用磁卡式借书证, 管理人员只需进行扫码便可以完成图书及借书证的登记工作, 整个流程可以说是瞬间完成,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图书的流通效率, 而用对于借还图书的登记信息的准确性也大为提高。

(三) 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

图书管理自动化以后, 管理者和读者都能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了解, 通过网络查询, 对于馆内的图书的有无及借出情况随时查询, 哪些借出, 哪些在馆, 什么时候能归还等都能一查便知。同时也能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预借, 同时读者对所借图书通过在线查询可以知道所借图书什么时借的, 什么时候应当归还, 都一目了然, 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续借, 大大方便了读者的借阅及管理员的管理。另外, 一些新图书在出版时都有电子版, 在不涉及版权的情况下, 很多图书资料都可以共享到网上, 方便读者在线阅读电子版, 大大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及利用率。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采购盲目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管理还是自动化管理, 都存在采购盲目的问题。图书的采购上, 由于传统方法在管理时, 无法统计流通的图书的热门与否, 采购什么样的图书, 缺乏数据支持, 完全凭采购人员的经验及直觉, 偏差在所难免。在资金方面存在浪费, 每年都购书, 却采购不到所需的图书。而采用自动化管理中, 由于软件功能方面的限制, 有的软件缺少统计功能, 反而在采购方面仍然要凭感觉, 往往购进的都是利用率不高的图书, 导致资金的浪费。

(二) 图书的存放及保管问题

管理意识差, 对于图书的存放及保管不到位, 存在丢失及损坏情况, 而不能及时补救, 再有图书的老化情况严重。另外图书的排架混乱, 分类不科学, 导致查找和归位困难。而在自动化过程中, 编目过于繁琐, 对于现有书目资源利用不够, 复本资料重复录入的情况大量存在, 查重困难, 使管理人员浪费工作量, 不同馆间数据不能共享。

(三) 网络功能利用不够

主要表现在不能自动化的软件开发不够完善, 导致读者使用不方便, 检索困难, 没能发挥网络功能, 馆际间的联合较弱, 彼此的互通不够, 一些馆中图书量不足, 一些馆中的图书得不到利用。

三、计算机信息化图书馆建设

(一)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主要由主服务器和多台工作站形成局域网, 局域网再与互联网相连, 这样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访问图书馆的网站, 读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图书的查询、预约、预借等, 而图书管理员则在联网的计算机工作站上进行图书编目和图书流通及相关统计等工作。

(二) 公开查询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应用在较大图书馆的大厅里, 通过操作, 可以对图书馆概况和相关的借阅操作流程进行了解, 以及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规章制度, 也可对书刊信息检索。

(三) 图书防盗系统

为方便读者借阅, 现代图书馆都采用开架借书的方式, 为避免丢失, 采用防盗系统进行控制。防盗设备包括有单双防盗门、磁条充消仪、磁条检查仪和磁条。

四、总结

图书管理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 篇11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手段;有效性

一、前言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管理要想满足读者需要,为读者提供完善的图书服务,就要从管理手段创新入手,以信息化手段为主。在图书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不但是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升图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在图书管理中,我们应结合图书管理实际,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满足图书管理需要。

二、图书管理应立足现有藏书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藏书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当今社会人类知识急剧增长,各类图书文献高速出版,因此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需要的图书文献资料收集齐全,也没有必要全部收集。否则会浪费文献资源和有限的资金。在企业图书馆的藏书特色建设中,我们应该重视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与协调,开展文献资源共享,才能发挥各自的特色,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考虑到图书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图书管理质量的必然措施,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应用信息化手段: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图书馆藏资源的共享

在图书管理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需求,并节约建设和管理资金,图书馆应根据自身馆藏情况,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访问,使图书管理能够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

(二)在图书馆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在图书馆建立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取长补短的方式,积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并以此为基础,采取信息化手段,保证信息共享取得积极效果。

(三)根据图书管理实际和用户需求,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图书管理实际中,用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单纯依靠图书馆现有资源难以实现。基于这一现实需求,应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图书管理质量。

三、图书馆应在日常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和应用水平

图书馆不仅要成为资料库、信息数据库,而且应当成为思想库,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还应该有计划约请各行业的专家,依托馆藏的信息资源制定远景规划,设计研究课题,为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决策机构提供超前的服务。最重要的是使已有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有效运转,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手段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图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图书馆应根据管理实际,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考虑到图书馆的现实需求,单纯利用人工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就要根据图书馆的现有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二)图书馆应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实现服务职能拓展

图书馆在服务职能定位过程中,不能仅仅限于文献资料的提供,还应该利用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实现服务职能的拓展,最大程度的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满足图书馆的现实需要。

(三)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管理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图书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信息化手段不但可以促进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高,还能使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更上档次。所以,图书馆有必要结合自身管理特点,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

四、图书管理应在服务管理中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整理工作是对馆藏文献加以登记、分类、编目和排序等,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在现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图书馆管理手段创新就是从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转化为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

从图书管理的发展来看,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应用信息化手段不但是图书管理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措施。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应用信息化手段:

(一)在图书馆文献整理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

考虑到图书馆文献整理工作量较大,依靠人工整理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工作量较繁重。为此,应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图书馆的所有馆藏文献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日常使用和调阅,提高管理效果。

(二)在图书馆图书查询系统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提高文献资料的查询速度,应在图书馆图书查询系统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使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资料,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缩短用户的查询时间。

(三)在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

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借阅是重要的服务内容。为了保证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服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应在借阅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图书借阅管理水平,使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能够在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有较大提升。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图书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是提高图书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21世纪将是图书馆形成社会知识中心的世纪。图书馆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发挥知识导航的功能,成为馆内服务与网上服务相结合的高度现代化的知识网络。为此,我们应从馆藏资源共享化、日常管理高效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等几个方面,重点应用信息化手段,保证图书管理在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要。

【参考文献】

[1]梁彩霞,谢新栋.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88-189.

[2]赵玉田.知识经济与管理理念的创新.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

[3]陈爱燕,于爱君.全文信息上网与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信息技术,2000,(7)

图书馆后台信息管理系统 篇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和传播利用, 使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我国骨干通信网的建设, 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向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图书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它给企事业管理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极大提高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全面提高了图书管理水平, 大大减少了以往入出存流程繁琐, 杂乱, 周期长的弊端, 可以减少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及库存管理中的漏洞, 减少大量的数据冗余和繁琐的工作量, 同时也减少人工操作出错的概率, 可以节约不少管理开支。

为了加快图书管理自动化的步伐, 提高图书的管理业务处理效率, 建立图书管理系统已变得十分心要。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 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 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起来, 并且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革命。鉴于目前学校图书数目剧增, 图书信息量也呈爆炸性增长的形势下, 对图书管理系统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书管理系统也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各系统力求使其功能简洁明了, 而且齐全、易于操作。

图书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管理系统模型的研究, 提出一套构造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的方法, 并利用数据库、信息系统分析所学的知识, 结合其它图书管理业务常识, 建立相关数据模型, 利用面向对象开发工具对其进行设计与开发。建立一套有效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减少工作量, 将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提高图书馆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1 系统开发使用NEO的框架

系统整体实现是基于NEO开发框架, 它具有典型的Java Web开发分层, 表现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开发者只需编写必需的代码, 不需要直接接触底层的API, 可以为程序提供清晰的结构并且提高程序的内聚性。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JAVA相关的技术具有“一处编译处处运行”的特性, 所以系统能够跨平台使用。

2 系统分析

2.1 图书分类列表管理功能

系统首先是显示所有的图书分类列表, 所有图书都按其分类排列在各分类名下。此管理功能只有管理员可以操作, 其他用户类型均不可以操作。

此功能为在线图书销售系统后台管理功能模块之一。在此功能中管理员可以对图书分类列表进行修改图书分类、删除图书分类、创建图书分类等功能进行管理。

2.2 图书管理功能

此功能也是后台管理功能模块之一。在此功能中管理员可以新建图书、编辑图书信息、上传图书封面、删除图书、搜索图书、统计图书等和图书相关信息进行修改, 实现图书信息实时动态查询显示的管理模块。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登录页面:用户可点击登录框内的注册按钮进行注册, 注册时必须填写用户名, 密码, 确认密码等信息。注册成功后可返回登录页面, 只有用户名、密码都正确才可以成功登录系统, 系统根据用户输入正确的信息, 跳转到系统的主页面。

(1) 管理图书分类:在这一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对图书分类进行增、删、改、查的管理。点击“新建分类”即进入新建图书分类的页面, 按要求输入信息进行添加。但分类名称必须是不能重复的名字, 不然添加不成功。点击“编辑图书分类”即进入编辑图书分类的页面, 在此页面可以看到所点击分类的分类信息, 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修改并点击“确定”按钮信息修改成功。点击“删除分类”则对该图书分类进行删除。

(2) 图书管理:在此模块, 管理员对图书进行增、删、改、查的管理。点击一个分类名, 在分类名下有“新建图书”按钮进入添加图书页面在该页面中选择图书分类, 输入图书名、出版社、作者、图书简介等信息, 带红色“*”的为必填选项, 若有漏项当点击“确定”按钮时则会弹出提示信息, 可输入未填信息即可。点击“编辑图片”即进入编辑封面图片页面, 在此页面可以修改图书的图片。点击“修改”按钮便进入了修改图书信息的页面, 此页面会显示本书的详细信息, 在此可以修改图书所属分类, 修改图书名称、出版社、作者、图书简介、定价等信息。点击“删除”按钮会弹出“是否删除”的对话框, 点击确定则可以删除该图书所有信息。

(3) 搜索图书:点击“搜索图书”即进入搜索图书页面, 可以选择根据图书分类名称查询所有这个分类下的图书。也可以根据图书名称、作者或者是出版社等信息对想要的图书进行模糊查找。

(4) 统计图书:点击“统计图书”进入统计结果页面, 在此页面会看到同年同月上架图书的总数和总价, 便于管理员对图书进行汇总。

(5) 修改密码:点击“修改用户密码”进入到修改密码页面, 在此页面管理员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

(6) 移动图书:此功能在各分类图书列表页面的下方, 先选中要移动的图书, 再选择要把图书移动到的目标分类名称, 点击“移动”按钮系统将执行移动操作。

(7) 退出系统:点击“退出系统”按钮, 即可退出本系统回到最初的登录界面。

3.2 系统控制流程

系统通过登录信息与数据库进行验证, 如果输入的是正确的用户信息系统将会跳转到管理员首页, 管理员可以管理图书分类、管理图书信息、修改密码。如果输入的用户信息在数据库里不存在, 则系统会提示用户先进行注册。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系统开发得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 从用户登录到各模块的运行, 要以最简便的操作提供最强大的功能, 这是程序设计的理念和方针。使功能更全面, 更具有人性化。

3.3.2 图书管理模块

图书管理模块是管理员对图书进行增、删、改、查的一系列操作, 图书管理模块可以分为七个功能, 分别是添加图书、修改图书、删除图书、移动图书、编辑图书封面、图书统计和图书搜索。本模块的搜索功能可以以分类名称搜索和对图书信息进行模糊搜索, 大大增强了后台的搜索能力。

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包括需要测试的产品系统的软件, 还要包含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因此, 必须将系统中的软件与各种依赖的资源结合起来, 在系统实际运行环境下来进行测试。

5 结论

系统使用了后台管理形式, 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增、删、改、查, 统计管理等等。总体来说, 本系统能够完成图书馆后台信息管理的所有基本功能, 辽宁省直属机关工委党校通过使用本系统来管理图书馆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相比, 前者毫无疑问会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能够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提高整体工作效益, 减少差错, 节省人力物力, 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 提供完善于的技术保障。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倩.网页设计中人机界面的特征[J].魅力中国, 2010, 4 (1) :21-22.

[2]马炎.图书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 2007, 21 (1) :255-255.

上一篇:学院设备管理下一篇:齐齐哈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