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之外的视线(精选11篇)
视线之外的视线 篇1
一、图形的动态表现
视觉表现就动感图形来说,运动感是我们观察到的物体位置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动。就图形而言,却不是物体的位移,不是真实的运动,而是一种视感印象,一种运动幻觉。动态的图形运动规律以是我们这是时代的认知主流。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处的时代,包括我们自己都在运动变化中,动是一种表现的趋势,而静止的物体也是在相对的一个范围内的,任何新的思想都在不断的代替原先的旧的观念。动态的美是一种最具有魅力最为动感的运动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在对动态美的追求与研究时,可以从传统的艺术当中,和经典的现代艺术中观察与学习,在大自然的生活中去感悟物体在运动之中而产生美的韵律感和轨迹。也可以运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更进一步理解物体因运动而产生的形式造型的变化感,因而运动产生的动感与我们图形的表达也有相关的联系。例如当今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时代对图形的动态美研究与运用,物体之所以产生动感,其实是图形上力的作用,物体在发生移动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推动物体产生移动的那种力量,我们心理的感受的这个力,具有推动张力共同形成了物体运动的轨迹。
最常见的具有视觉张力的运动图式有倾斜运动图形、错位图形、扭曲图形、转动图形及瞬闻动感图形等,在图形创作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动势感,有动势感的画面才能够给观者带来气势的感觉。对图形的动态美研究中,首先观察物体在运动空间中不同形式的位置组合与动态的连续,在这种物体的运动过程中不断的置换而形成的轨迹以及最后变化莫测的造型,让我们更有利于设计创造出更富有动感的图形我们想要表达动感图形,可以是直线性或倾斜性再或者是曲线性等不同运动的变化。在图形进行上下运动必然会产生变形与扭曲,对图形上下错位变化中的轨迹运动方向是不确定的因素,也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可以组成是链状的动态图形,也可以是简单的运动图形变化。在对立体造型部分相应的旋转扭动变化,也可以把他们的轨迹运动留下来的图形进行不同的表现变化。可以带给我们比较真实的空间的动感效果。
人们观看除了定点相对静止的审视对象外,更多的是运动参照,即移步换景,多视角,多方位感知展示设计中观众在展示空间当中行走轨迹也被称为“动线”,动线不仅是空间位置变化,也是时间顺序体现,这种动线不仅在展示设计中,而且在室内设计,导视设计,建筑设计中都需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加以考虑,设计既然依据设计主题、内容、主次、节奏,通过诸如空间分割、景点分配、标志导语等安排观众动线时,也必须考虑观众视知的心理。在二维视觉设计中由于媒介的限制,设计传达多以静态的视觉形式呈现,从视觉行为本身出发,将动态力产生的节奏、张力以及不平衡等状态和主观内心设想联结起来共同创造具有独特能量的“视觉冲击”。视觉活动也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而具有动态力表现的视觉对象才可能成为更好的艺术创造的媒介。借助视觉心理的动态感与物理力的联系,将动力视觉化,有动态力的图形,其注意程度高于静态图形。将二维视觉中的图形,解构、重组,并使其动态化,打破静态的平面表现方式,尝试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在视觉设计中。有利于推动图形空间设计各项研究的深入开展。
二、抽象的几何图形视觉表现
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元素。在设计中,图形扮演不同功能角色,有象征性的图形,照片合成的图形,手绘图形,甚至连字体也可以成为图形。静态的图形,给文本提供了视觉的对比,有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为书面语言所描述的体验,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图形也还可以采用简洁的展示方式,偏于梳理复杂的信息,在与文本或其它图形一起时,甚至还可以作为解释性的辅助图形。
图形设计是一种附带信息的特殊视觉传达语言,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力求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视觉传达是抽象和具象的综合体,我们通过视觉感知到的外部世界全部都有形,这些的形又都具有色彩感知、触觉感知以及肌理质感。可以说形、色、肌理是形态构成的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也是形态知觉和视觉表现在图形形态中最基本元素。在造型方面抽象几何形的思考和构成是日本设计大师田中一光常用的设计语法,使传统的日本浮士会文化更具有时代审美特色。另外,原包豪斯教师,康定斯基对抽象的点、线、面设计元素展开探讨和研究,表现对造型要素进行内在层面的分析,将物象的内在关系归结于点、线、面的组合,并且直接运用这些元素作为造形来进行表现。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许多都是以纯粹的图形构成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为这些图形具有更明确的形状感、安定感、充实感、质量感和完美性,更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和表现的力度。平面设计中以纯粹静态图形为主要设计语言来表现的要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所产生的各种视觉效果没有因为只是单纯的图形元素而传递的视觉感而减弱。简洁的、单纯的和个性化的图形具有我们理性思考后的表达方式,图形的简洁语言可以强化作品的特征,使人的视觉能够在短时间内受到冲击。使视觉要素不在是一种图解,而是更具有强烈的现代注意色彩的象征性表现。对形态之间相互的关系与造型空间的意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简练与筛选,图形符号的形成失去了立体感、它们变成了纯粹平面视觉的造形形式。因此,有了纯粹图形的语言表现,作品才会表现出冲击力和形状感更具有的视觉张力。我们把形式美法则设计进去,而这种图形的美正是来自于它本身所表现的魅力感。这些以纯粹图形为主要的构成要素的视觉造型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设计的思考和传达功能上,追求自己的,个性的造型。也就是设计师们经常喜欢运用这些图形的表现理由吧。
摘要: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 对形的识别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 这些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再往高的阶段就是图形识别, 即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 确定感知与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
关键词:图形,动态,视觉表现
视线之外的视线 篇2
我的视线
埋葬我悲哀的叛逆青春,只因那一束亲情的光――题记
青春在校园里淡淡的发酵,一种狂野不羁的气息充斥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开始喜欢让黑暗淹没我颓然的身影,开始沉默寡言,寻找所谓的“成熟”,开始向往自由的生活,逃离所谓“学习”的枷锁......全身不安的恶魔因子开始躁动并叫嚣着,令我好生不安分。望着窗外依旧平静的蓝天,我想下一秒也许就会乌云密布......
一晃,好像该回家了......
我迈着灌了铅的腿,慢吞吞地向回家的方向移着,与周身雀跃的身影极不和谐。何时自己竟如此厌恶那个家呢?我掩头自嘲,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但没半点喜悦,看到的只是深深地嘲讽。
“我回来了。”声音满是不耐烦。
母亲听到魂牵梦萦的声音,“嚯”地从厨房探出头。
我抬起眼皮,打量了一下几天没见的母亲。依旧是那身淡灰的破棉袄,三年如就。身下胡乱地套着我不要的秋裤,横七竖八地打了几个花花绿绿的补丁,像多长了几个小眼睛,那眼睛看的我有些愧疚。脚下乱套着不成对的拖鞋,我看着她寒酸的穿着,微微蹙眉。她似乎有些窘迫,手上下地擦着。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开口:“在家里,就随意穿穿,今天你要回来了,方便干活。”耳朵里充斥着她那尖细而干裂的声音,我悠悠地开了口:“哦。”淡然而冷漠地反应。她有些局促不安。“怎么了?”我问了问。“你爸这把老骨头,让他去买些蘑菇,我好做你最好吃的干炸萍菇。”我沉默。她有些尴尬,但立刻又急急地开口,“是不是我记错了,可是不对呀,上次去洛阳时你不是吃了很多吗?”“很喜欢。”语音未落,我便走进卧室,插上房门。正预备上网。看着那页网址,有些呆愣。原来母亲亲自上网学着做干炸萍菇。
方才片刻,我旋即关了网页,不再理会,但是心里已经有了些波澜。
假期十分快。母亲边帮我收拾着东西,嘴里还在埋怨着假期短。说实话,我很开心。因为母亲总是问东问西,然而我去总是懒得开口,搞得气氛十分压抑。我眼角突然瞟到一个白塑料袋,眼眸里顿时冰冷起来,周身也低了几摄氏度。胸口里的怒火越积越盛。“为什么乱把东西放进我的背包里?”怒火顿时迸溅出来。母亲忙碌的身影顿时一颤,转过来,不知所措说:“学校食堂晚上不是不供饭菜吗?我不是怕你饿着么,你正在长身体,就给你装了烤红薯和奶。”语气里尽是小心翼翼。这下,尴尬的是我,原来是自己没事找事,可是愈发膨胀的自尊心,让我像一只高傲的刺猬,只能用恶言恶语来维护自己所谓自私的“面子”。“饿不饿的着,关你什么事。”我揪出那只白塑料袋,径直走到厨房,塑料袋在空中划了个完美的弧度,落入了垃圾捅。我迈开腿,背起书包,与母亲般般高的身材,我在她耳畔低语:“别自作多情,替别人主张。”很好,我见着她的瞳孔陡然放大,满是不可置信,身形也颤栗起来。哼,如此满足了我大大的叛逆心理。一路上,天气有些冷,我低头看看自己这一身单薄的行头,自嘲地笑笑。冷风沁入我的皮肤,每一根汗毛都在打颤。可偏偏是我如此狼狈的时候,却想起那个温暖的“家”和临走时母亲那张扭曲的脸蛋。我今年十三了呢,母亲也三十六了,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记得我六岁的时候,母亲还是个漂亮的妇人,珠圆玉润的.,脸蛋总是红红的,我还想再想起什么,可是记忆却模糊起来,像一根飘渺的银丝,任我怎样努力去抓,也是枉费力。我有些颓然,冰冷的指尖轻轻摸着石头,一股寒凉的感觉灌入手中,但好像已经麻木。我开始回忆种种。自己所谓的“自由”,“成熟”对吗?
我头皮皮隐隐发麻。不禁地扭头回看。一幅画面跃入我眼中:母亲费力地等着自行车,身上穿着淡黄的衣服,洗得有些发白。不能说寒酸,但一样朴素。只有我知道,那是她最好的衣服,每每只有过年和出席我的家长会时,她才会穿上。眼睛有些发酸,好像有什么呼之欲出。自行车框里放一个书包,鼓鼓的,看似装了不少东西。“吱。”地一声,自行车在我面前停下。我仍有些赌气,别扭地把脑袋扭在一边。“别赌气了,小孩子家家的,喏,妈妈对不起你,不该乱**放你的东西,可是我不知道你,晚上不吃饭,半夜准要倒腾,你不喜欢烤红薯,书包里有牛肉面。还有啊,天冷了,你瞧你,身上这么单薄,给你拿了几件厚实的衣服,回了寝室就赶紧换上吧,晚自习夜风大,免得着凉。还有啊,别顾着啃方便面,那东西不好消化,你胃又不好,哎呀,不知道给没给你装感冒药?瞧我这脑子,对了还有别喝冷奶,我给你的保温瓶里有装着奶茶,白开水你又不爱喝,晚上盖好被子,别老踢,要不我给你换一个厚点的?”她试探地问了问,只要是能想到的挨个问了个遍。殊不知,泪水已经在我的脸上肆虐,我僵硬地接过背包。却始终不愿露脸,那多没骨气,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还在坚持些什么。“唉,你这孩子,妈妈知道你正在叛逆期,妈妈不想约束你,可是......我会害怕啊!”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像划破了的老唱片似的。但我的心却被扯开了一个大洞,乌黑的血慢慢地淌了出来,原来我所谓的执着是如此可笑。她转过身子,慢慢地走了。脚下踩着有些阴暗的影子,那些影子好像在呜咽。我扭回头,只见,母亲单薄的声音在萧瑟的秋风中显得不堪一击,她自己穿的也很单薄啊,我清晰地看见了那双冻得通红的手,难道她不知道自己的手会冻疮吗?几根头发被吹的高高地飞起,我才看见,她把自己的白发统统地梳进了黑发里,为的只是维护我那可笑的尊严。这样的画面定格了。我开了口,可是好像有一团棉花堵在喉咙里,我哽咽地开口:“妈......”她一下转过头,脸上有些震惊。“天冷了,自己照顾自己,我走了。”说完,我飞速地跑了。却不知身后的母亲笑得满脸是泪.......
自己想跑就跑吧,累了就回头,你的父母总在原地等你,等待着你回头.......
视线之外的视线 篇3
十八届三中全会集中反映了全国多年来的一些呼声和需求,包括改革的问题、市场的问题等重大问题,一些主要问题都涉及了,深得民心,来之不易,激动人心,我们多唱赞歌,大力落实。1993 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我们参加了调研,那时提出改革50 条,这次是60 条,多了10 条。总的看,改革的新号角吹起来了,我们正在走向新的阶段。
2014 关键年对于未来五到十年改革关系重大。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开好局,大刀阔斧地改革。记得1993 年提出六大改革,1994 年开局开得很好,当时六大改革激动人心。
这里有个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如果很多问题不敢碰,怎么可能推进改革?我个人感到中国现在是钱多了,东西多了,但是思想少了,我心里一直怀念当年耀邦同志组建和领导的《组工通讯》、《理论动态》,它反映人民的呼声,传播新理念,引领改革先进思想,所以希望《中国民商》也能够在这方面更加作为。我们大家不能光等,要上下一起来共同推动改革,真正把开局年做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果这一次真正做好了,我感到它应该成为政府主导经济的终结。这一次应该是政府最后一次退出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的局面,该退的都退出。政府把价格和投资等能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比如发改委把价格交市场,科技部门把技术创新的项目交市场。把这些项目都交给市场的话,就是权力配置不平等的终结,就是官本位特权的终结,这样能遏制腐败,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创新效率。
但是这很复杂,能不能真正做到做好, 还要尽很大的努力。1993 年改革之后,当时把很多政府的职能还给了市场和社会,我印象很深,当时很多部就把很多工作还给市场,有的交给社会组织。好多协会都真正做起来了,也改变了过去有的协会二政府的现象。1993 年之后,协会真正地开始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那些年蓬勃发展。但是后来政府又把这些职能要回去了,协会不灵了。如果今天重新再去做,我们还有没有当时那种气魄?而且市场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一个市场是要一段时间的, 有的需5 到10 年。真正完成政府、企业、社会的界定和分工, 要有一个周期和过程。但我希望2014 年能开一个好局,真正在这方面迈出一大步。
兰得公司前总裁告诉我,在美国真正的创新奇迹都在政府视线之外。政府去规定创新肯定是马后炮,浪费资源。现在全世界是在进行一场创新的竞赛。所有的创新一开始都是要经历失败的。比如高铁刹车试了四千五百多次才成功。而且创新永无止境,没有几代人奋斗,根本成功不了。我们今天的许多成功都是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之上的。现在,我们一直搞短期行为,看起来赚钱快,效益高,但长期的风险是特别大的,会把咱们这个社会毁掉的。
我觉得现在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垄断。一个是企业垄断,一个金融垄断, 地区垄断, 行政垄断,行业垄断。我原来接触高新技术创新,许多小企业它被垄断所控制,国企就是政府,而且比政府还牛,市场不能准入,逼得有的创新型小企业无路可走,大量胎死腹中。但是大企业靠垄断挣钱又不可持续,没有创新内升动力。现在垄断对创新的影响和对国家的影响非常之大,造成短期效益浪费巨大。再一个就是金融垄断,影子银行,必须要严格监管,还得要会管,我很担心国企、金融早晚会出问题。
我们现在的网络管理需要加强。一方面垄断影响创新,真正的创新被管住了;另一方面放开的又是什么呢?黄色信息。网络这样黄色信息乱七八糟家长担心孩子受害, 这里既存在越位又存在缺位的问题。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们一直是投资驱动,不是创新驱动。创新就是不确定性,就是失败做多了换来的,就是市场和小青年折腾出来的,我始终认为官二代富二代是创新有难度。只有身无分文,心怀天下的那些穷孩子才是创新主力军,就是那些在北京买不起房子、租不起房子的那些人才会创新,这是我的观点。这是真正的活力和竞争力之所在,国家要给这些人创新的空间,我们才有生生不息的源泉,才有竞争力,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你现在规划一个什么东西,让他去做,这不叫创新。所有规划和分配让干的,都不能叫真正的创新。做出来的东西是出乎意料之外叫创新。你把这个交给我干只能叫做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的思路要转变,最根本的是要消除垄断,容忍失败, 鼓励创新。
谈到民企,我想如果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去改革,我们的民企就能走上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新时代,腰杆就能硬起来。民企思想解放,能突破的话,就可以大展宏图。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篇4
那时的日子, 每一天都如此, 我记得很清楚, 太阳快要落山了, 天边有好看的云, 还有父亲高大的身影, 视线里的一切都是暖融融的。
后来, 我长大了, 不再是每个夜暮降临前的傍晚都能回家。我不知道, 我不在家的日子, 父亲是否还会在黄昏时刻习惯地站在家门口, 期待或回忆些什么。只知道, 后来, 偶尔有在太阳落山前回家的日子, 依旧会看到父亲守望的身影和熟悉的姿势。只是, 此时我只会轻轻唤一声:“爸, 我回来了!”而父亲, 也不再伸开他的双臂, 只是应一声, 然后默默接过我的行李, 转身时抑不住地微笑。恬静懂事的女儿, 敦厚善良的父亲, 在暖暖的夕阳中构成了一幅最温馨的剪影。
好像很多事情都变了, 我不再是小时候那个顽皮的孩子, 不能再带着满身的灰尘和汗渍无所顾忌地钻进父亲的臂弯, 而父亲已不再是年轻而强壮的父亲, 岁月偷走了他发里的黑、脸上的白, 在他的背里架起了弓, 在喉咙里安下了风箱, 他好像是被岁月和成长的我们丢下的一个孩子, 让我看着只觉得心里酸酸的。而那始终不变的暮色和云彩, 还是那样的美, 父亲等候的身影, 依然让我的视线温暖一片。
我想告诉父亲:“爸爸, 不管我能否在黄昏时赶回家, 请不要对我太过牵挂, 虽然外面会有风, 会有雨, 可我知道你总会守望着我回家。所以, 我什么也不怕。”
我的视线散文 篇5
视线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人们往往是赞美那些美好的事物。杨万里喜爱荷花,写下了《小池》,初夏的美;贺知章赞美杨柳,写下了《咏柳》,春天的美;王安石敬慕梅花,写下了《梅花》,严冬的美……而我却赞美那生长在铁道边墙壁上的树。
当你路过二十七桥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那生长在墙缝中的小树。
那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太阳的光辉洒满了大地,空气中夹杂着一丝微风。路过二十七桥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回头间,我看到了令我久久难忘的画面。墙壁中生长着一棵小树,大概有两米高,已经有碗口粗了。刚开始只看到了它干枯的树枝,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为了生命,它努力过,它奋斗过,虽然没能活下来,但它的一生是有价值的,至少它存在过。一阵微风吹过,眼前飘忽出现了几点青绿,不觉眼前一亮,又兴奋起来,它还活着,它还活着!干枯的树枝上挂着几片青绿色的叶子,显示着生机,微风吹起,叶子摇摇欲坠,虽然所剩无几,但足以证明它还活着。小树在弯弯曲曲的铁路旁的墙壁上悄然孤立,有些凄凉,但我想告诉它,虽然这里没有你的伙伴,但你也是最美的风景线,因为它们没有你坚强,所以不会生长在这里。希望你不会孤单,你是最坚强的。
小树的出现,使我对往后的学习生活更加有了信心,我要学会坚强,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不论学习的路上有多少坎坷,都要勇敢面对,同小树一起成长。
重回视线的大师们 篇6
在回望2014年的展览时,我们选择了那些故去的大师,那些重要的美术馆为他们精心策划的展览,能有机会看看原作那是多少画册都不能替代的,这些展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Giovanni Battista Moroni
乔凡尼·巴蒂斯塔·莫罗尼
2014.10.25~2015.01.25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莫罗尼最为杰出的成就体现在他传神的人物画,此次展览是莫罗尼在英国的首秀,除了经典的肖像画,观众还可以看到其创作的鲜为人知的宗教题材作品。莫罗尼将肖像绘画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准确的再现,同样精准的刻画了人物的内在与性格。在他的名作《裁缝》中,他将一个劳动者塑造为绅士般的形象,这种极具挑战性的想法在莫罗尼的时代无疑是超前的。
Rembrandt: The Late Works
伦勃朗:晚期佳作
2014.10.15~2015.01.18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伦勃朗26岁便以《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1632年)扬名,但他的后半生却非常的不如意,妻儿相继去世、破产、没完没了的法律诉讼,晚年的生活极其落魄。此次展览展出的正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在整个展览的讲解词中,最常提到的一句话便是“晚期的绘画汇集了伦勃朗一生的技巧”。相较同时举办的其他展览,伦勃朗展览的空间并不算宽敞,密密麻麻挤满了人,不需要语言,伦勃朗笔下的脆弱、孤独、敏感、失落、绝望、轻触、奄奄、新生,像一团团源源不绝的气体环绕着现场每一位观众。
Veronese: Magnificence in Renaissance Venice
委罗内塞: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辉煌
2014.03.19~2014.06.15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委罗内塞的成就如同展览的名字所示,他与提香和丁托列托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三杰。委罗内塞是一位喜欢描绘欢乐热闹场景的画家,对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他主张诗意的放肆,即艺术家可以随自己的个性自由创作,正是这种自由让他曾因在为圣保罗修道院绘制的画作上画了世俗之物遭受法庭审判。其在装饰性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使得他对人物的内心,及情感的刻画方面显得不足,缺乏内在的力量。
Late Turner – Painting Set Free
特纳晚年之被放飞的画作
2014.09.10~2015.01.25
泰特不列颠
在西方艺术史上,特纳无疑会名列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他一生勤奋作画,1850年仍未辍笔(特纳逝世于1851年12月19日),此次展览正是将视线锁定在其晚年的创作。在这些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时代的景象,这也是其晚年创作的一大特点。不过特纳晚年的作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未得到应有个关注,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嘲讽。这次展览也是史上首场致力于研究这位英国著名画家晚年画作的大型个展。
Mondrian and his Studios
蒙德里安和他的工作室
2014.06.06~2014.10.05
泰特利物浦
本次展览是为了几年蒙德里安逝世70周年而做,展览别具匠心的以艺术家分别位于巴黎、伦敦和纽约的3个工作室为线索,来探索其艺术的发展历程。蒙德里安的绘画是关于平衡的艺术,他对自己工作室的布置同样不例外,工作室就是其艺术的演化和延续。他说“一旦将造型的美感通过房间的布置转移到我们周围的空间,成为带颜色的区域,这种抽象与现实结合的景象就消失了。”即便是一个极为不对称的空间,蒙德里安通过不同色彩的矩形,营造了对称感,蒙骗了进入其中的人。走进他的工作室仿佛走进他的抽象绘画,走进蒙德里安布的局。
Museum Picasso Opening Exhibition
毕加索美术馆开馆展
2014.10.25~
毕加索美术馆
毕加索美术馆最值得期待的无疑是这个原本计划2011年举办的开馆展延迟了3年之久,并且展馆的改造耗资也比原计划多出了2200万欧元。本着耗时耗力耗钱总会出精品的惯性思维,这个展览也算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这座美术馆拥有5000余幅毕加索作品,及丰富的艺术家档案,据悉改建后的巴黎毕加索美术馆的每天接待人次从原来的380人次增加到650人每天。相应地,年度接待游客人数也将从原来的每年45万人次增加到每年85万人次。美术馆还有心的选择了毕加索的生日当天开幕。
Egon Schiele: The Radical Nude
埃贡·席勒:激进的裸体
2014.10.23~2015.01.18
英国考陶尔德学院画廊
席勒的生命是短暂的,在他28岁那年怀有6个月身孕的妻子因感染流感趋势,3天后同样感染病毒的席勒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在20世纪早期已经在维也纳艺术界颇有名气的艺术家却因为自己的离世而销声匿迹,人们几乎将他遗忘了半个世纪。英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说,关于人体的描绘是对于一个艺术家优点和能力的终极测试。席勒几乎用其整个艺术生涯来演绎这样的测试,他的作品曾经因“淫秽”这样的理由被撤展,在洋溢着伪善的维也纳,席勒并不被社会所理解,但他依然试图摆脱谎言,扯下虚饰。
谈谈有效视线的类型与应用 篇7
一、体育教师视线的类型
教师的有效视线是靠教师视觉观察与巡视得到的,笔者认为主要有重点型视线、双向型视线、多维型视线、放射型视线、应急型视线等,其观察得越准确、越深刻、越全面就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有效视线的应用分析
1. 重点型视线
不同年级的不同学期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教学要求,而每个阶段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有所侧重,要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学生技能掌握熟练与否,教师视线随之放在重点内容上,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观察。如篮球定点投篮技能形成三个阶段时,教师视线为:粗略掌握阶段重点放在投篮的手型、出手幅度、入篮角及篮球的旋转等动作整体细节上;在学习与提高阶段重点投放到技术完整动作细节与上下肢协调一致上;在自动化阶段侧重于技术动作,轻松自然协调地运用在实战阶段上即提高命中率阶段上。又如进行趣味耐力跑练习上,教师视线主要观察学生的汗量、呼吸频率、动作协调与频率,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在学生相同情况下,教师视线着重指向体形较胖学生和女生上,关注特殊生群体。再如:在传统体育项目——滚铁环教学时,视线重点放在掌握技能能力差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滚铁环技能层面上,特别是初学者难以掌控铁环、铁环运行困难、铁钩控制点上等问题,使学习困难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教师的重点型视线更加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且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 双向型视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用直观教具或参照物渗透教学,作为衡量学生正误的尺度。因此,教师视线一方面落在学生动作上,另一方面落在这些教具或参照物上,通过固定的教具、参照物与运动的人体互相动静参照对比,提高教师判断准确性,同时又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运动技能,例如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腾空动作时,在起跳点的前方放置一定高度的橡皮横条,观察学生起跳时起跳腿与摆动腿腾起的高度;在急行跳远时为了提高腾空的高度在起跳点的2~3米处放一块体操垫,在练习中来提高腾空的高度与远度。又如在垒球投掷练习时,在出手点的前方5~6米处设置一条高度与出手角度一致的横线条,验证出手的角度;在垫上运动练习肩肘倒立时,在学生身体下肢立起的侧面放置直杆,判定身体的垂直情况等。为了解学生动作掌握情况,也常用双视线对比观察两人间、两组间、两个方位间的动作质量,通过比较为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提供依据。
3. 多维型视线
两个或两个以上教材安排在同一时间里教学,这样一堂课会有多个练习活动,这些活动大部分在课的结构中的学习与提高阶段,这给教师指导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教师无论在哪个小组或在哪个位置指导教学,视线都应从练习活动切入法进行,要着眼全局,严格控制教学节奏。具体采用平均分配视线方法进行,将活动场地区域划分、学生练习情绪情况、学生活动位移范围、学生活动的亮点等信息及时输入教师的视线,即教师视线投入在某一活动上的同时,也应把视线分散地照顾到其他各地点的学习中,掌握全体学生活动第一手材料,有理有据地在某一处下达指令。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情绪、动机和练习偏差等应多采用全班、小群体或小组的总体控制。但由于学生的心理活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就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宜给与个别控制。例如:在女生的篮球双手胸前定点投篮与男生的“8”字跳长绳的双教材的教学中,要给予多的关注与指导。女生的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是教学的重点、男生的跳长绳的切入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用多维的角度去观察与决断教学策略。所以授课教师就不可忽视多维型视线。
4. 放射型视线
在团队项目活动中(如团体操、武术、足球、田径综合游戏、拔河、循环练习等)由于“教学战线”过长过宽,教师应扩展视野,视线随教学占有场地和学生活动范围,由近及远地包揽全部活动内容,把学生所有的活动摄入“镜头”。其中应处理好近端与远端场地、内线与外围教学环境、本班与外班相互干扰、活动与静止学习方式等纵横交错关系中的视线投入,充分发挥视野水平,紧紧地抓住学生每时每刻的活动过程。教师对教学过程控制应尽量采用数学语言,以便使控制成为一种定量的精确描述。
5. 应急型视线
少盲目教学,增加安全系数,使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愉快地接受学习。如篮球教学前,教师利用视线检查篮板与篮架柱接触点是否牢固,篮板是否开裂;体操练习前检查爬杆上端连接处是否松动;肋木架焊接处是否脱落;跳远练习前先检查沙坑里是否有其他杂质等。通过视觉检验,符合安全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力时再练习。
在教学现场,突然发出的响声、喧闹声、争吵声,或发生学生动作失误、从器械上失落下来、学生突然跌倒受伤、打球时脚踝受伤等问题时,教师的注意力要马上停止原来活动,视线跟随发生地点处,问明出事原因,积极采用相应对策,随机控制教学局面。
三、利用视线技术的几点建议
授课教师的视线是驾驭体育课堂的风向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组织环节。教师视线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行为和活动场景,而且需要主动思考,把自己视野投放进去,千方百计地寻找对目标达到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有效视线致力于从效果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面向实际事件的教育想象力,以提高教师感性和理解体育教育教学的能力。
1. 教师的视线应该是积极的视线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场面进行不停的流动观察。这积极的视线,不仅能使教师经常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习上注意的地方,而且能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是在看我练习。当然对场所的移动教师必须是有计划地进行。在课中,教师有很多情况是参与活动与游戏的,这种教师的参与是学生喜欢的,但它的问题不是对全局的视线。有效视线可以让不从事游戏与活动的学生回到活动中去的作用。这才是维持安全有效的学习环境所必需的隐蔽教学手段。
2. 按教学思路进行的有效视线
首先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一方面要保证所有观察能清楚地落入视线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被观察者或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其次要善于区分各种现象各种场景的重要程度。要善于抓住引起多种现象的原因。如不同教材学生的身体练习的相互干扰;教师参与游戏的小组对另一小组可能产生影响等。所以教师注意力视线应放在这些活动及其反应上。再次,不要忽略偶然或例外的现象。有时偶然的或例外的现象或者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现象,可能以后对全面地正确了解教学中问题起很重要的作用。
3. 有效视线需要主动思考
授课教师必须思考教学行为背后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对体育课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具有主动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学习效果与授课教师制作教材及教学设计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同时有效视线还必须思考什么样的教材是受学生欢迎的;要明确运动的哪些特性吸引了学生等等。通过愉快的学习和运动体验,培养学生喜爱运动、并乐于运动。
面对课堂上的事件和现象,教师视线要积极主动反思。思考“我该怎么处理。”一方面让每一课堂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下次课的过程。另一方面使自己的反思与见解能够真实地对今后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基于视线跟踪的增强现实交互 篇8
增强现实系统通过三维注册技术利用附加的图形或文字等信息对用户周围真实世界的场景动态地进行增强,期望用户能够像在现实世界一样在增强信息空间中自由活动[1]。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采用的三维注册方法无论是基于方位跟踪设备,基于计算机视觉,还是基于视觉-方位跟踪器混合跟踪,都是通过跟踪用户头部方位,获取头部位置信息的变化来实现虚实信息的叠加[2]。视觉通道是人类与外部环境之间最重要的信息接口,人在增强信息空间中活动除了头部运动外,眼睛也在转动,以头部位置去近似视线方向,不考虑人眼运动,虚拟信息的注册误差最大有20°。在复杂机电设备维修、军用飞机导航、武器瞄准、医疗手术等特殊的应用领域,对注册精度的要求达到亚毫米级,较大的注册误差将直接威胁到生命的安全。而在娱乐、教育培训等应用领域,较大的注册误差,将破坏用户对其周围真实环境的正确感知,改变用户在真实环境中的动作协调性,因此,增强现实系统必须能够实时地检测出用户的头部位置和视线方向,跟踪使用人员视线的变化,根据这些信息实时确定所要添加的虚拟信息在真实空间坐标中的映射位置,将虚拟信息显示在正确的位置[3,4]。目前,美国的Nvis公司的视频透视式增强现实头盔已经配备有视线跟踪功能,日本的ISCAN公司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
2 系统集成原理和光路设计
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增强现实系统既要能够跟踪用户视线方向,获得用户在场景的感兴趣区域,又能体现增强现实系统三维注册、实时交互和虚实融合的特点,既不能降低两者性能,又不能干扰用户注意力,给使用人员增加额外负担。图1为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增强现实头盔光路图,视线跟踪系统的光路包括放置在眼睛斜上方的红外LED发出红外光照射到用户眼睛,人眼反射的红外光通过其前方的半透半反分光器反射之后被红外高反滤光片反射改变方向经红外高透滤光片进入红外眼摄像机成像。眼摄像机得到眼球的完整图像,将从Purkinje斑点到瞳孔中心的二维向量记作P-CR瞳孔-角膜反射向量,显然,P-CR向量与计算机屏幕上注视点向量有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映射函数将P-CR向量映射到注视点向量,达到视线跟踪的目的;增强现实光学透视式头盔光路为显示在头盔LCD显示器上的虚拟信息发出的光线经透镜之后照射到半透半反分光器上,从该分光器反射的光线被人眼接收,使人眼能够感知虚拟信息;另外场景光线经半透半反分光器后照射到人眼,使用户能够同时感知真实场景和虚拟信息,获得真实场景的增强效果。
基于视线跟踪的增强现实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视线跟踪系统实时跟踪用户眼睛注视点在真实场景中的位置;然后根据预先保存在数据库里的场景先验知识,由场景摄像机获得的场景图像结合注视点在真实场景中的坐标判断用户的感兴趣区域和具体注视目标;最后,依据当前识别的目标信息去查询虚拟对象数据库,获得与真实场景匹配的虚拟增强信息,采用增强现实三维注册和虚实融合技术,对当前用户感兴趣区域目标进行信息增强。其中,视线跟踪部分用于获取用户的注视点,对应于ΤO←E的求解过程;虚拟增强信息显示部分实现对用户的感兴趣目标区域进行信息增强,对应于ΤH←O的求解过程。
3 视线跟踪系统ΤO←E的计算
注视点在眼坐标系E的坐标为Fe=[xe,ye,ze,1]T,在屏幕坐标系O下的坐标Fo=[xo,yo,zo,1]T,由图2描述的关系可知:
其中:ΤB←S由电磁式位置跟踪器实时跟踪得到;ΤR←E可由头部静止的视线跟踪系统得到;ΤO←B和ΤS←R由系统标定过程得到。
3.1 ΤO←B和ΤS←R的标定
采用欧拉角和平移向量描述ΤO←B和ΤS←R参数可减少到12个,其中前6个参数描述ΤO←B,后6个参数描述ΤS←R。标定时,用户始终注视眼睛前方透明玻片的中央圆点,那么眼坐标系E在位置跟踪器感应坐标系S是不变的,眼坐标系E与眼主视坐标系R重合,且注视点在E的x轴上。其中,[xo,yo,0,1]T为注视点在屏幕坐标系坐标,[xe,0,0,1]T为注视点在眼坐标系坐标,I为单位矩阵,反映了标定时眼坐标系E与眼主视坐标系R重合的事实[5,6]。
将式(2)展开可以消去xe改写为
其中:gxy为由注视点计算算法计算得到的二维屏幕坐标,P为12个模型参数集合,MB←S为位置跟踪器读数校准后的值,F是注视点计算函数。Gxy为标定过程中采集的实际注视点屏幕坐标,n为注视点的总个数,定义平均注视点误差Dmean为
由(2)和(3)ΤO←B和ΤS←R的标定是一个迭代优化求解过程,不断调整P的各个参数,使得Dmean最小。
3.2 ΤR←E的标定
此步标定要求用户头部保持静止且眼主视坐标系R的x轴与屏幕平面近似保持垂直。由于眼当前坐标系E与眼主视坐标系R的坐标原点均为眼球旋转中心,因此ΤR←E只包含反映旋转的分量。假设标定时主视注视点的屏幕坐标为C(xc,yc),眼睛旋转中心距离屏幕的距离为D,位置跟踪器的读数为M(x,y,z,θ,φ,φ),眼睛注视屏幕任意点时,由视线跟踪系统计算得到的屏幕坐标为P(xg,yg)。从眼主视坐标系R变换到注视P(xg,yg)时的眼坐标系E可分解为:绕眼主视坐标系R的z轴旋转β角度到临时坐标系;绕临时坐标系y轴旋转α角度到E,由α和β可得ΤR←E。
3.3 注视点计算
系统标定完成后,可通过式(6)计算用户注视点在屏幕坐标系下的坐标[X,Y,0,1]T
式中:r1、r4、r7、tx、ty、tz为ΤO←E的元素。
4 虚拟信息注册ΤH←O的计算
为了将虚拟增强信息准确放置在真实场景中,需要获得当前场景坐标系与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即求解世界坐标系与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坐标系的相对变换关系ΤH←O[7,8]。
其中:T-1O←B可由视线跟踪系统的标定得到,T-1B←S可由位置跟踪读数计算得到。TS←H的标定步骤见下。
佩戴美国NVIS公司的n Visor ST光学透视式头盔,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的标定采用SPAAM单点对准算法[6,7],把人眼和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看作一个虚拟摄像机,通过摄像机针孔模型来对它进行标定,基本步骤如下:
1)在显示器任意位置显示一个真实标志点,并记录该点的世界坐标[xw,yw,zw,1]T;
2)计算机生成n(n≥6)个虚拟标志点,按等间距排列显示在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上,记录这n个点在头盔显示器坐标系下的坐标[xi,yi,1]T。用户移动头部,使得虚拟标志点与眼睛看到的屏幕上标志点完全重合,每对准一个标志点,记录一次位置跟踪器读数;
3)依据TO←B由视线跟踪系统标定,TB←S由位置跟踪器实时读出,计算真实标志点在位置跟踪器接收器坐标系下的坐标[XMi,YMi,ZMi,1]T;
4)将[xi,yi,1]T和[XMi,YMi,ZMi,1]T代入式(8)用SVD分解法求解TS←H。
5 集成系统虚实信息交互的实现
5.1 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增强现实头盔
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增强现实头盔主要包括场景摄像机、耳机和话筒、电磁式位置跟踪器发射器、瞳孔间距调节旋钮、头盔垂直调节旋钮、头盔水平调节旋钮、头盔内衬、头盔光路盒。头盔光路器件包括微型彩色高分辨LCD显示器、红外高透滤光片、红外高反滤光片、红外眼摄像机、红外光源、半透半反分光器,主要完成使用人员视线跟踪和虚拟物体显示功能;场景摄像机完成自然场景采集;位置跟踪设备采用电磁式位置跟踪器,内置于头盔上,完成头部位置跟踪。图3是采用三维建模工具Catia绘制的头盔及其内部结构效果图。
5.2 集成系统虚实信息交互原理
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增强现实系统交互原理如图4所示,真实场景摄像机在运动过程中拍摄场景图像,自然交互系统通过语音系统发出语音命令进行场景目标判断或通过视线跟踪系统获取注视点坐标,在当前的场景图像中提取操作对象特征并进行目标识别,获取对象的位姿信息[9,10]。针对识别出的目标,从虚拟对象数据库中匹配合适的虚拟增强信息,对获取虚拟信息进行变换和渲染并结合获取的对象位姿信息利用增强现实三维注册算法完成虚、实信息的融合显示。
5.3 增强现实交互培训系统
为了验证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自然交互式增强现实头盔的效果,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CFM-56型发动机照片并在其上设置一些辅助标志,标志在屏幕坐标系下的形状及方位信息作为先验知识保存在数据库中,当用户随机注视17个标志中的任意一个时,判断用户的注视点位置和标志的方位信息,利用增强现实融合显示程序显示匹配的发动机部件名称进行增强现实交互式发动机知识培训。
6 结论
本文将视线跟踪和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基于视线跟踪的增强现实集成原型系统,该系统既能跟踪用户的视线方向,获得用户在场景的感兴趣区域,又能体现增强现实系统的特点,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由于系统中所用电磁式位置跟踪器的跟踪距离有限且很容易受到周围铁磁物质的干扰,头部运动范围不能过大,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因此该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Azuma R T,Yohan Baillot.Recent Advances in Augmented Reality[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2001,21(6):34-47.
[2]Kato H,Billinghurst M.Marker tracking and hmd calibration for a video-based augmented reality conferencing system[C]//Proc.2nd int.Workshop on Augmented Reality(IWAR’99).San Francisco:IEEE CS Press,1999:85-94.
[3]Morimoto Carlos H,Mimica Marcio R M.Eye gaze tracking techniques for interactive applications[J].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2005,98(1):4-24.
[4]Ohno T,Mukawa N.A free-head,simple calibration,gaze tracking system that enables gaze based interaction[C]//Proc.of Eye Tracking Rsch.and Appl.(ETRA’04).USA:ACM Press,2004:115-122.
[5]Barabas J,Goldstein R B.Tracking the line of primary gaze in a walking simulator:Modeling and calibration[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Computers,2004,36(4):757-770.
[6]Barabas J,Giorgi R G.Wide field3D gaze tracking system[C/CD].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Vision and Ophthalmology2003Annual Meeting.Fort Lauderdale,Florida: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Vision and Ophthalmology,2003.
[7]Tuceryan M,Greer D,Whitaker R,et al.Calibration 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for a monitor-bas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J].IEEE Trans.on Vis.And Comp.Graphics,1995,1(3):255-273.
[8]Tuceryan M,Navab N.Single point active alignment method(spaam)for optical see-through hmd calibration for AR[C]//Proceedings IEEE and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gmented Reality,2000.(ISAR2000).Germany,Munich:IEEE,2000:149-158.
[9]Dan Curtis,David Mizell,Peter Gruenbaum.Several devils in the details:making an AR application work in the airplane factory[C]//Proceedings of IWAR'98.Natick,MA,USA:A.K.Peters,Ltd,1998:47-60.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设计 篇9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理论指导。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突出的是教师的“教”,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 学生对知识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 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改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 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本节课就是体现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互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情感体验, 注重学习的过程, 注重跨学科学习, 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美术家观看、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 学会从形式入手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过程:创设情景———引导分析———分配研究主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学习成果———总结、评价。
方法:情景教学法、情感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比较式鉴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社会生活, 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家对相同题材作品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 以及这种差异的文化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美术家独特的视线”。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平面镜、凹镜、凸镜、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料
学具准备
课本、画纸、画笔、课前收集的学习资料
教学探究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视频欣赏: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节选片段) 学生听、看, 感悟其中的美。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经历了无数个夜晚, 特别是在月夜下, 月亮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为什么?
2. 播放背景音乐、欣赏月夜图片。
(1) 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月夜的场景;
(2) 让学生用绘画形式表现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月夜, 并讲述自己作品所含的情感内涵。学生闭上眼睛回忆, 把场景用语言描绘出来, 部分学生上台作画, 并讲述画面的含义;
(3) 引导学生分析同一主题“月夜”为什么同学们谈到的、画出来的都各不相同, 并且进一步让学生分析, 造成这些差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谈各自不同的感受, 总结出因为观察的“视线”不同, 所以主观感受与处理方式也不同。
3. 欣赏生活中四组不同主题的图片:“月夜”、“婚礼”、“母子”、“聚会”。
让学生思考, 面对同一主题、内容, 美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
引出课题: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时间:8分钟)
设计意图
创设三个教学情景层层推进, 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听、观、谈、画”等形式去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 去感悟同一主题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引导学生畅谈月夜下的情感体验, 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用语言形式和绘画形式进行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感受, 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从学生自身经验出发, 从感受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主动探究
1. 根据教材提供的四组作品,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教师明确各组探究学习课题, 分发学习资料。
第一组主题:月夜
研究作品《星空》《月华图》
问题: (1) 两幅作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 你喜欢凡高的《星空》吗?为什么?
第二组主题:婚姻生活
研究作品《阿诺芬尼夫妇像》《高士图》
问题: (1) 两幅作品各自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2) 《阿诺芬尼夫妇像》《高士图》构图体现了什么?
第三组主题:圣母子
研究作品《圣母子》《小考佩尔圣母》
问题: (1) 你比较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 请用其它艺术形式表现母子情这个主题。
第四组主题:聚会
研究作品《乡间音乐会》和《草地上的午餐》
问题: (1) 画中人物的视线方向一样吗?对作品表现会产生什么影响? (2) 以平时“聚会”相比较, 谈谈对《乡间音乐会》和《草地上的午餐》作品的理解?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于帮助、引导。 (活动时间10分钟)
2. 小组交流各小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 发言交流。学生就画面内容和艺术家的表现手段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引导、补充修正、表扬。 (小组交流时间12分钟)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 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利用比较式鉴赏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清晰地理解同一主题的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 在小组的探究学习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学习, 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 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2.学生的交流发言,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体现了学习探究的成果。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即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 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
3. 充足的活动时间保证了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从而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三、拓展思考与实践
观赏艾舍尔《手与球面镜》找出艺术家的视线在哪里?
提问:同学们平时会用什么观察自己, 请学生用平面镜、凹镜、凸镜来照一照自己。
学生实践:学生自己分别在平面镜、凹镜、凸镜里观察自己。
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自己吗?
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回答看到的现象。 (时间:6分钟)
课堂小结美术家面对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环境和生活, 但他们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 正是能够以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手法表现出来, 成为有一定寓意的, 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 (时间2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它注重了直接经验和个人实践知识的获取, 而不是间接经验或书本理论知识的获取, 是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中“悟”出, 当我们面对世界和日常事物时, 通过用特殊的视点来观看, 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巩固所学内容, 概括美术家独特的视点和表现世界独特方式, 以突破本课的难点。
课后反思
文字元素与包装设计的新视线 篇10
在商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商业市场, 商品包装必须定位准确、充满个性, 才能令人注目、印象深刻。它是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人们只有通过商品包装上的品牌名称和产品介绍, 才能详细了解商品。它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依据。尽管字体发展到今天风格、种类千变万化, 但设计师对新字体的需求永无止境。文字设计也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韩国设计师安尚秀说:“一国视觉文化的进步有赖于其文字的变化”。欧美、日韩很多平面设计师都很注重字体文化, 西方有很多商业化专门从事字体设计与开发工作的研究机构。我们许多设计专业的学生欠缺文字设计应用的能力, 一些中小型包装设计公司、印刷厂的设计工作者, 对文字的历史演变缺少了解, 对字体造型美的法则缺乏系统的研究, 不了解字体的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 不明白字体与企业与产品属性是否有内在的联系, 盲目更换包装, 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一些海归派设计师曾感言, 平面设计这个领域留给中国人的也就是汉字设计了。纵观世界平面设计史和当代平面设计现状, 那些知名设计大师都能在文字设计上独树一帜。
二、包装的文字内容及基本形式
根据文字在包装中的不同功能和特点, 可将包装的文字分为: (1) 品牌文字:包括品牌名称, 商品品名, 企业标志名称和厂名。一般要求精心设计, 具有个性, 通常被安排在包装主要画面, 以醒目, 便于识别的文字告诉消费者商品的名称和属性; (2) 广告宣传文字:为加强促销力度而附加的一种信息, 是为商品所做的推销性文字, 用以烘托气氛, 其内容应真实、简洁、生动, 并遵守相关行业法规, 如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 借助情感打动消费者。其重要性次于品牌商标文字, 字体选择和编排上灵活多样, 一般安排在包装主要展示面, 但视觉冲击力不能超过品牌商标文字; (3) 商品说明文字:对商品涉及的信息做更详细的说明, 使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与商品相关的信息, 建立信任感。主要包括:产品成分、重量、体积、型号、规格、批号, 使用方法, 功能效用, 生产日期, 保质期, 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等说明性文字。这些内容宜采用可读性强的印刷体, 其编排位置较灵活, 一般安排在包装的侧面或背面, 容量或商品标准号也可安排在包装主要展示面的次要部位; (4) 装饰性文字:在现代包装设计中, 文字不仅是单纯传递信息的载体, 也是追求个性化, 风格化的形式语言。作为包装上的装饰性文字, 它以间接或寓意的方式传达商品的文化气息, 感染消费者, 达成促销目的。
三、包装文字的设计原则
文字不仅是被包装产品的信息载体, 且具有图形语言的功能。从文字特有的造型规律中找出创意的表现形式, 通过字体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包装设计的主题, 原则上, “功能大于形式”。传统包装文字设计应用、组合形式较为严谨而纯粹, 只是传达信息, 是配角;现代包装文字的表达形式则带有强烈的“表达”意味, 更灵活, 不被规则约束。很多设计用文字作图形要素, 带来崭新的视觉印象和更加精彩的视觉体验。通过联想, 更好的表达主题寓意, 充分发挥文字的表现力。既可把文字当作解释商品物质特性的载体, 又可以把它看作是构成画面的点线面的元素加以编排, 使它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 充分体现商品的属性和价位;归纳来讲: (1) 突出商品个性, 如:体育用品常运用充满活力、具有运动感的字体, 历史悠久的传统商品大多选用书法字体来传情达意。 (2) 可读性和易读性, 必须保证文字的识别性, 保证字体的书写规律; (3) 注重字体个性, 如黑体醒目、强烈、有分量感;宋体古朴稳重, 规范化;行书格调清新、洒脱、....字体个性设计是将文字形象化的过程, 要处理好形式与功能之间的矛盾;品牌形象文字突出醒目;广告宣传文字可采用稍有变化的字体, 使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4) 遵循统一和谐原则:字体要与其他元素相互协调, 服从版面整体效果。 (5) 体现文字内涵:不仅具备形象美和传达信息的功能, 还能通过鲜明的个性体现民族文化内涵。
当代包装设计中, 拉丁字母应用普遍, 中文与外文混合编排使设计作品更具国际风范,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包装设计的表现效果, 为我们的包装设计创新找到新的文化力, 中国设计师正将其融入本土设计风格之中并逐步丰富它的表现效果。
四、结语
文字元素之所以能在当今包装设计领域中象一种新的设计能源一样被开发, 并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与电脑技术在设计上的广泛应用有直接关系。设计师利用专业的包装设计电脑软件能轻松自如地调整文字结构和编排效果, 即便是十分微妙复杂的效果也能掌控。无论是对字体的选择还是对字体的创新设计, 都构成衡量一个包装设计师水平高低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设计水平的局限, 我国的包装文字设计还有待提高, 包装文字设计应该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 融汇西方先进设计理念和现代文明, 不断进取, 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和平主编:包装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乙秀毛德宝著:设计基础字体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3]祖乃李娜编著:包装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
视线不良时自行车须慎行 篇11
自行车在视线不良情况下发生的事故, 主要有如下情形:一是自行车因无照明及警示装置, 黄昏及夜间行驶时不易被发现。由于自行车一般无照明及警示装置, 当其在黄昏及夜间视线不良情况下出行时容易被机动车驾驶人“忽略”, 因此, 往往等到车辆驶至近前时才发现, 结果驾驶人采取措施不及而酿出事故。二是雨、雾天占用或靠近机动车道。雨、雾天因能见度降低, 机动车驾驶人视线受限, 当自行车太靠近甚至占用机动车道时, 不容易发现。大风天气, 一些人顺风骑得太快, 而逆风又只顾低头猛蹬, 随意越线行驶不注意来往车辆;雨天时, 骑车人穿戴的雨衣、雨帽会遮挡视线, 发现机动车过迟而遭车刮车撞。三是驾驶人因视线不良, 对右侧慢行道上行驶的自行车注意不够。驾驶人连续开车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疲乏, 人处于这种状态下开车, 反应迟钝、昏昏欲睡、视线模糊, 再加上黄昏或夜间视线不良, 就可能会对前面的自行车和行人等“视而不见”, 直接诱发事故。在夜间机动车超、会车中, 有相当一部分自行车车祸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对右侧的观察不够造成的。因为在与来车灯光切换中往往在右前方会形成“朦胧区”, 驾驶人看不见该区域内的自行车和行人, 特别是在比较窄的公路上会车时, 习惯只对左侧的车辆关注多, 忽视了右侧的非机动车和行人, 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交警提醒, 在骑自行车外出时应充分认识到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的劣势, 增强视线不良情况下自我防护的措施。应尽量减少夜间出行的次数, 势必要骑车外出时要尽量在有路灯的路段骑行;在拐弯、横过路口或公路时要仔细观察并下车推行, 切不可凭侥幸心理随意穿越。
【视线之外的视线】推荐阅读:
我的视线作文07-26
第一视线09-05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09-22
视线作文500字07-05
那把伞进入了我的视线作文850字05-11
西班牙视线--IAESTE实习报告05-11
预约之外的精彩07-03
课堂之外的音乐实践05-15
分数之外的精彩论文07-22
学校之外的教室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