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资金(精选3篇)
低保资金 篇1
桐柏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实施以来, 在县政府、县委的领导下, 民政部门工作中桐柏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获得了飞快发展, 现在已逐步形成以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为主, 以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 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由于桐柏县可支配财力较弱, 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补助资金。由于地方配套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救助水平与困难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与发达地区相比, 该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桐柏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和覆盖面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资金管理发放也在不断规范, 为该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该县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发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
桐柏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 豫鄂之交, 桐柏山腹地。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 辖13镇3乡2园区、215个行政村 (社区) , 总人口47.2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9.7万人。该县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较集中且数量较多。
桐柏县2015年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065人, 五保供养对象3257人。截至2016年, 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795人, 五保供养对象3637人。该县自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每年人数上涨, 目前社会救助补助资金工作稳步发展。
1. 领导重视, 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完善
(1) 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形成了“党委领导, 政府主抓, 民政牵头, 多方协作”的社会救助格局。
(2) 夯实基层救助机构, 在全县16个乡镇建立民政所, 并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 配备了社会救助工作专用电脑。
(3) 逐步完善制度。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桐柏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桐柏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明确了社会救助相关标准、认定条件及范围, 规范了申请、审批程序, 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 使社会救助工作有章可循。
(4) 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县本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2015年, 县财政配套资金270多万元, 不含电费补贴, 五保和低保发放共计5000多万元, 约占当年县民生工程总资金的一半, 为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规范管理, 提高低保保障
(1) 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各方努力, 桐柏县农村低保覆盖面由原来的3.5%提高到5%, 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也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
(2) 城乡低保实现非农业人口全覆盖, 待进一步规范。桐柏县城市低保工作经历了建章立制、保障扩面、规范管理三个阶段;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仅限于“三无人员”发展到覆盖桐柏县所有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困难户, 做到突出重点, 分类施保, 按月足额发放低保金, 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补助水平逐年提高, 经过几次提标, 月人均补助标准已达到225元。
(3) 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为实施新的保障标准, 桐柏县打破过去平均调补的老办法, 实行分类补保, 将保障对象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分成不同的类别, 并设立相应的保障标准, 实行分类保障, 把重病、重残、年老体弱、缺少劳动力的特别困难对象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 细化责任, 建立台账, 为我局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4) 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补助水平随物价上涨补贴机制。
3.标本兼治, 达到五保集中供养率
桐柏县为了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 2015年整合资金300多万元, 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对回龙乡、月河镇、淮源镇、安棚镇、平氏镇、朱庄镇、埠江镇敬老院进行新建扩建、整修, 提高乡镇敬老院入住能力。同时, 出台桐政办[2014]10号文件, 解决了敬老院管理经费及人员工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了乡镇敬老院服务水平。以试点先行的办法在淮源镇实施了3个“村级幸福院”建设。目前, 全县共有五保对象3752人, 建有农村乡 (镇) 、村级敬老院22所, 其中集中供养1511人, 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6.9%;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3800元/年, 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2800元/年, 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五保丧葬费提高到2000元以上, 基本实现五保基本医疗费用全免, 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桐柏县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少数低保对象认定不够准确
桐柏县在城乡低保对象的认定上, 按照“4+2”工作法, 实行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年检年审、信息比对等程序进行操作, 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其原因是:
(1) 缺乏科学的核查手段。全国尚无统一的收入核查办法, 入户调查仍然是以估测为主, 加之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在不同的调查时段变动不定, 从而影响到对象的认定。
(2) 部门间数据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从社保、房产、工商、税务等部门获取信息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许可, 在保守工作秘密和居民隐私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导致部门有顾虑, 缺乏有效沟通。
(3) 部分低保对象缺乏诚信, 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等。
2. 低保家庭的第二层次需求难以满足
目前, 城乡贫困群体的诉求焦点不是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主要用于医疗、教育、住房等第二层次的最基本需要, 留给自己的“吃饭钱”很有限, 亟待政府专项救助, 帮助其渡过难关。因此, 低保对象的专项救助需求将日益凸显。
3. 政策难以应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国发[2007]19号文件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也就是说农村低保对象的确认必须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为法定条件。那么, 若有一农户,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2800元, 高出该县农村低保标准 (1800元) 1000元, 若该户当年因大病需支出20000元, 又因供养一大学生年需支出20000元, 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那么该户是否纳入低保范围?这种家庭收入虽高于低保标准, 但却因支出过大而生活困难的现象在桐柏县较为普遍。现实生活是万花筒, 复杂多样, 如果只以收入核定为纳入低保的决定性条件而忽视了贫困原因的多样性, 那么政策设计的局限性就很有必要调整。
4. 低保对象从业率较低
低保对象中有部分是年老多病、身患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难以就业;有能力就业的文化水平较低, 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8%, 低收入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没有一技之长, 这给他们的再就业带来很多障碍, 大都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
5.未达到信息共享
建立与电子政务中心信息共享的核对平台。应根据有关规定和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工作需要, 及时准确向民政部门提供公安局的户籍、车管所的机动车、人社局部门的就业、保险公司的保险、房管局的住房、银行的存款、证券公司的证券、工商部门个体工商户、国地税的纳税、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公积金等方面的信息。只有达到信息共享的核对平台才能堵塞漏洞。
6.违规享受待遇
社会保障违规, 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违规享受待遇, 其中2014年、2015年涉及金额分别为42万元、10.7万元, 该款正在追缴。现阶段财政局已成立的专项检查小组正在对低保资金进行延伸检查, 检查其是否按照低保资金管理程序进行发放以及是否存在资金被截留、私分、挪用等问题。同时, 财政局督促民政部门严格排查, 取消不符合条件人员的资格, 对违规领取资金进行追缴, 并规范低保领取程序。对存在的问题, 限其90日内整改完毕。
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完善民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政策规章体系和长效机制。建立和启动物价涨幅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 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2.加强阵地建设, 营造整治氛围
为加强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建设, 及时挂牌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档案盒等必要设备, 设置了信访举报箱, 公布了举报电话, 并抽调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3名同志充实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局域网、电子屏幕、宣传栏、微博、微信等形式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在机关大厅开设了专项整治工作宣传展板、在楼道走廊等场所悬挂职业道德、格言警句, 使专项整治工作自然和谐地融入到财政党员干部的习惯之中, 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3.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
农户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动态性, 而且低保对象在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 往往隐瞒一些隐性收入和财产。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比对机制。长期以来, 公安、房产、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人社、财政、农机、金融、民政等部门之间出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法律法规的保密规定等原因, 各自为政, 信息封闭, 形成沟通壁垒。各级政府关于低保工作虽然明文规定了各部门要配合, 但是缺乏刚性约束。因此, 应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 明确部门无偿提供信息的法律责任。并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和固定下来。
4.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
我国在1997年就实行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且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远远跟不上城市低保的提标速度。桐柏县城市低保人均补差为225元/月, 农村低保人均补差为115元/月, 城乡差距显而易见。随着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已无多大区别, 水、电、煤气、米、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已经实现城乡同价。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任由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各行其道, 那么差距将继续拉大, 这是对农民的一种不公平, 也背离了党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村, 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公平、公正、公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将会变得模糊,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户口将会实现一体化, 统称为“居民户口”, 在这种大趋势下, 消除城乡壁垒, 逐步缩小城乡低保保障差距, 从而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已是必然。当前, 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保障面, 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实现城乡困难人口在低保方面的同等待遇, 从而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指数。
5. 完善顶层设计, 调整国家低保政策
家庭贫困原因多种多样, 并不局限于“低收入”一种类型。一些家庭的人均收入虽然高出了低保标准, 但是家庭负担过重, 开支很大, 导致入不敷出。这些家庭生活的艰辛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那些“低收入家庭”, 他们更应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救助, 更应纳入保障范围。因此, 应适时完善顶层设计、调整国家低保政策、修改低保对象的确认条件, 既要考虑收入因素, 又要考虑财产因素, 更要考虑支出因素, 将低保对象确认条件修改为“家庭收支盈余额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人口”。
6.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创新城乡救助模式
目前, 桐柏县基本上是被动的救济, 即“输血机制”。这种机制是必要的, 但如果不把握好“度”的问题, 则会助长救济对象的依赖思想。对有条件的救助对象要从劳动技能、文化教育、生产发展、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 大力鼓励农村闲置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积极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 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指导, 帮助这些低保对象户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 鼓励并支持他们兴办种养殖业, 增强自我解困能力, 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7. 搭建互帮互助平台, 推动城乡救助社会化
要在农村大力搭建“互帮互助”平台。以低保对象生产、生活需求为着力点, 引导建立不同需求的低保互助小组, 做到生产互助、生活互助、信息互助。针对低保对象的实际情况, 大力倡导“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精神, 形成“一人有难众人帮”的格局,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地推行结对帮扶活动, 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有计划地解决低保对象的实际困难。发挥农村社区优势, 拓展互帮互助空间, 架好互帮互助桥梁。
8. 整合资源,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除各级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外, 还可借助社会力量, 发挥民间资本作用, “劝富济贫”, 通过发行彩票、开展捐助等多种途径, 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慈善事业。借助慈善力量, 支持和参与农村社会救助事业。解决部分资金不足的难题。
9. 强化监督检查责任
切实强化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加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保障正确享受城乡低保五保人员政策落实。为桐柏县涉农惠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供有效监督。
摘要:桐柏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和覆盖面每年都在稳步增长, 资金管理发放也在不断规范化, 为该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该县城乡低保资金在管理发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桐柏县,社会救助,低保资金,问题,建议
低保资金 篇2
尊敬的春阳社区党组织:
您好!
我叫武淑莲,今年70岁,多年来一直身患有腰间盘突出、高血压病,特别严重,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因患病每年都要花销一笔医药费,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依靠他人护理,因为家境十分贫困,曾多次放弃住院治疗的机会。
最不幸的是膝下儿子张志远于2011年8月2日中午,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医院医护人员抢救一个多小时,才脱离生命危险。因为无钱继续治疗,在住院期间,本人曾多次请求医院。经医院领导及主治医师会诊后,才同意我们办理出院手续。自患有冠心病以来,有时生活无法自理,病情又随时复发,而家庭经济又十分贫困,曾多次放弃住院治疗的机会,生命健康难以得到保证。
孙子张芯萌,今年15岁,就读于双阳区153中学,在2006年7月11日经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为病毒性心疾炎(支原体感染),院方要求住院,但因为家境困寒,放弃了住院的机会,孩子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仍然坚持在校每天用功读书,但却不能参加任何体力活动。儿媳李春梅因患有先天性癫痫病,每天都要照顾在校读书的孩子及家人,家里无任何经济来源,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因为治病,家中债务累累,家境十分贫寒。为此,特向党组织申请城镇特困低保资金,以解决一家四口人的贫困生活。
敬请社区领导早日批准为盼!
低保资金 篇3
市财政局:
城乡低保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低保资金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加快低保资金的预算执行进度、提高支出均衡性,既是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及时足额发放低保资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局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中,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时和县民政局沟通协商,并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确保按规定的标准及时间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杜绝了低保资金的挤占和挪用,使这项专项资金真正落到了实处。
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预算安排情况
由于县财政财力有限,年初安排农村低保配套5万元,城市低保配套5万元,准备年底拨付。
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情况
(一)城市低保
截止4月底,我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564户,7153 人,今年1—4月份共发放城市低保金566万元(含2011年城市低保提标的每人每月25元)。2011年上级指标数1133 万元,财政拨入1133万元,年初账面余额762.5万元,4月底结余1329.5万元。
1、保障范围:(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2、审批程序: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居委会或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经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并予张榜公布,在无异议的情况下,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3、资金发放:低保资金实行按月发放。由县民政局将发放计划报县长审批,后由财政局将低保金拨付至民政局低保专户,民政部门按花名拨付给指定信用社,低保户凭低保证及低保存折取钱。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实行社会化发放。
(二)农村低保
截止4月底,我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2040户,12195人,今年1—4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金485万元(含2011年农村低保提标的每人每月22元)。2011年上级指标数592 万元,财政拨入592万元,年初账面余额310万元,4月底结余417万元。
1、保障范围: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2、审批程序:村评、乡审,县定。即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委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也可以受理申请,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在村党组的领导下,村委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村委会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3、资金发放:低保资金实行按月发放。由县民政局将发放计划报县长审批,后由财政局将低保金拨付至民政局低保专户,民政部门按花名拨付给各乡(镇)信用社,低保户凭低保证及低保存折取钱。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
专用,实行社会化发放。
【低保资金】推荐阅读:
低保规范化管理及资金发放的自查报告10-20
低保户低保申请书参考08-13
城乡低保05-27
低保政策06-27
城市低保10-07
农村低保政策05-22
城市低保档案06-18
城乡低保档案07-04
城市低保标准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