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

2024-09-29

新疆哈密市(共11篇)

新疆哈密市 篇1

1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觉罗塔格褶皱带 (Ⅱ) 、阿奇山-雅满苏复向斜 (Ⅲ) 与黄山韧性剪切带 (Ⅲ) 的接合部位。属苦水变质岩区的一部分。

1.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 有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上亚组 (C1yb) 、白鱼山组 (C1b) , 在沟谷、山坡堆积有第四系坡积物。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1.1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亚组 (C1yb) :分布于矿区南部, 岩性以绢云母绿泥石片岩为主, 夹少量绢云母砂质板岩。岩层产状为310°~353°∠66°~72°。该组岩石属浅海相陆源碎屑岩, 与上覆下石炭统白鱼山组 (C1b) 呈断层接触。

1.1.2 下石炭统白鱼山组 (C1b) :

广泛分布于矿区北部, 岩性以绢云母千枚岩为主, 夹砾岩透镜体、板岩, 岩层产状为308°~340°∠47°~81°。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来看, 该组岩石属浅海相陆源碎屑岩建造。

1.1.3 第四系 (Q) :

广泛分布于山间沟谷, 地形平坦处, 山坡底部。由砂、砾、砂土、少量粘土组成, 局部分布有盐碱砂质粘土。

1.2 构造

F1断裂:位于矿区中部, 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上亚组与白鱼山组的分界线。地表出露全长3000多米, 走向北东, 倾向北西, 倾角60°~80°, 由三个平行排列的断裂组成。野外实地观察断裂均被花岗斑岩充填, 宽数十米不等。沿上、下盘断裂面附近, 片理化、碎裂岩化、糜棱岩化、小揉皱发育、蚀变强烈。断裂面较平直。断裂面呈波状起伏, 具分枝复合现象, 充填有石英脉 (1号脉) 。见有断层泥、断层角砾。该断裂具张性特征。其次, 上、下盘岩石具有碎裂-重结晶-再碎裂现象。说明F1最少有二次活动。

F2断裂:位于F1北150米, 断于下石炭统白鱼山组绢云母千枚岩中。出露全长1000多米, 走向30°~41°, 倾向北西, 倾角70°左右。被花岗斑岩脉充填, 脉宽十余米至几十米。沿上、下盘断裂面附近, 片理化、碎裂岩化、糜棱岩化发育, 蚀变强烈。在脉岩中见有后期石英细脉, 石英网脉, 但向浅部变成石英脉, 石英脉膨大缩小明显。说明该断裂后期仍有活动。

除断裂构造外, 矿区小构造也较发育。如片理, 在片岩、千枚岩及部分脉岩中普遍发育;小揉皱在片岩、千枚岩中以及较大断裂带附近, 小的如手掌大小, 稍大的达几十平方米。

1.3 岩浆活动

根据区调资料及本次工作结果看, 矿区岩浆活动期次单一, 为华力西中期侵入产物。但岩性复杂, 有基性、酸性, 既有中浅成侵入岩, 又有喷出岩、脉岩。

1.3.1 侵入岩

花岗斑岩:位于矿区中部, 产于地层F1、F2断裂中, 呈单脉或平行、雁行排列出现。经微金分析金含量在10~760PPb, 刻槽样最高品位0.81×10-6。说明花岗斑岩脉为良好的含金地质体, 而且, 矿区内金矿体、含金石英脉均产于其后期断裂之中, 可能为该区金矿的矿源层。

辉长辉绿岩:位于矿区东部, 岩石颜色为灰绿色, 辉长辉绿岩结构, 块状构造。具有较强的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轻微碎裂岩化、青磐岩化。呈不规则小岩株状产出, 其边部可见大量铁质碧玉岩捕虏体。侵入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上亚组片岩中, 与片岩互相交错状分布, 界线不清。

1.3.2 脉岩

矿区内脉岩发育, 有石英脉, 有基性的辉绿岩脉。大多数分布于F1、F2断裂附近的地层中。岩体内, 特别是花岗斑岩中有一定数量的石英脉出露, 但规模很小。走向以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 部分为北西向、近南北向, 倾角一般在60°以上。长几米至几十米, 厚几十厘米至几米, 呈单脉或平行、雁行排列出现。

1.4 变质作用

该区变质作用强烈, 类型复杂。有埋深变质作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了成分复杂、类型繁多的变质岩。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脉 (体) 特征

矿区内共出露31条石英脉, 充填于压扭性或张性断裂之中。走向以北东向为主, 次为北西向、北北东向, 其中北东向、北北东向晚期断裂含矿性较好。矿脉产于下石炭统白鱼山组、雅满苏组上亚组地层或花岗斑岩脉断裂之中。规模较小, 呈脉状、细脉状、网脉状。

2.1.1 1号矿脉

充填于F1断裂之中, 属石英脉夹蚀变岩型。断续长560m, 石英脉厚0.2~1.5m。矿脉走向北东向, 其中北东段产状135°~195°∠55°~88°, 南西段产状为326°∠59°~88°。石英脉具有波状起伏、膨大缩小、尖灭再现、分枝复合现象, 具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金银矿化。围岩为花岗斑岩, 局部为绢云母千枚岩, 具有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弱褐铁矿化、磁铁矿化、绿泥石化。金与硫化物关系密切, 二者呈正相关, 石英脉膨大处, 品位降低, 变窄处品位升高。石英脉中金品位在0~27.3×10-6之间, 蚀变岩中金品位小于5×10-6。

1号矿体:矿体赋存标高1098~1140m, 地表长299m, 深部最大长度202m, 矿体最大斜深44m, 呈薄脉状。矿体走向为45°~105°, 倾向北西、南东, 倾角59°~88°, 局部近直立, 平均倾角72°。矿体厚0.63~1.95m, 平均1.34m, 厚度变化系数为44%。单工程金品位1.46~14.03×10-6, 平均4.1×10-6, 品位变化系数170%。探获推测内蕴经济资源量134kg, 金矿石量31724吨。

经勘查, 该矿体地表出露约40多米, 沿走向呈现豆荚状产出特征, 共有3个小矿体。主矿体含金石英脉出露宽度约40~50cm, 最小开采厚度为20~30cm, 含金石英脉、蚀变岩层的最小开采总厚度为60~80cm, 开采深度约100m, 在60多米处新发现隐伏矿体1个, 规模与1号主矿体近似。单个矿体沿走向控制长度40~50m, 沿倾向30~40m, 隐伏矿体于此相近。另外在1号矿体的走向两端地表各有1个小矿体矿体控制长度约30m, 控制深度约为45m。

矿体 (含金石英脉、蚀变岩) 具有波状起伏、膨大缩小、尖灭再现、分枝复合现象, 具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金银矿化、方铅矿化等矿化现象, 蚀变以硅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钾化为主, 采矿边界以钾化蚀变为界, 矿石中显示黄铁矿、方铅矿化在石英脉中以稀疏浸染状、稀疏星点状为主, 局部偶见团块状, 含金较低, 脉体呈现越宽含金越低的现象, 在膨大处的石英脉中基本不含矿。蚀变岩与石英脉接触边界附近为金的富集区域, 主要含金矿物为黄铁矿, 呈稀疏浸染状、致密浸染状、细脉状、薄膜状产出。手标本和镜下可见黄铁矿具立方体型、五角十二面体型等自形、半自形晶型, 还有部分为粒状他形晶。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晶间金、包裹金、银金矿存在。伴生矿物有黄铜矿, 黄铁矿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蚀变岩的宽度50~100cm, 个别地段为20cm, 不见石英脉, 其中的金含量较为稳定, 品位一般在0.5~2×10-6, 尖灭段品位极低。

Q-第四系;C1yb-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下亚组;C1b-下石炭统白鱼山组;γπ-花岗斑岩 (脉) ;βμ-辉长辉绿岩 (脉) ;q-石英脉

2.1.2 2号脉

产于F2断裂带内的后期断裂之中, 属石英脉夹蚀变岩型。地表呈石英细脉、网脉、小透镜体。含矿透镜体长10m左右, 总的断续长近300m, 厚1m左右, 产状310°~327°∠70°;石英脉具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铜兰、孔雀石化;围岩为花岗斑岩、千枚岩, 具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地表矿体厚0.75m, 金品位1.82×10-6;在小透镜体中施工浅井1个, 石英脉厚0.2~1.0m, 矿脉厚2.34m, 品位20.11×10-6。

该矿脉较1号矿脉有几点不同, 主要是: (1) 局部含金品位高, 2号脉中存在明金, 主要为石英脉和蚀变岩接触边缘上细脉浸染状的黄铁矿中, 金品位在20×10-6以上; (2) 整体品位不稳定, 在已开采的矿体中, 矿体开采长度大约为40m, 金品位为2~20×10-6, 局部偶见20×10-6以上的矿石, 品位变化很大, 接近地表的细矿脉很富, 矿脉变粗变大后品位下降很快。

2.1.3 其他矿化点

在矿区内另外检查了31条石英脉, 对部分蚀变较明显的、含一定矿化现象的石英脉进行了槽探揭露、刻槽取样等工作, 共取样20个。分析结果显示在蚀变较好的石英脉中有一定的矿化显示, 特别是TC01、TC02、TC04、TC08中均存在有金矿化显示。地表上, 这些地方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特征。TC01还存在有方铅矿化, 与已开采的矿体地质情况有相似处, 分析结果显示还有一定Ag元素, 与地表观察相吻合, 可作为重要的找矿线索。

2.2 矿石质量

2.2.1 矿物共生组合机特征

经实验室对所采12个矿石标本作光薄片鉴定, 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褐铁矿、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 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 次为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等。

银金矿:呈它形粒状、粒状, 粒径0.01mm。分布于黄铁矿之间或其附近石英中。

2.2.2 自然金类型及金的赋存状态

野外观察到的自然金以粒状、它形粒状为主, 次为不规则粒状、树枝状, 粒径多在0.01mm以下, 个别可达0.018mm。属微细粒金。

金的赋存状态以游离金、包体金为主, 次为裂隙金。

游离金:以自然金或与银呈固溶体状 (银金矿) 赋存与石英中。

包体金:呈微粒状被包裹与黄铁矿、褐铁矿中。

裂隙金:呈星点状分布于硫化物或石英的裂隙中。

2.2.3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石类型可分为两大类:按照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按照工业类型可分为金-石英矿石、金-硫化物-石英矿石。

矿石结构可分为六种:交代假象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结构、变晶结构、隐晶质结构。

矿石构造可分为六种:星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2.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3.1 矿床成因浅析

矿体产于花岗岩类后期断裂内, 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夹蚀变岩型。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花岗岩中, 因为该区花岗斑岩金元素含量明显高于金元素在花岗岩中的一般含量, 后期热液活动使金活化、迁移、富集。另一部分来源于后期热液。其次部分金与银呈银金矿出现, 围岩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 说明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据此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脉型的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

2.3.2 找矿标志

(1) 矿区矿脉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 且以张性为特征, 断裂面不规则。可做为构造标志。

(2) 浅红褐色花岗斑岩 (向深部变为灰白色花岗细晶岩) 为本区金矿母岩, 地表一般表现为正地形, 颜色为浅红褐色, 围岩为灰-深灰色千枚岩、片岩, 易于区分。可做为找矿的岩石标志。

(3) 上述脉岩中发育的石英脉、石英细脉、石英网脉可做为找矿的直接标志。特别是含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蚀变的石英脉需特别注意。

(4) 硅化、钾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可做为围岩蚀变标志。其中被采矿工人称为“火烧石”的钾化并硅化的蚀变为本区寻找金矿的重要蚀变标志。

(5) 利用“含金石英脉呈现高电阻、高极化率”的特性, 可采用激电测量方法, 圈定“高电阻、高极化率”异常体作为找矿重要找矿标志。

3 找矿前景

利用金属硫化物的激电效应, 采用稀疏测网布设激电测量工作, 对矿区内的隐伏矿体、盲矿体进行探测, 获得找矿潜力较好的6个激电异常, 并结合已有地质工作成果进行异常解译。矿区内的激化异常均与金属硫化物有密切关系, 而且主要的分布位置均在花岗斑岩附近。除AU-1异常外, 其余异常规模均不大, 展布形态均以小规模的透镜状为主, 北东向分布, 与区内的构造、已知矿体基本一致, 符合区内找矿规律。

综上所述, 综合地质、物探、化探等成果, 借助成熟理论, 利用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工作手段和方法, 不断提高勘查程度和深度, 增加矿区资源量, 显示出新疆哈密市白干湖金矿的找矿潜力依然巨大, 找矿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姬金生, 陶洪祥, 曾章仁, 等.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地质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

[2]姬金生, 薛春纪, 曾章仁, 等.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研究[J].地质评论, 1997, 43 (1) :67-77.

[3]杨兴科, 姬金生, 张连昌, 等.东天山金矿带区域成矿规律解析[J].矿床地质, 1998, 17 (增刊) :131-134.

[4]屈文军, 兰翔, 韩照信.新疆白干湖与浅成斑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矿床[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 29 (2) :209-212.

[5]赵恒兵, 杨秋.新疆哈密市白干湖金矿普查报告[R].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 2012, 12.

新疆哈密市 篇2

课时设计: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新疆哈密瓜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2、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学具准备:

1、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检测并导入新课: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学生摸,发现是哈密瓜)

板书课题:新疆哈密瓜

三、讲解新课:

1.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2.介绍火龙果、人生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介绍哈密瓜的特点、生长环境造就了它的甘甜等等。

通过“摸”来感受哈密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学生谈看到哈密瓜的感受。)

说说你带来的哈密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1.学生介绍,表现吃哈密瓜的表情。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

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哈密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

看老师变成了哈密瓜姐姐,我开着哈密瓜火车,带着哈密瓜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检测

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哈密瓜“变”一个样画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拓展提升

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品尝自己带来的哈密瓜。

能否弄哈密瓜做一个工艺品呢?回家试着雕刻一下。

板书设计:

新疆哈密瓜 瓜果之乡 甘甜

课后反思:

新疆哈密市 篇3

关键词 末梢血 微量元素 儿童 分析

资料与方法

新疆哈密石油医院2004年8月~2006年12月共测试982名儿童(指有化验单回报者),其中男472例,女510例。各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检查方法:利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试,采集40μl末梢血4秒钟即可同时检测出人体中锌、铁、钙、镁、铜5种微量元素浓度。

正常判断标准:铁7.52~11.82mmol/L,钙1.55~2.10mmol/L,镁1.12~2.06mmol/L,铜11.8~39.3umol/L。<1岁锌58~110μmol/L,1~3岁锌66~130μmol/L,>3岁锌76.5~170 μmol/L。

结果

各年龄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在982名儿童中查出有微量元素异常者562例,达到总数的57.2%,具体数据见表2、3。

讨论

建议在整个儿童阶段均应注意膳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注意补铁,合理补钙、补锌,有针对性补铜、镁,同时防止微量元素中毒以保儿童健康成长。小儿发现微量元素缺乏,可以积极进行补充,一旦发生过量则很难处理,所以对儿童的微量元素补充一定要在科学监测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进行。

目前检测微量元素的方法很多,如头发、全血、末梢血,我院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采末梢全血测定微量元素,小儿痛苦小、需血量少、简便快捷,易为广大家长及儿童接受,为普查工作带来方便。为小儿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廖清奎,郭学鹏,郭美瑜,主编.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447.

2 钱幼琼,毛萌,钙代谢异常的临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0):586.

新疆哈密市 篇4

1.1 地层

1.1.1 震旦系上统为区内出露的最老的地层, 主要分布在图幅中部及北部东西向构造带内, 主要有马蹄山组 (Z2m) 、白山头组 (Z2b) 。

1.1.2 寒武系 (∈) 地层主要分布在图幅东、西部, 东西向构造带内。

1.1.3 奥陶系地层 (O) 分布在图幅中部、东北部, 东西向构造带内, 与寒武系基本一致, 只是出露面积略大。

主要有下中奥陶统 (O1-2) 、上奥陶统锡林柯博组 (O3x) 。

1.1.4 石炭系 (C) 地层主要分布在图幅南部, 出露面积较小。

1.1.5 二叠系 (P) 地层在图幅内不发育, 仅在图幅中部呈条带状分布在东西向构造带内, 主要有红柳河组 (P1h) 和骆驼沟组 (P2l) 。

1.1.6 第三系上新统苦泉组 (N2k) :主要分布在图幅中南部, 面积较大, 呈不规则条带状。

1.1.7 第四系 (Q) :第四系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地区。

1.2 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 侵入岩分布广泛, 主要以古生代岩浆岩为主。

1.2.1 尼盆纪花岗岩类 (Dγ) :

本期侵入岩分布在图幅中部, 东西向构造带内。岩体多呈岩基状、岩株状产出, 少数为岩枝状产出。该侵入体侵入于震旦纪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 被后期肉红色花岗岩 (C2γ) 切穿。本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 局部尚见有片麻状花岗岩。接触变质作用主要表现在角岩化、硅化、混染岩化等。

1.2.2 石炭纪中世 (C2γ) :在图幅中出露较零散, 主要分布在图幅中部、南东西向构造带内, 岩性为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

1.2.3 二叠纪侵入岩 (Pγ) :

二叠纪岩浆活动较强烈, 广泛分布在北东向构造带中, 特别是北东向断裂两侧, 并显示为自基性到中酸性。中基性岩多呈岩基状产出, 并多以杂岩体出现。中酸性、酸性侵入体多呈岩株状、岩枝状产出。本期侵入岩可明显分为早期、晚期。

1.2.4 脉岩

图幅内脉岩发育, 基性脉岩-酸性脉岩均发育。

石英脉岩:分布普遍, 规模不大, 一般为数厘米到数十厘米, 长数十厘米至数米。多为纯白色, 无矿化现象。

基性脉岩:主要为辉绿岩脉、灰绿玢岩脉、斜长角闪岩脉、辉长岩脉等。

中性岩脉:主要为细粒闪长岩、微晶闪长岩、闪长玢岩脉、石英闪长岩岩脉等。

酸性脉岩:主要为花岗斑岩、细粒花岗岩、细晶岩、石英斑岩、石英钠长斑岩、伟晶岩岩脉等。

1.3 构造

1.3.1 东西向构造带:分布在北部磁海-M1033以南地区。该构造带的总体特征如下。

1.3.2 北东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是叠加在东西向构造带之上的一个构造带。该构造带的总体特征如下。

1.3.3 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不发育, 仅局部见有其构造形迹, 其方向为北西300度左右。组成的褶皱轴向和层间断裂亦为北西向。褶皱为中等紧密的向斜、背斜;断裂为与褶皱轴向一致的压性结构面。

1.4 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磁场特征, 南部为一平稳的0-100γ的正背景场, 对应一套古老的片麻岩、片岩;在此背景场上有-EW向带状局部异常, 而北部为NEE向的正负跳跃强烈的磁场区。对应于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出露地段。区域性局部升高正磁场可能覆盖的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反映, 根据相邻地区的规律, 区域性的负磁场可能是前寒武变质岩系的反映;异常带处于海西中期花岗岩与石炭系火山碎屑岩地层相接部位, 形成一向北突出的弧状, 异常强度较大, 一般在数百个γ以上, 经地面检查异常带由火山岩引起。

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20万组合异常涉及本区, 尤其Cu元素异常分布面积较大, 见第五次趋势等值图;反应了Cu元素总的变化情况:图幅西北部高, 中部偏高, 出现两个高中心, 由北向南, 由东南向西北, 由中部向东、西两侧, Cu的含量由高变低, 最高含量66PPm, 最低含量6PPm。

Pb元素分布普遍, 总的变化趋势与Cu基本一致, 最高含量44PPm, 最低含量18PPm。

Zn元素分布普遍, 第五次趋势面所反应的变化趋势与Cu、Pb基本一致, 最高含量68PPm, 最低含量14PPm。

Cr元素分布普遍, 第五次趋势面反应的情况:图幅西北部高, 东北部和中部偏西及东南部较高, 向东西逐渐降低, 最高值266PPm, 最低值90PPm。

2 工作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第四系上更新-全新统冲洪积层 (Q3-4pl)

冲洪积层广泛分布在山间洼地内。主要为含大量粗、中砂的碎石层, 因长期吹扬作用和干旱气候作用结果, 其表层砾石相对富集, 向下则砂土增多, 局部见有厚薄不一的膏盐层或盐碱块。厚度小于10米。

2.2 构造

工作区断裂构造不发育, 次一级断裂为北东向或近东西向。

2.3 侵入岩

工作区内未见大面积岩浆岩, 只有两个辉长岩脉, 辉长岩脉呈北东向展布, 在辉长岩脉中见已完工钻孔一个, 深约100米。

2.4 地球化学特征

工作区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区, 丘陵地形, 相对高差不大, 天然露头较少, 植被不发育。区内水系较发育, 沟谷开阔平坦, 由于各种风化作用改变了元素的存在形式, 在搬运过程中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元素迁移或富集, 通常物理风化作用在本区起主导作用, 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为辅助作用。

2.5 地球物理特征

2.5.1 磁法测量

测区出现了明显的局部磁异常四个, 分别为西南部磁异常C1、中部异常C2、东部异常C3、东南部异常C4, 其中较好的为异常C2, C2异常位于测区中部, 489-502线8400-8840点范围内, 走向为70°, 异常西宽东窄, 以100n T等值线圈定长约1400米, 西部最宽约350米, 到东部逐渐收缩, 宽度仅有几十米, 平面图和平剖图都反映△T曲线南缓北陡, 北部伴生有明显的负异常, 异常极大值点位于498线8740点, △Tmax=2100n T Tmin=-917n T。

2.5.2 激电中梯剖面测量

从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看, 工作区大部分地区电阻率在80欧姆以下, 只有在工作区西部有100-200欧姆的电性体分布, 从地质图上看, 西部的中阻区与分布的岩体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推测西部的中阻异常应为岩体的综合反映。

从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看, 工作区大部分区域极化率都在1%以下, 但在工作区东部20-24线的50号点附近分布一弱极化异常区, 向西尖灭及向东变宽, 该弱极化异常区与分布的岩体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弱极化分布在岩体南北两侧及东部的接触带部位, 有一定的找矿希望。其他异常范围较小, 从异常形态上分析, 均为一些局部的弱极化异常, 大都为一些单点异常, 分析认为, 这些单点类的异常只能指示出局部的硫化物富集, 找矿意义不大。

摘要:新疆哈密市头吊泉西山位于中天山古板块伊犁星星峡弧盆带Ⅲ级构造单元依格孜塔格晚古生代岩浆弧, 北以红柳河大断裂为界与星星峡古生代岛弧带相邻, 南以茅头山大断裂为界与塔里木古板块南天山弧盆带Ⅲ级构造单元印尼卡拉晚古生代裂谷相邻。

新疆哈密市 篇5

近日,新疆华电哈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对荣获20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的员工杨艳之女穆静奖励了1万元。这是该公司关委会奖励的第47名高考学子。

1995年10月,该公司领导班子提出加强对青工和员工子女的道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设立了关心下一代基金,由公司员工个人捐款、单位捐款两种方式,共筹集基金12万元。对光荣参军、见义勇为、考取大学(大专)、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少先队员)以及在国家、省、地(市)、校各种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员工子女给予奖励。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到位、成效显著。形成了党委全面抓,行政大力支持,工会、团委、女工委、退管会配合抓,关委具体抓,老同志关心、广大员工参与、生动活泼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局面。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青工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开展以道德建设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 ‚构建和谐企业、知荣辱、树新风‛员工现场谏言活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演讲比赛,积极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教育引导青工,扶贫帮困、献爱心。公司团委组织团员青年捐款3000余元,救助社会病残青年,看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为地区中心幼儿园做好事。公司燃运部党、团员青年开展了向哈密地区二中贫困学生献爱心的捐资助学活动、参加了地区妇联发起的‚春蕾计划‛,自2002年至今,共捐

1款7000余元,捐助了5名贫困学生,救助了两名贫困女童。

二是把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当作关委工作的大事,抓紧抓好。关委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工和青少年,公司团委通过举办‚团员青年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增强团员意识‛ 主题教育,采取相互交叉、多方运用、众人参与的方法,组织健康有益,向上的活动。利用寒、暑假,举办员工子女德育、美育班和法制教育培训班,邀请关委会老同志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教育,聘请老师进行美育知识教育,聘请地区普法办人员为青少年讲授法律常识、防火、防盗知识。并邀请地区中级法院法官组织开展了青少年摸拟法庭,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三是切实抓好对青工和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开展了对青工和入厂新工教育,组织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厂纪厂规、法律知识、安全规程、民族团结教育、道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暑假期间,组织公司员工子女50余名成立了‚小星星艺术团‛,自编自演了20多个文艺节目,深入员工住宅小区、部队演出。开展了‚手拉手夏令营活动‛,通过知识问答、小型文艺节目等活动,寓教育于乐。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六九三三一部队与部队官兵共庆‚八一‛建军节,开展了联谊活动,并参观了军营。

四是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和‚新世纪我能行‛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六一‛节期间,开展了‚爱我华电、爱我家园、美化环境‛青少年书法、绘画展览,30余名员工子女共同完成了书法绘画长卷。同时,组织青少年开展‚金点子‛小发明、小科技、小创新活动,以保护环境、抗击非典为主题的小美术、小手工艺、小制

作活动,启发引导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为科技兴企,科技兴国出力尽责。寒、暑假期间,组织了少儿文明监督岗,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的良好习惯和文明行为。各项有益的活动,增强了青工和青少年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培养了团队意识,激发爱国、爱企业、爱家乡的热情。

五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奖励基金的发放工作,自95年建立基金会至今,共奖励获得各种荣誉的员工子女和见义勇为、表现突出的青工657人,奖励考取大学、大专的员工子女47人,共发放奖励基金71598元。

新疆华电哈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陈春莉

联系方式:手机:***

新疆哈密市 篇6

关键词:哈密瓜;白粉病;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31

新疆鄯善地区是我国哈密瓜栽植面积比较大,也是全国比较著名的哈密瓜栽植地区,其生产的哈密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3]。生产上,各种病害是当前影响哈密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哈密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猝倒病、霜霉病等,其中白粉病是主要病害,一般在每年6~8月份发生,危害严重而且分布广泛,白粉病在哈密瓜的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出现,此病害可以侵染叶片、叶柄以及茎蔓。随着病害的不断发展,病叶慢慢衰老枯死,有的时候可以在坏死的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叶柄以及茎蔓感染病害,在表面也将会出现白色粉状霉斑,在病情严重时病斑密布,组织提早衰退,死亡。对哈密瓜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30%以上的减产[4-9]。目前鄯善地区哈密瓜大部分在栽植初期会出现白粉病现象,为了减少和降低病害的危害,提高哈密瓜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以该地区种植的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药剂处理,研究对病害降低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的药剂处理,以减少白粉病危害,为该地区哈密瓜的栽植生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择新疆鄯善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甜瓜品种—西州密17号和2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个小区面积为300平方米。

1.2试验方法

1.2.1供试药剂及试验设计①J1: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30克/亩;②J2: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③J3: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70克/亩;④X1: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30克/亩;⑤X2: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⑥1X3: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70克/亩;⑦对照。试验设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期间共喷药处理3次,每次间隔10天。

1.2.2供试药械采用人工喷雾器,采用常规喷雾。

1.2.3调查方法随机取样,每个处理东西南北各调查30株,并且每株取3处的叶片进行调查,上、中、下部的叶片,每处取3片叶片,共计90片叶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1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西州密17号的防治效果调查(见表1)

由表1可知,甲霜铝铜和粉锈宁对西州密17号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止效果,在发病期间每隔10天连续喷药3次,防治效果明显。当使用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处理时,效果明显强于用量为30克/亩,10天处理时防效率为27.6%,20天防效率为41.6%,30天防效率为66.8%;而用量为70克/亩时,与用量为50克/亩防效率差异不算很大,但是考虑到农药的危害性,建议生产上使用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当使用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处理时,效果均明显强于用量为30克/亩和70克/亩的处理,在10天处理时防效率为41.0%,20天防效率为59.7%,30天防效率为70.9%。综合二者农药防效来看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处理效果最好,防效率达到了70.9%。

2.2不同处理对西州密25号的防治效果调查(见表2)

由表2可知,在发病期间每隔10天连续喷药3次,甲霜铝铜和粉锈宁对西州密25号白粉病防止效果比较明显。当使用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处理和用量为70克/亩时,效果明显强于用量为30克/亩,10天处理时防效率最高为42.3%,20天防效率为55.6%,30天防效率为65.4%,同样建议生产上使用20%的甲霜铝铜可湿粉剂700倍液,用量为50克/亩处理西州密25号的白粉病,农药量偏低同时效果明显。当使用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70克/亩处理时,效果均明显强于用量为30克/亩和50克/亩的处理,在10天处理时防效率为50.5%,20天防效率为67.7%,30天防效率为82.4%。综合二者农药防效来看15%粉锈宁可湿粉剂500倍液,用量为70克/亩处理效果最好,防效率达到了82.4%。

另外由表1和表2对比可以发现西州密25号感病率明显低于西州密17号,其中西州密17号试验30天内,对照病叶率达到了48.9%,而西州密25号仅为36.6%,品种抗性比较强,另外防治效率也偏高,效果好于西州密17号的防治,防效率高出西州密17号14.9%,值得推广大,面积栽植。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主要侧重于甲霜铝铜和粉锈宁单因素对不同品种白粉病的防治,防效最高达到70.9%,如果二者混合使用,效果有可能更加明显,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有助于提高哈密瓜白粉病的防治效率,另外我们通过研究给予种植者以下建议,一要根据不同地区选育和种植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二是要加强栽培管理。利用高畦栽培,科学密植,注意保持通风透气;合理施肥,培育健壮幼苗,发现幼苗白粉病危害严重的要立即将其拔除,防止交叉传染,总之重在预防,治疗为辅,少打有害农药,朝着无公害哈密瓜种植的方向不断努力[11-12]。

参考文献

[1]伊鸿平,吴明珠,冯炯鑫,张永兵.中国新疆哈密瓜资源与品种改良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3,(09):1779-1786.

[2]王福有.搞好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J].吉林农业,1999,(05):2-3.

[3]张瑞,廖新福,杨军,孙玉萍,杨英.优质哈密瓜新品种西州密25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2,(03):20-23.

[4]馬新力,熊韬,李寐华,张学军.哈密瓜叶部病害综合防治[J].农村科技,2014,(05):41-42.

[5]王勇,马俊义,任力民,岳一兵.哈密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1999,(02):32-34.

[6]王勇,马俊义,岳一兵.25%敌力脱乳油防治哈密瓜白粉病试验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1999,(04):48.

[7]毛晓英.BTH和Harpin对哈密瓜抗病性的诱导及其对果实贮运性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5.

[8]袁森.鄯善县哈密瓜病虫害防治[J].吐鲁番科技,2008,(01):12-17,4.

[9]张学军,季娟,翟文强,李寐华,王豪杰,伊鸿平.新疆地区厚皮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2013,(08):1450-1455.

[10]李学文,姜明,冯作山,毛晓英,K.Y.Phan-Thien.BTH处理对哈密瓜品质产量及抗叶部病害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02):226-230.

[11]张成花,林涛,李菊芬,马国斌,许玲.甜瓜白粉病病原鉴定及苗期抗性鉴定[J].中国瓜菜,2012,(02):11-14.

[12]哈力旦·木克衣提.吐鲁番地区哈密瓜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15,(02):39,37.

新疆哈密市 篇7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的重点支持27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名单中, 哈密飞盛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密地区鑫盛物资再生利用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名列其中。

2014年年初, 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 到2020年, 全疆将建成以乌昌地区为中心, 辐射南、北、东疆中心城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规范建设20个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规范建设8个试点城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将其中90%以上的资源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 在90%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 80%以上的再生资源通过指定分拣中心进行交易和集中处理, 使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不仅是哈密地区重点民生工程, 也是规模产能迅速扩张的朝阳型产业。2014年3月, 人民银行哈密中心支行和地区商务局联合转发了自治区《关于金融支持新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这为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金融服务保障, 今后银行将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 政府也将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哈密地区再生资源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新疆哈密市 篇8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 这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然而,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后, 却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这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为此, 国家提出发展经济应当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园林绿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想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必须对园林绿化予以足够的重视。基于此点, 本文就新疆哈密气候特点下的哈密吐哈油田矿区园林绿化展开研究。

2 新疆哈密地区的气候特点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地处我国西北边陲, 由于远离海洋, 加之四周高山阻隔, 从而使得海洋湿气无法进入, 正因如此, 使新疆地区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其一, 气温变化较大、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日照时间约为2500~3500h;其二, 降水量少,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0mm左右, 但各地的降水量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是因为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 所以北疆的降水量要明显高于南疆, 即便如此, 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也仅为200mm;其三, 冬冷夏热、昼夜温差较大。太阳日照产生的热能也全部被大地和土壤吸收, 这就导致了土壤无法蒸发降温, 因而夏季白天里温度较高, 到了夜间, 因戈壁不具备保持热量的能力, 致使地面冷却散热的速度相当快, 温度骤降造成了日夜温差大;其四, 新疆最典型的气候特点就是干, 由于气候干, 使得云雨较少, 空气湿度较低, 地面植被稀少, 一旦起风便会沙尘飞扬, 特别是在戈壁滩上经常会出现风沙弥漫的现象;其五, 大风气候, 由于新疆山口和隘道较多, 当冷空气入侵时便会形成大风, 各个地区大风严重的时间一般都在春季, 如哈密十三间房一带的百里风区和吐鲁番西北部的三十里风区等等, 年均八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百日。新疆特殊的气候环境, 使得太阳能、光能和风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但却使园林绿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的最东端, 地跨天山南北, 该地区总面积约为15.3万km2, 是非常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由于哈密地区被天山山脉自东向西从中分开, 从而形成了山南山北截然不同的两大自然环境区。山北草原广阔, 夏凉冬冷;山南哈密盆地干燥少雨, 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哈密市位于哈密地区南部, 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其冬季寒冷干燥, 春季风大, 冷暖变化明显, 而夏季则温度较高并且降雨量非常少, 年平均降雨量约为33.8mm, 昼夜温差大, 最高温度高达43℃, 最低温度能够达到-32℃, 年平均无霜期约为180d。

3 哈密吐哈油田矿区园林绿化

哈密吐哈油田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 主要负责这两个地区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由于该油田矿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 给园林绿化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让园林绿化更加适应该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 应当加快节水型园林的建设速度。近年来, 吐哈油田为了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加大了节水型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 从而使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用水量却逐年下降。

3.1 园林绿化现状

经过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吐哈石油矿区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已成功种植苗木100余万株, 成活率高达92%以上。同时还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62.5万m2的防风林带、12万m2的带状绿地, 绿化覆盖率接近50%, 这使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 对石油矿区绿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 由于哈密地区的气候特点, 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致使夏季高温时园林树木经常出现大面积黄化现象, 这给园林绿化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绿化方面的专业人士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达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是这一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而严重影响了吐哈油田矿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 对其具体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希望能对吐哈石油矿区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一定帮助。

3.2 园林树木黄化的原因

经调查发现黄化的树种主要有以下几类:杏树、垂柳、刺槐、杨树、大叶榆、龙爪柳和刺玫等等, 黄化高发的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按照黄化病原的不同, 黄化类型可大致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类。病理性黄化主要是由类原菌体引起的病害, 具有一定传染性, 典型病例为腐烂病、根朽病等等;生理性黄化的病因相对较多, 一般比较常见的是缺素性黄化, 轻则叶片发黄, 重则枯萎。造成树木黄化的原因比较复杂, 大致上可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

3.2.1 主观因素

(1) 局部位置土壤更换后不利于苗木生长, 这是由于树木移植过程中采用了植穴换土法, 从而使树木根系生长只能局限于穴内, 导致根冠比过小, 因而影响了植株的日后生长。

(2) 灌溉。一方面是供水与灌溉不匹配, 另一方面是受气候条件影响, 地表水分蒸发量过大, 使苗木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

(3) 地质影响。由于矿区土质多为戈壁砾石, 其中盐碱含量相对较高, 这就导致了非浇灌季节温度升高时盐碱会从土体中上泛, 这样一来便会引发树木黄化。

(4) 日烧。该原因主要是与当地特殊的气候特征有关, 往往集中发生在树木主干的西南面, 即日照过于强烈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方向, 使树皮变得粗糙开裂, 严重时表皮大面积死亡, 从而影响营养液的疏导, 出现日烧的位置还容易成为病虫害的寄生场所, 进而引发次生病害, 导致树木黄化落叶。

(5) 冻害。受当地气候的影响, 冬季气温相对较低, 致使春季出现倒春寒等情况, 这样一来会使树木根茎部出现冻害, 从而引起黄化落叶。

(6) 由于矿区园林绿化规模不断扩大, 使得林内树木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大, 严重影响了通风、透气, 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早期种植的树种结构不合理, 加之布局过于单一, 未能充分利用好树种间的特性进行混交造林, 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另外, 人为的破坏和虫害的滋生蔓延, 也给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条件;⑦除草。由于除草时会造成一部分水土流失, 这给树木根系的土质墒情造成了影响。

3.2.2 客观因素

(1) 气候影响。

这是导致园林树木黄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吐哈油田矿区属于非常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 夏季少雨, 冬季严寒, 最高温度接近44℃, 这超出了一般植物的生长极限温度, 同时5~8月热风和高温期灌溉也促进了树木黄化。

(2) 营养缺乏。

由于矿区多为戈壁砾石土质, 其中有机质的含量相对较少, 土壤非常贫瘠, 无法满足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需要。

(3) 病虫害。

因为矿区园林绿化立地条件相对较差, 致使苗木自身生长处于一种弱势, 抗病性较低, 这使得病虫危害严重, 不利于树木健康生长。加之前期采用的大多是化学预防, 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 这样在高温季节时, 一些树木便会出现黄化落叶。

3.3 园林树木黄化的防治措施

(1) 优选树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园林树木黄化的情况发生, 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 并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强、抗旱、耐寒、抗病虫、耐盐碱的树种进行栽培种植, 如国槐、云杉、侧柏、白蜡等等, 同时可相间栽植一些乡土树种, 如紫穗槐、杨柳等等。此外, 还应加强对苗木的检疫, 杜绝苗木携带病虫害。

(2) 优化植物配置。

园林绿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回自然空间, 进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可能, 为此, 在进行树木种植设计时, 应当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加以注意, 并合理确定乔、灌、草的比例, 同时还应结合树种的特点和本地气候特点进行区域化, 以此来使园林中的植物达到最优配置。

(3) 合理灌溉及病虫防治。

根据气候特点和树木习性, 采取适时适量灌溉, 尽可能做到春季早、夏季好、秋季少、冬季饱。同时还应加大滴灌系统的使用量, 并避开高温期浇灌, 以免造成植株根系受伤。此外,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 应当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可以引入生物防治技术。

摘要:分析了新疆哈密地区的气候特点, 对哈密吐哈油田矿区节水型园林绿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疆哈密,吐哈油田,园林绿化

参考文献

[1]欧雪峰, 彭伟, 张伟, 等.腐植酸专用液肥对哈密市园林植物抗干热风的影响[J].腐植酸, 2004 (4) :29~33.

[2]付伟伟, 徐世彦, 李峰, 等.哈密山南平原农业区“无核白”葡萄商品化栽培技术规程[J].陕西农业科学, 2004 (5) .

[3]王忠文, 王晓琴.干旱荒漠区观赏性草坪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与推广[J].甘肃科技, 2011 (15) :129~131.

[4]古丽尼沙·卡斯木, 刘永萍, 王秀英.紫穗槐在新疆园林绿化造林中的应用前景[J].新疆林业, 2010 (3) :28.

[5]张鲁男, 张宏庆, 张晓林, 等.新疆园林绿化木本植物的应用[J].新疆林业, 2010 (3) :29.

新疆哈密瓜标准化生产模式研究 篇9

一、哈密瓜生产经营模式分类

农户单独种植模式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种植规模较小,主要依靠家庭承包地种植,一般不雇佣劳动力。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经理负责制,种植规模较大,需要雇佣劳动力,其实质是通过签订一系列或松或紧的契约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专业合作社引导模式是一种较新的模式,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其社员为服务对象,提供农业资料、农产品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三种模式的区别具体见表1。

二、各类模式评析

(一)农户单独种植模式

1. 存在的问题

在对单独分散种植的农户调查时发现,他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质量控制方面的。

(1)购买生产资料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所购哈密瓜种子的品种、生长习性及栽培流程等缺乏详细的了解,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及时、施肥不当等问题。

(2)与收购中介交易时处于弱势地位。在与收购组织交易时,瓜农与收购中介纯属市场交易关系,无契约约束,导致瓜农在交易过程中没有话语权,价格由收购组织决定,极大地损害了瓜农的利益。

(3)种植技术水平低。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信息接受缓慢,信赖自身或他人的养殖经验,不寻找科学的种植方法,致使种植水平低下,哈密瓜质量不高。

2. 应对策略

(1)发挥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开展适合小规模哈密瓜种植技术研究,利用企业技术咨询员以及农技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对瓜农进行现场指导,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瓜农的种植水平。

(2)政府提供小额贷款。农户单独时,家庭资金力量薄弱,对哈密瓜薄下滴灌、大棚种植等先进技术难以引进,建议政府对农户提供一定数量的小额贷款,以解决其资金不足的问题。

(3)谨慎选择生产资料。农户在选择哈密瓜种子等生产资料时要慎重,可请有关技术人员帮助鉴定生产资料品种的好坏,在种植过程中要舍得投入,选择质量好的肥料。

(二)龙头企业引导型

1. 优势分析

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提高了农户收入,带动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使企业和农户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从农户看,龙头企业解决了农户进入市场的问题,有利于农户提高收入和扩大再生产。通过与农户之间签订产销合同,既解决了农户销售产品难的问题,又减少了农户的交易成本。公司对农户统一提供生产资料与技术指导,在减少农户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

(2)从企业看,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保障了其产品的供应,减少了原料来源的不确定性,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企业对农户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企业利润。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龙头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但通过对吐鲁番宏泰瓜业和脉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哈密瓜龙头企业的调研,看到目前哈密瓜龙头企业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龙头企业和农户地位不平等。龙头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农户追求的目标是得到更多更稳定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户与龙头企业实力相差悬殊,龙头企业一般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对收购价格有绝对的发言权,而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话语权,自己的意志得不到体现,影响两者“双赢”效果的发挥。

(2)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据调查,自治区哈密瓜龙头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是依靠传统的种植技术,对新技术引进有限,并且大多数龙头企业对产品仅处于初加工阶段,核心竞争力不强。

(3)企业规模总体不大。近年来,我区哈密瓜龙头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是由于农业企业前期投入大、收效慢等特点,目前,全疆哈密瓜龙头企业发展不快,总体规模不大,其在全疆乃至全国的辐射范围极为有限。

3. 解决思路

(1)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在农业科技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2)建立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趋同机制。目前,农户获得的利润仅仅是其种植哈密瓜所得的利润,但是并没有分享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利润,应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和资金等要素向农业企业入股,使企业和农户逐步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3)提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规模效益。鼓励龙头企业运用市场机制,对同类型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组建跨地区的龙头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专业合作社

1. 模式评析

专业合作社是瓜农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哈密瓜销售和技术培训为纽带组建的经济组织。现在大多数的哈密瓜专业合作社都是在政府或龙头企业的倡导和带动下成立的,瓜农定期交纳一定的会费,合作社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提供优质优价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并与龙头企业或收购中介进行协商,商定收购价格,帮助瓜农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瓜农通过组成互助合作的专业合作社,取得了独立的市场经济地位,产生的规模效益,改变了单个农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但实际中,哈密瓜专业合作社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由于长期对合作社的性质认识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合作社自身的生存、发展、工作经费及管理规范等问题并没真正的解决。表现在对内经济实力不足,社员文化程度不高;对外运行质量不高,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 政策建议

(1)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对当地影响力大的合作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与银行协商,对合作社进行信贷协调,鼓励公司加协会,实行股份制,吸纳更多的股东[1]。

(2)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当前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农民素质偏低,在种植哈密瓜过程中是依靠以前的经验,在合作社引导农民进行品种改良与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服务时,会出现不配合现象。因此,政府应在教育培训方面多做工作,可以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的形式对农民进行一定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2]。

三、各种模式综合比较与结论

(一)综合比较

农户单独种植、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引导模式是目前新疆哈密瓜生产的订要三种模式,但是他们在经营的过程中都存在自身的劣势、优势,同时都有自身发展的机会和挑战。表2列出了各种哈蜜瓜生产经营模式的综合比较情况。

(二)结论

从上述对哈密瓜种植模式的现实分析中,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 提高哈密瓜的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哈密瓜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2. 政府应尽可能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并且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专业生产,以此提高哈密瓜种植的规模效益。

3. 从长远看,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引导的生产模式是一种趋势。龙头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与农户形成联结机制,注重产品的质量与品种,寻求哈密瓜生产水平与产品的提高;专业合作社由瓜农自己组建而成,既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又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虽然这两种模式目前还不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限,但是不难预料,这类新的种植模式将会继续向深度广度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新的亮点。

总之,三种模式为共生关系,彼此之间可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李晓渝,王文献.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2]李炳炎.走向集约化: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J].学习论坛,2007,(1):49-51.

[3]苗炎.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4]虞紫艳.江西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08.

新疆哈密市 篇10

暴雨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常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暴雨的研究和预报一直受到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1]。西部地区干旱少雨, 而新疆又是有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约147毫米, 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4, 但是新疆95%农田主要由山区自然降水补给的河水来灌溉, 因而降水量多少与农牧区的丰歉关系非常密切, 尤其是暴雨天气过程出现次数虽不多, 但它往往能造成山洪爆发、泥石流, 冲毁农田、破坏公路、铁路, 使通讯中断等。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有关暴雨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其中陶诗言等[2]对中国暴雨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提出了暴雨的落区预报方法;同时干旱地区的暴雨也引起气象学者们关注, 并进行了不少研究[3,4,5]。有学者对新疆强降雨的天气气候进行了分析, 指出5~8月强降雨出现频次较多, 6月最多[6]。而对9月份之后的暴雨特别是大暴雨的研究较少。秋季暴雨与夏季暴雨有无不同?为了揭示本次哈密北部大暴雨的成因,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等, 采用天气学及诊断分析方法, 对产生大暴雨的水汽条件、动力热力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以寻找此次暴雨的前期征兆和预报着眼点, 为今后哈密北部秋季暴大降水天气服务积累经验, 提高预报准确率。

中国气象局规定日降雨量 (24h) R≥50mm即定义为暴雨。而新疆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因此按此规定新疆有80%以上的站从未有过暴雨[7]。根据多年的预报服务实践、暴雨洪水成灾事实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暴雨特点, 新疆气象、水文部门以日降雨量R≥24mm作为暴雨的标准。

1 天气实况

2014年9月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受西伯利亚低槽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 哈密地区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降水天气过程。此次强降水落区比较集中, 主要出现在北部巴里坤及沿天山一带。暴雨中心巴里坤累计雨量33.6mm, 突破历年9月日最大降水量30.4mm。根据观测记录, 此次降水过程中有一个国家基本站和15个区域自动站日降水量超过24mm, 6个站超过30mm, 其中最大降水量出在巴里坤镇大直沟为36.8mm。

本次降水过程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水比较集中、山区出现雨转雪天气。暴雨发生后给当地的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 特别是山区的雨转雪天气造成道路交通堵塞。

2 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

2.1 500h Pa形势分析

此次暴雨前期 (9~10日) 欧亚范围内是两脊一槽的经向环流, 东欧至乌拉尔山是比较强的高压脊, 泰米尔半岛至西伯利亚为深厚的低值系统, 另一高压位于新疆偏东到贝加尔湖之间, 乌拉尔山脊前的建立比较强的北风带, 引导新地岛以东的冷空气不断在西伯利亚低涡内堆积, 其中心强度维持在536位势什米, 并配合-28℃的冷中心, 哈密受暖舌控制。

11日20时乌拉尔山脊向东南衰退, 使西伯利亚低涡东移南调, 主槽偏北, 其底部进入新疆, 不断分裂短波造成新疆北部及沿天山一带出现降水, -24℃线进入新疆北部, 部分山区出现雨转雪天气。哈密处于低槽前的弱西南气流区。

12日08∶00西伯利亚低槽分为两部分 (图1) , 北段北收, 南段南调, 主槽进入新疆东部。南支上有一支西南气流翻越青藏高原向东北输送暖湿气流, 而北支上有一支西北气流自新地岛向东南输送冷空气, 2支气流在东天山汇合, 这也是造成哈密北部大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冷舌压在新疆东部, -16℃进入哈密北部, 部分区域出现雨转雪天气。

由此可见, 造成此次暴雨天气是欧亚范围内呈两脊一槽的形势, 随着乌拉尔山脊向东南衰退, 西伯利亚大槽南调, 同时由于下游贝加尔湖脊的长时间维持, 给冷空气堆积南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加上南北两支气流的作用, 是这次暴雨的天气学条件。

2.2 高中低空急流

暴雨的落区与高低空急流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200h Pa急流发现, 西风急流的覆盖范围大, 新疆整体受西风急流控制, 到12日8∶00时, 西风急流明显加强, 由42m/s增加到60m/s, 急流轴位于阿克苏到巴州之间;中层500h Pa有2支急流, 西北急流向东南延伸到E90°附近, 弱西南急流向东北延伸到E95°附近;在东天山一带汇合, 而低层 (700h Pa) 偏东急流向西北延伸到E90°附近, 暴雨中心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左侧和低空急流的左前方, 同时也符合新疆大降水“三股气流”的模型。

3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3.1 水汽通量分析

水汽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 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含量。一般所说的水汽输送是指水汽的水平输送。

此次降水过程前期500h Pa新疆整体水汽通量不大, 维持在0.3~2.5g/ (s·cm2·h Pa) 之间, 到12日2∶00时在哈密地区北部、巴州的铁干里克一带水汽通量明显增大 (图2) , 在8∶00时2支水汽大值区有所结合, 最大达到5.97g/ (s·cm2·h Pa) , 因此表明在对流层中层的西南急流携带下, 不断将南方的暖湿空气向东北输送, 而上游地区在西北急流的作用下, 不断将北方的冷空气向东南输送, 在新疆东天山一带汇合;700h Pa在12日5∶00时在铁干里克—十三间房—巴里坤一带水汽通量达到7.10g/ (s·cm2·h Pa) ;850h Pa从11日夜间到12日8∶00时在和田—巴州—十三间房一带有水汽通量大值区, 最大达到8.64 g/ (s·cm2·h Pa) 。因此, 从底层到中层的水汽输送十分充沛, 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

3.2 垂直速度分析

11日23∶00垂直速度场显示 (图3) :200~600h Pa哈密北部表现为很强的上升运动区, 最大上升运动中心位于500h Pa附近, 有2个中心, 位于克拉玛依附近;位于吐鲁番的托克逊到巴里坤, 中心最大值63.99Pa/s;到12日2∶00时上升运动明显加强, 最大上升运动中心仍位于500h Pa附近, 哈密北部的上升运动明显加强并达到最大, 中心值达78.5Pa/s, 之后逐渐减小, 而对应的300h Pa上升运动中心位于北塔山附近, 中心值达43.25 Pa/s;到12日14∶00时, 200~500h Pa垂直速度明显减小, 转为下沉运动。因此, 低层到高层的强辐合上升运动, 加速了水汽的迅速集中, 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

3.3 散度分析

此次过程散度场分析, 在700h Pa上从11日23∶00后在哈密北部维持有辐合中心, 到12日05时达到最大, 中心值达-112.39s-1中心, 辐合上升运动位于700h P和200h Pa (-35.6s-1) 附近, 而在500h Pa和100h Pa附近对应辐散下沉运动, 散度垂直结构从低到高呈现辐合—辐散—辐合—辐散的双重结构, 表明暴雨落区与辐散中心和辐合中心耦合作用强的地区吻合, 高层强辐散的抽吸作用, 促进了底层辐合的发展, 有利于水汽和能量向降水区输送, 造成局地暴雨的产生。

4 卫星云图演变特征

利用FY2e逐小时卫星云图资料对此次局地暴雨卫星云图演变特征进行分析。11日23∶00:一支云系位置偏北, 位于伊犁—克拉玛依—福海一带, 一支云系位于沿天山一带, 这支云系又分为2块, 一块位于巴音布鲁克以西, 一块位于乌鲁木齐—昌吉州东部;受高空风的影响, 云系向东移动并进一步发展, 位于沿天山的2块云系在进入哈密北部时逐渐结合发展成带状云系, 云层增厚, 云中水汽含量增加, 表明云系进一步发展, 当2个云系汇合后, 经常触发剧烈性天气发生。14∶00云系继续东北移动进入蒙古境内, 哈密北部降水基本结束。

从此次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可以清楚的看出, 在整个降水过程中, 导致暴雨发生的云系从发生、发展、成熟、减弱到消亡一直位于沿天山一带及哈密北部。巴里坤处于云团的中心地带, 云顶温度梯度最大处是出现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哈密市、伊吾位于基本处于降水云团的外围, 只出现小雨。

5 小结

5.1 此次降水

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 影响系统是西伯利亚大槽分段南下, 而下游贝加尔湖脊起到了阻挡作用, 给冷空气南下堆积创造了有利时机。

5.2 高空的西

风急流, 中层的西南暖湿气流, 中低层的切变线、辐合线、低层的偏东气流, 为此次大降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5.3 从低层到

高层同时出现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 以及水汽在中低层的迅速集中、输送, 为此次大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巴里坤气象站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时空资料及T639 (2.5°×2.5°) 等分析资料, 对2014年9月12日发生在哈密北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是在有力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高空的西风急流, 中层的西南暖湿气流, 中低层的切变线、辐合线、低层的偏东气流、地面冷高压是暴雨发生的影响系统;降水区域从低层到高层同时出现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 以及水汽在中低层的迅速集中、输送, 为此次大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关键词:哈密北部,暴雨,环流形势,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广周, 李戈, 白家惠等.不同高度急流耦合在2007年7月中旬河南省区域暴雨中的作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31 (2) :7-12.

[2]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225.

[3]《西北暴雨》编写组, 西北暴雨[M].气象出版社, 1992:6.

[4]蒋军, 谭艳梅, 李如琦.2004年7月新疆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新疆气象, 2005, 28 (4) :426.

[5]陈春艳, 孔期, 李如琦.天山北坡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 2012, 38 (1) :72-80.

[6]张家宝, 孟齐辉, 孙沈清等.新疆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218.

新疆哈密市 篇11

库姆塔格是阿拉塔格铁、钒、铜、铅、锌、银、钛、铬、锡、稀有金属、云母及宝玉石成矿带的中西段。以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深断裂为界, 北为觉罗塔格石炭纪岛弧带, 南为星星峡隆起区。星星峡地块与觉罗塔格石炭纪岛弧带之间以向南倾斜的韧性剪切带, 即地块仰冲于觉罗塔格石炭纪造山带上, 沿该带及两侧石炭系火山岩、正常沉积岩及中天山的一套老变质岩发育, 岩浆活动频繁而剧烈, 构造活动强烈, 断裂构造极为发育, 为形成各类矿床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沿该韧性剪切带两侧分布有众多的铁、铜、金、铅锌、银等矿产。

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2.1 阿奇铜矿区

新疆库姆塔格阿奇铜矿目前有南带和北带两条蚀变带。北带主要是存在于沙泉子大断裂中, 宽约50—250米。该蚀变带有较多的褐铁矿化、铁白云石化、碳酸岩化及硅化, 原岩为白云石大理岩, 仅有少量的铜矿。南带存在于库姆塔格的中部, 呈现出北西—南东的走向。铜矿化带宽100—150米, 长大于2.5千米左右, 矿产地区形状倾向南西, 倾斜角度在40—81°之间。局部矿区走向呈现向北倾斜的趋势, 但倾斜角度较陡, 在70°以上。该矿化蚀变常见的有绢云母化、重晶石化、孔雀石化、辉铜矿化及微量的黄铜矿化。该矿化带主要的岩石有灰褐色大理岩、灰白色大理岩、交代石英岩、硅化大理岩, 局部有石英斜长岩、碎裂黑云母石。

2.2 玉西银矿

(1) 矿体特征玉西银矿区域共圈出地表矿体14个, 其中银矿体3个、银铅锌矿体6个、铅矿体5个;隐伏矿体12个。主要特征如下:

(1) 矿体形状:本矿区的矿体形状主要以脉状为主, 以透镜状和似层状为辅。

(2) 矿体走向:本矿区的矿体大多走向为向S (159°~197°) , 少数走向为NW (300°~346°) , 倾角70°-89, 并呈西陡东缓趋势。

(3) 矿体规模:本矿区矿体长约50~250 m, 个别达500 m;厚1~8.61 m, 一般2~6 m;延深4~180 m。

(4) 矿石品位:银矿体, Ag40.50×10-6~259.17×10-6, 最高达4819.79×10-6, 单样最高32950×10-6, Pb 0.02%~1.27%, 最高达18.0%, Zn 0.03%~1.17%, 最高达1。74%。铅矿体, Pb 0.30%~1.53%, 最高达2.00%, Zn 0。04%~1.13%, Ag1.72×10-6~37.13×10-6。锌矿体, Zn0.53%~0。55%, Pb0.02%~0.26%, Ag7.50×10-6~29.38×10-6。3类矿体以贫矿为多, 银矿体则贫中有富-特富。有用组分以Ag, Pb为主, 伴生Zn, Cu, Au, Cd, S等, 属硫质贫Ag, Pb, Zn。

(5) 矿物质的组成:本矿区矿产多达40余种。主要有银矿物、脉石矿物、氧化矿物及其他金属矿物。脉石矿物占到总矿物的90%、矿石矿物小于10%。脉石矿物主要以石英为主, 白云石、方解石和石墨次之。矿石矿物主要以辉银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黄铁矿为主。

(2)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主要分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等。

(1) 硅化时期贯穿在整个矿石成矿期。早期的硅化呈浸染状, 形成硅化大理岩, 主要以面型为主, 带状为次。硅化中期, 会有沿断裂、裂隙现象发生。上层主要有大理岩质碎屑, 最终形成硅化角砾岩。下层主要是片麻状黑云花岗岩。硅化晚期, 主要呈现石英细、网脉状, 有深灰、灰黑色冷凝边, 有时叠加在早、中期硅化上, 与银、铅和锌呈正消长关系。

(2) 黄铁矿化和硅化的关系密切。早期发育主要是在岩层间的破碎带, 含有的Ag很少, 甚至没有。中期发育主要是在断裂破碎带, 含有Ag。晚期的发育带为断裂和裂隙的充填处或是黄铁矿化上, 含有Ag矿物。

(3) 碳酸盐化存在于裂缝中或是以块状形式出现, 然而其自身强度不高, , 脉宽仅1~ncm, 并常呈梳状构造。

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 Cu和Fe2O异常, 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 与阿拉塔格大断裂-沙泉子深断裂一致, 并且且90%以上分布在其北侧。 (2) Co、Ni、Cr、Mg O、V、Ti等一组铁族元素组合异常与Cu、Fe2O3异常叠合、相伴。 (3) As和Sb的异常现象不明显。该区域非常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形成, 主要有玉西银矿。 (4) Au、Bi、Li、Sn、Be和W组合的异常现象明显。其中Li、Be是岩体的直接指示元素, 主要分布在岩体内, 而Bi、Sn和W存在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 Au主要在最外边, 该区域有利于Au矿产的形成。

4 未来找矿方向

4.1 库姆塔格-阿奇远景区

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横穿远景区, 并且该断裂带活动频繁, 因此成为岩浆活动的有利场所。同时, 该区域, 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形成, 有利于大型矿床的形成, 主要分布有Cu和Fe金属矿, 可成为未来金属找矿的重点区域。

4.2 突出山远景区

该远景区主要分布于库姆塔格大沙垄与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深断裂交汇的西侧。该区域的成矿地质条件与阿奇铜矿的情况相似。分布有多个铜铁矿点, 并且该区域有利于发现Cu和Fe金属的中小型矿床。

4.3 火山机构远景区

远景区位于图幅的东北角, 已发现中型的雅满苏铁矿。此区域附近火山较多, 火山机构有利于铜矿资源的形成。所以, 诸如雅满苏和黑峰山火山机构都可能成为未来铜矿的聚集地。。

4.4 库姆塔格大沙垄东侧远景区

该远景区位于阿拉塔格大断裂的北面, 库姆塔格的东面。该区域主要分布有铜铁矿产, 并且有利于Cu和Fe中小型以上矿床的形成。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花林宝.新疆东天山雅满苏—沙泉子成矿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及找矿方向[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 21 (2) :99-103。

上一篇:汽轮机常见故障及维护下一篇:备用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