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系统工程

2024-08-05

标准化系统工程(共12篇)

标准化系统工程 篇1

1 识别系统对象

并不是任何对象都适于综合标准化, 如果考虑到成果要求、操作可行性、投入产出性价比, 适于开展综合标准化的对象选题是需要经过严谨识别比较后慎重确定的。

从我国彩电元器件可靠性及建筑门窗规格综合标准化成功案例, 可以辨析适时精准地选准了系统对象而不是传统思维惯常的型号产品对象。张宝铭 (2012) 作为项目当事人特别提到, 当时选取某型号14吋彩电作为综合标准化主体对象已成为各方面共识。天津无线电厂一位彩电设计师建议以彩电作为主体对象 (搞一个系列而不是一个型号) 。项目最后采纳了生产第一线人员的真知灼见, 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

了解标准特征的人都会知道, 标准是为了对同类事物可以重复使用借鉴的文件。为了规范而有效率, 往往将同类事物分级分档分规格, 整合成一个标准。如果只将某一型号产品的某种规格单列标准, 将会江河泛滥, 标准成灾, 不同规格之间关系割裂。尤其一般民用产品, 种类繁多, 规格丛生, 不从系统化系列化着手不具操作性。而且型号产品翻新更替很快, 某一型号产品综合标准化结束, 生产线上极可能难以再见到该产品。因此, 标准化必须立足未来, 立足系统, 为未来做标准化。

我国标准化学者李春田从标准系统概念切入, “标准并不都以系统方式存在, 只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必定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并结成一个具有特定目标和特定功能的、完整的有机整体, 其为标准系统”。

本人 (2014) 在分析比较了型号产品与系统对象后, 给出了选题建议。选题对象应该是:某些系统领域与法规要求、与先进水准差距显见, 问题突出经济性差、标准缺乏关联协调, 并且利用具备的资源, 经过努力可以解决提升的系统对象。对象不必限于型号产品, 从系统架构入手更适于确定具体目标。

近年一些国家如日本, 反思中认识到应注重整个行业领域的标准化系统设计。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标准化方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明确指出, “由于技术多样化发展以及许多新兴市场的技术融合, 现需要由上至下的方法开展标准化, 首先从系统或系统架构层面开展工作, 而非以往的从产品层面开展工作”。

如何选择和识别适于开展综合标准化的系统对象?是综合标准化首先遇到的问题。IEC将此表述为:“识别需要系统方法开展工作的领域”。IEC认为“需要大量精力提高对系统标准化的理解并扩展其应用范围”。

当下, 我国综合标准化选题对象有国家智能电网项目、循环经济项目、也有武汉市综合服务类项目, 都是基于系统对象, 造船业与航运业的绿色船舶项目也是很好的系统对象选题,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以前众多产品类对象选题, 可以扩展思路, 导入系统思维, 用系统化系列化拓展标准化思路。至于以型号产品为对象的综合标准化, 应该突破型号束缚, 在系统化系列化中凸显标准化专业性。

2 目标导向——综合标准化首要特征

什么是综合标准化?如何着手综合标准化?从确定工作对象的项目选题开始, 自始至终特征突出:目标导向——通过制定与实施围绕系统对象总体最优的标准组合, 实现目标效益。这也是与其他传统标准化的根本区别。

综合标准化是解决问题的标准化, 所选定的对象一定是那里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 对象确定之前与之后必须搞清楚该对象存在哪些问题?要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就是要确立综合标准化的目标。这是综合标准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标准不是用来给人看的, 而是要用的;制定标准不是目的, 用标准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不能为定标准而定标准, 而是为解决问题才定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标准化工作中牢牢把握目的性原则, 把国家的重点、社会的急需、企业的关键纳入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实践是标准之源, 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标准, 才能解决问题,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才是好标准。

目的性是综合标准化的突出特征。目的明确、目标具体, 才能使标准有的放矢, 有效防止无用标准。目的性目标是主攻方向和全部活动的依据;综合标准化对象既有整体目标又有分目标——目标体系。定好每个标准实现自己的分目标, 保证整体目标, 实现整体目标——体现标准化效益。盲目性是标准化的通病, 是难见效益的重要根源。

近年来, 我国开展的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大多以产品为对象。这给很多人造成误解, 以为对象就是目标, 确定了对象, 就不再设定目标了,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综合标准化是目标导向的标准化, 可以说没有目标寸步难行。没有目标, 就不可能知道该定什么标准、该定多少标准?更不清楚标准该怎么规定?该规定什么?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从何谈起?如果做综合标准化项目, 既没设定具体目标也没达标考核, 效益无法察觉, 对象没有明显改进提升。这个标准化项目的意义如何体现?

综合标准化目标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表述, 一是效果, 指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等, 如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制周期、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促进产业发展等;二是水平, 指综合标准化对象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如综合标准化对象关键参数的技术指标, 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程度等。

在综合标准化项目推进中, 没有具体目标, 就没法确定标准综合体, 没法层层推进。把原有的标准体系稍作修饰充任标准综合体, 缺乏解决目标问题的逻辑性。这种替代会使进程失去方向, 丧失综合标准化真实内涵。

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过制定目标的经历, 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层面, 必须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

所谓SMART原则, 即是:

S:具体Specific

M:可衡量Measurable

A:可达Attainable

R: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综合标准化的核心特征就是将解决系统问题作为目标的标准化活动。

3 标准化系统工程WSR系统方法论

综合标准化也表述为标准化系统工程。

综合标准化从系统出发, 用系统方法处理协调标准综合体内互为关联互为影响要素。

综合标准化实质上就是标准化系统工程, 即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来处理标准化问题。综合标准化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 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 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其组成部分和性质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通过构建标准综合体实现标准化的各项活动。

WSR是“物理 (Wuli) ——事理 (Shili) ——人理 (Renli) 方法论”的简称 (具体内容见表1) , 是中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国HULL大学提出的。它既是一种方法论, 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 尤其是观察分析带复杂特性的系统时, WSR体现其独特性, 并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 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统一;根据具体情况, WSR将方法组群条理化、层次化, 起到化繁为简之功效;属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东方系统思想。

WSR系统方法论不仅考虑物和技术的因素, 还表述了事和人的因素, 该方法论认为处理任何复杂社会问题, 都需要充分懂物理、明事理和通人理。

“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 具体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知识, 解释客观物质运行的法则和规律。

“事理”指管理和做事的道理, 具体是应用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分析系统的组织结构。

“人理”指为人处事的道理, 即运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和群体的组织关系。

“物理”, “事理”和“人理”是系统管理或实践需要综合考虑的3个方面, 其相关内容虽易于理解, 但具体实践过程应根据实践领域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灵活变动。作为一种综合集成的系统方法, WSR系统方法论的应用涉及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等多个方面。

国外学者将WSR与TOP (Technical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Personal perspective) 、TSI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一起列为整合系统方法论一类。WSR方法论认为, 现有的一些系统理论和方法尽管对那些表面上看来物理结构、甚至事理结构比较清楚的问题分析起来可行, 但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主要是忽视了或不清楚人理而事倍功半的原因。从问题结构来看, 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适合解决结构化的问题, 或者说机械的可还原的问题, 而对现实大量存在的非结构、病态结构的问题, 如大量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管理问题等, 靠原来的“硬”方法或“软”方法是不够的, 特别是对那些议题Issue和堆题Mess一类的系统问题更是如此。

顾名思义, 物理——事理——人理 (WSR) 系统方法论就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者如何巧妙配置有效利用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系统方法论。“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就是WSR方法论的实践准则, 形容一个人的“通情达理”, 就是对其成功实践了WSR的概括。

4 WSR方法四原则

WSR方法四原则包括:综合原则;参与原则;可操作原则;迭代原则。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交互的、循环的、学习的过程, 从目标到策略到方案到结果的付诸实施体现了实践者的认识与决策、主观的评价、对冲突的妥协, 等等, 所以运用WSR的过程是迭代的。在每一个阶段对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的侧重亦会有所不同, 并不要求在一个阶段三者同时处理妥当。

5 WSR方法的三层次 (维度) 四环节七过程

5.1 W层次

知识调查认识

产业链表征环节

需求调查环节

标准综合体建立环节

标准协同制定环节

5.2 S层次

产业链表征环节——基础 (目标需求获取)

需求调查环节——关键 (确定标准需求)

标准综合体建立环节——核心 (以产业链和模块化方式构建标准综合体)

标准协同制定环节——主要任务 (在时间参数设定的基础上,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项目绩效评价等工具, 制定标准协同的关键路径)

5.3 R层次

产业链表征环节 (市场利益协调和区域合作共生)

需求调查环节 (人员协调安排)

标准综合体建立环节 (理关系, 包括整体协调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等内容)

标准协同制定环节 (侧重理清各层面人理关系)

5.4 WSR七过程

WSR系统方法论的内容易于理解, 而具体实践方法与过程应按实践领域与考察对象而灵活变动。WSR方法论一般工作过程可理解为这样的7步:

(1) 理解意图; (2) 制定目标; (3) 调查分析; (4) 构造策略; (5) 选择方案; (6) 协调关系; (7) 实现构想。

协调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协调关系不仅仅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实际上协调关系可以是协调每一步实践中物理、事理和人理的关系;协调意图、目标、现实、策略、方案、构想间的关系;协调系统实践的投入 (input) 、产出 (output) 与成效 (outcome) 的关系。这些协调都是由人完成, 着眼点与手段应根据协调的对象而有所不同。简单的观察和以往的经验等形成对考察对象一个主观的概念原型, 包括所能想到的对考察对象的基本假设, 并初步明确实践目标, 以此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分析的结果是将一个粗略的概念原型演化为详细的概念模型, 目标得到了修正, 形成了策略和具体方案。

6 WSR方法与工具

6.1 物理、事理中常用方法

有关处理物理的方法主要用自然科学中各种科学方法。而事理主要使用各种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控制论和一些数学方法。特别是近年来软计算方法 (进化计算、模糊计算和网络计算等) , 各种模型和仿真技术等, 还有一些定性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 如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都是经常采用的。

6.2 物理、事理、人理中人理的考虑

人理可以细分为关系、感情、习惯、知识、利益斗争、和解、和谐、管理等。

6.3 WSR工具

工具包括:斡件orgware;和件harmonyware;习件habitualware;谈件negotiationware;心件heartware知件knowware;群件groupware;社件socialware;议件meetingware;斗件conflictware;人件peopleware。

7 综合标准化引入的系统技术

李春田 (2011) 撰文介绍了综合标准化引用的系统工程技术:决策分析;系统分析;网络计划;多目标规划;参数最佳化;模块化原理与方法;技术经济评价;计算机技术等8类。综合标准化工作者需要认真学习, 将系统工程技术结合项目课题, 创新自身行业的标准化升级。

8 结语

综合标准化是目标导向的标准化系统工程。首先需要精准识别确定适合用系统方法的综合标准化对象。这一对象应该具有系统特征, 而且与其成果预期相呼应的是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系统技术, 多维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梳理协调, 并动态运用PDCA戴明环, 使综合标准化在目标性系统性整体性诸方面淋漓尽致的充分体现。

摘要:综合标准化是目标导向的标准化系统工程。首先需要精准识别确定适合用系统方法的综合标准化对象。这一对象应该具有系统特征, 而且与其成果预期相呼应的是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系统技术, 多维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梳理协调, 并动态运用PDCA戴明环, 使综合标准化在目标性系统性整体性诸方面淋漓尽致的充分体现。

关键词:综合标准化,系统,目标,系统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春田.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J].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2]张宝銘.Planning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the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Goal[J].CHINA STANDARDIZATION《中国标准化》海外版, 2012, (5) .91.

[3]李春田.标准系统的结构[J].标准科学, 2011, (5) .

[4]沈治平.识别需要系统方法的标准化领域——试论综合标准化的项目选题[J].中国标准导报, 2014, (1) 、

[5]李春田.综合标准化与标准化战略转型[R].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013.

[6]沈治平.系统目标SMART法则应用——试论综合标准化的目标导向[J].中国标准导报.2014, (2) .

[7]沈治平.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试论综合标准化的系统技术方法[J].中国标准导报, 2014, (7) .

[8]顾基发, 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9]顾基发, 唐锡晋, 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7, 12.

[10]刘怡君.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研究[J].中国标准化, 2013, (10) .

[11]张锡纯.关于标准化系统工程及其研究对象的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2, (1) .

标准化系统工程 篇2

各项目部:

为了切实加强土建工程管理、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根据2014年5月30日工程协调会议精神,土建工程管理部决定从2014年6月1日起,对各项目部人员组成、现场施工环境、进度控制,质量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管理目标

1、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质量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

2、确保工程顺利开工、竣工,按时完成工程各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实现工程总工期的要求。

3、严格控制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安装工程及其他相应配套的工作。达到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0%以上、分部工程优良率90%以上、单位工程优良率90%以上。

二、考核内容

(一)、资质备案

1、资质备案是否完整。

2、项目经理是否按每月26天在场。

3、八大员是否到场。

4、八大员是否能完成本职工作。

5、施工人员是否全部进行了备案。

(二)质量

1、是否按施工图纸和变更进行有无私自更改现象。

2、分项工程是否有返工现象。

3、原材料进场都进行过检验有无漏检。

4、各种适配件是否进行了试验。

5、施工中是否按规范施工。

(三)安全

1、每天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教育。

2、特殊工种是否有证。

3、安全防护用品是否佩戴齐全。

4、脚手架是否搭设牢固。

5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栏,防护网是否按规范操作。

(四)计划执行任务情况

1、单项工程是否有计划。

2、每月、旬计划能否完成。

3、有无赶工措施计划。

4、每月是否对计划完成进行分析。

5、计划任务是否有措施。

(五)文明施工

1、施工场地是否整洁。

2、各种材料是否堆放整齐。

3、各种标语是否配备齐全。

4、施工人员着装是否统一。

5、各种原材料是否收集齐全。

(六)资料整理

1、自检资料是否能够及时报验。

2、各种资料是否齐全。

3、资料是否按规范整理。

4、有无一人代签现象。

5、各种原材料合格证是否收集齐全。

(七)三防

1、施工现场是否配备有消防器材。

2、现场有无消防标示。

3、施工现场有无临时排水。

4、下雨时有无巡检人员。

5、雨季三防有无措施。

(八)施工人员培训

1、施工人员是否进行过安全培训。

2、特殊工种是否进行过备案。

3、上岗前每天是否进行技术交底

4、各种机械是否进行过检测。

5、安全培训是否进行过考试。

(九)施工管理与制度

1、项目部组建是否合格。

2、各种制度是否贯彻落实到位。

3、每天工作安排是否合理。

4、质检、安全员是否在现场监督指导。

5、项目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十)施工用电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无乱拉乱接现象。

2、是否有带电操作现象。

3、配电箱、电源线是否安放合理。

4、各种电源线是否按规范架设。

5、是否有计量器具,有无偷电现象。

三、考核办法

本考核办法坚持每月逢十检查考核,考核总分为100分、分为10个分项,每个分项为10分,每分项中分5小项,每小项为2分。根据考核内容得分情况进行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打分,考核得分低于90分,每分罚款200元。(详见附表)

四、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为了更好的实现质量标准化管理,希望各项目部从思想上重视,从组织上加强,从管理上认真对待。

2、认真落实,希望各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收到此通知后,认真对照考核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积极配合甲方、监理的各项检查工作,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质量、进度齐抓共管,规范运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3、严格执行考核办法,当月考核当月兑现,对于各施工单位公平对待,不姑息,不迁就,一视同仁。

陕西华彬雅店煤业有限公司

土建工程部

工程项目党建标准化实践 篇3

将企业标准化移植、创新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是推进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中铁五局六公司哈大项目部党工委针对哈大线的实际情况,把标准化管理引入党建,有力地提升了项目党建水平和项目施工管理水平。项目部党工委先后荣获局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项目党建示范点”、“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党员科技管理创新行动示范点”和公司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四项措施推进标准化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标准化

哈大项目部现有党员32名,党工委有5名委员,下设4个党支部,在工作中加强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

组建党建标准化领导小组。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以党工委委员和各支部书记为成员,落实相关责任人,明确各支部为具体落实单位,各党支部书记为抓落实的责任人,坚持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加强班子成员配备。在党工委委员和支部委员发生工作调动缺员时,党工委及时按程序报请公司党委增补委员,保证党工委和支部的完整。两年来,党工委先后增补了委员4人、支部委员5人,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成员分工、改进工作方法。

强化现场党组织。按照党组织建设“五同”的要求,及时成立了项目机关、制梁场、架梁队、轨道板场4个党支部,相对应地为各个支部划分了责任区,并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组织机构和党员分布,做到关键岗位和重要工序都有党员。

党组织运行机制标准化

针对哈大项目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项目部党工委以《项目党建工作指导手册》为基础,从营造运行氛围、规范完善制度、落实管理要求入手,创建项目党建运行机制标准化。

营造标准化运行氛围。项目党工委通过组织学习和会议动员、张贴标准化管理宣传标语、制作标准化管理宣传专栏等视觉宣传,大力宣传推进标准管理的重要性,营造出标准化运行的良好氛围。

规范标准化制度建设。在创建工作中,党工委首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各项制度的修订、补充、完善上,结合党建工作的实际,重新审视原有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项目部党工委的各项制度,更新了哈大项目部《党工委工作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等,补充和完善了《党工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还结合现场工作需要对党工委、党支部、党小组的工作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党工委先后召开了党工委会12次、党政联席会议30多次,全程参与了项目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度的制订、各类先进的评选上报和其他重大活动的开展,保证了党组织和公司相关政策和要求在项目中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党员管理标准化

进入哈大客专施工以来,党工委除狠抓施工生产、全面铺开施工面、形成大干高潮、完成工期目标外,还紧紧围绕施工扎扎实实开展党内活动,狠抓党组织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以党建标准化建设促进对党员的管理和发展。两年来,共有1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7人列入了建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5人。

党内活动资料标准化

建立完善基础台账。在各项活动开展中,党工委除遵照公司党委《基层党组织工作手册》的相关要求认真填写手册外,还结合股份公司哈大指挥部、局哈大经理部党工委在哈大客专开展的“哈大党旗红”主题活动,建立了针对哈大客专的基础台账,认真完善了《哈大党旗红活动记录》、《五先五最活动记录》、《创岗建区活动记录》、《“哈大杯”劳动竞赛活动记录》、《一安双优活动记录》、《哈大信息台帐》等基础台账,做到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有计划、有制度、有记录、有总结上报等资料。

综合印制资料汇编。党工委在收集整理上级党组织和自身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和反映项目党工委、党支部特色经验材料等的基础上,还编辑印制了《中铁五局六公司哈大项目部党工委资料汇编》,为项目党建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2008年10月22日召开的“中铁五局项目党建和现场思想政治工作会”现场会上,哈大项目部党工委以基础台账完善、翔实受到与会代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10月25日,股份公司哈大指挥部三季度“哈大杯”劳动竞赛评比检查小组到项目部进行现场考评,对项目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称赞说:“项目党建资料齐全、记录翔实,可在全标段进行推广、总结。”项目党建工作因此而成为中国中铁全标段考评没被扣分而受到好评的单位。

三个促进体现标准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标准化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也是衡量和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哈大项目部党工委把党建标准化融入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和项目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益提高。

实现党建活动与施工生产相促进

项目部党工委针对重难点工程的分布情况,设立了4个“红旗责任区”和2个“党员先锋工程”,成立了“党员先锋队”4支,建“党员先锋岗”32个,以“哈大党旗红,五局争先锋”活动为主线,开展了系列活动。

党员“一帮三带”。即一名党员帮助一个困难党员、带一名职工和一名协作队伍骨干,通过党员谈心帮带活动,促进了项目施工生产快速有序进行与和谐项目建设。

党工委委员包干责任区。党工委5名委员分别包干管理了一个制梁台位及相关的区域,形成了项目自身特色的党工委书记、总队长、总工程师、工委主任和场长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收到了显著效果,深受大家好评。

开展特色创建活动。党工委根据项目承建的工程特点,要求各支部针对各自承担的任务,重点开展特色活动。比如:梁场支部重点针对箱梁的预制质量开展以提升箱梁质量为主题的特色活动;架梁队支部则针对箱梁的架设安全和创纪录保工期,开展以重点工序党员包保制和创高产纪录党员突击队为主题的特色活动;轨道板场支部就全局第一次预制CRTS1型轨道板开展以技术攻关为主的特色活动;项目部支部针对征地迁改、三电拆迁等开展特色支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带头围绕主题开展工作,创造出了架梁队日架箱梁4跨、梁场长时间连续预制箱梁三孔、首家梁场区间提前架梁贯通、轨道板场首家获得铁道部质检中心检验审核认证认可等良好成绩。

实现人才培养与施工生产相促进

党工委通过导师带徒、一帮三带和谈心等渠道,为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技术人员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先后有计划地选派了10多名后备干部和20多名青年技术人员到其它施工线接受锻炼;参加各种技术管理培训班,促进业务技术提升。项目部形成了班子带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带职工群众、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年青人挑大梁、老同志把关作指导的良好氛围。自项目开工以来,有2/3以上的员工技术等级、职务得到了提高和提升。

实现文化落地与施工生产相促进

在哈大客专建设中,党工委始终把“永争第一”的精神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响亮地提出了“凡事提前干”的口号,并针对安全和质量,利用围墙、厂房等建立起了安全质量文化走廊、群安员监督墙、公司文化展示墙等,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形象生动、针对性强、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的宣传张贴画,简练易懂的警示语、标语等,张贴悬挂在围墙、工地、办公及生活区域内,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在文明标准工地的创建上,党工委强化绿化、美化、亮化驻地,提升工地形象,并紧紧抓住“哈大杯”评比和重要领导视察等机会,精心策划,重点展示,有效塑造了“中国中铁”和“中铁五局”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力地振奋并展示了中铁五局六公司员工的精神风貌。

今年7月10日,国资委检查组到项目部检查工作,高度称赞道:没有想到五局从西南贵州到东北辽宁施工能够克服地理差异,干得这么好,真是太好了!

7月15日,哈大客专公司总经理部杜厚智到项目部轨道板场检查工作,以哈大线“放心单位”的赞美之词给予了高度评价。

良好的评价,既证明了一种结果,更体现出建设者们勇敢拼搏的英雄风范。

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研究 篇4

1 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空间结构模型

1.1 标准的层级和种类

标准作为标准化的产物, 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 依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 对标准进行分类, 表1主要列出了标准的四种分类方法[11,12]。

根据研究的对象 (高速公路) 性质, 本文主要涉及的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1.2 标准化系统工程

钱学森先生于1979年11月2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中首次提出标准化系统工程[13,14,15]。所谓标准化系统工程就是把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标准化的社会实践中, 管理好标准化的全过程, 以保证标准化对象获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来说, 标准化系统工程包括研究标准化的目标确定、建模、优化、决策等系统分析过程;研究对象系统的建立;标准化的规划, 评审和组织贯彻;质量、进度和费用的控制;标准化效果的反馈和评价等宏观管理任务[16,17,18]。图1描述了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系统, 包括标准系统、标准化工作系统和依存主体三个对象。

1) 标准系统就是标准组成的体系, 具体到某个行业、地方或企业, 产生不同层次的标准系统, 是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直接研究对象;

2) 标准化工作系统指组织和参与标准制定和贯彻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的集合以及有关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以及必要的工作条件, 其中有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 技术人员和工人, 是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 依存主体作为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行业, 也可以是地方、企业, 或者是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等。

1.3 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

前面已经描述了标准的三个要素性质、级别和对象的分类, 很明显, 这三个要素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 对于一个具体标准, 它兼备级别特征、对象特征和性质特征, 那么三个要素构成的所有标准系统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 这就是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工作。

参照霍尔三维结构, 用标准的三要素 (性质、级别、对象) 代表三个坐标轴构成的空间就是标准 (化) 三维空间, 见图2。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学者约·沃吉次基在1960年提出的, 后来英国的桑德斯、印度的魏尔曼和中国的张锡纯也都描述过。在标准三维结构中, 级别维具有方向性。

标准三维结构帮助组织在选择和组建标准体系时更全面地考虑系统的内涵和结构, 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和配套性。标准体系也是一个系统, 搞系统工程就要有方法论做指导, 而霍尔三维结构就是对各门系统工程普遍适用的方法论空间, 同样适用于标准体系的制定, 这里将专业维修改为条件维, 因为标准体系的制定需要人才、知识、资金、物资等支撑;除了方法论, 标准化系统工程还要落实到制定什么样的标准体系来达到目的, 而标准三维结构正是包容标准体系所有可行域的空间。为了清楚地看出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基本步骤及每阶段要进行的作业, 以便标准化系统工程工作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 使整个标准化工作获得最佳效益, 根据前述的霍尔三维结构和标准三维结构的概念, 建议在制订贯彻标准系统过程中, 把这两种结构结合起来, 就是把标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科学性结合起来, 组成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 见图3, 即:条件维、阶段维、逻辑维、性质维、对象维和级别维, 作为标准化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基础, 全面地处理好标准化系统工程从目标确定开始直到标准系统寿命终结为止整个过程中的分析论证和组织管理的全部工作。

两个三维空间结合的具体办法是:把霍尔三维结构和标准三维结构都看成三维相互垂直的长方体, 把他们各自的原点O重合, 两个长方体都能围绕原点O转动, 这样就构成了标准化系统工程六维结构, 见图3。其中逻辑维和级别维是有方向的, 其他维不一定要讲究先后、高低次序。

2 标准化系统工程在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2.1 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三维结构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 只需将即将用到的某维抽出组成维数空间, 以三维空间为例, 理论上, 可以组成C63=20组三维空间。如三维空间对象维/性质维/逻辑维、对象维/性质维/阶段维、对象维/性质维/条件维、对象维/级别维/条件维、性质维/逻辑维/级别维等供标准化活动分析用。图4表达了六维结构在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2.2 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模式

本文主要以地方企业的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为代表, 研究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 关系到高速公路的每一项工作, 每一个环节。高速公路的复杂性必然要求管理上具有综合性和科学严密性, 所有技术服务环节和管理环节都需通过程序、规范和标准来控制和评定, 系统工程方法所输出的一系列技术要求文件也都应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从而形成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是要通过标准系统、标准化工作系统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给予保证, 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标准系统是指与实现标准化目标有关的所有标准, 按其内在联系和层次关系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它是整个高速公路系统标准化程度的综合反映;高速公路标准化工作系统是围绕实现标准化目标而运转流动的, 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必要的工作条件及令其有效运转的规章制度的集合体。它的基本任务是合理地调配人员, 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所以, 在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过程中, 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把人员的组织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综上, 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对象, 运用该系统科学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利用一切现代科技成果, 组织、管理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通过规划、决策标准化目标, 设计、制定标准系统, 组织、建立标准化工作系统, 研究、确定标准的选取、裁剪、制定以及标准的贯彻与效益保证、成本控制、进度保证方法等, 在交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好高速公路的标准化工作, 实现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目标, 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社会效益。图5反映了高速公路的标准化系统工程模式。

3 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根据以上对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模式和河南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的需求现状, 进行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 指的是从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到高速公路的运营, 全程实现标准化管理, 其中工程的建设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运营管理是以基层收费管理站所、路政大队、各分公司养护科、服务区、机电系统的日常管理为基础, 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规范、标准, 建立起以现代化设备为基础、规范化管理为核心、人本化服务为支撑、科学化考核为保障、涵盖标准系统和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结构体系, 力求实现最佳的管理秩序和管理效益。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设计框架图见图6。

4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标准化系统工程和霍尔三维结构的系统方法论, 并且着重介绍了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其次提出了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的工程模式, 主要是由标准系统以及标准化工作系统构成;最后从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标准化工作系统方面来出发, 并结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河南省高速公路, 初步构建了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

摘要:为了构建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 将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高速公路标准化的管理实践中, 运用标准化系统工程和霍尔三维结构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了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三维结构和高速公路标准化系统工程模式, 最后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的需求现状, 初步构建了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高速公路标准化,标准化系统工程,三维结构

参考文献

党务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篇5

近年来,为适应电网发展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做出“以‘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加强以智能电网发展为主线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工作,全面强化“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力度。全面加快标准化建设是深化‘两个转变’、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提升公司管理质量和效能的迫切要求。为此,河南省电力公司不断加大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力度,按照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党建工作核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以标准化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为目的,不断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

一、强化标准化党务应用,提高党建管理水平

标准化党务系统作为一个及电子党务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和工作应用管理为一体的党务管理平台,涵盖了党组织主要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充分发挥电子党务系统的作用,无疑将对加强党建日常规范化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党委通过思想、方法和制度的“三统一”,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认识电子党务系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效性。一是加强思想统一。通过聘请中央党校蔡志强、曹力教授,做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报告,提升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统一认识;通过行政会议、政工例会、专题会议上的部署,让党员干部,特别是行政领导对电子党务系统的重要作用统一思想;通过开展“讲责任、树正气、促和谐”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应用电子党务系统,开展好党建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意识引领。二是加强方法统一。对于系统培训,该公司党委采取全员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培训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党支部书记和各单位党建专责参加的“大课”,让大家理解系统的概念;通过生产单位、营销单位、基建单位、县公司试点应用单位等9次分专业的“小课”,实现了共性问题的交流分析,特殊问题的点评解答,一对一的操作辅导,统一了应用方法。三是加强制度统一。为

使电子党务真正成为指导党建日常管理的规范系统,该公司党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司党建工作的考评意见》和《邯郸供电公司电子党务工作考评标准》。考评意见和标准对党委、支部两个层面的23项重点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和考评分值进行了严格规范。各级党组织明确了工作任务,熟悉了工作流程,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加强。

二、规范电子党务执行,严格党建考评体系

邯郸供电公司党委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客观、量化为原则,注重党建工作考评实际效果。

在考评方式上,该公司党委明确在文明单位检查中除会议记录外,一切工作在系统中进行检查,减少基层单位工作压力,最大限度给支部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他们结合工作实际,把各基层党组织划分为供电单位(各供电分局)、农电单位(各县公司)等五个组实行对标考评,提高评比科学性。对系统评价工作,根据细则要求,按照量化标准,明确各项工作分值,建立实时跟踪机制,每月进行考评、打分和汇总,每月向各级党组织反馈“考评结果报告单”,以下发整改意见的形式,明确要求和时限。每季度进行目标检查,网上公布分数,建立党建对标业绩柱状图,突出实用性,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积极性。

三、扩展电子党务网络,构建党建信息平台

为大力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发展,该公司党委以电子党务网络为依托,构建及日常管理、考评、宣传、学习和交流为一体的党建信息平台,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提升工作实效。“政工工作”、“责任与行动”、“任务故事”等七个内容丰富的栏目,实现了公司和基层单位党组织信息成果的沟通互动。“理论宣传”、“重点问题解读”等网络专栏通过对理论问题、制度法规和热点问题的解读,成为了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的有力抓手。大屏幕“视频宣传平台”通过对各级党组织典型经验和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的展播,提高了各基层单位和党员的竞争意识,实现了成果的快速共享。《邯供宣传》电子板、手机报时讯消息等多种现代宣传手段的运用,通过对思想政治信息的广泛收集播发,形成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全体职工对党建工作的了解和参与热情。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质量管理现状;流程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8-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国家通过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内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十二五”计划的利好政策下,更是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建筑企业面临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建筑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体制改革外,还需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管理,尤其狠抓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工程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服务缺少系统的纵向连接, 管理模式落后, 规范管理差距大,评价体系不健全…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系统的认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应用理论和实际推广策略,对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各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一)决策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通常包括投资意向、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决策六项工作, 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在决策阶段基本上都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但也有少数重点项目决策分析带有迎合行政指令的色彩;地方政府重点工程偏重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潜在影响分析不够;企业在决策阶段则很少考虑项目质量管理,导致当前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问题日益凸出,一些项目从决策开始就存在质量定位不准,质量目标失衡,项目使用功能折旧快,项目的使用功能不能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等问题。

(二)勘察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以及设备问题造成数据偏差、样品失真的情况。其二,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勘察费用或者受人情关系请托,将建设项目的勘察任务交予个人由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揽勘察任务,从事勘察的技术人员并非有执业资证,有的勘察甚至流于形式,勘察深度不足,造成部分内容缺失等。其三,建设单位对勘察过程的监督明显不够,一些建设单位在勘察阶段根本就没有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致使存在设计质量问题的图纸有时也能顺利通过图纸审查。

(三)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是项目决策的实施、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督非常重视,颁布实施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标准、质量验收规范、法规等,实行了招投标制、监理制、五方责任制、工程检测等多种制度。但在一些地级市、县城表面上看似公平、公正,有时却被一些地方势力恶意阻扰,对外来单位采用恐吓手段,迫使其放弃投标,或一人组织多家单位串联投标,破坏公平原则。其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监管不严、管理混乱、专业技术人员无证上岗、检测样本失真、提前验收等不良现象。

(四)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对不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进行总结,多数建设工程相关企业只关注前期如何接到业务,实施过程中尽快完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对项目运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主动排除隐患的意识不强, 对业主提出的意见没有归纳整理,忽略了项目总结评价对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建设

(一)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是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优化管理组织、管理方法,运用规范的管理手段,把质量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在相同或相似管理模块内进行管理复制,使质量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到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式转变。质量标准化管理应当符合建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应遵循可操作性、可判别性、目的性、经济性等原则。

(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统一理念法。建立一个质量信仰认同体系以作为团队贯彻共同目标和质量计划的工具,不仅在于企业上下达成共识,更在于内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制度化管理法。通过建立制度把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形成具体的操作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流程法。明确质量管理活动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以完成工作步骤为核心,将各系统通过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使质量管理环节关联化、共享化,实现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操作手册法。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工艺标准和设计图纸等要求按不同工种、岗位制定操作手册,让人更加容易理解。

(三)标准化管理的流程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每个施工段或某项工作完成后,都要经项目部相关质量检查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向监理单位报验,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建立标准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有助于及时合理的处理质量问题,弥补或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施工质量验收把关。当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釆暖、智能建筑、电梯、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等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分包、施工、勘察、設计、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都应亲笔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填写验收结论,实现标准化操作。

服务质量管理检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的意义在于从企业层次上保证服务工作到位,工程管理部门等要对服务质量按照相关服务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做到有效实施服务措施、及时测量服务效果、制定和落实提高或超越服务期望的措施。

综上,建筑工程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涵盖施工、验收到服务的完整体系,只有每个环节都按部就班,做到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促使全局实现标准化建设。

四、结语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终究会以质量和创新为焦点,为保证并提升建筑质量,其生产建造全程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充分认识其开展的现实意义,促使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式步入到标准化的发展轨道上来。本研究意在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这一工作尽快形成氛围并全面推开,至于其具体实施,需要良好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并以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手段为支撑,后期可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 建筑经济,2015年36 卷 6 期

送变电工程施工标准化系统研发 篇7

关键词:送变电,标准化,系统

技术措施的编制和技术交底是输变电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 原有的技术措施编制方式和内容已不能满足现场管理和施工的需要。近年来, 输变电工程施工任务越来越大, 设备、材料种类越来越多, 逐步向高技术、高集成方向发展, 给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挑战。为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企业标准, 规范企业内部各种建设行为和技术指标, 确保电网的安全建设。这些新情况对技术措施的编制和交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 技术措施存在格式不统一、不标准, 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技术交底或专项培训时, 技术措施的形式、内容枯燥无味, 很难引起施工人员的兴趣, 往往达不到交底或培训的预期效果。如果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把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及培训体系从建立到运行的需求实现并加以升华, 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信息化手段所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将大大促进输变电工程的标准化作业。

本项目以河北省送变电公司标准化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按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 总结公司作业实施经验, 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 将输变电工程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 设计一套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系统。通过该系统, 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准确地编制施工工艺流程, 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可以对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明确, 制定应对措施;可以将施工流程, 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与各种示例、标准库中的多媒体资料链接, 最终形成一本标准、完整的技术措施。在专项培训或现场技术交底时, 该技术措施向施工人员提供文字、照片、影像等多形式, 视觉、听觉等多种信息渠道的施工资料, 内容和形式易被施工人员接受和喜欢, 专项培训或现场技术交底的效果将大大提高。

1 系统结构

1.1 硬件

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系统的硬件系统比较简单, 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就可实现系统功能:

各工作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交底培训用计算机配置投影、音箱等多媒体设备。

1.2 软件

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设置多级安全控制手段:系统帐号管理、权限设置管理, 采用模块化设计, 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系统的软件系统包含知识库管理、施工管理、系统管理三个模块。1) 知识库管理模块。知识库包含模板库、典型库、历史库、安全示例库、工艺示范库。模板库按作业分类:线路工程、土建工程、电气工程、调试工程, 包含了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卡) 的所有范本, 每个指导书包含若干个施工作业卡, 每个作业指导书 (卡) 模板都包含了该类作业所有内容。模板在使用过程中, 由系统管理人员对模板库不断修改完善。典型库存放的是施工作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经过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可以作为模板使用的作业指导书 (卡) 。作业人员在以后的同类作业中, 可以进行参考, 或直接调用生成新的施工作业。历史库。作业施工完成后, 技术人员归档工程至历史库, 相关人员可以查询历史库中的各类作业指导书 (卡) , 同时也可调用编制同类的施工作业技术措施。安全示例库存放有关安全的文字、图片、影像数据, 供技术措施编制时调用、链接。技术交底、培训时, 安全示例按照给定的弹出条件, 随技术措施展现给施工人员。工艺示范库存放有关质量工艺的文字、图片、影像数据, 供技术措施编制时调用、链接。技术交底、培训时, 质量工艺示例按照给定的弹出条件, 随技术措施展现给施工人员。2) 施工管理模块。施工管理模块实现对施工作业技术措施编制和交底、培训功能的管理。3) 系统管理模块。为了规范命名、方便选取、录入, 对公用的数据进行统一编码, 如对作业分类、工程名称、作业项目进行编码等。导入导出功能可方便数据备份和数据版本的更新, 数据传输采用私匙加密技术, 保障了数据信息安全和数据知识产权。模板格式定义。当使用人员增加模板名称后, 系统默认生成文件框架,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章节。权限管理支持各种授权, 以便分配不同权限给不同人员操作, 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

2 系统功能

施工技术措施编制是系统的核心环节, 系统编制技术措施时可以从模板库、典型库、历史库选取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部分作业卡生成新的作业数据。模板格式灵活, 技术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局部修改、完善。质量工艺标准部分可以从工艺示范库调取、链接质量工艺实际效果图、影像, 危险点、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部分可以从安全示例库调取、链接事故案例、血的教训等安全教育资料。

工程技术措施编制完成, 通过网络系统提交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批准。得到技术措施批准完毕的回复后, 将技术措施由审批状态改为交底状态。在每个工序开工前, 技术人员在标准化作业系统中点击相应的作业项目, 施工人员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危险点及防范措施。技术措施编制过程中, 调取、链接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将按照给定的条件, 随交底或培训的进程依次弹出播放。通过投影等多媒体技术, 声像并茂的讲解标准化作业内容, 施工人员注意力集中, 记忆深刻, 能大大提高交底效果和质量,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 实现施工作业的标准化。

3 使用效果

河北省送变电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作业系统经过近一年的开发, 完成了系统的研发与调试, 随后在几个项目部进行了使用, 并进行了完善。

通过该系统的使用, 以往输变电工程技术、安全、质量管资源、声像资料得到了重新整理、分类, 建立了工程作业安全示例库、工艺示范库, 为工程作业提供了培训内容和作业标准, 以备技术、施工人员随时调阅和使用, 信息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施工技术人员工作效率、质量明显提高;施工技术措施内容更充实、具体, 对施工作业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实现了标准化、电子化、规范化管理;施工人员对技术交底和专项培训的认可度、欢迎度明显提高, 都认为这种交底 (培训) 实在、有效果, 能切实保证施工作业质量和安全。

4 结语

标准化系统工程 篇8

同时在日常的运维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因为缺少有效的方法为用户提供快捷的服务与降低桌面维护成本。如桌面系统日常的补丁更新、软件分发, 操作系统重新安装等等, 给IT维护人员造成了大量重复性的劳动。

一、现状分析

1 桌面系统安装

现状:

大部分桌面系统由IT技术人员使用Windows安装光盘手工安装, 或者采用网络安装。手工通过光盘安装杀毒软件、办公软件以及相关业务软件。

问题:

部署方法不统一:安装操作系统的介质和安装客户端软件的介质来源不统一, 对往后系统维护不利, 比如, 部分用户计算机可能出现无法正常更新安全补丁。

部署的操作系统版本多:有包括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版、Windows XP home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版、Vista Home basic版等多个操作系统版本, 对系统部署及维护造成很多的问题。

部署成本高:桌面部署的难度较高, 普通桌面使用者无法自己部署, 需要投入大量桌面支持人员。

部署时间长:当计算机需要重新安装时, 用户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安装时间, 才能重新使用。

部署完成的计算机不标准:由于计算机是手工安装的, 因此计算机的最终安装结果各不相同, 无法达到符合企业桌面标准化的目的, 造成今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2 用户身份和访问管理

现状:

活动目录的主要用途就是桌面用户登陆域, 暂时没有跟活动目录集成的其他用途。虽大部分用户拥有各自的域帐号, 但由于仍有部分计算机没有加入域, 因此还没有很好的利用活动目录。

3 终端资产统计

现状:

使用人工点算终端数量, 记录型号、配置, 以及安装的软件。然后进行手工汇总统计。

问题:

湛江分公司拥有非常多的终端, 并且分布在各个楼层。要对所有的终端进行资产统计非常的费时费力, 要对这些终端安装的软件进行统计, 更是很难实现。

4 补丁管理

现状:

一般都是由用户自己从微软网站更新终端安全补丁。

问题:

由于不是所有计算机都加入域, 其他计算机需要通过微软网站进行更新, 而且用户并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 所以可能没有更新安全补丁的概念, 不是从来不更新补丁, 就是很久才更新一次。另外对终端管理人员来说, 他 (她) 也无法了解到这些终端的补丁更新情况, 当有紧急补丁安全发布以后, 也无法有效对所有终端更新这些紧急安全补丁。

5 软件安装

现状:

当终端用户由于工作需要, 需要添加相应软件时。由IT管理员提供共享的源文件或者光盘, 由用户自行取得安装, 或则是由IT技术人员到终端前, 以手工的方式安装相应的软件。如大批量安装, 需IT人员逐个完成。

问题:

同样由于湛江分公司的终端用户拥有量非常大, 要对这些终端安装软件需要支持人员到用户终端前安装。这种部署软件的方式造成了部署软件的成本高, 需要非常多的支持人员。并且会打断用户使用计算机, 使用户体验较差。

6 终端支持

现状:

一般由用户联系IT支持人员, IT人员到达问题终端前, 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问题:

由于一般的终端用户也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 所以一般遇到终端问题会求助终端支持人员, 而湛江分公司的终端较多且较分散, 所以支持人员为了解决用户终端问题经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跑到用户的终端前。这样不但是终端维护成本较高, 而且终端用户为解决问题所需的等待时间也较长, 影响办公使用。

二、系统的具体实现

1 SCCM技术方案

(1) 集合 (collection) 的设计策略

可以建立管理桌面终端的集合, 建议分两种方式创建集合:一是按照行政管理区域划分;二是按照桌面终端的操作系统类型划分。以上两种分类方法可以相互嵌套。

集合中计算机账号的两种抽取方法:

手动建立按照IP子网分类的集合:从目录服务中提取终端数据, 根据IP子网动态生成集合成员。

手工建立与OU结构相对应的集合:从目录服务中提取终端数据, 根据其OU属性动态生成集合的成员。

(2) SCCM客户端设计操作系统平台支持

SCCM管理范围内的终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3) 发现方式和客户端的安装发现方式

在本系统中发现方式采用与Active Directory结合的方式:

(4) 客户端安装

客户端安装采用自动和手动相结合的方式。

部署阶段的Image方式, 预装SCCM客户端

终端已安装了操作系统, 采用自动的方式将SCCM客户端推送其他情况, 采用手工安装SCCM客户端

(5) 客户端Agent配置

Hardware Inventory Client Agent:1天

Software Inventory Client Agent:15天

Remote Tools Client Agent:

启用

用户不能更改策略

在XP以上系统不安装Remote Control组件

需要得到用户许可

Advertisement Programs Client A-gent:Policy Polling Interval 60分钟

(6) 配置注意事项:

启用“New Program notification icon opens Add or Remove Programs”

启用Countdown, 时间设置为15分钟

Site Assignment

通过设置站点边界来界定站点委派, 配置SCCMSITECODE=AUTO。

(7) 带宽控制

SCCM客户端使用BITS (Background Intelligent Transfer Service) 进行软件包的下载, 状态信息的传递以及资产信息的汇报。

为支持SCCM的带宽控制, 所有部署的DP都配置为使用BITS。BITS是Windows中的组件, 用于后台文件传递以及队列的管理。SCCM客户端发送请求给BITS, 所请求文件的传递以可控的方式进行, 保证带宽的占用不影响用户。

软件包的下载能够支持断点续传

BITS在用户不使用带宽时工作, 即如果用户需要利用带宽进行邮件传递等, BITS会把网络连接让位给用户

BITS使用Http协议

(8) 客户端策略手工更新做法

如果为了加快策略快速下发, 可以用手工方法强制SCCM客户端进行策略的更新。

在“控制面板”中的“系统管理”中, 操作:

计算机策略检索和评估周期

用户策略检索和评估周期

硬件清单周期 (可以加快补丁安装情况信息上报SCCM服务器)

(9) SCCM软件和硬件资产清单设计

采集内容

硬件资产管理

客户代理在客户机上收集硬件清单并且把结果存储到客户机中。这些信息通过Management Point送到站点数据库。大约有200多个资源特性被收集并报告, 其中包括:

硬盘的数目

微处理器的类型

内存的大小

操作系统

监视器和显示设置

计算机名和IP地址

连接到资源上的外围设备的信息

网络类型

BIOS信息

Hardware Inventory Processor运行于每一个主站点服务器上, 它把收集到的信息送往SCCM数据库。客户清单被添加SCCM数据库中之后, 可以用Resource Explorer或询问方式来查看任何客户清单。

目前硬件清单的改变已经可以在客户机上进行评估了, 在完成第一次硬件信息采集后, 只有变更信息会被发送到站点服务器。

(10) 软件资产管理

对于软件资产为了提供更好的软件清单, 现在SCCM在客户机的每一个可执行程序上查找版本资源, 而不像以前一样是基于一个预先确定好的数据库来进行查找。这就为在每一台PC机的每一个应用程序中获得详细的信息提供了一个动态, 有效的机制。

管理员收到一系列客户机上返回的软件包后会把它们按照生产厂家来进行分类。这样要鉴别通过网络来安装的应用程序就很容易了, 并且还有一个数据库, 管理员用它来找出特别的应用程序, 如非授权的应用程序。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制软件资产采集策略。

(11) 采集周期

硬件资产收集

设置成每天运行一次;

软件资产收集

设置成每15天运行一次

报表

各类软硬件资产的分类统计表;

(12) SCCM软件分发设计

软件分发

根据实际需要, 创建对应的通告并选择合适的集合进行分发;

分发有两种形式:

发布

终端会得到通知

终端从“添加/删除软件”中可以找到分发的软件, 自行下载和安装

指派

终端会得到软件即将安装的通知

在指定的时间 (例如5分钟) 到达后, 软件自动安装

(13) SCCM补丁管理设计

SCCM的补丁管理通过与WSUS3.0结合, 实现补丁更新的功能。补丁范围包含Windows操作系统、客户端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等的补丁, 如windows操作系统、IE浏览器、IIS应用服务器、SQL Server、Office套件等。

SCCM的补丁管理的原理如下:

WSUS服务器定期与微软补丁下载中心进行同步, 获取新的补丁信息。

客户端计算机扫描补丁更新情况, 并将扫描结果汇报给SCCM服务器。

管理人员可以在SCCM操作控制台看到本站点范围内的补丁安装状况和最新的安装需求。

管理人员通过SCCM操作控制台分发补丁。

补丁管理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操作:安装和配置WSUS3.0 SP1

与微软补丁中心的同步分发补丁包:

报表设计

系统提供软硬件的各类报表, 详细信息可以通过IE浏览器方式进行访问。

报表访问位置

默认为:http://[servername]/SMSReporting_[site code]

报表种类

硬件资产、软件资产、软件分发、软件更新、操作系统、SCCM站点信息、状态信息等等。

(14) MDP技术方案

Microsoft Deployment Process (下面简称MDP) 是Microsoft解决方案家族的一部分, 旨在提供可自动化部署企业桌面操作系统和企业商用软件, 如Office软件。

MDP工作原理介绍

MDP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制作样机:选择一台标准配置的计算机, 使用MDP的计算机映像系统安装出样本机操作系统, 并且安装好驱动, 补丁和Office系统以及企业的通用软件。

制作映像文件:使用SCCM抓取样本机映像文件, 并配置成映像包。

部署:用户计算机通过使用光盘或者网络启动, 下载映像包复制到用户计算机。

返回报告:部署完毕后, 用户计算机会汇报安装日志给服务器, 以供管理员分析。

MDP服务器角色

SCCM服务器:用来存放、配置、分发操作系统映像包, 以及分发软件。

MDP数据库:用来存放每台计算机的配置信息, 包括计算机名, 网卡MAC地址, 计算机序列号, 用户名等等。以供用户计算机在安装时能获取到自己的信息。

MDP工作台:用来配置样机安装信息, 包括分区大小, 所需要安装的驱动、补丁、软件等等;另外用来配置部署的无人安装脚本。

MDP样机服务器:存放从样机抓取的映像文件。

WDS服务器:提供网络启动服务, 使用户计算机在部署时能够从网络起获取映像包。

DHCP服务器:提供动态获取IP服务, 确保用户计算机在部署时能够自动获取到IP, 与服务进行网络通讯。

根据这些角色的工作负载情况, 为了使服务器能够被更有效利用, 在本次设计中角色的放置情况如下:

SCCM服务器:由于MDP数据库的只有在安装机器时才会被访问到, 它的压力不会非常大, 因此把MDP的数据库安装在SCCM服务器的SQL Server上, 同时MDP工作台、MDP样机服务器、WDS服务角色也会安装在该服务器上。

注:该服务器为SCCM设计章节中的服务器。

WSUS服务器:作为WSUS服务器及DP, 主要用来更新windows补丁, 和分发软件及操作系统等的DP使用。

MDP详细设计

单台计算机和多台计算机部署

在湛江江分公司的桌面安装环境中有两种情况。

多台计算机

该种情况为:被部署的计算机类型的台数较多, 因此首先需要挑选出该种类型计算机的标准样机, 然后制作映像, 使用SCCM直接分发映像, 该过程完全无需部署人员干预, 但在部署前需在MDP数据库中, 录入计算机配置信息。

单台计算机

该种情况为:被部署的计算机类型只有一台, 因此不需要对该种计算机制作映像, 使用Windows安装程序直接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将会弹出向导, 由部署人员录入计算机配置信息。

软件安装

为了确保由MDP安装的计算机能够让用户立即使用。因此需确保MDP部署完毕后, 已经完成应用软件的安装。

系统补丁

MDP安装最新系统补丁

Domain Users管理

MDP部署过程中, 考虑到项目需求, 将会实行域用户的单点登陆, 在每台计算机的Users组中删除Domain Users组, 实现每台计算机只有用户自己可以登录, 每位用户不能登录其他计算机。

MDP数据库设计

在本次项目中使用MDP部署的部分终端信息存放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中。在使用MDP安装终端的过程中, MDP程序会从该数据库中获得所有的计算机相关配置信息。

数据库位置

使用SCCM服务器的数据作为MDP的数据库服务器

计算机安装配置信息获取

在MDP解决方案中, 合理设定计算机配置信息的获取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的方案中我们采用两种数据库存储的方式, 供MDP在部署终端时获取计算机的安装配置信息。

标准化系统工程 篇9

1 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 施工图纸审核不到位

供电系统施工图纸是施工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才能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中,对图纸审核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给后续施工工作带来了麻烦,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1.2 缺乏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但是,在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中,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因此造成了供电系统施工质量的不达标,严重影响了整个电气工程。

1.3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供电系统施工的主体是人,保障人的安全才能够使施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供电系统是危险系数较高的一项工作,需要施工人员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的施工人员往往忽略了安全意识,这不仅给自身安全埋下了隐患,还给整个的电气工程带来了问题。

2 完善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严格审核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可以说是供电系统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图纸的施工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施工的质量,所以,在施工之前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时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为保证后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在对图纸进行审核时务必仔细。图纸的审核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对技术要求和理论知识的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负责。审核是以有关的施工质量标准为依据,对图纸设计各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查看,看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是否满足最优化、科学合理的要求。在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给相关的设计部门,与他们进行讨论,探讨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问题,造成施工进度的拖延和施工质量的不达标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施工图纸审核中,还应对施工成本进行审核,以合理的成本进行施工。

2.2 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重于泰山”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在施工中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要牢记于心,外化于行的,这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在供电系统施工中,为了实现顺利竣工的目的,就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应当从四个方面来做。一是,用制度筑起安全的防火墙。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施工情况和施工单位发展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的严格的安全施工操作流程规范,能够以制度的方式强化从业人员的施工安全,用制度筑起安全的防火墙,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自觉的遵守。同时,根据规范要求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坚决杜绝危险因素的存在。

二是,开展培训教育。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是硬性指标,只有让每一位施工人员从内心重视安全,才能够真的做到施工安全。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将施工注意事项、安全操作等告知相关人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能够自觉的将安全应用到施工中,树立安全理念,从而更好的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

三是,安全设备要到位。供电系统施工是危险性较高的工程,配备保障安全的防护工具是施工单位的义务和责任,只有给施工人员配备了防护工具,才能够在不安全问题发生时将危害系数降到最低,才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四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供电系统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工程。在管理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现场操作的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技能培训,从而使供电系统施工更加的科学合理,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

2.3 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要继续强化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施工要想顺利完工,就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对质量的管理也是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管理作为供电系统施工的重要工作,其开展要遵循严格的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来对施工的全过程加强监管。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中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带动施工人员遵守管理制度,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其次,转变管理观念。在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上”的管理原则。管理人员要关心施工人员的需求,做好他们的工作才能使施工人员更好的投入到施工当中;管理时,要特别注意施工的质量,转变忽视质量的观念,质量是程工的生命线,要积极的整合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到施工管理当中。

最后,善于总结经验。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总结,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汲取经验,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实际的管理经验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了供电系统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供电系统施工管理是供电系统的核心。只有做好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发展,才能促进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摘要:供电系统的施工相比电气工程危险终的完工。

关键词: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左方.浅谈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5(01)

标准化管理创一流工程 篇10

1 高起点, 打牢标准化管理基础

1.1 配齐配强高素质人员

中铁十六局集团天津地下直径线工程项目团队人员特点体现为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共96人, 平均年龄27岁, 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8人。项目上场之初,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公司采用内调、外借的方式从其他项目部、分公司抽调近30名盾构和明挖技术管理人员, 成立青年突击队。队员由36名本科以上学历青年组成, 平均年龄26岁。项目主要领导多年从事地铁施工, 拥有丰富实践经验, 部门领导均是有5年以上一线施工经验的骨干人员, 其他主要技术人员都是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项目部从长期合作的专业劳务公司中选聘一批地铁施工专业技工, 成立盾构掘进架子队、隧道明挖架子队和地面综合架子队。

1.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自上场之初就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有理可依、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 包括以《北京市安全现场评分细则》为标准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 以责任成本管理为中心建立的财务、计划、物资管理制度, 以及行政管理制度、变更索赔制度等16项管理制度。每项制度都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责任人和考核指标, 使项目部形成良好的“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氛围。

1.3 通过培训统一员工思想理念

项目部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短板亮点评比”活动、新员工培训等活动, 使“企业六大理念”深入人心。项目部每半年召开1次民主生活会、每季度1次党支部大会、每月1次职工大会等, 进一步统一了全体员工的思想, 增强了凝聚力, 提高了执行力。项目部全体员工对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公司“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的企业理念形成了共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成为项目部统一的行为准则。

2 高标准, 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2.1 施工技术运用高标准

项目部先后选派12名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培训, 掌握先进施工技术, 吸取丰富施工经验。聘请多名权威专家, 联合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 认真收集整理盾构掘进相关资料, 通过反复研究分析, 对盾构机进行一系列改造, 大大提升盾构机性能。深入考察上海、广州黄河等盾构施工泥水处理系统, 经过分析对比, 大胆引进美国泥水分离旋流设备与西班牙“泥饼”压滤设备, 不仅攻破淤泥质底层实现泥水地高效分离设备选型的难题, 还提高泥浆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面对工程先天地理环境因素复杂的重重困难, 项目部在国内率先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的BEAM G4i超前探测系统成功运用到盾构施工领域。该探测系统可探测到刀盘前面30 m的地质情况并准确预测地质突变, 将施工中的地质风险降低至最低, 用高尖端技术为盾构施工安全保驾护航。通过科研攻关, 掌握在城市软土地层、盾构前方土体未加固, 且在地下32 m、带压3 kg条件下安全检修更换盾构刀具的先进技术。首次在狭小空间内 (慈海桥下净高4.2 m) 进行64 m长、直径1.2 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拔除 (该技术已通过国家专利, 专利号201010199229.4。对应工法已推荐为国家级工法) 。在国内第一次进行海河河底注浆及取芯, 为盾构成功穿越海河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物资设备配备高标准

对于项目涉及到的大型设备, 如龙门吊、拌和站、电瓶车、冷却塔等, 技术人员通过对设备技术参数仔细研究、对厂家认真考察, 以及与厂家反复谈判, 保证进入场地的每个大型设备都符合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高标准。对于小型设备, 项目统一购买符合标准的配电柜、开关箱、电焊机等小型机具设备, 并针对工程实际设计研发定型模板、钢拱架等消耗性物资材料。为保证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项目部统一使用一次性木制模版。

2.3 信息化处理高标准

项目部在各施工场地竖井口均安装红外线智能门禁系统, 严格执行进、出井刷卡管理制度, 及时掌握井下人员数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24 h监测地面与周边建筑物沉降, 发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为确保地下通信畅通与可控, 在隧道内设置移动电话通信站, 并在施工作业面安装高清晰摄像头。

2.4 场地布置高标准

项目部对施工场地合理规划、精心布局, 大到竖井设置、场地分区 (材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 , 小到用电线路架设、围挡颜色选用等均做到精益求精。项目部将围挡砖墙外贴瓷砖, 在工地大门口安装干净的安全警示镜, 在场地醒目处悬挂每日风险点安全提示牌等, 每个细节都体现出现场的规范与高标准。项目部为全体员工创造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 采用轻钢龙骨加砖混结构修建办公、生活区, 给办公室接入光纤宽带, 在宿舍内配备先进的卫星电视设备, 采用高耐火岩棉彩钢板修建工人宿舍等, 真正做到办公自动化、生活宾馆化。

3 严要求, 落实标准化管理细则

3.1 安全管理严要求

项目部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将入场教育与食宿、工前点名与工资挂钩, 从食宿和工资发放上“卡”住工人的安全教育关, 保证工人受教育率达到100%。项目部制定安全终端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人, 在每个作业面至少配备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和1名领工员, 3人分别负责安全、质量和进度, 24 h旁站监督施工。项目部制定严格的安全自查制度, 对每日发现隐患超过5个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并对少于5个的予以一定的处罚。针对发现的问题, 项目部安排专人落实整改, 并及时进行复查, 保证安全、质量工作闭合、交圈。

3.2 技术要点、工艺标准严要求

项目部制定严格的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要求所有技术人员必须参加图纸会审, 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所有进场工人首先进行“总工程师-部长-工人”的3级技术交底, 让其明确技术要点、关键尺寸, 并督促其在土方开挖、支撑架设、防水施工、钢筋绑扎、二次衬砌施工等施工工序中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为加大管理力度, 项目部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 每天派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值班巡视, 并认真填写值班记录。项目部定期组织专业规范与设计说明的抄写活动, 大大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水平。

3.3 施工方案、安全交底严要求

项目部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论证、审批手续, 邀请专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论证, 并联合施工队、监理对施工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优化, 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项目部严格按方案施工, 并将安全交底与验工计价挂钩, 卡住工人的安全交底关。

4 结束语

浅谈软件工程标准化现状与发展 篇11

关键词 信息化 软件工程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软件工程是一件庞大复杂的工程,无论是软件成本,工程实施还有质量监控方面实行和控制起来难度都是很大的,其中需要很多软件工程的使用单位以及开发商或者是第三方先认识到软件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监控的重视。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把控,而且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以及工具来开发和设计软件。

1软件工程标准化现状

标准化技术是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力支撑,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标准和软件过程标准,而软件过程标准建立就是软件工程的成熟重要标志。由于近几年国际软件工程标准化活动越来越活跃,导致国内的软件工程标准化也在逐渐快速发展。

1.1国际软件工程标准化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907设立了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委员会,对软件工程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涉及的制定范围有,对软件产品的过程制定使用工具制定,以及支持技术的标准化进行规定,目前针对软件工程的标准已经出台了70多部。

其中比较常见的系列是1ISO/IEC12207 这是针对软件生存周期制定的过程标准,这个标准是这个系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核心标准,很多其他标准都是通过该标准进行更改后制定出来的。该标准对软件组织的软件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概念。

1.2国内软件工程标准体系

相对于国际工程标准化的发展来说,国内的软件工程标准体系起步的时间还是比较晚的,但是在发展国内软件工程标准化的同一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首先是针对中文信息处理产品制定了大量标准,然后向国外的软件治疗标准化学习,着重于分析和研究工作,我国的软件工程标准化主要覆盖在工程类上,着重点也在这方面,其他方面涉及的比较少。

1.2.1分布式计算技术

计算模式的发展是从各个阶段发展过来的,从中央主机模式到客户机模式再到分布式计算模式,每一次发展都对计算科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分布式计算是一种最新的计算方式,所谓分布式计算指的就是由两个或者多个软件互相共享信息,这种方式在一个计算机或者多个计算机上都可以运行,相对于过去的计算方式,分布计算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计算的时候可以让多个计算机平衡计算负载加快计算效率,可以将程序放在最合适的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分布式计算技术可以给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1.2.2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最为人知的就是人工智能(AI),几乎现在接触到科技知识的人都听说过,也是目前欧洲信息技术中主要的研究课题,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的结合可以让软件开发和管理有了新的管理模式,让软件能够更加的易于开发和修改一级维护。目前最好的展现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系统结合的成果是:把智能化模块组装到大型软件系统,使软件适应快速改变需求。但是软件工程智能化目前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现在还是处于研究测试阶段。

1.2.3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是软件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表明软件的正确,完整的程度,软件可靠性工程目前已经是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贯穿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维护全过程,软件可靠性工程可以用来测试软件的性能,改正软件的使用效果,可靠性建模一直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热点,用来测试软件的可靠性统计,国内软件可靠性研究从八十年代开始,虽然软件可靠性工程已经在国内有了重大的研究成就,但是现在研究还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并不完全,对于建模的分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体系,所以目前的发展情况还是要以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为主。

2软件工程标准化的发展

直到目前为止软件工程标准化的侧重点仍然是软件过程的标准化,而且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标准化和具体系统的标准化,而且会更加针对与软件过程标准化和软件标准化的结合协调。

3总结

从中间化,标准化,智能化以及可靠性工程等技术的分析来看软件产业以及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工程在未来的努力方向是继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知识和工具来加强软件工程自身的科学理论和研究,在软件工程的使用中对需求和设计之间的断层进行填补,建立适合实用需求和技术支持可靠的软件工程,解决系统设计到系统开发的平滑过渡问题,软件工程研究必须从封闭式的开发走向开放式的开发,网络技术可以“粘合”不同的网络空间,通过软件工程标准化来规范软件开发执行的方式,保障软件系统的可靠运行,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先进的软件工程的方法学体系。

(作者学号:1330463)

参考文献

[1] 李晓桦.软件工程标准化研究[J].上海标准化,1999(5):30-33.

[2] 杨芙清.软件工程开发的三大突破性成果[J].软件学报,2005,16(1):1-7.

论钻井工程标准化的应用 篇12

1钻井工程相关标准的构成

按照钻井工程工序划分, 相关标准可以分为:钻井仪器仪表标准主要指钻井常用仪器仪表的技术规程、使用、维修与保养等;钻井工具及钻具标准主要指钻井工具和常用钻具的技术规程、使用、维修与保养等;固井完井标准主要指固井完井质量评定、固井完井施工作业规程、固井完井技术有关要求、下套管技术等;井控标准主要指防硫化氢安全作业技术要求、井喷失控的处理、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井控装备等;取心工艺标准主要指密闭取心、常规取心等;井下故障处理和复杂预防标准主要指钻井过程中故障处理以及复杂预防的基本要求等;特殊工艺标准包括水平井、分支井、欠平衡井、开窗侧钻井以及定向井技术规范等;钻井工艺标准指钻井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参数优选、井身质量控制等;钻前工程标准主要指钻井设备的搬迁安装、井场及道路设计、油气田井位勘测等技术规定;钻井工程设计标准包括固井设计、钻井工程设计方法及格式。

2钻井工程标准化应用研究

安装标准化的相关要求, 下文将分别针对钻井工具以及钻具、钻井仪器仪表、钻井液工艺、井下故障处理和复杂预防、钻井工艺等标准化技术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2.1 钻井工具以及钻具

针对目前的新钻井工艺, 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已经开发出了一些专用的钻井工具, 像膨胀式尾管悬挂器、特殊螺纹及接头、高效磨洗工具、小井眼特殊打捞工具、直连型钻杆等等, 针对目前这些已经研发的钻井工具以及钻具, 应该对钻井工程所涉及标准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将科研成果以标准化的形式推广应用的标准;二是对管理水平和技术发展具有提升作用的先进标准;三是能够在钻井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核心标准。

2.2 钻井仪器仪表

特殊钻井仪器仪表的研制对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所在油田已经研制成功了一部分钻井仪器仪表并投入市场, 经过实践检验,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并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相关研究实验的不断开展, 会不断的由新成果涌现, 那时油田公司可以及时的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

2.3 钻井液技术

过去的二十年里, 钻井液一直以单纯的应用研究为主, 最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钻井液应用、机理和处理剂综合性的研究。笔者所在公司针对目前的复杂井, 坚持以高效、安全、健康为发展主题, 对钻井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同样油田公司也需要及时的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

2.4 井下故障处理和复杂预防

随着钻井液技术的进步、钻井工艺技术、井下设备和钻井装备的提高, 井下发生故障和复杂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由于井下广泛应用了大量的动量钻具, 虽然提高了钻井速度, 但是却易发生钻具、螺杆事故;由于采油井、注水井的增加, 导致地层压力紊乱, 易发生井漏现象;由于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 随着高科技的注入, 钻井会越来越深, 越来越复杂。上述一系列问题都可能导致井下发生故障或者复杂状况, 因此油田公司应对原有的井下故障处理和复杂预防规程进行不断更改与完善。

2.5 钻井工艺技术

常规的钻井技术虽然比较成熟, 但是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没有覆盖到的, 可以规划制定相应的标准。

水平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国内相关标准包括:《水平井固井作业标准》、《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要求》、《水平井完井工艺技术要求》等等。但是像水平井施工工艺方面的标准还是欠缺的, 因此石油公司可以考虑制定《水平井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等等。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国内的起步较晚, 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并制定了一部相关标准, 那就是《欠平衡钻井技术规范》, 但其完整性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像中石化胜利油田已经拥有大量欠平衡钻井设备, 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科研攻关, 以试图建立欠平衡钻井工程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气体钻井技术相对常规钻井技术的优势在于机械钻速有了很大提高, 相信随着石油公司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还可以制定相关标准。

3结束语

随着钻井工程市场的不断发展拓展, 与其相关的各向技术标准会越来越规范, 如此以往, 我国现有的钻井工程标准化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问题会更加突出, 因此, 相关单位需要不断对其管理人员就行业务培训, 加强标准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德武.国内外钻井工程标准对比分析[J].标准化, 2011 (10) .

[2]李颖, 杨小珊.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石油钻井标准化工作[J].标准化, 2008 (8) .

上一篇:机构体系下一篇:油田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