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系统

2024-10-06

图书信息系统(通用12篇)

图书信息系统 篇1

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 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 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 并对其单独辅导, 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 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 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六、广泛列举英文案例, 积极开展讨论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 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 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 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 如:机票的不同折扣, 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 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 把学生们分成几组, 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 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 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 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 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教师总结, 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们热情参与, 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 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 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 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七、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 而教学课时有限, 难以面面俱到, 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 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 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 初步了解内容, 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 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 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 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 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 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 仔细阅读、整理, 形成思路, 再设计结构, 组织语言, 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 2003, (3)

[3]苑金茹:双语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探索, 2007, (10)

张爱春江西省上高县实验小学叶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互动式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下, 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按照不同课程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培养他们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互动式教学法与图书信息系统的客观联系

互动式教学法与图书信息系统的客观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图书信息系统为互动式教学法提供信息来源

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发挥学生的潜能。互动式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师生互问式”、“生生互动式”、“师生身份互易式”三种类型。不论采用何种模式, 为实现互动式教学法的目标,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图书信息系统提供完备的信息支持。

在“师生互问式”中, 对用答问式方式教学的内容, 教师需要认真研究, 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然后利用学校的图书信息系统查阅相关资料, 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 精心准备问题的答案, 以确保在课堂上尽可能充分地回答学生的提问。对用问答式方式教学的内容, 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对准备用师生讨论式方式教学的内容, 要充分估计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引导解答。

“生生互动”是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教学方法, 其具体方式很多, 如课堂讨论、分组辩论、上台演讲、座谈等, 可以是同班同学互动, 也可以是不同班、不同年级、不同系同学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方式都需要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问题深入展开,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信息系统精心选择讨论主题, 学生则可以充分收集理论上和实践上现有的观点、论据和操作模式。

“师生身份互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一种典型方式, 即师生互易角色:学生做老师登台讲课, 老师换做学生听课。这一模式对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要求更高。图书信息系统需要提供充分支持, 使学生能够通过电子阅览室、资料室、图书馆等各种途径获取参考书籍、文献资料和相关动态。

2. 互动式教学促进图书信息系统创新

由于目前许多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且抽象, 并且毋庸置疑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对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难以涉及, 这就容易脱离现实, 脱离教学的实际需要, 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互动式教学要求坚持立足现实, 通过对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 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 增强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教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性的培养,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希望能够更加广泛、深入的获取信息。任课教师的备课、指导工作也依赖于图书信息系统的支持。互动式教学法在这二个方面对信息的要求, 不仅为图书信息系统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提出了要求, 更为高校图书信息系统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和灵感。

二、图书信息系统工作的创新

互动式教学不仅需要学校图书馆不断地及时地补充馆藏文献, 科学合理地利用文献购置费, 针对教学科研的需要, 采购需要的各文种、各类型、各载体的文献资料, 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同时更需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不断创新, 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阅览条件, 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

1.深化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为了满足互动式教学发展的特定需要, 图书信息系统在增加藏书收藏的同时也必须深化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互动式教学法的要求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有针对性地揭示馆藏资源, 让读者了解馆藏、熟悉馆藏。不仅要编制专题资料汇编、定题服务索引、专题索引等二、三次文献, 而且要积极向读者提供科技咨询、专题检索、信息研究等高层次服务。尤其是专题数据库的构建, 对国内外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学科研究的信息分类进行汇总, 既能方便使用者查询和利用, 又能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提供信息超前服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以往相比有了更高要求。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更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极其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使使用者更加追求信息的时效性, 迫切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内容最新、最全、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国内外信息。所以, 此时的用户很多时候会把目标锁定在连接方便、检索快速、内容广泛、时效性强的网络信息上。这就要求图书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信息超前服务, 主动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为此, 图书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通过认真、深入细致的工作, 做好师生的需求调查、文献资源开发和信息研究等准备工作, 虚心听取师生的意见, 调整、改进工作方案;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联系, 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时刻关注信息动向。

3. 提高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质量

随着大量媒体、光盘出版物的发行和因特网上信息的日益丰富, 人类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利用图书线性系统现有人力与物力优势, 与IT公司密切合作, 加强电子阅览室建设。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将现有馆藏文献数字化;另一方面要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大量收集因特网信息资源, 构筑虚拟馆藏。如网络报刊、在线图书馆、电子图书等, 由于它们绝大多数存贮在相应的专门服务器上, 属于免费资源, 因而收集此类信息能迅速补充电子馆藏, 同时还能节省经费和馆藏空间。实际上, 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就是收集该信息资源的URL地址 (全球资源定位器) , 由于该地址会经常发生改变, 因此应尤其注意保持更新。

4. 细化用户培训

图书信息系统要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必须搞好读者培训, 实现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向现代的咨询服务转变, 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偶然性的信息服务方式, 采用主动规范性的现代服务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信息需求出发, 运用现代化的检索手段获取信息。图书馆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 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处理网络信息资源。

细化用户培训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分学科、分层次的培训原则。分学科是指针对各学科特点, 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和上机实习资料等;分层次是指培训内容分初、中、高三个级别, 针对读者的文化水平、计算机知识水平及从事科研工作类型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培训;二是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信息理论、光盘检索知识和网络检索技能等;三是采用多种培训形式, 如利用文献检索课、新生入馆培训、举办光盘检索技巧和互联网培训班、联机在线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印发书面材料及设立咨询台等。

综上所述,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互动式教学法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图书信息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素质提升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同时促进图书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图书信息系统 篇2

电子文件柜,电子会议和通信等。办公设备一般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文字处理和印刷等设备,计算机是核心。办公信息系统涉及行为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它是一个人机系统,设备和资源(包括数据和软件)是重要条件,但人是办公的决定因素。它所处理的数据已从单一的文本数据发展到包括文本、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的多媒体数据。目录

编辑本段定义

在2000年11月的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建议将办公自动化(OA)更名为办公信息系统(OIS)。办公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空间科学、行为科学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专向和综合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水平效果为目的的综合性人机交互系统。在该系统中,指导思想是灵魂,规范标准是基础,信息资源是前提,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是工具,系统管理和维护是保证,系统应用是目的。

编辑本段办公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服务对象

办公信息系统通过数据的收集、存储、传递、管理和处理等手段,为办公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以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办公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导致办公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以及办公流程等方面的变革,对原有办公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办公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级领导、一般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秘书、操作员等。单位的高层领导主要用于进行战略决策,他们关心的是宏观信息。部门领导在其部门的战术决策上起关键作用,所

关心的是本部门的管理信息。一般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分工处理各自的业务,进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秘书和操作员主要从事事务操作。

编辑本段办公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照办公信息系统所能支持的最高层次,办公信息系统可划分为事务处理型、信息管理型和决策支持型三种。

办公信息系统也可以按其所服务的组织机构划分为若干层次,如政府办公信息系统有中央部委、省市、地、县等办公信息系统之分;企业有总公司、分公司、工厂、车间等层次的办公信息系统。各层次还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办公信息系统还可按行业的特点划分为以下类型:

(1)事务型:以文字处理和事务处理为主的办公信息系统。如行文系统、订单处理、民航订票、编辑出版、图书馆等 ;

(2)专业型:服务对象为种专业机构,如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设计院等;

(3)案例型:以案例为主的办公信息系统,如用于法院、公安、医院等的办公信息系统;

(4)生产型:以生产管理为主,主要涉及生产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而以经营管理为辅,或称生产经营型办公信息系统;

(5)经营型:以经营管理为主,主要涉及市场需求、供销流通、预测决策、用户服务等。如用于银行、公司、商店等的办公信息系统;

(6)政府型:如各级政府的办公系统及其信息中心等。

编辑本段办公信息系统的构成OIS由六方面的要素构成。1)办公人员办公人员是办公信息系统的主体和中心:信息使用人员:管理人员、决策人员办公业务人员:文秘、财务等人员

系统服务人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和数据录入员。

2)办公机构

办公实体所处的办公组织。

3)办公制度和办公例程

办公例程是指规范化的办公过程和办公程序。办公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OAS有重要意义。在OIS建成之后,办公制度和办公例程又成为OAS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4)技术工具

技术工具指OIS建设所需的技术、设备、手段等。办公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设备的基础之上。

5)办公信息

办公信息是办公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从信息处理角度看,办公活动实际上是对各类办公信息(数据、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和输出的过程。

6)办公环境

办公环境指办公实体之外的外部办公环境,包括社会组织、上下级部门、服务与被服务的对象等。办公环境是OIS的支撑和制约因素。编辑本段办公信息系统的功能

(1)办公信息处理:包括日常办公信息处理,业务统计数据处理和数据的定量化处理等。

(2)文档管理:公文的准备、起草、审批、发布、下达、批转、汇报,各种数据、报表、文件、档案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处理等。

(3)信息通信: 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通信技术,使办公室的各类信息能够相互传输,以达到信息互通和共享的目的。

(4)时程管理:办公计划、业务、会议的日程编排,工作文件的准备,会议记录大事记、备忘录的落实等。

(5)辅助办公决策:为决策者提供办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辅助办公者的各项决策。

编辑本段价值

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通常的办公型(或分布式)文件处理环境包括个人打印机、网络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多功能设备。在文件处理的相关环节中很容易产生浪费,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实成本不易被感知并难以控制;文件处理的各种成本被分散计算到多个费用中心,决策单元也非常分散,只有很少的企业会对此进行集中控制。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ALLAssociatesGroup对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公司的实际文件管理耗费调研结果表明,平均来说,企业要花费其营业额的6.1%在与文件有关的环节上。其中,文件输出环节所产生的成本(纸张、耗材、设备等)仅占文件处理总成本的10%左右,而与文件流转和管理相关的成本(文件采集、分发、存储、检索、流转、共享、归档等)则占总体成本的9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在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这是一块必

须控制的成本领域,《华尔街日报》分析师将文件处理费用称为企业“最后一项没有审计的费用”。

办公信息系统服务商提供的定制化的文件管理外包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有效管理这部分“没有审计的费用”,达到节约管理成本和提升盈利能力。

在设备管理方面,通过对客户现有设备普查、合理配置、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固定资产剥离、制订设备管理、购置和费用管理流程,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的冗余设备与管理成本,达到持续改善。

在耗材、零件和维修方面,采用“按需打印,按印付费”的方式,费用支出的稳定性大幅度改善,彻底解决耗材、零件和维修的管理问题;同时,费用结构清晰、可靠,交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在文件输出管理方面,采用设备监控和成本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和耗材使用情况,大大降低硬件故障率和故障排除的时间。

在成本管理方面,可以按照部门、时间段、输出类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并自动生成各种费用统计报表,实现费用的精细化管理。依据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费用漏洞,及时在软件中进行权限和策略部署,实现管理控制。

Gartner的调查表明,通过实施文件管理外包服务,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文件处理方面的总体拥有成本10%-30%。

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则可有效地减少差旅,从而帮助企业节约差旅费用。国际上的平均数据表明,视频会议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差旅约30%。

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办公信息系统在帮助客户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迫于经营压力,众多企事业单位产生削减成本、提高办公效率的迫切需求,将有利于办公信息系统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优化业务流程,增强企业竞争力

办公信息系统服务中,文件管理外包服务通过硬件、软件与服务相结合的手段,可以优化客户的文件处理流程(包括文件的采集、分发、存储、检索、流转、共享、输出/归档等),从而加快信息沟通与流转的效率。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信息沟通效率与反应速度日益成为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要素。文件的沟通与流转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和做出反应的速度。

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则可帮助企业大量差旅时间,使远距离沟通变得更为频繁、效率更高,从而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运行模式,提高沟通效率,缩短决策时间,同时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力和竞争力。

OA软件则通过企业办公流程的自动化,以及协同办公等多种手段,优化办公流程,提高企业内部的办公流转效率。

因此,办公信息系统服务对于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综合效益如下图所示:

客户综合效益分析

客户综合效益分析

降低资源消耗,创造绿色GDP

文件管理外包服务可推进企业办公数字化进程,通过部署文件管理软件,并配合文件设备监控、成本管理等解决方案,实现网络传真、网络扫描、电子存档和移动打印等功能,帮助客户减少纸张的耗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员工的节约意识,从而进一步节约纸张并相应保护森林资源与水资源,同时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

企业级视频会议解决方案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节省大量差旅,从而大量减少差旅导致的能源消耗,并减少碳排放量,缓解交通压力。

OA软件可以有效增强企业跨区域办公的协同,降低沟通成本,最大化满足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即时信息沟通的需求,有效节约能源。

简述CMMB综合信息系统 篇3

CMMB是“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简称。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推出的电视产品,符合我国幅员辽阔、传输环境复杂、东部地区城市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特点,以及用户众多和业务需求多样化的情况,拥有低成本、可快速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全国覆盖的优点,是一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自主技术。

CMMB已被业界公认为实现广电业与电信业有效融合的新型多媒体平台。其最大的特征是通过将广播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有效结合,利用广播网络单项广播式下行的信道,把视频节目的内容下发到终端,在不产生通信网络流量下,用户可以以低廉的成本,享受高带宽、高品质的手机电视节目。

二、CMMB综合信息发布系统

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利用地面数字电视网络、CMMB网络的大带宽播发优势,利用空余时间对信息内容进行播发,终端接收多媒体内容存储到本地,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播出,同时系统对信息终端统一管理、分组控制,每组终端有自己独立的播控列表,“每组终端可自办一套自己的频道”。

整个综合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在原有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添加系统直接接入复用器,运营商只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复用器上调整分配给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的带宽资源后该系统即可独立运作,不会和原系统的使用发生任何冲突,且该系统不管运营商采用的是何种调制标准都可以工作,运营商只需选择与系统调制标准配备的终端即可。

图1 CMMB综合信息发布系统体系架构图

1.内容管理系统

媒体内容管理系统用于对资源和信息的导入、分类检索及审核等,采用多用户方式和分级审核管理,保证安全。

该系统对内容编辑后录入的各种多媒体资源进行存储与管理。资源需要经过审核后方可录入到系统中。媒体内容管理模块对资源进行分类,并添加多种描述信息(名称、时长、分辨率、码率、简介、标签等),方便编辑工作站查询、增添。

系统支持无限的节目管理(不考虑硬盘空间的限制),可单独或综合检索,迅速定位节目,方便用户查找。可以复合条件检索,也可以按录入时间、类别、按主题、按内容描述、按作者、按提交人等、信息来源、版权。

2.内容分发系统

该系统根据调度逻辑分组播发媒体资源文件。

(1)该系统支持各种文件格式及流数据的分发,包括MSI信息、多媒体文件、文本等,对分发的文件大小和数量无限制。

(2)不同的下载通道带宽、时间、下载内容可设定,能根据节目文件的大小和播出的带宽自动调节分发包大小。

(3)系统根据播发播控列表,自动生成下载列表,并自动安排下载时间(可手工调整不同分组文件的下载时间)。

(4)为了保证资源文件的合法性,系统提供文件下载的审核机制。

3.业务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提供综合信息发布系统业务管理,包括下载通道的管理、系统基本参数的配置;提供内容管理、业务管理和Internet服务管理界面,包括分组管理、播放管理、实时控制管理和业务统计管理等。

分组管理模块实现终端的管理和分组管理,可根据设备号、分配状态等多种方式可以检索查询终端设备,可根据区域、行业等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可根据需要添加或修改分组信息和终端分组情况。

播发管理模块在线编辑数据业务的播出安排,为一台或一组终端生成播控列表文件,实现终端播控列表的分组动态更新,并提供调度信息调度内容分发系统进行具体业务的播出,该模块为了保证播控列表的正确性,系统提供了审核功能。

实时控制管理模块实时控制终端,可以通过该模块分组播发控制命令对一台或一组终端进行实时控制,可以控制终端按预先确定的未来时间执行命令,为防止误操作,系统提供审核机制。

业务统计模块实现后台远程对所分布终端的单点或多点查询功能,并能实现远程故障报告功能。主要包括终端的开关机状态查询、电视电源供应状态查询、当前频道号、当前频道信号质量、当前音量状态、图像参数选项状态、定时开关机时间等。

4.IP协议网关

IP协议网关负责将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的IP数据转换为接入数字广播网络复用流。

三、系统可实现功能

1.大屏幕终端上能够播放音视频、图片、网页等。

2.直播信息在大屏幕上的呈现方式支持标清(D1),推送信息在大屏上的呈现方式为支持高清播放(HD)。

3.系统支持基于CMMB网络的不同级别紧急广播信息在大屏终端上的即时呈现。

4.系统支持直播和插播,实现重要信息和紧急信息的及时播放。

5.能够在前端完成灵活配置,实现直播内容与本地播放内容在大屏终端上的灵活呈现、流畅切换。

6.系统能够支持触摸屏终端,在无人操作时,其默认呈现状态与普通大屏终端相同。当有人操作时,进入触摸屏人机互动模式,提供人机互动服务(如:网页式互动信息、周边道路、周边商业、优惠服务等)。在一定时间(可以灵活设置),如果无人操作,终端退回默认呈现状态,与普通大屏终端呈现方式相同。

7.系统支持针对业务运营商(SP)和内容提供商(CP)归属的灵活的域、组分配。系统应该可以根据部署终端地理位置的不同,业务特性的不同,灵活实现终端的域组定义、域组分配和域组转换等。便于SP/CP与部署终端间业务关系的准确、灵活对应,保证业务运营的精准化。

8.系统支持针对SP所提供业务和CP所提供内容的分时配置和播发,终端根据系统配置可以为不同的SP/CP在不同时段实现其归属业务和内容的呈现。

9.系统支持基于网页形式的人机登录、管理和维护界面,便于局方工作人员,业务运营商工作人员以不同级别的登录方式,实现其权属范围内,对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人机界面要求简单易用,便于操作。

10.为保证业务系统、网络、终端等端到端方案执行中的一致性,同时为保证空中信道时隙的使用效率,系统具备对CMMB数据广播、紧急广播、编码器、复用器的管理能力,相应前端设备也提供管理接口,保证系统从信息发布、业务复用、终端执行到内容展现的一致性。

11.系统具备播出列表管理功能。

12.系统具备内容审核管理功能。

13.系统向CP提供规范的内容上传接口。

14.系统具备系统角色管理功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限。

15.系统具备按组、域播出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功能。

四、终端介绍

目前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的终端有三种,分别是高清智能终端,一体机和车载终端,其中高清智能终端主要用于户外大显示屏的传媒项目,一体机主要用于楼宇、场馆等传媒项目,车载广告机主要用于移动车载传媒项目。下面将对上述三种终端详细的技术参数进行介绍。

1.高清智能信息终端

高清智能信息終端用于大屏内容显示,具有数字电视无线接收,本地存储节目播放,数据无线下载,前端全程播控,紧急信息发布、多媒体资讯显示等功能。

2.一体机

一体机将智能终端和显示屏幕集成在一起,便于安装部署,用于楼宇、地铁、场馆等区域的信息发布。

一体机由前端系统对所有终端进行分组,分别自动控制每组终端进行无线下载、本地存储播放、收看实时数字电视和在状态之间的切换。下载到本地存储播放的节目可以是广告、社区信息,实时节目可以是新闻、天气预报、财经消息、体育娱乐节目等。另外,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立即向所有终端发布紧急信息。

3.车载智能终端

图书信息系统 篇4

Struts是基于MVC模式的框架技术。采用Struts可以简化遵循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的开发工作,很好地实现代码重用,使开发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快速开发具有强可扩展性的Web应用,大大简化开发过程,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1]。Hibernate是一项新兴的ORM技术,它把普通Java对象映射到关系数据库表,并提供对对象的持久化操作。使得Java开发者能够高效地对关系数据库表进行增、删、改、查操作而不用直接面对JDBC、SQL语句[2],让开发人员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实际业务处理问题上。在Java社区,开源项目进行得十分活跃,许多优秀的开源框架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帮助,结合Struts和Hibernate这两个开源框架来构建应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技术选择。本文研究了基于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技术和开发方法。

2. Struts和Hibernate框架

2.1 Struts的体系结构

Struts Framework是MVC模式的体现,下面我们就从分别从模型、视图、控制来看看Struts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图1显示了Struts Framework的体系结构响应客户请求时各个部分工作的原理[3]。

2.2 Hibernate框架

Hibernate工作在持久层,它响应对数据库的操作请求。Hibernate的DAO实现类继承HibernateDaoSupport类,根据一系列O/R映射文件以及数据源或连接池,与数据库进行连接,实现“操作一个对象就是操作数据库的一行数据”的目的[4]。Hibernate拥有自己的一种查询语言(HQL),它是完全面向对象的,Hibernate使用XML文件将Java类映射到表,将JavaBean属性映射到数据库表[5]。其在应用中的基本结构如图2。

3. 基于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图书馆信息系统

图书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登录模块模块、读者管理模块,图书借阅板模、图书库存模块等,如图3。

图书馆信息系统具有多个模块,但是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相同,其中用户登录模块设计典型地利用了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设计,体现了两种架构结合的特点,下面以此实现为代表进行具体阐述。基于Struts和Hibernat架构的应用工作流程如图4,其MVC实现方式为:

视图:JSP+Taglib (JSTL+Struts标签);控制器:ActionServlet+Action;模型:JavaBean+Hibernate[6]。

以用户的登录请求为例来说明其工作流程:用户的登录请求提交给Struts的ActionServlet(统一入口),由它根据用户的配置文件分发到对应的Action(可以采用DispatchAction来封装一个模块的所有操作),Action调用实现具体查询操作的JavaBean DAO(完成所有持久化操作)来完成数据的获得。JavaBean DAO通过Hibernate API把关系系统中的数据转换成POJO对象提供给Action。在Action中把获得的POJO对象转化成VO或是ActionForm对象提交给视图对象(JSP)进行浏览。

4.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用户登录模块,即用户从浏览器输入个人信息,由系统在数据库中检索数据,然后验证用户信息,如果验证成功即登陆到系统界面,否则提示用户信息出错。

4.1 数据持久层设计

数据持久层基于Hibernate架构,采用了DAO设计模式。在持久层设计中包括以下三个重要设计步骤:首先,把用户信息封装为VO (Value Object)。VO是一组值对象,只包含一些属性和getter/setter方法的POJO (Plan Old Java Bean)。其次,采用了DAO设计模式和抽象工厂设计模式,完成了DAO工厂和Hibernate数据库操作的具体实现。典型代码如下:

在该层的设计中,VO的信息封装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编程思想;DAO的设计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减弱了上层调用和具体实现之间的耦合;Hibernate配置实现了数据库高移植性,只需要改变Hibernate配置文件,不用修改程序设计就可以完成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更换。

4.2 业务逻辑层设计

业务逻辑层包含了供客户端程序调用的业务逻辑规则,以帮助客户端完成业务操作。该层采用了业务代理、DAO和抽象工厂设计模式,典型代码如下:

在该层的设计中,业务代理、DAO和抽象工厂设计模式的使用使业务逻辑更加灵活,如果具体业务发生变化,在表示层和数据持久化层改变很小就可以完成改变,这种设计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4.3 控制器层

控制器层采用了Struts的ActionForm、ActionServlet和Xm配置文件结合的技术。当用户向服务器端提交请求的时候,实际上信息首先发送到控制器ActionServlet,一旦控制器获得了请求,其就会将请求信息传交给一些辅助类(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处理。一个Action类的角色,就像客户请求动作和业务逻辑处理之间的一个适配器(Adaptor),其功能就是将请求与业务逻辑分开。这样的分离,使得客户请求和Action类之间可以有多个点对点的映射[7]。而且Action类通常还提供其它的辅助功能,比如:认证(authorization)、日志(logging)和数据验证(validation)。在将请求转移到一个Action实例时,如果这个实例不存在,控制器会首先创建,然后会调用这个Action实例的execute()方法。控制器通过配置文件struts-config xml将信息转发到相应的Action类。在struts-config.xml中每一个元素都与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mapping类的一个实例对应。以下代码显示了一个登陆的配置映射:

上面的配置表示:当可以通过/logonAction.do(此处假设配置的控制器映射为*.do)提交请求信息的时候,控制器将信息委托com.test.LogonAction处理。调用LogonAction实例的execute()方法。同时将Mapping实例和所对应的LogonForm Bean信息传入。其中name=LogonForm,使用的form-bean元素所声明的ActionForm Bean。元素则表示了当Action实例的execute()方法运行完毕或,控制器根据Mapping可将响应信息转到适当的地方。如上面现实,如果客户登陆成功,则调用welcome forward,将成功信息返回到/welcome.jsp页面。

5. 结语

上文介绍了MVC设计模式与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工作原理,利用它们的优点互补,有机地将Struts+Hibernate框架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图书馆信息系统,克服了传统Web信息系统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

摘要:本文整合Struts和Hibernate框架, 设计了一个基于MVC模式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对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Hibernate的ORM机制和对持久对象持久化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具体的模块对系统的实现作了详细的说明, 验证了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MVC模式,Struts和Hibernate框架,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刚.整合Struts+Hibernate+Spring应用开发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孙卫琴.精通Hibernate:Java对象持久化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张桂元, 贾燕枫.Struts开发入门与项目实践, 第一版, 2005, 人民邮电出版社

[4]ChristianBauer.Gavin King.Hibernate In Action.http://www.net130.com/CMS/Pub/book/book_db/book_db_zh/2005_06_06_93138.htm

[5]Hibernate中文参考手册.http://ibook8.com/Software/Catalog63/14563.html

[6]宋秀琴, 侯殿昆, 方中纯.基于Struts和Hibernate的Web应用的构建[J].微计算机信息, 2005, 11-3:125-127.

环境信息系统论文 篇5

2.1 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在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运用过程中,数据管理是其中的基础环节。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主要是将已经保存的分散的数据输入进城市环境数据中心里,对环境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为数据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保障。使环境监测数据向分析、决策方向进行结构转变,为了使已存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数据中心应该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以让格式不同的数据放入到数据仓库当中,实现城市环境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为城市环境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在城市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4]。

2.2 数据的深层分析

目前,对我国的城市环境信息数据的分析正处在一个简单统计和简单汇总的处理水平,而数据分析对制定环境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将复杂的数据分析隐藏于简单的界面下面,实现数据访问的高效性,让用户在选择、研究数据时更加容易操作。

2.3 灵活的数据表达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不仅存在时间和动态两种性质,还具有一定的空间性,选用GIS进行系统表达最合适不过,在城市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GIS可以对城市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城市污染源的排放和治理、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在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中发挥了充分的功能优势[5]。

3 总结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环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环境的发展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进行城市环境预测、监测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城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快了城市环境发展进程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戴福初,张晓军,x军.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10,12(10):120-123.

[2]况旭,程声通.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环境科学学报,2011,5(03):2,10-252.

[3]王超,马志宇.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环境保护科学,2012,10(13):140-143.

[4]姜旭平.信息系统分析:概念、结构、机理、分支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09):260-263.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篇6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管理

引言:对于信息系统工程项目而言,构建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该体系能够为工程在成本管理方面实现良好的组织方针和目标,最终达到为工程控制成本,节约资金,实现企业效益的最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本文首先阐述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与不足之处,最后结合这些不足,从成本预测、合同管理、材料管理、现场管理、成本核算监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出加强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一)成本分析尚待加强。这里所指的成本分析,为在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成本发生时,结合与工程成本有关的核算资料,通过比较工程预算成本和工程实际成本的差别,分析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将这些策略用于工程项目下一阶段的成本管理之中,使工程项目朝着良性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终实现成本的最小化,扩大企业的利益。我国当前的信息系统工程市场尚未完善,因此对于成本管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不少企业还远未将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当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首要问题。

(二)成本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市场中,尚未将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完全构建起来,因此在成本考核中未能实现责权利相结合,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当前企业的有序竞争和发展壮大,并且难以精确地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与权力,有时候难以实现追责。

二、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进行合理的成本预测。在一个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签约生效时,企业就必须详细进行成本计划和预算,逐项制定出工程任务清单,通过计算和对比,对任务单进行调整,最终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给出工程所需的总成本。

(二)严格进行现场管理。一个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在进行的过程里,应该设有专门的费用管理部门。这些人员结合工程项目在每一个计算周期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将其完成情况与工程预算进行对比,并且及时分析和找出两者之间不符合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整改。

(三)加大监督管理。应为工程项目制定严格的成本管理体系与核算管理制度,各个部门的工作者应严格遵循既定的制度,并强化对于项目组的监督,避免个别人员由于职权的方便而对工程的成本管理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力度,切实抓好成本管理。应制定专人负责的成本核算岗位,专门对工程项目里存在的成本变更项进行严格的审核,并随时将这些变动向企业上级部门进行上报,使管理层也可以严格把握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现状。

(四)强化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在一项工程项目中,材料费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为65%左右,所以,对材料费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也是实现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首先应严格控制材料计划的制定,一方面应完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不对进程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则不导致过高的库存,从而压缩库存的成本,这就需要充分获取实时的材料管理数据。此外由于市场的变动,材料管理的费用会有所波动,这些因素均应考虑进去。其次应科学管理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一是避免采购的盲目性与随意化,应按照工程的具体需求进行采购。同时对项目的所有采购行为进行监督与审核,而对一些关键材料的采购则可以通过比较和选择,采购性价比最高且安全合格的产品。一些小额的材料难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则应辅以充分的调研,通过强化采购管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第三,在材料的库存管理方面,必须进行严格的“四验”,即验质、验量、验品种、验发票,从而保证采购的有序化,防止被钻空子,影响企业的收益。在材料出库的流程管理上,应引进标准化的签单制,任何材料的出库均应有完善的手续。还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限额领料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剩余材料要及时回收。

结束语:本文针对当前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成本管理理论为依据,对当前不少信息系统工程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文的成果对于指导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系统 篇7

1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为了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满足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采用校园卡与智能手机卡模式,以搭建短信息平台的方式,加强了学生与学校的沟通,推动了高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利用移动代理服务器(MAS)提供了短信接口进行开发,系统的整体设计框图如图1。

2 移动一卡通图书馆信息子系统框图

移动一卡通图书馆信息子系统框图主要分为上行短信模块和下行短信模块。上行短信即客体发送给服务器的信息,下行短信即服务器发送到客体的信息。上行短信和下行短信模块都是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触发器的方式运行,当客体有借书还书等行为动作的时候,就会发送一条相关的信息到手机。移动一卡通图书馆信息子系统框图如图2。

1)读者信息查询功能

当用户以真确的密码登陆OTA卡后,只需发送读者姓名,如果信息发送成功,即可返回一条用户已借书的相关信息到手机。

2)图书续借功能

当用户以真确的密码登陆OTA卡后,只需发送某一本书的条形码,如果信息发送成功,即可返回一条“续借成功,归还日期哪一天的”信息到用户手机。

3)图书预定功能

如果用户想看的书通过查询没有,可以预定图书,输入该书的条形码、书名、出版社,书到即用短信方式通知用户。

4)电子票服务功能

高校通过就业发布平台发布就业及勤工俭学信息,就业平台通过指定的接口将信息发送到MAS平台上,MAS通过移动网络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学生再发一条同意与否的信息到平台,经过管理员审核以后,查看学生有是否有意向取得该电子票。

3 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有效运行,一卡通的中心服务器采用Unix为操作系统,以Oracle 10g作为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对校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的存储、更新、备份、维护等,如果是重要数据,需要经过加密处理。应用服务器采用了Mysql 2005作为数据库,负责对系统数据信息的同步于安全事务管理以及各个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了保证能够实现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三个上行短信功能和六个下发短信功能,根据对系统功能需求及数据的分析,设计了二维数据表如表1所示。

4 数据同步管理

高校校园的每一位老师或者学生拥有四个唯一的号码,即身份证号、学号、手机号和一卡通卡号,这四个号码是关联在一起的,任何一个号都能代表唯一的客体。由于学生的手机号码经常更换的,一卡通卡号丢失,学生基本信息变更,这些数据的改变要及时更新到数据库中,目前有定时更新、手动更新和实时更新三种方法,本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的是实时更新的方法,每隔一定的时间更新一次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在数据同步过程中,并不是把中心服务器的数据推到应用系统中,而是先把需同步的数据同步到中继数据库中,再把中继数据库里的数据同步到应用系统,最终分解服务器的压力。

5 结束语

移动一卡通图书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本文主要研究了系统整体设计的框架和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子系统。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运用显示出了非常好的效果,方便读者轻松借书、还书、预定图书,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需要。

摘要:采用校园卡与智能手机卡模式,将高校的信息化延伸至手机终端,随时随地的把高校的一些重要信息传送给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同时耦合了高校各个管理系统,提升了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加强了高校各种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该文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OTA卡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对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共享,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满足了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系统,移动OTA卡,数字化校园

参考文献

[1]段智敏,王如龙.基于一卡通的数字化校园资源整合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30(1).

[2]冯研,张兵兵.图书馆应用校园一卡通的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0(2).

[3]韩广峰.校园“一卡通”与图书管理系统集成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6)

[4]刘海山,张焱林.保障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完整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3).

[5]裴沛.一卡通在数字化校园整合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13).

云南省消防水源信息系统 篇8

消防水源信息是灭火救援指挥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 在防火工作中也经常需要对辖区的消防水源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消防规划。为此, 整个系统既要保障战时的需要, 也要能在平时提供查询和统计的便利, 所以云南省消防水源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采集部分, 用于基层部队采集水源数据和灭火救援指挥时查询水源信息;二是统计部分, 用于防火部门以及各级机关对水源数据汇总和查询统计。

1.2 数据采集部分和数据统计部分

数据采集部分也可以叫做客户端, 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除了笔记本电脑以外, 还包括蓝牙GPS接收器、蓝牙适配器、车载电源;软件部分主要有MAPX4.0控件、蓝牙适配器驱动程序以及云南省消防总队自行开发的数据采集程序。数据统计部分也称为服务器端, 主要由硬件服务器和软件部分组成, 软件部分由Internet信息服务、Mapxtreme6.2地图服务以及云南省消防总队自行开发的水源数据统计服务器端程序组成。

1.3 其他附带功能

在客户端程序设计之初, 除了考虑要统计云南省全省的消火栓数据之外, 还考虑到要能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 客户端采集程序除了记录消火栓的有关数据之外, 还增加了记录其他水源 (除了消火栓之外的灭火战斗可利用水源) 、社会单位、城市道路相关数据的功能。将辖区的上述数据采集完毕之后, 在灭火战斗时就能利用客户端迅速查找火灾发生地附近最近的可用水源, 查看相关单位的灭火救援预案等。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数据采集部分的“电”部分是指车载电源, 主要是考虑普通笔记本电脑电池难以满足日常采集工作的需要, 所以用车载电源供电;“适”部分是指蓝牙适配器, 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通过蓝牙信号从GPS接收器中接收水源的经纬度信息, 并通过软件部分记录在数据库和相应的图层中。数据采集完毕之后, 通过统计部分的FTP服务进行数据上传, 日常的查询与统计通过http进行, 如图2所示。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GPS技术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 用于获得地理位置信息及准确的通用协调时间。GPS观测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 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 利用3颗卫星, 组成3个方程式, 解出观测点的位置 (X, Y, Z) , 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2.2 组件式GIS

组件式GIS是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的GIS系统。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组件, 每个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组件之间, 以及GIS组件与其他非GIS组件之间, 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 形成最终的GIS基础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2.3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项无线网络技术, 蓝牙是无线数据和语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 它将各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甚至家用电器采用无线方式联接起来。它的传输距离为0.1~10 m, 如果增加功率或是加上某些外设便可达到100 m的传输距离。

3 开发中过程中的重点

3.1 接收并提取定位信息

将蓝牙GPS接收器接收到的经纬度信息记录在笔记本电脑中是整个系统开发的关键部分, 也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开始部分。由于笔者所采用的GPS接收器是蓝牙接口, 未与笔记本电脑直接连接, 因此要想得到蓝牙GPS接收器发出的定位信息, 需要在笔记本中加入蓝牙适配器, 用于接收经纬度的蓝牙信号。适配器在安装了驱动程序之后会根据接收到的GPS蓝牙信号在笔记本中虚拟串口服务, 笔者要做的就是编写程序, 从指定的串口中每秒钟接受一次GPS信号。在VS2005编程环境下的具体方法为:增加一个SerialPort控件, 设置好控件的虚拟串口服务端口号, 例如COM2、COM3等, 当串口接收到GPS信号之后会触发Serialport类的DataReceived事件, 利用Serialport类ReadLine方法读取接收到的GPS信号。

从串口服务中读取到的蓝牙GPS接收器信号在没有进行处理之前是一长串字节流, 这些信息在没有经过分类提取之前是无法利用的。因此, 必须通过程序将各个字段的信息从字节流中提取出来, 转化成所需要的定位信息。接收到的GPS信号遵循NMEA-0183协议, 常用的 (兼容性最广的) 语句只有$GPGGA、$GPGSA、$GPGSV、$GPRMC、$GPVTG、$GPGLL等, 所需要的也只有其中几个。

为了提取所需要信息, 具体方法是:先通过ReadLine.StartsWith搜寻ASCII码“$”来判断语句类别, 由于帧内各数据段由逗号分割, 在对帧头的类别进行识别后, 再通过对所经历逗号个数的计数来判断当前处理的是哪一种定位导航参数, 从而作出相应处理。

3.2 控制并保存定位信息

笔者所采用的GPS接收器采用SiRF (瑟孚) 第三代芯片, 定位精度可达5 m, 但是因GPS信号受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定位精度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差。对于每次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准确性的判断, 其实利用GPS接收器接收到的GPS信号内已经存在判断参数, 即“水平精度”, 从GPS接收器接收到的水平精度是从$GPGGA语句中第八个字段中提取出来的参数信息, 其数值范围在0.5~99.9之内。当接收到的GPS水平精度为1时, 表明最大误差为1×5=5 (m) , 如果水平精度为2, 最大误差为2×5=10 (m) , 以此类推。为了将定位的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笔者在程序中设置了水平精度控制值 (默认为2, 根据经验, 水平精度小于6以内的定位数据都可以作为车辆导航用) , 当接收到的水平精度大于设定的水平精度控制值要求时, 就认为这条定位信息存在较大误差, 并舍弃此条定位信号, 等待GPS卫星信号更好的时候再进行采集, 从而确保所采集到数据的准确性。根据云南省消防部队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 在户外采集时的水平精度大都能在1左右。

3.3 采集数据的存储方式

采集到的数据分为两种类型进行存储。

第一种类型是存储在地图图层中。首先在程序中统一放置从地图运营商购置的全省地图, 由于购买的地图没有所需的相关图层, 为此笔者在底图的基础上添加了消

火栓、其他水源、辖区单位、辖区道路、道路标点等5个图层。当采集到上述这些标识的经纬度信息时, 将消火栓、其他水源、辖区单位以点的形式保存在相应的图层中, 辖区道路以线的形式保存到辖区道路图层中, 道路标点作为临时图层存在。具体方法为:当要采集消火栓的定位信息时, 将GPS接收器放置在消火栓上, 然后在Map控件中查找出消火栓图层, 根据此时接收器接收到的经纬度信号, 利用图层的CreateSymbol方法建立一个点, 并设置点的表现形式, 消火栓采用字符表现的形式, 地上消火栓用标示, 地下消火栓用标示, 并将消火栓的编号赋予这个点。

第二种类型是存储在Access文件数据库中, 主要是将上述消防水源或其他标示的相关信息保存下来。

3.4 绘制道路的方法

采集程序的底图是从地图运营商购买所得, 而城市道路每年都在更新, 不可能每年都更换底图。为此, 笔者在客户端程序中加入了绘制道路的功能。当城市新修建了道路, 就可以在道路图层绘制新的道路。具体方法是:开车从一条路的始端匀速到达路的末端, 利用GPS接收器接收到的经纬度信号, 每5 s在临时图层描绘1个点, 并记录在数据库中, 当1条道路从始端到末端的经纬度信息采集完毕之后, 利用道路图层的CreateLine方法将所有点连接成一条线, 并将道路名称赋予这条线, 这样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道路了。

3.5 查询的控制

在采集程序中, 每次只显示12条采集到的数据信息, 其他信息利用翻页的形式查看。但是,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 随着数据量的逐步增大, 利用采集程序进行数据分页显示也变得越来越慢。为了使分页显示能在大数据量情况下提高效率, 笔者通过控制SQL查询语句使问题得以解决。具体的方法是:分页较慢的语句:mycommand.CommandText = "SELECT top 12 编号, 位置, 管径, 压力, 情况, 备注, 管网编号, 管网形式, 类别, 管理单位 from 消火栓 where (编号 not in (select top " & (12 * (xhsye-2) ) .ToString & " 编号 from 消火栓 order by 编号 asc) ) order by 编号 asc"。分页较快的语句:mycommand.CommandText = "select top 12 * from (select top " & (xhssum-12 * (xhsye-2) ) .ToString & " 编号, 位置, 管径, 压力, 情况, 备注, 管网编号, 管网形式, 类别, 管理单位 from 消火栓 order by 编号 desc) order by 编号 asc"。其中, xhssum是消火栓的总数, xhsye是当前消火栓显示的页数, 两个语句的目的都是为了能从数据库中按照编号的顺序每次显示12条数据, 但执行的效率却相差甚远。由此可见, 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not in”语句进行查询。

3.6 数据的汇总和上传

当数据采集完毕之后, 需要将各个中队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后成为整个大队、支队或总队的数据并上传到服务器端, 供查询和统计。由于消火栓和其他标示信息的编号都是按照当地行政区划 (前6位) +自行编号 (后4位) 来进行设置的, 合并之后不存在编号重复的情况, 因此对于几个中队数据的合并只需要将采集完毕后的文件数据库和相关的图层导出, 大队或支队管理员将中队导出的数据进行合并 (叠加) 即可。其中的难点在于图层的合并, 解决的具体方法是:分别定义一个Map控件的RowValues、RowValue对象, 将相应图层的Dataset属性赋予RowValue的Dataset, 遍历所有需要合并的符号并赋值给RowValue.Value, 利用RowValues.Add方法将RowValue叠加即可。

数据上传就是将各支队的数据上传到总队的水源服务器。云南省消防总队和重庆市消防总队的做法稍有不同, 云南省的消火栓数据有2万多条, 在构建的时候由于担心文件数据库体积太大影响到查询和统计的性能, 所以将每个支队上传的数据库和图层分开在不同的文件夹放置, 然后通过服务器端程序控制全省和各地州的统计和查询;重庆市消火栓数据有1万多条, 通过合并之后在服务器上查询和统计对速度影响不是太大, 所以重庆市消防总队将所有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文件数据库和相应的图层进行统计和查询。从重庆市的情况来看, 将2万或更多的数据合并在一起对性能影响不是太大。

3.7 消防水源的查找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已经采集到的水源进行查找, 以便能在灭火救援中快速使用着火场所周围的消防水源, 主要的做法是:在地图上用鼠标选取某点 (假设为着火场所) , 通过图层的SearchWithinDistance方法进行查找, 需要提供的参数是选取点的经纬度, 以及查找的范围 (半径) 。查找出来水源之后, 可以利用图层的Selection.SelectByID对最近的水源进行选取, 并把地图的中心位置设置为查找出来的消防水源, 以便于更好地通过地图进行查看。

4 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定位的准确性

为检验所采集到水源数据的准确性, 云南省消防总队在数据采集完毕之后成立检查组, 对采集数据进行实地抽查。从结果来看, 大部分抽查的消火栓其误差大都在0~10 m, 0~5 m误差的消火栓超过70%, 5~10 m误差的消火栓在25%左右, 大于10 m误差的消火栓占5%。对于误差较大的消火栓, 经过调查发现, 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笔记本电脑与GPS接收器的距离超过了蓝牙适配器的最大传输距离 (10 m) 。为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 抽查时GPS接收器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 m即可。

4.2 系统的移植

在云南省消防总队成功应用之后, 此系统在重庆市消防总队进行推广。在系统的移植过程中, 除了对3.5所述的服务器端进行了部分改变之外, 还结合重庆市消防总队的实际情况对消火栓属性数据进行了完善, 增加了所属水厂、检查时间、检查人3项属性, 其中检查时间以GPS信号时间为准, 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同时, 在客户端界面方面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做了部分改进, 将原来定位标示所使用的车辆符号改为代表GPS方向信息的箭头符号, 使采集者随时都能看出自己在地图上的行进方向。

4.3 数据在灭火救援指挥箱的应用

2009年, 公安部消防局向全国消防部队配发了灭火救援指挥箱, 箱中配备了GPS导航系统。由于导航地图中没有各地的消防水源信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显得不太方便。经向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的有关专家请教后, 将云南省全省的消火栓图层添加到了云南省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箱的导航系统中, 极大地方便了云南省消防部队使用这一系统。但由于原来没有考虑到图层的转移, 所以在图层中保留的信息太少 (消火栓除了编号信息以外大都保留在数据库中) , 这一问题有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行改进。

在灭火救援指挥箱中使用水源系统的方法是:只需要在指挥箱的计算机中安装客户端采集程序即可, 蓝牙适配器以及驱动程序在指挥箱中都已经配备并自动运行, 打开指挥箱计算机, 并将随箱配备的GPS接收器打开, 指挥箱会自动连接GPS接收器, 将采集程序的GPS端口设置为COM2 (指挥箱GPS接收器的默认设置) , 进行连接后即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采集了。

5 消防水源系统应用的展望

在消防水源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笔者发现, 若要在火场上充分利用好采集到的消防水源信息, 必须进一步改进应用的模式, 将应用场所由前方改到后方, 即从火灾的现场应用改到消防指挥中心的应用。初步的设想是:仍然由各中队进行水源数据的采集, 汇总后上传到消防指挥中心, 为各中队的消防战斗车辆安装GPS车载定位设备, 当发生火灾时, 由消防指挥中心根据前方火场指挥员的供水需求以及火灾现场的地理位置, 通过计算消火栓的管网直径以及其他参数, 计算并查找火场周围的水源信息, 消防指挥中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直接为各车的驾驶员提供取水点、供水对象等, 从而减轻前方指挥员的工作压力。要达到上述目标, 需要各系统的协同配合, 以及更加精确、详实的数据采集, 这也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摘要:针对云南省消防部队的实际情况和辖区特点, 利用GIS、GPS等相关技术, 介绍了云南省消防水源信息系统研究开发过程的重点, 以及系统在云南省、重庆市消防部队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效果。

关键词:GPS,GIS,消防水源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祁祖兴, 郁云兴.谈如何有效组织火场供水[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2) :229-230.

[2]张之立.论消防水防止被动用的技术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0, 19 (4) :31-32.

浅析办公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9

1办公信息系统设计的系统概括

随着信息的技术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手段正在逐步运用你于我们日常的办公系统中,这样很大提高了我们的办公速度,也对传统的办公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发展也恰好适应了我们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让一些日常文件的处理和管理系统简便了许多,这样使得办公人员能很高效率的完成目前的工作,也解放了他们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实现了办公室的自动化。基于我国的发展形势,办公信息系统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档的填写,而是有了更高的文字要求,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实现办公信息系统的完善,也就可以解决各个部门信息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很快地提高效率,还能节约我们很多的成本,也使得资源可以再利用。因此实现办公系统的自动化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需要利用一些数据库的资料与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办公系统更加完善,这样也满足了社会和工作的要求和发展,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其中安全措施加以考虑,目前办公信息系统虽然已经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问题,需要我们采取防火墙的措施。由此可见,办公信息系统是未来信息办公的首选方式。它采用的利用利用互联网完成加密通讯和进行信息传输,也加大了办公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使得办公系统进入到我们日常的办公之中。

2办公信息的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2.1办公信息的基本框架

办公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而又长期的过程,它涉及内部的信息与资料,我们必须建立合理的方式,确立基本的框架才能使得我们我们的办公系统更加的安全和可靠。这其中就需要我们解决一些繁杂的系统,可以利用我们的办公信息使它变得简洁化。我们可以利用利用一个主系统,然后再把下属的各个系统的信息归属到总系统,而且总系统的各个文件可以直接的下发,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于每一个人我们可以模仿一些其他的形势,可以注册每个人自己的帐号,才会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然后再利用一些绑定,调用的操作,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个稳定安全的框架结构。

2.2办公信息设计的安全性

因为如果要建立办公信息的文字系统,它是包含了几乎整个信息与一些内部资料,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它的安全性于可靠性。也由于办公信息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使得它有一些的局限和脆弱性,加大对其的管理,如果信息被盗去或篡夺将是使电子办公信息系统失去了它的有效性,办公系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并且会对客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信息的不断流动更是会造成它的不可磨灭的损失,因此保持办公信息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必须义无反顾地保持信息的安全与可靠,不应该只限于理论方面,应该更多的关注于是实际操作,我们也必须建立它的规范化,才能使得安全有所保障。

2.3办公信息的应用

在我们能够保证办公信息的安全实施以后我们也不是立即将它投入使用,而是应该再有一些观察,确保一些漏洞问题的减少或者没有漏洞问题才可以真正地投入到使用当中,排除它的障碍才可以使它有条不紊的进行,应该以客户的权益为大,保证办公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集中化管理和研究才会使得我们的技术更快地发长和进步,我们也应该增加一些软件的更新问题,在定期的时间内如果有新的防护系统的出现,我们应该提醒它们自动更新,形成合理的自动化的模式,使得办公信的运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与简洁,也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平时的工作效率,减轻一些压力。

3办公信息的实际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3.1办公信息系统及时修复漏洞

新的软件一开始投入使用难免使得大部分人不适应,或者操作的一些不熟练使得信息化的办公并不是那么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平时对应用于办公信息系统人员的提醒以及对防盗信息的及时更新,使得我们的办公信息更加完善,也能很好的方便我们平时的办公。

3.2办公信息系统软件及时更新

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软件的更新是非常快的,而且很快地就会存在一些漏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办公信息的软件加以强化训练,它能自动的定期的发现更新,如果软件有的需要升级或更新,它能自动地发现自身的漏洞并加以更新高自身的分析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需要,研究人人员可以添加自动化成分,使得远程控制更新数据与软件系统。

3.3优化办公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办公的信息化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使办公的信息的设计更加完善与完整, 这样才能集中的发挥办公信息的作用,方便我们日常的生活, 也提高了各个领域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我们的压力不断地减少所以必须建立安全可靠合理的办公体系,才会使得我们的工作安全方便无误的进行,我们要及时改进这些问题,促进办公信息系统的更加广泛的应用。

结语: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许多的遗漏或者不满足客户要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不断地研究与发展,而不是只利用现有的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强化我们的办公信息体系,才会使得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办公安全进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逐渐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而办公信息系统的设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系统技术也逐渐深入到办公系统中。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办公信息系统高效的发挥作用,就应该设计出适合我们需要的办公系统,而办公信息系统的实现也是目前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保持办公系统的准确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并且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安全的网络办公平台。

关键词:办公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安全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贾慧.基于LDAP统一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长治学院学报,2011(5).

[2]鲁春燕,孙娟.浅析C/S模式和B/S模式的优缺点[J].福建电脑,2008(6).

[3]李正涛.OA系统发展历程与趋势[J].办公自动化,2008(8).

财务短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10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额的进一步增大, 学校的各项工作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与此同时, 高校财务的业务种类变得更加多样, 业务量也逐年攀升。另外, 随着高校内涵式建设的不断推进, 财务部门不仅加大力度提升财经管理水平,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还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在校师生对高校财务服务的满意度。针对这些变化, 财务部门将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对这一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使高校财务适应时代的发展。

短信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通讯手段,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如果能使高校财务部门通过短信息系统与师生进行信息交互, 实现财务与每个人进行“点对点”的通讯, 无疑将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提升高校财务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短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一) 短信息系统接入方案的选择

要构建短信平台, 首先需要解决短信息如何接入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接入方式:

1. 通过运营商的短信网关

通过短信网关的方式具有安全性高、发送成功率高的特点, 但是需要办理相关的申请手续, 且开发周期相对较长, 资费与短信发送数量挂钩, 比较适合业务量巨大的企事业单位使用。

2. 通过购买短信发送服务

一些网站提供短信发送的服务, 用户购买其服务后, 可以直接通过网站发送短信。虽然此方式实现简单, 但用户比较依赖网络, 如果出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 将影响短信息的发送。另外, 在此模式下, 不易进行二次开发, 不利于短信息系统与其他财务系统的对接。

3. 通过短信发送设备

短信猫是一种常见的短信发送设备。此方式安全性比较高, 不易造成信息的泄露;前期投入较低, 只需购买短息猫即可;后期在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 资费比较低廉;另外, 系统开发人员比较容易使用短信猫进行短信息系统的建设。

因此, 本文重点论述如何采用短信猫接入的方式进行短信息系统的构建。

(二) 短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 短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建立短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想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手段提高高校财务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 将会议通知、财务项目执行进度提醒等信息更加有效、高速地传递到各级部门, 只依靠传统的高校办公网站效果不是很好, 只有将信息直接送达到目标人物, 实现财务部门与个人“点对点”的信息交互,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 该平台除了具有基本的短信息接收和发送功能外, 还应具有如下特性:

(1) 强大的人员信息管理功能。短信息系统如果只具有短信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其对高校财务工作效率、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限的, 只有在建立完整、高效的人员信息管理模块后, 短信息系统才能准确、方便、快捷地定位到个人, 实现财务部门与教职工、在校生的“点对点”通讯。

(2) 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短信息系统面临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短信息时, 系统如何才能能将重要的信息尽早发送出去, 以确保系统的实时性。

(3) 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易用。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 提高短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需要设计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使用户易于理解和学习系统的各个模块及操作流程, 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户熟练掌握软件的各项操作。

(4) 与现有财务系统的对接, 推进信息化建设。单独的短信息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高校财务的信息化水平, 但是如果能将其与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对接, 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互, 无疑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

(5) 用户权限明晰, 确保信息安全。针对系统中的不同用户, 应根据其不同的职责赋予不同的权限, 使其能够完成不同的系统操作, 这是短信息系统的一个最基本功能。

2. 短信息系统通讯过程设计

短信息系统按照短信息通信流程可以将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用户客户端部分和短信接收/发送部分。

短信接收/发送部分主要包括硬件设备 (短信猫) 和短信收发程序, 主要负责短信息系统的短信发送和接收工作, 是后台独立运行的, 对用户不可见。

客户端部分主要用于用户与短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 用户通过这部分程序完成人员信息维护、编辑需发送的短信、回复接收到的短信等工作。

3. 短信息系统的模块结构设计

在短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过程中, 为了保证人员信息、分组信息等核心数据的安全, 同时便于财务用户的使用, 采用B/S结构和C/S结构两种设计模式完成了短信息系统软件客户端部分。

C/S (浏览器/服务) 模式:系统开发相对容易, 软件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也很强, 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安装系统的客户端软件, 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短信息系统的人员信息数据和分组信息数据是系统的核心数据, 不允许普通用户对其随意进行修改, 因此人员信息管理部分和分组信息管理部分模块应采用C/S模式进行设计。

B/S (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具有分布广、兼容性强、升级维护简单等优点, 但其对安全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使财务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短信息系统, 我们采取B/S模式设计了短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只需要通过InternetIntranet访问web页面, 即可完成相关的短信发送、读取等操作。

通过对财务短信息系统各类业务和需求的分析、总结, 可将系统分为短信息接收/发送部分、C/S模式下的短信息管理模块、B/S模式下的短息管理模块、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人员分组管理模块、邮件发送模块等几个部分。

4. 开发环境的搭建

Microsoft.Net平台中的ASP.NET技术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创建动态Web应用程序和服务, 其编译出的网站具有运行速度快、后期维护简单等优点, 并可以方便地使用CSS, 因此本系统使用Microsoft.Net平台进行系统的开发。另外, 由于Microsoft SQL Server可跨越运行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直至企业服务器, 且具有兼容性高、扩展性强、智能高效等特点, 因此本文采用SQL Server作为系统的数据库。

二、部分核心模块实现方案

(一) 短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短信息管理模块是短信息系统的核心模块, 财务用户可以通过它进行短信的编辑、单独发送、Excel导入群发、分组群发、短信接收、短信回复等工作。其中, 分组群发要求短信接收人必须是在人员数据库中存在的, 而单独发送和Excel导入群发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图1为短信发送的业务流程图。

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确保更重要的短信息能够优先发送, 系统为每条待发送短信赋予了优先级的概念。当短信息接收/发送模块从数据库中检索待发送短信时, 按照短信息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从而确保优先级高的短信息能够优先发送。

在高校财务日常办公中, 除了用短信息系统发送会议通知等信息外, 如何将其与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对接、整合, 从而进一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平台现已与投递报账系统、核算系统完成了部分对接, 可通过短信息系统将退单原因等信息发送至投递人, 并提醒其到财务处领取退单。

(二) 短信息系统UI (用户界面) 的设计与实现

1. C/S结构的用户界面实现

用户界面的设计应该简单、大方、布局合理, 方便用户的操作。

2. B/S结构的用户界面实现

为了核心数据的安全, 在B/S结构的用户界面中只包含了短信管理模块, 主要包含发送短信、未发短信、已发短息、接收短信几个版面。

(三) 用户操作权限实现

在短信息系统中, 系统把用户主要分为两类: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针对这两类不同的用户, 系统赋予了不同的操作权限。如图2所示。

(四) 短信息接收/发送软件部分实现

短信息系统的信息接收/发送模块对前台用户不可见, 短信的接收和发送工作不需要前台人员进行干涉, 它是独立运行的后台服务。

三、结语

为了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效率, 在.NET开发环境下设计并完成了短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界面美观、操作简单等特点, 且已投入使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暂时未开通短信息自动回复功能, 与现有的财务系统结合的还不够紧密等,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已经悄然迈入了数字化时代, 手机已经由上世纪末的奢侈品变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鉴于现在手机覆盖面广、联系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为了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建立了财务短信息系统。通过将其与现有财务系统进行对接, 可将部分财务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传送给在校师生。

关键词:短信息,高校财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沈唱唱.工信部:中国手机用户数量接近13亿人.http://www.cnmo.com/news/409719.html, 2014.06.24.

[2]辛冰.基于手机短信功能的信息查询系统研究及开发应用[D].吉林大学, 2013:1-3.

[3]叶青.HTML+CSS+Javascript实用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122-123.

图书信息系统 篇1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军工单位目前普遍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给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防止涉密信息系统的泄密,已经成为保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与挑战。信息安全保密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没有坚实的信息安全基础,则无异于把国防科技工业国家秘密信息拱手与人共享。近年来,军工企事业单位通过计算机网络造成的失泄密事件日益增多,给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为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国家对从事军工科研和生产的企业实行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制度。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制度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军工企业的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技术要求及其特点

(一)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技术要求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技术要求,主要依据《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B17-2006)的有关规定。其总体技术要求是:

涉密信息系统应该按照等级划分准则划分等级,在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保密等级划分情况选择相应保密技术要求的措施进行保护。应采用安全域和密级标识的方法对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级别的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分级保护。安全域之间的边界应该划分明确,多个安全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其所有的数据通信都应该安全可控;对于不同密级的安全域之间的数据通信,应该采取措施防止信息从高密等级安全域流向低密等级安全域。涉密信息系统中的所有信息都应具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应该与信息主体不可分离,其自身不可篡改。这里安全域指的是由实施共同安全策略的主体和客体组成的集合;密级标识是指用于标明信息秘密等级的数字化信息。对于信息保密安全要求,不同等级涉密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其中:秘密级涉密信息系统要求的项目内容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信息密码措施、电子泄露发射防护、系统安全性能检测、安全审计、边界安全防护。机密级系统应当在秘密级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信息完整性检验、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3个项目。绝密级系统应当在机密级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抗抵赖1个项目。在涉密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中,涉密信息系统使用单位还应当依据国家保密标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BMB20-2007),加强涉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保密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消除泄密隐患和漏洞。

(二)涉密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特点

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主要核心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信息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访问控制规定了主题对客体访问的限制,并在身份鉴别的基础上,根据身份对提出资源访问的请求加以控制。它是对涉密信息系统资源加以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安全机制。目前基本的访问控制模型有:自主访问控制(DAC):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允许主体对访问控制施加特定限制的访问控制类型;强制访问控制(MAC):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安全标识和信息分级等敏感性信息的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从传统的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发展起来的。其“角色”概念有效的减少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更加有利于安全策略的实施。

2、终端身份鉴别与授权

终端用户各种操作行为均需要进行个人身份验证,包括计算机登录认证、网络接入的认证、登录应用的认证、终端用户均需要通过身份鉴别来判断其身份。身份鉴别有多重方式:验证实体已知信息,如用户口令;验证实体拥有什么,如USB-KEY、IC卡等;验证实体不可改变的特性,如指纹、声音等;相信可靠地第三方建立的鉴别(递推)。身份鉴别是保证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经过身份鉴别进入涉密信息系统的合法用户,需要对其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进行限制。设置访问控制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在应当授权的范围内有权使用资源,非授权范围内无权使用资源。根据国家保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处理秘密级、机密级信息的涉密系统,访问应当按照用户类别、信息类别控制,处理绝密级信息的涉密系统,访问控制到单个用户、单个文件。

3、安全审计

审计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来监视、记录和控制用户活动的一种机制。通过对审计日志文件的分析,可以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并为事后分析的追查责任提供依据。在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应包括的功能有:1.针对终端计算机操作进行记录;2.对网络流量、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审计;3.对重要数据库访问记录进行有效审计。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对网络流量中典型协议进行分析、识别、判断和记录;2.重要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对系统启动/运行情况、管理员登陆、操作情况、系统配置更改、以及病毒感染、资源消耗情况的审计;还包括硬盘、CPU、内存、网络负载、进程、操作系统安全日志、系统内部事件、以及对重要文件访问的审计;3.重要服务器主机应用平台软件:主要包括对重要应用平台进程的运行、Web Server、Mail Server、Lotus、Exchange Server以及中间件系统的审计等;4.重要数据库操作的审计:主要包括对数据库进程运转情况、绕过应用软件直接操作数据库的违规访问行为、对数据库配置的更改、数据库备份操作和其他维护管理操作、对重要数据的访问和更改、数据完整性等内容的审计;5.重要应用系统的审计:主要包括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流转和操作、网页完整性、相关业务系统等内容的审计:6.客户端计算机的审计:主要包括对客户端计算机的病毒感染情况、访问应用系统情况、文件的拷贝/打印操作,擅自连接互联网的情况、非工作软件的安装和运行等内容的审计。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nlc202309031825

涉密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原则与措施

(一)基本原则

1、按最高密级防护的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处理多种密级的信息时,应当按照最高密级采取防护措施

2、最小化授权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要最小化。其次,涉密信息系统中涉密信息的访问权限要最小化,非工作必需知悉的人员,不应授予涉密信息的访问权限。

3、同步建设、严格把关的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需要与安全保密措施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进行保密审查、审批、把关。

4、内、外网物理隔离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措施。

5、安全保密措施与信息密级一致的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采取安全保密措施,并保证所采取的措施力度与所处理信息的密级相一致。

6、资格认证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的设计、系统集成以及系统维修工作,应委托经过国家保密部门批准授予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涉密信息系统不得采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鉴定、认可的保密技术设备。军工单位涉密信息系统处理的是国家秘密,应优先选择经过国家保密部门审批并且成熟可靠的保密安全产品。

7、以人为本、注重管理的原则

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加强管理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而放弃管理则再好的技术也不安全。

(二)采取的技术措施

结合上述原则和军工单位涉密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要求,对涉密信息采取分级访问控制、终端身份鉴别与授权、加密存储与传输等相结合的措施对加以保护。对接入涉密信息系统的每台终端计算机明确使用责任人,并为其分配静态IP地址(该IP地址需与计算机MAC地址以及接入交换机端口进行绑定)。采用USB-KEY硬件钥匙结合口令的方式加固操作系统登陆,通过USB-KEY硬件钥匙进行身份鉴别和授权的方式将具体员工与IP地址对应关联起来。通过采取安全域划分、防火墙、身份认证、代理服务器等安全技术对涉密信息进行知悉范围控制,在对涉密信息分类的基础上控制涉密信息的打开、编辑等操作行为,将对涉密信息的管理控制变成对操作权限的分配和管理。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应用服务器的访问进行控制,可以采用windows域结构方式组织和管理网络中的服务器资源、防火墙与交换机虚拟局域网(VLAN) 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信息安全产品的关键技术

(一)身份认证与自主加密保护相结合

在军工企业管理体系中,身份认证技术要能够密切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阻止对重要资源的非法访问。身份认证技术可以用于解决访问者的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的一致性问题,给其他安全技术提供权限管理的依据。在军工单位涉密信息系统的日常应用中,需要对各种涉密文件进行大量处理,还应该为每位用户提供对自己处理的涉密信息进行加密的功能。可以根据军工单位涉密信息系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加密措施。常见的加密方法有: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等。

(二)涉密资料的分类管理、操作行为与访问控制相结合

涉密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要控制其知悉范围,必须对涉密信息及其使用人员进行分类,建立一种相对固定的关联规则。国家秘密信息在军工单位涉密信息系统中主要表现为文字和图形,为了防止无关人员接触秘密信息和通过更名等方式改变国家秘密的表现形式而造成秘密泄露,必须对使用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行为(打开、创建、更名、复制、编辑)进行控制。要在涉密信息系统上实现访问控制,使涉密信息只被授权的人员知悉,必须建立涉密信息与授权人员的对应关系规则,确定其可以进行的操作类型。可采取下列方式:

1、将涉密信息按使用类型进行分类,确定每类涉密信息的知悉对象;对涉密信息进行分类,比如,对军工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等过程产生的涉密信息按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分类,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涉密信息按计划、财务、质量、试验等使用属性进行分类等。这样,每类涉密信息的知悉人员是相对确定的,为避免使用人员频繁变化带来的设计困难,可以引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技术。这时,对知悉范围的管理就转变为对涉密信息类别与角色之间的关系集合的管理。

2、通过组织结构树来管理使用成员,通过硬件钥匙转换成对应的IP 地址,使用人员对某类涉密信息的知悉权利就可以用是否属于某个角色来表述。这时,对使用人员的管理就转变为对角色组中成员的管理。通过引入相对固定的角色概念,访问控制的实现就转变为对信息类别与角色、角色与使用人员之间的关系的管理。在确定上述关系的同时,还必须要有对网络入侵进行检测监控的能力,以实现对知悉范围的控制。

总结

军工企业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需要从技术控制、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三个层面分别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任何一个涉密信息系统无论网络规模的大小、无论系统边界的大小、无论应用的复杂与否、无论重要性的高低,采取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原则都应是一致的。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项长期、艰巨、重要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 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它除了涉及技术层面的知识, 还需要从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和使用等诸多方面加以规范。军工企业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涉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硬件和软件的及时维护, 保证系统运行安全,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4研究所)

铁路通信信息系统的研究 篇12

国内铁路行业目前正在建设客运专线, 既有通信管线设计中通信线路网络资源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线路资料、卡片种类繁多, 装订存放不便; (2) 手工概算、预算效率低, 准确性也低; (3) 原人工统计时工作量大, 且统计结果准确率低; (4) 手工管理模式资料完整性、一致性以及时效性都很差, 查找速度也慢。 (5) 数据的更新, 查找和统计困难, 紧急情况下应变能力差, 无法向运营维护部门迅速、准确地提供数据。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对通信管线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

2 总体目标

运营单位依据数据信息能够迅速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业务所需要的基础信息。在建立设备历史和现实信息的基础上, 对设备技术状况实施有效管理, 并在设备发生故障时, 提供有关设备状态信息变化的支持信息, 为建设管理、施工管理、维护管理等信息化系统提供广泛而丰富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在勘测设计工作中的复用, 能够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最关键的是在改建项目的设计前期获取到既有工程历史数据信息和变化数据信息, 这给改建项目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3 系统功能

3.1 基础数据信息管理

分类建立本线设计阶段生成的施工文件的属性信息, 实现信息的编辑、查询、统计。建立完整的电子格式、非完整电子格式文件的数据信息, 并对其进行编辑、查询、统计。

3.2 静态信息管理 (设备履历簿)

提供线路运营情况计算、线路设备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及各类设备年报, 为线路设备的大修、维修提供决策依据, 提供通信站和通信机械室等机房分布及各种相关设备, 包括区间设施、通信管线和区间通信设施, 救援指挥应急通信设施的基本信息等。

3.3 动态信息管理

综合监测接收综合监测车实时传输以及从地面下载的数据, 对综合检测结果, 如线路的高低、水平、轨向、车辆震动加速度等, 接触网的线电压、电流、接触网导线磨耗等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 形成缺陷报告, 并提交给综合维修段。

因为工程的灵活性, 有些琐碎的因素无法得到全面考虑, 需要增加人工参与界面。例如电缆接头的安排, 需要考虑电缆盘长、车站分布、加感节距、地线设置、区间电话、桥梁控制点等诸多因素, 应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 供用户交互式参与设计。

根据工程项目, 经常需要选择的因素如下:

干线光电缆:只有电缆;只有光缆;一光缆一电缆;电缆贯通, 光缆分段敷设 (无线光纤直放站使用) 。

地区站场光电缆:完成地区线路设计、中间站电缆径路图设计。

选择相关数据库

选择相关图形库

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

选择接头余长方式;选择桥、隧道余长;选择各种地貌的防护措施;地貌信息等的输入;大中桥及小桥涵信息输入;隧道信息输入;桥隧相连信息输入。

4 具体实现步骤

4.1 基础数据输入及底图绘制

将航测图, 线路平面图作为基础数据输入, 形成带有线路走向的航测示意图, 导入桥、涵、隧道里程表和车站站名和信号机、里程、位置表, 调入地貌文件及防护方式数据库, 在线路走向航测示意图上依据桥、涵、隧道里程标示出地貌特征及防护方式图。

4.2 绘制通信线路径路走向图

在前面所绘制底图的基础上, 加入通信线路的走向信息, 这里主要针对起始、终止走向和关键点如过轨里程处理等, 程序或手工绘制通信干线光电缆径路示意图, 另外还要规定地形处理防护及埋深以及余长。

4.3 生成带有各地形、地貌、预留长度的数据表

生成带有各地形、地貌预留长度列项的按照铁路里程由小到大排序的数据表。

4.4 生成作图数据表

依据上述数据表, 对计算参数赋值, 计算出设计桩号、敷设距离、接头位置, 导入地形、地貌文件数据库;土质及埋深文件数据库;防护类型数据库;接头类型数据库, 生成包含接头信息的作图数据表。

其中接头布置控制点:区间电话柱设置

按照区间进、出站预告信号机间, 每1公里设置一处, 接头类型为电缆分歧头。

电缆接地:两相邻车站间, 每4公里设置1处。

加感节距:半加感节距为1公里, 整加感节距为2公里, 允许偏差值的考虑。

桥等不宜放置电缆接头的控制点。

光电缆盘长、车站、工区等机构的分布。

本软件应根据以上控制因素, 自动生成光电缆接头示意图, 并列出影响电缆接头布置的控制点, 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供用户进行人工选择修改 (包括增加、删除、编辑等) 。

依据接头示意图, 运行绘图程序, 并标示接头编号。

4.5 生成图表

利用上述台帐数据文件表, 导入线路台帐数据图模版文件和工程数量表模版文件, 对模版文件数值进行修正, 生成每张子图, 通信线路台帐数据图和工程数量表, 可自由选择拖动至通信干线光电缆径路示意图中。

5 总结

本研究侧重于铁路勘测设计方面、铁路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在通信及信息领域的应用。与航测遥感处合作开发, 在其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 综合相关专业信息资源, 为铁路勘测设计、基础维护、设备管理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施后可用于通信专业设计, 对其他专业也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如果利用航测遥感处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开发与之配套的辅助设计软件, 完成通信管线设计并在其基础上延伸, 开发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可在提高功效的同时提高设计文件质量, 并为运营单位提供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结合客运专线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 为铁路综合维修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从铁路通信信息系统的功能出发, 给出了系统实施的具体步骤, 充分说明了该系统在铁路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通信,信息系统,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立青.客运专线制梁场整体规划与设计[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9, (01) :31-33, 40.

[2]何云.石武客运专线路基基底处理CFG桩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 2009, (03) :678, 675.

[3]吴国庆.铁路客运专线数据通信网的设计[J].通信技术, 2009, (05) :103-104, 109.

上一篇:过热分析下一篇:综合性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