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档案管理

2024-09-16

低保档案管理(共12篇)

低保档案管理 篇1

引言

城市低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现阶段, 我国已经对低保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但是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城市低保乱象的出现, 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社保资源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城市低保档案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城市低保乱象”进行了分析, 并且探讨了低保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思路。

1.“城市低保乱象”浅析

近年来, 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低保制度实施中的一些不正当现象。现阶段我国低保制度不断完善, 并且相关的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补助标准的增加, 造成了一部分混吃混喝的现象, 一些虚假低保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部分单位和低保对象也存在相互勾结的问题。部分单位为低保对象开具虚假的相关收入证明, 对他们的工资收入进行隐瞒, 一些毫无关系的低保人员也可以享受低保的政策, 这种不正当的关系保的现象在个别地方甚至较为严重。另外, 在低保检查过程中, 一部分单位为了应付低保检查采取“表演”的方式, 使得相关低保管理部门的人员不能真正了解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不正当的低保问题, 导致了一些真正需要政府救济, 符合低保标准的家庭不能得到救济, 而一些生活水平较为富裕的家庭则享受着这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待遇。

2. 造成“城市低保乱象”的相关原因

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是导致“城市低保乱象”的最主要原因。不同地区低保的标准和相关确定原则存在一定的不同和差异性, 在对于低保对象材料收集的过程中, 其需要保障相关材料齐全。而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 对于材料收集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控制, 低保对象的相关档案材料不齐全, 在真实性和质量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对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相关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缺乏时效性的控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其他工作, 没有经过专门的低保档案管理培训,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一定的不专业性问题。另外, 在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 对于国家的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执行不到位, 档案管理方式不够统一。

3. 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

第一, 对低保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细化。纵观现阶段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细化低保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相关管理办法是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相关制度中应该明确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存放、保管、分类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并且对于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工作, 保障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

第二, 构建专项低保档案管理制度。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需要具有一套高效的低保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 提高自身档案整理、收集、统计和保管水平, 让档案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对于一些低保文件和材料, 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整合, 严格执行相关的低保政策, 提高低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针对现阶段的低保档案资料, 要定期的进行清理, 让低保档案材料全面的得到控制。在低保档案管理过程中, 也要积极准备上级的检查和指导, 积极配合各项监督工作, 让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另外, 针对低保工作的开展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 相关的民政部门要对内部各项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 结合自身的需求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让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保障, 减少和控制行政成本,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 加强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并且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在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调控效果的保障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调研, 确保各项低保政策的落实效果得到保证, 更好地维护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要对一些低保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及时的统计, 并且做好记录进行归档。对一些档案数据的管理, 也要做好统一化处理, 在发现一些不符合低保政策和相关标准的档案内容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四, 提高对低保档案工作的关注程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低保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关系到地方社会的稳定。在我国低保工作不断开展推进的今天, 很多低保政策和相关制度都被社会公众所了解, 而低保档案本身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凸显。作为低保工作记录的重要载体,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 可以让低保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好的保障, 让广大社会民众对低保工作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当前城市低保问题进行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造成“城市低保乱象”的原因有很多, 而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则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对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 加强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低保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另外, 相关的低保管理部门要提高对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给低保档案收集提供积极的配合和帮助, 更好地落实国家的低保政策, 从而真正的实现对“城市低保乱象”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生辉.试论城市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现代妇女 (下旬) , 2014 (12) .

[2]章研.浅谈低保档案的特点及管理[J].青年文学家, 2013 (36) .

低保档案管理 篇2

一、村级民主贫困记录资料及图片

1、村级贫困会议记录

2、评困备案表

3、评困会议照片

4、一榜公示照片

5、一榜公示名单

二、乡镇评审资料及图片

1、乡镇评审会议记录

2、评审会议签到册

3、评审备案表

4、评审会议图片

5、抽查统计表

6、抽查表及照片

7、二榜公示名单

8、二榜公示照片三、一季度上报农村低保对象汇总表及明细表

1、变动情况汇总表

2、新增(注销)及变更备案表

3、动态管理备案表

4、银行账号变动表

低保真的狂欢 篇3

苦大仇深的迷笛头顶飘扬的大红旗已经艰难地走过了好多年时光,愤怒随风慢慢消散,我们迎来的是一个消费与享乐的时代。可巧,今年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连消费与享乐都受到了严厉的限制,迷笛音乐节是七零八落。而去年才起步的摩登天空音乐节虽然站稳了海淀公园,但是大草坪没了,小舞台迁进了室内,乐队阵容缩水严重。于是,这给了京畿之外更多扩散狂欢的机会,音乐节们也在丽江、重庆、厦门等南方城市接连上演。

记得去年摩登天空音乐节的海报还是纵情跳跃地释放年轻,如今却换作被彩带绑缚的文艺男女,真是直切主题。文艺男女,纵使低头裹布,在束缚下也要喧闹玩笑。而一如既往的则是主办方“大于音乐”的音乐节口号。何谓大于音乐?即音乐在音乐节这桌满汉全席当中,既非主菜,也非配菜,当然更不是佐料,而是炒勺,炒的便是你我他了。松散的阵容,糟糕的音响,这些都没有影响人群的热情,激烈的冲撞甚至更胜去年。新裤子依旧煽情的悭板“Bye Bye Disco”,依旧在人潮里围出了一个巨大的人圈。李青敲鼓时突然坏掉的脚踏,也没能阻止Carsick Cars奏起“中南海”的时候,那些被抛向天空的中南海香烟。

比起迷笛音乐节多少年不变的老面孔,摩登起码有新生代与多元化的空间。邀请魔岩三杰的张楚与何勇在第一天与第二天压轴,似乎是某种被限制后的权益之计,与摩登天空一贯标榜的潮流时尚不太搭调。但是请回头看看吧,音乐节现场满是踏着飞跃、回力鞋的脚步,海魂衫、红领巾、三道杠,也成为另一种标准配备了。复古的大行其道,使得代表着中国摇滚乐过去时光的张楚与何勇,理所应当地站上了摩登音乐节的舞台。他们的新歌一样不被人关注,甚至连演出状态与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很多人只是需要他们站在那里,提供一个空间,来供他们怀旧感动流泪。这都是玩过不知多少遍的老把戏了,但是他们还有存在的意义。因为这桌满汉全席的意义并不止于怀旧。

站在老人对面的是青年,他们已经拿起了自己的吉他与合成器登上了舞台。就在去年,他们还只能在午后不被重视的时段作开场演出,如今他们已经站上了黄金时间的大舞台。以Carsick Cars、Joyside等为代表的他们,在D22、Mao、愚公移山等京城Live House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摇滚乐队。他们的音乐比他们的前辈更纯粹更国际。于是,这届摩登天空音乐节便有了新老交替的对话,即使这种对话实际上并没有在舞台上真实发生,但是在相同的空间、相近的时间里,他们的并列出现给了我们某种臆想的契机。当“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广场”响彻天空时,我们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声。

电子舞台与隔壁的Rock舞台,被放在了距离主舞台较远的室内。有人养没人疼的感觉,音响差劲不说,还互相干扰。最后一天在这边登场的是上海派,都是难得演出的主儿,与北京这边的乐队在风格与气质上都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受到音响的拖累,发挥并不是很好。整个音乐节最后压轴登场的就是以恶搞出名的上海乐队“顶楼的马戏团”。自己也搞实验音乐的主唱陆晨,在顶马里算是充分发挥了他的恶搞天赋,这次竟然真在摩登天空的舞台上拉起了帘子上演马戏,小丑、魔术、抖空竹轮番出场,看退了多少摇滚青年,倒是后来的川剧变脸很有意思,以及樂队最后的演出“上海欢迎你”为摩登拉下了帷幕。对此作为,有人骂、有人捧,但是这出马戏的确还蛮适合音乐节“大于音乐”的理念嘛。

现场里的泛摩登装饰比去年显眼,老远就能看见门口的白伞、彩虹伞与钢架搭起的塔楼。进门后则是老生常谈的创意市集,也许叫手工地摊更合适些,经过这两年的淘埋,创意也逃不过模式化的厄运。贩卖唱片的还是鱼龙混杂,复古服饰的摊位随着流行蓬勃发展,只是不知明年是否依旧。吃的喝的拉的,也一样人潮涌动。走入电子舞台,还有白桶建筑,以及几幅几尊从798搬来的照片、画、雕塑,徒增浮华的文艺氛围。躲在主舞台背后的“cha”(第三声)舞台,似乎不太有人关注的样子,也许是我们来晚了,错过了摇滚圈里娱乐海选的戏码。

一台大型的音乐节纵使有各式各样的不如意,特别是今年被迫化繁为简的规模,这些都让人显得颇为无奈。但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窘之下,拢起手边的资源,尽力端出一桌还算及格的菜席,亦属不易。只是硬件的落后让很多的想法与本该震撼人心的场景都没能实现,其实“大于音乐”的口号实在应该加上一个限定,即保证高水平音乐现场的前提下再来大于音乐。这才是王道。

浅析城乡低保档案管理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信息化

0引言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简称“低保”) 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低保档案是在低保制度建立及实施过程中产生与形成, 能真实记录困难家庭状况, 并统计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然后进行归档, 具有保存价值。它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依据, 是低保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档案

低保档案是经过县、乡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低保的受理、调查、审查等程序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 建立和完善低保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既是低保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 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客观需求。

低保档案管理原则上可分为分级管理和日常管理。分级管理主要包括:低保户向乡镇提出申请, 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表, 提交居民户口簿复印件、家庭成员证明以及赡养、抚养证明;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残疾证明等;经街道、镇政府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提出意见, 最后报县民政局审查做出联审联批决定。若审核通过, 县民政局根据低保对象花名册、低保对象分类统计表, 低保金统计表划拨凭证等相关的低保资料进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操作, 并定期对低保户进行检查、临时抽查。由此可见, 低保户的审批过程经过民政部门三个层面:社区、镇、县级部门, 由于每个部门针对管理低保档案资料不同, 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 应该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管理,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档案完整性, 从而能保障低保工作顺利进行。而日常管理类档案是在分级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 是对各类档案进行日常管理, 低保对象申报材料审批后, 以户为单元建档, 实行一户一号制度[1], 在低保户存在期间, 民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低保户的低保金进行停发、增发、减发等, 实施动态监管。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变动表、收入证明、情况说明、审核材料、调查情况等资料进行归档, 并装订成册, 实行有效管理。

低保档案管理涉及面较广, 工作量大, 必须对低保对象全部建档, 实行审批分级管理、日常管理随时归档的原则;并且应规范管理流程, 统一标准, 确保低保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

2 加强低保档案基础性工作

低保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低保政策的落实情况, 反映了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状况, 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依据, 是低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加强低保档案基础性工作至关重要。

低保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编目、保管期限及移交、档案的利用。

2.1 低保档案的收集及归档

乡镇指派专门人员, 对申请低保人员填写的审批表及相关的证明收集整理, 建立资料档案。县级民政部门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并进行全部归档, 做到随办随归, 开口管理。

2.2 低保档案的整理编目

由于低保档案是以户为单元建档, 为妥善管理大批量档案, 应将低保档案按照申请审批过程中材料提交先后顺序或文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并编码, 放到档案盒里, 以便补充材料或增加新材料, 低保档案应按照时间顺序对档案进行排列、编号。

2.3 低保档案的保管期限及移交

因低保档案实行一户一号制度, 实行开口管理, 在低保存在期间, 其保管期限应在停保后确定, 一般再保存5年, 须提交机关综合档案室, 因为属于短期保存, 不需向当地同级档案局移交[2]。

2.4 低保档案的利用

低保档案主要供有关的管理机关及单位使用, 不对外开放, 未经县级以上机关, 不允许将相关的低保资料信息对外公开。低保档案一般仅限内部查阅, 不得外借。如若想查询个人低保信息, 可凭借身份证和低保证明经审批查阅, 但仅可查阅本人不得查阅其他人员档案。

2.5 完善低保对象个人申报材料

低保对象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申请书、低保对象申报 (审批) 表、低保对象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表、诚信承诺书、法定赡养人员签名认可证实表、居民户口薄、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 以及低保管理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如下岗证、社保证明、结婚证、离婚证或判决书、残疾证、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就业状况证明、劳动能力状况证明、按有关政策领取一次性补助费的数额及用途证明、有关裁决判决材料等) 。低保审批表仅有一份, 由县民政局存档。凡低保申报材料不齐全的一律不予审批。

2.6 加强低保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低保对象个人资料档案, 实行一户一档, 编号管理。城乡低保档案以乡镇 (街道) 为单位收集整理, 做到一户一档;低保对象个人资料档案不齐全的, 各地要以低保对象签到、年审为契机进行收集补齐存档。县民政局应配备低保档案柜和低保档案盒。除低保个人资料建档外, 低保金领取存折发放表、低保对象花名册、调整 (停止) 低保待遇花名册等业务资料和公文材料也要一并建档。

3 审批资料类的管理

每户低保对象的审批、复核资料。每户的审批、复核资料中须包含: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对该户的收入核定结果;乡镇的审核意见;县市区民政局“集体审批”的审批意见;各级经办人、入户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的签字。新审批和复核有变化对象的证明材料必须由县市区民政局存档。审批资料按行政区划或类别分册建档, 其中, 城市分类施保对象单独建档。每套档案前附相应的《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花名表》, 并编号与每户的审批资料一一对应。低保对象定期复核及新审批对象各次、各级的公示资料。公示资料可以照片、登记表或照片电子版等形式存档。公示资料要有相关责任人、三个以上见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4 资金管理、发放类的档案管理

《城市 (农村)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台帐》。台帐后附每次上级下达的补贴资金文件;地方配套资金文件或进帐单复印件;民政、财政、银行对帐记录。其中, 台帐的收入要与上级每次下达的资金数、本级投入相一致;支出要与每月 (季) 《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的数据一致。每月 (季) 《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 及当月 (季) 《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花名表》 (光盘) 的总户数、人数、金额等要一致。对《保障证发放登记表》及《保障证》发放情况核查记录。

5 动态报表类的档案管理

城市低保:《城市低保对象综合统计表》、《城市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城市低保对象动态情况统计表》、《城市低保对象花名表》 (电子版) 、《城市低保对象分类施保情况统计表》、《城市低保特定救助对象统计表》、《城市低保特定救助对象统计表》按月上报, 每月二十五日前报当月报表。农村低保:《农村低保对象综合统计表》、《农村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农村低保对象动态情况统计表》、《农村低保对象花名表》 (电子版) 。以上报表按季上报, 每年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三十日前报本季报表。当月 (季) 各报表间的户数、人数、金额等要相互对应吻合。其中, 新审批、复核无变化、终止, 复核有变化等对象填写《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花名表》时, 要按规定表样分开填写。

6 注重低保信息化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由于低保工作涉及面广, 要井然有序地管理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低保档案, 这对于社会需求发展必定是一种挑战。档案在分级管理时, 若审核通过, 乡镇民政部门应将低保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 形成与纸质档案相应的电子档案, 实现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祝小艳.抓住低保管理档案的三个“点”, 2009.

[2]何文丽.城市居民低保档案的管理, 2004.11.

城乡低保管理汇报材料 篇5

X X县政协:

X X城乡低保管理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民政局虔诚指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困难群体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同时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现就我街道城乡低保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居民低保。目前全街道共保障165户231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430元,人均月补助79.8元。所有保障对象中:X X钢铁厂有114户(154人),占全部保障对象总户数的69.1%,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326元,人均月补助80元;供销社有13户(29人),占全部保障对象总户数的7.8%,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16元,人均月补助69.5元;粮管所有3户(4人),占全部保障对象总户数的1.4%,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6元,人均月补助74元;农转非有25户(31人),占全部保障对象总户数的15.2%,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23元,人均月补助68.5元;其它类有10户(14人),占全部保障对象总户数的6%,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57元,人均月补助125.5元.(二)农村居民低保。2011年共把785户(1420人)困难 1

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占全镇农业总户数的12.7%,总人口的6%,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1000元,人均月补助50元。

(三)发放方式:采取社会化发放方式,目前城市低保由农行代发,农村低保由信用社代发。

二、管理城乡低保的政策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执行依据是《X X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执行依据为《X X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暂行)》,登记编号;玉府登„2007‟02号,X X县人民政府公告第1号

三、调查审批程序

城市低保: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居民,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居住地的居委会、企业工会提出书面申请(居住在本县农村的,向所在乡镇政府申请,居住在城镇的,向所在居委会申请)

农村低保: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人户分离的,由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所提供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提出初审意见,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请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报送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四、日常管理方式

城市居民低保管理方式:实施按1个季度或1个月一次的审核签到制度。2010年前实施按月审核签到,从2011年1月起实施按季度审核签到。目的是及时完更新善低保家庭收入和就业信息。

农村居民低保:实施1个季度一次的审核签到制度。

五、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一是调查评议队伍问题。村级低保人员评议组成变动大,同时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低保年初成立评议小组完成评议任务后,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基本陷入“真空”状态,从建立农村低保管理长效机制的长远目标看,建议固定村级低保评议小组,划拨固定经费确保评议小组能顺利开展日常性工作。

二是申请对象收入认定标准过低。目前城市低保保障执行的最低收入认定标准为210元,远远低于我县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54元,只占城镇家庭人均年支出15118元的16.6%。(X X县统计局发布X X县2010年城镇居民收支情况简析)

建议提高我县低保准入线,即提高认定人均月最低收入标准,我们认为低保保障线定为650-850之间较妥当。

三是户籍和居住地不一致的问题。X X钢铁厂165户失业在保对象中,户口在X X实际在其他乡镇常住的有60户。

在日常管理上,有诸多不便之处,其一是签到手续的办理,根据云南省民政厅要求,低保领取对象每个月必须到城市低保管理部门实行签到,对于在其它乡镇居住的低保对象,实在是不方便;其二管理部门对于此种对象难以实施监管,最主要的是家庭收入的核定和家庭人员的减员、就业信息,难以掌握准确的情况。部分低保对象多次提出,因为户口所在单位已经解散,能否把户口迁移到老家或现在的居住地,同时审核签到手续归当地乡镇政府管理。鉴于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县级管理机关,把低保户户口协调迁移到实际居住地。

四是城市低保管理层次错位。日常低保调查评议、签到手续和动态调整管理应由居委会负责,目前由街道办事处民政办负责。

X X街道办事处

让低保政策更加惠民 篇6

当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尤其是偏远山区病、贫、孤、残的人群数量不在少数,这些家庭中仅有部分成员可以享受到政府每月几十元到200多元的低保金,这些人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要想用这点钱在当前物价水平下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实在是大不易。不少低收入人群未能享受低保补助,一些低保户的生活质量极其低下。

■低保金标准偏低,低保户生存艰难

以福建省光泽县为例,全县低保户3613户,共7490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587万元。目前城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290元,虽比上年增加了30元,但是根本无法应对当下的高物价。农村人均每年补差1800元,每月只能领取40元到150元不等,根本无法保障正常的日常生活,更别谈看病和生产发展。敬老院的五保户除了三餐吃白菜、萝卜外,碗中鲜见荤菜,这些孤独的老人每月只有12元可以支配。对此,下岗职工、残疾人、五保户、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等人群强烈呼吁增加低保金。

患重病或重度残疾的低收入家庭以及有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的低收入家庭,低保金的补助仅仅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眼前的困难,明天更是迷茫。光泽县司前乡长庭村的袁动安家里,父亲为弱智,母亲是哑巴,爷爷年老多病,这样的家庭却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乡里将其列为低保户,每月发放100元的低保金对这个家庭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六口之家而言已是雪中送炭。类似这样没有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的家庭在闽北十分常见。

■各地的低保户工作不平衡

低保户工作的不平衡,一方面是现行的低保规定使得收入不稳定的低收入家庭无法享受低保。笔者走访中发现,很多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靠做短工或摆摊挣取一点生活来源。这些人收入低,辛苦却挣不到几个钱,但是根据现有政策摆摊的有固定门面的人群不在低保范围之内,对此基层组织也表示爱莫能助。

另一方面,低保户所享受的待遇是否公平主要取决于基层干部的工作,一些乡、村干部工作责任感强,工作细致,能做到应保;也有的镇村干部工作不细,入户调查核实工作不认真,致使一些不该吃低保的人吃上了低保,有的为配合某项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而存在“人情保”、“关系保”。

■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

调查中还发现,这些年低收入家庭在就学、就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就学方面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资助,他们更期待政府能够在就业和脱贫以及大病救助方面能拿出具体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为此建议:

一、完善低保制度建设,强化低保基础管理。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那些低收入或无收入来源者的基本生存权利,解决下岗失业者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建立规范的家庭收入审核机制,逐步消除“不应保而保”和“应保未保”的现象;同时要拨出相关经费到村(居)委员会用于上门分门别类摸底、排查、筛选、评估出真正符合标准要件的农村困难户、特困户、五保户等困难家庭或人员,为低保对象确定和低保金发放提供翔实可靠的补差参数或依据。

二、注重低保对象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再就业增加收入是低保对象整体生活得以保障的根本途径,政府要重视不断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出台鼓励低保户再就业政策,努力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三、健全监控体系。强化监察、审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建立低保户审核把关制度,突出对调查和推荐人的把关责任,对低保资金运行全过程严格依法管理,做到透明公开。

低保档案管理 篇7

一、农村低保档案管理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时间不长。1992年,山西省左云县率先开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随后扩大到阳泉市的3个区县进行试点[1]19。 1996年才在《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概念。虽然现在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受到发展条件的制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还很低,发展还比较缓慢,其档案管理水平还很落后,不少地区还处于手工阶段,跟不上时代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低保档案管理现状也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无法对低保运行状况进行深入有效地评估与分析,无法对政府投入与效益进行绩效评估和跟踪分析, 公众更难以了解我国农村低保运行动态,也难及时查询掌握农村低保费用水平等。大数据是指将巨量的信息收集、归纳、整合、分析并整理成为帮助有关部门决策的资讯。大数据已经成为传统经济学界定的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市场要素之外的新资源,它必将对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产生巨大影响。大数据应用在农村低保档案管理上,建立基于全国或地方的农村低保档案数据的社会保障预警机制,可以大力提升政府在农村低保资金的发放、基金运营、权益跟踪和处理分析能力,保障农民实时掌握农村低保的运行状况,及时跟踪了解由于经济状况变化、户籍变更等所导致待遇调整的信息,政府也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增强农村低保发放各环节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农村低保档案服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水平。

2.有利于加强内部管控与监督。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分群设计、分地区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建设出现了信息不能互通,政府服务管理资源不能共享现象,导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重复领取低保、应保未保、低保平均化、脱贫人口仍领取低保等现象,浪费了国家大量财政补贴,并使农民对低保制度产生质疑。我国农村低保档案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在一些地方虽然能够提供基本的查询等方面的服务,但尚未将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内容拓展到低保的监督等方面,导致管理人员以权谋私。另外,由于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之间缺乏政策、管理程序层面的衔接,使得低保对象识别及低保对象退出机制建立非常困难,造成部分人的福利依赖症。在大数据时代下,农村低保档案数据将实现实时地自动归集,并采用云平台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将进行归纳与预测,为政府管理提供服务。在农村低保档案的数据收集、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会受到更严厉的监督。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能够将符合条件享受低保的人员进行识别和汇总,并以大数据的形式传递给监管人员,使得享受低保的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受到动态的管理,避免冒领、重复领取低保等现象的发生,做到制度的公平。另外, 通过信息化平台,设置筛选条件,对农民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因病、因残、因灾等突发原因致贫的,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贫困人口,要及时纳入低保范围,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享受低保政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低保资金使用的绩效。

3.有利于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2009年国家人社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社保档案管理提供了支持和依据,并对档案的信息化提出了要求。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不同地区之间信息没有实现共享,不同的社保险种之间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来说,不仅存在重复领取、应保未保、金额平均化、脱贫人口仍领取低保等浪费国家大量财政补贴的现象,还存在享受低保人员的信息不保密,个人隐私遭泄露等现象。对于快速增长的农村低保档案数据来说,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大数据时代下“,收”将是数据实时的、自动归集“;管”将采用云平台存储、计算、分析“;用”则是分析、发现与预测,为社会、企业创造价值。在大数据时代,档案更多以“字段”“、数据库”为管理对象。在档案统计方面,从原来的以 “页”“、米”为统计单位改为以“GB”(千兆字节)为统计单位。大数据时代的农村低保档案是基于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云档案系统,实现档案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动态扩展,便于档案信息的动态监控。对于处理农村低保的工作人员来说,大数据时代他们将不仅局限于低保档案日常事务的处理,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电子档案的收集与处理,而是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监控电子档案的生成及保障电子档案的可读性、 安全性。大数据时代的农村低保档案信息不仅能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还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

二、大数据时代加强农村低保档案管理的具体做法

1.进一步拓展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实现全国统一标准,不同的地区之间未实现联网,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标准都不一样,信息也不能实现共享,造成一些人和部门利用信息漏洞牟利,给农村低保的管理带来困难。农村低保档案信息的封闭性和不对称性使得农民和管理部门不能实时查询农村低保的运行情况,不能及时跟踪了解由于经济收入状况变化、户籍变更等所导致低保待遇调整的信息,这不仅提高了政府运行成本,也使得财政拨款的低保资金运行效率低下,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大数据时代的农村低保档案管理就是要克服信息化程度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拓展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根据农村低保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低保人员档案中包含的所有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分析这些数据信息的变化趋势,探讨其对农村低保管理的影响,并向管理部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如通过分析低保人员经济状况变化趋势,建立起低保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分析未来低保资金支出的压力,为农村低保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实现农村低保档案基本信息的实时查询,实现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把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拓展到低保管理的监督方面,通过技术手段避免重复和冒名领取低保,经济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仍领取低保,工作人员利用低保为自己牟利等现象的发生, 使农村低保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政府的农村低保投入与效益进行全面、实时的绩效评估和统计分析,对低保运行状况进行深入有效的评估与分析,提高政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加强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建设。农村低保档案建设中存在信息不能互通,政府服务管理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导致在档案信息的内部管控和监督中出现漏洞。一部分人抓住制度和技术漏洞,骗取国家低保,即使在生活水平超过低保线的情况下仍然领取低保,形成福利依赖,使得一些贫困人口应保而未保,破坏社会公平和正义, 同时还造成办理人员利用低保资源进行寻租,滋生腐败,浪费国家大量财政补贴。在大数据时代农村低保档案管理中需要加强低保档案信息一体化、网格化、智能化建设。通过与国家级大数据信息处理中心和大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建立标准的个人信息采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中个人信息模块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进行大数据档案信息的动态存储、扩展和结构化处理,提高监管部门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让低保信息在阳光下运行。另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低保的淘汰和退出机制。通过模块设置和软件筛选的信息化平台,实时更新享受低保待遇的标准和条件,对不具备低保资格和已经脱贫的人员进行筛选淘汰,并自动将相关的信息汇总后提交给监管部门,实现监管的智能化。在低保人员逐渐增多,办理部门人员数量相对固定的工作条件下,农村低保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建设能有效降低监管难度,提高监管水平。

关于低保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 篇8

一、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档案

城乡低保档案是通过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社区或村委会分别对低保对象进行核查工作, 进而形成完整的低保资料, 并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城乡低保档案是低保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是最终实现改善民生社会需求的内在要求。

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分级管理及日常管理。其中分级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低保户向村级政府或社区提出申请, 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表, 并上交居民户口簿复印件、家庭成员证明、赡养抚养证明, 提供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残疾证明等, 通过社区及乡镇民政部门审查, 再上报县级民政局进行审核, 并做出决定。如果审核通过, 县级民政局将依据低保对象名单发放低保金, 同时会对低保户进行随机抽查。根据低保档案分级管理工作的内容可知, 低保户的确定要通过三个环节:社区、乡镇级民政部门及县级民政部门。对低保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时需要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保证低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为低保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日常管理类档案则是在进行分级管理档案时形成的, 对各类型低保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低保对象申报材料, 以户为单元建立低保户档案, 并实施一户一号的体制。政府部门依据低保户的实际情况, 对低保户的低保金实行动态监管。

二、加强低保档案的基础工作

低保档案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编目、保管期限及移交、档案的利用。低保档案是国家低保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对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真实反映, 也是低保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低保资金投放的重要依据。

(一) 低保档案的收集及归档

乡镇政府安排低保工作专业人员对低保申请对象的审批表及相关证明进行收集和整理, 将低保户的个人、家庭资料进行归档处理, 再上交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对该县低保户申请者的资料进行归档。

(二) 低保档案的整理编目

低保档案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建档的, 因此必须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管理, 首先按照资料的重要程度将低保档案审批时提交的材料进行编码处理, 并置入档案袋中, 方便日后材料的添加。同时低保档案要表明提交时间, 以时间先后为准, 将档案进行排序。

(三) 低保档案的保管期限及移交

由于当前低保档案采取一户一号的管理模式, 低保户的资料在档期间, 需要对低保户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调整, 档案在低保户停保后5年, 将低保档案上交机关综合档案室, 由于这种低保档案保管仍属于短期保管, 无须将低保档案移交至当地同级档案局进行保管。

(四) 低保档案的利用

低保档案只是提供给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不得对外开放。若未得到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的允许, 必须对低保档案资料进行保密处理。一般来说, 低保档案只供单位内部进行查看, 不允许借出。如果要查询个人低保信息, 需要提供低保户身份证及低保证明。

三、构建信息化低保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了经济的电子化、信息化发展。而低保档案的工作内容较繁琐、涉及面较广, 给低保档案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很大困难, 不利于低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 要想实现规范化管理低保档案的目标, 必须构建信息化、电子化的低保档案, 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低保档案工作过程中。例如, 构建低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在对低保档案进行分级管理时, 如果低保户的申请材料通过审核, 乡镇民政部门就将低保户的个人信息及相关低保信息记载进信息管理系统中, 保证低保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 同时设置低保户个人信息查询系统, 方便低保户对自身低保信息进行查阅, 从而实现对低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四、结语

低保档案是对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真实反映, 也是低保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低保资金投放的重要依据, 对低保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政府部门需要针对当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制定低保档案管理条例, 实现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最终提升我国城乡低保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杰, 韦玮, 曹佩琪.和谐社会背景下低保档案管理途径探析[J].兰台世界, 2013 (17) :13-14.

[2]翟羽佳.浅析城乡低保档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 (03) :50-51.

低保档案管理 篇9

桐柏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 豫鄂之交, 桐柏山腹地。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 辖13镇3乡2园区、215个行政村 (社区) , 总人口47.2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9.7万人。该县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较集中且数量较多。

桐柏县2015年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065人, 五保供养对象3257人。截至2016年, 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795人, 五保供养对象3637人。该县自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每年人数上涨, 目前社会救助补助资金工作稳步发展。

1. 领导重视, 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完善

(1) 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形成了“党委领导, 政府主抓, 民政牵头, 多方协作”的社会救助格局。

(2) 夯实基层救助机构, 在全县16个乡镇建立民政所, 并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 配备了社会救助工作专用电脑。

(3) 逐步完善制度。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桐柏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桐柏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明确了社会救助相关标准、认定条件及范围, 规范了申请、审批程序, 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 使社会救助工作有章可循。

(4) 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县本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2015年, 县财政配套资金270多万元, 不含电费补贴, 五保和低保发放共计5000多万元, 约占当年县民生工程总资金的一半, 为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规范管理, 提高低保保障

(1) 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各方努力, 桐柏县农村低保覆盖面由原来的3.5%提高到5%, 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也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

(2) 城乡低保实现非农业人口全覆盖, 待进一步规范。桐柏县城市低保工作经历了建章立制、保障扩面、规范管理三个阶段;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仅限于“三无人员”发展到覆盖桐柏县所有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困难户, 做到突出重点, 分类施保, 按月足额发放低保金, 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补助水平逐年提高, 经过几次提标, 月人均补助标准已达到225元。

(3) 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为实施新的保障标准, 桐柏县打破过去平均调补的老办法, 实行分类补保, 将保障对象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分成不同的类别, 并设立相应的保障标准, 实行分类保障, 把重病、重残、年老体弱、缺少劳动力的特别困难对象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 细化责任, 建立台账, 为我局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4) 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补助水平随物价上涨补贴机制。

3.标本兼治, 达到五保集中供养率

桐柏县为了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 2015年整合资金300多万元, 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对回龙乡、月河镇、淮源镇、安棚镇、平氏镇、朱庄镇、埠江镇敬老院进行新建扩建、整修, 提高乡镇敬老院入住能力。同时, 出台桐政办[2014]10号文件, 解决了敬老院管理经费及人员工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了乡镇敬老院服务水平。以试点先行的办法在淮源镇实施了3个“村级幸福院”建设。目前, 全县共有五保对象3752人, 建有农村乡 (镇) 、村级敬老院22所, 其中集中供养1511人, 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6.9%;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3800元/年, 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2800元/年, 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五保丧葬费提高到2000元以上, 基本实现五保基本医疗费用全免, 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桐柏县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少数低保对象认定不够准确

桐柏县在城乡低保对象的认定上, 按照“4+2”工作法, 实行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年检年审、信息比对等程序进行操作, 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其原因是:

(1) 缺乏科学的核查手段。全国尚无统一的收入核查办法, 入户调查仍然是以估测为主, 加之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在不同的调查时段变动不定, 从而影响到对象的认定。

(2) 部门间数据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从社保、房产、工商、税务等部门获取信息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许可, 在保守工作秘密和居民隐私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导致部门有顾虑, 缺乏有效沟通。

(3) 部分低保对象缺乏诚信, 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等。

2. 低保家庭的第二层次需求难以满足

目前, 城乡贫困群体的诉求焦点不是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主要用于医疗、教育、住房等第二层次的最基本需要, 留给自己的“吃饭钱”很有限, 亟待政府专项救助, 帮助其渡过难关。因此, 低保对象的专项救助需求将日益凸显。

3. 政策难以应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国发[2007]19号文件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也就是说农村低保对象的确认必须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为法定条件。那么, 若有一农户,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2800元, 高出该县农村低保标准 (1800元) 1000元, 若该户当年因大病需支出20000元, 又因供养一大学生年需支出20000元, 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那么该户是否纳入低保范围?这种家庭收入虽高于低保标准, 但却因支出过大而生活困难的现象在桐柏县较为普遍。现实生活是万花筒, 复杂多样, 如果只以收入核定为纳入低保的决定性条件而忽视了贫困原因的多样性, 那么政策设计的局限性就很有必要调整。

4. 低保对象从业率较低

低保对象中有部分是年老多病、身患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难以就业;有能力就业的文化水平较低, 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8%, 低收入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没有一技之长, 这给他们的再就业带来很多障碍, 大都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

5.未达到信息共享

建立与电子政务中心信息共享的核对平台。应根据有关规定和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工作需要, 及时准确向民政部门提供公安局的户籍、车管所的机动车、人社局部门的就业、保险公司的保险、房管局的住房、银行的存款、证券公司的证券、工商部门个体工商户、国地税的纳税、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公积金等方面的信息。只有达到信息共享的核对平台才能堵塞漏洞。

6.违规享受待遇

社会保障违规, 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违规享受待遇, 其中2014年、2015年涉及金额分别为42万元、10.7万元, 该款正在追缴。现阶段财政局已成立的专项检查小组正在对低保资金进行延伸检查, 检查其是否按照低保资金管理程序进行发放以及是否存在资金被截留、私分、挪用等问题。同时, 财政局督促民政部门严格排查, 取消不符合条件人员的资格, 对违规领取资金进行追缴, 并规范低保领取程序。对存在的问题, 限其90日内整改完毕。

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完善民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政策规章体系和长效机制。建立和启动物价涨幅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 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2.加强阵地建设, 营造整治氛围

为加强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建设, 及时挂牌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档案盒等必要设备, 设置了信访举报箱, 公布了举报电话, 并抽调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3名同志充实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局域网、电子屏幕、宣传栏、微博、微信等形式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在机关大厅开设了专项整治工作宣传展板、在楼道走廊等场所悬挂职业道德、格言警句, 使专项整治工作自然和谐地融入到财政党员干部的习惯之中, 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3.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

农户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动态性, 而且低保对象在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 往往隐瞒一些隐性收入和财产。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比对机制。长期以来, 公安、房产、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人社、财政、农机、金融、民政等部门之间出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法律法规的保密规定等原因, 各自为政, 信息封闭, 形成沟通壁垒。各级政府关于低保工作虽然明文规定了各部门要配合, 但是缺乏刚性约束。因此, 应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 明确部门无偿提供信息的法律责任。并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和固定下来。

4.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

我国在1997年就实行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且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远远跟不上城市低保的提标速度。桐柏县城市低保人均补差为225元/月, 农村低保人均补差为115元/月, 城乡差距显而易见。随着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已无多大区别, 水、电、煤气、米、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已经实现城乡同价。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任由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各行其道, 那么差距将继续拉大, 这是对农民的一种不公平, 也背离了党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村, 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公平、公正、公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将会变得模糊,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户口将会实现一体化, 统称为“居民户口”, 在这种大趋势下, 消除城乡壁垒, 逐步缩小城乡低保保障差距, 从而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已是必然。当前, 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保障面, 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实现城乡困难人口在低保方面的同等待遇, 从而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指数。

5. 完善顶层设计, 调整国家低保政策

家庭贫困原因多种多样, 并不局限于“低收入”一种类型。一些家庭的人均收入虽然高出了低保标准, 但是家庭负担过重, 开支很大, 导致入不敷出。这些家庭生活的艰辛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那些“低收入家庭”, 他们更应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救助, 更应纳入保障范围。因此, 应适时完善顶层设计、调整国家低保政策、修改低保对象的确认条件, 既要考虑收入因素, 又要考虑财产因素, 更要考虑支出因素, 将低保对象确认条件修改为“家庭收支盈余额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人口”。

6.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创新城乡救助模式

目前, 桐柏县基本上是被动的救济, 即“输血机制”。这种机制是必要的, 但如果不把握好“度”的问题, 则会助长救济对象的依赖思想。对有条件的救助对象要从劳动技能、文化教育、生产发展、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 大力鼓励农村闲置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积极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 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指导, 帮助这些低保对象户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 鼓励并支持他们兴办种养殖业, 增强自我解困能力, 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7. 搭建互帮互助平台, 推动城乡救助社会化

要在农村大力搭建“互帮互助”平台。以低保对象生产、生活需求为着力点, 引导建立不同需求的低保互助小组, 做到生产互助、生活互助、信息互助。针对低保对象的实际情况, 大力倡导“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精神, 形成“一人有难众人帮”的格局,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地推行结对帮扶活动, 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有计划地解决低保对象的实际困难。发挥农村社区优势, 拓展互帮互助空间, 架好互帮互助桥梁。

8. 整合资源,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除各级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外, 还可借助社会力量, 发挥民间资本作用, “劝富济贫”, 通过发行彩票、开展捐助等多种途径, 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慈善事业。借助慈善力量, 支持和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事业。解决部分资金不足的难题。

9. 强化监督检查责任

切实强化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加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保障正确享受城乡低保五保人员政策落实。为桐柏县涉农惠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有效监督。

摘要:桐柏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和覆盖面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资金管理发放也在不断规范化, 为该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该县城乡低保资金在管理发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

低保档案管理 篇10

保障标准和保障对象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两大核心要素,而保障标准的制定和保障对象的确定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宝鸡市陈仓区城乡低保制度运行中的主要问题表现有。

(一)保障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

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且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保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和解决低保家庭经济贫困方面的功效。一是保障标准偏低。目前,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普遍为180元左右,农村则为25-70元不等,分别与全省城市、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月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相当,也就是说只能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还未考虑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必要支出。而现实当中,医疗、教育等支出给贫困家庭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病致贫、供子女读书致贫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对于微薄的低保补助金,低保对象的现实困难较大;二是动态的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障标准没有有效提高的情况下,随着人们在生活消费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的增加,低保对象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低保资金缓解低保家庭经济压力和解决生活困难的作用。

(二)保障对象的确定不够规范,存在一定随意性

传统的社会救济定位在“三无”、孤、老人员,这类人员容易甄别的。而现行低保制度是广泛的社会救济,针对所有家庭平均收入低于保障线的贫困人群。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的日益多元化,在收入核算制度尚未健全,监督缺乏力度的情况下,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保障线来确定救助对象,实际操作困难较大,对低保对象的界定难以明确。由于缺乏政策执行的客观尺度和有效的操作方法,低保工作人员在入户核算收入时,比较普遍地采用了变通的核算标准,凭主观印象粗略地进行评估,存在着重大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该保未保、该退未退的现象,政策实施随意性较大。一是未严格按规定进行低保扩面。在收入核算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为完成低保“扩面”指标,部分镇、社区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存在着“厚饼摊薄”的现象。在没有进行严格资格审查的情况下,将那些家庭平均收入高于或接近最低保障线的国有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纳入低保对象,允许部分身患残疾或重病但家庭人均收入远高于最低保障线的居民以个人为单位享受低保,甚至将低保作为计划生育一项奖励性政策,违背了低保制度建设的初衷;二是对低保对象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低保人数的猛增给财政造成的压力很大,为缓解低保“扩面”所造成的财政压力,而对低保对象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农村低保给各镇设定低保指标,指标内的才予以办理,使得部分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被排斥于低保之外。

二、城乡低保工作中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进一步明确了城乡低保对象

低保对象既包括传统的“三无”、孤、老家庭,也包括收入无保障且家庭有子女上学或身患重病,重残人员的贫困家庭,以及因下岗失业,农业生产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暂时贫困的家庭。同时,低保对象应以家庭平均收入为衡量,以家庭为单位进入。在对低保申请人的家庭情况审核时,应视其法定抚养人的收入情况,在主张法定义务及赡养义务的前提下,才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情况核定是否纳入低保。在低保扩面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规范低保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界定低保对象,既废除了那些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也摒弃了“随意性扩面”的错误做法。

(二)强化了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低保对象信息档案,对低保对象进行有效分类,加强了低保对象尤其是临时性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的动态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家庭收入核算体系,科学制定家庭收入核算标准,细化收入核算方法和程序,严格低保对象的资格审核,合理确定并定期调整补助标准,并及时清退脱贫后,家庭收入超过保障线的低保对象。逐步实行低保对象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低保信息数据分类、查询、统计等工作,为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和低保政策的科学调整提供依据。

(三)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

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有效杜绝关系保、权力保以及该退不退现象的发生,确保低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在区、镇(街)、村(居)三级设立低保监督员,明确各自监督职责,只有三级同时审核通过,才能纳入低保,严防权力滥用。通过行政、审计、纪检等多种监督手段,对低保工作机构的政策执行情况、工作操作规程、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低保工作的规范。不断提高低保办理过程中的透明度,完善“三榜公布”制度,实行阳光低保。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变低保动态管理为两年申报制

采取村、社区审查,镇、街办审核,区局审批的管理模式,其弊端日显,部分街办低保工作效能并不突出,未享受低保的边缘人员对政策的不公平性反响很大。能否在保证社区低保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提升县(区)低保管理机构格次及增加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变低保动态管理为两年期申报制,而不是低保终身制,以杜绝长期享受的漏洞,缓解日益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以节省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提升低保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

(二)实行激励奖惩和专职检查制

为低保办理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强化培训手段,提升低保工作者的政策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配足配好低保工作的必要设施。专门设立低保检查办事机构,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检证属实者实行奖励和保密制,其资金来源可考虑从节约资金中列支。

(三)健全完善动态衔接机制

查清低保金里的“猫腻” 篇11

在四平市检察系统,李炳辉是有名的“工作狂”,他有多年的“烟龄”,但却滴酒不沾,工作几乎是他最大的乐趣。只要不出差,李炳辉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半就会准时来到办公室,然后开始给各区县检察院的反渎局长打电话,或调度案件,或了解案情,或协调困难,“时刻掌握各基层院反渎办案进展情况”。

近三年,全市两级院反渎部门共立案查办各类渎职侵权案件235件344人,立案数是此前10年立案数的总和。其中重大案件128件194人,特大案件51件81人,要案11件11人,重特要案合计190件286人,占立案件数80.8%,占立案人数83.6%。其中,侦结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均为100%。

李炳辉向记者笑称,记者来采访的时机正好,近两年来,四平市两级院的办案规模和案件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市院反渎局连续两年被省院评为了优胜单位。而且,四平市院下辖6个基层院,人均办案数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二,市院反渎局综合调度,统筹兼顾,确保各个基层院齐头并进,很多基层院也因为反渎案件办得好获得了不少荣誉。

围绕保障民生民利展开办案

方圆:四平市反渎工作有什么特点呢,能否先介绍一下?

李炳辉:总的来说,四平市近年来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贪腐大案,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保障民生民利而展开。四平市是国家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农业人口占比重较大,所以我们查办的涉农、惠民领域渎职案件很多。

2013年,我们查办了粮食补贴系列渎职犯罪案件,在全省取得了不俗的反响。起初的线索并不是源于举报,而是多县有农民到市政府上访,反映粮食补贴不到位。

针对这个现象,市院反渎局内部先进行了评估。四平市是东北三大粮仓之一,近年来,为了稳定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投放了大量专项资金用于种粮农民的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有农民上访说明很可能专项资金的发放出了问题。我们分析,要么在粮食直补资金发放过程中,相关部门监督不力、管理疏忽;要么就是粮食直补资金没有用到粮食生产方面,滋生了腐败。因此,我们把查办粮食补贴领域渎职犯罪确定为该年工作的突破点。

方圆:具体讲讲这个系列案件的办理经过。

李炳辉:当时还没有特定的嫌疑人,我们就先选择了上访农户多的双辽市进行排查。市院反渎局和双辽院反渎局成立了联合办案组,对双辽市卧虎镇、双山镇等乡镇发放粮食直补资金的情况进行摸排。当然,在初查前,我们全面收集了粮食补贴方面的资料,通过认真学习,掌握了各种专业术语、工作流程及内部规章制度。

办案人员先后深入双辽市财政局、国土局、税务局、乡镇农经站等单位,调取了相关账目和档案,在全面固定了证据后,开始寻找案件的突破口。在审核双山镇7个村的国家粮食直补台账和计税面积登记表时,我们发现“粮补户头增加”或“一家多户头”的情况,还有的农户登记的面积隔年变化很大且出现种植面积大于计税面积登记的情况。通过深入调查,2009年至2013年间,双山镇高某、王某等14名村干部在协助政府部门实施申报、核实粮食种植面积,发放国家粮食补贴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造假账目、假报表的办法虚报粮食种植面积,骗取国家粮食补贴款的团伙犯罪浮出水面。经四平市院同意,双辽市院对高某、王某等14名村干部以滥用职权立案侦查。

一般来说,在执行国家粮食直补政策过程中,是由乡镇财政部门组织村干部对农户种植面积进行核实,由于单户农民的土地数量比较明确,所以种地少的村民很少有虚报的机会。种植面积的上报、张榜公布等具体工作都是多名村干部经手,因此,村干部和乡镇财政所干部共同作案的嫌疑很大。继续深挖,我们发现发案所在地的乡镇财政所在執行政策过程中,存在对村级组织上报种植地面积及种粮品种等审查不仔细、把关不严格的问题,于是我们对相关的乡镇财政干部刘某、闫某等4人以涉嫌玩忽职守犯罪立案侦查。据此,双辽市院共立案侦查粮食补贴领域渎职犯罪案件10件18人,涉案金额600万余元。

在双辽取得了成功后,我们又把这种办案模式在伊通县、梨树县等地进行了推广,查办了一系列粮食补贴领域的渎职犯罪,促进了国家粮食直补发放的公开、公正、透明,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城市低保领域里的“猫腻”

方圆:在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成果巡回展上,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就有四平市报送的案件,能否介绍一下。

李炳辉:那是四平近几年来办理效果非常好的一起案件。该案系伊通县民政局原副局长石某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办公室原主任王某、伊通镇原副镇长陈某和民政助理高某四人的玩忽职守案。

案情并不复杂,石某和王某在民政局工作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在审批过程中组织入户核查不到位,审批后不严格按规定进行动态管理,致使伊通县不符合低保条件的384人,违规领取低保金142万余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陈某担任伊通镇副镇长,分管伊通镇低保工作,高某作为民政助理负责伊通镇低保审核、发放等工作。在此期间,二人不按规定对申请人入户核查和定期复查,致使不符合低保条件的272人领取了低保金,其中高某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金额101.3万余元,陈某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金额85.6万余元。

方圆:线索是怎么来的?民政低保领域都有哪些容易失职、渎职的环节?

李炳辉:当时是有举报反映伊通县有干部家属吃低保现象,没有针对具体的事和人。接到举报后,我们展开了初查,的确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市院抽调双辽市院办案骨干,围绕是否存在违法发放低保金的问题展开侦查。通过调阅伊通县财政局财政供养人员名单,并与享受低保人员名单进行核对,发现不应享受低保待遇的财政供养人员及家属有88人,其中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机关干部的亲属,违法发放低保金多达30多万元。

接着我们又查阅了低保户银行详单,核对多头领取或重复领取低保金情况,发现有20多人没有档案资料或者有档案资料但无审批手续在享受低保,此块涉案金额也高达30多万元。再通过调阅伊通县工商局、税务局档案与低保档案核对,发现有109名个体工商户享受低保待遇,有开大型超市的经理,基层农村信用联社的负责人以及开连锁店的老板等等,涉及违法领取低保金26万元。最滑稽的是,我们通过调阅伊通县车管所机动车档案、查询吉林省机动车信息网,并与低保档案核对,发现有10个享受低保金的家庭供养机动车16台。最为典型的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的妻子,住豪宅开奥迪A6车,却也享受低保待遇,难怪老百姓反应强烈。

查明了相关事实后,我们就据民政部和吉林省的法律法规来锁定渎职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经过符合条件的群众提出申请,所在街道民政助理、乡镇主管领导进行初审、公示后,再报民政局城市低保办公室,由低保办主任指派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踏查等资格审查后,再由城市低保办公室主任或民政局主管副局长审批后方可进入低保金发放程序。

办理低保手续工作人员,履行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实地入户调查,不符合审批条件的人就难以蒙混过关。正是因为相关环节的责任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低保金被违法发放。我们结合档案,对号入座,锁定了伊通县民政局主管城市低保工作的副局长石某、伊通镇主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陈某等4名渎职嫌疑人,并追究了他们的刑事责任。

渎职案件多为“由果寻因”、“按事找人”

方圆:四平市每年要查办上百起渎职案件,有无共性的规律?

李炳辉:可以说,办理大部分渎职犯罪案件都是一项“由果寻因”、“按事找人”的工作,首先是从复杂的案件事实中找到造成的后果,按照后果来追溯原因;其次是查找与案件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落实责任到人;最后,查清责任人员的实际执行情况。

侦查实践中,四平市反渎部门自创了一个渎职犯罪办案六步法:一是法规政策证据;二是渎职犯罪主体资格证据;三是渎职犯罪行为证据;四是损失后果证据;五是因果关系证据;六是关键性证据的补强证据。以上六个方面的证据体系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渎职犯罪证据链。

另外,我们提倡要围绕渎职犯罪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追查责任。搞清楚案发与哪些部门相关,相关部门的职责是什么,有何工作程序要求,职责要求应该怎么做,而责任人实际怎么做的,这样做当时的心态是什么,这样做的危害后果是什么,行为时有没有预见危害后果的发生等,了解这些因素后,案情也就明了了。

方圆:能否再讲一个“由果寻因”、“按事找人”的成功案例。

李炳辉:前年,吉林省国营双山鸭场实施危房改造,双山鸭场直属于吉林省农垦局管理,坐落在双辽市境内,有群众举报反映,实施危房改造的国家专项补助资金被人套取骗走,市院当即指定铁西区院反渎局办理此案。

成案的第一步就是要围绕“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人员领取补助资金,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这个“果”来寻“因”、找“人”。办案人员先查封了危房改造申请表等证据,核对危房改造对象身份,从中发现违规发放危房补助资金问题。经进行核对,我们发现不应享受危旧房补助资金的人员既有机关的干部,又有学校的教师,严重地毁坏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在当地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通过查阅危房改造申请档案、户口和房屋改造前后照片,核对是否存在重复领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情况。我们侦查发现,利用一栋房屋同时申请两份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情况举不胜举。重复办理重复领取危房改造资金双山鸭场有20余户,双辽种羊场20余户,违规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总额60万余元。

最后,办案人员调查了鸭场和羊场所有农户人员的土地证和房屋产权证,我们经核对发现,有100余户房屋超面积的人员领取了危房补助资金。

为了证明相关责任人行为和其造成后果之间的关系,我们调查核对了大量与危旧房改造对象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调取大量书证,经过分析研究,最后把嫌疑人锁向了在辽河垦区双山鸭场主管危房改造工作的副场长宋某、负责危房改造具体工作的国土资源所所长魏某,双辽种羊场主管危房改造工作的副场长王某、负责危房改造工作的国土资源所所长魏某等8人,由于这8人违反程序规定、不认真履行审核职责,致使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上百户农户领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由于本案的大多数证人都是违规领取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受益者,直接告诉其骗取补助资金的严重后果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被询问人难免会有很大的顾虑,因得到了好处或担心自己受到牵连而不愿作证或者影响到证言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在对相关证人进行询问上,我们采用了“以案掩案”的询问方式,在询问相关证人时没有过于强调通过隐报、瞒报等手段掩盖自己实际家庭收入,骗取补助资格的后果,而是侧重于告知被询问人被告人渎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他们打消了顾虑,如实地作证,使案件得以突破。最终,法院以玩忽职守罪追究了8名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办案是履职,不办案是失职

方圆:作为市院的反渎局长,如何统筹全市所有基层院的反渎工作?

李炳辉:现在的反渎工作,都强调一体化办案。具体来说,每年年初,市院反渎局就早动员、早部署,力争在第一季度就消灭立案“空白院”,实现“开门红”。每天早上,我都会给各区县院反渎局长打电话部署具体工作。我们还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半年总评”的方式,网上或发文通报办案情况,促进各基层院办案,调度办案的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办案中遇到的困难等。

在四平,反渎工作可以说是全市一盘棋,不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6个基层院和市院的线索都统一管理,我们打破地域限制,统一调度办案资源和力量。针对各基层院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异地办案、分流办案”的模式,加快办案节奏,调动办案人员办案积极性,随时解决办案中出现的困难。每年查办的反渎案件中,异地办案能占到办案总量的60%。

方圆:听说四平市半数以上的案件为异地办案,办案人员有没有怨言?

李炳辉:全市两级反渎部门共有52人,每个院的办案人员加领导有7至8人左右。45岁以上的办案人员占80%,近两年来考进一批大学生,补充了一些“新鲜血液”,但还有一部分人未通過司法考试,还没有办案权,这支队伍目前有点青黄不接,稍微令人担忧。

我们都知道渎职案件很难办,尤其是在基层,地方干扰和阻力都比较大,为了办成案件,有时只有采取异地办案的模式。

各个基层院的反渎局长和我一样,常年在办案一线,没有双休日。说实话,基层的反渎局长也不好当,他们算不上什么官,全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威信来感染和调动办案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办案人员多数上有老、下有小,异地办案经常无法照顾家里,但他们都以身作则,主动带着年轻同志办案,不争名、不争利,确实让人感动。

方圆:有人认为你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应酬,也有人说你很正直,你怎么评价自己?

李炳辉:在反渎局长岗位上,我只能按我的原则来办事,不能因为别人说什么就改变原则。早些年办案时还有些说情者,这些年,大伙都知道,李炳辉这个人不好说话,说了情也没用,现在,无论是领导还是朋友,都没有人找我说情。我的原则就是不能伤害办案人员办案的积极性,更不能亵渎法律的尊严。

我经常和办案人员说两个观点,第一要依法履职,办案就是我们的职责,不办案就是失职;第二反渎办案要做到无欲则刚,要珍惜检察官的荣誉,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

别打“低保”的主意 篇12

公权如果缺乏监督和制约, 随时可能膨胀成满足私欲的工具。而当一些基层干部将手中的权力伸向低保时, 明显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干部亲属, 可以堂而皇之地跻身享受低保的行列。这样的公权, 只能成为伤害公众的利器。

低保对象的确定, 必须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而其公平公正则最大限度地取决于其决策程序。作为基层组织, 首先必须掌握辖区范围内所有村民或居民的基本生活来源状况, 经初步筛选, 并结合村民或居民自我申报的情况, 按照名额初步确定低保对象, 并向辖区内所有的群众进行公示, 组织听证或者公开评议, 最终确定低保对象名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让困难家庭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上一篇:奥尔加的奇遇下一篇:大底盘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