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边坡(精选12篇)
路基边坡 篇1
一工程概况
新建静乐至静游地方铁路工程第五标段, 施工里程为DK109+650-DK112+550, 正线长2.9 km (含河西站) , 土石方工程量共计土石方挖方195万方, 其中, 站场部分挖土方101万方, 挖石方71.4万方;区间部分挖土方13.6万方, 挖石方7.1万方, 基床表层挖方2万方。本标段内段路堑开挖最大深度为50米。
二水文地质条件
新建铁路经过地段由于历次的地质构造及河流的切割、侵蚀作用,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地势高差悬殊。测区最高点位于DK118+410, 地面高程1300米, 最低点位于岚河河床, 地面高程为1150米, 最大相对高差200米。沿线除汾河、西碾河、扶头河、岚河山间河谷以外均为低中山区。地面高程1150~1300米之间, 相对高差200米, 沟谷纵横, 多呈“V”型谷。DK109+650~DK110+700段基岩岩性主要为三叠系二马营群组泥质砂岩夹泥岩, DK110+700~DK112+550基岩岩性主要为上二叠系石千峰组泥质砂岩与泥岩互层。剥蚀作用强烈, 多峭壁悬崖, 坡面上覆盖有风化残坡积物。
附近主要河流有汾河、西碾河、扶头河和岚河。汾河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岚河、扶头河及西碾河为汾河的一级支流。
汾河上游段, 河流绕行于峡谷之中, 平均纵坡为4.4‰, 在距河源约123.3 km的娄烦县下石庄建有汾河水库, 汾河水库是山西最大的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5268 km2,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21.9 m/s, 设计洪水流量3670 m/s, 总库容7.21亿m3。据静乐县沙会水文站资料, 沙会以上汾河流域面积2799 km2, 多年平均流量7.29 m/s, 最大洪峰流量2230 m/s, 河型属山区性河流。
三深路堑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1.深路堑开挖施工方法。该路段最大开挖深度为50米, 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 必须精心组织, 精心施工。
深路堑开挖方法如下:
(1) 全断面开挖段。当路堑开挖深度较浅时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施工时需按照整体工程土方调配方案进行合理填挖调配, 尽量开挖一段, 填筑、压实一段。开始施工时, 选择一段填挖分界处施工, 以便尽快开出一个工作面, 进行土石方的运输, 向前推进施工。全断面深挖路堑开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首先进行第 (1) 、 (2) 部分的开挖, 为石料运输开出一施工平台, 再从上至下按 (3) 、 (4) 、 (5) 、 (6) 的顺序开挖, 然后开挖 (7) 、 (8) 部分, 为石料运输开出第二级施工平台, 再从上至下开挖 (9) 、 (10) 、 (11) 、 (12) 部分, 其中 (4) 、 (6) 、 (8) 、 (10) 、 (11) 、 (12) 部分需要进行光面爆破。
(2) 半挖半填段。半填地段地面横坡大于1∶5时, 路基基底开挖宽2.0 m~4.0 m、内倾坡度为4%的台阶, 以防止路基填筑产生纵向裂缝。分层夯实后加铺土工格栅, 以满足路基稳定性的要求。
上边坡开挖石方自上而下采用爆破开挖, 机械和人工清渣。开挖一级后及时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防护。对于下边坡防护为挡土墙的半填半挖地段, 等到砌筑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才能回填及上边坡开挖。挡土墙砌筑一定高度, 回填一定高度, 再砌, 再回填。半挖半填路段开挖示意图如图2所示。
首先进行第 (1) 部分的开挖, 为石料运输开出一施工平台, 再从上至下按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的顺序开挖, 其中 (1) 、 (3) 、 (5) 、 (8) 、 (11) 、 (13) 、 (14) 、 (15) 部分需要进行光面爆破。
(3) 爆破施工。对于少量石方爆破, 由于不影响工期, 采用潜孔密眼小型爆破, 风钻机打眼。对于大量石方路段, 小型爆破满足不了工期要求, 将采用深孔松动爆破和光面爆破法施工, 降低对岩石边坡的扰动和破坏, 同时满足每日进度计划工作量。
爆破开挖主要采取由上而下分层分台阶纵向推进, 每路基段两端相向开挖施工。对于深路堤两侧高边坡较长地段, 先沿路线中心挖一条槽, 纵向创造两边自由面, 多开工作面进行横向分层台阶布孔开挖, 提高工作效率。
爆破施工程序:
(1) 试爆。在进行正式爆破施工前必须选定一定区域进行试爆, 并对爆破效果进行科学分析, 依据分析结果对本方案中的爆破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后, 方可进行正式爆破施工。
(2) 平整钻机作业场地。施工前, 修建施工便道和钻机作业平台。作业面的平整度以保障钻机移动方便和钻孔时安全为标准。
(3) 布孔与钻孔。按设计的孔距、排距布孔。对台阶面边沿的钻孔, 要特别注意最小抵抗线不要过小, 以防最小抵抗线方向出现飞石。钻孔时要根据设计要求, 确保孔位方向倾斜角和孔深, 并做好雨季炮孔的保护工作。
(4) 装药和堵塞。装药前测量孔深, 对过浅或过深的炮孔, 要调整装药量。回填堵塞的填料宜选取有一定湿度的黏土, 分层回填, 并注意保护孔中的导爆管不要碰损。
(5) 网路联接与安全警戒。使用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进行孔外控制微差起爆时, 为确保网路准爆, 采取双雷管双导爆管网路。爆破前人员及机械设备撤至安全区, 设置安全警戒岗哨, 并准备必要的抢修工具和一定数量的抢修人员。
(6) 爆破安全检查。所有爆破准备工作就绪, 安全员对爆破现场进行最后的全面检查, 确认安全无误, 向现场爆破指挥员汇报, 得到指挥员指令后进行爆破。
(7) 质量标准。爆破的岩石只允许松动开裂, 不允许出现飞石。爆破冲击波、爆破振动需要检算, 控制在《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允许范围内。爆后清碴过程中用挖掘机及时刷坡, 确保边坡平顺整齐, 无危石。
(8) 爆破效果分析。对爆破效果进行科学分析, 进一步优化调整爆破参数, 使今后的爆破施工取得更好的效果。
2.深路堑开挖工艺流程。深路堑开挖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四边坡处理
本标段边坡防护主要形式为骨架护坡、浆砌护墙、框架锚杆。路堑边坡必须逐级开挖, 逐级防护,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时进行路基附属施工, 防止安全隐患发生。
1.骨架护坡。骨架护坡施工顺序如图4所示:
施工方法采用人工开挖基槽, 砂浆拌合机拌浆, 人工铺砌。
砌筑前对基层进行必要的处理, 使基面平顺无浮土及松动岩块;墙基置于稳定可靠的地基之上, 在新填土质路基坡面上砌筑护坡, 待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 砌筑完后覆盖养生。
采用挤浆法砌筑, 严禁灌浆砌筑。砌体砂浆必须饱满, 勾缝美观。
2.浆砌石水沟。基槽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 人工配合清理基底。砂浆采用现场机械拌合, 片石自下而上施工, 挤浆法砌筑, 并按规定养护。施工完毕后统一勾凹缝。
3.浆砌石挡墙、护墙。砌筑前清理基底, 施工前须对坡面进行整平夯实, 使基面平顺无浮土、松动岩块、浮砟;墙基置于稳定可靠的地基之上, 在新填土质路基坡面上砌筑护坡, 待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遇软弱基底加深和扩大基础, 以及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4.框架锚杆。
(1) 锚杆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2) 施工方法及要求:
(1) 框架锚杆适用于岩质路堑边坡结构面发育、岩体破碎地段, 软硬质岩互层及全风化层地段等路堑高边坡的坡面防护工程。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30, 混凝土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规定。
(2) 锚杆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0°, 坡面配合框架梁使用。
(3) 锚杆孔位应按设计要求准确放置于坡面上, 孔位误差不得超过±0.2 m;锚孔的孔斜度 (倾角) 误差不超过±20;实际钻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大0.2 m。
(4) 锚杆钻孔必须采用风动钻进, 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风清孔, 清除孔内岩粉和积水。严禁水冲钻进, 严禁用高压水冲清孔。
(5) 锚杆设计长度根据岩体破碎程度和岩土类型设计为12.0 m, 锚杆用2根ф25 mm锚杆 (HRB400级钢筋) , 锚孔直径90 mm。锚杆的设计长度不含埋置于锚头内的长度。锚杆的钻孔深度应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
(6) 锚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 采用孔底返浆法, 灌注M30水泥砂浆, 使用PO42.5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时, 其水灰比在0.40至0.55之间。
(7) 锚头应与框架梁同时浇筑。框架梁横向 (线路方向) 每隔3D (D详见路基通用图) 设伸缩缝一条, 缝宽0.02 m, 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框架纵梁、横梁均需现场放线、开槽、现浇混凝土, 混凝土露出坡面20 cm, 横梁内侧应夯填黏土, 并设10%横坡, 以利坡面排水。
(8) 边坡开挖必须从上至下分层开挖, 开挖一级后及时施工锚杆及框架梁。
(9) 框架内为土质边坡时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岩质边坡时采用喷混植生防护。
五结论
1.深入讨论了深路堑开挖的施工方法, 即全断面开挖、半挖半填开挖及爆破开挖施工。
2.讨论了边坡处理的方法, 边坡防护主要形式为骨架护坡、浆砌护墙、框架锚杆。
3.详细论述了爆破开挖施工的方法和施工过程。
4.泰安和济南交界段, 预裂爆破的振动衰减公式中K取220, α取1.57, 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樊艳娣, 李绍宏.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10 (5)
[2]陈小克.高填方路基填筑的缺陷检测与防治[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6)
[3]温春兰, 杨伟杰.路基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要求[J].今日科苑, 2008 (10)
[4]刘瑞胜.浅谈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4)
路基边坡 篇2
2.1路基边坡的破坏。路基边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使路基边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最终导致边坡破坏,进一步造成路面塌陷,直接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还要受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直接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边坡破坏还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高度,路基压实度有关。一般来说,砂性土路基边坡较粘性土边坡易于遭受冲刷而破坏;较高的路基边坡比较低的路墓边坡更容易遭受坡面流水冲刷;压实度较好的边坡比压实度差的边坡更耐冲刷。冲刷破坏一般发生在较缓的土质边坡上,如砂型土边坡、亚粘性土边坡,黄土边坡等。在日常大气降水和风化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水冲沟,如平常不注意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日积月累,逐年扩大。加上冬季积雪,造成坡脚湿软,路基强度降低,上部土体失去支撑,最终发生破坏。同时,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截起的雨雪水,也会冲刷坡脚。因此,对土质路基来说,边坡坡脚是边坡的最薄弱环节,应加强养护。
2.2路基边坡的破坏和防护需注意的问题。(1)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2)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3)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农村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探讨 篇3
关键词:农村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1-0112-02
路基,特别是农村公路的路基,在水、风、冰冻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经常发生变形和破坏,例如,边坡的表土剥落,形成冲沟已经滑塌等。文章结合对目前农村公路的路基边坡防护情况的调查,探析了几种适合在农村地区实行的边坡防护技术。
1农村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情况
1.1实际调查后发现的问题
为了调查各个地区的农村公路边坡防护的情况,通过与相关单位的领导、技术人员座谈和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如下问题:①农村公路路基基本不作防护,部分山岭区和浸水路段有少量工程防护设施,如浆砌仰斜式路堤墙、浆砌片石护坡等。②农村公路绝大多数依靠天然植被的防护作用,在边坡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条件下,基本没有防护。③从农村公路的施工图设计资料来看,对路基防护考虑得不多,只是要求路肩土适合植物生长。④农村公路缺少专业的养护队伍。⑤有许多村、镇路段,结合村镇建设,公路两侧进行了绿化,采取了一些植物防护措施,如种草、铺草皮等。对绿化的植物种类的选择,当地养护部门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一般路段路肩上种植三角梅、水腊、四季锦带、黄心菊、串红等,沿溪线种植杨树、柳树等,并形成林带。
1.2调查资料
根据广西各县反馈的资料和进行的实地调查,
2农村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推荐
从各地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公路,尤其是低等级以及存在受限路段的公路,路基防护技术简单,防护设施数量少,类型单一;我们知道,现有的路基防护技术不仅从理论上或是实践中,都是丰富多样的。考虑各地的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建设现状以及气候植被特点,本着技术可靠、结构简单、经济合理、尽量利用当地材料的原则,在填方高度大于6 m(含6 m)的一般路堤、高路堤(土质填方高度大于18 m,石质填方高度大于20 m)浸水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部应设置防护设施。
2.1一般要求
(1)路基防护应按照设计、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等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适当的工程类型或采取综合措施,以保证路基的稳固。不要轻易取消或减少必要的防护工程措施,而给养护管理遗留繁重的工作量。
(2)对水流、风力、降水及其他因素可能引起路基破坏的,均应设置防护工程。在冲刷防护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使防护工程收到更好的效果。
(3)在不良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对粉砂、细砂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以及黄土和黄土类边坡,均宜在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防护。路堑边坡应根据边坡岩层组成及坡面弱点分布情况考虑全面防护或局部防护。
(4)坡面防护一般不考虑边坡地层的侧压力,故要求防护的边坡有足够的稳定性。但护面墙可用于极限稳定边坡。
(5)对高而陡的防护构造物,设计时要考虑设置便于维修检查的安全设施。
2.2植物防护技术
2.2.1种草
使用条件: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且宜于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堤与路堑边坡,用以防止表面水土流失,固结表土,增强路基的稳定性。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种草不宜生长,不宜采用此种防护。边坡上已扎根的种草防护,可容许缓慢流水(0.4~0.6 m/s)短时冲刷。
注意事项:首先,选用草籽应注意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通常应以容易生长、根部发达、叶茎低矮、枝叶茂密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为宜,常用的有白茅草、毛鸭嘴、鱼肩草、果圆、雀稗、鼠尾草和小冠。最好采用几种草籽混合播种,使之生成一个良好的覆盖层。其次,种植时草籽宜掺砂或与土粒拌和,使之播种均匀,播种时间以气候温暖、湿度较大的季节为宜。
2.2.2铺草皮
使用条件:路基坡面上铺草皮防护,其作用与种草防护相同,前者使用时要求当地有足供挖取使用的草皮地段,但在边坡较高陡和坡面冲刷较严重的地方,铺草皮较种草防护收效快。
块状草皮的尺寸:一般为20 cm×25 cm、25 cm×40 cm及30 cm×50 cm几种;带状草皮一般宽25 cm,长200~300 cm;草皮厚度根据草根的深度而定,一般为6~10 cm,干旱和炎热地区可增加到15 cm,挖草皮时,草皮两端斜切(横切面为平行四边形)。
铺草皮的常用方法:第一种是平铺草皮,在整个坡面上平铺草皮;第二种是平铺叠置草皮;第三种是方格式草皮;第四种是片石方格草皮。
注意事项:草皮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的耐旱草种,如白茅草、假俭草等,干枯、腐朽及喜水草种不宜采用,泥沼地区的草皮禁用;铺草皮前应将边坡表面挖松整平,如有地下水露头,应做好排水设施;铺草皮前应在春季或初夏,干燥地区在雨季进行,不宜在冻冻或解冻时期施工;路堑边坡铺草皮时,应铺过路堑顶部1 m或铺至截水沟边。
2.2.3植树
在路基边坡上合理地植树,对加固路基有良好的效果。也可以和种草、铺草皮配合采用,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植树适用于土质边坡及严重风化的岩石坡和裂隙黏土边坡。但对经常浸水及经常干旱的边坡及粉质土边坡不适宜采用。
植树的作用:植树可以加强路基的稳定性;降低流速,防止和减少水流对路基的冲刷;还能防风、防沙,同时也可以美化路容、调节气候,并可获得部分木材,增加收益。
植树的形式和间距:植树的形式,可以是带状或条形,也可以栽成连续式,也就是栽满防护的全部区域。
注意事项:植树最好选在1∶1.5或更缓的边坡上;树种适合选用在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能迅速生长、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的树种。植树后在树木未生长前,应防止流速大于3 m/s的水流侵害。当植树地带可能受到流水冲击时,应在前方设置障碍物,加以保护。
2.3工程防护技术
2.3.1干砌护坡
干砌护坡的常见形式为干砌片石和干砌块石,可按需要砌单层或双层,单层厚度不小于25 cm干砌片石护坡垫层可采用碎石及砂砾,其厚度为10~15 cm;基础选用较大石块砌筑,其埋深至侧沟底。
干砌防护中的石料应选择未风化、质地坚硬的片石或块石。其他地区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坚硬耐久的块状工业废料、建筑用砖等干砌护坡。
2.3.2浆砌护坡防护
浆砌片石护坡,一般采用等截面,其厚度视边坡高度与坡度而定,一般为0.25~0.5 m;石料质量应符合公路行业砌筑要求;施工时清刷坡面松动土层、冲沟,坑洼处应分层填实避免被面沉落而引起护坡破坏;伸缩缝每隔10 m设一道,缝宽2 c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泄水孔根据需要每隔2~3 m上下左右交错位置,孔径0.1 m,对土质边坡上的泄水孔,应在一面0.5 m范围内设置反滤层,以防淤塞。
2.3.3抹面、捶面
抹面材料可采用石灰炉渣灰浆、石灰炉渣三台土或水泥石灰砂浆,表层可涂软化点稍高于当地气温的沥青保护层。抹面厚度为3~7 mm,由2~3层组捶面材料可采用水泥炉渣混合土、石灰炉渣三合土或四合土。捶面厚度为10~15 mm。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防护中,除了采用以上的防护施工技术外,也可以采用综合防护技术,使两种防护共同发挥作用,不仅防护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对公路环境的美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洪举等.山区填方路基的地下水渗流防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
2 祝海燕.路基边坡典型防护型式及图库开发研究[J].长安大学,2002
Embankment Slope Protection of Rural Roads
He Rongjin
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rural road embankment slope protection Survey, Analysis of several implemented in rural areas for slope protection technology.
隧道边坡与路基边坡顺接设计 篇4
1. 1 工程概况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二期工程起于乐清北白象枢纽, 终点位于黄华镇北, 与温州绕城高速北线二期黄华枢纽相接, 路线全长13. 4 km。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二期工程全线有多处隧道, 当隧道终点边坡与路基边坡级数相差太多时, 需要实现隧道边坡和路基边坡美观、平顺的衔接, 并保证边坡的安全和稳定。其中, 南山隧道左洞终点桩号为ZK38 + 695, 隧道边仰坡为二级边坡, 而与隧道连接的ZK38 + 695 路基挖方为9 级边坡, 边坡高约82 m, 在施工图纸中, 路基和隧道边坡之间未设置边坡过渡段, 为保证边坡稳定安全, 隧道边坡和路基边坡之间需要实现顺接, 此外, 为降低施工预算外的成本, 需要尽量减少挖方量。
1. 2 地质条件
坡表分布厚度不等的残坡积含黏性土碎石层, 杂色, 稍密, 厚度不大, 一般为0. 5 m ~ 2. 0 m, 工程性质一般, 属普通土 ( Ⅱ) ; 下伏基岩为凝灰岩、辉绿岩, 强风化岩, 节理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 岩芯呈碎块状, 锤击易碎, 属软石 ( Ⅳ) ; 中风化凝灰岩被辉绿岩分为上下两层, 上一层岩体比较完整, 岩质坚硬; 下一层岩体较破碎, 岩质坚硬; 辉绿岩, 发育规律性较差, 岩体完整~ 较完整, 岩质坚硬, 岩性接触面为硬质结构面, 平直, 较光滑, 属坚石 ( Ⅵ) 。
1. 3 气候条件
工程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全年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风速2. 0 m/s, 台风期间台风频繁, 风力一般为8 级~ 12 级, 最大可达12 级以上。台风侵袭期, 台风会带来大量降水, 其特点为水量集中、历时短、强度大等。
1. 4 工程难点
1) 若隧道明洞段ZK38 + 675 ~ ZK38 + 695, 按照9 级边坡开挖, 多产生约80 000 m3土石方量, 在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施工预算中均没有涵盖这部分土石方量, 因此, 将在施工预算外, 额外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 并且容易造成过度浪费; 2) 明洞开挖红线附近有墓地, 若按9 级边坡开挖, 将波及周边墓地, 在实际施工中, 需尽可能绕开墓地, 以减少施工阻力和纠纷; 3) 为降低施工预算外的成本, 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 考虑了多种方案, 如小坡率垂直开挖、短距离 ( 5 m ~ 10 m) 快速渐变等方法, 经计算, 小坡率垂直开挖不符合边坡安全稳定标准, 短距离 ( 5 m ~ 10 m) 快速渐变不符合美观要求等。
2 南山隧道左洞边坡与路基边坡顺接
2. 1 概况
南山隧道左洞终点桩号为ZK38 + 695, 隧道边仰坡为二级边坡, 其中ZK38 + 675 ~ ZK38 + 695 为隧道明洞段。南山隧道终点桩号ZK38 + 695 之后, 连接9 级高挖边坡路基, 路基边坡高约82 m, 在施工图纸中, 路基和隧道边坡之间未设置边坡过渡段, 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 需要确保隧道过渡段与路基边坡平顺衔接, 同时, 需要尽量减少挖方量, 降低施工预算外的成本。根据施工图纸, 南山隧道左洞终点ZK38 + 695 隧道边坡与路基边坡在ZK38 + 695 断面9 级~ 3 级边坡存在一个垂直开挖面, 示意图如图1, 图2 所示。
2. 2 基本思路
为实现南山隧道左洞终点边坡与路基边坡平顺对接, 考虑了以下4 种方案:
1) 以桩号ZK38 + 695 为扇心, 以1 ∶ 0. 25, 1 ∶ 0. 5 等小坡率开挖, 经计算, 不符合路基边坡稳定性要求, 该方案被否决;
2) 在ZK38 + 690 ~ ZK38 + 695 之间, 设置5 m的快速渐变段, 实现边坡对接, 经计算, 边坡稳定性和衔接的平顺性均不够好, 该方案被否决;
3) 在ZK38 + 685 ~ ZK38 + 695 之间, 设置10 m的渐变段, 实现边坡对接, 经计算, 边坡安全稳定性符合要求, 挖方量较小, 但是路基衔接不够平顺和美观, 该方案被否决;
4) 在隧道明洞段ZK38 + 675 ~ ZK38 + 695 之间设置边坡过渡段, 将路基1∶ 1 边坡顺接至隧道边坡, 经计算, 满足边坡稳定性的要求, 且边坡衔接平顺、美观。
根据上述方案比较, 采用第4 种方案。
2. 3 边坡最小坡度的确定
在计算边坡稳定性时, 根据瑞典法 ( 瑞典学者费兰纽斯提出) , 找出各个挖方边坡横截面的最危险圆弧滑动面, 并计算其稳定性。
经计算, 当6 级边坡以下采用1∶ 0. 25 的挖方边坡, 6 级以上采用1∶ 0. 75 和1∶ 1 的边坡时, 根据毕肖普算法, 稳定安全系数约为1. 9, 大于1. 3, 满足安全稳定要求。以ZK38 + 685 为例, 边坡线如图3 所示。
2. 4 方案
在基于边坡稳定安全的基础上, 为减少挖方量, 又能顺接, 满足美观, 施工方便的要求, 在ZK38 + 675 ~ ZK38 + 695 段之间的20 m隧道明洞范围内, 以1 m为单位, 逐米渐变边坡的坡率和每级边坡的坡长, 实现ZK38 + 695 路基边坡转化为图4 中ZK38 +675 的边坡, 即实现将9 级边坡逐渐降为2 级边坡。
在边坡渐变中, 第一级边坡由ZK38 + 695 处的4 m高, 升至ZK38 + 675 隧道横断面的12 m高。二级边坡由ZK38 + 695 横断面的10 m高, 过渡到ZK38 + 675 断面时, 二级边坡以1∶ 0. 25 的坡率, 直接延伸至ZK38 + 675 隧道横断面的山坡地面线 ( 约12 m高) 。
从ZK38 + 695 的路基9 级边坡降至ZK38 + 675 断面的2 级边坡, 三维视图如图4 所示。
2. 5 结论
在实现路隧边坡的平顺衔接后, 在保证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 经计算, 得到边坡挖方量如下: 总挖方量: 31 872. 482 m3, 其中, ZK38 + 675 ~ ZK38 + 695 的挖方量为29 405. 543 m3, 暗洞边仰坡增加挖方量为2 466.939 m3。大大小于80 000 m3 ( ZK38 +675 ~ ZK38 +695 之间全部9 级边坡开挖, 约产生的量) , 有效的减少了挖方量, 节约了施工成本。
3 总结
1) 在路隧结合部的衔接设计中, 针对隧道仰坡和路基边坡的坡高差太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边坡安全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可善于利用隧道20 m明洞渐变段, 在保证边坡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 采用边坡渐变的方式, 通过改变不同层级边坡的坡率和坡高, 实现边坡平顺、美观的衔接。2) 在路基高边坡设计施工中, 可在1级边坡采用锚杆挡土墙防护, 2 级~ 8 级边坡采用锚杆加主动防护网, 9 级以上采用主动防护网, 为保护生态环境, 坡面采用厚层基材绿化。
摘要:以具体工程为例, 分析了该工程的施工难点, 介绍了隧道边坡与路基边坡的平顺对接方案, 并确定了边坡的最小坡度, 指出采用边坡渐变的方式, 既实现了边坡平顺、美观的衔接, 又节约了施工成本。
关键词:隧道边坡,路基边坡,挖方量
参考文献
[1]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2][日]本松冈元.土力学[M].罗汀, 姚仰平, 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3]姜德义, 朱合华, 杜云贵.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滑坡防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4]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路基边坡 篇5
①准备阶段:
喷植前应修好天沟等排水设施,修整坡面,嵌补凹槽、坑洼、准备好喷混材料等,喷射混合物由黏土、谷壳、锯末、水泥及复合肥等拌合,喷混材料应随拌随喷。粘土要先放在搅拌机中预拌,粉碎成粉状达到要求后,再加草籽和化肥,拌合均匀。
备好风、水、电。
备好塑料网、梯架。
②喷播操作:
检查风、水、电路与机具,
在已修整好的边坡上先撒上一层客土。
人员与喷射机就位,调整好进料阀门,向机组的料斗中加料。
打开进风管阀门,开启喷头水阀,湿润坡面。
调整供水量,使混合料湿润成浆状,喷到坡面上的泥浆光泽而不下流。喷射枪尽量垂直坡面,从上到下反复喷射数次达设计厚度。喷射厚度为0.08~0.1m。
停料、断水电、关闭风路、停机。
回收回弹料。
③养护: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综述 篇6
【关键词】路基;边坡;防护;施工
引言
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挖作业,改变了原有的整体稳定性,而且长期在大气、雨水以及交通荷载的作用下,如果没有科学的路基防护体系,很容易出现路基的失稳、滑坡等工程病害问题。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路及稳定性,防范各种路基病害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由于路基边坡防护类型较多,因此在防护工程施工中,应该结合地质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气象水文条件,科学合理的使用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柔性支护与防护、综合防护等几种防护措施,充分发挥路基防护工程在稳定路基方面的作用,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运营的顺利进行。
1、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对于路基防护工程施工而言,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做好路基的挖方、填方以及刷坡施工作业,这也是后期边坡防护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对于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应该进行如下控制管理:
(1)路基填方施工。路堤的填筑应该按照路基标准横断面的要求,提前放出路堤坡脚的位置,然后进行表土的清除以及基底的压实工作。如果地面横坡较陡,应该进行横向台阶的开挖,必要时铺设土工布以免后期路基出现横向裂缝。路堤的填筑,采取全断面分层填筑、连续压实以及强振碾压的施工作业工艺,以尽可能的减少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
(2)路基挖方施工。为了避免在开挖施工中出现边坡错位的情况,应该在施工前首先放出坡口的位置,然后再按照要求开挖截水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坡率进行开挖作业,同时预留30cm以便于进行人工修整。对于有可能出现滑坡或者是坍塌的地段,应该加强观测并及时的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3)路基刷坡。在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坡面采用刷坡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刷坡时一般采取人工配合挖掘机的作业方式,按照设计坡度进行施工作业。用挖掘机刷坡时要预留约10cm厚由人工清除,以保证路基边坡的密实度。刷坡后,要求坡度准确、平顺、无鼓肚、坑洼现象。
2、植物防护工程施工
对于路基边坡坡率相对较缓、边坡稳定性较好以及冲刷不严重的路基,可以采取植物防护的形式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植物防护具体可以分为植草防护、铺草皮以及植树防护等几种形式:
(1)植草防护。植草防护主要用于坡率缓于1:1,坡面水径流速度小于0.6m/s的情况。植草防护主要有撒播草种、喷播草籽以及客土喷播三种作业方式,其中撒播草种主要适用于边坡土质较软的情况,喷播草籽法可以用于砂砾土质。客土喷播法则适用于土质较差的条件,通过使用团粒剂将客土形成团粒化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
(2)铺草皮。铺草皮相比植草防护平铺草皮适用的坡率范围更大,主要适用于土质边坡,坡面冲刷更为严重的情况。在铺草皮施工过程中,施工前应将坡表挖松平整,并洒水湿润,在铺完草皮后应该定期洒水养护,以提高草皮成活率。
(3)植树防护。对于坡度缓于1:1.5的各种土质边坡以及强风化的岩质边坡,则可以采取植树防护的施工方式。植树防护一般采用普通的挖树穴的方式施工,在栽植后应经常浇灌,直至灌木或者树苗成活,一般情况下植树防护一般与植草防护结合使用。
3、浆砌工程防护施工
浆砌体防护主要有挡土墙、护面墙、拱形骨架、网格型骨架以及衬砌拱护坡等几种防护形式,其施工要求如下所示:
(1)施工放样。在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作业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测量放样,对于部分防护工程应该提前安装好模架,以明确需要施工内容的具体位置以及施工作业范围。
(2)基础的开挖。对于浆砌体基础开挖一般选择采用挖掘机分段开挖,预留基底20cm采取人工整修处理。开挖到位后,验槽进行隐蔽签证合格后方可开始砌筑。
(3)材料质量控制。用于施工作业的片石、石料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石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整修到规格尺寸的石料,镶面片石应该选择表面平整光滑的石料。
(4)砌体施工。浆砌片石一般采取挤浆法进行施工,按照挂线施工的方式开展,工程控制重点为确保护工程的整体平顺以及坡度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上下层片石砌缝应该错开,并按照设计要求间隔一定距离预留沉降缝。
4、柔性防护工程施工
当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柔性防护形式主要是三维网植被防护以及钢绳网防护两种形式:
(1)钢绳网防护。钢绳网防护的按照作用机理不同分为主动防护以及被动防护两类,主动防护主要是通过锚杆以及支撑绳将钢绳网固定在坡面上,借助于张拉的单层或者双层钢绳网对边剥落、溜塌或坍落土石材料进行防护,并形成对于整个边坡坡面的连续支撑。被动防护则是由钢绳网、固定系统、减压环和钢柱四部分组成的柔性拦石网组成,通过将锚杆作为固定系统,将冲击钢绳网的作用力通过柔性网将荷载通过锚杆传递消散。
(2)三维网植被防护。三维网防护作用机理为通过在内部填充草籽的方式发挥保护的作用,特点就是固土效果以及抗冲刷能力较好,对于稳定的土质、岩质边坡、土质贫瘠或者是土石混填的边坡适用性较好。施工流程为首先对边坡整理成型,然后挂网固定,进而覆土播种,然后再覆土并覆盖纤维布,浇水养护待植被成活后即可完成施工作业。
5、锚杆混防护工程
锚杆防护主要是通过将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区域,利用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边坡土体深处。当前在公路施工中锚杆防护主要适用于土质边坡以及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等情况,应用形式最多的就是锚杆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
对于锚杆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的施工,施工重点主要是锚杆和框架梁的施工,在锚杆施工中施工控制的重点在于钻孔的钻进以及锚固注浆,一般采用干钻以免造成边坡地质条件的破坏,同时尽可能采用高压劈裂注浆法来提高锚固力。对于框架梁的施工一般采取C25混凝土整体浇注的方式。
结语
公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作为提高边坡稳定性,预防边坡滑坡坍塌等工程病害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确保公路工程安全顺利通车的基本保障。因此,边坡防护工程建设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公路等级以及气候等实际情况,结合不同防护形式的作用机理,合理的选择边坡防护形式,并积极引进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工程路基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志民,宋晶晶.浅谈贵州地区公路改造项目路基防护与加固[J].山西建筑,2009(19).
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篇7
边坡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 免受雨水冲刷, 降低温差及温度变化的影响, 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 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定程序上还可以美化路容, 协调自然环境。
1 植物固坡的作用
种植地被植物作覆盖物主要是为减少对路基边坡上表土层的冲刷, 以达到固定边坡的效果, 其作用如下:
(1) 地表植物具有浅而发达的根系, 能固定土壤, 从物理结构上能阻碍土壤 (或其他上表物质) 往坡下移动。
(2) 植物能将雨水截留, 使水直接渗入土中而不让它们从坡面流过, 冲刷表土。
(3) 水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输送至叶片, 从而减少地表水流至坡下。
(4) 水分从植物茎叶上直接蒸发掉, 而实际上达到坡面的水流量也将大大地减少。
(5) 植物覆盖还可以降低土壤的极端温度, 保护坡面免受风蚀。
2 固支植物选择的要求
根据种植坡面的各个决定因素考虑, 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能在地表连续生长的地被植物, 其本身应有助于固定土壤, 并能截留雨水, 使之不过快地从坡面流走而将表土冲刷掉, 但在黄土湿陷性地段, 雨水穿过地面渗透到下层, 也可能会加重基层的不稳定性。所选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的特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用的植物必须种植后尽快成活, 使坡地然条件的健壮品种, 从这点上来说, 土生土长的野草最好, 但大量得到却很困难。
(6) 必须容易大量得到草籽, 价格要便宜。
3.2 种植草木植物的应用技术
在边坡上种植草本作物, 主要困难之一是此类植物发芽缓慢, 表土连同播下的种子极易遭受表面侵蚀现象的损害, 因此必须采用各种技术以便将这种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 整地。草作植物虽无粗大主根, 根系较浅, 但也要具备40cm的土层, 因为有80%的根系在这层土中生长;在熟土缺乏的情况下, 表土层厚度也应保持在20cm以上;另一方面, 当表土质量差, ph值不大于8.5的强碱土壤条件下, 必须采取换土或调酸等措施。
对石质边坡可做成20cm的反坡带植沟形式, 外借改良土填平植沟后, 再植草作植物。
坡面应平整、密实、湿润。边坡土石松动, 经常有落石的地方, 可筑挡土墙配合防落石栅, 再挂网植生。
(2) 播种技术及时间。草作植物播种方法有撒播法、喷播和行播法等。采用撒播法时, 草籽应均匀撒布在已清理好的土质边坡上, 播后最好用草度覆盖, 并以竹片固定, 既防雨水冲刷, 又促进草籽发芽生长, 同时可节省人力1/3, 施工后两个月可成长20cm。对于利于草类生长的土质, 应在坡面先铺一层10~15cm的种植土, 播种量控制在20g/m2左右。当路堑边坡较陡或较高时, 可通过试验采用草籽与含肥料的有机质浆混合, 用喷播法将混合物喷射于坡面, 采用行播时, 首先在整好的坡地上开沟, 深5~10cm沟距离15cm, 用等量的细土或沙子与种子拌匀撒入沟内。播种时起到固土作用后, 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 不会污染环境, 效果很好。
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 浆砌片 (块) 石、卵 (砾) 石等做骨架, 框架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铺助防护措施。
3.3 边坡保护的常见方法
(1) 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抹面防护适用于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挖方边坡。
(2) 护面墙:分为实体、窗孔式、拱式等类型, 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 并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
(3) 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 严重剥落的软土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水及受水冲刷较轻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4) 浆砌片 (卵) 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 波浪作用较强, 用水流、漂浮等撞击的边坡, 对过分潮湿或冻害严重的土质边坡应先采取排水措施再进行铺筑。
(5) 浆砌预制块防护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 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 在严寒地区不应低于C20。
(6) 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适用于直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既有铁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 篇8
1 既有路基状况
1.1 路基概况
东平铁路为单线铁路, K36+860~K36+926段共计66单侧米为单线路堤, 路堤高约8.0 m。原路基坡面为拱形骨架防护, 紫穗槐植被, 坡脚未设挡土墙支护。铁路线路防护栅栏位于坡脚外边缘处。
1.2 水害状况
2013年雨季, 地表水渗入路基土体降低了土的抗剪强度, 渗入地下危及路基的稳定性, 同时地表水造成了坡面冲刷。水害活动引起的各种路基病害, 是路基变形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该段路基边坡遍布冲沟, 坡脚被冲毁, 土石流失殆尽, 严重危及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本段路基水害现场状况见图1, 图2。
2 病害原因分析
本段路基水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路基填料不良、填土结构疏松, 路基密实度不足, 且防护圬工质量差, 抗冲刷能力差, 致使路基坡脚被冲毁。2) 雨水冲刷。路基坡脚外为沟壑, 且冲刷剧烈。雨水冲刷使路基土流失, 坡脚被冲毁, 严重破坏了路基结构。3) 在列车加载、车流密度加大的作用下, 路基土不断发生塑性变形, 增大了路基填土的变形量, 同时受水害影响导致路基土承载力不足, 造成边坡溜塌、沉陷。4) 路基坡脚未做挡土墙支护, 稳定性差。
3 病害整治方案
1) 拆除被损坏的拱形骨架及石砌路肩墙, 用筛分山皮土换填路肩, 填土恢复路基坡脚, 并设浆砌片石护坡。2) 用山皮土帮宽、加固边坡, 提高路基边坡密实度及承载力, 提高路基边坡抗冲刷能力。3) 在坡脚设重力式挡土墙, 杜绝雨水冲刷、浸泡路基坡脚, 提高路基稳定性。
4 技术方法及要求
4.1 作业流程
安清工地及备料→测量放线→挖边坡→夯填土方→整修路堤边坡→测量放线→挖基坑→夯填碎石及反滤层→砌筑圬工→回填基坑→清理场地。
4.2 技术要求
1) 土方工程。按设计要求放线, 路肩纵向取平, 路肩边缘呈直线或圆顺曲线。挖除坡面松土, 沿路基面向里挖成横向不小于1 m的台阶, 分层夯填土方, 每层厚度不超过20 cm, 压实标准符合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 砌体工程。基础砌体施工前, 应按有关规定处理和检查基坑。砌体变形缝、泄水孔和防水层的设置, 应符合设计规范。基础砌体的砌筑, 当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时, 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 再坐浆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 可直接坐浆砌筑。当使用有层理的石料时, 层理应与受力方向垂直。砌石作业必须采用挤浆法, 严禁采用灌浆法, 使砂浆饱满, 砌体坚实牢固, 表面平整, 砂浆符合设计标号。3) 挡土墙工程。基坑开挖时底部应考虑0.3 m宽工作面, 按1∶1比例放坡, 基底必须夯实, 回填土方密实。挡墙埋深不小于1 m。在浇筑混凝土前, 地基面应予清理, 并采取防、排水措施, 按有关规定填写检查记录。在旧混凝土面上继续浇筑新混凝土时, 基面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 MPa;b.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混凝土层应凿除, 并应用水冲净、湿润, 但不得存有积水;c.新混凝土浇筑前, 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 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 (竖向施工缝处可刷一层水灰比为0.3左右的薄水泥浆) , 或铺一层厚约30 cm的混凝土, 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然后再继续浇筑新层混凝土;d.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应捣实。混凝土浇筑后, 12 h内即应覆盖和洒水, 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操作时, 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拆除模板时, 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 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 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5 结语
在我国运营的铁路线上, 由于水害所引起的铁路断道事故平均每年有上百次, 其中有80%是由于路基问题引起的, 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近几年随着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 对路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路基边坡被冲刷, 确保路基安全稳定。
摘要:简要介绍了既有铁路路基存在的病害状况, 对产生水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案, 并采取了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 以提高铁路路基质量, 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整治方法
参考文献
[1]宫全美.铁路路基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2]许玉成.浅析路基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路基工程, 2001 (4) :64-66.
[3]彭华, 张鸿儒.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 2005, 13 (2) :195-199.
[4]吴邦颖.路基工程[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 1989.
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问题浅析 篇9
1 影响公路路基边坡稳定的因素
当边坡成型后, 多会受到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的影响, 导致边坡稳定性减低, 造成崩塌破坏。边坡失稳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潜在影响因子和诱发影响因子两类。
1.1 潜在影响因子
1) 地形因素。现今地形的呈现多是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造成, 在地形的表现上包括坡高、坡宽、坡度及坡向等;
2) 地质材料。边坡主要由单一或多种地质材料所组成, 材料特性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地质材料的组成成分包括矿物的种类、组织、胶结状况、成岩时间等, 其外在的表现则为岩性、土壤种类、力学强度及抗风化能力;
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影响边坡稳定性最主要的因子之一。当岩体中存在不连续结构面如层面、节理、劈理、片理、剪裂带及断层等, 会使岩体成为不连续或破碎的岩石, 降低岩体强度或提高受风化的影响, 而此不连续结构面的存在也轻易发展成破坏滑动面, 提高边坡的不稳定性。
1.2 诱发影响因子
1) 环境。由于环境因子涵盖范围较广, 下面主要针对降雨、地下水、风化与侵蚀作用及地震等对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逐一加以介绍。降雨, 水是造成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降雨后易使地表材料软化降低强度, 并增加孔隙水压, 降低边坡稳定。有学者指出对自然边坡最不利的环境因素是持续性的暴雨, 易造成坡面侵蚀与坍塌。同时, 雨水通过渗透作用会促使地下水位升高, 导致边坡失稳。地下水, 地下水对边坡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水压作用于垂直裂缝, 产生水平推力, 使得岩坡或土坡被推向下方;浮力作用于潜在滑动面之上, 使得有效正应力减小, 降低该面的摩擦力;对页状矿物, 尤其是黏土矿物, 产生润滑作用, 使的抗滑动的能力降低;改变物理及化学性质, 使得岩质、土质变坏, 降低强度, 使得边坡失稳。风化及侵蚀作用:边坡岩石风化后, 强度大幅降低, 易使护坡作用降低, 导致侵蚀量增加, 然后新鲜的岩层再次暴露, 进一步被风化与侵蚀。地震, 地震产生的地表加速度会使边坡下滑力增加, 反抗力减小, 同时地震释放的水平震波易使缺乏反抗横向剪力作用的边坡发生破坏。
2) 人为。因人为活动造成边坡失稳的影响因素称为人为因子, 如道路开挖、山坡地开发、爆破、采矿及开垦等。山坡地不当开发, 不当加载, 坡脚不当开挖, 边坡防护不当都将会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2 边坡失稳防护形式
2.1 植物防护
采用植物防护, 增加植被面积, 减少地表径流, 可从根本上减少路基的水土流失。植物覆盖对于地表径流和水土冲刷有极大的减缓作用。枝叶繁茂的树冠能够截留一部分降水量, 庞大的根系能直接吸收和涵蓄一部分水分, 还可稳定地表土层。而没有植被覆盖的地方, 降水量全部落在地表面, 形成径流, 造成水土侵蚀和冲刷。植被的根系能与土层密切地结合, 根系与根系的盘根错节, 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 从而有效地稳定土层, 固定沟坡, 阻挡冲刷和塌陷, 有机械的防护作用。
2.2 框格防护
框格防护多用于路基下边坡, 是一种辅助性的防护措施, 除具有对路基边坡的一定防护作用外, 还有对路容的美化效果, 尤其在互通立交范围内边坡应用最多,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重视路容美化, 因此往往采用这种防护形式。
2.3 护坡
在稳定的边坡上铺砌 (浆砌或干砌) 片石、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以防止地表径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的冲刷称之为护坡。铺砌方式一般采用浆砌, 冲刷轻微时, 可采用干砌。
位于河滩或滞洪区内的路基, 往往处于洪水的直接威胁之下, 因此必须采用护坡防护措施, 防护高度应至少在路基设计洪水位加浪高、壅水高及0.5m安全值以上。另外, 当路基沿溪, 路基边坡侵占河道时, 也要采取护坡防护措施。
2.4 封面
在施工喷射混凝土防护前, 坡面不应有风化碎渣、风化土层, 全风化岩石不宜采用喷射混凝土防护措施, 为防止喷射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裂缝或剥落, 加设防裂金属网或高强聚合物土工格栅是必要的。当岩体具有沿倾向路面的岩层顺层滑动的潜在危险时还应采取加抗剪锚杆的锚固措施。
2.5 护面墙
在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的防护设施中, 护面墙是上边坡采用较多的防护形式, 而且多是实体护面墙, 一般根据边坡的高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采取半防护或全防护措施。在半防护措施中, 有时采用坡脚护面墙, 由于路堑的开挖, 改变了空气的流向, 在路堑内形成旋转气流, 雨雪天气, 该气流携带着雨雪对坡脚的冲刷破坏能力最大, 同时汽车高速行驶溅起的雨雪水也直接冲刷坡脚。自然降水自坡顶沿坡面向下流, 流至坡脚时, 速度最大, 冲刷最严重, 因此在坡脚处设置矮墙是最起码的防护措施。从另一方面讲, 在坡脚设置护面墙还起到诱导行车视线的作用。对于土质边坡, 技术、经济条件允许时, 还可以搞绿化, 种植一些藤本植物, 美化环境。
3 结论
随着公路建设不断发展, 由于道路边坡失稳影响行车安全, 甚至掩埋道路, 中断交通, 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加强道路边坡防护至关重要, 根据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 所采取的边坡防护相应措施也不同, 还有待探索研究。
摘要: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在保持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减少公路路基病害的发生, 确保行车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影响公路路基边坡稳定的因素, 并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问题
参考文献
[1]董晓轩.公路路基边坡的综合防护措施[J].山西交通科技, 2005, 6.
[2]赵志鑫.植物边坡防护初探[J].山西建筑, 2009 (28) .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分析 篇10
1.1 气候原因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下, 某些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多变, 譬如广东沿海地区, 冷空气和热带风暴频发, 夏季高温多雨, 降雨量和蒸发量反复无常, 尤其是4~9月的雨季, 是山区公路路基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的季节。在太阳暴晒后, 岩土体突然被雨水冲洗, 岩土体温度急剧下降, 为风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再如开挖后斜坡岩土体暴露于地表, 并处于风化带区域, 在各种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雨水渗入了岩土体, 使得岩土体处于饱和状态, 当边坡稳定的临界值大于安全系数后, 就会发生失稳现象。
1.2 地质原因
从地质角度分析路基边坡整体或者局部失稳的原因, 主要因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地质条件复杂, 存在残积土、风化碎石土、崩坡堆积物、灰岩残积土、古滑坡等地质条件, 决定了弧形滑动、崩塌、倾斜、坠落、块体滑动、岩屑流动等破坏类型的繁多性, 给边坡稳定性评价带来极大的困难。边坡的地质松散、黏结力差, 开挖深部地层后, 风化速度加快, 并形成地层倾角为25°~45°左右的土质边坡, 如果地层偏角小于边坡坡角, 就会形成切坡现象, 即典型的滑坡体原型。
1.3 工程原因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施工工艺问题。譬如对公路沿线地质环境认识不足, 没有充分考虑特殊地质问题, 致使路基边坡存在不同程度隐患,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挡土墙顶面的高度不足, 滑落的土石方越过挡土墙的顶面, 滚落到路基, 破坏排水沟等公路设施, 这种工程问题的严重性集中体现在地震时的滑坡危害, 甚至给过往车辆带来毁灭性地破坏;二是挡土墙排水设施不足, 增加了挡土墙的侧压力, 削弱了挡土墙的基本功能;三是挡土墙的前期施工不规范, 譬如砂浆不饱满、砌体尺寸不达标等, 从而降低了挡土墙的强度,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挡土墙容易遭到破坏。
2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防护措施
2.1 坡面施工方法
首先是抹面防护, 针对容易风化的软质岩石, 提高表层的耐风化能力, 隔断坡面和大气, 减缓风化的速度。抹面防护的材料有水泥砂浆和石灰混合料灰浆等, 防护层厚度控制在6 cm左右, 另外可在表面加涂一层沥青保护膜, 减少微细裂缝对抹面寿命的影响;其次是捶面防护, 所采用的材料和抹面防护基本一致, 但为了捶打成型, 通常还需要加入三合土和四合土, 厚度控制14 cm左右, 另外强度也需要高于抹面, 以防止雨水的冲刷, 提高坡面的耐久性;最后是喷砂浆和喷水泥混凝土的防护, 当抹面和捶面防护的防护效果不佳时, 可利用机械喷砂浆和喷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固防护。在喷射的过程中, 要适当添加速凝剂, 以防止水泥或者混凝土过早凝固。
2.2 砌石施工方法
首先是护面墙防护, 砌筑成浆砌片石结构的墙体, 将挖方边坡覆盖, 减少空气影响和坡面风化。护面墙防护施工可以采用强度不低于C15的现浇水泥混凝土和强度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 并综合考虑承受墙后的土压力, 同时为了美化路基, 可砌筑适当高度的护面墙。其次是干砌片石防护, 主要防护功能是防止雨水和雪水流冲刷, 适合选择干砌片石结构作为砌面防护的核心部位, 用碎石或者砂砾在干砌防护下设置垫层, 并根据土质情况设置适当深度的基础。再次是浆砌片石防护, 用水泥砂浆填满边坡片石的间隙, 提高坡面抗外界侵蚀的作用, 如若所在施工地区缺乏石料, 可用强度为C15-C25的水泥混凝土制成混凝土板代替。
2.3 锚杆施工方法
锚杆防护主要针对碎裂硬岩或者层状结构断续的坡面。在施工时, 用凿岩设备垂直于岩层倾角钻孔, 直至稳定基岩区, 然后将锚杆插入孔中, 并用水泥砂浆进行锚固, 使得坡面岩体和不稳固岩石结为一体。如果岩石边坡破碎, 可用喷浆或者挂网喷浆的方式, 在锚杆和坡面之间灌入水泥砂浆, 提高防护能力。至于锚固深度, 可根据岩体的性质确定, 大约小于孔深的20 cm, 伸进稳定基岩内部后, 用配合比为1∶3的水泥砂浆压力灌注。如果采用挂网喷浆, 选择直径为2 mm和网孔为25 cm的铁丝网, 或者用强度比较高的聚合物土工格栅代替。
2.4 挡土墙施工方法
首先是重力式挡土墙, 主要作用是利用墙体自身重力, 维持水土压力, 主要施工材料是砖、石、素混凝土等, 但不适用于地基沉降比较严重的工程, 这种类型的挡土墙底部需要增设防滑键和铺设砂石垫层, 提高抗滑能力。其次是锚杆挡土墙, 利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和锚杆等材料, 支挡和传递侧压力, 锚杆挡土墙有柱板式和板壁式两种, 前者锚杆连接于肋柱上, 并在肋柱中间加设挡土板, 后者则由钢筋混凝土面板和锚杆共同组成。最后是土钉墙, 用于箍束骨架和提高原位土体强度, 由土钉体、加固土体、混凝土面板等组成。
3 结语
山区公路路基是通过开挖天然路面做成的路基, 可以形成山区公路道路越岭线穿越领口和纵坡控制标高的缓和作用。但由于受到大自然雨水的冲刷和风化作用等客观因素影响, 容易出现边坡失稳现象。因此, 需要通过坡面、砌石、锚杆、挡土墙等施工, 提高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
摘要:在分析路基边坡失稳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基本原则, 并从防护技术的角度探讨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具体方法, 以提高山区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稳定性,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习小华.勉宁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04.
路基边坡 篇11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设计;施工方案
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而传统的公路建设过分注重对公路结构的优化改造,忽视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工程。随着国家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公路建设中对路基和边坡的改造也越来越重视。
一、概念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路基主要是由于在公路建设中填筑或者开挖形成的直接承轨结构,也被称为线路下部结构。路基根据公路建设的地势环境,划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路基在公路中处于承重位置,路基不仅需要承载公路轨道的自身重量,还需要承受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动态重量。由于路基在建设中的选材主要以土石类的建设材料为主,这就导致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侵蚀和破坏,例如地震、气候、雨水等,造成公路路基不牢固。
边坡位于路基两侧,主要是为了防止路基在外界因素影响下遭到破坏,边坡具有一定的坡度,边坡是公路重要的辅助性结构,按照不同的标准边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土层结构划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按照边坡组成因素划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依照使用时间的长短将边坡划分为临时边坡和永久性边坡。边坡结构是否稳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公路的实用能力,边坡处理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
二、路基边坡防护的原则
保证边坡使用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基础上保证路基效果的经济性、环保性等效果是路基边坡防护的主要原则,边坡防护的首要原则就是确保实现边坡防护的稳定性能,就是实现经济效能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平衡点。在具体的环境下实现路基边坡的防护功能。边坡防护实施的目的是减少公路路面被风化被冲刷的可能性,降低外界因素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一般在实践中,会对路基边坡的极限承载状态、正常使用极限进行测试,综合分析路基边坡的使用年限,分析路基边坡在最差环境状态下的荷载能力,并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设计路基边坡的支护立柱、锚杆以及挡土墙截面等,在路基边坡设计时,尽可能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并尽量根据环境整体性的原则下设计路基边坡。
在设计路基边坡之前,需要有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对公路施工地形实地勘察,分析环境中可能导致路基边坡不稳固的因素,并在设计时将这些因素作为重点防范对象,结合实地环境与计算结果综合设计出经济环保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方案的各个细节做到最优化处理。
三、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必要性
公路项目的正常发挥作用,涉及到多个因素,在国内的公路项目使用阶段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由于路基和边坡的结构不合理,导致公路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加强公路路基和边坡防护对于公路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1、路基病害
路基在公路建设中处于基层,因此路基的坚固度直接制约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施工病害,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软土结构,我国地形复杂,在公路设计和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路基问题,软土之一特殊的土层结构制约着公路的结构质量,对于软土土质进行路基加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公路的使用效率。其次,荷載。一般在公路运输过程中,路基需要承受的荷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就是重力荷载,其中包括路基上层的土层结构重量和车辆行驶产生的重力等;第二就是在水流冲刷以及地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荷载。这两种荷载都会对路基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再次,施工中,公路建设中施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阶段是对公路路基进行防护的主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没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措施,缺乏必要的施工程序,没有将公路病害进行彻底清除,公路的使用性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公路建设难以发挥出真正功效。
2、边坡病害
边坡是为公路交通运输提供保护的处理措施,在公路两侧设置与有一定坡度的坡面,避免周围环境对公路路面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对边坡造成破坏的病害现象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例如,雨水的冲刷,虽然公路建设的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在现有的公路建设中加入混凝土改造技术完成对于边坡的支护体系,但是雨水仍旧会对钢筋混凝土架构产生一定的破坏,出现渗漏、磨损等。除了雨水的影响,还有一类边坡病害的存在,就是坍塌。这主要存在于传统的公路建设中,早期的公路建设主要依据原始土层作为路基的结构支护,但是这种结构支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稳定度不够,容易出现坍塌以及塌陷等多种严重制约公路正常使用的现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生坍塌以及塌陷除了路基自身结构不稳固这一原因之外,还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土层结构的建设不当,在对土层结构进行改造时破坏原有的土层等等。边坡病害在公路使用中严重制约着边坡发挥保护作用。
四、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方式
1、自然防护
自然防护指的是利用植被生长快、根系发达的优点增加路基边坡抵御雨水冲刷的能力,自然防护经济实用,且有助于美化环境,主要就是通过在路基边坡的土体上种植树木、草类以及铺设草皮等方式,达到保持水土的有效作用,而且植被边坡在公路使用过程中,能够缓解司机在长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视觉疲劳。
在自然防护中,植草防护主要适用于边坡坡度较小、水流较缓的地区,对于坡度较大,水流冲刷严重的地区只能采取铺草的方式达到防护效果,具体的实施过程就是先用片石砌成方格状,在方格范围内铺设草皮,实现对雨水冲刷的防护。
2、工程防护
自然防护效果明显,但是在岩石坡面就难以达到防护效果。因此对于岩石坡面需要采用石灰、水泥以及砂石等材料对其进行人工工程防护措施。对岩石地区的缝隙进行堵塞或者封闭,具体的施工技术有抹面、勾缝、喷浆以及灌浆。这些施工技术的选择是根据岩石地区的不同环境。例如抹面就是利用三合土或者石灰炉渣等混合材料对容易风化的岩石表面进行加固;喷浆法则适用于风化严重、岩石表面平整度差以及岩石裂缝较多的地区,就是采用水泥封闭岩石之间的缝隙,防止水分进入岩体,阻止水分对岩体的破坏;岩石边坡表面硬度大的岩石地区需要采用勾缝和灌浆技术,将水泥浆与岩体结构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防止雨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
3、其他防护措施
工程施工中还可能出现软土地基,对于软土地基的边坡进行防护处理,一般采取的是支挡工程,支挡工程的具体措施包括抗滑挡土墙处理和抗滑桩处理,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抗滑挡土墙。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依据是土层出现滑坡的实际推力,确保设计的抗滑挡土墙能够有效抵御滑坡的推力,在工程施工中,很可能出现抗滑挡土墙难以抵御滑坡推力,就需要对抗滑挡土墙进行预应力锚杆以及锚索抗滑挡土墙进行加固。实现边坡对公路路面的保护。
采用工程防护措施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施工材料,材料是工程防护的生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制定严格细致的材料管理规范制度,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各个环节。
结束语
路基边坡是公路正常使用的保证,在公路设计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对路基边坡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公路施工地段的具体环境,减少公路病害对于公路路面的破坏,保证公路的有效畅通。在实际施工中,路基边坡在经济效益的支配下,灵活应用自然防护以及工程防护等多种手段,设计制定科学的路基边坡防护方案,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提升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石磊,杨杰瑛.论述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
膨胀土路基边坡滑坡及治理 篇12
K370+230~K370+330膨胀土路基滑坡位于某高速公路某标段内, 里程约K370+230~K370+330段线位右侧, 宽100 m, 长120 m, 高差20 m。路线主要为挖方路基, 原设计为3级路堑边坡。
该段为膨胀土边坡。在边坡施工后, 又遭遇长期降雨的作用下, 发生了两次较大范围的表层滑坡、垮塌。现主要是开挖的3级边坡破坏严重, 坡面沿等高线横向裂缝极发育, 由地调及钻孔揭露, 裂缝宽约10~35 cm, 深约1~3 m, 小的裂隙更是密罗棋布。滑坡后缘距通信电塔仅20~30 m, 如不及时治理, 可能危及到电信塔的稳定和安全。经地质调绘、钻孔勘察判定:该滑坡现状态下为一处浅层有大范围蠕变滑坡。由于滑坡表面裂缝极发育, 具有延伸长、深度大的特点, 且随不同阶段的降雨, 内部存在多级不同深度的裂隙贯通面 (滑面) , 但下部挡墙修建之后, 由于上方总体滑动力较小, 将来可能的滑动面剪出口应在挡墙的上方[1,2,3]。
2 工程地质条件
滑坡所在地的高速公路正在施工, 交通条件便利[4], 属构造侵蚀剥蚀微丘-垄岗地貌区, 山势相对较平缓。微地貌主要为圆形垄岗, 周边地形较平坦开阔。山体天然坡度多为5°~20°, 相对平缓。区地形高差最大约35 m。根据勘察资料, 区地层由上而下依次由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 (Q3el+dl) 的粉质黏土、黏土组成, 局部夹薄层中粗砂, 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
(m)
该区地层以土层为主, 未见构造现象发育。根据钻孔水文地质观测和地表水文点观察, 结合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和构造判断, 区内地表水稍发育, 滑坡小桩号有人工引水渠经过, 流量约1 L/s, 水渠密封性较好, 对边坡无影响。区附近未见其他地表水发育, 也未见地下水发育。但由于滑坡表面裂缝极发育, 具有延伸长、深度大的特点, 且随不同阶段的降雨, 内部存在多级不同深度的裂隙贯通面。大气降雨易沿裂隙汇集进入老滑动面, 浸泡后易诱发新的滑动。根据2008年6月11日实施的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1号修改单规定, 该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Ⅳ类场地为0.90 s, Ⅲ类场地为0.65 s, Ⅱ类场地为0.45 s, Ⅰ类场地为0.35 s。鉴于汶川地震对该区的影响, 同时结合该区地质构造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 慎重选择滑坡设防等级和动峰值加速度[5,6,7]。
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1 滑动迹象及机制分析
高速公路施工于路堑下方开挖了2级边坡后, 其地表发现大小裂缝, 浅部出现较大面积的浅层滑坡, 滑坡范围宽100 m, 长120 m, 高差20 m。
滑坡区虽然天然坡度相对较缓, 但坡体弱至中等膨胀土吸水性极强, 在干湿交替环境下, 地表迅速产生密集的裂缝, 更加拓宽了大气降水的汇集入渗渠道, 大气降雨汇集软化裂隙底部的土体, 使其抗剪指标较大降低, 逐渐形成贯通的滑动面, 产生缓慢的蠕动变形, 并可能产生多级滑动面。滑坡后部下滑力相对不大, 但随着前缓的不断跨塌蚕食, 形成牵引式的较大范围蠕动滑坡[8,9,10]。
3.2 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1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滑塌体。该层分布较广泛, 厚度较薄, 硬塑状为主, 土质不均匀。该层承载力极低, 结构松散。具弱至中膨胀性。建议进行治理。
第2层为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黏土。该层分布较广泛, 厚度为一般至较大, 硬塑状为主, 偶夹少量砾石颗粒, 土质不均匀。该层承载力偏低。由室内膨胀试验, 该层具弱至中膨胀性。
第3层为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粉质黏土。该层分布广泛, 厚度较大, 硬塑状, 总体工程地质性质一般。由室内膨胀试验, 该层也具弱至中膨胀性。
3.3 持力层选择
根据地层工程地质特征及滑坡特点, 第1层极不稳定, 强度、自稳性差, 不能作为地基持力层, 对第2层和第3层黏土、粉质黏土, 建议选择滑动面以下作为基础持力层, 见表2。
4 滑坡治理措施
坡体加固前停止路堑开挖, 同时在滑坡周边做好严格的截排水措施, 于地表修建排水沟等, 并根据设计验算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窗格护坡、植草等合适的坡体加固措施, 支挡构造物持力层须进入下部稳定黏土层足够深度。具体措施如下。
1) K370+220~K370+340段坡脚设C15片石砼抗滑挡墙, 面坡1∶1、背坡1∶0.5, 埋深2.5 m, 露出地面4 m。
2) 抗滑墙墙顶第一级边坡高6 m、坡率为1∶1.75;第二级边坡高6.0 m、坡率1∶2.5;墙顶平台宽5 m, 分级平台宽4 m。
3) 坡顶设抗滑桩支挡, 抗滑桩桩径1.8×2.6 m, 中心间距5 m, 桩长均为16 m, 共布置25根抗滑桩、桩号依次为Z1~Z25, 并在Z1~Z25抗滑桩顶部3 m设桩间挡土板墙。
4) 桩板墙后设纵向贯通的卵石盲沟, 桩板墙现浇时应预留φ100 mm泄水孔将渗水导至坡顶平台截水沟, 泄水孔高出地面5 cm, 进口端打设排水孔并包裹滤布一层。
5) 第一、二级边坡坡面采用拱形骨架+实体护面墙及干砌片石支撑渗沟进行防护。墙顶平台及各分级平台均采用浆砌片石砌并设置平台截水沟, 抗滑桩外侧设置坡顶截水沟。
6) 坡顶外设横向排水盲沟, 长度为20~30 m、间距10 m, 横向盲沟与抗滑桩外侧设置纵向盲沟衔接。
7) 滑塌大里程侧与稳定边坡过渡段采用折线变坡, 滑塌两端过渡段长度设置按10 m。
8) 对截水沟外侧松散状滑塌土体以及裂缝处应反开挖并回填夯实。
5 施工注意事项
1) 坡顶外侧塌方土体应适当修整夯实并形成不小于5%的顺向坡, 确保地表水顺利排至坡顶截水沟。
2) 拱形骨架防护下部实体护面墙应预留泄水孔, 每平方米泄水孔数量不应少于1个, 泄水孔应形成3%~5%仰角以利排水, 进口包裹一层滤布。
3) 挡土墙及桩板墙施工应率先进行 (下部抗滑墙已施作完毕) , 抗滑桩桩板墙施工后进行坡面刷方, 防护施工应至上而下进行, 逐级开挖逐级防护。
4) 抗滑桩孔施工时应从两端向中间跳孔开挖。抗滑桩开始至距桩顶3 m处施工锁口及护壁, 上部3 m立模板衔接, 抗滑桩应一次浇筑完成。
5) 施工前必须预埋观测桩, 并加强监测工作, 及时整理监测数据, 施工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以保证施工安全。
6) 桩孔应加强锁口和护壁措施, 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 避免因开挖扰动而发生安全事故。桩孔开挖过程中如遇降雨, 应采取有效遮挡拦截措施, 避免桩孔进水。
7) 抗滑桩桩身受力主筋焊接接长时, 焊接必须牢靠, 焊缝强度不得低于钢筋强度, 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灌筑, 不间断, 并采用导管法灌筑混凝土。
8) 在进行护壁混凝土浇筑时, 锁口与第一节护壁应整体浇筑;当上一节护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时再开挖下一节桩孔及浇筑护壁混凝土。
9) 人工挖孔时应注意排水和施工安全, 当挖至设计高程后应尽快浇筑桩身混凝土, 禁止长期浸泡基坑。
10) 抗滑桩施工完毕后, 应选典型桩在桩顶做观测标记, 每周1次, 连续观测不少于3个月。
6 结束语
通过地质补勘, 较为翔实地查明了滑坡总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 勘察成果资料基本满足设计要求。边坡现为稳定状态, 但在暴雨工况下为不稳定状态, 该滑坡及时进行了治理, 赶在雨季之前施工完毕, 达到了边坡稳定的效果。
摘要:以实际的某条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的滑坡的案例为基础, 分析了膨胀土路基的特性, 指出膨胀土的胀缩性、裂隙性、强度衰减性、软弱结构面是导致膨胀土路基边坡滑塌的根本原因, 为准确评价膨胀土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实践总结指出造成滑坡的原因, 发现坡体加固前停止路堑开挖应同时于滑坡周边做好严格的截排水, 于地表修建排水沟等, 并根据设计验算, 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窗格护坡、植草等合适的坡体加固措施, 指出支挡构造物持力层须进入下部稳定黏土层足够深度。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施工,膨胀土,边坡,滑坡
参考文献
[1]秦禄生, 郑健龙.膨胀土路基边坡雨季失稳破坏机理的应力应变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 (1) :25-30.
[2]陈文向, 陈丽.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坡处治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 2011 (12) :146-147.
[3]孙万虎.膨胀土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 2012 (10) :45-47.
[4]朱建华.合肥市某路膨胀土路基处理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65-67.
[5]李爱虎.高等级公路膨胀土路基的处理[J].交通科技, 2007 (2) :77-79.
[6]朱铁功.锚固、劈裂注浆技术治理土夹石地层高边坡的实践[J].铁道标准设计, 2008 (9) :47-49.
[7]李永强, 赵云鹤.路基边坡常见病害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 (10) :31-35.
[8]郭立志.浅谈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 (9) :33-37.
[9]崔东霞.山区公路的边坡防护[J].市政技术, 2010 (1) :63-65.
【路基边坡】推荐阅读:
公路路基边坡10-19
山区公路路基边坡防护07-02
路基边坡修整施工方案07-30
公路路基高边坡的防护05-18
高边坡边坡处置方案07-12
边坡注浆10-16
公路边坡06-15
库区边坡06-18
加固边坡08-22
复杂边坡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