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2024-08-30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共8篇)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1

1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概念

图书馆信息服务无障碍是指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资源和资源提供方式应该具有可及性和通达性, 不存在影响读者接受的障碍。图书馆信息服务无障碍是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无障碍理念引入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而形成的全新概念。作为发展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目标就是要使全社会所有的人, 包括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儿童, 在信息获取和使用上享有均等机会。它不仅能够改善残障人士与社会隔离的状况, 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多的教育、社会参与和就业的机会, 对体现城市人文关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也同样具有深远影响。

与正常人群相比, 残疾人在获取信息方面更依赖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教育机构, 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 理应以服务残疾人为己任, 关心和扶助他们, 对他们实施知识援助, 消除他们与常人之间的知识鸿沟, 维护他们做人的尊严。是图书馆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 也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

2 国外图书馆对无障碍信息服务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联共同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称, 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 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 还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 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或住院病人及在押犯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当今世界各国的图书馆都非常重视为残疾人服务的问题, 甚至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残疾人的人身权利以及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例如美国图书馆众资源多、服务到位。一是数量众多分布均匀。目前美国有各类图书馆117378家, 美国总人口为3.04亿, 平均2500人就有一家图书馆。各城市平均每5公里就有一家社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人均享有量是每2.9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二是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硬件设施上, 社区图书馆遵循让读者使用方便的原则来设计, 针对弱势群体, 图书馆还有无障碍通道、残疾人阅览室和专用设施, 另外还有送书上门的服务。三是借阅方便。图书馆一般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段, 在美国的图书馆借书很方便, 成本低廉。只要出示相关证明就可以免费申请办理借阅卡, 无需押金。一次可借40本书, 10盒录影带, 还可通过电脑或电话续借。

3 我国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现状

为所有民众提供无差别的均等文化服务, 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人孜孜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 作为和谐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公平正义原则的体现, 残疾读者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服务群体。目前, 残疾人信息服务无障碍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研究制定信息无障碍标准、研发无障碍关键技术、提供完善的文化数字资源、探索更多的示范推广领域, 都有待我们汇集大众之力去完成。目前我国关于残疾人总数的统计, 最权威的数据只能找到《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公报显示, 截至2006年4月, 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 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受教育难、就业难。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仍然严重不足, 导致残疾人受到的教育普遍偏低, 甚至享受不到学校教育。由于生理、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利因素, 残疾人就业自然面临比普通人更为艰难的窘境。在种种严峻的形势下, 政府曾在多种指导文件中强调, 要采取多种形式, 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鼓励自学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讲, 图书馆阅读是残疾人自学成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为残疾人服务的图书馆分为三类:残疾人图书馆、普通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残疾人图书馆就是专门为盲人、聋哑人、伤残人、病人和弱智者提供服务的图书馆, 主要包括盲人图书馆、残疾人学校 (如聋哑学校) 图书馆、残疾人福利企业的图书馆、医院病员图书馆 (室) 、弱智者玩具图书馆等。近年来, 在社会各界的一致推动下, 我国各地先后涌现了一批残疾人图书馆:如广州的盲人图书馆等。哈尔滨市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设立残疾人图书馆, 服务内容包括图书、盲文书刊及有声读物, 面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广义的残疾人图书馆还包括一些大型公共图书馆专门开设的残疾人阅览室 (或音像室) 、残疾人分馆或残疾人服务部等。例如河南省图书馆为残疾人开设电子阅览室、四川省图书馆设立成都市残联分馆、天津市图书馆设立残疾人文献服务中心、广州图书馆成立广州市残疾人读书阁, 举办广州市残疾人朗诵比赛等活动。公共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既可以购置专门的设备, 也可以将服务延伸到社会, 走向社区, 甚至为残疾人送书上门等。对于残疾人来说, 数字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无疑是满足残疾人的图书馆阅读需求的理想方式。这种服务在我国也有所开展, 例如上海图书馆主门户网站也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提供有声网页播放功能, 网页内容可看可听;采用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转换为语音;提供无障碍浏览辅助工具,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针对网页内各种多媒体信息 (影像、图形、语音等) 提供替代性文本。无障碍图书馆首批提供300种全文阅读的电子图书, 电子书的查询、预览、语音导航、内容跟随朗读实现全程无障碍阅读, 为残疾朋友们接触世界、全面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平台。

4 图书馆如何做好无障碍服务

图书馆应该怎样为残疾人开展服务?通常来讲, 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应基于人文精神, 针对残疾人的特点, 提供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的服务。

4.1 图书馆内开辟残疾人服务专区, 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 提供无障

碍环境、无障碍信息资源以及无障碍信息获取服务, 方便残疾读者借阅图书。

4.2 图书馆资源采购、制作政策向残疾人倾斜, 加大盲文、有声读物及

电子图书的配备, 并通过网站发布、光盘邮发、手机服务等多种方式, 扩大资源共享范围。

4.3 加强面向残障人士的新媒体服务建设, 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

备和多种技术手段, 开展方便残疾人的服务。积极应用信息无障碍技术, 建立和完善图书馆网站服务功能, 向残疾人提供网上无障碍信息服务。

4.4 推进图书馆声像信息资源加配字幕工作, 使聋人朋友能够通过观看字幕, 获取声像信息的内容。

4.5 图书馆组织的各种专场讲座等读书活动, 应尽可能提供现场中文

速录服务, 让聋人、老年人等听力障碍的朋友能够同步欣赏到现场活动的信息内容。

4.6 积极推进残疾人阅读的法制建设, 提出合理的知识产权、版权保护

机制, 拟定书籍著作转换为可及性格式数字资源的规则和条例, 为残疾人进行有声阅读做好法律支持服务。

4.7 开展残疾人阅读调查, 为残疾人阅读服务和声像制品出版提供科学依据。

4.8 建立资源与服务的共享列表。各成员馆互相开放残疾人服务的相关设施设备和知识信息资源, 共建基础信息平台。

为实现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的常规化或主流化, 图书馆界应在理念变革、服务创新和持续开展以及相关制度支持等方面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另外, 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而社会的力量则是无穷的。对残疾人的关爱, 不但是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群众基础, 也是助残社会团体得以蓬勃发展的社会土壤。令人欣慰的是,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组织加入到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中, 图书馆可以和有关单位、组织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为残疾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晓娟, 孙祯祥.盲人数字图书馆设计策略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31.

[2]付群.论图书馆对残疾人的援助[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6, 5.

[3]杨江平.我国图书馆残疾人服务事业任重道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 2.

[4]王世伟.构建信息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3, 6.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2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移动信息服务数字资源

分类号G250.7

On the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ibrary Mobile Service in Our Country

Lu Jing

Abstract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provides good chance for library to develop the mobile service. The library circles in our country raises a new hot tide of the mobile servi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the library mobile service faces some main obstacles such as ideas bounds, copyright restricts and technology limits, etc. The library circles in our country should change ideas an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the library mobile service; construct the platform of the library mobile service copyright management so as to clear away the copyright obstacle;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al website and the resource navigation database of the mobile library to ensure the technology’s realization of the mobile service.

KeywordsMobile library. Mobile servic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Digital resource.

1 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最新研究述评

1.1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进展

随着3G移动通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强,传播信息的影响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为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新信息化环境下,利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ipad等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多样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服务模式和新发展趋势。自从移动服务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学者便密切关注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积极展开研究并尝试在图书馆应用。为了探寻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研究现状和趋向,找到本文的研究突破口,笔者检索了我国三大类型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重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移动服务”为篇名进行检索(模糊),得到一些国内刊物发表的文献。为了揭示图书情报领域有关移动服务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选取2013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述评。检索记录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中国知网数据库“移动服务”检索记录表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参见:http://www.cnki.net;数据更新于2013年10月2日。

笔者对2013年发表“图书馆移动服务”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进行了初步分类,发现国内最新代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模式[1-4];基于新技术的移动服务系统设计或构建[5-10];对国内外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的调研及分析[11-12];移动咨询服务与移动多媒体服务[13-14];泛在环境中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及趋向[15-16];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版权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17-18];针对特殊情况或地域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等[19-20]。

1.2最近研究评述——基于逆向思维的分析

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这是信息技术革新在图书馆的应用尝试,同时也是图书馆利用新技术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有益探索。移动阅读的普及、移动设备终端的进一步开发以及3G/4G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21]。从2013发表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较多学科领域(包括图书情报界)的学者针对“图书馆的移动服务”问题积极开展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推进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进、服务手段的创新以及提升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服务水准和社会价值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预计有关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研究热潮还会持续。但笔者初步发现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理论研究居多,且有些内容前后重复,而联系实际的案例研究极少;大多是描述和借鉴国外的经验,而针对我国国内实际经验的总结较少;部分研究者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的解决策略,但显得空泛,有些条件不具备,在实践中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而最主要的遗憾是,最近有关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研究往往是“歌功颂德型——唱高调”:大谈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好处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对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所遇到的障碍和现实困境则视而不见。事实上,图书馆先弄清楚障碍和现实困难,然后创造条件加以改进和克服,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开展移动服务,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效率。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存在的障碍成为阻碍移动服务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从表1的统计数据看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学者系统、客观地研究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障碍这一问题。从发表的刊物来看,笔者特意关注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其2013年均发表了3篇有关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文章,可谓是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但尚未刊载图书馆移动服务障碍方面的论文。据此,笔者基于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尝试探讨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障碍及其策略问题,这也可算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吧;目的是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图书情报界的重视,并与同行进行交流。

2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主要障碍

2.1观念束缚

目前,制约图书馆移动服务有效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图书馆员和用户观念的束缚:国内部分图书馆员从理念上对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未引起高度重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功能未能很好地推广,甚至有些馆员认为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较繁琐,现在实行尚为时过早;而相当一部分用户不了解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这与图书馆未在网站上宣传有关;另外有些用户在观念上还未完成移动手机阅读的转变,也未养成手机阅读的习惯。根据学者的调研结果,国外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已基本完成“短信息-WAP网站-客户端软件”的升级换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而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的WAP服务尚未普及,手机上网费用高、速度慢;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图书馆还未开通移动信息服务,有些即使开通也仅限于短信息服务[11]。国内图书馆普遍存在“对移动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问题,对移动图书馆技术的开发和投入不足,这就阻碍了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开展,读者不能充分了解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方式,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图书馆员和读者摆脱思想观念的束缚是图书馆有效开展移动服务的基础条件之一。

2.2版权制约

近两年来,我国图书馆掀起“开展移动服务”的浪潮,读者利用移动终端方便、快捷地享受着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如数字化信息检索、掌上续借书籍、在线阅读电子书等。然而,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受到版权的制约,为读者提供的数字资源受到限制;而用户也受到版权的困扰,下载过程中担心侵犯版权。图书馆移动服务中潜在的版权侵权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用户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的版权侵权风险。用户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方便地访问移动图书馆的WAP网站,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果读者出现集中、大批量的下载行为,将可能发生版权侵权行为,图书馆要负版权侵权连带责任。

(2)图书馆网络学科信息导航的版权侵权风险。图书馆在构建网络学科信息导航库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搜索相关信息并分类整理提供读者阅览,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这将会侵犯复制权;二是制作超链接,当版权人发现其作品被图书馆链接而不同意该链接行为时,图书馆应当及时断开链接,否则将被视为侵犯版权,特别是对于深度链接更易发生版权风险。

(3)移动参考咨询服务中的版权侵权风险。移动设备使得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变得方便、快捷,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需要大量的信息源作支撑,不仅包括传统的信息资源,还包括大量的网络资源;这些数字资源有些在使用中要得到版权人的许可,若使用不当则会产生版权侵权行为。

2.3技术受限

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没有很好地掌握十分成熟的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服务技术,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建立了数字移动图书馆管理系统,开通了移动服务,但系统常常运行不稳定,技术不太完善,给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带来障碍。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图书馆缺乏健全、统一的移动服务技术标准,不同格式的全文文件转换技术尚不成熟,较难实现数字资源种类的兼容和清晰的全文阅读。加之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品牌多样、操作系统五花八门,这种差异性使得不同格式的全文文件转换具有一定难度,给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推广带来不便。另外,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用户使用界面设计技术有待提高。用户界面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感觉和频率,用户界面设计的简洁易用性有助于触发用户的查询和检索行为,而我国图书馆在开展移动信息服务中对此未能引起高度重视。

3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应对策略建议

3.1改变观念,加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宣传

由于用户思想观念未及时改变,加之图书馆对移动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较多的读者不了解图书馆开展了哪些移动服务项目,也不知晓该怎样利用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特别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老师、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等是通过移动终端体验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一般较高。如果能调动这类人群积极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则可能有效地促进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开展。因此,图书馆首先应该努力排除移动服务的思想观念障碍,图书馆员应加强对移动信息服务的宣传力度: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宣传、BBS论坛、参考咨询及其他阅读活动等来大力推广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图书馆还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分析其差异性,激发用户利用移动图书馆进行阅读、学习的热情,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可利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和网络移动服务平台(如微博、手机短信、微信、QQ群)等介绍和推送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提高公众知晓度,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来关注和体验移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3.2构建图书馆移动服务版权管理平台

我国图书馆往往利用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IP地址限制、数字水印技术等实现版权保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移动终端的多样化等因素决定了移动图书馆版权保护的特殊性。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受到版权侵权风险的困扰,首先从法律上来说,我国迄今没有颁布移动环境下与数字资源版权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仅仅依靠2006年发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进行约束;而距今时间较远,环境和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显然《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用户数字资源的传递、下载等行为约束力不强或丧失。其次从技术上来说,移动图书馆面临着诸多版权管理和实现技术的挑战,如:如何防止用户对数字资源内容非法复制、传播和非授权访问,以保护版权人和图书馆的合法权益?图书馆如何采取有效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描述、识别、保护和监控?等等。因此,图书馆为了扫除版权障碍,应设法构建图书馆移动服务版权管理平台。由于电子书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数字资源之一,图书馆移动服务版权管理平台可考虑以电子书作为主要管理对象,主要功能框架应包括:采用数字水印技术对电子书进行版权管理,以确保电子书的成功制作;在电子书的引进阶段,设计外购电子书的分发版权保护和图书馆自建电子书的版权保护;在电子书的借阅阶段,设计科学的电子书借阅机制,对电子书的阅读时限和下载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既支持大规模读者的同时借阅,又保证电子书作者的版权保护[17]。图书馆移动服务版权管理平台的功能和技术实现是较复杂的,但建好后对图书馆排除版权障碍的困扰,有效开展移动服务是大有裨益的。

3.3建立移动图书馆专业网站和资源导航库

对于图书馆来说,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是建立移动图书馆专业网站和资源导航库,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解决不同移动终端设备的兼容;完善不同格式的全文转换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移动服务设备档次,确保移动服务的技术实现。具体来说,针对功能多样的移动终端设备,图书馆需升级和完善移动服务管理系统,为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配备不同的软件和设置丰富多彩的检索界面。图书馆应引进计算机技术的专门人才,积极利用当前新兴信息技术(如WAP技术、GPS技术、WIFI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等),积极对外开展协作,挖掘和向读者推送更多的移动信息个性化服务,让读者充分享受移动服务的乐趣。开展移动服务必须以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基石,因此,图书馆应该建立丰富的资源导航库,如馆藏特色资源、读者“手机阅读库”、自身专有特色数字资源库等。这样,图书馆就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行手机阅读,扩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 1 ]赵立杰.高校图书馆开放与共享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35-38.

[ 2 ]陈虎,朱艳声.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方式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39-42.

[ 3 ]张德云.3G手机环境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新视野[J].农业网络信息,2013(6):53-56.

[ 4 ]保洪才.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177-178.

[ 5 ]郁峰,郁水根.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设计[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1):47-49.

[ 6 ]张宏伟,李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体系构建与展望[J].图书馆学刊,2013(3):61-63.

[ 7 ]卢向华.基于Android平台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2-65,84.

[ 8 ]刘浩,武保民.基于APP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1):67-71.

[ 9 ]熊太纯.基于新技术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32-35.

[10]谢丽华.探析移动技术带来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J].兰台世界,2013(17):30-31.

[11]龙泉,谢春枝,申艳,等.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及比较分析[J].情报杂志,2013(2):173-177.

[12]郭诗云,于春.国外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调查及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2):17-21.

[13]黄红梅.经济型移动实时咨询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96-98.

[14]张剑.情境感知移动多媒体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9):76-78.

[15]郑秋焕.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7.

[16]李臻,姜海峰.图书馆移动服务变迁与走向泛在服务解决方案[J].图书情报工作,2013(4):32-38.

[17]谢强,石慧.图书馆移动服务版权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论坛,2013(2):102-106.

[18]梁建菲.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知识产权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5):85,87.

[19]王玲,韩博文.面向考研群体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0):14-16.

[20]郭建宏.山西省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沧桑,2013(1):166-168.

[21]戴晓红.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和应用前景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9):37-41.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3

一、图书馆实现信息无障碍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1.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无障碍服务之基础。凭借大量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寻找、评价并合理利用信息解答各种问题的技术及能力即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通过现代各国信息学家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其内容逐渐扩展为信息意识、知识、技能及道德四个层面。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它是现代人享受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乃至人类文明成果的不可或缺技能。图书馆推行信息素养教育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基础,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提高自身收集整理、辨别应用各种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继而为其融入信息化社会提供有利条件[1]。

2.信息化社会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及交往形式。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丧失了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具备利用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的基本技能,才能抓住新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图书馆作为主要的社会教育基地,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这种职能也是图书馆自身的一种社会义务。图书馆应该积极地推行信息素养教育,进一步提升人们获取、识别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这既是现代人们的心声,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图书馆实现信息无障碍服务的措施

1.增强信息无障碍服务意识。早在2008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曾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指出图书馆为中国社会通往知识的大门,理应坚持对全社会各界人士开放的发展理念,肩负起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差距的职责。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即图书馆应该努力消除社会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信息的障碍,为所有读者提供便利化、人性化的信息服务[2]。照此推理,图书馆为残疾读者群体提供特殊的服务,以便于其获得所需信息,是图书馆自身的职责。这要求图书馆馆员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增强为残疾读者提供无障碍信息服务的意识,主动热情为他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进而形成一个平等、和谐、通畅的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对部分存在获取信息障碍的读者进行简单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以便于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应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此外,还要教会他们应用图书馆查阅所需信息的方法,以便于其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2.完善强信息无障碍服务制度与模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这本书中曾明确指出:“全体社会公众都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且不受种族、国籍、年龄及性别、语言……的限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距离图书馆很远或者身心残疾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一部分读者难以享受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故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予以保证。制度的完善和服务的开展二者密不可分,制度可以确保服务顺利开展,同时服务式制度的确立提供实践参考[3]。故图书馆应该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充分结合自身的管理、服务模式,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制度。同时,图书馆还应该不断改进服务模式,确保信息无障碍服务顺利实施。很多图书馆在为人们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时积极地和社会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像:残疾人服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具体合作方式有:与外界社会机构签订相关协议联合开展活动;借助外部机构建立图书流动站提供服务等。另外,图书馆还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断改进信息无障碍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无障碍服务水平。比如:推行有声化OPAC服务,免费开办电脑培训班,提供阅读辅助设施等。

3.强化信息无障碍服务软件与硬件建设。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基础即软件与硬件设施,故若想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无障碍服务,必须强化软件与硬件建设。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不但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不管是建设新图书馆还是改造旧图书馆,在购买现代化信息服务设备时,均需依照科学比例拨利用经费建设,切忌盲目建立扶梯、盲道等硬件设施,在购买语音电话、盲文电脑及残疾人专用工具设备时必须注明无障碍标识。据最新统计数据,我省目前拥有省级盲文与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42 个,地市级283 个,相比之下,图书馆为残疾读者群体建立的专门阅览室较少。故图书馆应该进一步为残疾读者群体建立专业化阅览室,并且还要为视力残疾读者配备必要的盲人专用电脑、与之相关的辅助软件,定期开展网络信息利用培训活动,进而为实现无障碍信息服务奠定基础。

三、图书馆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

1.丰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首先,图书馆的相关服务人员可以加强读者群体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思维模式的培养作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读者群体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促使他们独立、准确、高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造性解决问题。其次,重视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道德。在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系统中拥有浩瀚的知识,其中也不乏有害于社会安定、个体发展的信息,故十分有必要加强对读者群体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及自尊心、诚实等各种品质的培养。在信息社会,尊重每一位公民拥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但却不欢迎道德素质低下的公民,提高公民的信息道德素养,可以确保其不从事非法活动,并预防计算机病毒,从事计算机犯罪活动等。最后,人们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还牵涉到诸多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经济与法律方面的问题,故图书馆在推行信息素养教育时,需要将当前世界认可的各种条例与法律法规知识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意识中,让他们了解到各种电子文献资料的下载限制,引证各种学术论文时需要遵守的道德法规等,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可以正确应用所需信息。

2.发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将互联网作为基础,它也是现代人们的“三个世界”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未出现互联网之前,人们主要在两个世界的时空环境中生活,即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促使上述二者越来越分离,即理论脱离实际[4]。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虚拟现实世界(第三世界),这个世界正在逐渐变成沟通前两个世界的主要桥梁,利用网络技术营造的虚拟现实教育世界,正确引导读者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利用各种信息的协作性、创造性。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得以普及应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这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的教育模式,将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三者融为一体,促使教育过程中各种资源的科学配置,达到信息素养知识广泛传播的目的。

3.举办读书活动与设立信息资源导航。虽然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信息知识包容力,但图书依旧是现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图书内容全面、系统、可靠且信息量庞大,其作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一种信息源,一直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信息源。鉴于此,图书馆可以合理凭借自身所拥有的图书资源,定期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读书活动。也可邀请社会各界的名人推荐他们认为的经典图书,以为读者选择有益图书提供有益指导[5]。同时,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核心,如何将自身拥有的有效信息推荐给用户使用,从而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呢?可设立信息资源导航,并将其分成学科资源导航与其他资源导航,其中学科资源导航包括不同专业数据库、网络资源、专业人士博客、学术期刊、各种专业论坛等,便于文化素养高的人士查找所需信息。其他资源导航包括线上新闻、网络书店、求职资讯、线上词典等,便于广泛的社会大众了解世界变化的各种信息。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4

一、何谓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又称“图书疗法”。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我国也源远流长, 目前仍受国内外医学界和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它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早期预防。尤其是心理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心理状况、智力水平、个人兴趣和博学程度等为病人推荐不同类型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图书, 来帮助病人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改善病人的情绪, 排遣病人对疾病的优虑, 以最终缓解或解除其心理障碍的一种图书阅读辅助治疗方法。

图书具有营造良好心情, 松弛紧张心理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激励培养人的意志。特别是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人对阅读疗法持肯定态度。

二、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

阅读疗法之所以能够治病, 就在于图书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恰好减弱或抵消了郁藏于读者心中的不利身心健康的情感, 从而缓解、减轻了读者的病情, 调整保证了机体与其生存所在的环境保持细致的平衡, 这就是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祖国医学就有七情失衡致病之说。七情, 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人的情志是在机体的正常调节下, 随着外界环境各种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种种反应性活动, 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情志活动过度, 泼动过于剧烈, 或持续过久, 每易影响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 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阻塞、气血不和, 成为疾病发生的条件。不同的情志变化, 可以影响不同脏器, 产生不同的病理和症状。如喜伤心, 则血气散, 不能上奉心神, 神不守舍, 可以出现失神、狂乱等证候。怒伤肝, 则肝气上逆, 血随气而上溢, 则面赤, 气逆, 甚至吐血, 呕血, 昏厥卒倒。忧思伤脾, 使脾气郁结, 结于胸腹, 于是胸脘痞塞;脾气受伤, 运化无力, 则饮食不思, 消化不良。悲忧伤肺, 则肺气抑郁, 甚至耗气伤阴, 而致形瘁气乏。惊恐伤肾, 则精气内夺, 肾气受伤, 气陷于下, 可见二便失禁等症。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同时, 七情致病, 不仅能伤及五脏, 而且能使人体气机紊乱, 气化功能发生异常, 使五脏之气的平蘅协调关系受到影响, 正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七情致病, 虽然各有所伤, 但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 多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如喜、惊、恐都能影响心主神明, 出现心悸、失眠, 甚至精神失常;悲、忧、思, 皆能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出现脘腹胀满, 食欲不振, 久则肌肉消瘦;郁怒不解, 能影响肝的条达和疏泄功能, 出现胁肋胀痛, 急躁易怒, 嗳气等症。

总之, 七情亦是内伤疾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这种病变因素, 是人与外界事物接触后产生的, 也就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具体表现, 随着不同事物、不同环境的影响, 而有不同的变化。人在大自然中必须和周围环境密切接触, 情志时刻在活动变化, 但是虽动而有节制则无伤。因此, 人的精神面貌, 思想状态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至关重要, 影响很大。它既可使人发生疾病, 又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所以, 我们要尽早采用阅读疗法,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用阅疗去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 端正他们对待一切事物和环境的态度, 从而战胜心理障碍, 解除心理疾病。

一些业内人士说, 如果病人在治疗期间能够通过阅读重新领悟人生, 取得一些积极的认识, 那将是对常规疗法的极大配合, 有时在疗效上甚至远远胜过药物。然而, 由于人与人之间有生活经历、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 对同一作品领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的领悟是积极的, 积极到可以救人, 有的人的领悟是消极的, 消极到可以杀人。有人领悟到人生就是受难, 拼搏也是白搭, 相反的领悟会把情绪向相反的方向调节, 阅读带来的疗效也就截然不同, 所以实施阅读疗法, 推荐读物的环节十分关键, 要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当患者情绪或态度偏执的时候, 不能再推荐可能引导患者进一步向偏执方向发展的读物, 例如, 历史上中国曾有相思加肺病的女子读红楼梦而加重病情, 命丧黄泉。总之, 推荐读物首先应考虑到过于悲愤的人要给他推荐令其高兴的书, 过于兴奋的人要给他推荐促其冷静的书, 而不能以悲添悲, 以忧济忧, 在其阅读过程中要细心观察, 以防领悟走偏, 适得其反, 一旦发现患者领悟上出现偏差, 要设法终止其阅读活动。

每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 王波等人曾说, 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的大部分与他人的关系是通过各种事件形成的, 当与他人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处在不平衡状态时, 就会体验到不愉快, 这种不愉快的体验可以作为一种动机, 驱使人采取竞争等多种方式, 参与或制造一些事件, 将不平衡状态转化成平衡状态, 但是如果这种不平衡的状态长久得不到扭转, 不愉快的体验长期郁积, 人就有可能被挤逼到疾病那儿去。阅读的可贵就在于人们通过它可以进入到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 在这时你或许会发现一个叫作0的人, 他跟你的经历、性格都十分的相似, 可是他却比你更贫穷、更弱小、更倒霉、更悲惨。在阅读之前, 你可能只和单位里叫作0的人相比较, 那个人根本不如你或同你差不多, 但他却借着某个事件飞黄腾达, 志得意满, 引起你的愤懑和不平, 阅读之后, 你开始尝试和0比较, 结果在后一个中, 你找到了平衡, 找到了愉快, 也找到了健康。这就是通过阅读悲剧性的读物, 以书中人物的不幸冲垮自己胸中的块垒, 来扭转或扔掉不良情绪,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类型、开展阅读疗法新尝试

(一) 大学生心理障碍类型

1.大一综合症。一些学生以前都是按照家长设计好的路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大学这个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地方, 却失去了目标, 不知道该干什么, 于是便不知所措, 产生恐慌心理。还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前是学校的尖子生, 但进入大学之后, 由原来的尖子生在芸芸骄子中成为普通生或后进生, 这种反差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 甚至自卑、失望, 自暴自弃, 产生无形压力, 影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 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 希望能建立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 但是, 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 对别人要求或期望过高。因此, 他们一旦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 就会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 把交往失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对方对自己的误解, 导致其心理的封闭, 失去了与他人沟通的愿望, 在被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惧等心态。

3.自我认知障碍。近几年入学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在家都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受到过分保护和宠爱。他们心理特别脆弱, 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缺乏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到茫然。

4.就业心理障碍。由于现实生活竞争激烈, 就业不容易,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心理准备不足, 美好的愿望有时会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复杂的心理使他们极度焦虑, 如不及时加以疏导, 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5.恋爱心理困惑。恋爱是以感情为基础的, 随着恋爱的进展, 双方必然在心理上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果情绪反映过于强烈, 就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大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少, 心理尚不成熟, 在恋爱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总之, 这些因精神和情绪因素而引发的症状和亚健康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阅疗与文献中的精神分享相互作用来进行治疗。不同程度地矫正他们病理性情绪状态、减轻环境给人的压力。

(二) 尝试阅疗概括几种有益形式

1.振奋精神。高校图书馆的书刊, 具有质量高, 内容新, 积极向上的特点。大学生因失恋, 学习成绩差, 人生目标不明确等原因而导致精神颓废, 通过读书可以振奋精神, 增强意志力, 控制情绪, 克服困难。

2.排遣烦恼。大学生因心理困扰得不到宣泄和疏导而造成的抑郁、焦虑、孤独、自卑等情绪, 往往是挥之不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 读者就会不由自主地与作者的感情进行交流消除烦恼。通过阅读, 会逐渐建立起健康平和的心态, 松弛情绪, 排除烦恼, 愉悦身心, 增强自信心。

3.拓宽视野。大学生有些心理问题是由于视野不开阔,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览导读服务工作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观察了解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同学, 在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基本情况之后, 因人而异地采用一些服务方式和内容, 大胆尝试, 积极探索, 有目的的实施图书治疗服务。

4.获取知识。图书馆中许多心理方面的书刊都是心理专家们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仅就交际方面就有《交际与口才》、《做人与处世》、《涉世之初》等书刊。它们是指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交际的良师益友。任何一位心理医生、辅导员、父母亲人, 都不像这些书刊那样全面系统地反映出大学生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如何解决的办法。

5.解除困惑。大学生有些心理困扰是难以启齿的, 性困惑就是典型的一例。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显示有90.9%的大学生未接受过有组织的性教育,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对性的长期禁锢, 使得青少年在性发育成熟到来时, 得不到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 以致产生困惑。有了性困惑又羞于向别人启齿, 图书馆便成了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 书籍在解除性困惑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而且图书馆又是一个公共场所, 到图书馆进行阅疗, 不会泄露任何隐私, 没有精神压力, 不会伤害自尊心。其次, 图书馆的服务是免费的, 而且可以随时借阅, 只要处方开的得当, 确实象是服了一颗灵丹妙药, 心病不难去除。它确实在排除大学生心理困扰方面起到了心理医生、辅导员及父母亲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我们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实行弹性和柔性的管理方式, 利用自身的知识以及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心, 在精神和学习上为他们提供指导性服务, 让祖国的未来健康地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波, 傅新.阅读疗法原理[J].图书馆.2003 (3) 1—12.

[2]刘双四.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强化高校图书馆育人意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 (4) 82—90.

[3]北京中医学院.内经释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1.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检索,图书馆,信息服务

一、网络信息检索的新特色

信息检索经历了几个发展过程, 依次为手机检索, 联机检索, 光盘检索, 网络检索,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信息检索语言, 模式, 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展。因为网络信息检索能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网络信息内容, 并且这些新的特征能够在信息检索方面满足用户的要求, 因此网络信息检索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同。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检索易化

易用性指的是信息检索系统的简单化, 在后台完成的工作都属于专家范畴, 大多数人只要提出自己想要检索的要求, 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就能得到自己的检索结果, 完成这些并不需要去执行具体的检索过程。

2、检索多样化

为了将信息检索变得更加简单, 检索实现了多样化, 用户如果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便可以从多角度, 多种信息载体中检索。与此同时, 指导, 帮助用户, 控制检索结果, 丰富了网络信息检索功能。

3、检索智能化

信息检索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 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进行分析, 并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都要凭借信息检索的智能化, 两用户的查询请求, 同时转送给多个引擎, 用户不用了解更多的检索原理知识过程, 便可以得到结果。

4、检索的个性化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展个别服务去要求信息检索系统, 并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方式, 就是信息检索的个性化。网络信息检索开展个性化服务是网络的特点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并且具有更强的优势。

二、图书馆受到网络信息检索的影响

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网络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的逐渐出现, 图书馆信息服务受到网络信息检索的影响越来越大, 图书馆信息服务不断向前发展。

1、对图书馆管理员的要求

(1) 信息资源类型多元化无序分散的状态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要有传统印刷型文献检索能力, 网络信息的检索能力是图书馆员要必备的。基本的网络知识, 计算机知识是图书馆员必须掌握的。

(2) 西方发达国家掌握大多数的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软件技术等先进技术, 同时外语均为设计的语言, 包括信息检索系统的软件设计也是如此。外文信息资源占网络信息资源的绝大多数, 较好的外语知识是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多者服务。

(3) 良好的信息获取, 分析, 研究和综合加工能力是图书馆员要求具备的。很多用户面临着大量信息不知所措主要是因为社会信息化。

2、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的影响

一般仅有本馆的印刷型图书, 检索工具书是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信息源, 读者借阅服务, 传送的参考咨询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更为读者喜爱, 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与时俱进便于去适应信息检索功能的变化, 读者对信息服务更高的要求, 满足读者的各种高要求。

3、对用户的影响

信息检索的方便, 简单, 快捷在网络环境下, 使读者更倾向于自我服务。一定的网络信息检索知识和获取方法是读者应该具备的。

三、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与创新去适应信息检索的发展

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 数字技术的产物是网络信息检索, 同时现代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去面对信息检索的发展。

1、开展业务流程重组

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为了适应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 当读者的需求已经与传统图书馆服务信息方式不相适应。为了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更好地服务读者应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传统图书信息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

2、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应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系统

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使读者, 印刷型书刊是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检索体系的主题。为了适应读者及图书馆发展的需求, 图书馆要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检索系统。

3、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需要加强培养

图书馆从信息资源的加工, 处理到信息检索基本上都应用了计算机和网络。代替传统手工操作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也在利用光盘, 数据库, 多媒体, 图书走上自动化, 网络化道路也受到推动和促进。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等能够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紧缺, 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只有初、高中文化, 他们只能简单地应付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因此, 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信息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金恩辉.信息检索与图书馆定义[J].图书馆论坛, 2005 (2) .[2]金恩辉.信息检索与图书馆定义[J].图书馆论坛, 2005 (2) .

[3]张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馆员素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3]张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馆员素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4]曲浩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8) .[4]曲浩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8) .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6

一、云服务定义及对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影响

1. 云服务的定义。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云计算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然而关于云计算的理解却存在不同见解, 云服务亦是如此, 当前尚未对云服务的定义达成一致观点, 通说认为, 云服务主要是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的, 这一系列服务并不是云计算出现才有的, 但是云计算的出现为其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和革新, 当然云服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早于云计算出现的一系列服务, 而且云计算的影响下正在不断出现新的服务类型, 所以也可以说越加完善了, 例如软件即服务。据此不难推断出, 所谓云服务并非单纯指的是某一种产品或者是技术, 只有诸自动化、虚拟化以及Web2.0等一系列的技术集合起来才能确保云服务的顺利实现。云服务就是通过对相关技术的集中整合, 从而向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IT问题管理服务。

2. 云服务对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影响。

作为全新理念的代表, 云服务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深远, 而且还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基于云计算的云服务理念的推广, 对图书馆的计算机进行有效的整合, 得到一个有速度, 能够进行充分资源利用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 将会令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保障。

第一, 云服务向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提供先进技术手段。根据上文的相关阐述, 从云服务自身的特性不难得知, 云计算是云服务的重要技术基础, 对于图书馆而言, 为确保信息检索服务质量及水平, 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及手段得以实现,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云计算。图书馆本身的服务端和广大读者的PC端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对依托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质量水平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为确保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顺利实现, 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就是图书馆的服务端, 为确保对海量数字信息存储任务以及计算任务在和其之间具有资源共享关系的服务器或者是用户端的PC机的分散式分布, 就需要建立依托于云计算的简单海量存储模型以及简单海量计算模型,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服务器条件一致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共享范围的最大化, 同时促进运算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 就读者端而言, 要想在资源群中获取超出常规的计算能力, 就需要借助图书馆提供的应用程序,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个性化检索, 并保证检索结果的准确度。若条件具备, 用户还可以在服务器中对自身所具有的全部资源进行保存, 这样其他用户便可以对这些存储在服务器中的用户资源进行利用。云服务在此过程中向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第二, 加快了图书馆资源整合进度。对于图书馆而言, 进行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整合。在促进区域、行业或者是机构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的有效整合工作方面, 依托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平台建设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有助于促进图书馆资源整合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对于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整合进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借助对不同种类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云整合方式, 该检索服务平台促进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群服务体系的形成, 为广大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提供了便利条件, 确保用户检索资源的需求得到切实满足;不仅如此, 对于区域、行业以及机构图书馆而言, 还可以促进资源流通及利用效率的提升, 避免图书馆资源重复建设问题的发生, 最终为提升用户对知识利用的水平发挥促进作用。

最后, 进一步强化了图书馆的社会竞争优势。凭借依托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平台, 地域、行业以及机构等均不再是阻碍图书馆数字资源并行利用的因素, 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检索获取海量信息资源, 有助于促进区域、行业以及机构读者经济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进而为图书馆注入竞争优势, 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 基于云服务基础上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是对于网格计算检索的一种拓展和深化, 在云服务理念的基础上, 因为原来的计算检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云服务的出现可以说是克服了本来很可能存在的网络异构性, 并且扩大了扩展性以及自适应虚拟网络环境动态等问题, 这样可以确保检索结果质量的提升。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 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平台。

一个有效的信息检索服务平台是确保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功能的充分实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性条件。具体而言,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平台的功能包括:第一, 对图书馆海量信息进行检索及计算。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人类已经步入网络时代, 面临着大量的数字信息资源, 图书馆信息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也无明显区别, 那么,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如果才能更加有效、迅速地对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和索引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云服务具有自身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将云服务的理念引入到图书馆信息检索中来, 利用适当的索引及检索算法, 可以确保图书馆海量信息并行计算功能的顺利实现。具体而言, 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并行计算功能主要有基于图书馆个体海量信息检索的并行计算功能以及基于图书馆群海量信息检索的并行计算功能两种。其中, 对于基于图书馆个体海量信息检索的并行计算功能而言, 具体的实现方式为增加图书馆个体海量信息资源的检索逻辑以及索引逻辑, 对此可以对MapReduce云服务理念予以借鉴。云服务理念一般都存在着特定的系数较低的海量信息资源检索的逻辑, 能够对于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简单的而且是分布的实现, 这种方法对于海量信息的检索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而且可以对于简单分布式索引算法实现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简易性, 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信息进行了最大量的保存, 并且能够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开发网络环境图书馆群海量资源并且进行计算, 这是必备条件, 对此我们参考Hadoop、GFS、Section/Sphere、SunGred Engine的并行计算模式。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在全网络环境背景下, 开发适合分布式独立改良资源检索的并行计算方式, 从而为图书馆群海量信息资源检索背景下存在的并行计算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

第二, 对于调度管理功能进行统一管理, 社会发展导致了图书馆种类的不断增多, 馆藏的数字资源种类也不断地发展, 所以对于每个数字资源的馆藏系统管理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才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 每种数据库均具备专属的检索服务系统以及运算模式, 面对此种状况, 为确保实现对多图书馆以及多电子信息资源的统一化管理, 向各个数字资源库中发送完整且准确的检索请求, 要尽快构建起调度管理机制进行统一协调, 以避免给检索效率及检索结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 选择依托于OpenURL标准的多级调度方式是最佳选择。调度规则制订严格以动态脚本技术为依据, 同时将数字资源注册标准以及接口等提供给第三方, 这样便可以确保对图书馆群中所有数字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的顺利实现, 不仅如此, 还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用户所发出的检索请求进行及时发送, 准确地反馈给用户相应的检索结果。从一定程度上统一调度管理都是对于海量存储和并行计算的应用和升华。

2. 完善基于云服务的配套硬件设施, 积极研发图书馆信息资源海量存储。

优越的硬件设施是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在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中引入云概念, 对硬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于图书馆而言, 要在当前信息检索硬件设施基础之上, 进一步强化配套硬件设计建设。在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 对于当前的以及新添加的基础设施, 云计算系统还能够发挥一定的监控及管理作用;除此之外, 还要以新基础设施自身特性为依据, 对现有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尤其是要对自身相应分布式海量数据服务的响应能力进行强化, 同时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依托于云服务的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存储模型的研发。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 云计算以及云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云服务向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提供先进技术手段及支持;进一步加快了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的整合进度;提供了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平台。在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中引入云服务理念, 在对海量信息进行存储、计算以及检索服务的过程中, 确保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顺利实现。除此之外, 云服务还对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效率以及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将云服务运用到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 有助于促进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水平的提升。本文对云服务的定义以及给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 对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云服务,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刘显锋.创新图书馆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 , 2007 (2) .

[2]吕莉媛.Web2.0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律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1 (1) .

[3]阳淑兰.基于数字信息资源的图书馆业务流程变革[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 (3) .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7

一、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概述

20世纪20年代在制造业兴起的市场营销理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随着服务行业的崛起, 而产生了服务营销的概念。基于这些多变因素, 格罗鲁斯提出了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将服务营销中的关键要素进行组合联系, 包括组织、一线员工和客户, 这三者的联系直接决定了组织的发展1[21]。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对于图书馆营销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途径, 一是外部营销,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 展开调研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服务期望, 向读者发出要约并作出承诺, 通过广告、促销、服务人员、服务过程等来传递承诺信息;二是内部营销, 内部营销是指图书馆向读者作出承诺后, 必须要求其馆员按照承诺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技能和动力, 内部营销的关键在于对馆员进行培养和激励, 通过定期的组织培训和沟通, 加强馆员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实现对读者的承诺;三是交互营销, 交互顾名思义是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基于图书馆对读者所作出的承诺, 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实现情况进行互动反馈。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创新, 必须重视外部内部和交互营销的整体支撑, 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 将读者的需求作为信息服务的根本目标, 才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促进信息服务形式的创新, 为图书馆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意义

1. 有利于增强信息服务竞争力。

随着市场制度的完善, 信息技术的加快发展, 图书馆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 而我国图书馆缺乏市场意识, 存在被动式服务的问题, 对用户的需求缺乏重视, 难以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故步自封脱离市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受到了市场竞争的冲击越来越严重, 引入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完善和应用市场营销方法, 通过提供契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 不断地扩展读者群体, 引入服务营销三角理论可以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势, 提高信息服务竞争力。创新信息服务形式, 过去图书馆存在被动服务的缺点, 无法吸引更多的读者, 引入服务营销三角理论可以创新信息服务形式, 不断地开发潜在用户, 改进服务形式扩展信息服务范围。

2. 有利于增强服务的目的性。

引入服务营销三角理论可以增强信息服务的目的性, 以向读者作出的承诺为导向, 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导向。促进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 图书馆在面对浩瀚的信息时, 是无法做到无所不包的, 只能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就与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相背离, 通过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对于所有可利用因素加以整合、配置, 促进各项资源的最优化2[12]。

3. 有利于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服务营销要比制造业的市场营销更加复杂, 特别是对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难以把握、工作人员对于服务的影响难以预测、服务结构多样化、无法事先预测客户的感受, 因此服务营销存在着许多的不可测因素, 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并且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对于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对用户作出的承诺, 必须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包括业务技能、服务技能、心理素质等, 不断激励馆员进行学习。

三、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方法

1. 采取有效的外部营销策略。

首先, 要以用户为中心开展信息服务, 转变服务形式从被动式服务向主动服务发展, 扩展服务渠道, 优化服务方式。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必须做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根据用户需求开发信息资源, 并且根据用户需求组织信息产品的营销活动;用户需求同样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终点, 根据市场的变化为用户提供不断变化的信息产品, 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目的的实现, 从开发新资源中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 了解最适合用户的信息产品, 展开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 对于用户是否需要信息、需要何种信息、对于服务形式的要求等问题要深入研究, 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提供书刊文献工作, 而应该构筑更加多样化、高层次的个性化信息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方便, 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转变信息服务理念, 让用户意识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 增加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认同感, 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 以用户为目标制定产品开发策略, 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可以保障信息服务的质量, 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社会信誉度, 加强用户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认可。图书馆引入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必须树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 建设名牌栏目, 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品牌开发策略不仅要转变图书馆的品牌定位, 并且要根据特定的信息服务设定品牌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图书馆的标志、馆徽等识别系统, 形成能够反映图书馆信息服务特色的文化氛围, 营造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此外, 要采用有效的信息服务促销手段, 利用网络营销, 并且沿用传统的营销手段, 如赠品、宣传海报、个人拜访、调查问卷等形式, 根据信息服务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促销手段3[2]。

2. 改变内部营销现状。

外部营销对用户作出服务承诺, 对于内部营销就必须要求图书馆员根据承诺内容提供相应的服务。员工就是图书馆内部的客户, 根据内部营销理论, 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以质量文化为核心, 树立全新的图书馆文化, 将个人价值与图书馆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鼓励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激发斗志, 维系整体的团结。建立健全具体的激励机制, 促进馆员提升自身的职业意识, 包括帮助馆员进行职业规划, 更加关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生活, 促进其成长与进步;定期对图书馆员进行培训, 提升其综合素质, 包括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服务技能等内容, 通过专家学者的论坛讲座, 或者派送到上级机构、国外单位进修;加强与馆员的沟通, 图书馆的终极目标在于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这也是所有图书馆员所应该拥有的相同愿景, 要想保持馆员队伍的团结就必须加强沟通。在正式沟通中多以政策明令和要求为载体, 对于馆员的具体需求不了解, 存在有效沟通的问题。因此应该针对从上往下的沟通不足问题, 更加深入基层了解馆员的实际需求和态度, 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 便于传递和交流读者的需求。为图书馆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提升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 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 提倡平等、自尊、友爱、团结的文化理念, 通过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方式增强馆员的自信和责任感。

3. 通过积极的交互营销实现信息服务目标。

图书馆对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实现对读者的承诺, 根据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加强组织与客户的互动, 在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对服务质量进行反馈。首先是馆员与读者的互动, 在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要加强互动, 让读者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体验愉悦和关切的态度;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业务流程设计时应该以读者为核心, 采用先进的技术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 节约读者的信息资源搜索时间;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 定期展开读者培训, 使读者熟练掌握服务流程以及各种信息查询方法, 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信息服务中, 积极主动地配合图书馆员的工作, 不仅满足其信息服务需求, 还要使其充分认知信息服务流程;信息服务是一种无形价值的体现过程, 但是通过有形物的展示可以对读者起到感知、理解和服务质量预测的作用, 因此要加强有形物的展示, 通过着装、环境、家具与装修风格等, 通过一定的变化策略, 通过实物、数字等可视物, 加深读者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印象, 提高其认可程度;要重视读者意见的反馈, 调查读者的满意度, 服务质量主要是通过读者的主观评价来体现的, 图书馆要转变方式, 主动收集读者的意见, 对其满意程度进行分析, 定期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 注意条目的设计和发送时机, 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体制的不断完善, 图书馆在面对现代市场竞争时有一定的能力缺陷, 在信息资源逐渐多样化的环境下图书馆逐渐丧失其信息服务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环境变化, 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弥补自身不足, 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 必须不断地创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当前我国图书馆依然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投入很大的精力, 但是对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提供信息服务、指导用户利用信息等信息服务工作上仍然不够重视, 这些都是现代图书馆所应该加以改革的内容。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的图书馆创新营销方式, 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促使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摘要:创新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基于服务营销三角理论, 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形式, 是图书馆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本论文分析了服务营销三角理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利于发展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服务营销三角理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佳.论图书馆市场营销的特征和战略组合[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9) .

[2]刘岚.浅谈市场营销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 2003 (5) .

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 篇8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4日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史宾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3位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 并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 同时随着信息量的急剧膨胀, 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我们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收集、整理、贮存和开发信息的公益场所, 日常工作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 图书馆和馆员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 图书馆提供服务设施、馆员采取的服务方式、服务范围, 同样影响用户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反之, 用户需求什么信息, 如何获得和利用信息, 同样影响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设施、范围等, 在不同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中, 图书馆和用户之间、馆员和用户之间的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二、信息不对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一) 图书馆用户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1、图书馆对于用户的了解不够。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 高校图书馆用户也在发生变化, 学生的年龄、种族、国籍、文化和教育背景、学习目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其信息需求也各有不同, 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快捷化、系统化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如果缺乏对其用户或潜在用户的调查研究, 就无法用新技术的技能、知识、准备状态来界定新的用户群体需求。如对用户个人信息、阅读习惯、检索水平、专长特长、阅读需求、阅读规律爱好等信息了解甚少, 掌握不足。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缺乏针对性, 导致其各项工作也不能及时提高改善。

2、用户对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不是很了解。

迄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图书馆法, 因而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加以规定, 这样既导致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内容不统一, 又导致读者不明确高校图书馆到底能为读者提供哪些服务。用户不明确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服务内容。由于用户群 (教师和学生) 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 (包括对图书馆馆藏信息的了解、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认识和使用以及信息检索途径、检索方法;图书馆的机构设置、目标;以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等) 的了解不够,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系统更新换代条件下的图书馆信息管理平台、网络数据库和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内容不熟悉, 导致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缺乏信息对称的沟通机制, 造成图书馆的服务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难以实现图书馆的宗旨。

(二) 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

1、用户对馆员信息服务情况掌握较少。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实施服务的主体, 拥有着专业的图书馆学背景知识, 对本馆的馆藏资源有一定了解, 也具备如何为服务读者的工作方法, 其掌握的图书馆知识和信息往往比用户多, 处于相对信息优势。然而, 在不同的馆员之间又因各自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的不同, 用户不了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情况 (包括图书馆专业知识的掌握、对馆藏信息的掌握、文化素养、工作能力等) , 势必在对读者的信息服务中形成不对称的现象。馆员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 哪些文献信息该向读者提供, 向哪一类读者提供, 是全部提供还是选择性提供, 采取什么方式服务, 利用什么设施、在什么范围服务等等, 都决定着处于信息劣势的用户 (群) 得到的信息多少及质量的好坏, 影响用户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 势必造成因馆员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服务结果的差异。

2、馆员的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对用户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体现在为用户 (学生教师) 提供数字资源。图书馆馆员相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而言, 他们对高校设置的各个学科知识的了解比较少, 在这一方面, 学生教师掌握的信息较多, 处于优势地位, 而图书馆馆员却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而这种信息不对称, 使得图书馆馆员在信息服务中无法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无法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科研课题的研究中, 不能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目前, 高校图书馆为教师、学生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查阅服务, 而用户对于馆藏资料获取的途径只限于馆藏资源支持和软件的使用, 相对缺少提供到馆参加培训、预约课程讲座、特约专家讲座, 与用户面对面的交流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另外, 用户群 (如学生) , 学生花钱上学, 是希望获得相应的知识和信息, 希望获得信息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往往对图书馆员的要求更高, 而馆员在信息服务中并没有考虑到怎样影响用户群, 使他们如何获得和利用信息, 保护他们的权益。

三、高校图书馆抑制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一)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1、拓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高等教育国际化使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发生了一些改变, 开放性和国际化已成为其显著特点之一。就国内而言, 信息与社会、经济、教育、人们素质提高的联系日益紧密,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与社会信息产业大系统日趋融合。要把与社会信息机构及与国际性机构的合作列到日程中, 并依托这些机构, 让我们的信息资源共享国际化, 在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国际社会对中国高校的关注与认可的同时, 使之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经济一体化服务, 建立和完善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环境。

2、加强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

近几年,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 很多高校图书馆已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数字化转换, 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 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开放式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改善技术设备, 提高自动化水平, 综合开发利用多种文献传递网络, 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以达到在网络上提供自己文献资源的同时利用其他图书馆网上资源的目的。另外, 还要利用网络拓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和深度, 做好信息资源的导航工作, 加大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加工和整理的力度, 将网络信息资源转化为本馆的专业数据库或特色数字馆藏, 拓展虚拟馆藏的空间, 提高对用户 (教师学生) 信息服务的质量。

3、搭建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入图书馆服务联盟, 协作共建, 尤其需要在联合编目、数据库引进和建设、原文传递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以实现资源与服务共享。各高校联盟可以实施联合采购和联机编目, 使用户能够对其他成员馆的信息进行检索和联机存取。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中心和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等工作, 保证信息服务的顺利进行。

(二) 探索深层次信息服务

1、加强咨询服务深度。

随着用户利用图书馆能力的逐步提高, 用户信息咨询服务的深度一步步加深, 许多问题甚至涉及一定深度的学科和专业知识。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学科馆员建设, 配备若干兼职的特色专家咨询员, 包括本馆各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及具有本馆特色馆藏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针对用户的深层次专业化问题, 由专家或学科馆员一对一的服务。这样的服务使用户不仅能获得专业性的解答, 还会就问题出发, 与专家等进行更深层的探讨, 有利于深化和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知识, 对他们的学科论文或参与的研究课题起到很大帮助, 还会有利于高校学科发展。另外, 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 还要主动将各个分散的咨询专家包容在一个联机咨询系统中, 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内容广泛、高效率、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

2、加强个性化咨询服务。

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要。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建立在广泛基础上的信息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用户。高校图书馆应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如通过EMAIL或用户选择的其他方式向用户推送期刊目次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 允许用户通过多种搜索组合进行用户定制等。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定制特殊的用户界面, 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和需求, 从而向用户提供更到位的信息服务, 实现了信息优势的一方馆员主动向信息劣势的一方用户群传递信息, 不断消除非对称信息在服务过程中的障碍。

3、加强多种渠道的信息交流。

加强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信息交流, 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加强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信息交流, 是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 有效的信息交流和良好的沟通,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编写本馆的宣传材料, 以介绍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整体布局、文献分布、服务内容以及近期规划, 并经常开设讲座, 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其次, 信息服务部门可以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 也可以对用户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提高用户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水平。同时, 图书馆可配备专门人员, 为用户提供信息分析、信息获取的帮助与咨询, 及时了解用户所需信息及图书馆所能够提供的信息, 收集用户的意见, 了解用户的要求, 并定期进行定量分析, 以此作为调整馆藏结构和制定采购计划的依据。将两者很好地连接起来, 其服务才能受到用户的欢迎, 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 加强制度建设

1、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

迈克尔·斯彭斯指出,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靠制度保障。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 应当注重规则及其原则的制定, 从而降低服务关系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度。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 从大局出发完善读者服务机制, 有意识并积极地抑制信息不对称现象, 以保护读者的利益。

2、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于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信息透明度及弱化信息不对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确立真诚为用户服务的意识, 及时、全面、真实地向用户揭示有关图书馆及其信息产品的服务情况。要增强图书馆内部各方面信息的透明度, 使信息渠道通畅, 赢得忠诚用户和长久用户。要实行馆务公开, 鼓励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实行电子化媒体信息的揭示, 以适应高校用户阅读媒体的多样化要求。

3、建立和完善馆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活动是一种具有很大创造性的劳动, 服务中的诸多方面也是不能简单量化的。但如今, 好多图书馆将借阅量与收入直接挂钩, 从而产生只追求服务数量而忽视服务质量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不对称状态:首先, 要通过强化信息服务手段, 熟悉各种信息资源和现代化信息工具及检索方法,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特色服务;其次, 设立信息利用的相关规范, 约束和防止用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 促使信息提供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再次, 还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员的个人待遇问题, 必须把每个馆员的工作业绩与职称晋升、年终考核、奖金发放等挂钩, 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能动作用, 提高服务质量。

(四) 完善馆员信息服务培训制度。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既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书情报和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现代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 娴熟的信息资源检索技能等。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和培训, 提高馆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栾芳芳.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研究[J].现代情报, 2008.4.

[2]李雯.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5.

[3]张晓珍.浅论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2011.14.

[4]曹静仁.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 2010.2.

[5]程晓琳.信息不对称对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 2006.1.

上一篇: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下一篇:机械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