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选读

2024-10-29

俄罗斯文学选读(精选7篇)

俄罗斯文学选读 篇1

据统计, 目前国内有80多所院校开办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这其中, 俄罗斯文学史 (以下简称文学史) 和俄罗斯文学选读 (以下简称文选) 这两门课程日益受到重视。然而, 与俄语实践及俄语语法等主干课程相比, 这两门课程依然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指出, “俄罗斯文学课程在各高校俄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在被不断边缘化, 同时它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根据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学时数分析, 文学史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和20世纪俄罗斯文学概况) 和文选两课的学时加一起为108学时, 这对于这类内容多备课量大的课型而言, 学时数是远远不够的。对俄罗斯文学史上许多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的讲解因为学时的限制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而文学史和文选各自为战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俄罗斯文学所具有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 因为对具体作品的分析, 离开对该作品的阅读是无法把握其艺术特征的。这种授课方式的短期不良表现为, 学生在考研时 (无论是本校还是外校) , 对某些扩展性问题的回答因为缺少文本细读的基础而显得苍白, 其答案表现为凭感觉任意发挥, 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这种现象与文学课的教学实践紧密相关。学生在选择俄罗斯文学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时, 因为在文学史和文选学习阶段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建模思维, 毕业论文缺少严格的科学精神和逻辑训练。中长期的不良表现体现为, 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由于缺少俄罗斯文学的滋养显露出人文精神的匮乏, 在与具有深厚人文修养底蕴的人接触时会变得信心不足。可见, 对于一个从事与俄罗斯语言相关的职业的人来说, 俄罗斯文学可以构建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这有助于毕业生在未来的科学研究或者其他领域取得成功。笔者认为, 文学史和文选相对于俄语实践和俄语语法等课程而言属于“软课程”, 即这类课程的价值不是马上显现出来的。对于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师和决策者而言, 他们需要有耐心。因此, 从长远看, 解决文学史和文选所面临的困境还应该回到课程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任务上来。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是文学课和文选课的终极使命

目前国内高校的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这两门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都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谨以南京大学为例, 按教学大纲规定,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教学目的是“在20世纪俄罗斯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上讲述俄罗斯文学史, 吸收国内外文艺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学科的新成就, 指导学生独立地审视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 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评价和鉴赏俄罗斯文学作品, 培养新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2];19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为19世纪俄罗斯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在学习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同时, 获得对其主要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对集各种语言现象之大成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体验俄语语言的丰富性、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语感, 增强在较高层次上掌握语言的能力”[3]。

文学史和文选两课承载着十分重大的教育使命, 即学生不但掌握外语教学中所说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 而且要通过文学史和文选课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即完成“培养新时代的人文精神”这样的任务。然而, 如何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 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变成现实, 这的确需要教师的智慧。不久前, 本课题组在黑龙江大学选修《20世纪俄罗斯文学概况》的61名2008级本科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表格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的确值得讲授文学史和文选的教师深思。表格中的一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选择这两门课时所存在的一些焦虑。

在“选择这两门课程的目的”这个栏目下, 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培养审美能力”的选项, 这也的确反映了这两门课所面临的残酷现实。俄罗斯文学课与俄语实践等课的教学目的不同, 因此采取的教学手段自然不同, 实践课是“硬课程”, 教师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使他们能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并最终在职场上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过这一数据也没有令人彻底悲观, 从某种意义上也折射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 依然有11%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当成选课的理由。有41%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因为考研中涉及这方面内容”这个选项, 这至少说明两点:一、在选修这两门课程的学生中, 考研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二、不管选课的人是否喜欢, 他们在既定的考研游戏规则面前选择了哪怕不喜欢也要坚持学习的道路。换句话说, 学生们很清楚, 如果不掌握这部分知识, 考研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有11%的学生选择了“读研后继续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这一栏。这个数字还是令人欣慰的, 假设这61人都考取了研究生, 那么在俄语语言文学这个二级学科当中 (俄罗斯文学、俄语语言学、俄罗斯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 , 未来从事俄罗斯文学的学生也占18%, 这就是说, 已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把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和俄罗斯文学研究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约29%的学生仅仅把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当成获取学分的捷径, 其潜台词是, 这门课较之其他课程相比要更容易些, 这似乎与这门课程所设置的初衷不相符。

“对这两门课的认识程度”一栏里的数据突出地反映了学生对两课的认识程度和教学大纲要求的距离。仅有22%学生把学习俄罗斯文学提升到“学俄语的人必须了解俄罗斯文学”的高度。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该学校教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反映。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强调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广、面向俄罗斯且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俄罗斯专门人才”, 我们认为, “广阔国际视野的俄罗斯专门人才”是外语技能全面、人格健全和有精神厚度的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不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同时也能为其在未来职场上的发展提供发挥的空间。这个数据也从侧面折射了目前外语教学中重技能轻审美的倾向。有27%的学生强调教师的教学风格对他们学习俄罗斯文学的导向作用, 换言之, 当一个文学课的教师能够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而不能自拔时, 他们才愿意花时间实现这两门课“培养审美能力”或者“提升思想境界”这样的精神诉求。而“通过学习深刻感受到课程的魅力”者占41%, 虽然与前两项相比, 数据尚令人满意, 但依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尚有6%的人处于应付了事以获取学分的阶段, 而且这部分人很快就会成为经常缺课最后不见踪影的那部分学生。

在“对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一栏里, 有11%的学生表达了对“教师讲课枯燥, 照本宣科”的不满, 但具有强烈对比意义的是, 有24%的学生之所以对这两门课程缺乏兴趣还因为“对就业没有帮助”。可见, 如何在技能培训和“提高审美能力”之间找到一条通道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事实上, 通过文学史和文选课的学习来“提高审美能力”与技能培训并不冲突, 因为这两门课程, 尤其是文选课教学是在学生具有外语五项基本技能基础的前提下的师生互动, 这些课程对学生所关心的职业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文学课和文选课的终极使命。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外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该找到一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文学史和文选的有机结合是走出目前教学困境的办法之一

文学史和文选教学的脱节是目前俄罗斯文学教学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文学史课教师长期以来在该课程上花了大量的时间, 对作家创作的理念把握得很清楚, 也谙熟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即使不细读作品, 也能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结构和其他文学元素分析得相对到位, 因此没有必要在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插入文选课的内容, 这样无疑会增加备课量。二是虽然文选课教师需要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对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诗学亦应有所了解, 但面对大量需要解读的原文文本, 这种对文学史的过多叙述会影响当前课程进度。三是缺少一部能将文学史和文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材, 这可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四是当前的俄罗斯文学教学时数的短缺可能不允许这种教学模式的发生。

在本次调查中, 学生同样提出了和教学相关的改革设想。

有63%的学生要求教师把文学史和文选课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这体现了选课学生的主流诉求。然而, 如何实现这一诉求呢?这需要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和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以讲授果戈理为例, 首先, 教师有必要对作家的生平、创作理念和代表作品的诗学特征进行概括, 然后选择中心文本 (如《死魂灵》) 作为讲课的核心内容。设定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讲解需要6学时,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果戈理创作概说:

生平、整体创作风格、创作理念、影响力, 1学时 (学生在课前应该知道上课的内容, 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准备) 。

2. 中心文本讲解:

学生用俄语说出《死魂灵》的大致内容, 选择上卷第二章 (有关玛尼洛夫的章节) 和第六章 (有关波留希金的章节) 进行细读分析, 并就精彩的段落展开讨论, 3.5学时 (能够讨论和讲解的前提是学生课前对文本进行了细读) 。

3. 结合原文文本完成如下分析:

何为玛尼洛夫性格, 如何理解波留希金形象等具体问题, 1.5学时。

第一部分内容可用汉语讲解, 以满足学生考研乃至提高审美水平的需求。第二部分则重点落在原文文本的理解, 起到由点及面的效果, 最后再回到文学史当中关于玛尼洛夫性格和波留希金形象等具体问题上。只有通过文本分析, 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多余人性格在玛尼洛夫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看清楚波留希金在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中的位置。

当然, 这样的授课过程需要这样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求学生上课前对原文作品进行阅读, 根据作品的体量, 找到作品中较为重要的章节进行研读, 最后根据教师的提问对作品进行分析;二是学生需要把文学史中作家的创作理念与当前作品所涉及的一些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与俄语实践课等课型不同, 文学史和文选是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型, 尽管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 但因为班额大 (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为例, 文学史的选修人数在50—60人之间) , 这种互动也只是相对的, 否则会影响课程的进度。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教师应把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的趣味性结合起来, 而这种结合只能通过作品的具体内容来实现, 空洞的文献陈述、沉闷的对主人公形象教科书式的讲解根本达不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文学史和文选教学与外语课程的技能要求结合起来就意味着, 文学课的内容一定与原文文本有较高的结合度, 也许不能奢求这种教学环节和实践课一样充满了技术上的细节, 但至少在有限程度上满足学生练习外语的诉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适度增加此类课型的教学时数。此外, 编撰一部能将文学史和文选结合在一起的教材也是当务之急。

三、改革考试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文学史和文选课的考试一直延续既定的模式。文学史考试的内容无非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题”和“论述题”等。这种模式当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以“名词解释”为例, 只要学生按照教师上课时谈及的几个要素, 无论是考研还是期末考试, 都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遗憾的是, 这种考试模式未必能检验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 有44%的学生倾向于把期末考试和考研模式结合在一起, 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功利性色彩。然而, 很多学校考研的模式并不相同, 有些院校强调用俄语答题, 以考查学生用原文阐释作品的能力;有些院校注重知识性的问答, 试题内容多以选择题为主。功利性色彩尽管不完全符合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规定, 但毕竟从客观上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俄罗斯文学方面的知识。事实上, 无论何种形式的考试或考查, 只要学生能够细读文本, 他们在此基础上总能提炼出较为独立的见解, 即便考研这样的重要考试也不例外。知识性的选择试题只能通过记忆来获取分数, 并无其他捷径。

俄罗斯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通过对作品 (原文) 的把握,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俄语的魅力。而为了实现这样的诉求, 考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即将文学史和文选课合二为一。具体转变如下:

1. 在考虑到学生功利性要求的前提下, 出题时应注重对给出的原文作品并用原文进行阐释, 以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能力并兼顾检验其俄语水平。

2. 考试 (考查) 前, 应适当提示学生关注具体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 以培养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考试 (考查) 时, 要求学生通过文本中具体的实例对这些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释。

3. 应借鉴实践课的经验, 设立口试环节, 以考查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文学史和文选课上所讲的内容。

4. 判卷过程中, 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创精神, 避免那种按统一标准答案给分数的现象。

总之, 俄罗斯文学课程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而将文学史和文选结合起来授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建刚.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 2008, (3) .

[2][3]南京大学《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与《19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学大纲.http://www.sfs.nju.edu.cn/De-fault_nd.aspx?idd=276&xs=5&id=1&idc=248.

俄罗斯文学选读 篇2

乔叟(Geoffrey Chaucer)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Canterbury Tales 英雄双韵体(压头韵,每两行押韵)

逼真的描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全貌,作品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阶层人士,展现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画卷。作品内容反映了当时英国新型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追求,同时以幽默和讽刺笔法揭示了种种人性,揭露了宗教的腐朽堕落、贵族的奢侈糜烂等当时社会中的丑陋现象,表达了英国人民对中世纪的封建思想和习俗的反叛,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辉。意义:规范了中古英语。

威廉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历史剧:亨利四世(Henry IV)十四行诗(sonnet)

威廉 布莱克(William Blake)代表作: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

威廉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在是个创作上摒弃了18世纪诗歌风格上的因袭和滥调,采用民间朴素、生动的语言来直接表达感情。他特别擅长歌颂优雅恬静的自然景物,喜爱描绘在大自然中活动的普通人形象。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形象生动、语言质朴,对英国试探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享有“自然诗人”的美誉。

波西 比希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4.5.The publication of Lyrical ballads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of England.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is Mark Twain’s masterpieces.Twain’s novels are written in a language described as “colloquial speech”

6.Ezra Pound is famous for his development of imagism.The image presented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

7.8.9.Toni Morrison’s novel Beloves became a Critical success.Eimly Bronte wrote only one novel entitled Wuthering Heights The first settlers who became 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American nation were quite a few of the Puritans, who wished to purify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10.The theme of Pride and Prejudice are love and marriage.Naturallism:

An extreme form of realism.Naturalistic writer usually depict the sordid side of life and show characters who are severely, if not hopelessly, limited by their environment or heredity.Imagism:

It’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S flourished form 1909 to 1917.The movement insist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s in poetry by “the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and the economy of wording.The leaders of this movement were Ezra Pound and Amy Lowell.Iceberg Theory

It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writing style of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The meaning of a pieces is not immediately evident, because the crux of the story lies below the surface, just as most of the mass of a real iceberg similarly lies beneath the surface.英国文学选读第14页的诗: 回答下列问题:

The poem is a Sonnet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with a rhyming pattern of _ababcdcdefefgg_

Which is the poet’s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n the first line of the poem? Explain you points in Complete sentences with reference to the poem?

Why did the poet say tha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Explain your points in complete sentences with reference to poem.以下题目三选一 1.2.3.Analysis symbolism in Moby Dick?

Explain the theme and symbols in The Great Gatsby?

What are Edgar Allan Poe’s principles for the short story? Demonstrate the principles with the detail from his short story The

Unbound)西风颂(“Ods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中流传最远的句子是: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约翰 济慈(John Keats)希腊古瓮颂(”Ods on a Grecian Urn”)希腊古瓮颂流传最远的句子:Beauty is truth,truth is beatuty,-that is all 查尔斯 狄更斯(Clarles Dickens)

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Pickwick Club 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 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 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 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 荒凉山庄 Bleak House 双城记 A Tale of Two Cities 远大前程 Great Expectations 以及hardtime。托马斯 哈代(Thomas Hardly)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dscure

奥斯卡 王尔德(Oscar Wilde)认真的重要性(The Important of Being

Earnest)

乔治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皮革马利翁Pygmalion 约瑟夫 康拉德(Joseph Conrad)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 T.S.艾略特(T.S.Eliot)荒原The Waste Land

威廉 巴特勒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塔 The Tower

詹姆斯 乔伊斯(James Joyce)都柏林人Dubliners里面的Araby尤利西斯

Ulysses

弗吉妮娅 伍尔夫(Virginia Woolf)达罗卫夫人Mrs.Dalloway D.H劳伦斯(D.H.Lawrence)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 E.M.福斯特(E.M.Foster)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美国文学选读

本杰明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自传The Autobiography 拉尔夫 华尔多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超验主义哲学的主要倡导者(Transcendentallism)

纳撒尼尔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赫尔曼 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白鲸(Moby Dick)

白鲸中出现的人物:船长(ISHMAEL)白鲸(Moby Dick)生还者(Ahab)沃尔特 惠特曼(Walt Whitman)草叶集 Leaves of Grass 埃米莉 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女诗人 female poet

马克 吐温(Mark Twain)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斯蒂芬 克莱恩(Stephen Crane)海上扁舟The open Boat自然主义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尤金 格拉斯通 奥尼尔(Eugene Glastone O’Neill)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Cask of Amontillado?

Under the Elms

俄罗斯文学选读 篇3

一、英美文学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交流体现出智力的复杂沟通过程, 在互动的环节中需要语言使用者搭建新的资源平台, 并借助于自身所具备的综合语言知识和素养, 进行语言的沟通。在语言学习中, 要不断的进行语言观察、揣摩和分析, 并应用于实践才能取得具体的效果。文学语言成为英语语言材料的重要构成, 它提供很多具有开拓性的内容。通过文学语言的运用, 可以将人物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纵观分析英美文学, 其中涵盖着丰富的语言成就, 这也是可以借鉴为英语语言学习的环节中。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需要将英美文学的内容归纳为课堂教学领域中, 在学生们选读文学作品时揣摩其中运用的语言技巧和风俗习惯, 并要解英美文学语言中涵盖着精妙词汇以及复杂语法。在学习过程中要能达到精度掌的程度, 这也成为英美文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我国著名翻译家朱光潜在其文章《谈翻译》中强调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最难的内容是对语素展开丰富的联想。语言翻译中要达到信、达、雅的境界。但换一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准确反映作品原意的过程中, 如何达到文学的欣赏性, 这就是翻译工作者需要考量的重要事宜。现在探讨的联想一方面忠实于原作品, 另一方面也不要完全局限于字面内容的束缚, 要在翻译时能够融入语言环境民族的文化以及交流信息。所以,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英美世界, 并对英美文学进行深入性的学习。对此, 美国语言研究者塞林格认为在学习非母语语言时, 由于在学习母语产生先入为主的原因, 所以在学习中会产生出介语石化现象。根据介语石化理论研究表明, 要采用“积极效率战略”的方法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规避相关的问题。所以, 在进行英美语言学习时, 教师要要求学生们不断的深化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 并要不断的进行语言的深化学习和研究, 提升第二语言学习的效率质量。

二、英美文学选读对英语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 有助于对所学词汇进行分类

现在各个高校在开展语言教学过程中, 均增设英美文学宣读课程, 它的教学目标是要短时间内有效强化学生外语的阅读能力。当学生们能够精准的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这会显著的提升学生们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也是可以促进学生们张文龙英语语言语义和用词的选。学习者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时, 能在原有语言学习的基础上, 更佳的扩大自身的外语词汇量。在学习中很多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语境、语感能力, 可以融入到英美文学所营造的英美文化氛围中, 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上述所讲明的这些作用, 均是在具体学习中可以有效的显现出来。当然, 在英美文学选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 这是需要关注相应的注意事项。譬如安德鲁·马维尔在其作品《致他娇羞的女友》中采用的是四音步抑扬格式, 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改变原有诗歌中存在的枯燥感, 可以促其变得更加的舒展和明快。在作品中的第25行到第30行中这段内容里引入死亡主题, 并融合大量多恩式玄理派诗的意象手法, 显著的改变奔本诗的意境, 使其氛围逐渐的变得阴暗庄重。

Thy beauty shall no more be found,

再无处寻觅你的玉容花貌,

Nor, in the marble vault, shall sound

在你的大理石家中也不会听到

My echoing song;

我回荡的歌声;

then worms shall tm

蛆虫将会搅动

That long-preserved' dvirginity,

由你长期保持的处女的童贞,

And your quaint honor turn to dust

你的美誉芳名将化为尘埃,

And into ashes all my lust.

我的欲望也将变成一堆烟灰

在上一段的文章中, 诗人使用很多的词汇用语烘托出生命死亡后的世界景象, 譬如marble vault (大理石墓家) 、dust (尘埃) 、ashes (灰烬) 、worms (蛆虫) 等, 这一系列词汇有的是死亡时存在的状态, 有的是死亡时有的景象。通过此种丰富意象的方法, 既能够深化诗歌所描绘出的意境, 同时也能够强化诗歌含具的深意。客观上也会烘托出作者构思中的思想理念, 使得本诗更加具备说服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在全诗中设立出几个中心意象内容, 分别是时间、空间、死亡、爱情等要素, 通过超凡且独特的想象力, 可以完善作品中所要描绘的内容。学习者借助于作品的结构, 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相关外语词汇进行分类分析, 并促进学习语言词汇的效率和进度。

(二) 辅助学习英美文化, 完成英语语感的培养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 英语和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化。汉语是属于汉文化文明, 英语是属于拉丁语系, 前者是有象形字和音近字构成, 后者是字母类型文字。无论是发音、用法、习惯均有着文化的差异性, 同时这种状态也是具备着双向性特征。学生们在国内是无法接触到外国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 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很难领略到英美人士日常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以及思维方式。为了提升英语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学校可以广泛组织英语角等学习活动, 但是英语角也是在汉文化环境中, 英语角的大多成员的母语是汉语, 难以在英语角的沟通和学习环境中, 了解外语语言学习的环境, 这是有着现实性因素的作用。故此, 如果学生们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并掌握更加深入的英美文化, 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是体现在需要学习英美文化, 这样才能够了解他们的语言运用方式, 语言使用习惯以及语言思维方式。实际上从上面的描述也是可以深刻的了解到,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成为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方式和学习捷径。现在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 英美文学作品中很多事反应英美人日常生活习惯,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借助于英美文化思维。其次, 被选编的英美文化作品均是英美文学原创精品, 使学生们直接可以了解最正宗、最地道的英美文化。最后是由于作品取材的广泛性, 能够开拓学生们的学习视野, 并将其不断的深化完善, 尤其是体现在作品中的口语对白内容。这也就意味着英美文学作品成为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窗口, 学生们要想更好的了解作品中的内容, 则先是需要知道作品的文化背景。在平时, 我们所需要阅读的英文文学作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譬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飘》, 威廉·福克纳创作的《喧哗与骚动》等, 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雾都孤儿》和《双城记》, 简·奥斯汀创作的《傲慢与偏见》, 柯南道尔创作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得到,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演变, 不同的语言已经成为各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也是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所以,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环境而单独生存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 语言均是能够将其阶段性特有的民族文化吸纳进取, 并通过语言的使用反映出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丰富习惯。根据这一思想,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于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开展,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美文化素养, 以促进学生们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深造。

(三) 有利于学习语法, 避免某些习语偏误

探讨世界文学史发展时, 其中英语类作品所占据的比例最大。一方面是使用它作为母语或者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最多,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的因素使得英语的流行广度最高。在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时主要接触的文学类型是以小说为主体, 现代西方小说风格的发展非常快速, 也孕育出很多的创作手法以及不同的文学体裁。所以, 在大学生选读英美文学作品时, 不仅要关注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 也要改变现有的传统语言翻译方式, 其中涵盖着语法的改变, 词汇意思的变迁以及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新词汇等因素。要求学生们在阅读时, 务必要根据作品中的内容, 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要素, 要尽可能的规避可能因为上述问题而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愿意缺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英语语法的变通理解, 尤其是由英式英语转化的美式英语, 了解这两大英语体系的共同点, 并有效区分其中存在的差异化现象。除此之外, 在学习英美语言时, 要了解习语的特性以及和汉语之间的语言类比, 掌握其同质性的修辞方式, 包括一些常用的文字创作技法, 通过对比的方式, 可以强化学习的内容。譬如在汉语中有一句俗语为小菜一碟, 在英语中对应的语句是a piece of cake, 这也就意味着二者的物化描述方式非常类似, 也是体现出其有趣的内容。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简·爱》、《雾都孤儿》、《呼啸山庄》等时便可发现其中有着类似的内容, 可以学习分析。

三、结语

文学对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语言运用的更高层次, 同时也是体现出学习语言的实际应用。现代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 非常重视英语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内容的教授, 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则体现在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中。学生们在学习英美文学选读时, 在开展日常性英语语言学习进程中, 更是需要了解相关课程中所含具的文化内涵、民族风情、地域特征以及语言发展规律等, 同时也是需要了解具有倾向性的作品内容, 深入分析英汉两种文学的语义以及文化的共同点以及差异性, 培养学生们英语语言学习的素养, 促进学生们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晓燕.论英语语言学习的僵化现象及其对策建议[J].科技资讯.2010 (18)

[2]李恺.论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2011 (07)

英美文学选读教案之一 篇4

英美文学选读教案之一

这是我这学期上课的教案,自己觉的参考价值不像文学史教案那么高,但是也更新上来吧,对我的学生来说,上课有笔记没记上的也可以参考,我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英美文学选读(增订版)》吴翔林编注。 Lecture 1 William Shakespeare 1.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 (1) This course is called 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you. It will be finished in 12 weeks. And in each week we’ll meet each other two times. (2) In this course, you will have to read some original works taken from English and American classics. It may be a little bit difficult for you. However, it’s also a chance for you to know some great treasury in world literature and 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m. (3)Comparing with the literary history courses, this course mainly focuses on original productions. The course book is a nice one with classical works and detailed notes. (4) For the final test, 10% will be decided by your attendance, 20% by your homework and 70% by the test paper. About the homework, after we finish each writer, I’ll give you a name list of recommended works written by the writer. In the whole semester, you should choose at least one piece of English writer’s works and one piece of American writer’s works recommended by me. And then you should write a small paper on the piece of works you chose. That means you should turn in two papers in the whole semester. (5) A very important suggestion: preview the productions before the class; otherwise it’ll be very difficult for you to catch me in the class. 2.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C 1616)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A. Queen Elizabeth I: a powerful England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B. Renaissance: an intellectual movement sprung first in Italy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gradually spread all over Europe. Two features are striking of this movement. The one is a thirsting curiosity for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other is the humanism, which means the new feeling of admiration for human beauty and human achievement. C. Shakespeare lived in such a period and also such a period made him the most famous and most important English writer. (2) Life (Read paragraph 1 and 2 on page 1 after class. These two paragraphs a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reat writer’s life.) A. His complete works include 37 plays, 2 narrative poems and 154 sonnets. B. He is mainly famous for his great plays, especially the outstanding “Four Great Tragedies”. (“Hamlet”, “King Lear”, “Othello” and “Macbeth”) He is also the author of some other famous plays, such as “Romeo and Juliet”, but today we’ll learn the excerpt from one of his great comedies C “The Merchant of Venice”, which we’ll talk about a little bit later. C. Shakespeare’s sonnets are also very good. We’ll first introduce Sonnet 18, the most famous sonnet written by Shakespeare. (3) Sonnet 18 A. A sonnet is a lyric poem consisting of a single stanza of fourteen iambic pentameter lines linked by an intricate rhyme scheme. It was introduced to England from Italy by Sir Thomas Wyatt and Henry Howard, Earl of Surrey. (It is a very popular poem form and used widely in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Elizabeth era, Edmund Spenser was also famous for his sonnets. And later, John Milton, Byron and Keats all contributed excellent sonnets.) B. Though the sonnet is a fixed form, but the rhyme scheme of the sonnet is not fixed. (few minutes for students to find out this poem’s rhyme scheme.) Answer: abab cdcd efef gg. This is a typical rhyme scheme used by Shakespeare in all his sonnets. C. Explain the poem sentence by sentence. temperate: moderate or mild; rough winds: strong winds; darling: lovely; lease: 租约;complexion: appearance; dim: darken with cloud; brag: boast; D.(discuss) Theme: expressing the deep love to his friend (4)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 Famous comedy written by Shakespeare in his youth B. Setting: Venice, the Middle Age C. Characters: Bassanio, Antonio, Shylock, Portia (let students discuss the characters) Portia: Shakespeare’s ideal woman, beautiful, intelligent, cultured, gracious, independent, a daughter of Renaissance Shylock: most successful character, a Jew, a greedy and merciless usurer and also a victim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religious persecution (sympathy) D. Plot: Read the introduction from P3 to P4. E. (Discuss)Theme: Mercy wins over malice. F. The selection is the most famous scene of the whole play and also the climax of the play. (Ask students to read it thoroughly after the class.) In the class, we’ll learn a short part taken from the scene. (P10 to P11, the famous statement about mercy made by Portia) G. (the last but not least) form of the play: verse drama written in blank verse mostly blank verse: unrhymed iambic pentameter. Soon after blank verse was introduced by Henry Howard, Earl of Surrey in his translation of Virgil’s works, it became the standard meter for Elizabethan and later poetic dramas and some poets, such as John Milton, also employed this form to write their long poems. (5) Recommended Reading Sonnet 29; Sonnet 73; Sonnet 116; Four great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3. Homework 1. Preview the next chapter about John Milton. 2. Find out the form and rhyme scheme of the poem “To Cyriack Skinner” on P23. 英美文学选读教案之二 Lecture 2 John Milton (1608 C 1674) (Comparing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 few people read his great productions today. However, he is also a classical writer in English Literature.)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Discussion: Any important event happened during Milton’s life time in Britain?)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King (James I and then Charles I) and the Parliament Profound conflicts: the Old Feudalism and New Capitalism In religion: The Anglican Church and the Puritan The consequence of those contradictions: the Civil War (1642 C 1649) The King was executed in 1649 and monarchy was abolished. Oliver Cromwell’s dictatorship (1649 C 1660) The Restoration: Charles II and then James II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 2. Life born in a rich and cultured family C handsome and hardworking C graduated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got master degree C six years’ private study and the most knowledgeable poet in Britain C writing pamphlets for the Commonwealth C blind in 1652 C arrested and fined after restoration C produced three great poems in plain life Most important works C three great poems: Paradise Lost (1667); Paradise Regained (1671); Samson Agonistes (1671) (poetic drama) Besides three great poems in his late years, he also wrote some excellent sonnets including the one we’ll learn today. 3. To Cyriack Skinner (Ask the questions of homework) (Answer: Sonnet; abba abba cdcdcd) (1) Form: Sonnet (2) Rhyme scheme: abba abba cdcdcd (different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s sonnets) (3) Explain the poem sentence by sentence (4) (Discussion) Theme: the author’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his blindness (another sonnet on blindness seems more discouraged.) 4. Paradise Lost (《失乐园》) (1) Milton’s masterpiece; greatest epic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epic(史诗): it is a long verse narrative on a serious subject, told in a formal and elevated style, and centered on a heroic or quasi-divine figure on whose actions depends the fate of a tribe, a nation, or the human race. Notic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epics and literary epics. Paradise Lost is a literary epic. (2) It’s a long epic including 12 books. The plot is taken from the Old Testament of Holy Bible. *Holy Bible对于理解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分为《旧约》(The Old Testament)和《新约》(The New Testament)两部分,这两部分写于不同的时期,而且使用的文字不同,《旧约》主要用希伯莱语写成,《新约》则用希腊文写成。圣经最早曾被翻译成希腊文,然后是拉丁文,在欧洲各国通行。《圣经》英译始自8世纪,但各种版本都不算通行,直到Martin Luther宗教改革之后,16出现的Authoriz

俄罗斯文学选读 篇5

一、《圣经》题材具有普遍的人生经验和基本人性

《圣经》中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情欲、人际关系、个人内心挣扎等等。圣经故事的一大主题就是父子关系, 上帝和选民就是父子关系的扩大。诺亚醉酒, 约瑟的彩衣, 大卫王和押沙龙 (Absalom) 王子, 和浪子回头的故事都是好例子。其中有两个例子颇具代表性。雅各当年看上拉班 (Leban) 的小女儿拉结 (Rachel) , 辛苦地为李本做了7年长工。结果被李本骗了, 洞房花烛的第二天才发现新娘是拉结的妹妹利亚 (Leah) , 忍气吞声地再苦干7年, 才真正娶到拉结, 此后拉结生了个儿子取名约瑟 (Joseph) , 约瑟和他异母哥哥却不一样, 他的哥哥粗犷、鲁莽, 约瑟天生聪明文雅, 想象力丰富。雅各, 由于约瑟的不同凡响, 对约瑟十分宠爱, 别人去放羊, 约瑟独自在草地上胡思乱想, 别人牛仔打扮, 雅各却为约瑟做了七彩的袍子。偏宠之事乃寻常可见, 像雅各这样将关怀集于一身的做法, 就不必寻常;难怪其他儿子暗地生恨, 找到机会竟然把约瑟卖掉。大卫王的遭遇和汉武帝相近。他英名盖世, 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 但是他的儿子竟然和他作对, 押沙龙收买人心, 纠结党羽, 组织军队, 攻进京城, 迫使大卫王弃京东逃。然而大卫王不计叛乱之过, 平乱之日, 下令将领, 不得伤害王子。不幸, 将领违令, 射杀了押沙龙。大卫王悲哀的连叹“我儿, 押沙龙, 我恨不得替你死”。大卫王的悲伤, 充分流露出父爱的宽广和深挚。

《圣经》里也有母爱的故事。撒拉 (Sarah) 和利百加 (Rebeka) 是两个为儿子的权利费尽心思的母亲。撒拉90岁时才生了儿子埃撒克 (Issac) , 由于害怕丈夫将财产和族长的权位传给庶出的长子以思米 (Ishmael) , 竟唆使丈夫将婢女升格的妾夏甲 (Hagar) 和儿子以思米遣走。利百加非常偏爱小儿子雅各。雅各比较有心机, 大概比较像母亲。有一次, 雅各趁哥哥伊扫 (Essau) 肚子饿, 用一盘饭换取了长子的权益。利百加不但没有谴责小儿子, 竟然替他设计, 骗取丈夫临终传继宣言, 使雅各的权益合法化。摩西的母亲和耶稣的母亲同属一类。摩西的母亲在埃及人屠杀犹太男婴时, 冒着生命的危险藏匿襁褓中的摩西, 提心吊胆过了3个月, 迫不得已, 才把小摩西偷偷放在河边。皇天不负慈母心, 摩西被埃及公主看上, 得到一条生路。后来她又扮成奶妈教养摩西成人。摩西后来成为一个民族的首领, 有着坚毅的个性, 就是受到他母亲个性的影响。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也经过大屠婴的恐怖。据载耶稣少年时就有着宗教的狂热, 小小年纪就和宗教权威大谈宗教, 20多岁就离家传道, 他传的道又非正统, 因此树敌很多。玛利亚暗暗担心, 却没有予以干预, 耶稣就刑时, 玛利亚去到十字架旁, 潸然泪下, 她对儿子似乎无限怜惜, 也有默默的理解。

旧约中兄弟相残的事也层出不穷, 该隐 (Cain) 和亚伯 (Abel) 是一对相互嫉恨的牺牲者, 该隐耕地, 亚伯放羊, 偏偏上帝垂青前者, 该隐心中的嫉火越烧越烈, 上帝看在眼里, 大概他有心磨练该隐对该隐说:“你心中的不平之气, 应该设法排解。”听上帝这么说, 更是火上浇油, 把弟弟骗到荒郊旷野杀掉。因嫉生恨, 使该隐成为了人类的第一个谋杀犯。

二、《圣经》中两性关系也是圣经故事的一大题材

圣经的作者对这个题材作了多面处理, 雅歌为青春恋情, 刻画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慕、期盼、担忧, 少男的热情、仰慕以及两情相悦。有的观点认为:雅歌是所罗门的情歌, 或是中东地方婚礼的礼仪, 或是原始圣王崇拜的遗留, 或是蓄意经营的田园诗, 或是耶稣和教会梦契的寓言, 这些说法丰富了雅歌的内涵, 却不改其基本内容。雅各和拉结的故事, 描述了一段经得起时间考验, 客观环境挫折的爱情。亚伯拉罕和撒拉是一对患难夫妻。亚伯拉罕从巴比伦移民到巴勒斯坦, 期间经过流难、饥荒、战争、惊吓、撒拉都随行辅助, 和亚伯拉罕同甘共苦, 亚伯拉罕老来盼望子嗣, 撒拉自认年岁过长, 竟推荐自己的婢女。亚伯拉罕并不喜新厌旧, 撒拉和夏甲有争执时, 不忘提醒夏甲, 撒拉是正室, 应曲意顺从。撒拉过世, 亚伯拉罕买地厚葬, 亚伯拉罕和撒拉虽然难免有人性的弱点, 但他们夫妻相处自始至终持互敬互谅的原则, 他们是传统夫妻的代表和典范。路德和波亚斯代表仁义的结合。路德 (Ruth) 和莫亚伯 (Moab) 这个地方的女子, 先前嫁犹太人, 后来丈夫早逝, 于是奉行婆婆返回伯利恒 (Bethlehem) , 一老一少寡妇路德到亲族波亚斯 (Boaz) 的田野捡麦粒暂时度日。波亚斯怜念路德贞洁孝顺, 经常命雇工多遗落麦粒, 让路德多得一点收获。据《利未记》和《申命记》, 当时的民间法律, 近亲有两种责任, 一是, 男人死后寡妻无子, 近亲得取之。二是穷困而将产业变卖, 近亲有义务将其赎回。路德遵婆婆命, 求助于波亚斯, 波亚斯垂怜路德, 帮她赎回前夫的产业, 并和她结为夫妻, 他们的结合, 表现出诚挚、稳重、和高尚的情操。

除了这些正常的感情之外, 圣经里也有乱伦、畸恋、和痴迷写出了人类原始的倾向情欲所造成的纠葛。在《创世纪》《士师记》等章节里都有描写。从上面所提到的故事可以刊出圣经中所包括的内容, 它描写了许多人生的共同经验和人性在不同层面的面目。因此圣经可以说是一幅人生百态图, 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的生活史, 不过它和一般的社会报道或历史记载不同。第一, 圣经以一种既定眼光写作, 它的目的在加强宗教信仰。简单地说, 它是文以载道的, 所以圣经作者对人生的解释是单一的。为求证其单一的观点的信念, 或制造神话, 或把写实的素材摆进既定观念的框架里。就文学而论, 圣经或缺乏如希腊神话所呈现的那种多姿多彩的想象, 流露出单纯、真挚、朴实的优点。在写作技巧上, 圣经作者受传道前提的影响。一般来说, 叙事情节简单, 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不做心理分析, 客观评价, 或细微铺陈。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是个好例子。故事里有四个角色, 上帝、蛇、亚当和夏娃。故事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蛇提出和上帝戒令不同的看法, 至于它的动机何在未曾提及, 只说它比地面上其他生灵狡黠。第二段:夏娃听了蛇的说辞, 夏娃的结论是:那禁果挺好看, 一定很好吃, 既然吃了会变聪明, 就吃了吧。她自己尝过让亚当也试一试, 亚当就咬了吃。无论亚当和夏娃都不曾抗拒或犹豫。第三段:是心态的改变, 这种改变故事以“开了眼”来概括, 改变之后, 亚当和夏娃意识到彼此光身露体, 以树叶蔽体。上帝出现, 他们赶忙藏于树后, 进了亚当和夏娃肚里的禁果仿佛是一颗药丸, 药力发作, 两人的感受和行为于是有异。第四段:上帝质问因何行为有异, 亚当直述吃禁果的经过, 不作借口和辩解。上帝也直接发落, 宣判。这样的情节和布局虽然简单, 但是却着重扼要。故事的结构点出了人的基本处境。人面对的就是蛇和上帝的所代表的两相对立的抉择或潜在的倾向。我们可以称其为善和恶, 理性和情欲或秩序和本能。亚当和夏娃在故事里并无独立个性, 他们可以说是人性的代表。亚当和夏娃不曾做主动的抉择, 他们的行为流露出人性倾向极端的可能性。哪一方面的影响力大, 就能牵动个人命运。上帝的宣判代表价值的判断, 强调善高于恶, 理性高于情欲, 秩序重于本能。在这种价值判断下, 人生成了困境, 人性自造障碍。这个故事成功地刻画出了人生经验的基本格局, 亚当和夏娃成了在这种格局里的每一个人。也因为如此, 它给后来的作家们最佳的写作蓝图。他们可以加上动机, 内心冲突、社会意识、价值判断、阐述作家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立场等。英国著名诗人, 作家弥尔顿写作《失乐园》时就利用了这个蓝本。并且在亚当、夏娃的心理变化、男女感情、夫妻关系以及蛇和上帝的行为动机等方面大做文章。《圣经》里多数文章都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西方文学史上, 出现了许多以圣经故事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三、圣经运用Deus ex Machina作为其中的一个写作特点

圣经的这种写作特点就是以神的参与或神迹帮助情节发展, 或达到圆满结局。这种手法主要用来强调宗教意旨和教化的目的。约伯故事以上帝酬谢约伯作为结束, 就是这种用意的安排。不过, 在这个故事里, Deus ex Machina的运用过于刻板, 以至于减少了故事的趣味性。如:约瑟的故事就是较为灵活的用法, 有时不但因为使情节戏剧化为增加趣味性, 而且还造成反讽效果。表面上神并没有直接参与约瑟的经历。约瑟被卖为奴, 下牢狱, 做大官, 和家人团圆看来不过是一连串巧合所促成, 仔细分析, 则可以发现神的参与正是贯穿许多巧合的线索。其一, 神被认为是约瑟个人历史的设计者。其二, 约瑟负有特殊使命。故神给了他特别禀赋——做梦和祥梦, 即预见未来的灵视。前者是故事结构的纲领, 后者是推动故事的情节。故事里有好多梦。约瑟被卖前做了两个梦, 约瑟梦见全家都向他礼拜, 这两个梦增加了约瑟和他哥哥们之间的紧张度, 而且这两个梦的实现成了约瑟哥哥们企图加害约瑟的反讽, 反讽刺穿了约瑟哥哥们的无知与短视, 这种无知和短视具有代表性。这种反讽可以看成是人生的普遍反讽。梦的运用, 如上面约瑟的梦, 圣经故事中这种作用的梦不胜枚举, 和梦同出一处的还有幻影, 如耶稣在荒野中见到魔鬼的出现。梦和幻影助长主题, 推进情节, 流露角色的心里动态, 这是圣经故事的一大特色。

四、《圣经》中隐喻的使用也是圣经中的一个特点

圣经作者采用了三种主要的隐喻:宗教寓言;用熟悉的事物作为明喻;长篇比喻说理。如旧约中的《但以理书》《先知书》, 新约中的《启示录》中都充斥着神秘的象征主义。尤其是《启示录》中其间意象体系和自成体系的教义造成一对一的关系。《启示录》很难为一般作者接受, 除非读者对基督教的神秘主义有所涉猎。其他时候, 圣经作者往往以生活上熟悉的具体事物当明喻。作为表达感情, 观感和影响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雅歌》第四章用明喻保留圣经的时代和地方色彩。

圣经尤其是新约《福音书》经常以长篇的比喻说理。先知那当指责大卫夺人之妻, 那当给大卫举了个例子: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同住一城。富人牛羊成群, 穷人只有一只小羊。这小羊和他的小孩一起长大, 和一家人一起进餐, 用他的杯子喝乳汁, 并且常常依偎在他的怀里, 对它的钟爱犹如他的亲生。有一天, 富人家来了一个客人, 富人舍不得自己的牛羊, 欲宰穷人的小羊待客。大卫听了大叫:不应该。那当这才说:你才是富人, 那当用浅显的例子映射大卫夺人所爱。耶稣传道惯用的就是这种引例喻理的方法。此外《马太福音》里的播种者的比喻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一次他对门徒说:“有一个农夫播撒种子, 有些种子掉在路边, 飞鸟将之啄食尽。有些落在石头地, 不多久种子发芽, 不过石头地土壤较薄, 根长得浅, 太阳一出嫩芽就焦枯了。又有些落在荆棘里, 荆棘茂盛, 便把种子窒息了, 在有些落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大结实, 有100倍的, 有60倍的, 有30倍的。”传道者比农夫, 种子比天国之道, 土地比心灵, 这个比喻的结构比前例工整。不过前者和后者, 方法和效果相同。引用耳熟能详的事物强调众所周知的道理, 然后用这种道理度量眼前的另一个事物。这三种隐喻构成了圣经文体的一大特点。此外圣经中还运用了押韵、双关语、口语等。

五、结语

圣经的语言和文体在英语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当今英语中使用的词汇, 很多就是来源于圣经, 如:Noah’s Ark, peacemaker, 和大家熟知的beautiful都出自圣经, 正因为《圣经》在西方及英美社会中如此重要, 外语学院英专学生选读圣经故事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的文化意识加深认识, 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 了解圣经文学原型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提高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得雷恩 (著) , 许一新 (译) .旧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梁工.基督教文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3]朱维之.《圣经》文学故事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4]朱维之.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8.

[5]圣经[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2011.

俄罗斯文学选读 篇6

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外语类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日本文学课开设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其中,作为日本文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学日语专业普遍设有《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授课对象多为具备一定日语水平的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开设于本科阶段的第五或第六学期,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日本文学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提高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实践

解读非母语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古代日语更加深了鉴赏的难度,学生会因为其晦涩难懂而觉得枯燥。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所收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致力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做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日语运用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根本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文学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选择性,对一些知识、古典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对考研和准备过八级的学生有所帮助;一方面,会找一些有趣的、和课本知识、时事等相关的、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做到难易兼顾,让参与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古典文学的乐趣,感觉上这门课有意义。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Seminar“演习”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按“文献检索→自主定题→主题发表→教师补充讲解→师生讨论→总结讲稿”的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对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读,写,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学生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另外,对讨论中提出独特见解和对课程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可酌情加分。

通过《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日本文化,并用开阔的视角比较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可以为其写好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思考

首先,作为以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需要结合日本文学史的相关知识展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不能脱离文学史知识而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学史知识,就作品周边(时代背景、文学概观、文学史地位)等方面展开调研,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背景、意义和动机,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作品。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例如,介绍《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平安时代的作品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就汉文学的隆盛,和歌及女性文学的兴盛等时代文学特征,以及平安时代的政治经济特色等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二,扩展课堂知识,引导学生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进行鉴赏学习。众所周知,中日文学间存在着极深的渊源,这点在古代文学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从上代、中古,至中世、近世,日本古典文学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很多作品中都有中国六朝、唐代、直至元朝时代作品的影子。基于课程内容的这个特点,在《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学生发表环节,除了作品本身的介绍,同时设置“中国文学との繋がり(与中国文学关系考证)”一项,使学生在了解日本古代文学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解上代和歌集《万叶集》时,引导学生从题材、作品风格等方面着手,对《万叶集》与《诗经》、《文选》等中国诗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一方面有益于学生从宏观上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敦促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本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国学热”升温,古典文学价值重新被人们重视的今天,这种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显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在鉴赏过程中对常用的古典文法做适当的介绍和讲解。日本学者阪仓笃义认为,文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指导学习者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等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由此可见语言基本功对能否正确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经过前期基础日语的学习,虽已具备阅读日语原文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还未学会和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以及日本古典语法,致使在阅读过程中,还无法解读出作者是借助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技巧,来传达出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在对作品内容及相应时代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可以就经常出现的常用古典语法进行普及和说明,一方面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另一方面,也可对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J].文学教育,2013(6):92-93

[2]刘劲松.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105-108

[3]韩春红,甄琦.试析比较研究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语文学刊,2013(1):89-90

[4]占才成.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135-136

[5]苏萍.反思性教学下的日本文学教学模式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71-73

俄罗斯文学选读 篇7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2002年开始开设英美文学课。但因为原有的培养计划所定学时偏少,英美文学课程总共才90学时,其中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45学时,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45学时。对于源远流长而且佳作频出的英美文学来说,这些学时只能令学生浅尝辄止,无法领会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如何利用这么少的时间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做到重点突出而不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一直是文学课老师绞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但结果证明,文学课的授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往往不敢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也很少有人能一次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除去其它因素,文学课上学无所得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目前英语专业是文理兼招学生的,文理科学生的比例大体上为1:1。2004级、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文理比例更是达到了1:3,理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两倍。理科学生的文学基础弱于文科生,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为这样的学生上好文学课,对教师来讲更是一个挑战。

其次,文学课还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历史、宗教、风俗文化等,对授课对象的要求很高。学生往往是满怀热情地听过几次课后就因为其内容庞杂、头绪过多而失去兴趣。如何使文学课内容更加深入浅出、更加吸引人,这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最后,以往英美文学课被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授课。这阶段往往只有考研的学生认真上课,许多学生缺课去找工作,也使得文学课的授课效果不好。

二、研究方案与结果总结

综上所述,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都亟待改革与完善。2006年,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修订了原有的培养计划,将英美文学课细分为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等四门课程,并相应地增加了学时,调整了授课时间,此项改革于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开始施行。我们尤其针对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希望通过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完善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模式,设计合理的授课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进一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模块、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具有延续性、一致性。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文学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体来说:

1. 大一阶段

(1) 结合泛读课,为学生介绍简写本的文学名著,规定阅读书目并要求撰写读书报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又能令他们初步感受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唤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2) 让学生背诵精读教材每课课后的名言警句。一方面通过背诵可以使他们掌握名人名言,并有机地应用到写作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熟悉一些名家名人,为以后的文学课打基础。

2. 大二阶段

(1) 结合泛读课,介绍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原著,并组织“每月一书”读书报告会、名著改编表演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又通过阅读原著,加深了对英美国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宗教等方面的了解,扩展了知识面,为大三阶段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结合精读课,为学生介绍名篇佳作,使学生有机会领略英语的语言魅力。一方面通过背诵和模仿这些名篇佳作,学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为专业四级考试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能继续扩大词汇量,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3. 大三阶段

(1) 结合影视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再现的名著魅力,同时也可以与文学课同步,相得益彰,体现了教学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2) 结合英美概况课,系统学习和掌握英、美两国的历史、宗教、社会背景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为文学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有益的基础。

通过这些方法,尤其是大一、大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我们能很好地解决前文提及的具体问题,为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讲授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为学生打下坚实、全面的英语基础,帮助他们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各科教师通力协作。这样不仅能使各学科很好地融会贯通,体现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各学科的内在联系,找到学习规律,做到更有效率的学习。

其次,针对修订后的英美文学选读课设置结构,确定合适的教材。以往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所选用的英美文学教材多为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合一的编写模式,并且侧重于文学史的介绍。作品涉及少而且不具有代表性,学生不感兴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教材与其它高校英语专业所用的英美文学教材不一样,为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考取外校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大纲修订后,我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与美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各为45学时,美国文学选读为40学时。可以说,教师有了比较充分的时间介绍和分析文学作品。这样,选择合适的教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选读课教材选用王守仁、陶洁编写的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文学史教材选用刘炳善、常耀信编写的英美文学史。整套教材内容详实丰富、重点突出、编写规范、观点准确,是一套适合我校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

再次,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英美文学选读课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名著已被拍成了电影,录制成了录像带或光碟,这一切都使得文学选读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我校一直注重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和评比,这使得教师有机会得到充足的经费制作有效的教学课件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前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和设计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教师还会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理论等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利用课件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作者对文学的贡献,然后介绍和分析该作品。在联系分析作品时,教师会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就会帮助学生随着讨论的展开对理论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教师会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寻求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面上的文本分析,而是引发了多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培养了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能力。

最后,针对文学课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授课模式。以往的英美文学课大多采取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其实文学课应采取启发式教学: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就相关历史和名章选段提出问题,令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然后在课上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除了对相关的史实做必要的归纳和分析、对作家的写作风格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总结、对重要作品进行重点的剖析和鉴赏,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力上,教给他们分析文学作品所需的理论,使他们能够逐渐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独立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某部作品讲了些什么。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不应搞“一刀切”,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理解能力、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各不相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不应强求一致。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但因为开设时间短、教师缺乏经验,一直以来,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意见较大。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进行研究,以找出适合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文学选读课授课模式,可以使我校英语专业文学选读课的授课效果得到提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英美文学作品的知识和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进业, 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8.

[2]Chris Kyriacou, Essential Teaching Skills, 2nd ed.Nelson Thornes, 1998.

上一篇:集群计算机下一篇:低保资金