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档案

2024-06-18

城市低保档案(精选9篇)

城市低保档案 篇1

引言

城市低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现阶段, 我国已经对低保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但是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城市低保乱象的出现, 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社保资源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城市低保档案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城市低保乱象”进行了分析, 并且探讨了低保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思路。

1.“城市低保乱象”浅析

近年来, 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低保制度实施中的一些不正当现象。现阶段我国低保制度不断完善, 并且相关的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补助标准的增加, 造成了一部分混吃混喝的现象, 一些虚假低保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部分单位和低保对象也存在相互勾结的问题。部分单位为低保对象开具虚假的相关收入证明, 对他们的工资收入进行隐瞒, 一些毫无关系的低保人员也可以享受低保的政策, 这种不正当的关系保的现象在个别地方甚至较为严重。另外, 在低保检查过程中, 一部分单位为了应付低保检查采取“表演”的方式, 使得相关低保管理部门的人员不能真正了解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不正当的低保问题, 导致了一些真正需要政府救济, 符合低保标准的家庭不能得到救济, 而一些生活水平较为富裕的家庭则享受着这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待遇。

2. 造成“城市低保乱象”的相关原因

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是导致“城市低保乱象”的最主要原因。不同地区低保的标准和相关确定原则存在一定的不同和差异性, 在对于低保对象材料收集的过程中, 其需要保障相关材料齐全。而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 对于材料收集过程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控制, 低保对象的相关档案材料不齐全, 在真实性和质量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对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相关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缺乏时效性的控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其他工作, 没有经过专门的低保档案管理培训,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一定的不专业性问题。另外, 在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 对于国家的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执行不到位, 档案管理方式不够统一。

3. 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

第一, 对低保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细化。纵观现阶段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细化低保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相关管理办法是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相关制度中应该明确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存放、保管、分类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并且对于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工作, 保障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

第二, 构建专项低保档案管理制度。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需要具有一套高效的低保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 提高自身档案整理、收集、统计和保管水平, 让档案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对于一些低保文件和材料, 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整合, 严格执行相关的低保政策, 提高低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针对现阶段的低保档案资料, 要定期的进行清理, 让低保档案材料全面的得到控制。在低保档案管理过程中, 也要积极准备上级的检查和指导, 积极配合各项监督工作, 让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另外, 针对低保工作的开展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 相关的民政部门要对内部各项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 结合自身的需求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让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保障, 减少和控制行政成本,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 加强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并且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在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调控效果的保障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调研, 确保各项低保政策的落实效果得到保证, 更好地维护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要对一些低保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行及时的统计, 并且做好记录进行归档。对一些档案数据的管理, 也要做好统一化处理, 在发现一些不符合低保政策和相关标准的档案内容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四, 提高对低保档案工作的关注程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低保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关系到地方社会的稳定。在我国低保工作不断开展推进的今天, 很多低保政策和相关制度都被社会公众所了解, 而低保档案本身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凸显。作为低保工作记录的重要载体,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 可以让低保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好的保障, 让广大社会民众对低保工作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当前城市低保问题进行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造成“城市低保乱象”的原因有很多, 而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则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对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 加强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低保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另外, 相关的低保管理部门要提高对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给低保档案收集提供积极的配合和帮助, 更好地落实国家的低保政策, 从而真正的实现对“城市低保乱象”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生辉.试论城市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现代妇女 (下旬) , 2014 (12) .

[2]章研.浅谈低保档案的特点及管理[J].青年文学家, 2013 (36) .

城市低保档案 篇2

类别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1卷

1.关于调整渔亭镇农村低保工作领导组的通知

2.关于印发2010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敬老院建设工作考核评分办法的通知

3.关于调整渔亭镇农村低保工作干部包村人员的通知

4.关于印发《渔亭镇2010年民生工程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5.关于2010年上半年各村开展民生工程工作情况的督查通报

6.关于开展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活动月的通知

7.关于印发《渔亭镇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活动月实施意见》的通知

8.关于印发《黟县农村低保工作岗位责任制及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

9.黟县民政局《低保证》管理制度

10.关于下拨2010年第一季度农村低保资金的通知

11.关于下拨2010年第二季度农村低保资金的通知

12.关于下拨2010年第三季度农村低保资金的通知

13.关于下拨2010年第四季度农村低保资金的通知

14.关于发放农村低保对象一次性生活补贴的通知

15.关于发放农村低保对象生活补贴的通知

16.渔亭镇农村低保工作岗位责任制

17.渔亭镇农村低保工作制度

18.渔亭镇农村低保工作站工作人员花名册

19.渔亭镇2010年农村低保证发放登记表

20.渔亭镇2010年农村低保证收回登记表

城市低保档案 篇3

一、城市低保档案的形成及其管理特点

1. 低保待遇的审核及其档案形成

低保待遇的审核一般都是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分层负责的, 最早由相应的居委会成员对当事人进行相关个人信息的了解, 结合其家庭情况, 收入情况, 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审核界定, 针对自身生活困难且需要国家最低保障来保持基本生活的当事人进行初步的审核和确认, 并将相关材料进行记录和整理, 然后上交个相关部门做出二次审批。相关部门在结合相应材料以及当地居委会的相应评审意见之后进行复审, 整理成为相应的资料档案形式上报给县民政局进行最终审批决定。当县民政局最终完成了审批之后将相应的档案资料进行建档保存, 整个过程与当事人、居委会、街道办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相互关联, 在互相协同之下最终确认将当前的城市低保档案最终确立。

2. 低保工作的管理方式及特点

其实当前低保工作还是存在着极强的动态性。由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在不断的转变, 相关低保对象形成也会随着出现变化, 所以也就需要不断的进行针对性的审核。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时也就要良好的考虑到这些动态的因素最终有效的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 保证相应群众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

而低保工作最初也是以手工管理为主, 但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 国家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且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档案录入、修改和管理也确实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更好的完成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 所以在当前很多低保软件正在不断的普及并运用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

二、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在当前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对低保档案管理的不够重视, 一些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

虽然低保档案管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体系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随之不断的完善, 但依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对低保档案管理甚至是整个低保工作的不够重视。城市的经济建设, GDP的增长是更加受人关注且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 那么相对的低保工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弱视。

最低保障是对城市中生活困难居民的基本保障, 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因此并不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才是应该受人关注的, 低保工作也同样非常重要, 没有一个良好的低保档案管理自然也就极大的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执行。不断的发展完善低保工作也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负责。

2. 管理人才不够专业化,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未有效推广

对于任何工作, 专业化无疑是会对其开展有着重要促进意义的, 而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使用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实施, 以一个系统规范的理念运行无疑是会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低保工作能够更良好的运行的, 但是当前对于低保工作的专业化团队往往还达不到预期标准。

信息化建设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重点之一。将信息化建设运用在低保档案管理中来也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在沿用老旧的手工管理这样较为落后的方式, 不仅不利于相关档案的保存和修改, 同样加强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三、城市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议

1. 加强宣传提升对低保工作的重视和完善

对于以上问题, 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加强对低保工作的宣传,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接下来的顺利开展。做一些低保相关知识的宣讲, 让人们都能很好的体会到低保工作在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重要性。

而只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重视了, 了解了低保工作的重要性, 才能更好的帮助将其顺利运行下去并且帮助低保档案管理能够更加规范有效的执行。良好的将档案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保护到每一个低保户的切身利益, 才会帮助其更好的生存下去。

2. 培养专业化人才, 良好的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管理

除了重视宣传之外, 培养专业化人才也非常重要, 开设相应的专业, 在平时举办一些相关的培训班, 加强人们思想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实其本身的实践能力, 运用专业化的人员和团队来实施才能更好的将低保档案管理相应预期功能有效的实现出来。

而通过一些管理软件的普及进行一些信息化的建设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IT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社会已然进入了IT时代, 而其相应的技术也确实给予了人们很多的便利, 使用管理系统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档案的例如修改, 错能存储的资料更多, 并且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且规范化。

结束语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低保执行效率和效果的工作,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更好的将低保工作运行下去从而对那些真正需要最低保障来进行一些基本生活帮助的人更好的生存下去, 良好有效的改善当前低保工作中村存在的相应问题才能更好的维护住人民利益, 让最低保障这样的一个体制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在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丽芬.对新时期如何创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 2015, 14:41+44.

[2]董淑新.浅析自来水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J].办公室业务, 2015, 12:37.

城市低保调查问卷 篇4

您好,我是xxxx学生。这份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城市低保人群,目的在于了解城市低保人群的生活现状。本次调查不署名,您在填写时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每一道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请按照您的真实情况填写。我们会严格保密。谢谢合作!

01.您年龄是多少()

A、18—30岁 B、30—40岁 C、40—50岁D、50—60岁E、60—70岁

02.您的教育程度()

A、小学及以下B、初中 C、高中(或中专、大专、技校)D、大学本科及以上 03.您家的月平均人收入(不含低保收入)是()

A、300元以下B、300元—600元C、600元—900元D、900元以上

04.您目前的职业:()

A、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B、企业工人 C、企事业单位一般职员D、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E、商业服务业人员 F、个体户G、暂无固定工作者H、其他05.您共同生活的家庭人数:__________人。其中,需要抚养的子女人数:__________人,需要赡养的老人人数:___________人。

06.导致你们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A、失业 B、严重疾病 C、残疾受 D、教育程度低 E、缺乏工作技能

07.政府对于每月的低保发放是否及时到位?()

A、是B、否

08.您每月领取的低保补助是多少?()

A、100元以下B、100-200元C200-300元D、300-400元E、400元以上 09.面对物价上涨,您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可多选】

A、不用,目前的物价我可以应对B、减少主食开支C、减少副食开支

D.减少教育开支 E、减少医疗开支 F、减少服装开支 G、其它

10.下面物品中,您家拥有哪些?【可多选】

①固定电话②手机③电视机④洗衣机⑤电磁炉(微波炉)

⑥电动车⑦摩托车⑧冰箱⑨电脑

11.当有额外较大支出时,您选择()【可多选】

A、向亲友借 B、银行贷款 C、我自己有存款 D、向社区求助 E、向社会求助

12.家庭经济困难,您最希望得到帮助的是什么?()

A、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解决温饱问题B、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C、解决家人的医疗问题D、帮我找一份工作,让我能自力更生E、其他(请写明)

13.领取低保金,您是否受到歧视?()

A、完全没有B、有一少部分人会歧视C、较多人会歧视 D、很多人会歧视

14.领取低保,您有什么感受?()

A、这没有什么 B、感谢政府的帮助 C、心中有加大失落感 D、感觉会受到歧视 E、其它

15.您认为现在的社会救助金是否能满足您的生活所需:

A、远远不够B、差不多C、能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但一有额外支出就不够

城市低保档案 篇5

关键词:低保,社区义工,城市低保义工制度,社会救助,四川省平昌县

1 城市低保义工制度的争议

1999年9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将城市低保救助对象从传统的社会救济对象 (三无人员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特殊对象) 扩展到更多有实际困难的城市居民, 虽然扩大了覆盖面, 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很多不该享受低保的人领取了低保;另一方面出现了“低保懒汉”现象, 他们宁愿靠低保救济生存也不愿自己劳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各地纷纷推出政策, 规定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参加劳动的低保人员必须参与社区义务服务才有资格领取低保资金。这一制度的推行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争议。

支持者提出该制度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是低保人员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低保人员融入到社区中去, 体现自己的价值, 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利于减少“低保懒汉”人数, 同时将不符合领取条件的人排除出去;这一制度与西方很多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的制度不谋而合, 符合国际趋势。

反对者的观点则针锋相对, 他们认为享受低保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恩赐, 政府没有权利也不应当强迫他们参加劳动;认为该规定是对低保人员的歧视, 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提出“低保懒汉”只是少数人, 领取“人情保”“关系保”的现象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应该从严格资格审查入手, 而低保义工制度是仅仅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做法;该制度有可能会给低保人员增加负担。

2 四川省平昌县城市低保义工制度分析和评价

2.1 制度制定层面

(1) 对象限定。

平昌县规定凡男性未满60周岁, 女性未满55周岁, 身体条件允许的低保人员都要参加公益劳动, 这一规定有几个问题:一是只规定了年龄上限没有规定年龄下限, 很显然只有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才应该参与公益劳动, 没有规定年龄下限不利于政策执行;二是没有提到“有时间参与公益劳动”和“尚未就业”这两个前提, 有的低保人员可能没有就业岗位但是家里有小孩、老人或者病人需要照顾没有时间参与公益劳动, 有的低保人员可能自己有就业岗位因此没有多余时间参与公益劳动, 显然这些人不应成为制度包括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 现实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制度设计再周到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低保人员自己摆摊卖东西, 规模小赚钱少, 究竟算不算是“尚未就业”的人呢?之所以举这个例子, 是为了说明政府在具体认定对象的时候要考虑到低保对象的具体情况, 不能简单的一刀切。

(2) 时间要求。

参加社区义工是为了回馈社会, 体现自身价值, 在时间上应当适中, 太少体现不出作用, 太多则会给低保人员造成过多的负担, 甚至引起他们的不满, 因此规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平昌县规定的是每人每年不少于30小时的劳动时间, 每月参加劳动两次, 应该说这个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 在制度推行初期, 可以按这个较低的标准试行, 当制度推行了一段时间后, 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时间要求, 以达到让低保对象回馈社会, 服务社会的目的。

(3) 奖惩措施。

奖惩措施是体现制度威慑力的部分, 社区义工制度暗含了不参与义工劳动就不能领取低保金的惩罚措施。如第一部分提到的, 很多反对该制度的人的理由也在这里:他们认为低保作为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应当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不应当有附加条件。他们认为强制低保对象参加义务劳动把低保制度由权利变成了恩赐。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欠妥当的, 因为从总体上说, 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之所以在社会救助制度中不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是因为一般认为接受救助的对象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义务, 如果不给他们救助, 他们就很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但是如果前提变化了呢?如果他们有能力有时间来承担义务, 并且承担这项义务本身不会影响他们生存下去的能力, 是不是应当让他们来承担这项义务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不同情况的接受救助的对象之间的公平 (主要是有劳动能力但未参加劳动的人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 也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 只要合理限定了低保义工对象, 低保义工制度的惩罚措施就是合理的。

从奖励措施来看, 也是合理的, 因为这一方面可以使有限的工作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表现最优的义工一般工作能力也很强) , 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低保对象服务社区的积极性。

2.2 制度运行层面

按照规定, 每一个参加义工的低保对象, 以其所属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登记, 填写《平昌县城市低保对象义工服务登记表》, 颁发《城市低保对象参加义务劳动记录簿》, 用于记录低保对象参加义工服务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完成质量等。这就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居委会, 有利于管理好每一个低保对象的义工服务工作;缺陷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有可能出现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行为。

2.3 制度效果层面

(1) 减少不符合领取低保资格的人领取低保的现象, 提高保障标准。

家庭经济调查及收入排查是我国低保工作的首要难题。低保义工制度没有出台的时候, 一些不符合领取资格的人可以通过托关系、走后门的方式领取“人情保”、“关系保”, 但是由于多了参加义工的限制, 无疑是增加了一道审核门槛, 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 减少骗保行为。使更多应该得到低保保障的人得到保障, 而且由于领取人数的减少, 有可能提高保障标准。

(2) 减少“低保懒汉”的人数, 低保义工制度成为这类人出去工作的推力。

之所以推行低保义工制度,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出现了很多“低保懒汉”, 他们宁愿领取低保也不愿出去工作, 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这类人的存在会造成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损失, 也是目前低保制度的一个困境之一。

“低保义工制度”使这些人被迫参加劳动, 他们很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 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 这对于解决社会保障中普遍存在的“贫困陷阱”“失业陷阱”也有借鉴意义。

(3) 有利于低保人员建立社会责任感, 融入到社区中去。

我们都知道, 低保人员处于社会最底层, 他们的生活状况可能因此陷入封闭、无助的境地, 失去生活的信心, 让低保人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 可以让他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增加自己和社区的联系, 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 体现“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思想,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将参加义务劳动作为领取低保的前提条件, 不仅不是一种歧视, 而是体现“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思想, 作为一个社会人, 我们既从社会上得到各种资源维持自己的生活、获得发展的机会, 也应当为社会作出贡献。

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宣传这种思想, 让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同这一点, 不要再把低保义工制度当作一种歧视性政策。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制度, 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政府实施的“为救济金而工作项目”、“社区工作项目”, 明确低收入家庭做义工的范围项目及时间要求。

3 城市低保义工制度总体合理性分析

以上结合平昌县城市低保义工制度所做的分析, 还停留在制度层面, 这里则主要从权利和义务、效率和公平层面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1 从权利和义务层面

从社会保障传统上讲, 社会救助经历了从济贫法传统到现代救助制度的演变。济贫法宣扬了这样一种观念, 贫困是穷人自己的错, 因此, 社会救助制度不是一种社会保障权利, 而仅仅是一种“公共慈善”。因此, 接受救助的穷人必须强制劳动。这一阶段强调义务不强调权利。现代救助制度则认识到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接受救助是公民的一种权利, 一般认为, 社会救助制度的一大特征是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

我认为, 低保义工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又一重大发展, 它很好的将权利和义务二者结合了起来, 打破了以往认为社会救助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弊端, 它有利于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两大难题:“贫困陷阱”和“失业陷阱”。当然, 强调义务也不是对所有人都要强调, 而是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的低保对象应该要求他们履行义务。

3.2 从效率和公平层面

从公平层面来说, 低保义工制度有利于维持社会的比较公平。这种比较公平是指穷人之间的比较公平, 包括有劳动能力但不参加劳动的低保人员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之间的公平, 低保人员和没有低保的穷人之间的公平, “低保懒汉”和其他低保户之间的公平。

从效率层面来讲, 主要是纳税人的钱是否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问题。低保义工制度让社会总福利增加, 是一种帕累托优化, 体现了效率的原则。

综合以上论述, 我认为城市低保义工制度符合权利和义务的要求, 符合效率和公平的考虑, 从总体上说具有合理性。

4 城市低保义工制度完善建议及展望

上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析了制度的合理性, 但是, 正如第二部分分析的一样, 城市低保义工制度在制度制定和运行方面还不完善, 为了使该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把城市低保义工制度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结合起来, 帮助低保人员脱离贫困状态。

低保制度给予低保对象的是资金支持, 但毕竟资金支持是有限度的, 并不能保证低保对象走出贫困状态, 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应当将低保制度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结合起来, 使低保人员早日走出贫困状态。社区义工制度可以增强低保人员的工作能力, 可以在社区义工制度中增加职业培训的内容, 提高低保人员的就业能力。

(2) 科学合理界定低保义工对象, 体现人文关怀。

低保义工对象除了符合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三个条件外, 还应该考虑其家庭因素, 确定是否有足够的劳动时间, 对于家中有危重病人或者有小孩需要照顾的就不应当强制其劳动, 以免给贫困家庭增加负担。主管机关在判定对象时应当认真对待, 对于确实有困难的给予照顾, 同时要防止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

(3) 加强引导, 合理界定公益活动内容。

为了避免制度执行过程中相关管理机构借社区义工名义让义工参与非公益活动, 为自己单位或者个人谋利的情况出现, 应当合理界定公益活动内容, 并要求管理机构对公益活动项目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的监督。

(4) 试点城市低保义工制度, 摸索经验, 在此基础上推广至全国。逐渐使其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由上面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城市社区义工制度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但是这一制度目前并没有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赞同, 因此建议在现阶段选取几个城市进行试点, 摸索经验, 寻求大多数人的理解和认同, 在此基础上推广至全国。并在制度较为成熟的时候立法, 将其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道荣.低保政策“负效应”思考[J].社会工作:实务版, 2011, (1) .

[2]孙珑.几个城市低保难题的应对之策[J].社区, 2007, (22) .

[3]吴红缨.“低保富翁”——低保制度的悖论[J].中国社会导刊, 2006, (14) .

关于低保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 篇6

一、明确低保档案工作的特点

一是广泛性。由于低保制度是对城乡居民中, 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 均可以申请享受城乡低保待遇, 对贫困居民予以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 由于导致生活失去保障的群众的范围非常庞杂, 从而也使低保救助档案涉及的人员十分广泛。二是动态性。由于低保工作在管理方式上要求随家庭经济情况发生变化, 低保对象的构成要不断变化;或在当地经济水平发展、调整低保标准、进行提标扩面的情况下, 及时调整涉及到的低保户的低保金, 由此使这项工作具有了较强的动态性, 进而使产生的相关文件材料档案也具有了动态性的特点。三是人本性。个体的人是低保救助档案的最基本的形成单位, 低保救助档案是以个人/户为基本对象来办理的。在实施低保救助后,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形成相应的档案, 低保救助档案是个人和家庭享受低保救助的原始凭证, 也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证据。四是规范性。低保救助档案是在一个地区内按国家的有关规范来办理的, 有统一的操作规范, 要按照相应的规范填报表册、进行归档。

二、把握低保档案的收集范围

主要分为低保文书档案、低保专业档案、低保会计档案、低保音像电子档案四大类。第一, 低保文书档案。包括低保工作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低保工作各类会议的文件材料;低保工作总结、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方面有价值的文件材料。第二, 低保专业档案。包括低保人员个人档案资料, 如申请书、申请表、审批表、入户调查表、照片、家庭成员身体情况及收入情况的各类证明材料、房产证明、学校证明、增减低保金情况审批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其他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等;评议 (评审) 小组评议 (评审) 记录、低保及大病救助张榜公示情况记录、低保人员参加公益性劳动情况记录、各类统计表、月报表、每月审批花名册、有关低保工作的文件、总结材料、请示、批复等。第三, 低保会计档案。包括各项关于低保工作资金的划拨凭证、发放领取名册、账簿和决算等会计核算材料。第四, 低保音像电子档案。包括月发放低保金银行备案盘、低保工作形成的录音、录像、照片等文件材料等。

三、低保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 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分级就是指低保档案由区县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 (居) 委会三级进行管理。区县 (市) 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中, 低保人员个人档案中的申请表、审批表、入户调查表及增减审批表、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为个人档案归档留存要件;低保工作中的月发放低保金备案盘、反映低保工作的各类统计数据、月报表、月审批花名册、低保审批情况反馈表、群众举报、来访登记册, 定期检查、临时抽查登记册, 有关低保工作的文件、总结材料、请示、批复、低保金收支账目及凭证等为归档档案留存要件;街道、乡镇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为:低保人员个人档案资料 (申请书、申请表、审批表、入户调查表、照片、家庭成员身体情况及收入情况的各类证明材料、房产证明、学校证明、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婚姻证明、残疾证明、判决书、裁决书、其他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增减低保金情况审批表) 、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等个人档案的全部资料为个人档案归档留存要件;低保工作中的月发放低保金备案盘、反映低保工作的各类统计数据、月报表、月审批花名册、评审情况记录、低保审批情况反馈表、低保人员就业情况登记表、卡及有关低保工作的文件、总结材料、请示、批复等归档留存要件。村 (居) 委会低保档案的归档要求:低保人员花名册、低保家庭享受低保变动情况记录、低保评议记录、低保及大病救助张榜公示情况记录、低保人员参加公益性劳动情况记录等为低保档案归档要件。

第二, 坚持动态管理原则。按照《哈尔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 低保对象分为五类, 即A类家庭为家庭成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者扶养人的家庭, 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全额享受;B类家庭为无劳动力 (因护理家庭中的卧床病人而长期无法就业的有劳动能力人员视为无劳动力) 且无收入的家庭, 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全额享受;C类家庭为无劳动力且收入仅有遗属补助费、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的家庭, 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差额享受;D类家庭为无劳动力且收入有除遗属补助费、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以外其他收入的家庭, 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差额享受;E类家庭为有劳动力的家庭, 按照城市低保标准差额享受。相应的低保档案也要按照上述分类分别建档、管理, 在定期核查中, 由于前四类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少有变化, 入户核查、增减变动的情况少, 档案材料的增减变动也很少。主要是对有劳动力的家庭, 需将每次核查变动情况的材料及时归档, 纳入日常管理中。

第三, 坚持“一户一档”管理原则。因为低保待遇申请审批是以家庭为单位提出申请、核算收入, 低保档案即以户为单位进行整理和管理, 将申请书、申请表、审批表、入户调查表、照片、家庭成员身体情况及收入情况的各类证明材料、房产证明、学校证明、增减低保金情况审批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及其他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等按规范归档。

关于低保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 篇7

一、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档案

城乡低保档案是通过县级、乡级人民政府以及社区或村委会分别对低保对象进行核查工作, 进而形成完整的低保资料, 并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城乡低保档案是低保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是最终实现改善民生社会需求的内在要求。

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分级管理及日常管理。其中分级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低保户向村级政府或社区提出申请, 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表, 并上交居民户口簿复印件、家庭成员证明、赡养抚养证明, 提供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残疾证明等, 通过社区及乡镇民政部门审查, 再上报县级民政局进行审核, 并做出决定。如果审核通过, 县级民政局将依据低保对象名单发放低保金, 同时会对低保户进行随机抽查。根据低保档案分级管理工作的内容可知, 低保户的确定要通过三个环节:社区、乡镇级民政部门及县级民政部门。对低保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时需要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保证低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为低保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日常管理类档案则是在进行分级管理档案时形成的, 对各类型低保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低保对象申报材料, 以户为单元建立低保户档案, 并实施一户一号的体制。政府部门依据低保户的实际情况, 对低保户的低保金实行动态监管。

二、加强低保档案的基础工作

低保档案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编目、保管期限及移交、档案的利用。低保档案是国家低保政策的具体体现, 是对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真实反映, 也是低保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低保资金投放的重要依据。

(一) 低保档案的收集及归档

乡镇政府安排低保工作专业人员对低保申请对象的审批表及相关证明进行收集和整理, 将低保户的个人、家庭资料进行归档处理, 再上交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对该县低保户申请者的资料进行归档。

(二) 低保档案的整理编目

低保档案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建档的, 因此必须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管理, 首先按照资料的重要程度将低保档案审批时提交的材料进行编码处理, 并置入档案袋中, 方便日后材料的添加。同时低保档案要表明提交时间, 以时间先后为准, 将档案进行排序。

(三) 低保档案的保管期限及移交

由于当前低保档案采取一户一号的管理模式, 低保户的资料在档期间, 需要对低保户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调整, 档案在低保户停保后5年, 将低保档案上交机关综合档案室, 由于这种低保档案保管仍属于短期保管, 无须将低保档案移交至当地同级档案局进行保管。

(四) 低保档案的利用

低保档案只是提供给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不得对外开放。若未得到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的允许, 必须对低保档案资料进行保密处理。一般来说, 低保档案只供单位内部进行查看, 不允许借出。如果要查询个人低保信息, 需要提供低保户身份证及低保证明。

三、构建信息化低保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现了经济的电子化、信息化发展。而低保档案的工作内容较繁琐、涉及面较广, 给低保档案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很大困难, 不利于低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 要想实现规范化管理低保档案的目标, 必须构建信息化、电子化的低保档案, 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低保档案工作过程中。例如, 构建低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在对低保档案进行分级管理时, 如果低保户的申请材料通过审核, 乡镇民政部门就将低保户的个人信息及相关低保信息记载进信息管理系统中, 保证低保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 同时设置低保户个人信息查询系统, 方便低保户对自身低保信息进行查阅, 从而实现对低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四、结语

低保档案是对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真实反映, 也是低保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低保资金投放的重要依据, 对低保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政府部门需要针对当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制定低保档案管理条例, 实现低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最终提升我国城乡低保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杰, 韦玮, 曹佩琪.和谐社会背景下低保档案管理途径探析[J].兰台世界, 2013 (17) :13-14.

[2]翟羽佳.浅析城乡低保档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 (03) :50-51.

城市低保档案 篇8

一、低保制度中的“隐含税率”

现行各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先划定贫困线, 然后调查申领人的家庭人均收入, 当低于贫困线时, 就按其差额进行补助, 即所谓的“补差式救助”。这种制度方案表面看起来比较合理, 但我们反过来考虑, 这意味着对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收入每增加一元就要少得到一元的补助, 相当于征收了100%的个人所得税, 这就是低保制度中存在的“隐含税率”的含义。

二、低保制度中的“隐含税率”对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一) 个人工作与闲暇的经济学模型

假设个人生活满意度依赖物品消费和闲暇两者的组合, 而消费物品要靠自己去挣钱购买, 这样他的生活状态就是工作和闲暇的选择, 如果他想消费物品就必须放弃闲暇去劳动挣钱, 如果想获取闲暇, 就要放弃工作, 放弃消费品。如图1所示:

图1纵轴表示工作收入可购买的消费品的数量, 横轴表示时间;OT表示一个人一天的时间总量, 从左到右表示闲暇时间, 从右到左表示劳动时间;U 1U 2U 3表示一组个人关于消费品和闲暇时光的无差异组合曲线, 代表个人关于消费品和闲暇组合的心理偏好状态和水平。AT表示表示该个人工作能力可挣取的工资收入和闲暇的最大可能性曲线, 表示其消费和闲暇的约束线。D点为此人的均衡选择点, 即其在预算约束线上实现了个人效用的最大化。O为闲暇时间, T为工作时间。

(二) 引入低保制度以后的工作与闲暇模型

如果有社会低保, 则其预算约束线为AMB的折线。如图2所示:

相当于国家提供OC′数量的最低生活保障, 个人可以休闲OT时光。也就是个人的最差的生活组合是OC′单位的消费品和OT单位的闲暇时光。TT′代表国家给个人提供的救助品相当于他个人的劳动时间。

(三) 引入低保制度后, 个人的劳动决策均衡点的变化

我们在有社会救助的个人消费和闲暇的预算线上, 加上两组不同的个人消费和休闲的偏好线得到图3 (A) , 表示他更加偏好劳动偏好消费, 较少偏好闲暇, 此时不管有无社会救助对其均衡选择D2都无影响。图3 (B) 表示, 他更加偏好闲暇, 较少偏好消费品, 如果无社会救助, 其最佳选择为D1, 表示他劳动TT1休闲OT1, 消费OC′;但因为社会救助, 他的最佳选择点为B点, 即他消费OC′, 休闲OT。B点相对于D1点, 是他减少劳动供给TT1单位。所以我们看到, 理论上低保制度会对贫困群体的劳动供给形成消极影响, 促使其减少劳动供给。关键因素就是100%的隐含税率, 当然也有穷人的工作态度, 如果他的工作态度很强烈, 即使100%的隐含税率也不会是他放弃工作。

三、低保制度中的“隐含税率”是“懒汉行为”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低保制度自身确实存在着“养懒汉”的风险。低保制度设计的初衷应该是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的, 对于这些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 出于人道主义的思想来看这一制度是极其合理的。但是, 当失业者他们是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机会的人也获准享受同样待遇时, 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 也就是我们通过以上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低保制度存在“养懒汉”的风险。并且这一现象在低保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

近些年来, 享受“低保”的群体构成正在发生变化, 一些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也加入到“低保”的行列, 这一现象在一些西部和老工业城市比较突出。以重庆2006年调查为例,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老工业区, 破产企业多, 下岗职工多, 享受“低保”的人数为3万人左右, “低保户”约占街道总人口的12%, 其中有60%都是有劳动能力的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令人忧虑的是, 目前这一“宁吃低保也不愿就业”的现象不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突出, 甚至在北京、天津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们知道领取低保决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当然确有一些懒汉心理作怪的原因, 撇开这个原因我们站在低保申领者的角度来看待“宁领低保也不就业”这件事情, 我们就会发现低保领取者确实也很“无奈”。首先社会中的人都是经济人、是有理性的人, 通俗的讲大家都会算账, 当参加劳动工作后发现所获得收入与赋闲在家享受低保的金额相差无几, 选择后者是毫无疑问的。这也就暴露了现行的差额补助办法在制度设计上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以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三口之家为例, 按海南省海口市的保障标准, 每月可得到低保金630元 (人均210元) , 如果其中一个人找到一份月薪500元的工作, 每月低保收入相应减少500元, 低保金只能拿到130元, 家庭月收入还是630元。如此一来, 实际生活水平非但没有提高, 还要付出劳动和交通成本, 这显然影响了低保户找工作就业的积极性。

另外, 近年来城市开展了以低保为基础的各种社会救助工作, 如向“低保户”提供廉租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使得“低保”资格含金量大增, 那些享受低保的“零就业家庭”如果选择就业, 他们的家庭人均收入若略高于低保标准, 民政部门就会取消他们的低保待遇, 所以这些低保者就宁愿不就业而继续享受低保。

透过这些表面想象我们可以看到, 这些低保享受者选择不就业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他们在有效的规避100%的隐含税率, 可见低保制度中的100%隐含税率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它是产生“懒汉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制度本身的不健全是滋生低保人群“懒汉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 要想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必须从制度层面上有所突破, 并加以一系列的促进劳动者就业的配套措施, 以利于低保制度健康有续的运行。

(一)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低保制度中的“隐含税率”

100%的隐含税率是对穷人工作积极性影响的关键因素, 所以降低“隐含税率”将能有效地刺激穷人参加工作, 减少穷人放弃工作行为的发生。采用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 可以尝试采用负所得税制度。所谓负所得税制度是将社会低保金额 (如月300元) 不加区分的给予所有没有收入的人, 同时所得税率实行不加区分的统一比例税25%。这样当个人月所得收入为100元时, 他应缴纳所得税为25元, 它的基本补助额为300元, 二者相抵也就得到275元的净补助额, 加上其市场工资的100元, 共计375元。直到他的月收入为1 200元时, 此时应纳所得税为1 200×25%=300元, 与基本补助额相抵, 既不纳税也没有补助。

这一制度不管是对穷人还是富人都是一致的补助额一定的边际税率, 减少穷人放弃工作的几率;减少对贫穷人员的资格审查, 对贫穷人员较为尊重和人道;同时这一方案有助于全国范围统一实施, 并且可以大大节约行政管理费用和履行费用。

(二) 强化促进再就业的配套措施

为了防止福利依赖, 促进再就业, 政府也应采取相关措施完善低保人员再就业的配套措施。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 在低保制度的保障标准上, 扩大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者之间的差别, 促使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寻找就业机会, 减少其对低保福利的依赖行为的发生比率。

其二, 民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加强对低保对象再就业的培训, 要根据低保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改进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 使之真正切合低保对象的就业需要。

其三, 对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的保障待遇在支付方式上尽量避免直接的现金支付。各社区可以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 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 将救助金转化为推动其工作的劳动津贴。

其四, 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尤其是青壮年群体要进行思想上深刻的教育, 改变他们的人生观、择业观, 鼓励他们寻找工作机会, 早日退出低保保障, 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生活需求。

摘要:在当今各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普遍采用“补差式救助”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 但由于存在“隐含税率”, 低保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低保制度中存在的“隐含税率”的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以期为更好地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提供思路。

关键词:低保制度,隐含税率,劳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左春玲, 袁伦渠.解读中外低保制度[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 (6) .

[2]王有捐.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J].社会保障制度, 2007 (2) .

[3]薛君, 卢海清.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贫困者工作积极性[J].社会保障制度, 2006 (7) .

[4]唐钧.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5]郭伟和.福利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6]尼古拉斯.巴尔.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城市低保档案 篇9

《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市内五区、市辖镇、阜蒙及彰武县、所辖乡镇四个地区2006年为170、140、140、110;2007年为180、150、150、120;2008年为210、180、180、150;2009年为225、225、225、195;2010年为280、250、250、220。 (单位:元/月) ,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规定, 阜新市城市低保边缘户界定标准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上浮40元。

二、两群体社会救助现状对比

(一) 医疗救助

阜新市城市低保户根据阜政发[2006]57号印发《阜新市城市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办法》, 包括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其中门诊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最高40元;住院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最高2000元, 政府救助与个人承担1∶1。阜新市城市低保边缘户没有门诊救助项目, 其中住院救助标准按低保对象救助标准的50%救助, 即最高金额为1000元。

(二) 子女就学援助

阜新市2009年调整城市低保对象分类救助标准, 首次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纳入到分类救助范围, 分别在享受低保待遇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30元和100元。城市低保边缘户则按就读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对象救助标准50%救助, 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补助。

(三) 冬季取暖补助

根据2012年阜新市政府工作报告, 阜新市低保户取暖救助标准提高到100元以上。

城市低保边缘户则有范围限定:无单位交采暖费、需自己承担费用的边缘户。

三、两群体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现状对比

(一) 档案健全状况

阜新市城市低保边缘户准确数据每年都收录于《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2007~2010年人数分别为16.7万人, 16.8万人, 16.7万人和14.36万人。但因缺乏较为严密的登记制度以及宣传力度的不足, 阜新市城市低保边缘户准确的数据很难统计, 并没有确切的人员档案。

(二) 住房安置状况

阜新市城市低保边缘户拥有优先申请廉租房的资格, 同时正式启动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优惠工作, 对象为正号低保和低保特困户、患有四种重大疾病的低保边缘户, 对低保户私有产权的原面积拆一还一, 免收新旧房屋结构差价, 但对低保边缘户则需要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有四种重大疾病, 即尿毒症并进行定期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晚期慢性重症肝炎及并发症并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经审核公示后才享受低保特困户优惠政策, 条件更为苛刻。

四、解决措施

(一) 提高边缘户界定标准

阜新市现行的城市低保边缘户界定标准过低, 应该根据当前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综合考虑, 如果在现有救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适当提高界定标准, 从而将更多的边缘户纳入低保群体, 减少相对贫困情况的出现, 使更多的低保边缘户享受到完备的社会救助制度带来的福音。

(二) 实现救助形式灵活性

城市低保边缘户与城市低保户有较多差异, 对于该群体的救助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按需补助, 例如该家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 可以适当增加医疗补助, 减少其他方面的补助;同时, 该群体劳动能力一般比城市低保群体劳动能力强, 所以可增加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获得更多劳动收入等。

(三) 建立专项救助基金

城市低保边缘户社会救助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现今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与低保制度捆绑实施, 而将城市低保边缘户排除在外, 可以建立专项资金, 有针对性对该群体进行补助, 不仅能满足该群体需求, 与低保基金区分, 同时也增强制度的可操作化。

(四) 完善低保监督机制

完善和运用低保监督机制, 解决低保对象退保难问题, 采取措施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 更好的发挥居委会作用和群众力量, 同时对于骗取低保救助的对象适当加以处罚措施, 建立低保对象诚信机制, 其中诚信等级较低者可以取消纳入资格, 从而将这笔资金用到实处, 向城市低保边缘户倾斜。

(五) 利用社会慈善力量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尤其是社会慈善力量, 近年来这股力量已发挥巨大作用, 可以在充分发挥政府救助的前提下, 利用好社会互助的形式, 积极筹集资金, 切实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使该制度更好的运营。

(六) 转变各方陈旧观念

就政府而言:应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程度, 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两手抓, 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低保边缘户有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使该群体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城市低保边缘户而言:应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转变观念, 提高劳动技能, 增加收入, 摆脱生活困境, 而不是消极怠工。同时, 积极了解相关知识, 保障自己的权益。

阜新市大量存在的城市低保边缘户社会救助匮乏问题亟待解决, 处理好该群体的社会救助问题, 不仅可以很好的保障该群体的基本权利, 体现社会的关怀, 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阜新市加快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这类问题的解决更加不容忽视, 从资金、制度、观念等多角度加以考虑, 希望可以有利于该类人群社会救助不足问题的解决。

摘要:阜新市经济转型以来, 城市低保边缘户大量涌现, 该群体是指非农业人口中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 但由于未充分享受长期性救助政策, 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城市低保对象, 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城市居民家庭。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唐钧等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和研究城市低保边缘户的相关社会救助问题, 但其研究限于宏观层面, 对某一地区或城市低保边缘户社会救助匮乏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在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 对阜新市城市低保边缘户社会救助匮乏问题展开研究。

上一篇:保险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下一篇:医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