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设备管理

2024-05-29

学院设备管理(精选10篇)

学院设备管理 篇1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前身是创建于1997年的财经系, 2004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3年更名为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现开设有工商管理 (含会计方向和注册会计师方向)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财务管理5个本科专业, 在校生1600余人。现设有经济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电子商务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经济管理资料室等, 是电子商务师、市场营销师、物流师、公关员、高级秘书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许昌培训鉴定中心。目前有专任教职工45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 博士14人、硕士24人;双师型教师18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2人, 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有3名教师被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院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 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均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市场营销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2年电子商务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产业经济学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产学研平台建设成效突出, 依托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企业发展中心”平台, 围绕河南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 通过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 结合地方实际, 集中于河南省产业转型, “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等研究, 注重增进研究内涵, 提升研究质量, 通过论文、著作、专利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企业管理和区域经济规划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许昌市自主创新体系发展规划 (2009-2020) ”的撰写工作, 成果在市长常务会上通过;主持制定魏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主持制定“西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2017年发展规划”, 完善建立许昌烟厂“供应商资质认证评估体系”等, 2013年还与北大合作完成115万元的横向课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就特色的专业建设而言, 近年来,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在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后,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 力争转型再发展,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不断进行学习、讨论和调研, 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已达成共识。

由上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意图可以看出, 它是一个反覆循环、不断提升的动态运行图。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遵循办学规律和教学规律, 围绕学校的办学综旨, 树立“教学神圣、崇尚学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 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为实现培养目标优化设计培养方案,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自身实际, 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 明确提出了整体优化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人才目标, 根据“连续性、时代性、稳定性”的要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邀请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杨承训教授、仉建涛教授等省内外高水平大学、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建设的论证会, 听取他们在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举办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座谈会, 修订培养方案。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 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 以及持证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目前我国实行双证 (学历证、资格证) 并重制度。因此, 为了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把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与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成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 将有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 使大部分学生毕业既获得学历证书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共培训学生近万人次, 愈80%以上的学生获得营销师、物流师、理财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等各类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在与上海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ERP培训的基础上, 积极筹划建立ERP实验中心。“许昌学院—鼎捷软件ERP实验中心”的建立是许昌学院管理学院扩大实验室外沿的一种新尝试, 也是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的一项新成果, 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新的桥梁, 开辟了新的合作渠道, 通过强化培养学生的信息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创新实践能力, 为学生提供从培训到企业信息化项目实训再到就业的通道。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以此为平台已将ERP课程纳入培养方案, 制定教学大纲, 规定学时、学分。现在已经有三批次学生接受培训, 近100人次参加了鼎捷公司举办的全国性比赛。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积极探索实习实训新路径, 尝试以项目带动实习实训, 已经与北京大学进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合作, 先培训再实践实习。使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开阔了眼界, 充实和完善了专业知识, 提升了实际工作能力, 让学生们变得更加自信。同时, 通过实地调研使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沟通手段、人际交往能力、文明处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持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基本建设的思路是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 坚持“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 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人才为切入点, 建设“校内校外结合、多种形式结合、国企与私企结合”的实习教学基地体系。现建有10个校外实习基地, 分别是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新乡新飞集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济源钢铁集团公司、豫光金铅有限公司 (济源市) 、郑州可口可乐公司、河南远东传动轴有限公司、瑞贝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观峰管理咨询公司、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每年可接受实习生约400多人, 基本上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以学院为依托, 联合省内外高校、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知名专家共同成立许昌学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在学校和政府、企业之间架起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实习、就业平台。近几年, 先后承担完成了《许昌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许昌市环境优化发展战略及考评体系建设》、《许昌市魏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2017年发展规划纲要》, 为许昌帝豪集团制定了《供应商资质认证评估体系》等产学研项目。

“企业家大讲堂”系列讲座是许昌学院管理学院按照学校要求, 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积极与企业接轨,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又一重大举措, 讲座使学生近距离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了解企业的需求, 了解市场竞争的真实性, 既是创业就业指导课, 又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课, 对学生衡量自身存在的差距和树立奋斗目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已聘请了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林, 沪江网副总裁常智韬, 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见栓, 西继迅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忠等知名企业家定期做了数场讲座。

2013年度中, 在许昌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经过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全体教工的共同努力, 学院科研工作整体取得了较大成效。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积极整合跨学科资源, 组织有梯度的研究团队, 在项目拓展方面进展良好。一年中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各级项目顺利结项57项, 其中2项省级项目;成功申请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1项, 其中省部级项目立项2项。横向课题取得了重大突破, 继2013年7月为西华县发改委修订《西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2017年发展规划纲要》后, 10月与北京大学进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深度合作, 项目合作总额达115万元。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通过进一步整合研究方向, 结合地方实际, 集中于河南省产业转型, “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等研究, 注重增进研究内涵, 提升研究质量, 通过会议论文、核心期刊、外文期刊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为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顺利完成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年中,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共发表论文117篇。中文期刊方面, 在《农村经济》、《江苏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5篇。本院主编, 或参与编著教材9部, 《信息管理系统》、《服务营销学》等教材均已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均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积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共出版专著两部,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开放条件下中国劳资关系的变化与对策分析》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中的博弈:股权分置及其改革》。

一年中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地厅级以上奖励31项, 其中一等奖10项, 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一等奖一项, 河南省经济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等, 这些成果的取得也表明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学术水平不断地提高。

在学科建设方面, 产业经济学学科被遴选为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目前已形成了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和团队:以仉建涛教授为团队核心的“产业理论与产业政策研究”;以周颖杰教授为团队核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以钟和平博士为团队核心的“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研究。”三个方向始终围绕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尤其是结合河南实际, 以中原经济区发展为契机, 针对如“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产业集聚、经济体制创新等一系列重大论题展开, 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与亮点, 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尤其是河南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学科建设中, 周颖杰教授作为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指导思想明确, 建设思路清晰, 目标规划合理, 在理顺学科自身与不同研究方向的结构关系, 加强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 对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本学科建设在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凝聚作用和引领作用同时, 利用组合优势, 发扬团队精神, 整合现有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5个专业方向, 突出学科特色, 营造学术氛围, 积极带动青年教师, 使本学科团队建设及梯队建设中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乃至知识结构都更趋于合理。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了培训现有教师、请专家或企业高管到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做兼职老师或客座教授相结合的办法。持续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力度, 聘请其他高校及实业界优秀人才,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杨承训教授、省内著名经济学家仉建涛教授、西继迅达 (许昌) 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忠、森源集团董事长楚金甫、许昌市金融办公室副主任李进营等均聘为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经常到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交流指导, 以期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

在研究生工作方面, 结合实际, 积累申硕点经验。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科点结合实际, 立足地方, 联合许继电气、远东传动、中原证券等, 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构建校企人才培养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 为高校人才培养营造产学研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 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教师实践背景, 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以实施“应用型人才”为契机和切入点,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013年10月28日, 在中原工学院201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对接会上,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六名硕士生导师和新生认真探讨和交流, 切实推进了研究生培养工作。于此同时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继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硕士点申报工作的筹备。一年中分别共有联合培养硕士生4人顺利答辩获得学位, 也为学科建设及硕士点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结重点学科建设经验, 明确目标。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以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为切入点, 结合校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 及近几年招生情况和学科发展态势良好的经济学专业, 对于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两个方向从研究内容看都有与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交叉的可能, 为整合学科教师力量, 争取在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申报中取得突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此外, 以经管学院为主要依托的软科学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心等也不断推进发展, 这些积淀为工商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经管学院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河南省内乃至全国学科点布局的特点,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经研究决定在下轮次硕士点申报中, 集中全部力量, 积极申报专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点。

坚持党建带团建, 通过对团总支学生会引领, 全面服务学生成人成才。大力支持共青团的工作, 结合专业特点和青年学生的需求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实践实训、素质拓展等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学风院风。

一是定期举办励志成才报告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评比活动、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努力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的青年。如, 举办企业家大讲堂, 邀请恒源发制品董事长赵见栓、沪江网副总裁常智涛、许昌胖东来集团董事长于东来等为同学们做励志、专业方面的报告, 2013至2014学年共举办6次;开展第十六届宿舍文化创建活动、第九届模拟实战营销大赛, 第九届赢在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首届会计技能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论辩赛、网页设计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 吸引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身素质的提高中来。据统计,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大部分同学参加了以上赛事的一项或者多项赛事, 有些比赛如模拟与实战营销大赛还吸引了学生的多次参加以及外系学生的积极参加。

二是利用身边的典型, 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做人、做事。在学校评选“十大学习标兵”的同时,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评选了经管学院“学习标兵”, 召开奖学金获得者及学习标兵获得者表彰大会, 召开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及各种实践实训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的表彰大会, 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在学习及其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努力使具有各种才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肯定,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14年,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杨逢春被评为许昌学院“学雷锋标兵”并被学校推荐为“焦裕禄式的好党员”, 党总支安排杨逢春同学为低年级学生做报告, 以学长的身份教导学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确立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 努力解决好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定期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座谈会, 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状况, 及时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针对几类特殊学生, 如组织纪律差、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心理素质欠佳等学生的实际状况, 指定专人开展谈心、帮教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克服困难, 如许昌学院管理学院藏族学生万玛扎西, 由于基础差, 从09级留级到10级, 再留级到11级,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多位辅导员不愿放弃, 无数次找该同学谈心, 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增加其学习的勇气, 安排党员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 目前该同学正逐步完成以往落下的课程, 其家长多次来到学校, 对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为其提供的帮助感谢不已。同时, 许昌学院管理学院也多方努力为学生解决其它实际问题, 如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 提供有偿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等, 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紧密结合取得了很好效果, 有力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

四是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兼职就业指导队伍, 邀请社会成功人和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到校做创业报告,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等等,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 我院学生良好的班风、院风已初步形成。

学院设备管理 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为了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在择人的过程中对人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全国近200所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的独立院校中的一所院校,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以下简称行知学院)要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就必须根据新时代企业对实践能力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1]。

一、行知学院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中明确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摸索,行知学院从刚开始的一味“克隆”母校西安财经学院的教学体制、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转变到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逐渐明晰了自身的培养定位,明确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体现为开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并在课程设置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

2、建立了企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和ERP实验室

随着行知学院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为了进一步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行知学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仅使用了课堂实验、暑期社会调查、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较为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而且与时俱进,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建立了企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和ERP实验室。

3、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及“双师型”教师较为稀缺

课堂实验、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情景模拟、计算机软件仿真模拟等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均有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但是,哲学有云: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实际工作中企业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意味着学生将要进入的工作环境远非既定的模拟环境和课堂实验能够概括,学生需要切身进入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体验,但是,行知学院并未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法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同时,行知学院的专职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毕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学生,教师缺乏切实的实践经验,且由于学院性质的客观原因,行知学院的教师流动性相对较大。因此,行知学院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能够为学生讲解理论基础,又能为学生讲授实践活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稀缺。

二、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大纲中理论与实践教学配置不合理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文件,对于应用型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其教学大纲中应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只有合理安排工商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进程,才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但是相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必选课而言,行知学院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生产与运营管理、管理学的课时严重不足,致使这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尚且要追赶进度才能完成,更何况一向不被重视的实践教学,自然难免被一再压缩进而省略。虽然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比例在教育部的引导下有所增加,但这些增加只是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与设计等方面通过实践学分的增加体现出来,而对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却缺乏刚性要求。此外,在学生最有兴趣、最有精力、专业课程最集中的第二、三年,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并没有切实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其实践教学内容通常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而此时的学生大多在四处奔波找工作、匆忙应付毕业论文等,基本无暇顾及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

2、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

虽然行知学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建立了企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和ERP实验室,但是学院各个有关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从学校方面看,行知学院各职能管理部门没有从宏观层面加速制订和实施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和配套政策,致使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不佳,教学设施不完备,新建的企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和ERP实验室设施简单,自动化水平较低。其次,从教师方面看,授课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未针对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而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更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而且由于学院对教师的培训不足,表现在培训机会和名额较少,培训内容窄,培训方式单一等,因此,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为薄弱。此外,学生自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要型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跳出“考公务员、考有编制的工作单位、考研等都必须死读书”的思维定式。学生并不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论选择何种职业路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根本[2]。

3、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相对困难,其实践教学评价很难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为了便于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控制与评价,合理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行知学院实践教学环节处于探索前进时期,其评估体系尚不健全。杂乱模糊的评估方式并未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使得学生并不清楚实践环节自身应该达到的水平和自身通过实践活动所达到的水平;同时,教师由于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对实践教学标准较为模糊,因此,不注意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对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应付的态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仅凭主观判断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出评价等。

三、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为了实现行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教学计划中理论与实践教学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行知学院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3]。首先,行知学院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及办学目标确定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实践课程如何设置,保证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内容及实施标准。具体可将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设置成“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甘特图”的形式,进行合理搭配,即理论教学模块首先开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紧接着就开设实践教学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再进一步领会理论的真谛。这样前后相错、有序地开展教学,不仅能够避免教师为了赶进度而压缩实践教学学时、第四学年学生由于找工作考研等各种压力无暇顾及实践培训的情况,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其次,行知学院需要逐步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实践教学活动制度化和规范化。

2、加大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系统

(1)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落实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设备。行知学院应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增加对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和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和ERP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同时,为了切实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工作环境和实践生活,行知学院需加强自身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与各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的参与实践培训。此外,对拥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刻不容缓。行知学院需支持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培训,鼓励教师亲自到社会基层、企业一线挂职、兼职等,为有效开展专业课程的

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师资支持。

(2)探索使用灵活多样地实践教学方式以使实践教学效果最大化。按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不同,可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课堂实践和校内课外实践、校外社会企业实践两方面。其中,校内课堂实践活动的形式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室实验等。校内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如组织学生举行ERP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大赛等。校外社会企业实践形式主要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见习、实习等。校内课堂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根据不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安排,应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联系起来。还可配合使用人才测评、企业危机管理、绩效考评、ERP等有针对性地实验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工商管理软件的应用,掌握工商管理的实践操作流程[4]。校外社会企业的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掌握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基本的专业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和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行知学院需要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监督、评价、反馈和激励系统,从而切实将实践教学管理落到实处。首先,行知学院可建立每学期初期、中期和末期的实践教学检查制度,检查各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是否安排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是否与理论基础相符合、实践教学内容所分配的学时(学分)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实践教学的执行效果。只有将实践教学环节制度化,并将其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引导师生重视实践教学,促使教师指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最终使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是从机制层面促进实践教学的真正落实,主要可将教学督导制度引入实践教学管理中,通过行知学院的教学督导组对实践教学活动的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利用学生联络员定期对课程实践教学相关进度、深度等的反馈,有效督促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最后,在以上制度层面和机制层面的基础上,行知学院应在对教师教学考评系统和学生学习考评系统中,将实践教学情况纳入其中,从而形成多层面、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和教师共同重视实践教学。此外,根据激励理论,行知学院还要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奖惩制度,对那些认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赋予评优资格、计算工作量等;而对那些不按计划认真执行实践教学环节或学生评价实践教学较差的教师,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如对其实践教学的工作量不予认定、在教学综合考核中不予评优等。

四、结束语

由于行知学院的院校性质、基础条件及专业发展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我们将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切实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行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致力于厘清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努力改变“克隆”母校西安财经学院的理论化教学模式,不断探索符合行知学院独立院校特征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受欢迎、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艳,罗如学.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2010(4) .

[2]易琳,段晖,曹静.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需求调研[J].教育界,2013(3) .

[3]孙开焕.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篇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区位于滇中产业新区的核心区内。总占地个, 实训大楼2幢,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元, 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念了全_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质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是同类院校中唯一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创建于1992年, 200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为全曰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院校;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历史沿革1992年4月, 经昆明市教委批准成立“云南教育科技培训学校”, 是云南省最早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一。1995年5月, 经云南省教委批准更名为“云南省经济管理学校”。2001年5月经省教育厅批准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3年10月, 学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4年1月, 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是我省唯一一所社会力量办学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4年5月, 经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4]53号文件批准, 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启用“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校名。[2]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教育理念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诚信和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确立和实践了“专家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就业兴校”的战略发展之路。以严谨的教学管理, 规范的办学行为, 创新的教育理念, 开放式的国际化合作,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聘有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学术专家委员会”指导教学和科研。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50多人, 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多人。幵设有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类的专业24个。聘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韩国、曰本、泰国等国家的14名外籍专职教师授课, 为同学们学习外语、学好外语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育方针学院以学生为本, 以德育人, 依法治校, 教学和管理始终贯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长期坚持和完善大学辅导员制度, 每班配有专职辅导员, 强调教师的服务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名人校园论坛、心理咨询、安全教育等模块进行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 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的人才“做事有能力, 做人讲道德”。以团委和学生会为核心, 组建各种学生社团, 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法学社、青年成才促进会、文学社、艺术团、圣灵动漫社、球类运动协会、经济研究协会、计算机协会等21个学生社团。幵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营造文明自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师100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30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75人。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45.8%。引进企业、行业的精英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 聘请10余名来自欧、美、韩、泰、越南等国家的外籍教师。学院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 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职4教育, 走应用型大学塞展之路, .砮力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校园环境

美国社区学院管理特色借鉴 篇4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

美国的社区学院初创于19世纪末期,前身为“初级学院”。1896年,出于“各得其所、各司其职”的考虑,芝加哥大学校长哈伯率先提出改革设想,把四年制大学分割成“2+2”两段,前两年叫“初级学院”,后两年叫“高级学院”。因为初级学院大多设在社区、服务社区,因而又被称为社区学院。

眼下,美国的社区学院已达到1177所,其中988所是公立社区学院。仅2010年秋季,全美社区学院的注册入学学生便达到1510万,社区学院教育已占全美高等教育总规模的46%左右,为美国的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社区学院瞄准当地社区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需求,以社区、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依托设置(调整)专业、确定课程内容,有效保证了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从而避免了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脱节。

在教学模式上,大都“就地取材”,紧密贴合社区实际。如让学习法律的学生到社区法院、检察院、监狱及律师事务所实习;让学习工商类专业的学生到本地工商业部门、市场等调研、实习;让学习社会学的学生对本社区的吸毒、贫穷和犯罪等现象进行调研分析,撰写相应报告。在教学手段上,社区学院则充分借助当地政府提供的网络资源、远程技术和通讯平台,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服务系统,全面拓展教学时空,方便学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课程。

社区学院的治理模式。综合考量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其内生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一是自“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大量缺乏一技之长的军人复员回国,就业需求旺盛;二是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居高不下;三是美国经济的腾飞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它们共同促进了社区学院的飞速发展。

为鼓励和促进社区学院发展,美国法律明确规定社区学院属于公立性质的教育机构,归由地方管理,并将其职能界定为主要提供社区服务和继续教育的社区教育机构和学习中心。

从管理体制上看,美国的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务。在联邦宪法的框架下,各州治理社区学院的主要依据是州宪法。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教育政策,适用于对本州学校的管理。各州统一设立州议会、州政府、州法院三个权力执行机构。在学区教育管理方面,州议会是州最高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本州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责任、常规要求和基本技术要求,衡量教育进展的标准等。州教育委员会则依据本州宪法制定有关社区教育的具体方针政策。

管理上的归属,决定了社区学院的办学经费来自州政府和当地税收。其中,39%来自于州政府的税收,18%来自当地政府的拨款,30%来自联邦政府,其他主要来自校友捐赠、企业资助和学生学费。社区学院对本社区的学员收费较低,大约只有四年制大学的5%,而对于非本区的学生收费则要翻番,以促使学生就近入学。

对于教学管理,美国社区学院一向以严谨治学著称。他们对师资队伍把关严格,专职教师必须取得州政府颁发的教师证书,入职前必须有职业教育的实践经历,而兼职教师则普遍需要来自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过硬的师资队伍保证了教育质量,学生学以致用,超过70%的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工作。

社区学院的美国特色。美国社区学院的特色很多,总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鼎助,学费低廉。近百年来,美国政府先后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已达150多部,其中,《莫里尔法案》《史密斯—休斯法案》《职业教育法》《卡尔·伯金斯法案》等具有划时代意义,为社区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是立足社区设置课程。专业及课程的设置贴合社区的年度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契合当地工商业需要和就业市场趋势,及时增删专业、更新课程,以满足生产发展及科技进步的需要。社区学院不仅生源来自本社区,而且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服务社区,建设家乡。

三是无障碍入学和学习。社区学院普遍低费注册入学。不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民族、性别等,只要注册,即可入学;授课方式灵活,有全日制、半日制、夜学制,及周末和寒暑假的假期课、远程教育课等多种形式。

四是证书全国通用。美国的社区学院大都建立在全国的市县和小镇,地域性较强。各州的教育虽然看似“各自为政”,但不管在哪一所社区学院获得的职业证书,都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州通用。

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社区学院成功地走过了百年历史,形成自己独到的特色,成为美国高素质劳动者主要的培养培训基地,以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美国社会和国民的赞誉。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的人口大国来说,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借鉴。

提高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契合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职高专教育在学历上已难占优势,难有吸引力。而一味希望通过呼吁用人单位“人才低消费”来给高职生提供机会,显然很不现实。所以,高职院校要舍得摒弃学历情结,与时俱进地调整办学定位和育人思路。学校在办学定位上要立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差别化的学费“杠杆”和就业优待吸引本地生源就读。

而国家在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管理上,亦应逐步过渡到以省、市、县地方政府为主,增加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围绕本地需要设置专业课程,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较好的人才培养业绩和明确的服务指向,争取本地企业的支持,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主动合作。在办学职能上,不只要专注职业教育,更要逐步覆盖到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补偿教育乃至闲暇教育等。

以就业提升吸引力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出现发展瓶颈,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步入恶性循环也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常常自豪于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在校生的体量分别占据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就业率领先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办学条件面貌一新等表象。然而,无法回避生源逐步萎缩、吸引力长期缺失,领导子女和职教办学者、管理者子女不读职教等现实尴尬。原因何在?根源在于育人质量不过硬,毕业生的就业层次低,社会信誉差,导致学生不愿读、家长不认可。

要想破解困局,必须切实解决好提高育人质量、严格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有证者”待遇等三个根本性问题。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是职教师资待遇提高、准入门槛提高,以好的待遇吸引优秀师资,以优秀师资保证育人质量;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待遇的前提是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在法律层面提升“有证者”的待遇,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人人向往的“体面”教育。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宽进严出”制度。如今,在高考适龄人口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容量与现有的高考人数出现倒挂,普遍出现生源不足、“吃不饱”现象。部分省市为了满足高职院校的招生需求,竟然批准高考成绩只有120分(平均每门不足30分)的学生入读高职,不仅败坏了高职声誉,也使得“按分录取”名存实亡失去意义。为此,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不设门槛的自主招生便成大势所趋。

同时,为了确保育人质量,鼓励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努力学习,职业院校必须实行“学分制”和“宽进严出”制度。学生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总成绩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可以不受学制所限,提前毕业。国家通过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来保证获得职业院校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未能获取必备证书者则不得被用人单位录用。

独立学院预算管理探析 篇5

(一) 预算编制准备

具体包括: (1) 建立完善的预算组织。预算组织是预算管理体系的起点, 但很多独立学院未能建立层次分明的预算组织体系,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工作都落在财务部门。各职能部门并未真正参与到预算的编制、控制等体系之中, 致使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 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为此, 在独立学院内部应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由理事或董事、独立学院院长、财务人员、学院内部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理事或董事和独立学院院长指明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和预算的总体目标, 学院内部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学院内部部门预算的商订, 财务人员负责预算的总体协调和日常事务管理。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出预算后报独立学院理事会或董事会审核做出决议, 最后传达到每位教职工, 广泛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执行。 (2) 设置合理的预算责任中心。设置预算责任中心是实施责任会计的首要问题, 预算责任中心是预算实施的载体, 独立学院的所有预算都是针对预算责任中心来进行的, 所以合理设置责任中心是独立学院预算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职责、权限、利益能够相互统一。在独立学院内部如何设置预算责任中心, 设置多少预算责任中心, 取决于独立学院内部控制、考核的需要。独立学院预算期间的设置应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 预算期间的设置应有利于独立学院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便于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信息反馈, 能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理事会或董事会提供及时、准确、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独立学院预算的编制不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 只是对教代会、独立学院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 所以, 独立学院完全可以以学年为会计预算期间, 进行预算管理。独立学院的收入实现集中在每学年开始时, 由于独立学院属于第三批本科, 按教育成本收费的特殊情况, 新生报到率往往不好确定, 其学费收入总额也不好预测, 在收入不能确定的情况下, 支出也不能很好地确定, 所以为了使预算更符合实际, 以学年为预算年度更能适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

(二) 预算编制原则

具体包括: (1) 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编制预算时应考虑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特别是在安排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维修和其他固定资产购置经费指标时, 一定要把新建、新购所需资金和原资产的折旧统筹考虑, 如对大规模的新建和大型设备新购项目要建立专门项目, 逐年安排预算经费, 对已建和已购的大型设备要按折旧的方式计算以后的维修和重购时的经费。 (2) 坚持量入为出、积极稳妥的原则。独立学院决不能搞赤字预算, 在编制时要做到稳妥、可靠, 既要保障基本维持经费的需要, 又要考虑学院发展的需要, 根据财力, 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对收入预算坚持稳妥、谨慎原则, 留有余地;支出预算在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 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 再安排专项经费, 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要有充分预计, 最后才能考虑投资方和举办方的合理回报。同时, 独立学院还应打破传统的以支为目的的预算思想, 引入企业管理观念, 强调过程管理, 突出事前控制, 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使用独立学院的有限财力, 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 促进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创建“和谐”社会。 (3) 支出预算独立编制原则。支出预算独立编制是指在编制支出预算时不是根据本年收入的多少来编制, 而是根据核定的定员、定编、定额情况独立编制支出预算。当然, 这种编制也只是相对独立, 并不是完全不考虑学院的收入情况, 而是要合理地节制不合理的支出, 支出预算独立编制是在收入有保障的前提下的独立。 (4) 项目细化原则。利用细化预算指标来减少虚假和宽余的预算行为, 把预算的考核指标定得细一些, 通过细化预算指标科目具体化、项目化, 把各部门的所有收入、支出都编到具体项目, 细化到项目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具体指标上, 以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改变以往预算编制方案过于粗放而形成预算软约束的欠缺, 特别是对招待费、交通费、办公费、差旅费等一些敏感支出, 最好专列项目进行控制。但是, 预算项目的划分也不应过细, 应根据责任中心、预算中心合理设置, 因为预算项目编制得越细, 对各项指标的要求就越准确, 各项指标的标准就越难确定, 使预算编制的难度大大地增加, 一旦预算编制标准不准确, 不但不能发挥预算的作用, 反而由于预算标准不准确影响了学院健康地发展, 所以在细化项目的同时, 还应合理确定预算的难度。

(三) 预算编制方法

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的关键是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制定定员、定额标准应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聪明才智, 集思广益, 做好充分的调研, 定员、定额标准一经确定, 则应严格按照定员、定额标准分配经费指标。预算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不可能一劳永逸, 要根据新的情况、任务适时进行调整。为使独立学院能持续、有序地发展, 对一些重点大型项目的预算编制最好编制3~5年, 最初编制预算时, 往前作3~5年的预算安排, 之后每次编制时都往前滚动一年, 并调整原预算中所剩2~4年的预测内容和财力安排的内容, 这种滚动预算有利于体现瞻前顾后、综合平衡的要求,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对独立院校的预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挑战。

二、独立学院预算的事中管理 (预算执行)

(一) 确立以人为本、关注道德的理念, 全面提高预算工作效率与效果

人不仅是预算的制定者和预算信息的使用者, 也是预算的执行者和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 更是预算工作的主体和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因此, 预算工作应以人为本, 离开了对人的关注, 独立学院的预算工作便无法搞好。由于预算影响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 预算管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问题。如个别部门为小团体的利益, 在制定预算时经常表现出本位主义思想, 作出较为宽松的预算, 这违背了预算指标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另外,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应注意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员工参与预算工作, 培养主人翁意识, 不给教职工造成一种强加的感觉。

(二) 严格控制预算的追加与调整

为了学院能更好地发展, 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追加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但预算的追加和调整一定要严格控制,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预算追加的程序, 另一方面, 可以使预算适时、均衡地发生, 控制预算支出进度, 防止预算宽余。在预算实施过程中财务处对学院经费采取分季划拨, 年终汇算的拨付方式, 这样即能保障学院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还能防止出现某些部门为了实现支出突击花钱的现象, 均衡地控制整个预算的实施。

(三) 合理进行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

现在大部分独立学院对预算会计科目的项目设置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支出科目的控制上, 一年的预算执行完后, 这一年收入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数额, 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等各种数据根本不能提供。因此, 选择适合独立学院应用的会计软件, 对会计科目进行合理的项目设置, 找出各项目余额与相关科目余额之间的平衡关系, 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复式记账, 也是预算能够完成的必要保障。

三、独立学院预算的事后管理 (预算考评)

(一) 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财务处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将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向董事会或理事会汇报, 把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通过校园网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单位予以反馈,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各单位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在本单位内部进行财务公开, 鼓励广大教职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 重视绩效预算审计

对预算执行好的单位应根据节省或节约的数额对该单位进行奖励, 奖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物质奖励可以根据结余、节省或节约数额的一定百分比用于奖励预算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对在预算中弄虚作假、执行中不加控制的单位要给予处罚, 把预算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进行目标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教育部第26号令, 2008年2月22日。

浅析独立学院绩效管理 篇6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是企业提高员工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体的潜能, 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较为流行的绩效观:一种是结果观, 认为绩效就是完成的任务, 取得的成绩。二是行为观, 认为绩效是与组织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三是潜力观, 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员工的绩效, 应该将员工个人潜力、素质等一并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综合以上分析, 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当前的研究, 本文认为独立学院绩效管理是一个多维性、动态性的系统工程, 是指学校、部门、个人三个层面通过相关行为, 提高三者效能, 实现个人及学校战略目标。

二、独立学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运用绩效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 综合起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把绩效考核当作绩效管理

由于没有系统研究绩效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者没有理解绩效管理的真实含义, 没有将之视为一个系统, 而是简单地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 它在要求个人与部门在达到学校的战略目标过程中, 能够同时激发教工的各项潜能、提高效率。绩效考核则是学校的一种考核制度, 它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主要导向是考核结果, 更侧重关于对结果的评估, 不可能和绩效管理相等同。

2. 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

学校各部门的绩效目标不是从学校目标发生了脱节现象, 难以引导所有教工趋向学校的目标。绩效管理作为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 能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位教工身上, 促使每位教工都为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是关键。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自上而下传递绩效压力以及分散工作任务的过程, 变学校高层承担压力为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教工都承担压力.从而把学校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指标是考评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实践中, 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 然而在如何使考评的标准尽可能地量化而具有可操作性, 并与绩效计划相结合等方面却考虑不周。而作为绩效管理, 应该主要抓住关键业绩指标, 针对不同的教工建立个性化的考评指标, 将员工的行为引向学校的目标方向。太多和太复杂的指标只能增加管理的难度和降低教工的满意度, 影响对教工行为的引导作用。

4. 沟通不畅、反馈不及时

要做好绩教管理工作就必须有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让教工充分了解学校的绩效管理目标、作用、成果。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确保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对教工的指导和开发。最后才是将考评结果运用于工资和奖惩等方面。目前在许多学校的绩效管理过程中, 领导不重视与教工进行沟通, 勾通与反馈机制不完善。尽管制定了绩效考评的反馈、申诉制度, 但由于缺乏信息反馈和有效沟通, 教工不知道自已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绩效考评工作无法达到改进管理绩效的目的, 进而妨碍绩效考评对职工的指导教育作用。

三、独立学院教工队伍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独立学院绩效管理, 是指学校高层、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学校总体目标, 共同参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激励和绩效评估反馈的持续循环过程。

1. 绩效计划制定

绩效计划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 不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就谈不上绩效管理。学校的绩效计划制定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战略目标, 提出明确的学校年度总目标, 并将总目标根据各部门性质和岗位职责, 科学合理设定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在目标设定上, 如何保证学校总目标、部门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保证个人绩效和学校绩效得到同步提升, 这是绩效计划制定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绩效辅导方式

绩效辅导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工作不到位, 绩效管理将不能落到实处。学校的绩效辅导沟通主要包括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以及部门负责人与部门员工的双向沟通过程。在过程之初, 校领导要和部门负责人通过认真平等的沟通, 确定部门工作目标。然后, 部门领导再和员工沟通, 确立员工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各级工作目标既要切实可行, 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还要能有利于学校总目标的实现。

3. 绩效考核办法

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这个环节工作出现问题绩效管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的绩效考核, 主要是要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 科学细化、量化管理标准, 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能做出准确的衡量。绩效考核办法即要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 又要细心选择考核内容和方法, 还要确认考核时间, 明确绩效考评方法及流程。

4、绩效激励措施

绩效激励措施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如果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问题, 绩效管理不可能取得成效。学校的绩效激励措施就如何把校内晋升、调薪、评优评先、转岗、淘汰等多种方式与绩效考核结果相结合, 以激励高绩效部门和职工继续努力提升绩效, 督促低绩效的部门和职工找出差距改善绩效。

5. 绩效评估与反馈

绩效评估与反馈是通过理念宣贯、辅导反馈、绩效面谈, 使绩效管理真正释放出活力, 真正提升绩效。学校的绩效管理实行开始就想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绩效管理实施是一个不断摸索, 循环改进的过程。学校必须定期对实行的绩效管理开展有效的评估, 正确评价绩效管理与考核存在的问题, 并慢慢引导职工理解绩效管理的真正内涵, 建立学校与教工之间、教工与教工之间互尊、互信、互惠、互利的新型组织文化。

四、总结

由上文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绩效管理与考核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与考核制度将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力, 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在独立学院推行绩效管理对提高独立学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从绩效管理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独立学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独立学院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独立学院,绩效管理,内涵,问题,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达云.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行高校绩效改革{J}, 教育与管理, 2006 (2)

[2]高丽.高校绩效管理初探{J}, 世纪桥, 201 (001)

[3]鞠伟.试论独立学院教师的绩效管理{J}, 文教资料, 201 (22)

[4]黄本莲.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改革探析{J}, 社科纵横, 201 (12)

[5]徐君陶, 朱普社, 许恩奇.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研究{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92)

学院设备管理 篇7

1 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1 我院基本上成立了专门机构, 实行了专职管理

根据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 我院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上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如后勤管理处等, 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 专职从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虽然其名称和职能有所不同, 但基本都包括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

1.2 加强了制度建设, 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

近年来, 我院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部分规章制度, 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物资设备采购供应规程等,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院的固定资产管理。

1.3 采取了措施, 加强了固定资产的常规管理

我院基本上发挥了固定资产专职管理部门的作用, 在固定资产的论证、购置、验收、管理、使用、维修、报废和清产核资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使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2 我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分散

我院目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 但是, 还相当分散。从管理部门看: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主要有财务处、教育信息中心、后勤管理处、车班、学生工作部、图书馆等;从隶属关系看:有教学管理系列、后勤管理系列、学生管理系列等。管理分散, 不便于有效地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 因此, 已成为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阻碍。

2.2 管理体制不合理

2.2.1 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条块分割

我院虽然设有固定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 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归口管理单位, 通常是教育信息中心或教务处管理电子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 后勤管理处管理房屋、建筑物、家具用具等, 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 学院财务部门负责学院投入经费, 购置固定资产的价值记录和核算。从表面上看, 教育信息中心或教务、后勤、财务、图书馆都在管理, 但没有一个部门统筹, 如果资产管理部门在建资产账的时候不能处理好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关系, 就将会给对账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2.2.2 缺乏有效的资产预算管理体制

一般来说, 我院对经费预算的安排是比较重视的, 但是对如何集中管理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 如调剂余缺、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问题则考虑得不多, 固定资产购置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 各部门、各系 (部) 有争设备现象, 造成设备的重复购置、闲置和低效使用, 甚至出现有的设备买来以后, 使用部门几年未打开包装的现象。

2.3 政策措施不合理

2.3.1 对固定资产的界定很困难

一是概念较模糊。仔细分析我院的机构设置及职责和权限划分情况,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多数人对固定资产、实物资产、电子设备、教学仪器设备等概念是不清晰的, 因此, 管理面临困难。

二是软件及网络产品的处理没有统一规定。因为软件始终是依附在一定的物体上, 例如可以保存在光盘上, 也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硬盘上, 还可以进行无限的复制和升级, 而且价格很高。因此, 软件具有很强的固定资产特性, 应该列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但在固定资产分类中查不到它的编码。此外, 网络产品更具有特殊性, 如网络实验室, 有设备、耗材、房物装修、家具;有大量的科技投入, 如培训、软件等。如果以单件办理固定资产, 那么只能将设备和个别够标准的家具列入固定资产, 其价值可能只有整个实验室的一半左右, 大量的投入无法形成学院的资产, 只能作为费用列支, 但如果以一个实验室为单位, 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因此, 在目前形势下如何界定固定资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3.2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

这也是个共性的问题,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到各个学校, 从上级领导到学校领导, 几乎都在要求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但大都体现在文字条款之中, 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 我院也不列外。

2.4 与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不相符的人员素质

近年来, 我院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专项投入也在不断加大, 学院的建设和教学水平评估要求也在提高, 我院设备的数量和价值都在迅速增长, 但师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验室教师队伍欠缺, 导致实验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资产管理队伍, 大多数人员都是半路出家, 专业化程度不高, 加之管理手段的落后, 整个管理队伍都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

3 加强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和理顺领导体制及管理体制

我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有待健全和完善, 在我们走访调查的多个学院中, 成都学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较健全, 多达18个, 与之相比, 我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院应本着“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 健全、完善和理顺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 确保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正常运行。学院应该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以学院国有资产管理专职管理部门为主要职能管理机构, 财务处、院办、教育信息中心、电子商务系、教务处、图书馆等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系部处室为资产使用部门的分工负责, 职责明确, 权责结合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管理工作保障有力。在此基础上, 制定颁发《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形成既管人、又管物、还管流程的较为健全的制度体系, 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3.2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我院应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在机构的设置上应突破常规, 建立财务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制度, 可设置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下设预算部、资产部和资金部, 将资金和资产纳入一个部门集中管理, 有利于国有资产的预算统筹, 克服“重钱轻物”的现象。这样才能迅速解决我院管理部门分散、管理系列分散的问题。才能建立严密的核算体系:即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 登记价值和数量;资产管理部门亦应该建立与财务部门一致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 登记其价值和数量;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使用明细账, 以形成完整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 以便于相互核对, 定期清查, 确保其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3 抓好日常管理, 规范基础工作

抓好日常管理, 规范基础工作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一, 资产管理部门须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 在账户的设置上须协调一致。处理好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两者之间的对账关系, 确保各部门的金额相符。第二, 认真做好对账工作, 这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说起来很简单, 但是许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核对;保证每个部门每年至少有一次对账的机会, 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

4 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关键

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是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学院应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资产管理员队伍, 形成财务审核管理员、归口部门资产审核管理员、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三级管理员队伍。但我院现有的人才是无法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方式,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抓紧培养专业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队伍, 以适应我院在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

5 扎实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

我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十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基本条件配置、固定资产清查、信息数据建设、系统安全管理、基本业务规范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人员、部门、地点 (到房间) 等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并且全面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取得准确的固定资产结存信息, 保证其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将所有固定资产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 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体化。

5.1 以校园网为依托, 建立实时运行的“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为了建立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我院须以校园网为依托, 采用自行开发或者购置的方式, 建立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并配备该系统所必需的物质装备, 包括专用服务器等该管理系统运行工作必需的物质装备条件。建立完善的网络应用管理终端系统。根据我院目前的实际情况, 应按使用和审核部门设系统终端至少20个左右, 其中财务审核终端1个, 系统管理员终端1个, 归口管理审核终端至少设5个;设立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终端10个左右, 并按照部门配备专职兼职资产管理员, 并进行专业化训练,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5.2 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基本信息数据库

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的规范要求, 至少应该系统、全面、规范地建立以下信息系统数据库:

(1) 使用部门数据库。资产使用部门数据库依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 院内各部门不论在哪个地方, 凡部门资产归学院所有的, 一律应该纳入学院固定资产管理范围进行管理。

(2) 使用保管人员数据库。资产使用人员数据库应以学院工资名录为准进行建设, 将各部门资产清查或购置增加的固定资产全部逐件落实到资产使用人。

(3) 存放地点数据库。对全院所有房屋建筑物按房间进行全面普查, 以此为依据建立存放地点基本信息数据库, 地点落实到房间号。

(4) 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账、表、卡、条形码, 使之按规范打印、归集、张贴, 并达到账、卡、物相符。

(5) 建立网上查询系统, 为实施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和有效使用提供条件。

(6) 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可通过网络问题解答等方式, 实行实时的应用指导工作。

5.3 进行全面、彻底、认真的资产清查工作

学院应配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 组织进行全院范围的固定资产清理清查工作, 以确保该系统应用的质量和效果。

5.4 注重基础业务管理工作, 做到高效、规范、有序

(1) 固定资产管理范围、计价标准严格依照规定办理, 对低价大宗设备物资进行政策性界定, 杜绝资产漏记、错记现象的发生。

(2) 严格依照规定要求设置固定资产证、账、表、卡, 并认真进行固定资产证、账、表、卡等基本业务资料的输出与管理, 确保其真实、完整、及时、全面。特别是对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的固定资产账、表、卡的管理进行经常性检查指导, 保证了固定资产账、表、卡等业务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 固定资产的购置、变动、处置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严格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实行规范管理。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 各级管理人员要业务熟练, 岗位职责明确。

5.5 建立加强固定资产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学院设备管理 篇8

一、思想上强化三个“意识”

1. 保持工作激情的意识:

工作激情就是对某种工作强烈的关注和热爱。作为二级学院的教学负责人,刚上任时精力充沛,思路开阔,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始终精力充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驾轻就熟,失去了新鲜感,工作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对于这种情况,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辜负学校对自己的信任,不要愧对学院教师对自己的期待,就像刚上任时一样,时刻保持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激情,这样才能做好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

2. 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实质是定位问题,不要把自己定位成管理者,而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服务者,既为学校服务,又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服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向上面对教务处各部门领导和同事,向下面对学院全体师生,工作既繁琐量又相当大。我的想法是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时刻想着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难,设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遇到责任从不推委,将问题处理得更加圆满。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管理理念,依照教学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在二级学院层面,更多的是要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建议、意见和需求,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承认教师的劳动和付出,热心为教师服务,尽力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既要求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又要积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和学术环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

3. 强化教学质量中心意识。

(1) 明确教学管理职能:形成了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秘书、各教研室主任及教研室秘书组成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院长和秘书负责教学管理工作,落实教学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拟定学期开课计划、下达学校教学任务、安排调度教学活动,办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事务、组织完成教学档案整理等;教研室主任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拟订课程建设计划、师资培养计划,实施课程建设,组织完成教研室档案整理等。 (2) 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学院制订了《公共卫生学院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从学院领导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明确。 (3)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了《公共卫生学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工作规范》、《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工作规范》、《公共卫生学院临时调课规定》、《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在教学管理中的规范和刚性约束作用,有效预防和遏制了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发生。 (4) 健全教学监控体系:组成了学院领导、学院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员、教研室教师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颁布了《公共卫生学院关于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的规定》、《公共卫生学院关于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专家督导组的通知》,实施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三级听课制度、教学工作座谈会制度、新开课试讲制度、预实验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对于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及时向有关教研室和教师通报,尤其是注意安排专人向具体教师全面客观地单独反馈,并要求其提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在学院教工大会上进行通报,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5) 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学院注重质量工程建设,质量工程立项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逐年提高。主要包括:国家及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大学生创新教育高地、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行病学》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河北省精品课程。平时学院注意及时抓落实、跟踪和反馈,积极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 加强毕业论文、实习的管理:毕业论文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首先,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严格考察,新增加了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军区CDC为我院毕业实习教学基地,使毕业实习教学基地增加到了10个。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带教老师的管理,严格审查各实习基地兼职教师的资格,让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第三,强化毕业论文的管理: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监督包括前期监控、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前期监控包括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师资的配备、资料检索和准备、选题和审题、任务书等。例如,在学院实习的学生将原来教研室各自负责的开题、答辩等环节,改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并颁布《关于加强和规范本科生开题报告的通知》,并将有关文件抄送各实习基地,要求参照执行。过程监控则应包括学生写作过程,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结果监控是指答辩过程、成绩评定、答辩后修改定稿、指导教师签字负责等。通过对毕业论文全程动态监控,确保了论文的文质量。

二、教学运行过程中做到“三化”

1. 常态工作“规范化”:

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很多是围绕学校整体教学运行而进行的常规和日常管理,目标就是要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工作任务,确保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圆满地完成。例如教学任务的落实与下达、教材征订、学院教学检查、考务工作的落实与安排、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此类工作属于日常教学必须的,每个学期大同小异,这类工作要做到提前谋划、标准规范,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

2. 临时工作“及时化”:

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临时性的工作,例如某项检查、教改课题的申报、某项数据的汇总提交等;对于这类临时性的工作,在认真领会上级和教务处精神的基础上,要做到及时布置、尽快保质保量完成,不影响学校和学院的整体工作。

3. 突发情况“合理化”:

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如教师突发急病不能上课、教室或实验室突然停电、实验设备突然故障等,对于此类情况要做出快速且合理的处置,尽可能让教师和学生满意,将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涉及到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各方面工作。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又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只有不断学习教学管理知识,保证教学工作良性和高效运行,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军, 黄咏梅, 李东升.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0, 9:41-42.

学院设备管理 篇9

车水马龙的邯郸路,将有着“江南第一学府”之称的复旦大学分成了“两半”:这边是古朴幽静的复旦主校园,那边却是由儿幢现代化大楼围成的“管理学院”。

王燕在学院已经工作了十年,她看着项目课程越来越丰富、出现在教室里的学生面孔也越来越“国际化”。而在外企工作多年的韩冰,“跳”到复旦管理学院的时间并不长。在她看来,复旦这座百年名校的人文气质更多地体现在她的同事们身上:“大家都很投入地工作,同时也很投入地享受生活,心里都怀着很高的热情,我想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吧。”

复旦管理学院现在已经设立了多个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项目,其中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开办的EMBA项目更是在每年的英国《金融时报》排名中稳居大陆第一位。光环之下,压力随之而来,这让担任该项目营销主管的Celine连连感叹:“项目的学生大多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他们的眼界高、见识广如果我们不练好外语、不做好各项策划和安排,又怎么能给出令他们满意的教育服务呢?”

管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被学生尊称为“老师”。他们和学院一样正值青春好年华,也以各自的灵感与妙思,让复旦的MBA既专业又有“范儿”。

王燕:我舍不得离开这里

复旦EMBA项目副主任 双鱼座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王燕和同事们最喜欢用来描述复旦管理学院的话。想当年她也是一个怀揣着“外企梦”的小姑娘,在进入欧莱雅两年后,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了复旦管理学院。“我一直对复旦非常向往,而那时正值学院MBA起步不久,很需要人,我就这样动了心。”除了“复旦情结”之外,真正促使王燕下决心“跳槽”的,还因为年轻的学院管理层所做出的一个重要改变:将老师的时问还给他们,请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由此开始全面筹备和成立行政队伍。王燕有幸成为第一批行政“元老”之一,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间,她从一个“完全不懂MBA”的人成为同事们口中“管理教育推广的能手”。不久前,王燕刚刚结束了她在“复旦大学一香港大学IMBA项目”的学习生涯,她将之称为“人生中最有收获的经历”。尤其是运动为她带来的健康身体使她顺利度过了这段“又要为MBA项目工作,又是MBA的学生,同时还怀着宝宝”的特殊时期。现在,身边也会有人问她:“你已经有了MBA学位和数年工作经验,为什么不换家公司?”而王燕却说:“这里见证了我的努力和成长,我实在舍不得离开。”

韩冰:教育是最有价值的事

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副主任 水瓶座

看看韩冰的履历,仿佛是画了好大一个圈:十年前毕业于复旦大学与MIT合作的国际MBA项目,同样怀着“外企梦”的她也进入了知名国际500强公司工作。从事营销多年之后,如今她又选择了回到母校。“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追求,”韩冰坦言,“我希望让我的职业生涯更多元化一些。”

回想读书时的情形,韩冰感叹“非常美好”:“我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至今感情都很好。好多同学都由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韩冰看来,复旦各个MBA项目招进来的都是青年精英,他们在此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重新定位自己,借助复旦的平台和资源来实现蜕变。“我有同学之前是搞技术的,后来去了金融行业;还有的原来在化工企业,现在却成为财务总监。学习带来的影响就是这么不可思议!”

在接手作为学院公益教育的品牌“蓝墨水”之后,韩冰感到特别兴奋:“复旦的资源真是太可观了,儿乎每天都有2-3场论坛讲座,内容除了经管,还涉及时尚产业、文化艺术,甚至修身养性。”为了让更多人分享这样的“知识大餐”,她索性引入了时下流行的“社交媒体”,在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优酷等平台上来了个全方位展示。在学院以及“蓝墨水”的微博上,每天都有不少网友留言。来这里短短两年,她已经成功组织了多场活动,“我的目标是成为教育营销的专家,而教育是最有价值的事。”

吴以隽:一个人干掉好几个人的事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营销主管 处女座

在复旦管院最具盛名的EMBA项目做营销工作,吴以隽绝对是“忙并快乐着”:“我的全新一天都是从疯狂地回复各路媒体的邮件开始的,”她如此描述道,“刚刚写完邮件,马上便会被铺天盖地的电话声淹没。领导又会派出新的任务和学习目标……时间总是一眨眼就过去了”

“同事们都很年轻,却都有海外留学的经验。我们往往能一个人干掉好儿个人的事!”她自豪地说。吴以隽自己就曾在法国学习工商管理,又曾供职于汇丰银行,现在来到这个“中西合璧”的EMBA项目工作,她感到既有趣又有益:“因为学生全都是精英企业家,我从他们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正如韩冰所说,忙归忙,吴以隽却也深涪“享受生活”之道。“我的减压方式就是随时做做深呼吸。有时候我也会去参加学院的舞蹈社,学习跳肚皮舞。当然,目前还处在自娱自乐的阶段。”

在她眼里,复旦管院高度专业化的行政队伍里其实“藏龙卧虎”除了工作出色之外,好多同事都有堪称“专业”的生活才艺:“有的会调制鸡尾酒,有的会做烘焙,还有的会弹吉他、打鼓,甚至写书法小楷,全都‘真人不露相’呢!”

黄智颖:“青春无敌”的秘诀

校友中心主任 巨蟹座

“这是我们头儿!”在学院的校友中心,同事们都喜欢这么称呼黄智颖。顺着大家的视线望过去,你会发现这个“头儿”实在年轻得令人惊讶:有着一脸阳光笑容的黄智颖乍看上去仿佛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但只要一坐到办公桌前,或是身处校友活动的“最前沿”,他的“领导”范儿便展露无遗。

当年本科毕业通过复旦“人才工程”而留校的黄智颖,几乎没想过去企业工作,“我太喜欢学校的氛围了!”他说。最初几年,他被分配到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工作,专门负责为商学院学生和校友打造职业交流的平台和机会;2006年,他又在领导的“鼓励”下兼管了校友中心的事务。

与校友打交道这么多年,黄智颖对于每一场校友活动都印象深刻。在有的活动现场,校友们会不约而同穿上印有“复旦管院”字样的T恤,站得整整齐齐地来拍照,“场面非常壮观,也很动人。”还有的时候,校友会带着他们的“复二代”回到母校参加各种亲子活动。“比如我们每年都会举行的‘校友健康跑’、‘龙舟赛’等,”黄智颖颇为自豪地介绍道,“它们都

nlc202309040847

是专为校友及其家庭量身打造的时尚运动,非常有爱!”

如今,复旦管院在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全球12个地方建立了校友联络处。“当地校友经常会以此为纽带,自发组织各类讲座分享新知,还会以家庭为单位集体出去郊游。即使离开了学院,他们依然是活力十足!”或许,这也是黄智颖自己“青春能量”的来源吧?

孙龙:“贵人”一直在身边

MBA项目副主任、国际MBA项目主任 天秤座

人称“龙哥”的孙龙看上去实在很年轻,而他的确很年轻:2006年,还在一家通讯企业做销售的他来到复旦与挪威BI管理学院合作的MBA项目学习。临近毕业,院长对这一届学生发出了留校工作的邀请,让当时正在“纠结”未来职业发展的孙龙眼前一亮。

“我做了好几年销售,却发现这世上真有这么一种‘产品’,能让人掏了钱还觉得很开心、很受用。这就是教育。”于是,他决定“改投”复旦的怀抱,换一种方式来继续自己的营销生涯。等到真的从“台前”的学生转换为“幕后”的工作人员,孙龙才感到其中的辛苦;但更让他惊喜的却是学院MBA教育内蕴的“时尚范儿”:“去年底我们举行了时尚与奢侈品系列讲座,还专门邀清了香港时尚界的资深专家王丽仪过来分享心得,而且我们的学生组织‘聚贤荟’经常会办一些诸如形象设计、商务礼仪、美酒赏析之类的活动……”在孙龙看来,学院的时尚氛围很浓,却又绝不浅俗;而总是走“青春路线”的他也似乎正与这样的气场相得益彰。

有感性的体验,也有理性的思索与成长,这是孙龙最看重的MBA价值。因为要经常带领团队飞赴各地进行MBA项目的宣讲,他经常会邀请一些已毕业多年的校友前来分享经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天津的一位校友,他告诉大家自己选择来读MBA的初衷就是想多多认识“贵人”,进来以后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是奋斗中的年轻人,不免感到失望。毕业多年来,他和昔日同窗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如今再坐到一起,他不禁惊觉:原来“贵人”一直就在身边啊!“这就是MBA的意义:优秀的人汇聚到一起,潜力是无穷的”孙龙说。

Q&A

Q:就你的观察和感受而言,为什么MBA会成为当前职场人士的热门“充电”途径?

A:一是因为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太快,很多人担心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会不够用,所以求新知的愿望非常强烈;二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人才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职场脱颖而出。

Q:复旦管院目前有哪几类工商管理类硕士项目?

A:有复旦自己的MBA项目;复旦与香港大学、MlT、挪威BI管理学院以及亚洲其他高校等合作开设的MBA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培养会计人才的MPAcc以及面向高管的复旦EMBA项目、复旦-台大EMBA、复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

Q:白领们如果想参与复旦管院的公益活动,有哪几种方式?

A:在我们的网站上关注活动信息并在线报名即可:www.fdsm.fudan.edu.cn/blueink

学院设备管理 篇10

1 日常教务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1 任课教师方面

随着学生的扩招与新专业的成立,我院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由2001年的1个专业10余名教师到如今7个专业近90位教师,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师依然还紧缺,对于教师的要求越发多元化,教师自身也承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因此教师一旦引进,往往未经系统培训就匆匆走上讲台。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比较了解,但对于教务规章缺乏了解,个别教师甚至会认为自己的职责仅限于讲台上的课堂时间,下课就可以立即离开学校搞科研,而剩下的都是坐班行政人员的事情,对教务的各类通知缺乏配合度,也往往容易犯一些低级失误。

比如,期初的工作中,收集下发各类资料难度较大,教务规定开课前两周要上交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表,领取本学期的教材、学生点名册以及上交上学期的期末试卷、成绩单。这些工作经常会因为个别教师的拖沓而持续很久才能完成,需要教务员反复催促,一直占用教务人员的“思想内存”。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事需要迟到或者调课时,认为自己通知了学生离开教室并与学生商量好补课时间即可,而不填写调课申请表备案,结果造成教学差错或事故。

在期中的工作中,需要教师确定自己授课的考试方式,以便学校教务处安排考场;需要教师给试卷命题、打印样张以便教务处统一大批量印刷。个别教师的拖沓会使环环相扣的教务管理环节发生断裂,对下阶段工作造成影响。

在期末,对于学院教务安排的监考工作缺乏思想重视。会有教师简单地认为监考比讲课容易得多,站在考场上是走过场,缺乏对考场秩序的掌控和发现学生作弊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监考时不认真履行职责或临场换人的情况占比较高的比例。

1.2 学生方面

(1)选课的混乱。在学分制下,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但也使“选课”成为完成课程学习的必要程序之一。按照我校惯例,每学期选课一般安排在第13—14周进行,届时所有学生将在教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完成选课。一旦错过,即便下学期全程参与了课堂学习,但是由于没有选课数据,教师将无法完成考勤,学校将无法安排考场,学生也将无法获得成绩。之前,每学期,都会有大量学生落选或错选,隔三差五前来二级学院办理补选。如果同意他们补选,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如果不同意他们补选,学生又将陷入无法正常获取学分的境地,很容易陷入留级的边缘,因此学校在管理上也处于两难境地。

(2)学籍变动的复杂。1—3年级学生在9月份开学后可能由于上一学年的学习遭遇较多课程未通过而留级;并且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对于4年级学生在上下学期之间也设置了一个留级条件,即如果在步入大四下学期时仍然拖欠一定学分,也将留级。同时,学校还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转换专业;并且,由于科技强军的需要,目前每年都会有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或者退伍回校继续学习。而实际情况是,不仅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之间,也会因适应专业发展而作课程设置的微调。因此所有这些学籍有变动的学生都涉及各自所学专业的重新设计。

1.3 教务管理者方面

(1)待遇低。教务管理者尤其是一线教务员的工资、津贴及待遇与教师及其他岗位人员相比较低。

(2)工作强度大。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工作性质是连续且繁琐的,每学年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日常教学活动,仅上下两个学期之间因为新生入学或老生毕业而有些许工作上的差异,一般很难有十分显赫的成就。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长此以往会使教务工作人员产生厌烦心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各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甚至缺编。如我院2000多名学生仅配置了2名教务员,尚达不到目前公认比较科学的比例即500名学生配1名教务员的要求。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工作人员频繁变动或缺编,会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上级指挥者多。教务员行政编制上隶属于二级学院的办公室,既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也要从事行政琐碎的事务;既受教学院长也受学院办公室主任的领导。除此以外,教务员也是学校教务处在二级学院的联络员,学校教务处的任何一个科室都可以直接给教务员派任务,基层教务员往往应接不暇,顾此失彼。

2 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探索

2.1 任课教师方面

(1)与任课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增强教务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每学期至少三次召开全院大会的时机,穿插教务政策宣讲板块,对当前面临的工作进行讲述,让老师清楚每项看似独立的工作与前后工作之间的联系,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生动分析,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周而复始,使任课教师耳濡目染了解各项写在纸上刻板的规章,也了解教务人员的幕后工作,达到相互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2)设计符合自身教务管理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一些工作进行流程再造。之前,一项工作的落实往往经过如下程序:教务处相关科室———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员———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信息反馈起来也要历经相反的流程,传导机制过于冗长,也会降低工作效率,造成信息的失真。可以通过二级学院层面,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得任课教师可以直接向教学院长反馈信息。目前,我院的考试方式汇总、免听选考答疑安排、教材的征订、毕业论文导师配备等工作,都已经在该系统上进行操作,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3)利用现代网络与通信工具,将信息及时快捷的传递。加大对学院网站的建设与信息更新,转发教务处的各类通知以及发布二级学院自己的通知,发布之后再利用手机短信群发,通知老师去看“通知”。

2.2 学生方面

(1)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务培训讲座。每学期学校层面会进行一次培训,由于受规模限制,仅是每个班派两名代表参加,再由学生代表对本班级同学进行传达。传达效果受到学生代表自身领悟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双重影响,使得大多数学生缺乏教务政策的学习机会,在低年级最需要塑造规则意识时不够了解,等到一切都经历过后真正了解了,也就毕业了,不再需要这些信息了。因此,可以每学期分两次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培训讲座,以年级为单位,一次可以在首日教育时进行,另一次可以在选课前进行。可以由学院资深教务管理者主讲,与每位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直接获取信息,使每个学生至少有四次听取讲座的机会。当所有在校生均完成培训后,只需要面向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培训即可。

(2)兼顾共性中的个性。除了对全体学生进行培训外,对于因留级、转专业、退伍、入伍而造成学籍变动,专业计划需要重新设置的学生,建立“教务档案”,开设“专家门诊”,面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3)与辅导员老师通力协作。与传递信息给任课教师类似的,当把教务通知或信息传递给学生时,也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协助。可以在发布通知时,有选择地将涉及学生的通知转发网址链接给辅导员,请他们利用飞信、QQ群等平台,快速转发给所带班级的学生。

2.3 教务管理者方面

(1)利用资深教务管理者“传、帮、带”,让新人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务员必须熟知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教务管理制度;把握各项教务管理事务的工作要点;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经常要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交流,教务员最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务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善于总结,勤于笔耕,做“有心人”,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合理解决教务员的人员编制与机构设置问题。通过调研、科学研究等手段来确定二级学院教务员的合理编制。首先按照科学的比例配置二级学院教务员人数,减轻工作负荷。其次,让教务员从办公室管辖中独立出来,设立教务科,保持工作的单一性,避免繁杂的行政事务干扰教学管理工作。因为从学校层面而言,校办、教务处各司其职;从二级学院层面而言,学院办公室、学院教务科可以对口上级两个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3 结束语

总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任课教师、学生、专职教务管理者三位一体全员参与,提高认识,是高校“以教学求生存,以科研求发展”的基石。

摘要: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头绪很多,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其间,既是教务员的服务对象,也是教务员的管理对象。文章提出通过对教师、学生、教务员的多方位培训,让师生了解各类教务政策并积极配合教学管理工作,使得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方法探索

参考文献

[1]魏伟.高校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实践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4B.

[2]潘华,魏伟,等.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7上).

上一篇: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下一篇:图书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