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工程

2024-06-15

系统性工程(通用12篇)

系统性工程 篇1

0前言

地下工程渗漏水, 不仅会失去防水功能, 而且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 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 可见地下防水工程的重要性。然而, 地下工程渗漏水的现象还比较多。其主要原因有设计构造不合适、选材不匹配、施工质量不好、地基下沉以及人为、自然灾害等引起工程附近水文地质的改变等因素。

1 设计构造不合适、选材不匹配

目前, 防水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完成, 设计依据主要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对图集中标注的防水材料特性、施工特点了解的相对比较少, 设计方案适合于常用工程并符合设计要求, 但不一定适合特殊的工程。由于设计的欠缺导致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工程发生渗漏的现象不可忽视。

例一, 某在建工程占地约1万m2, 地下一层为商场, 地面为景观广场。防水设计方案为2.0 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与1.2 mm厚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复合防水。设计图纸上不仅没有标明防水材料型号, 而且没有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地下建筑防水构造》要求标明卷材应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导致工程实际选材时自由发挥, 使施工单位有可乘之机, 而监理单位只看产品名称对就认可, 于是该工程采用了I型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普通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例二, 某排洪、排污河渠构造为地下一层, 暗涵长300 m, 宽2.5 m, 高5.0 m, 地下二层为停车场。排洪、排污河渠的底面和侧面1.8 m以下防水设计为3 mm+3 mm聚酯胎SBS防水卷材, 1.8 m以上为单层3 mm聚酯胎SBS防水卷材, 且防水卷材为外露。从施工档案资料看, 所用聚酯胎SBS防水卷材均为合格产品, 然而该工程运行仅半年就出现大面积的卷材空鼓、开裂和渗水现象 (见图1) 。

从以上2项工程实例来看均为设计不够严密, 例一为设计方未标明防水材料的型号和特殊要求;例二为SBS防水卷材使用部位不当, 因排洪、排污渠中的水为动态, 流速处于紊流状态, 对外露的防水卷材形成剪力和重力作用, 在水流的拉剪力冲击下, 卷材搭接处容易开裂 (见图2) , 进而因水进入卷材后重力将立面卷材垂直拉下 (见图3) , 导致防水卷材完全失去防水功能。

以上2例说明作为一个优秀的防水设计师, 首先要对各类防水材料的防水特性与机理以及材料适合使用的场所、环境与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论证, 并对具体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有充分的认识。

2 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例一工程中, 聚氨酯防水涂层设计厚度为2.0 mm, 施工单位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 用无任何质量保证的甲苯溶剂稀释了现场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而且实际工程中涂层最薄处仅有0.5 mm。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含羟基的大分子化合物 (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蓖麻油等) 和过量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TDI或MDI) 反应, 生成以—NCO基为端基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物。在此预聚物中掺加石油沥青、增溶助剂、石粉、低黏度油类、增塑剂、催化剂, 配以混合潜固化剂等各种助剂, 用特殊工艺经高温脱水, 聚合反应而成湿固化型防水涂料。在施工时, 空气中的水分或基层中的湿气与预聚物中的—NCO基进行化学反应, 在基层形成坚韧、柔软和无接缝的弹性防水涂层。该类涂料不可以随意添加甲苯稀释剂, 因为甲苯稀释剂起不到稀释的作用, 只是起到了溶胀的作用, 只会使涂层表面张力、收缩不同步, 最终产生涂层不干或龟裂, 而且涂层越厚存在的残余应力越大, 越容易产生不干或龟裂等严重后果 (见图4~图6) 。

所以,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操作工艺, 做好施工记录, 监理要履行职责对到场的防水材料或设备及时进行检验, 以监督其达到质量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跟踪, 进行抽样检验以监督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

3 材料的选用不合理

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 任何一种防水材料都具备自身的防水功能。但所有的防水材料都不是万能的, 它都有发挥自身防水性能与使用环境的条件要求。忽略了这一点, 再好的防水材料也无法达到工程防水要求。我们发现许多材料的检测结果很好, 可材料自身的性能稳定性和持续性很差, 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或者材料本身性能很好, 但不适合所用环境, 因此给工程的实际防水效果留下了隐患。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从防水系统的角度认真考虑与分析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技术条件与技术要求, 制定出完善可行的系统防水方案。其中防水设计、防水材料及防水施工不是相互孤立的, 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结合材料自身的技术特点以及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环境的施工工艺, 才能使防水工程真正做到无懈可击。

4 防水设计方案组织专家评审的必要性

再好的防水设计方案、再好的材料和施工工艺, 如果不将它们从整个防水系统综合考虑分析, 只是孤立的强调单一环节的技术性能也很难达到工程的实际防水效果。

以上2项防水工程通过组织专家现场查勘, 听取了设计、材料、施工单位的汇报, 经专家论证做了如下防水处理:

(1) 例一工程, 对产生龟裂等有缺陷的涂层部分用合格的同厂材料按设计要求重新涂刷至设计要求的厚度, 施工中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将普通的1.2 mm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更换为耐根穿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2) 例二工程, 铲除原有的SBS防水层, 并对基层进行清理修补, 保证基层牢固干净, 无松动、起砂、空鼓、脱皮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 其平整度用2 m直尺检查, 面层与直尺间最大空隙不得大于5 mm;阴阳角应做成均匀一致, 阴角为平整光滑的圆弧, 阳角为钝角。验收合格后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以高分子聚合物乳液为A组分, 以阴离子乳化沥青为B组分, 通过无气喷涂设备中的2个喷嘴, 成扇形高速喷出、雾化、交叉碰撞、混合喷到基面后, 在促凝剂的作用下, 破坏了高分子乳液和乳化沥青的电荷稳定性, 使其迅速破乳, 盐析出水, 瞬间凝聚成高分子膜。该产品喷涂成膜后, 可形成高强度防水膜, 具有优异的耐穿刺、抗剪切力、耐撕裂等性能, 并可以在潮湿无明水的基面施工, 喷涂后瞬时成型, 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周期短, 成本低。无施工接缝, 与基层粘结牢固, 适应于排洪、排污河渠大面积防水工程。

施工时自下而上进行, 成膜2.0 mm厚度的膜一般要求交叉喷涂不少于4遍 (具体由工人注意交叉运行喷枪的速度来完成) 。24 h胶膜干透后, 再抹聚合物抗裂砂浆10 mm, 中间附加1层耐碱网格布, 形成整体的防水体系。该工程经实际使用证明安全可靠。

5 结语

通过以上实例说明, 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确保防水设计的安全性, 建议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审;作为一名优秀的防水设计师要熟悉所采用防水材料的性能和特殊适应性, 应加强防水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作为施工单位在不断的提高技能的同时, 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从业人员意识到每个环节对防水工程质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要:针对2例防水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较全面地分析了地下防水工程从设计、选材到施工每一步骤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防水工程设计作为系统工程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审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下防水,渗漏,材料,施工,系统性

系统性工程 篇2

评 标 报 告

招标编号:0724-1700A19N4567

招标人:梧州西江机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03月

一、项目简介

建设地点:广西梧州市藤县塘步镇孔良村理文公司内;

招标范围:航站楼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信息集成系统、网络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报警监视系统、安检信息系统、门禁系统、时钟系统);航管楼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入侵报警系统、道口综合管理系统);飞行区安防工程(围界视频监控系统、机位监控系统、通信光缆、安全保卫信息系统);机场安全保卫工程-道口工程(道口综合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线系统)。

计划工期:本工程工期计划为120日历天;

二、招标过程简介

本次招标于2018年1月24日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媒体发布招标公告,于2018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30日发售招标文件。总共有6家单位购买了招标文件并领取了相关技术资料,分别为: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空港科技有限公司、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弱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悦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至投标截止时间2018年03月07日11:00时,按规定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文件的单位有: 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空港科技有限公司、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弱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西安悦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6家单位。(详见附表1“开标记录表”)

三、评标过程

按照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由5名专家评委组成,其中1名评委由招标人

推荐,其余4名评委在民航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评标委员会组成如下:徐雪莉、刘筠、葛春、王润、覃希文。按照评标程序和有关规定,经全体专家评委推荐,一致通过由徐雪莉任评标委员会组长。

1、对投标文件的初步评审

按评标程序,评标委员会成员分别对各投标文件进行了初步评审,初步评审包括形式评审、资格评审、响应性评审,经评审,情况如下:

1)形式评审

6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符合“形式评审标准”,均通过形式评审。(详见附表2“形式评审汇总表”)

2)资格评审

6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符合“资格评审标准”,均通过资格评审。(详见附表3“资格评审汇总表”)

3)响应性评审

6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符合“响应性评审标准”,均通过响应性评审。(详见附表4“响应性评审汇总表”)

综上所述,6家投标人通过初步评审,0家投标人不通过初步评审。(详见附表5“初步评审汇总表”)

2、对投标文件的详细评审 1)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评审

6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评审标准”,均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评审。(详见附表6“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评审汇总表”)

2)综合评估

本次评标采用综合评估法,分值总分100分,其中投标报价90分、项目管理机构5分、其他评分因素5分。

评标委员会对通过初步审查的各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审并填写了项目管理机构评分表(详见附表7“评分表”)、其他因素评分表(详见附表7“评分表”)、投标报价汇总表(详见附表8“投标报价汇总表”)、评分汇总及排名表(详见附表9 “评分汇总及排名表”)。

四、评标结果

评标委员会对通过初步评审及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评审的投标人按评标办法进行打分,得分前三名的投标人排序如下:(详见附表9“评分汇总及排名表”)

第一名:北京中航弱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得分:92.19分; 第二名: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得分:79.75分; 第三名: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得分:78.70分; 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评标委员会推荐本项目的中标候选人为:

1)北京中航弱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人民币40719861.66元。

2)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二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人民币40727524.37元。3)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为第三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人民币40718328.22元。

以下无正文 附表:

附表1 开标记录表 附表2 形式评审汇总表 附表3 资格评审汇总表 附表4 响应性评审汇总表 附表5 初步评审汇总表

附表6 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评审汇总表 附表7 评分表 附表8 投标报价汇总表 附表9 评分汇总及排名表 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名:

系统工程的使用 篇3

图1亦证明在没有有利的信息和分析之下而作出早期决策所带来的后果。为了超出图中所示的累积可确定成本曲线的百分数以及减少未经深入研究而仓促决定所带来的风险,SE拓展了在概念探索和设计上所付出的工作。尽管图中所示的各个阶段是线性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与现代产品开发相关的各个生命周期执行阶段却是递归的。然而,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作出的不良决策所产生的后果是相同的。

驱动SE需求的另一因素是在过去的50年内新产品从原型到显著的市场渗透所需的时间缩短至不足原来的四分之一。复杂性影响着创新。没有哪个新产品代表着“大爆炸”式的新发明引入;相反,如今市场上的多数产品和服务都是逐渐改进的结果。这意味着现在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较长,且不确定性逐渐增加。良好定义的SE流程成为建立和保持21世纪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系统性工程 篇4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分为前广场工程、后广场工程和周边市政交通工程。后广场轨道换成中心包含地铁2、3、9号线天津站站, 有出入口与地面上的大铁天津站 (由铁道部负责) 、公交中心 (由通莎长途客运公司负责) 等项目相接。做为综合枢纽, 各项目之间、各项目的设备系统与枢纽系统之间、枢纽本身的各设备系统之间必须互相协调、紧密配合, 使整个工程成为一个完善、有机的整体。接口的设置及管理, 应保证科学合理, 并利于设计及建设过程的有效技术管理和审查指导。本文重点介绍通信专业的接口设置情况。

2、通信系统的设置

天津站交通枢纽专用通信网由设于枢纽管理控制中心 (负责天津站交通枢纽地区的运营管理) 的通信中心级设备和设于轨道换乘中心、停车中心、主广场、副广场等六个通信二级节点设备构成。根据天津站交通枢纽运营指挥和服务旅客的需要, 通信专业设置了传输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电视监视系统、乘客资讯系统、广播系统等14个子系统。

3、通信系统与其它工程及本工程其他专业的界面及接口关系

3.1 界面及接口划分原则

(1) 保持各相关工程的独立性及完整性, 简化工程建设界面。

(2) 优化工程间及系统间分工界面, 减少设备接口, 使通信各子系统结构简洁。

(3) 尽量简化系统的管理维护环节。

(4) 枢纽与轨道交通各线通信系统应避免相互干扰。

3.2 建设界面及接口设置

为满足管理控制中心防灾指挥及旅客服务的需要, 枢纽通信系统需与大铁天津站站及地铁2、3、9实现信息共享和存在接口关系的系统有:广播系统、电视监视系统、乘客资讯系统。枢纽与地铁和大铁工程的信息交换是中心对中心的。但因空间位置关系, 枢纽工程与地铁2、3、9号线的物理接口均在轨道换乘中心各专业机房内;与大铁站房的物理接口在大铁站房二层通信机房内。

(1) 枢纽通信系统与城际铁路的建设界面:以地下一层京津城际铁路的进出站口为界面, 进出站口以外由枢纽建设单位负责建设;进出站口以内的铁路的出站地道、售票、地下进站厅及地面以上的京津城际铁路的站台、站房内的通信系统设备由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部门负责建设。

(2) 枢纽通信系统与地铁各线的建设界面:1) 视频监控系统:除地铁专用房间内的由地铁自建, 其余 (含枢纽运营管理及枢纽与地铁公用) 区域由枢纽建设。2) 枢纽统一建设管理, 地铁拥有对地铁专用房间及站台站厅区广播分区广播权限。3) 枢纽统一建设管理, 站台区显示屏接收并显示地铁各线提供的行车信息。

(3) 枢纽通信系统与公交中心的建设界面:枢纽换乘中心的1号出入口位于公交中心地面一层圆形大厅中心位置, 大厅边界之内归枢纽工程建设, 大厅边界之外及二层以上由公交中心负责建设。

枢纽的电视监控、乘客资讯、广播设备与大铁的接口位于大铁弱电设备房间的配线架处, 配线端子外侧至枢纽指挥中心由枢纽负责;配线端子内侧至京津城际设备由京津城际负责。

枢纽的电视监控、乘客资讯、广播设备与2、3、9号线设备的接口的设计界面在各线天津站站通信机械室的配线架处, 配线端子外侧至枢纽指挥中心由枢纽负责;配线端子内侧至各线控制中心由各地铁线负责。

枢纽的电视监控、乘客资讯、广播设备与公交中心不存在接口。

详见下表:

另外, 在枢纽控制中心和地铁各线控制中心分别设置直通电话, 用于各工程指挥中心的紧急联络。直通电话利用地铁各线的专用通信系统实现, 地铁专用系统在枢纽预留接口, 枢纽负责把控制中心的话机接入该接口。

4、结语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其相邻大铁站房和地铁站都将是大客流集散地。通过上述相关接口, 能基本实现枢纽与周边工程在正常运营及灾害工况下统一指挥协调管理的需要。

摘要: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与大铁天津站站房、地铁2、3、9号线、公交中心、周边市政配套子项等多个建设项目相邻或相接, 为满足正常运营及灾害工况的协调指挥统一调度, 枢纽通信系统与相邻工程的相关系统都存在接口关系, 本文即对通信系统的相关接口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天津站交通枢纽,通信系统,接口

参考文献

[1]刘永谦.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02-15.

[2]刘永谦.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0 (2) .

[3]刘永谦.网络化运行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接口方案及运营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 (9) 10~12

《系统安全工程》 篇5

课程代码:08064100

1课程英文名称:System Safety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8讲课:48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8月26日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系统安全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杂系统安全性问题而产生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其观点和方法对安全工程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能运用所学的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型和定量分析、评价和预测;

2.把握系统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能提出系统危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系统安全的发展阶段及其我国安全工程的促进作用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及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等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系统、系统安全工程、事故等基本该概念的定义。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系统安全工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共同评定为课程总成绩:①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等)占总成绩的20%;②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系统安全与评价》,陈宝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

2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等主要技术手段,了解化工单元操作和过程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结合典型的化工过程,学会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系统安全功能,将系统风险控制在人们能够容忍的限度以内。

三、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四、大纲内容

第1部分 绪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 系统安全与系统安全工程(2学时)

具体内容:

(1)系统的基本概念(2)系统安全的定义(3)系统安全工程

第1.2部分 系统安全工程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具体内容:

(1)系统安全工程的产生(2)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 重 点:

统安全工程的目标、研究对象和内容、系统定义、系统安全定义、系统安全工程的产生 难 点:

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 第2部分 伤亡事故统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6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 事故的基本概念(2学时)

具体内容:

(1)事故的定义(2)伤亡事故

(3)事故发生频率与后果严重度

第2.2部分 事故统计的分析基础(2学时)

具体内容:

(1)统计分布的基本概念(2)事故统计分布(3)置信区间

第2.3部分 伤亡事故综合分析(2学时)

具体内容:

(1)伤亡事故统计指标(2)伤亡事故发生规律分析(3)伤亡事故统计图表 重 点:

事故的定义、事故严重后果、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伤亡事故发生规律 难 点:

伤亡事故发生规律分析 第3部分 系统安全分析

总学时(单位:学时)10讲课: 10 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2学时)

具体内容:

(1)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第3.2部分 预先危险性分析(2学时)

具体内容:

(1)预先危险性分析定义(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

第3.3部分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2学时)

具体内容:

(1)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定义(2)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程序

第3.4部分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2学时)

具体内容:

(1)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定义(2)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程序 第3.5部分事件树分析(2学时)

具体内容:

(1)事件树分析定义(2)事件树分析程序 重 点:

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程序、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程序 难 点:

事件树分析程序 第4部分 事故树分析

总学时(单位:学时)8讲课: 8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 事故树符号与数学表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事故树的事件及其符号(2)逻辑门及其符号(3)事故树的布尔表达式(4)事故树化简

第4.2部分 事故树定性分析(2学时)

具体内容:

(1)最小割集合与最小径集合(2)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

第4.3部分事故树定量分析(2学时)

具体内容:

(1)顶事件发生概率计算方法(2)基本事件发生概率

(3)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与临界重要度 第4.4部分事故树实例(2学时)

具体内容:事故树实例 重 点:

事故树的事件及其符号、逻辑门及其符号、事故树的布尔表达式、最小割集合、最小径集合、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 难 点:

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基本事件临界重要度 第5部分 系统安全预测技术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 4实验:0上机:0 第5.1部分 预测的种类和基本原理(2学时)

具体内容:

(1)预测的种类(2)预测的程序(3)预测的基本原则

第5.2部分 预测方法(2学时)

具体内容:

(1)预测分析方法概述(2)预测方法分类(3)常用的预测方法 重 点:

预测的种类、预测的程序、预测的基本原则、预测分析方法概述 难 点:

常用的预测方法 第6部分 系统安全评价

总学时(单位:学时)10讲课: 10 实验:0 上机:0 第6.1部分 系统安全评价概述(2学时)

具体内容:

(1)安全评价的定义与方法(2)安全评价原理

第6.2部分 概率评价法(2学时)

具体内容:

(1)元件的故障概率及其求法

(2)元件的连接及系统故障概率的计算 第6.3部分 指数评价法(2学时)

具体内容:

(1)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2)蒙特法

第7.4部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2学时)

具体内容:

(1)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2)生产设备安全评价

第6.5部分安全管理评价(2学时)

具体内容:(1)概述

(2)安全管理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重 点: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方法、安全评价原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安全管理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序 难 点:

元件的故障概率及其求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第7部分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

总学时(单位:学时)6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7.1部分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2学时)

具体内容:

(1)危险控制的目的、技术(2)危险控制的原则

第7.2部分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2学时)

具体内容:

(1)固有危险源(2)两类危险源

第7.3部分 其它控制技术(2学时)

具体内容:

(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2)重大危险源 重 点:

安全评价的定义与方法、安全评价原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安全管理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序 难 点:

元件的故障概率及其求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编写人:李德顺

张敏革 李喆

乐视的系统工程 篇6

但无法否认,乐视TV在多个层面上具有“颠覆性”。乐视CEO贾跃亭在媒体见面会上强调说,这款硬件—— 60寸夏普X超晶面板,1080P分辨率,高通骁龙 S4 Prime处理器,四核1.7GHz主频,2GB内存 —— 在“难以复制的乐视生态链”上占据重要地位。稍显冗长的发布会和寻求突破性产品之间的失衡,恰凸显了乐视的转型过程:这家最早登陆创业板、拥有国内最大影视剧版权库的视频网站,正全力进军硬件领域。从去年9月至今,乐视着力打造了覆盖平台、内容、终端以及应用的生态链。所谓平台,包括云视频开发平台和自有电商平台,而内容模式则包括内容采购和自制视频两个部分。乐视借助自己在版权内容上的优势,串联开发者平台、电视应用商店和刚刚发布的终端设备,完成垂直整合,从而打造闭环生态系统。

尽管乐视有动力进军硬件市场。但殊不知,乐视TV的推出还有一位幕后推手:富士康。

表面上,富士康是乐视TV的代工制造商。但据可靠消息,富士康的原定角色不止于此。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笃信互联网电视是个全球商机。2012年末,富士康与夏普合资,欲生产60英寸LCD电视,兼具视频点播和互联网电视功能,在台湾发售。同时,富士康高层与乐视高层洽谈,双方一拍即合,希望在大陆制造智能电视。在此基础上,富士康原定向乐视进一步注资,以便从低利润的制造业拓展到互联网行业。不过,因风声走漏,注资一事被推迟。

富士康和乐视都认为,基于互联网服务的智能电视是IT业一个重要趋势。而近年来,智能电视也是CES之类展会上的热门。不过,和纯电动汽车的情形类似,智能电视更像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概念。就连以创新为己任的苹果公司,也一再推迟iTV的问世。

一个问题令苹果等公司望而却步:智能电视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一个全新类型的硬件产品,需要相匹配的商业模式。譬如iPod除带动硬件销售外,还可推升iTunes里的单曲销售。苹果的确正在谋求重新定义电视机,但这是个庞大计划,需仔细斟酌。有传闻说,苹果在和富士康、夏普洽谈。

可以想见的是,视频很难再复制音乐的销售模式—— 一部电影或一季电视剧的计件销售。因为订阅服务作为视频业的售卖模式已被广为接受。凭借大数据打造出火爆美剧《纸牌屋》的Netflix就是这么做的。

其次,电视不再是消费视频节目的主力硬件,手机、平板、PC的势头很猛,而Netflix、Amazon等视频服务商早早占据了这片领地。

不过,富士康和乐视都认为中国的情形有所不同。在二三线城市,性价比合适的电视仍是重要的视频消费硬件,乐视的内容资源可借力超级电视的终端,进行二次消费。同时,借助体感、同屏等操控技术,可将移动游戏市场搬进大屏。乐视的另一个希望是超级电视能成为电影在院线之外的第二个发行平台。

在中国,智能电视商业模式遇到的阻碍或许是,电视用户没有为内容付费的习惯。一切只能有待时间验证。

沼气工程系统设计 篇7

1 沼气原料数据库建设

可以作为沼气生产原料的种类很多, 大致可归为如下几类:

(1) 农业废弃物

包括: 畜粪, 如猪粪、液体猪粪、牛粪、液体牛粪鸡粪、鸭粪、 兔粪等; 尾菜, 包括白菜、莴笋、黄瓜、西红柿、 西葫芦、黄瓜等; 秸秆, 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青贮、牧草青贮、饲用甜菜、 甜菜叶子等。

(2) 城市生活垃圾

包括: 餐厨垃圾、生活有机垃圾、谷物酒糟、压制纸浆等。

(3) 新型能源植物

包括甜高粱等。

(4) 其他

1.1 单一原料特性数据表设计

原料以公斤为质量单位, 原料包括 以下主要 参数数据 :日排放量 ( kg) 、碳C (% ) 、全N (% ) 、总P ( 以P计 )(%)、全钾 (K2O) (%)、总固体含量 (TS) (%) 、含水量(%) 等。而沼气组分则包括如下参数 : 单位产气潜力、工程产气量、 甲烷含量、硫化氢含量等。

通过以上分析, 设计单一原料My SQL[2]数据库表格式如表1所示。

动物性与植物性原料产气计算时处理方式不同, 参考计算公式如下:

日产气量=原料量 * 原料产气率 * 含水率 (m3/d, 即每天多少立方米)

原料量=直接输入 (对如玉米秸类等植物性原料, 单位为公斤)

或者: 原料量=养殖量 * 每只动物产粪量 * 收集率 (对畜禽粪便类等动物性原料), 其中收集率参数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输入, 但其值必须在0至100之间。

1.2 混合原料配比产气量数据表设计

上面针对的是单一性的原料, 实际上, 现在多使用混合原料来产生沼气, 因此设计原料配比数据表如表2所示。

系统目前仅支持2种原料的配比, 以后随着研究工程的深入, 将增加更多种的原料配比, 以达到最大最优的产气率。

2 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生产沼气的工艺主要包括: 高浓度全混式恒温发酵、车库式干发酵、连续式干发酵等, 各种工艺涉及到的流程不完全相同, 大致包括以下这些流程或其中一部分: 预处理、沉砂池、收集池、调配池、 酸化池、厌氧发酵主发酵装置、二次厌氧发酵罐、干发酵仓主发酵装置、 沼液池等。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供气、发电或者纯化等。

2.1 常用的沼气生产及利用工艺流程

图1显示了采用高浓度全混式恒温发酵技术生产沼气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5分别表示收集池、调配池、酸化池、厌氧发酵主发酵装置、 沼液池这5种流程或装置, 右上角的6-1和6-2表示产生的沼气一方面用于发电, 另一方面用于日常供气。

由于不同的工艺包含的流程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工艺来装载并显示图形, 并且需要对图形做拉伸或缩小等变换操作, 采用GDI+库[3]可以处理各种格式的图形, 而不再局限于BMP位图, 下面的VC++代码演示了怎样对图形大小和格式做出变换:

2.2 沼气工程工艺设计及投资预算估算方法

沼气的生 产涉及到 许多流程 , 需要事先 估算各种 容器(比如发酵罐、调配池 、酸化池等 ) 的容积大小 ,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沼气原料, 不管是植物性 (如各种农作物秸秆) 还是动物性 (如各种畜禽粪便) 原料都含有大量的水分, 只有去除水分后的干物质才能发酵产生沼气, 其计算是一个环环相扣递进的过程, 估算过程大致描述如下:

( 1) 畜禽粪便 日产生量 = 畜禽存栏 数 * 畜禽日产 粪量(kg//只 ) * 收集率 (%)

(2) 畜禽粪便干物质量=畜禽粪便日产生量 * (1-畜禽粪便含水率)

(3) 秸秆等原料干物质量=原料量 * (1-原料含水率)

(4) 发酵原料总干物质量=原料1干物质量 + 原料2干物质量 + ……

(5) 日产沼气量 (m3) =原料1干物质量 (T) * 原料1产气率 (m3/Kg) * 1000 + 原料2干物质量 (T) * 原料2产气率 (m3/Kg) * 1000 + ……

(6) 日输出沼气量 (m3) = 日产沼气量 (m3) * 可供输出系数 (%)

(7) 供气用户数量 (户 ) = 日输出沼气量 (m3) / 每户用气量 (m3/户)

(8) 日进料量 (m3/D) = 发酵原料总干物质量/ 沼气发酵浓度 (%)

(9) 调配池有效容积 (m3) = 日进料量 (m3/D) * 天数 (D)

(10) 调配池体积 (m3) = 调配池有效容积 (m3) / 调配池装载率 (%)

(11) 酸化池有效容积 (m3) = 日进料量 (m3/D) * 酸化天数 (D)

(12) 酸化池体积 (m3) = 酸化池有效容积 (m3) / 酸化池装载率 (%)

(13) 厌氧发酵罐有效容积 (m3) = 日进料量 (m3/D) *水力持留时间 (D)

( 14) 厌氧发酵 罐体积 ( m3) = 厌氧发酵 罐有效容 积(m3) / 厌氧发酵罐装载率 (%)

(15) 二次发酵罐有效容积 (m3) = 日进料量 (m3/D) *二次发酵停留时间 (D)

( 16) 二次发酵 罐体积 ( m3) = 二次发酵 罐有效容 积(m3) / 二次发酵罐装载率 (%)

(17) 沼液储存池有效容积 (m3) = 日进料量 (m3/D) *沼液储存时间 (D)

( 18) 沼液储存 池体积 ( m3) = 沼液储存 池有效容 积(m3) / 沼液储存池装载率 (%)

(19) 沼气工程总投资 (万元 ) = 沼气生产部分投资 (万元) + 沼气利用部分投资 (万元)

(20) 沼气生产部分投资额 ( 万元 ) = 日产沼气量 (m3)* 单位投资额 (元/m3) / 10000

(21) 沼气供气部分投资额 (万元) = 供气用户数量 (户 )* 每户投资额 (元/户) / 10000

(22) 日发电量 (Kwh) = 日输出沼气量 (m3) * 沼气发电率 (Kwh/m3)

(23) 发电机功率 (kw) = 日发电量 (Kwh) / 发电时间(h) / 功率系数

(24) 沼气发电 部分投资 额 ( 万元 ) = 发电机单 价 ( 万元) * 发电机数量 (套)

(25) 沼气供气部分投资额 (万元 ) = 单户投资 (元 ) *供气户数 (户) / 10000

(26) 沼气工程总容量 (Kw) = 各个设备功率之和 (KW)+ 办公生活用电 (Kw)

(27) 沼气工程装机容量 (kw) = 沼气工程总容量 (Kw)* 用电系数 (%)

通过以上步骤, 可以初步估算出生产工艺所涉及到的各种装置或容器的尺寸大小、工程总投资预算、工程各单项投资预算、发电量、 沼气工程装机容量等关键指标, 为下一步的工程开工建设打好基础。

3 混合原料产气量比较

为了最大化产气率, 目前一般采用混合原料, 不同配比的原料配比产气量不同, 例如猪粪和水稻秸秆在1:9、9:1、5:5等不同配 比情况下 产气量分 别为12262、15735、13871单位, 其中在9:1配比情况下产气量最高, 比1:9配比产气量高出约28%, 图2清楚地表明了猪粪和水稻秸秆在各种配比情况下的产气量。

并且根据数据库中配比数据生成表格, VC++生成Excel[4]的主要代码如下:

4 结语

阐述了沼气工程生产原料的主要数据库设计, 生产工艺及流程装置, 以及估算产气量、各种流程装置容积尺寸、投资概算等的递进式计算过程, 最后比较了混合原料在不同配比情况下的产气量差别。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工艺改进重点包括: 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各种原料混合配比最佳产气量的研究、实验, 以及实用的工程建设等。

摘要:阐述了沼气工程生产原料的主要数据库设计,生产工艺及流程装置图解说明,并给出了对图形进行变换的GDI+代码,以及估算产气量、各种流程装置容积尺寸、投资概算等的递进式计算过程,比较了混合原料在不同配比情况下的产气量差别,以及生成相应Excel报表的VC++代码。

系统安全工程原则 篇8

ISO/IEC 27001:2013的发布为信息安全管理引入了一些新的控制项,有的控制项一目了然,如A.14.2.6安全的开发环境,也有的控制项让人觉的似是而非,例如A.14.2.5系统安全工程原则。在ISO/IEC 27002:2013中建议宜建立基于安全工程原则的安全信息系统工程规程,形成文件并应用于内部信息系统的工程活动。安全宜覆盖到所有架构层(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之中,以平衡信息安全需求和访问需求。宜针对安全风险,分析新技术,并针对已知的攻击模式,评审相应的设计。那么内部信息系统的工程活动是什么,以目前广为接受的概念来描述就是系统集成,即新的信息系统与已有信息系统的系统集成。

一般认为ISO27001:2013的A.14控制项是与ISO27001:2005的A.12控制项相对应的,而ISO27001:2005的A.12有哪些控制项是与该控制项相关的呢?答案是A.12.2.1输入数据确认、A.12.2.2内部处理的控制、A.12.2.3消息完整性、A.12.2.4输出数据确认。这四个控制项都是用于确认组织的新信息系统与已有信息系统集成时能够正确的运行。那么四个控制项整合为一个控制项是控制更简单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表面上看要求很清晰,有原则就可以,但系统安全工程原则的概念很宽泛,这个概念最初是2004年由美国马里兰州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csrc.nist.gov)提出的来自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27-“信息安全技术的工程原则(实现安全的基线)”。虽然27001与27002并没有直接提到这个技术文档,但事实上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控制内容。

NIST SP 800-27一共包含33条信息技术安全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被归为6类

1 Security Foundation安全基础(框架)

1.1 建立安全策略作为设计的基础;

1.2 把安全当作整个系统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1.3 由关联的安全策略控制物理和逻辑安全边界;

1.4 确保对开发人员培训如何开发安全的软件。

2 Risk Based基于风险管控

2.1 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2.2 假定外部系统是不安全的;

2.3 评估增加费用以降低风险或接收风险从而降低费用;

2.4 针对组织的信息安全目标制定系统安全措施;

2.5 在信息的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

2.6 考虑定制产品,以实现充分的安全性;

2.7 保护系统免受所有可能类型的攻击。

3 Ease of Use易用性

3.1 在可能的情况下,基于开放标准实现兼容性和可操作性;

3.2 在定制安全要求时采用通用语言;

3.3 系统的安全设计需考虑允许后期由于新安全技术或处理逻辑升级;

3.4 争取业务的易用性。

4 Increase Resilience增加弹性

4.1 实施分层安全(确保没有单点故障);

4.2 设计和操作信息系统实现限制损害并在响应中有弹性;

4.3 为弹性面对预期的威胁提供持续保证系统;

4.4 限制或容忍系统缺陷;

4.5 隔离关键资源的公共访问(包括数据、流程);

4.6 使用边界机制隔离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基础设施;

4.7 设计和实施审计机制来检测非授权的使用并支持事件调查;

4.8 开发并运行应急或灾难恢复程序,以确保适当的可用性。

5 Reduce Vulnerabilities减少脆弱性

5.1 尽可能简化系统;

5.2 为实现可信尽可能最小化系统组件;

5.3 实现最小访问权;

5.4 避免导入非必要的安全机制;

5.5 为关机或处置系统确定适当的安全性措施;

5.6 识别和预防常见的错误和漏洞。

6 Design with Network in Mind以互联网思维设计

6.1 通过结合分布式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实现安全;

6.2 制定安全措施,以解决多个重叠的信息域;

6.3 验证用户和进程,以确保适当的访问控制和跨域身份验证;

6.4 使用用户的唯一标识

由此可见,实际上ISO27001:2013是将原有的四个控制项重整扩张为了33项,虽然在这些原则中只有很少可以说是新的的原则,但导入这些原则并且将它们用作检查表从而确定符合组织信息安全目标的系统集成非常有意义。并且27001标准鼓励组织依据自己的需要裁剪它们从而更适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所以,合适的系统安全工程原则应当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符,例如金融组织,通常会为其系统接口制定加密规范、数据处理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系统时间以哪一个授时服务器为时钟源等等原则,所有新建的信息系统都必须遵循这些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原则。再例如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组织,通常会为其系统接口制定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分块大小等等原则,且这些原则不能违反相关的国家标准,如《GB 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等。

那么哪些组织可以在适用性声明中定义这项控制项为不适用呢。判断的依据是不采用这项控制项是否影响组织实现其信息安全目标,例如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这个控制项是不适用的,因为这些企业的信息系统特点是:(1)系统数量少,可能仅有OA、邮箱、财务系统;(2)系统间关系松散,不需考虑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3)逐步趋向采用Paa S或Saa S的方式替代企业自有信息系统,如采用钉钉、QQ企业邮箱,从而节约公司自身的硬件投入以及维护成本;同时对于开箱即用的软件,组织也不需要导入安全工程原则。

对于适用此控制项的组织可以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部分都定义安全技术形成程序文件:项目启动及计划-功能需求确认-系统详细设计-编码-验收-编译及安装;它应该包含基于组织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的所有内容。且规定其评审流程、责任部门,这些原则应形成文件并评审。对组织的这些措施同样应该考虑应用到可能的外包过程,通过合同或其它协议实现。

参考文献

[1]ISO/IEC 27001: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

[2]ISO/IEC 27002:2013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s.

《系统工程》来稿须知 篇9

1、思想新颖, 观点明确, 论证严密, 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切勿一稿多投。2、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 概括文章的要旨, 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3、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凡投寄本刊的稿件, 须提供以下资料: (1) 100�300字的内容摘要 (中英文)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并应尽量避免“本文认为”之类的空洞内容。不重复文题与正文内容, 不用介绍背景与已有的研究情况。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2) 关键词 (中英文)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 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 按学科级别从上至下选取3�8个, 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3)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族别、籍贯、电话、Email�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职称职务、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及姓名要求同时用中文和英文) ; (4) 中图分类号: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4版) 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 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 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 (5) 基金项目文章应标出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和代号。4、正文中请勿用“我”“我们”等第一人称方式称呼;文中插图请用黑白图, 线条清晰、明白, 内容完整, 图题、图注和图中文字均使用中文;文中表格中文字请用中文。5、文后参考文献须按规范格式编排。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类参考文献的编排顺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文章的编排顺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文后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按顺序予以标注, 且与文后一一对应。

《会场系统工程》评述 篇10

一、技术全面。

全书分为10章64节,详细分析了涉及会场、影院、多功能厅、体育场馆建设中与视听效果相关联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践问题,包括声学基本知识,声频扩声系统设备,会议讨论发言表决系统,会议扩声系统集成与声场设计,EASE声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系统,灯光与幕布系统,集中控制管理系统,会场系统设备配置与安装,建声技术环境装修设计,会场系统工程技术指标的测量与验收。它已不是一部介绍单一种类技术的理论书籍,而是一部把会场系统工程建设中与声场效果、视觉效果、信息处理等相关联的技术、原理、设备、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全部集合于一体的工程建设丛书。这种将多种技术集合于一本书中的做法更适应了当今会场系统工程建设的新特点,有效地满足了工程设计者、施工与管理者的需要,起到了“阅读一本书基本解决会场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的作用。一个现代化的会场、多功能厅、体育比赛场馆已不仅局限于建筑结构、建筑装修单一的专业,更多的科技含量体现在电声、建声、视频采集与大屏显示、控制技术、信息处理系统,但是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一本书能够将现代会场系统工程涉及的技术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编著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分析阐述。《会场系统工程》一书的出版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专业技术全面是该书的重要特征,对提高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推动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理论性强。

该书对声学基础理论的分析透彻,理论性强。其运用数学原理分析计算声学中的技术参数,运用图标表述参数之间的关系,大量的图形分析声波的传播、反射、干涉对听觉的影响,图文并茂,直观易懂。书中编入声学、电声、视频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提高读者的理论水平、正确处理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工程实践性强。

全书对会场系统工程涉及的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系统建设中常用设备的用途、分类、功能、系统配置、系统连接等进行了阐述,列举、分析了一些工程案例,使读者通过轻松的阅读就能够掌握一个工程项目如何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配置设备、绘制系统图,对工程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该书对舞台灯光及控制、配电、幕布、舞台机械等设备器材的配置做了系统分析,弥补了从事扩声技术工程人员存在的不熟悉舞台灯光、幕布、机械技术和产品的缺陷,为全面掌握会场系统工程每个子系统的工程技术提供了简单明了的教材,无论对成熟的会议系统工程师还是工程建设的新手都有指导意义。

三、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提供了通俗易懂的答案。

在工程实践中,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公司技术人员对扩声、视频、信息处理等设备比较容易掌握,而环境装修绝大多数项目是由装修公司承担。因此,承担电声施工者不去研究建声技术,对建筑声学不熟悉,对会场的环境装修设计原则和方法比较陌生,他们不知道环境的建声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直接影响声场效果。实践中,建声技术要求无人落实。该书作者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与研究,对环境的建声装修设计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升,提出了“前场反射,中场扩散,后场吸声、顶棚强吸、门窗隔音”的建声装修设计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对解决会场装修设计的原则,解决人们对会场环境建设存在的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工程设备技术新。

该书在分析各类设备时,既分析了常用设备,更突出了运用新技术研发生产出的新设备,体现了作者的与时俱进和推广新技术发展的思想。该书吸收了行业内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厂家提供的、代表新技术成果的设备及其应用方法,包括扩声、音频处理、高清视频摄像、高清视频显示大屏与切换传输、集会议交流视频显示、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一体的交互式桌面会议系统、会场集控系统等具有领先技术的会场设备。新技术、新产品的编对读者了解和应用新技术产品、提高我国会场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的先进性具有积极意义。

五、恰当地将工程技术与国家标准有机结合。

暖通工程系统中节能问题探讨 篇11

【关键词】:暖通工程;空调节能环保;探索研究

在我们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不难发现能源耗损量大是暖通工程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就必须要重视起关于暖通节能设计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一定的层面上来强化建筑的暖通环保节能的设计安排,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资源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条件下充分保障建筑物质量的提升。

1关于暖通空调系统方面的探究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大家对室内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暖通空调系统就适时出现来保证这一需求的也满足,与此同时逐渐就演变成生活中必须的一部分。

我国建筑行业方面的理论技术不如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早,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应用高耗能的材料,这也就意味着能源的极大浪费和耗损,还有就是对环境有一些不良的影响。近几年中大家逐渐地重视起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充分迎合这一理念降低能源的耗损,将节能思想深入其中想办法改进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在现实应用的环节中效果还不错。但是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还是有很多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方面,我们要想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就必须要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生活环境的适宜完美。

1探讨研究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1在系统设计方面出现的阻碍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情况主要是由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来决定的,一旦发现系统的设计方案不能达到最优的节能结果,也就意味着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失败。大部分的方案设计者都只是侧重于对空调自身性能的设计完善,往往都忽视了空调节能水平的优化设计,所以很多暖通空调系统在实际的使用环节中总是出现各种节能问题,阻碍空调节能功能的实现。

1.2在运行管理方面出现的阻碍

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主要就是在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暖通空调系统运转启动中,大部分的管理维护人员都只是单纯地按照常规的空调维护理论来进行,恰恰缺乏一些相应的节能维护理论来进行操作管理。因此就会致使空调在具体的温度调整环节中引起资源能源的大浪费,不仅如此这样大的能源耗损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自身也是极为不利的,长期处于这样高强度工作压力中就会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的故障,严重制约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说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内容。

1.3在系统维护方面处理不恰当

当前很多的暖通空调的系统都是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不能很好地继续正常运转,常常会有各种事故,主要就是因为很多企业不重视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这种空调系统意外事故也会严重引发能源的大量耗损,假如我们不能及时处理,那么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不但空调不能够正常运转发挥功效,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暖通空调系统日常维护的正常运作,当然这也是我们必须的工作。

2关于暖通空调系统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化策略

2.1 在设计参数上谨慎科学地选用选择科学的设计参数

要想实现减少能源耗损的目的就必须要优化改良空调系统设计保证建筑物中的温湿度的合理调节控制。暖通空调严重影响着能源耗损量,二者联系比较密切。与能源耗损有关的还有那些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以及房屋内外的气候条件,当然房屋中的温度湿度也会影响到空调系统的负荷。我们在进行空调暖通系统参数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所在地的气候因素以及建筑物自身的一些特性,还要结合所在地的供热供冷体系来科学准确地计算设计参数。

2.2 设计方案选取的切入点要偏向于节能的层面

我们在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能源结构和建筑功能特性,来分析探能源损耗的指标,将周边和方向的差异纳入系统选型考虑范畴,将不同的系统的设计和设置隔开,采用分系统分环节调控来降低能源耗损。我们要有节能认知和意识,正确对待新型方案,不能一味强调新技术,要有最佳方案意识,保证在科学的工程前提下,以节能为切入点找寻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2.3 对于冷源和热源的选用要科学合理

空调系统设计的选型的合理化是关系着空调节能的重要方面,而空调系统冷源和热源的配置严重影响着空调节约能源性能的实现。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使用冷水机组加锅炉或者是浪化铿吸收式机组和热泵型机组等两种常见的冷源热源配置方法。其中浪化铿吸收式机组在制冷和节能性能方面都不是很突出,主要就是用到那些存有废热或者是余热的热电厂等地方。

2.4对于蓄冷系统的合理选用

我国本身的国土面积较大,每个区域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是完全不同的,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负荷峰谷差。很多时候都会发生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电量供应明显不够,而在电负荷低的时候就会出现电量过剩的情形。我们为了克服这一情况的发生就引入了冰蓄冷系统,在电价低的时候应用该系统使水成冰储蓄冷量,到电价高的时段就放出冷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补充电力负荷造成的影响,在社会和经济效益上都有所获得。

2.5 充分引用变频技术体系

变频空调可以说是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很好地促进空调系统对于本身的缺点不足进行完善健全,另外还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和成本支出。我们采用变频技术主要是因为相关的设计人员会在选型富裕量上留有一定的空间,而设备很少或者根本不会出现全负荷运转,当然这主要是由于负荷会随着使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界环境也会影响建筑物的负载,一般情况空调都是按定额功率工作,载荷减少后假如运转功率不变就会引起能源浪费。变频技术的适时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输出功率随载荷而改变,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总而言之,我们要想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特性的完善就要从设计入手不断健全发展,吸取经验教训引进全新技术手段。充分把握好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保障我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辉.节能环保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學问,2011(3)

[2]刘天明.浅析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节能技术[J].建筑节能,2010(15)

现代电子系统工程 篇12

1 现代电子系统工程的概念

电子系统主要是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 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多种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子系统联结起来, 是为了控制和操作复杂过程及对象的管理。电子学的发展为电子系统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得不同功能的电子系统有可能相互联结起来, 将系统进一步优化。它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标志着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电子系统的更新与升华。

2 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

电子系统一般由信息获取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输出系统、执行系统和时间统一系统等所组成。但是在电子系统中, 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大脑的灵活性以及操作的方便性决定了人的巨大作用, 由于输入、控制对象及过程的复杂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需要保证指挥、控制和操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所以人对于总体的大局控制和指挥是必不可少的。

2.1 信息获取系统的内容。信息获取系统指的是使用各种技术手段, 来获取大型电子系统工作所必需的信息。这种手段包括大型雷达, 声纳系统、遥感系统、遥测系统, 也可以是其他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主要用于管理的电子系统, 还应包括主要由人来操作完成的各种定性的, 已经定下来的描述性语言文字的信息输入等内容。

2.2 信息传输系统的内容。信息传输系统指的是提供系统工作所需的信息通路。通路, 自然而然指的就是一种传输信息的线路, 途径, 可以说是一个中介过程。它可能是各种有线、无线线路所组成的各种专用或公用的通信网络。反正不论是怎样的通路, 其总的目的就是能够传输必需的信息材料, 并且要及时到位。

2.3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说的就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系统工作信息的各种处理。最后会根据处理结果进行决策和控制。反正就是处理最终结果, 得出最终结果。

2.4 信息输出系统。信息输出系统指的是将处理过的信息, 以文字、图形、图像等各种所需要的方式将其输送出去。它相当于整个系统中的最终环节, 因为是要输出最终内容的, 所以要更加谨慎。

3 电子系统工程的特点

3.1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大规模和复杂性的特点。大规模和复杂性是说电子系统工程往往都是由大量分布在各个地方, 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种电子系统所构成的包含多层次的统一系统, 系统内部非常复杂, 很难简单琢磨, 决策者, 执行者的作用也是独立分开, 都是较复杂的内容。

3.2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整体性不言而喻, 指的是凡事从整体, 从全局出发, 电子系统工程也不例外, 所以就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过程的整体出发, 从各种不同电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上, 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实现整体性的优越功能。

3.3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兼容性的特点。兼容性是包含双重涵义的, 一是由多种电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 所以各个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是否匹配, 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就是这种系统由于规模庞大, 往往不能建造全新的系统, 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如果矛盾的话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3.4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可靠性的特点。可靠性指的就是电子系统在国防国事方面, 一般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光是一点, 就足以说明可靠性的重要性所在, 如果内容出现失效的话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 要求它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此外还要强调信息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一旦泄露, 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5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系统的输入本来就是机械化操作, 所以不可必然的会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的能量化的因素。系统操作管理人员的反应和决策也往往带有不确定的因素。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影响到电子系统工程的不确定性。

4 系统电子工程的建造方案

包括系统规划, 系统计划,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重要部分, 首先是提出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提出方案设想, 进行系统功能设计, 随后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 提出各个系统之间的技术衔接。经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 电子系统工程可以解决, 仿真和评价技术可以用于电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系统或某个功能部件有效性的评价, 系统各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总体性能影响的研究, 设计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系统在各种对抗条件下的有效性的评价, 系统在随机输入条件下的响应行为, 系统可以发挥人机的功能特性评价.例如用于功能测试系统设计的系统元件方法. 在开发功能测试系统时, 对仪器、接口和软件有很多选择。良好的设计可使吞吐量最大、开发时间最短, 也容易进一步升级。最大吞吐量所涉及的问题比简单的选择快速仪器要多得多。最短开发时间超出选择最新软件的范围。为了使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容纳更多的仪器, 开关和DUT可不必完全重新设计, 这需要更多的大机箱。在设计中采用系统元件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在设计和开发环境, 工程师要用图形和文字基语言开发测试。在制造中, 标准是测试执行的依据, 工程师可用图形和文字混合语言编写预写程序。

5 电子系统工程的研发意义

电子系统工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标志着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科学, 电子信息各方面及其他新技术的发展, 系统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更新, 电子系统工程的可靠性、准确性、实时性、保密性, 兼容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光纤技术、数据库、高级软件、传感器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又会出现一些更高层次, 更高领域, 同时建立在更高技术基础上的全面范围内的新式大型电子系统。另外, 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发展研究, 也将给电子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血液, 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电子系统工程从刚开始的研制到现在的一步步发展, 都是进步的体现, 都是更新换代的体现, 电子系统工程有着他自己独有的特点, 它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 科学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技术的同步发展都无不推动了电子系统的发展, 而且在未来, 电子系统工程会在国防方面, 在国民经济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子系统工程的进步更是标志着我国整体性的一个进步, 在以后的过程中, 还要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不断改革创新, 迎接挑战, 完成更大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余小平.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篇[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尼勒克县论文下一篇:保护赶海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