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档案

2024-07-04

城乡低保档案(通用8篇)

城乡低保档案 篇1

摘要:“城乡低保”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 规范和加强其管理工作,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网络与信息化的今天, 档案管理工作要继续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 就必须在保证原有的基础性工作中进行创新、改造, 需加强信息化管理, 并与时俱进, 力争低保档案工作与低保工作同步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信息化

0引言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简称“低保”) 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低保档案是在低保制度建立及实施过程中产生与形成, 能真实记录困难家庭状况, 并统计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然后进行归档, 具有保存价值。它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依据, 是低保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档案

低保档案是经过县、乡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低保的受理、调查、审查等程序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 建立和完善低保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 既是低保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 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客观需求。

低保档案管理原则上可分为分级管理和日常管理。分级管理主要包括:低保户向乡镇提出申请, 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表, 提交居民户口簿复印件、家庭成员证明以及赡养、抚养证明;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残疾证明等;经街道、镇政府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提出意见, 最后报县民政局审查做出联审联批决定。若审核通过, 县民政局根据低保对象花名册、低保对象分类统计表, 低保金统计表划拨凭证等相关的低保资料进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操作, 并定期对低保户进行检查、临时抽查。由此可见, 低保户的审批过程经过民政部门三个层面:社区、镇、县级部门, 由于每个部门针对管理低保档案资料不同, 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 应该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管理,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档案完整性, 从而能保障低保工作顺利进行。而日常管理类档案是在分级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 是对各类档案进行日常管理, 低保对象申报材料审批后, 以户为单元建档, 实行一户一号制度[1], 在低保户存在期间, 民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低保户的低保金进行停发、增发、减发等, 实施动态监管。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变动表、收入证明、情况说明、审核材料、调查情况等资料进行归档, 并装订成册, 实行有效管理。

低保档案管理涉及面较广, 工作量大, 必须对低保对象全部建档, 实行审批分级管理、日常管理随时归档的原则;并且应规范管理流程, 统一标准, 确保低保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

2 加强低保档案基础性工作

低保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低保政策的落实情况, 反映了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状况, 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依据, 是低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加强低保档案基础性工作至关重要。

低保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编目、保管期限及移交、档案的利用。

2.1 低保档案的收集及归档

乡镇指派专门人员, 对申请低保人员填写的审批表及相关的证明收集整理, 建立资料档案。县级民政部门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并进行全部归档, 做到随办随归, 开口管理。

2.2 低保档案的整理编目

由于低保档案是以户为单元建档, 为妥善管理大批量档案, 应将低保档案按照申请审批过程中材料提交先后顺序或文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并编码, 放到档案盒里, 以便补充材料或增加新材料, 低保档案应按照时间顺序对档案进行排列、编号。

2.3 低保档案的保管期限及移交

因低保档案实行一户一号制度, 实行开口管理, 在低保存在期间, 其保管期限应在停保后确定, 一般再保存5年, 须提交机关综合档案室, 因为属于短期保存, 不需向当地同级档案局移交[2]。

2.4 低保档案的利用

低保档案主要供有关的管理机关及单位使用, 不对外开放, 未经县级以上机关, 不允许将相关的低保资料信息对外公开。低保档案一般仅限内部查阅, 不得外借。如若想查询个人低保信息, 可凭借身份证和低保证明经审批查阅, 但仅可查阅本人不得查阅其他人员档案。

2.5 完善低保对象个人申报材料

低保对象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申请书、低保对象申报 (审批) 表、低保对象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表、诚信承诺书、法定赡养人员签名认可证实表、居民户口薄、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 以及低保管理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如下岗证、社保证明、结婚证、离婚证或判决书、残疾证、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就业状况证明、劳动能力状况证明、按有关政策领取一次性补助费的数额及用途证明、有关裁决判决材料等) 。低保审批表仅有一份, 由县民政局存档。凡低保申报材料不齐全的一律不予审批。

2.6 加强低保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低保对象个人资料档案, 实行一户一档, 编号管理。城乡低保档案以乡镇 (街道) 为单位收集整理, 做到一户一档;低保对象个人资料档案不齐全的, 各地要以低保对象签到、年审为契机进行收集补齐存档。县民政局应配备低保档案柜和低保档案盒。除低保个人资料建档外, 低保金领取存折发放表、低保对象花名册、调整 (停止) 低保待遇花名册等业务资料和公文材料也要一并建档。

3 审批资料类的管理

每户低保对象的审批、复核资料。每户的审批、复核资料中须包含: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对该户的收入核定结果;乡镇的审核意见;县市区民政局“集体审批”的审批意见;各级经办人、入户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的签字。新审批和复核有变化对象的证明材料必须由县市区民政局存档。审批资料按行政区划或类别分册建档, 其中, 城市分类施保对象单独建档。每套档案前附相应的《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花名表》, 并编号与每户的审批资料一一对应。低保对象定期复核及新审批对象各次、各级的公示资料。公示资料可以照片、登记表或照片电子版等形式存档。公示资料要有相关责任人、三个以上见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4 资金管理、发放类的档案管理

《城市 (农村)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台帐》。台帐后附每次上级下达的补贴资金文件;地方配套资金文件或进帐单复印件;民政、财政、银行对帐记录。其中, 台帐的收入要与上级每次下达的资金数、本级投入相一致;支出要与每月 (季) 《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的数据一致。每月 (季) 《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 及当月 (季) 《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花名表》 (光盘) 的总户数、人数、金额等要一致。对《保障证发放登记表》及《保障证》发放情况核查记录。

5 动态报表类的档案管理

城市低保:《城市低保对象综合统计表》、《城市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城市低保对象动态情况统计表》、《城市低保对象花名表》 (电子版) 、《城市低保对象分类施保情况统计表》、《城市低保特定救助对象统计表》、《城市低保特定救助对象统计表》按月上报, 每月二十五日前报当月报表。农村低保:《农村低保对象综合统计表》、《农村低保对象保障金发放审批表》、《农村低保对象动态情况统计表》、《农村低保对象花名表》 (电子版) 。以上报表按季上报, 每年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三十日前报本季报表。当月 (季) 各报表间的户数、人数、金额等要相互对应吻合。其中, 新审批、复核无变化、终止, 复核有变化等对象填写《城市 (农村) 低保对象花名表》时, 要按规定表样分开填写。

6 注重低保信息化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由于低保工作涉及面广, 要井然有序地管理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低保档案, 这对于社会需求发展必定是一种挑战。档案在分级管理时, 若审核通过, 乡镇民政部门应将低保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 形成与纸质档案相应的电子档案, 实现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祝小艳.抓住低保管理档案的三个“点”, 2009.

[2]何文丽.城市居民低保档案的管理, 2004.11.

[3]孙玲.城乡低保档案的规范与高效管理[J].兰台内外, 2014.04.

城乡低保档案 篇2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市政府领导指示,市民政局、低保局于今年起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和低保救助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省市社会救助工作的部署,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全面清理和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为目标,以清查低保资金情况、清查低保对象资格、清查审核审批程序、清理低保提标政策为主要内容,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强化资金监管力度,加强业务规范力度,全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社会化进程。

二、任务标准

(一)清查低保资金情况。要对近三年省拨城乡低保资金、地方财政匹配低保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通过财政历年结余帐与民政资金总帐、明细帐及支出传票核对,彻底查清低保资金结余数额,核准地方财政真正匹配列支资金数额,同时对金融机构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情况(包括及时拨入和打入低保存折、领取资金结余沉淀情况等)进 行认真清理,严肃纠正低保资金大量结余、滞留甚至被挤占、挪用等违规问题。

(二)清查低保对象资格。要集中力量对城乡低保家庭进行拉网式排查,查清、核准享受低保人员死亡、迁移、变动数量,准确认定低保资格,对原本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清除,对家庭收入已超出低保标准的,要在家庭收入基本稳定后予以退保;对已符合条件尚未纳入的要立即纳入。

(三)清查审核审批程序。市县两级低保管理机构要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发放低保工作特约监督证,聘请有资历的离退休老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监察审计人员等为低保工作特约监督员;严格划分市、县(市、区)、街道办(乡镇)、社区居(村)委会低保职责,明确并公开受理时限,对无故拖延或拒报的要追究责任;对典型的疑难低保纠纷争议案件实行社区听证制度。

(四)清理低保提标政策。要结合低保清查全面落实低保政策,保证按省市确定的新标准和人均补差额落实到位。要通过低保提标政策的全面清查,建立起规范有序的低保管理机制,实行分类施保,全面提高低保优质服务水平,形成低保人员有进有出,低保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即保,应退尽退”。同时做好向争取资金工作,落实好城乡贫困群众物价补贴、取暖补贴等项救助政策。

三、方法步骤

本次清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3月1日至5月10日):各县(市、区)民政局要与相关部门做好配合,要根据检查内容认真细致地做好自查工作,并于5月10日前将自查情况分别上报市低保局,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

(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阶段(5月11日至8月30日):市民政局、低保局将会同市监察局、财政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县(市、区)进行重点抽查。检查采取听汇报、看帐目、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低保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对每个县(市、区)随机抽查1个乡镇、1个社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总结阶段(9月1日至9月10日):各县(市、区)要认真总结“四清”工作中的成效和不足,提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于9月15日前将“四清”检查工作总结分别上报市民政局、财政局、低保局。9月末,市民政局、财政局形成工作报告上报市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定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四清”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确定方案,认真组织领导,抓好落实,要成立“四清”工作领 导小组,开展自查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此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严格检查程序,务求抓出实效。各县(市、区)民政、低保部门要根据省市有关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自查工作。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针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部位,严格审查,务求检查工作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三)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严肃查处,限期整改。对严重违纪和违法犯罪问题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查处。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在全市通报。

河南省城乡居民低保“底线”划定 篇3

河南省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划定“底线”:城市低保月标准原则上不低于300元, 农村低保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1 800元。4月15日, 记者从河南省民政厅获悉, 近日, 河南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专门对此进行了规定。

《通知》明确, 省内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和居民消费性支出等因素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由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 报同级政府批准后, 以政府名义出台。城市低保月标准原则上不低于300元, 农村低保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1800元。城市低保资金必须做到按月发放。农村低保资金按季度发放, 要确保每季度初10天内发放到位,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按月发放。

同时, 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 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入住率。2013年, 河南各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要达到47%。按照要求, 县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经费、人员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工作人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 确保五保对象住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并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城乡低保 篇4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1997年9月2日,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下发。这个通知是从1997年初开始,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起草的。在此期间,李鹏总理作过两次重要指示。这两次重要的指示,对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快起草国i务院的通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9年9月28日,国务院颁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自1999年10月1日实行,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2000年1月14日,民政部下发 关于深入贯彻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进一步规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提出将“深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切实解决部分应报未保问题”纳入重点民政工作之一。2001年1月22日,民政部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2001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提出:“2001年全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总人数要有较大的增加,缩小应报未保面,争取用比较短的时间彻底解决保障对象遗漏问题。”2002年2月4日,中央在专门研究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问题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特别强调要 进一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把低保工作摆在突出位臵,反复排查摸底,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使这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第一阶段,用了7年的时间,城市低保制度完成了以点及面,在全国普遍建立的历史使命:最初,城市低保制度的创立表现为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意和自发的行政行为,继上海之后,又有大连、青岛、烟台、福州、厦门和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加入了有个性地创建制度的行列;1995年,这项制度为中央政府的相应的职能部门 民政部所认可,并下决心在全国组织推广;1997年,这项制度再次上升为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在本世纪末,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县治所在的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到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民政部宣布:全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已经全部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出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标志着这项制度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和长期的基本国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低保制度首先用了4年的时间,突破了“资金瓶颈”,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第一阶段的创建过程中,当时的政策取向是城市低保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越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面临的城市低保对象越多,分担的低保资金也就越多。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城市低保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保障城市贫弱群体最起码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当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县镇都建立起这项制度时,实际上只有281万城市贫困人口得到了救助。与当时学界和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在1500--3000万的估计数相比,只占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2000年,国务院作出重要决策,从2001--2003年,中央财政负担的低保经费要连续翻番。于是,从2000年的8亿,增加到2001年的23亿,2002年的46亿,再到2003年的92亿,2004年的105亿。加上地方财政支出后,全部低保经费从2000年的27亿,增加到2001年的42亿,2002年的109亿,再到2003年的151亿,2004年173亿。随之,低保制度保障的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403万,增加到2001年的1171万,2002年的2065万,再到2003年的2247万,2004年的2201万。2005年,截至到5月份的统计数字,累计支出低保经费77亿元,低保对象为2182万人。从2003年起,城市低保支出稳定在150亿元以上,低保对象稳定在2200万人上下。于是,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重点走向了“配套措施”和“分类救助”。所谓 “配套措施”是指为解决低保对象在医疗、子女教育、住房及冬季取暖(北方)等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所采取的配套政策。所谓“分类救助”是指对低保家庭中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成员,如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重病人等采取的特殊政策。2003年,民政部发出了《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2004年,民政部、建设部等联合颁布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民政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的通知》,民政部发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困难毕业生救助工作的通知》。从2004年开始,民政部积极与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协商,总结、推广部分省、市的经验,着手探索和建立以城市低保制度为主体,以优惠政策和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相配套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争取为城市贫困居民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在全国“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7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农村低保标准、保障对象、规范管理、资金落实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在年内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并保证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8月2日,财政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有关通知》,并首次下拨中央财政30亿元补助资金。组织开展一系列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活动,积极指导、推动

各地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这标志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完成试点探索过程,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就此揭开了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后新一次“为民解困”行动的序幕。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常住户口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维护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低保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2005年年底前各市、县基本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县农村低保制度是在2005年11月开始实施的。由最初的不成熟,到现在逐步完善。毫无疑问,13年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和规范化建设,在城市低保制度发展的同时,农村低保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也有很大的发展。实际上,最初提出“最低生活保障”这一概念,在农村更早于城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创立城市低保制度的过程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再次被提出。1996年民政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同时,在这个文件中,也确立了“保障资金由当地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分担”的筹资原则。此时,上海、北京、广东、辽宁等省市纷纷提出了“整体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设想。到2003年,民政部官员披露:已经有15个省的2037个县市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对象为404万,约占农业人口0.4%,支出的低保资金为8亿元。为此,民政部发文要求各地对特困农民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并寄希望于中央给予农村低保财政支持。但是,遗憾的是,2003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未通过针对农村低保的新政策。此后,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对象,农村低保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有了不同的“说法”:其一是北

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天津、辽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正以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领到低保证的有将近440万人,共支出低保资金12.6亿元。其二是中西部其余2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实施特困户救助为主,领到特困证的将近800万人,共支出特困户救助资金18.3亿元。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共有需要救助的特困人口1972万,东部8省市领取低保证的和中西部23省份领取特困证的加起来合计共有1257万人,得到低保救助的占调查特困人口总数的64%。另外,全国还有255万“三无老人”得到了“五保”供养,其中有50余万老人在24000多所各类敬老院中安享晚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有关精神的推动下,2003年,中央投入 3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因此,民政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出台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943个县(市)实施了医疗救助,492万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近13年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和规范化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社会政策都是“双刃剑”,优点与缺陷犹如一个钱币的两面。作为一项政策工具,随着我们对低保制度 国际上称为社会救助制度(Social Assistance Scheme)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们对这项制度的运用也就能越来越得心应手。因此,如今在讨论低保制度的现状时,我们可以清醒地从这项制度的优点和缺陷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评估。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低保制度的这个优点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中,社会

救助的立足之本,就是其与众不同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特点。这项制度设计了一整套相关的行政程序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直到确认其“确有需要”,亦即确认申请者确实因为收入过低乃至中断而不能维持其最低的生活水准,在这个前提下政府有关部门才能动用纳税人的钱来对其施救。同时,在受助者领取救助金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会对其进行持续的追踪调查。一旦其收入超过救助标准,救助即告一段落。正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纳税人的钱不被滥用才有了保证,从而也确保了在反贫困方面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也像其优点一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低保制度并不能帮助低保对象脱贫在国际上,低保制度或社会救助制度还有一个别称,亦即“收入维持制度”。此类制度的政策目标都是“维持”受助者最起码的生活水准。从这一点上说,这项制度本身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并不能帮助受助者脱贫。从中国的实践看,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2002年突破了2000万大关后;2003年再度上升,达到2247万;2004年略有下降,2201万;2005年上半年再度小幅下降,则为2182万。可以预计,如果不采取其他更加积极的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低保对象的规模将稳定在2000--2200万人之间。2.低保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 因为低保制度或社会救助制度都需要对申请者进行家庭经济调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的受助条件。在受助者享受低保金期间,还要对其进行追踪调查,以确认其在此期间没有因为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一旦超过法定标准,就必须取消其受助资格。以上这些法定程序的进行,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从中国的实践看,在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巧妙地利用了遍布在中国城市中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80017个(2004年数)的社区居委会,动员起至少30--50万人的从事调查审核的“志愿者”队伍,所以只花费了极少的人工成本就使一个庞大的“低保机器”运转起来。在城市社区中,居委会与社区居

民几乎“零距离”的接触,这对于他们掌握对制度实施必要的信息非常有利。但与此同时,这种“零距离”接触也导致了两个的居委会干部不利的因素:一曰 “优亲厚友”,二曰“身家性命受到威胁”。

3.低保制度容易同时 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攻击低保制度的最初的设计应该是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对于这些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出于人道主义的思想和互助互济的传统的社会救助在社会上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当失业者 他们是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机会的人 也获准享受同样待遇时,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低保制度“养活穷人”的钱实际上来自于全体纳税人,于是,一部分纳税人对这项制度是否“养懒汉”变得十分敏感;而另一部分人又常常从人道的角度,同时对这项制度的行政程序中的“羞辱性”问题提出指责。这种同时受到两面夹攻的尴尬处境,常常使低保制度进退维谷,无所适从。从中国的实践看,在2200万左右的城市低保对象中,实际上70%上下是失业人员,而有劳动能力的要占到总数的50%左右。因此,自从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对这项制度“养懒汉”的担心颇盛,以至于地方上一度普遍采取所谓“虚拟收入”(对失业人员不管事实上有没有收入都按当地最低工资计算其收入)来设臵“门槛”,造成了大量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外的“应保未保”的现象。而与此同时,又有从人道的理念出发,对严格的家庭经济调查和追踪调查进行严厉批评,在社会舆论中,在新闻媒体上,造成了对低保制度的负面影响。

二、城乡低保存在问题、对策、发展前景

1、城乡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低保:一是部分低保户想法设法隐瞒家庭收入;二是开具虚假证明;三是低保入户核查提供虚假住址;四是户籍制度改革取消非农户和农户的限制,统称为家庭户,这为以户口性质介定城镇低保带来难度。

农村低保:一是村干部存在优亲厚友;二是部分村未暗农村低保审

批程序进行操作;三是未户保障,存在“保人不保户”的问题和按人口总量派发低保“指标”的做法。

2、城乡低保总的思路是打造阳关诚信低保,坚持三评三示,采取户报、村(居)委会评议、乡镇(社区)审核,县审批的程序,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强化乡镇(社区)、村(居)委会的主体责任,实行定时审批,定期核查,加大责任追求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准确施保。(1)、定时审批

城乡低保审批实行每季度审批一次,每季度第二个月10日前乡镇(社区)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将乡镇(社区)申请手续报民政局,民政局在履行程序后落实低保待遇,要按照城乡低保的政策规定,严格落实自下而上的三级评审机制,把好每一道关口,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该履行的程序一步不少。

(2)、推行民主评议和公开制度

一是全面推行村(居)委会民主评议。村(居)委会、乡镇(社区)接到低保申请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人开展家庭收入核查,并进行民主评议,防止把评议变成选举,杜绝暗箱操作、徇私舞弊行为。申请人家庭收入和民主评议情况公示无异议后,由村(居)、乡镇(社区)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连同所有申请人申请书报乡镇(社区),民政局审核,村(居)委会不得拒绝受理或据不上报群众的低保申请。二乡镇、社区要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在民政局统一制作的公开公示牌上公示。对低保政策长期公开和新增低保对象在审核审批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正常公示,是公开县、乡镇(社区)监督电话,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并有详细记录,促进低保工作公开、透明,提高群众的满意率。

(3)、明确责任

一是村(居)委会负责对个人申请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的整理,家庭收入的核实,民主评议工作,做好听证会议记录,负责村级低保政策的宣传,张榜公示,上报申请材料以及人员变动情况等工作;二是乡镇(社区)负责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入户核查,监督(居)会民主评议工作,低保家庭的审核和月度核查工作,三级联审联评,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等工作。三是民政局低保中心负责全县低保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建设,政策宣传落实呢,业务指导培训,低保金的审批和发放等工作。

(4)、建立核查队伍、完善核查机制

建立专门核查队伍,成立城乡低保社会调查对,加强城乡低保定时核查机制和随机核查机制。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实行每月核查,强化乡镇(社区)、村(居)委会的主体责任,按照统一标准重新核查家庭收入,采取乡镇干部包村责任制和“谁入户、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打造阳光诚信低保,最大限度保证弱势群体的权益,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民政局城乡低保社会调查队不定期抽查,每年抽查新申请城镇低保家庭总数和已有城镇低保家庭总数的20%,农村低保每年抽查新申请和已有低保家庭总数的20%,对调查出的情况上报县政府主要领导,限期整改。

(5)、加强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一票否决,对群众反映的低保问题,村中低保全部停发,待调查核实后补发,并对反映强烈的村的低保问题在媒体上曝光。加强责任追究,要继续加强与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低保责任追究制度,对农村低保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违纪、不讲诚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展望

毋庸臵疑,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前景是被看好的,其做法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所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低保政策中的优点和缺陷是同时并存的:因为有家庭经济调查,才有社会救助制度,取消了这项前臵条件,社会救助就不成其为社会救助了(变成社会福利或社会津贴制度了)。但因为这个前臵条件的存在,如果执行不力,就会形成福利依赖,就会“养懒汉”;同时,如果执行过头,也会形成社会排斥,从而导致基层干群关系紧张,违背了实施这项制度是为了稳定社会的初衷。正因为如此,应对策略应该是不要使低保政策在反贫困领域“单打独斗”,要与其他反贫困政策构成一个社会政策的“组合”,用其他更为积极的反贫困政策来抵消低保政策的副作用。目前,可以与低保政策相辅相成的其他反贫困政策有:社区组织、可持续生计、资产建设和劳动力流动。“社区组织”是指以社区为单位将低保人员组织起来,尽量争取为他们提供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机会。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则进行学习、交流,也为社区提供一些志愿服务。这样做,可以避免他们因长期失业而导致的“边缘化”倾向,使他们回归到主流社会中来,达到“增权”的目的。“可持续生计”是指要帮助低保人员打破固有的“就业”观念 8小时工作、按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而去尽力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努力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既适合自己又可持续的谋生手段,这种“生计”大多与自谋职业相关。同时,政府的政策应该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生计”,而不是在城市建设的旗号下,肆意破坏老百姓的生计。“资产建设”是指鼓励低保人员建立自己的金融资产 个人发展账户。低保政策不再“逼迫”低保人员在收入和财产方面必须永远处于“山穷水尽”的窘境;另一方面,也是干脆承认他们的收入和财产实际上政府机构也不可能查清楚这个事实,从而避免对抗和冲突。用指定的目标,譬如子女教育、发展可持续生计、治病……来引导他们向指定的个人账户中存钱,同

城乡低保档案 篇5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发现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保障标准过低。

全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1395元/年, 仅占全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1/3, 不能有效保障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

2. 地区间发展不均衡。

原有农村低保制度资金由县级承担, 造成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待遇标准相差较大, 如开发区标准为2760元/年, 北三市为840元/年, 开发区标准是北三市的3倍多。同时, 一些财力困难的乡镇和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也无力承担低保资金, 造成低保对象长期不能按时足额享受应有待遇, 影响了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3. 五保人员未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供养标准过低。

农村五保人员按辽宁省规定的最低标准 (集中供养2000元, 分散供养1300元) 执行。由于未实行社会化发放, 在一些困难乡镇农村五保资金普遍存在被挤占、挪用、降低标准发放的现象, 不能足额兑现, 影响了供养人员吃、穿、住、医、葬等五项权益的保障。

二、加大投入、分类救助, 完善农村救助体系

1. 提高救助标准, 保证基本生活需要。

北三市标准由原来的840元提高到1500元, 甘井子区、旅顺口、长海县和金州区提高到1800元, 全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1395元提高到1808元, 超过全市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2。

2. 突出分类救助, 提高救助的实效性。

对部分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救助, 对工伤1~4级人员和肢体、智力、精神、盲1~2级残疾人员实行上浮30%的保障待遇, 对多胞胎未成年子女 (含三胞胎) , 每人每季度增发45元保障金;为鼓励困难群众通过劳动致富, 摆脱贫困, 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实行下浮50%的保障待遇。

3. 统筹安排资金, 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与专项补助资金相结合。

针对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涉及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问题, 市财政局按照人数及保障标准将这部分人的转移支付资金统一纳入年初农村低保财政预算, 连同省、市的专项资金一起统筹安排, 既避免了重复拨款, 又便于资金的整合和管理。

4. 狠抓制度落实, 确保农村低保规范运作。

不断加强对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统计等重要环节的管理, 完善操作程序, 对低保对象按照新办法、新标准进行了重要审核, 换发了统一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低保一律实行个人申报、村委会评议、乡镇把关、村 (屯) 张榜公布、区市县民政部门集中审批的办法。对于有争议的低保人员由村评议小组或村委会研究讨论, 然后在村或屯子里公示5天, 让群众最后把关定论, 这样不仅避免了矛盾, 也打破了亲邻的复杂关系。

三、应保尽保、受益群众,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1. 保障范围迅速扩大, 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

从2005年到2007年, 全市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困难居民由最初2.56万人增加至5.1万人, 保障面由原来的0.9%提高到1.9%。

2. 保障标准显著提高, 生活困难局面大为改善。

全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1395元提高到1808元, 由占全市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3上升到1/2强。其中农村分散供养人员生活费由1300元增加到1500~2760元, 集中供养人员由2000元增加到2250~4140元。人均救助额达到82元/月, 增加37.4元, 农村困难居民生活困难局面得到显著缓解。

3. 市财政补助大幅提高, 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保障资金由原来的县、乡、村三级承担改为市、县两级按比例分担, 其中市财政承担60%以上;两年间全市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9368.4万元, 其中市财政5655.6万元。通过提高对北三市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补助比例, 基本上消除了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低保政策难落实的现象。

4. 配套救助政策健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06年, 我市在贯彻落实农村困难居民大病救助、就学扶持、住房改造、突发灾害救济等相关配套政策中, 专项投入资金5725万元, 救助困难居民14.5万人次, 人均395元。“十一五”期间, 市县两级财政计划投资8700万元, 为5800户农村困难居民新建住房, 目前已竣工1500户。上述配套救助政策的实施, 缓解了农村困难居民住房难、医疗难、上学难和突发灾害应对难等问题,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巩固成果、发现不足, 让公共财政阳光洒满农村

1. 适时调整农村低保标准, 提高保障水平。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也逐年提高。农村困难居民在吃饭、穿衣、居住、医疗和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上也变得相对吃紧。近期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着手进行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 适当调整大连市农村低保标准, 以便更好地保障和改善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

2. 健全制度, 实现阳光低保。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乡、村两级建立永久性公示栏, 并将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公开, 做到一月一公开, 及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实现真正的阳光低保。二是建立月报、季报制度。乡村两级按月将低保对象的动态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统计上报, 以便及时掌握对象的动态情况, 把好进出口关, 促进动态管理的及时性、科学性、准确性。三是明确任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

3. 加强基层低保网络建设, 提高低保管理水平。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 为113个乡镇配备电脑, 以保证农村低保情况统计及时、准确、规范, 实现农村低保数字化管理。同时, 在乡、村两级设置专职的民政低保信息员, 乡镇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编制。村级确定低保信息员, 根据工作量的大小, 由县级财政部门每年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 提高低保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4. 加大救助力度, 改进救助方法。

城乡低保档案 篇6

桐柏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 豫鄂之交, 桐柏山腹地。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 辖13镇3乡2园区、215个行政村 (社区) , 总人口47.2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9.7万人。该县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较集中且数量较多。

桐柏县2015年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065人, 五保供养对象3257人。截至2016年, 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795人, 五保供养对象3637人。该县自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每年人数上涨, 目前社会救助补助资金工作稳步发展。

1. 领导重视, 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完善

(1) 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形成了“党委领导, 政府主抓, 民政牵头, 多方协作”的社会救助格局。

(2) 夯实基层救助机构, 在全县16个乡镇建立民政所, 并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 配备了社会救助工作专用电脑。

(3) 逐步完善制度。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桐柏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桐柏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明确了社会救助相关标准、认定条件及范围, 规范了申请、审批程序, 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 使社会救助工作有章可循。

(4) 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县本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2015年, 县财政配套资金270多万元, 不含电费补贴, 五保和低保发放共计5000多万元, 约占当年县民生工程总资金的一半, 为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规范管理, 提高低保保障

(1) 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各方努力, 桐柏县农村低保覆盖面由原来的3.5%提高到5%, 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也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

(2) 城乡低保实现非农业人口全覆盖, 待进一步规范。桐柏县城市低保工作经历了建章立制、保障扩面、规范管理三个阶段;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仅限于“三无人员”发展到覆盖桐柏县所有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困难户, 做到突出重点, 分类施保, 按月足额发放低保金, 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补助水平逐年提高, 经过几次提标, 月人均补助标准已达到225元。

(3) 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为实施新的保障标准, 桐柏县打破过去平均调补的老办法, 实行分类补保, 将保障对象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分成不同的类别, 并设立相应的保障标准, 实行分类保障, 把重病、重残、年老体弱、缺少劳动力的特别困难对象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 细化责任, 建立台账, 为我局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4) 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补助水平随物价上涨补贴机制。

3.标本兼治, 达到五保集中供养率

桐柏县为了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 2015年整合资金300多万元, 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对回龙乡、月河镇、淮源镇、安棚镇、平氏镇、朱庄镇、埠江镇敬老院进行新建扩建、整修, 提高乡镇敬老院入住能力。同时, 出台桐政办[2014]10号文件, 解决了敬老院管理经费及人员工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了乡镇敬老院服务水平。以试点先行的办法在淮源镇实施了3个“村级幸福院”建设。目前, 全县共有五保对象3752人, 建有农村乡 (镇) 、村级敬老院22所, 其中集中供养1511人, 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6.9%;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3800元/年, 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2800元/年, 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五保丧葬费提高到2000元以上, 基本实现五保基本医疗费用全免, 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桐柏县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少数低保对象认定不够准确

桐柏县在城乡低保对象的认定上, 按照“4+2”工作法, 实行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年检年审、信息比对等程序进行操作, 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其原因是:

(1) 缺乏科学的核查手段。全国尚无统一的收入核查办法, 入户调查仍然是以估测为主, 加之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在不同的调查时段变动不定, 从而影响到对象的认定。

(2) 部门间数据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从社保、房产、工商、税务等部门获取信息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许可, 在保守工作秘密和居民隐私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导致部门有顾虑, 缺乏有效沟通。

(3) 部分低保对象缺乏诚信, 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等。

2. 低保家庭的第二层次需求难以满足

目前, 城乡贫困群体的诉求焦点不是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主要用于医疗、教育、住房等第二层次的最基本需要, 留给自己的“吃饭钱”很有限, 亟待政府专项救助, 帮助其渡过难关。因此, 低保对象的专项救助需求将日益凸显。

3. 政策难以应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国发[2007]19号文件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也就是说农村低保对象的确认必须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为法定条件。那么, 若有一农户,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2800元, 高出该县农村低保标准 (1800元) 1000元, 若该户当年因大病需支出20000元, 又因供养一大学生年需支出20000元, 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那么该户是否纳入低保范围?这种家庭收入虽高于低保标准, 但却因支出过大而生活困难的现象在桐柏县较为普遍。现实生活是万花筒, 复杂多样, 如果只以收入核定为纳入低保的决定性条件而忽视了贫困原因的多样性, 那么政策设计的局限性就很有必要调整。

4. 低保对象从业率较低

低保对象中有部分是年老多病、身患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难以就业;有能力就业的文化水平较低, 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8%, 低收入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没有一技之长, 这给他们的再就业带来很多障碍, 大都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

5.未达到信息共享

建立与电子政务中心信息共享的核对平台。应根据有关规定和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工作需要, 及时准确向民政部门提供公安局的户籍、车管所的机动车、人社局部门的就业、保险公司的保险、房管局的住房、银行的存款、证券公司的证券、工商部门个体工商户、国地税的纳税、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公积金等方面的信息。只有达到信息共享的核对平台才能堵塞漏洞。

6.违规享受待遇

社会保障违规, 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违规享受待遇, 其中2014年、2015年涉及金额分别为42万元、10.7万元, 该款正在追缴。现阶段财政局已成立的专项检查小组正在对低保资金进行延伸检查, 检查其是否按照低保资金管理程序进行发放以及是否存在资金被截留、私分、挪用等问题。同时, 财政局督促民政部门严格排查, 取消不符合条件人员的资格, 对违规领取资金进行追缴, 并规范低保领取程序。对存在的问题, 限其90日内整改完毕。

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完善民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政策规章体系和长效机制。建立和启动物价涨幅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 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2.加强阵地建设, 营造整治氛围

为加强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建设, 及时挂牌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档案盒等必要设备, 设置了信访举报箱, 公布了举报电话, 并抽调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3名同志充实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局域网、电子屏幕、宣传栏、微博、微信等形式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在机关大厅开设了专项整治工作宣传展板、在楼道走廊等场所悬挂职业道德、格言警句, 使专项整治工作自然和谐地融入到财政党员干部的习惯之中, 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3.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

农户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动态性, 而且低保对象在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 往往隐瞒一些隐性收入和财产。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比对机制。长期以来, 公安、房产、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人社、财政、农机、金融、民政等部门之间出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法律法规的保密规定等原因, 各自为政, 信息封闭, 形成沟通壁垒。各级政府关于低保工作虽然明文规定了各部门要配合, 但是缺乏刚性约束。因此, 应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 明确部门无偿提供信息的法律责任。并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和固定下来。

4.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

我国在1997年就实行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且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远远跟不上城市低保的提标速度。桐柏县城市低保人均补差为225元/月, 农村低保人均补差为115元/月, 城乡差距显而易见。随着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已无多大区别, 水、电、煤气、米、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已经实现城乡同价。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任由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各行其道, 那么差距将继续拉大, 这是对农民的一种不公平, 也背离了党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村, 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公平、公正、公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将会变得模糊,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户口将会实现一体化, 统称为“居民户口”, 在这种大趋势下, 消除城乡壁垒, 逐步缩小城乡低保保障差距, 从而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已是必然。当前, 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保障面, 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实现城乡困难人口在低保方面的同等待遇, 从而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指数。

5. 完善顶层设计, 调整国家低保政策

家庭贫困原因多种多样, 并不局限于“低收入”一种类型。一些家庭的人均收入虽然高出了低保标准, 但是家庭负担过重, 开支很大, 导致入不敷出。这些家庭生活的艰辛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那些“低收入家庭”, 他们更应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救助, 更应纳入保障范围。因此, 应适时完善顶层设计、调整国家低保政策、修改低保对象的确认条件, 既要考虑收入因素, 又要考虑财产因素, 更要考虑支出因素, 将低保对象确认条件修改为“家庭收支盈余额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人口”。

6.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创新城乡救助模式

目前, 桐柏县基本上是被动的救济, 即“输血机制”。这种机制是必要的, 但如果不把握好“度”的问题, 则会助长救济对象的依赖思想。对有条件的救助对象要从劳动技能、文化教育、生产发展、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 大力鼓励农村闲置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积极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 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指导, 帮助这些低保对象户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 鼓励并支持他们兴办种养殖业, 增强自我解困能力, 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7. 搭建互帮互助平台, 推动城乡救助社会化

要在农村大力搭建“互帮互助”平台。以低保对象生产、生活需求为着力点, 引导建立不同需求的低保互助小组, 做到生产互助、生活互助、信息互助。针对低保对象的实际情况, 大力倡导“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精神, 形成“一人有难众人帮”的格局,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地推行结对帮扶活动, 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有计划地解决低保对象的实际困难。发挥农村社区优势, 拓展互帮互助空间, 架好互帮互助桥梁。

8. 整合资源,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除各级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外, 还可借助社会力量, 发挥民间资本作用, “劝富济贫”, 通过发行彩票、开展捐助等多种途径, 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慈善事业。借助慈善力量, 支持和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事业。解决部分资金不足的难题。

9. 强化监督检查责任

切实强化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加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保障正确享受城乡低保五保人员政策落实。为桐柏县涉农惠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有效监督。

摘要:桐柏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和覆盖面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资金管理发放也在不断规范化, 为该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该县城乡低保资金在管理发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

城乡低保档案 篇7

保障标准和保障对象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两大核心要素,而保障标准的制定和保障对象的确定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宝鸡市陈仓区城乡低保制度运行中的主要问题表现有。

(一)保障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

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且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保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和解决低保家庭经济贫困方面的功效。一是保障标准偏低。目前,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普遍为180元左右,农村则为25-70元不等,分别与全省城市、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月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相当,也就是说只能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还未考虑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必要支出。而现实当中,医疗、教育等支出给贫困家庭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病致贫、供子女读书致贫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对于微薄的低保补助金,低保对象的现实困难较大;二是动态的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在保障标准没有有效提高的情况下,随着人们在生活消费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的增加,低保对象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低保资金缓解低保家庭经济压力和解决生活困难的作用。

(二)保障对象的确定不够规范,存在一定随意性

传统的社会救济定位在“三无”、孤、老人员,这类人员容易甄别的。而现行低保制度是广泛的社会救济,针对所有家庭平均收入低于保障线的贫困人群。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的日益多元化,在收入核算制度尚未健全,监督缺乏力度的情况下,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保障线来确定救助对象,实际操作困难较大,对低保对象的界定难以明确。由于缺乏政策执行的客观尺度和有效的操作方法,低保工作人员在入户核算收入时,比较普遍地采用了变通的核算标准,凭主观印象粗略地进行评估,存在着重大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该保未保、该退未退的现象,政策实施随意性较大。一是未严格按规定进行低保扩面。在收入核算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为完成低保“扩面”指标,部分镇、社区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存在着“厚饼摊薄”的现象。在没有进行严格资格审查的情况下,将那些家庭平均收入高于或接近最低保障线的国有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纳入低保对象,允许部分身患残疾或重病但家庭人均收入远高于最低保障线的居民以个人为单位享受低保,甚至将低保作为计划生育一项奖励性政策,违背了低保制度建设的初衷;二是对低保对象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低保人数的猛增给财政造成的压力很大,为缓解低保“扩面”所造成的财政压力,而对低保对象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农村低保给各镇设定低保指标,指标内的才予以办理,使得部分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被排斥于低保之外。

二、城乡低保工作中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进一步明确了城乡低保对象

低保对象既包括传统的“三无”、孤、老家庭,也包括收入无保障且家庭有子女上学或身患重病,重残人员的贫困家庭,以及因下岗失业,农业生产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暂时贫困的家庭。同时,低保对象应以家庭平均收入为衡量,以家庭为单位进入。在对低保申请人的家庭情况审核时,应视其法定抚养人的收入情况,在主张法定义务及赡养义务的前提下,才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情况核定是否纳入低保。在低保扩面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规范低保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界定低保对象,既废除了那些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也摒弃了“随意性扩面”的错误做法。

(二)强化了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低保对象信息档案,对低保对象进行有效分类,加强了低保对象尤其是临时性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的动态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家庭收入核算体系,科学制定家庭收入核算标准,细化收入核算方法和程序,严格低保对象的资格审核,合理确定并定期调整补助标准,并及时清退脱贫后,家庭收入超过保障线的低保对象。逐步实行低保对象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低保信息数据分类、查询、统计等工作,为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和低保政策的科学调整提供依据。

(三)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

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有效杜绝关系保、权力保以及该退不退现象的发生,确保低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在区、镇(街)、村(居)三级设立低保监督员,明确各自监督职责,只有三级同时审核通过,才能纳入低保,严防权力滥用。通过行政、审计、纪检等多种监督手段,对低保工作机构的政策执行情况、工作操作规程、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低保工作的规范。不断提高低保办理过程中的透明度,完善“三榜公布”制度,实行阳光低保。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变低保动态管理为两年申报制

采取村、社区审查,镇、街办审核,区局审批的管理模式,其弊端日显,部分街办低保工作效能并不突出,未享受低保的边缘人员对政策的不公平性反响很大。能否在保证社区低保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提升县(区)低保管理机构格次及增加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变低保动态管理为两年期申报制,而不是低保终身制,以杜绝长期享受的漏洞,缓解日益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以节省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提升低保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

(二)实行激励奖惩和专职检查制

为低保办理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强化培训手段,提升低保工作者的政策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配足配好低保工作的必要设施。专门设立低保检查办事机构,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检证属实者实行奖励和保密制,其资金来源可考虑从节约资金中列支。

(三)健全完善动态衔接机制

城乡低保档案 篇8

重庆市梁平县自1997年启动城乡低保工作, 近年来, 该县的各级民政部门按照摸清底数, 扩大范围, 提高标准, 加强管理, 逐步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思路, 使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继续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全面开展核查工作, 实现动态管理;严格审批程序, 实行阳光操作;坚持分类施保, 确保资金补贴合理;抓实信息化建设, 推进城乡临时救助工作。二是城乡低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该县2013年有城镇低保对象3857户6850人, 占非农人口的3.6%, 人均月补差为204元, 发放城镇居民生活保障金及各类补助金126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2246户28335人, 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9%, 人均救助达到了1602元, 发放农村低保金及补助资金4540万元。三是着力打造“阳光低保”, 城乡低保法规执行工作全面展开。县民政局从2013年5月开始, 会同县纪委、监察部门, 组成5个调研督查工作组, 深入到全县33个乡镇 (街道) 对城乡低保工作领域的法规制度执行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 进一步规范该县城乡低保工作申请审批程序, 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再次提高城乡低保保障线标准。2013年10月, 该县城市低保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40元, 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5元。

虽然梁平县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乡低保制度体系, 在保护城乡弱势群体、解决贫困问题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政策宣传不到位, 群众认识有差距;低保工作不规范, 有的对象难界定;动态管理不严密, 信息不够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 违规成本低等问题, 亟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机制, 确保城乡低保工作落实。

2 完善城乡低保工作的机制思考

2.1 加强宣传, 在提高城乡低保认识上完善机制

1) 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正面引导作用, 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召开群众会议, 印发宣传卡册, 书写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 深入持久地开展低保政策宣传, 使城乡低保的政策、法规、制度和审批程序、动态管理家喻户晓, 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低保观念, 根除等、靠、要的想法, 明白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 从而为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各级党委要将低保业务培训列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城乡低保工作人员特别是村级低保协管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国家低保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城乡低保工作队伍。

2.2 健全制度, 在加强城乡低保管理上完善机制

1) 完善制度。一要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政策, 制定完善的低保资格准入制度、听证制度、民主评审制度、分类管理制度、公示制度、监督核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适时提高保障标准等制度。同时完善低保配套政策, 出台详细的实施方案。二要严格执行制度, 阳光规范操作。要严格执行城乡低保政策, 加强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做到程序明确、操作规范、方法简便, 保证低保评定发放公开、公平、公正。还要进一步完善个人申请、村 (居) 委会评议审查、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运行机制。

2) 加强管理。一是坚持动态管理, 定期审核低保家庭人口和收入状况, 做到低保类别清、致贫原因清、补差金额清、家庭收入清、家庭住址清, 及时调整家庭经济条件有所变化的低保对象, 做到该进则进、该出则出, 杜绝“一保定终生”和保障标准长期不变等现象, 切实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定期入户调查制度, 随时了解低保户情况。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发动广大群众监督, 确保低保金用在最困难的居民身上, 充分体现党的温暖。

2.3 严格程序, 在规范城乡低保审批上完善机制

1) 完善认定条件。在实际操作中, 要进一步明确从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三个方面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具体条件, 完善认定标准体系, 切实做到以标准为参照, 实行差额救助。一是规范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认定条件。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按户施保, 每户应是共同生活的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家庭人员。二是完善家庭收入核算认定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家庭收入核算办法, 细化家庭收入计算项目和方法, 科学量化核算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三是明确家庭财产超标认定条件。将家庭财产状况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认定条件, 完善家庭财产状况认定办法, 明确不符合保障条件的财产超标认定情形。

2) 优化审批程序。一是规范申请受理。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居住地申请, 凡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 由户主或者其代理人直接向乡镇政府民政办提交申请, 也可通过所在地的村 (社) 委员会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二是强化调查审核。乡镇政府作为审核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的责任主体, 应会同村 (社) 委员会对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 组织群众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主管领导会同相关人员共同详细核查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再集体研究提出是否救助和救助金额的审核意见。三是严格把关审批。县民政局是最低生活保障审批的责任主体, 在作出审批决定前, 应当全面审查乡镇政府报送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 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抽查, 然后通过评审会讨论决定。四是增强公示实效。全面实行审批公示制度, 县民政局作出书面审批前, 应将拟审批纳入和不予纳入保障的家庭相关信息在乡镇政府和村 (社) 委员会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公示的内容要全面, 公示期不少于7天。同时, 坚持享受对象长期公示制度。

2.4 加强监督, 在强化城乡低保责任上完善机制

1) 落实管理责任。一要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县政府承担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工作保障和监督管理责任。乡镇政府要健全工作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确保力量到位, 提供经费保障。二要建立健全低保工作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督促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物价、审计、工会等部门, 立足自身职责, 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形成“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共同做好城乡低保工作。

2) 加强监督考核。一是各方面参与监督。加强各级政府对所属民政部门及其所属村 (社) 低保工作机构的监督, 强化政府监督;加强县级民政部门对下级民政部门及其所属村 (社) 低保工作机构的监督, 强化上级监督;加强各级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同级民政部门及其所属村 (社) 低保工作机构的监督, 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村 (社) 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 全程监督对低保对象的审定和资金的发放;向社会发放监督卡, 公布举报范围、电话等, 强化社会监督;加强不定期抽查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定期深入农户进行抽查, 对享受农村低保对象的登记、清理、审核、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二是严格考核追责。各级政府要将低保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 建立低保考核制度, 明确评估指标、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县政府要把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政府综合目标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作为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因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力, 发生重大问题、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级政府和部门负责人, 以及在低保审核审批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 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2.5 社会救助, 在推动城乡低保脱困上完善机制

1) 建立全方位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辅助、配套优惠政策为补充、村 (社) 组织为依托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强临时救助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实施办法, 强化与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有效衔接, 形成针对贫困人口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机制, 构建保障城乡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2) 健全就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与就业联动政策, 健全城乡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 特别是低保对象在务工、个体经营和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 通过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 帮助其寻求就业渠道或脱贫项目, 增强自身“造血”机能, 尽早脱贫致富。

摘要:低保是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民生工作, 可当前低保工作存在群众认识有差距、低保工作不规范、动态管理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提高城乡低保认识上、管理上、审批上、责任上和脱困上完善机制, 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上一篇:电导率的数据下一篇:第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