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之外的精彩论文

2024-07-22

分数之外的精彩论文(精选3篇)

分数之外的精彩论文 篇1

到了期末复习做卷子的时候了, 这是一个学期不得不进行的临阵磨枪阶段。一个学期之中, 我最不喜欢这个伏案埋首的时段, 做一份卷子, 加上批阅改错, 要翻阅不下200次, 可做卷子、背诵要求的课文是最容易提高考试成绩的办法。家长都怀疑我们班的学生“基础不扎实”, 我哪敢让考试成绩低了, 所以无可奈何地做卷子吧。虽不情愿, 但还是认真及时地批阅试卷, 试卷中的精彩答案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先读卷子中的这篇文章。

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弄不懂: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考第一, 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二十一?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 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认真听老师的话, 一样认真地做作业, 可是, 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他的话, 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她望着儿子, 没有回答, 因为她不知该如何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 孩子考了第十七名, 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 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有三六九等, 考第一的人, 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 这样的回答, 难道是孩子想要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 她真想重复那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 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 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 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 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 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 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 不过与过去相比, 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 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 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 也再也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寒假归来时, 母校请他给同学们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他讲了小时候在沙滩上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 她指着前面对我说, 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 当海浪打来的时候, 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 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是显得非常笨拙, 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 然而, 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 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文章后面有三个问题:

1.“回家后, 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中“同样的问题”是指什么?当时母亲有没有答案?如果有, 答案是什么?

2.母亲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3.从儿子不断进步来看, 这位母亲的方法如何?

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前提是理解文章内容, 但此文并不容易理解。我和学生边读边理解, 学生明白了文中的儿子很努力, 但成绩不出色的确是因为他不聪明, 但母亲不忍心说这个事实, 也不忍心让已经很努力的孩子更加用功。在大海边, 母亲借小灰雀、海鸥告诉孩子, 他是有潜力、有后劲的, 现在没考第一, 将来还有希望。这样儿子就有了信心, 通过耐力、毅力的角逐, 最终成为了胜利者。说到这里, 有学生说:“不以一时成功论英雄!”好!这是相当简练的回答。批阅卷子时, 看到郭葳蕤同学的回答是:“母亲的答案是:要想成功得需要长久的磨炼, 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而那些幼时聪明, 以后却裹足不前的人, 因为没有持久地磨炼, 没有一个让自己产生动力的目标, 是不可能有很大成就的。”

怎么样, 面对这样的答案, 你是不是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美国上大学——分数之外那些事儿 篇2

在号称世界教育最发达的美国, 又是怎样一番情况?

美国高等学校充分享有办学自主权, 联邦政府绝不干涉, 地方政府也不参与招生。各个大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高校与学生之间都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话虽如此, 美国大学招生也要有个衡量的标准。这里, 分数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往往分数要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俗称美国“高考”的SAT (学习能力测试) 或ACT (大学入学标准测试) 成绩, 一部分则是高中成绩GPA, 即平均分。分数越高, 希望越大。

除了分数这个硬指标, 美国上大学还要看什么?首先, 美国高校招生部门会组织专家对申请学生进行面试, 重点考察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口语交际水平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其次是专家推荐信必不可少。美国学校注重把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学生不仅学有所长, 还能获得社团负责人的推荐信。

以上这些指标是基于学生本身的, 而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和天下父母一样, 美国家长也望子成龙, “拼爹”“拼娘”现象在美国也并不稀奇。拼什么, 一是钱, 二是权, 三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关系”。

2009年一项基于美国常青藤大学的研究表明, 40%的学生走的是“特例”渠道, 包括运动特长、少数民族、低收入、校友等等, 这些学生录取的标准远远低于正常渠道入学的学生。

美国上大学也有加分。《纽约时报》曾报道, 每年考试之前, 大概有2%~3%的高考考生通过出具相关的残疾证明, 获得一定分数的照顾。报道还说, 一些家长“通过购买诊断书给自己的孩子争取分数, 钻制度的空子。”

除了金钱交易, 上大学也看“地位”。在美剧《纸牌屋》中, 弗兰克利用关系解决了白宫幕僚长琳达儿子上大学的问题, 以此来获得权利结盟。这虽然只是电视剧中的桥段,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情况。

位列美国前5%的上层阶级, 子女几乎都从私立学校一直上到名牌大学, 这与爹妈的地位不无关系。

美国专栏作家杰森?德帕尔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 阶级背景对学业的巨大影响震惊了教育专家。要知道,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在教育领域提倡机会平等和种族平等。

权钱之外, 更多的还是讲“关系”。美国一本《给富人的平权行动》的书中就记录了美国大学录取的“裙带”现象。书中说, 大学偏好录取自己校友的孩子, 校友的孩子通常占顶尖大学全部学生的10%~25%, 这种现象在私立大学中更甚。

数学表达,说出意料之外的精彩 篇3

一、从问题说起,确认方向

问题是根本,从问题溯源,一切水到渠成。 说问题即是找根本,没有从问题入手的确认,搞错方向必然导致南辕北辙。

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小池塘里有20只小鸭子,第一次游走了10只, 第二次又游走了一些,还剩下5只,一共游走了多少只?” 这道题其实是简单的一步应用题,但题目中的多余条件实在不少,对学生造成了干扰。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极容易老老实实跟着题目的条件走,而不去首先关注问题是什么,这样自然导致他们走弯路、 长长的弯路。 很多学生先求出第一次游走后剩下几只, 再算出第二次游走了几只,再将第一、第二次游走的小鸭数加起来。

实际上,这道题只需让学生从问题出发, 说说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才能解答,从而确定解题方向,拎出关系,便可以清楚地发现直接将 原有总数20只减去剩 下的5只,便是游走的小鸭只数,一切清晰明了。

当然,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 教学中, 我常常让学生从问题说起,认清目标,有的放矢。 一来保证每个学生明确知道问题内容,二来也让学生找准了思维的切入点。

二、从条件说去,梳理已知

1.说题意

随着生活数学被提到一定的高度,我们的数学题目越来越体现出生活化、时代性。 虽然这样的生活数学与儿童生活贴得更近、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问题,往往因着生活的表象,而显得与课本所学知识有着一定的距离,对很多学生来说,更为扑朔迷离,他们往往不能一下子读懂题意。 所以,说清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在三年级上册 《长方形的周长》 这个单元中,围篱笆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不是“靠墙围个长8米、宽5米的篱笆养鸡, 要多少篱笆”, 就是 “靠墙围一个长8米 、宽5米的篱笆 ,怎么围最省材料”。 这样的题目要让学生在弄明白题目求什么的基础上,说清求篱笆怎么围与长方形周长的关系,将复杂的篱笆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求长方形周长的问题。

再如,六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解决问题:“将一个底面半径是1米、高为1.5米的圆锥体沙堆的沙子 铺在5米宽的公路上, 铺2厘米厚, 能铺多长?”求能铺多长,实际上就是求底面半径是1米、高为1.5米的圆锥体沙堆的沙子的体积铺成厚2厘米、宽5米的路面所形成的长方体的长。

能说清题意,找到现象背后的数学关系是成功的第一步。接着再找到两个条件间的等量关系,一切便迎刃而解。

2.说关系

步入中高年级,解决问题已开始由原先 的一步运 算变成走 两步 、三步,甚至更多。题目中相关条件、无关条件的涌入, 使学生的思路备受考验,容易将信息混搭,不再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时那么手到擒来。无论其本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说条件对于问题的领会、剖析、解决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在各年级的解决问题中,比多比少的问题是永远的大项。四年级下册开始便出现了三步计算的比多比少的问题,题中各关系量间的对应是除了计算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教学重点。 在江苏省编制的《补充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星星果品批发部运来26箱苹果和40箱梨。 梨每箱15千克,苹果每箱20千克。 (1)运来的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千克?(2)运来的苹果多, 还是梨多? 多多少千克? ”

针对这种条件较多的解决问题的题目,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条件间的组合关系, 将条件重新有序排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把条件进行整理,将苹果的箱数与每箱的千克数组成一组;将梨的箱数与每箱千克数组成一组, 完整有序地说清两组条件。 这样一说,还有谁会张冠李戴、瞎做一通呢?

三、从方法说开,提升能力

一年级下册的退位减法可以说是计算教学上的里程碑, 是后面100以内加减法、 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直接决定了以后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速度。 不少老师认为,计算速度与准确率是练出来的,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 虽然计算离不开练习,但比练习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针对退位减法在教学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我提出明确要求,让全班学生每天坚持说计算思路。 以149=()为例 ,无论学生是 “ 想加算减 , 先想9 +() =14”; 还是 “ 两步递减 , 先算14-4=10, 再算105 = ()”;或者是 “整减凑零 ,先算10-9=1, 再算1+4=5”, 都要说出 来 。总之,我让学生每天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思路,说出方法。

学生每天巩固, 说清计算思路, 为方法的熟练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口算速度明显优于其他平行班级。 说运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从算式说理,有效检验

解题前说数量关系是每个老师都会强调的重要步骤,但很少有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列式计算后再循着所列算式来说一说数量关系。

三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解决问题:“有一种药,每次吃2片,每天吃3次。问20天一共要吃多少片?”有的同学列出 的算式为20 ×2 =40,40 ×3 = 120。 得到的数据是一样的 ,但从数量关系的意义上来说这样列式是说不通的。 20天与每次2片之间没有直接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对着算式梳理数量关系时便会豁然开朗。

事实上,看算式说数量关系是一种将重复读题与解题改为批判式审视的有效验算方法,是一种更有意义的数学思维验证。

上一篇:临床应用及护理下一篇:数学学科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